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点评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作文点评(共10篇)

初中作文点评 篇1

从远处仰视大粮山,是一片片翠绿的树林与蔚蓝的天空交织成的一幅壮丽的图画。我们走到大粮山广场,只见广场东西各有一座古建筑,建筑前有一个喷泉池。广场中央有一个大鼎,前面写着“和谐鼎”三个字,鼎两旁各有一根盘龙柱,柱上的龙刻得栩栩如生。

广场前面有许多依山而建的台阶,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个呢!顺着台阶向上爬,便到了一个平台上,可以看到一尊巨大的红色廉颇像,高达两米半呢!只见他神态庄重,手握一把将军刀,显得威风凛凛。像后有一些赞美他的诗。我站在平台边上俯视下方,只见整个高平城尽收眼底,一座座楼房变小了,一辆辆汽车小得像小甲虫似的,连米山水库也变成了一泓清水。

再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进门可以看到两位风云人物,他们手持擒妖法宝,面目狰狞可怕。前面就是廉颇庙了,到了庙门前便可看到一尊廉颇彩塑,只见他凝视远方,似乎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又像在考虑如何突破秦兵的包围圈。在他的旁边还有四尊士兵像,他们紧握手中的铜戈,一个凶猛,一个严肃,一个威武,一个神气。

在半山腰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大粮山环山文化长廊,由几十根圆木红漆柱子撑着,廊顶还有一幅幅精美的画,似乎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夕阳红着脸儿,慢慢地向西边沉了,天空中的片片浮云成为美丽的晚霞。此刻大粮美景已尽收眼底。望着大粮山,我在心里说,再见了,大粮山,你会变得更美,等我们这一代儿童长大之后,一定会把家乡、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初中作文点评 篇2

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数学作业是课下的复习和实践, 约束性相对较小, 所以一定要有趣味性来促使学生去主动完成。教学实践中, 笔者通常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的问题, 换一种作业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便于让学生通过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一) 设置趣味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习题作业早已让学生心生厌烦, 所以我们设计的作业要灵活、开放, 既能让学生回顾知识, 又能提升他们思考和动手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生认知的契合节点, 然后发散思维, 结合动手体验进行作业设计, 将知识点融入到趣味性的特色作业中来。比如, 在教学鲁教版初一数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 笔者就结合学生善于动手的特点这样布置作业: (1) 联系课堂所学知识动手做一个立体图形, 然后截取一个截面, 并附上一份数学描述和问题思考。 (2) 就地取材, 雕刻一个埃及金字塔, 然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仔细观察, 分别记录能看到怎样的图形? (3) 用一根细线和六颗小钉画出棱柱的底面, 然后动手制作一个棱柱, 看一看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的大小和形状是否一致, 棱柱有几个侧面, 它们分别有几条边?侧面又是什么图形?底边与侧面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这样设置作业, 摆脱了给学生布置许多习题的模式, 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鼓励和指导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并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灵动的模式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技能。

(二) 设置尝试作业

从观察、思考到尝试实践是数学认知的基本过程。我们布置作业不仅仅是要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还要启发他们去尝试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解。我通常给出蓝本,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最终延伸问题理解。例如, 教学《因式分解》时, 针对学生的理解状况, 笔者以“-x2-4y2+4xy分解因式的解题方法”为演示蓝本, 然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 说一说如果将这道题调换成“4xy-x2-4y2”应该怎样解决?启发学生经过思考掌握同类数学因式分解的解决方法。此外, 我们还可以将文本中的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的推理和应用设置为课外实验型作业, 鼓励学生多动脑、勤动手, 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 设置综合性作业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教学的要求。当前中考数学越来越侧重开放性综合探索试题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不能让学生拘泥在表层的练习和浅显的动手操作中, 要敢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设置综合性作业, 让学生完全体验这样的知识运用的过程, 才能使作业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 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后, 我们可以布置综合性的数学作业, 让学生通过阅读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 然后照着先人的方式和方法去测量校园内旗杆的高度。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也契合了初中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比猫画虎, 理解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运用所需要寻找的必要条件, 掌握了从知识到运用的技能转换, 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 培养了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规范作业点评方式

作业点评是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学好知识的点睛之笔, 所以作业点评一定要科学合理, 要能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这样才能有效指导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提升数学技能。

