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2024-1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通用11篇)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篇1

为提高我科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指挥、快速响应、应急处置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加强医护之间协调配合,保障医疗安全,我科于2021年**月**日在科内举行了“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一、演练时间

2021年**月**日

二、演练地点

**科室

三、演练形式

现场情景推演

四、演练工作组

**主任、**护士长、**院感医师、**院感护士,若干医护人员……(写详细姓名)

五、背景设置

本次演练模拟病房内先后报告3例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向院感部报告。配合院感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学采样工作,启动应急预案,隔离患者、专人护理。向医务处申请院内大会诊,做好会诊前病例信息整理。参加演练总结反馈会,听取各职能部门报告及感染控制效果评价,科室进行演练总价,改进不足及优化流程。

六、演练内容

场景一:医生办公室

某日上午9时,值班医师接到微生物室报告危急值:5床***患者痰液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值班医师进行记录,并发现该病例为本周内该科室第三例,立即下达“接触隔离”医嘱。报告院感医师,院感医师进行确认,查看三份病例信息了解基本情况,怀疑科内发生院感暴发,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科主任接到报告后,电话报告院感部及医务处,并安排院感医师整理3份病例基本信息。护士长督促医护人员在科室内诊治这3位患者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做好标准预防及接触隔离,暂不挪动患者,等待院感部的调查。

场景二:电话分别报告院感部及医务部(报告当天上午)

科室主任电话报告主要内容为:1.科室内出现可疑医院感染暴发情况;2.三例感染病例基本情况,同一病室相邻的11床和12床及相邻病室的9床发生医院感染,病原学检查结果均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均为下呼吸道感染;3.科室已初步采取隔离处置措施及积极救治工作;4.科室申请院内专家大会诊。

院感部回复:保留目前病区现场情况,专室隔离患者、专人护理、物品专人专用,限制患者陪护及探视人员的出入。立即派专职人员前往科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有针对性的环境卫生学采样。

医务部回复:立即根据你们的大会诊申请单安排相应科室专家到你科会诊,积极救治。

场景三:科室配合院感部进行现场指导及采样工作(报告当天)

科室安排院感医师配合院感部专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调查了解感染病例患者在病区地点分布、感染时间、病原学送检结果、患者基本信息等。

科室安排院感护士配合院感部专职人员进行环境卫生学采样,以证实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病房高频接触表面,如设备带、床单元物体表面采样,病房门把手、水龙头,水池内表面;办公区的高频接触表面,如键盘、鼠标、工作台面、门把手,洗手池水龙头表面及水池表面等;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手及手机表面等。

场景四:科室大会诊(报告当天)

院感医师:介绍3例病例的基本信息;

科室主任:补充病例的诊疗信息及治疗情况;

呼吸内科专家:经过查看3位患者的病程记录、实验室检验信息、影像资料,现场查体,综合考虑后判断3位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明确,病原菌考虑为铜绿假单胞菌。建议按照药敏检查结果更换抗菌药物,配合止咳化痰等辅助药物对症治疗;

重症监护专家:其中9床患者高龄,痰较多,需要重点关注其治疗效果,必要时可考虑进行支气管灌洗治疗。

院感办主任:在对患者进行积极诊治的同时,建议病区将这两个病房中的未感染患者搬离至其他空病房,保护性隔离未感染患者。对感染患者进行标准预防及接触隔离,强调诊治过程的手卫生,尤其是无菌操作。强化病区所有病房的环境清洁消毒,这两个病房的清洁工具专用。固定医疗组及护理组对这3名患者进行诊治,诊疗操作应安排在最后开展。诊疗器械专用,不能专用的,用后立即消毒。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医务处主任:考虑目前病区感染情况,建议科室暂停收治新病人,只出不进。

场景五:科室会议室召开总结汇报会(报告3天后)

院感部汇报初步调查报告:3位患者由同一治疗组的医务人员诊治,其中2位居住于同一病房;感染时间在入院后7-14天,病原菌相同,耐药谱相同;感染部位相同,均为下呼吸道感染。环境卫生学采样报告,11床患者床单元的床栏杆及卫生间的洗手池下水口采样发现铜绿假单胞菌。根据以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如下:**科室发生了医院感染管理暴发,传播途径考虑可能为通过医务人员或患者家属的手传播,通过卫生间洗手池传播。追踪科室的防控措施,目前执行良好,根据环境卫生学的采样情况,建议再次对所有水池进行强化消毒,水池下水口如污渍较多,建议更换水池下水管。目前暂无新病例报告,还需继续观察。

