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1

——点评《爱美的梅花鹿》

听完《爱美的梅花鹿》,感触颇深,在此作简单点评。这一板块都是寓言故事,旨在通过故事告诉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爱美的梅花鹿》语言比较生动形象,描写具体细致。课文情节紧奏,前后对比分明,语言非常优美,在生动的故事当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生动地记叙了鹿在饮水的时候,欣赏自己美丽的样子特别赞赏自美丽的角,抱怨自己的腿太干巴,结果,在他遇到危险地时候,四条有力的腿让它获得安全,而美丽的角让它陷入危险之中。教学本课就是让学生明白:漂亮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珍惜的东西往往是朴素无华的。所以,“实用”也是一种美。

这篇课文学习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学习的难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腿和角前后不同的态度是学习的重点。为了在有限的40分钟里,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者采取“自主感悟,合作探究”的教学策略,首先是以疑导学,以疑促学,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有机而和谐地纳入到教学中去,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投身于学习过程之中,为精彩的课堂生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学本课时教者还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还有一个优点,教者还设计了课外作业,并且课外作业内容新颖有意义,这样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的心灵、情感和想象自由飞翔,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个性的目的,而且板书设计体现了课文的叙述顺序,更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2

一、何为“先学后教”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 是教师在课堂讲, 学生在下面听, 教授完毕后教师留下繁重的作业, 无论学生有没有兴趣, 都要面对一大堆的习题练习册。这其中文综类科目相对枯燥, 而严谨性很重的历史教学更加乏味。“先学后教”是学在教前, 先由教师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 教师智慧地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情况, 让学生充分享受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与成功的喜悦, 对学生存在的困惑与问题, 则由教师组织大家合作探究, 让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与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比起刻板化的教学模式, 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自己所学内容, 且印象深刻, 效益较高。

二、如何理解“先学后教”的意义

“先学后教”教育模式的提出, 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为“教育”而教育的模式, 落实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动脑思考等各种能力。同时, “先学后教”的理论也推动了现行教育的改革, 为教育向“育人”发展迈出了全新的一步, 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摆脱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先学后教”, 更加贴合现下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大方向, 令学生可以更全面地做到自我认知、自主思考。

三、如何“先学”

综上所述, “先学后教”理念的落实, 在各学科教学上都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尤其是对相对刻板的教学内容而言。下面我将根据具体的几种方法具体阐述“先学”以及“后教”在历史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一) 确立目标学习

确立目标在整个“先学”环节中至关重要, 也是整堂教学中的灵魂与精髓所在。目标的确立要明确, 并且在整个教学期间不要偏离目标, 要系统而有规划地分析目标, 达成目标。

(二) 独立学习

“先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是学生独立学习, 整个“先学后教”理念的提出也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思考衍生出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鼓励学生对疑问进行探究、记录和思考, 推荐学生利用一切有效资源进行独立分析与探究,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 小组学习

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可划分小组对课业目标进行讨论, 让学生相互质疑并解答质疑,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认知。同时, 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让学生在团体中得到正确的自我定位。另外, 在小组学习中, 还可以打破固有的师生常识, 以生为师, 进行模拟知识教学, 在学习与娱乐期间, 树立学生的自信与认知感。

(四) 教师指导学习

“先学”这一教学环节中并不是单纯的学生自学, 而是在教师的相应指导下, 明确学习内容, 通过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并不是教师明确指导学生怎么去学习, 而是通过罗列自学任务来隐晦地指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四、怎么“后教”

(一) 明确教的目标

“后教”先要与“先学”默契衔接, 以学习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受众群体为考量, 有机融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现状以及过程与方法的运用, 将教学目标精细化, 便于教学过程中的传授与测试。

(二) 准确辅导点拨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 密切与学生进行配合与沟通,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问题的一方, 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疑问通过探究做出解答, 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答案给出正确的指导,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的观点, 倾听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从而分析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以及对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

(三) 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强化与提高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与学习能力情况, 教师要尽可能增加课堂练习的机会, 并且当面对学生上交的作业进行批示与修改, 同时允许学生在课业理解上与自主学习上存在的差异, 鼓励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理解的多样化, 并通过正确疏导与讲解,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理解上的偏差, 从而对相应观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四) 优良的教师素质

