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精选10篇)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篇1

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Carl Friedrich)像

高斯(Gauss,Carl Friedrich)1777年4月30日生于德国不伦瑞克;1855年2月23日卒于格丁根。高斯是德国数学家,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有人说高斯是绝顶聪明的天才,高斯却说:“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靠勤奋学习取得的。我小时候很喜欢数学,甚至在学会说话之前,就学会计算了!

有一天,高斯的父亲正在结算几个工人的工资,算了半天,累得满头是汗。

“唉,终于算出来了!”父亲站起身子伸了伸懒腰说。

“爸爸,您算得不对!”站在一边的小高斯低声地说,“总数应该是……”

“你怎么知道的?”父亲不以为然地问了一句。

“我是心里算出来的呀!”高斯天真地说,“不信您再算一遍。”

父亲又仔细核算了一遍,发现果真算错了,而儿子说的总数是对的。他又惊又喜,兴奋地说:“聪明的孩子,过几天爸爸就送你上学。”

高斯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教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孩子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穷人的生都是这些蠢子念书太有认机

见:认为孩子天笨蛋,教笨的孩用不着真,如果会,还应他们,给这枯燥里添一趣。该处罚自己在的生活些乐

为纪念高斯而发行的邮票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很不高兴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阴沉的脸色,心里畏惧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处罚学生了。

“你们今天算一道题,从1加2加3一直到100,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饭。老师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就一言不发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于是,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儿涨红了,有些孩子的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就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小孩子们不可能这么快就算出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到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就是5050,这个8岁的小孩子怎么这样快就算出了得数呢?

高斯就向老师解释说:“如果把从1到100这100个数首尾相加,1+100=101,2+99=101,3+98=101……这样,每两个数的和都是101.100个数两两相加,就会有50个结果,而每个结果都是101,那么50个101加起来就等于5050。”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十分羞愧,他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并且轻视穷人家的孩子是不对的。从此,老师改变了对农村学生的看法,他尤其喜欢高斯,经常买一些新书送给高斯读。在老师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高斯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终身与数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篇2

因为知道玛拉德太太正受着心脏问题的困扰, 所以人们努力做到尽可能婉转地报告她丈夫的死讯。

是她姐姐约瑟芬用断断续续的句子和半遮半掩的暗示告诉了她。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那里, 在她身旁。当人们收到那些铁路事故的消息时, 他正在报馆里, 而布兰特玛拉德的名字就列在“死亡”名单的第一个。紧接其后的电报, 使他在最短的时间里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他急忙赶来, 力图赶在那些不够小心委婉的朋友带来这坏消息之前。

她没有象别的女人那样, 带着麻木接受的神情听这个消息。她立刻就哭了出来, 近似绝望地扑到她姐姐的怀里。当那悲痛的暴风雨慢慢退却后, 她独自去了自己的房间, 不让任何人跟着她。

窗户对面, 有一把舒服宽大的扶手椅。她疲惫不堪地把身子陷在椅子里, 这疲倦占据了她的身体, 似乎也侵入了她的灵魂。

她看到屋外的开放广场上, 充满新春气息的树梢在轻微颤动。空气中弥漫着雨的美妙气息。一个小贩在下面的街上叫卖着他的货物。远处传来飘渺的歌声, 而无数的麻雀在房檐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在她窗户对面的西方, 云彩飘到一起, 堆叠起来, 而蓝色的天空就这一块那一块地从云朵中露了出来。

她坐在那里, 头向后枕在椅子的垫子上, 几乎一动不动, 除了有时喉咙里的一声抽泣使她全身摇动外, 就像一个哭得睡着了的孩子在梦中还继续抽泣。

她很年轻, 有着一张姣好平静的脸, 脸上的线条表现出克制, 甚至还有一种力量。但是现在她的眼睛里只有一种呆滞的凝视, 目光定在了远方的一块蓝天上。这不是深思的眼神, 而只是思维的停顿。

有种东西正向她靠近, 而她在恐惧地等待着。那是什么?她不知道;那东西太微妙太虚无飘渺, 无法说明。但是她感觉到了, 它正在空中蔓延, 穿过弥漫于空气中的声音、香气和颜色向她靠近。

现在她的胸膛纷乱地起伏着, 她开始认出这正向她逼近, 要控制她的东西了。她挣扎着想靠自己的意志把它击退———可这意志却和她洁白纤弱的双手一样无力。

她放弃了反抗, 一句细细的低语从她微微分开的嘴唇间溢了出来, 她低声地一遍遍地说着:“自由, 自由, 自由!”曾经空洞的目光和恐惧的眼神已经逐渐退去, 她现在的眼神敏锐明亮。她的脉搏快速地跳动着, 流动的血液使她的全身都得到了温暖和放松。

