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代教育(精选8篇)
钱老走之前说过我国培养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确,钱老时期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培养出过一个像钱老等一批巨人一般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是我们国家现在的教育环境、教学设施不好吗?明显不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相比钱老们以前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设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那这是又是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呢?
中国是一个教育历史很悠久的国家,从孔子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虽然现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封建社会,但是封建社会的教育文化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影响依然还在,这种影响直接导致了钱老所说的问题——我们国家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种思想是一种“读死书,死读书”的思想,这种思想导致了今日教育的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结果。
像我们现在的学生,对于“读死书,死读书”感触很深,从小到大,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看你学习的好与坏都是从你的考试成绩来看,换言之,无论你是否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你的考试成绩好,那么你在别人的心中就是个有前途的人!老师给我们上课的目的不是学习有用的知识,而是考高分,以前上课时经常听见老师说给我们什么什么是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看以前的考试考过没有,如果以前有考试考过,哪怕是个鸡肋的知识也是重点,只要你记住了考试的时候得分了就对了,至于你会不用这个知识那些都是不重要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了那些真正有用而考试很少考或者不考的知识却被清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试问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方式下,能够培养出钱老所说的创新人才吗?不可能,培养出来全是书呆子!书呆子会创新?简直是个笑话!
钱老说要创新,要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不敢做之事。其实从钱老说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钱老说的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方式问题。现在的这种“死”的教学方式和钱所说的创新是完全相背离的!钱老所说的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活”!
看看我们国家每年中考、高考分数优异的学生不计其数,可是这些高分尖子为什么很少有人成为真正杰出的人才呢,原因很简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死”方法培育出来的都是书呆子,这些书呆子纵你考试成绩再好又有何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核心家庭越来越多, 子女独生化, 父母在当代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父母是教育者、监护人, 是成熟的个体, 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 是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周围环境的构建者。总的来说, 父母自身的素质、条件, 夫妻关系, 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教育内容是影响当代家庭教育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
一、父母的自身素质和条件对家庭教育有重大影响
孩子是双亲的影子, 孩子的行为清晰地反映出父母的行为及性格。当今世界竞争激烈, 很多父母都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保饭碗, 赚钱养家”的目标中去, 把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修养水平抛到了脑后, 忘记自己在孩子面前应有的形象, 忽视了长者不健康的言行会给孩子造成无法估量的极坏影响。另外, 父母的自身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父母的教育动机、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是合理实施家庭教育的关键内在因素。此外, 父母自身的其他条件, 如年龄、职业、学历等也会对家庭教育的实施产生影响。
二、夫妻间的关系是影响家庭教育的主要因素
“如果父母彼此相爱, 孩子便会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爱。”“任何教育措施都不能补偿父母之爱对孩子的作用。”在夫妻恩爱和谐的家庭中, 孩子更能发展稳固的人际关系, 应付陌生的环境。若夫妻间不能平等相爱, 和谐共处, 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会导致孩子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思维迟钝、动作紊乱, 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动机, 也取决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
当代中国, 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较以往有极大的增长, 须具备网络基础知识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 具备数据库知识和某些学科知识, 精通外语等。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因此, 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对馆员进行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 将短期培训、学术交流和学历教育有机组合。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出图书馆专业化、技能化和职业化的特点, 实现适应新环境的全方位服务。
综上所述,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开辟了一个创新的领域。图书馆员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对其有效地开发利用, 切实做到引导师生利用网络汲取更多知识, 在协助科研、教学的同时, 也为图书馆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总之, 为读者提供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最大
河北承德●刘雨田
人民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为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文化事业空前繁荣, 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竞相登台, 为采用多种方式和内容进行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础。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
1. 家庭道德教育
家庭道德教育对孩子的道德品格、行为习惯的定格具有根本的作用。由于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人们往往过分强调智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基本的道德教育, 使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无德之才。家长们在教育上下的工夫少, 致使一些孩子只知道死读书、脆弱、懒惰、自私、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不懂得体谅别人, 不会和他人融洽相处, 所以, 有必要在德育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如理想教育、性格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加强。