“先学后教”对师资的要求相对较高, 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具体来讲, 教师不仅要善于捕捉动态教学资源, 高效运用现有资源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 还要懂得抓住学生的基本情况, 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灵活地将“先学后教”贯彻在课堂教学之上。

五、结语

“先学后教”这一全新的教育模式, 在我国当下教育中有着非凡的作用。相对的, 将它落实在严谨、庄重的历史教学中, 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活化、高效化, 让学生对相应的历史知识有更深刻、更具体的了解。

摘要:先学后教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适合于当下教学环境的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具体来讲, 就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任务下, 自主探究答案,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教育,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 还能打造出更为高效的教学课堂。本文中笔者将通过对于先学后教的相应理念的简述, 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先学后教这种全新的思维模式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孙永艳.“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与研究[D].鲁东大学, 2014.

[2]李福中.中学地理“先学后教”模式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实施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

先学后教 高效课堂 篇3

导学包括导学目标和导学诊断两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出示导学目标之前,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可以根据各课的实际情况,设置精炼、适当的导语,由情境引出课题。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和角》时。

教师出示课件:一只小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其中4条路是弯曲的,只有中间一条是直的)。

师:究竟走哪一条路最近呢?可怜的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生:中间的一条。

师:为什么?

生:中间的一条是线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线段有关的知识。

这样就自然引出了课题。

2. 出示导学目标。

导学目标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上课伊始,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从教育心理学上看,儿童有了注意的方向,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拟定导学目标时要用儿童化的语言,化难为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还要做到目标具体。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时。当教师出示课题后,随即出示导学目标:(1)观察比较,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商不变的规律。(2)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教师在出示导学目标后可随即出示自学提示:(1)想一想:任选两栏进行比较,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说一说: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让学生根据导学目标和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学生就不会漫无目的地学习了。

导学目标的出示,应根据课程结构灵活处理。可以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一次性出示,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逐个出示,还可以先问学生在本节课里你想学到哪些知识,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完成导学诊断。

根据教材的例题或知识点,设计相适应的配套诊断练习,让学生边自学、边完成。在学生完成诊断练习时,教师巡视,采撷问题。学生对自学过程中不能完全解决的疑问,进行重点自研和讨论互研。要把握三个要求:有疑问必须提出,自研互研,寻求解答。可灵活采取四种形式:一是自我重点研读,二是小组讨论,三是向教师求教,四是引导学生通过“兵教兵”“一帮一”的形式,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讨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辅导中下水平的学生。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表格后,让学生展示汇报。教师发现:学生虽然初步发现了商不变的规律,但是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关键词句不太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入了导疑的环节。

二、导疑——引导学生质疑、释疑

导疑主要是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精讲点拨,解答疑难,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规范性的界定。可以先让已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讲评,教师在幕后强调补充。导疑案例包括:(1)预设的问题。(2)学生在导学诊断练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3)生成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并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教师应根据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结构,进行重点讲解和辅导,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学生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关键词句不大理解,教师出示了如下练习。

运用规律,直接判断下列算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1)120÷12=(120×4)÷(12×4)( ),

(2)240÷60=(240÷10)÷(60÷6)( ),

(3)80÷16=(80÷20)÷(16×20)( ),

(4)180÷30=(180×0)÷(30×0)( )。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教师点拨,让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时,针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设计了如下练习。

判断对错,并说理由。

(1)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互相垂直。( )

(2)如图:,直线A叫垂线。( )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第(1)题要让学生明白: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交成什么角时才能互相垂直?

