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nin的区别和用法(推荐12篇)
at、on、in的区别:含义不同、用法不同、侧重点不同。
用法不同
1、at
用于地方时,at指较小的地方,如指城镇时。说到某大城市的`某大建筑物,往往在大城市名称的前面用at。
The airplane flies at 900 kilometers an hour.
飞机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飞行。
2、on
on表示“在物体的表面上”,表示“手脚上的斑点”时,应用介词on。
The spider is walking on the ceiling.
关键词:“は”,“が”,用法区别
日语是属于粘着语, 粘着语的主要特征表现为通过粘着在词语之后的助词来表现其语法关系或语法意义。所以它是日语语法中较难掌握的一部分, 无论是日语初学者还是学了很长时间的学习者, 都无法正确区分“は”和“が”。下面就浅谈日语助词“は”和“が”的用法和区别。
1“は”在复句中 (指含在主语句、宾语句、定语句等从属句的句子) 表示大主语, 从属句中的小主语用“が”表示
例: (1) 雨が降ってもわたしは行きます。 (含有主语从属句的复句) (2) わたしはみなさんが入学されたことを歓迎します。 (含有宾语从属句的复句) (3) 王さんが (の) 紹介してくれた本はおもしろかったです。 (含有定语从属句的复句)
注: (1) 定语从属句中的小主语也可用“の”表示, 如上面的例句。 (2) 表示思维、思考的内容时, 从属句中的主语可以用“は”表示。
例: (1) 王さんは行かないと私は思います。 (2) わたしは劉さんの行動はりっぱだと思います。 (3) 田中さんはずっと彼女と結婚したいと思っています。
2“は”表示希望、愿望、打算、感觉 (爱好、喜欢、不喜欢等) 、能力 (会、不会) 、动作难易的主体;“が”表示它的对象, 常用的形式有“~がしたい”“~がほしい”“~が要る”“~が好きだ”“~がいやだ”等
例: (1) わたしは今晩のスポーツ番組が見たい。 (2) 日本人は野球が好きだ。 (3) 雨になりそうですが、あなたは傘が要りますか。 (4) わたしは不まじめな人がいやだ。 (5) わたしは魚が嫌いです。
注: (1) 表示“不希望”、“不想要”等否定的内容, 为了加强否定的语气或表示对比, 其对象也常用“は”表示。譬如“~はしたくない”、“~はほしくない”等。
例: (1) わたしはこんな番組は見たくない。 (2) わたしは刺身はそんな嫌いじゃないよ。 (3) 雨がやみそうだから、傘は要らない。
注: (2) “水が飲みたい”与“水を飲みたい”的用法区别:“が”着重与本能的要求, 重点在内心愿望上;“を”着重于意志性的要求。实际上两者都可使用, 据日本人的调查, 用“を”的占多数。
3人、动物或事物的存在一般用“が”来表示;否定人、动物或事物的存在时, 为了加强否定的语气, 一般多用“は”来表示 (“~はいない”“~はない”)
例: (1) 1年間に7、8回風邪を引く人がいる。 (2) わたしたちのクラスには、今風邪を引いている人は1人もいない。 (3) 風邪が流行しだすと、いっせいに休校するところがある。
4在判断句里, 凡是疑问句做主语时, 一定用“が”表示主语, 对这个提问的回答也要用“が”来表示;反之, 以疑问句做谓语时, 主语一定用“は”, 回答时也要用“は”
例: (1) A:だれが中山選手ですか;B:その人が中山選手です。 (2) A:あの人はだれですか;B:あの人は田中さんです。
5另外有些句型要求用“は”, 有些句型要求用“が”, 它们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但有时句子中的“が”和“は”可以替换使用, 从意义上来说其主要区别如下
(1) “は”着重强调谓语, “が”着重强调主语。
例: (1) これは人民日報の社説です。 (2) これが人民日報の社説です。
上边例句的语气是:这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而不是别的, 不是杂志, 不是小说, 也不是评论家文章。下边例句则强调:这就是《人民日报》的社论, 除了这个以外什么都不是。
(2) “は”所谈及的话题是对方已经说过的、知道的、看见过的事;“が”所谈及的话题是对方不知道的、没有看见过的事。
例: (1) 講演会は明日行われます。 (2) 講演会が明日行われます。
用“は”时, 对方已经知道要举行报告会, 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这里着重说明会是明天举行。用“が”时, 对方还不知道举行报告会的事, 这里着重说明明天要举行报告会。
6“は”和“が”的其他用法
6.1“は”的其他用法
(1) 在判断句里, 一般用“は”做主题, 主题是这句话的题目, 表示这句话的中心事项和范围, 判断句多用主语做主题。例: (1) 王さんはやさしい人です。 (2) 結核は恐ろしい病気です。 (3) このあたりは静かである。
(2) 在并列句中, 用“は”提出两个以上的不同事项, 加以对比或说明。例: (1) 王さんは行くが、李さんは行かない。 (2) 京都はよく知っているが、東京はあまり知らない。 (3) 酒は少し飲むが、たばこは吸わない。
(3) “これ、それ、あれ”等指示指示代词在指示内容时, 一般要用“は”来表示。
例:A:『三国志』を読みましたか;B:ああ、あれは面白い小説ですね。
