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推荐11篇)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1

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06.1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 阐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以及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然后剖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1.引言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体的物质形态的身体产生积极影响, 而且对精神形态的心理也发生作用, 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特点。目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体育的心理健康效应进行了研究, 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 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而且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自信心的增强。

2.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分析

2.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在当今社会的高节奏生活中,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大规模的全面扩招,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实际上已经失去了20 世纪90 年代以前所拥有的“天之骄子”的荣光。他们不得不承担着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方方面面的沉重压力, 加上从小学以来开始的应试教育带给他们的负面影响, 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已经不堪重负, 其中一些大学生甚至已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 尽管我国大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属于心理健康者, 但也有约占20% 的大学生, 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身在大学校园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甚至比其他社会群体差。如忧郁、怪癖、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经常困惑着大学生。

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 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作为一个独特群体的当今大学生更是在来自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下, 其心理健康已经存在着严重问题, 令人担忧。对此, 我们只能面对, 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 高等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固然与当今社会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有关, 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此问题某种程度的忽视不能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具体而言, 由于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 使得我国大学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 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当然,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除了本身生理变化和遗传因素外, 还有众多其他的原因, 如各种社会冲突和价值观的变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的消极影响, 以及“应试教育”中教师、家长、社会对学生过高的期望所带来的学生心理负担等, 都能造成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本文对此问题涉及到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2.2.1 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程度不高

尽管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 我国高校便先后设立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 以心理咨询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这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但也存在这些问题。具体而言, 在高校的心理教育中, 其主要目标大多定位在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身上, 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咨询和治疗中, 缺乏心理疾病预防与发展心理教育的理念, 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今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主要缘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模糊认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 加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身的特点, 以及受某些领导管理行为上的短期效应的影响,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以及“重对个体严重心理障碍问题的事后处理, 轻对群体事先心理保健预防”的不平衡倾向。这样就必然导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不高, 实施教育的途径得不到组织领导的保障。

2.2.2 高校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忽视

我们知道, 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概念的组成部分, 在个体的健康与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个体良好素质的具体表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 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优化心理品质,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缓解心理问题,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等多种素质协调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 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 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尽管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并不尽人意。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 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体育教育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 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缓解效果。令人遗憾的是, 当今高校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忽视。

2.2.3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虽然当今大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已经不再具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意识, 但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 一些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 在生活上几乎都由父母事事包办。还由于许多家长长期只重视孩子的学习, 因此对于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缺乏应有的培养。当这些独身子女考上大学, 第一次远离父母,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尽管有浓浓的校园氛围可以让他们感受来自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友爱, 但是远离父母还是令一些大学生入学后因为独立生活能力差, 缺乏自我料理生活的能力, 出现不适应, 及而久之就难免导致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 不同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自然也受到不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适宜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的生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 大学生那就必然面临就业的压力。近几年,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 大学的扩招,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 这使我们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由于竞争激烈、就业矛盾突出, 不少高校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新的就业制度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心理准备不足, 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偏差, 有的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反而又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在毕业生就业中出现的矛盾心理、依赖心理、自卑心理、攀比心理等, 也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

3.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

众所周知,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灵敏性、协调性、肌肉的持续工作能力、腰腹臀部肌肉力量、大脑及动作的反应速度, 并能有效地延缓肌肉力量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衰退。其实, 这只是体育锻炼的一个方面。在体育锻炼中, 学生是在练中学, 学中练, 既有身体活动又有心理活动, 这种身心一元, 身心同一的实践过程, 是高校体育学科区别与高校其他学科的基本属性。可以说, 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 是在不断地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的统一中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生们通过体育锻炼,培养了自己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 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 使思想、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受到教育和提高。

3.1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智力水平的影响

智力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之一, 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智能高低使用的名词, 也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因此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所拥有的智力水平, 而且也与其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可以说是人们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基本条件。当今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没有好的智力做基础, 要获得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面临日趋紧张的社会竞争压力, 许多大学生的学习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如果

没有适度的调节, 大学生们很容易陷入身心疲惫的境地, 从而导致各种疾病。体育锻炼可以通过自己健身与健心的独特功能, 从身心两方面帮助大学生培养智力, 缓解紧张,远离因为学习压力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脑皮层有关的领域常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保护性抑制, 而导致学习效率的降低。体育运动时, 由于体育活动和脑力活动合理交替, 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兴奋, 使得与学习有关的中枢得到休息,这样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2 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还可以缓解学习__中的紧张情绪, 消除空虚心理。体育活动有各种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 它有消除人的紧张情绪, 发泄内心冲动潜意识, 化解烦闷和单调, 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 满足人与人之间交往和友谊的需要,磨练性格和锻炼意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能显著地松弛紧张的神经, 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 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 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高度竞争的社会, 金钱和利益的关系, 使人际关系淡化,人际交往减少, 精神空虚, 人际关系上苦闷忧郁, 消费上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衡, 恋爱过程中的心理困扰, 择业等方面带来的不良心理反应, 进而导致压抑、悲观、孤独等心理障碍。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降低消除这种焦虑, 使大学生保持心理平衡, 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3.3 体育锻炼能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健全的人格可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所谓健全人格, 是指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的人格。也就是说, 具有健全人格的大学生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 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一切必然建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并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他们的行为上。通过高效体育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可以帮助大学生彼此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促进他们的人际关系融洽发展。具体而言, 在学习生活中, 表现为乐意与同学和老师交往, 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 有自己的知心朋友, 又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有正常的认知能力;有积极的情绪;有明确合理的学习和生活目的, 并有达到目的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体育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师生互动行为更为外显。

