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精选9篇)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1

一、文件控制

公司编制的各类技术文件编制、审核、审定、批准程序完善,责任栏签字齐全,发放范围、受控状态标识清楚,表格记录填写真实及时、信息完整;外来质量文件、技术性文件及图书资料等接收、登记、流转及处理过程记录完整。文件控制管理体系运行良好。

二、记录

各种管理记录和技术记录能按照程序文件记录表式规定的内容齐全、准确、及时地填写,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复现管理和技术活动。各种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及记录填写较为规范,试验检验员、复核人员签字齐全,并100%及时归档保存。

三、产品实现策划

技术部工程勘察、检测、岩土工程治理的全过程以法律法规、合同、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图为依据,并结合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产品的特殊性等均制定了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中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进行了策划,确保策划与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及目标相一致。

四、生产和服务提供

工程勘察、检测、岩土工程治理等项目严格遵循国家现行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实施前有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有关键过程、特殊过程、技术性细节的可控制性的作业指导。施工前对试验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环境保护交底,交底率100%。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或标准及公司相关质量管理规定进行和验收。施工过程中对产品和半成品进行标识和相应的保护。

五、过程质量控制

技术部对重要过程(如质量不稳定过程,与重大环境因素、重大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相关的过程)实现了控制和测量,控制运行记录较为完整。如人工地基检测时对高、低应变法检测采用了不同仪器和不同材质锤头对同一批桩进行重复检测,验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不确定度,特别是对有人员交替、检测设备变化时的检测结果,加强了监测和测量。通过分析检测数据发展变化趋势,检测数据重复性、一致性较好,变化在可接受限内,结果质量符合要求。另技术部结

合公司对项目的管理、质量、职业分健康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大检查进行施工过程、文件记录检查控制,并形成记录。

六、结果报告

报告符合国家现行相关的技术规范或标准要求,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内容和要素较为齐全,形式统一,标识清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审定率100%;交工归档资料合格率100%,受控技术文件控制率100%,技术交底率100%,安全事故为0,根据工程情况制定质安措施方案100%,无安全、质量事故。工程勘察合格率100%,岩土工程治理、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合格率100%。

技术部: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2

1 量力而行

审核认证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想当然的, 必须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经济实力为基础。有的企业为了拿到认证证书而参与贯标认证, 到头来功亏一篑, 不但没有拿到证书, 反而造成人力与物力的损失;也有的企业以拿到证书为目的, 通过了认证, 但并没有规范管理, 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内耗, 使领导和员工对认证体系产生抵触情绪, 证书就形成了一张废纸。规范管理与国际接轨需企业和公司的大力支持, 如果企业的规章制度基本健全, 各部门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责已经完备。经最高管理层的讨论决定就可以正式开始贯标认证。

2 领导作用

企业的领导对质量、安全、环境和贯标工作的观念、态度直接左右贯标工作的进程, 可以说领导的重视是一个企业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创建、保持并规范运行的基石和后盾。贯标工作伊始,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十分重视, 把贯标工作作为全年工作计划的头等大事, 投入了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对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文件加深理解, 以身作则, 同时也制订了严格的奖惩制度, 在整个企业内营造了积极的贯标氛围。

3 全员意识

有了管理层的重视只是贯标工作的基础, 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 如果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只有领导的重视, 没有基层人员的认真执行, 那么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将形同虚设。如何提高全体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性是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企业各部门及各级人员团结一致, 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尤其在不合格项控制和纠正预防措施控制上, 采用符合ISO 9001、GB/T28001、GB/T24001质量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 使运作程序规范、合理、可操作。

4 重在贯彻落实

很多通过认证的企业都会有同样的感触---文件好编执行难。我们以开始就重视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 对可执行性文件 (企业内控标准、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计划、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 进行了较为客观的界定, 对企业内控标准和工艺操作规程进行了重新修订, 先后完成了16套动力系统操作规程和15套动力系统装置工艺卡片的编写、审批和印刷, 使其操作时易于执行, 对质量记录尽量采用表格的方式, 在设计表格时, 突出重点, 做到不漏项, 无多余项, 保证了在记录过程中便于操作。以上几个方面保证了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在贯彻落实中的简捷、易行。我们还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培训的基础上加大管理力度, 要求企业的各级人员严格按质量、安全、环境管理标准执行, 对有令不行或违反操作规程的给予惩罚, 从另一方面保证了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5 认证后对企业的促进作用

通过认证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不但解决了各岗位的职、责、权, 而且构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 任何工作和责任及相互关系皆用文件形式确定下来, 其标准化程度是过去从未达到过的, 质量、安全、环境保证变成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统一, 规范与操作的一致。产品质量能够起到有效的追溯, 一件不合格品很容易追溯到责任人, 查明不合格的原因, 做到了分工明确。

6 企业通过认证后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认证只证明企业的质量、安全、环境体系符合国际标准, 而如何保证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是否能够持续有效的运行才是企业认证的根本?下面就从三个方面予以简述:

6.1 持续有效的开展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审核

实践证明, 即使企业通过了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认证, 但在实际运行中, 总是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善和不断改进的机制, 就会出现各种影响体系运行的问题, 逐渐使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运行困难, 最终导致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名存实亡。因此, 为防止认证后出现管理滑坡, 企业应明确内部质量、安全、环境审核和管理评审等文件化体系。对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的不合格, 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持续有效的开展内审, 领导重视是关键, 全员参与是基础, 内审员是机制改进的保障。

(1) 设置专职内审员, 赋予内审员相当的权限, 并充分肯定内审员的工作成果, 激励内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管理者代表亲自过问审核工作, 审批质量、安全、环境审核计划、协调审核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督促纠正措施的落实, 强调审核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3) 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检查的方法上采取, 定期审核与日常监督审核相结合、专业检查和部门要素审核相结合。上述方法的结合使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检查的内容和范围更全面更有代表性, 真正能够做到审核横到边、纵到底。

(4) 质量、安全、环境问题不能够在措施上得到落实, 久而久之评审就会走过场, 贯标成果就难以巩固, 企业管理就会滑坡, 内审员的业务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机制也会消弱。我们采取的较为有效的措施是:

(1) 审核的结果与分厂经济责任挂钩, 奖惩兑现。我们把质量、安全、环境体系审核中日常监督审核、专业检查、管理评审等分别纳入考核, 对不合格或纠正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 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跟踪到底, 问题得不到落实、得不到整改决不罢手, 并向管理者代表直接汇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和教育。

(2) 注意内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要求内审员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培养。如果一名内审员对专业知识不刻苦钻研, 不及时掌握内审的好方法, 不了解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新要求, 就不可能很好的完成审核任务。为此, 派出内审员参加 (下转94页) (上接89页) 公司其他单位内审时, 并且和公司组织的内审员一起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6.2 注重内部沟通

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运行过程中, 分厂对各部门、员工之间存在的质量、安全、环境问题, 由分厂组织召开每月一次安全、环保、体系分析会进行讨论解决, 我们组织开展了“服务督察与服务沟通”活动, 并坚持做到服务督察与服务沟通分开进行, 使服务督察组成员有更多的时间帮助基层诊断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管理水平、夯实基层管理基础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消除了部门壁垒和责任推诿, 使质量、安全、环境体系的自我改进机制不断得到加强。

6.3 管理新思路、新科学

取得质量、安全、环境审核认证只是动力厂提高管理水平迈出的第一步。将“卓越领导、顾客导向、不断改进及全员参与”的全面优质管理理念贯穿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中, 使动力厂的质量、安全、环境体系融进了新思想、新文化, 使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更具企业自己的特色, 运行更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马林, 罗国英.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7.

