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篇1

1.古代散文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

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另说,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

(3)唐宋散文

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4)明代散文

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5)清代散文

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奠。

2.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定义,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现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

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如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

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3)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4)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教学内容:

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散文的语言自由随意,风格多样。既有最本色的如话家常、娓娓道来的语言,也有最优美的经过精心锤炼,讲究文辞的`语言。因此,散文语言非常值得也最适合学生的揣摩与学习。这是语文的思路,更是散文的思路。

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散文是抒发作者的情感的,而不是解说文本中所涉及的对象的。散文确实有现实所指,有外在的言说对象;但散文是文学作品,它是作者个人化的言说产物,是作者眼中心中特殊情境中的独特的感觉,客观的外在对象不在散文阅读视野中。每个人心中眼中都有自己的“春天”,但是,阅读《春》一文,却需要感受朱自清心中的“江南的春”,这个典型的文人眼中的“春”有其纯真童趣的极为独到别致之处。

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

根据散文理论研究成果,目前多数学者都强调散文的艺术理性成分,强调散文中的“情思”和“理趣”。散文重思想,但是,散文中的思想感受,是充满情感浸染的思想,而不是纯粹的理性的思考与论证。散文教学必须重视散文的这一鲜明的特征。关于这一点,在本课程中,我们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盛志武老师就两篇文本进行细致分析。

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篇2

从字面含义上来看, 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宣传策划, 而策划新闻是指策划的新闻、策划出来的新闻、新闻在策划之后产生等。由此看来,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策划新闻是不可取的一种做法。因此, 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要明确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 从而通过新闻策划来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 避免策划新闻事件的发生。

1 新闻策划含义

近年来, “新闻策划”这个词语在新闻媒体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 准确的说, 新闻策划的全称是新闻宣传报道的策划, 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策划的对象并不是新闻事实, 而是新闻宣传报道, 这是因为新闻事实具备客观性,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新闻事实发生之后, 会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 通过对新闻价值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后, 有针对性的开展策划工作, 根据新闻事件以及发展趋势, 将每个阶段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重点、报道方法等提前规划出来, 进而有意识的提升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 扩大传播范围, 充分的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 并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实际上, 新闻策划属于前期准备工作, 通过采访方式、报道方式、宣传方式的确定, 有目的的进行新闻事实采访、新闻宣传报道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 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 都是“有备而战”, 具备的主动性是比较强的, 这促使媒体整体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同时, 通过新闻策划科学性的提升, 有效的增强了媒体自身的竞争力。由此可见, 新闻策划的开展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对宣传报道进行策划, 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

2 策划新闻含义

“策划新闻”中, 侧重点在于策划, 主观臆断性非常强, 对于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原则直接忽略。也就是说, 新闻事实并不具备真实性, 是主观创造出来的, 人为操作性极强, 一般来说, 这种新闻属于造假新闻。实际上, 策划新闻与炒作行为是极其相似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策划新闻就等同于炒作, 经过策划出来的新闻, 会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媒体的策划新闻行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我国“策划新闻”的现象比较多, 都给社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策划新闻中, 为了达到商业炒作的目的, 有些新闻媒体无中生有、弄虚作假, 只为了获得轰动效应就弃媒体自身的责任于不顾, 由此可见, 策划新闻并无真实性可言, 同时, 这也应该是各个新闻媒体所必须要杜绝的行为[3]。

3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

3.1 含义不同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均是由“新闻”和“策划”两个词语组成, 不过, 这两个词语的先后顺序不同, 形成了二者之间天差地别的含义。在上两点的阐述中, 已经介绍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含义, 从含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以新闻事实为基础, 对宣传和报道进行策划, 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 后者的重点仅在于策划, 是否为新闻事实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客观性、真实性都比较差。

3.2 运作不同

新闻策划运作在新闻事实产生之后, 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采访以及对其走向的预测, 对报道进行策划, 如果没有新闻事实产生, 那么新闻策划就不会产生。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 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 不会因为报道效果的需要而做出任何的改变, 严格的坚持了新闻真实性这一原则, 因此, 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规律是一致的[2]。不过在策划新闻中, 首先产生的策划, 而后根据策划发生新闻事实, 因此, 策划新闻就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 这样一来, 就会产生新闻炒作、造假等现象, 新闻的真实性比较差, 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事实不具备客观性, 可以随人的意志进行随意改变,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3.3 性质不同

