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之赏析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精选9篇)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 篇1

——《湖心亭看雪》赏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行为的艺术家,屈原吟楚辞投汨罗,太史公披腐刑著史记,姜太公钓鱼,严子陵避官,阮籍放歌,李白纵酒,陶潜归隐„„他们的行为不仅是标榜一份清高更是力践一种拔俗。

张岱,晚明才子,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早年品艺读书,寄情山水,悠游卒岁。年至五十,身经离乱,抗清不得遂避迹山居。其散文小品描叙山光水色,民风民俗,抒写真情真性,展现了他丰美的内心世界。他的一生与他的作品可以说都是晚明思想解放人性回归的艺术实践。朱光潜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的人;另一种则是“情趣干枯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的人。他称后者是俗人,前者是艺术家。而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称自己“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蛮童,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以此看来,张岱完全可以算作一个生活的艺术家,行为的艺术家。《湖心亭看雪》便是他对自己一场行为艺术的真实再现。此文堪称张岱小品文的代表作,他以独特的审美情趣构筑了独特的审美意境,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况味:在苍茫如太虚之初的雪景中完成了他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三次心灵对话。

在孤独中与自己对话。传统文学中不乏文人墨客赏雪咏雪的风雅韵事,但惟有张岱与众不同。他偏偏选择了最寒冷的时间,“大雪三日”后的“更定”时分,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其时“湖上人鸟声俱绝”一片凄清孤寂。这还不算,他又刻意“独往湖心亭看雪”。邀友同行当非难事,然而他偏要“独”行,而且赏雪的地点定在“湖心亭”,这无异于将自己放逐于孤独之中。或许他正是想借这种苍茫寂寥的天地为自己的心灵营造一个完整的空间,来释放自己的孤怀雅兴。显然,这已不仅是赏雪,他的行为已成为一种极致,超越于尘世,标高于现实,成为一种行为之艺术。于是我们在他简洁的叙事中,仿佛看到一个背影在茫茫的黑暗中在无边的雪地里踽踽独行。或许惟有孤独才能给心灵以充分的自由,但他究竟在和自己做怎样的对话呢?

在空灵中与自然对话。《湖心亭看雪》历来倍受推崇的是对雪景的这段描写:“雾凇沆砀,1 / 3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天与云与山与水”,三个“与”字大胆重复,一气呵成,自上而下,绘出“雾凇沆砀”的迷蒙全景,画面开阔,意境旷远。再点以长堤、圆亭、扁舟,疏落有致,丰而不满,构筑了散淡空灵的意境。恰如元人倪赞的写意山水画,不着一字粉黛,简洁清淡,素净脱俗。这段文字全用白描,与画面意境相符,皆以简为美,以虚为美。留白处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而张岱不仅是这幅画的欣赏者,更是这幅画的创作者:他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这种美,更以发现美的行为创造了这种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假如没有人的参与,自然界的美就等于不存在。人,是这幅画卷中最重要的一笔,人的活动为这幅画卷注入了灵性,赋予它艺术的生命。而置身其间,天地之苍茫,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又必然触动敏感者的灵魂,引发他的思考。叔本华说:“美丽的风景可以帮助我们过滤和净化我们的思想。” 无怪乎子临川上会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慨叹。作为这“两三粒”中的一“粒”,张岱在一片空灵中走进了与自然的对话。

在淡定中与社会对话。初读此文有许多人对文章的第二段不甚理解,其实,这一部分正是此文的重点,披文入情,我们便能窥见作者曲折含蓄的情思。

人是自然之子,更是社会的产物,自然能让我们升华澄净,但最终却必须立足社会,回归到与社会的对话中。张岱独自出游,本是欲借质洁无暇的山水排遣满怀郁闷孤寂之情,不意亭中竟已有赏雪饮酒之人。萍水相逢却心意相通,寂寥情怀立即充盈起来。古来文士追求精神的富足与操守的高洁,常将知己视作千金。作者一生特立独行,孤高自赏,不愿与流俗为伍,始终以看客的姿态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而此时竟然遇到“与我心有戚戚焉”之人,岂能不喜出望外?酒逢知己千杯少,有“强饮三大白”为证。然而,作者的审美情感依然含蓄不张扬,只言“客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实则借客之言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的情感在此处起了第一次波澜。作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他能以鉴赏的眼光将社会中的一切纳入欣赏范围,他理解社会,而社会并不完全理解他。芸芸众生何人会“独行”意?无怪乎他会将这二人视作同侪知己,犹如他在《西湖七月半》中所称之“吾辈”。于是才有“问姓氏”之举,不意却是“客此”的他乡人!失落与怅惘可想而知,他的情感再一次起了波澜。从他与金陵客的这种神交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与社会的对话姿态:清高却不免孤独。因而潜意识中他充了满对理解的渴望与珍惜。然而,诚如朱光潜所言,社会上既有金陵客这样的雅士,更多的却是俗人。张岱刚

