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规划(通用8篇)
摘要:目前,全球都在为解决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实行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经济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
关键字: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是2003年由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最先提出的。是英国在意识到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后提出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识。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期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人类社会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它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义。
要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不但我们这一代有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来发展,而且以后的千秋万代都有同样美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来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有之路。低碳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也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一.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1.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60年代。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致内容是: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要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不合理开发资源、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因此,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一种新的发展观:第一,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增长型”经济为“储备型”经济;第二,要改变传统的“消耗型经济”,而代之以休养生息的经济;第三,实行福利量的经济,摒弃只着重与生产量的经济;第四,建立既不会使资源
枯竭,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循环式”经济,以代替过去的“单程式”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 – 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
1.2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
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具体措施包括:不断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充分发挥中国国家清洁生产中心的作用。该中心是一个推进中国清洁生产的研究和咨询实体,是国家清洁生产战略引进和推广的技术领头机构,1994年12月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立。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重点从事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领域前沿性理论和应用理论与技术方法的研究,清洁生产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以及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人员的培训工作。
二.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我们要提倡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目前,发达国家中占世界人口20%的人消耗
了全球50%的能源,而世界上有13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1美元,有10亿人没有安全的饮用水。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比中国多达五倍。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造成的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他们首先应当带头实行低碳消费模式,带头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与此同时,在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当实行低碳消费这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中国在未来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们应当尽最大的努力,在实行低碳生产的同时,实行低碳消费,为保护世界气候和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消费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今年4月末统计数据,北京私人汽车达187.8万辆。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说,如果中国人均汽车拥有量达到美国的水平,这个世界将会出现环境灾难。我想这不是耸人听闻。中国水资源十分短缺,但浪费水的现象十分严重,例如用普通自来水浇绿地,到处建温泉、汤泉、和水城;饭馆中大量的剩饭剩菜被丢弃;城市中各种装饰灯、霓虹灯彻夜通明。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为实现射洪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出贡献。
三.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引进低碳技术
3.1控制高碳产业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造成的。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高速过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行业中,存在着许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不少新建项目,污染治理设备建成后放在那里,只有当环保监管人员去检查时才使用;由于我国排放标准普遍低于先进国家的标准,即使达标企业也排出了大量的污染物;由于我国工业能源效率普遍低下,使二氧化碳和其它污染物的排放十分严重。
3.2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低碳技术
国际上已经有许多成熟的低碳技术。我们城市在努力发展和应用自己的低碳
技术的同时,要大力从国外引进这些先进技术。最近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所谓的“巴厘岛路线图”,其中包括一个加速向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转让的战略性方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和其它机制,引进资金和先进的低碳技术,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之间的平衡。
加强环保交流与合作。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和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因此关注和保护环境是地球上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力量,其政策对环境有决定性影响。公众的参与是环保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没有公众的支持与参与,环保很难做到持续有效。非政府组织已成为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一支生力军,甚至有些重大的环境保护运动首先是由非政府组织发起或倡导的,它们的力量和影响不容忽视。
四.面对射洪目前的现状,根据个人的看法,有必要实施低碳生活,不只是射洪这个区域,对于全球来说,我们都应倡导低碳生活,我们节约一点,地球就会美化一点,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孙佳娟《低碳经济概论》等编著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2)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出版时间:
2008-3
(3)威利,查尔迪斯等编著,林而达译 《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1
(4)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CO2排放部门,占总排放量的38.76%,几乎占据全国CO2排放总量的“半壁江山”[1,2]。低碳经济要求电力战略规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符合能源结构的变化和CO2减排的要求。而电源规划作为电力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更是尤为关键[3,4,5,6]。所以研究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是发展低碳电力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碳经济对电源规划的影响,提出了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为今后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电源规划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1 碳经济对电源规划的影响
