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写作与说明

2024-1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会计论文写作与说明(精选11篇)

会计论文写作与说明 篇1

(1)数字运用的一般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遇特殊情形,或者为避免歧解,可以灵活变通,但全文体例应统一。

(2)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选择是惟一而确定的:①非叙述性文字(如统计表)中不带量词的纯数值(如正负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如:48,32.04%、1/4、1、5;②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如一方面、七国集团、“九五”计划、五省一市、第三季度、第一方案等等。

(3)对于标明论文中段落、层次顺序的序数可采用汉语序数字、阿拉伯序数字、罗马数字和英文字母a、b等组合排列。

(4)对于表示货币金额的数字,应根据论文内容分别标明货币大写金额(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零、圆或元、整)和货币小写金额(阿拉伯数字)。

2.计量单位的使用

会计论文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主要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中的有关规定,如:

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计量单位

克、公斤、吨等──重量计量单位

平方米、平方公里等──面积计量单位

升、毫升等──容量计量单位等。

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 ──体积计量单位

3.报表、分配表及账簿等图表的使用

会计论文写作中经常需要运用大量实例进行论证,而报表、分配表及账簿等使用非常重要,能够使文章直观明了,清楚地表达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

4.论文中的公式表示方法

(1)文字公式中太长,可排成双排,如:

(2)字母公式中,如需对公式中的字母进行注解,注解的方法要前后统一。

5.注释或注解

注释或注解,是指解释会计论文中的文字,内容要简明、扼要、清晰。原则上凡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加注的方法有四种:

(1)夹注,即段中注。注写在正文中,一律用括号标明。宜全篇须注处较少(只两三处),若夹注过多,不便于阅读正文。

(2)脚注,即页下注。多见于出版之书刊,注在本页的下端,是最便于阅读的。

(3)章、节附注。即注在一章或一节之后,一般书刊、特长论文才用。

(4)尾注,即所有注释都放在文章结尾或全书末尾。文内统一编码,文末集中注释。这种注释法比较规范。毕业论文多用此注释法。

行文的注码(除夹注外),编号顺序,一律用①②③④……的小写标出,写在所注对象的右上角,占一格。若脚注,注释很少,只一二处,也可用梅花符号“*”标明。

附注出处的,一般安排顺序是:著者(编者、译者)名、书名或篇名、出版者(或报名、刊名)、出版年份(报纸年月日、杂志期号)、页码(报纸第几版)。

6.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

微写作(说明类) 篇2

一、考点梳理

说明性微写作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说明物

“说明物”,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条理清楚、生动形象地对客观事物的性状、特点、功能和用途等作准确、科学的说明。在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是“提供一个物体,请说明该物体的特征”“比较两种物体的区别”等等,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观察事物以及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2.说明理

“说明理”,就是通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说明“理”与说明“物”的区别在于:前者重在写“为什么”,而后者重在写“是什么”。

3.说明图片

“说明图片”,就是提供一幅或一组图片,要求考生为其写一段解说性文字,说明内容,揭示设计者的意图。这些图片通常是一些图形类、图标类或漫画类的,并且通常会附一些注释性的文字。这类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观察、分析图片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4.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就是向别人介绍做某事或制作某东西的步骤与方法,使人们懂得如何做事或制作某东西等等,并从中得到启发,举一反三。这种题型在高考中主要是要求写一篇“小制作”或“介绍做某件事的方法”,强调制作的原理和方法,交代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答题方法

1.说明物

(1)抓住特征,言之有“物”。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把被说明的事物准确清晰地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事物有确切的了解。首先,要细致观察事物。只有深入细致观察,才能对被说明的事物有清楚的了解;而要做到“了解”,就必须下一番观察、研究的功夫。其次,还要学会比较。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一类事物,也各具特征。抓住事物的特征,就是抓住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不同特点,从共性中发现个性,从一般中找到特殊。

(2)理清思路,言之有“序”。写说明文与写其他文章一样,既要言之有物,还要掌握事物本身的条理,即理清思路,言之有“序”。

(3)借助手法,言之有“味”。事实证明,受读者喜爱的说明文,不仅语言准确,具有科学性,而且要生动,富有感染力。因此,考生在“说明物”时,在做到准确科学说明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手法,让所说之物形象生动,言之有“味”。写作中,要以说明为主,结合多种表达方式,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辅助一定的描写,或用一些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或引用一些寓言、故事、传说等等。这样就能把要说明的事物说得更精彩,更吸引读者。但是,时刻要谨记,“说明”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借助一些手法,切不可喧宾夺主。

