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用8篇)
作者:陈琼栋 文章来源:高琦小学 点击数:17277 更新时间:2007-11-21 15:19:42 ——教师队伍建设“三大工程”
关键词:师德建设、业务素质、管理机制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的巨匠,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师德状况、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关系到人才培育的质量,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
纵观教育自身发展的历史和规律,要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而内涵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向深层次发展,也谈不上培养高素质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谈不上全民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因此,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进一步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下大力气抓好、抓实,务求抓出实效,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道德素质
当前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师德,并在与时俱进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1、增强师德建设思想认识,形成教师的道德情操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职业。教师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在政治思想、精神境界、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要热爱教育事业,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增强育人意识,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默默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勤恳奉献。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人民教师要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他要求全体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胡书记提出了三个“必须”和四个“希望”:必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操 学校将师德建设年和提高年作为师德建设的载体,在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中,学校成立了师德建设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方案,进行了分工,明确了职责。通过各种会议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会议内容和文件内容。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安庆市师德师风建设知识读本、安庆市师德建设年活动方案、师德要求、教师的十寄语和十禁语等。学校向部分学生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征集了家长们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代会代表还发出了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倡议书,放大张贴在校务公开栏,校园里部分走廊上张贴了师德标语。全体教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征集师德警示语。教师在搜集、创作师德警示语中重温师德规范;举办师德演讲,全校教师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师德故事中,心灵获得爱的洗礼,师德修养获得进一步升华;开辟宣传栏,在教师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和《高琦小学师德建设倡议书》,利用广播站进行宣传,对教师进行深入广泛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端正了教育思想,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培养、教育每一名学生。
填写自查报告书。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安庆市中小学教师行为“八不准”》进行自查,每个教师填写《师德自查报告书》,并在年级组会议上作口头发言,并将《师德自查报告书》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在教师中广泛征集师德警示语并张贴在校园各处,全校共征集教师个人撰写或搜集的师德警示语100多条,使每位教师在此次活动中能够进一步重温、学习师德规范,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每一条警示语就像一面镜子,使每一位教师在每一次面对时都能照一照自我的言行,从而起到“正衣冠”的作用。
开展师德演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全国模范教师徐梦吟、邹有云、孟二冬的先进事迹,同时开展了“廉洁从教,从我做起”大讨论,举办了“德为人先、行为世范”师德演讲活动,在活动中使教师牢固树立“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务实创新,甘于奉献;廉洁从教,为人师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言行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开展爱生家访活动。学校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爱生工程,人人争做爱生模范,教师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学生的家庭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组织教师进行重点家访,耐心细致地做学生思想工作,认真填写记录卡,撰写家访小结和反思,拉近师生间心理距离,使学生感受到师爱如阳光般的温暖。
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全体教师每人根据自身实际拟定了公开承诺书,全体教师把“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庄严承诺留给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学校也面向家长和社会进行了庄严承诺,并将承诺内容公开,以便接受监督,深化了“倡师德、练师能、树形象”、“社会尊师重教、教师回报社会”活动。
3、树立师德建设常抓不懈意识,永保教师的道德情操
学校不断加强师德教育,常抓不懈,非常重视塑造良好的师表形象,强化主人翁意识,先后把《爱的教育》《教师的修养》《师德文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规范》《新世纪教师素养》等作为必学教材发给教师。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小学管理规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中央领导关于教育问题和师德建设的讲话。组织教师学习《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教育工作的意见》《伟大的纲领,行动的指南》《中国教育宏伟蓝图》等重要文章。通过师德教育,增强教师的道德责任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抓好业务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我们的生活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社会已初见端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精通所任学科的大量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有了“一桶水”,还需要不断更新补充,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学生的“一杯水”,总之,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观念
知识的更新、教法的渐变、学生认知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由“单纯知识型”转向“智能开发型”的人才培养指向,都无时无刻不警示着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现代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将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使学校彰显出自身的特色。
(1)教师岗前培训
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必须经历教师技能考试,再通过培训,使其巩固专业技能,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内容,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所有在职教师通过培训,树立了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教师工作,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开展业务专题讲座,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组织教师看著名教师的教学录相课,看与教材相关的各科教学录相带,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科学的教学手段,指导帮助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再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信息技术培训
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采取专人指导与课余自学相结合。学校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技术指导。老师们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自练,从而使每个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都有所提高。
安排教师参加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已有15位老师获得结业证书,其中,四位老师获优秀学员证书,一位教师的作品获得优秀奖,一位教师被推荐为市级英特尔培训教师。
(3)校本培训
落实继续教育。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参加了区人事局组织的《学习能力建设知识读本》《创新能力建设知识读本》的学习及考试活动,教师认真研读指定书目,认真填写校本培训报告册。每人每学期开设研修课,反思教学实践。
2、开展练兵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在当今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