2.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也就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摒弃金钱投资与智力教育成果成正比的观念, 改变把知识的增加同智力水平一致的想法。适量地辅导孩子学习多方面的知识, 应多采用游戏、唱歌、户外活动等形式鼓励孩子与他人多接触、交流甚至争辩, 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和自省的能力, 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更好地发挥孩子智力的潜能。
3. 劳动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技能, 不仅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需要, 而且与孩子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的发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劳动教育可以使孩子的体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提高劳动技能;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让孩子在劳动中学到许多经验, 增长许多知识;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 使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懂得劳动的艰辛, 尊敬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等。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过程中, 家长不应一切都包办代替, 应尽量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多鼓励孩子, 你越是鼓励他, 他的劳动积极性就越高, 能力也越强。
家庭教育是个体最初的和经常的生活环境, 对一个人的教育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基础教育, 而且也是人生最漫长的教育, 是做人的终生教育。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撞击和科学几十年迅猛发展的条件下, 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明显。但事实上, 人们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够, 家庭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和普遍的重视。我们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研讨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认识家庭教育。
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是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永恒主题。参考文献:
[1]张远芳.对新世纪图书馆质量的再思考[J].情报工作, 2001 (5) .[2]肖巧鸿.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发展对策探析[J].图书馆学刊,
[3]赵新萍.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浅谈[J].图书馆学刊, 2004 (1) .[4]赵继海.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摘要:教育体系主要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 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影响的首先是家庭教育, 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家庭教育的因素及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规模大扩展、资源大开发,其背后的强大推助力是信息时代世界性的改革浪潮。信息时代,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尤其体现在以电子媒体、数字技术为表征的新媒体艺术的迅疾发展上。在渐渐到来的网络化的生存空间中,数字图像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语言和工具,广泛地涉入各个艺术和设计门类,极大地拓展了这些门类的专业领域。同时,数字图像的虚拟真实正在改变人们对传统视觉语言的认识,带来新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艺术观念的革命,尤其在影视动画领域,展现了一个新的图像时代的端倪。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今天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所面临的绝不是仅仅扩大规模的问题,而是在这场信息革命来临之前或之际,做好学科调整、人才整合的准备,做好与高新技术对话的准备。
正是在技术时代的世界性浪潮冲击之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始终以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为主要的发展方向。从我国近代历史根植于“救国图强之虞”的近代教育,到冷战格局特殊历史情境下形成的“重理轻文”的思路,一直到今天勃勃兴起的发展科技、振兴经济的教育大潮,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路径。在主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观念中,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占据了压倒性地位。在重视教育所具有的振兴经济、发展科技的显性的功利价值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对于教育的人文性等非功利性价值的忽视。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全社会关心高等美术教育的人文思想的内涵,重视美术教育的人文价值,对人文类学院和学科加大投入: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意识到高等美术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和内涵,走出高等美术教育过分专门化、尤其是专门技艺化的狭小天地,加强高等美术与众多人文学科的联系,开拓人文思想的视域,由此来执守艺术教育人文情怀的立场,构建冷峻的批语语境,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格局中、在社会的发展中的重任。
上述的两个方面,有如两道护堤:一道是高科技时代所带来的文化发展的契机,它鞭策着美术与高新科技展开积极的对话:另一道是美术终极关怀的人文立场,它沟联着美术与人文思想和人文学科的广泛联系。一道强调与科技的融通,另一道重视与人文思想的契合。一道要求建造与科技发展并驾齐驱的直通车,另一道则坚守人的终极关怀的思想阵地,对各种异化现象持以清醒的批判和警觉。这是两道互为关联、彼此相望的思想的护堤,它们将有效地扶掖着当前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滚滚潮流。
人文情怀的摇篮
高等美术教育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专业化教育,由于其人才素质、教学方法、思考方式等多方面的特殊性,美术学院往往是以独立的专门化的学院机构来授业施教。学院中的许多专业也存在着各自的独特性,即使是同一专业,也往往因艺术追求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形成判然有别的要求。这些专业的特殊性甚至通过附中、附小的方式,把专门化的教育提前到少年儿童时代。这样一种教学机制符合并强化着艺术教育的特殊性质,在我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