【2】【2005】14号文《关于新版GB/T24001-2004国家标准转换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第七款专项审核的形式, 是新版标准认证证书转换的要求, 请各获证企业把握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4001—2004.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3

关键词:管理体系:标准:整合

近年来一些企业纷纷宣称建立了“三标一体整合型管理体系”,但由于缺乏在标准层面的统一规范,各个企业在整合的过程中往往漏洞百出。相当一部分只是将EMS和OHSMS整合在一起,有的甚至只是三个体系文件的合订本。也有的企业以卓越绩效等模式为统领来整合三个标准体系,有的根据三个标准体系的条款对应关系进行合并同类项。我国如能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上率先推出三标一体的国家标准,必将大大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话语权,这也是我国实施国家标准化战略在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三个体系标准整合是标准发展的趋势

体系标准整合是21世纪管理标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是降低组织贯标成本,实现不同管理体系有机整合,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内在要求。而OMS、EMS、OHSMS这三个目前被各类组织广泛应用并纳入第三方认证,影响最大的管理体系标准的整合更是当务之急。

实际上,三个标准的一体化整合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一直鼓励的管理体系标准设计和建设思想,并贯穿在三个标准制订的过程中。ISO9000:2000的2.11条指出:“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各个部分,连同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形成使用共有要素的单一的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策划、资源配置、确定互补的目标并评价组织的整体有效性”;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战略咨询组(ISO/SAGE)早在起草ISO14000标准之前,就对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考虑到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均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尽管分别建立体系,最终还会融合在一起,可能会更有效率。因此制订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时。应与ISO9000标准保持协调和相似”:而OHSMS18001与ISO14001基本上采取了同样的管理体系思想、方法和结构。

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纷纷加强了对三个标准整合的研究。2003年以来,欧洲标准化协会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大纲”:英国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框架”;日本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架构及应用”:我国一些研究团队也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方案”。而到目前为止,研究比较多的还只是对组织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如何将三个体系加以整合。其中有代表性的,国际上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动,由法国、荷兰、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和比利时等7个国家组成的一个专题研究小组,课题的名称为《管理体系标准的一体化实施》(Integrated Use of Managementsvstem Standards)。国内一些贯标实践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也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经验探讨,如吴庆善(2002)、陈宁娜(2006)等。

纵观前人的研究,对标准本身一体化的研究大多只是在结构、框架上进行比较、整合,而缺乏从内在机理上加以剖析。这也正是到目前为止没能提出一套完整的三标一体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三个标准的内在联系进行剖析,从标准设计和建设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整合的基本思路。

二、三个标准具有一定的整合基础

也许正是基于在标准制订时对管理标准一体化整合趋势的认识。目前QMS、EMS、OHSMS这三个标准之间存在着较好的内在联系,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1基本思想相同。三个标准制定的基本逻辑思路一致,采用相同的管理体系思想和方法。其核心内容都是根据管理学原理,为组织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框架,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组织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三个标准的内容都体现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等管理原则。

2运作模式相同。三个标准都采取系统的方法,建立一个完整、有效、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并都采用基于PDCA的过程方法,通过识别影响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视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3框架结构相似。三个标准的管理性要求有很多相似的部分。条款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如“文件控制”、“记录控制”、“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和职责”、“培训、意识和能力”、“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要求”、“交流与沟通”、“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

三、三个标准整合的基本思路

三个标准的整合必须是有机的整合。整合应考虑的基本原则:一是必须覆盖OMS、EMS、OHSMS三个标准的全部要求:二是在体系结构中,要保持原三种标准要求和运行模式的完整性,不因整合而使某个体系的运行模式和各项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受到破坏和肢解;三是要充分考虑与现有的以及可预见的其他国际标准(如SAS000、清沽生产)之间的协调,留有接口。

1以质量管理体系为轴心。标准整合一般应以包含范围广的体系标准为基准。OMS的关注对象是顾客,强调组织对顾客的质量承诺。EMS的关注对象是相关方。但仅强调组织对社会环境的承诺。OHSMS的关注对象是员工,强调组织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承诺。尽管三者关注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我们注意到。如果把顾客的概念拓展,让其具有相关方的含义,则可以包容三个体系标准所关注的对象。因此,三个标准的整合可以以OMS标准为轴心,EMS和OHSMS两个标准向OMS标准靠拢。

实际上,早在1996版ISO14001就指出“组织可选取一个与ISO9000系统相符的现行管理体系,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

2以满足需求为导向。三个体系标准的管理对象各不相同。0MS管理的对象是产品;EMS管理的对象是环境因素;OHSMS管理的对象是危险源。虽然三者不尽相同,但都可看作是各个相关方对组织提出的需求。因此,三个标准整合可从组织相关方对组织的需求出发,驱动体系各个过程围绕三个标准的要求而展开。以采购过程为例:该过程既需要考虑质量管理体系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又涉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两个体系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识别、控制的要求。对该过程的整合,在确定需求、制订目标、采取措施的各个环节,均可从各个相关方的需求出发加以考虑。

3以过程管理为框架。三个标准都强调运用过程方法。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也是三个标准整合时可以采用的重要基准。整合后一体化标准的基本过程雏形如图3所示。

在三个标准整合的过程中,立足三个标准关注对象、管理对象,从需求出发,按照“需求——管理方针、目标——管理职责、资源——策划和要求——监视和测量——改进”的思路,充分考虑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包括涉及相关方的所有期望输出和非期望输出),确定过程的适用程序,并对其影响输出的元素确定监视和测量要求。这样,既能保证全面覆盖三个标准的要求,又能实现三个标准要求在每个过程的有机融合。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4

质量/环境/安全体系审核要点

一、手册及文件评审;体系总体评估(Q:4.2.2;E:4.1 ;O:4.1)1)手册是否界定质量/环境/安全相应体系的范围?是否有质量体系条款删减?删减合理性如何?

2)手册是否包含或引用必须的程序文件?是否有过程之间关系的描述? 3)结合公司文件体系及运行状况总体评估质量/环境/安全运行情况?

二、方针目标(Q:5.3,5.4.1;E:4.2,4.3.3;O:4.2,4.3.3)1)查质量/环境/安全的方针、目标: 2)是否形成文件,并有正式批准的证据?

3)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与质量方针一致?是否是在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框架下展开的,与所确定的范围是否一致?

4)在与质量环境管理相关的职能和分层次上是否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目标?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吗。

5)针对相应的环境/安全目标是否有相应的方案,方案是否包括:时间、方法、责任人?

6)各部门是否已经对相关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是否实现?如果没有实现是否已经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形成了文件?有批准的证据吗?

7)质量/环境/安全方针是如何向全体员工传达的?并通过其他过程审核时与各个层次员工的接触,了解员工对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理解程度; 8)质量/环境/安全方针在什么时机评审?如果已经进行了评审,查评审的情况,是否保证了质量/环境/安全方针的持续适宜性?

三、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E: 4.3.1;O: 4.3.1;)

1)是否按照工作流程或部门职责识别了环境因素/危险源,并保留了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相应的记录,是否有审批?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齐全?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2)针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是否形成程序文件?查看文件或询问相应程序规定。

3)是否已经评价并有相应的评价记录,有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清单等记录?

4)是否已经针对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如:运行控制程序或目标方案? 查看控制措施记录。

5)重大环境因素/危险源是否经过评审或重新评定?查看风险评价记录。6)是否有关于重大环境/危险源的监测或检查?查看记录。

四、文件管理(Q:4.2.1,4.2.3;E:4.4.4,4.4.5;O:4.4.4,4.4.5)1)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的相关记录; 2)通过交谈了解实际情况与文件是否相符?

3)查文件的发放、借阅、更改等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如果是用发放记录进行控制,发放记录能证实发放的全部情况吗?是否能区别文件的发放对象?是否有发放编号?是否有文件的签收的证据?

4)标准要求必须形成程序文件的过程:环境因素、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监测和测量、合规性评价、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否制定了程序文件?相应的文件、记录清单和有效文件清单?

5)抽查不同部门现场的文件与文件的发放记录是否一致,查现场的文件的受控情况,到文件的使用部门,查相关的文件是否发放到位?有效、在用的文件是否能够提供?

6)各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保存完好?内容是否清晰?是否会产生有误的信息?

7)规定了哪些文件评审的时机?是否按规定的时机对文件进行了评审?文件评审发现了哪些问题?是否引起了文件的修改?文件修改经过审批了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吗?对文件更改的审批符合文件管理的规定吗?更改后的文件是否保证了充分性和适宜性?

8)查文件的作废管理:作废文件是否都已收回或自行销毁?收回的废文件是否已销毁?如有发放记录,可从中抽一些作废文件查收回或销毁的证据;合理保留的废文件是否有标识能防止误用?

五、记录管理(Q:4.2.4;E:4.5.4;O:4.5.4)1)查看记录控制程序,了解其记录的控制措施?

2)查记录清单、记录的归档情况,记录是否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3)查现场的使用的记录与受控版本是否一致?

4)结合其他过程的审核,查相关记录的贮存、保存期限和处置?

六、法律法规及外来文件的管理(Q:4.2.3g),7.2.1;E:4.3.2,4.5.21;O:4.3.2,4.5.2)

1)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分类情况如何?职责如何安排?特别是对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更新的跟踪渠道和职责怎样规定?

2)查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清单或目录,组织对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是否识别充分了?特别是新换版或修订的外来文件是否已识别了?

3)外来文件/法律法规的发放如何控制?重要的外来文件是否有明确的发放对象?

4)作废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收回或销毁?

5)在使用部门查必要的外来文件/法律法规是否有提供?保存是否完好?是否有无关的外来文件?

6)如何对守法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适宜性进行控制和评价?是否定期的进行评价?收集的法律法规是否与重要环境因素/危险源相对应?

7)针对公司所确定的其它环境/安全要求是否遵守如何进行评价?查看证实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七、管理职责(Q:5.1,5.2,5.4.2,5.5.2 ;E:4.4.1;O:4.4.1)1)管理层是如何实现管理承诺的证实(守法宣传;方针制定;目标确保制定;资源评审;管理评审实施等)

2)通过交谈和查阅相关证据,了解最高管理者是如何传达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重要性的?

