在课堂教学中追问技巧(推荐8篇)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教学中的“问”,可谓启发性的集中表现,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孔子游春》第八然段时,可以这样提问:这段话中那些词或句子你还不理解?利用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同桌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孔子以流水为喻,有何用意?“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合理地补充水的哪些特点呢?这个教学片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层层深入。理解段落时也是从理解文章表面的意思再到理解藏在文章背后的深意,语言训练也是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进行拓展延伸。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海伦.凯勒》时,当学生明白海伦.凯勒的不幸遭遇后,就应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面对这一切?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海伦.凯勒是个刻苦学习,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急于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愤悱”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难度太大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因此,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能使学生通过努力从“已有的经验区”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如教学《四个太阳》时有人设计了问题:“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如果这样设计“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哪些小伙伴尝尝水果的香甜,他们是怎么邀请的?”那学生的反应或许就会大不一样。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一方面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让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给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带来了欢乐。另一方面又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完《四个太阳》后,有的教师这样提问:“你想送世界一个什么样的太阳,为什么?”,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又地处农村,一个“为什么?”学生没有知识背景产生联系,难度显然很大。结果,学生茫然不知所云,课堂一下子冷寂下来。有的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想画一个
的太阳,送给
。”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实践证明,切合学生与课文实际、引人深思的教学提问,有助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掀起感情波澜,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突破难点——有指向性
问题要围绕教学目标,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点内容对全篇课文来说牵一发动全文,是阅读教材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阅读短文中有“题眼”,诗歌中有“诗眼”,教学中教师抓住“文眼”,再分析全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 “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 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促进生成——有探索性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有的生成对推进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时候,教师应采用追问的形式,适时引导学生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升华文章的思想感情,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夜工作》这节课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当学生读到“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这句话时,情不自禁地加了个“啊”。面对这个生成,教师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记住,读书时不能添字。”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不懂得追问,所以不能帮学生理清思绪,不能帮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停留在表面,学生的探索不能引向纵深。要是教师这样追问:“你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加了啊字?你的崇敬之情从何而来?”学生在提问中就能梳理杂乱的思绪,明晰自己内心的情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生成的课堂是要让学生去获得深刻的感受,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及时追问,促进生成。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我们教师只有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对话,“问”出精彩,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拓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2、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让识字教学生动而有效?
识字教学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认识了字才能使语文中的其他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二年级的识字量是小学各年段中最高的,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集中。而且,这一年识字能力能否提高,对学生以后的识字、阅读、写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册教材继续采用了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编排了“我会认”的生字400个,“我会写”的生字300个,为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生字编排“集中中有分散”,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记忆巩固。
根据他们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分析、推理等抽象逻辑的思维初步发展;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有独立的愿望与要求;仍有游戏的需要,学习活动本身是否有趣,老师态度是否亲切,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这些心理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本学年段的识字教学中,注意引导他们一边学习新的识字方法,一边梳理已经接触到的汉字识记知识,逐步形成一套自主识字的方法,以形成较强的识字能力。
由于生活水平和个体的差异,识字方法的训练及运用,应在同一类型中宜求同存异,切勿方式千篇一律。培养能力宜循序渐进,识字方法须不断完善。从识字习惯看,仅仅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可能对识字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也乐于识字、愿意主动识字,但是很难养成自觉巩固的习惯。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汉字的热爱,在培养孩子识字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对识字活动的喜爱情感,反过来再使孩子的这种情感影响其识字的能力与自主性的提高。
所以我按照“激发兴趣──分类学习──随文攻关──赛中复现—阅读巩固”的思路,进行识字。
1、激趣识字。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可利用教学课件中形象生动的动态画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枯燥的识字变得形象、有趣。如讲跟动物有关的字时,可出示相关的图片,让他们直观的感觉。
2、找熟字的方法。从生字中找出你已经认识的字或生字的某一部件,学生在讲认识的过程时,实际上已经教给了其他同学识字的方法,如从生活中的图片、招牌、广告、路牌、宣传单、门票、物品包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等中识字。运用领读、齐读的形式加强记忆,这样既巩固了原来会的字,又学会了拆字、组合字的方法。
3、归类识字。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950个汉字(加上生活识字的积累,已经大大超过这个数量),会写300个。应该说他们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汉字基础了。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这些孩子掌握了很多的识字方法。“加一笔变成新字”及“形旁归类”识字方法开始发萌,到“增加偏旁”、“偏旁置换”、“部件拆分与合并”、“声旁归类”、“反义词”等等的识字方法训练,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识字的基本方法,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把他们这些已掌握的生字进行归类,逐渐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种体系。