对于新闻事实来说, 并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 只有真与假的区别, 由此可见, 新闻的性质在进行判定时, 标准为真假。在新闻策划中, 新闻事实客观性是必须要尊重的, 当发生了具备策划价值的新闻事实之后, 才会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新闻策划活动, 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 新闻的本源是必须要保证的, 而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 新闻策划中的新闻事实均是真实发生的, 是客观存在的, 这就是新闻策划的性质。而在策划新闻中, 策划活动是首先展开的, 据此, 人为的控制新闻事实的发生与走向, 这样一来, 新闻事实的本源已经不复存在, 歪曲、捏造事实等不断地发生, 进而导致新闻事实失去了其必须具备的真实性, 由此可见, 策划新闻的性质就是假新闻。

3.4 目的不同

新闻事实发生之后, 有针对性的对其报道形式、报道方法等进行规划, 从而有效地提升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 并充分的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 这是新闻策划的主要目的。然而在策划新闻中, 重点就是策划, 通过策划, 来达到预想的宣传效果, 在策划进行的过程中, 如果新闻事实与之不符, 就会对新闻事实进行改造, 甚至即使不存在新闻事实, 为了策划需要, 也会捏造新闻事实, 最终实现策划新闻炒作的目的。对于有些媒体的新闻, 也存在事先策划好的情况, 从而根据策划进行新闻报道, 比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前, 媒体会进行相应的策划, 并能取得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属于策划新闻, 实际上, 这属于新闻策划, 因为抗日战胜胜利纪念日的真实存在的新闻事实。

3.5 意义不同

当二者的目的不相同时, 所具备的意义必然存在很大的区别。新闻策划活动属于前瞻性的、有创意的活动, 是针对新闻热点问题进行的提前的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现有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将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进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这就是新闻策划的意义所在[4]。策划新闻的目的在于炒作, 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的眼球, 通过策划活动、捏造事实等方法来达到炒作的目的, 追求的是能够在市场中形成轰动效应, 对于社会责任、社会影响等均不考虑, 同时, 通过策划新闻, 还可以获得比较大的经济利益, 由此促使策划新闻具备一定的功利性, 这样一来, 策划新闻的意义就在于轰动效应的追求。

4 结论

新闻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 新闻策划是一项重要的活动, 能够有效地提升媒体的竞争力。然而近年来新闻媒体中逐渐的出现了策划新闻的现象, 不仅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形象, 严重时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 媒体必须要区别开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 从而有效的避免策划新闻的产生, 真正的发挥新闻策划的作用, 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怀良.新闻策划切不可以作秀为策划新闻[J].新闻传播, 2012 (5) :184.

[2]罗冲.试析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界定及原则[J].新闻传播, 2014 (6) :319.

[3]尹洪禹.新闻炒作和新闻策划的异同分析[J].科技传播, 2014 (12) :25, 29.

微博含义及特点 篇3

微博的草根性更强,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或形成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可能,但无论哪种商业模式,都离不开用户体验的特性和基本功能。

便捷性

在微博客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真正标志着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博客的出现,已经将互联网上的社会化媒体推进了一大步,公众人物纷纷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形象。然而,博客上的形象仍然是化妆后的表演,博文的创作需要考虑完整的逻辑,这样大的工作量对于博客作者成为很重的负担。“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客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背对脸

与博客上面对面的表演不同,微型博客上是背对脸的交流,就好比你在电脑前打游戏,路过的人从你背后看着你怎么玩,而你并不需要主动和背后的人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当你跟随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时,两三天就会上瘾。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使得微型博客用户体验的黏性越来越强。

原创性

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篇4

在证券经纪业务中,经纪关系建立的第一个环节是签署《风险揭示书》 和《客户须知》,第二个是签订《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第三个环节是( )。

A、开立资金账户与建立第三方存管关系

B、清算

C、交割

D、初始登记

【参考答案】A

【解析】经纪关系建立过程包括:证券经纪商向客户讲解有关业务规

则、协议内容和揭示风险,并请客户签署《风险揭示书》和《客户须知》;客户与证券经纪商签订了《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书》,与其指定存管银行、证券经纪商签订《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协议书》;客户在证券营业部开立证券交易资金账户等。

(二)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

1、发展历程

银证转账:证券交易结算资金账户和银行储蓄账户的转账。客户现金存取:银行储蓄账户。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证券公司将交易结算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以每个客户的名义单独立户管理。

例4—4(2012年3月考题·判断题)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只能存放在指定的证券营业部。( )

【参考答案】×

【解析】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要求,证券公司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应当存放在商业银行,以每个客户的名义单独立户管理。

2、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的变化

3、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作用

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是从制度上保证客户资金安全、维护投资者

利益、控制证券行业风险、维护市场稳定的一种全新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制度。

(三)委托人、证券经纪商的权利与义务

1、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投资者作为委托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1)选择经纪商的权利。