(一) 构建作业反馈档案

建立作业反馈机制是使作业弥补学生知识漏洞的手段。作业点评首先要能了解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基本情况, 然后从中发现学生的作业的优点, 进行表彰, 也要发现学生知识漏洞, 及时讲解和弥补, 这样, 才能让学生通过作业点评和反思相互学习, 得到长足的发展。具体而言, (1) 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 分析错误原因, 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 (2) 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 及时在全班进行交流; (3) 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 学生向教师反馈优秀的作业布置内容, 有利于教师改变作业布置的方式和内容。作业信息档案能使学生更清晰地认知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

(二) 灵活互动的批改方式

长期以来, 全批全改的作业批改方式使得教师负担极重, 耗费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和精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尝试“1+x”的批改方式这种作业批改模式就是要选择班级小组内的一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 然后, 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和修改。当然小组长的任务就是要根据教师批改的“其中一名组员”的作业情况组织作业修改活动。为公平起见, 教师应该轮流批改组员的作业, 还可以任意抽取一组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 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情况。

上文是笔者结合一线教学实践针对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和点评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总而言之, 作业不但可以帮学生回顾知识, 还能让我们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作业的设计和讲评。只有让作业符合学生认知和发展需求, 才能让学生通过作业完成知识迁移内化, 提高数学知识运用能力。

摘要:适当的作业是对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是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的必由之路。但是当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往往沿袭一刀切的模式, 没有趣味性和层次感, 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认知需求, 因此设计和批改数学作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完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及点评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趣味作业,尝试作业,综合作业

参考文献

[1]王瑛.如何设计及批改初中数学作业[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 2013 (2) .

初中作文点评 篇3

一、时事点评的时间安排

笔者選择的是用上课的前五至十分钟进行,这样主要是考虑不影响每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时事点评的方式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这样做的,按照学生花名册的号码顺序,从一号开始,每节课点两名学生进行近期的重要时事播报,播报完后学生可自己点评,或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三、时事点评必须从七年级开始,直至中考前

也就是说,学生进入初中,就必须每堂课要进行时事点评。通过专门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解这一题型的能力,做到熟能生巧,心中不慌。

四、时事的内容要求

1,注重它的时效性。

时事素材不应时间过长,而应当选择近期国际国内大事,或生活周围的事情。

2,注重它的新颖性。

这主要是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学生点评的兴趣、欲望,便于课堂上这一教学的开展。

3,注重它的实效性。

如在七年级讲《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时,让学生在报纸上精选有关初中生不珍爱自己的生命的时事,让学生明白道理:生命是第一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等等。如在九年级讲到责任时,让学生寻找一些勇担责任的时事素材,如郭明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注重时事素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尽量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寻找素材,这样学生对所选择的素材既熟悉,点评起来又有想法、有观点、有火花。

五、时事点评应注重差异化,不同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

七年级,笔者对学生在寻找时事素材时要求较少,只要大家感兴趣的都可以;也不要求点评时有政治术语、观点,从一方面点评就可以。

八年级,笔者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在寻找素材时一定要与最近学过的政治知识点有联系,应从多角度去点评,而且必须用到书中的知识点。

九年级,选素材要求较高,最好是初中政治知识几大模块中的一块。点评时应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且观点必须是政治术语,简明、精炼。

当然,毕竟时事点评是一个新生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也有一些困惑的地方:如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总是不愿意播报时事,造成课堂上冷场的尴尬;学生点评的观点不尽如人意,有时有些牵强;有时又过于主观性;有时又过于口语化等等。

关于初中满分作文及点评 篇4

【满分作文二】带您去看花海

昨日之时,你教我草长莺飞,细雨朦胧。

今日之时,我教你细数花名,测天看云。

仍记得小时候,父母外出,外婆你总是在乡下带着我忙农活。正当夏时,天气炎热,忽然一场大雨,你放下农活,笑眯眯地翻过我趴在床板上的身子,说:“囡囡,热了吧?走,外婆带你凉快去。”一个激灵,鱼跃而起。外婆打着把破旧的伞,肩上骑着小小的我便出了门。外婆所说的“纳凉好去处”竟是村里的一片莲藕地。地是小方的浅池塘,有一间破木屋,我们进去时已湿了身,外婆顺手摘了片荷叶搭在我的头上,浅浅的荷香,仿佛我就正是荷花欲开时刚醒来的花仙子,我离荷塘多么多么近啊!大雨冲刷了盛夏的暑气,连人身上的毛孔都是清凉的,溢着花香的。

荷花淡淡开,在风雨中舒展姿态,绿色的裙摆随风扬起。我偎依在你怀里,糯糯的声音问道:“外婆,为什么下雨了就会凉快?为什么荷花夏天开?为什么… …”“哎呦,可问怕外婆了!外婆哪里知道些什么,外婆只管晓得看看天,就知道明天下不下雨。”“那后天呢,大后天呢?”我追着问,你捏了捏我的小脸,说:“那要等囡囡长大后才能教外婆了。”我心中略有惆怅,这片荷塘已离我有些远了。