3)通过交谈了解最高管理者提供了哪些资源?这些资源能否满足质量/环境/安全的相应需求?

4)最高管理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意识如何?是否清楚如何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来实现?是否明确了责任?是否清楚地了解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是否了解顾客满意或抱怨的情况? 5)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是否仍在正常有效地运行?

6)管理者代表是如何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的职责的?

7)管理者代表通过什么方式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提出了哪些改进的建议?

8)在提高员工质量/环境/安全意识方面,管理者代表领导协调、组织实施了哪些活动?效果如何?

9)管理者代表在内审工作中的职责如何?

八、信息交流与沟通、合作与协商(Q:5.5.1,5.5.3;E:4.4.3; O:4.4.3)1)各机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是否已明确?没有矛盾、含糊和不一致? 2)确定的职责和权限是如何向员工传达的?

3)部门内部与部门之间如何对职责权限、环境因素、危险源、法律法规目标实现等事件进行沟通的?: 4)本组织有哪些内部沟通渠道和方式?

5)通过各部门的审核了解各层次管理者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已经清楚并理解?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6)内部沟通有哪些内容?沟通的效果如何? 7)如何就环境/安全方面的知识向业户进行宣传?

8)如何接收外来的文件、法律法规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接收?如何处理?或分发?

9)质量/环境/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的证据,如会议记录、发言提纲、宣传品、简报、内刊等?

10)是否在危险源辨识、事件调查、方针及目标制定等活动中由员工进行参与。查看是否建立、保持和实施员工参与的程序。11)是否与影响的外部方就安全方面进行协商?

九、管理评审(Q:5.6;E:4.6;O:4.6)

1)管理评审频次是什么?是否发生过追加管理评审的特殊情况?

2)管理评审活动是否进行了策划?查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资料,包括了输入、输出、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等资料?各项资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3)管理评审的内容围绕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否评审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方针和目标)改进的需要? 4)管理评审是否形成了关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改进、产品的改进、对资源需求的决定和措施?整改的证据是否符合要求?

十、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意识和培训(Q:6.2;E:4.4.2;O:4.4.2)1)查人员能力的确定:根据法规和公司岗位的职责权限规定,是否确定了任职人员相应的能力要求?体现在什么文件中?(如《岗位说明书》)2)相关人员的上岗证书,是否符合要求(抽查电工证、焊工证、内审员证等资料)?

3)是否有与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相关的重要岗位?岗位职责如何?现有人员是否符合要求?

4)抽查部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或通过现场考核,确认是否满足能力要求?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5)是否制定关于培训或招聘方面的计划?查看招聘材料。

6)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教育的相关证据,如会议记录、培训记录、宣传品、与各层次员工交谈等。

7)对培训或其他措施是否进行了评价,效果评价的证据?

8)如何确定各种服务过程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以及现有人员进行考核评估的材料,对发生不符合要求采取的措施?以及措施的实施效果的验证。9)如何进行员工能力考核、激励的?

十一、基础设施(Q:6.3;E:4.4.1;O:4.4.1)

1)了解各部门基础设施的分类情况,管理的职责和分工是怎样的?管理要求、保养制度等?保养和维修是否符合要求?

2)对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的检查如何进行?对基础设施完好状况的检查工作的情况如何?检查的结果怎样?

3)有问题的基础设施是否进行了处置?对潜在问题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 4)文件及记录:基础设施管理台帐,基础设施的技术文件资料;现场观察基础设施的管理情况;基础设施申购的相关资料;基础设施大、中、小修及日常维护保养计划及实施记录;对基础设施的检查及后续措施的记录。5)环境/安全所需要的设备、设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十二、工作环境(Q:6.4)

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环境的要求,现场工作环境实况,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的证据,对工作环境检查的记录及后续的改进措施。

十三、服务过程的控制/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Q:7.1,7.5.1,7.5.2,7.5.3,7.5.4,7.5.5;E:4.4.6,4.4.7 ;O:4.4.6,4.4.7)

1)各部门提供服务提供过程基本情况的文件,如运输、维修等服务提供过程的文件,服务实现的质量目标是什么?达到了吗?实施记录、对实施的检查和控制记录

2)设定的质量/和环境目标和过程的标准,实现各种目标和标准要求的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或文件;

3)与服务过程监督和测量相关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管理记录,如:测温的仪器、压力表等;

4)现场服务的提供情况,包括服务过程,监视、监督和检查过程,各种为保证服务质量和环境管理的实现的过程设备和监测装置的现场管理和相关的记录,过程监控和检查活动提出的改进措施证据; 5)放行、交付活动的记录和现场情况;

6)为客户提供服务后的满意调查、服务质量跟踪等实施的记录和现场情况; 7)各服务或设备、机房的现场的各种监视和测量状态标识的样式及现场标识的状况;维修零部件、车辆等的追溯性信息。

8)服务过程中涉及的顾客财产的登记或台帐,识别、验证、保护、维护的记录,发生丢失、损坏、不适用的情况及向顾客报告的记录;

9)产品防护的管理制度,现场中防护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现状,搬运工具,包装材料及包装后的产品情况,贮存设施和条件等; 10)各种环境管理要求的废弃物(固废、废水、废气等)的管理、处置的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

11)各种安全管理要求的危险源控制、处置记录以及发现不符合的处理证据,和纠正措施效果的验证;

12)各类应急相应的预案的实施或演习的证据和演习效果、预案实施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的记录以及现场的情况。

十四、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及顾客满意/不合格控制(Q:7.2.1,7.2.2,7.2.3,8.2.1)1)查各部门与顾客有关过程的职责安排及分工,查与顾客有关的质量/环境目标和各种目标实现情况的记录。

2)就服务质量/目标,环境管理目标/方案如何与顾客沟通,并确定顾客的需求(顾客明示的或隐含的要求、法规要求、组织自己附加的要求)?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3)对向顾客提供的特约服务应查有关的要求的评审: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这些要求,如何传达顾客的信息?发现问题时是否采取了后续措施?结果如何?

4)查与顾客的沟通:如何与顾客沟通?(沟通的证据)对顾客的意见、抱怨和投诉是如何处理的?是否对顾客反馈的信息进行了记录并及时处理,特别是顾客的抱怨、投诉?

5)顾客满意度的质量目标?是否实现?文件中如何规定顾客满意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顾客满意问卷或调查表,座谈会记录,调查报告和顾客反馈意见登记

十五、采购/不合格控制(Q:7.4.1,7.4.2,7.4.3,8.3)

1)与采购有关的质量/环境体系文件,相关的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采购要求、采购产品标准等;

2)相关的职责安排及质量/环境目标(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要求,以及实现情况);

3)查供方评价和重新评价记录及支持性证据(营业执照、资质证书、许可证、调查表、检验报告、样品试用报告、业绩证明材料、过程程序、设备情况、人员能力等),评价结果及后续措施记录,合格供方名单;

4)采购文件,如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清单等,供货记录或报验记录,采购产品的验证记录等;

5)采购产品的质量情况记录,及相应的数据分析记录?对发现的不合格物品的处理和相关记录?以及是采取纠正措施的记录。

十六、监视和测量设备/不合格控制(Q:7.6,8.3; E:4.5.1 ;O:4.5.1)1)查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文件;

2)按照文件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含质量、环境、安全三方面的监测设备),技术资料。

3)查检定、校准计划;校准检定机构的资质证明,校准记录校准检定证书、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标识

4)现场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对装置是如何保护的?

5)评审以往测量结果的记录;是否能够识别设备的校准状态? 6)对不合格的监测设备和受影响的产品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十七、内部审核/不合格控制(Q:8.2.2,8.3;E:4.5.5;O:4.5.5)1)查上一次内部审核所发现的不符合的整改和验证,上次内部审核的范围(是否包括了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2)上次内审的资料可包括:审核计划、审核检查表、审核检查记录、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或记录、不合格报告、审核报告、对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数据分析情况纠正措施及验证报告;

3)本次内部审核的计划(对具体审核的安排,即审核计划是否合理?审核文件(检查表)的准备是否充分?)

十八、服务过程和结果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控制(Q:8.2.3,8.2.4,8.3;E:4.5.1,4.5.3;O:4.5.1,4.5.3)

1)如何对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以保证质量/环境/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否有相关的文件规定?查实施的记录和检查的结果中出现的问题及后续措施的记录。

2)对环境/安全管理的各重要设备、工作过程如何进行监控?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如何?是否能够提供问题及后续措施的记录?

十九、改进措施(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Q:8.4,8.5;E:4.5.3; O:4.5.3)

1)质量/环境/安全目标的完成情况和没有完成所产生的纠正预防措施? 2)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及其他相关的文件的执行情况?

