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共14篇)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 篇1

中考越来越近了,许多考生都开始变得慌张,感觉无处着手,三年学的东西,最后四个月如何复习呢?其实大可不必,根据我们对历届考生的考前观察,加以总结,对这个阶段的复习进行简单的说明,希望对这个阶段困惑的你有所帮助。

首先强调的是基础。争取在最后的几个月能够达到基础零失分,不要惊讶,中考110分以上的考生基本上都是零失分,方法很简单,把考试说明上的二字、四字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四字词语要知道解释。打印三份第一份可以借助工具书查找字音、词义;第二份,默写、第三份对错的加以改正,每月重复两次字音、字形、成语应该就没问题了。熟语、文学常识、都可以用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完成。病句常考的几大类型每天练五道题,坚持十天,你会发现病句很简单。

其次是综合性学习。这部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丢分的,要找典型题来练习,如材料题和图表题。材料题,首先是读清题干,然后是找准答题区间,去区间里找关键词、关键句来答题。对图表的分析要关注表头、关注表里的每项内容,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关注、最大最小值。根据问题要求选取归纳的信息答题,建议做近三年真题模拟题。

阅读是中学语文的重点环节决不可掉以轻心。首先是必考文言篇目要会翻译,对内容熟练、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特别是文中的重点实词、和重点句式要进行汇总,准确翻译,加以记忆。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关键词、关键句的含义、句段的作用、词句的赏析以及拓展延伸的解题方法都要有明确的了解。说明文的材料链接和某词去掉可不可以等题型。议论文,找论点、论证过程及思路的把握、补充论据可以做为现阶段突破的重点,可以留心下。建议做近三年中考真题及一、二模题。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 篇2

一、抓好课堂主阵地, 发挥集体的力量

1.集体备课坚持不懈:“预则立, 不预则废。 ”教学效率要提高, 课前必须有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至少做到有一个星期的提前量。 按期初制订的教研计划, 由主备课老师把课件和教案提前一周放到公用文件夹供同学科老师参考, 非主备课同学科老师要进行二次备课。 每周二的下午举行政治学科教研活动, 有时还要录像。 教研内容分两块:一是交流上一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二是交流下一周的上课内容要注意些什么。 这种集体研讨集思广益, 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作用。

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一是结合最新时事。 为了提高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的参与度, 对以前的课件要保持更新, 加入最新的时事热点以保持学科内容的时代性, 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对社会时事进行分析的能力。 我们坚持每节课使用课件, 以增加课堂的容量。 二是学案导学。 坚持边讲边练, 让学生动脑动手, 在练习册或导学案上练练手, 防止眼高手低, 促进全体参与。

3.坚持用课上一段时间复习旧知:在上课的最初5至10分钟主要是通过填空题选择和判断题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 把上一次学生练习中主要错误编入课件作为课前复习内容。

二、把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捆绑销售”

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的关键一步, 是关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 切忌把知识点孤立地教授给学生, 既要打通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又要打通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把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捆绑起来,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这就好像在打仗中单个的手枪射击对手, 威力不如扔一颗手榴弹。

比说在教学 “道德法律紧相连”这部分内容时, 一般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以下七个考点:第一, 立法机关要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第二,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依法办事, 做到有法必依;第三,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 法严格执法, 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四, 国家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以德治国, 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第五, 公民要树立法治观念, 学法、守法、用法;第六, 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七, 公民要依法行使监督权。 首先我给这个组合起个有趣的名字叫“德法组合拳”。 那么在做辨析题的时候我强调, 如果题目中强调某一个部分, 把这一部分的理由说出来, 再补充另外的六点。 我们把这种解法称为 “非常1+6”, “1”即辨析题观点中正确的部分, 这个 “1”之所以称非常, 因为必须对这个“1”的观点说明理由, “6”即组合拳中另外的六点。 巧借中央台的“非常6+1”使学生在会心一笑中轻松掌握这个组合拳。

又如在讲“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时候, 教材强调三个点:第一点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第二点是要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第三点是要在实践中加以创新。 这三个点在实际解题的时候也经常有组合运用, 但是学生总漏掉这个或那个。 因此, 我给它取名字叫“文化发展组合拳”, 要求学生组合运用。 在介绍这个名字以后, 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动作, 以代表“文化发展组合拳”, 即让学生把组合拳与自己的设计肢体动作联系起来。 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 有学生马上做了一个射箭向天的动作, 并且解释道:“一只手代表的是传统文化, 另一只手代表的是外来文化, 还有两只手指向的天空代表着‘星星’, 与‘创新’的‘新’取谐音, 意指‘创新’。 那么整个动作寓意是要一手抱着传统文化, 一手学习外来文化, 我们要指向‘星星’——学会创新。 ”这个动作, 得到了很多学生的认可, 也被我在课堂上采用。 那么学生通过这种创新的肢体语言, 以幽默风趣的形式把三个内容组合起来, 学生乐于接受, 有的还在QQ群中推广。

三、编制系统复习资料, 发挥系统的能量

1.编制系统的导学案和复习提纲。 在开卷考试形势下, 复习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编制资料的时候力求资料的完整性。 比如说导学案的编制、复习提纲的编制, 都按教材体系一贯到底、不留空缺、风格一致, 最后装订成册。 当学生把导学案全部完成的时候, 装订一下, 就是一本小册子, 学生看着挺有成就感, 翻看他这本小册子的时候, 就可以看到他以前学习的痕迹, 通过反思积累经验、学习技能。