(2)要求经纪商忠实地为自己办理受托业务的权利。即经纪商应根据交易规则,按投资者委托的条件买卖证券。

(3)对自己购买的证券享有持有权和处置权。

(4)对证券交易过程的知情权。

(5)寻求司法保护权。

(6)享受经纪商按规定提供其他服务的权利,如交割单的打印、证券和资金结余的查询等。

客户作为委托人,必须承担下列相应的义务:

(1)认真阅读证券经纪商提供的《风险揭示书》和《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书》,了解从事证券投资存在的风险,按要求签署有关协议和文件,并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2)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证件,填写开户书,并接受证券经纪商的审核。

(3)了解交易风险,明确买卖方式。

(4)按规定缴存交易结算资金。如果发生违规的委托人账户透支的情况,委托人不仅有责任立即补足交易资金,而且须接受罚款的处罚。

(5)确定委托方式。

(6)接受交易结果。

(7)履行交割清算义务。

2、证券经纪商的权利与义务

在委托买卖证券的过程中,证券经纪商作为受托人,享有的权利主要有:

(1)有拒绝接受不符合规定的委托要求的权利。

(2)有按规定收取服务费用的权利,如交易佣金等。

(3)对违约或损害经纪商自身权益的客户,经纪商有通过留置其资金、证券或司法途径要求其履约或赔偿的权利。

这些义务主要体现了为委托人服务和公平买卖的原则。具体地说,证券经纪商应承担下列义务:

(1)提醒客户了解并注意从事证券投资存在的风险。向客户提供中国证券业协会统一制定的《风险揭示书》,提醒客户认真、详细地阅读。

(2)认真与客户签订《证券交易委托代理协议书》,并严格遵守协议约定。

(3)坚持客户适当性管理原则。

(4)必须忠实办理受托业务。

证券经纪商应当置备统一制定的《证券买卖委托书》供委托人使用;采取其他委托方式的,必须有委托记录。客户的证券买卖委托,不论是否成交,其委托记录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予以保存。

(5)坚持为客户保密制度。证券经纪商对委托人的一切委托事项负有保密义务,未经委托人许可严禁泄露。但监管、司法机关与证券交易所等查询不在此限。

(6)如实记录客户资金和证券的变化。

(7)不接受全权委托。

例4—5(2012年3月考题·单选题)

证券经纪商在接受客户委托后,进行申报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在交易市场买卖证券均必须公开申报竞价

B、在申报竞价时,须一次完整地报明买卖证券的数量、价格及其他规定的因素

C、在同时接受两个以上委托人买进委托与卖出委托且种类、数量、价格相同时,可以自行对冲完成交易,不用向证券交易所申报竞价

D、按“时间优先,客户优先”的原则进行申报竞价

【参考答案】C

谷雨的含义及特点 篇5

2、物候现象特点:在中国古代一些着作中,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3、民间习俗特点: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维生素c。

谷雨介绍

俗话说:“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够茁壮生长。谷雨节气就有这样的涵义。谷雨时节的四川盆地,“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盆地的气温升高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除了盆地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已达20℃至22℃,比中旬增高2℃以上。盆地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盆地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这时已能满足。盆地老旱区的经验证明,红苕在谷雨后早栽,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增强抗旱能力,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是什么节气呢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第6个节气,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辰;太阳黄经为30°;于每年公历4月19日-21日交节。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 2022谷雨节气气象特点和物候现象

★ 谷雨节气传统习俗

★ 谷雨时节有什么含义

★ 二十四节气的谷雨是什么含义

★ 谷雨节气的经典谚语

★ 谷雨节气优美祝福语

★ 谷雨节气的农谚

★ 关于谷雨节气养生有哪些

★ 描写谷雨节气经典诗句

文件筐测验的含义及其特点 篇6

文件筐测验,通常又叫公文处理测验,是评价中心最常用和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文件筐测验是情境模拟测试的一种,它是对实际工作中管理人员掌握和分析资料、处理各种信息,以及做出决策的工作活动的一种抽象和集中。该测验在假定的情景下实施。该情景模拟一种假设环境,如单位、机关所发生的实际业务、管理环境。提供给受测者的信息如函电、报告、声明、请示及有关材料等文件,内容涉及人事、资金、财务、市场信息、政府的法令、工作程序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放在公文筐里,测验要求受测者以管理者的身份,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景和想法,在规定的条件下在限定时间(通常为1~3小时)内对各类公文进行现场处理,评委通过对受测者处理文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书面答案,评价其计划、授权、组织、预测、决策和沟通的能力,该测验通常用于管理人员的选拔。测验一般只给日历、背景介绍、测验指示和纸笔,考生在没有旁人协助的情况下回复函电,拟写指示,作出决定,以及安排会议,评分除了看书面结果外,还要求考生对其问题处理方式做出解释,根据其思维过程予以评分。文件筐测验具有考察内容范围广、表面效度高的特点,因而非常受欢迎,使用频率居各种情境模拟测验之首。