/ 3

与金陵客挥手作别,就马上跌入了无奈的现实社会,而他与社会的这一阶层的对话则难以展开。全文不足二百字,他却在文章末尾不惜笔墨引了舟子的这样一句话,“莫道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显然另有深意。如果说金陵客是雅士的代表,那么舟子就是俗夫的典型。作者无意于嘲讽俗夫,却巧借俗夫之语与雅士之言正反对举,使雅俗互见。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驻笔之际,作者心中怕是感慨良多吧。事实上,历史上有哪一个生活的理想者、行为的艺术家不曾被误解不曾忍受孤独与寂寞呢?虽然不能与同好长伴,但湖心亭偶遇毕竟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独,这样想来,别初交的伤感也能释怀了吧。

读完此文,留在我们心中的不仅是张岱清新散淡的文字,含蓄深沉的情感,更有他高洁风雅的艺术人生。我们循迹玩味,精神亦能得到一次澡雪。那么,你是否会在大雪之日作一次张岱式的出游呢?是否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件艺术品呢?这恐怕也是张岱留给读者的第四次对话吧。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 篇2

一、紧扣“看”字赏雪景

1.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 人鸟声俱绝, 这既是从听觉的角度来写雪之大, 又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 作者为何在此时“独往”赏雪?那么, 他在湖心亭欣赏到了怎样的雪景呢?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能够找出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雾凇沆砀, 天与云雨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理清景物的层次

这两句从描写角度上, 又存在差异。前一句从整体入手, 总写雪景。同时, 三个“与”连用, 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 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后一句则采用白描手法, 具体描绘西湖的堤、亭、舟、人等景象, 笔墨精到, 情致毕现。这些景物在在大雪覆盖的特定环境下, 给作者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的感受。而“粒”为最小, 茫茫天地间, 赏雪的主体人竟如此渺小, 在鲜明的对比中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彻悟, 以及“哀吾生之须臾”的人生感叹。寥寥几笔, 却充满张力, 摇曳生姿, 饱含诸多变化:长与短, 点与线, 大与小, 动与静,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一幅写意山水画。

回顾马致远的《秋思》, 白描手法非常明显: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看似简单的景物排列组合, 却完美塑造了一幅天涯游子图, 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进一步启发学生归纳白描手法的特点:自然质朴, 不事雕琢。

二、紧扣“痴”字悟痴情

文章第二段, 作者笔锋一转, 由写景转入叙事, 叙述湖心亭奇遇。此时此地此景, 还能遇见游人, 那两人“大喜”, “余”何尝不是大喜呢?“余强饮三大白”真乃“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啊!他们一见如故, 谈话间有心灵的沟通, 有雅情雅致的互赏, 他们完全陶醉于雪景, 忘却了询问身份, 远离了尘俗。

舟子对他们的评价是“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一个字概括便是“痴”。舟子为何说赏雪者痴?舟子认为张岱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喃喃”二字, 形容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之状,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那么, 怎么理解“痴”的含义呢?

一是痴于景, 在“大雪三日, 人鸟声俱绝”的恶劣气候环境下, 在“是日更定”时刻, “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是痴于情, “雾凇沆砀, 天与云雨山与水, 上下一白”。在舟子看来, 这有什么好看?不如在家烤火聊天, 喝酒吃肉, 玩牌娱乐呢。舟子对张岱“痴”的评价, 正体现了俗人之见。作者无意于嘲讽俗夫, 却巧借俗夫之语与雅士之言正反对举, 使雅俗互见。这与上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相互映衬。这在常人眼中是痴举, 但此“痴”字饱含了多少避世的忧愤和孤傲的情怀啊!

张岱为何对这样的雪景有这样痴的行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论文先知人, 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他出身仕宦世家, 少时为富贵公子, 爱繁华, 好山水, 喜音乐戏曲, 明亡后不仕, 入山著书贫寒而终。他是一个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人, 是一个悠远脱俗之人。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而这样的人在世俗间毕竟是知音难觅啊。因此奇遇知音之开怀强饮之愉悦, 岂是一芥凡夫俗子舟子所能体会的?这一思想在第一段中的“独”字得到印证。明明与舟子同去, 却说“独往”, 在他眼里, 舟子与他不是同一类人。

由此看来, 所谓“痴”, 正是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孤标傲世、超逸脱俗的情怀。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 溢于言表。

湖心亭看雪之赏析 篇3

【关键词】《湖心亭看雪》;白描手法;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湖心亭看雪》堪称是一篇运用白描手法的典范之作。而白描写法学生并不熟悉,所以我把“品味白描写法,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作为该课的教学难点之一。那么,如何用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把文中的白描手法呈现给学生呢?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找写景语,引出白描

首先,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学生很快从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于是我启发学生说:“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呢?”学生回答:是描写。描写从繁简的角度又可分为哪两类呢?学生回答:细描和白描。所谓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那么什么是白描呢?所谓白描,就本义而言,是指美术上的单纯用线条描写的画,如铅笔画、木炭画、某种毛笔画等,它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二、直观对比,掌握白描

我在课前准备了两幅山水国画悬挂在黑板上。左侧一幅为白底黑墨线勾勒的山水,不着任何色彩,脉络清晰;右侧为渲染而成的山水,浓墨重彩。通过两幅画直观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的是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写作中,所谓白描就是不加烘托,不做过细的渲染和雕凿,不用华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饰语,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写出鲜明生动的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

三、合作探究,赏析白描

再读文中写景佳句,让学生谈谈本文写景的妙处?师生探究而知:此时湖上冰花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一片混沌。惟有雪光能带来亮色,映入眼帘的“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教师提问:这几句写景,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简练、朴素。

教师再问:是不是只要具备了简洁、朴素的特点就是白描呢?