与此同时,美术学院的独立机制也掩蔽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学院的专业化教育与大学通才教育之间对于“人才”培养价值观念上的问题。半个多世纪以前,时任清华大学校务主席的冯友兰先生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以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 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在此基础上,他又进一步指出,大学教育除了教给人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让学生拥有一个清楚的头脑和一颗火热的心。比冯友兰更早的梅贻琦校长就曾提出:人格可以分为“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却只是注重“知”的灌输,不重视“隋”与“志”的培养,这就导致“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进而他还提出大学教育“志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这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调整、高等院校的合并、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也是强调通识人才的培养,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教育改革的指向,不仅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的偏重和狭化,而且对美术学院的专业化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是当代高等美术教育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中国美术学院在建院之初就有着一个学贯中西、会通艺理的教授群体,他们以自己的精神和不懈的学术努力,铸造了我院重历史使命感、重人文思想研究的诗意的传统,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个基本点。从这一历史基本点出发,我们一方面应当重视美术学院教学中人文学科的基础教学,重视文化研究和美术史论研究力量的建设,重视学院理论话语空间的开拓,从整体上加强学院作为人文思想传播和研究之所的学术氛围和精神铸造:另一方面重视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梳理和构建美术学各专业学科结构,在人文精神内涵的高度上来认识中国画的传承和拓新,认识绘画专业中各画种的纯化和融合,认识书学学科建设和类书法的艺术思考,认识空间和平面的融通与拓展,认识各设计专业方向与传统的沟联、与技术的关系,认识新媒体艺术创作和方法的学科建设,认识都市的严肃的人文情怀与大众文化、娱乐产业之间的联系等课题,在人文精神品质的特征上锻造多元艺术追求的内在形象。我们提倡由上述的两个方面来构建学院人文精神的摇床,强调对受教育者才情、学养、人品、志向的综合培养。我们的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机器”,而是培养掌握了艺术技能、会通艺理的创作者和思想者,培养兼备专业基础、宽阔知识视野和创新意识并兼备求知激情和反省精神及拥有远大理想和奋斗意志的完整的“艺人”。
新领域的开创
随着全球性的信息时代的迫近,随着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建设一批社会急需、科技含量高的紧缺学科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中国美术学院早在“十五”之初就明确提出发展新媒体艺术创作学科的构想,并联合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成立新媒体艺术创作研究机构,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这个机构始终是学院当代美术的桥头堡,引吸着国际上许多美术院校的交流,并带着一代创业者的激情和责任,围绕影像时代影像的生存和人的生存、新媒体艺术创作现状与前景、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影像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需要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新媒体艺术的开发和发展,必然会给传统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学科带来冲击,所以,一定要理清现在的美术学科与新学科之间的关系,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把握它们之间关涉到文化生成的最基本的东西,理清两者间互补互动的脉络:尤其应警惕简单照搬进化论观点、以新旧说来判定彼此优长的认识。让现在的美术学科和新媒体艺术学科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使传统的架上绘画语言、艺术语言在挑战的契机来临之时,沉着应战,丰富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新媒体艺术从一开始就触及着现代主义的那种乌托邦与反乌托邦的二位一体的深刻命题,它既受益于技术的进步和开发,又对技术持以清醒的批判和警觉。数字影像的创作者正是在这个两重性的格局之中,确定自己的职责,这一职责就是要站在社会和技术的前沿,强调人与世界同在的根源状态中把握技术命题,积极应用技术,开拓技术,同时又善于在技术无限拓展的变化中从其成就史的表征中抽身而出,重建冷峻的批语语境。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本格局之下,新媒体艺术将广泛地涉入文化艺术的民族根性的课题,涉入个人的艺术创作与大众的文化境域之间的融合创作的课题,涉入艺术的深度的人文关怀与娱乐文化产业的互动和融通的课题,涉入教学科研与市场前沿的课题。
第三,应迅速地建立起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工作平台,尽可能地取得与数字技术研究和发展之间的直接联系,培养一批兼具科技能力和艺术创作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站在思想和技术的前沿,来打造这支新军。
完整的工作室的教学机制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研究的迅疾发展,人类知识的长期积累和持续跬增的态势,正在悄然改变着教育的含义。现代美术教育正在反省单一的知识传授的方式和功能,思考着如何培养受教育者领悟知识、研究问题的自我整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精神。这一指向也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美术和设计教育,现代美术和设计教育所要接触和涉入的课题越来越多,不同的观念和风格主张亦呈纷繁之势。如何让受教育者在有限的时期里掌握知识要领,使他们既能够获得宽广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向各专业转化的基本的可塑性,又能够在艺术追求多元发展的结构中选择自己继续深入学习的方向:如何使不断丰满的学科“家族”中各专业方向枝繁叶茂,同时又在整体上形成互动互进的态势,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应当梳理现在的学科和专业,改革学科结构和教学机制,在保证传统基础学科发展的前提下,综合相关画种学科群组建新的有利于基础共通、多元发展的基础部与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逐步实行完全的学分制,从而建构既有利于在中西美术融通互动的情境中各种艺术追求的多元发展,又有利于学生自我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系统。
举目全国高等美术教育领域,实行工作室制的美术院校很多。工作室教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几个需要思考之处:首先,工作室的建立,应站在一个高的基点上,可以强调画种特色,也可以超越画种界限:可以坚持中国传统绘画从艺术性到精神性上的固守,也可以提倡中西绘画之间、各画种之间打通的格局,但最为重要的应是从学理上廓清工作室的艺术追求,从人文情怀的路径特色上梳理各自的学术形象,组建自己的队伍。学院应为工作室的划分提供更广阔的结构平台,从真正意义上为美术教育的多元发展提供结构性的保证。其次,处理好基础部与工作室的衔接关系。基础部不应有画种之分,应根据现在生源大部分是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符合造型和设计发展需要的基本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在掌握造型或设计基础的同时,对各专业方向、各工作室的特点有所了解,从而有可能进入有序并有效的工作室选择。在工作室的层面上也应谨防教授专制主义,处理好工作室的特点、教授的责任和学生个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自我整合能力之间的关系,建立可能的学生转换工作室的制度。第三,各工作室应围绕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建立富有特色的课程结构,这个结构应突出工作室特点。如中国画工作室是否应加强古汉语、古诗词的课程:综合艺术工作室如何跨越画种安排课程结构等等。第四,学院应重视安排富有特点的选修课程,从学分比例上保证这些课程的实施,使同学们善于在工作室之外的学习空间中汲取养料,养成自我拼盘的整合意识。
手艺的观念和实验车问
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脱胎于中国的纯艺术教育,受着造型艺术教育的深刻影响。因此,造型艺术的“手绘”观念,长期以来深深地潜入设计艺术的基本观念之中,并在设计者和劳动者之间拉起了一道网,似乎设计者是提供“蓝图”的,劳动者是根据图纸去“制作”的。久而久之,就在设计者与自己设计之作品的“制作的手艺”之间也形成了一道隔膜。我们以往培养的设计者都只是略知工艺而已,在改变传统手工艺者的知识结构和造型能力的同时,离“制作的手艺”越来越远,这不能不说是设计艺术教育的一个失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系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上呈现出一些与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阻碍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在阐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措施.
