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班领导讲话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培训班领导讲话(推荐8篇)

教师培训班领导讲话 篇1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举行2020年青年教师培训班开幕式。今天看到洋溢着青春气息、朝气蓬勃的你们,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加入到我们学院这个大家庭中,同时,也为我院新添了这么多年轻有为的生力军感到很自豪,你们都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我代表学院党委和行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院历来很重视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近年来,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四大工程(青蓝工程、双师工程、充电工程、名师工程)和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计划,出台了有关政策和措施,努力创造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教务处和各系部的领导、各位培训教师认真负责,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向有关部门和各系部领导、各位培训教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新引进的老师有的来自重点高校、有的来自特色高校,可以说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你们是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承载着推动学院快速发展的历史重任,学院党委对你们寄予厚望,也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院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清代诗人赵翼有一首诗叫《论诗》,有两句诗写的很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你们是学院事业兴旺的希望,是未来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中坚力量,你们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在这里,我以一个老教师的身份,用自己的经历跟在座的各位青年教师、各位同行交流几点体会,同时也也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转变角色,做爱岗敬业的教师

从来校报到的这天起,你们已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然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甚至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段路要走。要转换学生时代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学会用教师的眼光看问题,用教师的身份处理问题,树立起教师角色,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敬重教育事业,热爱岗位工作。

1、要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教师职业就是要热爱你所选在且正在从事的这份教育事业,去实现你的价值追求。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是要做知识的传播者、科学的研究者、文化的传承者、精神的引领者、人才的培养者。为此,我们必须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要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博学精艺,把教师当作终身事业来追求,不计个人得失,不图名利,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格言,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要热爱学校。我们学院是一所年青而富有朝气的高职院校,对于学院的未来发展,党委充满着希望和信心,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决不辜负全院师生的重托和殷切期望。对于学院的未来发展,我们的目标已经确定,它引领我们奋勇前进,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希望你们把满腔热情融入到学院事业发展中,为学院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要热爱学生。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就我校学生而言,大多数都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尽管这几年随着生源数量的减少,学生的素质有下滑的趋势,但是总体来讲,学生大多数还是态度端正、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都有成才的潜质。作为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又要关爱学生的生活,既要引导学生的行为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自己的道德水准、学术水平、行为规范来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积极进取,做勤学善能的教师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学习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尽快适应工作的捷径。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然要有一桶水。当教师非常不容易,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节拍,才能赢得青年大学生的爱戴,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1、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无止境,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习不行,不坚持学习也不行。作为一名新教师,虽然你们都接了系统的学历教育,具备了很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门口的名言所说:“自从你走出校门,学习又将从零开始”。

你将要从事的教育是高职教育,面对的对象是90后高职的学生,高职教育的规律所具有的种种特点,你们要认真的研究。因此,要切实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学习融入到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了解各种有用信息,学习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一点一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前行,真正做到学有所得、业有所专、干有所长,以满足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要满腔热情的向老教师学习。实践出真知,老教师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就是宝贵的财富。你们要完全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就要勤于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借鉴好的做法,继承好的传统。只有从书本中走出来,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才能干出样子。

2、要勤于实践,学会创新。必须要承认的是,我们很多青年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和职场历练,所以,年轻教师们务必要平和心态放身段,脚踏实地练技能,尤其是锻炼基础技能,这是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教师安身立命的基本。新教师第一要过教学关,第二要过技能关。学生必须有技术技能,自然我们老师也要有技术技能。学院要形成一种崇尚技能的这么一种氛围。我们学校核心竞争力取决于我们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我们青年教师要牢固树立这样的职业目标定位:做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就是要做既能上课堂讲理论,也能下去车间做产品;做既能开展课题研究,做也能开发实训项目的创新型人才。

三、理顺关系,做善于工作的教师

要做好工作,不仅要靠努力奋斗,更要理清头绪,统筹兼顾,处理好各种关系,确保工作不出现偏失,做到事半功倍。

1、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大家都是怀有理想的,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想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定差距,也许要经历很多的现实困难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希望大家经得住各种现实考验,始终抱有理想,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暂时不能实现的,要积极去创造条件,想法设法去加以实现。当然,在树立理想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仅凭激情、想当然,而要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本职工作,认真调查研究,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力争理想既高于现实又不脱离实际,让自己“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从而实现理想与现实的良性互动。

2、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发挥功能作用的根本之所在,是学校发展的“两翼”。如果说教学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基,那么科研就是高等学校的强校之本。对于我校来说,教学仍然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就要以教学为本,不能因科研挤占教学,甚至脱离教学一线。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搞好科研,把科研优势和最新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科研促进教学。希望你们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和精力,以科学研究的进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教学内容的更新推动科研领域的延伸。

3、正确处理个体与团队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自主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但团队的力量更强大,个体必须置身于团队中才能获得更快的成长。当前,学院正在倾力打造的我们自己的教学团队,因为教学团队既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础力量和知识创新的主要生长点,也是培养和造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重要场所。希望同志们要有参与意识,主动融入团队,通过与不同学缘结构、不同学术背景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激发个人的创造力,通过团队成员的有效合作、技能互补开拓新的学术增长点,积极参与团队建设,在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体的良好发展。

四、注重修养,做品德高尚的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是学生的榜样,是先“传道”后“授业”,先“育人”后“教书”,是以优秀的品格、情操和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要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养成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断锤炼自身品格,维护好教师的光辉形象。

1、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当今社会环境十分复杂,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产生了诸多矛盾和各种诱惑。大学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不可避免受到来自于社会上的各种干扰;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员,在思想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需要我们调整好心态,理性面对,守得住教书育人的清苦、耐得住科学研究的寂寞,不为物欲所迷惑,不怨天忧人。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遇到困惑不解的问题、遇到难以处理的烦恼,我们要换一种心态去对待、换一种角度去理解、换一种方式去处理,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

2、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节决定成败,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是靠责任心。责任心强了,就会有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态度,工作尽心尽力、力求完美,这样也容易取得好的成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上就表现为敷衍应付、弄虚作假,这样下去不但做不好工作,而且也不会得到提高,更不会有好的成果。因此,各位老师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我想,只要每个教师尽职尽责,把本职工作当作最大的事情,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历史负责、为自己负责的精神,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3、要做为人师表的模范。一要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响和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二要继承和发扬学院近年来积淀的优良师德师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以德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成为“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学生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