第(2)题让学生明白垂线是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直线A叫垂线,而应说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或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第(3)题让学生明白:我们所研究的垂直与平行是在“同一个平面内”,针对学生在自学后提出的“什么是同一个平面内”的问题而设计的。

导疑环节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前,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备课,充分预设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有序展示预设的问题,也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进行适时的讲解和点拨。同时,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释疑,真正做到在学中疑、在疑中学。

三、导练——引导学生当堂训练。

导练包括导练达标和导练点睛两部分,主要是解决本节课知识的巩固、检测、提升的过程。

1. 导练达标。

对学生的学习,要及时反馈,及时巩固。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堂训练、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能促使学生的学习进步更快,效果更佳。因此,在“先学后教”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开展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练习的设计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练习。

例如,教学《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让学生自学,并在释疑、解疑后,出示如下练习。

1.辨一辨。

(1)射线永远比直线短。( )

(2)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2.画一画,数一数。

(1)经过点A、B画直线。

能画( )条直线。

(2)在下图中,有( )个角。

第1题和第2题的第(1)题是针对本节课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巩固训练,促进知识的内化和熟化。第2题的第(2)小题是思考性较强的题目,要让学生懂得有序地数出角的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训练。这样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导练点睛(即全课总结)。

教学总结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概括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化难点,总结规律,使学生对全课的内容和知识要点留下明晰的印象。二是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对有关内容进行联想和思考,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把课堂总结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渗透学习方法,给学生留下一个能激发兴趣的悬念,使课的开始引人入胜,总结扣人心弦,整个过程协调完美。

例如,教学完《直线、射线和角》一课后,设计如下的导练点睛环节。

(1)什么是直线、射线、线段?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什么是角?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几条射线?经过两点呢?

(3)这节课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课堂三导教学”应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基础上,做到:(1)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2)教师要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3)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由于学生各不相同,学情、班情、校情也不尽相同,“课堂三导教学”不能机械地模仿,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4

高效教学模式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和谐应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没有人会像等待填食的鸭子,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学生上课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学习,真正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很少,学生不会学习,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鉴于此,我们认识到不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于是在去年3月我校以金昌市教育局课堂模式大讨论为契机,决定在教学中全面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探索,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各种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运用成果

在一年的运用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实践、总结,再研究、再实践、再总结,使高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不断深化,研究成果不断推广,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年来,我校教师共撰写相关论文18篇,案例8篇,反思感悟7篇。其中,杨占山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教育研究,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发表在2012年《教育技术研究》上;《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模式》发表在《素质教育》一书中。宋耀天老师在2012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中作品《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是小学教学课堂的基石》获得一等奖,撰写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叶文老师撰写的《“先学后教”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尝试》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在2012年永昌县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文获得二等奖。王秀玲老师在2012年永昌县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中作品《“红领巾”真好》教学案例获得二等奖,王秀玲老师撰写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陈霞老师的论文《运用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刊登在金昌发展研究上,陈霞老师撰写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的思考》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在2012年甘肃省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中喻丽娟老师获得三等奖,陆建华老师获得一等奖。喻丽娟老师在2012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获得二等奖。李静老师撰写的《小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归因探析》在2012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李洁老师在2012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教师先后做“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19节,其中宋耀天老师在2012年甘肃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说课)比赛活动三等奖;叶文老师在2012年县实验学科操作技术大赛中获得小学组二等奖。此外,在高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的推动下,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提高,6月六年级毕业会考英语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三科综合成绩名列全中心校第二。

二、重点工作

1、充分发动全体教师,把“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当作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学校支持下,通过教职工会议,大力宣传“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学校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能力的重大措施,也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宣传,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促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这项实验中。

2、加强模式研究的规范管理,保障实验顺利实施。①为保证模式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与学校配合,采取了“教导处宏观协调、教研组指导、科任教师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使模式研究能够持续不断的开展;同时充分调动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采取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人,确保模式研究贯彻落实。②定期交流研讨。课题自实施以来多次举办了交流研讨会,采取边实验边研究,及时总结、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不断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教研组先后派多位教师听取兄弟学校开展模式研究的报告,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新了研究的思路,保证了模式研究的正确方向。

3、推进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周内至少参与听课、评课一次,以促进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进展情况

1、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行者。通过本模式实验,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魅力,意识到课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到以培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促使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也使得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2、提高了教师提出问题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式研究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积极研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研究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模式研究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在每个阶段的模式研讨会上,教研组及教师积极参加模式实践之中。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展,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研究者,提高了的科研水平,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3、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其综合素养,具体表现为: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情感。通过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上看,学习的环境已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课前、课后,小组讨论等蔚然成风。