二、文件筐测验的特点

文件筐测验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内容范围十分广泛。

作为纸币形式的文件筐测验,测评受测者的依据是文件处理的方式及理由,是静态的思维结果。因此,除了必须通过实际操作的动态过程才能体现的要素外,任何背景知识、业务知识、操作经验以及能力要素都可以涵盖于文件之中,借助于受测者对文件的处理来实现对受测者素质的考察。

2、表面效度很高。

文件筐作业所采用的文件,十分类似甚至有的直接就是应聘职位中常见的文件,因此,如果受测者如果能妥善处理测验公文,就能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具备职位所需的素质。

3、应用范围大。

考察内容范围的广泛使得文件筐测验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并且表面效度高,易为人所接受,因此,文件筐测验在众多公选考试测验中普遍使用的一种。

4、情景性强。

文件筐测验完全模拟现实中真实发生的经营、管理情景,对实际操作有高度似真性,因而预测效度高。

5、综合性强。

测验材料涉及到日常管理、人事、财务、市场、公共关系、政策法规等行政机关的各项工作,从而能够对高层及中层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测评与评价。

6、评分难度大。

文件处理结果的评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机构、氛围、管理观念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在文件筐测验的评分确定过程中,专业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差异。

7、成本很高。

黑龙江省资源城市的界定和含义 篇7

一、资源城市的界定

资源型城市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矿物能源和原材料,资源性城市为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资源对资源型城市来说有利有弊,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适度开发利用资源,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的资源再生、保护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观念。[2]

资源型城市之所以被冠名为“资源型”是因为先发现了资源并进行了开发,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聚集了人群形成了城市,而且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第一,必须有采掘业。第二,产业发展对资源有依赖。第三,采掘业人数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3

东北有许多资源型城市,究竟什么是资源型城市呢?按照传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情况,将其分成资源型、资源加工型、加工型三种类型。资源型城市是以赋存良好、地域组合条件比较理想的自然资源而开发兴起,并以自然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自然资源对区域主要专门化部门的形成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按四个指标来界定资源型城市:

(1)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

(2)采掘业产值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亿元,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亿元

(3)采掘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在5%以上

(4)采掘业从业人员规模,对县级市而言应超过1万人,对地级市而言应超过2万人,分成煤炭、森工、有色冶金、石油、黑色冶金等类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 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分工加深的结果;它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主体功能分工的必然产物,资源型城市具有空间聚集性,经济上的非农性,构成上的异质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同构性,自身发展的相对封闭性,城市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特殊性。

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五大连池、铁力、尚志、海林、穆棱、宁安、虎林。其中地级市有7个,即伊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大庆、黑河,按资源种类分类:

资源型城市的分类,分成五类:一是按主体矿产划分:如煤矿型、铁矿型;二是按产业划分,如能源型、冶金型等。三是按发展阶段划分,如初期、中期、后期;四是按规模划分有大、中、小型;五是按城市职能划分。

二、资源型城市的含义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有三层含义。一是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一般是指地区经济以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开采为主的地区,也包括森林资源的采伐等。二是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部门是自然资源的采掘、生产和初级加工业。三是从数量关系上看,资源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高。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它是以当地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初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适应各国工业化发展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产生;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分工加深的结果;它也是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主体功能分工的必然产物,资源型城市具有空间聚集性,经济上的非农性,构成上的异质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对资源性有高度的依赖性,世界各国分布的不均衡性、周期性,产业结构和城市职能的单一性,对少数、单个大企业的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与企业功能的同构性,自身发展的性对封闭性,城市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及特殊性。

结语:

资源性城市的发展是世界瞩目的热点问题,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需要我国加大力度对黑龙江资源型城市的援助和资金倾斜,资源性城市的界定和含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给予正确的评价,这需要我国学者的潜心研究。

摘要:资源城市的界定和含义的阐释是研究黑龙江省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文章以黑龙江省为分析基点, 分别按照指标和类型界定了资源城市, 并界定了资源性城市的三层内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资源,资源型城市

参考文献

[1]饶龙先.对黑龙江省资源经济发展的探讨[J].商业经济, 2009, (11) :6-8.

[2]高思.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D].吉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4:9-10.