她没有去想此刻拥有的感觉是否是巨大的喜悦。一种清晰兴奋的感觉, 使她根本无暇顾及此事。

她知道, 当她看到丈夫那双和善温柔的手变得僵硬, 看到那张永远带着爱意面对她的脸变得毫无表情的时候, 她会再次哭泣的, 但是悲痛之外, 她看到了即将到来的绝对属于她自己的未来, 而她伸展开双臂欢迎它们的到来。

在未来岁月里, 没有人为她而活, 她也将为自己生活。将不会再有别人强大的意愿压倒她的意愿, 虽然人们盲目固执地相信他们有权利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一个同等的生命上。在这短暂的觉醒时刻, 这种强加于人的做法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 在她看来都无异于犯罪。

然而她确实爱过他———有的时候, 更多的时候她不爱他。这有什么关系!她突然间发现表达自我的自信才是她生命存在最有力的推动力。在这种自信面前, 爱情, 那未解的谜团, 又算得了什么!

“自由!身体和灵魂的自由!”她不停地低语着。

约瑟芬跪在关着的门外, 嘴唇对着钥匙孔, 一直在求她开门。“路易丝, 开门!我求你了, 开开门吧———你会让自己生病的。你在干什么, 路易丝?看在上帝的份上, 开门吧。”

“走开。我不会让自己生病的。”不, 她正在通过那扇敞开的窗户痛饮生命的长生不老药呢。

她的想像在那些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纵情狂欢, 春天, 夏天, 各种各样只属于她自己的日子。她飞快地轻声向上帝祈祷着让生命变长。而就在昨天, 当她想到生命会很长时还感到不寒而栗。

最后, 她终于在姐姐的一再请求下站起身来开了门。她的眼中带着兴奋的胜利的表情, 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表现得就像一位胜利女神。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 她们一起走下楼去。理查德正站在楼下等着她们。

有人在用弹簧锁钥匙打开前门。进来的人是布兰特里玛拉德, 有一点风尘仆仆, 镇定地提着他的衣袋和雨伞。他离那事故现场很远很远, 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事故。他惊愕地站在那儿, 听见约瑟芬尖厉的叫声, 看见理查德飞快地移动着, 想把他挡住不让他妻子看见他。

但是理查德还是太晚了。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篇3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 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作业交给导师后,导师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难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个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

高斯童年趣事的名人故事 篇4

高斯的父亲是泥瓦匠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有一次,当他计算着给工人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告诉爸爸错了。原来,3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父亲计算,父亲惊异地复核了一次,果然孩子说的是正确的。高斯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时说,他在学会说话之前,已经学会计算了。

高斯上三年级时,有一次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求1至100之和的算术题。不料,老师叙述完题目不过几秒钟,高斯就第一个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老师起初并不注意这一举动,心想这个小家伙不知道写了些什么。但当他检查完全班学生的石板,发现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属于高斯时,才大吃一惊。而更令人吃惊的是,高斯用了教师未曾教过的计算等差级数的.办法。即将一头一尾挨次两个数相加,这样,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是101;2加99是101;直到50加51和也是101;一共有50个101;用50乘101,最后得出了正确答案:5050。

高斯的才华使老师彪特耐尔十分激动,并感到内疚。原来,他不安心在乡村小学工作,看不起农民的孩子。这件事发生以后,他认真备课,努力教学。

高斯特别愿意和舅舅本茨在一起玩,舅舅也十分疼爱小高斯。他每次来到家中,总是给小高斯讲故事,做游戏,有时还带他出去捉蝴蝶、钓鱼、采蘑菇。

四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小高斯跟着舅舅到野外玩耍,他骑在舅的肩上学骑术,手里拿一根小树枝,嘴里高声叫着:“嘎!嘎!”俨然是一位威武的骑兵将军。

突然,奔跑着的“马”停了下来。原来从河的上游漂来一根木头。舅舅为了开发小高斯的智力,便问:

“小高斯,你说木头为什么不沉到水下去呢?”

“木头轻呗!”小高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舅舅又弯腰拾起一个石头投到河中,石头“扑通”一声就掉进河里去了。他又问:

“是那根大木头重,还是小石头重?”

“大木头比小石头重得多呀!”