4、语境中识字。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课文的朗读感悟之中,借助于课文下注有汉语拼音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整体感知事物的能力,在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感知和认识这些生字。
5、赛中识字。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最好的巩固方法就是复现,所以我在备课过程中已经准备了字卡,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采取小组比赛来进行识字。如小组内赛,组与组之间比赛,再穿插上开火车比赛。以此来达到复现的目的。
6、阅读中巩固识字。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时,我要求学生先按照汉语拼音自主阅读,在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后,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这些字的大意。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做到口诵心为。这样在阅读中,不仅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可以认识本课生字以外的生字。此外,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并有专门的时间进行交流,又一次起到了巩固的作用。此外,我还自己带头阅读,除了给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外,还从自己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些精彩的小文章让学生自己读。对于二年级学生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上。在引导识记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进行分析、分类,“低频字”可以采用分解识别的方法,而“高频字”则可采用整字识别的方法。
识字方法有很多,各种识字方法,看似独立,但在实际操作中,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要根据生字的特点不断变换,灵活运用识字方法,因为再好的方法使用久了,也会让孩子感到没有情趣。识字教学,贵在激发情趣,贵在利用汉字自身的人文情愫,结合低年级儿童“万物皆有情”的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识字情境。这样才能将枯燥的认识、记忆变成愉快的经历,提高教学效率。
3、如何知道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能提高和改善儿童对文学的兴趣与态度,对塑造儿童的健康人格提供有效帮助。西方教育界普遍认为,阅读和研究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使他们能身临其境地阅历一些地方、人物和事件,增加他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体验和理解,让读者从与文学相关联的复杂事物中获得洞察力。
儿童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不仅只是在校园内完成,家庭和公共图书馆也是可供他们阅读的场所。儿童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多都能够自主进行,但如果成人在儿童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阅读效率,从阅读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益。教师比家长在指导儿童进行儿童文学阅读方面更具专业性和影响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对儿童阅读所作的积极正确的引导,是儿童阅读活动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师的阅读指导应当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以避免指导的随意性和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当达到145万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具体规定是:小学1~2年级的学生应该“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3~4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5~6年级的学生应该“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7~9年级应该能“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依据这一目标,教师应当努力营造适合儿童的阅读环境,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了解儿童,熟悉儿童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文学分析能力和与儿童沟通的能力。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地区分不同年级儿童的阅读需要,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阅读的书籍,合理安排阅读计划和阅读时间,并根据他们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案。避免将儿童文学作品简单看作实施知识性与思想性教育的工具性文本,或将文学阅读活动等同于课堂语文教学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在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文体阅读中,教师指导的阅读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一)不同年龄段的指导方法
1、幼儿阅读指导
由于识字量的局限,注意力容易转移等特点,幼儿对于儿童文学的阅读具有“听赏”的特点,依赖于从成人的讲述中了解作品。为了能吸引幼儿完成阅读,教师应当突出指导活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多采用诵读、表演等儿童易于参与的活动方式。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大声朗读、亲子共读、故事表演、动画影视欣赏、师生共同讲述故事等。
2、低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低年级的小学生具有一定识字量,能够自主阅读。但由于生理和心理条件的限制,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持续阅读的时间也有限。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时,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能力标准和阅读量要求,建立和巩固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强他们的阅读自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趣味。让学生在既能吸引他们又气氛轻松活泼的环境中自主阅读。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书店、建立班级图书角、分角色朗读或讲述故事、故事接龙、长篇连播、讲故事比赛等。
3、中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中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时期非常活跃,对作品的兴趣渐渐开始分化,能对作品进行自我选择,表现出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趣味。参与文学活动的愿望增强。这一阶段,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渐渐淡化自己的指导者身份,最好能够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在阅读活动中注意巩固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在熟悉前期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特征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受能力和领悟能力。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图书馆、建立自己的小书架、小组合作阅读、作品朗诵比赛、自定读书计划、作品续写、“我最喜欢的书(人物)”评选等。
4、高年级学生阅读指导
高年级的小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面都较前期有较大提高,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文学阅读能力和鉴赏力。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的个性倾向日趋明显。教师除继续巩固阅读兴趣和阅读量以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自我创建阅读活动。具体的活动方式有:参观书展或书市、读书笔记交流、读书节、师生共读一本书、争当小作家等活动。
(二)不同文体的指导方式
在对儿童文学不同文体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此类文体的文体特征,还应当重视对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因为相关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对阅读者了解作家的个性表现和写作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生感知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的阅读有所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步提高要求。
1、儿童诗歌
