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精选7篇)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1

摘要大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市一直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

一、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人瞩目,但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卫生事业,却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仍明显落后于我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政府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基层卫生网络不够健全,基础设施落后,业务用房紧缺,危房面积比例较大,已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群众“看病难”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农村基层的卫生资源更是贫乏,由于设备简陋,业务水平低,业务总收入中的诊疗检查费只占少数,而药品收入比重奇高,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一)网络布局情况

全市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9家,已设130家,设置率为54.4%;规划设社区卫生服务站772家,已设359家,设置率为46.5%。市辖三区中心设置率为87.5%,站设置率为64.8%。截至2008年底,全市创建省级示范区2个(龙湾区、瓯海区)、省级规范化中心13个、省级标准化站26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进单位12个,市级示范县1个(泰顺县)、市级标准化中心30个、市级标准化站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实行一体化管理38个乡镇,占13 %,社区卫生服务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中心 55个,占 42.3 %。

(二)人员组成情况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共有卫技人员 972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663 人,占6.8%,大专3715人,占38.2%,中专3395人,占34.9%,无学历人员1518人,占15.6%;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36人,占0.4%,中级职称472人,占4.9%,初级7081人,占72.8%,无职称1966人,占20.2%。全市卫生服务中心和站卫技人员确定为责任医生人数5082人,每千人口配有责任医生为0.65人;责任医生中经全科医学培训2276人,占53.52%,经全科护士培训 42 人,占0.8 %。乡村医生为责任医生的1006人,占 19.8 %,经全科培训 171 人,占17.00%。全市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站责任医生养老、医疗保险等经费的 1195人,占 23.5 %。

(三)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底全市社区中心和卫生院,拥有固定资产64373万元,其中房屋建筑物32280万元(面积44.97万平方米),专业设备22868万元;实际开放床位2085张,年床位使用率40%;出院人数50995人,门急诊人次845万次。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财政性卫生经费支出25528万元(比2007年20131万元提高了26.81%),占医疗卫生经费的比例由2007年的30.66%提高到2008年的31.9%。总收入11.64亿元,其中业务收入8.89亿元,包括医疗收入3.36亿元,药品收入4.98亿元。2008年全市社区及卫生院总支出10.96亿元,其中业务总支出达10.5亿元,包括医疗支出为6.18亿元,药品支出为3.99亿元。2008年全市社

区及卫生院收支结余0.68亿元,共有107家亏损。若剔除财政补助、上级补助等部分收入,业务收支结余为-1.61亿元,全市除少数机构收支略有盈余外,352家社区中心和(或)卫生院中共有329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四)基础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卫生强市”的目标,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底,我市为建制乡镇(街道)卫生院配置“新六件”装备共计1318件,市本级财政投入计1800万元。继续加强省200强和市50强农村示范卫生院创建,11家卫生院通过了省级200强评估,落实市级50强创建经费675万元;31家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完成投资额232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第一期已投入348万元,卫生院综合水平逐步提高。20家卫生院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面启动,其中已动工建设的15家卫生院,已立项处于设计和招标过程中的有5家。同时,各县(市、区)正积极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和《温州市标准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创建,认真进行信息化建设、科室布局调整、器械设备补缺、人员培训到位、服务功能落实等建设。目前我市292家建制卫生院中,业务用房已达标共有143家(面积计25.4万㎡),未达标149家,其中2008-2010年规划新建或维修146家(其中新建102家,维修44家,面积分别为17.13万㎡和4.43万㎡),目前已动工建设33家,113家未动工,计划两年内完成。剩余未达标3家(包括苍南中墩、括山以及乐清柳市镇三家)因征地困难计划未安排。

二、主要问题

温州市卫生事业,由于历史原因,欠债过多,一些地方政府对发展基层卫生工作重视不够,投入过少,对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基层卫生建设放在优先发展位置,使基层卫生发展相对滞后。

(一)基础设施落后、机构业务用房紧缺

基层卫生基础设施落后,部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门职责不清、缺乏沟通,没有真正形成合力,以致审批手续繁琐,卫生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村级卫生室基础设施落后,覆盖率低,绝大部分为个体经营。全市5000多个行政村仅2671个村开设卫生室,覆盖率仅为50%左右。目前,绝大多数均是村医在家设点开设村卫生室,多数是利用自家房屋,房屋简陋、狭小,平均业务用房不到30平方米,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独立“三室”(诊室、治疗室、观察室)并不少于60平方米要求,无法正常承担当地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工作,满足不了基层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无自身发展能力,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二)基层人才短缺,人员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据统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站卫技人员中, 中高级职称比例严重偏低,而低学历、低职称、甚至无学历职称者比例偏高,导致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信任度不高,影响基层卫生工作的开展。同时,人才的短缺也制约了医疗设备的利用,调研中发现,一些乡镇卫生院尽管配齐了“新六件”设备,但存在无人操作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卫技

人员队伍总体数量不足与年龄老化,业务素质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普遍较差。二是因农村医生任务繁重、收入低、福利差、社会保障水平低,医疗卫生专业的高等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三是一些自身条件相对较好的卫生院,也存在因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高层次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的进入。四是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由于全科医生培训设置周期长,培训期间无经济保障,且培训用费高,单位没有报销或报销比例低,影响了基层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较少组织基层卫技人员开展正规、系统的公共卫生知识免费培训,有时开展免费培训,却因基层卫技人员紧缺离不开岗位,造成到位不高。