老师们,同志们,学院既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又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的努力;而每一位教师的进步,同样离不开学院的发展。希望同志们要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岗位工作、倍加珍惜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振奋精神,积极作为,尽快融入到学院发展事业中,精心教学、细心育人、潜心研究,成为德技双馨的优秀教师,为学院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教师培训班领导讲话 篇2

今天, 湖南省教育厅 (以下简称“省厅”) 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视频会议, 规模如此之大、声势如此之壮、规格如此之高, 这在湖南省 (以下简称“我省”) 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这必将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 是一次鼓舞人心、激励斗志的大会。这标志着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即将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欣逢盛世, 该当作为。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中心 (以下简称“我中心”) , 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愈来愈意识到我中心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站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制高点, 我们将不断发扬成绩, 勇于创新, 不辜负全省50多万中小学教师对我们寄予的希望, 不辜负省厅领导对我们寄予的厚望。因此, 根据省教育厅赋予我中心的工作职能, “十二五”期间, 我们决心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当好“参谋者”

上一周期, 在厅教师处的具体组织和领导下, 我们在虚心学习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省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政策和措施的制定, 特别是在“教育强省”政策的出台, 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 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继续教育工作评价体系研究, “国培计划”实施, 免费师范生课程资源建设, 教师资格证考试, “特岗计划”实施等方面, 积极为省厅出谋划策, 献计献力, 使我省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省厅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的高度肯定。

新时期、新形势, 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为了规划我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在葛厅长、廖巡视员的直接领导下, 特别是在教师处的具体指导下, 我们通过反复研究, 认真推敲, 先后参与制定了《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意见》《湖南省中小学校本研训工作实施规程》等纲领性文件, 基本完成了“十二五”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

二、当好“指导者”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在省厅的具体领导下, 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继续教育指导意见的出台, 教学计划、评估方案的制定, 培训教材的建设和规范, 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验收, 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经验推介,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学籍管理以及证书颁发, 等等。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指导, 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良性运行、科学发展的时期。今后我们还要加大管理和指导的力度, 重点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制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各级各类、各学科培训大纲, 加强教学计划、培训过程、考核结业的管理和指导。

二是继续做好培训教材的开发和规范工作, 组织建设符合我省教师培训实际的课程资源, 面向全省发行由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教师培训教材。

三是继续做好中小学校本研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 深入研究, 总结经验, 推介典型。

四是启动和实施新一周期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严格和规范学分登记, 统一进行证书颁发与管理。

五是开展全省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工作, 启动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年度检查和评估, 继续开展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评估和验收, 推动全省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

三、当好“领航者”

上一周期, 我们主要通过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和培训者培训等项目引领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促进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创新培训模式, 我们组织策划了名师、特级教师送教送训下乡活动, 在全省各地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去年, 我们参与实施“国培计划”, 辅导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均被评为优秀项目。同时, 我们积极组织了继续教育研究活动。一是开展课题研究。目前已在全省立项“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86项, 涵盖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课程资源开发、模式、保障机制、课堂教学效益等各个方面。二是通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 开展论文评选、中小学学科教学观摩与研讨、中小学管理、教师培训和培训机构建设研究等。引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新一周期, 在继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 重点在下面几项工作上开拓创新。

一是打造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品牌。通过高峰论坛、异地学习、名校观摩、课题研讨、挂职锻炼等手段, 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严格培训过程管理, 形成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特色。

二是按照“统一管理、分网学习、分层培训、分步实施”的模式, 继续做好“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工作, 加强团队建设和专业引领, 把远程培训项目做成精品。

三是加强市县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转型和基础能力建设的研究, 推动培训机构建设, 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四是做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课题的立项和管理工作, 在“十一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进行深度研究。

四、当好“服务者”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为我省50多万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服务, 是我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2007年, 根据省厅指示, 我们开发建设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教学平台”。2009年, 平台正式开始运行, 先后承担了万名班主任远程培训、新课程学科教师远程培训、“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20多个远程培训项目, 培训人数达12万多人次。去年, 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机构的资质进行评审, 我中心获得了“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机构的资质。现在, 平台技术基本成熟, 功能比较完备, 课程资源丰富, 管理制度健全, 专家团队优秀, 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条件和能力。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真正完成每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任务, 必须紧紧依靠远程培训。省厅领导也多次强调, 开展我省教师全员培训, 必须依托远程培训手段。我们将借助获得国培资质这样一个机遇, 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 完善平台技术性能, 丰富课程资源, 强化专业引领, 增强服务意识, 不负众望, 不负重托, 努力开创教师远程培训工作新局面。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老师, 当历史掀开崭新的一页时, 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也迈入了美好的春天, 全国上下重视教育,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这是机遇, 也是挑战。古人说得好,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现在正是扬帆起航的大好时机, 作为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中心, 我们将勇立潮头, 扬帆远航, 以无愧于全省50多万中小学教师, 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领导力及领导力培训的文献回顾 篇3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类型;领导力培训

引言:企业的飞速发展,市场环境的高速变化使得高效的领导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团队不仅要在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下表现得更高效,而且高度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更是给现代的企业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以团队为单位的结构分化,所以领导者在团队中就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做大做强做优,有赖于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升,而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就集中体现在领导力上。高效领导力是企业公司有效执行的根本保证,是保持和提升企业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公司培育和提升领导力,应制定与公司战略相一致的领导力发展规划,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领导能力模式;应选择有效的领导力开发方式,建立领导力培训教育系统;造就学习型领导团队,培育高效领导团队决策力;倡导全面领导力建设理念,实施全员领导力建设策略。

一、领导力、领导力要素和领导类型

相比于领导而言,领导力更侧重于一种能力,是领导者实现目标的能力。詹姆斯在《领导力》一文中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采取激励措施使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它主要发挥指导和协调群体成员的工作的作用。国内也有学者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领导力的定义,提炼出领导力的一个共同点,即领导力是领导者向被领导者施加的一种作用力,领导力既是一种能力,也是能力实施的过程。从而定义领导力为领导者在特定的情景中吸引和影响被领导者与利益相关者并持续实现群体或组织目标的能力(朱峰华,2011)。

