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共10篇)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1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东界江西省赣州市,南邻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西接永州市,北交衡阳市及株州市,距省会长沙市350千米。总面积19388平方公里,总人口463万(2006年)。是湖南省南大门、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被称为“粤港澳的后花园”。

“郴”字为篆书“林”与“邑”二字组合,意思为“林中之城”。郴字,独郴州所有,意思是林邑之城。郴州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有色金属之乡、烤烟王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30年来,郴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突飞猛进,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由11.36万增长到40余万,预计再用4~6年的时间,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将超过50万,郴州将进入大城市的行列。大城市规划应有新观念、大手笔和长远眼光。在我国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两型社会的新时期,作为未来的大城市,郴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解放思想,高瞻远瞩,贯彻“大郴州”的理念。

郴州地形较为复杂,多丘陵山地,又由于开春早,气温回升快,降水丰沛,多阴雨及冰雹大风,春夏季节洪涝灾害频发,而地质构造主要为红岩、花岩、砂页岩,比较疏松,所以洪涝灾害后经常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给全市的发展带来阻碍。每年市政府要花费大量资金在灾害预防以及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因此市内的绿化工作不可小觑。最为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是08年的雪灾,持续的冰冻天气使郴州的生态环境倒退了将近20年,大量树木被摧毁。电网受到重挫,灾后的重建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不过由此郴州的电网系统的进行了改造,从长远角度来看,也促进了城市的持续发展。

郴州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矿业经济占据了郴州生产总值的30%以上、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但是资源总会枯竭,过度依赖资源还会影响后代子孙的可持续发展。以往很多年来,对矿产业的开发力度相当大,可以说是没有考虑到环境的问题,导致城市环境不断下降,市民抱怨不断。于是,近年来,郴州改变严重依赖资源的思维定势,走出资源路径依赖,提出了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简称“两城”)的奋斗目标。进行大规模的煤矿整合,引进中国五矿等战略投资者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延伸了矿业产业链条。”走科学持续发展的新道路。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方面,重点启动了一批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郴州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和湖南最大的铅锌生产基地。

郴州2003年被评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也是“中国温泉之乡”,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中国女排多次来到灵气俊秀的“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求福。,“湘南洞庭”东江湖,“中国生态第一漂”东江生态漂流,丹霞地貌佳境、国家地质公园飞天山,我国南方唯一对外开放的国际狩猎场五盖山,“世界洞穴奇观”万华岩,温泉疗养休闲胜地天堂温泉、永兴悦来温泉等景点。但是内涵却不是很丰厚,这也是发展的一个瓶颈。以旅游为主导的文化建设迫在眉睫。

郴州近年来利用武广高铁带来的跨越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由于在湖南的最南部,毗邻广东省,大量承接粤港澳的产业转移。自2009年以来,湖南郴州已累计引进转移型企业625户,其中投资上亿元项目87个,5亿元以上项目23个,引进了中国五矿、上海杉杉、深圳中邦、富士电梯、华信有色、太平洋建设等企业。郴州海关是内地政策配套最全的海关之一,具备深圳等沿海海关特有的“国际快件中心”功能,拉近了在郴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距离;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实现加工制造、物流枢纽和贸易平台三大功能的组合升级,成为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功能最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郴州正成为中西部对外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口岸城市。

郴州处于“珠三角”、“长株潭”、“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大西南两条经济带的交汇腹地,是华南经济圈与内陆经济带的重要通道和节点,特别是武广高铁的开通,使郴州快速融入“珠三角”、“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标志着郴州跨入了与广州、长沙的“同城时代”,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对外交通网比较发达,城区的街道却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去年全市进行了交通道路彻底改造,城区所以路面进行扩建、绿化带以及人行道全部重新规划,如今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市民出行特别方便,实现一小时内可以到达市中心,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工作生活,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郴州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就已经居湖南省前列,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居湖南省第一位。2010年,郴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40亿元。而湖南省会长沙2004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108.07亿元,相比较而言,作为湖南南部的一个地级市,郴州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已逐渐展现。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2

“两规”既有联系, 又有较多差异。计划与规划的不协调是“两规”不协调的根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分别体现着计划与“规划”的特性。“两规”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依据, 进而分析和研究用地布局, 进行土地资源优化, 合理实施征地和流转, 切实提高集约利用效率, 实现城市建设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提出, 耕地红线、土地利用规划等词汇随即摆上台面, 故理清“两规”的差异, 实现“两规”相互协调和衔接, 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二、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差异

合理利用两个规划, 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和环境的宏观规划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在特定的焦点上还是有一定差异。

1. 两规的核心支撑法规体系差异。

城市总体规划法规体系由《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条例》等组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法规体系是由《土地管理条例》、《土地管理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等组成。

2. 两规的规划管理体系差异。

由“两规”产生的规划管理体系在中国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行政规划系统。现在, 不同的部门分别负责规划, 发展改革部门管理着社会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土地规划又由土地部门管理, 城乡规划部门负责建设与管理, 交通专项规划、水利、农业、电力分别由各自的部门负责组织。

三、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内容

依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3—2020) 》和《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 (见表1) 。

1. 加强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基于功能区土地利用的划分, 进一步明确了四类建设用地 (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 管制分区的建设, 并明确区域规则, 提出了这四类功能区土地使用要求。 (1) 允许建设区主要用于城市、乡镇工业发展, 按照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具体安排土地。 (2) 有条件建设区在不突破允许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情况下, 土地面积可用于布局调整规划, 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指数施工中的应用。 (3) 限制建设区内, 应该大力开展土地整治特别是基本农田建设的综合整治, 促进耕地质量的提高, 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 (4) 禁止建设区内, 土地主要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 严禁在禁止建设区内进行与主要功能不符的建设活动。