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在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还要把握一个度,根据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要走入误区,不要绝对化,不要片面化,不要盲目地使用一些新的方法。例如在新教材中,已经有许多教学情境,老师再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有些多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有许多好的教学方法,值得继承和发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改出现许多误区、出现许多理解上的偏差、绝对化、知识和技能出现滑坡、有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时候,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比活动。学校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制定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比标准,确立了评选程序。现场抽题写说课稿,外请评委为说课比赛选手打分,并请市教科所专家为教师的教科研试卷评分,来自各个方面的评委认真审阅每位参赛教师的申报材料,综合考评,选出15位校级骨干教师,5位校级学科带头人,推荐5位区骨干教师、4位区学科带头人。在区级评比中,2人被推荐到市里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评选,2人被推荐到市里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评选。
开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自2001年以来,建立了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制度,注重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强调“注重过程、淡化名次”,要求人人有收获。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青年教师,也使校内的教研氛围日趋浓厚。依次开展了“说课”、“上课与答辩”、“三项全能”、“信息技术”、“主题教育”等主题竞赛活动。充分发挥老、中、青教师的作用,促进校内阶梯式教师队伍的形成。校内评选出优秀奖和优胜奖,以达到鼓励与鞭策的目的。2006年10月底至12月中旬,学校开展了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展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共有49位教师参加,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任教学科从“黄梅戏艺术节”、“行为习惯养成”和“八荣八耻”等主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具体设计,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本次活动分为学习动员、活动设计、活动开展、成果展示、活动总结五个阶段,这是一次很有创意的活动,是一次对青年教师进行全面检测的活动。参赛教师积极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成长,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的,促进了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3、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教研组有研讨主题,备课组有活动重点。如:语文组开展了“单元专题整合”教研活动,单元整合,既是同一主题的横向开拓,又是不同教学内容的纵向展开。在研讨过程中,三年级的五位教师开设了公开课,经历了个体的思考与设计,集体的质疑与问难。数学组开展了“快乐的数学活动周”活动,内容有“数学小报我来办”、“数学故事大王比赛”、“趣味数学竞赛”、“数学游戏大家玩”,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领悟到数学的神奇。
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内容多元,形式多样,途径多种,重点采取“走出去听听”和“请进来讲讲”两种形式。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参会教师均能认真领会会议精神,详细记录学习体会,及时梳理并传达新课改理念。这些老师分别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师训计划领导小组理事会、研讨会、省英语学科活动、省经典导读教材座谈会、省骨干教师培训、市首届小学教师论坛、市“新时期班主任工作漫谈”会等。邀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多次举办培训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论,开展高琦校园英语100句学习活动。多次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外出人员回校作二次培训。进行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开展“骨干教师展示课和讲座”活动。开设研讨课、专题讲座、教研论坛以及“读书沙龙”活动、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提高学历学习。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课题研究方面,学校起步早,参与面广,承担的课题多,学校承担了国家、省、市级多项课题研究,涉及到教材、教法、教学模式、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改革。科研气氛浓厚,科研成果突出,获得多项奖励,并在全国、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交流会上介绍经验,多次接待外地教育同仁的专题来访,学校成为国家、省、市级教育科学研究基地。老师们在教学和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多篇论文获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建立一支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广大教师有压力,有危机感,增强竞争意识,具体措施:
1、实行全员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
学校从管理制度着手,实行校长聘任制,教师双向选择制,校长聘任学校中层干部,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的岗位聘任教师,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岗位。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来严格约束每一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健全教师考评制度,量化教师业绩
完善教学检查工作,加大随堂听课力度和频率,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不定期抽查教师临堂、出操、集体备课、班队会开展、大扫除等情况;定期检查备课笔记、听课记录、作业设计与批改,健全教学检查档案,注重对检查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召开学生代表会,了解班级各方面情况,倡导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考试学科的试卷分析及非考试学科的质量抽查工作,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各项检查结果与教师的期末考评、教师的考核结合起来,与教师的各项评比结合起来。
3、落实公开课制度,激励教师岗位成才
各教研组、备课组坚持“三定备课”与“公开课”制度。每次教研活动要有备课内容、中心发言人,讨论的问题均有详细而规范的记录。每学期每位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每组推荐一人执教校级公开课,公开课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每人每学期听课10节,每一节课都要及时写上听课评议。各备课组、教研组及时组织评课活动,广取博收,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公开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教案,以达到相互交流促进的目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陈小娅副部长充分肯定了各地的做法和经验。她指出, 引导和推动教师合理流动,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 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已走向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阶段, 这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 各地在推动教师交流中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充分运用政策导向推进城乡统筹,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在政策制度、实施策略等层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取得了宝贵经验。
陈小娅副部长强调, 建立教师交流与资源配置制度, 要强化省级统筹, 要因地制宜, 要有所突破。从长远来看, 教师交流制度是个系统工程, 在政策制定中要认真研究探索教师交流的目的性、方向性和可行性, 理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不断探索创新, 使教师交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有序。对于中西部等以农村教育为主的地区来说, 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治本之策。要在严把教师入口关的基础上, 加强配套措施建设, 进一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改革。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我们的工作重点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建设一支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怎样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作为教师必须按新《规范》的要求去履职。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要从自己的小家做起,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從能做点啥开始,家庭中的工作总量一定,大家齐动手,每个人的工作量就承担少一些,若只靠一两个人去做,其他人不去做,这一两个人工作量就增大,久而久之,家庭也就随之不和谐;工作单位也同样如此,需要大家的智慧,大家齐动手,齐心协力地去想,去做,这个单位就和谐。反之就不和谐。这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政”是由“正”和“反”组成的,我们所做的、所想的、所说的,都符合中华民族的美德,就是“正”不符合中华民族美德的就是“反”;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丰富,中华民族的“美德”浮到“台”面上,就成为“治”,反之,就要受到人们的谴责,老百姓称之为“缺德”,即道德缺失,师德低下,严重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倡导爱岗敬业,就是要求教师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典型。
孙红军老师,多年来做到早来晚走,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寒暑假,一心扑在他钟爱的体育事业上。他上两年班,等于我们上三年班的时间、学校体育工作,几年来,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这充分说明他爱岗敬业,工作尽职尽责分不开的。