2.说明理

(1)由表及里,突出本质。说明“理”,就是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考生必须首先弄清说明对象的表面特征,然后由表及里,突出事物的本质。

(2)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时,需要一定的推理过程,而“推理过程”不仅需要条理清晰,而且需要严谨,否则就会事理混乱,失去可信性。所以说明“理”多采用逻辑顺序。常见的几种逻辑顺序包括:从因到果、从主到次、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一般等。考生写作时究竟使用哪种说明顺序,主要是根据说明对象的自身特点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确定。

(3)方法适当,文采点缀。说明“理”是比较抽象的、科学的、严肃的,因此文章语言容易引起读者的枯燥感。但是只要考生在写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说明方法,使这个“理”变得具体些,对于那些抽象不好理解的内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说明,则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更能够让所说明的“理”更加形象;如果在说明“理”的过程中再恰当地引用了一些与说明内容相关的诗词佳句、神话传说、逸闻趣事等文化知识,则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让读者愉快地阅读和获取信息。这样,文章语言既可以做到准确、简练,而且还可以生动、活泼、富有文采,从而增强文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3.说明图片

(1)观察图片。观察图片,要有整体观念,要统观全貌,不能只观察一个部分,一个局部。观察图片,还要有顺序地观察。有的图片需要从上往下看,也有的图片需要从下往上看,有的图片是从远处往近处看,也有的图片需要从近处往远处看,还有从左往右看的,从右向左看的,由物及人的。有的图片,几种观察顺序都要用上。观察图片,还要看图片上的文字,这些文字是弄清楚画面含义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图片中的注释性文字,思考注释文字所隐含的观点。

(2)理解图片。观察图片时考生还要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领会图片的本意。要正确理解图片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内在关系;要理解人与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以及原因;要明了图片借助注释性文字向读者所要传达的信息,明了这些文字和图片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理解图片的真正含义。

(3)说明图片。首先,要描述图片。在描述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图片上的人或物的形状特点、动作、表情、语言等,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要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等顺序,把图片的内容客观地写出来,图片上有什么就描述出来。描述时既要做到内容全面、言之有序,还要抓住重点,突出中心;在语言表达上,既要有连贯的叙述,又要有形象的描写,做到生动、形象地表达画面的内容。其次,要概括图片的寓意。每个图片都有其内在的含义,因此考生还要对其本意进行挖掘与说明。例如漫画类图片往往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因此在解读漫画时必须要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图片的画外之意、弦外之音,从而概括出图片的寓意。概括图片的寓意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4.说明方法

这里主要针对“如何做小制作”来谈谈“说明方法”的主要注意事项。

(1)顺序要合理。小制作,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因此考生在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要注意其顺序的合理性。

(2)重点要突出。一个小制作,一般有重点和难点之处。因此考生在解决了共性的问题后,还得注意其个性方面,即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核心是怎么操作,要把操作方法写具体、写准确、写明白。

(3)方法要恰当。说明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等。这些说明方法,各有其特点和用途,而在一篇具体的说明文里,它们又往往是交错使用、互相补充的。因此合理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可使小制作的方法更形象、直观。

(4)语言要准确。说明语言目的不在于感人,而在于使人明白清楚。因此,说明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但这并不是说,说明语言就是呆板机械的。比如介绍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FLASH制作等,就要考虑如何在准确的前提下写出一种时尚感来。

【同步突击】

1.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是什么?请就此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要求:(1)至少选用两种说明方法。(2)力求条理清晰,注意说明顺序。(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4)不少于200字。

答:

2.请按以下要求介绍你高中阶段学习过的一位外国作家。

要求:(1)开头要有一个总领性的句子;(2)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3)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4)语言简洁,观点明确;不少于200字。

答:

3.2015年12月14日江西航空Logo正式发布,首架飞机进驻南昌昌北机场。下图是江西航空图标,请简要说明构图要素,并结合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200字左右。

会计论文写作与说明 篇3

练整体规划

设计说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三四单元是两个说明文单元,从教材选编来看,编者不断强调弱化文体,而在课程标准中对说明文的要求地一再降低,所以七到九年级的教材中,说明文也仅仅此两个单元,而在文言文选材中也仅有《核舟记》可跟说明文挨上边。尽管内容不多,但不少教师却还是不大爱教说明文,学生也不大喜欢学说明文,觉得它既不像记叙文、文学作品那样形象感人,又不像议论文那样具有一种论证的逻辑力量,似乎枯燥而乏味。

这种对说明文的简单认识,使说明文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再加上老师上课时,对说明文那么一肢解,抽血去肉,剩下“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几块骨头让学生啃,结果学生只能由被动应付变为厌学说明文。