4、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模式研究实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效率意识,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四、存在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问题

一直以来,以接受式学习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统治着我们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在课堂上教师是至高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顺服的知识储存器。教与学以接受为目的,以接受为结果。今天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设空间。但是,在我们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接受式学习,是全盘否定吗?我们认为不是。首先学校学习是在一定的时空内以学习人类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为主,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究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生和发展,很显然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学习“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和有效的方法,而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接受性学习还应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这里我们要说明几点,首先,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不代表它可以成为“唯一”,我们不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其次,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并不等于教学中的就要以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我们强调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最后,在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要坚决打破过去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格局,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努力形成各种学习方式并存,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二)探究教学的选题问题

首先,基于学科的局限性不是所有学科都适于研究及探究,如人文性学科、艺术性学科。如让学生亲临大好河山学习地理知识,在时间隧道中学习历史知识,很显然都是不现实的。而在理科的某些知识,如公理性知识、名称概念、事实的陈述性知识同样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恰当的接受性学习也会取得好效果。因此,实施探究教学要精选适合的科目和课题。设立的题目既不能太浅,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也不能太深,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勇气。同时,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及提高的过程,因此,探究课题的选择要注意利于能力训练的广泛而深入,使探究成为学生资料收集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求异创新等能力全面发展的平台。当然,一些不适宜在学科课堂上探究的知识,我们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小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探索的精神及研究的技巧,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五、今后设想

1、加强研究目标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整个教研组老师的理论素养。要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鼓励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模式实验研究,在课题实验中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2、要系统总结模式研究的经验教训,深入理解开展模式实验研究的重大意义。课题组成员要深入不同的学校、班级,不断扩大模式的调查与实验研究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与理论提升,使模式研究更具实效性。

3、要组织教师注意收集、整理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在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比较完善、比较新颖、比较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要做到在继承中创新。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模式。

5、加强模式研究成果的推广的方法、方式问题的研究。为此,要坚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科研课题交流与研讨会,特别是加强本地区的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提高模式研究水平,促进模式研究的深入开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会自由的成长起来,我们深信这一点。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仍然会坚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并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理论的不断丰富,实践的不断深入,“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为培养知识极大丰富,能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数学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习惯于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上,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支配并控制“学”。“教学”这个师生共同体活动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既苦了教师,又累了学生,两败俱伤。

课堂是学生求知成长的地方,课堂是学生个体生命得以张扬的场所。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课堂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在教师身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肯定,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显然不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效率,其关键之处在于转变教学模式,在今天众多的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无疑能更加适应当下这样一种教育需求。

二、关于“先学后教”。

“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未开讲之前,学生在一些指导之下就主动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探究、自我学习,通过学生个人、小组的力量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后教”就是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就自己在学习中相关的问题与老师探讨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帮助学生解决,从而获得知识。

“先学”中的“先”字,其含义应该是更多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希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主动探究。以自主学习、生生合作等方式,为“课堂教学”建构一个前置性平台。

“后教”中的“后”字则更是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绝对权威的弱化,它更多的是强调教师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打破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僵死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是认同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能力,相信学生能学好,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三、学生如何“先学”。

“先学”,是学生按照自学指导,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看注释、做实践、发现难点做记号、模仿例题做习题等等。理科一般是看书,边读书边思考,既要记住公式、定理,看懂例题,还要能做与例题类似的题。我认为,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

“先学后教”的关键在于“学”,因此,怎么“学”成为教师必须面对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先学”也并不是简单的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自学,这里需要防止一种“放羊”式的“学”,课堂成为漫无目标的散养式的教学。因此,“先学”,首先要给学生确定“学”的目标,包括“学”的内容,重点、难点。还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根据不同的知识,教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四、教师如何“后教”。

“学”了以后,学生必然产生疑问,教师就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的“后教”是在学生“学”的基础之上的“教”,在“教”的过程中,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共同的探讨研究的方式,切不可教师把学生的疑难问题解决办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相互合作探讨的基础上,共同得出结论。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教的时间明显少了,那么如何教的少但教得又精呢?教得少而精,才能体现其高效。教什么的内容,并非是教师预先设定的,而是根据学生在独学、对学、群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的学生普遍有争议的问题或知识点。