复习资料的编制要做到“有据有点有线”。 “有据”就是以课标为依据;“有点”就是要强化基础, 突出重点;“有线”就是根据教材中的主线, 理出知识体系。 上一届初三我们按此原则编制《2014年中考复习要点》, 内容主要是教材的基本问题, 由学生带入考场, 学生反映它发挥很大的作用。

2.平时练习的内容成系统。 我发现在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前学后忘。 仔细想来, 其实这是我们遗忘规律导致的正常现象。 如果每一次练习都单独以一个单元为内容而不把前面的章节放进去, 那么试想等最后一单元练习时, 第一单元的内容学生有多长时间没有接触过? 我们可以通过再次复习提高, 但是把已经忘记的内容重新再拾起来, 不如在还没有完全忘记的时候, 就开始复习。

我们的做法是每次小练习中都渗透进本册教材中所有已学章节的内容。 前面的在量上少些, 最后一章节多点。 前面的内容虽少但要精, 精在它必是重要的知识点, 是中考常考点易考点, 或是学生的易错点。 通过如此编制试卷, 即使有的学生不会有意识地主动复习前面的内容, 我们在讲评试卷的时候, 就会让他们被动复习前面的内容。

3.练习题型的系统性。 一模以后, 就开始抓题型的专题练习, 通过精心选择, 每个学生要过关一百个选择题, 六十个判断题, 背120个填空句子。

四、灵活运用各权威复习资料, 发挥其导向性

1.用好 《能力自测 》。 《能力自测 》是由苏州市教研员朱开群老师主持编制的, 正如他所说, 能力自测上的选择题和判断题, 会在中考试卷当中原题呈现, 其中的主观题题、设问风格与中考试卷完全一致。 下学期《能力自测》就是教材, 每课必用, 每题必做。 不仅如此, 还要对错题严重的重做, 条件变化后再做。

2.用好 《时事杂志 》, 根据以往经验, 《时事杂志 》上一些试题也会在中考当中以变式形式出现, 如《名师导学》、《考考自己》等栏目都与中考有紧密关系。

3.用好各地模拟试卷和列届中考题。 在第三轮复习当中我们一般要学生做掉十套综合模拟试卷。第二次模拟考试以后, 来自各地的模拟试卷中见与苏州中考风格一致的, 首先自己做一遍, 把自己认为的好的试卷选择出来, 或从试卷中挑出好的题目, 另组试卷。 精选的练习内容后, 怎么让学生做也是个问题。 这个时间一定要注意反馈的及时性——做到当堂反馈。 于是我们把综合试卷变成多张16K小练习, 当堂练习反馈, 学生的能力当堂得到提高。 最后阶段, 每堂必练, 以练带讲。 同时练必计时, 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使学生对自己完成主观和客观题的平均用时有基本了解。

4.关注教研会议上教研员的讲话, 吃透讲话精神, 融入平时的教学设计和对学生的要求中。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初三中考的具体复习计划 篇3

一,整体思维

因为语文学习是分阶段、分课时进行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课时都要接触到一些新知识,学到的知识就变成了旧知识。新旧知识有联系,但由于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知识之间存在差距。为了使新旧知识相互交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形成知识网络,达到掌握和应用知识的目的,我们采用了疏通思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复习的方法。

二、具体做法

(一)课本知识的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以课本为基础,帮助学生通过课本,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复习时间短,我们准备采取以下方法:大胆选择复习内容,打破一篇篇复习的方法,确定重点书籍,然后按体裁进行复习。按体裁复习时,要确定重点单位、重点课文、语文知识(当然也涉及一些非重点内容),然后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盲目复习。同时,如何测试这些内容,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二)知识分类综述

在课本知识复习的基础上,初中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按以下几类进行复习:

1.基础知识和语言应用

这里有很多知识点,但主要是要求学生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应该能够模仿句子,理解对联,根据一句话练习观点,使用语言简洁,连贯,恰当。

2.阅读训练

(1)现代阅读

现代文学阅读是中考复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将现代文学分为叙事类(包括散文和小说)、说明文和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会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年来试题的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汉语阅读风格多样,主题丰富,寓意深刻,强调整体理解。《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全面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所以,我们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涵盖每一种类型,但是不能面对。我们准备在评审过程中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给出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精心选择阅读材料,主要选择含义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题型,重点设置能检验学生理解和把握整篇文章能力的分层次题型,重点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创造性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评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意方法指导。在解决阅读问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关心答案,而是总结关于规律性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阅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不仅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课程标准》指出文言文的学习目标是:“读文言文很容易,基本内容可以借助注释和参考书来理解。背诵优秀

80篇。”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中考命题上除了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外,课外阅读文段必须难度适中。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3、作文训练

我们在这一阶段主要让学生会学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让学生明确每一类文章的写法。同时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三)综合强化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我们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限时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4、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在这时应让学生适应,但要控制次数,防止学生产生厌考情绪。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篇4

针对全体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力争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出最佳状态,挖掘潜能,实现同学们心中的美好理想。在复习教学中组织学生做好“厚书变薄,薄书变厚”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学工作,争取在毕业和升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一、教学总目标:

1、提高物理成绩在全市的排名位置。

2、在升学考试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更要提高学生的优秀率,更期望能有满分卷。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

1、复习初中物理全部。

2、做好分部和综合训练。

三、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力学和电学两大部分。

力学的重点是压强、浮力、杠杆、机械效率。而且出题的综合性较强,与前面学过的力的平衡等知识联系密切。其中浮力是历年中考的热点,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学生认为是最难入手的知识。

电学的重点是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的综合题又是电学考试的难点。学生对于画等效电路图的问题总是理解不好,造成失误。