儿童诗歌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具有鲜明的文学性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诗歌作品时,要从诗歌的基本特征入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艺术构成、情感表达方式。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技术与方法,让学生养成阅读诗歌的兴趣和习惯。在诗歌的阅读活动中诵读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方式。学生在对诗歌的反复吟诵中,可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其次,教师可以用诗配画、多媒体表现诗歌意境等方式让学生欣赏诗歌,给学生具体的形象感受,加深对诗歌意义的理解。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具幻想特征的文体,也是儿童最喜欢的文学样式。教师在进行童话阅读指导时,可以从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入手,对作品的幻想手法、幻想趣味、故事构成等童话的艺术元素进行分析。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幻想性的了解。引导学生将以往的阅读经验与正在阅读的作品相比较,进行故事类型的比较和归纳。对学生是否完成原作阅读要给予高度重视,学生只有对原作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感受作品丰富的艺术内涵。童话阅读可以延伸为阅读相近的作品、改写、续写、绘制插图和戏剧演出等。
3、少儿小说
少儿小说阅读材料的选择通常会偏重于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鲜明的作品。教师需要在指导学生阅读前,进行小说艺术元素构成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儿童小说的表现的内容和创作手法并非集中了所有小说的样式,而是侧重于儿童理解能力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阅读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小说要素进行分析,体会作家对生命、人生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追求。引导学生揣摩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小说艺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小说的阅读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别和评判能力有较大帮助,由于作品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可以多设计学生能够参与的阅读活动。如故事复述、改写、续写、比较阅读、讨论交流、小说改变的戏剧影视作品观看等。
4、散文
一、有效“追问”的特点
“追问”和“提问”一样, 都以互动教学法为理论依据, 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从“追问”的外部特征来看, “追问”具有一定的追溯性。“追问”由“原问”派生而来, 乃课堂“提问”的“后续步骤”, 它不仅来自“前问”, 而且与“前问”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追问”可能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 也可能是对教学知识技能的深化与纠偏。它以深入为方向, 以思维走向为路线, 是教师发现教学问题, 化解教学矛盾, 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状态, 师生共同寻求知识的真谛, 实现“再探究, 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追问”一部分是来自预设, 更多的是来自课堂教学中的临时生成。因此, 它不仅具有“追溯性”, 还具有随机性, 是教师处理教学中一些意外生成性矛盾、困惑、质疑、分歧现象与问题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诱导和启迪方式。
二、有效“追问”的原则
1.“追问”要有原点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为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 还能让教师在学生探讨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促使教师调整角度进行诱导“追问”, 用“追问”牵引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之中。所以, 有效“追问”的前提是要有“原点, 即“原问”。
“原问”的设计是否有效非常关键。在设计上首先要考虑到学科教学的特点, 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内容设计上要体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 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原有的认知结构, 确立教学的核心问题。
“原问”应当是一个具有现实性的、有意义、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这个问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很强的挑战性, 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小问题的大问题, 需要运用一定的音乐知识或方法, 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解决;另一方面这个问题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比较容易在学生中产生共鸣。只有这样, “追问”才能在“原问”的牵引下步步深入, 一追到底, 从而实现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
2.“追问”要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
“追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 技术与艺术兼而有之方能奏效。有效的“追问”不仅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灵活的教学机制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问题设计的把握, 更意味着教师要克服“追问”的形式化和绝对化, 清楚“追问”的最佳点在哪里, 问得适时、适度、适当。善于捕捉“战机”, “追问”于关键处、矛盾处和对比处, 明白所提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 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
(1) 围绕教学核心点“追问”
有效“追问”的价值往往体现于教师对教学核心点、学生的兴奋点和教学高潮中的价值点的发现与挖掘上。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实时地进行追问, 能围绕教学的核心点及时地展开追问, 在发现学生的思维还有拓展和挖掘空间的时候还能机智地再“追”问, 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加强对“追问”的预设, 深刻、全面地把握和理解问题。要在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深入地研究学生和学法, 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研究他们的心理、生理、情感和态度。
“追问”要“精”, 不能杂乱无章, 更不能“狂轰乱炸”。教者应站在高处, 根据课的类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进行谋划。如:本节课要设计几个“追问”?针对什么来问?问的目的何在?从哪个角度去问才合适?怎样问才能使问题更具探讨性、研究性?
(2) 抓住学生兴趣点“追问”
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生动性、新颖性、感知性、思维性强的“追问”表述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 能刺激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引发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愿望,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要做有心人, 要能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问到底,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 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这段音乐让你联想起什么?”“你能为这段音乐起个恰当的名字吗?”“你认为这段音乐配上什么样的画面比较恰切?”这样联系实际的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产生了, 而且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容易记住。
(3) 关注教学意外生成点“追问”
“追问”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 我们的课堂“追问”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两者缺一不可。
教师要善于捕捉“战机”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 抓住突破口, 将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追问”。如:在民歌《茉莉花》和《孟姜女》欣赏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这些民歌的体裁相同, 主题、词意相同, 旋律与演唱风格却各不相同呢?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这个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 将问题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 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吗?为什么会有这些有趣现象呈现?教师在貌似无疑却有疑处设点, 通过“追问”直接引起矛盾的对立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从而解决矛盾。所以, “追问”要选准时机, 要问在学生产生矛盾、发生争议之时, 这样学生容易产生思维的火花, 有助于引导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
(4) 在学习思维混沌处“追问”
“追问”追求的是一种激活效应, 只有当学生思维处于似懂非懂、活跃受阻时实施“追问”,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顿悟。“愤”与“悱”就是“追问”的前提和时机。如:“音乐的表现要素”教学, 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而展开研究性学习。
播放《哀乐变奏》, 提问:这段音乐给你带来怎样的体验?
追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原先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吗?继续播放。
追问:你认为是什么改变了原有的艺术效果使其呈现出另一种艺术风格?