医务处:目前3位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考虑目前的诊治措施有效。1周内无新发病例,其他治疗组可以开始收治新患者。新患者不能安置在感染患者的病房,且不能由诊治感染患者的医师及护理人员进行诊治。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篇2

关键词: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危机管理

社会与医学环境的巨大变化,使现代医院面临危机的种类以及发生频率与日俱增[1]。医院感染暴发作为医院风险与危机的一种形式是医院运营中不可回避的。SARS暴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它是一次对全球造成重大影响的医院感染暴发。SARS过后,危机管理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但不容乐观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医院管理者都能正确地看待与处理医院感染的暴发与流行,SARS后国内出现的多起医院感染暴发与流行的案例如“宿州眼球事件”等,就是忽视医院感染管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1 危机的定义及分类

危机(CRISIS)是一种人们生活中不愿意面对的、不可预期的、需紧急处理的突发事件。Seeger等认为[2]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稳定性的、特殊性的、不可预测性的、非常规性的事件。

危机根据影响时空的范围分为国际危机、国内危机和局部组织危机。一般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往往是局部的,如医院感染暴发往往仅影响局部病区/医院和人群,但一些局部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如处理不好,则可引发全国性甚至国际危机,SARS的暴发流行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 医院感染暴发危机的特征

一般而言,医院感染暴发危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突发性,医院感染暴发虽然一定有其潜在的危险因素,但暴发的出现却是突然性的,往往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其后的衍变和可能涉及的影响往往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参考。(2)威胁性,医院感染暴发由于其发生突然,骤发病例较多,因而会对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造成威胁,若不采取有效控制则可向其它机构和社会扩散,造成更大的威胁。(3)不确定性,由于暴发初期对于暴露人群不易确定,因而对势态的发展不易判断和确定。(4)时间的有限性,医院感染暴发往往来去匆匆,时间短暂,处理不当则会造成向整个社会播散,SARS就是一个例子。(5)危机的双重效果性,危机会造成损失,但从管理的角度看,危机也是好事,我们可以通过解决危机而得到进步。

3 危机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暴发中的应用

3.1 加强危机管理的意义

首先,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绩效的决定因素。众所周知,危机的发生必然会导致管理系统内部的无序和系统失衡,从而影响管理绩效。实施危机管理可以保证组织系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运行,也可以使组织实现渐进式的管理变革,促进组织兴旺发达。其次,危机管理是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必需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缺乏危机意识,必然会导致管理水平低下。我国的组织和机构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预防、察觉和化解危机的内在机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是防止组织老化,使组织之树常青的关键所在。戴维·奥斯本(Osborne)和特德·盖布勒(Gabler)也认为,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与危机过程中别的阶段相比较而言,危机避免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方法,只是我们在日常的危机管理活动中未能对它给予足够的重视。避免危机作为控制潜在危机是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因此,显然是最好的危机管理。但是,由于许多管理者将危机看作是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此,避免危机经常被管理者所疏忽,或者成为危机管理过程中最不受重视的一环。

3.2 医院感染暴发的危机管理

医院感染暴发的危机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可预防性等特征。其危机事件演变迅速,无论是产生的原因、事态发展的结果、还是事件变化的影响因素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同时,暴发的初期还存在着管理者对暴发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完全、不准确或者是危机信息报告和反馈不及时等情况。因此,在整个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过程中充满着风险性、震撼性、爆炸性的特征。

医院感染暴发的危机管理包括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也就是从危机的预防、控制和后处理进行管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包括潜伏期、前兆期、暴发期、恢复期。针对危机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危机管理对策。(1)潜伏期、前兆期:要从危机的预防入手,要有危机意识,未雨绸缪。我们假设1998年的深圳妇儿医院切口分枝杆菌感染和2 0 0 5年的“宿州眼球事件”早有察觉,将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而与此相反,2006年秋冬季北京诺瓦克病毒流行的有效控制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2)暴发期,阻止危机的扩散是危机管理的必要手段。一旦医院感染暴发,必须快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控制危机,遵从“5S原则”,即速度第一原则(s p e e d)、系统运行原则(system)、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和“3C策略”,即命令(command)、控制(control)和沟通(communiction)。因为危机属于非常态事件,医院不能只依靠现有的常规与制度来应付,应首先迅速上报,再进一步确认信息完善情报,力求信息的准确性。暴发病例以及暴露病例的数字准确是我们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决策者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注意数字上报时要统一出口。以任何理由瞒报、迟报,都是医院感染暴发危机管理中之大忌,同时也违反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危机到来时,必须打破常规惯性思维,抓住主要矛盾,以变制变,决策方式必须从“民主决策”转向“权威决策”,措施一出台,领导必须亲临前线监督执行。事实上,“人们对你遭遇的风暴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你是如何从风暴中将船安全驶回的”。[3](3)恢复期,从危机后处理入手,其核心目标是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3.3 沟通是危机处理过程重要的一环