比大木头轻的小石头为什么能沉到水下去,而比小石头重得多的大木头却浮在水面上,舅舅故意不给小外甥做解释,让小高斯自己去思考。于是,这个“为什么”长久地留在小高斯的脑海中,他一直在苦苦地思索着。

舅舅本茨是个有心人,他为了让小外甥更好地成长,他省吃俭用,买来不少好书送给小高斯。这一本本很有趣的书,使小高斯爱不释手。小高斯的智力得到了很好开发,他的数学奇才一发而不可收,最后成为数学大王。

名人故事:高尔基小时候的故事 篇5

高尔基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办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缝店当学徒。

在裁缝店里,小高尔基一边干活,一边想方设法读书,老板订了一份《俄罗斯报》,小高尔基就趁老板不在时,偷偷看这份报纸。

有一次,小高尔基从邻居家借来一本小说,趁老板晚上睡着以后,在窗边借着月光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过了一会儿,月亮躲到了云层后面,小高尔基兴致正浓,怎肯罢手,就点燃一盏小油灯继续看下去。不一会儿,老板醒过来,他看见小高尔苦在油灯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书,不由怒气冲冲地说:看什么看,你把我农的灯油都快用沟了!老板娘也醒过来,像一头母狼似的扑上去殴打小高尔基。小高尔基无法忍受下去,他二话不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裁缝店。

小高尔在背着行囊来到伏尔加河边,他注视着波光点点的伏尔加河,心里感觉有些悲伤,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为他在一艘轮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胖厨师,并做起了胖厨师的洗碗小伙计。更让小高尔基感到惊喜的是,胖厨师也是个书迷,他有满满一箱的书,而且愿意让小高尔基随便读。小高尔基高兴极了,一有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读书,有时还和胖厨师一起探讨书中的各种问题。小高尔基一边读书一边思索,从大量的书籍中明白了许多人世间的道理。大量的阅读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使他最终成为苏联大文豪。1868年3月14日高尔基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父亲是个大兵的儿子,母亲是染房老板的女儿。祖父曾经当过军官,因残酷虐待部下,被沙皇尼古拉一世降了职。祖父对父亲非常严厉,以致父亲从家里逃跑5次,最后一次逃跑成功。逃跑后,先后干过木匠、轮船公司办事处经理、装饰室内帷幔和裱糊壁纸的工人等,是个聪敏、善良而且非常愉快的人。后来感染霍乱,在高尔基3岁时去世。父亲去世后,高尔基随母亲到外祖父家生活。在充满小市民气的外祖父家度过了童年。其间,母亲改嫁并于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

11岁的高尔基被迫流落人间,开始独立谋生。他拣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受尽欺凌与虐待,饱尝生活的苦难与艰辛。他只上过三年小学,但酷爱读书,利用一切机会读手边所能碰到的书,刻苦自学。

1884年,他怀着上大学的打算来到咯山,但未能如愿,在社会的底层读完了他的社会大学。先后当过码头搬运工、面包师傅、杂货店伙计、园丁和守夜人等。同时,结识了先进的民粹派知识分子和马克思主义的着作,进一步认识到现实的丑恶和人民的疾苦,逐渐树立起改革社会的决心。

沈括小时候的故事 篇6

出生地:今浙江杭州

生卒年:1031—1095

身份:科学家

他是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李约瑟博士

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能。

——《宋史·沈括传》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农学、医药、文学、史学、音乐、美术等众多学科。

沈括是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通才。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沈括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一个官僚家庭。他的父亲沈周曾在泉州、开封、江宁做过地方官。母亲许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妇女。

沈括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十四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后来他跟随父亲到过福建泉州、江苏润州(今镇江)、四川简州(今简阳)和京城开封等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增长了不少见闻,也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

沈括二十四岁开始踏上仕途,最初做海州沭阳县(在今江苏省)主簿,以后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三十三岁考中进士,被任命做扬州司理参军,掌管刑讼审讯。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1073年)做集贤院校理。因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他有机会读到了更多的皇家藏书,充实了自己的学识。1075年曾出使辽国,进行边界谈判并取得成功,次年任翰林学士。

沈括故居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代表王安石被任命做宰相,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沈括积极参与变法运动,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担任过管理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等许多重要官职。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变法失败。沈括被诬劾贬官,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带)。三年后,为抵御西夏,改知延州(今陕西省延安一带),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因守边有功,元丰五年(1082年),升龙图阁大学士。但是不久又遭诬陷,降职做均州(今湖北省均县)团练副使。

总的来说,沈括在中国科技史上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在政治活动中,他的人格缺陷却很明显,甚至让人不齿。沈括与王安石本是世交,沈括父亲的墓志铭就是王安石写的,在王安石当政时,沈括曾是他变法的支持者。但在王安石第一次下野后,沈括又曾上书反对过王安石的一些法令,导致王安石复出后,骂沈括是“小人”。苏轼和沈括的关系也不好,他曾参与到了迫害苏轼的“乌台诗案”中,罗织罪名、攻击苏轼,这次案件险些令苏轼丧命,而沈括显然也扮演了一个不光彩的角色。

哲宗元二年(1087年),沈括花费十二年心血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被特许亲自到汴京进呈。次年,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东郊)梦溪园,在此安度晚年。

沈括晚年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以及《忘怀录》等着作。

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年),沈括逝世。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篇7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a literary work such as the presentation of character, the plot,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use of the detail are mutually integrated and harmonized into an organic unity.