2. 强化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的衔接。

城市总体规划中将逐步增加城市的区域规划强度和农村地区的统筹力度, 在确保健康和谐发展的同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指导思想逐步确立。通过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城市支持农村,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 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向产业集中, 郊区和农民向城市集中, 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按照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村容整洁, 民主管理, 乡风文明的原则,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的基础上, 对农村土地流转循序渐进地实施,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加强城市反哺农村,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 加强建设用地总量调控。

调控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过程中, 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结构不断优化,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目标。在长沙市建设用地总量的测定中, 不仅要充分考虑基本农田和其他要素的保护, 也可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用途管制和发展的要求, 从总量和空间分布角度, 与城市总体规划充分协调, 确保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与实施。

四、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建议

1. 建立两规相协调的规划法规体系。

(1) 法规体系的完善。协调“两规”先协调“两法”, 即协调《城市规划法》和《土地管理法》。因此, 需要修改两部法则的部分内容, 从而协调两法的关系。其次, 制定区域规划法。编制区域规划是协调两规最好的方法, 若把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作区域规划的两个专项规划进行编制和协调, 那么矛盾也将不复存在。建立完善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法体系, 制定区域规划法是必要的, 如果没有区域规划法作为区域规划的法律依据, 就会导致相应的规范缺位。 (2) 用地分类标准的完善。针对用地标准分类的差异, 应以《全国土地分类》或《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一套为基调, 对另外一套进行协调, 使两套分类标准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2. 建立两规相协调的规划编制体系。

(1) 规划指标的协调。第一, 要研究人口及人口规模。在人口统计方面, 统计、公安、计生等部门应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和措施, 对本地区流动的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结合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更新。同时, 对于环境容量应加强研究能力, 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达到在人口规模上的同一水平。第二,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分。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时, 城市总体规划不应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范畴, 而且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内涵上必须保持一致的定义。为了保证城市用地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以及保证在用地指标上两个规划的一致性, 在两个规划的用地分类时应尽可能地对建设用地的分类保持内涵上的定义相同, 建设用地这一大类下的各中类的外延和内涵至少要保证相同。 (2) “两规”在编制内容上进行明确分工。“两规”在编制内容上有很多相似或者相同点, 因此务必明确各自的编制重点, 避免在同一编制内容上的重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放在粮食安全的确保上和耕地的切实保护上, 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等非农用地。

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应树立整体观念, 统一规划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城镇、村庄和集镇建设, 明确各级、各类产业园区和城市开发区的用地规模、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3. 建立两规相协调的规划实施体系。

(1) 区域规划体系的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空间区域规划上的具体实施, 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则是进一步深化, 衔接两者的路途还很遥远, 除了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以外, 区域范围内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各类产业园区和农村居民点布局等都是两者协调须首要关注的问题。 (2) 整合区域规划管理权利。法定的权威机构与区域规划工作的开展是密切相关的, 它可以是负责组织规划的编制和审核, 并监督实施规划, 使各部门、行业、区域位置的观点和立场相互融洽, 并及时调整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 进一步修改和评价计划。

五、结语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牵涉多个方面, 而且规划布局也是因地制宜, 空间概念很强, 今后可以从获取基础图件、3S综合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鲁春阳.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7, (4) :1-2.

[2]张瑞平.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6:20-25.

[3]王素萍, 杜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矛盾与协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4, (12) :6-8.

[4]唐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12:33-37.

[5]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6—2020) [S].2012.

[6]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3—2020) [S].2013.

[7]萧昌东.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发展规模相协调探析[J].城市规划汇刊, 1999, (2) :36-37.

[8]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 1998, (1) :29-33.

[9]吴郭泉, 翟慧敏, 乔大山.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2) :11-14.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3

【关键词】新城区服务业;发展;思考;建议

新城区是徐州市的“双核心”之一,服务业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依托新城区的区位优势、自然环境、集聚效应,大力发展购物中心、写字楼等楼宇经济,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业,同时努力探索休闲旅游等新兴服务业,逐步构筑现代服务业高地,努力形成徐州都市圈的商务服务中心是新城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新城区服务业规划建设概况

按照新城区现有总体规划,新城区服务业主要分为两大片区,迎宾大道以南的现代生活物流产业园片区,以北的商务—金融—休闲片区。

1.现代生活物流产业园片区

规划总用地4.29平方公里,总投资额约110亿元。规划范围:北起迎宾大道,南至连霍高速公路,西至拖龙山南路,东至沟棠路。项目包括医药物流、电子商贸物流、汽车物流、特色食品物流、酒类物流的洽谈展示、总部基地等。

2.商务—金融—休闲片区

该片区主要包括昆仑大道以北的总部经济园—绿地商务城片区,昆仑大道以南的中茵—国信—雍景—万象城市广场片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配套的、或者分布较为分散的商业地块,如美的翰城商业中心、沁水湾、吉田商务广场等。

(1)总部经济园—绿地商务城片区主要位于昆仑大道以北,占地2000余亩,包括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业贸易、服务业、商业办公混合用地等,规划商业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2)中茵—国信—雍景—万象城市广场片区。总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

(3)其他零散商业片区。美的翰城商业中心,约10万平方米。

二、新城区部分服务业运营分析

由于新城区起步较晚,目前投入运行的服务业片区或企业主要包括:

1.现代生活物流产业园片区

目前,物流产业园规划范围内一期工程已进驻的企业主要有御马酒业总部及物流中心、苏宁电器淮海物流中心、徐州交广汽车物流中心、南京医药淮海医药物流中心、徐州恩华医药物流中心、徐州卷烟厂物流中心、国家网架检测中心等物流项目,占地约2500亩地。其中苏宁电器淮海物流中心、南京医药淮海医药物流中心、国家网架检测中心等已投入运营。