4.结语

面对社会的高速发展和高校的扩招, 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真正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才能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生成才的过程中, 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当今高校已经采取种种措施, 但从实际效果来看, 并不尽人意, 高等教育应立足于自己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校教育中不同教育模式的独特作用, 尽可能全方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如体育教育对于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等, 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起到

缓解效果。

参考文献:

[1]雷城如, 李秋萍, 雷红如.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2]刘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1)

[3]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9)

[4]张力为等.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5,(12)

[5]姒刚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3)

[6]徐伟宏.影响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J ].武汉体育学院报, 2007,(8)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2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生活节奏加快, 生存压力增大, 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 就业压力的逐年递增致使其心理问题日趋突出。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社会群体差, 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 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 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 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 寻找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挫折和心理障碍, 培养他们的信心, 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是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活动则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健康、心理健康与体育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等四方面都健全, 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则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在心理、智能以及感情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从概念来看, 心理健康被包含于健康的概念中, 与身体健康是一个平行的概念。

体育活动对于人的健康影响较为直接的是体现在对人的生理机能即身体健康的促进方面, 通过运动, 促进或提高机能的生理机能。而生理的改造必然导致心理的发展, 生理机能的变化必不可少地将带来人体心理的更多适应,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即是说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大量研究表明, 运动能有效调节紧张情绪, 缓解心理上的紧张压力, 改善抑郁情绪, 减轻抑郁程度。其机理可能与神经递质如B2内啡呔、儿茶酚胺等含量改变导致运动中的情绪变化有关。体育锻炼作为一种重要的应激源, 其直接效果可能产生生理、心理上的代偿失调, 这种作用可能促使人更理性地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另外, 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人们在运动中能够很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 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活动能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体育活动能确立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 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同时还可宣泄不良情绪, 维持心理平衡。丰富活跃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个性、坚强意志、心理忍受力和陶冶良好情操。

2、体育活动能有效预防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疾病

据目前国外的研究认为, 体育活动能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机制: (1) 内啡呔释放机制。内啡呔具有吗啡作用, 能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 适当体育活动能增加脑血流量, 促进内啡呔的释放。 (2) 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 而右脑半球产生愉快情绪。在运动时, 左脑半球会逐渐受抑制, 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 可使大学生忘掉忧虑不快, 并产生愉快感觉, 达到有效预防改善大学生心理疾病的目的。

3、体育活动是培养大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

体育活动是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机能发展的。这种区别于其它课程的特点正是体育活动“实践性”的突出表现。由于体育活动具有教育性、群体性、竞争性、应变性、规范性、娱乐性等特点, 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培养竞争意识和创造、应变、协作能力;培养自立、自强、勇敢、拼搏等开拓进取精神和文明行为。体育活动这种特有功能正是其它教学功能无可替代的。

4、体育活动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体育活动具有健身、健心、娱乐、教育、审美等多维功能, 组织大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和符合自己特点的健身娱乐活动, 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优势与聪明才智, 实现自我超越, 体现自身价值。丰富多彩的集体项目 (如:篮球、足球等) 比赛, 既能让大学生锻炼身体又体验到团队的协作精神, 更能使大学生的不愉快情绪得到宣泄, 忘却烦恼和痛苦, 消除孤独感, 沉重的心理负担与精神压力也得到减轻或解脱。这种解脱即便是暂时的, 也能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并为大学生开辟了一条心理慰藉的途径。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讲, 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即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 通过有效的体育实践活动,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活动是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三、体育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外许多学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涉及一次锻炼对于心理状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健康人心理特征的影响、长期体育锻炼对患者心理疾病的治疗作用、体育锻炼促进心理的机制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同时, 还能调节与促进人的心理活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分析综合, 总结出以下几点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与途径。

1、针对不同心理缺陷进行的体育锻炼

现实生活中, 有一类为数不多的心理缺陷人群, 他们偏离心理健康标准范围, 对社会适应不良。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 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 是纠正心理缺陷, 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不过人体各异, 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应有的放矢。

(1) 孤独和怪僻

坚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拔河等集体性项目, 这些集体性项目的锻炼, 会帮助大学生慢慢的改变孤僻习性, 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 并热爱集体,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 腼腆和胆怯

参加游泳、溜冰、体操、攀岩、爬山等活动项目要求人们不断的克服害怕、摔倒、甚至于疼痛等各种胆怯心理, 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 越过障碍, 可培养自信的心理特征。