1 The Ingenious Presentation of Four Characters

The way of an omniscient third-person narrator tells a complete story that’s not limited to the protagonist’s point of view, but creates a sense of division in the individual as opposed to the ideas of society.The presentation of charac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uccess of the short story, for the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presents the four characters Louise Mallard, Brently Mallard, Josephine and Richards so as to heighten the drama of the hour.The non-participant narrator introduces the protagonist Mrs.Louise Mallard as being“afflicted with a heart trouble”a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story.Later, Louise’s sister Josephine informs her about the death of Louise’s husband, Brently Mallard.The sentence“Her husband’s friend Richards was there too, near her.”presents another character.Such a clear and brief presentation of four characters helps create a setting for a compete plot of the story.

2 The Distinct Plot

Aristotle says plot is the firs principle and the sole of the tragedy.A plot with diversity is a social and complex network of human relationships.The Story of an Hour presents an integra and classical plot by describing the series of emotions Louise Mallard endures from gaining freedom to the loss of her life.Josephine tells her the news.Louise’s husband’s friend, Richards learned about a railroad disaster when he was in the newspaper office and saw Louise’s husband, Brently, on the list of those killed.But unexpectedly, Brently comes back alive.The plot of this story implies the changes of Louise’s life.

3 The Skilful Use of Languages

The use of language is another highlight in this short story Specific structural and stylistic techniques are skillfully used in the narration of the story.The title The Story of an Hour itself is an irony, making a sense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ntense hour and the whole life of Mrs.Mallard.Readers can understand and feel the changes of Mrs.Mallard’s life within an hour, a process of confusion—struggling—awakening.The title The Story of an Hour is very unique and thought-provoking, which gives a sense of suspense and makes readers want to continue appreciating it.

Situational irony is ingeniously adopted in this short story Situational irony occurs when there is a discrepancy or incongruity between what happens, or is believed, to be the case or the real state of affairs.When Mrs.Mallard hears about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 in a railroad disaster, her reaction is very unusual for she only sobs dramatically.Her reactions are not the same as what people expected.It is often the case that she will be extremely devastated when some woman hears the grieved news of the death of her husband.Situational irony is employed again to indicate that Louise is overwhelmed by the unprecedented freedom.There is a fresh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of people inside and outside.Louise is fascinated by her present freedom and liberation, forgetting others.“She was drinking in a very elixir of life through that open window.”

Dramatic irony is skillfully and artfully employed at the end of the short story when Mr.Brently comes back, safe and sound adding greatly to the tension and deepening the sense of dread in this tragedy.Dramatic irony occurs when the reader or the audience knows something important that the character does not know.The last sentence“When the doctors came 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of the joy that kills.”in the story implies that other characters Louise Mallard, Brently Mallard, Josephine and Richards all think that Mrs.Mallard died from the outbreak of the heart disease caused by the complex changes of feelings of gaining and losing.However, it is obvious that Mrs.Mallard died because her greatest hope, the liberation and freedom from marriage, has disappeared because of the safe return of her husband.

4 The Nuanced Use of the Details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s makes the short story more profound and dramatic and highlights the theme:Mrs.Mallard is enjoying her imagined independence.In addition, it creates a certain environment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tagonist.

Repetition is taken to describe the detail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power of expression.The repetition of the same word is to emphasize that Mrs.Mallard finally got freedom after a long period of sufferings.She said it over and over under the breath“free, free, free!”She is now free from the shackles of marriage his perceived death representing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The detailed description“Her pulses beat fast, and the coursing blood warmed and relaxed every inch of her body.”indicates her extreme pleasure and excitement after experiencing the ethnic oppressiveness and seeking for freedom.

Epistrophe is artfully is used in this short story.Epistrophe also called Antistrophe, is a figure of repetition that occurs when the last word or set of words in one sentence, clause, or phrase is repeated one or more times at the end of successive sentences clauses, or phrases.The sentence“She breathed a quick prayer that life might be long.It was only yesterday she had thought with a shudder that life might be long.”is repeating“life migh be long”to indicates that the marriage is a cage for Mrs.Mallard in the past years.Until now, she eventually realizes that her body and soul has become united and she will live a new life for herself.