(三)目标规划与现状差距较大,如期完成目标有困难

按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10年全市需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1011家,用房面积至少35.7万平方米,人员编制8580-12480人,社区全科医生3900名。目前,我市还需转型或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47家,用房面积缺13余万平方米,人员缺2740-6640名,社区全科医生缺920名。如鹿城区12个街道卫生院中,有11个街道卫生院没有用房,靠租赁民房开展服务工作。况且,相当部分乡镇卫生院达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标准,现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现状与目标规划的差距太大。据估算,要实现以上目标,各级财政三年内至少需投入15亿元。一些地方反映,无法如期实现目标规划。特别是苍南县,按实施意见要求需入编1600余人,新建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财政至少投入1亿余元,以苍南的现状和财力,很难在2010年实现目标规划。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到2009年底,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达50%以上。但我市各地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由于基础和历史原因,进程相对缓慢,无法如期达到50%的要求。

(四)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未充分显现

按《温州市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要求,积极实施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行动,30家县级以上医院与15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支援关系,下派医生796人次,接受社区人员进修216人,承担指导任务医生587人,建立指导关系责任医生871人,培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438人次。市财政对省、市医院支援社区医生每人次一年补助5万元,共落实经费350万元。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暴露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城市公立医院业务繁忙,存在下派困难;二是下派医师可能因个人、家庭、子女等原因提前结束下派服务的现象;三是由于基层医疗设备条件相对落后,下派医师反应无法很好发挥技术专长;四是双向转诊制度“上转容易下转困难”现象未得到很好解决。

三、对策和建议

基于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以创建“卫生强市”为契机,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卫生设施配置,推进基层卫生工作持续发展。

(一)落实发展规划,明确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根据“温州市卫生发展规划”,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保障机制,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中,优先安排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的建设用地,将社区卫生服务用房作为公益性配套设施建设,进行同步规划、建设、投用。建立部门配合,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发改委、卫生、财政、规划、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基层卫生设施建设工作的开展,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要加强资金、土地等资源的宏观调控,安排好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以保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能如期开工、按期完工。各县(市、区)政府应仔细分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规划目标,制定具体的计划与任务,逐步逐项狠抓落实。

(二)增加投入,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新医改方案已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并以公益性为主导,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确保卫生事业经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5%以上。建立向基层卫生服务倾斜的财政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要统筹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房屋修缮、基本设备配备经费,特别是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改善基层卫生服务条件。要完善以县(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专项资金投入,以本级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援助,加快新建、改建、扩建基层卫生院舍建设步伐,加强基层卫生基础设施配置,改善就医环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给予相应支持政策。农村卫生室的建设,可制定试点实施方案,计划每县先选择一定数量行政村作卫生室建设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要贯彻落实好《市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温政办[2008]136号)。一是开展招聘医学本科生到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工作试点,探索“订单式”定向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做法。二是加大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从2009年起,市政府连续三年每年安排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层卫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并继续对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三是制定适应基层卫生服务发展用人机制和激励措施,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福利待遇、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向基层卫生服务人员倾斜。四是继续做好城市公立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鼓励城市离退体卫技人员到基层服务,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标准和培训基地建设。五是要重点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机构性质、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政策问题,稳步提高基层卫技人员待遇,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问题。

(四)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管理一体化

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快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转型,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站的人、财、物、药品及医疗业务的一体化管理。结合实际,与省厅协商,温州市中心对站的一体化管理率目标调整为市辖三区达20%以上,县(市)达10%以上。在今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建(40家中心、60家站)中,积极推行一体化管理。

(五)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信息化管理

加快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整合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提高基层卫生管理水平和效率。实行新农合在定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计算机联网

管理,开展参保农民在市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数据自动传输和实时结报的试点,为逐步实现农民健康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

(六)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2

1 温州市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现状

温州作为中国东南沿海一座较早步入城市化的发达城市,近年来积极响应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方针政策,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全市共设置了11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约30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初步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瓯海区作为温州三大城区之一,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较好。全区面积467 km2,户籍人口数为64.81万人,外来人口约70万人,现辖6个镇、7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251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1]。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48家。其中区(县)级综合性医院2家,区卫生监督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各1家。截至2008年底,瓯海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6个,村卫生室131家、个体诊所50家、门诊部4家和医务室11家。全区共核定床位624张,千人床位数0.96张;卫技人员1 191人,千人医生数1.84[2]。

1.1 机构设置情况

为贯彻落实《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推进城乡社区健康促进工程,瓯海区结合自身实际及时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设置,出台了《温州市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2007—2010年)》。2008年,全区新增梧田街道、景山街道2家中心,其他乡镇或街道卫生院在原有基础上保留或改扩建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均为政府举办,已实现每个街道或乡镇拥有一家中心的要求,辖区覆盖率达100%,人民群众“小病不出社区”就医模式逐步形成。其中景山、新桥和梧田3家中心规模较大,由原区级医院转型而来,丽岙、娄桥、潘桥和郭溪等5家中心也已实现标准化创建。

1.2 人员建设情况

目前,瓯海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职称以初级(66.90%)最多,在社区服务队伍中占2/3。在学历构成上,大专最多(39.59%),中专次之(24.90%),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5.92%,大专以下学历累计百分比达64.49%,可见学历层次集中在大专以下。在工作岗位中,临床医师最多(50.76%),其次为护理人员(33.85%),卫技人员最少(6.67%)。以上揭示瓯海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仍以临床医疗为主,疾病筛查和预防保健开展较少,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且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并拥有全科医师上岗资格的仅占10.77%。以新桥镇为例,固定人口为118 248人,流动人口近10万人,却仅有全科医生4名,且医疗技术水平令人担忧。

1.3 设备配置情况

国家卫生部《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配备基本标准,其中包括诊疗设备、辅助检查设备、预防保健设备、健康教育及其他设备等。结合该要求对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白象、丽岙、娄桥、潘桥和郭溪5家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家区级医院已全部实现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血球计数仪、生化分析仪和尿液分析仪等医疗设备“新六件”计71件套配置。此外,科室设置围绕“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展开,均已设置了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室和医技科室。但仍有2家中心的医疗设备配置较差,如泽雅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处于整修阶段,康复器材和万能手术床等缺乏,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3]。