事实上,我认为以初中学生的知识积累和阅历,说明文是他们在学习阶段接触最多,也是最让他们长知识的文体。根据学生思维的形成特点,在初中这个由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的关键时刻,说明文更能很好的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准确性。特别是对空间顺序的说明文的学习,更是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初中学生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独立去认识社会,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外出,结交朋友,如何用空间顺序来表达他们的见闻,介绍某个景点,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学校,描述图画或相片内容,这些能力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说让学生学好说明文体,不仅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而且它对学生整个思维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说明文中相对简单的空间顺序的说明文能不能尝试着让学生写作呢?我认为是可以的。我们以八年级上册的《故宫博物院》和《核舟记》两篇课文的教学为切入点,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以空间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和思路,学会从人们的观察习惯去灵活安排说明顺序。并结合两篇文章安排“介绍自己的房间”及“介绍一幅漫画或相片”的片断写作。

在完成了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辅导和写作训练。以“欢迎你到我家来”和“我爱我的学校”为题进行说明文的写作。这样一个专题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说明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说明文基本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这个周期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见闻,用

本精品课程设计包括: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反思,学生优秀小作文选编;

写作 说明文 篇4

说明文 月 日第 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进一步复习有关说明文的写作常识。

2、能力目标:尝试写简单的事理说明文。

3、情感目标:养成细致观察世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细致全面地收集有效信息资源。

2、教学难点:有序整合已知信息,结构成文。【教学方法】 讲授结合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写作指导:

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它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和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说明文运用范围广泛,与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相当密切。

依据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分类,说明文可以分为解说事物和阐释事理两类,即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通过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演变过程等进行客观、准确地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事物。事理说明文着眼于对事物的形成发展、原理规律等进行探讨,使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当然,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解说事物和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说明文的写作,首先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说明对象的特征,就是这一事物或现象区别于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标志。把握特征,不能停留在表面上,要了解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先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又如位梦华的《旅鼠之谜》,介绍了北极旅鼠在繁殖方面的奇异行为,并通过现象深入本质,致力于探究北极旅鼠繁殖能力惊人、控制种群数量和死亡大迁移这三大奥秘的成因。

说明文的写作,其次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事物有自身的条理规律,把握规律来安排说明顺序,能使说明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说明文的写作顺序一般有三种:一是空间顺序,多用于介绍建筑群或画面。运用这种顺序,可以依据空间位置的转换来介绍被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如黄传惕的《故宫博物院》,说明故宫建筑群处在一定的空间方位上,排列有序,内部建筑有主有次。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按照空间位置安排,先写外部城门,后写城内建筑;写内部建筑时又先写主,后写次。二是时间顺序,多用于说明程序,其中有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时间顺序,是揭示事物发展变化动态的;有的仅是表现观察或制作过程的程序。如崔金泰、宋广礼的《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的。文章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真是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发展演变的过程。三是逻辑顺序,就是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组织安排材料多用于阐释性的说明。因为这类说明文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事理,由个别推及一般,所以结构上常先写状态,再写成因,最后揭示本质特征。如刘兵的《死海不死》,先说现象——传说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把俘虏的奴隶投在死海里,但奴隶却没有淹死;然后解释原因——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再进一步解说死海的成因。

这三种说明顺序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运用的,解说事物时有事理渗透,阐释事理时有事物解说。比如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通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合的,但是在一些部分,如说明粘在铜胎上的图画为什么一般要用繁笔,就运用了逻辑顺序,从热学和力学的角度说明这种工艺制作的原理。

说明文的写作,还要恰当地运用常见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非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列图表等。这些说明方法的运用,在初中阶段学习说明文的阅读写作时都已经基本掌握。

需要强调的是,现阶段说明文写作学习中对运用说明方法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下定义。有时内容表达要求所下的定义能揭示某一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某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因此,定义的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准确无误;定义的表达也必须遵守下定义的语言规范。

还有,这些说明方法在说明文写作中常常是综合运用的。说明事物、事理的方法有很多,在实际运用时,并不是每次仅用一种说明方法,常常需要多种说明方法组合在一起,互相配合和补充,这就是综合说明。综合说明可以更全面、具体而翔实地说明事物、事理。虽然综合说明表达效果更好,但也不能不顾内容表达的需要勉强运用,因为运用说明方法仅仅是达到说明目的的手段,内容决定形式,用什么方法说明要服从内容表达的需要。

二、写作练习:

从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在观察生活时你曾发现自然界的神奇,在学习科学中你也曾注意到令人费解的现象……你觉察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吗?请你选出其中最有意思的两种现象,分别写一段文字说明事理,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每段不超过300字。