在这个音乐实验中, 音乐语言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混沌和停滞, 有时学生看似明白, 其实不然。追问的目的就在于打破思维的“瓶颈”, 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这个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抛弃了传统的知识讲解法, 没有直接将枯燥的音乐理论概念讲给学生, 而是针对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 喜欢探索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过程的特点来设计一个实验, 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分析教材, 教师对教材内容通过巧妙地变换和设疑, 使“追问”更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
三、有效“追问”的方式
“追问”的方式有许多种, 不同的方式, 其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 过程也不同。
1. 递进式追问
层次递进的诱导“追问”通常是学生对某个问题认知不完全正确的情况下的一种做法。教学中教师先将问题化整为零, 先易后难, 用连续提问且层层深入的方式不断地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 去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 诱导学生去聆听、去感受、去想象, 以获得对音乐情感的充分理解、对音乐内涵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音乐个性的正确把握。
如: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第一课《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 对于高一年级的起始教学, 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明白音乐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通常可用“与其艺术相比, 音乐有哪些艺术特点”进行提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 将音乐与绘画、文学艺术的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聆听、演唱、感悟、探究等多种渠道启发学生思考, 概述出音乐艺术是否具有具象性和语义性的特征以及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 从而认识音乐的艺术特征, 达到感性认识的升华。在作品《少女的祈祷》欣赏前提问:这首作品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而初赏后可用:这样的音乐为何冠以“少女的祈祷”这样的标题?这位少女是谁?是祈祷?还是在回忆?是沉思?还是在倾诉?你同意“音乐本身不可能具体表现什么”的观点吗?能根据你的欣赏感受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吗?用这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的“追问”, 来调动和激发不同音乐基础和音乐层次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由“追问”所引发的讨论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答案, 争论也会给课堂带来很多的精彩。然而, 这正是教师想要的结果, 正好说明音乐形象的不确定性和宽泛性, 说明音乐音响的非语义和非具象性特征, 从而揭示出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 验证了音乐“不能告诉我们什么的道理”。“追问”与“追问”之间有梯度, 有前因后果, 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解决作铺垫, 可谓是“水到渠成”。
2. 对比式“追问”
音乐是多元的, 不论在体裁、形式、流派方面还是在色彩、风格、个性等方面, 即使是同时代、同体裁的作品也会呈现出各自的艺术特征。对于这类音乐作品的鉴赏采用不同角度的手法来揭示问题的实质, 即对比式“追问”更为有效。《升c小调圆舞曲》欣赏就可采用对比式“追问”进行教学。
第一, 大家听说过圆舞曲吗?你最熟悉的圆舞曲作品是哪首?知道它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吗?它的拍子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教师不急于将肖邦的圆舞曲的特点直接告诉给学生, 而是选择学生看似熟悉的体裁作为教学提问的切入点, 吸引学生去聆听、思考。
你能随肖邦的圆舞曲跳一段华尔兹吗?同是3/4拍的圆舞曲, 你能说说它们各自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吗?让学生在获得圆舞曲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去“发现”肖邦圆舞曲的与众不同。
第二, 通过欣赏你对肖邦的圆舞曲有什么新的认识?
在作品欣赏、感受、体验、探究的基础上对肖邦音乐特点进行梳理和概括, 这样的提问、“追问”环环相扣且前后呼应, 它为教学注入活力, 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不时地给他们指引着探究的方向, 它不仅会给教师的教学创造无限的可能, 更会给学生的审美表现与评价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3. 拓展式“追问”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因而教学不是从外部填入新知识, 而是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进行知识的处理和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教学中, 如采用由此及彼拓展式“追问”, 将问题适当地向外延伸, 拓宽问题的面, 拓宽学生的思维, 就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高远的地方。
如在对民歌《茉莉花》和《孟姜女》曲式结构进行探讨分析以后, 就可抓住“鱼咬尾”结构特征进行拓展性“追问”:在文学创作中有没有类似的表现手法?人们将它称之为什么?你熟悉的作品中有采用“鱼咬尾”的手法来表现的吗?你能根据老师所给的音乐素材尝试用“鱼咬尾”的手法创作一段音乐吗?这种拓展式“追问”不仅能“问”出学生的思维, “问”出学生的激情, 还能“问”出学生的创造力。
总之, 课堂“追问”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追问”有法, 但无定法。只有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追问”才能真正地构建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共同体, 催生和营造民主、和谐的“对话”, 才能更好地设疑、激趣、引思, 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什么样的“追问”更有效?“追问”的策略与技巧是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研究、反思和提高的一种技能。
参考文献
[1][美]纳德勒, 钱登.提问的艺术.魏青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美]丹东尼奥.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一、在模糊处追问──“黑云翻墨未遮山”
叶澜老师曾把课堂比喻成旅程,不知前路是何方,但我们要勇敢向前,因为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道路和无与伦比的美丽风景在等着你,这种意外的惊喜,比沿着固定线路前行更加让人心跳。我们在品德教学时,会发现有些同学因为思维定势,出现不少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这些孩子竟然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们应该更有耐心一些,切记过多的去斥责他们。例如对“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这一部分进行解读时,谈到清洁工的职业时,有学生就认为清洁工工作辛苦,而且又脏,是一个不好的职业,甚至流露出看不起清洁工的思想。课堂上,老师可以抓住时机,及时的提出问题,像“同学们觉得是否可以让清洁工这一行业从360行中出列呢?”。接下来让同学发挥想象,设想一下没有清洁工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最后让同学们积极探讨,如何让清洁工得到每个人的尊重,这一行业成为热门行业?经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学生会意识到言行的失误,会深深知道我们离不开那些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哪怕是清洁工,深切体会劳动者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并且还可以看到清洁工行业的大好未来。在最后说理想时,还树立了做“新型清洁工”的理想。
若将有效追问认为是教学人员的最基本的能力,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为整个课题画龙点睛,点石成金。在讲授《地球真美丽》——《共同的家园》这一章节“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这一板块时,课件展示至一位男子穿着英国苏格兰短裙的图片,有同学在座位上指指点点,窃窃私笑。教师乘机发问:同学们是不是觉得图片中这个苏格兰男人打扮得不伦不类?难道短裙仅仅是女装吗?正当学生思考之时,再追加一个深问:当我们邀请的客人是英国人,他带着礼物来做客时,我们如果按照中国人尊重客人的习惯把礼物搁置起来而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并热情赞扬的话,会使这位英国客人非常郁闷,认为你不尊重他,因为英国的习惯是主人常常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大加赞扬以表示自己对客人和礼物的喜欢,对此你有没有感觉心灵的震动?苏格兰的男人大都穿短裙,知道了这一点你是不是觉得一点都不可笑了啊?学生对这些异国风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懂了各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我们应当尊重异域习惯。通过这样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学生受益匪浅。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对学生提问,激起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在这些问题的不断熏陶之下,孩子们的特点才能充分发扬。