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经典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情境理论、权变理论、路径- 目标理论、领导- 下属交互理论、变革型领导、团队领导、心理动力理论、领导伦理学等都涉及领导力的相关要素研究,或者可从领导行为中推导出若干要素。从领导力的角度分析,早期特质理论的核心是领导力问题而非领导问题。诺思豪斯在总结多种特质领导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领导力的主要特性:才智、自信、决策力、正直和社交能力。艾德尔认为领导者在履行职责时需要展现以下品质或特性:群体影响力、指挥行动、冷静、判断力、专注和责任心。美国陆军把领导力三个要素浓缩成三个词,即“成为”、“了解”和“行动”。其中,“成为”要求领导者有着领导者特质的价值和品质,即诚实、胜任其职、远见卓识、鼓舞人心。在“了解”方面,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水平,并且掌握四项关键技能。要素“行动”,成功的领导者有三种关键的行动方式,即影响、执行和改进。

从起源、创新以及文化角度解释领导力,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的领导力,分别是包容性领导力、变革性领导力、全球领导力和信息化领导力。

包容性领导力起源于西方的教育学领域,其主要是基于教育多样性和差异性突出的背景下,西方学者提出了包容性教育的概念,并要求学校领导要具有与之匹配的包容性领导方式(Ryan,2006)。随着包容性领导力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学者们将其推广到组织管理领域中(朱瑜,钱姝婷,2014)。目前,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包容性领导对个体的心理安全、敢言敢为、员工参与等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观点缺乏实证性验证。并且该实证性研究局限于西方文化的特定情境下,因此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在不同情境下引入不同的变量,对包容性领导力进行研究。对于领导力在组织结构变革中的作用,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重叠能够激发组织成员之间频繁的对话和沟通,侧重于研究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传递与转化。而在企业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领导力的发挥主要体现在面向知识创新的管理上,领导者需要明确管理的目的是综合利用政策的吸引力、经济杠杆和有发展前途的项目,聚集起一个有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的团队,促进企业知识的高效转化,使企业从中受益。

变革型领导, 与组织的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要求采用积极地思维方式而不是被动的思维方式,具备以创造和创新为导向的领导能力(Pawar,2003)。另一方面,Burns(1978年)第一次提出交易型——变革型的领导理论,此后Bass(1985 年)以完善的测量工具,发现变革型领导为了让组织成员自发性发挥创造力和独自完成任务, 赋予他们责任和特权的同时, 也让他们为组织和公司专心工作。Downton(1973)首先提出了领导者对下属的影响力, 是建立在交易承诺等不同层次上的说法。之后

Bass(1985 年)以实际行动开发出测量工具,并认为变革型领导是领导者给下属一种自信、自负和受人尊重的感觉。Bass(1985 年)提出变革型领导“领导的意义在于以下属的服从为基础, 增加下属的欲望, 将内在动机, 甚至自由、平等、正义与和平等道德动机和愿望集于一体, 帮助下属的信念、愿望和价值变化, 鼓励个人、团体和组织变化”。Parry (2000年)认为变革型领导代表着有效率的领导, 它是转化下属的心灵到一个有动机和肯执行的高层次境界。Friedman & Lanbert (2000)认为变革型领导者必须能激励下属和营造组织的愿景, 并且在愿景的实现过程中让下属能够参与。李惠美(2010)认为变革型领导行为是领导通过向员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道德价值观, 激励员工, 让员工意识到所从事任务的重要意义,然后能够激发员工的需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使下属为了组织、团队和部门的利益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并达到超过原来期望的结果。

然而在世界范围内比较热门的领导力话题是全球领导力问题。从跨文化视角,Dorfman(2003)将全球领导力定义为一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边界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不局限于全球化事物,也不局限于个人及其知识、技能和能力,也不局限于组织中的CEO。Carey等(2004)提出,全球领导力能够跨越地理和文化的边界以激发组织成员共同的愿景、促进合作的决策、适应全球变化浪潮、激励和授权多样化的员工队伍。而全球领导力概念的核心就是多元化,包括文化、人力资源、地理等。不同范畴的多样化增加了领导力环境的复杂性,因此,有效性成为全球领导力的终极目标(李云飞,2012)。依据Osland(2011)的研究,对全球领导者的认识的来源主要包括专家意见和实践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出版物可以作为文献回顾研究的起点,方法包括国内领导力研究基础上的外推法、采访、小组讨论,或是根据出版物作者咨询经验的观察等。陈春雷(2012)将跨文化管理、领导力和团队绩效三者结合探究跨文化环境下领导力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构建了理论模型,完善了全球领导力的理论体系。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领导实践、领导学、领导者及其领导力提出了挑战。信息化情境是信息化领导力体系中的自变量,大多数情况下是研究信息化领导力的切入点。对于特定组织而言, 信息化情境包括组织外部的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宏观环境, 也包括组织外部的行业环境特别是竞争环境, 还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Avolio & Kahai 和Dodge 认为, 信息技术应用可能会促进组织内部领导系统的发展, 也可能破坏甚至使组织内部的领导系统瘫痪(Avolio, Kahai and Dodge, 2001)。信息技术及其引发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形成了新的领导实践环境和造就了新的领导群体, 人类正在经历的社会转型( 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型) 也已经促使人类组织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工业社会流行的官僚、等级、独裁式管理制度正在被信息社会的自我管理、合作和民主式管理制度所替代( 克洛克, 戈德史密斯, 2004)。施乐公司“创造性领导力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 信息技术及其塑造的网络环境已经显著改变了领导环境、领导技能和领导内涵, 关于领导力的假设也必须改进, 在信息化环境中, 团队领导者而不是个体领导者起主导作用, 领导力的聚焦点已经从个体转向关系网络, “信息化领导力是超链接的”( Pulley, Sessa and Malloy, 2002:Pulley, McCarthy and Taylor,2000)。Shamir 研究了无边界组织中的领导问题, 他认为, 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不仅改变了领导者的知识结构, 而且也改变了领导力的性质( Shamir, 1997)。