2、请依据空间顺序,介绍你所熟悉的一组建筑群或一幅画面;或依据时间顺序,说明你所熟悉的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要求自拟题目,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不少于600字。

写作方法之说明 篇5

说明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对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构造、功用、方法、规律、发展过程等等进行解说,对事理进行阐释,或对人物的经历进行介绍,使读者 对这一事物、事理或人物有正确的清楚的了解。

在写作中,说明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不仅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 、议论文和其它文体中也常要用到它。就是文学作品也离不开说明,如小说中的插话,剧本 中的舞台揭示,诗词前的小序等,都是说明。

说明与叙述、描写、议论的区别在于:说明偏重于科学性、知识性,任务是解释说明某 些客观事物,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叙述、描写则偏重于具体、形象地反映或表现事物 的情状、变化,使人在感知中受到感动。也就是说,说明教人以知识,叙写动人以感情。说 明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例如:人物、山岳、湖泊、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桥梁… …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例如:立场、观点、法令、制度,名词概念,学术流派,风 俗习惯……等等。

例谈说明文的写作 篇6

1. Why the place is famous?

2. What you can do there?

3. How good it is for you?

下面请看以下两位同学的习作:

习作一

Sheng Nongjia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visiting Shen nongjia? You should because it has special attractions.

Shengnongjia is a forest district.① It lies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 3,253 square kilometers. Such a vast area is heavily forested of trees, like fir, pine and hemlock, and also inhabited by many precious animals, like golden monkey, leopard and bear. So it is a wonder tourist attraction, if you want to get close to nature.

Shennongjia is well known for its legend of savages. ③There are some reports showing evidence for them, like their hair and footprints, but there is no one who really has witnessed a savage in the last 30 years.

②The area has many mountains, with an average altitude of 1,700 meters. Because of that, the weather varies from the low places to the high places. The best time for visitors is from June to October. ④But if you go there between December and the next February, you can enjoy the fantastic snow scenery.

Finally, let’s talk about the food ther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ecial dishes that you won’t have in other places, especially its edible wild herbs. That’s really a feast for you! (夏秀)

【点评】

本篇写作有以下这些特点:

1. 开头用词组lie in, 动词cover直接点题:

① It lies in the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 3,253 square kilometers.

2. with的复合结构介绍神农架的地理位置。

②The area has many mountains, with an average altitude of 1,700 meters.

3. 各种句式交替使用:其实在英文写作中,各种句子类型的自如转换也是高考高分作文的一个重要要素之一。该文除了简单句的使用外,还不乏有从句,并列句的句式转换。如③There are some reports showing evidence for them, like their hair and footprints, but there is no one who really has witnessed a savage in the last 30 years.

④But if you go there between December and the next February, you can enjoy the fantastic snow scenery.

不足之处:

1. 应当注意词性:So it is a wonder tourist attraction, if you want to get close to nature. 此处wonder是名词,应当改为wonderful(形容词)。

2. 有些介词的使用过于单一,如like可以使用such as, plus等介词短语或副词代替,从而使表达更加丰富、灵活。

习作二

The West Lak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visiting the West Lake? You should because it has special attractions.

①Known as Heaven on earth, the West lake lies in the west of Hang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It’s a famous urban lake in China. With an average depth of 2.27 meters, the lake is 3.3 kilo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2.8 kilo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The deepest site of the lake can be 5 meters. Two famous causeways, Su Causeway and the Bai Causeway, divides the West Lake into five parts. ②The beauty of the lake not only lies in its lakes, but also in its mountains, the most two famous of which are Mount Lingying and Mount Longjing.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 any poets, writers and even movie directors come here in search of inspiration under the attraction of the lake. ③In addition,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preserved cultural relics here, which makes the West Lake a well-known tourist attrac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n June 24, 2011, the West lake was officially list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You can breathe fresh air, and cycle around the lake. What’s more, one can always has a pleasant chat with his or her friends over the dragon well tea sitting beside the lake. (王芳)

【点评】

本篇写作下面这些特点:

1. 非谓语动词开头简洁明了:

①Known as Heaven on earth, the West lake lies in the west of Hang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在说明文中介绍某一事物时,除了定语从句这一常见句型之外,非谓语动词是一个也不错的选择。

2. 连词巧妙连接,非限制定语从句彰显才华。

②The beauty of the lake not only lies in its lakes, but also in its mountains, the most two famous of which are Mount Lingying and Mount Longjing. 该句用到了not only ... but also这一关联词,而且用到了较为复杂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the most two of which are Mount Lingying and Mount Longjing. 可见作者语言功底的扎实。

