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语人谜语(精选8篇)
1、骐骥跃高坡。(打一人名)——马腾
2、不偏三尺律。(打一人名)——法正
3、阿瞒子孙多。(打一人名)——魏延
4、事事齐全说汉高。(打一人名)——刘备
5、五柳先生也折腰。(打一人名)——陶谦
6、不是真正的奇珍。(打一人名)——贾宝玉
7、汉朝文书。(打一人名)——刘表
8、蓓蕾初放。(打一人名)——张苞
9、全面大扫除。(打一人名)——普净
10、卢飞跃过澶溪。(打一人名)——马腾
11、骅骝开道路。(打一人名)——马超
12、松涛。(打一人名)——林如海
13、雁南飞。(打一人名)——秋信
14、处暑将届。(打一人名)——伏完
15、扩大视野。(打一人名)——张辽
16、赏罚分明。(打一人名)——法正
17、四面屯粮。(打一人名)——周仓
18、孔雀收屏。(打一人名)——关羽
19、凿壁借光。(打一人名)——孔明
20、侍奕。(打一人名)——司棋
21、探母。(打一人名)——张妈
22、子房。(打一人名)——住儿
23、聪明干练堪承业。(打一人名)——智能
24、鸣凤开基八百年。(打一人名)——周瑞
25、草色遥看近却无。(打一人名)——碧痕
26、臣人奏章王曰可。(打一人名)——王允
27、既可胡为不早朝(打一人名)——何晏
28、后。(打一人名)——王夫人
29、霞。(打一人名)——彩云
30、打胎。(打一人名)——坠儿
31、踏雪寻梅。(打一人名)——探春
32、语言朴实。(打一人名)——素云
33、依靠群众。(打一人名)——赖大家
34、于今好运到门前。(打一人名)——来旺
35、衣锦还乡。(打一人名)——归有光
36、寄书长不达。(打一人名)——白行简
37、千里驹长跑。(打一人名)——马致远
38、原来很牢固。(打一人名)——曾巩
39、油煎豆腐。(打一人名)——李白
40、对对子。(打一人名)——四儿
41、辞岁之后。(打一人名)——迎春
42、微火煎茶。(打一人名)——焙茗
43、禁止放羊。(打一人名)——杜牧
44、大地旅行。(打一人名)——陆游
45、座中皆少女。(打一人名)——多姑娘
46、一、二、三月需珍视。(打一人名)——惜春
47、冰雹大作。(打一人名)——冷子兴
48、言无不尽。(打一人名)——云光
49、龙凤呈祥。(打一人名)——双瑞
乙:唉, 哪儿啊, 我知道自己才疏学浅.不过干我们这一行得多学、多问.
甲:哦, 不, 我听说您在数学方面很有研究.
乙:哎, 什么研究啊, 在过去上学的时候, 这一门比其他的功课略微强一点儿而已.
甲:嗯, 在数学方面您都学过什么?
乙:也就是:加减乘除, 几何代数, 导数积分.咳, 其实啊, 马马虎虎!
甲:嘿!好家伙, 还谦虚呢, 连导数积分都知道.那么, 你会猜数学谜语吗?
乙:马马虎虎.
甲:那我就要考考你了.请问2+3在什么情况下等于4?
乙:2+3永远等于5, 你这个问题无解!
甲:错!你怎么这么糊涂, 当然是在你喝醉酒的情况下呀!
乙:这哪是谜语, 分明是你在捉弄我.
甲:这的确不是谜语, 算是先“热热身”吧!下面可真的是谜语了, 而且是数学谜语.
乙:废话少说, 来吧!
甲:像蛋不是蛋, 说它圆不太圆, 说它没有它又有, 成千上万连成串.请打一数字.
乙:横看是把尺, 竖看是根棒, 年龄最最小, 大哥它来当.我的谜底也是个数字, 而且比你的谜底大一点, 呵呵.
甲:算你狠!请听谜面:我的个子虽不高, 跳跃起来不得了.右跳一步大十倍, 往左一跳立即小.