3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倡导关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情感和爱心。曲珍老师是我们的老典型,在职时就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们的赞扬。教学经验丰富,识字教学总结出好多做法。学生生病利用下班后时间亲自去探望,把落下的课程利用放学后,星期天及时补上,学习上凡是有一点点进步,自掏腰包给予奖励。2009年下半年在小阳任班主任,她接的班有一名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考试得几分,经她手把手教,平时耐心辅导,期末考试达90分以上,进入优生行列。这深刻说明曲珍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所以,要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她就是我们的榜样和典范。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我时常听学生无意中说樊志生老师、郑晓明老师教的好,一个“好”字,即体现了学生对两位教师教学水平的肯定,又体现了两位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的影响。因此,两位教师在2009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他们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方面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肯定。所以倡导“教书育人”就是要求教师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即传道,授业、解惑为根本。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练好内功的同时,不忘“育人”,使每名学生都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的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长汀县馆前中学工会江冬生
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教育转型,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促进校风、班风、学风、教风好转的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十八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既延续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期许和希望,也是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以“活动为契机”,强化教师思想道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敬业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邓小平同志说过: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担负起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我校一直把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采取“学习、讨论、活动”三步走的方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由于学校对师德教育常抓不懈、措施得力,教师的师德修养不断提高,全校教1
职工“讲师德,比奉献,争做师德标兵”已蔚然成风,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好评和信赖。
二、以“学、练、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提高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素质。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必须有一桶水。”实际上这还远远不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有一条永不枯竭的知识和信息的长河,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才。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学、练、研”三位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学”字上做文章。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努力为青年教师参加自学、函授、进修学习创造条件。在教师自学业务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倡导拜师学艺,结合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以老带新,结对互学,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青年骨干教师尽快成长。同时,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教育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或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等,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二)在“练”字上下功夫。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狠抓教师基本功训练,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大练基本功:三笔一话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备课、制作教具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等基本功。学校每年都
举行板书比赛、演讲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从中选拔出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三)在“研”字上求实效。一个优秀教师必须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教法灵活,上好每一节课,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天职。针对部分教师不善于研究、总结的现状,学校充分发挥教务处的导向作用,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和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以 “选拔培养”为途径,促教师专业发展
优秀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工程。我们选准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给其适当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我们经常组织他们外出听课,回来后让他们作汇报课;鼓励、支持、选拔青年教师参加市、县、片区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评优活动,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学习与教学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对有一定教研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安排他们参加较高层次的学术活动,让他们参加或承担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其挑起教研的重任;组织青年教师每人每学期写一篇科研论文或教学经验体会文章,择优推荐参加省、市、县级教研论文评选,同时鼓励优秀教师积极向省、市级教育报刊投寄教科研文章。另外,推选青年教师上公开课;为青年教师开设“素质教育论坛”等。
四、以争当 “名师”为抓手,带动全体发展
典型在学校教育研活动中具有极大的推动力。要培养名师,争创名校,就必须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优良环境。我们建立激励机制,一方面鼓励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争做“名师”;另一方面,对教师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待遇上落实。我们还将优秀教师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先后有8名教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5名评为市级“骨干教师”,16名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我们还大胆任用青年教师,让其担任教研组长、段长以及共青团、工会干部等,同时,学校还利用宣传栏对优秀教师进行宣传,扩大他们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激励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书育人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几年来我校本着“以改革促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的优秀教师。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西丰县城南端,东临西丰高中,南依西丰火车站,北靠小南路。学校创建于1970年,占地面积16146m2,建筑面积5460m2,现共有教学班20个,其中七年八年各7个班,九年6个班;学生1270名,其中七年426名,八年414名,九年430名;教职员工112名,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0人,专任教师105人,45周岁以上的专任教师有25人,30周岁以下的专任教师17人。高级教师38人,中级教师53人,男教师42人。编制数102人,不缺编,无代课教师。学历都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本科教师为64人。现到农村支教9人,省级骨干教师1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10名,校级骨干教师13名。县以上优秀教师18名,县以上优秀班主任13名。
二、主要做法
1、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教师素质提高有效落实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刘学仁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工作中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工作主动,全局观念强,经常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认真解决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建立了规范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和评估标准,在实施上做到“三保证、三落实”,即保证人员、保证内容、保证时间;落实计划、落实考核、落实奖惩。
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命运”,我们始终要求领导和教师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基本信念,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全体观。学校邀请市县专家学者到校讲学,派领导到洋思、衡水、杜郎口、许衡等中学“盗取真经”,派教师到外县市学校学习,举办校本研训。领导和教师们耳濡目染,经常被教育新理念、新思想不停地冲击,切身感受到了先进教育思想的力量,很快转型,成为素质教育中的佼佼者。
3、强化学习,不断汲取,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科基本知识
学校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和教师论坛、骨干教师及名师讲座等办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各科教材教法、本学科的有关知识、基本方法和发展前沿理论知识,使广大教师能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从事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改革的脉搏,以新课改崭新的理念来武装自己的