在风险与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公共关系学理论强调,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1)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2)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11);(3)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医院感染暴发发生后,医疗机构应迅速启动应对媒体的应急预案,沟通时牢记真诚,切忌撒谎,以患者和公众的利益为重是医院安度危机的重要原则。除此之外,口径一致是取信于民至关重要的另一原则,应由新闻发言人统一向外发布信息。医院感染暴发后应在最短时间内鉴别出数字可靠的病例,这其中应包括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暴露人数。而面对不同的受众,发言人应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3.3.1 受害者。受害者无疑是危机沟通的第一公众对象,迅速确定专人与受害者进行接触。(1)迅速确定关于危机责任方面的承诺内容与承诺方式;(2)迅速制定损失赔偿方案及善后工作方案,如果是不合格产品引起的恶性事故,要立即收回不合格产品,停止使用,追查 原因,改进工作。

3.3.2 新闻界。(1)确定配合新闻媒介工作的具体方式,并告知将于何时何地召开新闻发布会;(2)向新闻媒介及时通报危机事件的调查情况和处理方面的动态信息。

3.3.3 内部员工。(1)在稳定情绪、稳定秩序的基础上,向员工告知事故真相和组织采取的具体措施,使员工同心协力,共渡难关;(2)搜集和了解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3.3.4 上级有关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出现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等情况应在12小时内上报。(1)要及时地实事求是地汇报情况,不隐瞒、不歪曲事实真相,随时汇报事态发展情况;(2)危机发生后,要与上级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求得指导和帮助;(3)事件处理后,要向上级有关部门详细报告事件经过、处理措施、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

3.3.5 其他公众。医疗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向合作伙伴通报危机事件及其处理措施,全面消除危机事件的不良影响。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应向其他兄弟单位通报情况,以此相互借鉴。

4 危机与危机管理评估

在医院感染暴发结束后,医院需要成立一个调查及评估小组,对整个危机管理活动作调查及评估工作,以供总结经验教训。这里面包含两个层次的总结,第一个层次是针对所发生的危机本身的总结,即调查问题是怎样发生的,查明问题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步骤,以防再次发生。第二层次的总结则是针对医院危机管理的总结,即反思检查本单位应对处理整个暴发的全过程,检查在应对危机中所做的决策与所采取的行动,从中发现本单位危机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机构的危机管理程序与制度。

危机处理的成功与否会导致处理结果出现天壤之别,正如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奥古斯丁所说的:“每一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获取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

医疗机构应对医院感染危机应该是防患于未然,将预防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预防方面医院管理者应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预测,预测本机构内发生医院感染危机的可能性,以及发生后造成的各方面的损失。二是预案,医院制定机构内医院感染暴发的控制预案,各科室也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控制预案,制定预案时尤其要注意的是可操作性。三是干预,采取主动的干预措施以取得对危机更多的控制权,但同时也要做好干预的成本分析。

参考文献

[1]杨华,颜廷杰.现代医院危机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200-202.

[2]Seeger M W,sallow TL,Ulmer.communication and orgnization crisist[M].New york:Geen Wood press,2003.30-31.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篇3

一、ICU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急小组成员:

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医生、质控护士

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报告及处理流程:

1、科室发现同一时间段同一病区发生三例同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即为医院感染暴发,按照«西丽医院感染爆发流行报告与处置预案»要求应24小时内及时上报给院感科,并进一步做病原体的分型鉴定,科室院感小组成员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制定控制措施。

2、科室院感应急小组进行调查、分析、采样、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消毒、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并书面报院感科

三、医院感染暴发的预警与防范措施:

1、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报告院感科,并及时治疗

2、对医院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病原学采样、并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病原体不明或高度怀疑新的病原体或传染病例时,及时上报院感科和医务科,医院组织相关专家会诊。

3、一旦怀疑有传染性或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应即刻做好隔离和消毒措施,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4、对医院感染病人进行隔离,停止接收新病人。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5、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如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防护面罩等及免疫接种或投药等。