1.4 服务供给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项目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这是社区卫生服务最基本的职能定位,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调查显示,瓯海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服务内容均已不同程度在开展,但服务提供的全面性和实施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及公众满意度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1.4.1医疗: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设置床位579张,共诊疗1 037 909人次,住院11 519人次,医疗服务工作开展良好。

1.4.2预防: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30万针次,“七苗”全程接种率达98.50%;传染病防治,免费检测艾滋病2.5万人次;结核病项目规范管理率达83.00%。

1.4.3保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6.90%;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6.00%;慢性病随访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症精神病等,慢病管理率均达95.00%以上。但三垟和仙岩两家中心的保健项目进展缓慢,如针对妇女病普查,仍仅为27.98%和65.51%,达不到评审标准规定的80.00%。

1.4.4健康教育:全区共组织卫生知识讲座70次,开展义诊咨询活动26次,发放基本卫生常识手册144 835册。

1.4.5康复、计划生育、高血压等慢性病复查率不足10.00%,精神病人和残疾病人综合管理率仅为65.00%和56.00%。

1.5 机构收支情况

2008年,全区区级卫生事业投入3 364.27万元,其中用于人员差额补助1 388万元,最终流入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资金十分有限,这样的投入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庞大的日常开支运营举步维艰,导致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更难以推行。调查显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绝大多数收入来源于医疗和药品收入,医药收入比例达到78.15%,而政府财政拨款仅占20.14%。

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政府层面

2.1.1 政府投入不足。

当前,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投入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瓶颈[5],瓯海区亦是如此。虽然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由政府举办,但只是解决了基本用房和设施配备问题,社区医疗仪器陈旧和紧缺,就医环境恶劣,医务人员待遇差,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不足,迫使患者不得不去医院排队看病。如2008年瓯海区政府财政补助仅占20.14%,大部分医疗机构靠医药收入来维持日常运作,公益性难以体现,收受回扣、分解处方、医患合谋等道德损害,甚至违法行为屡见不止。

同样,虽然国家就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由于缺乏足够资金未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就政策问题而言,瓯海区需要完善的几点:(1)政策把握不清,执行走偏走样。政府部门还没有从改革城市卫生体系,构建新型卫生服务体系高度来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4],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目标和实施步骤等问题缺少科学思考。如果在思想上就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工程只是“花大钱、办小事”,难免会在工作中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2)在政策执行上单纯寻求覆盖率,区域卫生规划的合理性有待提高。覆盖率只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的一个指标。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单纯参照指标,片面讲究规模,盲目扩建病区和增设床位,致使有限资源无效配置。(3)机构建设与配套政策措施脱节。制度上多管齐下,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到位才能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引导更多居民社区首诊单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就医环境远远不够。不少瓯海区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站存在服务项目少、质量不高,药价高、种类少,且报销比例低等问题。而这些并不只是靠购置几台仪器设备,增加服务人员数量所能解决的,必须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下狠手”。

2.2 医疗机构层面

2.2.1 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社区服务队伍建设落后是当前阻滞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瓶颈。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并拥有全科医师上岗资格仅为10.77%,全科医生存在巨大缺口;中心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临床医生占较大比重;医护之比为1.5∶1,与发达国家1∶4比例有较大差距,且经专业医学培训的全科医生严重匮乏。大量实践表明,任何一类卫生人员都不可能单独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的所有工作,必须以团队合作方式,由全科医生、预防保健人员和护士等共同完成[6]。在学历方面,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人员学历以大专(39.59%)为多。基础医学知识缺乏,严重影响社区卫生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将制约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发展。就职称状况来说,本次调查发现,高级职称者短缺(2.83%),而初职称者过剩(66.90%)。

2.2.2 机构功能未能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尤其是康复医疗设备。目前,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服务项目均以医疗服务为主,门、急诊等基本医疗服务工作量比较大,医疗氛围浓厚。如康复、咨询和健康教育等特色项目开展较少,“重医轻防”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健康教育仅限于出黑板报、做宣传栏和发宣传单等方面,最多每月开展几次健康讲座,缺少系统、连续管理,最终流于形式,钱下去了,但居民保健防病能力却没有上来。

3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对策分析

3.1 与新医改同步,多管齐下办好社区卫生

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是一项庞大、系统和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多管齐下。目前,瓯海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零差率实施率仍然不高,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仍依靠“以药养医”为生,对此瓯海区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配送等环节的监查力度,对官商寻租、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惩处;同时解决补偿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温州民间资本雄厚的优势,积极探索“国家、社会和个人多元办医”模式,扩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金;建立健全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下联动、分工协作机制,发挥各自专长,谋求共同发展。可以安排公立医院医师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为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医学培训,建立双方人才交流机制,双向转诊制度以及建立分级诊疗标准,逐步实现社区首诊、疑难病症及时转诊和康复回社区。此外,积极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社区首诊试点,不断提高居民受益面。在医保起付线、报销比例和社区转诊异地结算方式方面,要结合各地实际,大胆创新,让居民享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惠和便利。

3.2 加大政府投入,创优质“软环境”和“硬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必要的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适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健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对于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分别给予不同力度的经费支持,可以建立社区卫生建设专项资金,加强对资金预算安排和使用进度的检查督导,缩短资金拨付周期,保证工作开展所需的周转资金,规范资金管理和使用;在国家能力范围外,要鼓励社会资本加入,作为有力补充,实现多元办医格局。对于创办和接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和组织给予适当的住房、税收优惠;同时合理整合社区资源,如将废弃的厂房、体育设施改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老年活动中心,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政府还要真正落实中心功能、房屋、人员、设备和管理“五配套”,加强对中心和站监督管理,严格人员和技术准入,对基础条件差、布局不合理和服务水平低的机构不予审批,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3 实施人才“补血”和“造血”工程