3. 介词短语自然过渡

③In addition,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preserved cultural relics here, which makes the West Lake a well-known tourist attrac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除了in addition之外,还有besides, what’s more, additionally等过渡词可用。

不足之处:

1. 主谓一致当注意:①Two famous causeways, Su Causeway and the Bai Causeway, divides the West Lake into five parts.很明显句子的主语是复数,其谓语动词应当为divide。

②文章的结尾有些唐突。似乎意犹未尽。You can breathe fresh air, and cycle around the lake. What’s more, one can always has a pleasant chat with his or her friends over the dragon well tea sitting beside the lake.

现将王芳同学的作文稍加修改作为范文:

Nowadays, travel is a good way of relaxation for people. Have you ever thought of visiting the West Lake? You should because it has special attractions.

Known as Heaven on earth, the West lake lies in the west of Hangzhou in Zhejiang Province. It’s a famous urban lake in China. With an average depth of 2.27 meters, the lake is 3.3 kilo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2.8 kilo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The deepest site of the lake can be 5 meters. Two famous causeways, Su Causeway and the Bai Causeway, divide the West Lake into five parts. The beauty of the lake not only lies in its lakes, but also in its mountains, the most two famous of which are Mount Lingying and Mount Longjing.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 many poets, writers and even movie directors come here in search of inspiration under the attraction of the lake. In addition,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relics here, which makes the West Lake a well-known tourist attrac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n June 24, 2011, the West lake was officially list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Here you can enjoy the amazing landscape, breathe fresh air, cycle around the lake and paddle a boat on the water. What’s more, it always sounds attracting that one has a pleasant chat with his or her friends over the dragon well tea sitting beside the lake.

规划创意文本写作说明 篇7

一、封面设计:

二、规划文本(共7章):

第一章 规划总论

第二章 旅游功能分区规划:定位与分区

第三章 旅游产品项目规划:

第四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住宿、餐饮、娱乐、导览系统等方面

第五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通信、水、电、交通、卫生等方面

第六章 旅游市场营销规划:旅游定位、旅游口号、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第七章 旅游环境保护规划:山水体系、花草等如何保护

第八章 旅游游览线路规划:

第九章 旅游购物规划:

第十章近期旅游发展规划:主要是近五年的发展规划

三、附件

(一)说明书

(二)图件(共8件):

1、区域位置图

2、旅游资源分布图

3、旅游功能分区图

4、旅游项目布局图

5、旅游交通道路图

6、建筑设施小品参考图:关于垃圾桶、公共厕所、道路等设施的图片。例如,一张图可以包含垃圾桶、厕所等各类基础设施,这样的图共需要两张。

7、旅游环境保护图:在功能分区图基础上标出每个功能分区的环境等级

说明事理写作训练教案 篇8

一、训练目标:

1、要把所要说的事理弄清楚。能分析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抓住了事理的本质特征。

2、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先后顺序;事理说明文是阐述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因此写作中应按照人们的认识规律,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地进行说明。

3、要研究说明的方法。说明事理的方法很多,采用哪种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和读者的身份特点来决定,使用能便捷、生动地把事理说清楚的方法。

4、要锤炼说明的语言。说明文具有科学性、通俗性和条理性,说明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练、明白易懂。

二、写作指导:

(一)导入:

事理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所呈现的某方面现象产生的原因、功能及原理,使用方法及构造特点,或者事物的演变过程等,是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它是针对事物的实体性和具象性来作介绍的,是客观地描述事物各个方面的特征。它所说明的对象可以是动物、植物建筑物、食品、书籍报刊等客观存在的物。事物说明文重在介绍事物的特征,而事理说明文则重在揭示事物的本质。所谓“事理”,就是与事物有关的某种道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常常不满足于对事物表象的认识,而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委,这就需要作事理的说明。如何写好事理说明文呢?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二)指导:

1、审准事理的说明对象

弄清说明对象,首先要弄清是写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可以从审题入手。如《食物从何处来》,它的语法结构是“食物‖从何处来”。文章要说明的是食物是怎么样来的。《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雄伟”是个修饰语,指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人民大会堂”是说明对象。由此可以判断出《食物从何处来》是事理说明文,《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是事物说明文。

弄清说明对象之后,就要就题立意——确定中心思想。确定中心思想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是正确。也就是说,我们解说的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要有科学的根据,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次是深刻。深刻是指说明事物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反映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要使读者不仅了解事物“是这样的”,而且要明白“为什么是这样的”。第三是集中。所谓集中就是重点突出,中心明确。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多方面的,感性材料是丰富的,但在确定中心时不能没有重点,没有中心,不能企图在一篇文章里面面俱到。如果面面都讲得不深不透,反而会把中心思想给湮没了。