注:要特别强调指示代词含有的意义时, 要用“が”。例: (1) 話すことと聞くことに力を入れ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これが外国語を勉強するうえで、もっとも大切なことだ。
(4) “は”有提示、强调的作用。
(1) この部屋には電話がない。 (2) 作文はもう書き終わりました。
(5) 表示永恒的真理、规律性的事物时用“は”。例:太陽は東から昇る。
6.2“が”的其他用法
(1) 存续态“~に~が (他动词) てある”中的主语一般用“が”表示。例:机の上にノートが置いてあります。 (2) 不少自动词的主语一般要求用“が”。例:今日は風が吹いています。
7以上对助词“は”和“が”的用法和区别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但两者的用法和区别远远不止这些, 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同时, 学习日语时, 不仅要学习助词“は”和“が”的基本用法, 还要了解更多助词在句子中的语法意义, 了解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这样才能准确灵活地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平, 陈小芬.新编日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2]赵富泉.日语语法疑难解析[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8.
对于使动用法,可以从使动词的语法功能来辨别。使令性动词后跟的是兼语,如,“它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其中,“它”是主语,“使”是谓语,“我”是“使”的宾语,同时也是“明白”的主语,“明白”就是“我”的谓语了,所以只要是使动用法,就一定会形成一种倒过来的主谓关系。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其中,“活”是使动用法,“使之活”,那么,就可以看成是“之”做主语,“活”做谓语动词,即“之活”(项伯活下来);再如,“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是使动用法,就可以看成是“诸侯斗”(诸侯相斗),诸侯是主语,斗是谓语;再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其中,“从”是使动用法,那么,就可以看成是“百余骑从”(百余骑跟从)这样的主谓关系。不管什么词性的使动用法,都可以用这种判断方法来辨别。大家可以试试下面几个例子:“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三朝北盟会编》),“贵贱等,贫富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疏》),“根本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先生的恩德,真是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啊,可以看成“死(人)生,骨(长)肉”。只要符合这样的倒过来的主谓关系,就可以看成是使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用如动词的形容词或名词在充当谓语时,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谁或什么的一种用法。简单点说,“意动”就是一种主观意图,常常会译成“认为”“以为”“觉得”“把……当作”这样的意思,表示的内容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看法。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可以译成“觉得很奇怪”;“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与“友”,可以译成“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孔子登东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字,可以译成“认为……小,觉得……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可以译成“认为我美”;等等。总而言之,意动就是自己认为或觉得怎么样的这样的一种用法。
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去,以免惊醒熟睡的父母。
She had put her hair up so as to look older.
她把头发盘起来以便让自己看起来更成熟些。
Services must be structured so as to avoid pitfalls.
服务业必须形成层次结构以免隐患。
The mother moved around softly so as not to disturb the sleeping child.
母亲轻手轻脚地走动,生怕惊动了熟睡的孩子。
I live here alone so as not to be disturbed by others.