头脑并转化为自己的具体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在新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风格。
4、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努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学校经常采取会议、学习和活动等教育形式,积极开展家长评教评校,学生评教,校长热线电话、“做学生喜爱的教师”等活动,狠抓热点,消除疑点,解决难点,杜绝乱补课、乱发行、乱收费的现象。我们还注重加强教师间的和谐发展,每个班级教师的安排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经验缺乏的教师结合,知名度高的教师和知名度相对低的教师结合,精力充沛的和精力不足的结合,老教师和新教师结合,对教师业绩考核中有一项是年级所有教师集体的成绩。目前,我校教师已达到以事业心为基础,以热爱学生为核心,以虚心为动力,以为人师表为准则的良好师德,并形成一股积极、进取、创新的合力,营造出 “爱岗敬业、爱生乐业、献身勤业”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二中人精神(即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和谐发展的协作精神)。
5、以校本培训为载体,进行岗位大练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校本培训是教师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四会三课”、“红烛工程”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形式,突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校本培训特点,开展“铸师德、练师功、磨师艺”的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达到具有使学生“一讲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能力。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搭建平台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发展的长远之计。我们一是实施“青蓝工程”,加强完善拜师带徒工作,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跟踪听课、评课。二是开展“青年教师教育基本功大赛”活动(内容包括:上好一堂好课、设计一份经典教案、说课、写一篇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典型个案、主题班会、展示一次专业特长等)、“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会”活动,尽最大可能提供展示教学水平的舞台和给予优秀的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担当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有些教师业务能力不高,敬业心、责任感不强,工作不负责任,只教书不育人。有些教师全局观念不强,不够团结,不注意自身修养、形象。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多科的能力弱,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2、师资结构不合理。中青教师缺乏,男教师严重偏少。
3、管理体制制约学校发展。校长没有用人权,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聘用制流于形式。
4、办学经费明显不足。近几年,由于一费制的实施,教育经费没有及时到位,学校资金明显不足,教学设备的改善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
几年来,经过努力,我校逐步形成了一支有学识、有能力、合作力极强,“攻无不破,战无不胜”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校先后获得省课改工作先进集体、市精神文明单位
和县控辍保学先进校等多项荣誉,学校教学成绩年年都排在全县第一名,在县里的各项比赛中我们均进入前三名,2007的中考我们也取得了全县个人成绩最好、考取总人数最多、团体平均分最高、升学率第一的骄人战绩。成绩只代表过去,今后我们还将乘着素质教育的东风,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大胆探索,勇于拼搏,锐意改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校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我校逐步向校风优良、教风严谨、学风端正、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育人摇篮迈进!二○○八年六月十六日篇二: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汇报材料
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汇报材料
一、指导思想: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校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及人才规划纲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为动力,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坚持教师发展为本,发挥教师主体作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主研修,积极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提高教书育人的综合能力,造就一支热爱学习、敬业爱岗、求真务实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师德建设,培育人文情怀 强化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理念,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师德修养是教师队伍的首要任务。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构建一支具有一定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
1.修师德、练师能,塑形象。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为主线,促进教师为学、为人、为师的有机统一。结合学校实际,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依法治教意识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善《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小学教师细节修养》等,不断提高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二)提高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继续教育;我校全体老师年年都要参加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和市人社局培训,并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全部注册;安徽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全体参加,参加全部合格。
2、在这三年期间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要达到100%以上.3、继续实施“青年教师教养规划”,做好推进名师队伍建设,争取有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进入市、区级“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行列。
四.工作思路:
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学校确立“教育引导,加强管理,一边使用,一边培养,鼓励冒尖”的原则,实行“教导处带教,以老带新,新老挂钩的师徒结对”;形成“校长负责,教导处专管,骨干教师帮教”的管理体系。
五.工作目标:
培养与提高总体目标:一年过关,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
一年过关──过好常规关,教材关
三年胜任──胜任学段教学,效果明显
五年成骨干──通过3-5年教学实践,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校、市的学科骨干
六.工作内容:
(一)新教师培养工作措施与要求:
目标:新教师(今年新分配的教师)依据总体目标“一年过关”,过好常规关与“教材关”,能按常规和一般模式组织教学,全面进入教师“角色”,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学效果不低于同年级同学科平均水平。
措施:
1.学期初举行“学校组织,教导处主办,教研组长带教,集中备课会”实行岗前培训制度。
2.开学第一周组织各教研组听新教师上“见面课”进行常规帮教。3.新教师“初为人师”学年初学校召开“迎新会”进行上岗动员。
4.过好常规关,练好基本功,坚持岗位练功,练好粉笔字,口头表述能力,板书设计等书写功与说课功。5.“师徒结对”发挥骨干教师帮教作用
(1)结对:由教研组负责组内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
(2)“师徒结对”形成:抓规──说课──听课──评课等师傅带教一台戏。
6.缩短新教师适应周期,实行“同步移植创新法”的有效举措:同步──要求同年级同学科与师傅的教学进度同步、要求同步、资料讲义同步、考试辅导同步;移植──通过听课,教案移植,教法移值;创新——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
7.每学年开展两次教学技能比赛,上学期开展“打磨课”活动。下学期开展“公开课”比赛。8.期中教研组内开展一次“汇报课”。9.教导处加强新老师的教学常规检查。10.新老师要求听课20节以上。
11.完成“六个一”工作,即“一次基本功比赛,一堂汇报课,一篇教学体会,一个满意教案,一份最佳试卷,一份优秀练习”。
12.学年初进行业务测试,暑期要完成与高考相关学科模拟试卷十份。
(二)教龄在3年内的青年教师的提高工作措施与要求
目标:教龄在3年内和本学年调入的青年教师,依据总体目标“三年胜任,五年成骨干”,总结经验,深入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切入口,以轻负担,高质量为目标,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措施:
1.贯彻在职为主,业务为主,自学为主的提高原则,积极参加计算机,普通话,继续教育达标工作。
2.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形成新的教学技能。3.听课人均20节以上。4.完成“五个一”,即完成“一篇论文,一份优质试卷,一个优秀教案,一次基本功比赛,组内上一堂优质课”。
5.从教中学,从研中学积极参与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6.积极承担校际或组内公开课,展示自己,鼓励冒尖。7.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
8.积极参加本学科上级教研部门教学研究活动。9.积极撰写学科教学论文并参与评选。
七.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1.教师队伍中有少数人报怨收入低,工作消极怠工,2.缺人又缺科