图1为碳经济与电源规划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碳市场是实现碳经济的关键。国际上主要的碳市场的市场基础(自愿承诺/强制减排)和交易标的(配额交易/核证碳排量交易)各有差异;我国目前只参与了CDM项目,而碳市场还在建设过程中。鉴于我国的发展趋势,本文将碳市场定义为强制减排型,包含配额型和项目型的综合市场[7,8]。
与传统电源规划相比,在低碳经济环境中,CO2减排政策使得发电企业在进行电源规划时必须考虑CO2排放量的制约,以及采用低碳电力技术所增加的CO2减排成本;而碳市场建立后,发电企业必须根据已有火电厂的“碳锁定效应”、自身的CO2排放量以及碳价格因素等,进行碳交易,获取碳收益,以碳经济指标来评估电源规划的投资策略。因此,在低碳经济环境下,CO2排放量将通过碳市场以碳效益的形式作用于发电企业的电源规划投资决策,引导电源结构调整。
2 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
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框图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碳经济指标主要受到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3个方面的影响。碳经济指标主要包括碳排放量和碳价格2部分。碳经济指标以货币形式表现为碳收益项,而被引入电源规划的目标函数;以碳排量形式表现为CO2减排约束项,而被引入电源规划的约束条件组。因此,本文从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3个方面来研究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
2.1 目标函数
将碳经济指标引入传统的电源规划模型之中,以发电企业总成本最小为规划目标,则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为:
式中:T为总规划期:CRF为资金回收系数;k为发电类型(k=1代表火电;k=2代表天然气发电;k=3代表核电;k=4代表大水电;k=5代表小水电;k=6代表风电:k=7代表光伏发电;k=8代表生物质发电);Nk为发电类型总数;为第t期第k种发电类型的扩建容量总和;为第t期所有第k种发电类型的机组容量的总和;为第t期第k种发电类型机组的发电量总和;为第t期通过碳市场交易(买入或卖出)的碳排放量;为第t期碳市场中的碳价格;和分别为第t期第k种发电类型机组单位容量(电量)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发电成本。
在CO2减排政策的约束下,发电企业根据自身CO2排放量的情况,通过碳市场买卖余缺的碳配额,则满足:
式中:为第t期政府初始分配碳配额;为发电企业建设CDM项目在第t期获取的核证碳排量(CER);为第t期第k种发电类型机组单位发电量的CO2排放量。
碳配额初始分配模式主要有:政府免费分配、公开拍卖和2者结合3种形式。为引导企业参与交易和熟悉交易规则,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同基于排放的分配模式相比,我国应采用基于产出的免费分配模式,以促进CO2减排,则有:
式中:为第t-1期总发电量;为第t期发电部门免费分配的碳配额总量;γ为衰减系数。
与碳配额的初始分配以及碳市场中的碳配额买卖不同,建设CDM项目获取的CER必须在项目投运后得到。因此,满足式(4)。
式中:为第t年已经建设的CDM项目总数;为第t年第k个已有CDM项目所获得的CER。需要注意的是CDM项目具有CER的认证有效期。
在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9]对各类发电机组CO2排放量的影响时,满足式(5)。
式中:μ为碳排放强度衰减因子。
碳收益除了与交易的碳配额2有关外,还与碳价有关。在不考虑环境异质性(主要指国际谈判和特殊事件等)及温度等因素,主要受到减排政策、低碳技术和市场机制的影响。由于CO2减排政策的制约,使得碳排放权成为1种资源,从而碳配额具有了价值。同时,若所有发电企业的N个电源点根据自身情况选用相应的低碳电力技术;第i个电源点的CO2排放量为Oi,每个电源点的自身减排成本为Ci,政府的减排目标为O∑。政府目标是最小化总减排成本,同时N个电源点的CO2总排放量小于预期总排放量O∑,则有:
根据拉格朗日极值定理,有:
由式(7)可知,当总排放量变化时的边际价值等于边际减排成本时,CO2减排成本最小。
在完善的碳市场环境中,通过碳交易,将会形成1个均衡价格PCO2(考虑到交易费用等,则应大于Pmin),使得所有发电企业从理论上都能够以此价格实现CO2的减排。此外,允许碳配额的跨期储存使得各企业各时期之间的CO2减排成本趋于平均,降低由碳价波动产生的风险,增加减排的灵活性。因此,在规划期内满足式(8)。
式中:∆Pt为第t期时由于市场因素产生的碳价波动,波动幅度一般在3欧元(约为30元)以内[1]。
2.2 约束条件
除传统电源规划的约束条件外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的约束条件还有以下几个:
(1)可开发的发电资源总量约束
水电资源、风电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总量受蕴藏量和技术水平等的限制,则有:
式中:LimTk为第k种发电类型在规划期T内的可用资源总量(已转换为相应的总装机容量)。
(2)年可开发的发电资源量约束
受设备的年生产量以及发电燃料的年产量限制(如生物质发电受到秸秆等资源年产量的制约),相应的发电类型机组的年装机容量满足:
式中:为第t年第k种类型发电厂的年装机容量最大值。
(3)CO2减排约束
不同的CO2减排政策产生不同的CO2减排约束条件。实现CO2减排以及可持续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前提的,不应以绝对的CO2排放量为考核目标,而应该考察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对于电力部门而言,我国的CO2减排政策应该以降低CO2排放强度为目标。因此,本文的CO2减排约束为:
式中:和分别为第t期卖出和买入的碳配额;η%为设定的规划末期CO2排放强度下降百分比;E0为考核标准年单位电量的CO2排放量。
从CO2减排约束可以看出,该约束既能灵活地引导电源规划逐年进行电源结构调整,实现CO2减排,又能保证整个规划朝着最终的减排目标发展,最终使CO2的排放强度符合要求。通过碳市场进行碳交易,调剂余缺的碳配额,能够有效避免超额排放产生的罚金。
3 算例仿真
3.1 基本数据
本文以2010年为规划水平年,进行2011—2020为期10年的电源规划,主要基本数据:待选电源类型共8种,分别为火电、天然气发电、核电、大水电、小水电、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至2010年底,取全社会用电量为4.38×1012 kW·h,规划期内总装机容量为9.95×108 kW,其中火电占70.99%,天然气发电占3.01%,核电占1.09%,大水电占15.91%,小水电占5.53%,风电占3.12%,光伏发电占0.03%,生物质发电占0.32%;假设规划期内的电力和电量需求按10%的年增长率递增;根据我国“关停小火电”的计划,规划期内可关停的小火电规模约为3×107kW;2010年CO2的排放强度为670g/(kW.h);CO2减排政策要求2020年实现C02排放强度比2005降低约30%,即下降到约500 g/(kW·h);通货膨胀率设为3%;假设电源规划在完善的碳市场环境下进行,则碳价均等化为100元/kg,每个规划期内随机波动幅值为30元/kg;建设的CDM项目CER年限设为10年。
3.2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基础数据,求解本文所建立的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得到2011—2020年的电源规划扩展方案及逐年容量比,如图3-4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规划期内,化石类能源扩展容量大致与碳价格呈反方向变化;而新能源扩展容量则与同方向变化。其中,由于风电技术较为成熟,设备投资和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风电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
如图4所示,在CO2减排约束,尤其是规划末期CO2减排约束的作用下,电源结构将逐步进行调整:降低以火电为代表的CO2高排放的传统化石类能源的比例;同时,显著提高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所占比重。
图5为2010—2020年C02排放强度对比图。由于碳收益的效应,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方案明显降低了CO2排放强度,并最终达到规划末期的CO2减排目标;而传统的电源规划方案未考虑CO2减排约束,其CO2排放强度下降缓慢。
4 结论
本文在分析碳经济对电源规划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碳经济指标,建立了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主要结论如下:1)C02的减排政策以及CO2的成本化使得电源结构逐步调整,提高新能源所占比重;此外,基于CDM项目的支撑新能源进一步加速发展,增加了其对传统化石类能源的竞争力。2)CO2减排约束不仅能够在规划期内提供灵活的CO2减排机制,还能保证最终规划方案实现CO2减排目标,避免了CO2超量排放的罚金。3)碳价波动体现了CO2作为1种交易资源的市场特性,以及其影响相应规划期的电源扩展情况。但是,碳价波动只会形成局部影响,并不能改变CO2减排的大趋势。
摘要: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3方面探讨了碳经济对电源规划的影响,建立了评估电源规划的碳经济指标;并将该指标引入传统的电源规划模型,建立了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模型。通过仿真研究,分析了碳经济指标引入前后的电源规划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低碳经济下的电源规划能够有效引导能源结构调整,实现CO2减排,符合当今能源发展趋势和低碳经济要求。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市场,碳价格,电源规划
参考文献
[1]田廓.我国低碳电力系统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路径研究[J].陕西电力,2010,38(10):6-9.