一、as作为副词,多跟连词使用,作为固定短语:
(1)as……as,意为“和……一样”
【注意】在否定句中,作副词用的as可以用so代替
(2)such……as,意为“例如”
二、as作为介词:
(1)意为“作为,当作”
(2)意为“好像(某人)”
(3)意为“当某人是(某身份)时。
(4)表示“因某人是(某身份)”
(5)as还可以用于regard,view,treat,acknowledge及类似意义的`动词之后,构成固定搭配。如:
Most of us regard him as a kind man.(我们大多数人认为他是个好心人。)
注意:
1、as引导的介词短语大多用作状语,as译为“作为”,少数情况可引起宾语补足语。
2、as和like都可以作介词,但意义不同。as表示“以实际的身份或地位”。like则表示“与…相似,以与…相类似的方式”。如:
He spoke as a teacher.他作为老师发言或他以老师的身份发言
三、as作为连词:
1、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意为“在……期间,当……之时”
【注意】意思上相当于when和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注意区别
(3)下列情形时,只用as,而不用when或while
①用于表示同一个人的两种动作交替进行,指“一边……,一边……”。如:
②表示两个同步发展的动作或行为,译为“随着……”。如:
③表示两个短促行为或事件几乎同时发生。如:
语法对于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它系统且有条理,重在解释组成词、短语句子的规则和格式,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英语用法是英美人士多年积聚下来的不成文、零散的规矩,是对现代日常英语的解释(包括但不仅限于语法点)。
语法有不同流派,它会随着语言的演化而不停地发生变化。举个例子,在我们所学习的“正规语法”中,He is taller than I am是正确的语法表达;可是在日常生活中,He is taller than me更为常用。
再如,当表达对别人的感谢时,传统的表达是Thank you very much;而在 informal English里,Many thanks for...也是没有错误的。
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像Many thanks for...这种在语法书中不会被提及、在日常生活中却经常被运用的英语用法。
连接号的形式为一字线“—”, 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 即:长横二字线“——”、半字线“-”和浪纹“~”。
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几个相关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
例1.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例2.北京高校横向联合的发展经历了单项协作—综合协作—建立联合体这样三个阶段, 联合的内容十分丰富, 有联合科研攻关、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占有联合生产、联合经营、联合办学、有各种咨询、社会服务、委托代培各种专业人才等。
例1用连接号表示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 他们之间存在着连续性, 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部分质变, 最终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例2用连接号表示北京高校横向联合的三个阶段,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连续性, 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有所发展和进步, 都发生了部分质变。如果用破折号就不对了, 连接号是“连”, 破折号是“断”, 意思就拧了。
据此, 前面两个句子中表示递进式关系的相关项目之间, 均应使用连接号。常见在表示递进式关系的几个相关项目之间用箭头“→”的情况。例如 (1) 教育改革一般要经过三个基本阶段, 即:科学的决策→小面积的试验→大面积的推广, 这样才能使改革稳妥而有效的向前发展。 (2) 他引导学生走一条高分→一流高中→一流大学→一流企业的崎岖小路。
连接号“—”本身就表示相关递进关系, 因此, 这两个句子中的“→”完全可以用连接号“—”替代, 而不必特意用箭头“→”符号。
再看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叫做“团结——批评——团结”。意思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 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其中“团结——批评——团结”, 与前面的那些句子的情况一样是递进关系的几个相关词语, 但为什么用的二字线“——”而不是一字线“—”, 这涉及到连接号的演变过程。
汉文的连接号源于西文的音节连写符号“—”。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 新式标点逐渐普及, 连接号也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类书刊, 一般都用双字线“——”连读号是一短画, 这两种符号的基本作用不同, 破折号是“断”, 连读号是“连”, 连读号作为与破折号不同的标点符号收入《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65年修订本《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时定名为“连接号”。直至1990年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才列入连接号, 将其正式作为标点符号之一种, 确定其基本形式为一字线“—”, 并规定其作用是把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其中包括把递进关系的几个相关词语连为整体。
二、直线型连接符号的用法
直线型连接号是连接两个点, 所表示的时空关系或其他关系都具有确定性。一字线“—”连接一个时间表示一个时间范围, 如:1991—2000。连接两个地名表示一个空间跨度, 如:北京—南京。这个时空范围必然具有确定性, 其起始点和终止点是明确的、固定的, 其时空跨度也是明确的、固定的。记述事物的主体及其活动不能超过所规定的时空范围。
此外还有连接号的另外一种形式半字线“-”, 他是连接相关的汉字或外文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型号用半字线, 如:TPC-3型望远镜, 东方红-75型拖拉机等。