2、声学、热学、光学中,热量的计算和光学做图是考试常出的考点。尤其是光学做图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知识。

四、做好三轮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

1.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4)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要以专题为单位,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2)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围绕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要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

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第三轮复习,也就是模拟题的组卷和讲评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详细统计学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出错较集中的题具有代表性,是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6、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7、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出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8、教师要教学民主,要有蹲下来看“学生的世界”的心态,深入到学生具体思维中去,了解心态和个性,与学生平等相处,相互尊重,在“榜样的力量”感染下,学生们主动学习,刻苦用功,以极大的热情,进行创造性的复习。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计划 篇5

1、本届初三年级共4个教学班,学生整体情况良好,但学习主动性不高,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3、阅读历年中考题,明确考试方向。

二、复习拟定分为三轮:

第一轮:梳理教材,掌握基础知识。

要求:以课本为纲,辅以复习材料,按照“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知识,同时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教材的整体线索有一定的了解。

措施:(1)做好思想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强调本次考试的重要性,提高主动学习的意识,营造学习的氛围。

(2)解答学生提出的学习上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3)加强落实,在检测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留知识疑点,对知识的把握达到“准、全、牢、熟”。

(4)表扬先进,对学习懒惰和落后者常抓不懈。

第二轮:抓重点、难点,搞专题,提能力。

要求: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基础知识,但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本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打破教材体系,归类复习,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培养能力,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特征、历史线索,由点到线、到面,构建起整体历史知识网络,获取规律性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形成知识体系。

在专题复习时还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历史问题现实化”),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措施:(1)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通过列表、编写提纲等多种形式再次巩固。

(2)注重扶优补差,设法缩小差距。 对“学困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层、个别补漏。

(3)充分利用手边资料加以练习。

(4)每月进行全级统一的“月考”,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公榜表扬,重视宣传工作。

第三轮: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做好考前辅导。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 篇6

一、辅导书的使用有利有弊

我认为学生使用辅导书就像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反之, 如果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老师提问和做作业而买辅导书回来抄答案, 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惰性和投机取巧的心理。

(一) 辅导书的好处

数学辅导书在师生的教与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

数学辅导书里很多题目出自名家之手, 有深度, 有代表性, 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 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时, 课本只给出一般式和顶点式两种形式。许多辅导书增加了交点式,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形式以求更便利地解决问题。因此, 数学辅导书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有助于学生积累解题经验, 启迪学生智慧, 开阔学生的视野。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习数学应与生活、应用密切联系, 学习有用的数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 除了做到把知识在课内渗透, 还应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让学生在自己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辅导书中许多题目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 又能把学生引到学习的情境中去, 使学生思维上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锻炼, 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 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许多数学辅导书提供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和阅读材料, 对于开阔学生数学视野, 发展数学思维起了很大的帮助。它们使学生产生对生活、对数学的热爱,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能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生活世界。

(二) 辅导书的弊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辅导书的使用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辅导书成了“答案书”。

由于现在学生功课重、时间紧, 为了应付老师课堂提问或快速完成作业就照抄辅导书上的课后习题答案, 班上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答案书”。辅导书对某些学生来说只起到了提供答案的作用, 大大降低了辅导书的使用效率。

2. 辅导书起了“拐杖”的作用。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 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辅导书, 甚至有的学生在老师讲解时还看辅导书。有些学生觉得自己读得很明白, 可是合上书又不明白了。这使得辅导书成了“拐杖”, 学生一旦离开它就不能独立行走, 导致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缓慢, 效率很低。

3. 辅导书选择不当, 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些辅导书脱离实际生活, 脱离课本拔高训练, 片面追求学生高分, 推行应试教育, 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辅导书

数学辅导书的使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正确使用数学辅导书

要想让学生眼中的“答案书”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辅导用书, 教师应先让学生认识到在课堂上看教辅书的危害。这种行为会导致学生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凡事看看答案即可, 没必要再去绞尽脑汁去思考了, 久而久之, 对老师的讲解失去兴趣, 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逐渐下降。教师应告诉学生平常练习可以参考教辅用书上的答案, 但必须懂得教辅用书上为什么要这样表达, 可以自己先尝试解题, 然后把自己的答案和教辅用书上的答案进行对比, 找出不足的地方根据辅导书上的答案进行修改, 渐渐摆脱对辅导书的依赖。

(二) 正确选材

一方面辅导书的选择应该与初三阶段的复习相匹配:初三第一学期, 尤其是期中以后, 最好选用一些偏重讲解的辅导书, 这样不仅能巩固基础知识, 也可以让自己对初三的一些经典的传统习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有效避免做题的盲目性;期末考试完毕, 选择讲解与练习兼重的辅导书是这个时候最实用的, 选这类辅导书应选用水平高, 质量好的。使用这类辅导书时, 应是研究阅读完前面的讲解内容, 然后认真完成后面的练习。第二学期开始, 基本上全面进入了总复习阶段, 选择习题集较实用。这个阶段, 主要是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特别是全国中考试题汇编, 练习真题, 紧贴中考, 熟能生巧, 巧能生速, 可使自己在中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方面, 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定适合自身的辅导书。选择的辅导书中的练习不能太难, 也不能过于简单。太难, 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过于简单, 就不能达到训练思维的作用。另外, 课辅作业量不宜过多, 应体现“精讲多练”的精神, 不宜搞题海战术。

(三) 适当点拨

教师应对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 比较系统的, 有独特见解的典型题目要进行集中评讲。对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合作研究还不能解决的疑惑问题, 教师也应及时进行点拨。