二、在激情处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
“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途径,只有让学生在内心里对道德人物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情感认同感,才会去模仿,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如教学《可爱的祖国》(北师大版五上)一课的“我们生息的国土”这一板块中,学生是否了解我国幅员辽阔,是否会产生为祖国感到自豪,情感是否能受到冲击,心灵是否能受到震撼,决定了这节课的成败。教师指着地图挨个的问着学生们中国的地形想什么样子的形状,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大家的兴致,答案各种各样,觉得像爱心,也有觉得像玻璃杯,有的说是一只“公鸡”,正在大家说得激情之处时,我追问:“有谁知道这只大公鸡有多大吗?”,这下大家激动地猜起来,在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猜的数据,接着我根据教参资料库提供的祖国南北、东西长度,让学生计算一下,以4km/h的速度,这样的距离应该走多久以及需要的天数。假如学校面积为10000m2,计算多少个学校的面积才能等于祖国的面积。将两者进行对比之后问学生:“祖国大吗?”并再次追问,让学生理解我国的疆土辽阔并产生由衷的自豪感。
三、在意外处追问──“投石击破水中天”
《品德与生活(社会)》拥有很多的特点,它不仅涵盖广泛,同时也贴近生活,很开放,所以说是一个逐渐成长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学科。特别是在对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孩子们生活经验匮乏,认知有限,道德观尚未形成,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致使课堂上意外频发。在教学《人们的职业和劳动》(北师大版三上)一课时,有个女同学不小心把手挂破了点皮,渗出血来,同桌同学看见了,举手报告老师,老师发现是小伤,及时给她处理了一下,这时,老师感觉这个突发状况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就问受伤的女孩疼不疼,然后又问其他同学假设该同学的伤口止不住血该如何处理,学生们都说应该交由医生处理,老师又问同学,如果是内出血应该怎么处理,“需要拨打120向医院求助?”同学们回答,老师追问:“120电话需要谁来接?”“有谁通知救护车”“救护车有需要谁来驾驶?这一系列的问答可以清晰的看出,学生们意识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同时这些问题让孩子们深刻的意识到在生活中有哪些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的人,就这样,一场突发的意外变成了讲课的素材追问要有层次,层层递进,以问促思,以问促情、以情感人。如教学《认识我自己》(北师大版一上)“我们长大了”这一板块时,我问学生做错事情后怎么办,学生说:“我要装生病。”我很惊讶,就追问他:“能告诉我原因吗?”他回答说:“因为只有病了,我爹才不会呵斥我~”我接着问他:“为什么只有你得病,爸爸妈妈就不会责怪你了?”(因为心疼)“爸爸妈妈在你生病时,心情会怎样?”(着急)“你忍心让爸爸妈妈着急吗?”“爸爸妈妈发现你是在撒谎,又会有什么感觉?”“……”在一开始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追问效果往往会很好。反之,如果一开始就表示怀疑:“你这么做合适吗?”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按他的理解水平当然是合适的,否则他就不会提出来了。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种对话,而追问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是在提问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迫问”,就是在学生基本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在粗浅处追问——深化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教师适当的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牵一牵、引一引,引领学生去探索,能激发、启迪思维和想象,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有可能慢慢走向成熟。
二、在矛盾处追问——催化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开拓思路。
三、在错误处追问——点化
“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的确,错误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最真实的经验,往往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
四、在意外处追问——激化
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生意外事件,很多教师将这些意外事件视为课堂的最大干扰。所以一旦出现,或一句话搪塞:“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来研究”,或不予理睬、避而不谈,甚至加以批评。其实这些意外事件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教师不仅要保护这类意外事件,而且还要在此处紧迫不放,让学生的智慧得以激发。
五、在寻常处追问——转化
追问的价值在于探明学生的思维状态,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参与是课堂参与的最高境界,有经验的教师会提供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对学生习以为常的答案及时进行追问,从而引领和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周家乡中心学校 胡雪英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思维。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言语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作用、伴随始终的过程。思维是从遇到问题开始起步的, 问题提得好, 有助于学生探究解决, 积极思考。阅读教学中的设疑便是思维锻炼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般采用问答的方式。目前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问题极为浅显易懂, 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多, 课堂气氛热烈, 但没有实在的意义和效果, 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发展没有太大的帮助。反之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过难, 要求过高, 甚至提出一些很偏、很难的问题, 似乎在有意刁难学生, 以显示教师水平。有些教师甚至用“ 是不是”、“ 对不对”、“ 能不能” 作提问形式, 没有思考价值,说白了, 还是教师在向学生灌输思想,让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解和见解。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追问,注重追问策略的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答问等学习活动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思考判断并作即时的引导、点拨。追问作为特殊的提问形式,有着其它提问方式无法媲美的艺术性。追问教学对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登高的话,追问就是课堂教学进入佳境的台阶。这个台阶如果能即时搭好,学生就会更上一层楼,眼界将更宽阔,风景将更诱人。一堂课,若能搭好几个台阶,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出火花,学生学习就会水到渠成。
二、概念界定
我翻阅了许多资料,说法不一,但百变不离其宗,概括如下:追问就是以教师既定的答案为目标,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一问之后继续发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正确解答为止。”
本课题想探讨的追问,不是形式上“一问再问”,也不是目的上的“实现既定答案”。我想探讨的追问是一种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问中认识肤浅或模糊不清等进行点拨、开掘式地发问,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讨论、回答,促使学生的认识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灵活性,从而习得语文能
力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师生、生生之间应展开充分交流,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
2、“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僵化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启发由此而生。
3、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新的教学价值观包括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元多维的评价观。这种理论为“课堂追问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智能的多纬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潜力,都有其自己的个性特长,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
四、相关研究综述