乙:这个太小儿科了, 谜底是“小数点”.
甲:两个寨子隔条岗, 南寨没有北寨强;南寨好汉有五条, 不及北寨人一双.
乙:现在可是谐和社会呀, 两个寨子应该互相来往, 干嘛要隔条岗?影响安定团结.
甲:说什么呀!这是谜面.你猜不到了吧?使劲想想.
乙:这下可真是难倒我了, 请公布谜底吧.
甲:算盘.这是我国的“国粹”, 现在虽然是电脑时代, 我们的“老祖宗”可不能忘啊.
乙:在下惭愧惭愧.不过我也给你出个谜:有个脑袋真正灵, 忽闪忽闪眨眼睛, 东南西北带着它, 加减乘除不费劲.
甲:这个东西随处见, 小商小贩离不了.谜底是“计算器”.
乙:四个兄弟一样长, 两两相对围成框, 阅兵队形常用到, 对称轴儿有四条.这是什么?
甲:正方形.我也回你一个:弟弟千百万, 在哥周围站, 到哥等距离, 围成保卫圈.这是什么?
乙:圆呀.我1块钱买了个手机, 这个手机能拍照, 能录像, 还能听MP3呢!
甲:哪里有卖?我也去买一个.
乙:买手机?这是个数学谜语, 老弟猜不着了吧.
甲:别急!我想想……1块钱买个手机, 可真值得, 对了, 谜底是“绝对值”.老兄, 读初一时有一次数学考试, 你偷看了你的同桌, 得了90分, 你还记得吗?
乙:这事我没干, 你诽谤我.哦, 我明白了, 你是在忽悠我.其实, 这是一个数学谜语.
甲:对呀, 来而不往非礼也, 请猜猜看!
乙:得了90分, 这其实是在造假, 这个分数不真实, 哦, 谜底一定是“假分数”.
甲:老兄真是反应敏捷, 智慧超群呀!
乙:哪里哪里, 在下只是与你“保持距离, 同时前进”.
甲:我们是好兄弟, 为什么要保持距离呀?我们应该兄弟一条心——“你盼着我, 我盼着你”.
乙:“保持距离, 同时前进”是个谜语, 谜底是“平行”.
甲:“你盼着我, 我盼着你”也是个谜语呀.“你盼着我”, 是你在等候我;“我盼着你”, 是我在等候你.两人互相等候, 可谓“相等”.
猜谜真正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要到江户时代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的时候。当时流行的猜谜游戏是“三段式”,即所谓命题、解题和解释的三段问答,但是内容方面更为通俗,也更能反映当时日益蓬勃发展的世俗生活景象。到了近代,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猜谜的形式也更新了,甚至“国际化”了。到了大正时代,大众杂志为增加销量,开始频繁刊载谜题。二战后,日本甚至兴起“全民学谜语”的热潮。
在日本,父母们一直将猜谜作为开发子女智力的重要教育手段,为孩子购买大量猜谜书籍。新年时,很多家庭都要给孩子们写谜语卡片,让他们猜谜,既益智,也可以活跃气氛。
日本人迷恋谜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传统。猜谜时从谜面到谜底“一线穿越”,在电光火石间灵光一现的猜谜过程和禅宗的悟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日本人看来,苦苦考虑谜题后得到答案,豁然开朗的过程符合一种“曲折而经历磨炼的美感”。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5fb6320102e51s.html
垃圾车
1、小猫、小狗、小鸡 谁最先被叫起来背书?
小狗,因为旺旺仙贝(先背)
2、便秘的前因 (打一个外国明星名字) 登车桥
史泰龙(屎太浓)
3、城市和乡下,那个地方的河比较涌急?
乡下,因为乡间河太急(相煎何太急) 工具箱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甲、乙、丙、盯戊、己、庚、辛,那一个 字最酷? 周转箱
丁,因为丁字裤
5、有一间屋子里,鸽子会藏在那里?