3)来自日常的检查、测量、顾客满意等方面产生的不符合、投诉信息的纠正、预防措施是怎样的?执行验证的效果如何?

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重点检查项目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5

为推进公司三位一体认证工作的进展,提高公司管理人员及内审员的水平,经公司生产安全办公会研究,决定进行一次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

一、参加人员:各部门管理人员及内审员。

二、学习方式:由参加学习人员对体系知识进行讲解,参加学习人员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主讲内容,进行讲解。

三、学习内容:ISO9001、ISO14001、GB/T28001-2011基础知识,质量手册,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更新程序,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获取与更新程序,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信息交流程序,管理评审程序,人力资源管理程序,采购控制程序,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管理程序,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环境运行控制程序,安全管理和员工劳动保护管理程序,特种设备控制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顾客满意度评价程序,内部审核程序,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合规性评价程序,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数据分析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以及各位认为应该添加、修改的程序、文件等。

请各位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特点以及所涉及的内容,选择自己的主讲内容进行备课。

四、学习地点:公司会议室

五、学习日程:计划于下周开始。

六、学习时间:每天下午14:30-16:00

七、要求:

1、参加学习人员按时参加学习,不迟到、早退,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学习的应到企管部请假,如各部门人员时间安排合理也可以派其他人员来参加学习。

2、允许多人选择同一内容进行讲解。

3、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学习计划加学习人员自带笔记本做好笔记;

4、在学习过程中,本部门具体负责的要素和程序要重点记录,程序要求与实际工作不符合之处要及时提出;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6

一、总则

为贯彻落实“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推进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全面履行施工合同,兑现目标承诺,满足顾客及相关方要求,根据集团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实施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方针、目标 2.1 管理方针

质量、环保、安全并重,方针、目标、措施预控,遵章守法,文明创新;保护生态环境,关爱员工健康,铸造品牌工程。2.2 贯标工作目标

健全管理体系,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工作标准,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内部审核,持续改进提高;项目管理有序受控,各种记录资料齐全、真实有效,内外审不发生严重不合格项,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率为零。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策划与实施 3.1 编制管理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是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实施准则》和相关制度办法在工程项目贯彻落实的具体要求,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其内容应明确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实现目标、组织机构、职能要素分配及岗位职责标准,阐述项目施工全过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活动、控制措施和基本要求。项目管理计划是指导全体员工为满足顾客、相关方及合同要求,实现管理目标的行动准则。3.2 过程控制策划

3.2.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依照公司《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程序》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程序》,组织相关部门对本项目所有营区、作业场所、现场地形地质、水源、气候以及周边社区人文环境的情况和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根据污染物和危险源产出工艺流程图,编制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调查表,并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分别列出清单报项目经理审批后,印发相关部门实施控制。3.2.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管理程序》,组织相关部门编制适合本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规定其获取的方式和途径、更新的频次和方法,并根据《合规性评价程序》对项目管理过程中遵守法规、标准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并形成记录。3.2.3 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针对识别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根据法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工序及作业场所制定合理的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做出相关规定和要求,并实施控制。

3.2.4 特殊过程识别与过程能力确认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根据工程特点,识别本项目的所有特殊过程,如焊接、爆破、水下砼灌注桩、软基处理、泵送砼、悬灌现浇梁、张拉、注浆、防水、衬砌施工等,应从技术、方法、程序、设备能力、人员资格等方面进行过程能力确认,编制作业指导书,确保工序质量和施工安全。3.2.5 应急预案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按照《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明确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潜在和紧急情况,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3.2.6 关键岗位人员培训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应明确本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施工作业、检测验证所需的关键岗位,从教育、培训、技能、经验、责任意识等方面确定从事这些关键岗位的人员及培训需求,分阶段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报项目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并保存培训考核评价记录。3.3 施工组织部署

3.3.1 根据工程特点和要素资源配置,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分项分部工程工艺流程图、污染物、危险源产出流程图等。

3.3.2 进度:依据项目总目标,对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做出详细安排,绘制网络图和横道图,并严格组织实施。

3.3.3施工队伍:根据工期安排,分工序、分工种合理布置施工队伍,列出所需施工队伍清单。

3.3.4施工设备:列出本项目施工所需机械设备清单。

3.3.5检测设备:对施工中所需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检验、试验、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汇总列表。

3.3.6 列出本项目所需材料清单。

3.3.7 施工现场:对营地建设和施工场地的布置、临时便道的选择、供水供电方式、变压器的型号和数量、临时电力线长度和发电机数量、拌合站及通风、照明、排水等情况做出说明。3.4 施工过程控制(运行控制)3.4.1 与顾客及相关方沟通。⑴施工中,项目主管领导与主控部门负责与顾客接触掌握合同执行情况,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识别改进,取得顾客认可,对办理变更洽商及合同修订的评审做出规定。⑵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负责制定与环境主管部门及周围社区沟通的方式、频次和记录等做出规定;与职业健康安全主管部门及员工沟通的方式、频次和记录等做出规定。3.4.2 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施工过程各个阶段:如图纸会审、现场调查报告、测量方案、技术交底、施工放样、过程参数及工艺标准、过程能力确认、试验检测计划、施工作业、工序质量、竣工验收等所应采取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3.4.3 采购控制

项目分管领导与主控部门负责明确哪些种类产品需要招标采购,负责对供方的评价招标控制,执行《采购控制程序》。规定本项目采购验证的手段和方式。规定本项目对材料(产品)的标识方法和可追溯性的方式。明确本项目各类材料(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措施,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包括对供方供货运输的防护、大型构件设备的场内运输吊装防护、成品半成品和交叉作业的防护、未交付前的保护等。

3.4.4有顾客财产时,明确顾客财产的验证、报告、保护和维护的主管部门及方式方法。3.5 施工设备控制

项目主控部门依据《设备管理程序》,对其采购、使用、维修、保养以及操作人员的能力制定管理要求和安全环保控制措施。3.6 检测设备的控制

项目主控部门依据《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对检测设备的采购、使用、校验、维修、保养以及操作人员的能力制定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3.7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控制 项目主控部门根据工程实际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表,采取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及末端治理解决重要环境因素的方法,明确本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范围,如自然保护区、施工便道、营区、现场绿化、水环境防护、噪声及粉尘控制、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排放等,制定控制措施和要求。

3.8 化学危险品控制

项目主控部门针对本项目所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爆炸物品等,对其采购、运输、贮存、使用、回收、废弃以及操作人员的能力、职业健康等提出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3.9 能源、资源控制

项目主控部门针对消耗量大的电、油等能源和水、土地、建筑材料等资源,明确重点耗能设备、设施和管理部门,制订节能降耗的日常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3.10 施工安全控制

项目主管领导与主控部门根据工程特点针对辨识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采取风险消除、风险降低及个体防护等方法,确定各阶段安全技术交底、岗位技能培训、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及防护用品维护措施、专项技术方案、隐患排查治理与经费投入等措施要求。3.11 员工职业健康保护和工作环境控制

项目主管领导与主控部门针对本项目员工健康保护、职业病防治办法,如高危作业人身保险、健康体检、特种作业人员健康档案管理、作业环境、员工宿舍卫生等做出规定和控制要求。制定本项目饮食卫生的管理措施和要求,包括食堂管理和从业人员、食堂设施、食堂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等。制定本项目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及控制要求。3.12 对相关方控制。

3.12.1 项目主管领导与主控部门明确对原材料、设备供方的安全、环保控制措施。3.12.2 对工程承包方的选择评价和控制提出安全、质量、环保措施及要求。

3.12.3 明确与各相关方信息交流与协商的要求,执行《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3.13 测量分析和改进 3.13.1 监视和测量

⑴依据《顾客满意度测量程序》,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如何获得顾客满意信息及如何进行监控检查提出规定和要求。⑵对本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以及产品实现过程如何分阶段进行监督、检查、测量、考核、评价做出规定和要求。

⑶对本项目产品(过程产品、最终产品、原材料等)的特性、质量如何进行监视和测量做出规定和要求(质量检查、评定、验收、原材料检验试验等)。

⑷对本项目噪声、粉尘、污水、化学危险品等排放指标的检查监测内容、频次和方式方法做出规定和要求。

⑸依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程序》,对本项目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如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符合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运行控制和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与运行标准的符合性的监视和测量做出规定和要求(明确评价部门、内容、频次、方法等)。

3.13.2 不合格、事故、事件控制

⑴明确本项目质量不合格的控制范围,如原材料、构配件、工程质量、顾客财产、设备设施等,对不合格品的识别判断和处置方式(退货、报告、返工、返修、报废等)提出控制要求。⑵明确本项目环境保护的控制范围,对水土保持、植被保护、污水及固体废弃物排放不符合的识别、调查、处置做出规定。