(四) 精心提炼, 注重反思

对于精选的题, 要让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不断提炼、不断深化, 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计划 篇7

初三数学总复习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的知识体系,准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我们解决好复习中的问题;时间与效率;知识梳理与创新能力;复习与教研等。处理和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德、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全体性。复习阶段时间短、任务重。在此阶段要处理好全体与部分的关系,既要推动全体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使他们更加出类拔萃。坚持面向全体,就是体现我校的办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2、强调复习的全面性。初中阶段时间跨度长,内容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数学复习好,突出的一点就是注意复习要全面。认真梳理知识体系,分清重点,合理分配时间;注意知识间的渗透,以点牵线,以线成面,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计划性。制订详细的计划,在复习阶段处理好三个阶段(即章节、专题、综合)、几何与代数、课堂与练习、基础与能力、基础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按部就班、循环渐进。

4、强调能力性。在系统复习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实践与创新的能力。

5、注意学科间的渗透,体现应用性和时代性。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选题要精练,要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选题尽量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时代性,避免题海战。

三、方法和措施

1、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统一认识。

认真学习大纲和考纲,特别是苏州市有关中考的精神和中考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方面有待整合提高,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2、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初三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我们的想法是:将整个复习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题安排了较大比例(70%以上)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具体做法是:①结合苏州市教研室编写的自测丛书,对各章节按《数与式》、《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函数》《概率及统计初步》、《几何基本概念和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这几个单元进行系统复习。此单元复习主要进行查漏补缺,不留任何盲点,强化巩固重要的、易错的知识点,努力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规律。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就中考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一些资料,①应用型问题:2004年应用类的试题仍将是热点,且题型背景将更加丰富多彩。市场经济、人文社会、环境保护、学科交融、方案设计、操作决策;②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的转化的图表信息题;③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④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题;⑤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归纳猜想、操作探究性试题;(6)几代综合题(数行结合)(7)图形与证明(8)填空题训练(9)选择题训练(10)中考新题型。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本阶段从5月27日~6月10日,约15天左右)

第四阶段:模拟练习回味练习

从模拟试卷中精选十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在中考的前一周,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分八块编成回味练习,扫清盲点。

3、加强教学研究,发挥群体优势

(1)对各单元重点部分进行重点备课,相互切磋,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2)努力寻求高质量的复习方法,随时小范围的调整,提高复习效率。

(3)研讨复习模式,认真上课

复习模式 :

①构造知识网络:把本节课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的整体结构,然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基础训练中,由学生独立完成后,并进行点评。

②例题分析:根据本课的内容,精心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题,经过教师的启发、点拨、解题规律、解题的技巧,努力采用题组的方式,对课本例题进行整合、拓展和提高,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③课内练习:把所讲例题进行变式、拓宽,以”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原则,疑难问题中的关键,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切不可以讲而取而代之。并重视运算的正确性和解题的规范性。

④布置作业;设置时要有针对性,有较明显的梯度;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分必做题和拓展提高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老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评讲,不留隐患。

⑤对复习课的模式进行充实提高,加强研讨,并总结写成经验文章。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教学计划 篇8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第二轮复习的形式,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以教学案为主。

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集中、归类,重点难点热点突出复习,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第三阶段:综合训练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演练,查漏补缺,俗称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第四阶段:查漏补缺

对学生仍然模糊的或已忘记的知识让学生回归课本,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迎接中考。

总之,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初三数学集体备课

浅谈中考语文复习的策略 篇9

一、计划周详, 突出复习的系统性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内容一般分为语言的积累语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五部分。复习一般从初三学年伊始,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说明》, 立足教材, 结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全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以合理分配时间和学习任务, 保证教学活动和复习科学有序地展开。一般来讲, 分两个阶段三个轮次安排初三语文学习。第一阶段:初三第一学期, 完成九年级语文上、下册课本内容的教学任务。第二阶段:分三轮完成应考复习内容。

第一轮复习———课本知识的梳理与强化。着重从课本入手, 以编制的《复习讲学稿》为依据, 对两册课本中的词语、诗文名句、文学常识、文言文等内容进行板块式复习, 穿插作文规范写作训练, 重点是古诗文的复习。

第二轮复习———专题综合复习。根据《考试说明》和中考命题规律, 打破学科原有顺序, 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认真完成字音字义、规范书写、词语运用、标点、病句、修辞、仿写、语言的综合运用等专题的复习, 以夯实基础。同时, 强化现代文阅读、作文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指导训练, 并辅之以基础知识的检测。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检测。全面总结检测复习情况, 检查复习效果, 模拟测试, 查漏补缺, 强化重点知识点、能力点, 全面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注重答题技巧的指导, 全面提高应试能力。

二、抓好细节, 夯实基础, 突出复习的有效性

第一, 在积累与运用方面, 研究近年中考的出题模式, 始终是以课本为纲, 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考查, 因而复习时要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修辞、标点符号、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古诗文默写、文学名著、汉字书写及书法常识、仿写、语言的实际综合运用等内容逐一进行专项训练。第二, 在阅读方面, 一定要从学会审题入手进行训练。第三, 在写作训练时, 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如审题构思、拟写作提纲或打腹稿、反复修改、一题多写等习惯的养成。第四, 答题方面, 首先要求学生要更加规范地答题。例如, 阅读中的语言赏析类题目, 就要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以及句式、作者情感等几个方面去思考。只要注意到以上这些方面, 并通过教师的反复训练指导, 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答题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三、把握重点, 突出阅读复习的针对性