是啊,长大了,我会了。我会牵着你去散步,瞧见路边开得正烂漫的小野花,我可以指着它,告诉你:“外婆,那是覆施子,有清热解毒之用… …那是金钱草,因为它的叶子圆圆的像铜钱……”你笑而不语,脸上尽是自豪。你突然看看天,我知道你想看清天上的云是怎样的状况。但你眯着眼,总是看不清,觉得天更远更远了,自嘲的说道:“哎!老了,眼睛不中用了。”我拍拍你的手背,翻了翻手机里近几天的天气预报,说:“外婆,明天又是晴天呢,这个星期都不会下雨,我们去看荷花吧,我可以告诉你荷花有哪些药用价值哦。”我扬了扬手机,天空就在这里,自然也在这里,不远。我们可以离那片荷塘更近。

很感谢你,带我去看荷赏雨,让我亲近自然,获得感性认识;现在,我带你去看荷花成片,给你数数荷花的药效,让我们理性认识自然,不必遗憾。

初中生作文加点评评语 篇5

来到鱼池边一看,呀,这里的人可真多呀!池边许多小朋友已经在喂鱼了呢!他们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就站在旁边看,许多游人也在围观。只见他们一撒鱼食,就有大大小小的鱼儿一拥而上,争着来抢鱼食。我看着,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掏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鱼食。

我来到一个较僻静的地方,抓起一打把鱼食往鱼池中一撒,首先只有几条鱼儿在水面来抢,不到一会儿,居然涌出了许多的鱼脊背来,似乎是它们有一种秘密电话似的,只要那里有人撒上一大把鱼食,立刻就有热心的鱼儿将它们的亲朋好友召集起来,赶扑食场。

看,这条红色的大鱼可真大呀!它那庞大的身躯一挤就占了好大一块空间,它的尾巴还不停地摇摆着,溅起了许多的水花。它张开大嘴,“嘟嘟嘟”地就吃了好多面包屑,边吃的时候还边横冲直撞,使得其它的小鱼无法接近。哼,原来这家伙想吃独食呀!我偏不给你吃!于是我等它游到左边的时候,将鱼食撒在右边,等它游到右边的时候就将鱼食撒在左边。结果这条大鱼游来游去的,就是吃不到鱼食。过了许久,这条鱼似乎明白了我的意图,悻悻地走了。

大鱼走了之后的水面,似乎也安静不了许多。小鱼们争抢得十分热闹。这时,一条黄色的斑点鱼游了过来。我一撒鱼食,它竟然来了个“鲤鱼跳龙门”,蹦起好高,在半空中接住那鱼食,然后跌在水中,溅了我一身水。你说,这小家伙逗不逗?

望着那些五颜六色的鱼儿,它们生活得多单纯、多愉快呀!

初中作文点评 篇6

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点评发言稿:对两节课的点评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大家感谢市教研室领导——时老师,邹平教研室领导——杜老师,以及美丽的礼参中学的领导,给我们大家提供了一次绝佳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使我们受益颇多!

昨天下午,我怀着学习与鉴赏的心态观摩了四节好课。现只对其中的第1节和第3节课发表一下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由于两节课的执教者都是市级优质课的获得者,所以他们的教学设计和基本素质都很高,学生的表现也很好。本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物理老师,由于水平有限,不敢过多地进行评判,点评只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行和授课者批评!

先说一下这两节课的内容,第1节宋老师执教的是一节新授课,引导学生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等内容;第3节徐老师执教的是一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梳理了欧姆定律一章的重点知识。

下面,我从教师素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与实施四个方面分别评一个这两节课。

第1节 功

一、教师素质

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板书简洁,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且效果良好。

二、教学理念

综观整节课,可以看出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基本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标基本理念。如教学伊始,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书本、文具盒等感受做功,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交流,领会什么是力学中的功。这些器材易得,效果良好。

宋老师授课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了的聪明才智。教学中主要使用了“问题引导→学生活动→问题引导→学生活动→”这样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思维不停步,逐步将学习引向深入,实现了高效教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概念课的高效教学样板。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学生特点和本地教学实际将教学目标细化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课程标准中对“功”这一知识的要求:

3.1.3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2.2知道机械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机械功的含义。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宋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点明“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但在教学中确实是结合实例进行的。