[2]李莹莹,马东,李瑾.电网对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影响研究[J].陕西电力,2011,39(5):14-17.
[3]李小明,陈金富,段献忠,等.电源规划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综述[J].继电器,2006,34(23):73-84.
[4]康重庆,陈启鑫,夏清.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碳捕集技术及其带来的变革[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0,34(1):1-7.
[5]陈启鑫,康重庆,夏清.电力行业低碳化的关键要素分析及其对电源规划的影响[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9, 33(15):18-23.
[6]CHEN Q Z,KANG C Q.Power Generation Expansion Planning Model towards Low-Carbon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10,21(3):1325 - 1334.
[7]曾鸣,杨玲玲.低碳对策之碳排放交易现状与展望[J].陕西电力,2010,38(4):9-12.
[8]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大连商品交易所.碳配额管理与交易[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9]康重庆,陈启鑫,夏清.低碳电力技术的研究展望[J].电网技术,2009,33(2):1-7.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变革
0.前言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比较了在综合国力不断发展,各国经济实力不相同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的研究;探讨了只有使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相适应,才能够促进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经研究,我国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还没有完全结合并且相互促进;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加强管理体系。只有使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进行城市规划改革,促进城市低碳生产与低碳发展。
1.低碳经济是目前国家发展的主要发展趋势,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是目前城市规划中的首要任务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使交通运输业及电力等不断发展,给城市低碳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维威胁;因此,要将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向适应,目前,在城市规划中,两者讯在很多问题。对于低碳经济,没有完全的应用到城市规划中,没有将城市规划中生产、发展进行低碳规划;使城市规划中缺少低碳规划的因素,没有将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因此,必须将城市规划进行变革,发展具有低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是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相适应。
2.我国低碳经济和城市的实质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其主要特征是以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推动快速城市化、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化的过程。由于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十分巨大,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都处于全球前列。就我国的综合发展水平和城市发展阶段来看,绝大多数地区和城市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首要的任务依然是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必须在确保发展的基础上兼顾节能减排,通过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新技术和新经济形式的应用和发展。低碳城市主要指在保持经济发展前提下,以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为核心目的和手段,以低碳生产和生活理念为主要内容,并促进新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城市模式。
3.城市规划视野中的低碳城市特征
(1)低碳城市应具有合适的规模,只有将城市规模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减缓城市碳排放的增加。
(2)低碳城市应具有紧凑的形态。吕斌认为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再生,在城市形态上要形成具有复合土地利用的紧凑城市。
(3)低碳城市应发展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交通是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4)低碳城市应能促进低碳技术和政策的实施。从规划之初,就应该综合考虑低碳发展需求,给低碳技术应用和政策实施留有充足的空间。
4.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现行城市规划体系
(1)规划指导思想和编制方法偏重于城市外延式发展而轻内涵式发展,不利于资源节约我国城市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盲目外延扩张,导致了城市用地效率极其低下,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资源。同时,城市盲目的外延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的紧凑发展,导致城市交通量、市政管网等的不断增加,对低碳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规划科学性和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城市规模过大,增大了城市的碳排放在城市总体规划等编制过程中,对于城市用地和人口规模等的确定事实上缺乏严格的科学依据。科学性的缺失一方面导致了在编制过程中,规划从业者面对来自地方行政力量干扰时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而不能严格控制城市规模;另一方面也导致在规划管理过程中,面对调整规划的要求时不具备过硬的技术底气。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协调不足,浪费较多且效率不高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分属多部门投资和管理,在其实际建设时往往出于部门利益和管理方便的考虑。同时由于城市规划在整体协调方面的指导性和话语权不足,导致城市基础设施设置不够合理、相互冲突和浪费现象较为突出。
5.城市规划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1)转变相关理念,建立低碳的城市规划体系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可以转变相关理念,对现有目标进行调整,探寻我国高速城镇化和低碳經济发展的结合之道,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应该遵循系统的原则。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碳排放的增加也是多重因素叠加的效果,单一的概念和方法已经不能简单覆盖城市和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城市发展和低碳目标的结合必然要反映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因此,为了更好发挥规划在调控方面的作用,有必要遵循系统原则。同时,城市规划应注重对消费的研究。
(2)探寻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和内容低碳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减少碳排放和增加碳汇两个途径。城市规划可以与其结合,通过对碳源、固碳地的研究,探寻城市低碳发展的具体模式,并对现行编制方法进行变革。
1)要坚持环境友好型发展,使人类生活与环境相适应,和谐共存。城市规划中,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规划,与生态环境进行结合;发展人类建设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发展;将城市规划体系与管理方法进行转变,使城市规划与低碳经济向适应。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将不良气体排放以及成活生产的低碳化进行控制;将城市的人口密度与城市的结构与面积进行分析,规划人口,使其适应城市低碳经济发展。
2)考察城市发展模式,从消费和需求角度研究城市紧凑之道。紧凑城市对于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要想达到城市形态的紧凑,就要实现功能尤其是服务功能的紧凑,并通过其带动其他设施布局的紧凑。在编制城市规划时,需要深入研究消费和需求,以紧凑为目的,从消费全过程和供需关系角度研究服务及其设施布局,并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设置。
3)推行TOD模式,将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紧密结合。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城市以公共交通为主要轴线合理发展,呈现出从中心轴线到边缘密度逐渐衰减的空间形态,形成分散型紧凑的大都市结构,避免城市以较高的密度摊大饼式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固碳能力。
(3)强化低碳发展策略研究,重视规划实施和管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安排都要依靠实施和管理来实现,但我们在规划编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策略的研究。低碳作为新兴的理念,在具体实施方面的系统作法及其研究相对较少。从我国目前低碳理念的推广现状来看,国家层面的宏观计划也远多于具体地区的实施。
6.总结
为了城市的发展,必须将低碳经济与城市规划向适应,将城市规划进行变革,使城市规划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行变革;建立具有低碳、高效、环保、节能的城市规划变革体系,减少环境的污染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建立城市环境低碳定期评估体系,定期进行检测,有效的控制城市规划与低碳经济,也使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控;利用各个区域、各个城市之间的不同特征,提出不同的低碳规划战略;使每个城市都能够有一套自己的低碳规划体系,促进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给人们创造一个低碳、健康的城市环境。 [科]
【参考文献】
[1]荆林波,马源,冯永晟,周亚敏.ICT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最优政策工具[J].经济研究,2013(05).