(3) 优柔寡断

应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 任何犹豫、徘徊都将贻误良机, 遭到失败, 久练能帮助增强果断的个性。

(4) 急躁和易怒

此种心理缺陷应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控能力, 稳定情绪, 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 缺乏信心

如果你感到自己做事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 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 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 遇事紧张

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体育比赛, 特别是足、篮、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 比赛紧张激烈, 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 才能取得优势, “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地紧张, 更不会惊惶失措, 从而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7) 自负和逞强

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项目, 如跳水、体操、马拉松等体育项目, 也可找一些高水平的对手下棋, 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 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山外有山”, 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训练内容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 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左右, 运动量从小到大,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通过不同运动类型开展的针对促进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

生理学认为, 人体的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种运动形式。实践证明, 长期进行无氧运动的训练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良好帮助, 但因其运动强度大、时间短, 机体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运动会有大量的氧债产生, 故对运动参与者要求较高, 不利于普及。有氧运动对运动者的身心健康都有良好影响, 同时还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特点, 所以应大力提倡有氧运动。最常用的有氧运动方式为慢跑, 其次还有游泳、自行车、滑雪、太极拳、健身操、攀岩、爬山、郊游、气功、快步走、各种球类活动以及现今最为流行的各式街舞等。一般来说, 发展有氧耐力的练习强度不要太大, 身体状况较好的青壮年运动强度可相当于80%的最大摄氧量。鉴于最大摄氧量测试难度较大, 也有人提出用心率来衡量有氧运动, 一般以运动后即刻心率在120~140次/分钟较为适宜, 心率最好不要超过150次/分。在确定强度的同时要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 每天活动的时间应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左右。

3、通过进行适量运动强度的体育活动改善心理健康

有关体育锻炼强度对锻炼者情绪状态的改善, 目前尚有争议。大强度锻炼的心理效应, 分歧最大。Mertesdorf研究认为, 高强度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提高代谢水平, 但它对改善心境状态的效果不理想, 而另一些研究者发现, 大强度 (80%VO2max) 锻炼可以降低焦虑。中等强度的心理效应, 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Berger研究显示, 有规律从事中等强度 (60%~75%VO2max) 活动的锻炼者, 有利于改善情绪。低强度体育活动会使人感受到精力和活力方面的积极变化。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体育锻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因体育锻炼强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中等强度体育锻炼 (60%~75%VO2max) 所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明显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

4、通过开展与体育交叉渗透的心理拓展训练促进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 又称外展训练, 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 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发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拓展训练以它“先行后知”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 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良好品格的形成;以开拓创新的训练理念、组织灵活的训练形式、体验性的训练目标、提高自我概念为主的本质特性为基础,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在常态情境中培养活动参与者的自信、自尊、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生存适应能力, 激发参与者创造性的思维, 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对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很好的教育学意义。

四、小结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通过体育手段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 使大学生掌握较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并促进大学生的智能和个性品质的全面发展, 不仅达到了我们通过体育促进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亦达到我们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方:《运动与身心健康探析》,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6年11月第23卷增刊。

[2]施海琴:《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2006年第6期第12卷。

[3]唐建倦、贺仕刚、周扬:《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拓展训练的意义》, 《体育学刊》, 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

[4]付奕、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 《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第42卷第5期。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3

摘要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状况,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及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大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祖国未来。长期以来人们把身心健康仅仅理解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被长期忽视。针对目前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状况,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及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探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不容小视,2000年诸杰等人对208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6.99%的大学生心理反应不正常。毕秀淑等人在2003年对400名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得出:有20.36%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依次为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强迫、偏执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仍是比较严重的,在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健康第一”思想已成为肩负培养高素质人才重任的各级学校的指导思想。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挥体育锻炼特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在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上,处于接触社会临界点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地被发现,这些现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探讨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希望能让更多大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锻炼行为来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使自己能真正肩负起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

当今社会,人们受到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急剧变化的冲击和影响,从而产生各种压力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良刺激,破坏心理平衡。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未成熟的动态变化阶段,他们常出现一些心理矛盾和冲突;如孤独感与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绪波动与理智的冲突;美好愿望与当前现实的冲突等。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就会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如常见的神经衰弱、焦虑、抑郁、自卑、敌对、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等。

造成心理疾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或家庭环境不和谐、教育方法不得当等,是造成不良心理现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在当今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要不可抗拒地面对各种竞争,加上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和学生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高层次追求及经济来源的不确定性使得他们精神压力日趋增大,常感到不适应,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第三,是因为部分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疏导,导致大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保健知识的匮乏,造成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