5 Conclusion

The ingenious presentation of four characters, the distinct plot, the skilful use of languages and the nuanced use of the details facilitate the integration and harmony of the organic unity The Story of an Hour.The protagonist Mrs.Mallard experiences her imagined independence at the price of her life, but she has to continue suffering from the inherent oppressiveness from marriage.Mrs.Mallard is longing for freedom and life, but marriage will still be a cage for her for her husband Mr.Brently comes back, safe and sound.

摘要:《一个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于1894年4月19日完成的作品, 并于同年12月6日发表。故事以短短的1015个字呈现了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内复杂的情感变化和人生体验。马兰德夫人体验了虚幻的自由, 却因此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通过对《一个小时的故事》的文本分析, 该探究探讨了故事中妙巧的人物呈现, 独特的故事情节, 生动的语言运用以及细致入微的描写。研究阐明了以上四个因素促进故事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虚幻的自由和无法摆脱的束缚。

关键词:马兰德夫人,有机的整体,虚幻的自由,无法摆脱的束缚

参考文献

[1]Jamil, Selina S.Emotions in‘The Story of an Hour’[M].Explica tor, EBSCOhost.2009:215-220.

[2]Toth, Emily.Unveiling Kate Chopi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9:10.

[3]Bender, Bert.The Teeth of Desire:The Awakening and the De scent of Man[J].American Literature, 1991, 63 (3) :459-473.

[4]Chopin, Kate.The Story of an Hour[M]//龙毛忠, 颜静兰, 王回慧.英美文学精华导读.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5]SparkNotes Editors.SparkNote on The Story of an Hour.SparkNotes.com.SparkNotes LLC.2007.Web.17Oct.2012.

[6]蓝纯.修辞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7]李衍华.逻辑·语法·修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篇8

[关键词]自由 希望 向往 绝望

一、引言

Kate Chopin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短短的一千多字的文字浓缩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故事。在作者简短经济的文字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女人从漫长无边、毫无自由的婚姻生活到经受不期而至的突然狂喜,最后因绝望无助而死去的悲剧性的故事。

二、无奈的过去:缺乏自由,无力抗争

对于Mrs.Mallard的以前的生活,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但我们可以从描写她心理活动的片言只语中得到一些了解。在婚姻生活中,Mrs.Mallard毫无自己的地位,丈夫才是家庭的主人,拥有完完全全的统治支配地位,而她却是地地道道地处于从属附庸地位。这种没有人格,缺乏自由的家庭地位引起了Mrs.Mallard对生活的强烈不满,以至于她在得知丈夫的死讯时不仅没有悲伤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脱。在没有解读她的心理感受之前,读者会有很大的困惑:丈夫死了,应该悲伤才对,怎么会高兴呢?难道是她的丈夫粗暴野蛮,虐待她了吗?但是我们却分明注意到小说中描述她的丈夫的双手时所用的词语是“kind,tenderhands”(Kate Chopin,1894)。显然丈夫对她是温柔的,丈夫那双温柔的双手不会握成暴力的铁拳。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她对丈夫如此地怨恨,以致丈夫的死会让她感到感到万分庆幸呢?待读到下面,我们才明白就里,原来Mrs.Mallard怨恨的不是丈夫的身体或言语的粗暴,而是丈夫的意识——唯我独尊、不可违抗的强大的意志力。作者运用了强烈的言辞来表达Mrs.Mallard对丈夫的统治地位的不满:“blind persistence”,“im-pose”,“crime”(Kate Chopin,1894)。丈夫的强势简直就是一种罪行让她痛苦不堪。她痛恨丈夫的这种强大的意志力。这种痛恨已经让她觉得无法容忍。已经让她感受到生命的漫长难熬。“Itwasonlyyesterday she had thought with a shudderthat life might be long,”(Kate Chopin,1894)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煎熬,一想到这可怕的、漫长的煎熬她禁不住浑身发抖。

Mrs.Mallard虽然痛恨这种生活,但她却缺乏抗争的勇气,没有任何斗争的行动。相反,她只是被动地接受现实,软弱无力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也是她的悲剧性的命运的根源所在。我们注意到小说中描写她的手时用的是“two whiteslender hands”、“powerless”(Kate Chop-in,1894)等字眼,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她也许只是像个宠物似地被关在家里,无力地充当丈夫生活的陪衬点缀,就像易卜生的戏剧中的娜拉一样。她那双无力的双手象征着她的内心的软弱,暗示了她的无可奈何。拥有如此软弱的双手怎可抗衡丈夫那强大的意志呢?于是,只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这种被动,缺乏抗争的举动也就注定了她的命运的悲剧性。我们可以设想,或许作者在此想表明一种观点:只有斗争才能赢得自己的幸福,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否则,只能做命运的奴隶,即便是偶尔受到命运的青睐,那也只是昙花一现。