发展社区,人才为本。瓯海区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在学历、职称和专业结构上进行调整,同时继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和医德医风。首先在人才引进上要严把关口,实行竞聘持证上岗,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要求配备一定比例的护理和预防保健人员,不断缩小队伍结构缺口;积极引进二级以上大医院优秀人才,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医院医师采取挂牌、兼职和下派等多种形式向社区流动,对有特殊医学贡献或医术高明的乡村医生也要大胆引入,推进中医药进社区;在填补人才空缺和平衡专业结构上,还可以与高校开展广泛合作,设置全科医生和各类别社区卫生人才定向培养,签订合同,毕业后直接输送到社区卫生机构;在现有队伍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展岗前培训、在岗教育、定期绩效考核以及与大医院实现双向培养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并给予适当的薪资待遇和良好工作环境来稳定人员和规范医疗行为。通过“补血”和“造血”一系列措施,为老百姓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好、医德高尚和人民满意的服务队伍。

3.4 实践“六位一体”服务,强化所需功能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开展不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建设经费不足,配套仪器设备匮乏,因此,把有限的资金投到最紧迫的地方显得尤为重要。瓯海区可以重新调整区域卫生规划,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点划分全区,根据轻重缓急原则,列出各个划分区主要解决的卫生问题,最后针对最亟待解决的卫生问题选购相应的仪器设备;同时还要纠正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只是“单一疾病诊断的诊所”的认识偏差,不能舍本逐末,只讲求一味的广告宣传,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疾病预防和诊治、健康档案管理、入户传授保健常识和健康宣讲等服务来感化群众。只有群众发现自己的保健知识和健康水平提高了,才会从根本上消除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猜忌,在排除疑难杂症情况下选择社区首诊。

4 结语

在“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之际,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如何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这是我们每个卫生研究者都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只是就瓯海区展开研究,还不足以反映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状况,并且对于一些涉及体制、机制的根源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瓯海.http://www.ouhai.gov.cn/col/col2123/index.html.

[2]2008年温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和床位、人员数[Z].http://www.wzwsj.gov.cn/wgk/wstj/tjsj.

[3]王娜,张新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供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7(5):27-29.

[4]王宜静.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4):31-32.

[5]林健,苏日娜,毛静馥.哈尔滨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分析[J].吉林医学,2009(9):2141-2143.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3

【摘 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现状的分析, 思考、探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进入转型期,快速的生活节奏,多样化的生活环境,激烈的竞争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心理出现不适,其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当前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社区的功能也日趋健全,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有效地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也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的生存状态,构建出和谐、文明的社区氛围。

一、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区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为需要心理咨询的社区居民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从而达到保持与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目的。

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尚不成熟,社区居民无法享受到系统有效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多年来,在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体制改革和物质方面的建设被作为了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服务层次较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轻精神重物质的局面长期存在。基于这种现状,政府没有将人们心理健康和地区域经济事业的发展放在同等高度,也没有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作为基本权益与福利。社会资源不足和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经费、场地、专业设施等物质支持匮乏,因此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发展缓慢。

2.制度尚不完善。

我国虽已经开始重视社区在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但社区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受到政策、资金、机构、编制、分工、管理等多个环节的限制,难以发挥自身的作用。缺乏有效保障机制,使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编制、人才引进难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缺乏,目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开展相关工作多是聘请专业人员讲座的形式,严重影响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广泛开展。社区很多工作人员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工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欠缺,难以应对社区居民出现心理问题目前我国社区实际工作中,没有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能力。

4.培训体系发展滞后。

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发挥社区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功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功能的实现需要社区心理服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资质,具备沟通的能力。但是目前社区普遍缺乏体系化的业务培训,心理服务的水平及实际效果较差。

5.社区居民参与度低。

虽然现在大家开始关注心理问题,但是了解和关注程度参差不齐,加之社区开展此类活动前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居民的需求,只是当做工作任务完成,这就导致社区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没能吸引社区居民的兴趣,出现了参与率较低的现状 。

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

政府应当反思“重物质轻精神”对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正确认识在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中的职能和作用,加大对社区心理健康和服务的投建力度。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中,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各相关职能部门达成共识,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真正纳入社区日常工作,制定并推行高质量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计划,在组织领导、人员编制、资金投入等各方面的加大投入,落实将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的绩效作为社区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另外要加強社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如民政局、妇联、公安局等的分工协作,建立部门协调工作制度,结合社区实际,统筹规划,采取措施,抓好落实。

2.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主要经费来源为政府财政预算,一直以来社区此项工作都收到资金匮乏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纳入到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范畴中,政府拨款,统筹规划,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展的协调发展。政府拨款数量有限,可以考虑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途径,从公益角度和市场化运作角度适当吸引民间资本,以此来满足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经费保障。

3.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是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和人力支持。在解决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可以引进人才专门开展此项工作,提高薪资待遇,提供培训机会,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从业信心。社区应构建长效培训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比较正规的培训,积极寻求与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定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服务原则,真正组建起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队伍。

4.加大宣传教育。

虽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是仍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对心理健康抱有偏见。因此必须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客观评价。社区制定可行性计划,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的氛围。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活动,改变社区居民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面,普及常用心理健康保健方法,丰富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知识。

5.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

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必须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关注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压力的应对、情绪的管理、居民之间人际关系的维护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积极关注各种群体,如老人、单亲家庭、妇女、失业人员、青少年等,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不仅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也要提高教育和服务的质量,找到符合当地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模式,从而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落到实处,切实提高社区服务实效,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社区居民营造出和谐、祥和的生活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凯瑞,戴军,李红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及发展困境[J].中国医学,2010(5) .