二、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一)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體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种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可以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释放体能、展示自我、重塑人格。体会默契协作的团队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会相互理解与包容,是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最佳方式。如在积极热烈的节奏中练习健美操、街舞等,这有利于消除烦恼、缓解压力、调整情绪、维持心理平衡;在球类和游戏运动中,大声的呼唤、喝彩、助威,适当的身体接触碰撞,合理的推拉等,都是转移不良情绪的好方法;精彩的进球、精妙的战术、良好的配合,都会使学生感到身心愉悦;同学的赞许、教师的鼓励,都会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体育运动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宣泄、释放,良好情绪得到补充。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意外的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锻炼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能培养人的意志。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还有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三)治疗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在大学生中,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它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体育锻炼对提高自尊的作用是明显的,这是因为通过体育锻炼,使大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同时情绪得到宣泄,而随着体育锻炼对形体的改变,这种改变应是让体型更加健美,提高人的自信,让一些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使锻炼者的心理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这些无形之中都将提高人的自尊。

三、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总之,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4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锻炼正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

一、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体育运动可以消除心理障碍。如自信心不足、恐惧症、抑郁症等等.国外在对抑郁症进行心理治疗时,常布置家庭辅助治疗,让患者多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因为,参加体育运动对心理障碍具有治疗效果。

2、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体育活动中,竞争和合作是交替或同时出现,表现出了竞争与合作的特点。竞争与合作对于培养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树立团结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形成健全的个性起到积极作用。

3、提高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学习和认知活动-样,依赖于学生的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综合认识能力,因此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个人的智力和提高学习效果,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让大脑获得充分的氧气,使脑力得以快速恢复;良好的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还能提高人的注意力、观察力、判断力、记忆力、思维反映和想象能力,从而为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保证。体育教学过程是融知识、技能、情感、意志和团结协作为一体的教育过程,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

4、协调人际关系,消除身心疲劳。只有缺乏成就欲求和对人际关系不适应,每周锻炼1至2次的中学生,其学习成就欲求更高,每周锻炼4次以上的中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更强,问题行为更不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抑郁寡欢,孤僻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活动总是在-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

应能力。研究人员发现,外向性格比内向性格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需要可通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得到满足。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僻感,培养心理反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体育锻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对发挥体育锻炼积极的心理效应有着重要的意义,不同的体育项目有着其内在的独特意义,对于正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讲,正确的项目选择能不断发挥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

1、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同学可以选择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可以帮助其慢慢地改变孤僻性格,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并热爱集体;游泳、溜冰、拳击、摔跤等项目的活动能帮助人们不断克服各种胆怯心理,去战胜困难。

2、对于不够果敢,处事犹豫不决的同学,要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都将延误良机,长期锻炼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特征。

3、对于遇事易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同学,那就应多参加下棋、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游泳和骑自行车等缓慢而持久的项目,这一类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以改善

4、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同学,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段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5、对于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过度紧张而导致失常的人,就应多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因为赛场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带来益处。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5

满洲里市第一中学 孟祥杰

摘要: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入手,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体育运动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展开论述,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亲身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学校体育所具有的这一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代替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所以,如何在体育活动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是我们教育一线的体育教师们应努力探讨的问题。

一、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随即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健

康疾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有关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明显健康问题的小学生占10%;初中生占15%;高中生占20%”。另外,辽宁省曾对3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过心理健康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占35%,心理健康不合格率占29%,心理健康优良率仅占8%。独生子女综合症、大学一年级综合症也相当严重。

当前,我国中小学校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的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思维方式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经过长期观察,笔者认为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善于同别人合作共事。二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意志薄弱,承受不了委屈和挫折。三是情绪与行为失常,易激动,爱发脾气、焦虑、抑郁。四是缺乏自信心,悲观厌世,精神分裂,乃至轻生自杀。因此,在这段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问题如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国家教育部曾组织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专家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专题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成长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诱发积极向上的思维和情感,使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抑郁、焦虑和困惑等消极的心境状态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控制,从而达到克服不良心理问题的影响。

二、学校体育的多样性,能使学生获得愉快、乐观的情绪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首先是充分利用了体育活动内容的多样性这一特点。学生的天性活泼好动,但却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丰富的体育运动项目正好满足了各自不同的兴趣需要,当他们在众多体育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并达到既定目标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份成功的喜悦和战胜困难的信心。比如,在田径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在篮球训练中学会了新的技战术并运用自如,或者自己的成绩比以往有所进步,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充满信心,提升自尊,进而养成珍惜生命、积极进取、乐观开朗、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并将这样的情绪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不断去探索、去追求更高的境界,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有计划的心理健康教育,把丰富的体育项目合理的安排好、利用好,必要时要对那些学生们“不感兴趣”,但却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的项目,做一些特别的教学设计,例如:田径类项目是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较为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手段,可是学生们往往不喜欢,原因就是练习起来又累又枯燥。这时,我们就要从教学设计入手,把简单的、多重复的练习方式改为游戏、竞赛的方式,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不仅能达到练习的目的还能从中体会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并获得成功感和愉悦心情的体验。

三、学校体育的群体性,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集体活动是体育运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例如:各种各样的接

力比赛;篮、排、足球比赛;体育游戏活动等等都是学生们所喜爱的体育运动。学生们可以通过参加这样的集体性活动来增强同学之间的交往,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的协同精神。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来看,体育尤其是体育游戏、体育竞赛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模拟,在集体活动练习的过程中,本队成员会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积极地协作,相互配合,彼此照应,为同队队员提供有利的条件,共同取得胜利。通过相互配合,每个队员都能有意识担负起各自的职责,都能主动地去帮助别人,同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而相互照应。这样的集体项目参加多了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养成相互帮助,相互谦让的好习惯,并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从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学生们也会在集体中享受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体验到集体的力量与合作的愉快并增强相互信任感。