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也非常合理。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中,宋教师以故事引入,激趣引新,然后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设计了前后连贯的五个活动:感受功、描述功、分析功、计算功、深化功,利用学案和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进功的世界。这些活动突出体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的活动比较充分,符合概念课的设计理念。最后盘点收获,进行总结。

整节课的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思路清晰,各环节的设计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均以实现本节课的某个小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疑惑1:引课的故事是否合理?这个故事越听越像个故事,不论是将30斤大米运回家,还是将一大桶水提回家,从物理学角度来分析,“大米”和“大桶水”的位置改变都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这个改变物体位置的力肯定做了功。所以说,“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没有做功”这一说法是不严谨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

疑惑2:物理符号和语言是否范?物理量应该是斜体,而单位应该是正体,课件中忽而正体忽而斜体。教学中的语言“W2做的功多?”应该是“力F做的功”。

疑惑3:焦耳简介是否过简,展示文字介绍后没等我读完一行,教师即可始问:你从焦耳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2节 欧姆定律复习

一、教师素质

徐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普通话好,教态自然,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擅于使用肢体语言,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特别是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能力。徐老师特别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尊重,注重启发引导,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开展教学。能熟练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二、教学理念

徐老师这节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做到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活动敢放擅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展现了较好的课堂调控能力。

本节课,以电学中的两大实验为中心进行展开,体现了物理课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对“欧姆定律”这一知识的要求: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道电流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

3.会利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目标的制定基本上是科学的,虽然没有说明“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但本节课是复习课,徐老师在教学中对两大实验的细致分析已体现了这一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虽然不能实现“理解欧姆定律”这一目标,但本节课已解决了一部分,后面跟上的习题课就会继续解决这一问题。

四、教学设计与实施

本节课,徐老师以实验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利用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复习了欧姆定律(问题1)、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问题2)、伏安法测电阻(问题3)。

从目前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对电学实验复习的认识是浅层次的,不经教师引导,很难深入达标。

目前中考对电学实验的考查要求,不仅让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还要求学生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

徐老师这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步一步,一步二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大实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达到课标和中考对这两大实验的考查要求。

现在初中的复习课很难上,一是因为时间短,内容多;二是没有一个好的模式供借鉴。徐老师利用这节课,为大家提供了一节复习课的样板课,纯干货!这样的知识复习课,后面再加上一节习题课,效果肯定棒!

疑惑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复习时,是否应该对适用条件“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进行强调?这可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关键部位!

疑惑2:对画电路图的规范性是否应该加强?比如用直尺画。对学生画错的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的处理能否更加深入?U=IR。

疑惑3:多次测量的意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课件展示太快了!(连电路和展示答案)

初中作文点评 篇7

关键词:社会教师,解题能力,技能

近日,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普陀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举行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竞赛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

本次竞赛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解题能力;第二部分是教学基本技能;第三部分是教案分析。这三部分中第一部分考查的是老师专业文化知识功底;第二部分考查的是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第三部分考查的是老师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作为老师具备以上三种能力是必需的,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以上的三种能力是要出色的。下面根据阅卷反馈的信息, 对参赛老师的答题情况作一简单的点评, 以期给广大青年教师今后的努力提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解题能力

在卷面上出现的是一道地理题 (题目略) 。这道题考查的是:读等高线图的能力、从图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气温与垂直高度的变化关系、人地关系等知识。从答题情况看, 广大参赛老师答得都很好。教师可根据示坡线判断为山地, 从气温与海拔的关系判断气温, 从指向标看河流干流流向, 从等高线疏密判断海拔高度, 从植皮、作物判断气候类型。

历史题 (题目略) 。这是一道材料阅读题。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史民主政治进程中几个著名党派提出的观点、及其对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 并概括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特点。从答题情况看, 老师们都能很好地把握第1问。但在答第2问时, 个别老师缺乏概括, 答不到要点。原因是对这些历史现象厘清线索。其实, 这一内容是初中中考经常考到的, 作为老师应该有这个知识储备。必须要把着眼点放在“当时中国正处在危机这一时代背景”中。为了救亡图存, 中国的民主进程从晚清的清廷就开始了, 到康梁的变法都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制;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提倡的是学习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他们的观点是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 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 即人民民主专政。