当然,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继续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可以进行生生之间的互动质疑,师生之间的互动质疑。教师的作用还是在于点拨、启发、引导、组织。

教师要特别留意学生学习中的疑难所在,及时记录学生的主要疑难,学生自学以后,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往往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必须随之变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现将“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包括五个环节:

1、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

3、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4、纠正、讨论、指导自学结果;

5、学生完成当堂作业,教师当堂批改作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五、先学后教一般操作流程如下:

一、提示教学目标(辅助环节1)

[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时间] 1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意义]

1、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2、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其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注意点]

1、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准确地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拨高要求。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2、要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要太长。

3、要引导学生认真默看,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二、指导学生自学(辅助环节2)

[操作]课前制作好的投影(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让学生看。[时间]约2分钟左右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意义]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2、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注意点]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3、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操作] 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时间] 约5—8分钟。

[目的] 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意义]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自学,积极思考,及时地进行操作实践。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能力。[注意点]

1、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2、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3、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让中差生尤其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时间]约5—8分钟。

[目的]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意义]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就不要老师再教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讲清错的原因,引导更正、归纳。这不仅对后进生有帮助,而且使尖子生理解更加深刻了。[注意点]

1、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不得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2、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3、教师要巡视,搜集位上同学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小黑板)打出,供评讲时用。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 [操作] ①学生观察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操作的相同。

②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③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④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时间]约8—10分钟 [目的]

1、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真正找出哪些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

2、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了,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

[注意点]学生更正后,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广泛推行一种“兵教兵的教学方式”,就是让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其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再引导、再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六、当堂训练 [操作]

1、布置课堂作业。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时间]不少于15分钟。

[目的]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身强体壮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意义]

1、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就视为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

2、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注意点]

1、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

3、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6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将新知识、新任务提前自己学,学生进入课堂的时候胸有成竹、有备而来,让课堂成为展示先学的舞台。当堂训练能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学习目的,及时反馈信息,能按时做对课堂作业的就达到学习目标,做到了“堂堂清”,课后学生轻松了,有时间发展自己个性特长,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1转变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

1.1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近,通过听报告,体验洋思中学的做法,再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和他们相比,我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方面。我的课堂把学生管得太死,老师包办代替的太多,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将从思想上转变,行动上践行,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强化学习效果。

1.2转变师生课堂中的角色,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教师不再充当课堂的主角,把课堂还给学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讲解的习题,让学习好悟性高的同学当小老师去讲解,让学生们看到他们通过努力自学,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和老师一样好,让学生对新概念下的课堂有了更形象、更具体的认识。

2课堂的基本结构

2.1课堂模式由“静”变“动”。在课堂上,学生不是很规矩地坐在那,他们在教师面前坦然而自信地随意走动着交谈学习内容,一会学生纷纷拿着笔在练习本上,争先恐后地写起刚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展示,“台上”的学生或讲解、或辩论,“台下”的学生或站、或蹲、或坐,甚至课桌上挤作一团。教师基本不写板书,而是由学生代劳,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引导、讲评、追问。

2.2由一讲到底向20+1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最后逐步实现10+2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本质上看:一是把时空还给学生,先采取“20+15”模式,即老师只能讲20分钟,其余时间留给学生;最后逐步实现10+25分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老师只讲授10分钟,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练习。二是分组合作,以小组方式组织教学。

3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师观念转变还不够彻底。教师还不敢放开手脚大胆施教,患得患失。

3.2课堂结构还不成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讲解时间把握不够准确,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太少。

3.3不知从何入手。对于部分教学内容不知道如何安排教学。

4今后在教学中改进完善的措施

4.1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高年级学生没有低年级学生那种强烈的表现欲,而且我所带的五年级(1)班,大多数的学生数学知识基础较差,对学习数学自信不足。对此,我以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教学改革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是我要奋斗的方向。但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先给学生树立榜样,对那些积极主动走上讲台的同学,不论效果怎样,都要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