在这些群体性活动中,学生将获得顺利与挫折、成功与失败、优势与劣势、群体与个体、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有深度地加以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通过这种体验去认识体育,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使这种认识升华到信念、世界观的层面上,将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塑造、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学校体育的竞争性,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自信心和缓解紧张情绪。

学校范围内体育活动的竞争性,不体现在高额的经济利益和荣誉上,也不以争第一为目的。但是,体育竞赛永远伴随着成功与失败,可以使学生承受挫折与失败的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克

服困难。

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就能通过体育竞赛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就不怕敌挡不住由于竞争带给我们的过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学生们由小学升入中学再到高中学习节奏逐渐加快,考试频率不断增加,以致于心理波动大、情绪高度紧张。经常参加体育竞赛的同学,就可以通过克服比赛中紧张、恐惧的心理状况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任何规模的体育竞赛活动都有着严格的纪律与规则要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所以,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体育竞赛活动这一特性,在体育课上或者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尽可能的多安排一些大众化的体育竞赛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身心都能得到锻炼。

五、学校体育的复杂性、危险性,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感于冒险的精神

体育教学、竞赛、练习的环境通常是在室外,经受的是风吹日晒、磕磕绊绊这些复杂的情况,尤其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学生不仅要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而且要承受机体的疲劳和肌肉的酸痛,这对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精神无疑是最好的实践与锻炼。

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险性,比如游泳、跳马、单双杠、平衡木等项目,这些项目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冒险精神是一种挑战,它要求学生不断克服害怕、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苦炼,才能掌握其中的要点与精髓,达到熟练的程

度。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措施教育学生如何对待困难,在不能成功完成动作时如何对待挫折,例如:教师的成功示范及引导;学生练习时及时给予鼓励;找完成动作好的学生作榜样等等,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表现出勇敢精神。当学生们战胜恐惧,完成了一个具有危险性的动作时,他会有信心倍增、重塑自我的感觉。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6

摘 要:体育舞蹈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将体育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美学元素融为一体,在音乐的伴奏下,双人或者多人配合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的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舞蹈艺术欣赏性的体育运动性舞蹈。本文对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体育舞蹈教学降低大学生的负面情绪、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体育舞蹈、审美素质、心理素质、身心健康

一、体育舞蹈的概念

体育舞蹈顾名思义它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它是继花样游泳、花样滑冰、艺术体操后的又一项新兴的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运动。它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将体育、舞蹈、音乐、美学融为一体,在音乐的伴奏下,双人或者多人配合以身体动作舞蹈为基本内容的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舞蹈艺术欣赏性的体育运动性舞蹈。因其具有一定的娱乐健身价值和审美价值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比普通体育运用更具有人文性等特点,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几年来拉丁舞、标准舞、交谊舞随处可见。随着体育舞蹈的兴起,各大高校也加强了大学生们体育舞蹈的教学,并得到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教学训练结果表明体育舞蹈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2.1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中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随着时代因素、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文化修养的不同而变得不同,但其中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当代大学生因其还未踏入社会,各方面条件有限因此对社会及对审美能力来说也比较有限。而体育舞蹈是一种汇聚了体育元素、舞蹈元素、音乐元素、和美学元素 为一体的种类繁多,陶冶人们情操和展现人体健与美的社会运动。学校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后,大力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课程。因此,大学生要在学校的领导下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舞蹈运动。大学生在进行体育舞蹈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更要深入体会随着音乐而舞动的人体动作美和形态体美。比如伦巴比较侧重娇柔之美,舞姿比较妖媚而富有情感,探戈和斗牛就比较侧重阳刚之美,比较刚劲顿挫、动静交织、豪爽奔放。每个动作的举止之间无不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美、青春美、形体美,对大学生改善自身的形体和对美的认识及自我审美方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对自身形体和姿态及自我审美的升华从而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对审美的能力。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了,才能更进一步的理解体育舞蹈中各种舞步的精神所在。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将体育舞蹈的美感展示出来,并加强学生对舞蹈美的理解,通过不断的训练使学生明白,进行体育舞蹈学习不仅可以增强自我体格 还能满足大学生对匀称的形体美的追求,并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提高了,意味着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了,在以后的体育舞蹈艺术生涯中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2.2体育舞蹈教学降低了大学生的负面情绪