汽车博览城已进驻国际汽车品牌4S店12家,投入运营汽车4S店品牌11家,分别是雷克萨斯、玛莎拉蒂、奔驰商务、捷豹路虎、沃尔沃、进口大众、进口福特、宝马、奥迪、奔驰、凯迪拉克等品牌,共计占地面积约340亩。

2.商务—金融—休闲片区

新城区已建成的商务项目,部分项目产权出售,部分项目产权企业自持,绿地蓝海商务广场、吉田商务广场、绿地总部办公基地等项目已建成运营。绿地蓝海商务广场、绿地总部办公基地2015年新增入驻78家企事业单位。吉田商务广场项目已建成运营,2015年新增14家。

三、新城区服务业存在问题

新城区服务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缺乏历史底蕴和基础。作为一片新兴片区,新城区商圈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入住人口偏少,人气不足,不够成熟,发展偏缓。二是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相对滞后。如道路交通、医院、学校等,既阻碍了人气的聚集,也影响了商气的聚集,人气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开发企业的建设、进驻计划,以至于形成了“人气不足—商业不进驻—人气不足”的两难境地,这是新城区服务业目前发展最大的困难。三是商圈内容与周围地区存在内容同质化的隐患。无论主城区、还是东侧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铜山高新区,目前都在推进不同规模的商圈发展,内容也多以商务酒店、超市大卖场、高档百货、国际影城等为主,难免形成彼此竞争的格局。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为促进新城区服务业发展,以下几方面值得思考和重视:

一是要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公交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配套的建设速度,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人气的聚集,进而以人气的聚集拉动商气的聚集、商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根本上依赖于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交通、区位等因素掣肘,新城区没有大规模居民入住,新城区服务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

二是要加强规划引导。《徐州市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中已对新城区的商业布局进行了总体规划,应根据新城区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及时的修编并严格执行。在地块出让和规划条件设置中,应把商贸因素考虑在内。同时进一步强化规划刚性,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规范规划调整的法定程序。对服务业核心地块要严格按照详规要求进行功能设置和业态定位,把好审核审批关。

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服务业建设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应认真执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中的相关政策,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针对不同时期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进一步推行适合新城区的商业发展意见,并在稅费、补贴等方面加快商圈建设倾斜力度,切实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

四是要加强对落地项目的服务跟踪。落地的服务业项目,对于正常建设的,要做好日常的服务工作;对于存在困难的项目,要深入了解,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涉及拆迁、用地、资金还是总公司计划等等因素,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推动项目顺利推进。对于建设积极性不高的企业,通过约谈等方式敦促其早日开工,尽可能推动项目快速推进。

参考文献:

[1]常宇靖.关于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推动就业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10).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4

永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进一步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根据湖南省农发办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提纲的有关要求,最近,永州市农发办深入到县区调查研究。通过基层走访、开会座谈、部门核实、综合分析,我们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态势和运作情况有了一次全面的了解。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市各县区认真贯彻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精神,加大培育、指导和服务工作力度,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10个。从成立时间看,在1年以内的有155个,达到1年的有36个,达到1年半的有67个,达到2年的有19个,达到2年以上的有33个;从入社农户成员规模看,20人(户)以下的有46个,20人(户)到30人(户)的有52个,30人(户)到50人(户)的有52个,50人(户)到80人(户)的有60个,80人(户)到100人(户)的有33个,100人(户)以上的有67个;从资金规模看,注册

资金30万元以下的有79个,30万元到50万元的有24个,50万元到80万元的有35个,80万元到100万元的有12个,100万元以上的有160个。

分析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和运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地方特色明显。每个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围绕本地的农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建立起来的,具有鲜明的区域色彩,其涉及领域有粮食、水果、蔬菜、油料、畜禽、水产及其它特色农产品等方面的种养业、加工业、销售服务业。

2、创办主体多样。农民专业合作社有种养大户创办的、龙头企业带动的、经济能人领办的、行业自发成立的、集体单位主办的。这些专业合作社农民自愿入社,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3、服务功能突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需要,较好地提供了技术、信息、加工、储运、销售等综合性服务,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成员的经济效益,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4、运作机制灵活。组织形式主要为合作社+基地(公司、经纪人或大户)+农户,他们在物资、资金、人力互帮互助,共享农业资源、信息资源、市场资源,有些还开展维权活动的,联合处置损害组织利益的事件,维护组织权益。

5、发展前景看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少到

多、从小到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随着新农村建设潮热浪涌,各种惠农强农政策陆续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发展空间不断拓宽,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

我市为了支持和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领导重视、支持发展。市、县(区)两级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视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文件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市、县(区)都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领导小组,明确党政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确定了相关责任单位或部门,落实了工作责任制。部分县区还实行了“一家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扶到底”的责任制,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各级党政领导或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或深入现场办公予以帮助解决。

2、出台政策、扶持发展。包括开发部门在内,市县相关部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优先对象,在扶持政策上予以倾斜。开发部门在每年的项目申报要求中明确提出农民专业

合作社项目的份额,并逐步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在财政补助项目中所占的资金比重,申报立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个数有了明显增加。与此同时,一些县区为扶持合作社发展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祁阳县委、县政府先后制订并下发了《关于加快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决定》等文件,明确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登记注册、引进人才、建设用地、生产用电、经营税收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资金专门支持合作社发展;银信部门也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近年来,为解决农民合作社季节性、临时性资金的需求,银信部门累计投入的信贷资金达6.5亿元。