除了扎实做好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要着力突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古诗文赏析三个重点。一是认真做好现代文阅读复习。在记叙文的阅读训练中, 首先要指导学生理清并记忆各种文体的文体常识, 再结合具体练习题着重把握记叙文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和记叙的线索、记叙的人称变化、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散文的语句赏析、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及性格特点的概括等;说明文的复习要抓住说明文的分类及顺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语言特点、让学生领会作品中的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联系文章与生活实际, 谈自己的感受, 发现及设想。议论文的训练要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语言的特点、对议论文中某些观点的体悟。二是文言文的阅读, 着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在复习时, 教师要引领学生对重点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与识记, 整理并记忆每课文言知识点, 重点词语反复训练, 句子翻译要以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还要注意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对比阅读。三是着力做好古诗词的赏析。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内古诗词的基础上, 加大对课外古诗词的训练力度, 教会学生从诗象、诗意、诗境三方面着手分析, 注意炼词、炼句及悟情等方面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训练, 让学生有能力在中考中答好此类题。

四、凸显作文地位, 强化作文训练

在第一轮复习中, 利用课前演讲时间进行美文和满分作文赏读, 并结合课文单元内容进行有计划的指导训练, 着重于命题、半命题、话题和材料作文的分类指导训练, 同时辅以小作文、周记、日记等, 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第二轮复习中, 应着重于中考作文命题中常见的几大主题 (学习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 爱心、励志、诚信等) 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分专题进行训练, 要狠抓练前的写作指导和练后的讲评指导, 教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组织等的方法, 重在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训练, 讲求实效性。

在第三轮复习中, 要在布局谋篇和语言优美生动方面加以强化。首先, 要教学生会拟一个吸引阅卷教师眼球的好题目。其次, 要开好头, 无论是开门见山还是环境气氛渲染、引用名言歌曲还是排比蓄势, 语言都应精美简洁, 谨防拖沓。第三, 要收好尾, 最基本的要做到首尾照应、凸显主题。第四, 还要注意分清文体, 记叙文要描写生动, 叙事完整, 尤其注重有特色的细节描写。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且尽早摆出观点, 论据要典型有说服力。

总之, 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面向全体, 有计划有策略地扎实复习,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时间, 一定会摘取中考胜利的丰硕果实。

摘要:中考语文复习能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理解更加深刻, 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强化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而, 只有做到有计划有策略地扎实复习, 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初三物理中考复习工作计划1 篇10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也是中考各门科目中较难的一门学科。因此,搞好总复习,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十分重要。

物理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复习具有巩固、深化、拓宽、综合、应用的作用。通过物理复习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有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制作能力、解释现象能力、解题计量能力)。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有效的复习,对提高单科及格率,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的物理复习策略是:

全面复习形成网络化:专题复习突出难点。紧扣教材内容,努力掌握方法和思路,以较高的观点把各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纵向和横向联系,形成网络化,使之对知识能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加强综合,学以致用:物理是一门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科学,所以应该唤起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能力。注意近年的物理试题已显示了,物理与社会、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及人文科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一、复习要点:

1、抓住基础知识。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7∶2∶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为此要学生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复习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例如:“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家里的照明电路等”。复习时应在近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要学生多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复习要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近年中考卷中都会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此类问题,因缘于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从近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复习要加大实验技能的提高。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探究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物理实验题的关键。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的使用。(3)考查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考查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考查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此部分的复习方法应在掌握一定的物理研究方法(尤其是变量控制法)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复习每个实验的基本内容,然后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认真操作练习,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还有,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变量控制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定理等等,物理规律的得到,都采用“变

量控制法”来进行探究的。另外,也使用了“等效替代法”,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由一个力的作用来替代;串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电阻的关系等。

5、复习要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生活中信息源随处可见,各种商品的说明、须知、用法及列车时刻表等,都向人们提供着信息,善于迅速从资料中选择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是人们在生活中应具有的能力,因此近两年围绕铭牌、说明书等出了一些信息类题,应引起重视,考试中信息的给予方式可以是图表或文字,学生要掌握解答此类问题的大致步骤,平时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收集有益信息的能力,阅读相关的物理学史。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前,许多学生在复习迎考过程中埋头苦做习题,忽视了最根本的、最必要的工作--阅读教材、信息窗等等,在中考中造成不该有的失分而后悔莫及。

二、关注热点问题,把握考试动态:

通过收集和挖掘近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发现热点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如磁悬浮列车、神州飞船、卫星上天)

(2)关注时事新闻。(如美国航天局的勇气者号登陆火星)

(3)关注估测能力。就是估计、估算,主要涉及学生实际生活中与所学知识直接相关的实际事例。(如估计考场温度,估计自己上三楼的功率等)

(4)关注动态、故障的分析能力。(如考核学生对电路故障原因的分析等)

(5)关注科学方法。(主要考核物理概念、规律形成中的思想方法)

(6)关注情景信息的问题。(如试卷上幅图片等大量的情景信息,让你从中筛选出有用的相关信息和内容,提出与物理知识相关的问题等。)

(7)关注开放性试题,(包括结果开放、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等),即在研究中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探究的方法,手段可以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定势,研究的结果并不唯一,表达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上学期末试卷上的煮汤圆题,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就有不少答案,可达4-5个之多)

(8)新的教学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中考物理中实验考核的分值在上升,而从试题内容上看,已从单纯的记忆型趋向实验探究设计型。因此,在复习中要加强训练。在实验探究中,要注意题目中提供的信息,明确研究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实验操作的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

三、题型结构

物理题型的显著变化是开放性的简答题和探究实验题等。简答题学生普遍存在着不知如何着手,解答不得要领的毛病,再加上简答题的题目很多,出题方式灵活,给中考复习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将这种题目的分类及解答方法简叙如下:

(1)纵向分类。按照课本内容逐一理解概念,把题目归为:蒸发、液化问题、浮沉问题、杠杆问题、安全用电问题等。每类题目都有各自基本的答题方式。

(2)横向分类。根据解答方式不同,可把简答题分为:A、直接叙述题;B、用公式方式等数学语言帮助解答题;C、需用图表帮助解答的问题题。

对于此类题目,要学生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认真体会答题的顺序,理解每条答语与题目的联系,多做几道题目、多比较答案,能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另外,还要设置习题训练:

在复习课教学中,要通过巧设类型练习题来抓训练的。在落实复习课中的练习,通过解题这一途径来完成,这就需要精选习题,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比如:采用纵向型练习题.这类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可设计为填空题,亦可作为选择题、计算题.通过这种练习题的训练,不仅能较系统、全面地掌握知识,且能适应多种题型。

四、物理总复习提供几点建议

明确方向抓基础: 复习教学应立足基础,面向全体,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复习课教学与新授课教学一样,首先应领会<新课标>、把握好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范围、教学分量、教学目的与要求,备课时既不能超要求,也不能降低要求。(这里必须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防止抛开教科书,随心所欲淹入题海的自由倾向,二是防止把教科书看成是“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式的形式倾向。)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等问题。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按其内在联系进行有序组合,即由知识点到知识线到知识面到知识网络,在复习中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掌握好基础知识对于提高中考成绩至关重要。基础题上丢分很可惜,基础较差的同学丢分情况更明显。这说明了更要把巩固基础知识放在首要位置。

另外,很多灵活题来源于基础题。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动手动脑掌握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中考试卷中比重相当大。物理中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立足于平时的实验教学,实验复习时,要学生认真体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在此前提下,思考除了课本上的方法外,还能否用所学过的其它仪器来完成同一实验,能否用其它方法来完成同一实验。因此,熟悉基本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与方法,仍然是实验复习的重要环节。

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实验考查是中考改革的必然趋势。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做一做。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中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物理命题对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考查有所加强。这类试题大多以现实问题立意命题,通过叙述物理情景并设问,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数学关系式进行求解。这方面的素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跟我们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比如体育方面的、生活问题的、家用电器问题等;另一类是比较新的科学前沿和科学事件,如神舟飞船等。总体来说,强调试题与科学技术、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处理这类问题先要找好切入点,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合理的物理模型和书本上所学过的物理问题,最后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出其中的物理规律及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再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求解。一般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涉及的物理知识并不难,关键是物理模型的正确转换。

3.普遍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复习时,要大胆放弃一些旧、偏、怪和无实际意义的题目,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层面上选取那些有价值、有时代气息、利于落实基础、培养能力的新题,达到提高处理信息能力的目的。

努力做到:复习全面仔细,知识点面结合,把握重点热点,概念牢固掌握,方法灵活运用。

我们的时间安排是:

总复习分三轮四个阶段进行:每轮都有一次月考。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将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面;(4周)

第二阶段:分类复习,按照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磁学、信息材料和实验、作图、计算等知识板块,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3周)

第三阶段:中考新题型(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题型)专题复习;(2周)

第四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2周)

第一轮时间从3月下旬到4月下旬,历时5周,对单元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梳理。

第一阶段是全面复习,要求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总揽全局,心中要有一盘棋计划,覆盖全部知识点,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回归课本,知识点要再现一次,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以课本及《考试说明》为基本的复习材料,切记避免偏题、难题、怪题等题海战术,重视课文的重要叙述、例题的分析、各探究实验的基本作法、各图示的说明及练习题的解法等。要逐句逐题的让学生明白,这才是抓住了根本,复习效率才能更高。

初中物理大致分为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以及信息材料等内容,怎样抓好基础训练呢?我想,关键是抓好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规律的应用和基本公式的运用,这三大环节.

这一轮复习可以遵循这样三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各知识块的知识复习要交叉进行。第二个原则是先主再次,先抓重点再进行一般。(根据历年中考试题的分析,中考涉及10个重点知识,在每年的试题中必考,而且所占的比例约60%。这10个重点知识分别为力的概念、平衡力、密度、压强、反射定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比热、串并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它们共涉及7个单元,可以先复习这7个重点单元再复习其余次要单元。如先复习力、密度、压强,浮力、机械、运动可以放在最后。因为学生在复习之初,都会较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疲劳。这时再复习其次的6个单元。这6个单元不仅要求不高,而且相应地难度也较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度过这一段时间,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第三个原则是初

二、初三的内容交叉进行,也是给学生一个调节,加强新鲜感。当然,也可按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和磁学及信息材料等内容,归类来复习,这样,也不为是一种系统的复习。

第一阶段一般用4周左右时间,第五周进入第二阶段复习

第二阶段是重点复习、专题讲解阶段,教师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对照<新课标>、分析<中考说明>,总结出各部分知识点出题的形式,强化部分重点题型。如力学中力和运动的关系、力的平衡是解决压强、浮力、机械功、机械能的关键,也是中考选择题将联系到的问题,可以做一个专题练习重点突破。电学中分析电路的变化是解决很多电学问题的第一步,而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问题,也要熟知电路的联接关系及电路的变化,可从几套模拟试题中多提炼一些电路变化问题,让学生反复熟悉,达到举一反三。