公文写作:会议纪要的含义及特点 篇8

一、会议纪要的含义

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一种公文。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都把会议纪要作为法定文种。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1.内容的纪实性

会议纪要是根据会议的宗旨、议程、决议等整理而成的公文,它是对会议基本情况的纪实。会议纪要的撰写者,不能更动会议议定的事项,更不能随意改动会议上达成的共识和形成的决定。除此之外,撰写者也不能对会议内容进行评论。总之,会议纪要必须忠实反映会议的基本情况,传达会议议定的事项和形成的决议。

2.表达的概括性

会议纪要并不是把会议的所有内容都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它要有所综合、有所概括、有所选择、有所强调。会议纪要重点说明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基本议程、与会者有哪些主要观点、最后达成了什么共识、形成了什决定或决议,切忌记流水帐。

3、作用的指导性

因为会议纪要的纪实性特点,决定了其有凭证、备查作用。同时,多数会议纪要具有指导工作的作用。它要传达会议情况、会议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和相关部门以此为依据开展工作,落实会议的议定事项。

4、称谓的特殊性

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三、会议纪要的分类

会议纪要的种类较多,按照会议的类型,可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工作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学术会议纪要等;

按照会议议定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性会议纪要、专题性会议纪要等;

按照会议的任务与要求,可分为:决议性会议纪要、通报性会议纪要、协议性会议纪要、研讨性会议纪要等。

实际上,每一份会议纪要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分类。现将几种常见的会议纪要分述如下:

(一)办公会议纪要

办公会议也称为例会,多数是机关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在每周(或半月、一月等)的固定日期开会,研究机关、单位的工作安排、工作进度等事项。记载这种会议的讨论情况和议定事项的纪要称为办公会议纪要。它是在会议结束后由会议秘书整理成文,经会议主持人签发后生效的文件。它是反映机关集体领导活动、主要决策和对日常工作处理情况的一种内部文件。

(二)工作会议纪要

又称决议性会议纪要、指示性会议纪要。它是以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或者议定事项为主要内容的会议纪要。为解决或协调工作中某些实际问题,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的专门性工作会议,会后把会议讨论、议定的事项整理成文,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就成为工作会议的会议纪要。这种会议纪要的特点是指导性强,会议上确定的工作重点,对工作的步骤、方法和措施的安排,都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或执行。这种会议纪要的内容有些类似于指示和安排工作的通知,只是发出的指导性意见不是由领导机关作出的,而是由会议讨论议定的。这样的会议纪要,除大家共同遵守的内容外,还常常会有一些工作分工,每个与会单位除完成共同任务之外,还要完成会议确定自己承担的那些工作。

(三)交流会议纪要

以思想沟通或情况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会议纪要,属于交流性会议纪要。它的主要特点是:以 统一思想、达成原则共识或树立学习榜样为目的,而不布置具体工作,有明显的思想引导性。一些理论务虚会、经验交流会形成的会议纪要,大多属于这种类型。这样的会议纪要,往往多处采用“会议认为”的说法来表达会议在原则问题上达成的共识。或者将会议上介绍的先进经验以及与会单位的评价、态度作为主要内容。

(四)研讨会议纪要

在旧含义与新价值之间散文 篇9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

经典无疑很庄重和伟大,不过,在一般生活世界中影响至深的,常常不总是学者皓首不能穷的元典,而是删繁就简加了解说的选本,就像《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通俗选本一方面给人省下了时间,让他在车上马下茶余饭后,很快能亲近那些高深的典册;一方面把经典再经典,经过选家披沙拣金,经由当下眼光锁定,经典被再度提炼浓缩。在现代生活世界里,人们常常没有从俗务中逃脱的机会,这时,精选的“一百句”或“三百句”这样的随身册子,就成了人们的精神快餐。也许很多人瞧不上“快餐”,可是,没有时间从容细细品味满汉全席的时候,快餐也不妨是一种补充体力和精神的选择。记得当年国门初开,《英语九百句》也曾因为简便实用,成为热门读物,当了很多人看世界的拐杖和眼镜。

这些年来,拿“经典”说事儿成了社会一大风气,傍“传统”造势也造就了很多风云人物,不过,我始终有些看法,在这里不妨说一说。一个看法是,千万别把“经典”这两个字理解得太褊狭,有人一提起经典,就想到儒家“五经”加上“四书”,这就把传统等同了儒家,把经典当成了儒经。还有人觉得,也可以把“老”、“庄”算上,可是,这个似乎网开一面的做法还是嫌窄,因为它换了个花样,只承认了“道家”的准入资格,最多满足了思想史家们对古代思想世界所谓“儒道互补”的简单判断。我倒觉得,佛教、道教以及诗词歌赋戏曲里面,那些经历了千锤百炼的东西,若是真的`好,不妨也让它得到“经典”的名号。其实说到底,《诗经》里面被两千年恭恭敬敬当经典捧读的这“风”那“风”,当年也不过就是现在的民间小曲,甚至是流行歌曲,唐诗宋词元曲经历了千年吟诵,有什么当不得“经典”二字的?