作 者:刘少荧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AL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20xx “”(35) 分类号:G641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学校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关键词]知国 爱国 报国1、1江泽民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辽沈战役纪念馆是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20多万来自祖国各地的观众,在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锦州有5所高校,每当新生入学的时候都要到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人是一名讲解员,在讲解的过程中发现大学生们不但对革命史的了解甚少,而且讲到一些英雄人物比如梁士英舍身炸碉堡时,一些人会发出“真傻”、“这不是有病吗”的议论声,通过这些言语可以折射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逐渐的发生转变。江泽民同志在《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情况》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四化建设的成败和祖国的兴衰。
1、2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在引导大学生知国、爱国、报国上下功夫,做到以了解祖国、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和有关理论为基础,以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四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的积极行动。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三个基本环节。
2、1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大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2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途径很多。如结合班校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指导大学生收看新闻等电视节目,开展社会调查,使大学生感受祖国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卓越贡献;结合教学讲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等等。
2、3不管采用什么途径都要引导大学生在生动的对比鉴别中提高认识。如,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新旧社会两重天和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事实;通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事实;通过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使大学生认清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强国之路、富国之本;通过阶级对比,使大学生懂得虽然我国目前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腐朽的思想依然存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阶级斗争依然存在;通过对比教育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并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增强实现四化的信心,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和爱憎分明的情感。
3、1爱祖国是指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和荣辱兴衰,并随时准备为祖国的事业而献身的一种崇高而炽烈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大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和具体的人物、事件相联系的,因此,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我国近代所以落后的原因和未来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发愤图强的精神。
3、2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时,还要考虑大学生情感的特点,帮助他们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克服情感的肤浅性、波动性,使他们懂得爱国主义情感,是一种民族的情感、阶级的情感,是一种极其深沉的情感。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感情,又要指导他们自觉地“调节”、克服脆弱的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首先要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形成强烈的刺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青少年的认识特点一般是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壮丽的山河、雄伟的建筑、家乡建设新貌、热烈的劳动场面、欢快的节日盛况、奥运赛场的胜利都能使他们产生爱国之情。因此,我们要组织大学生参观祖国建设新貌、游览祖国名山大川,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他们进行今昔对比;也可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激发他们从爱家乡、爱学校的一草一木,扩大、深化、升华为深刻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3、3其次,要在马列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具有辩证哲理的晓理,激发爱国之情。晓理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做到中肯而切合实际,深刻而不失含蓄。另外,我们要注意组织大学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合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党史,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特别是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4、1报效祖国是知祖国、爱祖国的发展,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的具体要求。热爱祖国主要体现在是否有报国之志、报国之才和报国之行。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去育志、育才、导行。
4、2育志,即培养大学生树立为四化献身之志。其关键是教育大学生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把刻苦学习与祖国四化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学习绝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因此,必须做到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准备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些年来,对上述这些内容我们讲得实在太少了,大有加强的必要。育志以激情为基础,目的在于利用情感这种内部动机,促其理想、信念和志向的形成。
4、3育才,即培养大学生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科学本领。一个人有报国之志而无报国之才,报国就是一句空话。当前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要实现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把祖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就必须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成为祖国各方面的有用人才。正如陶行知所说:“今天多做一分学问,多养一分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分事业,多尽一分责任”。
摘要:有人说,中国当代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问题。从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教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而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中国教育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什么样的?它究竟怎样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教育?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本文就一些文化现象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关键词:传统文化、价值观、当代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传统文化价值观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承载者历代先贤门睿智思想火花的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不仅记载并世代传诵着这一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唯一自成体系的且一脉相承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也成为不断兼容并序的吸收不同类型的文化,并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的物质载体。