3.缺编,目前我校师生比23:1 八.存在问题:目前学校教师老龄化严重,队伍参差不齐,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缓慢,流动较多,在市、区学科中的地位不够突出,缺少名师的引领。篇三: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为了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近期县政协调研组深入县城各学校、部分乡、村中小学,采取访、问、听、看、查等形式,对我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61所(不含民办幼儿园),其中高中1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县直初中2所、县城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乡镇初中6所、乡(镇)中心小学7所、村级完小73所、教学点64所、幼儿园1所。县域内高中在校生132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在外见习)在校生58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42人,初中在校生7210人,小学在校生26264人,县幼儿园472人。
全县有教职工1781人,其中公办1472人、以工代教170人、工人64人、月工16人、编外用工59人。具体分布为小学1138 人,初中 455人,高中114 人,职业教育中心 32 人,特殊学校9人,县幼儿园33人,教职工队伍中专任教师1699人,为教职工总数的 95.4%。
教师学历结构情况:教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2名,大学学历的423 名,大专学历 899 名,中专及其以下学历375名。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 99 %、95%、78%。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较高,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较低,难以适应高中教学需求。
教师职称结构情况:专业教师中有高级职称 16名,中级职称575名,初级职称1076名,未定级3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0.9%。高级职称数量少,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数量更少。
教师年龄结构情况:教师中35岁以下724名,占教师总数的 42.6%,36—40岁的288名,占教师总数的17%,41—45岁的259名,占教师总数的15.2%,46—50岁的124名,占教师总数的7.3%,51—54岁的182名,占教师总数的10.7%,55岁以上的122名,占教师总数的7.2%,教师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但部分学校老教师比例偏高。
二、近年来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所采取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立足于“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为教师队伍提供有利条件。
我县属于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是历届县委、政府领导都高度关注和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强县富民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培训、培养、选拔、使用上基本上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尤其是我县前几年开展的“普九”、“普实”攻坚战,县委、政府多
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这也为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道德修养。
为了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县委、县人民政府每年教师节都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对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同时,把加强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与学校的量化管理、业绩奖励挂钩。每年组织优秀教师宣讲团到各乡校进行宣传报告,以身边的先进人物为典型,激励全体教师学先进、赶先进,敬业奉献,教书育人。通过努力,全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涌现出一批全国、全区优秀教师。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县有李高送、岑光录教师获全国劳模、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有2名教师荣获自治区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有36名教育工作者获自治区级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其中1名记个人二等功),有108名教育工作者获百色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有750名教育工作者获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三)加强师能建设,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是把好教师入口关。严格实行“凡进必考”、“执证上岗”制度,杜绝不具备从教资格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二是把好教师敬业关。一方面,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在学校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及时发现并提拔任用“能干”的教师,调整“不思进取”的学校领导,创建你追我赶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及时清退不合格代聘教师,补充优秀师资。2003年以来,我县在优秀代课人员中公开招聘小学教师179人,在大中专和本科师范类毕业生中公开招考聘用中小学教师145人,极大缓解了教师不足问题,为教师队伍不断增添了新生力量。三是加强教学科研工作,建立县、乡、村教研网络,开展优质课、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基本功比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四是把好教师培训关。通过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我县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送教下乡”的方式创造性的开展师资培训活动。2003年以来,全县选派学校领导和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达65人次,参加区级培训达1236人次,参加市级培训达4628人次,参加县级培训达8938人次。通过一系列培训,提高了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和教师的业务水平,夯实了教师基本功,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几年来,我县教师在参加各类教学比赛中,先后荣获国家级奖励25人次,自治区级奖励69人次,市级奖励250人次,县级奖励950人次。
(四)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近年来,通过先后在县民族中学等5所中小学开展领导班子竞聘上岗和在超编的同乐镇中心小学等3所小学开展教师竞聘上岗活动,并对有缺员的县城中小学采取文化考试、试教等方式,择优调入教师。这样,既为县城学校不断选拔了优秀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又激发乡村教师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推进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的逐步形成,调动了学校领导及广大教师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制度。
管理为重点,实施以“德、能、勤、绩”为内容的教师考核管理制度。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了教师的行为,提高了教师管理水平,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县教师队伍建设在数量增加、结构优化、素质提升、条件改善、地位提高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乐业的教育事业发展速度是比较快的,取得的显著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全县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仍一直影响着我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从教师数量的配比上看,教师总体数量仍显不足,教学一线教师明显不够,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按原(乐编字[2007]46号文),全县教职工定编人数为:1884人,实有1781人,实际在岗1757人。因此,我县真正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上不足。同时,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资源浪费并存。一方面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教师明显偏多,教育局和其他党政部门从各学校长期借调人员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县城、乡镇所在地及周边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配置比较多,且出现超编现象(例如:同乐平寨村完小有9个班,333名学生,按县编办的编制教职工数为18人,实有教职工26人),而边远条件艰苦的村完小、教学点教师严重不足(例如:逻西中停村完小及2个教学点有9个班,242名学生,按县编办的编制教职工数为12人,实有教职工7人)。
(二)从教师专业素养上看,整体素质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要。我县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县内培训机构能力又有限,培训质量难于提高,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
一、呆板,缺乏积极的课改意识,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整体素质与教育改革、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上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等现象。一些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不能安心从教,更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存在教育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个别学校的校长事业心不强,能力有限,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学校教师人心涣散,工作怠慢,影响了学校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四)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学科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不合理。在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教师相对多,英语、信息技术、地理、计算机等学科教师相对短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地区分布上:乡村与县城相比,教师短缺尤其突出;年龄结构上:全县五十岁以上的教师近400人,占教师总数的近四分之一,部分教师因病和责任心的问题,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学历结构上: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偏低。