二、领导力的识别与培训

企业进行领导力测评的目的在于期待这个管理者可以在未来给组织带来突出的业绩。而这个预测的依据, 就是该管理者在过去的经历和经验中所积累的行为能力。从测评方式来识别领导力,主要有四种测评方法,分别是商务环境模拟测试、以素质为基础的问卷调研、面试和心理测评。商务环境模拟测试需要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模拟演练,由专业测评人员观察每个人的行为,从中发现参与者在解决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问卷调研和面试是常用的领导力识别方法。而心里测评以心理学为基础,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筛选出相应的问题,并证明其效度和信度,其中,常用的工具有智力测试(如瑞文标准推理测试)、情商测试(如丹尼尔·戈尔曼的ECA)、职业动机测试(如约翰·霍兰德的Holland量表)和人格测试(如MBTI、

CPI、16PF等)。

识别到的领导力可能不完全适应组织的战略规划和组织目标,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培训领导力,使其具有变革性、权变性和高效性。领导力培训的基础有四个关键点,分别是自愿、经验、自主和行动(Malcolm Knowles,20)。从这四个关键点出发,领导力的培训方式大致分为四类,即接受式培训、指导式培训、指导型的发现式培训和探索式培训(Ruth Clark,1998)。其中,接受式培训通过把优质、完整和有营养的信息灌输到受训者的大脑中,缺点是受训者某种程度上不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转化为有用的技能和知识;优点是便于受训者借助原有的知识体系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跨越式地利用这些知识。指导式培训适合实践经验少的学习者,这种培训方式以培训师的指令为主,由培训师分析需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创建明确的、符合测试内容的绩效目标,指导受训者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指导型的发现式培训的核心是以案例分析为主、受训者和培训师共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师提供线索、提示、建议、纠正性的反馈,受训者必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受训者的自由度和控制权较高。探索式培训强调学习者的完全自由,这种培训方式只需要培训师提供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而由学习者掌握绝对的控制权。但是,探索式培训需要大型的信息数据库和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

领导力培训必须紧密结合和支撑企业战略。企业领导力培训体系的构建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出发,通过培训实施,变战略为行动,保证战略在整个企业的高效落实,这样才能实现和证明企业培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Adair, J.艾德尔论领导能力[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教师培训会领导讲话 篇4

每年放假前,每个校长都想着来个场光地净,心无旁骛的过个假期,但是,到了假期前,巡视在各个教学楼、办公楼、礼堂的内部,总觉得墙有点污斑了,顶也没有那么白了,墙纸也有点久了,空调有点旧了,我时刻把学校当家来对待,家里如此凌乱,我会坐卧不安,于是每年暑假的大装修成为了求实的一个惯例。每年的七八月份,每个学校都是工地,每个校园一片狼藉,直到开学后我们才有了欣赏美丽校园的闲情逸致。走进新装修好的教学楼里,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幸福、轻松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

求实教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廉欣对培训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有人劝我,学校的外表已经不错了,内部装修再漂亮人家也看不见,何必每年再花费几百万资金装修。我说:人的外表是可以伪装的,但是,由内而外的气质是无法伪装的,为什么装修房子,因为房子经历岁月的侵蚀后破旧了。人的思想也是这样的,不“装修”也会变得千疮百孔。人的生命在于不断地吐故纳新,是旧细胞死亡新细胞诞生的过程。我们的思想也是这样,应该不断地吸入新的养分,才能有更大的活力。

如今美容盛行,人们为了美使出浑身解数,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用肉毒素抚平眼眉间的皱纹等等。这些都是低档的装修,真正高级别的装修在阅读----反思中提升你的气质、风度。这是任何化妆术都无法比拟的美容。

今天我们请来的教育专家,就是来装修我们的老师思想的。希望经过“装修”后的思想能让你自己、让别人赏心悦目。我们可以承受物质上的贫乏,因为这些东西受到外在的影响太多,我们要努力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因为这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需求。

求实教业总校长、分校长及其他领导正在聆听讲座

未来社会发展我们很难预料,谁能想到短短几年发展起来的腾讯能让万里之外的加拿大、美国……免费进行面对面对话,科技实现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神话。

未来的老师是什么样子?网络一定会替代老师不少功能。现在的网络教育已经展现了它的魅力。从理论上、实践上讲,一个不想进入学校的学生是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的(大学专业课程还有困难,但是,公共课程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我们要问问自己,要我们老师干什么?

校长们正在认真地做笔记

李振村老师在六月份对求实国际小学家长的报告中谈到,将来的智能化的机器人将替代很多体力劳动,譬如无人驾驶汽车、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机器人替代保姆,建筑工人等等,更有甚者美国现在正在研究一种芯片,把人们不愿意背诵的文章、诗歌做成芯片植入人的大脑,很轻松的就可以达到博览群书、背诵唐诗三百首的目标了。这个时代就在不远的将来。

李振村老师说:人工智能再发达,教育多么先进,作为老师的三个核心素养是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如果具备了三个核心素养,你就永远不会被替代,你就永远是排在前列的社会精英。这三个核心素养分别是:

校长王国防、朱建涛及国际部部分领导在前排就坐聆听讲座

一是同理心

何为同理心?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处理问题。

当你用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撵走学生,家长来领犯错误的孩子的时候,你要知道家长的心里有多么痛苦的话,你下手就会软一点;当你没有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忽悠学生的时候,你要知道学生有多么的无奈和厌恶时,你就会竭尽全力认真准备每节课,你的课堂就会变成学生的精神盛宴;当你把车位放到最利于自己的位置的时候,你是否考虑给后面停车的人带来的麻烦。如果考虑后面的人方便,你就会为别人腾出一块地方,在方便别人的时候也方便了自己;当你在办公室里大声说笑的时候,你的噪音会伤害别人,当你不按规则出牌而影响学校管理尊严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的行为伤害了多少人?

