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本优秀作文(精选8篇)
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什么呢?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说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主体都是人民群众。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就是坚持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根本立场。毛泽东同志告诫我们:“必须明白: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邓小平同志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8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主体,而且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不确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20多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最为充分的时期。正是在这样的实践基础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一步步深化,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内在统一的整体,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对于执政党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政党产生于社会,生长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在当代中国,这个社会就是最广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组成的社会。党只有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党的各项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今天,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目的就是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80多年的历史,就是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干革命,是以人民群众为本;搞建设,也是以人民群众为本。虽然党在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但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没有变。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能否牢牢把握这个实质,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紧紧抓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以人民群众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回答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关键。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但是,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包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为生产而生产,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尊重和保障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发展才有根本的动力和正确的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我们深入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在发展的思路、措施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做到三个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然要求正确把握和处理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把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统一起来。同时,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大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也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必须有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和谐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无论多么好的规划和方案也都无法实现。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在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从根本上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这项伟大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解决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又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党的十六大抓住理顺分配关系这个重点,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改革思路,确立了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战略举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政治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根本利益。离开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谈满足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就会是无源之水;反过来,离开满足群众的具体利益来谈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是无本之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只有把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反映好、协调好、处理好,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处理好,才能使这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创造财富的动力与合法享有其成果的权利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任何把二者割裂开来的观念和做法,都将挫伤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有尊重他们的劳动、知识和创造,在体制、机制、法制上保障他们想干事业、能干事业、干成事业,真正做到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真正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须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探索出的一条根本工作路线。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研究群众利益,体察群众情绪,解决群众困难,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群众为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我们能否在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政策设计、工作进程中真正体现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能否把群众路线贯彻好、坚持好,制定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愿望的政策和工作举措。提高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教育、协商、调节等手段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的工作路线。只有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又领导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一,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所决定的,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的具体体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 她的先进性质既具体体现在“两个先锋队”即“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方面, 同时也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 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党的先进性质来看,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其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的客观要求与具体体现, 否则, 它不仅不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 同时也动摇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因而, 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它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的执政理念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第二,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以来90年的奋斗历程充分证明, 不论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战争年代时期, 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始终不渝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这其实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 其本身就来自于人民群众, 因而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客观上就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将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 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 把中国建设成为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三,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也是我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在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础上要最终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她最终代表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 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第四,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它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前途命运关键之所在。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时必须时刻自觉地以中国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中之重、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时期, 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 特别是在党的工作作风的建设上必须始终坚持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 急群众之所急、向群众之所想, 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所总结出来的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最终伟大胜利的根本法宝之一。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与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是全国广大人民群众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生活, 因而, 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即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其本身也是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第五,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一贯坚持的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与具体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领导核心的党三代领导集体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群众路线都曾经做出过深刻的论述。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即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与具体体现。始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以来就把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为“鱼”和“水”的密切关系, 是血肉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五七年七月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以来就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战争年代克服一切困难、战胜强大敌人的法宝之一, 当然也是我党今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克服一切困难、战胜各种敌人的法宝之一。因而, 在当前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和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都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即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
第六,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其深刻内涵就是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与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因而,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即坚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 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理论的具体实践。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要求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时刻保持党同s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等, 实际上就是要求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的执政理念, 这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和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扎实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J].党建2011第2期.
[2]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以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到发福倡廉建设中——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造势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2-14 (7) .
[3]中纪委研究室, 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造势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2-2 (27) .
[4]徐天亮.着力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3-02 (7) .
[5]金道铭.以优良作风保障科学发展——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造势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3-16 (7) .
[6]李洪峰.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基本遵循——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 2011-03-16 (7) .
[7]陈俊宏.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 2011-03-24 (7) .
[8]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充分彰显[N].人民日报, 2011-05-03 (7) .