二、有三大题

第一题是画简笔画;第二题是题目评论;第三题是课程标准解读。这三道题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经常用到的, 也是起码的基本功。但在实际答题中, 却难倒了大多数参赛老师, 这是不应该的, 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一题, 画简笔画。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很多:普通话水平、 讲课的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与学生谈话的方法与技巧以及板书的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简笔画 (简称“三字一画”) 的速度与技巧、 解题的能力与速度、题目的评论与筛选、学生解题指导、电脑的操作等等。现在的社会大家都沉浸在“浮躁”的氛围中, 衡量一个老师的标准变得越来越简单———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于评价老师的方法和内容简单, 导致老师都朝这个简单的标准去努力, 去拼命地抓学生成绩。几年下来有些老师的学生的成绩出不来, 教学业务水平又提不高。这样毁掉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老师。事实证明, 很多青年教师不知道什么是老师的基本功。通过这次教学技能竞赛, 广大青年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 并在这方面付诸于实际行动“潜心”修炼。

第二题, 题目评论。评论题目过去很少碰到, 所以在答题时给出下列提示:从题型、涉及的考点、考试要求等方面着手。从答卷中看, 有些老师顺着提示作了一些评价, 也取得了好的分数。但更多的老师还是寥寥几字, 句不成文, 自然不得高分。其实, 对于这道题的评论可以从几方面着手: (1) 从题型的角度。该题是由一张图片, 通过3个不同梯度的填空、设问等形式组成。可以说“图文并茂” 等。 (2) 从涉及的考点看, 将中考说明中几个重要的考点糅合在一起。如“从图上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中国几个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现象”“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等。 (3) 这道题不是简单地将这些考点合在一起,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看、分析, 解答问题, 涉及中考的A、B、C三级要求。题目既有广度, 也有深度, 更有区分信度和区分度。 (4) 这道题的不足和商榷。个别老师在答题时涉及了这部分内容这十分可贵。通过这次活动, 教师应该要加强解题指导:①分析这道题涉及了哪些知识, 厘清知识间的线索, 分清哪里是重点和难点。②作为学生要解这道题, 应该有哪些知识储备, 用哪些方法来解, 有什么技巧等。③老师要完整地解答这道题。④通过什么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去解答, 细化解题过程。

老师会解题会评论题目, 对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老师能从题海中甄别、筛选出符合自己学生特点和能力的题目, 就不会毫无目的地向学生布置作业, 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老师就能自信地走进教室向学生讲解问题, 而不是手拿现成的答案去向学生宣读。

第三题, 课程标准解读。从答题情况看, 广大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很少看课程标准, 更谈不上研究。历史与社会学科为达到课程目标, 制订了“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关系是“相互联系, 互相支撑, 缺一不可”, 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是课程的最高追求。课程目标是灵魂, 内容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管三年, 内容目标管一年。新修改后的内容目标更明了, 更具操作性。它呈现的特点是:左栏为内容目标, 表达规定性要求, 行为主体是学生;右栏是“提示与建议”, 与各项内容目标相对应, 包括“要点提示”和 “活动建议”, 表达指导性要求, 行为主体是教师。大家一定要认识这层关系: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内容目标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 这是具有逻辑递进的关系。看懂了这层关系, 我们就能在平时教学中知道每节课在初中三年里的地位与作用, 就能知道作为老师不能只关注自己任教的一个年级。

三、教案分析

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丝绸之路》案例为例, 这部分有3题。第1题:请你简评该教案。第2题:请你对该教案的不足之处进行再设计。第3题:请你为该教案撰写一个说课提纲。这是一道通过一个案例解决三个问题的连环题目, 老师的真正水平和能力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1题:请你简评该教案。要对教案进行评论, 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对教案的理解。试题中给出的案例是《丝绸之路》。这一课题出自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理解这一课的课程标准、内容目标, 会写教学目标。要了解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要知道这条路对东西方、 农耕文明交流的作用等。第二个前提是要知道一篇教案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 一篇好的教案各部分是怎样撰写的, 它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思想实施教学的, 各个环节又是怎样衔接和处理的等。这既是一个反映老师教学设计的能力, 又是评委的评判标准。从答题看, 大多数老师只是简单地写出几个部分, 从而导致评论不全面。这个案例从表面上看, 是一个常见的教案, 看不出有多大的问题。但仔细研究却能发现很多问题。如, 教学目标不完整、没有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单一、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刻, 最后部分没有拓展等。

第1、2两题是老师教研活动经常遇到的, 也是展示老师水平的重要标准, 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课堂和讲台是老师生命和价值的所在!提高课堂效率是老师永恒的话题!期待着教师们走进《名师点评》。