第二轮复习,从5月初到5月下旬,即市模拟测试之前,为时4周。这4周以为单元专题进行复习,并穿插些历年的模拟试题和中考新题型等强化训练。这主要是考虑到第一轮复习,虽然对各单元都进行过一遍,但由于第一轮的历时较长,有些知识容易遗忘,或者说:还没有把知识连成网。再者要把各单元知识适当综合,以便使学生能较早接触和适应摸底测试题。因为摸底测试题难易度与中考接近,而第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学生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第二、第三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第二轮。

第三轮复习,从5月下旬到6月10号左右,即中考之前,历时3周。这一时段的教学重点放在适应性模拟训练上,和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上。

另外,专题复习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问题专题,如:“故障分析”、“归纳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电学实验压轴题”、“固体压强推导题”、“液体压强中的模型应用”等。第四类是弱点问题专题,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综合应用,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是初二的知识,又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

给我一份初三中考复习百日计划表 篇11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1)知识、能力的实际;(2)“缺欠”的实际;(3)时间的实际;(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1)掌握知识目标;(2)培养能力目标;(3)掌握方法目标;(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初三语文的中考复习计划 篇12

初中毕业班复习时的教学任务就是教师通过复习阶段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语文知识, 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由于最后学生将会面临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 所以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由于语文能力没法在试卷中完全体现出来, 所以, 教师往往就会在复习阶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语文能力偏偏又是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最重要的。因此, 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 教师要从语文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引导学生去感悟语文、体会语文, 形成自己运用语文的技巧和方法, 从整体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初中最终复习阶段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 一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顺利提升, 学生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高中学习, 缩短了他们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徘徊期, 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因此, 我们一定要坚持好复习的原则, 采取积极有效的复习策略, 增强语文复习的计划性和目的性, 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

一、复习原则

无论是做事还是教学都要讲究原则性, 这样才能够拥有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 我们就来谈谈语文教师在初三复习阶段应该坚持的原则。

1. 复习要结合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很多教育专家们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的最科学的教学标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材中的教学内容, 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全面的知识复习。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复习, 不能漏掉最重要的语文知识, 并要以语文中最突出的语言文字为复习主线, 来巩固和拓宽学生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 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目的。

2. 在复习阶段坚持查漏补缺的原则。

教师首先要清楚地知道我们所处的教学环节是复习阶段, 因此在教学引导和教学设计上就要有别于新课的传授环节。复习阶段, 教师不能像新课传授那样引导学生去全面探究和学习知识, 因为在复习阶段学生已经牢固掌握了很多语文知识, 如果再次全面开展学习过程就会给学生带来无聊、乏味的感觉, 让学生对语文复习产生厌恶的心情, 导致最后复习效果很差。因此, 在语文复习阶段, 我们一定要坚持查漏补缺的原则, 通过多种形式与方法来发现学生遗漏的知识, 查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教师应有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或是以讲述的方式把漏掉的知识及时加以补充。学生在弄懂自己的疑难问题之后, 会更加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 而且记忆也很深刻。也就是说, 教师一定要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实际情况入手, 设计和实施比较有效的复习策略。

3. 复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新知识的传授过程还是旧知识的复习过程都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来顺利完成语文学习。因此, 在初三语文复习阶段, 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开展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让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复习环节, 找到自己遗漏的知识, 并且自己主动寻求解答。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品德。在学生自主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各种能力, 努力把语文知识补充完成, 让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全面化。教师还要把复习的主体时间和主体活动都放在学生身上, 不能自己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 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主动权。

4. 讲解和练习同步进行。

只讲解印象不深刻, 理解也不透彻;只练习容易缺乏科学的知识依据, 让学生机械性地做题。为此, 教师在语文复习过程中一定要让讲解和练习同步进行, 二者相互帮助, 相互依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练习, 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知识的遗漏点, 然后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补充, 最后再巩固练习的方法;或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容易被学生遗忘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并在学生练习中进行检查。这里的讲不要只局限于教师自己, 有些语文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讲解,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复习策略

有了复习原则, 接下来就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策略, 开展复习教学的环节了。在初中语文复习中,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复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复习。

1. 学生质疑, 教师帮助解决疑惑。

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善要比他人发现再去改正的效果更加理想。因此, 在语文复习阶段, 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出复习的范围和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然后组织学生看书复习这些内容, 使学生经过生生或师生之间的讨论后发现自己知识的遗漏处, 从而开展积极有效的补充和复习。在这个复习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质疑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养成良好的自我质疑习惯, 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 教师也要传授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和科学性的原则, 不要去胡乱质疑, 以便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对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并且, 教师要积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指点, 让学生顺利排除疑点、解决问题。

2. 教师分类整理法。

语文包括语言基础、阅读和写作等多种类别。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按照相应的类别把其中的重点、难点讲述清楚, 组织学生开展训练, 检测学生的掌握现状。然后, 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解决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达到巩固训练的复习目的。这样的复习方法,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能够较高效率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3. 命题互测法。

在这个复习方法中, 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限定试题的数量、范围或是试题的要求和分值分布情况, 并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我复习时间。然后, 教师应让学生按照要求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测试题, 并让学生交换测试题进行答题。最后, 教师将试题收回, 全面分析学生掌握这部分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 以便进一步开展复习的策略。

初三语文的总复习计划 篇13

全年级统一于假期补课开始进入中考复习。复习分为三轮进行。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

第一阶段(4月15日――5月1日),利用《考标》的资料复习基础知识,内容为:字词、病句、成语、标点、仿写、标语和口语交际。

第二阶段(5月2日――5月15日),选择二十篇文言文重点篇目进行复习。内容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难句翻译,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等。利用午读进行默写过关,并定期辅以阶段性检测。