3、产业依托、带动发展。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如祁阳天龙米业投资83万元买断了省水稻所和衡阳市农科所的两个香稻新品种的所有权,提供给天龙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社员种植,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增产250万公斤,增效1800万元。银光粮油为优质稻推广种植合作社社员进行技术培训,提供优质稻粮种技术服务,签订收购合同,为社员解决后顾之忧。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去年祁阳天龙优质稻、祁阳优质粮油生产经营、祁阳鑫穗水稻种植等6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推广优质稻种植90万

亩,会员及农户单产提高,加上粮价上升,每季每亩比普通稻增收200-270元,合作社每年为会员及农户增收近2亿元。二是依托营销网络,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如蓝山县继财生姜专业合作社在广东、海南、陕西、湖北等省市建立了生姜销售网点53个,每年销售生姜2500多吨,占全县产量的70%。为保证生姜供应,继财生姜专业合作社以塔峰、所城等乡镇为基地,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营,年推广种植生姜面积2500余亩。

4、加强服务、协调发展。各县区认真对待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通过协调服务,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每个县区有重点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运作,并积极申报“为民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用好省级示范社的扶持政策,发挥省级示范社的“领头羊”作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民主自愿建立起来的,各县区在思想认识上尊重农民的选择,在业务服务上指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利益共享。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组织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难免

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分析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认识有误区。首先,职能部门管理意识不强。有些部门、单位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有可无,与己无关,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兴趣不高,因而各种扶持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帮扶难以落实,发展环境尚不宽松。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建设意识不强。普遍存在对政策法律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对合作社的真正内涵和运作特点不完全清楚,因而自身建设意识不强,有摸着走路,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再次,社员合作意愿不强。社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发挥作用认识不够,思想上心存疑虑,行动上自由散漫,因而合作意愿不强。第四,农民参与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似懂非懂,缺乏足够的热情,参与意识较弱,入社不太踊跃。

2、运作不规范。据调查,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未完全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运作,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合理、合作组织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组织管理机构不够健全,个别的甚至连固定的办公服务场所都没有。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专业财务人员,账目不清楚、报账不规范,不设立成员账户,日常经营决策

往往由少数人说了算,在民主管理、公平交易和利润二次返还等方面做得有欠缺。

3、功能欠发挥。一是社员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匮乏,科技推广和经营管理跟不上;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的产品多为鲜活的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深度开发、附加值高的少。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多处农村,交通相对不便、市场信息相对闭塞;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多为生产单一的农产品,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有些社员在销售行情好时将产品自行售给商贩,行情不好时再交售给合作社,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缺乏紧密联系。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起先是靠社员缴纳股金形成的,社员自身资本积累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资金不足。这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管理功能的发挥。

4、服务难到位。从国家到地方虽然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扶持政策和发展环境上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在业务部门、金融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互动不够的情况下,协调和落实就会出现一定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科技、资金、信息服务方面势必缺少支持。特别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得到应有的、及时的保护,必然挫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四、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发展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加快农民专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因势利导抓推动。我市在两三年内成立了3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的产物。我们要因势利导,大力推进。市县两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领导机构,要切实承担责任,指导合作社规范发展。要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总结做法、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合作社共同发展。要抓典型引路,及时推介,带动和引导合作社有序发展。要抓目标考核,将合作社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推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面向市场抓经营。一是要抓标准化生产。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数已形成一定规模,要开拓市场,保持发展势头,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抓品牌化经营。要树立品牌意识,大力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三是抓市场化营销。要以营销大户、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桥梁,在县外、省外设立销售网点,在互联网上搭建销售平台,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销渠道。

三是着眼规范抓管理。一是抓规范运用,培育一批 “五

有”、“五强”、“五化”标准(即:“五有”,有健全的机构、有完善的制度、有紧密的合作、有较多的成员、有良好的信誉;“五强”,服务功能强、带动能力强、增收能力强、品牌优势强、质量安全强;“五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二是抓人才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及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培养造就一支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四是争取资金抓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村扶贫开发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等方面的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鼓励和支持农村金融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降低信贷担保门槛,发放信贷资金,解决合作社发展的资金问题;探索创办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利用民间资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公司和合作社担保公司,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

五是放宽政策抓创新。一是适当放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立项条件。对成立时间已达到1年以上、社员达到30人(户)以上、注册资金达到50万元以上、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财政补助项目扶持范围;无论是固定资产贷款还是流动资金贷款,只要贷款50万元以上、累计达到200万元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贷款贴息项目扶持

湖南省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 篇5

内容提要: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养殖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2011年,我省将重点支持4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0万亩精养鱼池进行标准化改造,着力创建50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带动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5%以上。新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做到人畜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防疫设施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到位;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要做到,场内排灌设施和水处理系统良好,塘坝护坡等基础设施完善,水质环境优良。

●着力创建50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加大对宁乡花猪、湖南黑猪、湘西黄牛、洞庭湖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

1月7日召开的全省养殖业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省养殖业将着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养殖发展方式,增强发展能力,提升产业素质。

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养殖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2011年,我省将重点支持400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20万亩精养鱼池进行标准化改造,着力创建50个省级以上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0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带动全省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5%以上。新建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要做到人畜分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防疫设施配套、粪污无害化处理到位;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要做到,场内排灌设施和水处理系统良好,塘坝护坡等基础设施完善,水质环境优良。

做强肉类加工、饲料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养殖业产业化经营、多环节增效。我省今年将继续重点支持和培育如新五丰U鲜肉、唐人神、临武鸭等知名肉类品牌做大做强,大力推广湘潭的“伟鸿模式”,采取产销联建等形式,使加工企业与养殖基地形成共同发展的产业整体。同时,加大对宁乡花猪、湖南黑猪、湘西黄牛、洞庭湖大闸蟹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力度,打造特色品牌。