三、有望的现在:向往自由,渴望新生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因此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她对自由的向往。Mrs.Mallard对拥有自由的向往是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Mrs.Mallard哭过之后,眺望窗外的世界,朦胧地意识到了有某种东西在内心蠢蠢欲动,但究竟是什么,她不知道。然后,她感觉到这种东西正在一步一步地向她靠近,她试图用她的意愿加以抵抗,但她的抵抗是如此的无力,正如她那双无力的手一样。终于,那种东西从她的心底进发出来:“free,free,free”(Kate Chopin,1894)这种向往自由的欲望愈来愈强烈以致于她的脉搏加速,血液奔腾,最后转换成一种巨大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快乐以致于她一直不断地喃喃低语:“Free!Body andsoul free!”(Kate Chopin,1894)。

作者这种对于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循序渐进的刻画使得人物的塑造逐渐丰满可信,在作者对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层层剥离中,读者逐渐领悟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为了使得描写更加生动,作者还使用了以下几种写作修辞手法来加以刻画。

1、象征手法的运用

作者很善于利用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作者描写景物时赋予了其特殊的象征意义。Mrs.Mallard把自己独自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时的一段景物描写就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如窗外代表外面的世界,春天代表着希望,蓝天象征着乌云过去,晴天的来临等等。这些景物的描写似乎都暗示了主人公的心情,象征着苦难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

另外,主人公的姓名也具有象征意义。Mallard的意思是野鸭,作者的命名别有用意,象征着主人公的性格,暗示了我们的主人公是一只适宜于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畅游的野鸭,而不是一只被关在笼里的,没有自由的家禽。

2、对比手法的运用

在景物描写中,作者不仅采用象征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窗外的世界和屋内的景象进行了对比,外面的世界自由自在,生机勃勃;屋内的生活却如同囚牢,死气沉沉:封锁在压抑的小屋,服从丈夫的意志,承受无数的传统制约。这种对比勾画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激起了我们对她的同情,更加深切地理会了她对自由的憧憬。

文章中,还有其他地方也采用了对比这种手法。如当Mrs.Mallard听到丈夫的死讯时,她的反应和其他妇女的反应形成了对比。通常情况下,妻子听到丈夫的死讯后会瘫软在地而且拒绝承认现实。而Mrs.Mallard却立刻接受了现实。这种对比刻画出了Mrs.Mallard不同于当时的一般妇女的独特性格。在Mrs.Mallard那柔弱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颗痛恨女性的附庸地位、向往自由平等的不平常之心。这种对比衬托了她的那种不甘于被动地位的叛逆性格。

3、讽刺的运用

除了对比的应用以外,作者还运用了讽刺的表现手法。当Mrs.Mallard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时,人们都以为她伤心过度。可事实上她的眼泪却是在庆祝她的解脱,庆祝她的新生。这种讽刺的运用更加衬托出她对自由的渴望。丈夫的死自然是她所不愿看到的,可要是丈夫

的死能够换来她的自由,那么她宁愿选择失去丈夫。由此可见她那种追求自由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

4、比喻的运用

小说中在描写她的抽泣时说她就象个孩子入睡前那样一直抽泣不断直到入梦。这里,作者想借此比喻她象个孩子那样期望在梦中得到那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自由。而孩子的梦想往往是单纯的,是幼稚的,是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作者也在此也暗示了她的梦想的虚幻。

四、悲惨的结局:自由无望,绝望而死

正当Mrs.Mallard庆幸自己获得了自由之时,作者笔锋陡然一转,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丈夫并未死去,却突然回来了。这种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令主人公无法承受。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出现的接二连三的戏剧性的变化让她于绝望中看到一线希望,而后希望却突然破灭。这种大喜大悲最终超出了她的极限而导致了她的死亡。

乍一看,这种死亡似乎略显突然。但作者其实在文章的开头就介绍过Mrs.Mallard患有心脏病,这为故事的结局的合理性埋下了伏笔:医生说她因过度惊喜,心脏病发作而死。这种结局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我们知道Mrs.Mallard并非如医生所说因得知丈夫仍然活着欣喜若狂、高兴过度而死,而是由于希望的破灭导致彻底的绝望而死。当然这些都只是我们的诠释,作者并未直接陈述原因。作者在此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或许在当时的背景下,一心想要摆脱丈夫的控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必将遭受上帝的惩罚?抑或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被压抑的女人要想挣脱男性的枷锁而获取自由,唯有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胜利,否则只有死路一条?或者作者认为与其继续充当丈夫的奴隶,倒不如选择死亡而获取永久的新生?所有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有待读者自己去猜测,自己去推理。这也是这篇小说的魅力所在: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五、结论