2、掌握说明的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安排材料,可以用逻辑顺序。因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所以在写事理说明文时,我们必须将文章思路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保持一致,才能适应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习惯。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结构顺序是: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这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组织全文的。在写作时,究竟使用哪种说明顺序,主要是根据说明对象的自身规律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确定,没有固定的格式。

3、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事理是比较抽象的要将基解说得通俗易懂,就要尽量利用人们熟悉、明白的东西来说明。这时就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下定义,用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高度概括,科学严密;举例子,用具体实例说明抽象事理,易于理解;分类别,能完整而又清晰地把握事物特点;作比较,考察异同,鲜明对比;打比方,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列数字,准确简洁;列图表,直观形象,一目了然。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而定。

4、使用准确的说明语言

说明语言既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老老实实地说清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本质,不允许虚构夸大、哗众取宠,也不允许艰深晦涩。说明文的语言应做到“平实”与“生动”的和谐统一,要求准确简练、明白易懂。准确,就是要求完全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不遗漏;简练,就是要求用最少的话扼要地说明事物,不繁冗、不累赘、不堆砌、不做作、不拖泥带水;明白易懂,就是读者易于接受,能理解。

当然要写好事理说明文,除了要掌握上面的一些方法技巧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多阅读报刊的科普文章,了解最新科普动向,既借鉴写作技巧,又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二是要学会观察,分析事物的内部联系,培养我们透过现象提示本质的能力。

三、训练题目: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其实初中教科书中有不少是事理说明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科书不必说了,就是历史教科书中说明前因后果的部分,也属于事理说明文。读了这么多事理说明文,让我们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事理说明文,应该是不太困难了吧。

说明文写作布局谋篇三步曲 篇9

第一步:利用课文,使学生获得说明文结构的感性认识。

初二下学期三个单元的说明文,每一篇课文都是专家们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亮点,都有自己的精彩之处。如果善于在布局谋篇方面合理精讲每一篇课文,合理发挥课文对作文的媒介作用,那么学生会在初二阶段就对说明文有较高层次的认识,为以后深入学习说明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填写表格,来对说明文的结构布局有个感性的认识。学生阅读课文后从整体特征、描写角度、总结写法填写表格。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从“亭台轩榭”“假山池沼”“栽种和修剪”“花墙和廊子”等七个角度进行说明,表现了苏州园林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通过填写图表进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手法:“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但这种印象只是粗略的,是学生初步的、被动的接受的,如果就此为本文的授课划上句号,那么对这一种方法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必需做第二步。

第二步:利用时文,使学生获得说明文结构的理性认识

学习写作方法首先是课内教材,但整个初中载入的说明文大都集中在第四册教材中,总共也不过十篇,这显然是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发现自读教材、阅读训练中选入了大量富于生活气息、反映当前时代风貌的优美时文,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时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举一反三,运用课外阅读进行补充。为了巩固“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这一布局谋篇的方法,我就精心选择了文质兼美并且在写作手法上与《苏州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晋祠》,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学生很容易模仿苏州园林所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并总结写作手法,进一步把握了说明文的篇章布局和写作手法。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和扩充课内所学的东西,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鉴赏能力。

一种知识或一种能力只尘封在脑海里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生命在于流动,在于运用,所以,第三步才是最关键的。

第三步:利用作文,使学生对所学方法进行升华运用。

对于学生来说,写说明文是全新的尝试。“模仿”是最佳途径之一,而课文是摹仿的最佳样板。让学生按照已掌握的某种布局谋篇的方法先进行套写,可以让说明文的“入门”变得较为容易,虽然开始会有些生搬硬套,甚至显得僵硬可笑,但是“套”来“套”去,就会由生变熟,就会驾轻就熟,就会生发出许多创造性来。在指导学生练习写说明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摹仿《苏州园林》和《晋祠》的写作手法,说明我们学校的特征。我先指导学生回顾了“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手法,然后指导学生同样用表格先为自己的作文设计提纲,请一位同学板书自己的提纲,请其余同学品评,然后进行写作。在批改学生习作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90%的同学写作思路非常清晰,“从多角度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运用得非常到位,这对第一次写说明文的初二学生来说难能可贵。