如果求实人都有了同理心,那么,求实人将会被家长和社会人仰视。如果每个中国人都有了同理心,我们将被世界所敬仰。

二是责任心

如今的教育炙手可热,家长把全家族的希望都强加到每个孩子身上,也加到了我们每个老师的身上,来自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老师,各个身手不凡,棋琴书画都有童子功底。你在技能、技巧方面优越于我们的50、60、70后。但是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你们某些人责任心不如前者。

如今二胎盛行,我们表示理解,但是,请你记住,你身后有一百多、二百多、三百多个学生,你的决策失误会导致乱了学校的一盘棋,事先做好规划,给学校约定好时间,找到接替你的老师,安心生孩子,对一个老师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责任心。

督导正在检查教师培训纪律情况

三是善良

本次学生给老师写评语,是求实历史上最靠谱的一次评选,每个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写的老师的优势、劣势。文字以其独特的功能无法掩饰的暴露了各个老师,班主任人性的优势、劣势。事后,我阅读了一百份评语后,心中马上就把老师归类为“善良、一般善良,不善良,非常不善良”几个档。我就是用这个简单的标准分类我们的班主任、分校长。我感叹在一个学校的管理体制下,那些多感动的流泪的动人故事和让人愤怒的事故会放在求实学校一个档案柜里。虽然拿摩温(旧社会资本家豢养的专门打骂童工的工头)式的人物很少很少。但是,我心里还是为那些不太善良老师的不善良行为痛苦了很长时间。

为了能够更为公正的评价,我们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投入400人次人力,由十几个与求实老师毫无瓜葛的外来专家将学生的每张评语分为A、B、C、D,最后又利用假期派人打印,后天我们每个老师将看到学生对你的客观评价。

在这次评价中,我提出了只要有体罚,辱骂、歧视薄弱生、乱收费、带家教等老师一律取消评先资格。因为,核心素养对他人来说是美德,而对老师来说,是底线,特别是班主任老师。

只有具备了三种核心素养,我们才能所向无敌。让我们的每个班主任、老师、校长们成为一个具备三个核心素养的人,即便社会在变,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以自己的魅力坚实的、永远的立足于我们光荣的岗位上。

今天我们把全国名专家请到求实,一是庆幸我们足不出户在家门口获得了如此丰厚的满汉全席;二是来自求实东校、南校、高中、小学、国际部、长葛求实分校、杞县弘立求实分校、开封民办教育协会、禹王台区校长们汇聚一堂,相信我们的讨论会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民协、禹王台区领导及教师聆听讲座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人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阅读、学习给人们的变化在若干年内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滴水穿石,只要持之以恒,你的改变就在你的容貌、言行举止间发生极大的变化,当人们看到你的时候,会仰视你。因为读书、学习给你带来由内而外的高贵的气质是基因所无法带给你的魅力。

教师培训领导讲话稿 篇5

如何做好班主任?

做班主任容易,因为只要学校任命你就行了。但做“好”班主任工作又真的太难了!所谓“好”,就我个人的理解,也有很多层次、类型、境界。大致可分为老黄牛型——勤恳型;老虎型——威严型;狐狸型———智慧型;孔雀型——魅力型;还有艺术型、遥控型、游刃有余型、炉火纯青型等等。班主任个性不同,风格迥异。当然无论何种类型、何种风格,都有其共性。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最核心的素质一是责任心;二是技巧性。

首先说说责任心的问题。责任心往小处说。便是把事当事,不敷衍塞责,不投机取巧。踏实做事,老实做人。校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为才能有位。”耐人寻味。

往大处说,便是一个人的人格问题。做班主任需要人格魅力,而其魅力的基石便是责任心。其实,责任心也是一个大概念,比较宽泛。如果再细化点,就班主任身份的特殊性,其责任心体现在对每位同学真挚而纯粹的平等关爱。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一个误区,就是班主任只关注和表扬班内前十名的同学,因为能给他带来收益。为什么?学生进了北大清华,老师奖金拿得多。而后面的同学就处于被放弃状态。我觉得一个伟大的班主任和伟大的学校应该是这样的,前十名的同学当然可以赞扬,但是这些孩子之所以能到前十名,是因为

他们自己的鼓励能力和自我推动能力相当强大,其实是不需要太多鼓励的,一个优秀的人鼓励多了他反而变坏了。所以很多好学生被老师表扬,到最后尽管他学习成绩还好,但心态已经坏了,一个人的心态坏了,一辈子就坏了。所以我觉得优秀的班主任是鼓励全班最后十名学生的老师,这个全班最后十名的同学,他们不一定是笨的,只不过是没被鼓励,如果被老师给放弃了,自己也就开始放弃自己了。这些学生自我推动力相对较弱,所以一定需要老师在后面推一把,寻找他们身上的优点,激发他们对生命的热爱。有的老师说,我左看右看,落后学生身上没有优点。如果一个班主任对学生身上的优点看不出来的话,这个班主任就是不合格的班主任。

生命就是给人一种信心,给人一种感觉,给人一种美好。所以,鼓励孩子是有方法的,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美国的一个物理学家回忆自己怎么变成物理学家的故事。他物理考试第一次考了八分,就想放弃物理学习。但是这个老师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想鼓励学生把物理学下去。但是他的普通鼓励是不管用的,对于特殊的学生有特殊的鼓励方法。通常满分是100分,及格分数是60分,这个老师就对这个学生说,再考一次,如果下次考试你考到了9分就算你及格。这个学生想,不就加一分吗?然后就再考一次,考出来了28分。但考了28分老师也没法表扬,当着全班同学说某某同学考了28分,大家鼓掌?这样一来就会把孩子给侮辱了。老师很聪明,当着全班同学做了一个减法,请大家把这一次考试和上次考试相减一下,然后把剩下的分数告诉老师。上次考了95,这一次又考了

95的,一减剩下了0分??这样一减下来全班只有这个同学得了20分。老师把所有同学的剩余分数往黑板上一写,只问了一个问题请问从上次考试到这次考试,我们班的哪位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是某某某。20分,相当大的长进啊!所以,一个老师的鼓励,对学生所带来的是心灵上的震撼和对未来的憧憬,从此这个孩子就爱上了物理。

因此,平等的关爱、真挚的鼓励是多么重要啊。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千万不可忽视了这一点。

其次,谈谈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性的问题。择取其一简要谈谈。

原则一不要动不动就打电话请家长。有的班主任真是很负责啊,特别是女班主任,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从包里掏出手机,电话费还要自己贴。你想想啊,家长每次接到电话都是这样的小事情,以后看到你的电话他还会重视吗?