小时候的故事作文 篇9

老树下,凉风习习,听爷爷叙说往事趣事。爷爷脸上皱纹很深,是岁月蹉跎的痕迹。深邃的眼睛似乎能看到过去的一切。

从很小的时候。爷爷小时候生活很艰难。他吃红薯和野菜。他买米需要粮票,买布需要布票,买布需要肉票,但是吃肉只有假期才有。还好当时河水清澈,河里有鱼虾。爷爷和朋友去钓鱼,拿出一些来卖,补贴家用,剩下的和家人分享。我爷爷小时候穿了很多补丁的衣服,一家人住的像个画院。他认识的很多人住在一起,很吵,很热闹。

爷爷有劳动能力。他和公社大队的大人一起去,每天早起,和一群大人在地里干活,晚上回家帮助照顾弟弟妹妹。当我能够学习时,我祖父的父亲因过度劳累而病倒了。从那以后,我爷爷一个人顶住了所有的负担。那时候上学的学费都是爷爷自己砍树挣来的。即使负担很重,我爷爷也没有抱怨过什么。说到这里,爷爷用袖子擦了擦眼睛,我清晰地看到爷爷眼角的苦涩泪水。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到了结婚的年龄,说话有点羞涩,描述当时遇到我奶奶的场景。他第一次不敢和人说话,也不好意思抬起头来,因为当时结婚是媒人介绍的,双方都是家里人看过之后才能见面。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还是有些影响的,我爷爷是个刻板的人,不太会与人交往。后来奶奶主动找他聊天。经过几次见面了解,一段婚姻变成了这样。已婚,有妈妈和两个叔叔。我爷爷当时是村里的干部,生活勉强过得去。后来有很多家庭。为了让家里生活条件更好,我养猪,外婆一个人管理家务。奶奶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人。爷爷经常说奶奶好,和她生活在一起平淡快乐。说到奶奶,爷爷眼里有我不懂的感情。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也盖了红砖瓦房。小时候特别喜欢在那里玩,爷爷也讲过我。小时候很安静,不爱说话。和我妈小时候一样,忍不住笑了。

爷爷很尊敬毛主席,家里有他的头像,最喜欢看抗日战争的电影。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时刻教育我们好好学习,爱国,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人小时候的故事(定稿) 篇10

征稿对象:小学生家长

一、栏目要求

大人写下自己童年时代难忘的事、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情。

二、栏目内容:

大人小档案+故事+孩子的话+2张大人童年照片+1张亲子合照 总字数1000-1500字

三、稿酬:100元/千字

来稿请注明姓名、联系地址、邮编、电话

四、参考文稿:

大人小时候的故事

(一)大人小档案:姓名、星座、性格特点、职业(可写)

最大的爱好:

小时候的愿望:

现在的心愿:

个性签名(最喜欢的一句话): 故事:

快乐无限

天空总是很蓝,风儿总是很甜。我总是喜欢让妈妈帮我扎个小辫子,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碎花小裙,然后像个小公主一样和小伙伴们玩过家家游戏。有时候觉得自己要比同龄孩子早熟,因为我会害羞,总是在小伙伴牵着我的手对我说做他新娘的时候红了脸庞。

为了攒钱买自己喜欢吃的零食,我经常把晒干的鸡胗皮拿去卖钱。赚钱买来的鱼片干,我也是“省着吃”,自己做了个零食罐子,每天打开罐子吃一小片,等姐姐回来时和她一起分享。姐姐在我的印象中是极聪明的,她会和大人下象棋,会给我讲三国人物故事,会背唐诗宋词,会斜着眼睛准确无误地迅速算出别人考她的算术题,而我却要扳着手指来计算。或许姐姐看出我很崇拜她,所以没少捉弄我,但我也不觉得委屈,因为和姐姐在一起,还是无限快乐的。

暑假,白天爸妈上班,我俩在一起得“好好过日子”,因此在姐姐的带领下,我俩经常玩的就是过家家。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角色,让我玩得很尽兴,可现在想想,我还是被姐姐捉弄了。