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探讨“天道(天地的来源及其法则)与人道(人自身和人类社会和其他动物是否有人性)的关系,创造了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 “天人合一”的核心价值观。注重天人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道德价值的最终归宿;“和”是中国传统人生理想的最高价值,落实到教育上则是将“中庸之道”作为人生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并在他们自身的丰富与发展过程中影响和丰富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即而有许多千古传诵的英雄事迹和文学作品影响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古代私塾教育推崇熟记《四书五经》。孩子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的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中华民族有很多传统美德尊老爱幼, 勤俭节约, 诚实守信等。还有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小学教科书中的《孔融让梨》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用文。孔融年纪虽小,但是懂得把大的梨分给自己的长辈,而把小的留给自己。小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当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会下意识的去模仿,养成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力量源泉之一。因此加强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人青少年的人文素质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很有帮助的。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 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 “仁政”.等提法, 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及人之老, 幼吾幼及人之幼”等论述, 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 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 到康有为的《大同书》, 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口号, 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 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此外,中国古代矛盾辨证思维对提高未来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大有助益的。这种矛盾辨证思维在老子的名著《老子》中有大量的论述,阐明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孔子也有辨证明法思想,讲究形式“叩其两端”,讲究“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矛盾辨证思维认可“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观点。对未来受教育者更为深刻的认识社会和自然界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而成功的解决问题无疑也是颇重要的。未来的教育强调大量开设文化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让受教育者大量参与文化鉴赏、审美。为此,学校要为受教育者创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这是因为未来社会更强调人作为社会的主体,要消解未来社会的巨大压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优秀高雅的生活则离不开较高的文化鉴赏力与审美能力,也离不开很重要的人际协调能力与活动能力。正如约翰奈斯比特所说的: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将使人们需要借助艺术来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而着一步将从学校开始。未来的教育者将在改革中培养受教育者的文化审美素质,提升其精神生活层次,同时也给受教育者缓解巨大社会压力,调整好个人心态的技术手段。
三、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对当代教育的其他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强调群体意识对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具有悠久的重视道德的教育传统。孔子是儒家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就是道德伦理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中心,主张“克己”、“内省”,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大学》里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内圣外王”作为培养目标和理想人格,道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本质。这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但道德滑坡、吸毒和暴力增多、拜金主义思潮泛滥、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 仍不乏时代的意义。但同时,在这种传统的伦理型的教育价值取向的涵摄下,整个教育活动都被纳入了道德规范的模式中,使人们坚信,复杂的思想行为都必须符合伦理道德标准,用伦理道德原则去包容一切,解释一切。在实际生活中,以伦理原则为绝对尺度的评价模式,把人的多元化的行为仅仅归结为一种简单的直线型评价,人的丰富多彩的价值活动统被纳入不变的道德评价框架中,人的生命创造力受到严重的阻碍,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了传统文化对主体价值活力的限制,束缚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对主体的全面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强调主体意识,从孔子起,儒家文化就一直把教育同社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成为连接社会个体、家庭和国家的纽带,把一切社会成员连接到一个统一的道德规范之中,将个体塑造成为群体中的和谐因子,使个体与社会保持为一个统一体,以实现统治者的政治理想。很显然,强调群体意识,对于激发个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有积极的作用。但儒家伦理道德对整体关系的过分注重,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人格是外控的,服从的,接受主体是被动的,它并不重视主体的自我能动性和潜力的发挥,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被承认。这种压抑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的价值取向,正是与我们今天所要培养的创新人才的特点背道而驰的。
(二)家族化的价值取向对当代学生观和尊师观的影响
从周代开始,“孝”成为调节家庭和家族内部关系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孝”和“忠”都表现出了一种建立在血缘和等级基础上的后背对前辈,下级对上级的绝对崇尚和服从的倾向。
这样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教育,使得顺从、听话被看成是一个好的学生的主要标志。但是,“一般而言,中国学生是比较尊重教师的,但其中又带有明显的血缘和等级色彩,个人的尊师观是有条件的,狭隘的。如一般人只尊重亲自教过自己的教师,不太尊重别人的敬老师,尊重观带有狭隘的感恩报德的色彩,这也是形成中国教师在学生面前地位较高,而在整个社会中地位较低的状况的重要社会根源。”
“在现实社会中,尊师的等级色彩比较中,以半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与教师的所在岗位和学校有关。如“尊重大学教师,优待中学教师,轻视小学教师,漠视幼儿园教师”这样等级化的尊师现象。”
(三)功名化的价值取向与当代教育价值观和教育质量观。
功名化的教育观指示我国当代教育出现诸多不好的现象,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读书无用论”、“学而优则仕”等。我国传统社会,官为本位,崇官求官的文化价值取向至今仍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中国人的成就标准通常是按照官制大小排定的。这种对教师极高地“官”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把教育作为人、社会、国家一体化的统构力量,这种统构力量能把个人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就是通过受教育入仕为官,于国家是“治国平天下”,于个人是光宗耀祖。因此,读书做官的传统构成了社会关于成就价值的主要取向。当时的科举制度从体制上为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地位提供了可能。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文天祥、史可法、林则徐等),对管理国家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人才,对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不足在于它走向了极端,“科举、作官、发财”变成人们上进的三部曲和不可动摇的公式,多少迂腐的儒生,将一生投入了无止境的考试准备中,索然无味的经书,机械的八股文,耗完了青春、心血乃至整个生命。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入仕为官者毕竟少,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中国今天的教育(尤其是考试制度)来说,也是深刻的。