其实,三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不同的布局谋篇方法,如果能认真领会编者的意图,并且灵活学习和运用,一定会受益匪浅。例如第二篇课文《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型的运用“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来布局谋篇的文章。教师可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初步学习这种方法之后,利用自读课本中的《苏州园林》巩固这种写作手法(凤章先生所著《苏州园林》从苏州100多处园林中举出清幽古朴的沧浪亭、以假山为胜的狮子林、诗情画意的拙政园、华丽的留园等四处典型园林为例,来说明苏州园林“各有个性,各有自己的美”的总特征)。最后,指导学生运用“举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说明当地某种特色事物的特征。

新教材把阅读和写作单独分开,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化和发展化,但不要把课文和作文当作语文的两条平行线,因为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语文教育的规律决定了读写结合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读写结合的必要性,把两者割裂开来,犹如把人的耳目鼻舌割裂一样可笑。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其实,语文教材除了有“例子”之功,它本身就是一道文化大餐,是学生精神世界里一抹亮丽的风景,思想新,结构新,设计新,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描红”的最佳“字帖”,是作文的最好媒介。

事物说明文写作 篇10

牵牛花的子叶是无毛的,呈鸭掌形。后来长的真叶会随着茎越来越多。真叶毛茸茸的。绒毛很硬,摸起来带有喇叭感。叶子越来越多,把我家的窗口封得严严实实。它开的花总会引来一些蝴蝶和蜜蜂。花凋谢,果实里的种子虽然没有夜来香大,但开的花、叶子和植株都比夜来香大。

但牵牛花的茎总是抢了叶的“镜头”。茎和叶一样,也是那种看着非常舒服,也带有具有保护作用的刺。你远远地望去,就很被那根绿色彩带给迷住。

牵牛花的茎要缠绕在其它物体上,茎就会不停地长长。茎的生长方式特别有趣。由于它的末端有个“Y”形的树枝状的头,会妨碍生长。所以茎生长时这个头会脱落,一个生长阶段结束后会重新长出一个头,好像是为了量身高时多个三、四厘米。因此你很难在牵牛花上找到这个头。有一次,我拿剪刀去剪头,过了一周变成了三个头;我把三个头剪去,却变成了八个头……牵牛花就是这样不断地分枝的。即使你不去剪,它也会分枝的。

牵牛花的茎要是没缠绕在物体上,茎会慢慢变黄,变细,萎缩,最后变成一根干柴,一点儿水分也没了。缠牢物体的,茎会变成红色,然后变成紫红色,最后变成深紫红色,绒毛也会越来越少,绿色彩带升级为四色彩带。这个彩带会来势汹汹地缠住凡所到之处,连其它植物的茎也不放过。如果你认为你能徒手扯断它的茎,那就是妄想。不管风吹雨打,叶子飞舞,只要被它缠绕的物体不断不倒,它也能始终不断不倒。

说明文的写作思路 篇11

一读抓纲——整体把握说明点

说明文写作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读者某个事物或某个事物的某方面的知识。而作者传达的这个知识,就是说明点,也就是说明文的中心思想。那么怎样把握它呢?方法主要有三:

首先可抓住文章的标题明确说明点。俗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说明文的标题往往揭示了说明的中心。先看总标题:《奇妙的克隆》,可知是有关神奇的克隆技术的知识介绍,以揭开“克隆”的秘密;再看内容,全文用了四个小标题:克隆是什么、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克隆绵羊“多利”、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你只要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会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其次可抓住文章的结构归纳说明点。一般说明文往往都会围绕一个主要问题或内容进行说明,而有的说明文则需要我们把小说明点归纳起来,构成全文的说明点。例如《奇妙的克隆》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从不同的侧面说明克隆,除了我们前面说的抓小标题外(或者假如像有的文章那样就没有小标题),我们也可以根据四部分的内容结构把它归纳出来。即克隆的含义、实验、发展与好处等。

另外可抓住说明的顺序弄清说明点。事物事理的本身是有其顺序的,人们认识事物事理也有一定的顺序,因此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有助于弄清说明的中心。例如这篇课文主要是阐述事理的,无疑采用的是逻辑顺序: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文章的中心也就一目了然。

二读精析——细部研讨方法点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说明文,就应当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并搞清楚各种说明方法的联系和作用,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说明的内容和文章的结构。我们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可以先从全文上提领各部分的说明方法。不妨列出表格,以一览无余。二是可以抓住重点段落,精要分析具体的说明方法。例如:在“克隆是什么”一小节里,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把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三读品味——捕捉咀嚼情感点

与其他文体一样,说明文中也同样“说”着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这也正是我们理解课文所不可或缺的。《奇妙的克隆》是生物学家谈家桢写的一篇科普文章。学习这篇