“客官,请问是需要喝白开水还是糖水?”姐姐一边用毛巾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让我坐在桌前扮演茶馆客人,她还时不时把毛巾甩在自己的肩上,俨然一幅店小二的模样。随后,我大声说道:“一碗白开水!”于是,她马上为我倒水。没想到她这个店小二越做越开心,一会儿说:“客官,再来碗白开水吧,天气热,多喝水对身体好。”一会儿说:“白开水太淡了,来碗糖水吧!”姐姐就这样帮我到了一碗又一碗,我的肚子瞬间“胀大”。这样的游戏一直要玩到我实在喝不下为止。趁着爸爸妈妈不在家,我俩又忍不住把五斗橱里的衣服全清空,把它当作太空舱,然后姐姐帮我“打扮”,将我身上裹满衣服,表示穿着太空服,然后打开橱门让我进入“太空舱”。哎,现在想想,那么热的天,穿着那么厚的衣服,钻进封闭的五斗橱„„可每一次玩过家家游戏,我们总可以创设出不同的场景不同的角色,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多么美妙啊,仿佛一场梦幻之旅。

儿子/女儿的话:妈妈的童年,真令人羡慕。每每听到这些,我就两眼放光,也唏嘘不已。是啊,虽然妈妈小时候的物质生活是“艰辛”的,但她拥有名副其实的童年。对我来说,即使现在没有那些繁重的作业,没有枯燥的练琴,但我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给予我的爱和管束太多太多,也许有一天,游戏的童年、想象的翅膀„„终将离我而去。

附上妈妈童年照2张、母女合照至少1张

大人小时候的故事

(二)大人小档案:姓名、星座、性格特点、职业(可写)

最大的爱好:

小时候的愿望:

现在的心愿:

个性签名(最喜欢的一句话):

故事: 我与母亲去“战场”

每天天还未亮,母亲就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我们俩拎着好几只篮子,披星戴月向“战场”进发。嘿嘿,这“战场”就是菜场。说起买菜,现在的孩子肯定会说,不要太方便哦,只要有钱什么菜都能买到。的确,买菜对现在的人来说小事一桩。可在我小的时候,买一次菜真的就像上一次战场。

那时候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定量购买,印象最深的就是买菜了。菜场十分简陋,一个摊点就卖一个品种,每买一个品种就要排一个队,而且还要赶早,排在后面的往往空手而归。由于都要排队,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做过标记的篮子或石块代替人来排队。因为大家都那么做,加上那时的人们普遍单纯朴实,居然都认可这样的方式。

一到菜场,母亲就四处张望,侦察菜情。一些紧俏商品的摊前就由母亲和我亲自排队,另外的摊点就由篮子代替我们排队了。开市时间一到,整个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吆喝声、维持秩序声,此起彼伏。遇到有个别不识相的插队者,人们群情激奋,群起攻之,一定要骂得插队者落荒而逃。母亲和我一边排着队,一边还要分工张望不远处正在排队的篮子。有时看到篮子被人踢掉了,立马像风一样跑过去,捡回篮子放回原处,再像风一样跑回来继续排队。有时看到篮子快排到了,马上和正在排队的前后打个招呼,又像风一样跑过去,拎起篮子付票付钱,买完再飞奔回来继续排队。手上拎着“战利品”,前后排队的人都会凑过来瞧热闹。“啊呦,侬今朝买额蛮好呃嘛!”“侬今朝运道好呃!”„„赞许声、羡慕声让我就像得胜的将军,感到无比自豪。

当然幸运不会总是眷顾我们。有时两个队伍同时排到,那就需要我们取舍其一了。有时两个摊位相隔较远,来不及照看,等买完再去看的时候,往往只剩下空空的柜台和一只只孤零零的篮子。空空的篮子歪躺在地上,仿佛在哭泣,似乎诉说着又白忙活了一场。

菜场营业时间是短暂的,人们如过江之鲫,往来穿梭着;菜场很快便空空如也,只剩污水菜皮。每次“战斗”结束后,母亲和我胜利会合,各自盘点着今天的收获。每当买到了稀缺的海产品,我都会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虽然已是臭汗一身,但想到晚上可以打牙祭,再多的累和苦都烟消云散了。

儿子的话:爸爸那时候买菜居然是这种情景,让我觉得很怀疑,这是真的吗?不过真的蛮好笑的,爸爸他们这哪是买菜啊!爸爸耐心地和我讲起了他小时候的那些故事。听完后,我才知道那些事情都是切切实实发生过的。那个年代的生活贫苦而单调,但可以感觉到那时的人们面对生活是坚强而乐观的。

爸爸的话:儿时的买菜场景好笑而凄凉,儿时的食品短少而粗糙。但它却培养了我们这一代人吃苦耐劳、永不服输、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不禁有些许感慨,我们当下似乎缺失了某些东西„„

上一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自查报告(1228)下一篇:09仲裁反请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