⑶明确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的控制范围,对不符合的识别、调查、现场保护以及处理等做出规定。3.13.3 持续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⑴依据《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对本项目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数据收集的范围、统计技术、渠道和内容做出规定和要求。⑵对本项目出现的不合格品和不符合项,如何进行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等做出规定和要求。⑶针对质量、环境、安全事故、事件的检查结果、各类事故事件通报、员工建议等各类信息,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潜在的风险或不符合项制定纠正、预防措施的有关要求做出规定。⑷根据工程特点和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持续改进的内容,如何改进,包括改变设计、改变施工方法、改变施工环境、更新目标、指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等。

四、文件和记录控制

4.1 项目主控部门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明确各部门管理文件、技术文件资料控制的具体要求;明确各种记录的管理要求(记录的范围、形式、内容、保管方法、保存期限等)。

4.2 各职能部门依据《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规范建立并保持相关文件资料和过程控制记录。

五、考核与奖惩

5.1 绩效考核机制。项目部以职责和相应的工作目标及标准为基础,建立公开、客观、公正的考核制度,量化考核结果,评价工作绩效,引导和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项目管理的凝聚力,提高各项管理工作绩效,提高经济效益。5.2 风险和应急管理机制。项目部定期调查、分析和评价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进度、成本、资金管理等工作的风险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或控制措施。

5.3 内部监控机制。项目部定期组织内审,对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并提出防止再发生的改进措施。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对项目部的管理状况进行全面和系统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出改进措施。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7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风险

1. 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 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 (1) 电子化会计数据存在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系统中, 由于存贮介质的改变, 非法用户一旦透过计算机系统的“防火墙”, 极易破坏和修改电子数据, 且不留蛛丝马迹;计算机病毒、电源故障、操作失误、程序处理错误和网络传输故障也会造成实际数据与电子账面数据不相符, 增加了固有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2) 电子数据存在易于减少或消失审计线索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系统中, 从原始数据的录入到报表的自动生成, 几乎勿需人工干预, 传统的审计线索不复存在, 为审计人员追查审计线索带来了极大困难。 (3) 原始数据的录入存在错漏的可能性。计算机系统下, 大量的记账凭证仍靠人工录入, 表面上机制账、证、表的相互平衡, 可能掩盖了人工录入的错漏。

2. 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 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 (1) 有意或无意使设置权限密码实现职责分工的约束机制有失效的可能性。手工系统下, 通过建立岗位责任制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下, 一是通过划分操作员的责任范围, 设置权限和密码实现人员分工;二是通过软件设计划分若干子系统或功能模块设置不同的责任中心。由于权限设置的重叠或跨责任中心越权设置, 使这一控制措施有可能形同虚设。 (2) 网络传输和数据存贮故障或软件的不完善, 有使会计数据出现异常错误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系统下, 这种可能性难以通过有效的内控制度消除, 必须靠先进的硬、软件平台以及会计软件本身的自我保护, 减少出现异常错误的几率。就多数会计软件看, 对数据录入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控制, 会计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和连续性控制, 软件设计还是比较慎密的。但对集成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级管理软件, 数据的共享性和一致性还不尽人意。另外某些网络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问题还是不少。 (3) 会计软件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缺乏实时有效的控制手段。对于企业内部发生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 多数软件是通过人工填制记账凭证, 从账务系统入手将数据录入到电脑, 部分软件虽通过出纳系统实时地录入, 但可能与凭证数据不同步;对于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 不仅数据难以实时同步, 而且存在双方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

3. 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 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为: (1) 会计软件的更新换代, 增加了历史文件难以提取的可能性。对账户或交易的重大实质性测试往往离不开企业的历史数据。由于软件版本的更新、平台的迁移, 难以从往年账套里提取这些历史数据, 迫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从历年的文档中收集整理历史数据。这不仅降低了审计效率, 而且带来了更多的检查风险。 (2) 内部控制主要依赖软件本身, 增加了难以全面检查测试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系统下, 内部控制融汇于软件之中, 肉眼无法觉察,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有必要设计一些正常有效的业务数据和一些例外业务数据 (不完整的、无效的、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 , 来检查测试软件的控制能力。由于多数审计人员不是电脑专家, 要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设计面面俱到的测试数据是不现实的。为此, 对软件本身的审计检查应纳入软件开发或评审之中,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务中, 重点测试数据的完整性以及操作权限的分配和应用情况。

二、降低审计风险的对策

1. 降低固有风险的对策。

加强内外部安全机制、完善软件功能、改进数据录入技术、降低审计固有风险。 (1) 加强内外部安全控制机制、降低会计数据被滥用、篡改和丢失的可能性。 (2) 完善软件的设计, 降低减少或消失审计线索的可能性。 (3) 改进数据录入技术, 降低数据录入错误的可能性。

2. 降低控制风险的对策。

控制措施包括制度控制和程序控制, 主要就权限密码、降低数据异常错误和联网传输问题采取相应具体措施。 (1) 分配设置责任中心和操作权限密码, 降低约束机制失效可能性。 (2) 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效果, 降低软件出现异常错误的可能性。 (3) 建立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网络连接, 降低数据不一致的可能性。

3. 降低检查风险的对策。

检查风险主要是统一历史文件的存贮格式;面对新的审计环境, 采取更有效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1) 统一文件存贮的格式, 降低历史文件难以打开阅读的可能性。 (2) 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审计检查程序, 使检查风险降到最低。

三、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主要工作

1. 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能否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账务数据和其他信息数据;二是获取的数据能否满足审计的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情况、数据存储形式、数据接口和数据库管理的情况, 以确定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条件下, 能否利用审计软件或其他软件读取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文件。此外, 还要考虑获取数据的时间成本、技术成本和转换成本。可以说没有审计调查, 就无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开展内部审计。

2. 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审计项目确定后, 除了组成审计组, 进行人员分工外, 关键是制定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一是数据的获取, 即采用何种方式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 对获取的数据如何进行清洗和整理;二是数据的检验, 即如何采用有效的方式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检验, 以保证后续分析的准确性;三是数据的处理, 即借助审计专家经验对形成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计算、分析性复核等审计方法确定计算机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3. 作业流程标准化。

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问题。审计的每一环节的结果都直接影响下一环节, 如果对错误的数据不进行分析和处理, 既影响了审计效率, 又误导了审计方向。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根据作业标准, 像会计票据的传递一样, 对其作业的各个流程进行全程的记录, 以保证项目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文档控制。

4. 复核审计结果。

审计结果的复核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保证。与传统的手工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相比, 计算机审计的复核有些与手工审计复核不同。计算机审计仅仅提供审计的线索, 其结果不能像手工审计复核那样直接作为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应进行事前、事后两个阶段的审计复核, 从而使之成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关口。

四、改善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1. 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

为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企业在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时应坚持独立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 独立行使审计职权, 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 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2. 通过审计风险管理, 降低审计风险, 提高审计质量。

在实施具体项目审计之前, 应当熟悉与被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并根据审计目的, 确定审计的范围、重点、内容、方式和时间。精心编制审计计划, 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 进行审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程度,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审计实施过程中, 严格审计工作底稿的分级复核制度, 减少或消除人为审计误差, 及时发现和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保证审计计划的顺利进行, 降低审计风险。

3. 努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 也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最有效措施。首先, 选派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内部审计岗位;其次, 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使他们能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熟练使用各种审计更新软件, 熟悉财务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 以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4.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要建立一套审计质量指标体系, 对内部审计人员及其工作质量定期评比考核, 对审计工作成绩显著的审计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并与晋级升职挂钩;对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内部审计业务质量低下, 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的审计人员, 要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5. 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8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安全;信息技术管理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在政策大力支持的环境下,我国机电安装工程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仍然必须要对机电安装的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管理各项工作进行明确以及探讨。

1.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1.1前期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前期管理阶段,是整个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首要阶段,主要是机电安装企业的决策部门根据机电安装工程的预可研报告和可研报告的研究结果,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而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立项进行决策。然而,近几年的实践过程发现,通常都缺乏对机电安装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深度研究,估算工作也不是很准确,因此,必然会影响机电安装的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

1.2设计阶段管理

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机电安装工程的建设项目所规划的单位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且质量也十分低,除此之外,我国一直都处在机电安装工程建设高峰的时期,而且,一些机电安装工程相关的设计单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与不足,这也就导致了在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设计过程中都存在质量较低,缺项、多项以及漏项等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也成为致使机电安装的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信息技术特别容易出现问题最为主要且直接的导火索。

1.3安装阶段管理

机电安装建设工程在安装阶段中,一般都存在着大量对工程的质量、安全方面以及工程信息技术方面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主要包括:安装建设工程的安装队伍技术人员的质量与素质比较低,安装队伍的建设投入的资金力量都十分缺乏,同时,安装的机械设备也不是十分配套,这都会导致延误工期;安装工程的安装队伍的工作组织,而且,他们的安装方案设计得都不够合理,所以,往往容易违背了安装工程建设的安装工序;除此之外,安装工程建设的安装现场所进行的计量也不是十分准确,他们的设计变更往往也不能够严格地进行把关;安装工程建设的安装现场监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比较低下,他们对于现场所出现的那些不同问题往往无法采取正确的手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方式或者方法。