(1)有利于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4)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列举两项低碳生活的生产、生活方式:(1)多运动,少看电视和上网;
(2)尽量吃绿色食品,不喝酒和碳酸类饮料;(3)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4)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5)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处理;
(6)循环用水,洗菜水可以浇花,冲厕所;(7)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
(8)多用节能电器。3.为发展低碳经济设计宣传标语:(1)发展低碳经济,利在当今,功在后世;
(2)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发展低碳经济,人人有责;
(4)节能减排,共建绿色家园。4.青少年能为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做些什么?(1)树立节约意识,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灯、关水龙头;(2)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3)积极宣传资源环境知识或有关法律法规;
(4)尽可能循环利用废物;(5)积极参加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身体力行。创新创新创新创新::::
5.创新的重要意义。(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
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关系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3)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4)如果没有创新,经济和科技就难以发展,国家就会永远受制于人;(5)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6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3)加快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2)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5)培养全社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建党90周年: 8.隆重庆祝建党90周年的意义:(1)
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2)有利于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取得新的辉煌和进步;(3)有利于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凝聚力;(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5)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6)有利于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食品安全: 9列举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1)地沟油;(2)三聚氰胺奶粉;(3)化学火锅;(4)瘦肉精;(5)漂白蘑菇;(6)染色馒头;(7)毒豇豆。10.为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1)关注食品安全,维护自身权益;
(2)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4)维护食品安全,构建和谐社会。11.为维护食品安全,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2)企业和经营者:要诚实守信,依法经营;(3)消费者:应增强辨别意识,敢于揭露食品安全领域的 违法行为;(4)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积极揭露各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和谐校园::::
12.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1)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2)有利于广大学生健康成长;(3)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3.每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宣传日。((((1))))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为公民道德宣传日设计宣传标语。。①激励善行义举,汇聚道德力量;
②履行公民责任,铸就社会诚信; ③加强道德宣传,提升公民素质;((((2))))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开展公民道德宣传这一活动的意义????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有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③有利于增强爱国情感;④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
民生民生民生民生::::
14.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重视民生的意义)(1)是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需要;
(2)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5)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6)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15.为解决民生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党的领导;(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姓名:
学号:
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自动化102班
内容提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Content summary:
Low carbo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 emission based economy, human society is after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dustry civilization the another significant progress.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high energy efficiency and clean energy structure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innovation of energy technology,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of fundamental change, low carbon economy essence is the efficient use of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 the pursuit of green GDP problem, the core is the energ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innovation and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concept transformation.关键字:“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节能减排”
正文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⑦.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
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到 2020 年,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②。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区一直单纯强调GDP的增长,如今减排目标公布后,这种局面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由此也需要新能源行业更快地发展与成熟, 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⑧。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在全
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⑩。
在2010年两会上,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召开,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倡导低碳消费也已成为世界人民新的生活方式。奥巴马上任之后就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①。欧盟提出在2013年前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支持欧盟区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在2009年7月公布的低碳转型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抓住低碳经济这一发展机遇,在经济转型中确保总体经济资源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日本则制定了“最优生产、最优消费、最少废弃”的经济发展战略。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③。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企业需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这一变化,将低碳经济纳入战略规划。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显示,2008年,全球气候变化行业中的上市企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的营业总额达到了5340亿
美元,超过了5300亿美元的航天与国防业的营业总额。⑥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气候变化和经济危机为中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我国将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在发展和低碳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零排放”绿色中心商务区里的低碳产品、建筑材料从哪里来?原来,在该城市的开发区内,还将规划一个10平方公里的低碳产业示范园区,专门为绿色中心商务区的建设提供各种产品和技术支持。低碳产业示范园区鼓励薄膜太阳能、太阳能集热管、LED节能灯等相关企业入驻。园区的产业定位为,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LED节能灯、建筑新材料、地源、水源等产业。把这些研发、生产企业聚集起来,我国希望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④。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⑤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转向低破经济,实行低碳生活,还要戒除以大量消费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我们要提倡节能减排还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身边作起,这细微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的节能细节,每个人生活习惯中浪费能源和碳排放看似数量很小,但乘以13亿就会成为巨大的数量。我们应当遵从古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⑨每一个科技工作者,社会工作者都应从日常生活中,面向公众宣传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的意义,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的科学发展决策,变为全民的实际行动。
参考文献:
①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1
②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间:2008-3-1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
③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
版社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1
⑦作者:王宇寰《节能减排---低碳的必由之路》 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4
⑧作者:李佐军 <<“十二五”推进我国低碳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中国经济报告20111-1
⑨作者:王敏<<低碳”将成国际贸易新壁垒>>深圳特区报2010-11
学 生:
(学院 班级,学号)