第3题:请你为该教案撰写一个说课提纲。“说课”这一形式的出现已经有好些年了, 无论在教研活动还是老师招聘、教师进城考中都有。就是这个常见的形式, 却难倒了大多数参赛老师。答题中只有参加过老师招聘、近几年参加进城考试的人, 能写出一个较完整的提纲, 其他的就不知如何来写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说课提纲的格式与规范不了解, 答题时只凭感觉写;另一个是说课的对象不清楚。大家习惯了上课的对象是学生, 而不知道说课的对象是评委, 是专家。把评委和专家当作自己的学生, 人家能接受吗?!难怪有人感叹:越是老教师越不会说课。

英语作文点评指导 篇8

中央号召创建节约型社会,可是校园内浪费现象仍然严重。请按照以下要求写一篇作文,作为在班会上发言的演讲稿,号召同学们从我做起,杜绝浪费。

提示:

1. 浪费现象:水、电、食物及其他;

2. 危害:自身性格,父母经济负担,自然资源等方面;

3. 扼制浪费现象的措施:由自己提供。

要求:

1. 词数:150词左右;

2. 作文的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3. 不要逐字逐条翻译,可适当添加内容,组成一篇通顺连贯的短文。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some students have tap water running after washing hands or clothes and leave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time, which causes a huge waste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二、 学生习作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some students have tap water running after washing hands or clothes and leave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time, which causes a huge waste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Some students order too much food and leave a lot of leftovers on the table. Some ask their parents a lot of pocket money and spend too much on snacks or drinks.

The bad habit of wasteful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ir own character. It adds financial burden to their parents. The world’s limited natural resources will be used up soon.

In my opinion, we should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the serious situation. We should educate the students to form the good habit. We should start with ourselves and take the lead in reducing the waste to save everything.

三、 整体点评

1. 文章涵盖了所有要点内容。

2. 文章结构层次分明,三段分别说明了存在的浪费现象、浪费的危害及自己提出的解决措施,但缺少句子间及段与段之间过渡性的连接词,行文连贯性不强。

3. 使用了一些高级词汇,如have an effect on, add to,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take the lead in doing sth.等,但还存在一些词汇搭配和语法上的错误,如第一段中“ask their parents a lot of pocket money”缺少for,该结构应为“ask sb. for sth.”;第二段中“the bad habit of wasteful”应改为“the bad habit of being wasteful”,因为of是介词,后面接动名词。

4. 文章第三段中重复使用了“We should ...”句式,比较单调。

四、 原文修改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some students have tap water running after washing hands or clothes and leave lights on during the daytime, which causes a huge waste of water and electricity. Other students get into the bad habit of ordering much delicious food in the canteen, but they don’t eat them all, leaving much on the table. Still others ask their parents for a lot of pocket money. So it is high time we had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the bad habit of being wasteful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 students’ own character. Secondly, it adds financial burden to their parents. Last but not least, it also exhausts the world’s limited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and electricity.

But how can we reduce wast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only when all of us are fully aware of the seriousness of the waste problem can the situation be alleviated. It is necessary for schools to educate every student not to waste anything in any form. Meanwhile, every one of us should start with ourselves to fight against waste. It is not until all of us are involved in the activity that we can bring the situation under control.

五、 修改分析

1. 第一段用some,others和still others三个递进的词将浪费的三种常见情况清楚地展现了出来,并在段尾使用了“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这样承上启下的句子,使得文章上下文连贯,衔接自然。

2. 第二段的三个连接词in the first place,secondly, last but not least将三个理由清晰地呈现出来。

3. 第三段用提问的方式激起读者的兴趣,并运用了一系列高级句式,如only when all of us are fully aware of its seriousness can the situation be alleviated(倒装句);We feel it necessary for schools to educate every student not to waste anything in any form(形式宾语);It is not until all of us are involved in the activity that we can bring the situation under control(强调句)。这些较为复杂的句型的运用将文章推上了一个档次。在并列观点之间使用meanwhile这样的过渡词也使得文章自然流畅。

六、 总结指导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通常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审题;第二步,构思;第三步,动笔。以这篇文章为例,审题的过程首先是确定这是一篇叙述加议论的文章,主时态是一般现在时;构思的过程就是将文章的框架搭好,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篇短文结构鲜明:第一段陈述现象,描写学生浪费的细节;第二段分析造成浪费的原因;第三段陈述自己的观点。最后下笔之前最好能先拟出提纲,将准备用的句子和短语写在稿纸上,然后根据提纲连词成句。

这三个步骤可以概括如下:

审清题目,提炼要点

揭开面纱,搭成框架

初中作文点评 篇9

今天,学校对全市进行理科教研活动,息技术边老师上第二章第三节“文件和文件目录”,会后,听课教师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点评,老师们充分肯定边老师的基本功和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表现,同时也对多个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下面,我就几个有关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思维、教学策略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不详细讲,是个疑问或错误,详细讲,容量太大,没有时间,也不是本节重点。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本节例1:教师打开窗口,进行改变目录的操作,要求学生观察窗口内容有什么变化,哪里有变化。学生观察后,一致回答:地址栏有变化,教师予以肯定。评课时老师提出不止此处有变,标题栏,状态栏也有变,应提及,否则不正确。例2:新建文件夹后,教师要求学生改变文件夹名称为中文,学生在切换输入法之后,发现文件夹名称处失去焦点,不能输入文字。评课教师认为要说一下原因和处理方法,用SHIFT+CTRL切换,输入文字,否则给学生留下困惑。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都是属于不讲是个疑问,讲,则要较多时间,却又不是重点内容一类问题。我们可以找到一种说法,或做法,处于中间状态,即要讲,但不展开讲,把问题清晰地表达出来,交给学生。

如对例1,教师可讲:“对,同学们看到了地址栏有明显的变化,地址栏的内容就是当前目录,也就是路径的表达,但是窗口中有变化的不止这一处,还有几处,请同学们在教师等会儿的操作中注意观察。(或:请同学们在以后练习中注意观察)”这种策略(注意,我不提“这种讲法”,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处理),首先肯定学生的观察是对的,接着告诉学生地址栏的内容指示了目录的变化,就是路径这个概念,但同时也补充性提出了有变化的不止地址栏,还有哪些,请同学们以后注意观察。言下之意,这不是重点,教师不展开讲。

对于例2,教师可以点评:同学们看到文件的名称处原来有光标在闪烁,也就是可编辑状态,后来由于切换输入的操作,闪烁的光标不见了,也就不可编辑了,不能输入文字了。有关详细内容教师这里不详细讲,但是可以教你一招:鼠标单击被选中的文字,就可以处于编辑状态了。这种讲法,旨在避免展开讲有关知识,而这个知识与本节重点无关。但又能简单解释学生的问题所在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注:“教你一招”是边老师的独创,与学生的一种默契说法)

2、对于重点问题,不仅要讲得清楚,全面,还要有归纳,讲出实质,要有居高临下的概括。本节主要讲文件夹的概念,要学生理解文件夹的实质,就要在一般例子的基础上,提到三个方面:一、文件存放于文件夹中,多层文件夹构成等级关系,可以称上一级和下一级。所有层次的文件夹构成树形目录。二、文件夹是一种容器,是一种可以包含文件或文件夹的容器,其实其中放文件夹,也是为了开辟下一层空间。(见下示意)文件夹中可以不放任何内容。三、文件夹的作用主要便于文件的分类存放,便于管理。

包 / 文件夹〈 文件 或 文件夹 或空

文件夹 〈

含 / 文件

讲了这三方面的内容,才是讲出了文件夹概念、实质和作用,当然,我们不是一开始就讲,也不一定直接讲以上文字,而要通过举例、打比方,练习、问答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在似懂非懂之时,概括性说这三方面的话,

由于这是重点知识,所以有必要展开讲,这里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于第1个问题是中所提的非重点内容的处理办法。我认为这是边教师本节课相对较大的缺点。

3、教师在备课时,要有两种形式相反的能力参与:一是把自己的眼光抬高,从上往下看知识的本质和结构,二是把自己的知识水平虚拟降低,把自己想象成与学生一样的水平,用学生思考的同步模式来讲解、引导。如果做不到第一点,则会出现平铺直叙,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教师即便讲和准确无误,学生也觉得“听懂了”,但不能掌握;如果做不到第二点,则学生会觉得教师所讲的内容中有些听不懂,有跳跃感。要做到这两点,有一定的难度。边教师这节课对第一个问题有所考虑,不失一般性。但在第二个问题上,出现了几处欠考虑的地方:在开始讲解不久,讲到了“如何建立子目录”,“打开”文件夹等专业术语,此时学生尚未接触本节的核心内容:目录或文件夹的概念,不知“打开”为何意。此举对学生影响虽小,但这种说法在设计上欠考虑。用较高的要求来说,不仅要在开始的讲解避免出现未建立概念的名词,还要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顺其自然地导出这个概念,思维上有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感,再使用专业术语或名 4、课中有两个小问题:1、对于资源管理器中展现的目录结构,教师在问了这个结构象什么之后,停顿一下就说,这是不是象一颗树? 2、课本对于当前目录一概念有明显的错误:“在窗口中单击一目录,选中,是当前目录”的说法是错的,应是“双击一目录,被打开后,是当前目录”,老师们在评课中提到,并提出,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录,是当前目录。边老师在上课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跟书上说法一致,是欠考虑的,我认为是评对的。(边老师也同意)