德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篇6

一、“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特点 “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工业经济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活力明显增强、消耗不断降低、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态势。特别是进入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市委、市政府密切关注形势变化,超前决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稳定发展的过硬措施,设立亿元规模骨干企业临时还贷周转金,实施“两暂停一严禁一规范”,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坚定了企业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信心,保证了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运行。2009年,全市工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政策措施,以“重点项目建设年”为契机,加大投入,调优结构,积极推进工业调整振兴,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运行主要运行特点:

(一)工业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6亿元,年均递增25.5%;实现销售收入3276亿元,年均递增28.6%;实现利税388亿元,年均递增24.4%;实现利润196亿元,年均递增17.5%。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935亿元,年均递增22.6%;主营业务收入3706亿元,年均递增25.3%;利税440亿元,年均递增22.1%;利润225亿元,年均递增1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达到3600户,比2005年增 1

加1818户。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4.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5.3:55.2:29.5调整到2009年的12.4:54.6:33。

(二)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结构日趋优化,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突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明显、区域比较集中、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等四大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文化体育用品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84亿元,实现利税283亿元,利润141亿元,分别占比重的73.8%、73.4%和71.8%。其中装备制造、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四大优势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7亿元,实现利税243亿元,利润119亿元;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体育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0亿元,实现利税93亿元,利润46亿元。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完成产值78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5%,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产业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支撑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初步形成了大型企业规模化、小型企业专业化的发展格局。2009年,我市大企业的培植又有了新的突破:莱钢永锋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华能国际德州电厂过50亿元,临邑恒源石化进入省百强企业名单。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81家发展到

2009年的61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由17家发展到34家,过20亿元的由4家发展到17家,过30亿元的由3家发展到7家,过50亿元的从无发展到2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848家,比2005年增加552家,其中过亿元的企业达48家,比2005年增加27家,过3亿元的企业达15家,比2005年增加12家。

二、“十二五”工业发展环境条件。

“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释放,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宏观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总体趋势看好,我市工业快速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

有利因素:从国际经济形势看,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下一步,国际市场需求将会增加,出口企业的订单数量有望进一步回升。从国内因素看,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们直接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从我市因素看,国家正在制定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我市四大新兴产业特别是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两大“国字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提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加上京沪高铁、德大、济邯等铁路和德滨、济乐等高速公路的集中建设,都使德州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也为我们发展工业经济带来了难得良机。

制约因素:国际金融危机对当前经济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面临深度调整和再平衡,需求不足、产能过

剩成为“十二五”乃至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任务更为紧迫。综合分析国内外环境和我市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工业经济既面临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全新机遇,又面临着重大战略转型任务,和国内外经济全面复杂带来的严峻考验。

面对上述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驾驭局势、趋利避害的能力,努力实现我市工业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十二五”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目标和重点

——经济总量。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50亿元,年均递增15%;实现销售收入8000亿元,年均增长16%;利税850亿,年均增长15%。

——工业结构。到2015年,四大优势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00户;特别是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5%以上。

——重点企业。到2015年,争取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过50亿元企业10家。

四、“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运行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调度分析,确保目标实现。加强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扩大监测范围,完善监测调度,抓好重点企业运行的组织协调、监测分析和调度服务,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和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搞好预测预警,有针对性地谋划,研究应对措施。搞好节日生产调度,保证节日期间工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二是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十二五”期间,重点是抓好市场转型,实现单一市场向内销外销均衡型的转变。认真研究国家出台的消费政策,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时合理地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增加产品销售,扩大市场份额。创新营销方式,以互联网、物联网融合及“网上世博”等为契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产品的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是加强供需衔接,努力满足企业流动资金需求。不定期的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国家信贷政策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数量,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完善有利于支持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体系和工作平台,努力保障企业资金供求总体平衡。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7

关键词:城市发展,需求,供给,融资平台

一、贺州市城市发展社会融资总需求分析

(一) 区域发展全社会融资需求总量测算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可得, 2004至2008年贺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稳定, 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8.35%和23.24%;进出口总额年增长率为-1.30%, 其中04~07年是负增长, 08年受中国-东盟经济区和泛珠三角洲地区的影响, 表现增长。随着区域经济发展, 往后较长时间内上述三大全社会融资需求将会继续保持一定幅度的稳步增长。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与贺州市实际情况, 我们对2008年至2020年贺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净出口的数据和年增长率做一定的修正。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采用《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里面规划的数据:2009~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 2010~202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率应保持在12.5%左右;2009~201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12%, 2010~2020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6%左右;净出口年增长率2009~2010年取9%, 2010~2020年取4.7%进行测算, 其中美元兑人民币取2009年11月汇率1:6.8131。

依靠贺州市自身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贺州市城市发展的资金需求, 再加上贺州市本身造血机制匮乏, 因此急需要金融投融资的介入和支持;反过来看, 贺州市城市发展目前及以后的这种融资需求为金融融资在贺州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空间。

二、贺州市城市发展融资总供给分析

(一) 贺州市财政供给现状与趋势预测分析

1. 区域政府财政总收入状况预测

(1) 区域GDP与财政收入预测

结合贺州市近些年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十一五”规划, 预计“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贺州市国民收入均按12%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 可预计贺州市未来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同时, 由于GDP与财政总收入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因此以贺州市2008年财政总收入16.01亿元为基数, 按照贺州市“十一五”规划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12%增长率计算, 可预计贺州市未来财政总收入。具体如下表所示:

(2) 土地出让收益预测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政府的净收益同时更是地方政府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重要资金来源。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 贺州市土地出让平均价为862.53元/m2, 按照土地出让净收益大概占土地出让收入的30%的标准, 则测算出这三年多年贺州市土地出让近收益为7792.46万元。