课文,既要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更要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还要在此基础上,对科学这把“双刃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了说明什么是“克隆”,作者精心组织材料,把“克降是什么”“克隆技术的发展脉络”“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克隆技术如何造福人类”介绍得清清楚楚。但是作者又不限于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是融入自己的赞赏之情和严肃思考。具体地说,本文既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科学知识,又展现了包括我国科学家在内的“科学精神”,同时又引领读者全面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阅读时,我们就要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加以体味。

例如:(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度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7)“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地考虑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这些句子,无一不体现出神圣的“科学精神”。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虽然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类文种,但若没有其他表达方式(如叙述、议论、描写等)的恰当配合,则无法圆满地完成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而从学习写作说明文的角度讲,如果能确切了解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在说明文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准确使用叙述、议论等方式来辅助说明,说明文就能写得有声有色,文采斐然。(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0年第3期《说明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文艺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初中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

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4)无中生有,就是利用考生的思维惯性,诱考生用想当然代替清醒的理性思考。

解题的程序,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先读原文,完成3个任务:(1)了解文章大意,即说明的对象,各段之间的联系,作者的见解及相关材料。(2)给段落标上序号。(3)给重要句子和关键词语做上记号。其次,读题干很重要,要给重要词语做上标记。如1999年卷第1题,可做如下标记:“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种假说,对这种假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标记。第一处是命题点所在的位置,第二处是试题考查的内容,第三处是选择答案的标准。

第三,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1题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较选项找出差异是最后一步,即完成答题。如第1题b项说:“比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变化。”漏了“调节性”几个字,与文章原意不合。

说明文阅读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够确定。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排除法,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案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被排除的依据,须具备2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

类推法,适用于部分选择题。根据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

2、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这种知识,或者来自有关科学研究资料,或者是亲身实践、调查、考察的所得,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应用性说明文一般只要求说明事物的特征,阐述性说明文则必须揭示出问题的本源和实质。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中国石拱桥》属于前者,它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征。《大自然的语言》属于后者,文章科学地说明了物候学知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篇二:说明文写作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写作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

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

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二、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第一,内容上的科学性。说明文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以确凿的材料为依据,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的条理性。事物和事理有时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为了给读者以明确的认识,说明其特征时必须有一定的条理和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也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种说明顺序往往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所以阅读说明文时,理清结构层次与把握说明顺序是一致的。

第三,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语言表达“失之毫厘”,其结果就会“谬以千里,所以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无误,给读者以科学的认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说明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门学科的教科书、科普读、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是说明文。可以说,说明文和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趣味性。元大鹰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入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

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

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二)抓住事物特征: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那么,如何把握事物的特征呢?也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人民大会堂”,也指出其特征“雄伟”;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如《食物从何处来》一文,标题指出说明对象“食物”,同时引领读者阅读课文,不难看出“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一句点明了“食物”的特征是“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如《天气陛下》一文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称天气为“陛下”,生动有趣地说明了天气的威风。

(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编辑本段]说明文整体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1、说明文的结构: 连贯式、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2、把握结构的意义。说明的顺序

1、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

2、弄清顺序的意义。说明的方法 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4.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5.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和描写要区分开,两者虽一样,不过是在不同的文体中的。)

8.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9.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10.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说明文的语言

1、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2、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3、说明文语言要点:

表约数、表消息来源、表程度、表频率、表范围、表猜测。[编辑本段]分析说明文

第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从而区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进一步理解说明内容。接着还要重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是分析一篇说明文的关键。只有准确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说明对象,以此为突破口,进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中心内容。要 准确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必须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仔细揣摩关键词句(中心句、过渡句、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以及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第二,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并不复杂。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理清结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说明顺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有时一篇文章可交叉使用几种说明顺序,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又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 辑顺序进行说明。各种顺序在语言上都有一定的标志。阅读时抓住有一定标志作用的语言,可以更加顺利地分析说明顺序。总之,说明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分析时可同步进行。

第三,分析说明方法。为了说明清楚事物的特征,须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阅读说明文,了解它采用的说明方法,一要看用怎样的说明方法,说明什么对象,有什么作用,二要看所用说明方法是通过怎样的语言形式表达出 来的,这样分析才透彻、扎实。

第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当然,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色的,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以此为据,可概括为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式。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

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注意摘取原文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篇三:初中说明文写作技巧指导

初中说明文写作技巧指导

(编于2013-11-29)

一、说明文的类型: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二、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三、说明方法: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ü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五、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六、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

“此外”等词语

七、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ü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八、初中说明文语言

类型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

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类型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

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

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上一篇: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下一篇:让孩子学着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