[2]刘丽英.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分层次交融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学,2013(6).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4

关于加快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的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市养老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各类养老福利机构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化养老服务综合能力。现就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大力发展老年福利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全面构建与我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构、社区、家庭、个人相互协调,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全市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全面建立动态管理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系统、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制度;基本形成合理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5%以上,其中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40%,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占比达到70%以上;市、县(市、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镇(乡)、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三级管理系统和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养老服务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二、科学制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

(一)制定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发展规划和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点规划。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适度普惠为目标,从养老产业化的高度,制定养老服务事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以我市“1650”大都市发展新格局和农房集聚改造为契机,规划部门要将养老服务机构用房与医院、学校、菜场等社区配套设施作为同等重要的内容,以硬性指标列入城市居住区配套用房,按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建筑面积落实。新建小区在交付时须配套相应面积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老小区要通过腾退、置换相应房产予以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盘活存量资产,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学校、村(居)办公楼、企业以及各类活动中心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场所。编制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体现区域特色的市、县(市、区)两级养老服务机构近期、中长期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规划,明确规划选址、用地性质、建设时序、考核评价等内容,确保规划、计划、行动“三位一体”,全面推进我市养老服务机构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以护理型为主的养老机构规划。以市、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以护理型为重点、助养型为辅助、居养型为补充的养老机构模式。重点鼓励发展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提供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并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现有福利院、养老院、敬老院等公办养老机构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增强、质量提升,加快服务功能和服务方式转型。原则上每个镇(乡)、街道都要建设1所以上以医疗康复和护理为主的养老机构,并逐步纳入当地医保定点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稳妥、有序发展居养型养老机构。

三、全面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一)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社区已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要通过设施改造、功能提升,转型升级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或小型养老服务机构。到2015年,城市社区实现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全覆盖,农村社区基本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经验收合格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各级财政用以奖代补的形式,一次性给予6万元的补助,其中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市财政对各县(市)的每个中心给予2万元补助,其余4万元由县(市)财政给予补助。县(市、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含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1.2万元运行保障经费补助。

(二)鼓励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重点扶持发展一批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各县(市、区)政府要积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对符合居家养老服务条件、并为享有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连续服务6个月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经评估合格后,按照每年每人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已纳入重度残疾人托养、安养工程的老人除外)。

(三)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为保证社会福利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使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一支由民政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队伍,对当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给予相应的补贴,切实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入住对象评估准入机制。

(四)建立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补贴制度。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政府给予养老服务补贴。根据老年人或其家庭意愿,到养老服务机构接受服务的,其养老服务补贴由当地民政部门支付给相应的养老服务机构;居家接受服务的,其养老服务补贴由当地民政部门支付给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或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从2012年起,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参照当重度残疾人托(安)养费用补助标准执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政府养老服务补贴范围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失智老人以及高龄老人等。市民政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养老服务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三个区由市、区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给予补助,各县(市)由当地财政给予解决。

(五)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化建设。制定完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明确服务项目和服务价格;制定各项具体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标准,做到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定社会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办法,全面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登记评定、标准引导和信息化管理等,提高养老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六)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建立全市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在全市推广应用包括社区老人基本信息、机构养老信息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日托站服务、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子系统在内的养老服务信息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依托居家养老服务“990”一键通信息中心,进一步拓宽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面,加强和改进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服务手段、方式和内容,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体娱乐、法律援助等居家养老服务。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的对象安装居家养老服务“990”一键通呼叫器的,三个区由市、区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给予补助,各县(市)由当地财政给予解决。

四、大力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有序发展

(一)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推动示范性养老基地建设,建好温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温州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充分发挥其多功能示范引导作用。到2015年底,各县(市、区)都要建立1所以上综合性示范型养老服务机构。加快镇(乡)、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改(扩)建,改善、提升片区及镇(乡)、街道敬老院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转型。在满足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同时,积极为有需求的其他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到2015年基本实现每个镇(乡)、街道均有1所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财政按基本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三个区由市、区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给予补助。同时要依法加强对敬老院管理,认真做好镇(街)敬老院的事业法人登记工作。

(二)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从2012年起,对依法登记、用房自建、床位数达到20张及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以及租用用房且租用期3年以上的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在省财政按照核定床位数的补助基础上,自建用房按床位数一次性给予每张床位3000元补助;租用用房每张床位每年800元补助,连续补助3年。三个区由市、区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给予补助,各县(市)由当地财政给予解决。

(三)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老年福利机构优惠扶持政策。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营业税;对符合条件并认定为非营利性组织的养老服务机构的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基金会,或者国家机关向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对福利性、非营利性的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养老院占用耕地免征耕地占用

税;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机构,缴纳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有困难的,报经税务部门批准,可予以减免照顾。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经营单位,应为养老机构、依法登记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收费。其中,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免收养老机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一次性接入费,养老机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维护费标准按不高于当地居民用户主终端基本维护费标准的50%收取。

(四)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用地保障。下达给各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3至5%用于养老福利机构建设,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并优先安排用于符合规划的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用地。非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用地实行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用地应通过公开出让方式供地。农村社区兴办面向本辖区老人的养老福利机构建设用地,优先列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计划。企业向三产转移,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用地和房产,由县级以上政府召集民政、住建、国土资源、规划、消防等部门联合审批,方案通过后按市政府有关规定变更使用功能;租用非民用房改造用于兴办养老福利机构,应先将方案报民政、住建、国土资源、规划部门备案,备案后凡符合消防安全标准的房屋,5年内其土地和房产功能变更先行搁置,满5年后继续用于兴办养老福利机构的,由产权人按有关规定变更使用功能,相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协助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五)完善养老服务机构运营机制。采取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促进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凡以财政和福利彩票公益金投资为主体建设的养老福利院、敬老院等为老服务机构必须用于养老服务,严禁改作宾馆、饭店、写字楼和其他商业用房。在满足当地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基础上,对闲置、空余和暂时住不满的养老福利机构和床位,允许短期(最