21世纪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赋予了太多家长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他们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从而承受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而由于现在学生任务繁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比较差,特别是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都处于比较消极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直以来音乐就是个好东西,人们在意气消沉、情绪沮丧的时候只要音乐一响起就可以调节我们的心理,使心情舒畅愉悦。而体育舞蹈是在音乐的基础上再汇聚体育、舞蹈、服饰等元素,具有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独特健身运动项目,随着音乐的响起,舞姿的摆动展现出人体形体的健和美,达到有效的消除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紧张及稳定人们的情绪。通过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心理都是处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状态,而且由于体育舞蹈都是双人或多人配合进行的舞蹈,促使大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敌意,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舞蹈环境。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舞蹈,生活、学习中的一切烦恼似乎都烟销云散了。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德里斯考也曾证实过体育舞蹈教学降低大学生的负面情绪这一结论。他指出当学生在考试期间情绪忧郁的时候但是舞蹈却能成功的消除学生的这种烦恼。所以大学生要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课程,既可以使心情得到放轻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

2.3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通过调查结果还表明体育舞蹈教学能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治疗心理疾病等功能。体育舞蹈促进身心健康的原理是:透过音乐,人体富有情感、表情、心理等全身性的舞动并通过全身性这一系列的情形关系机制来重新调查整个人的情绪从而达到治疗心里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大家都知道人体在进行体育舞蹈运动的时候我们的气息会随着动作的舞动而变化,当膈肌和腹肌的活动量增大时,可促进肝脏和胃肠的摩擦从而增强我们的消化功能。而且部分心理学家还表明人在进行体育舞蹈活动时,全神贯注的听着优美的音乐,伴随着愉悦的舞步,可使头脑清醒、维护大脑健康起到调节精神和神经系统的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是将体育、舞蹈、音乐、美学等元素汇聚于一身的新兴的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因其具有其它体育运动所没有的人文性和社会性受到广大人们的青睐,并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首先体育舞蹈教学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其次体育舞蹈教学降低了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再一个体育舞蹈教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大学生要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活动,使自身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立农.我国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

[2]王丽华.体育舞蹈课教学讨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7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社会文明的逐渐进步, 各种竞争也在日益激烈, 这种形式给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 人们所面临的竞争与压力也空前的激烈, 大学生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 必须摒弃之前那种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铁饭碗的思想, 必须面临就业、学习、生存等各种各样的压力, 而这种外在形式的压力所带来的就很可能是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使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倍增, 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从客观来看, 我国现存的教育体制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一些不好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之前的高中阶段,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实行文理分科的制度, 这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与高考压力的同时, 也在产生一些后续的不积极影响。比如, 若是在高中阶段专攻的是理科, 在进入大学之后, 就会发现自己在社会知识, 人际交际等方面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 久而久之, 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种教育制度上的不平衡, 也是导致大学生目前心里健康状况较差的一个因素。

从大学生自身的主观情况来看, 他们正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过渡期, 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个人思想价值观, 在对一些人和事的观察、认识与分析、处理上, 还存在着很多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 而且, 很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 如果他们的观点得不到认可, 就很容易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 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的话, 就很可能会转化为心里问题。另一方面, 目前的大学生大都处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 物质条件比较丰富, 家人宠爱也很优厚, 但同时所产生的问题就是生活阅历少, 所经历的挫折与困难很少, 而且, 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这就导致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与挫折承受能力较差。这些综合的主观因素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2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体育项目的竞赛性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顽强的抗挫折能力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成功的前提, 对于大学生来说, 便更是如此。体育教学就可以很好的培养大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大多充满较强的趣味性, 目的便是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参加各种体育项目, 而又很多项目是需要分组来完成的, 通过本组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 以最佳的状态参与到和其他各组的竞争中去,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 有竞争就会有成功与失败, 通过在体育赛事中获取的成功, 来激发学生的斗志与激情, 而通过失败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自身的挫折承受能力。每个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 因此, 都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

2.2 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体育教学往往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它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 更加具有开放性, 因此, 这一特点对于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人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很积极的影响。而纵观目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现状, 便会发现, 很多大学生难以处理日常的人际关系, 这种现状是由很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一方面, 很多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可以交流, 而处于未成熟时期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对于和父母交流都很容易产生一种不耐烦 (下转第233页) (上接第228页) 心理, 长期下来, 对于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 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应该承担一部分责任。在进入大学之前, 我国学生面临的几乎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 这种教育体制一般只注重对学生书本知识的教育, 说到底, 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教育, 严重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 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 面临着很多社会性问题, 而人际交往时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则很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体育项目的参与是需要交流的, 既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 又包括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过向老师的请教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 逐渐增强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2.3 艰苦性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 有很多项目是相对较艰苦的, 需要很大的意志力的, 因此, 这就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毅力与意志。我们这一批大学生生活在国家发展的好时候, 物质条件非常优越, 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的意志力差, 在一些艰苦的事情上, 难以坚持到底, 而这也是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比如, 体育项目中的中长跑运动, 很多学生都对它有一种恐惧感, 常常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借口去逃避, 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 中长跑运动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力的项目, 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有效手段。因此, 体育教学要加强对类似这样的艰苦性运动项目的重视, 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的积极作用, 并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在参与过程中, 不断消除对其的恐惧心理, 从而逐渐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与吃苦耐劳的精神。

3 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3.1 将体育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来看, 通过一些心理讲座等讲授式的教育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了。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需要营造一个适合的良好的教育环境, 而体育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理教育的平台。通过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 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 意志力品质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