另外,你动不动就叫家长,学生自己的心理都疲掉了啊!如果看到家长袒护自己还会变得有恃无恐。那么平时学生犯了错误怎么办?如果是一些小事情,我就叫学生写一份说明书,要求达到500字,第一部分写事情的经过,第二部分写对这件事情的认识,第三部分写今后的打算。犯一次事情写一次,每次都把它编上号保存好,到时候和他算总帐。说明书累计到一定程度了,好,借着最后一次的事情再把他家长请来,把他写的说明书一张张给他看,这个时候家长不仅没什么话可说了,而且会非常感谢你的宽容与耐心了。这时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同行们:

大家上午好!

我有幸能代表我市参加第四期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在这里发言,很欣慰。我们市第四期骨干教师在2010年12月下旬这个特殊日子里,来到新区亲耳聆听、亲眼感受各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和学习两所学校同仁们的示范课,倍感荣幸和自豪。在此,我谨代表本期来自于24个学校的52位学员向给予我们关心、支持和帮助的上海市各级领导、专家,向为培训班付出辛勤劳动的任课教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举办这次培训,是适应我市教育发展的需要。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科学发展,关键在人。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加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把祖国未来的花朵浇灌好、培养好。两地领导组织此次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我市教育事业改革创新能力,缩小东西部教育发展的差距,构建和谐社会。

举办这次培训,为我们提供一个互相了解、集中学习的机会。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三人行,必有吾师”。一个人自学,总是没有几个人一起学习、切磋、交流的效果好,这也是这次培训的必要性所在。当今社会,惟有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才能保持自身发展优势。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拓展新视野,必将会被社会所淘汰。上海市中华职业第二进修学院和我市主管局举办这样一个培训班,就是希望通过到上海集中学习,给我们一个充电、交流、提升的机会,我们要倍感珍惜。

我们参训的每一位学员一定会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做到尊重老师,虚心求教;会严格遵守培训纪律,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做好笔记;要认真听从组织人员和教员的安排,完成十二天的学习任务。

这次培训班,从专家讲座、学校的参观学习以及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是经过进修学院认真准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努力提高培训质量,让大家学有所获。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内容很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会按时参加培训,沉下心来,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认真学习,既向专家、老师学习,又要互相学习,力求学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紧密结合本人实际,把学习与思考很好地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同行们,平台已经搭建,让我们以此为起点,出发吧,相信神圣的教育土地上会留下我们深深的脚印。让我们以此为力量,借力起飞,让上海浦东新区的蓝天留下我们飞翔的痕迹。把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定格在我们为教育事业努力的过程里!最后,我建议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关心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国培计划开班典礼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xx市xx中的语文老师xxx

在春寒料峭的日子,我们从安徽各地怀着激动的心情齐聚这里。昨天放下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去寻找美丽的丽娃河,在这过程中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华师大校园里随处都能遇上一张真诚的笑脸。细心热情的帮助,周到体贴的服务这一切都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受到温暖,在这里我谨代表所有的学员说声谢谢!

在这次学科带头人的培训期间,我们希望在各位专家老师的帮助下让我们能学习到新的理念,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打造出更精彩的课堂,让我们在专业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安徽各个学校的精英,教学上是一把好手,工作态度上也是榜样,我们一定会发挥主角的作用,<莲~山 课件>积极参与,全情投入,快乐研修,学以致用。回去之后发挥学科带头人的辐射作用,用我们的踏实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教师培训班领导讲话 篇7

一、国外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初任教师的培训, 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想方设法使初任教师能尽快适应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其中, 英国、日本和美国的做法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英国的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从1991年起, 英国诺福克郡地方教育局每年为当地百余名初任教师提供为期一年的入职培训课程。1999年, 英国正式提出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地区建立初任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以便使初任教师在向职业教师过渡过程中更加自然且富有连续性。该制度规定:要对首次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完成三个学期 (英国一年分为三个学期) 的入职培训后方可在中小学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 任教;三个学期的培训允许中断, 但必须在五年内完成[2]。参与入职培训的初任教师、指导教师、校董事会以及地方教育当局等在教师入职培训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指导教师要根据每个初任教师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专业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并据此开展指导工作。对初任教师一般要进行三次正式评定, 分别在三个学期期末进行, 主要评估初任教师是否达到教师资格证书授予的标准、完成入职培训标准的进展情况, 并讨论入职教师是否达到入职培训的标准。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是:对中小学教师入职培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给学校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果中小学在教师入职培训过程中觉得学校不能保证质量, 就应尽快与当地教育部门取得联系, 由地方当局针对学校情况提出建议和支持, 以帮助学校开展教师入职培训并保证培训质量。最后由地方教育部门根据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教学终结性评估决定初任教师是否完成入职培训。该制度使教师的入职培训更加科学规范, 从而确保了教师入职培训的质量。

2. 日本的初任教师研修制度

1986年4月, 临教审会议在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指出:政府实施“初任教师研修”。随后文部省就此向教养审提出咨询。1987年1月, 文部省制定了《试办初任教师研修实施纲要》和《拟定年度研修计划纲要》。1988年, 各都、道、府、县先后两次试办初任教师研修。从1989年开始, 日本政府规定, 所有中小学、特殊学校以及幼儿园的初任教师, 必须接受为期一年的初任研修, 并由主管行政机关指定的“指导教师”给予初任教师“完成教师职务所需具备事项”的指导与建议 (《教育公务员特例法》) [3]。初任教师的研修从形式上包括校内研修、校外研修以及其他形式的如住宿研修、海上研修等。初任教师研修制度需要完成两个重要目标, 其一, 培养适应教学环境的能力, 学会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所需要的实际知识与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是前人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与研究当中累积而成的一般性知识。其二, 充实学校教育阶段所欠缺的实践研究能力, 初任教师虽然在大学时学过各科教学法和生活指导知识, 但是大学的研究往往与学校现场的研究不完全相同。日本政府对初任教师的研修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各都、道、府、县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研修结束后经过一定的考核, 只有合格者才被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任命为正式教师。