一、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材料仓库,注意选材有个性
作文是学生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初次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敏感的生活需要,是有话要说,有
情要抒,有理要讲。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郊游旅游活动,参观访问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亲身参加了活动,情感得到体验,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多姿,作文素材就会多起来,选材也就有了很大的余地;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思维不加束缚,而是注意作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加强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感受深刻和感兴趣的材料,就会克服学生作文时选材上的千篇一律现象,从而使学生在选择作文材料时也就有了个性。
二、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引导立意有个性
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空话、套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实际上,由于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体情感体验也会不相同。同一件事、同一种物、同一处景,不同的学生也会产生种种不同的看法,因而学生在作文中也会流露出不同的思想。因此,只要我们教师一方面不禁锢学生的思维,重视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眼光看社会,展开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作文成为反映社会的“多棱镜”;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个性,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立意。例如以《雪》为题写一篇作文,一部分学生受到传统作文教学的影响,习惯单一地进行联想,立意只局限于单一地赞美雪的“美丽”、“无私”、“谦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以雪见不得阳光揭露它的“虚伪”;以雪依仗狂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来揭露雪的“凶相”;以雪压冰封、万木萧条揭露雪的“残酷”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肯定学生的见解,并加以适当引导,在宽松的环境中,使学生作文具有个性化的立意。
三、引导学生先模仿,再創新,注意布局谋篇有个性
学生学习作文离不开阅读,名篇佳作中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方法都是学生可以模仿借鉴的。但有很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把见闻感受等硬装进教师画好的“前后照应”、“倒叙插叙”等种种框子里去,再加上学生习作时总会受到阅读过的文章的影响,在心理上形成定势,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思路,往往造成学生作文结构上的千篇一律。如学生写同学间的友谊时,由于受课文《小木船》或《保尔和冬妮娅》的结构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是按“友谊建立——破裂——恢复”这种结构顺序写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去独立构思文章结构,引导学生为创新而写,为个性而写。从而使学生的思路得到充分的开拓,作文布局谋篇也就有了个性。
四、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注意作文语言有个性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语言枯燥贫乏的现象,缺少学生语言应有的童真、童趣的个性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语言积累不多,造成作文表达困难。“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克服这种毛病,教师只有教会学生不断积累语言,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一是阅读积累。广读熟背,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可以让学生从大量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把那些优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句段抄到专用笔记本上,加以背诵。二是生活积累。可以让学生从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中,从广告、影视作品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学生表达起来就会达到信手拈来、左右逢源的境界。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如实地、自然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这样,作文的语言也就有了鲜明的个性。
部各庭、室的具体工作中。在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中,庭室是人民法院的组织单位,庭室负有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审委会决定、院长办公会决定和联系院领导及干警的重要职能,各庭室的工作绩效,会直接影响整合法院的总体水平,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庭室内部管理对新时期人民法院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完善、调整、整合各庭室的管理制度,调动每个干警的积极性,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职能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庭室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对于庭室长来讲,肩负着审判业务的指导,上下左右协调等重要职责,院党组赋予庭室长一定的职权,可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个人的影响力,但权力并不是发挥他们作用的绝对条件。庭室长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正直。庭室长必须真诚、言行保持高度一致。就像马克•吐温说的那样,只有行事正确,才能愉悦一群,惊动一片。
2、远见。庭室长能够高瞻远瞩,能够准确预见所制定的庭室目标的可实现度。
3、自信。庭室长必须高度的自信,并使之影响干警忠诚地追随他实现即定的目标。
4、魄力。庭室长要鼓舞和驱动干警积极工作,必须自身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和魄力,让干警深深地被感动和驱使。
5、应变。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庭室长能够积极的应付变革的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有效引导本庭室内的干警,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新问题。综上所述,何种人能够成为我们基层法院庭室的管理者。不言而喻唯有具备上述基本素质的人,才能对干警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把干警的聪明才智开发出来,最终实现本庭室的即定目标。
1、善于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要做好法院工作,必须要做好人的工作。在人的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极其重要。庭室长的思想和意图的实现只有依靠干警的觉悟和自愿才有可能,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提高干警自觉性的主要方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利己主义,追求精神刺激的种种低级趣味,以及“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等等,这些精神领域里的污泥浊水,严重腐蚀着我们的干警。因此庭室长要想将自己的庭室建成一类庭室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实认真做好,时刻不能放松。
2、庭室建设要求庭室长重视科学管理
管理过程是一个不断地计划、控制、组织和领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存在着客观规律。只有努力去发现它、掌握它,才能真正按管理规律的要求进行管理。孙子兵法说:“兵形像水,......水固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我们的庭室长应该像流水一样,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科学发展观是现代化管理的灵魂。是增强凝聚力的基础和保证,庭室长无论从思想、作风和方法上都应当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头脑。作为一位新型的庭室长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地自我更新。这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庭室长如果不懂现代审判机制下的管理模式,业务素质低,知识老化、就会很自然地被淘汰。有些庭室长,只注重院领导对他的注意力,而不考虑本庭室内干警对他的认可程度,千万别忘了领导只是与你短暂的接触,而最了解你的是你本庭室的同事,能够得到最了解你的人的认同才是你应该追求的东西,才是你的成功所在。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善于从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中学习科学管理的最佳途径,把握本庭室提高工作成效的客观规律,从而加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3、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干警的工作热情