美国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专门论述了提问策略,提出有效问题是指那些学生能够积极组织回答并因此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问题。在教师课堂提问层面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另外,许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学论中指出“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分类。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也逐步成为大家研究的对象,研究结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出现。如安徽省绩溪县曹洪辉老师写的《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思考》,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中专门论述课堂提问技能,总结出17项课堂提问技术,包括初级提问技术的设计、表述、语速、指向、重复、重新表述、调焦、倾听、搁置、分配、停顿和高级提问技术的转换、探索、提示、转向、反问、回问等。并提出相应的提问序列、原则等。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李如密在《教学艺术:如何开启学生思维》一文中提出问题性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讲究艺术。应遵循适时适度、因人循序、反馈强化原则。
但这些研究里面仅提到了教师的提问策略,很少涉及追问策略。即便从追问的角度加以综述,大多也是以教师为主的,形式上的一问再问,低效甚至无效。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尚处空白,有待实践和研究。基于以上认识,本课题将围绕“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这块内容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全面认识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有效追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探索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追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国的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追问的技巧和艺术,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熟谙提问的技巧,尤其对追问缺少必要的和深入的研究,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本课题从有效追问的教学理念出发,具体分析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追问的现状,确定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有效追问行为的主要因素,构建一种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分析框架,并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行为的有效性提供各种策略。
(二)提高教师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策略研究。
1、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的主要特征研究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怎样追问,追问什么,什么时候追问,需要教师们不断地探索。首先要研究的是何谓有效追问,有何特征?在具体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主体性。追问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学生的最初认识是进行追问的依据。其阅读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是诱思性。课堂上的追问,不是有意的刁难,也不是简单的是否之问,而是注重循循善诱。它重在诱导学生探究,启迪学生思维,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准确把握文章精髓。最后是系统性。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顺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问题的设置,不管预设还是生成的应有系统性。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原初体验”基础上,经过这一系列有序答问后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思维变得敏捷,有广度和深度。
2、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追问方式的研究
追问作为学生对文本最初认识的补充、矫正、深化和迁移,追求的是学生的思维与能力的发展。追问的方式多种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追问,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都要加以努力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追问,追问的方式可从以下几方面实践研究。(1)追根型。当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实现教学目的具有较大探究价值,而学生的理解还较肤浅和表面化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迅速做出判断、评价并因势追问,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实质性探究,把握课文的深层主旨和意蕴。(2)探因型。新课程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思考难免有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调控引导。教师特别要注意学生熟视无睹,看似平常简单认为没有问题之处追问,激发学生探究其原因,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深刻,从而更深层更全面更多元的解读。(3)质疑型。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是个顺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阅读难免有偏差或错误,有时老师甚至故意让学生“犯错误”。若回答凌乱,则可以追问梳理;若辞不达意,也不批评责备,而是耐心追问矫正。(4)反刍型。当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概括出来以后,为了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教师抓住这一结论逆向式追问,引导学生回顾和展示思维过程,达到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同时感悟过程的清晰展现,对其他同学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视线也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的过程。(5)迁移型。就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对上一个问题深入研讨的基础上,顺势抛出新的问题以促使学生知识、方法和能力的迁移。追问的方式决不限于以上几种,在课堂教学中也不是单一的运用,往往多种方式综合运用。这一切都有待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具体实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突出教学效益,以小见大。
(三)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追问的典型课例、案例分析等。
六、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09.10-2010.07)这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组织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1)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相关资料
(2)学习课题研究的有关知识
(3)学习探究性教学、建构主义、新课标等相关理论
2、确定七年级(1)、(3)两个班为实验班,以同年级其余班为参考班,收集原始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二)实施阶段(2010.08-2011.06)
在第一阶段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课题的总体构思,布置任务,全面进行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1、开展案例研究。教师们深入课堂实际,记录教师追问教学的典型案例,分析追问有效性,案例成败得失,从中提炼教学思路。
2、开展文献研究。广泛收集各种有关追问教学的教学案例及相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归类。
3、开展行动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研究水平。从案例中研得追问教学的方式方法实施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断反思、改进、完善,形成教学模式。(三)总结阶段(2011.07-2011.10)
在第二阶段全面深入研究之后,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研究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案例、教学设计、论文
3、课堂实录
课题组成员:负责人:胡雪英 执笔人:林丽 其他成员:叶大洪、郑家飞、范梅青
参考文献:
1、蒋海莞, 陈兆进 教师如何进行课堂追问 《语文教师研究》2007.02
10.8 主讲:马勇
一、屏幕批注,及时反馈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方便的书写和绘画功能,运用于语文学科,可以实现学生边思考边想像边批画的学习方式,呈现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学习过程和最终的思维成果;运用于数学学科可以呈现学生练习和思维的成果,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评价。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先呈现电子版的课文,在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电子白板的屏幕批注功能,实时加上一些重点词语的批注(加下划线、着重号、画圈等),运用电子白板营造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在互动中交流批注成果,在教师反馈中明确方法内涵。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独立批注和互动讨论中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