6、严格遵守相关法律、制度,做好日常消毒隔离措施并认真落实各项感控措施,如手卫生、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呼吸机管路的消毒、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内镜的消毒,医疗废物的处置、感染病人使用的物品处置消毒等

7、加强对环境卫生学、无菌物品、消毒剂浓度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卫生

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与病人接触前后要洗手

10、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发生菌群失调及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制度 篇4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二、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三、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2、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基本步骤为:①证实流行或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流行或暴发。②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③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④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⑤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⑥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 篇5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进行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灭菌处理,隔离病人,停止接受新病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免疫接种或投药等。

5.分析调查资料,对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流行或爆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传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篇6

一、医院应将感染监测信息报告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监测信息报告及时、有效。

二、医院应在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效率。

三、医院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配备数量适宜的感染专职人员,确保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有序开展。

四、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结合医院实际开展有效的感染监测工作,并定期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信息。

五、医院内部报告系统。

(1)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短期内(视疾病潜伏期而定)发现某部门2名及以上患者分离出药敏结果相似的同一种病原体,实验室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临床部门短期内发现临床症状相似并怀疑有共用感染源,或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2名及以上患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3)消毒供应中心或手术室短期内发现2例及以上使用消毒或灭菌器械的患者发生与该器械相关的感染,部门负责人应立即电话和书面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6.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调查,经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汇报。

卫生院关于医院暴发感染措施方案 篇7

一、发现与报告

1.医院对短时间内医院感染的骤增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水平,则证实为暴发。当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h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进行报告;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中的炭疽和艾滋病的疫情报告后,应在6h内落实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48h内落实消毒措施。

二、核实诊断

1.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虫病、水痘病毒等。

3.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检查方法,包括X线、8超、内镜、CT及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诊断,从而判断医院感染暴发的病因。

4.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查找感染源:对感染患者、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陪护人员进行病原学检查。

(2)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患者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

(3)证实医院感染暴发:对感染病例进行确诊和统计分析,进一步证明是医院感染。

三、疫点处理

1.医院感染暴发疫点处理

(1)隔离感染者或保护易感染者:

当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大,传染性强时,应将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避免病原体扩散,但大多数情况下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因此,保护易感人群非常重要。必要时还要暂停接收新患者。常见的隔离措施有:

①严格隔离主要用于防止高度传染性或毒力的病原体经由空气与接触等途径的传播。

②接触隔离主要用于防止具有高度传染性或在流行病学有重要意义的感染(或带菌),但不需要严格隔离的。

③呼吸隔离用于防止那些飞沫传播(短距离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

④抗酸菌隔离也称结核隔离或AFB隔离。

⑤肠道隔离用于防止粪一口途径传播的感染。’

⑥引流物一分泌物隔离用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脓汁或感染部门引流物而传播的感染。

⑦血液一体液隔离用于防止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传播。

(2)分级护理:

将护理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与护理非感染患者的工作人员分开。将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别安置,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洗手和无菌操作技术:此项工作非常重要,应反复督促医务人员做到这一点。

(4)加强诊疗器械消毒灭菌:根据调查结果对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2.疫点的消毒处理

(1)消毒范围的确定:

应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消毒持续时间应以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消毒方法的选择应以消毒因子的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污染。

(2)疫点的消毒:

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指疫点内有传染源存在时随时进行的消毒,主要是消毒患者分泌物或排泄物、生活用具、双手、衣被、病房、生活污水以及做好患者陪伴和护理人员的卫生防护和消毒。终末消毒指医院感染患者隔离、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房和周围环境进行的消毒。操作如下:

①准备工作:消毒人员在疫点消毒前,首先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②个人防护:脱掉外衣,放在自己带来的布袋中,更换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和防护眼镜。

③消毒范围:仔细了解病员居住的病房、活动场所,用过的物品、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以及污水排放处,从而确定消毒范围。

或含l09/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进行消毒,作用时间为30~60min。

⑨餐(饮)具:首选l%碳钠溶液(碱水)煮沸消毒30min,或流通蒸气60min。也可用0.50A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5000ml/L次氯酸钠溶液浸泡30min。再用清水洗净。

⑩食物: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lOmin。患者的剩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或用含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医院处置室工作制度 篇8

二、护士在操作前必须戴口罩、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浸泡双手。严格执行 无菌技术操作和按配伍禁忌使用药物。