1.4质量管理

准备阶段:一般来说,在安装工程进行施工准备的时候,首先要精读施工设计图纸,做到全面熟悉施工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的各项步骤。优秀的工程质量都是经过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人员所完成的,因而,这往往就要求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人员以及队伍进行必要的评估以及考核工作,并且调整好普工和技工所占的比例。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安装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编制施工组织,还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工作,这要求要有十分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有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的种种技术措施。施工阶段: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已经通过审核的有关技术文件以及电气设计图纸,严格根据国家目前的工程建设施工以及所需要的验收规范,还有地方相关的工程建设方面的文件与法规。在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任何图纸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及时地提出并且进行妥善处理,未经同意的话严禁私自变更施工设计的方案。

2.应对措施

2.1 加强安全管理

2.1.1加强项目部安全管理

除了要做好日常安全的管理工作之外,项目部还要着重从以下这几方面来强化施工安全控制方面的工作:应该组织机构来进行安全管理建设,项目部应该建立一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过程、全方位、全部员工都会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安装工程的项目经理要作为安装项目关于安全的总负责人,项目总工程师和生产副经理作为安装项目安全的直接负责人,而且,由安装工程项目的安全员来具体负责项目的安全方面的活动组织工作以及生产日常管理。

2.1.2加强机电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永远重于泰山,所以说员工的整体安全技术素质,将会直接关系到工程安全工作的优劣。因而,必须要加强和坚持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主要应该要以师傅带领学徒为主要,使他们的操作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达到本工种的应知应会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组织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学习“机电质量标准化”以及“机电三全十管理”等这些制度,最好是能够建立起可以进行模拟的实验室,可以让职工亲身体验一下违章作业后所带来的危险性。让员工要多看影碟,来学习目前先进的技术,安排班前班后、安全活动等各种方法来让员工进行热烈的安全讨论,使他们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入到机电安全工作当中来。

2.2 加强机电安装工程应用信息技术管理

机电安装建设工程项目如果进行信息化管理,应该注重以下方面的工作:①要建立起基础的信息平台,构建起由系统软件、网络设备、服务器以及数据库软件共同组成起来的计算机局域网络;②要建立以决策服务为目的、以工程管理为主线、面向机电安装工程建设以及管理全过程的、具有预测功能和辅助决策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③应该建立一套能满足关键性业务处理需求和具有统一性的工程管理业务规范,实现规范、完整以及集成化的数据处理和事务处理;④应该通过系统实施,促使工程管理工作人员有关现代管理观念更新,培养出一批能够进行熟练的使用、操作以及维护工作管理系统的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为深入的实施、系统开发以及未来的工作积累成功经验。

3.结语

机电安装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以及信息技术管理,已经成为目前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这又需要运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管理。伴随信息技术不断快速发展,只有成功地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进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管理当中,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建新.浅谈机电安装工程质量、安全及信息技术管理,2013,(8)

技术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总结 篇9

审核员手册

(试行)

2011年12月26日

目录

一、内部审核要求„„„„„„„„„„„„„„„„„1

二、QMS现场审核要点„„„„„„„„„„„„„„„2

三、EMS现场审核要点„„„„„„„„„„„„„„„9

四、OHSMS现场审核要点 „„„„„„„„„„„„„12

一、内部审核要求

1、基本要求:

1)审核检查记录必须认真、清楚,审核记录要有序号和页码编号,要有审核员的签名;

2)既要记录良好的证据,也要记录问题和不符合,以便于以后作为跟踪,如作为开具不符合的出处;

3)审核过程检查到的资料、问题、不符合,以及抽样的具体情况都要做好记录。

2、审核过程要求

1)审核检查记录要按照审核计划安排的要素(或条款)进行,不得漏掉或忘记审核某个要素(或条款)以及该要素(或条款)的分条款,使审核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达到通过审核促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国际标准认识的目的。

2)审核过程中要注意明确抽样的项目和样本量,做到合理到位。

3)生产分场、后勤及实业公司等有工作现场的不能遗漏现场检查,而且要有检查的记录(包括好的证据以及问题、不符合)。如燃运分公司的煤场、输煤皮带、工器具仓库,化水分场的水处理、仓库、化验室等,物资公司的仓库,维护分场的加工车间、实业公司的铸造厂、开关厂,饮食公司的工作间、仓库等。

3、不符合项要求

各内审员在开具不符合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一项不符合包括不符合事实描述,不符合的性质(是轻微不符合还是严重不符合)、不符合条款(具体地说就是要写明不符合哪个要素以及哪个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的哪个条款)等内容。

2)不符合开具建议以审核组名义开具,审核组内部要统一,每个单位至少1项不符合,尤其是生产后勤单位。

3)判定不符合的准则:

a.以客观证据(文件、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经验证的主管领导说的话)证实的事实为依据,是文件内容不符合、记录不符合,还是所观察到的现场实际与文件规定不符、还是领导说的话与文件规定不符。

b.就近不就远的原则,就是开具不符合时要开到与不符合标准条款最接近的。

4、各位审核员在每个单位审核时,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审核结束后必须当场指出受审核单位存在的问题,让受审核单位清楚扣分原因,避免事后争议。

二、QMS现场审核要点

依据GB/T19001:2008标准编制

4.1 总要求

●一般不作具体审核,一般进行总体评价:是否建立使命了质量管理体系,是否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4.2.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了解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结构如何,检查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至少6个程序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过程策划、运行、控制的文件及质量记录。4.2.2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是否按按文审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审核员应对其进行审核,并记录)4.2.3 文件控制

●受控文件的范围是否界定清楚:

如受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和控制所需要的作业指导书、规程等是否纳入受控范围?

●在文件的制定和使用部门抽查文件,证实实施文件控制的情况: a)在文件发布前是否对已其充分性与适用性进行批准。b)是否已规定进行文件评审的时机并实施评审?是否根据评审结果的需要对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与更新,并再次得到批准?

c)是否能够识别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

d)是否能确保在使用处得到有效版本的适用文件?

e)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抽查外来文件识别标识及识别的充分性,抽查文件收发记录及现行文件的到岗情况)

f)是否识别所需的外来文件,并控制其分发?查国家、行业标准是否有效版本?

g)防止文件的非预期使用,是否采取了有效控制方法(如加以适当标识),若是要保留作废文件时,是否进行了适当的标识。4.2.4 记录控制

● 查看记录清单,并抽查部分记录,查其标识,是否便于检索?

● 查看保存期规定,并抽查记录的归档、贮存、保护是否符合要求? 5.1 管理承诺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向组织传达了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是通过什么方式传达的?

●询问最高管理者,如何落实保证资源的职责?以文件方式,还是口头指令,若是口头指令可对不同层次抽样展开询问,核实其他人回答与最高管理者陈述是否一致?最高管理者应控制哪些资源,如何去确保资源?是否存在问题?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清楚标准对该条款的要求。

●通过什么方式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满足?并根据询问的线索进一步核实。此要素要结合7.2.1,7.2.2,7.2.3,8.2.1等来体现其充分性、有效性。

5.3 质量方针

●通过与最高管理者谈话,证实质量方针内容是否体现了标准的要求,能否为质量目标的建立和评审提供框架。

●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以保持其持续适宜性。

●质量方针是否传达到组织内成员,抽查不同层次人员证实对质量方针理解的状况。

5.4.1 质量目标

●面谈并查阅证实性文件:

——质量目标是否体现有能力稳定地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方面的内容?是否包括了满足产品要求(产品固有特性)的内容?是否与方针相一致,体现质量方针的要求?

——评价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可测量性、协调性,是否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在各个职能部门收集目标实施的证据。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从手册的文件审核及现场审核中,证实企业对QMS的策划,是否满足4.1及质量目标的要求,对体系变更的策划,能否保持QMS的完整性。5.5.1 职责与权限

●询问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相关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是否予以规定和沟通?如果有文件,查相关文件。

●现场审核时,抽查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以证实相关的职责、权限是否与文件规定一致。5.5.2 管理代表者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清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询问管理者代表如何履行标准中规定的职责并予以证实。5.5.3 内部沟通

●询问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如何在组织内部建立适宜的沟通机制,以对QMS有效性的问题进行沟通,是否明确沟通的渠道、方法及频次。并关注:

——今年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方针的实现情况如何向全体员工进行沟通?

——今年有没有重大质量问题、顾客投诉或突出的业绩,是否向全体员工传达?