预计2010年贺州市用地指标比往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伴随着贺州市加紧推进项目建设, 并且逐步形成“东靠西连, 南北贯通”的交通大格局, 土地作为承接项目的必要载体, 则未来贺州市土地出让收益必然稳定增长。

2. 区域政府债务支付能力预测

根据2008年贺州市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表可计算出可以得到08年贺州市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分别为:3.34%、52.73%、7.39%。这些指标表明贺州市政府具有较强的还贷能力。按照三率的上限5%、80%、10%综合计算。结合前面分析的有关贺州市未来GDP和财政总收入的数据, 则初步估计贺州市政府未来偿债能力为:2010年可支撑债务总额为15.86亿元, 可支撑的还本付息额为2.01亿元;2015年可支撑债务总额为27.95亿元, 可支撑的还本付息额为3.54亿元;2020年可支撑债务总额为49.25亿元, 可支撑的还本付息额为6.24亿元。

(二) 贺州市金融机构融资供给现状与趋势预测

根据发改委投资所资料, 国内银行贷款占全部投资资金来源的比重“十二五”为18%~18.8%。本研究预测“十三五”按“十二五”的比重来计算, 则按这个比例预测, 则十二五期间 (2011~2015年) 贺州市所需银行贷款最低额达885.43亿元;十三五期间 (2016~2020年) 贺州市所需银行贷款最低额达2112.94亿元。

(三) 资本市场方面

贺州市利用国债转贷和外债转贷为解决本市企业和项目融资困难提供一定的解决之道。贺州市政府2008年利用外债转贷为10.99万元, 年末未偿还余额为396.99万元, 利用国债转贷为0, 年末未偿还余额为4205万元。

贺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有新成效, 全市新签招商引资项目的投资总额和实际到位资金持续快速增长, 2008年新签外来投资项目715个, 投资总额225.3亿元, 增长17.8%。外来投资项目 (含续建) 到位资金124.8亿元, 增长19.2%, 其中外资实施项目到位资金3820万美元, 增长63.5%。

三、贺州市资金平衡状况

贺州市尚未形成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贺州市存在企业“贷款难”, 银行“难贷款”的现状。同时, 贺州市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财政规模小, 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更加有限, 基础设施缺乏有效投入。并且贺州市资本市场发展不够完善。未发行地方债券, 本市企业中通过上市融资的企业数目较少, 大部分企业依赖政府或银行贷款投资。总之, 贺州市目前资金供需现状不平衡, 制约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大力拓展融资渠道, 发展资本市场, 满足贺州市发展经济, 建设项目所需的各项资金需求。

四、区域融资平台建设规划

融资平台就是以指定的借款机构为核心, 包括增信体系、评议体系、担保体系和最终用款单位在内的一整套融资安排。其中, 指定的借款机构应是政府独资或控股的投资公司、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或建设投资公司等。短期来看, 贺州市经济总量小且财政基础薄弱, 应该集中力量构建一个有核心实力的投融资平台, 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国有资产为城市经济建设服务。长远来看, 贺州市应搭建一个沟通不同层次金融多功能融资平台, 服务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发展。各级投融资平台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参与, 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进行运作, 整合政府资源, 形成“融资—投入—收益—再融资—再投入—再收益”的运营机制。

(一) 贺州市长期投融资平台完善

贺州市目前主要以工业园区作为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的重要平台, 市内的主要融资平台为贺州市城市投资公司, 其他融资平台数量偏少且资金小, 无法完全满足贺州市产业发展、城市化水平目标实现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完善投融资体系, 并按专业化划分搭建融资平台。借鉴国内外经验, 建议可以在贺州市完善搭建以下几个融资平台:

1. 贺州市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由贺州市政府和贺州市开发银行共同注资, 建设企业担保公司, 开发银行对贺州市公共平台提供建设资金支持。担保公司应提高担保覆盖面。为贺州市内中小企业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担保, 以及技术改造贷款、项目建设贷款等贷款业务的担保。还要采取鼓励政策, 实行“贷保贴”一条龙服务, 通过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等方式, 鼓励发展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民间信贷担保机构发展, 支持建立具有民间资本参与的再担保机构。

2. 搭建企业产权交易平台, 充分利用信托业务

通过企业产权交易平台,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贺州市技术产权交易所, 为企业提供技术产权交易和创业投资退出平台。积极发展信托业务。资金信托是为高速发展的企业提供除银行贷款、上市之外的又一种融资途径。目前由于中国信用体系的不健全, 企业通过自身的信用融资成本很高, 而通过信托的形式, 可以降低债券持有人的风险, 有利于公司债券的发行。

3. 贺州市风险投资公司

逐步建立以社会资金为主, 产权多元化的风险投资机构, 定位于“多投机构、少投项目”。运作导向投资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中试基地、科研单位以及持有专利技术与科技成果的个人等。另外, 政府出资引导和大力支持设立贺州市风险投资基金是必不可少的。可参照新加坡模式, 并借鉴天津市设立“种子”资金的做法。风险基金建议采用市场化运作, 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项目风险投资、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短期借款。

4. 贺州市创业投资公司

贺州市应建立贺州市创业投资公司为, 为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 其普遍性的投资方式:一是向小企业投资, 二是建立自己的创业基金, 三是向其他创业基金组织投资。投资主要目的不在于短期利润而是使被投资的小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开发目标, 以便更好地为创业投资公司服务。

(二) 贺州市投融资平台的相关配套措施

1. 成立政府投融资管理常设机构

建议市政府成立贺州市投融资管理委员会和贺州市土地收购储备委员会。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展政府投融资工作, 便于发改、财政、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强对投融资平台企业的各项管理, 有效利用政府的规划权和土地资源, 促进投融资项目实施, 并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在政府投融资工作中的积极主动性。