还有一个看法是,学经典当然是为了温习文化记忆,接续历史传统,不过,传统的关键是在“传”而不在“统”,所谓“传”是发掘自己的资源,加以重新诠释,重建当下的文明。美国已故史华兹教授(Benjamin I. Schwartz)曾诧异道,世界上很多现存的文明古国都有“固守传统的民族主义”,惟有同样古老的汉族中国却流行“反传统的民族主义”,从“五四”以来一路反过来,至今不见停歇。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汉族中国原本是一个传统很厚、自居中央的帝国,在西潮的激烈冲击下,原本的自负和自豪,在颠倒后失衡,便会生出一种弃旧更新的冲动。就好像人和影子赛跑,一路狂奔,总想着甩脱随形之影一样。这时,人总处在紧张和焦虑中,紧张让人少了从容和洒脱,焦虑就使人顾不得教养和秩序。为了弃旧更新,各种文化、历史和经典都变得像时装,没有自信的人总是一件一件衣服穿上,又急急地一件一件脱下,仿佛哪一件都不称身,所以,没有消停和从容的时候。按照一种说法,文明就是在群体社会中人人按照秩序行事,就连“自由”,也得有己也有群,有权也有界,秩序便是边界,就像按节奏跳舞一样,任何抄截越次、鼠目寸光的行为都不是文明,也叫做没有风度。什么是有风度?如何才能有风度?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一下经典,多看一下传统,心中有几千年的底气,肚里有若干册的书本,或者就能够让人变得自信一些,而自信则能使人从容一些。

“传统”是活的而不是死的,一本题为《为传统声辩》(The Vindication of Tradition)的书里说,“传统是死人的活信念,传统主义是活人的死信念”,这话很对。一方面我们绝不是要离开传统开辟新路,这种“把历史归零的幻想”并不切实际;另一方面我们面对过去,也绝不想寸步不移地死守这个“信念”。我想,在当下语境中重新阅读经典,也许正是创造地诠释传统的途径。

不过,“诠释”两个字相当沉重,它意味着既不能远离文本的旧含义,却又要解释出经典的新价值,要在这种既旧且新之中,传递经典延续传统。因此,如何重新解释经典,让它与现实生活世界产生共振效应,是很难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悦读经典小丛书”里的几位作者,是比我年轻的学界朋友,他们是真正的专家,虽然他们不能像时下一些诠释者那样,不需要太多的知识依傍就可以裁出一件叫做“经典”的全新时装,但是可以相信,他们会借助经典的原料,端出一盘既原汁原味又很具新意的精神菜肴。有人说,一个时代需要有一大批具备充分知识、深信自己传统又坦然面对世界的人,由他们来诠释经典和传统,并赋予这个时代的知识风尚和思想趣味;只有这样,他们所深信的传统、他们所尊重的经典、他们解释世界的语言和词汇、他们的秩序感和教养,甚至他们的衣着、语调、乐趣与爱好,才能够形塑这个时代的既深厚又普遍的文明。

散文的特点与散文创作 篇10

(一) 散文的“散”。

在中小学的语文课中, 关于散文的特点, 虽因文章不同而有不同的的概括和说明, 但一般都万变不离其中, 即“形散而神不散”。 “散”的含义大致有几层:语言不受音韵、格律、句行的限制, 是自由的散体;表达方式可以灵活 (散) , 如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 随意运用:既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 间杂其他方式;也可几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收综合之功效。结构要散得开, 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内容可以收纳在一篇小小的文章中, 例如郭沫若的《灯》就是从眼前的灯引出古“希腊的火炬”、航海的灯塔、山那边的灯——革命的希望。《天山景物记》自山外到山内, 从草原边沿到中心, 由雪山脚到山顶, 再由山顶到果子沟深处, 真是海阔天空, 挥洒自如——中心是天山美、祖国美。 鲁迅先生说:“散文的体裁, 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指的也是这个“散”。

(二) 散文的“不散”。

“不散”指散文的中心, 或阐述一个道理, 或表达一情感, 或反映一种状态, 或渲染一种气氛, 总有一个中心, 这就是散文的“神”。因此, 散文“散”的是貌, “不散”的是神, 貌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这里有个比喻比较恰当:好比渔夫手中的网, 放得开, 撒得远, 但手中的网纲却是紧抓不放的, 一旦需要, 纲举目张, 收起来即可。

(三) 散文的其它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是散文的根本特点, 但除外, 散文具有的其它特点也是不容忽略的。