摘 要:最早正式提出“低碳经济”一词的是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意为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影响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加速向低碳化深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新一轮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我国传统的高碳经济和外贸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向低碳经济转型势在在必行。
一、主要发达国家加快低碳经济转型,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
(一)大规模投入低碳领域,促经济复苏,培育新增长点。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
1、美国奥巴马政府推行绿色新政,培育新能源产业。
2009年2月,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内容包括开发新能源、节能增效和应对气候变暖等方面。其中,开发新能源为核心内容,与开发新能源相关的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按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美国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将翻一番;制定严格和实施的汽车排放标准,大力促进绿色建筑等的开发,以及建设全新的智能电网;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掌控主导权。奥巴马政府以开发新能源为核心的绿色新政并非仅追求经济复苏的短期目标,更着眼于经济的未来,培育新能源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重振美国经济。欧盟促经济复苏与低碳经济转型战略结合。
在德国、英国等多个欧盟成员国先后出台本国经济刺激计划后,欧盟委员会为协调各国行动,最大限度发挥各国经济刺激举措的潜力,以形成规模效应,于2008年12月,推出总额为2000亿欧元的(约合252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为实现欧盟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7年,欧盟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的投资为480亿欧元(约合605亿美元),显然,欧盟把促进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机会的短期措施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中期战略结合起来。2009年3月,欧盟宣布将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1323亿美元),用于绿色经济建设,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抵制全球气候变暖,并稳固欧盟在环保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投资低碳革命。
2009年4月,日本公布总额为15.4万亿日元(154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紧急对策,稳定就业和金融体系;投资未来,着眼于今后的增长战略;以及刺激日本的活力等方面。投资未来的核心内容就是低碳革命,投资规模达1.6万亿日元(合160亿美元)。目标是到2020年太阳能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早实现普及环保汽车;推进低碳交通革命,发展世界最先进物流;成为资源大国,领导世界低碳再循环潮流。
(二)制定和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主导世界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主要发达国家凭借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力图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增长中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1、美国立法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向低碳经济转型。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之初就明确表示,将在美国实行温室气体减排、促进清洁能源及能效领域发展、并且重返国际气候谈判舞台,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是美国在这个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明确规定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到2050年减少83%。自2012年起开始实行温室气体总量控制与排放权交易制度,发电、炼油、炼钢等工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逐步减少,超额排放需要购买排放权。到2020年,电力生产中至少15%为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另有5%通过节能措施减少能源消费,两项相加必须达到20%。投资1900亿美元用于发展新的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包括可再生能源、碳捕获和储存、电动和其他先进技术交通工具、基础科学研发等。《美国清洁能源法案》构成了美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法律框架,表明美国在气候变化政策基调上的根本性转变。
2、欧盟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要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欧盟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英国是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了推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发布《2008气候变化法案》,规定到2050年温室气体削减8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2009年7月,英国政府发布《低碳转型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世界上首次将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进行预算式控制和管理,确定“碳预算”指标,并分解落实到各领域。《规划》要求英国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08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18%,即相当于在1990年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少34%。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的份额,其中40%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领域,这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更重要的是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在住房方面,英国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在交通方面,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要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同时,英国政府还积极支持绿色制造业,研发新的绿色技术,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确保英国在碳捕获、清洁煤等新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规划》标志着英国政府正主导经济向低碳转型。
欧盟委员会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三个20%目标”。2008年12月,又通过为实现“三个20%”的目标而制定的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封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CO2排放规划和燃料质量指令六项内容。目前,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已经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规,将会推动欧盟经济继续向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方向转型。
2009年10月,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在未来十年内增加500亿欧元(约合630亿美元)发展低碳技术,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供应安全方面的挑战,保持欧盟的经济竞争力。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这项立法建议,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年资金投入将从目前的30亿欧元增加到8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已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发展低碳技术。
3、日本政府主导建立低碳社会。
日本是资源稀缺国家,历来重视节能减排。近年日本政府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计划的同时,主导建立低碳社会。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低碳社会是日本发展的目标”,即著名的“福田蓝图”,它包括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福田蓝图”标志着日本低碳战略的形成。2008年9月,日本政府通过《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为实现“福田蓝图”确定了数值目标及日程。特别是在2020年前实现回收二氧化碳并进行地下储存的“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的应用,为实现“低碳社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009年4月,日本公布《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绿色经济。这份政策草案除要求采取环境、能源措施刺激经济外,还提出了实现低碳社会、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等中长期方针,其主要内容涉及社会资本、消费、投资、技术革新等方面。此外,政策草案还提议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和征收环境税等。这份政策草案如能获得通过并实施,将使日本环境领域的市场规模从2006年的70万亿日元(约合710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20万亿日元(约合12000亿美元),相关就业岗位也将大大增加。通过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绿色增长”。
二、全球碳交易市场快速发展,未来受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影响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附件一发达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为保证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京都议定书》确立了三种灵活减排机制,即排放贸易机制(ET)、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行机制(JI)。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这三种机制在本国以外取得减排额,缓解国内减排压力,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项目合作获得减排的资金和技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温室气体减排权成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目前,全球碳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基于配额的交易,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制下,对有关机构制定、分配或拍卖的减排配额进行交易。市场主要包括各自独立的三个体系: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澳洲新南威尔士(NSW)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均是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二是基于项目的交易,亦即将可证实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用于交易。市场主要包括清洁发展机制和联合履行机制,前者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后者在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之间展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并将所获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出售给有减排要求的发达国家政府或机构。