3.2 广泛开展课外体育竞赛活动,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竞赛相结合

高校应广泛开展一些课外体育竞赛活动, 在丰富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同时, 也能在竞赛中锻炼其心理素质, 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等。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 认识到很多领域都和心理密切相关。而在这种氛围里,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就更加不容忽视,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其各方面的发展都应该得到严格的重视, 尤其是心理状况。通过前面的一系列阐述, 我们可以看到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促进作用。因此, 广泛发展高校的体育教育, 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若实施恰当, 则对大学生的心理建设很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8

摘 要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长期坚持科学、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其身体素质,更能减缓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调节心理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等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缓解作用。在趋利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由于公共体育针对的人群是普通高校学生,因此学校重视程度相对较弱,体育课程及课外活动开展不力。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意识的白热化、社会整体压力的提升和相关心理教育的缺失,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重视相关实验干预研究,在当今高校教育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 体育锻炼 大学生心理健康 实验干预 研究

一、前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价值,已经受到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认同。由于当今社会趋利环境的影响,高校教育普遍热衷于提高学校综合能力排名,主观上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开展积极性不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要地位与作用并未引起相关领导重视,开课量普遍不足,课外活动的开展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开展不力。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白热化、社会整体压力的提升和相关心理教育的缺失,诸多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人群的一个重要问题,带来较大的社会隐患,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因此,正确认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重视相关实验干预研究,对当今高校教育改革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社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心理健康定义界定及当今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定义界定

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指标:身体、智力、情绪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有安全感;了解自我,并能正确评估自我;有切合实际的理想和生活目标;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能保持个性的完整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智力正常;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意志健全;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二)当今大学生群体心理凸显问题

由于当今学校急剧扩张,合格的师资力量严重跟不上学生需求,对学生的关注度较低,学生较少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心理救助,加之当今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群体成为心理问题多发人群。据权威网络发起的对7080名大學生的调查发现,89.3%的大学生有过诸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极度心理体验,45.7%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普遍生命教育缺失,困扰大学生的问题排序是:就业压力(59.8%)、学业压力(56.8%)、人际交往难题(51.6%)、婚恋困惑(40.8%)、与老师的关系(11.5%),但仅有8%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

三、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研究

(一)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焦虑及忧郁症状,培养积极的心态

为了实验验证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作用和意义,笔者在所教的年级中,根据学生调查信息确定研究人群为大三年级存在轻微抑郁、心理焦虑和自我感觉压力过大的30位学生,男生15人,女生15人,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家庭状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等主要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做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为其制定不同强度、期数及内容的体育锻炼形式,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跟踪观察,在学期末对其施测SCL-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的体育锻炼状况问卷。通过作者的一线上课体验,对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56%的学生能够在长期、有效的体育锻炼中找到心灵的依托,忧虑症状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能够在集体活动中较为积极地与成员进行交流,合作意愿增强,女生状况明显好于男生,除人为心理暗示外,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贡献率达到56%;其中其体育锻炼的态度、次锻炼时间和锻炼的坚持程度等3个维度则起主要影响作用,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重要的贡献因素。体育锻炼能比较好地对大学生人群心理健康起着良性影响力,培养其积极心态。

(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实现心理常态发展

心理问题是一个较为隐性的问题,诸如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在短期内通过谈话、心理干预等心理治疗常规疗法,如不及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其他事物得以缓解,反复性较大,从长远看所起的作用较小。体育锻炼能够及时将心理内部压力外化为有形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一定负荷下通过身体的运动及时转移注意力,并生成成就感,增强被认可度和自信心,长期有助于其心理实现常态发展。

总之,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干预不能做简单化、模式化处理,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加强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的科学性研究,提高干预效果,将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长期研究。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学与教改项目编号201144。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9

关键词:体育教育;初中;促进体育锻炼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大,教育形式逐渐由所谓的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以减少“高分低能”式“人才”的产出。所谓的素质教育指的是指一种以提高被教育者各类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体育教育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将极大促进学生建立健康的身心,并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但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育情况仍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体学活动参与度不高、体育教师的引导力度不够等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体育上课的质量,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及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成为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

一、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1.体育课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式,倘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将极大削弱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最终势必会出现学生自身不想上体育课的现象,受教育方对教育的厌烦将会是教育中的最大问题。此外,如果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仅局限于跑步、跳远等传统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体育课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就成了又苦又无聊的课程,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了,即使安排了充足的体育教学时间也是事倍功半。

2.体育场地不健全,体育设施落后。一套完整合格的体育教育需要有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与专业的体育教师作为必要因素,如果没有这些“硬件”条件作为保证,将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也使得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折扣。在部分地区,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或者对体育教育的忽视,使得体育教育的资金无法保证,也使得提高体育教育水平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3.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思想是支配人的行为的重要内部因素,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但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仍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对各项素质教育采取忽视态度。学生自身都将学习作为自己入学的唯一任务,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体育课程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对对体育教育进行了选择性的忽略。