仍然有很多人把能否培养“官”和“名人”“尖子人才”作为判断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而与科举制度神似的高考制度就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体现。而现在的高考制度,虽较科举制度有很多先进之处,但在人们的心目中,高考仍旧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这种片面的选材制度也造成实际工作中教育质量观的偏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一个黄金时代,然而,由于生理发育原因,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正处于有强烈逆反心理的青春期。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强调的永远是知识,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忽略了作为一个人应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就违背了我们教育的初衷。有很多问题少年,心理压力过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一旦与人发生矛盾,不能很好的冷静思考,往往冲动的依靠暴力解决,有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发生在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四)权威化价值趋向对当代教学思想和师生关系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对中国教育中的师生观的影响重权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崇尚权威的价值取向在我国具有久远的历史,我们几千年的皇权专政,见了主子上级领导要三叩九拜,皇上赐了死罪还要谢主龙恩,令加上人治而非法制,等级制度森严,使百姓都养成了一种臣民心理。
当时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正礼”,出于对礼和道的尊崇,推崇教师的绝对权威,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师者,人之模范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等。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中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人才规格的影响,思维模式是人们在思维中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的定格,特别是对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之关系的稳定的看法。以其表现形式位和极大作用的承认及对教师率先垂范的严格要求,对今天的影响是积极的。但由于当时对权威的绝对的崇尚,人们把名人的重要著作绝对地经典化,一家之说具有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变成了绝对的真理,而引经据典因此也成为做学问的必由之路。虽然强调在对“礼”和“道”的认识上有“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一般来说,教师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从属于教师,学生不敢反对教师,教师不轻易接受学生的新异观点,即所谓“师道尊严”。在这种重权威的价值取向下的教育缺乏科学和民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能囿于引经据典的狭窄范围内,不能体现其主体性和创造性,唯书、唯师遏制了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同时,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忽视对事物作分门别类、精细具体的分析。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内容单
一、狭窄的知识结构缺乏宽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分离;教学方法单
一、灌输、填鸭、答案惟
一、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少思辨、重直觉;在教育目的上,不能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培养规格,所有的人都“千人一面”。
在当今,尽管有些老师已经接受了新的民主的教育思想观,但是特别是在中小学,中国的师生关系仍竭力推行教师的权威,无论是在组织教学,评价教学,思想教育,还是班级管理上,教师都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缺少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坦诚讨论。又如教材,教学形式,教学大纲,考试,答案的统一,无不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心理。
四、对我的启示
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简直数不胜数,是一笔值得未来充分加以发掘的巨大遗产。祖先遗留下来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学艺术包括朴实的诗经、瑰丽的楚辞、壮伟的汉赋、优美的搪诗、铿锵的宋词、厚实的明清小说、幽雅的古琴、清亮的琵琶、浑厚的二胡、魅力无穷的围棋与中国象棋、变化多端的书法、多姿多彩的国画。每一样都韵味无穷,都是未来受教育者进行文化鉴赏,审美的重要内容与对象,确实可成为未来受教育者的宝贵财富。将上述那些文化财富连同西方古典文化财富,现代当代世界文化财富加在一起,才能构成未来教育乃至整个未来社会的文化审美对象体系。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话题历来是文人的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如此优秀的文化传统,在同一文化圈内,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传统早已被我们的年轻人抛弃,在日本韩国却完整的保存着。
中国经过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再加上解放后的批林批孔运动,有人指出,我国实际上出现了文化断层的现象,这与日韩保存儒家文化形成明显的反差。对于中韩文化的异同在此不深究,我想说的是,人们看到日韩有很多生活方式,如跪拜,还有举行的活动,如韩国的端午节是对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而在中国这样形势的活动越来越少。我认为,中韩对传统文化的不同在于形式上,中国抛弃了形式,但是在心理上,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这么多年所谓的断层是指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把好的批成坏的,而那些坏的还在我们身上留着。[7] 对这样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是该怎样做?我想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继承的重要性;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对当代教育的局限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良影响。其次,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化做教育的力量,须体现在情境性、主体性、针对性的原则。情境性就是摒弃直截了当的生硬灌输,利用文字与教学设施,创设能吸引受教育者的特定情境地,如奇峰突起的故事等,是他们的注意力乃至兴趣调动起来,再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入学习过程。主体性就是只受教育者主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他们有体验,讨论乃至提高的大量机会,再实际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优化自身的素质。如果又是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背、考”,背离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也就很容易造成失败。针对性,是说内容要有取舍,不是多多益善,应依据现实未来教育目标的需要而选取适当的内容。
一“生命+教育”的融合与碰撞———解读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不是“生命”与“教育”的简单相加, 而是二者之间相互的融合, 其实质是“培育有根的生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就是关注自己、他人以及一切自然生命本身, 丰富精神生活, 培养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注重生命的整体发展, 提升生命的价值。
(一) 关注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 顾名思义, 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类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加深, 意识到万物皆有生命, 动植物的生命也有尊严, 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亲近自然生命。生命教育应使大学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规范自己的行为, 人与自然有摩擦的同时也有融合, 珍惜自我、悦纳自我和尊重其他自然生命。
(二) 创设有“价值”的生命
人的生命和动物、植物的生命不同, 人的生命是双重的, 要活得有价值。创设有“价值”的生命, 要求大学生生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 必须明晰自己的权利义务, 承担相应的责任, 知晓生命的“精神价值”, 不在幻想和现实面前轻易地迷失“自我”。
(三) 生命教育是教育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曾指出,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1]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培养有积极、乐观、向上态度生活的人, 生命教育是教育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二尊重“你我”的生命———重新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
随着高校大学生自杀比例逐步上升, 最近一份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 (比例高于国内其他报告) ;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2]为什么大学生对生命如此不珍惜、不尊重, 生命教育应如何重新审视?