三、 治疗室内的无菌器械、 容器、 敷料包等应定时更换, 并按规定时间灭菌。

四、严格区分有菌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并有明显标志记,物品用后定位放 置,使用后及时更换补充。

五、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药品的领取、供应和保管工作。根据药品的 种类、性质,内、外用药分别放置,并按字母顺序定位放置,标记明显,每日检 查,增补,保证随时应用。

六、定期检查药品数量与质量,防止积压和变质,如沉淀、过期,严禁使用, 标签不洁涂改,应严禁使用。

七、 贵重药品、 毒麻药品要加锁保存。 毒麻药应建立登记卡, 保持一定基数, 每日交接班并记录。

八、严格执行药品交接班制度,急救药品经常检查、补充。

九、需要冷藏的药品,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疗效。

十、做好每月底药品的清点工作,加强病房和药房的.联系。

十一、 室内清洁柜、 无菌柜、 有菌柜、 治疗车等每周彻底用消毒液清拭一次。 无菌持物钳和镊子每周灭菌二次, 浸泡液每日更换一次, 棉签应在灭菌有效期内。 镊子罐、镊子、持物钳也可高压灭菌后,放入无菌干燥容器内,每日更换二次。

十二、特殊感染处置物品与一般处置所用物品应区别放置,分别处理,防止 交叉感染,并每月进行空气培养。

十三、室内通风换气,每日用紫外线进行消毒二次,每次 30 分钟,每周用 乳酸、戊二醛或过氧乙酸消毒一次。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篇9

临床科室应及时、准确报告本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一)人员构成各临床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由院长、分管业务的副院长、护士长、一名医师和一名护士组成。

(二)判断标准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

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

在原感染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报告与控制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兼职医师和兼职护士应共同协商填写院感病例登记表,并于次月8日前将本月医院感染所有病例报告到院感办。

2.在同一病区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时,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应及时向院感办汇报,并由院感办牵头,及时组织专家医师、护士讨论,查找感染原因,确定有无医院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当发生5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时,按规定逐级上报。

4.当出现重大医院感染或疑难病例时,科室院感监控小组应及时向院感办汇报,院感办必须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并于24小时内深入病房,与科院感监控小组共同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5.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理流程: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 报告医务处、护理部、预防保健科、院感办 查找感染原因、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写出调查报告

医院感染会议制度 篇10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爆发,制定医院感染会议制度。

一、科室发现医院感染病例的及时上报,同时召开科室医院感染小组会议,分析病情,查找原因。防止同类医院感染病例发生。

二、各科应每季度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分析本季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院感染委员会每半年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分析全院半年医院感染病例发生原因。制度整改措施。

四、对不及时召开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分析查找医院感染病例原因的科室,追究科室医院感染小组长责任,并在年终评选先进时一票否决。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11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我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领导我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感染工作,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控制在≤10%以内。

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五、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的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七、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积极控制。

2、医院感染培训制度

一、感染管理科每年年初必须制定出该的培训计划。

二、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及工勤人员都必须积极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不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行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活动。

四、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学习。

五、临床科室不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业务学习,时间不少于1学时,根据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降低本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

六、感染管理小组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针对薄弱环节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监测。

二、明确诊断后,由经治医生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同时在出院病例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内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并且认真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

四、感染管理小组于每月30日后到各临床科室收集情况并签收。

五、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4、洗手制度

一、全院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四)当医护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医护人员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洗干净的手不得配戴饰物。

三、医护人员使用肥皂洗手时,必须保证肥皂干燥。禁止将肥皂直接浸泡在不漏水的肥皂盒中

各科室人员职责

一、负责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二、熟练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三、积极配合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工作,反馈和上报有关信息。

四、宣传、学习医院感染和监控知识,有关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五、协助值班人员对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掌握抗生素使用情况,实施合理使用抗生素规则。

六、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积极配合,动员全科人员认真做好医院感染预防和监控工作。

七、积极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开展工作,协调与病区医、护、患者之间关系。

八、督促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定,制度、计划、措施的贯彻与落实,及时反馈有关信息。

九、按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做好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标本的收集,把好质量关,不弄虚作假。

十、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指导乡村医生工作。文秘114版权所有

十一、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报告,降低漏报率,预防和控制感染。

十二、保管和整理好医院感染有关资料,并负责保密。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检查本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院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

上一篇:如何快速背诵英语单词?学霸是如何背诵英语单词的?下一篇:如何安排六个月宝宝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