4.优质体育教师资源匮乏。虽然我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型,但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仍深入人心,大多数人都对各项素质教育采取忽视态度。这也使得国家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强度极低,对体育教育的资金投入也存在严重不足。体育教师资源的匮乏与投入体育教育的资金不足严重导致了初中体育教育不到位,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培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此外,在部分地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教学能力低下,无法满足初中体育素质教育的需求[1]。

二、加强初中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对策

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其趣味性[1]。兴趣是提高初中生参加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一旦学生产生了兴趣,将使被动锻炼变成主动锻炼。适当丰富教学内容,使体育锻炼的形式多样化,也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体育锻炼形式选择的空间,使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

2.加大对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保证,专业的体育场地、完备的体育设施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还能提高体育教育的专业性,防止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在体育场地及设施的保养上还应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保证合格完备的体育教育过程能够长足发展。

3.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同,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也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了解,进而对每个学生安排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项目,防止出现因锻炼强度过大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抵触态度现象的发生[2]。4.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从思想上深化大众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思想观念是左右人们行为的根本源头[3],因此从思想上使大家接受并支持素质教育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从学校领导层、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强化全面发展的理念,建立一套真正合格的教育体系的概念显得尤为重要。

5.将素质拓展游戏引入体育教学中。游戏元素的融入,将使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例如在篮球教学中,可以利用“双球同运”、“投篮竞赛”、“运动的篮筐”等游戏,对学生的运球技巧及投篮能力进行锻炼。

6.鼓励对体育教育方向人才的培养。充足的体育教育人才数量是保证体育教育事业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多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加强行业内的竞争,进而促使优秀人才的产出,从而提高体育教育事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具体措施如下:第一,扩大体育教育专业的招生量;第二,加大对优秀体育老师的奖励制度,加强行业吸引力;第三,适当提升体育教育的课时,淡化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观念;第四,提高中学体育老师的招聘数量[4]。

总结:

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与科技竞争日渐激烈,教育事业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所谓的合格的教育体系应包涵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教育虽一直被推广却仍未取代传统应试教育在大众心中的位置,其中的明显表现就是初中体育教育的不到位。由于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及体育教育模式的限制,使得初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对学生自身的成长状况与身心健康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只有从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加强其趣味性;加大对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等方面出发才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10

课外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研究

课外体育活动是利用课余时间,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结合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兴趣,进行经常的全面身体锻炼,以迭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习惯、调节精神和丰富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本文从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出发,研究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内江科技 英文刊名:NEIJIANG KEJI 年,卷(期): 30(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课外体育活动   大学生   素质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的促进作用 篇11

【关键词】体育锻炼 心理健康 学生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现代的健康概念,早已超出人们的传统认识,它不仅指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完好状态。即:身、心、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而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人处于自我感觉良好,并与他人和社会保持和谐的状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体育锻炼密不可分,体育锻炼可以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调节心理平衡,降低紧张的心理。

(1)智力正常: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在高校学习的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智力正常与否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2)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人格是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点。健全的人格表现为: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热爱生活,关心他人;能够正视自己,纳悦自己,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够调整和完善自我。

(3)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与周围人群之间的一种心理和行为沟通过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表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4)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社会是复杂多变的,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就无法保证健康心理,大学生要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以求得和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良好的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能够处理和应付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问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1.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智力

智力是个体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给大脑的思维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一方面,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2.增进快乐,调节情绪

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可以使人从中得到快感。一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体育活动的人,大脑会分泌一種可以支配人心理和行为肽类,具有振奋人心的作用。研究还认为,体育锻炼是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适度的应急并达到愉快水平的工具。因此,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并使烦恼、不安、寂寞、自卑等不良情绪得以解除,促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体育锻炼对那些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疾病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它对于减轻由于紧张和压抑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病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形成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者要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才能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体育锻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的保健方法,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心态。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合适的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2.教育学生正确投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教育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要全身心投入,在健身运动前听听音乐,和同学一起参加健身运动,创造欢乐的气氛,并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健身运动常识,每次锻炼后要及时总结锻炼效果,根据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调整锻炼计划,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要选择学生喜欢的和符合学生身体发展客观规律的内容和项目,只有这样学生们才会投入到活动中来,达到减轻或治疗各种不同心理疾病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后,不难看出,体育锻炼不仅能强健身体、增强体质,还具有完善身体、发展身体、修炼人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提高适应能力等功能,其重要价值还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生命活力、心理品格和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不仅从身体上,也从精神上、社会适应上达到人的健全、健康状态。 总之,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意义重大。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塑造出一个更强壮、更健康、更美好的自己。总之,体育锻炼对于增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调节情绪状态,消除心理障碍,提高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宏智,岳晓燕;体育锻炼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2

[2]杨建雄,蒋立旗;高等师范学生体育锻炼人群与非锻炼人群心理健康水平的对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3]陈建国,任燕;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体育科技;2003

[4]王树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4(2):14-18.

作者简介:

上一篇:海林市政府网下一篇:《对雪》诗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