●面谈,包括不同层次人员的谈话予以证实。注意在各部门和场所观察规定的内部沟通的有效性。5.6 管理评审

●询问最高管理者是否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查管理评审计划、记录、报告,证实是否符合标准中对管理评审输入、输出以及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要求。6 资源管理 6.2 人力资源

●是否明确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不同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从教育、培训、技能与经验方面)

●查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计划、培训记录。

●通过询问了解员工是否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是否了解与其有关质量目标以及实现情况。

6.3 基础设施

●通过询问/查阅相关文件(不强求形成文件)或现场证实:

——组织的基础设施(如场所、硬件、软件及服务设施)是否能满足实现产品/提供服务的需要。

——是否提供并维护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查维护要求及实施记录。

●生产、施工行业主要指生产、施工设备以及产品质量有关的基础设施,包括生产车间的通风、供暖、空调设备。服务行业主要指服务和服务提供设备,如为顾客提供使用的电梯、空调、运输车辆、通讯、娱乐、运动设备,等等。6.4 工作环境

●通过询问/查阅相关文件或现场证实,组织的工作环境是否能满足实现产品/提供服务的需要。

●注意生产、施工、服务行业工作环境的要求有较大差别。另外,不要忽略试验室、计量室、库房的工作环境要求。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常规情况:是否确定了产品实现的主要过程(按7.2-7.5)?如有删减,是否能免除组织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和责任(应以文字予以描述,或在相关章节体现)。产品实现过程有无外包,组织对外包过程是否做到了有效的控制。

●特定情况:对于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是否识别,是否针对与常规不同的特定内容进行了策划,策划的输出形式是否适宜,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可操作?

说明:

1.对常规策划,可通过与管理者代表及体系策划的主要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对产品实现过程是如何策划的,因第七章各个条款都存在着策划活动,因此对本条款的审核,要通过对第七章全部审核完后,由审核组长或专业审核员汇总,得出策划的输出形式和内容是否适宜的结论。

2.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人员进行交流,了解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识别、策划的过程。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询问相关的职能人员是否识别并确定顾客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包括顾客没有明确,但规定或已知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产品的固有特性),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对上述产品识别出的要求是否转化为7.1、7.3、7.4、7.5的输入。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抽查合同评审记录,判定在向顾客承诺提供产品之前,对于7.2.1中确定的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是否进行了评审,评审内容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对顾客没有提供形成文件的要求时,在接收顾客要求前,是否都进行了确认?

●产品要求变更时,抽查评审记录及相关文件的修改记录,并询问相关人员是否知晓已变更的要求?

●合同分类以及评审要求

——制造业:一般分为常规合同和特殊合同,各抽几份查看是否在承诺前进行评审,评审过程是否符合组织的规定?

——施工业:一般分招标阶段、投标阶段、合同草案三个阶段,均需进行评审。

——服务业:有散客、团体合同,短期、长期合同,租赁合同,需结合不同的服务性质进行合同评审。

7.2.3 与顾客的沟通

●是否明确与顾客沟通的职责、权限及渠道、方式,抽查几份与顾客沟通过程或结果的记录。

●对于顾客的反馈(包括投诉),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并及时向顾客反馈。7.4 采购

●采购类型:——制造业,分为原材料、零部件、外协件等。可能由不同部门主管。

——施工业:分为原材料、工程分包。试验、计量等外包由认可单位控制,可不查其评价记录。

——服务业,分为原材料、服务设备、外包服务项目。7.4.1 采购过程

●是否对产品实现和对最终产品有影响的采购品如原材料、机加工厂的模具等进行了控制?

●抽查几类采购原材料、零部件,判定是否明确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是否依据准则要求实施。

●是否保持对供方的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发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对外包方是否按本条款对其进行了选择和评价/重新评价,是否对外包方相关活动进行了适当的控制? 7.4.2采购信息

●询问采购信息的形式(采购计划/合同、实物、图样等),组织是否考虑标准7.4.2中a/b/c条款的相应要求。

●能否确保采购要求是充分与适宜的。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包括对外包过程的验证)。

●当组织或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是否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7.5.1 生产和/或服务提供的控制

通用审核要求:

●是否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进行策划(人、机、料、法、环)并做出适当的规定?

●适用时生产和服务部门或人员是否得到产品特性的信息,如产品规范、图样、服务规范等?生产企业指产品图纸、产品标准,服务业指服务规范。必要时,具体作业人员能否得到并执行有效的作业指导书?制造业指工艺,施工业指施工规范、技术交底书,服务业指服务提供规范。

●使用的设备能否满足实现产品特性及过程能力的要求,并对设备有计划的维护保养?

●是否配备并使用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或委托检验,实施已策划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是否依据策划的安排对产品/服务的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予以实施? 制造业审核要求: ●查科室,主要查

——是否制定或得到产品标准、图纸、工艺等文件;

——设备精度如何确定,现生产线的设备能否满足产品加工要求;

——主要控制哪些参数?工艺规定与现场实际是否一致? ——对生产车间工艺执行的控制(工艺纪律检查)及发现问题采取的措施。●查车间,主要查

——班组是否有图纸和/或工艺,观察工人是否按工艺加工。——抽查已加工产品是否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查看特殊过程参数监控记录与现场显示仪表数据。服务业审核要求: ●查科室,主要查

——是否有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名称不限)并发放到相关部门? ——如何控制每个部门/人员按规范服务? ●查服务部门/现场,主要查

——是否清楚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要求,——询问对服务人员的服务如何监视、测量,观察服务人员的服务是否符合规范。

——现场查看服务设备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顾客要求?

——服务涉及到实物产品能否满足规定要求?如餐饮业的饭菜、批发零售的商品、顾客洗涤用品等顾客用品。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有无当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过程,包括仅在产品或服务已交付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如有这样的过程,查看是否对这些过程证实实现所策划结果的能力进行了确认。确认过程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7.5.3 标识可追溯性

●询问是否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现场查看检验状态标识。●询问有无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查看是否控制并记录产品/服务唯一性的标识。

7.5.4 顾客财产

●是否充分识别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包括知识产权)?是否对供其使用或包含于产品的顾客财产进行验证、保护、防护。顾客提供产品当出现丢失、损坏、不适用情况时,是否及时通知顾客,并予以记录? 7.5.5 产品防护

●询问并现场观察判断组织是否在内部处理和交付预定的地点期间对产品提供适当的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的范围是否包括了产品的组成部分(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部件)?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在使用部门,询问主管人员使用了哪些监视与测量装置,并现场抽查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状态。

●在主管部门,检查:

——组织是否对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本组织提供的以及顾客提供的)进行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校准、标识、调整、防护等管理,以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有效。

——对于监视和测量的装置是否在初次使用前对满足预期能力予以确认,并在必要时重新确认?

——当发现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或损坏时,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

否进行评价和记录?是否对该测量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否保存了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

●对于贸易结算、安全卫生、环境的监视测量设备,需按国家规定的检定周期送交检定机构进行强检,非强制性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可由受审核方自己规定,也可以自己进行校准。8.2.1顾客满意

●询问组织是否确定了监视、获取顾客满意信息的渠道、方法和频次?是否确定了分析利用顾客信息的频次、方法和职责?并抽查有关的实施证据。8.2.2 内部审核

●查看是否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及审核方案的安排进行了内部审核?并在一年内覆盖组织的QMS全部范围。

●查看内审计划、内审记录、内审报告,以判定:内审的策划是否适宜,内审员是否具备能力,计划安排是否有公正性;审核过程及结果是否客观、有效。

●查看内审中不符合项及采取措施的证据,判定消除不符合及其原因的措施是否有效,是否有跟踪活动,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查看是否明确需要监视和测量的过程?是否明确监视和测量的方法,以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当过程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适当的纠正措施?

●服务行业,其过程和最终检验一般不可分,允许受审核方不予区别。8.2.4 产品/服务的监视和测量

●查看是否明确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时机和要求,抽查用以证明符合接收准则的监视和测量的证据,并查看是否指明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

●是否有紧急放行情况?如有,是否得到有关授权人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

●服务业指对服务的测量,一般包括组织评价和顾客评价。8.3 不合格品/服务控制

●询问并抽查对不合格品/服务的识别和处置记录,判定是否符合标准及程序要求。

(注:在服务行业中上述处置方式指的是中止不合格服务、道歉、适当赔偿或给予适当优惠条件等)。

●是否保持不合格品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是让步的记录)?

●是否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对其再次进行验证?

●对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是否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8.4 数据分析

●是否明确收集数据(如8.2.1、8.2.3、8.2.4、8.3等)的渠道及数据分析的职责、方法,是否利用了适用的统计技术?