意的公务员集体
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07-12-16 13:42:0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
近年来,**市人事局按照以人为本、服务**的要求,着眼为现代新**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积极改进服务作风,扎实抓好工作落实,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逐步树立了服务型政府的良好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积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切实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顺应形势抓教育,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您好!请喝茶,有事慢慢讲。”这是**市人事局每一个办公室都设置有的一个标识牌,也是局党组规定每个干部职工接待来访来办事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的一项刚性要求。近年来,局党组正确把握政府治理方式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趋势,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建设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型政府教育,使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使各级政府正逐步把治理方式转变到公共行政、服务行政上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只有顺应时代要求牢固确立社会本位、公民本位的思想,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取信于民、得道于众,从而较好地强化了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工作中,大家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无论干什么工作、开展什么活动,无论来信来访、来电人员的政策咨
询、事项办理、情况反映属不属于职权范围,都自觉按照“接待群众,热情礼貌;政策咨询,耐心细致;办理业务,优质高效”的要求,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年过7旬的老上访户陈瑞祥听说人事局服务态度比较好,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局里来,要求帮助他落实干部身份问题。虽然他的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已作出了明确的答复,并且不属于人事部门的职权范围,但每次他来到局里,负责接待的同志都始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使他深受感动。每次来,他都要说:“我的事不属于你们管,但每次来你们都很热情,很耐心,并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帮我解决,感谢共产党!感谢人事局!” 二是针对问题抓整改,积极改进服务作风。为解决个别处(室)、单位一度存在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等问题,局党组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服务作风贯穿各项建设和工作始终,紧密结合“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
务员精神宣传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长期不懈地进行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推行了行政不作为问责制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认真研究制定了强化为现代新**建设服务措施,通过严格落实服务导台制度、挂牌服务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优质高效的便民服务措施,全面简化内部办事程序和环节,具体明确服务事项、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保障措施,面向全市公布市人事局为民服务措施和投诉电话,切实加大对各种行政收费情况、群众来信来访落实情况、下级和市级机关各委办局请示事项办理情况、人事人才和编制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使全局上下逐步成了雷厉风行、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的工作作风。2005年,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群众测评中,我局的满意率达到。三是着眼质量抓转变,切实改进服务方式。局党组着眼为广大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系统、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不仅注重教育人、管理人、监督人,而
且更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千方百计为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帮助,服务方式实现了从管人到为人服务的转变;不仅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了办事程序,向三个开发(度假)区和呈贡新城管委会、空港经济区管委会下放了行政审批权限,而且还主动上门为市属县(市)区、委办局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人事人才工作服务,服务方式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不仅注重为市属人事系统的各级机关、单位和干部职工搞好服务,还积极为驻昆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为每一个求职者包括驻昆部队随军家属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培训服务,服务方式实现了从小服务向大服务的转变。
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为现代新**建设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 一是大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引进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制度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上,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思路,采取引才与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人才智力引进工作。2000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根据人才紧缺情况和用人单位意向,定期组团到欧美主要国家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招聘人才。6年来,先后为全市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引进各类急需、紧缺的高素质人才7348名,其中博士15名、硕士20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266名。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还按照人才社会化、国际化的要求,以改革户籍、身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和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革除各种不利于人才流动的体制弊端,充
在维护权益、共建和谐中展示工会作为
(一)山西北方惠丰机电有限公司工会
近年来,我们遵照全总、省总和省国防工会的指示精神,坚持“组织起来、确实维权”的方针和“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维权观,全面落实省总关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共促稳定、共创和谐”的要求,在推进“三型惠丰”建设中,精心设计工会工作,全面落实工会工作,推动了企业发展、维护了职工权益、提升了工会活力,先后被全总、省总、省国防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殊荣,被省总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十佳基层工会”、“五星级职代会”、“先进女职工组织”、安康杯竞赛“安全明星企业”等荣誉,被省国防工会授予“五星级职代会”、“先进女职工组织”、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优胜单位”等称号。现将我们的主要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肩负好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光荣使命,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活力,让工人先锋号旗帜高高飘扬,把“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转型”主题竞赛活动搞得扎扎实实,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咱们工会有作为”的主旋律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职工的根本利益所在。工会作为企业发展的推动者和促进者,承载着发展壮大职工总体利益的希望与要求,就要充分动员和组织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在谋求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创造新业绩、建立新功勋、做出新贡献。