(一)全球碳市场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占主导地位。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05—2008年,全球碳交易额年均增长126.6%。尽管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基于项目的清洁发展机制一级市场交易额下降,但二级市场依然活跃;基于配额的交易仍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年交易额达到1263.5亿美元,比2007年的630.1亿美元增长100.5%,超过2005年交易额的10倍。从全球碳交易量来看,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2005—2008年年均增长59.5%。2008年,全球碳交易量达到48.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07年的29.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增长61.4%,是2005年交易量的3倍。世界银行预计2012年全球碳交易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在全球碳交易中,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一直占主导地位。2008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交易额为919.1亿美元,交易量为30.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87.3%、50.1%,占全球的比重分别为72.7%、64.2%。清洁发展机制仅次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其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占全球的26%和30.3%。从市场规模上看,清洁发展机制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相比有很大差距,但清洁发展机制的增速不可小视,2008年,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额和交易量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5%、84.5%,远超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全球碳交易的平均水平。
在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比较有效和成功的方法。减排成本的巨大差异,使发达国家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技术。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碳技术的同时,也促使其自身技术的创新和在出口,因而是一种双赢的机制。中国是目前清洁发展机制下项目交易的主要供给方,2008年占全球的比重高达84%,印度和巴西位列第二和第三,占全球比重分别为4%、3%。
(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兴起,全球统一市场和规则尚待形成和制定。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涉及欧盟27个成员国,近1.2万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实体,有巴黎Bluenext碳交易市场、荷兰Climex交易所,奥地利能源交易所(EXAA)、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意大利电力交易所(IPEX)、伦敦能源经纪协会(LEBA)和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pool)等8个交易中心,成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二阶段(2008-2012年)和第三阶段(2013-2020年)的安排中,欧盟继续逐步加大减排力度,并将减排限制扩展到更多的行业(如航空业)。此外,欧盟还打算在第三阶段时,在配额分配中引入拍卖机制,以提高碳交易的效率。
美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体系,但已有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东部及中大西洋10个州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倡议、加州全球变暖行动倡议等区域碳市场,进行配额交易和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量交易。早在2000年成立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推出2012年后美国碳交易期货产品,并已开始交易。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规定要实行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政府为发电厂及工厂等设定碳排放量上限。其中85%的限额由政府免费配给,余下的15%限额由各公司购入。只要排放量低于上限,就可以转售限额,借此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美国全国碳交易市场有望以该法案为基础形成。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体系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它对该州的电力零售商和其他部门规定排放份额,对于额外的排放,则通过该碳交易市场购买减排认证来补偿。2007年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执政后,加入了《京都议定书》,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制定了澳大利亚国家减排措施与建立碳交易体系计划,暂定2011年推行。
亚洲地区碳交易起步较晚。新加坡贸易交易所于2008年7月初成立,计划推出核证减排量交易。香港交易所已经开始研发排放权相关产品,筹备温室气体排放权场内交易。日本环境省曾表示日本正在制定一个类似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总量管制与配额交易,但推出时间未定。
随着低碳经济政策的逐步成熟和完善,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发展自己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欧盟于2009年1月提议建立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将其作为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案内容之一。显而易见,欧盟要主导未来国际规则的制定。虽然欧盟承诺扩大其排放交易体系,吸收其他发达国家加入,但要形成全球统一碳交易市场,尚需时日。
(三)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影响全球碳交易发展趋势。
未来全球碳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谈判结果,即达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新减排协定,以取代即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此结果将对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气候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些政策正是未来全球碳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巴厘行动计划”并启动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以来,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严重分歧,迄今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2012年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承诺表现消极,对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的发达国家提供环保技术和资金支持等也不愿列入谈判议题,相反却试图给发展中国家制定难以接受的减排目标。鉴于目前的谈判形势,联合国气候变化事务高官认为,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恐难达成新的减排协定。
但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日益重视,让人们对全球碳市场发展的前景仍充满了期望。在2009年低碳博览会上,由国际排放交易协会(IETA)发布的《温室气体市场民意调查》显示,碳市场各利益相关方都期待全球碳市场的蓬勃发展。
三、发达国家纷纷实行碳税政策,威胁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
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将通过世界经济贸易的传导机制,给尚未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带来影响。目前,备受关注的是美欧发达国家欲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实施所谓的碳关税,此举将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构成严峻挑战。
(一)碳税:发达国家促进国内企业减排的主要政策手段。
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手段,包括排放税(能源税、碳税)、排放权交易等,其中,征收碳税最具市场效率,因而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碳税制度最早由芬兰于1990年开始实施,此后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士等也相继开征碳税。综观这些国家的碳税政策和实践,可以看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把环境政策与税收政策相结合,把碳税作为环境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其在各国绿色税制改革中充当重要角色。碳税一般是对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按其含碳量设计定额税率来征收的。建立碳税制度,将燃料成本内部化,并以此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可以使企业根据各自的成本选择控制量。但碳税政策对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构成不利影响。开征碳税将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是钢铁等能源密集型部门,使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降低甚至丧失。为抵消碳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负担,各国通常免除能源密集型部门碳税,或实行税收返还优惠政策。
(二)碳关税:发达国家力图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
2009年6月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从不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能源密集型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法国政府也建议欧盟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美欧将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试图通过碳关税这一贸易措施促使发展中国家在后京都国际气候谈判中承诺采取强有力的减排行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如果不设立具体减排目标,则美国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盟也会仿效。
发达国家实施碳关税使气候成本内部化,将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使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下降甚至发生逆转。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对各国各部门碳排放的统计,中国的出口商品中所含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实施碳关税,中国的出口商品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目前机电、建材、化工、钢铁等高碳产业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作为“高耗能产品”品类之一,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1.%。显然,征收碳关税在短期内对上述行业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所谓碳关税,实则为绿色贸易壁垒的新形式。总的来看,发达国家将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发展中国家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生产模式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产品出口势必越来越频繁遭遇绿色壁垒,并由此引发更多的贸易摩擦。可见,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所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他们制定低碳经济“游戏规则”的主导权将影响国际贸易格局,从而为发展中国家“高碳经济”增长带来新的障碍。
四、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我国作为一个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和贸易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世界低碳经济趋势深入发展,传统的高碳经济和贸易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经验,逐步建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框架。