我让学生比较品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与“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学生分析,原句叠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了起来,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且浑然天成,语气连贯,有一种音韵之美。可见,这三个“与”字并不多余。并不是字越少就越简练,要考虑是否得体传神。

由此得出,白描手法在语言表达上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求传神。

四、画一画,体味量词的妙处

先提问学生,把原句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换成“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说:不好!然后提问为什么不好呢?为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让学生都来画一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并让一个学生在黑板画。结果大多数同学画的一样:一道蜿蜒的长堤,一座精致的六角凉亭,一艘小船,上有三人。我启发说:“大家画的都不错,但似乎没有画出课文的情景。我觉得大家画成了一道、一座、一艘、两三个了。课文是‘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可见这长堤不应该很明显很浓,亭子也不能画的太清楚,小船不应该画这么大,人也是。”我擦掉原来清晰的长堤,用粉笔侧面轻轻扫过去,描绘出一道模糊的痕迹,又把小船改成了似一片竹叶般窄小细长的线条,把清晰的三个人改成了似米粒一样的小点。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于是我又问:为什么张岱用了“痕、点、芥、粒”这几个量词,而不用“道、座、艘、个”。其实在刚才的绘画与修改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自己有所感悟。学生甲说:“张岱用这几个词是跟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因为当时是大雪下了三天,雪已经很厚了,又是夜色朦胧,看东西肯定是不清楚的,所以画面上的东西应该是朦胧和模糊的。”学生乙说:“当时天与云与山与水,都是浑然一体,所以在这个大天地里,亭子,船,和人都是小小的。”教师小结:“在这白雪世界有一种朦胧和神秘感。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师生合作探究后,他们已经理解白描手法与量词精当选用的妙处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准确地抓住了事物的神态与神韵。留有余白的画的画面上,寥寥几笔就绘画出一幅写意山水画,往往给人更多的遐想,更多的余韵。可见以画面阐释几句有强烈画面感的美文,也是一种恰如其分的表达。

教师提示:白描不仅仅可以用于写景,也可以用来写事,写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五、辨一辨,加深理解

你能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哪些不是吗?(当学生判断有错时,用白描的三个特点引导更正)

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是)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是)

4.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不是)

5.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是)

五、练一练,灵活运用

请同学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自己见过的一处景物,注意抓住特征来写。

六、小结

白描深受我国艺术大家的喜爱。有人称它为“审美的描写”, 因为它“最能表现事物的生命和内在性格的动态特征来引发和规定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感受和把握事物内部的性格和神韵,从而获得美感享受”。我们中国文人受儒道两家的思想影响比较大, 儒家、道家均崇尚简约淡泊的审美理念,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正是白描讲传神;讲词约意丰;讲感情的节制含蓄;讲风格的自然平淡的美学特征的思想渊源。

湖心亭看雪名家赏析 篇4

晚明小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虽然不如先秦诸子或唐宋八大家那样引人注目,却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张岱(1597—1689)继公安三袁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算得晚明散文作家中一位成就较高的“殿军”。他的代表作是小品集《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在《陶庵梦忆·序》中说:“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旅螳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于此可见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张岱的小品可谓名副其实的小品,长者不过千把字,短者仅一二百字,笔墨精练,风神绰约,洋溢着诗的意趣。人们常说散文贵有诗意,这是很对的;如果拿诗来作比,我觉得张岱的小品颇似唐人绝句。它以隽永见长,寥寥几笔,意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无捉襟见肘之窘。取饮一勺,当能知味;我们不妨择一短章——《湖心亭看雪》(见《陶庵梦忆》卷三),试作一点粗浅的品尝。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集子中凡纪昔游之作,大多标明朝纪年,以示不忘故国。这里标“崇祯五年”,也是如此。“十二月”,正当隆冬多雪之时,“余住西湖”,则点明所居邻西湖。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逗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的威严。它使我们联想起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这幅江天大雪图是从视觉着眼的,江天茫茫,“人鸟无踪”,独有一个“钓雪”的渔翁。张岱笔下则是“人鸟无声”,但这无声却正是人的`听觉感受,因而无声中仍有人在。柳诗仅二十字,最后才点出一个“雪”字,可谓即果溯因。张岱则写“大雪三日”而致“湖中人鸟声俱绝”,可谓由因见果。两者机杼不同,而同样达到写景传神的艺术效果。如果说,《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为了渲染和衬托寒江独钓的渔翁;那么张岱则为下文有人冒寒看雪作映照。