三、浪纹式连接号
连接号还有一种浪纹“~”形式, 他的定义是浪线型连接号连接的是两个数据点, 其间某个固定点的数值量不具确定性。“~”连接两个数字, 表示一个数量范围或表示某事物发展变化的速度、起伏、波动的幅度, 也只是个“大约”数, 比如: (东北地区玉米) 提前播种一天, 每公顷可增产180~225公斤。如果具体到某一块耕地、确定了提前播种的天数, 其增产量就是确定的或者200或是215。对东北地区这个不确定的主体除非用“平均增产量”, 这个主体确定的概念来表示, 否则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每公顷的增产量只能用“180~225”这个不确定约数表示。
以上论述了连接号的几种用法, 非常肤浅, 身为科技出版社的校对人员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前不太重视, 认为只要字不错就行, 如果校对工作中出现差错, 就会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后果。
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想得心应手地从事校对工作就要积淀很多知识, 更加精益求精, 养成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 才能敢于和善于“鸡蛋里面挑骨头”。
参考文献
[1]吕淑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 1951年。
可以表示持续的行为或状态的动词,叫做“延续性动词”,也叫“持续性动词”,如:be, keep, have, like, study, live, etc.
有的表示短暂、瞬间性的动词,叫做“终止性动词”,也可叫“短暂性动词”,或“瞬间性动词”,如die, join, leave, become, return, reach, etc.
终止性动词构成的现在完成时,不可以用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如:since 和for引导的短语)来修饰,终止性动词构成的现在完成时,只表示动作发生的因果关系,不能表示动作的延续,因此不能用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来修饰。
如可以说:The Red Cross has already started for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但不可说:The Red Cross has already started for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for two days.
因为start是终止性动词, 它所表示的动作短促, 当红十字会出发时,start这个动作就结束了, 不可能延续两天。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发现学生对于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不知所措,下面我来归纳一下解决这对矛盾的四种方法。
点津坊
1.用ago时间状语短语来代替since或for引导的时间状语:
eg. Mr. Richard has returned from America for two years. (×)
Mr. Richard has returned from America since two years ago. (×)
应改为: He returned from America two years ago.
2.用It is…since…复合句代替简单句
eg. It has been/is two years since Mr. Richard returned from America.
注意:以上两种办法适用于所有终止性动词。
3.用相应的形容词和副词代替终止性动词。
eg. Mr. Richard has been back from America for two years.
4.用延缓性动词代替终止性动词。
eg. He has gone to the Internet for six hours.(×)
应改为:He has been on the Internet for six hours.
但须注意:终止性动词的否定式可以和since 或for 引导的时间状语连用。因为终止性动词的否定表示的是一种可以延续的状态。
eg. I have heard from my friend in Africa for half a year. (×)
I haven’t heard from my friend in Africa for half a year. (√)
此外,终止性动词与延缓性动词在翻译上也不同,很易混淆。下面我再就终止性动词与延缓性动词的含义问题做一归纳:
1. 在连词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 用终止性动词的过去式或用延缓性动词的过去式,其含义是大不相同的。
A. since所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如果句子谓语是终止性动词的过去式, 则从句表示的时间是从那一时刻开始。
eg. He has studied very hard since he came to our school.
自从他来校以来,一贯努力学习。
B. 在since所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其谓语是延缓性动词的过去式,那么从句所表示的时间是从延缓性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结束时算起。
eg. I haven’t heard any noise since I slept.
自从我醒后,没听见任何声音。
2. 介词for引导的时间状语,在翻译时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A.介词for引导的时间状语和延缓性动词的现在完成时的否定式连用时,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eg. He has not lived there for six months.
他不住在那儿已六个月了。(或:他住在那儿还不到六个月。)
B. 介词for引导的时间状语和终止性动词的现在完成时的否定式连用,只有一种含义。
eg. Mary has not left here for six months.
玛丽已六个月没有离开过这儿了。
句中含有till或until引导的短语或从句,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可以是延续性的,也可以是终止性的,但要注意两种情况:
1. 如果主句中动词是延续性的动词,动词肯定或否定都可以,只是含义不同。
eg. He listened to the radio until his father came back.