●数据分析的结果,是否提供标准规定的四方面信息,是否及时传递给相关的部门。

8.5.2 纠正措施

●查看是否针对内审和管理评审之外产生的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能否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

●是否将成功的纠正措施引起的更改纳入文件? 8.5.3 预防措施

●查看是否有潜在不合格,如有,查看是否按照标准要求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产生的原因。

三、EMS现场审核要点

依据GB/T24001:2004标准编制

4.1总要求

一般不作具体审核,仅进行总体评价:是否建立、保持并持续改进EMS,是否书面确定EMS覆盖的范围。4.2环境方针

方针是否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确定并确保其在EMS的覆盖范围内:

方针是否适合于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是否为组织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提供框架;

方针是否承诺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和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其他要求; 方针是否对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做出承诺;

方针是否形成文件,是否付诸实施并予以保持;

方针是否传达到所有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全体人员,是否要为公众所获取。

4.3.1 环境因素

是否建立并保持了程序,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充分,有无遗漏; 是否判别出重要环境因素,是否遗漏了重要环境因素; 是否有(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及时更新;

建立、实施和保持EMS时,是否考虑了重要环境因素。4.3.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满足标准的要求;

是否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获得这些要求的渠道,是否确定这些要求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建立、实施和保持EMS时,是否考虑了这些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是否针对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形成了文件;

环境目标和指标是否尽可能可测量,是否与环境方针一致,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旨在实现目标和指标的一个或多个方案;

方案是否规定组织内各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目标和指标的职责,是否包含实现的方法和时间表。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是否为体系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财力资源;

组织是否对各层次的职责、作用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形成文件,并传达到各层次;

最高管理者是否任命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明确其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者代表是否很好的完成了他的职责。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是否确保所有为组织或代表组织从事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并保存相关记录;

组织是否确定了各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是否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满足培训需求,是否保存相关记录;

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使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都具有标准要求的意识。4.4.3 信息交流

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信息交流程序,并符合标准的相关要求;

组织内部各层次和职能间的信息交流是否畅通,是否能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成文和答复是否充分、及时、有效;

涉及到重要环境因素时,是否决定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是否规定交流方式并遵照执行。4.4.4 文件

是否以书面或电子版的形式形成了管理手册或类似的文件; 文件内容是否充分满足标准的要求;

文件的结构和层次是否清晰,是否给出了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4.4.5 文件控制

组织是否制定程序,程序中是否包括对文件的批准、发放、使用、评审、更改、报废、回收等进行管理的内容;组织是否依据此程序对文件进行了管理;

文件管理是否控制所有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各类文件,如手册、程序、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表单、环境法律法规等;

文件控制是否做到:便于查找、定期评审和修订、确保对环境控制和管理起关键作用的岗位都能得到现行有效的文件、文件失效后及时收回并采取措施防止误用、失效后还应保留文件应做好标识防止误用;

所有文件是否都字迹清楚、标识明确、注明批准和修订日期,并在规定期内予以保留。4.4.6 运行控制

对于可能偏离方针、目标指标的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成文的程序;程序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包括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采购、运输、贮存、使用、生产与维护过程、废物处理等有关方面;

在各个程序中是否规定了运行与活动的运行准则,包括如何进行操作,操作的具体要求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规定,运行准则是否切实可行,是否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对于为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供方和分承包方,若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存在重要环境因素,组织是否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对他们进行管理,是否将相关要求通报他们。

4.4.7 应急准备与响应

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程序中是否确定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并规定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后应如何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伴随的环境影响。

组织是否定期评审应急和响应程序,是否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后,修订该程序;

可行时,组织是否定期对程序进行了试验,以判断现有的设施及唾弃对预防和控制紧急情况的有效性,以便做出调,这一过程是否进行了记录。

现场应急设施及员工应急意识和相关知识情况。

4.5.1 监视和测量

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

现场抽查对环境表现的监测信息、所采取的运行控制、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文件记录。

是否校准并妥善维护监测设备,并保存相关的记录。4.5.2 法规符合性评价

组织是否建立、实施并保持程序,以定期评价对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的遵循情况;

是否保存上述定期评价结果的记录。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适宜的程序,用来处理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组织是否按照程序要求实施并保持该程序;

纠正与预防措施是否与问题和环境影响的严重性相适应; 组织是否能确保必要的更改,都纳入环境管理体系文件。4.5.4 记录控制

组织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适宜的程序,用来标识、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置环境记录;

记录是否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提供可追溯性; 组织是否按照程序要求实施并保持该程序。4.5.5 内部审核

组织是否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并保持适宜的内审程序; 组织是否按照计划的间隔和内审程序要求进行内审。

审核方案的策划、实施和保持是否依据运行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结果;

对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是否能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否将审核结果向管理都报送。4.6 管理评审

是否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EMS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

管理评审的内容是否包括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修改的需求; 管理评审输入信息是滞符合标准规定的内容;

是否保存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的结果是否形成文件;

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包括为实现持续改进而做出的,和环境方针、目标以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的修改有关的决策和行动。

四、OHSMS现场审核要点

依据GB/T28001:2001标准编制

4.1 总要求

一般不作具体审核,仅进行总体评价:是滞建立健全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否保持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4.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1.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是否形成文件,有无批准证据;

3.方针的形成过程,员工及其他代表的参与情况; 4.如何传达沟通,不同层次人员的理解程度;

5.与相关方就方针进行交流的机制是否建立,效果如何? 6.如何进行评审,以保证持续的适宜性。4.3策划

4.3.1 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1.程序的充分性和动态适用性;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3.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协调一致性;

4.如何评审与更新,以保持最新信息 4.3.2法规和其他要求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识别获取情况; 3.是否适时更新;

4.向相关人员或相关方传达情况。4.3.3 目标

1.目标建立的依据和背景,是否充分考虑了风险评价的结果等因素; 2.目标是否形成文件,与方针的关系;

3.如何体现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和持续改革蝗承诺; 4.必要的分解、量化和可监测性; 5.评审安排和评审结果

4.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1.方案是否形成文件,与目标的关系;

2.职责、权限、方法、步骤、资源、进度安排是否明确; 3.评审及动态管理情况。4.4 实施与运行 4.4.1 结构和职责 1.作用、职责、权限是否形成文件并涵盖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职能(部门、岗位); 2.沟通的方式和效果;

3.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对持续改革的承诺的态度; 4.管理者代表是否是最高管理层中成员;

5.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的理解与落实; 6.员工及员工代表参与的安排; 7.现有资源的充分性与适宜程度;

8.资源提供安排对条件、环境变化的适宜性。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岗位能力和意识需求的规定; 3.培训的安排与针对性; 4.培训计划的动态管理;

5.培训有效的评价考核方法及结果; 6.意识教育的安排及效果; 7.员工实际能力和意识抽查。4.4.3协调和沟通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否明确了沟通的方式、渠道、职责等; 2.沟通的内容及效果;

3.员工参与和协商是否形成文件及通报相关方情况; 4.员工参与协商的内容及效果; 5.抽查员工实际参与情况。4.4.4文件

1.如何确定体系文件的范围;

2.所确定的文件结构、数量和详略程度是否适宜; 3.文件的查询途径。4.4.5 文件和资料控制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是否对体系所要求的全部文件均实施、控制;

3.控制的内容是否符合本条款的5个方面的要求,实施情况如何; 4.控制的证据要与实施一致。4.4.6运行控制

1.策划的运行控制的范围、内容及程序化要求;

2.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是否涵盖“规范”要求的三个方面; 3.程序或相关文件是否明确运行准则;

4.是否明确相关供方与合同方,有关控制程序和要求以何方式通报; 5.程序和相关文件的实施情况。4.4.7应急准备和响应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识别出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是否充分; 3.应急计划与识别结果的一致性; 4.应急准备包括应急设备的充分性; 5.评审、培训、定期测试情况;

6.现场应急设施及员工应急意识和相关知识情况。4.5检查和纠正措施 4.5.1绩效测量和监视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定性和定量测量的范围与方法的适宜性。

3.主动/被动测量的内容与组织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4.绩效测量和监测结果的符合性; 5.相关数据和结果证据的保持;

6.所确定的监测设备及其控制情况。

4.5.2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处理的方法、渠道、职责是否明确; 3.事故、事件、不符合的处理措施及效果; 4.纠正和预防措施信息来源及需求的确定; 5.实施的效果和证据;

6.所涉及的文件修改的控制。4.5.3记录和记录管理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记录的范围、种类和内容能否达到证实和可追溯的要求; 3.控制的内容和管理情况是否符合本条款的要求,实施如何; 4.现场记录的保管、填写等情况。4.5.4审核

1.程序的充分性和适宜性; 2.内部审核策划过程和结果; 3.审核准备的实施情况:

a.审核组的组成及人员资格; b.审核计划的编制;

c.审核工作文件(检查表)的准备。4.审核的实施情况:

a.审核过程的证据(检查记录); b.不符合报告的编制。

5.审核的充分、独立、客观、公正性; 6.审核的结果和审核报告。4.6管理评审

1.管理评审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定期开展; 2.评审输入信息是否完整、充分;

上一篇:学生表彰大会发言下一篇:股票基础操作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