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是日”者,“大雪三日”后,祁寒之日也;“更定”者,凌晨时分,寒气倍增之时也。“拥毳衣炉火”一句,则以御寒之物反衬寒气砭骨。试想,在“人鸟声俱绝”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门,“独往湖心亭看雪”,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啊!“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正不妨与“独钓寒江雪”的“独”字互参。在这里,作者那种独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赏的情调,不是溢于言外了吗?其所以要夜深独往,大约是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那么,这种孤寂的情怀中,不也蕴含着避世的幽愤吗? 请看作者以何等空灵之笔来写湖中雪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雾凇沆砀”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气,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这是简约的画,梦幻般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你看,“上下一白”之“一”字,是状其混茫难辨,使人惟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状其依稀可辨,使人惟觉其小。此真可谓着“一”字而境界出矣。同时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则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这“痕”“点”“芥”“粒”等量词,一个小似一个,写出视线的移动,景物的变化,使人觉得天造地设,生定在那儿,丝毫也撼动它不得。这一段是写景,却又不止于写景;我们从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茫茫如“太仓米”的深沉感慨。 下面移步换形,又开出一个境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独往湖心亭看雪”,却不意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这意外之笔,写出了作者意外的惊喜,也引起读者意外的惊异。但作者并不说自己惊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背面敷粉,反客为主,足见其用笔之夭矫善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虽发之于二客,实为作者的心声。作者妙在不发一语,而“尽得风流”。二客“拉余同饮”,鼎足而三,颇有幸逢知己之乐,似乎给冷寂的湖山增添了一分暖色,然而骨子里依然不改其凄清的基调。这有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是一种虚幻的慰藉罢了。“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强饮三大白”,是为了酬谢知己。“强饮”者,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罢相别,始“问其姓氏”,却又妙在语焉不详,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可见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乡游子,言外有后约难期之慨。这一补叙之笔,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茫茫六合,知己难逢,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言念及此,岂不怆神!文章做到这里,在我们看来,也算得神完意足、毫发无憾了。但作者意犹未尽,复笔写了这样几句: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善于感觉的湖心亭看雪赏析 篇5

让我们先从这篇小品文的整体上来来理解作者在文中写了什么。

《湖心亭看雪》一文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是从宏观写西湖雪景的意境,一是从近景写看雪人的痴。

我们先看其从宏观写雪景。概括说,西湖雪景境界有三:“空”、“一”、“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人”、“鸟”都不光临了,正如前人有诗云“鸟飞绝”、“人踪灭”,当然西湖就“空”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就是古代那个张打油写的情景——“天地一笼统”。“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种景象,不就体现出西湖雪景的“阔”了吗?

接下来看文中所写的近景。“余”之小舟“到亭上”,亭上有人对饮。他们见有人来,颇有遇见同道知音人之感,并热情地“拉余同饮”。待“余”饮酒后离开湖心亭时,“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们要理解舟子这句话,还得从文本中的信息来研究。有两点需注意,“余”来湖心亭是在大雪初停“更定”之时,“拿”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自以为湖中会是“余”独家寡人也。然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湖心亭看雪者非“余”之“独”往也。所以,文中“更定”与“独”反衬出湖心亭那两位客居杭州的金陵人比“余”更痴迷于西湖雪景。

但“余”并不喜欢这些金陵人,何以见得?“拉余同饮”,非欣然入座;“强饮三大白而别”,非但痛饮,且饮后即别,可见“余”不愿与之同坐多饮。“余”之内心仍是一个“独”。

《湖心亭看雪》远写了西湖雪景之美,近写了看雪人之痴,有人有物,有情有趣,清新活泼。

《湖心亭看雪》之所以令人心怡就是关于写感觉的摹状词选择和使用,特别是对西湖雪景——“空”、“一”、“阔”——境界的呈现,可谓超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去效仿。

“大雪三日”,这个“三”作为苍天走雪时间实在是有些长,雪下得实在是有点儿多。但这是西湖奇丽的雪景条件。与“三”相对,自然造成下面情景的产生,西湖上人、鸟、树、山、堤、船等其他景物相应变得“少”了,“小”了,“单”了。

“上下一白”,其他都不见了,色彩“少”了。“一”既是数词,一片白色,但这个“一”又使人感到是“大雪”使世界为“一”色,在这里有一种使动的感觉,“一”有动感。

“长堤一痕”,这个“一”本来也是数词,与“痕”联合使用,但长堤本身就像是“一”字,它又在作者眼中化为物的划痕留在西湖的雪景中。所以,“一”既有数的概念,又有形的描写,写出了长堤在雪景中的轻、微之态。“堤”异化为一个条状的物“痕”,如“一”字轻轻地卧或者说划在西湖的雪岸上。这个“痕”既有形的`意味又有量的意味,同时也是物,三意相兼。

“湖心亭一点”,“点”者本是“小黑也”,但此时应是“白”点,亭的顶上皆是雪也。“湖心亭”化作“小白点”,点缀在西湖万顷碧波之中,可见西湖雪域之“阔”与“远”。“亭”作“点”状,亦是一种异化的感觉。“点”,也是形、量、物三意相兼。

“余舟一芥”,“芥”在这里指“小草梗”、“小草叶”。“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就是说把一杯水倾注在地上的小洼洼之中,那么一枚小草叶便可以做小舟了。但现下作者感觉在西湖空阔的雪域之中,自己的小舟如一枚草叶,那么西湖这个大“杯”子之阔不就显现出来了吗?“芥”,相当于“根”,也是“草梗”,物、形、量三兼。

“舟中人两三粒”,这个“粒”既是量词,又是形容词。从量词角度讲,舟中人有两三“个”,或者两三“位”。从形容词的角度讲,两三“粒”,亦是人缩小为“米粒”了。因为“舟”为“芥”,当然舟中人必然微如米“粒”了。“粒”字的选择,又将“数”与“形”统一在一起,同时,舟中人又成了“两三”个“粒”。物、量、形三者的统一又表现了西湖雪景之奇妙。