3. 美国佐治亚州的教学导师方案

美国佐治亚州自1990年开始实行教学导师方案 (Georgia Mentor Teacher Program.GMTP) , 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初任教师及时融入教育环境, 解决教学困境并培养教学能力。除了重点帮助初任教师了解与适应班级、学校、社区及教学环境外, 还通过示范教学、协同教学、分享教学资源与材料、协助制定班级管理计划、有效进行师生沟通、帮助安排一年的工作进度等方式给初任教师在其他教学事务上提供建议与帮助。此外还通过观察初任教师的教学给其提供反馈信息与建议, 帮助初任教师建立教学档案, 帮助初任教师进行个案研究或对重要事件进行反思等方式来指导初任教师[4]。指导教师的选择是十分严格的, 一般的做法是由有意愿的教师提出申请或由学校同事推荐, 经严格审查后, 由学校成员或特定的选举委员会经过合法的选举过程产生。选定的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开学前、后两个阶段约五十小时的培训, 经考核合格的指导教师可获得由州专业标准委员会认定的“教师指导专家”资格, 并被遴选为各校的指导教师。各个学校特别重视指导教师与初任教师的搭配, 在为初任教师配备教学指导教师时, 让他们相互了解, 双向选择, 充分尊重他们, 而不是将指导关系强加于初任教师。

二、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现状

近年来,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初任教师培训, 不少地区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探索了许多初任教师的培训方式。目前, 初任教师培训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 即所谓的三级培训。

1. 师训基地对初任教师的培训

在我国的许多地区, 初任教师的试用期培训工作是由师训基地 (省、市教育学院) 承担的。其培训目标是使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职业要求, 适应新的环境, 适应教师的角色, 主要采用集中辅导、自学和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培训内容包括师德修养、班主任工作指导、课堂教育技术、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分析、教学实践指导 (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撰写结业论文等方面, 培训的总课时一般为120课时, 为期约1年。其培训的结果与新教师的转正、定级挂钩。

2. 地方教研部门 (教研室、教科所) 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这种培训主要是以市、县教研室组织有关教学研究活动的形式进行, 如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教研室要加强调查研究, 坚持实事求是地指导教学, 要对各类学校和不同水平教师具体帮助, 分类指导”, “教研员要勤调研, 多指导, 每年下校听课在80节以上 (其中对新分配教师的听课至少为1节) ”, “教研员要注重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 每年下校讲座在2次以上”等, 组织开展市、县级的“青年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等, 并在市、县范围内开展名师跨学区、跨学校带徒活动。

3. 校本培训

该方式是以初任教师所在学校为培养主体的教师培训。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许多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导师制”活动章程》、《“师徒结对”协议书》、《青年教师培养实施细则》等, 并对相应工作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主要内容是通过业务研讨、听课、评课、上汇报课、教学比武等形式, 给初任教师导思想、带业务、传作风, 即所谓的传、帮、带作用。其中“师徒制”是比较普遍的校本初任教师培训模式, 师徒制是指初任教师 (徒弟) 拜有经验教师为师 (师傅) , 在教学中实行一对一指导, 师徒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交流经验等方式促进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传承。其目的是为了让初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类似于我国民间各种手艺人由来已久的带徒弟模式。

我国初任教师的培训名义上有三级, 实际上只有学校一级的培训———“师徒制”培训, 加之不少学校由于条件所限, 根本就没有初任教师培训这项内容, 初任教师完全处于一种自然生长状态, 抑或就是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导致初任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因碍于面子而无处求教, 甚至养成一种不负责任、马虎行事的不良习惯。实践表明, 初任教师在起初几年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备课、讲课敷衍, 不关心和爱护学生, 不愿意与学生交流沟通, 不分析学生的个性化要求等) 很难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这不仅贻误了初任教师的最佳成长机遇, 更为严重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三、应对策略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的过于理论化、抽象化, 很难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加之, 教师大量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情境中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才能获得。因此, 帮助初任教师适应教学工作和促进他们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指导。

1. 建立健全初任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 明确责任, 狠抓落实, 确保初任教师顺利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建立健全初任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 是有效缩短初任教师适应期, 奠定其发展基础的关键, 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首先应制订国家和地方的初任教师管理和培训制度, 包括教师资格的严格认定、入职初期的指导、地方和学校各自的职责等。其次, 学校或地方教育部门要为初任教师提供合适的指导教师, 进行教学指导。既可以采取以往的师徒制, 也可以采取专任教学导师制[5]。但无论哪种形式, 都需要重视指导教师的遴选和培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考虑建立指导教师资格制度, 并将指导教师资格当作职称评定和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遴选的重要条件。同时应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 使他们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不断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再次, 需要明确指导教师和初任教师的职责, 并且有相应的监督机制。要明确指导教师的指导职责, 利用他们已有的教学经验并促进经验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还应充分发挥初任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便有效推进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

2. 适当减少初任教师的工作量, 给他们留出充足的学习思考、总结提高时空

初任教师本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只从事一些预备性工作, 至少不应该承担过重的工作任务, 让他们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这样既可以减轻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 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指导初任教师, 同时又能使初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观摩指导教师的课, 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自我反思实践和总结提高。这就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应适当增加学校教师编制, 储备教师力量, 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初任教师培训制度。

3. 多一份人文关怀, 营造利于初任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初任教师进入新的环境中, 渴望组织的关怀, 以获得一种归属感。学校领导要本着助人发展的原则, 采取适当措施, 保护初任教师的利益。要充分考虑初任教师的实际情况, 对初任教师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更多的关心与理解。此外, 还应给初任教师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及福利待遇, 关注其各方面需求。学校应尽可能地为初任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并关注其精神层面, 使初任教师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合理需求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从而使初任教师轻松愉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有完善的初任教师管理和培养制度作保障, 真正落实地方、学校、指导教师以及初任教师各自的责任, 营造良好的初任教师成长与发展氛围, 给予初任教师工作、生活上的支持, 初任教师就一定能尽快走出困境, 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国际教育大会60年建议书.赵中建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王晓宇.英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内容与特点.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6 (8) .

[3]李昕.对日本初任教师研修制度的分析与思考.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5 (9) .

[4]翟艳.美国初任教师导入方案及其启示.基础教育参考, 2006 (2) .