一是以建设“三型惠丰”为目标,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建功惠丰”主题竞赛活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二级单位的主动工作和积极配合,离不开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和创造激情的发挥。动员二级单位在建设“三型惠丰”的实践中发挥作用。我们组织开展了争创“模范单位”、“先进单位”竞赛活动,坚持把注重结果与注重过程结合起来,把年终集中考核和逐月逐季考核结合起来,把重点项目考核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设立了各二级经营单位经济技术指标排行榜,将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职工人均收入、人均工业增加值、班子建设、廉政建设、厂务公开、班务公开、技术创新等情况列为考核内容,进行360全方位考核,每月公布一次指标完成情况,实行安全、质量、综合治理、廉政建设、稳定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增强了二级单位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动员职工在建设“三型惠丰”的实践中贡献力量。我们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关键点、薄弱点,围绕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零件生产的节点和进度,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先后开展了“目标攻关赛”、“科技创新赛”、“新产品开发赛”、“降本增效赛”、“合同履约赛”、“市场开拓赛”等竞赛活动,调动了职工立足本职、争创一流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铲除了制约生产、科研、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拦路虎”,近五年共发布攻关令49项,解决生产难题108项,攻克挡手关键77项,21次解决了生产短线问题,促进了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动员职工在o
建设“三型惠丰”的实践中贡献聪明才智。我们开展了以提合理化建议和创新工艺、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操作为内容的“一提四创“活动,创新成果自2003年开始成倍增长,到2005年达到602项,此后连续5年保持在600项以上,每年平均10人就有一项创新成果,2005年至今累计征集创新成果3125项,其中2570项、2786人次获奖,根据评审等级,分别给予最高1500元至最低200的奖励,创新成果获奖面达到82%以上;为推进和加快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步伐,使创新成果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奖励兑现之前,我们都有进行逐项跟踪考核,对不符合创新标准要求的取消评比等级,对尚未在生产中运用的暂缓表彰,对创新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确认,并把创新活动作为考核二级单位的一项重要指标,使创新成果转化率达到98%以上;同时提出合理化建议786项,其中在开展“我为民品献一计”活动中,提出的开发煤机和汽车配件的建议,已经成为公司重点开发的民品项目;全国劳模周建民提出的工模具加工基准操作法,被公司命名为周建民操作法,荣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创新竞赛一等奖。
二是以推进职工整体素质提升为重点,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活动。职工的技术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能力和水平,从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要求出发,充分展示工会“大学校”的优势,自企业改制后,我们连续7年在34个工种中组织开展了公司、分厂、班组三个层次的技能大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职
工参与的组织机制;形成了纪监部门和职工代表从理论考试到实践操作和考核测评全程监控的监督机制;形成了评委库、试题库、监督人员库和参赛选手基础资料档案的“三库一档”管理机制;形成了大赛结果、劳动贡献和物质奖励、政治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大赛的设计和操作体现了“三结合”、“三淘汰”: 始终坚持将参赛选手的大赛成绩和日常工作业绩结合起来,和职工对其工作表现的认同度结合起来,和帮助徒弟提高技能结合起来,对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试和日常考核测评不及格者实行淘汰,同时明确规定未参加班组岗位练兵的,不得参加本单位技术比武,未参加本单位技术比武的,不得参与公司级技能大赛,使大赛得到了“四个延伸”:从关键重点工种向一般普通工种延伸,从生产一线岗位向后勤服务岗位延伸,从传统工种向新技术工种延伸,从工人岗位向技术管理岗位延伸,实现了“三个提升”:提升了职工的技术技能,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提升了企业对对外形象,每年参加比赛的职工高达2000余名,先后五次参加上级技能大赛,有27人次在全国获奖,36人次在山西省获奖,26人次在兵器集团公司获奖,企业内部比赛702人次获奖,对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全国、省、市和公司级荣誉的选手,每月享受最高2000元至最低100元等不同档次的奖励津贴,激发了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培育和形成了勇争第一的志气、敢争第一的豪气、要争第一的锐气、只争第一的霸气的技能大赛理念,为企业持续发展储备了人才、积蓄了力量。
三是以不断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为基础,广泛开展创建
“工人先锋号”班组竞赛活动。班组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我们把强化班组建设提升到企业发展之基、管理之基、力量之基、文化之基、竞争之基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紧紧抓住全总、省总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有利契机,结合近年来开展“五好一准确”优秀班组创建活动积累的经验,以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以“五好一准确”创建条件为内容,以立标、对标、达标“三标管理”为方法,开展了争创“工人先锋号”班组竞赛活动,制定了争创活动标准、方法和步骤,完善了班组“两长三员”(班组长、工会组长、安全员、质量员、现场管理员)职责、班委会工作制度、民主管理会制度、班务公开制度以及质量、安全、考勤、分配等制度,确定了具有可学、可鉴、可用、可推广的创新型、效益型、安全型、质量型、成本型、生产型、学习型、和谐型、公开型、关爱型等多个独具个性特色的班组为标杆,总结、提炼、宣传他们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坚持每季组织财务、计划、生产、质量、安全、宣传等部门进行一次联合检查,每半年召开一次部分班组长会议,交流班组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每年组织一次评比表彰,对在特殊时期、特殊阶段做出突出成绩的班组,及时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同时根据各班组特点不同、管理基础不同、文化层次结构不同等因素,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开展了以争创合格班组、优秀班组、红旗班组为内容的班组达标升级竞赛活动,对获得优秀班组以上荣誉称号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形成了班组任务大家干、班组成本大家管、班组分配大家算、先进评比大家选、组员收入大家看、组员有难大家帮的局面,生产班组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首先要解决以什么为中心这个根本性问题。我们党在成立之初, 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党章》总纲中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同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 凌驾于群众之上。”一切言行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原则。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 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干革命、抓建设、搞改革, 虽然党在每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 但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结束了反动阶级统治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党顺应人民渴望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旧中国愿望, 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30年来, 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都是在实现、维护、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前, 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新时期共产党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只有坚定不移地做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地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明、生态权益, 使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坚持发展依靠人民的唯物史观