解读《湖心亭看雪》我们必须从文中关于雪、堤、亭、舟、人这种精致的异化感觉中看它带给读者的美感,从关于景物那可以感觉到的与其他关于雪、堤、亭、舟、人富有差异的感觉表述中去体会此文中物的“数”与“形”相统一所具有的妙趣,从而提高自已的解读能力,提高自己的感觉能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是读文的本旨之所在。

湖心亭看雪 篇6

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雪后奇景的赏析

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l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导入:

同学们,学语文有一个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前一段时间我们赏过了陶弘景笔下的人间天堂,又赏过了苏东坡笔下的月夜小景;赏过了三峡的水,又赏过了钱塘江的潮。

今天我们就跟着明末清初的作家张岱一起去赏赏湖心亭的雪。(板书:《湖心亭看雪》)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学生齐读注释①,提示要注意的三个地方:

1.课文选自《陶庵梦忆》,忆――这是一部回忆录。写于明王朝灭亡之后,表现了对故国往事的怀念。

2.作者的家乡是哪里?――山阴(即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他寓居的地方是?――杭州。这说明作者身在他乡,客居异地。

3.“明亡后不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仕”?――不想给清廷做事。这说明他有深深的故国之思。

二.整体把握课文

(一)朗读课文.

(二)检测预习:

注音:

更(gēng)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一芥(jiè) 喃喃(nán)

释义:

是日更定:是,这。 更,古代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从晚上八点算起。定,完了,结束。更定,大约是凌晨六点的时候。

余拿一小舟:撑,划。

拥毳衣炉火:毳,鸟兽的细毛。毳衣,毛皮衣。

雾凇沆砀: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冰花一片弥漫。

上下一白:全白。(比较这里的“一”和“湖心亭一点”的“一”的区别。)

焉得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

强饮三大白:强饮,痛饮。白,酒杯。 为何“强饮”?――“酒逢知己千杯少”。说明他把那两个人当朋友了。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判断动词。(是字的两种用法,一种作代词,一种作动词。这里是用了哪种?) 客,客居,名词用作动词。

莫说相公痴:痴迷。

同学们对课文的字句还有没有不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三) 再次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师评价学生诵读情况。读古文要正确流畅,还要有韵味。

(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湖心亭看雪》教学实录 篇7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以其景致优美闻名于世, 白居易曾说过:“未能抛得杭州去, 一半勾留是西湖”。可见西湖美景之诱人, 如果有机会游览西湖, 你会在什么季节去呢?

生回答: (此处略)

师:同学们的选择各不相同, 却唯独没有冬天, 可见大家都希望在最舒适的季节看最美的景色。有这么一个人, 他选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夜独自一人去西湖赏景。今天, 我们跟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吧, 品味他笔下雪景之美, 感悟雪中之情。

二.授课过程

(一) 检查课前预习

师:我们看看大家预习的怎么样。请一位同学介绍张岱生平,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生1:张岱 (1597———1689) , 字宗子, 又字石公, 号陶庵、蝶庵、天孙, 明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明末前未曾出仕, 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 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 专心从事著述, 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 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追忆前尘影事, 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 饶有情趣, 风格独特。

师:晓丹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张岱的生平及著述,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2: (补充)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 “功名耶落空, 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 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 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师:很好, 林祥同学的补充可助我们走进作者思想世界, 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的?

生:没有了。

师:那好, 我的资料再加上将晓丹和林祥同学提供的, 就较为全面了,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遍, 将黑体部分做笔记。 (出示张岱生平———幻灯片一)

生做笔记

(二) 初读文章———做到读对

师:下面请李睿同学朗读课文, 要咬字清楚, 断句准确。其他同学认真听, 有读得不正确的字音和断句不对的地方, 提出来帮助纠正。

生3: (读课文)

生指出错误。

师: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好多问题我都没听出来。老师将文中重点字的读音整理出来了, 我们齐读两遍后在书上标注。 (出示幻灯片二) 。

崇祯 (chōng zhēn) 是日更定 (gēng) 焉得更有此人 (gèng) 余挐一小舟 (ráo) 毳衣炉火 (cuì) 雾凇 (sōng) 沆砀 (hàng dàng) 余强饮三大白 (qiǎng) 喃喃 (nán nán)

生: (齐读后标注)

(三) 再读文章———做到读懂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文章, 解决大屏幕上两个问题 (出示幻灯片三)

1:总结文章大意。

2:理出文章结构。

生: (读课文并思考) 。

师:好, 请李睿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3:讲的是张岱雪夜游西湖。

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请其他同学也思考。

生4:是张岱雪夜游西湖时所见所感。

师:很好, 张娜同学较之李睿, 点出了所见所感。能不能再全面一点?提醒同学们, 文章两段各有内容, 不能顾此失彼。

生3:是张岱雪夜游西湖见到了美景且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

师:很好!李睿同学总结很全面, 点出了知音二字。下面请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5:可以用段意来表示吗?

师:可以。

生5:第一段讲张岱在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第二段讲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两个人并喝酒。

师:这是段意, 能不能画成结构图示?