长2年)出租,出租经营项目必须是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租金收入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公办养老福利机构和为老服务组织的收费制度,面向社会提供自费寄养老人服务部分的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标准,通过成本核算后确定收费标准。

(六)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各级民政、卫生、工商、公安消防部门要切实履行业务主管和行政监管部门职责,依法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养老服务场所的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公共卫生和消防安全方面的问题,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严格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审批和年检年审制度,新建机构申领《社会福利(养老)机构设置批准证书》,应当依法提交建设、消防、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的验收报告或审查意见书及其他必备材料。对已经建成运行和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兴办建设的养老服务机构,公安消防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发现火灾隐患的,应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抄送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会同有关部门予以限期整改,对整改无效的应及时予以取缔。

(七)完善养老机构和老年人保险机制。对全市现有的养老机构实行政策型保险。鼓励集中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参加商业保险公司推出的老年保险。对取得《社会福利机构执业证书》并到登记机关登记的养老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养老机构实行政策性保险,由财政按保费的30%给予补助,三个区由市、区财政按现行财政体制落实,各县(市)由当地财政给予解决。

五、加强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和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管理机构,市、县(市、区)要组建具有组织、指导、培训、服务功能的指导中心,切实做到有机构、有职责、有编制、有人员、有场地、有经费;镇(乡)、街道养老服

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要按照当地老年人的一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工作经费由县(市、区)财政给予保障,不断健全我市三级组织管理系统和服务网络,养老服务管理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纳入政府的公益性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原则上按享受政府补助对象老人数5:1的比例设置,即每服务5个补助对象老人设置1个岗位,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安排本市户籍“4050”、城镇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户、长期失业人员、低保边缘户人员、需赡养患有重大疾病直系亲属的人员、农村复转军人及被征地农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的,经人力社保部门审核批准,按规定享受有关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再就业扶持政策,同时鼓励他们到养老福利机构就业再就业。县级以上民政、劳动保障部门应对上述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养老服务开展必要的培训,相关费用按规定列支。

(二)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推行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和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持证上岗、定期培训制度,严格执行《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加强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将其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到2015年90%以上的护理员实现持证上岗。

(三)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社工队伍。大力发展各类志愿者服务组织,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开展志愿者与被服务老人的结对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时间储备制,本着自愿量力的原则,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为高龄、病残老人提供服务,对其服务时间和内容予以记录,转换为相应时间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探索建立在养老服务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机制,推动养老机构开发社工岗位。

六、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一)建立市场参与老年产业发展机制。根据温州目前的老年产业发展状况,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设定准入标准,积极支持和鼓励市场参与老年产业发展。

(二)做好老年服务产业规划。针对老年人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加快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将老年服务产业纳入现代服务业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着力培育一批大型老年服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老年服务产业知名品牌。将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与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岗位结合起来,推进全市养老服务业产值不断增长,提高养老服务业比重,使之成为温州服务业发展新亮点。

(三)培育老年消费市场。鼓励和扶持开发老年产品,引导企业生产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经济适用的老年用品。优先发展养老护理、康复保健、社区服务和老年特殊用品等产业。大力发展老年旅游业,推出适宜老年人的旅游线路和服务项目。积极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产品。培育老年消费市场,鼓励商家设立老年用品专柜,举办老年产品展示会,促进流通、扩大销售。引导老年人更新消费观念和行为,促进老年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四)大力提倡文化养老。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政府、企事业单位、涉老机构、街道社区要加强引导,并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为老年人文化养老的组织实施创造条件,让文化养老成为老年人的一种福利,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七、全面保障养老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逐级考核机制,促进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合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文件精神,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将养老服务体

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各项养老福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把养老服务事业特别是居家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工作作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逐级考核。市委办公室(市考绩办)、市政府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市编办、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团市委、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等部门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快速有序发展。

(二)加大养老服务事业经费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统筹安排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经费,建立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慈善捐赠支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发展各级养老服务行业协会。通过(建立)市、县(市、区)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加强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维护行业机构的合法权益;推动养老机构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养老机构共同发展,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调查研究,提高行业的服务水平。发挥养老协会的桥梁作用、自律作用、服务作用和协调作用,促进全市养老福利事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四)积极营造优先发展养老服务事业的良好氛围。加强养老服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在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广泛深入开展敬老、爱老、养老、助老的美德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做好对老年人及子女的权利和义务教

育,引导成年子女自觉履行赡养和照顾老年人的义务;大力宣传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舆论氛围。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市政府此前发布的政策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5

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兰州市民政局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及《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点》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全市养老事业基本现状

截止2010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在兰的老年人口已达4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不同程度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我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近几年来老龄化日益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城乡空巢家庭、农村留守老人明显增多,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

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始终坚持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热心为老人服务,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等执政理念落到了实处。经过探索和实践,我市养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确立。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政策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初步建立了以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等为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广泛开展,全市建立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共341个,建立各类城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6家,农村敬老院29家,为全市城乡3500多名老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大力扶持和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和发展,全市集体和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0家,设置床位2442张,成为全市机构型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部分县区综合性福利服务中心和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兰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等一批新建养老福利项目已开始前期规划和设计。

虽然我们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投入资金有限,专业化服务管理程度不高,政策落实不完全

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社会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实现合作共赢。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

4、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积极增加投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增量,切实深化改革,努力盘活存量。在政府职能转换、国有事业单位改革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统筹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改进管理,完善养老服务的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以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规范服务方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平台科技含量,努力拓宽服务半径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加强企业监管,加强产业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促进该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壮大。

(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1、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发掘老年人服务需求,努力拓宽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托老所、老年饭桌、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增社区留宿照料床位4000张。