我在屋顶藏着你的歌(鸽)
6、布和纸它们怕什么?
不(布)怕万一,只(纸)怕一万
7、晚上12点整要做什么事情?
抱佛脚 因为临(零)时抱佛脚
8、警察、流氓、军人,那个人最瘦?
流氓 因为流氓教授(较瘦)
9、有一个白痴坐飞机,把飞机上的马桶拆下来,往外丢,猜为什么?
因为他是白痴。 (好冷-.-)
10、阿拉丁有几个哥哥?
三个,(阿拉甲、阿拉乙、阿拉丙)
11、南半球为什么没有庙宇?
因为南无阿弥陀佛
12、有个连体婴的姐妹,一个叫玛丽,另一个叫什么名字?
梦露 因为玛丽莲(连)梦露
13、大象的妈妈为什么是猩猩?
因为象由猩生 (相由心生)
14、清华大学与交通大学,猜一蔬菜
青椒 (清 交)
15、一群太监在聊天,猜一成语
无稽之谈 (无鸡之谈-.-)
16、一颗心值多少钱?
一亿 (一心一意)
17、爱是什么?
2、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处窜。(打一动物)谜底:刺猬
3、铜锤子,铁把子,歪头子,黄褂子。(打一水果)谜底:生梨
4、金枕头。(打一水果)谜底:榴莲
5、仙人迹杳断桥头。(打一字)谜底:峤
6、一种植物生得巧,不是豆类也结角,果实制药可止血,白花可以做染料。(打一植物)谜底:槐树
7、甫入葡园枝累累,正临华苑草萋萋。(打一花卉)谜底:_
8、长坂坡上压千军。(打一桥名)谜底:飞盖桥
9、何人设计赵州桥。(打一人名)谜底:李长春省长
10、干高杈多叶如爪,一到深秋穿红袄,球状果实刺儿多,驱风祛湿有疗效。(打一植物)谜底:枫树
11、水上生个铃,摇摇没有声,仔细看一看,满脸大眼睛。(打一植物)谜底:莲蓬
12、红关公,白刘备,黑张飞,叁结义。(打一水果)谜底:荔枝
13、头戴节节帽,身穿节节衣,年年二三月,出土赴宴席。(打一植物)谜底:竹笋
14、半个月亮。(打一字)谜底:胖
15、红线吊绿球,吊上树梢头,不怕风和雨,就怕贼来偷。(打一水果)谜底:杨桃
16、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打一物)谜底:书包
17、冬天蟠龙卧,夏天枝叶开,龙须往上长,珍珠往下排。(打一水果)谜底:葡萄
18、小龙船,龙船小,龙船尖尖两头翘,水里飘了一秋天,装来一颗白元宝。(打一水果)谜底:菱角
19、天堑变通途。(打一外国故事片名)谜底:桥
20、幼儿不怕冰霜,长大露出锋芒,老来粉身碎骨,仍然洁白无双。(打一植物)谜底:麦子
21、紫藤绿叶满棚爬,生来就开紫色花,紫花长出万把刀,又作药用又吃它。(打一植物)谜底:扁豆
22、像条带,一盘菜,下了水,跑得快。(打一动物)谜底:带鱼
23、小小花儿爬篱笆,张开嘴巴不说话,红紫白蓝样样有,个个都像小喇叭。(打一植物)谜底:牵牛花
24、枫桥渔火。(打一歌唱演员名)谜底:苏小明
25、周身银甲耀眼明,浑身上下冷冰冰,有翅寸步不能飞,没脚五湖四海行。(打一动物)谜底:鱼
26、木头身上铁脚板,带它下地把活干。干活还得人扶着,翻的土地松又软。(打一机具)谜底:犁
27、金秋骄子,颜色金黄,花朵不大,八月开放。(打一花卉)谜底:桂花
28、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打一物)谜底:灯笼
29、生在树上是青的,落到地上是黄的,不用刀削是圆的,不加蜜糖是甜的。(打一水果)谜底:桂圆
30、为霞尚满天。(打一花卉)谜底:晚来红
31、栖息沼泽和田头,随着季节南北走,队列排成人字形,纪律自觉能遵守。(打一动物)谜底:大雁
2、黄铜身,紫铜身,铜铃里边黑铁心。(打一水果)谜底:枇杷
3、把把绿伞土里插,条条紫藤地上爬,地上长叶不开花,地下结串大甜瓜。(打一植物)谜底:红薯
4、看看是绿的,打开是红的,吃吃是甜的,吐出是黑的。(打一水果)谜底:西瓜
5、小时青青腹中空,长大头发蓬蓬松,姐姐撑船不离它,哥哥钓鱼拿手中。(打一植物)谜底:竹子
6、红果子像打了蜡,美丽玛瑙树上挂,人人吃了笑哈哈。(打一水果)谜底:樱桃
7、两岸盼三通,架桥共团圆。(打二字新词语)谜底:非典
8、一个绿娃娃,肚里水汪汪,若是剖开看,红汁往外淌。(打一水果)谜底:西瓜