生5:我试试。 (上黑板画)

张岱在一个大雪之夜游西湖赏雪景→在湖心亭上遇到了两个人并喝了酒。

师 (笑) :王娇倒省事, 一个箭头就解决问题了。同学们觉得这样算不算结构?

同学们:算。

师:虽然不够细, 但也算一个粗框架。王娇同学的图示给我一个灵感, 同学们思考一下, 用诗句勾出文章结构。

生思考后举手。

生6:大雪之夜游西湖, 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 (鼓掌) 很好, 谁再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7:雪夜游西湖, 偶遇金陵客。

师:很好, 五言也好, 李龙的回答好在一个偶字。提醒一下, 将作者游玩目的等都考虑进去。

生8:独往西湖赏雪景, 湖心亭遇金陵客。

师:第二句大家再斟酌一下, 考虑一下舟子的迷惑。

生3:舟子说两人都很痴。

师:那两人是有共同点的, 我们可以说两人是什么?

生9:知音。

生8 (抢) :湖心亭上遇知音。

师:很好, 王艳同学不愧是语文科代表。就这句了。

板书:独往西湖赏雪景→湖心亭上遇知音

(四) 精读课文———做到读透

师:好啊, 我们这两句诗, 点出了作者是独游西湖, 目的是赏雪景, 在湖心亭上遇到了知音, 全面而精巧地理出了结构。下面请认真读文章第一段并找出写景的句子。

学生读课文。

师:找到的请举手。

生9 (读)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请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听我读这一段。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彻骨的美!

师 (播放音乐, 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读出辽远、孤寂) 。

师:王艳, 谈谈你的感受。

生8:西湖的山水融为白茫茫一片, 淡淡的轮廓依稀可辨。

师:从何看出?

生8:文中有很明显的字词, 如“沆砀”, 注释解释为白气弥漫,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这句, 用一个与字将天、云、水三样景物连在一起, 很明显浑然一体, 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则用痕、点、芥、粒来形容, 给人云遮雾罩的感觉。

生 (不约而同鼓掌)

师:王艳同学不愧是课代表。我还有一个疑问要你帮助解决, 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来形容长堤、湖心亭、舟、舟中人。我感觉不合常理, 你觉得呢?

生8:老师是不是觉得有点小了?

师:是啊, 这几个词用的不好?我们换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不是更好吗?

生12 (抢) :不好!

师:为什么不好?

生8:我觉得作者在写人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

生7:还有人在时空面前的渺小感。

师:大家的帮助使我茅塞顿开, 老师想起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应该也是张岱此时的感慨。

生 (笑) :还是老师厉害。

师:是作者厉害, 回头看, 作者写景妙在哪儿?

生6:寥寥几笔就把雪后西湖完美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很好, 你点出了“寥寥数笔”和“完美”两个词。注意这描写中含有的情感。这种描写方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生6:白描。

师:对, 白描。我们以前讲过, 同学们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生12:鲁迅先生写一个人牙疼“歪着嘴吸风。”

生2:鲁迅先生写长妈妈睡觉摆成一个大字。……

(大部分同学踊跃发言)

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白描手法, 老师提醒同学们, 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多用白描手法。

师:张岱选择一个天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冬夜去湖面泛舟, 其行为异于常人。能不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评价一下他的行为?

生9:痴。

师:怎么理解他这种痴?

生12:就是傻、呆呗。

(众生大笑)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痴的了解还不到位, 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 看看张岱的痴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讨论后回答:大雪天独自一人夜赏雪景, 异于常人;看到美丽的雪景不禁沉醉其中;遇金陵人, 喝酒两杯却不问姓氏, 不问来由。

师:很好, 同学们抓住了文中关键点。痴从何来?

生8:来自他不随流俗, 超凡脱俗的名士风度。

师:有点这个意思, 鲁迅先生曾说魏晋时政治之诡谲, 四海之骚然造成了魏晋多名士, 张岱的痴确实与他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有一个细节大家注意了没?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到清朝, 他为什么还用明朝年号来纪年呢?

生8:思念故国。

师:对, 故国的思念。明亡以后, 张岱曾参加过抗清斗争, 后避居山中。生活异常清苦, “风雨凄然, 午炊不继”, 但他发誓不向清廷妥协。

师:现在我们明白了张岱为什么痴, 他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 因为他心中有故国之思, 亡国之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他不看平常之景, 他笔下的雪景也蒙着一层谈谈的伤感。此刻, 你觉得张岱的“痴”是傻, 是呆吗?

学生感悟、体会:不是。

师:我们可以再用两句诗来总结张岱痴人情怀“遗民难了故国梦, 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 (大字板书) 独往西湖赏雪景, 湖心亭上遇知音。遗民难了故国梦, 看似疯魔实是真!