对此,我想进一步分析:文件的组织形式是什么形式或结构,我们这所以叫它树形目录,严格来说是目录结构的逻辑关系与树与树枝、树叶等关系相似,并不是形状想象,因此重在理解逻辑关系,所以“这个结构象什么”的`问法是一种误导,或指向含糊,对学生来说不知教师这样问意味什么,说是象倒挂的树,他们很自然会理解成目录结构的示意图与树的倒着画象,当然是形状上象,而不能认识到目录的层次结构,分级从属这种逻辑关系。这种想法,也是基于对知识理解上从上向下看,把握全局的看法,因此我认为这种问法是不够恰当的,是否可以这样讲:“文件夹的这种等级关系,是不是与我们生活中的图书索引法、生物分类法以及行政分级管理的方法都很像?他们像在哪里?”学生思考后,会试图表达,此时,教师概括:“它们是在分级的方法上很像,有一个主干,下面逐步分级,由于这些事物的结构也和我们最常见的是树的结构一致,我们称它为树开结构。树有树干和的枝树,各级树枝的关系就是这种关系。”

“在资源浏览器中,单击一目录,是当前目录”说法也可以再明确一点地表达:在资源浏览器中,当单击一个目录时也是选中这个目录,但这个目录自动打开,选中的目录自动成为当前目录。这种说法与原来评课时大家的观点:“在窗口状态是一种情况:单击是选中,在资源浏览器状态是另一种情况:单击是当前目录”仅有细微差别

高中作文:书信作文及点评 篇10

距离上一次跟你相见已经有两年的光景了。学习的压力,再加上时间的匆匆,让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一放假就去哈尔滨看你。一周一次的电话也逐渐缩减为两周一次,一个月一次了,现在算起来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打电话给你了。不是女儿不孝,其实我真的有好多好多话想向你倾诉。只是那些,用语言真的没法表达,那么,借这个机会,写给你。

其实,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怨过你离开这个家,也不曾怨过你不能陪在我身边。父母的选择我不能主宰,我所能选择的只有享受你们给我的爱。所以,爸爸,您真的不用觉得亏欠我什么,总想着要尽你所能用物质来满足我,我真的不需要那么多。我能感受到你对我的爱,就够了,我不是那个哭着喊着管你要玩具的孩子了,真的不是了。

你结婚的消息还是妈妈告诉我的,转眼间已经过去三年了,那句一直没能说出口的“祝福”,还一直搁在心里。我知道你怕我接受不了,想瞒着我。可是你的宝贝女儿真的不会因为这个而感到难过。因为我是真心地希望我帅气的.爸爸可以幸福,有人照顾。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啊。只是一直没机会见到这个替我照顾你的女人,我总在想,这个女人一定和妈妈一样漂亮。这样和你才配。

小时候开始喜欢管你叫“老爸”,你总是拍拍我的头说:“我哪里老啊。”上次见到你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老爸是真的老了。原本乌黑的头发,现在也依稀可见银丝,原本瘦削的身体也显得有些发福。只是看我的眼神和那微笑没变,十几年来都一样。你喜欢陪我买衣服,一次看着你忙前忙后的身影,我突然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初学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觉得夸张,心里暗想,一个“背影”真的有那么感人吗,但在那一刻,我是真正体会到了那份感动。倘若我有足够好的文笔,我也一定要写那样一篇文章给你,不用流传千古,只给你一个人看,我亲爱的老爸!【评:描述具体,联想《背影》,丰富文章内涵】

两个月没跟你联系了,是不是也应该给你汇报一下近来的情况。文科班的学习压力好大,感觉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以前妈妈说起过,你爸当年文科成绩可是很厉害,那么,不知道同样文科出身的老爸有什么好建议给我。也许在你印象里,我还是那个小学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的好学生,可是一直没有告诉你,现在我的成绩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许算是很差了。对不起,老爸,我不说,只是怕打破女儿在你心中的那个优秀的形象啊。

不记得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嘴唇上下一闭一合,现在却觉得好久都没说,但真真的想说了。爸爸,女儿是真的很爱很爱你,爱到想要在你身上贴上标签,我最帅的老爸,爱到我也要贴给自己一个,一定是“最帅的老爸的女儿”;爱到想现在就飞到你身边,依偎在你的怀里。

上一篇:高速公路收费站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欠条与借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