9、弟兄六七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打一植物)谜底:大蒜
10、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打一动物)谜底:熊猫
11、青树节青瓜,青瓜包棉花,棉花包梳子,梳子包豆芽。(打一水果)谜底:柚子
12、三层桥下波涌月。(打一字)谜底:滑
13、人人说它是个宝,少了它都活不了,看不见也摸不着,越到高处它越少。(打一气体)谜底:空气
14、红包袱,包腊肉,里面骨头外面肉。(打一水果)谜底:红枣
15、东风融雪水明沙,烂漫芳菲满天涯,艳丽茂美枝强劲,路上行人不忆家。(打一植物)谜底:桃花
16、青瑶丛里出花枝,雪貌冰心显清丽,幽香自信高群品,生与红梅相并时。(打一花卉)谜底:水仙
17、不如归去。(打一花卉)谜底:杜鹃花
18、黝黑身子黝黑头,晚上出门陪你走,你想和它说说话,它总沉默不开口。(打一光学现象)谜底:影子
19、春穿绿衣秋黄袍,头儿弯弯垂珠宝,从幼到老难离水,不洗澡来只泡脚。(打一植物)谜底:水稻
20、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打一花卉)谜底:旋复
21、开发浦东,大桥贯通。(打一字)谜底:泱
22、板桥曙色添牛迹。(打一字)谜底:星
23、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打一动物)谜底:蜘蛛
24、一顶透明降落伞,随波逐流飘海中,触手有毒蜇人痛,身上小虾当眼睛。(打一动物)谜底:海蛰
25、小小花朵本领高,能把香味几里飘,吴刚用它酿好酒,八月时节它领头。(打一花卉)谜底:桂花
26、一位公公精神好,从小到老不睡觉。身体轻,劲不小,左推右推推不倒。(打一玩具)谜底:不倒翁
27、少有春天的地方。(猜一元书法家)谜底:鲜于枢
28、花最爱爬篱笆,朵朵开满像喇叭。(打一花卉)谜底:牵牛花
29、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走路像公子,说话高嗓子。(打一动物)谜底:鹅
一、关联和间离
以物谜为例, 因为物具备形象, 可绘形绘状绘声绘色, 因此谜语制作大量采用隐喻手段, 喻体与谜底目标物之间形成相似关联。
例:高高个儿一身青, 金黄脸盘喜盈盈, 天天向着太阳笑, 结的果实数不清。 (向日葵)
谜面即喻体, 从关联的意向出发, 谜面的多个形象一齐指向谜底, 即多个谜面形象彼此相关首尾呼应与一个谜底形象构成关联。
从人的认知规律看, 两个物体之间相似度越高就越容易因其相似从而产生关联联想, 这就是人的隐喻思维, 喻体与本体就是隐喻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二者的联系越为我们熟悉, 其关联度就越高, 就越容易唤起人的隐喻联想。如果关联度很高的喻体和本体被设计成谜面和谜底, 人们也就很容易猜到谜底。
谜面形象与谜底形象的距离即关联度是掌控猜谜难易程度的机关, 而二者不仅要关联同时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区分这两种相反的意向和力量, 我们把谜语制作中有意摆脱自动化认知倾向的意图和方法叫间离。因为没有关联, 谜语的谜面和谜底无法建立联系;而没有间离, 谜面谜底近乎重合, 无需去猜。上则谜语“向日葵”的谜面形象, 数量上是多个形象对一个形象, 而更大的不同是以拟人化的形象对应植物形象, 彼此形状上虽然相关联, 但神态情意却是人为赋予的, 二者因此拉开了距离, 这就是间离。
凡隐喻都既关联又间离, 因为喻体和本体间相似却不相等。这也恰恰是谜语多采用隐喻方法的原因。猜谜也正是传授和演练隐喻思维的最好的方式。在为儿童设计的一些谜语中, 隐喻更呈现出强烈的拟人化倾向, 人类在这寓教于乐的游戏里代代相传习得了隐喻的思维。
二、关联与间离应适度控制