(一)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
1体会生命, 了解生命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第一目的, 就是引导大学生了解生命, 正确认识生命, 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是宝贵的, 了解生命, 知道生命的不可再生性和创造性, 人的一生就只有一次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属于自己, 也与亲人和社会息息相关。
2欣赏生命, 热爱生命
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与安全、生命与价值、生命与理想等多种形式的教育, 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的文化和智慧, 理解生存的价值, 常怀有一颗感恩和宽容的心, 用热爱生命的态度善待自己和他人。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以及目前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 大学生会产生诸多矛盾, 如理想和现实、自豪感和自卑感的矛盾等, 在情感方面希望获得友谊和爱情、得到他人的重视、尊重和信任。对于这诸多矛盾, 大学生如果没有对生命的欣赏和热爱, 急于寻求不负责任的解脱, 产生轻生的想法, 蔑视生命, 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家庭的损失, 是不可弥补和挽回的。
3尊重生命, 保护生命
在了解生命、学会欣赏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同时, 开展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大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学会在关爱中尊重生命的存在, 在包容中真正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许多新问题, 如网络沉迷、滥用毒品、情感困惑等。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和诱导, 对没有形成完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年学生带来多种冲击, 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不能使其形成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大学生生命教育最终要回归到保护生命, 教会大学生寻求正确的途径解决遇到的多种问题, 尊重和经营生命, 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 笑对人生的挫折和逆境。
(二)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1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三生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三个方面。生命教育是“三生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生活教育是目标, 生存教育是关键。没有生命何谈生活、生存。大学生只有形成正确的的生命观, 才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 发挥自己的潜能, 认识人生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提高生存技能, 学会享受生活。因此, 生命教育在高校正在开展的“三生教育”中, 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2生命教育教会大学生战胜挫折、逆境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是个独特的群体, 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不断地建构, 并没有完全完善且稳定, 可塑性强。大学生们从家庭走向环境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 在追求自身生命价值的过程中, 遇到挫折、逆境之后, 心理冲突增多, 对教师和家长长期灌输形成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和不满, 甚至会感到迷茫和困惑。生命教育, 要使大学生抛弃自高自大、妄自菲薄、浑浑噩噩等精神状态, 拥有平和、理智的心态, 掌握乐观求生的科学方法和知识。遇到挫折、遭遇困境时, 不气馁、不放弃, 客观分析和冷静面对困难, 分析问题, 寻找差距和得失, 从中获取生命的价值。
3生命教育教会大学生直面“死亡”
生命的唯一性、不可逆转性, 更加彰显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从网络中不难查询到近年来中国的大学生自杀报道, 据不完全统计, 2002年是27起, 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 48人死亡;2005年, 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增加到130起之多。[3]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不知道怎样面对生命, 如何面对“死亡”。当大学生面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诸多困境, 在“死亡”和“活着”两者中, 选择“死亡”的极端想法时, 生命教育与“死亡”的召唤直面相对。在年轻的生命中, 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可以教会大学生理性的对待生命、面对“死亡”, 思考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存在价值, 在今后的人生实践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三生命的理性回归———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教育在本质上是生命的”, 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期待生命教育理性回归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 让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一) 回归自我
当代大学生要通过进行自我生命教育, 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机能, 通过适当的自我调适, 培养积极地自我认同, 重新审视自我、约束自我。在形成正确自我认知的过程中, 多学习、多读书, 重视知识的不断积累, 不仅能掌握在危难时刻求生的科学方法, 还能理性地认识生命的重要意义, 学会用法律途径和其他合理的方法保护自身应有的合法权益, 尊重他人, 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 回归学校 (从教室、学生、朋友、舍友的角度)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生命教育的坚实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知、完善的人格, 都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高等院校应该成立生命教育专职机构, 重视生命教育师资建设, 重点培养一批专职或兼职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教师。作为大学教师, 也应从根本上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体会生命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用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 让校园、教室焕发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光辉。
此外, 高等院校可利用心理专题讲座、心理咨询、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 宣传和讲授心理学知识, 帮助学生预防、调适和宣泄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 避免因为心理失衡而造成的盲目冲动行为, 保护和尊重生命。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中, 引导大学生有意识地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清醒地认识到生命中有诸多挑战需要应对, 有更高的目标需要攀登。
(三) 回归家庭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场所, 家庭在生命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 教育方式单一, 忽略对孩子生命意义、生命价值潜移默化的教育。加之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和享受, 对大学生的成长也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对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压力, 大学生们无法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垃圾”的倾泻, 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采取如“自杀”、“自残”、“报复伤害他人”等极端的方式, 对生命表现为极度的不珍惜。家长和亲人在日常生活中, 要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引起高度的重视, 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 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 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和特点, 进行“亲情慰藉”。
(四) 回归社会
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可以整合多种社会资源, 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利用大众传媒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便捷及时、影响力强的优势, 拓宽活动的阵地, 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 呼吁全社会对生命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为“生命教育”搭建一个新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现有的诸多成功经验, 开办社团、协会网站, 运用BBS论坛、电子邮件等, 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为生命教育服务。整合高等院校周边各级各类教育研究机构、慈善组织、心理救助部门等硬资源, 志愿者、技术人才等软资源, 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举办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陈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 2002 (8) :2.