“得众则得国, 失众则失国。”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明显标志。“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古代政治家把百姓比做水, 把统治者比做舟, 以此说明, 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人民、依靠人民, 必须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清明政治, 减轻人民的负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密切联系群众, 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 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而人民群众则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和生产力中居主导要素的劳动者, 因而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要得到自身的真正解放和幸福, 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历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空前焕发、极大增强, 人民主体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更加显现、更加重要。
我党9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发展历程证明, 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一直保持血肉联系, 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蕴藏在人民群众当中, 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使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自觉拜人民为师,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确保正确航向、符合客观实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以制度为保证, 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 以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社会面貌, 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识和最为澎湃的力量。
三、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要求
“治国有常, 而利民为本。”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 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仅仅是发展水平达到“小康”, 更是要将发展成果“全面”惠及全体人民。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以生产要素和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人均GDP约合8016美元, 距离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3.7万美元以上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一些深层次矛盾和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新问题也更加凸显: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亟待解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 这既是着眼发展的难题和瓶颈, 也是积极回应人民的美好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是要聚焦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急所需, 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首先决不能让一个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 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 农村、边疆、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 必须注重补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 从群体角度看, 需要特别关注农村贫困人口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等特殊困难人群。同时, 收入差距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在不损害市场调节机制的前提下, 在财政税收、扶贫济困工作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 加大政府再分配作用的力度。还要加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在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上, 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原则,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充足, 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 也应享有一切发展成果,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通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雄厚物质基础。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同志:“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彰显了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在全党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遵循, 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人民,发展思想
参考文献
[1]杨宝藏, 陈占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筑牢科学发展之基[J].河北水利.2006 (05) .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是以人为核心的改革过程。目前的主要任务是逐步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继续放开除成都外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逐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下功夫抓好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继续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并落实好农民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完善省内城乡间、地区间基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统一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管理,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健全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摘自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以人民为本优秀作文】推荐阅读: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06-14
优秀人民调解员材料07-25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09-18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待遇09-28
做新时期优秀的人民警察11-13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事迹材料12-21
优秀人民小学教师感动中国个人事迹10-10
祝福灾区人民迎国庆60周年优秀征文11-07
教师演讲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