为追求最大趣味而制造间离效果, 谜面形象与谜底形象之间的相似度要进行控制。首先, 谜面谜底的文字不可重复出现。否则就犯了制谜的大忌。其次, 必须运用字义别解。即故意对字词进行曲解, 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将谜面和谜底上的字、词不照原义解释。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和心理现象联系在一起的, 修辞活动也一样。字谜中的汉字修辞行为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之上, 受着特定心理机制的制约的而又有别于一般的汉语修辞。字谜或利用字形, 或利用字音, 或借助字义, 巧妙构思而成。接下来我们以谜语中的字谜来分析一下汉字修辞。
(一) 求异思维
从心理角度讲, 字谜是求异思维的最典型的文化娱乐形式。求异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一种非常规、反常规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是运用汉字手段成谜的基础, 它要求突破思维定势, 另辟蹊径, 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求异思维体现在对谜面语言的语义、语法、顿读非常规、反常规的利用。谜底不是谜面的注解, 谜面中隐含的意思决不像数学公式那样, 谜作者运用非常规、反常规的创造性思维, 使解读者很自然地在他布下的迷惑思维阵中转来转去, 如:
劳模光荣 (打一字)
这是一则拆字与减笔兼用的字谜, 谜底为“募”。要想解读出该字谜, 解读者必须运用求异思维, 谜作者对谜面语言表面上利用习惯言语结构、语义来迷惑解读者, 实则利用言语反常规理解, 做到望形生义。解读这则字谜, 应将现代汉语连用的“光荣”拆开来用, “光”作“没了”解, “荣”在词仅指“荣”这一汉字符号, “劳模光荣”就是“劳模”中减去“荣”字。这会是什么字呢?“荣”由三偏旁组成, 减去“荣”就是去掉这三偏旁。“劳模光荣”也就是分别从“劳模”二字中找寻这三偏旁然后减去, 组合成“募”, 即谜底。一则字谜通过求异思维演绎出如此多端的变化, “劳模光荣”在字谜中这般解读, 真是出乎意料之外———没想到;在乎情理之中———绝、妙。
(二) 双重思维
字谜的本质是望形生义, 充分利用了汉字的音、形、义三变的原理, 用逻辑思维的一律演绎转化概念的既定内涵, 取其歧义而完成其从创作到解读思维的全过程。在整个思维过程中, 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果是统一的, 概念的演绎往往与既定的形象意境大相径庭, 因此能产生出幽默的情趣。一般来说, 文学家是用感性的形象思维, 经过提炼, 把作品要体现的概念与形象思维融为一体, 互为表现的。而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 由于需要有概念的演绎和转化对同一形象和概念的思维就产生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就是思维的双重性。如:
受解聘初意不改, 重组合心系四化 (打一字)
此谜谜底为“聪”, 谜面本意展现出一个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立意创新, 遇到阻力和干扰, 却不屈不饶愿为四化献身的改革者的形象。这种形象思维和所要体现的哲理, 显然与“聪”沾不上边。从运用汉字修辞的字谜特有的概念演绎和意境转化的角度上说, 所取的另一种思维结果, 使谜面的语意变成了:接受了被分解了的“聘”字的部首, 与化开的 (即重新组合的) “四”字再系上“心”的“总”字重新组合, 这样“聪”字就出来了。对谜面进行演绎转化的思维方式在运用汉字修辞成谜的字谜中最为常见。
概念的演绎和意境的转化导致运用汉字修辞手法成谜的字谜思维的双重性, 是此类字谜赖以成趣、存在、发展、和区别于其它文学作品的根本, 不具备双重思维的字谜, 也就没别解, 也就没谜味, 实际上便不成谜矣。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在字谜中联系在一起的, 而逻辑思维更是其重要性环节, 思维的填密, 判断、推理的准确, 是不容忽视的。一般来说, 谜作者先得底, 然后谋面的。假如谜作者得到一个素材, 就要先探寻这个概念中可供合理演绎转化的属性, 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 然后用形象表达在谜面上, 其思维程序是由抽象到具体。