[2]王晓冬, 张发勤.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J].管理, 2008 (4) :94.
关键词:民族音乐 教育 当代发展
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这些音乐是经历了时间淬炼的精华,对我国民族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优美的旋律、富含的地域特色气息都让人深深着迷。这般优秀的文化应当广为国人所熟知并且历代传承下去。但,实际情况是,现阶段民族音乐的教育与传承都不甚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一方面不断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充分认识到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并采取措施促使民族音乐教育在当代能够良好发展。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
音乐原是古时的一种祭祀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而演变成为了人们抒发感情、传递心声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的形成受风俗习惯与地域特点等方面的影响,民族音乐也是民族传统的有机继承。民族音乐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意义。民俗文化是在社会变迁中由本民族人们所创造出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本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组成元素。而在我国,民族音乐很多时候就是民俗的体现。比如很多地方结婚时所唱的祝福歌,古时出战所唱的壮行歌曲等。什么样的民俗文化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族音乐,就如《乐论》所述:“轻死,固有蹈火赴水之歌;轻荡,固有桑间濮上之曲”。
此外,民族音乐也是民族历史的重要传承方式。比如,原始社会人们信仰图腾,并形成了独特的图腾文化。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记录方式并且历史过于久远,这部分的历史几乎都不能为人所知。但,经过人们口耳相传所流传下来的民族音乐却能让我们窥知一二,比如瑶族“盘王还愿”祭祀中的《盘王大歌》、土族土王祭祀仪式中的摆手歌等。因此,我们要重视民族音乐并大力促进其发展。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民族音乐教育不仅是学习音乐文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与民族团结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能够保留到现在的民族音乐都可算是永不退褪色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形式多样、内容多彩,具有不同风格之美。陕北地区歌曲多粗犷豪迈,如《信天游》;江南地区的歌曲多委婉秀丽,如《茉莉花》。新疆歌曲活泼欢快、内蒙歌曲高亢悠扬……各民族音乐都有自身风格,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展现出这种种风格之美,能够扩展学生审美的范围,丰富学生审美的内容,自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二)进行民族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音乐的发展对应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文化与历史都能在音乐中体现。音乐自身含有丰富的情感,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接触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不管怎样的民族音乐都有着一个特性,那就是民族深沉的感情。学生通过接触音乐中的精神气质能够唤醒自身的民族意识。同时,本地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与民族音乐产生的环境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更容易与音乐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对自己的民族产生更深的感情。
著名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一个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能够把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那他只能如浮萍般在世界的文化中漂泊,最终归于消逝。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三、推动民族音乐发展的措施
民族音乐是一种传统文化却具有很重要的当代价值,对学生与国家民族都能起到积极作用,需大力扶持与推广。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迅速,但是民族音乐教育却相对滞后。为改变这种情况,需要作出多方面的努力。
(一)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
大部分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差,且民族音乐相较于大众音乐有不少的特性,因此这些学生而言学校民族音乐的难度较大。同时,现阶段,在大部分学校中,民族音乐往往是被穿插在音乐综合科目中进行,没有一个独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教学随意性强,效果难以保证,这也导致学生对民族音乐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不大,教育成效低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应该在音乐课程中单独设立民族音乐的教育课程,并编制体系化的教学内容,同时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重要性方面的认知培训,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树立起具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根据美国教育家J.A.Banks的解释,其目标是使不同的集团(不同文化、宗教、人种、阶层等)学会保持和平并能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达到共生。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能够有更广阔的学习范围、更多的文化交流。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发展不甚如意的今天,我们该树立起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民族音乐的交流,在寻找共性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发展,并在新思潮林立的音乐发展中寻找到各种音乐共生的有效方式。
(三)主动适应市场,谋求新的发展道路
我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我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民族音乐。如能适应市场,那市场就会为民族音乐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市场将不断对民族音乐进行排挤,最终会使其进入到无路可走的境地。经济市场发展迅速,民族音乐教育需及时跟进,在传统上实现创新,使民族音乐能够反映现代生活,获取市场青睐。融入市场是时代发展的必须,民族音乐教育要认识到这一点并立即着手采取措施。
结论
民族音乐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才能够实现传承,音樂教育意义深远,需要不断的发展更新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抛弃。所以,要做好民族音乐教育,我们要认识民族音乐教育、重视民族音乐教育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将民族音乐教育放置到足够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孙颖.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研究[J].大众文艺,2012,(05).
[2]张应华,谢嘉幸.我国当代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讨[J].音乐艺术,2012,(03).
【谈当代教育】推荐阅读: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09-21
浅谈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素质教育06-22
浅谈当代美术教育缺失研究论文09-19
思修论文浅谈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10-22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论文10-26
当代大学教育12-18
当代教育思潮01-05
当代教育心理学简答题12-27
当代中学生教育议论文12-23
论当代大学生与国防教育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