他听无线电一直到他父亲回来为止。
eg. He didn’t listen to the radio until his father came back.
直到他父亲回来,他才听无线电。
2. 如果主句中的谓语动词是终止性动词,则只能用否定式。
eg. Mr. Smith didn’t marry until he was forty-five. (√)
史密斯先生到四十五岁才结婚。
2.across指“从……的一边到另一边”,强调横过,多与动态动词连用。through侧重从一端穿到另一端。
3.across主要表示从某物的表面“横过”,涉及“面”的.概念。through则表示从某个空间“穿过”,涉及“体”的概念。
4.through是介词,“在...之中,透过”的意思,常与go,walk等动词连用,表示“穿越,横穿”等意思。主要表示从物体内部穿过。如穿过森林、隧洞等。
The two friends were walking through the forest.
这两个朋友正沿着森林走。
The sunlight comes through the glass.
阳光透过玻璃阳光透过玻璃阳光透过玻璃阳光透过玻璃。
5.across与go/walk等动词连用表示“穿过,越过,横穿”的意思。
Go across the road , you will find the post office on your left.
A. forgot B. left C. missed D. lost
2. —Sorry, Mr. Green. I _____ my English book at home.
—That’s OK, but don’t forget next time. (淄博市中考英语)
A. forgot B. forget C. left D. kept
这两道题的答案分别为B和C,即答案均选left。许多同学也许会弄不明白,因为根据句意,这两道题均应填表示“忘记”的词语,为什么不可以用forgot而非要用left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们在表示“忘记”时的区别。
leave和forget均可表示“遗忘”,其区别为:
1. forget通常不能与表示地点的副词或短语连用。如:
Oh, I’ve forgotten my wallet. 噢,我忘记带钱包了。
Don’t forget the cases. 别忘了带箱子。
Oh, I’ve forgotten my key. 噢,我忘记带我的钥匙了。
Don’t forget the tickets and an unbrella. 别忘了带戏票和雨伞。
2. leave 在表示“遗忘”时,则通常要与表示地点的状语连用。如:
Oh, I’ve left my wallet at home. 噢,我的钱包放在家里忘记带了。
“I’ve left my watch upstairs.” “I’ll go and get it for you.” “我把表忘在楼上了。”“我去给你拿。”
She left the bag on the bus but it may not be there any longer. 她把包忘在了公共汽车上,可是现在也许不在那儿了。
Those who leave parcels on the train cannot expect to get them back. 把东西遗忘在火车上的人,别期望能找回失物。
注:有时leave连用的状语可能是疑问词where。如:
1、the:定冠词是虚词,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区别于不定冠词,定冠词具有确定的意思,用以特指人或事物,表示名词所指的人或事物是同类中的`特定的一个,以别于同类中其他的人或事物,相当于汉语中的“那个”或“这个”的意思。它可以和单、复数名词,也可以和不可数的名词连用。
2、a:不定冠词,英语虚词冠词的一种,冠词是虚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英语中的冠词有三种,一种是定冠词(the Definite Article),另一种是不定冠词(the Indefinite Article),还有一种是零冠词(Zero Article)。不定冠词a (an)与数词one 同源,是“一个”的意思。
侧重点不同:
1、the:用于强调特指,或表示最重要、最著名或最流行的事物。
用法不同:
who:who用作疑问代词时,意思是“谁”,一般只用来指人,在句中用作宾语或主语。who用作限制性或非限制性的关系代词,意思是“…的人,那个…”“他,她,他们”,在句中作主语。指某一组织机构的成员时也可用who,此时应用复数形式的.谓语。
whom:whom是who的宾格,在正式文体中常作宾语,用作疑问代词或连接代词时非正式文体往往用主格代替,若紧跟在介词之后则只能用whom。若在从句中用作表语则只能用who,不能用whom。
【atonin的区别和用法】推荐阅读:
her和him的区别用法02-28
for和since的用法区别和联系05-31
数据库and和or的用法区别10-19
实习和打工的区别06-02
汉语和英语的区别06-07
党和政府的区别10-22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11-14
计划和规划的区别01-20
自动离职和辞职的区别10-11
管理和领导的七大区别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