(三) 关联思维
字谜本身是汉语言文字学之附属产物, 其手法原理即是一种俗文字学。运用汉字修辞格的字谜直接以汉语言文字学知识入谜的谜作很多。如: (1) 一杯一杯不落空; (2) 古梅半凋。
(1) 是拆字、减笔兼用。把两个“杯”字中的“不”减去, 剩下两“木”, 两“木”正是“林”字的拆分。从“林”的结构看, “林”就是两个“木”字组合而成的。可见此例中“林”字的拆分是合乎“六书”中的会意法的。谜作者在运用拆字创作字谜时对“林”字的拆分就是遵循“六书”规则的。 (2) “古梅半凋”此谜也综合运用了拆字与减笔, 谜底为“呆”。谜面理解为:“古”、“梅”各减一半后再组合成一个字。谜底为“呆”, 还因为古“梅”字有作从二“呆”者。
总之, 运用修辞手法的谜语并非一种单纯的“游戏”, 它与汉语言文字学的关系尤为密切。无论运用的是汉语修辞, 还是汉字修辞。其制作产生的过程都与修辞休戚相关。
摘要:谜语是根据人类认知特点设计的语言游戏。人们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段构思制作了各式谜语。同时, 根据汉字的笔划及字形的象形性组和, 运用汉字的修辞制成字谜, 很富有特色。
曹操不但爱好文学诗歌,更钟情于谜语。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条完整的文义谜,是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载曹操与杨修同猜的《曹娥碑》上镌刻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分隐“绝妙好辞”四个字,距今有一千五百多年了。这个历史掌故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大意是说在《曹娥碑》的背面,镌刻有蔡邕所书写的“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连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也不解其意,曹操的众谋士也猜不透。主簿杨修与曹操动了脑筋后,猜出这句隐语是“绝妙好辞”,其解释是:“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孙”乃女儿之子也,女旁加“子”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辛旁加“受”即当今的“辞”字。这道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难度的谜语被曹操猜中,其水平令人赞叹。
曹操会猜谜也善于制谜,《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里,描写有一次曹操令杨修在相府建造一所花园。落成后,曹操亲临花园“视察”,他环顾四周后,不讲好歹,仅取笔在园门上写一个“活”字,然后扬长而去,其他人都不明其中奥秘。原来,这就是曹操制的谜,谜底就是对此园门的评价。杨修见了说“丞相在门中添‘活’字,乃嫌其太阔也。”即令工匠再筑墙围,改修狭门。在这一回还描写了这样一件事 天,塞北送酥糖一盒给曹操,曹操谜兴又生,只见他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置之案头。杨修见了,即取匙与众人分而食之。曹操故意问其原委,杨修答“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以笑肯定,这道谜也许称得上凑合结构式的早期字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