(一)加快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根本,制度创新是保障。结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的工作目标要求,借鉴和吸收低碳经济的先进理念,深入研究和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转型。
(二)加强低碳经济体制机制建设。
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国情、支持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寻求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可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在特定区域和行业内开展碳排放交易。国内区域性排放交易体系的建立需要结合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同时考虑高中低碳排放区域。目前,长江三角洲和珠江山角洲制造业集中,也是高碳排放集中区,可先行建立试点碳交易体系。先从区域入手探索碳交易是循序渐进的一个选择,而行业碳交易的阶段性探索,初期可选择能源、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等行业试点。
(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要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严格控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产业,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四)构建绿色贸易体系。
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发展低碳经济必将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国际贸易规则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框架下将会有所调整。我国应适时调整贸易政策,绿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适当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扩大工业制成品进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调整和修改我国某些不合时宜的外贸政策法规、环保政策法规,使其适应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充分体现我国要履行的国际环保公约的义务,综合考虑贸易活动中环境影响、气候成本内部化等问题。
(五)积极参与低碳化的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性的,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要依靠经济、知识、技术和治理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要强调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开展国际技术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合理转让等方式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尽快缩小与先进低碳技术方面差距。
(六)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和经营。
在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其中, 气候的变化是环境以及资源问题中的一个代表。因此,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紧缺的问题, 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城镇发展模式, 将传统的“重建设, 轻保护”转变为“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的”的新型低碳发展方式, 这是通往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 现行小城镇规划编制办法的缺失
低碳经济的能耗较低、排放量也较小, 对城市造成的污染较小。小城镇的发展中包含着大量的物质和能源的交换, 因此小城镇的低碳化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是通过对技术进行创新从而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产生影响, 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这就要求小城镇规划编制要遵循两个方面的要求:①编制的小城镇的规划方法必须对低碳发展有促进作用;②要将编制技术方法进行转变, 从规划目标到具体的操作都要符合低碳的要求, 在现行的小城镇规划编制办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2.1 规划理念缺时代性和科学性
近些年以来, 虽然我国绝大部分的小城镇都已经进行了规划, 但是规划水平较低, 不具有整体的协调性, 无法用高起点的规划理念来对小城镇的建设方式进行指导。许多小城镇都存在污染严重和铺张浪费的现象,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在进行规划的编制时缺少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 城市规划反映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如果城镇规划仅仅只从自身存在的缺陷来考虑如果进行建设, 就无法在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节约问题时结合更大区域的经济体制和自然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来对城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不具有应变能力。还有一些小城镇的规划贪大求全, 不顾及当地的经济实际情况, 盲目的与其他城市进行攀比,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还有一些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制定时只是简单的套用城市规划的方式, 规划仅仅只是落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
2.2 规划体系缺协调性和完整性
小城镇的规划一般分为对城镇体系方面的规划、对城镇总体的规划、对国土土地利用的规划、对土地开发和整理的规划、对环境的规划以及对经济发展模式的规划等等。但是由于不同的规划采用的工作机制各不相同, 因此在目标和管理上很难衔接在一起, 导致了不能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 也不能真正的保护好基本农田和森林。有一些小城镇在对空间布局以及土地规划上严重脱节, 制约了规划的顺利实施。
2.3 规划编制内容缺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国小城镇现如今的发展已经从数量和规模扩展的外向型转变为提高质量的内涵型, 这就要求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要依据小城镇的编制内容来进行。小城镇的灵活性较强、可塑性也较强, 但具有脆弱性和动态性, 因此, 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 要改变发展模式, 对小城镇规划发展进行创新, 从而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2.4 规划编制成果缺执行性与监督性
小城镇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 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制定。但是我国许多小城镇在进行规划时没有考虑当地风俗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影响到规划的顺利实施, 还有一部分由于政府力量不足、投资环境变化而对规划的实施产生了制约作用。除此之外, 许多小城镇缺乏对城镇发展过程的监督, 没有设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2.5 规划组织模式缺互动性和参与性
为有效提高规划的成果的实施效益, 可以采用改进规划组织的模式, 我国许多小城镇在规划上仅仅只遵循形式, 参与城市规划的人员没有深入到人民中去, 没有考虑人民群众的需求, 参与的专业人员也比较少, 各个部门相互独立, 缺乏对信息的交流。在规划的目标以及方法上没有协调互助, 导致规划成果的实施效果较差, 规划工作效率较低。
3 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3.1 编制理念———“两低一高”
我国在城市碳排放的结构上要注重在建筑领域、生产领域以及交通领域加大低碳发展模式的力度, 加强对新能源的使用, 控制碳排放。根据研究发现,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7%, 而交通与生产所造成的碳排放量又占了城市总碳排放量的81.8%以上, 其中, 交通占17.5%, 建筑占19.8%, 工业占44.5%。因此, 小城镇进行规划时要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以及文化效益进行综合的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提高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通过对土地合理布局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量。
3.2 编制技术
3.2.1 三规合一
改变传统的规划编制方法, 对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统筹管理, 从而有效的节约土地,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城镇规划主要分为收集与调查、初步方案设计、初步成果、送审成果这四个阶段, 将收集到的信息融入到方案中去, 并落实到用地指标中, 保证规划之间的协调统一。然后征集有关部门的意见, 对初步的方案进行修改, 得到初步的结果, 然后将初步方案通过专家的评审以及公示, 来听取各阶级人民群众的意见, 进行修改完善, 最终形成综合性的空间规划体系, 使得城镇的总体规划与国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在内容上一致, 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2.2 一体化规划
经济的发展会导致能源的消耗, 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增加。因此, 如何协调能源与经济的发展,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进行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时要综合的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研究, 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策略。并通过资源整合以及经济互补的方式实现经济上“1+1>2”, 生态上“1+1<2”的良好态势, 进而实现真正的城乡统筹发展, 地域的发展要兼顾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3.2.3 编制清单
温室气体的编制包括对畜牧业、工业生产以及能源活动等方面的清单编制, 编制过程一般采用动态模拟的方式, 使用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软件对小城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模拟, 并制定清单。逐步的建立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 保障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全面控制。
3.3 规划体系
传统的规划体系编制方法一般是根据小城镇的性质以及现状来确定小城镇的发展方向, 利用一切条件, 忽略了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规划中的作用。因此低碳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对城镇的产业布局和结构、居民的生活方式、交通、建筑、基础设施和景观以及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来对城镇具体的环境情况进行评估。
3.4 编制内容
小城镇规划编制必须要转变重发展轻环境的传统模式, 而选择低碳理性的发展模式, 从而环境国际气候变化因素对小城镇造成的影响。
3.5 编制成果
我国现如今的小城镇编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物资空间的安排上, 公共政策的属性明显不足, 导致规划缺少可操作性以及认同感, 直接对规划的实施产生影响。为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转变小城镇的编制成果的侧重点十分的重要。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联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去, 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及经济发展状况来详实的公布森林碳汇及保育方法。因此要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以及民俗的特点, 进行循环经济, 灵活的发展适用技术。并将当地环境的污染情况演变用图纸来进行表达, 并从人文理念上促使人们低碳发展的认同感, 有效的实施存量空间和增量空间上双轨保障规划。
4 结束语
受资源短缺以及气候恶化的影响, 低碳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正确的选择小城镇的发展方式, 对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方法进行调整和完善, 逐步的构建符合低碳经济的规划编制体系, 全方面的促进小城镇的低碳道路建设。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方法的主线是目标价值取向, 从而促进规划的技术、内容体系的调整和完善, 并加入各种创新的要素, 改变传统的规划模式, 加强公众参与的程度, 加强规划在小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婷, 高鑫.低碳经济下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探究[J].小城镇建设, 2011 (4) :28~31.