第二轮(5月16日-6月初),为专题复习。

分为文言文专题、记叙文专题、说明文专题、议论文专题。备课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整理考题,按学情以及文体特点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并形成检测。

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练和讲评指导都围绕一个中心、一个主题、一个专题进行。通过反复训练达到强化巩固进而形成能力的目的。

第三轮复习。

5月份月底模拟考试后,进入综合复习阶段,综合复习期间进行3-4次模拟考,考后认真做好测评工作,通过不断考试巩固提高复习成绩。特别注意做好培优补差对象的评析工作,要求学生有自查、自评、自析以及教师的分析建议指导,以确保培优补差工作的成效。

备注:

1、作文训练和古诗文默写背诵在三轮复习期间反复训练巩固,力争能力不断提高。

2、从五月分起开始全年级的培优补差工作,利用培优时间以及晚修前对培优补差对象进行辅导。

初三语文复习计划 篇14

一、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知识积累。

中考试题的第一板块是积累与运用。积累方面主要考查初中阶段所学过的诗词和文言文课文。我们先让学生明确考查的范围是教学大纲推荐的篇目,要求背诵的文言文课文和诗词有50首。这么大的知识容量,学生不是短时间就能全面掌握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必须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将任务分散开来,明确每阶段要背诵理解内容,并加强默写(重点是一些有生命力的句子和诗词名句)。其次让学生掌握考试的题型,中考的文言文诗词默写有两种命题方式:一是填空式默写,即给出上(下)句,要求默写下(上)句,默写的句数用横线给以提示。二是理解性默写,即在题干中提出要求默写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根据这一提示内容,默出有关句子。要把握理解性默写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地进行背诵;二是正确理解提示语。知识运用方面的复习,要让学生掌握学过的语文知识,检查学生对常用汉字的掌握情况,教给学生修改病句的符号和方法,训练学生实际交际中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二、掌握方法,加强训练课内文言文,以提高迁移知识的能力。

中考文言文的分值占有16分,对考生而言,此乃“兵家必争之地”。中考文言文分为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考查内容既有释词、译句,也有对文章基本内容的理解:概括文章的中心、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性格特点、感悟文章的启示意义等。如此众多的考查内容,要有一定的复习时间加以保证,因此,我们在时间的安排上有所提前,一开学,我们就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进行复习,文言文复习并非靠突击、凭强记就能“大功告成”的。它应有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我们强调学生平时要勤阅读,重视默写,多让学生译句子,使之娴熟于心。关于课外文言文复习,只要让学生平时认真学好课内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课外的文言文考查大多选取与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接近的文章,且考查的词句在课内文言文中很多是出现过的,考查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当然在复习中,我们也要求学生做一定数量的课外文言短文,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增加阅读量,教会基本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能力。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在阅读材料中最能得到体现。现在中考的阅读材料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或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或蕴含人生教育意义,学生阅读这类文章的同时,情感态度得到熏陶,思想观念受到教育,社会认识得以提高。因此,在中考的复习中,我们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看,初三是读课外书的最佳时机,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辨能力,读书效果会更好。我们会推荐学生读一些科普文章、有文化含量的散文、名著等。复习中,我们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从中考现代文选文来看,材料全源于课外,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各一篇,从考点来看,淡化文体阅读,强调整体感知和理解领悟。虽然考点发生了变化,但我认为教给学生散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阅读方法还是必要的。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在学生做阅读题的时候有着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有一个方向,不致于瞎摸。复习中,我们教师也着重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能力。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首先让学生探讨文章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弄清这三个问题,对内容就有了整体把握。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精要句段用心去品读、去感受、去理解、去领悟作者感情、态度、观点等,变整体阅读为择优选读。复习中,我们让学生精练阅读。从往年中考来看,阅读材料全源于课外,课外阅读的文章练习很多,不能让学生奋战在题海中,我结合教材,选取了一些难度与课内文章相当的课外阅读给学生练习。我的原则是做阅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就可以了。

四、指导作文写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加强积累。

写作一是指大作文,二是指放在阅读题中的对某事或某材料发表议论性的看法。大作文平时要加强积累,也就是知识、情感和资料的积累。这些积累就是素材的积累。学生的生活圈子毕竟是局限的,主要在学校和家庭,在作文中学生就只能就地选材,怎样使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有新意呢?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写这些平常生活,但要出自己的独特体验。能否写好作文除了与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外,还和语言的功底有关,因此,我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多使用一些雅语,当然,语言用得好不好,与学生的`文化积累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考中,由于题量大,有些学生出现写不完作文的现象。在复习中,我们要训练学生作文速度。我让学生在50分钟内完成一篇作文,这50分钟如何分配呢?我要求学生用10分钟时间审题、选材、构思;用40分钟去写。当然,这样的训练要反复去做,才能让学生成为习惯。

五、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时间8月——8月13日。内容:完成六册课本内生字词的识记并进行检测。

第二阶段:时间8月14日——9月20日。内容:1、全六册古诗文。2、全六册文言文。3、古诗文综合测试题。

第三阶段:时间9月21日——11月15日。内容:复习现代文阅读,这其间主要按文体分类复习,针对本届初三的特点,系统地作好知识点、能力点、考点的穿线归类工作。认真研究20xx年各地中考试题的规律性、闪光点。认真研究语文学科和其它学科的联系;认真研究语文学科和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做到课内课外结合,有针对性的做好课外语段的阅读训练。切忌题海战术,决不搞单一的试题训练。

第四阶段:时间11月16日——12月16日。内容:复习作文。

上一篇:遵化市洪水资源利用研究专题下一篇:路桥行业管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