二、遮挡隐藏,分批呈现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遮挡拉幕功能,可以导入图片作为主题背景,有利于创始情景。可以根据学习进度,分批呈现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更能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发展。不但在新授课中比较实用,而且在平时的练习和复习课中也非常受用。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美术课《形形色色的人》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的遮挡功能,逐一出示“我爱我家”中的主人公。这样,有效引导学生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拖放组合,灵活互动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拖放、放大和组合功能,使学生在拖放中经历学习过程,在拖放组合中展示思维创造。在学习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能力。在小学数学《平移与旋转》一课中,学生分不清楚小房子平移后应该包括哪几部分。教师可以采用“拖动”的功能,将小房子图形一格一格拖动到指定地点,一边拖一边数,在教师直观的示范拖动下,学生清楚地看到了整个移动的过程,并学会了数格子的方法。小学美术《美丽的拼画》的教学中,利用拖动功能,在电子白板上采用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拖动图形,了解画热带鱼的方法。
四、重点放大,凸现重点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照相和放大缩小功能,可以针对教学重点,重点呈现,细致观察,有利发现问题。例如: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镜工具,可以帮助学生仔细检查电路图中存在的细小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放大镜工具,将图片中的细节放大后给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洞察事物细节的能力。
五、过程回放,呈现脉络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回放功能,运用于各学科学生学习中,可以重新展现学习过程,重温思维的脉络,有利于在学习中总结学法,提炼方法,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和抓住关键解决问题。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课中,教师将汉字书写的过程录制下来,在教学时可以随时回放书写汉字的过程。特别是在范字后,利用回放功能让学生边看,边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汉字书写的笔画和笔顺,突破了汉字的书写难点。
六、模式切换,方便演示
基于交互电子白板提供的三种模式的切换功能,可与整合教育资源,便于课堂的演示和批画。在教学中通过模式的切换,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操作切换到普通操作模式,进行普通的电脑操作,如播放视频、播放PPT、打开文件等,而无需动用鼠标键盘等。
七、智能绘图,提升效率
电子白板中提供了诸如圆规、画角、智能笔、量角器、画圆等多种智能工具,教师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稍加练习,即可用一支笔在电子白板中非常方便地画出非常专业、准确的各种几何图形。
这些工具对于理科教学不但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工具箱,而且这些工具在使用的时候同真正的工具是一样的,是一种逼真的模拟操作。在实践使用中,这些工具非常受理科老师们的欢迎,学生也非常喜欢。
八、库存另存,积累资源
一、思品教学的现实困境
(1)路漫漫其修远兮。透视当前初中思品教学,我们清楚地发现:部分学校还存在非毕业班少上、其他学科教师兼上的现象,在他们眼里,思品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孰不知,初中思品教学,担负着中学德育主渠道的功能,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而在具体的初中思品教学中,在面对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时期的初中学生时,我们既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教学任务,又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2)乱花渐欲迷人眼。短短四、五年,教材变了三、四回,我们的思品教学就像一个始终处于建设之中的大工地,到处是“废墟”,到处是“脚手架”,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就以“启发式”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一些教师忽视“启发”的主体的多重性,往往成为教师一“启”到底,最终出现“启而不发”的结果,教学效果不佳。教师依次抛出自己所“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正是在教师这样一步步提问、学生一次次回答和教师对学生答案的纠正中,学生成了教师思想的俘虏!这种低水平的教学改革愈多,愈让人摸不清思品教学改革的方向。
(3)空中楼阁腹中空。让全体学生参与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是思品教学之根本。在一些思品公开课上,“表演者”为了达到所谓的公开课效果,穿上了时尚的“服装”,课堂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网络技术的运用,多媒体的播放,课堂气氛的活跃,表演性很强。表面一看,什么都有,实际想来,缺少真实性。我曾经听过“交往”公开课。为了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突出,执教者设计了“人在旅途”的活动:抽签分成两人一组,先是一人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上,由同伴搀扶着走过各种障碍物。然后,两人对调,再走一段。最后,两人都蒙上眼睛,互相搀扶着走过障碍物。在此过程中,将互相搀扶的一组同学强行分开,让他们独自摸索。活动后请学生谈谈感受。观察整个活动过程,虽然有几名同学参与其中,但更多的学生仅是观众而已。
过重的负担,过多的改革,过多的表演,使得思品教学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真。初中思品课最忌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天我们提出这些问题,只是想找回思品教学本来的感觉。
二、优化思品教学的策略
优化思品课教学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研究,需要思品课教师不断去探索。我想在实际教学中,只要我们重视学生,重视学生行为的内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思品课会成为真正意义的思品课。
(1)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思品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必须落实在优化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明确“备”“教”“学”“导”等教学环节的重点。把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列为“备”的重点,把对学生分层要求、分类提高作为“教”的重点,把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视为“学”的重点,把对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当作“导”的重点。在思品课教学中,应引导、启发学生善于把所学的知识重新组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思品课教学要转换教师角色,优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优化,形成心灵的共鸣,才能将知识通过情感的迁移功能转化为学生内心的体验,从而落实到行动中。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要融洽,师生互动要做到和谐,教师最大程度地去走近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强烈的心理激荡和共鸣。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适时转换教师角色,扮演新角色来服务教学。如心理医生、知心姐姐、爸爸妈妈、法官、律师、甚至原告、被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这一单一的角色,而是扮演好各种角色去为学生服务。
[关键词] 示错教学;有效追问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每一次提问都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在示错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有效追问是很好的处理办法。数学课堂将因教师的追问而绽放光彩。
一、有效追问与示错教学
示错是指展示错误,即教师通过适当的形式,暴露学生的错误,并挖掘错因,通过寻找、分析、弥补、修正等,帮助学生理解并逐步改正错误,并以此为载体,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数学基本方法的掌握。追问是指追根究底地问,即教师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使学生弄懂弄透,结合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环环相扣地提问,让问题不断深入,直到学生能够充分理解。
在数学课的示错教学中,有效追问不仅能帮助学生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将知识内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说明有效追问在示错教学中的运用。
二、案例分析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点M为CC1的中点,G是棱AB上的动点。若CG∥面AB1M,试确定点G的位置,并给出证明。
学生错误:先指出点G的位置,再根据点G的位置去证明CG∥面AB1M,这是不严谨的。
追问过程:
结合学生的上述错误,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暴露学生的错误,并设计了如下问题,与学生一起研究。
师问:本题的CG∥面AB1M是已知条件还是结论?