[2]彭万贵, 于曼.浅谈低碳型小城镇规划与建设[J].时代经贸, 2011 (33) :98~99.
[3]张海峰.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低碳理念的应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8) :89~90.
[4]谭锦胡.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新视野[J].建筑遗产, 2013:55~56.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能源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扩散,人们越来越重视时环境的保护据此,各个国家开始建设起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这一举措也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与赞许所谓“低碳城市”,也就是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最终建设成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形态,具有低污染性、低能耗性、和高能率、高效益的基本特征。低碳城市建设不但包含了能源技术,还包含了有关生活方式和城市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城市规划作为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一定要具备合理性和有序性。在低碳理念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建设低碳城市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涵盖了多方面的要求,也要从多种角度对低碳城市的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
(一)对城市空间的思考。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城市空间结构对于城市规划具有限制和引导的作用。具有符合城市发展目标和地理环境的城市空间结构,不仅能引导城市理性地发展,也会使城市的交通能够有序进行,居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相反,不合理的空间结构就会对城市的发展造成阻碍。有些城市只是为了单纯追求政绩往往忽略了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对扩展城市边界的行为不加控制,造成了很多类似“摊大饼”形式的城市形态。如像北京、沈阳、上海、南京等这样集中团状的大城市,极易发展成“大饼”形式的城市。从而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导致城市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正因为如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结合城市自身的条件,采取多中心的方式进行规划,防止城市向外围不断无序地增民。
同样,多中心的发展模式也会出现因不合理发展造成的外围组团、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的情况,使得城市的发展最终成为“钟摆式”的交通,从而出现碳排放量增多的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公交引导城市发展这一概念融入到了城市空间结构当中。目前,国内外应用此概念引导城市合理发展的成功案列有很多。其中引用轨道交通最为成功的城市有美国、香港,引入快速巴士交通最为成功的要属库里蒂巴。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将运输效率最高的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发展集中方向,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交通的有效性和有序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规划之初,就引入了公交引导城市发展这一概念,从而创造出了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二)合理利用土地。在我国对城市土地的利用规划中,经常会出现只为了表面效果更不顾实际土地利用率的情况。因此,为了配合构建低碳城市的要求,在进行土地规划时,要注意各种类型用地的比例,另外,还要合理安排各种用地的尺度,使居民能以最低碳、环保的方式出行和工作。
(三)对城市交通规划的思考。
城市交通规划主要包括城市中重要道路断而形式的设计和相关功能道路的安排。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交通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在所有碳排放总量中也居于前几位,进行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不仅能够带动城市高速发展,还能方便居民出行,对节能减排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交通拥堵问题。在我国许多有关道路网的配置结构中表现出的都是计划性大于实用性,规划主次干路的比例不协调,造成生活性的道路修建缺失。同时,在我国城市街区的不断建设下,使得采用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人逐渐减少,依靠小汽车出行的人却越来越多。为了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前提下实现低碳环保这一生态理念,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注重道路实用性的建设,进行合理道路配置,减少不必要干道的修建,使得道路修建能够满足市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要求。
(四)对公共交通发展增加力度。公共交通指的是公共汽电车,这是我国各大城市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共交通方式。虽然在一些城市中的轨道交通系统正在完善,但公共汽电车仍然是我国公共交通重点发展的方向,在众多的交通方式中,公共汽电车的碳排放量也是最低的。针对我国许多城市中反映的公交车服务质量差、运行效率低、覆盖地点不全等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如可以在城市道路中划定出公交车专用通道,加强对公交车运营管理方面的力度,并保证公交车在发车时间上的准确性。在进行相应改革之后,便能吸引到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的交通方式出行,以此达到低碳、环保的要求。
(五)控制私人汽车的出行量。伴随着我国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在近几年的发展中,私人汽车的总量一直保持在年均22.7%的增民量。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控制私人汽车的出行量对于建立低碳城市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适当减少城市发展中公共停车场的数量,提高公共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加强对违章停车车辆的惩罚力度,实行限号出行等方式控制私人汽车出行的数量。
(六)鼓励市民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和机动化的交通方式相比,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更具竹能、环保和自由的众多优势,同时,增加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将有效减少废气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一是要努力打造出适合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环境,保证居民出行环境的舒适性,这就要求在对城市道理进行规划时,保证自行车道和人行车道道路的宽度。二是在交义路口处要合理规划信号灯时民,加强地下通道和过街天桥的修建。三是适当增加对自行车停车场的建设,同时加强对自行车安全的建设,合理规划出供行人休息的座椅等相关设施。
(七)对产业结构发展的思考。
1、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要以低碳理念为目标,同时在发展新型产业以及改造传统产业两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从根本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传统产业的发展特点主要是能耗大且资源利用率低,在对废弃物的排放方面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同时其碳排放量也不符合标准。在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改造时,要加大对以上几方面的整改力度,有效提高环境的综合利用率,对在限期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强行关闭,实现传统产业结构向新型的的转变。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发展新型产业结构。培育出低碳型的新兴产业结构,并依据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自主研究开发出新能源、加大对生物能、绿色物流、城市垃圾发电、太阳能等多种资源的研究力度。
2、构建合理的低碳经济产业链。在构建产业链的过程中,将产业发展和城市自身资源相结合,并和低碳经济理念紧密结合,采取共生集聚的发展方式,做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发展,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链的联动。
3、积极构建低碳产业园的建设。在结合城市低碳经济产业链体系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的实际情况,积极建设具有低碳性的产业经济园。通过在园区内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发展体系,从而在园区内建立复合性质的低碳生态体系,实现园区内企业的生态发展。同时,为了优化园区内的交通,要根据每个企业间原料在各个环节之间的流通关系,构建出合理的交通路线,减少途中交通量的使用。针对园区内部的基础方面的建设,要兼顾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再利用两方面的综合治理,在园区内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将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推广对中水的回收利用技术。
三、结语
【低碳经济规划】推荐阅读:
营口经济开发区规划11-04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06-13
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规划09-11
村经济社会三年发展规划09-15
工作计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11-01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国际经济与贸易10-08
辽阳市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10-07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07-16
低碳经济的内涵06-19
低碳经济理念论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