4.2深挖学生亮点。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那我们就要利用各种积极正面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将表现积极的学生名单张贴出来,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

4.3思想上转变,行动上践行,抓细节,抓过程,强化课堂教学。在学生管理上,要细节分明、落实到人,“不给学生留有犯错误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为了使课堂教学具有延展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尖子学生,可增设教案附页,关注学生进步的大小。

4.4短周期,勤反思,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反思与反馈是洋思中学教学的一大法宝。要实行“日清周评月小结”的形式,构建立体式、大密度的网状管理体系。实施“三清”,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及时反思,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预期目标及效果

5.1课堂是学生脑力劳动的过程,时间一长会使学生产生疲倦感,要机智而合理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比如:独立思考时间过长会使学生产生困乏感,这时可以换为二四人的小组讨论。

5.2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或全班的展示和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最后的反馈环节,同样要形式灵活,让学生对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检查落实学生的掌握情况。小组出题,小组互相交流,然后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小组讲题、算题比赛等。“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更是大幅度、大面积地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5.3好的理念,贵在坚持。学生的观念和习惯不是立刻就能转变过来的,在转变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负面状况,比如教学进度减慢、学生放不开等,这时要想办法克服,如果放弃就功败垂成了。

总之,这种课堂模式好就好在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的现象。不论老师通过何种方式组织课堂,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全面发展,这样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这样才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教学实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余文森,2009

[3]《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蔡林森,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2

[4]《“杜郎口热潮”教学改革的初级价段》万伟,基础教育课程,2010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7

一、“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教师采用“先教后学”的方式完成教学工作, 也就是说, 对于某一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先通过“教”的形式, 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然后通过课后练习题的方式继续深入并充分消化学习内容 (俞冬梅2015) 。但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学生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状态, 往往缺少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因而成绩不佳。“先学后教”理论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和改革, 它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 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 将学生上升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进行课堂学习之前, 学生首先根据课程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对全新的学习内容进行良好的了解和掌握, 对于其中尚不明确的问题可以着重标注, 在课堂中向教师寻求帮助。初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被认可和关注, “先学后教”的理念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让教师由教学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协助者, 这样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徐强强2014) 。“先学”要求学生有针对性有效率地对课堂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 但是要注重预习的量以及内容的合理性, 不能让学生将其视为一种额外的压力, 产生厌烦心理 (陈孝姜2013) 。可以说, “先学后教”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特长和缺陷, 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改善自身的不足, 促进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贯彻“先学后教”教学理念的先决条件

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与其他学科相比, 英语教学的难度更大, 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 英语对他们来说没有实际价值和意义, 而且英语中过于复杂和相似的语法结构往往会花费他们大量的时间, 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过于困难, 形成了“不爱学—难学—不爱学”的不良循环 (林才英2014) 。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论要避免这种难题的发生。因此, 在使用这种教学理念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对待英语的态度和观念, 并对他们的英语基础进行充分的了解, 在进行预习任务布置时, 教师应该设定合理的难度梯度, 让学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完成预习;“先学后教”的教学理论还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心理情绪, 只有尊重学生, 与其构建一种平衡、平等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此外, 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还必须充分尊重英语学习的实践性要求,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比如, 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观看英语电影等, 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英语的实用价值和实用性, 并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让学生感受到进行课前英语学习的意义,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先学后教”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进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又应该采用哪些教学方式, 将先学后教变为现实呢?

首先, 想要达到“先学”的目的, 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压迫感和被动感, 否则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叛逆和不满心理。因此, 教师可以采取鼓励式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对课前预习怀有一种期待, 从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比如, 某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会先让学生对自己预习的内容根据其自身的理解进行阐释, 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理解程度, 教师会选出其中回答最好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奖励, 在这种方式的影响下, 大部分学生进行英语预习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阳亚平2014) 。