领导力可以培训出来吗 篇8

领导与管理

要区分领导力发展项目和管理培训的异同,首先我们得明确领导(leadership)与管理(management)有何不同。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John Kotter)在1990年发表的经典文章《领导者应该做什么》(参见本刊2004年1月号)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权威的答案。按照科特的说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是管理,驱动变革是领导。这也就构成了管理行为和领导行为的主要区分。这两个行为体系都涉及:决定需要做什么;建立完成一项计划所需的员工与关系网络;努力确保这些员工各尽其职。但是,领导者和管理者完成这三项任务的方法不尽相同。差异主要在三个方面:领导者不是制订短期的工作计划和预算,而是确定长远的变革方向;领导者不是组织与配备人员,而是让员工协调一致;领导者不是解决问题与控制,而是激励员工。

从这里我们很容易可以推断出:管理培训的任务是教会学员怎么做工作计划和预算、怎么组织与配备人员、怎么解决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控制流程的有效实施等;而领导力发展项目的任务则是提升领导者的战略敏锐度、协调员工的能力,以及激励员工推动行为变革的能力。前者旨在学会怎么做管理和做事,后者则关注如何激励大家向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能力。

某些管理技能通常可以在一次或多次培训中习得,并通过工作实践加以巩固和提升。而领导力通过日常行为展示出来,因此领导力发展是行为改变的过程。正如领导力大师约翰·马克斯韦尔(John Maxwell)说的,“领导力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而是每天不断努力的积累”。ITT公司前CEO哈罗德·吉宁(Harold Geneen)也说过:“领导力无法被教会,只能学会。”eBay总裁约翰·多纳霍(John Donahoe)同样表示:“领导力发展是个旅程,不是一个目标;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

业内也普遍认同领导力发展的70-20-10法则:70%的发展来自亲身体验(特别是重要的经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20%来自向他人学习(教练、辅导、观察),10%来自培训和阅读。这个法则也正好回答了本文的标题:90%以上的领导力不是通过课程培训可以获得的。

领导力培训的误区

在大多数领先企业里,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将领导力培养称为“领导力发展项目”(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LDP),而不是“领导力培训”,因为领导力发展项目包含了一系列内容,历经一个较长的连续时段(通常9~12个月),而非几个离散的点状活动。在现实中,我们也观察到各种冠以“领导力培训”的活动,它们普遍存在以下误区:

将针对高管的管理培训等同于领导力发展。虽然越高的职位越需要依赖于领导力,但是并不因为职位高就有领导力。两者不等同。最近有企业邀请我们给十几位高层管理者做LDP,具体内容是几次培训,包括引导他们分解明年的战略指标,以及如何做绩效考核。这个内容其实是高管的管理培训,并非领导力发展项目。

企业内部高管介入极其有限。最近,微博上对某企业一把手亲自上台讲课大加赞赏。一把手能这样做确实很不错,但这仍是管理培训思维。它关注的是,作为高管,我把怎么做都传授给你,而不考虑你要什么,怎么改变你的行为。推动行为改变,需要的是许许多多的人在日常点点滴滴的介入,而不只是一两次并不关注听众情况的轰轰烈烈的活动。这也正是约翰·科特在《领导者应该做什么》一文中提到的最后一点:领导者需要创建一种“领导力文化”。

指导领导力发展的引导师缺乏延续性。许多企业以管理培训的方式来进行领导力发展,因此设计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由不同引导师负责。这样做的结果是,在9~12个月内充斥了一系列离散的模块,没有哪个引导师关注整个过程。这显然违背了领导力发展是一个连续性过程的规律。

关注模块的内容而非学员的行为改变。在多模块管理培训模式下,每个引导师专注于如何把模块内容(即便是高深的、新颖的)讲得生动,得到较好的课后评价,而不需要关注学员是谁,他们处于什么状况,需要做什么改变。培训效果考核通常是根据学员当场的反馈表,而领导力发展项目效果考核则是依据周围人员(特别是上司)在一段时间内观察了解到的行为改善。

重视集中性的活动,轻视长期持续性的介入。组织者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看得见的几次活动中,千方百计确保这些活动都获得认可,却很少将精力放在持续性的、不容易观察到的针对学员个体的跟踪,去关注学员个体的行为有没有变化,什么方面变了,为什么变了,什么方面没变,为什么没变,应该如何帮助、推动其改变。

测评运用存在偏差。在培训前对学员进行测评,只是为了配合当前培训的需要,增加学员的一些体验,是培训的“前奏”而已,并非为了指引整个培训项目。许多被滥用的测评结果,对于学员的作用都只停留在“挺像的”,或者“不怎么像”的印象中,没有一对一的测评反馈,没有测评结果的实际应用,各个模块的引导师根本不需要了解这个测评报告。这和领导力发展项目以多维度的测评结果为出发点来指导整个过程完全不同。

将行动学习设计成理论验证活动。传统教学的一般流程是,老师讲解某个理论或公式的来源或推导过程,然后学生练习例题,做家庭作业。这是培训,目的是学习理解这个理论或公式。与此类似,许多培训中的行动学习,也是给个案例,让学员套用所讲解的理论。这个模拟过程可以帮助学习管理技能中的“怎么做”问题,但不能等同于领导力发展过程中70%的亲身体验。这些模拟活动难以触及内心,难以推动行为的改变。科特说过,人的变革来自情感的触动而非逻辑推理。

行动学习没有关注要提升的领导力素质。不少行动学习方案变成类似MBA的一个大作业,学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学习案例所涉及的管理知识,如市场营销策略,并没有关注通过这个案例要提升什么领导力素质。

教练或辅导实践也存在偏差。有效推动行为改变的教练或辅导需要高度个性化和延续性。然而,不少号称教练辅导的活动,其实只是在管理培训课后有一两次简单沟通,或是帮助对测评报告做出解读。出发点还是引导师告诉学员这是什么,而非学员如何改变行为。很多时候,甚至连这些都没有。

需要说明的是,正如科特所说的,“领导未必优于管理,也未必可以取代管理。领导能力强、管理能力弱并不一定比相反的情况要好,事实上有时甚至更糟。确切地说,领导与管理是两种并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的行为体系,各有自己的功能和特点。在日趋复杂、变化无常的商业环境中,这两者都是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

上一篇:牛郎织女下一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