1.“小”, 指散文的篇幅小、题材小。

好的散文总是以短小见长。如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就是这样一篇古今传诵的佳作。文章的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首先,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 却纤尘不染, 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 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大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味。这部分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 集中体现莲花之美, 而关键就在于一个“洁”字。作者托物言志, 寄予了自己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也反射出自己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 分评三花——菊、莲、牡丹, 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将菊花的隐逸, 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相对比, 使“爱莲”之主题得以加深。并以莲自况, 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概叹: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 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 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 而就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文章却仅仅只有100多字——“不枝不蔓”, 优美简炼, 的确是如莲之美。散文不仅篇幅小, 绝大多数散文的题材也小:花草虫鱼、山水沙石, 一缕情思、一种念头, ……借助这种小题材, 以小见大, 因薇知著来说明人生的大道理, 抒发人类的美好情感, 歌颂真、善、美, 鞭笞假、恶、丑。郭沫若的《银杏》就是一篇用小题材蕴含大寓意的典范文章。《银杏》写于抗战时期的1942年5月23日, 发表在5月29日的《新华日报》上。开篇一句“银杏, 我思念你!”深切的呼唤把人们的思绪牵引到那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文章虽然题为《银杏》, 但显然目的不仅仅是在写银杏, 作者写银杏的古老, 银杏的美、真、善, 其实是赞美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 人民的美丽和真与善。而文中写银杏的蓬勃, 端直, 挺立, 坚牢, 庄重, 嶙峋, 洒脱……正是表明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正直, 坚强与不屈。这种美丽的树是中国, 以及中国人的代表。文章还告诉我们银杏正一点点在人们的记忆与思想中消逝, 它意味着在银杏身上所传载的中国人的正直, 坚强, 种种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 也正随之隐遁, 消亡, 表现了作者心中深深的遗憾以及无奈。“大家虽然都在吃你的白果, 都喜欢吃你的白果, 但的确是忘记了你呀”则讽刺了那些汉奸, 并批判了那些作为中国人, 受过中国的哺育与滋润, 却忘记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人们。由此可见, 散文的“小”蕴含着“大”。小题材、短篇幅囊括了宇宙万象中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 包孕着人际世界中所有深刻的、具有哲理性的思想。正如著名作家冰心所说“一室便是宇宙, 花影树声, 都含妙理”。

2.“活”, 指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散文在文学作品中是表现形式最自由、最灵活的种类。散文反映的事务包罗万象:小到花木虫鱼, 大到宇宙空间, 因此, 散文的表现形式也格外自由灵便, 不拘一格。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童年时候欢畅、快活的生活和刻板枯燥的私塾岁月, 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孩子身心健康的束缚和摧残。文章结尾却写了这样一件事: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 孩子们就各做各的事, 鲁迅呢, 却是画《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 居然画了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 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已经做了店主了, 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乍一看去, 这这卖绣像、开锡箔店、做店主、升绅士等等, 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没什么关系, 似可不写, 其实不然, 试想, 在“三味书屋”这种令人窒息的环境下, 能够画出一大本绣像来, 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有趣而难忘的事, 而绣像以后的命运如何、现在又怎样, 自然是读者所关注的。这里, 作者没有刻意安排, 而是顺势带出, 写得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因而读起来没有丝毫啰嗦、累赘的感觉, 相反到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这正是散文自由灵活的特点带来的特殊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 散文的“活”还表现在文章形式完全受作者思想、情绪、意念所支配, 作者在生活中有了某种感受、就可以尽情、尽兴地写, 而不受任何形式上束缚。当然, 散文的自由灵活, 并不等于说它不受任何限制。散文所受的制约就是文章的“主题”, 一篇散文, 无论篇幅长短, 无论体裁大小, 都要表明一种思想, 阐述一个观点, 反映一缕情思, 说明一个过程。这就是主题, 这也就是“貌散而神不散”的具体体现。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散文就像涨大水时的沼泽, 两岸被淹没了, 散漫得很。

3.“真”, 指“真情实感”。

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把自己独特的生活、情感通过艺术加工直接展示给读者, 而不像小说、戏剧、诗歌那样, 要借助于虚构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故这里说的“真”首先是指散文反映的人和事实真的;其次, 是作者的感情是真的, 是作者真情实感的直接抒发, 因此, 散文更也接近生活。例如, 冰心的散文作品往往张扬“爱的哲学”, 大胆抒写个性, 这就与她的经历密切相关。1900年冰心出生在一个“不旧也不怎么新”的家庭, 正直的海军军官的父亲给了她爱国, 民主的启蒙教育, 而贤惠的母亲则给她以无限的慈爱并引导她真诚地爱人。这样的家庭及童年生活, 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 了“爱”的种子。所以, 她常常用最喜爱, 最自由的文体——散文, 真实地抒发自己的感情。比如《寄小读者》。又如, 朱自清在谈到他的著名散文《背影》的写作时曾说道:“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可见, 真实的感情, 自然而然的流露, 使得散文更加接近生活。