师:“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是最真的情感。我们无法真正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要感谢张岱, 正因为他的满腔痴情, 让我们在熟悉的地方看到了别样风情。也许当我们有机会去西湖看雪景的时候, 心头会浮起那些美丽而伤感的句子。

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 篇8

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张岱没有一个和他一样有心看雪的志趣相投的朋友。“他不想被俗人扰了雅兴。他想独品一湖雪。”

二是张岱来到湖心亭后发现“金陵客约了朋友,烧炉煮酒,把个湖心亭搞得热气腾腾地”。李先生认为这一幕大煞风景,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被破坏了。

三是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李先生认为他们“在语言和行动上都是不对称的,并不和谐”。“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多少会让张岱在不期而遇金陵客的惊奇之余产生一点点失落感”。张岱不发一语是因为不想说,也无惊喜可言。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而 别”喝完就走,看来张岱“似有些敷衍之意”。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

四是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

李先生基于以上四点理由得出了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的结论。对于这一结论,我认为还有必要再斟酌一番。下面,让我们循着李文的思路加以考辨。

一、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是因为他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只要读过张岱其他的作品,就不难发现这不是事实。《陶庵梦忆》中有《陈章侯》一文,文中就回忆了张岱与画家陈章侯月夜泛舟西湖的往事。可见张岱是有志趣相投的朋友的。那么张岱为什么选择在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更定时分独往湖心亭看雪呢?我想这与张岱的西湖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曾说:“阔别西湖二十八载,然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而梦中之西湖,实未尝一日别余也。”“西湖之于张岱,既是他往昔衣锦繁华的象征,又是他今日国破家亡的见证,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昼夜,在张岱眼中,西湖都是美的。晚明嘉兴人汪珂玉有“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之说。也许是因为西湖的雪景毕竟是不常见的。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雪景就更罕见了。更定时分,在夜色的衬托下,西湖的雪景又有别于白天。痴于山水的张岱怎么可能放过这样好的领略西湖别样风韵的机会呢?所以他当然会选择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时刻去西湖。无论有没有朋友陪伴,都丝毫不能影响他的欣赏西湖雪景的兴致。他独往湖心亭看雪或许是那夜一时兴起,兴之所至,所以欣然独往。

二、金陵客烧炉煮酒破坏了张岱苦心经营的独品一湖雪的氛围吗?

《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在《陶庵梦忆》中有《龙山雪》一文。记叙的是张岱雪夜游龙山,酒曲佐兴的情景。文中写道: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可见,在这样的天气,夜晚欣赏雪景是非常寒冷的,是很有必要喝酒御寒的。如果在这样的时候,能喝上一杯热腾腾的酒无疑是令人愉快的。所以,我认为金陵客在湖心亭烧炉煮酒,并没有破坏张岱赏雪的心情。既然张岱并不是想独自欣赏西湖的雪景,那么当金陵客盛情邀请他喝酒时,想必他会欣然接受。张岱并没有苦心经营“独品一湖雪的氛围”,金陵客烧炉煮酒当然也不会破坏这一氛围。

三、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不和谐吗?

李先生认为“见余”,金陵客大喜,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主人口吻似”的感叹。这一感叹真的有“主人口吻”吗?在大雪三日后湖中人鸟声俱绝的夜晚,金陵客大概没想到能遇到和他们一样冒着严寒来欣赏西湖雪景的人。所以金陵客见到张岱大喜,认为是遇到了志趣相投的知音。因而发出了“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从金陵客的这句感叹中,只能听出他把张岱引为知音的喜悦,听不出金陵客视自己为西湖主人之意。想来张岱听到这句话时,也不会有失落之感。

李先生认为金陵客“拉余同饮”,张岱“并不是很情愿,只是碍于情面才应付陪饮的”。这也是说不通的。金陵客与张岱素不相识,这从下文的张岱“问其姓氏”可以看出。既然他们素不相识,张岱就没有必要碍于情面应付陪饮。即使盛情难却,那最多喝一杯也就罢了。怎么会“强饮三大白”?李先生把这句话中的“强”理解为勉强,即不愿意喝酒,但碍于情面勉强喝酒。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准确的。“强”在这里确实可以理解为“勉强”。《说文解字》中说“勉,强也”。可见,“强”有“勉”之意。《汉语源流字典》中“勉”的其中一种含义,就是“力量不够或不情愿还尽力去做”的意思。也就是说,“勉强”这个词其实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另一种是不情愿还尽力去做。在《湖心亭看雪》中,“强”解释为“不情愿还尽力去做”于情于理不合。那么是否可以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呢?从张岱的《龙山雪》一文“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中,可以看出张岱的酒量并不大,他本以为用大杯喝酒是会醉的,但是因为天气太冷,“积雪欱之,竟不得醉”。在湖心亭,素不相识的金陵客拉他同饮,他虽酒量不够大,但还是“强饮三大白”。张岱的这一举动说明他也是把金陵客视为知音的。在这里,把“强”解释为“力量不够还尽力去做”,是完全说得通的。endprint

李先生认为从“而别”的“而”和“及下船”的“及”两个字,“也可以看出张岱好像已经有些不耐烦的意味了”。“而”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然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是说“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才告辞”。“及”在这里是“到……的时候”的意思。“及下船”是说“到下船的时候”。从这两句话中并不能读出张岱有丝毫不耐烦的意味。

由此可见,在张岱与金陵客的交往中,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是和谐的。

四、金陵客是俗人吗?