(五)从教师队伍的目标管理和教师成长的环境上看,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对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特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重新核定编制,在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考虑我县许多农村学校地处边远山区、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但每班学生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采取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方式,并设立小规模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科学、合理地核定和使用教师编制。逐步解决缺编和优化配置教师资源,为乐业教育事业提供足够的师资力量,并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要从科教兴国和加强教育干部后备力量培养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在县教科局的直接领导规划下,形成高水平的县级培训机构统筹→县职教中心整体实施→县教科局各相关股室密切配合→县教育督导室评估检查。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部门共建共管。建立由教科局行政部门、培训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培训政策规定、培训规划、教学计划等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管理工作。
2、专兼结合、加强培训队伍建设。将选聘由专兼职教研员、教学能手和教育领导组成的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培训队伍。注重教科研活动的引领导作用,提升培训的质量。
3、完善制度、确保培训效果。对培训进行全过程考核,从而对培训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培训任务完成后,要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确保培训质量。
(三)实施专业的系统发展工程,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
1、提升教师高一层次学历水平。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培训应坚持以在职攻读为主,脱产学习为辅。小学教师原则上参加小学阶段所开设学科的学历提高培训,中学教师除攻读第二学历外,原则上参加中学阶段相同或相近学科的学历提高培训。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加大教师学历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校,开设各类学历培训班,满足教师积极自主参加学历进修、获得专业发展的需求。
2、大力实施“新教师培养工程”。制定新教师短期、中期、长期培养计划,制定相关激励措施。采用骨干带教、专家讲座、技能评比、观摩研讨等多形式的培养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新教师的岗位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尽早胜任。
3、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遴选一批学科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重点进行培养。注重培养过程,保证数量,提升专业内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师的群体。
4、建立县名师名校长及“青蓝”培养工程。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争在5-10年内培养一批在全县乃至全市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管理专家和学科名师,让他们在教师队伍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
5、进一步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努力建设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教师继续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在职在岗教师都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以岗位技能培训、学历提升培训和新课程培训为重点,切实开展教师全员培训。
(四)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増强教师爱岗敬业责任感。
1、通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激励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2、在制度上规范教师的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如果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要作出严肃的处理。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形成正确的师德导向,增强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扬教师热爱奉献、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促进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
3、在舆论监督中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定期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调查,深入基层学校,发现和表彰先进典型,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提高全体教师师德水平和育德能力。
(五)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科学配置教师资源。
1、打破学校界限,对全县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逐步完善“宏观调控,双向选择、有序流动”的人事流动机制,多渠道引进、招聘优秀教师,优化教师来源、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明显改善学校之间教师资源不均衡状况,基本解决教师学科性结构紧缺问题。在控制编制总量的同时,建立了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严把教师入口关,提高新增教师学历标准。教师补充机制要不断创新,对紧缺学科及边远缺编的学校,尽快招考,及时补员。
2、完善县域内教师流动机制和加强流动教师的管理。定期组织部分城区教师到农村中小学缺编学校支教,选派部分偏远农村完小校长到县城学校挂职锻炼,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普遍开展,并形成制度。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和健全教师流动服务机构,鼓励教师资源在城乡间、学校间合理流动。教育行政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流动教师管理办法,増强支教教师工作责任感,真正发挥支教作用。同时,采取支教和末位淘汰制,也可有效解决城镇教师超编问题。
3、加强学校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教职工配备。学校在核定的编制数和专业化技术结构比例内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
4、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聘用合同制。学校要全面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竟聘上岗,应3-5年实行一次。凡通过竟争上岗,落聘的教师再酌情安排。对老龄化教师或多病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他们身体、年龄、知识的具体情况,安排相应工作,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一)树立良好师德,培养名师队伍
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爱岗敬业是教师成长的前提。引导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所以,培养名师,要从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的责任感、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上下功夫,有利于培育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有利于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的培养和涌现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政策精神,充分认识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清教育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形势,把握机遇,深化教学改革。学习课改的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课程建设,牢固确立“学校课程要适应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2、学习教育政策和法规,增强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意识。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为人师表的观念,坚持廉洁从教,恪守相关法规和我校教师行为规范,严格实行教师评优师德为先的制度。
(二)加强校本教研,为名师的培养搭台铺路
学校以教育引导,教研支撑,紧紧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时机,开展以有效教学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1、通过新教师培养,奠定师资基础
新教师从教的最初3年对其今后的教师生涯至关重要,应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继续坚持新老组合的“师徒结对”制度,选定师德高尚、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给予新教师具体的帮助、指导。要求新教师听课达到每学期20节以上,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并撰写相关总结材料。指导教师听课每学期15节以上,要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助,并做出书面记录。教务处、教研室要对新教师成长给与关注,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和开门课、跟踪课的指导。新教师(3年内上岗教师)每学期要求至少承担4次以上公开课,通过大量的实践使新教师尽快成熟,力争做到3年过关,5年成才。
2、深入开展课标学习研讨
教师通过组织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精髓、教学思想、学习要求、考查重点,及时转变和更新观念,树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教学科研的前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努力挖掘课程内涵,拓展课程视野,有条件的学科和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和研究性学习课。
3、组织学科教研和教师论坛
学校开展“从中考看课堂教学改革”和“有效教学的探讨”等课题的研究,通过交流、研讨、反思、总结,力求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开展“怎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课例研究和“怎样评价一堂课”的研究。上好每一堂课,体现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四要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学习和应用