2. 建立联动机制, 确保政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

在政府投融资平台开展融资活动中, 银行 (包括投资企业家) 看重的政府优势, 仅靠投融资平台机构是体现不出来的, 必须依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积极主动, 各个方面相互配合, 建立联动机制, 才能通过投融资平台表现出来 (比如:项目的四项审批、征地拆迁、土地开发) , 才能保证投融资项目顺利推进, 才能保障投融资平台健康发展

3. 制定政府债务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政府债务偿债机制

目前, 政府投融资平台 (市城投公司) 实施的都是市政府公益性建设项目, 当实施项目规模较小、融资规模不大时, 平台机构有可能维持还本付息能力, 当项目增加、贷款数额增大后, 仅靠投融资平台还本付息是不现实的, 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平台为载体、规划、财政、国土为支撑的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 把公共财力和政府性债务还本付息结合起来, 以地方财政发展预期来确定政府合理举债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镜 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8

[2]庞丽 城市经营中的投资与融资[J]中国审计2003 (16)

[3]姚立根, 杨金廷, 李少波 城市经营中的资金筹措与项目融资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5 (12)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8

【关键词】地州院校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教育部门、高校都加大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随之而起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也逐渐在各高校传播和应用。曲靖师范学院地处云南曲靖,生源来自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外省学生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5%左右,近九成的学生为云南省籍学生,是一所典型的州市院校。为深入了解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探索地方高校更具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新思路,切实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我们组织开展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以曲靖师范学院一至三年级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05份,其中有效问卷657份,问卷有效率为93.2%。有效问卷中男生268人,占40.79%;女生389人,占59.21%。对获得的有效样本,采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运用比较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三、分析与论证

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当前曲靖师范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呈现九方面的特点。

(一)职业生涯教育渠道不够广泛

在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来源调查中发现,42.16%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是来源于“报纸、杂志及相关书籍”,1.13%学生反映职业生涯知识来源于“学校学生社团”,相当一部分学生(26.76%)职业生涯只是来源于父母,只有29.94%的学生职业生涯知识来源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及相关老师”。可以看出,虽然学校加大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投入与组织力度,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一定程度在学生中得到普及,但是,学校配套的引导和教育没有跟上,只有三成的学生通过学校以及老师的教育、引导得到相关理论和方法。学生更多的是自主通过报刊、杂志和相关书籍以及父母的引导零散地积累。值得关注的是,学生社团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力甚小,有关的职业生涯校园文化活动没有形成氛围,第二课堂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二)个人目标不明确,自我认知模糊

自我认识是规划职业生涯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剖析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出最适合的方案。在问及“你的学习和生活是否有目标?”这一问题时,只有13.49%的学生回答“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36.99%的学生对自己大学的学习生活“有较为清晰的短期目标”;48.61%的学生认为目标模糊,0.91%的学生表示“没有目标”,近一半的学生目标不明确。

职业分析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如果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能根据职业目标的岗位分析在大学期间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可以增加就业竞争筹码。在 “你了解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吗?”问题中,0.91%的学生“完全没有考虑”个人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属于“跟着感觉走”“混大学”一类学生;7.46%的学生“不了解”自我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属不知道,但又不会主动寻求答案一类学生;53.73%的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不太了解”,对个人的发展去向只是浅层次的认为师范类学生今后就是当教师,非师范类专业去向就是非公企业,不论个人喜欢与否、适不适合,至于毕业工作之后该如何发展则更是一片茫然;而37.90%的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反映“了解”个人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但是在抽样座谈中,绝大部分学生所谓的“了解”只是单纯的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感兴趣或有一定特长,而没有全面理性地对个人进行自我评估,把了解自我停留在自我层面,实际上自我了解不透彻,自我认知模糊。

(三)缺乏对专业测评的了解,自我评估盲目

对自我个性、兴趣、能力特长及喜欢从事的职业的认识和了解,是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就如何全面、理性地评估自我,很多学生仍存有误区:调查显示,35.76%的学生单纯的认为“自己体会”,34.86%的学生希望“别人评价”,而4.87%的学生把希望寄托于“免费简单测试”,仅仅24.51%的学生希望通过“专业机构测评”。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就如何了解自我、评估自我,仍然停留在自我认知、他人评价的初级层面,更有甚者想当然的认为网络上“免费简单的测试”就能了解自我,没有认真对待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评估,这一作出的规划谈何科学性?学生对专业测评缺乏了解和认识,很多学生的自我评估大多是想当然的盲目进行的。

(四)就业观念仍未根本转变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就业观念存在问题。调查显示,在职业的选择上, 71. 87%的学生希望到“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首选。19.30%的学生希望到“国营及外资企业”就业,仅仅只有8.83%的学生希望到私企就业或自主创业。目前,非公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是受传统观念和“师范”二字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职业目标和追求就是稳定的机关和教师工作,故而放弃占有很多就业市场份额的非公企业,尤其是在对待自主创业问题上部分学生反映,既无资金又无技术,谈何创业?许多学生对自主创业想都没有想过。“选择一种职业,要以一个人的实际能力为基础,一定要先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只求目前稳定或经济效益好,不求长期的发展机会,这是择业上的误区。” 这同时表明学生不能准确认识就业形势,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和科学的职业规划。

(五)女生较男生普遍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

通过男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调查中的反映,我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规划与否、如何规划等问题上,男女生之间存有差异:

(图1)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近八成的女生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其中,相当一部分女生对职业生涯有着系统的规划;而一成多的男生没有对职业生涯做出规划且“从来没有想过”,只有四成不到的男生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且大都是短期规划。比较而言,作为师范院校,女生比例偏高,尤其是优秀学生中女生比例大大高于男生,以该校某学院为例,在2009届省级优秀毕业生全部是女生,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也全是女生,某一间女生宿舍(6名成员),3人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受氛围的影响,女生普遍更易感受到竞争的激烈,提升自我、规划未来的意识更浓。