2、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务。鼓励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提倡邻里互助。

3、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信息载体,在社区普遍建立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三)机构养老服务体系

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以收养“三无”、“五保”、低收入和失智失能老年人为主的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有效增加机构养老床位,努力提

(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社会福利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子,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我市“居家为主体、机构为保障、社区为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的服务模式。

1、在农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强化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通过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促进全市农村老年人均能获得养老服务。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努力探索多样化、多形式、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2、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进一步完善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3、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专门设立老年活动室,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吃饭、医护和照料问题。提倡邻里互助和老年人互助,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经常性开展各种互助活动。

(五)养老服务科学化管理体系

1、法制保障体系。认真监督执行现有的各项涉老法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民政、发展改革、老龄、规划、国土、建设、财政、人事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税务、工信和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政策、统筹规划、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职责。加强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统筹规划。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方针和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适度普惠型服务发展的方向,合理确定目标,努力争取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服务布局上,坚持城乡统筹,地域均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调、整体推进。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档次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努力使供养型、护养型、颐养型等机构合理布局,梯次互补。

(三)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制度。加大金融、税收等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实行各项税费减免;各类养老机构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养老机构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给,各

0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6

生服务的原则和功能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社区人群的需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公有制为主导。

3、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服务,健康促进。

4、坚持以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引进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努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群众。

5、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

6、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完善。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

(一)开展社区卫生状况调查,进行社区诊断,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社区公共卫生的建议及规划,对社区爱国卫生工作予以技术指导。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地方病与寄生虫病的健康指导、行为干预和筛查,以及高危人群监测和规范管理工作。

(三)负责辖区内免疫接种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

(四)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五)提供急救服务。

(六)提供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卫生保健服务。

(七)提供会诊、转诊服务。

(八)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九)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卫生咨询服务。

(十)提供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保健服务。

(十一)提供康复服务。

(十二)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十三)开展计划生育咨询、宣传并提供适宜技术服务。(十四)提供个人与家庭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

(十五)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与上报。

(十六)在社区建设中,协助社区管理部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温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和对策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服务专业和行为规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在服务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和商品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区域间的均衡发展,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促进国际间知识产权转移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10年11月常州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知识产权在推动常州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日益突显[1]。当前,常州市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发展来增强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发育程度深刻影响着常州市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各个环节,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1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内涵与概念

1.1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一环

国家创新体系应该是由国家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民间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有序结构,分别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各有侧重的功能。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提高整体效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左右。为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相关部署,2011年12月12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其中提出的重点任务和重点措施均主张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可见,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1.2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概念

从知识产权服务提供的主体来看,主要分市场、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三个层面。市场层面主要是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政府层面主要是行政管理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层面主要是高等学院、科研院所和以行业协会等为代表的非营利性组织。从提供的知识产权服务内容来看,主要可以分为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知识产权信息咨询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及培训服务六个方面[2]。

可以看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以工业产权和版权等知识产权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行政管理部门、中介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平台、行业协会等各类组织为服务主体,以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服务内容的各类机构和社会资源的总和。

2 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现状

2.1 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架构完善

常州市、金坛市和溧阳市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率先挂牌成立;新北区知识产权局、武进区知识产权局和戚墅堰区知识产权局分别于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成立;随着钟楼区知识产权局、天宁区知识产权局于2009成立,常州市所辖二市五区全部成立了知识产权局,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在局内单独设立了知识产权(专利)管理科(处),辖区知识产权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为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2 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逐年递增

1986年以来,常州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增多,中介服务基本实现市场化、社会化。截至2012年6月,如图1所示,常州市专利代理机构已达12家,其中本市代理机构9家、外市分支机构3家;注册代理人总计50人,其中本市代理人36人、外市分支机构代理人8人[3]。上述代理机构其中6家成立于1986~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各增加1家,2011年增加2家至10家。此外,为培育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专利代理机构业务和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常州市知识产权局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对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常州市新益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事务所重点开展了服务能力建设。

截至2012年6月,常州市设有31所商标代理机构,其中溧阳市1所、金坛市2所[4];设有11家资产评估机构,拥有注册评估师157人[5],其中5家资产评估机构成立于2008年之前,6家资产评估机构均成立于2008年,2008年之后均未新成立资产评估机构;共设有89所律师事务所,律师总数952人,其中专职律师896人、兼职律师人25、派驻律师31人。

2.3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功能逐步完善

2007—2011年,常州市专利行政管理部门通过知识产权专项计划及科技服务能力建设计划启动了四类平台项目的建设(数据来源于历年常州市科技计划立项公示),如图2所示。四个综合性平台为: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常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涉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常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钟楼分中心;两个产业性平台为:江苏省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常州市“一核八园”重点产业专利预警分析平台;三个业务及管理性平台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专利资助及评估分析系统;三个交易性平台为:国家专利技术(常州)展示交易中心和技术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对国家专利技术(常州)展示交易服务平台功能还给予了进一步拓展,截止2011年12月该平台共展示专利项目116 519项、完成专利交易项目32项,并在三届专利周期间开展相关活动14场,展示专利项目1 024项[6]。

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年度建设数量来看,常州市在2007—2011年期间每年平均启动2个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2008年和2011年更是加大了建设力度,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增加至3个。常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常州市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先后获批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和国家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江苏省产业知识产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补助资金”的立项支持。

随着常州市四大类型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的推进,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社会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本市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能力提高,尤其是在专利预警、知识产权交易和知识产权培训方面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显现。

3 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特点

3.1 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1)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依托建设单位较为集中。

截至2012年6月,常州市共建有12个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其中常州技术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承担了1/3的平台建设项目,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中国(常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分别承担1/6的平台建设任务,其余1/3的平台分别由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大学、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常州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承担建设。