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要求,自觉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积极探索三模教学模式和提高班班通设施的使用率。学校还将通过围绕相关要求和内容进行全员考核、举行多媒体课件比赛等形式,推动教师的学习,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次公开课展示。
5、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各学科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示范课,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校的校研之风。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目标。
6、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新课程的一个突出要求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提高。经过深入思考,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整理,无疑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每学期撰写教学论文一篇,骨干教师每学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一篇。借助论文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成果,形成向全校乃至全市教学改革辐射与推广的经验。
7、积极参加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
学案研究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参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骨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勇于牵头,推动教研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三)建立和健全教师培养体系
建立一支有较大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关键在培养。培养是基础,评选是手段,不能以评选代替培养。培养工作不到位,选拔就没有质量也没有数量。因此,要把建设名师队伍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上。要落实一系列培养措施,并逐步建立和健全名师的培养工作体系。
根据名师成长的一般规律,要使培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应当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选苗子”。学校根据学科配置和教师现有的水平、能力、进取精神,按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选择名师培养对象,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落实培养工作负责人,并制订培养计划和措施,建立名师培养档案。
2、“压担子”。名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要给培养对象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和改革实验任务,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
3、“引路子”。学校和相关处室确定专人对培养对象给予系统的、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指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
4、“架梯子”。学校要对名师的成长发展积极给予扶植,努力为他们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要根据其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高层次培训进修机会。在20XX年计划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大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诚请哈尔滨荣智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我校还将指派2-4名青年骨干教师、领导前往荣智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努力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5、“搭台子”。学校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名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学校还将加大校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20XX年计划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请哈尔滨荣智学校的骨干教师来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有力促进我校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我校还将指派2-4名青年骨干教师、领导前往荣智学校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努力提升我校的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
6、“树牌子”。要通过各种评选活动、总结表彰活动、交流观摩活动、以及运用专业书刊和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和推广名师的教育教学教研成果和经验,扩大影响,树立榜样。对评定的名师要授予相应的称号,树立“名牌”,组织广大教师观摩学习。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教职员工的团结奋斗,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让教师不断提升和成功,才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名师的产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也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标志,这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名师战略”才能顺利实施,才能为安中明天的辉煌奠定扎实的基础。
举措一: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以县为主”进一步理顺
据了解, 以往我省的乡镇中小学和村教学点, 不少是由乡镇甚至是村来管理,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质, 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考核和校园维护等方面难以实行长期
政有效的规范管理。
策胡光辉介绍说, 《意见》明确要求我省进一步理顺速“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各市县教育行政
递
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中小学教师统筹规划和综合管理, 依法履行对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和考核管理等职能。
此外,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聘任、培训、考核、交流也归口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4
举措二:教师“全员招聘”打破铁饭碗
根据《意见》, 我省还将加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力度, 积极推进中小学校教职工岗位设置管理和岗位聘任工作, 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 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全员招聘’, 通过签聘用合同的方式, 打破以往教师的‘铁饭碗’, 激活教师队伍。”胡光辉说。
在此基础上, 我省还将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举措三:严把教师“入口”关打破终身制
“随着绩效工资的提高, 我省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基本与当地公务员拉平。在享受‘准公务员待遇’的同时, 中小学教师也要实行‘准公务员’管理, 建立教师资格准入、退出和新任教师补充机制。”胡光辉说。
一是严把教师“入口”关, 严格执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 教学人员必须具备与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任教。
二是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 对不符合教师任职资格条件的人员取消其教师资格, 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对师德表现差、业务水平低, 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绩效考核不合格的教师, 采取脱岗培训、调离教学岗位等措施。对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教师,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师,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 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此外, 从今年开始, 全省各市县中小学补充新任教师全部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 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径自行聘用教师。
举措四:实施农村教育工作者“千百十”培训工程
《意见》还提出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和改革培训方式, 强化我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和农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等专项培训, 要求五年内对全省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全部轮训一遍。同时, 实施农村骨干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千百十”培训工程, 省级每年组织1000名农村骨干教师、100名校长、10名市县教育局局长进行培训。
举措五:本科师范生任教农村大学学费可代偿
有志于服务基层的大学生注意了, 为了给农村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我省将实施“普通高校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任教学费补偿计划”。
在今后5年内, 每年从省内外重点师范院校招聘一批师范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到我省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学校任教, 服务期5年。其中没有享受国家代偿学费的学生, 由省、市县财政从任教第2年起按每人每年5000元代偿学费, 连续4年。
举措六:中小学教师住房纳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