生1:是已知条件,(思考片刻)好像我那样做错了,因为我把它当作结论去证明了(从语气上看,还是比较犹豫)。
生2:我认为先指出点G为中点,再去证明CG∥面AB1M也是可以的。我们通过猜测,估计点G是AB的中点,并给出了证明。
生3:我觉得生2的做法不对,他把条件和结论颠倒了。
(此时,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两派,有赞成这种做法的,也有反对的,但是理由都不能让对方信服。)
追问1:既然CG∥面AB1M是条件,那么从已知条件中,你能知道点G的位置是否唯一吗?
生4:不能,因为过点C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AB1M平行,因此先猜测点G的位置是有缺陷的,可能会漏掉其他位置的也满足题意的点G。还是应该把CG∥面AB1M当作已知条件去做。(所有同学都表示赞同,刚才的争论也算结束了。)
追问2:把CG∥面AB1M作为已知条件,你能联想到什么知识?
生5: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过CG作平面CGPM与平面AB1M有交线MP,则CG//MP,而M是CC1的中点,由面MCGP为平行四边形得知CPMCBB1,PG为△AB1B的中位线,G为中点。
追问3:如何说明四边形MCGP为平行四边形?
生5:先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CG//MP,再用一次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CM//GP。
生6:也可以过点G作PG//BB1,PG交AB于点P。易得四边形CGPM是平行四边形。
追问4:从刚才的过程得知,过CG作一个平面与平面AB1M相交是关键,那么,这样的平面是否一定需要过点M?
(好多同学若有所思,纷纷表示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方法。)
生7:不一定,我们可以作平面GAC与平面AB1M相交,其中一个交点是A,只需确定另一个交点。(该生不知道另一个交点怎么确定。)
生8:(补充生7的回答)延长BC、B1M交于一点Q,连结AQ,则CG∥面AB1Q ,可得GC∥面AQ,又因为点C是BQ的中点,所以CG是△ABQ的中位线。
(此时,一个同学举手了,也许受到刚才的方法的启发。)
生9:也可以直接利用平面A1GC与平面AB1M相交,即A1G与AB1交于点T,A1C与AM交于点S,则ST//GC,由相似比可得点G为AB中点。
(此时,班级气氛非常活跃,也许是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功的喜悦。)
追问5:刚才大家找到了多种方法,那么,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全班同学:都运用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从线面平行得到线线平行。
追问6:线面平行除了可以运用性质定理得到线线平行外,还可以得到面面平行,如何在此题中运用呢?
(学生陷入了沉思,偶尔会有人用手来回比划。)
生10:作BB1的中点O,连接OM、OG,易得CO//面AB1M,CG//面AB1M,CG交CO于点C,则面OCG//面A1BM,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OG//AB1,O为中点,G亦为中点。
追问7: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不仅理解了错误的原因,还奇迹般地得到了多种解法,在刚才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同学相互交流讨论,教师补充,对这个题目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设置了五个层次的追问:第一层次(追问1)让学生深刻理解自己的解法为什么错;第二层次(追问2、3)为学生解决此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并有效地巩固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第三层次(追问4)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运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在理解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关键之处的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第四层次(追问5、6)让学生认识到线线、线面、面面三种平行之间的联系;第五层次(追问7)是一个总结提升的过程。
三、总结
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沿着问题逐步思考,找到错误的原因,再一步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寻找错误原因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哪里错了,而是巧妙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缘由。找到错因后,不急于告诉学生该题的解法,而是通过追问,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的追问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探究了该题的多种解法,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共同探究该题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和学生都是艺术家,课堂则是艺术家们共同为艺术而奋斗的圣地。只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在课堂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妨把它当作教学的原材料,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有效追问。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教学契机,课堂将真正成为师生艺术创作的天堂。
【在课堂教学中追问技巧】推荐阅读:
追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06-1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10-19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07-03
《在“责任”中长大》课堂教学实录09-10
PPT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10-29
情景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07-10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点05-30
生活化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0-29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原则11-13
让课堂在对话中充满生命-教学设计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