(2)中介服务机构是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承担者。

如图3所示,按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依托建设单位性质分,50%的平台依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25%的平台依托非营利性组织建设,25%的平台依托行政管理机构建设。

3.2 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不断向外辐射

知识产权培训服务范围不断向周边省市城市辐射。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在2009—2011年期间围绕专利信息的利用、个性化专利数据库的功能和应用等主题共举行了29场次培训讲座,其中江苏省总计22场,浙江省4场次,北京市、天津市和青岛市各1场次[7]。在江苏开展的培训主要集中在苏州、南京、盐城、扬州和南通。

专利代理服务范围不断向其他地区辐射。2009—2011年,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和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六家本地专利代理事务所共完成了116件江苏省外的专利申请,具体分布如下:其中西北地区1件,台湾地区4件,东北地区6件,西南地区6件,中南地区12件,华北地区20件,华东地区69件[8]。

3.3 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素质及服务层次有待提升

常州市维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是本市专利代理业务最大的事务所,常州市科谊专利事务所业务量稳中有升发展态势良好,因此课题组以上述两家专利事务所为研究对象,对其从业人员的学历及继续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两家专利代理事务所从业人员中,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21%,研究生学历的仅占5%。

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如表1所示。2009—2011年两家专利代理事务所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出两个特点:首先是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人数逐年增多,参加继续教育和培训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7.8%、24.7%和28.8%;其次平均每年仅有24%的从业人员参加培训,76%的从业人员在一年内没有接受过任何相关培训。

知识产权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求具备专利、商标和版权等领域的基本知识,而且高度依赖专业知识。从学历和继续教育培训角度而言,常州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常州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偏小,高层次的从业人员偏少,目前知识产权服务多集中在专利、商标等传统知识产权领域代理及信息咨询等方面,在知识产权预警、知识产权评估和知识产权融资等方面尚处起步阶段,难以为企业提供前瞻性、战略性的高水平服务。

4 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4.1 加快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首先,积极落实《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和“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筹建常州市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本市知识产权人才规划与工程,努力建设一支适合本市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其次,积极争取国家、江苏省等各方面关于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的资源,切实做好全国专利代理人培训、江苏省知识产权工程师及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示范创建内审员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一批掌握知识产权法律和实务技能的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以及一批精通知识产权法律和实务技能,能够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中高级中介服务人才。最后,充分发挥在常高校知识产权领域的师资力量,结合本市产业发展需求,在常州市科技计划中支持和引导其开展知识产权服务,通过能力建设,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的本土知识产权师资人才队伍。

4.2 做大做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目前,常州市仅专利代理一项知识产权服务实现了向周边省市的辐射,且引进的3家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主营业务和业务特长与本市中介服务机构并无明显差异。鉴于此,“十二五”期间,常州市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做大做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所谓“引进来”,即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来常州市参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引进国外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所谓“走出去”,即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参与竞争,拓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业务,并提供信息咨询、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和风险担保,以提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竞争实力。

4.3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公共平台建设

继续坚持市场化原则建设与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发挥技术产权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国家专利技术(常州)展示交易中心等现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专业化交易机构的发展;为提升常州市相关产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制订和实施水平,加大对行业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在常高校、骨干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建设知识产权网络化服务平台,为行业内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专利信息检索、情报分析服务;以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为系统服务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行业服务平台,为业内企业及科研机构提供知识产权服务的新模式。

4.4 加强常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建设

继续加强常州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的建设,形成辖市区多层级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体系;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和合作单位数据库,为做好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搭建新的工作平台;建立包括产业预警在内的多种援助机制,做好重大涉外知识产权案件的指导工作,积极帮助企业和权利人应对和妥善解决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尝试提供对知识产权纠纷的事先协助调查,帮助当事人获取证据等深层次服务;加大对企业涉外知识产权争端的专业指导,提升涉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水平。

4.5 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互联网、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通过论坛、讲座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推动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提高全社会正确认识知识产权、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针对不同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培训,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培训,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且逐步形成培训工作常规化、长期化、专业化的模式。要树立典型,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著企业的宣传和表彰。要加强对企业创造、运用知识产权的政策激励,提高对企业重大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额度,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授权、维持和实施转化的资助力度[9]。

摘要: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环,其发育程度深刻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水平。以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架构、中介服务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分析常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现状,并针对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给出五条对策措施,为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常州市政府办公室.常州市“十二五”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15年),常政发〔2011〕176号[EB/OL].(2011-12-31)[2012-08-21].http://xxgk.changzhou.gov.cn/gov/jcms_files/jcms1/web2/site/art/2011/12/31/art_3423_8209.html

[2]关永红,刘卓拉.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行业范围与发展状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22(3):5-9

[3]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机构[EB/OL].(2012-06-29)[2012-06-23].http://app.sipo.gov.cn:8080/sipo2008/sipoagency/AgencyList.jsp

[4]国家工商总局.备案代理机构总名单[EB/OL].(2012-06-29)[2012-06-23].http://sbj.saic.gov.cn/sbdl/zmd/

[5]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资产评估机构信息查询[EB/OL].(2012-06-29)[2012-06-23].http://cx.cas.org.cn/De-fault.aspx

[6]常州技术交易中心.常州技交中心成为首批通过验收的国家级专利展示交易中心之一[EB/OL].(2011-12-07)[2012-08-21].http://www.czjscq.com/yjzx/zxdt/86374.shtml

[7]江苏佰腾科技有限公司.佰腾动态[EB/OL].(2011-12-07)[2012-08-21].http://old.5ipatent.com/cn/5i-2/

[8]知识产权出版社.专利信息服务平台[EB/OL].(2012-06-29)[2012-07-02].http://search.cnipr.com/pages!ta-bleSearch.action

上一篇:消防通讯员操法下一篇:不假私自外出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