其次,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适当调节。基于“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目前很多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学生学号或者座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 在下次课程开始之前, 首先对学生提出一些关于新知识的问题, 问题设定的难度不一, 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课下, 学生会自发地与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总结学习成果。在课堂中, 教师让各组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和交流, 互相解决彼此的问题, 最后, 教师将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统一的讲解, 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教师也可以将“先学后教”的理论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相结合。目前, 很多教师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课程开始之前, 先通过微小视频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对学习内容进行更加充分的补充。比如, 在进行Transportation的学习时, 教师通过引入学生日常进出学校的交通方式, 让学生相互讨论“How do you get to school?”的相关问题,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 学生对自己使用的交通工具的英文进行了良好的掌握, 并通过对交通方式的讨论, 引出了“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以及“How long does it take?”的相关句型结构, 提升了英语教学的实用价值。

最后, 通过1~2 次的课堂演练,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进行大致的掌握和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帮助学生树立起一种长期的英语课前学习习惯, 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进行预习方法指导, 对于预习情况良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学习情况较差的学生, 教师应该找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误区, 给予及时的指正, 让学生明确正确的预习方式, 并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于英语学习的信心, 让学生逐渐发现英语学习的乐趣, 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 实现提升英语成绩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更加贴近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陈孝姜.2013.农村中学物理“先学后教合作探究”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林才英.2014.初中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行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徐强强.2014.“先学后教”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阳亚平.201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先学后教高效课堂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先学后教

一、巧妙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这种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兴趣偏低。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随着数学课程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起来更困难。为此,教师在鼓励小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应该巧妙设置教学情境,做好课程导入,尽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小学生树立长期学习的信念。

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一章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如下情境:某商场在搞促销活动,会员卡积分满2000分或者一次性消费在500元以上的可以参与抽奖,其中一等奖有3个,二等奖有30个,三等奖有100个,如果有3000个顾客参与到活动中,小明获奖的可能性会是多少?由于学生都有与家长一起购物的经验,该实例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商场购物的场景,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学生对于可能性的了解会更全面,也更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解决生活问题,真正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

导入法是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为主的,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例如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抽奖的现场模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因材施教,教师巧妙选择教学内容

在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时,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数学知识都实用该策略,教师应该巧妙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时,由于很多图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讨,推导出公式。大多数小学生的铅笔盒都是长方体的,教师可以长方体的一个面为例,学生能够明确周长是各个边长的和,得出周长=长+长+宽+宽,教师可鼓励学生进一步探讨有什么简便方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态度等组织他们探讨题目,有的学生反应速度较快,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很强,小组成员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更好地得出答案,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默契程度,为先学后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根据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对知识的接受程度而提出的,为了进一步树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进步。例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可鼓励他们自主预习,对知识进行自学;而成绩中游的学生就可以由成绩较好的学生监督,掌握基本的知识;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重点关注他们自主复习的过程,帮助他们做好知识巩固。

三、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课程,逻辑性较强,知识之间衔接比较密切。这样教师在鼓励小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数学知识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困难的。为此,教师可以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思考解决的题目,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在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后,就可以考虑小学生自主设计题目,相互之间测验和共同进步,真正实现先学后教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含括号的四则运算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的学习,设计如下题目:100+30-16=?,30-16+100=?,38+65-45=?,65+38-45=?,987÷3×6=?,6÷3×987=?,等等,鼓励学生自主解答;进而设计题目:100+(30-16)=?,(38+65)-45=?,987×(6÷3)=?,等等,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循序渐进指导小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该注意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真正把课堂放手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小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同时还应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和反思能力。

四、加强沟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向师性比较明显,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什么样的教学习惯和动作,小学生会下意识地对教师进行模仿。该时期学生对教师充满了尊敬,比较倾向于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自身和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先学后教的效率。

首先是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多对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之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平时是怎么画圆的?有什么比较简单的方法?小学生大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的提问能够刺激他们主动学习。其次是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不应该直接否决,而是应该给学生解释的机会,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以更好地指导小学生。最后是教师应该注重沟通的长期性,例如在做课程小结之前,询问学生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补充的,在小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还能借助他们的疑问留下对新知识的悬念。

五、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这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互动活动。为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为先、为主的学习方式,真正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入手,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1]孟祥秀.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6:113-114+117.

上一篇:建设方工程管理办法下一篇:生命的精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