二、结语

有人把生活比作一个沼泽, 把散文比作 “从沼泽里挖出来的珍珠” (是生活中有价值、闪光的而且是为作者深切体验了的东西) , 把其他的文学形式比作是“用这些珍珠加工成的各种各样的珍宝、首饰”。因此散文的美是“天然去雕饰”的美, 是自然的美。总之, 散文正是因其取材广泛, 摇曳多姿;情感真挚, 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 读之令人喜爱, 让人陶醉。

摘要: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散文以小篇幅、小题材反映大世界, 表现形式自由灵活, 抒发情感真实直接等也是不容忽略的。

关键词:散文特点,篇幅小,形式活,感情真

参考文献

[1].编委会.80名家谈散文创作[J].文学自由谈, 2002

[2].编委会.中外文学名著鉴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3

春天的谚语和含义 篇11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分数乘法的含义和意义 篇12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3/4×5表示5个3/5相加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5×3/4表示5的3/4是多少?

新教材在此作了旨在统一,减少分类麻烦的改革。它在单元开头下了这样一句概念: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言下之意所有的分数乘法都是这一条意义。学生也欣然接受。例题中既出现了1/4×3,又出现了3×1/4,还讲到“计算中,可以先约分再计算结果,这样比较简便”。这是第一课时,接下来在第二课时中又重点指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意思是随便什么式子都可以把它说成求的()倍是多少?既然如此,何必分为两课时呢?专家在此做改动时,必然也斟酌再三,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这条意义不能不提。总不能说3/4×1/5表示求1/5个3/4相加的和是多少。所以只能摆出3/4的1/5是多少,为求统一,1/5和0.2都能说“倍”。

我的想法是把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分开教学,先学意义。意义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无论什么乘法式子都可以说成()的()倍是多少,其次才呈现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说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符合一般到特殊的规律。

散文的特点和含义 篇13

一、什么是关键字词

在理解阅读文段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前,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关键词、句。那么, 什么是关键词、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来判断:

1. 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关联词或过渡句

2. 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句

3. 对于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词句

4. 凸现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

5. 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句

二、怎样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在现代文阅读中, 若能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词句, 有助于把握文意和全文的主旨, 那么, 怎样理解文章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结合上下文, 分析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上下文, 就是语言因素的语境。它对词语的意义有过滤作用, 它能滤掉多义词中与语境不合的义项, 只留下有关义项, 它能滤掉有歧义的句子中与语境不合的意思, 留下相合的意思。语境可使词义、句义更具体明确、内涵更丰富。下面我们来看以下两个句子。

(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朱自清《背影》)

(2)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 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 (王愿坚《七根火柴》)

以上两句“蹒跚”一词意思一样, 但表达的作用不一样。前一句“蹒跚”意在表明“父亲”虽然年老体胖, 走路腿脚不灵便, 却坚持爬上爬下, 穿越铁道, 为儿子买橘子, 充分表达了父子情深。后一句“蹒跚”则表现卢进勇跨越水沟时一瘸一拐, 步履艰难的样子, 有力塑造了一个带伤在雨后的泥泞草地上顽强追赶队伍的红军战士形象。

2. 联系词语的色彩

同一个词,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感情色彩有了变化, 我们看下面一个句子。

夺取全国胜利, 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 那是比较渺小的, 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 (毛泽东《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一个“骄傲”的含义是“自满、自大”的意思;第二个“骄傲”的含义是“自豪”的意思。显然前一个“骄傲”是作为贬义词来用的, 而后一个“骄傲”则是褒义词了。

3. 结合时代背景和主旨来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 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 实在照不了多远, 但是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 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 (冰心《小桔灯》)

结合文章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内容, 可以体会到其中语句的深层含义:小橘灯是小姑娘美好心灵的象征, 那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正是那个黑暗时代中的一线光明。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 既揭示了小橘灯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又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4. 以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的情味和含义

记叙文常以多种修辞方法使语句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情味。阅读时, 作一点修辞分析, 理解可以更准确、更深刻, 对语句中的情味感受更真切。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 绿绿的。园子里, 田园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朱自清《春》)

“钻”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前面再用“偷偷地”加以修饰, 又写出小草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出现的, 生动地描写了春草的活力与长势。“嫩嫩”“绿绿”则传神地写出春草的质地、色泽。抓住了这些词语, 便会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草图了, 便会体会到朱自清先生对草的喜爱。

上一篇:1 国际电联秘书长致辞doc下一篇:对照先进事迹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