李先生认为“张岱骨子里和金陵客根本就是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只可与雅者言难为俗人道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金陵客“只不过是找个清净的地方喝酒而已,并不是真正在欣赏雪湖”。金陵客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来到湖心亭只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吗?我以为不然。大雪三日后的夜晚有多寒冷,从张岱“拥毳衣炉火”的举动就可以感受得到。如果金陵客仅仅是为了找个清静的地方喝酒,他们何必自讨苦吃,跑到这样一个寒冷的地方受冻?找个温暖而又安静的地方喝酒,不是更惬意吗?这样的地方在杭州应该容易找到吧!所以,金陵客在那个夜晚来到湖心亭应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欣赏西湖雪后的奇景。在这一点上,金陵客与张岱是完全一致的。如果说张岱是“雅者”,那么金陵客就绝不是“俗人”。

李先生认为张岱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反衬自己对西湖的一片痴心。对于这一结论,我不敢苟同。因为金陵客并不俗,所以张岱并没有用金陵客的俗反衬自己的雅的意思。我们设想一下,当张岱兴致勃勃地独往湖心亭看雪时,遇见了俗不可耐的金陵客,本不想喝酒的他被迫喝了三大杯酒,那是多么令人扫兴的事啊!张岱偶遇金陵客发生在明亡以前,《湖心亭看雪》写于明亡以后。在阔别西湖多年以后,张岱说“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记忆中的西湖,对于张岱来说,是“梦中的理想乐园”。如果遇见金陵客是那么令人扫兴,张岱有什么必要在多年以后还特地写一篇文章记叙这件往事呢?又有什么必要把它收入《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中呢?想必那一夜的奇景,那一夜的奇遇对于张岱来说都是美好的回忆,所以在时隔多年以后,张岱对那一夜的情景还会记得如此清晰。从《湖心亭看雪》中,我们确实能读出张岱的“痴”。但是,别忘了,同样“痴”的还有金陵客。

参考文献:

李明哲《一片痴心在雪湖——重读〈湖心亭看雪〉》,2013年11月《语文学习》,第56、57页。

张岱《西湖梦寻》第7页,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胡益民《张岱评传》第290、29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张岱著 林邦钧注评《陶庵梦忆注评》第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湖心亭看雪》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反复诵读,培养语感及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研讨、品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走进一类特殊的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味、把握作者彻悟人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培养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抉择观。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本文是张岱小品的传世之作。作者通过追记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全文文笔简炼,不足200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水远的广阔境界,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了出来。鉴于初二的学生文言功底不厚,生活阅历不深,想品味出张岱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有一定难度,教师应重视诵读和引导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一步步把学生带进文本的内核,抓住文眼“痴”让学生在研讨中提升层次和境界。另外,课堂上要把教师的预设性问题和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析、感悟。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生词。

查资料了解张岱生平。

1、导入

回忆与西湖有关的诗例:

春意盎然: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温柔缠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碧叶红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寒冰一片的西湖又是怎么样的呢?引入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2、整体感知

诵读、复述课文内容:

a、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进入情境,揣摩意境;注意感情基调的细微变化。c、生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后质疑。

d、生复述课文内容,力求用散文化的语言。

3、研读赏析

(1)齐读美文,找文中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痴)(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寻痴? a、痴行:时间——是夜更定

天气——大雪三日、西湖人鸟声俱绝

在非常寻常的时间和天气独往湖心亭看雪。

b、痴景:全景——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相接、上下一白 气势非凡,天地苍茫。

近景——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渺小,微弱。

两者对比鲜明,产生“寄蜉蚴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之人生情绪。

c、痴心:理解“湖中焉得此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体验感悟

在品位了文本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质疑,生成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生活与人生的感悟。

例:用“崇侦”纪年?

“独往”与“舟中两三粒”是否矛盾? 先饮酒,后问姓名,为何? „„

5、教学活动片段

生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为何仍用“崇侦”? 师:确实纳闷,是张岱的笔误吗?

生2:张岱会说,其实你们不懂我的心!(众笑)师:张岱说,知音好难觅!

生2:虽然明朝已亡,但张岱怎会因繁华红尘忘记故国呢?用“崇侦”纪年表明他怀念前朝,感慨更替。师:很有见解,还有不理解之处吗? 生3: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看得很仔细,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相同的感受!我们要不要叫张岱改一下?

生4:不急,我们还是先研究一下再说吧!

生5:从文中写景来看,天地苍茫,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他根本没把舟子看成人,他觉得人是属于自然的!师:太妙了!

生6:后在湖心亭与人饮酒,他竟然不问对方姓名,由此看来既使是知音,他尚且不顾,何况是区区一舟子呢? 师:漂亮!

生7:张岱想:既然我无法改变这天下,那我就在山水之间度过余生吧!生3:我懂了,张岱是一心想把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完全不顾世俗世界,好一个超凡脱俗的痴人!

师:是啊,张岱寄情于宁静清寒之山水,在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师生齐诵《江雪》)同学们,最后送大家一首诗,曹雪芹的《红楼梦》,让我们再次细细品味张岱之痴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四、教学设计反思

整堂课贯穿“读”,通过一遍遍丰富多彩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教师及时创设问题情境,把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相结合,引导并帮助学生解除了在理解、感悟文本时的思维障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锤炼意蕴,提高了语文素养,同时也提高了认识现实生活的能力!

江山市淤头镇初中

上一篇:具体体验无线路由连接设置下一篇:国际贸易实务期中复习题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