“住有所居”是老百姓的最大梦想之一。据胡光辉介绍, 我省着力解决教师住房问题, 将全省中小学教师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安排, 各市县政府在分配经济适用房、双限房、公共租赁房等住房时, 对符合条件的教师要优先安排。
关键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6-90-2
1 乡村教师队伍的现状
国家强盛,人才是其根本;人才培养,教育是其根本;教育建设,教师又是其根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一半左右,而与之配套的师资力量,这些年来非但没有加强,还有加速削弱之势。虽然政府也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仍有大批优秀的教职人员从农村流失到城市,造成了本已失衡的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雪上加霜。
然而目前乡村教师队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数量严重不足。正是诸多客观条件的制约,造成了乡村教师数量的不足,一场 “教师人员短缺荒”正席卷全国。有数据统计,我国目前乡村教师的数量只有800万,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许多地方出现了老师跨学科、跨年级教学的情况。而且随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进一步萎缩,许多对方甚至出现了小的教学点被直接裁撤,许多农村学生不能就近入学,翻山越岭去离家很远的校点就读,其中的心酸自不必说。
笔者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也很关注,于是对此进行了一番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我们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不少问题。
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质量亟待提高
乡村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教育部一份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村屯和乡镇学校教师的初始学历为本科的比重分别为9.01%和15.66%,与城市学校相比,少了十多个百分点。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加严峻,因为一些地方为弥补师资力量不足,大量招聘非正规编制的代课教师(这些不在教育部统计范围之内),而这些代课教师的学历会往往更低,有的甚至只是初中毕业。
2.2 工资及福利待遇普遍偏低
我们办教育,是要提倡奉献精神,但老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也有许多现实的问题需要解决,也要赚钱来养家糊口。可现实情况是我们的乡村教师工资普遍偏低,甚至可以用超低了形容。华中师范大学雷万鹏教授做了一份调查,数据表明2013年,百分之七十五的乡村老师年工资不到3万元,而许多偏远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每月的工资更只有区区1000多元,远远低于同省市其他行业的平均水平。《大河报》之前有报道说,河南省商水县不少农村基层教师,为了多挣一些钱来补贴家用,一到假期就去建筑工地搬砖运瓦。老师没有条件把全部精力放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而是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客串一下被人呼来喝去的临时工,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2.3 职称评定难
当前,我国实行的教师工资制度为,绩效工资、薪级工资、基本工资统统与职称相挂钩,职称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收入水平,而现实情况是:村镇中小学校由于现实原因,教学评定分数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他们无法与城市条件好的学校无法竞争,分配给他们的职称晋级指标少得可怜,有统计显示,农村中小学符合评定资格的人数与上级分配给他们的名额为30∶1,大部分老师都需要慢慢地等待,哪怕你对基层教学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因为职称名额限制,也不能及时晋级,切实提高自身收入,这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 教师缺乏工作热情
这是一个可以想到的结果,从事一个工资不高,没有福利,工作强度还大,并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职业,如果还要求他们保持一个热情忘我的工作态度,确实有点强人所难。这么多年来,社会物价水平有了大幅上涨,而基层教师的工资却原地不动,干多干少一个样,勉强顾个温饱而已,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一份付出、回报相匹配的工作,也需要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得到,这样如何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啊。
2.5 教师年龄比例失调
由于我国的城乡差异,乡村教学工作,环境艰苦,待遇偏低,导致许多师范应届毕业生不愿从事这个行业,而新进的老师,没有几年也纷纷跳槽,这样日积月累,缺少新鲜血液进入,造成了农村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员趋于老化,青黄不接现象十分严重。以河南洛川县为例,45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为70%,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只有不到18%,我们可以做个对比,洛川县所在的洛阳市,其市区中小学45岁以上的教师所占比例只有53%,而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高达39%,“招不来人,留不住人”是目前乡村学校尴尬而又真实的写照。
3 如何加强建设乡村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规范农村教师队伍准入机制
之前一些地方存在着乡村教师“缺编难补、有编乱补、空编不补”的问题,我们必须着手改变这一状况,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监管, “退一补一”,并且着力补充专业教师队伍,对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自然减员补充不能满足需要的县市区实行“先补充再进编”的办法及时补充专业教师。
3.2 逐步提升待遇
要做的这一点,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一级政府)的力量很难做到,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一套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薪酬体系,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专款专用,取消城乡差异,让教师们同工同酬,这也是社会公平的一个体现。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适当对条件艰苦地区的基层教师予以生活补助,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教书育人。
3.3 对农村教师职称评定予以倾斜
增加农村学校高级职称的人数比例,组织老师进行相关培训,给他们创造好的评职机会,对那些已符合相关条件的老师评定时要降低难度(比如论文方面可以人性化要求),优先考虑。
3.4 增强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同感
我们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氛围,可以通过媒体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宣传,通过精神、物质上的奖励来表彰他们,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实行诸如出国旅游、带薪休假等好的奖励措施,就是要让全社会都认可他们、尊重他们,要让他们体会到温暖,感受到力量,要让他们觉得这么多年来,自己的执着坚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是值得的,是无悔的。
3.5 教育对口双向支援
近期,中央电视台一则专题报道很有指导意义。云南宁蒗主要领导,深深意识到正是因为自身教育的落后才导致贫穷,于是主动找到江苏淮安,与当地结成教育扶贫对口城市,淮安每年向宁蒗乡村学校支援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宁蒗则以当地的特产——木材作为回报。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模式,做到了资源共享,淮安从某种意义上得到了补偿,而宁蒗方面得到的显然更多,基础教育事业进步迅速。我们可以由此得到的启发,教育扶贫不一定就是单向输血,我们还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模式,利用双方的独特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最终达到双赢。
农村教育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要素,还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一直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地位较薄弱。近年来,在国家的政策推动下,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条件跨上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有的学校的办学条件甚至超过了城区学校。然而,正如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8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的“重视教育、关心教师,最重要的教育资源不是楼房、不是课桌,是教师。”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而我们的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却又任重道远,改革起来也必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已别无选择,它的成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民族的未来,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立刻行动起来,因为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教师队伍一定会更加稳定,农村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参 考 文 献
[1]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1(08).
[2] 高盼望,徐继存.论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教师的文化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5(0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荐阅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见05-28
加强师德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11-11
如何加强农村教学点教师队伍建设 论文06-25
加强教师作风建设和行风建设个人剖析材料07-07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09-30
加强教师师德教育06-18
加强教师业务培训10-18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交流材料:加强校本研训,引领教师发展06-25
加强师德学风教育 做一名合格的教师06-05
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辅导资料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