(六)普遍期望在职业指导中学到表达方式和职场适应能力

针对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期望,调查显示:39.88%的学生期望学到“求职、面试技巧,表达艺术的指导”,位列第一位,27.09%的学生期望能学到“职场中为人处事原则”。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学生3岁咿呀学语,7岁读书作文,近四成的大学生表达技巧和艺术却存有不足,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就更应把此列入提升自我的关键。 另外,他们比较关注职场中的为人处事原则,表明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准备,对此,在校期间应加大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提高学生适应职场环境的能力。

(图2)

(七)普遍期望多种形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关于以何种形式和措施推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调查显示,42.62%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9.38%的学生反映要外出实践、参观,23.74%的学生认为应进行网络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只有4.26%的学生反映要举办职业规划讲座。这些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规划以及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却表现出犹豫。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仅局限在表面上;另一方面,学校大多是提供一般的就业政策咨询和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举办一些就业讲座,教学生一些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方法等,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没有把职业生涯的内涵和精髓有效的植入学生的心中。同时,以上数据表明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服务需求的强烈愿望和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关注,希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图3)

四、结论和启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地方高校取得了一定实效,但无论是从学校到学生,目前都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尤其是,如何去引导大学生合理对自我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此项工作开展得并不容乐观,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学生职前准备和自我定位。结合地州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际开展情况以及目前就业形势,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是一项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项教学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不仅应体现在为学生进行就业信息提供、技巧指导等短期行为上,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纳入学校的正常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并在新生入校起就开展理论教学和操作指导;应该选择高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专业方向,进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向学生灌输职业发展理念;应充分发挥专兼职职业生涯教师的作用,进行职业教育、咨询、引导和跟踪,以确保实际操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教学方法和途径上,要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分类和个别指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目前,缺乏专业的、稳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是地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能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软件”上,要注重加强从事就业指导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理念、文化素质、工作方法的培养与提高,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为发展方向,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队伍;在“硬件”上,要投入必要的物质保证,如:咨询辅导室、信息查询室、面试模拟室等。同时,还要建立与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队伍的管理制度,进而保证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咨询、辅导等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普及职业规划理念

学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地方高校可进一步依托学生社团、班级、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开展诸如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相关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展览、就业指导沙龙、出版校园职业生涯规划刊物等一系列校园文化文化活动,继续丰富并提高校园职业生涯规划活动质量,促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在校内的传播和普及,形成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积极性强、参与面广、参与质量高的良好氛围,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深入人心。

(四)强化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职业素养在职场中具体量化表现为职商”。【2】 职业素养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内化素养和外化素养。内化素养包含个人的专业理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范畴,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外化素养指计算机、英语、表达等属技能范畴的素养。首先应强化专业教育,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娴熟的专业理论,合理引导,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同时,大一到大四专业教育、职业指导不断线,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内化的职业素养;其次应强化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积极拓展渠道,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相结合,引导学生着眼于实际应用技能,根据自身条件参加适当的技能培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本专业以外的交叉学科、跨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力度,通过多形式的实习、实训、订单式培养、预就业等途径,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田中.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6-267.

[2]杨琳.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9):121.

作者简介:

[1]谢景文(1984—),男,学士,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团总支副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9

训练基地2013-2018年发展规划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衡阳市体育局、耒阳市体育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决定精神,大力开发体育人才资源,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开展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以确保耒阳市金华二校网球队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省一流网球后备人才基地,成为培养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摇篮。根据省、市体育局的要求和校董事会的统一安排,结合网球队各方面实际,特制定耒阳市金华二校网球队2013—2018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衡阳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以2018年第十三届省运会为重点,突出重点,实施规范化管理,努力加强和改进业余训练工作。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面对2013-2018年省常规赛、2018年第十三届省运会等各种竞技体育赛事。把省、市体育局指示精神与基地重点工作相结合,在基地发展中进一步发挥网球队凝聚力作用,为建设网球队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网球队工作目标

网球队发展的总目标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体育事业发展步伐,让耒阳市金华二校网球队挤进省体育强队的行列。积极推进全员参与网球活动达到25%以上,学生体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网球队的总体实力,向省级以上专业队输送1-2名运动员。在2013-2018年省常规赛、2018年第十三届省运会,获得奖牌。

(三)网球队具体任务是:

⑴运动成绩:力争在第十三届省运会上获得金牌在6枚以上,具体分布12岁组一至二枚,14岁组二至三枚,15至17岁组二至三枚。

⑵人才培养及输送:网球队常年集中参加业余训练的人数发展到60人。其中:普通班30人,重点班20人。向省级以上专业队输送1-2人。

(四)网球队发展要求:

⑴群众性体育进一步普及。全校网球运动员人口比重要争取达到25%,在1-6年级开展网球课堂教学,力争全校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网球技能。

⑵增强竞技体育实力。争取在2013-2018年在省常规赛中取得6-8枚金牌,总分150以上。

⑶队伍的组建,主要是一年级。做好新老队员交替,保持队伍稳定。抓好队伍建设,发现好苗子,保证50人左右的网球队伍。

(五)网球队发展规划

1、“十二五”时期,网球队发展规划是:在省、市体育局、耒阳市委、市政府、金华二校董事会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网球队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全队上下,团结拼搏,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训练、参赛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网球队作出应有的贡献。

2、巩固强项,突出重点,备战省十三运会。竞技体育是建设体育强国、强省最鲜明的标志,是对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最直接反映。强化金牌意识,是使网球队挤进全省网球强队行列的需要,为网球全面发展、平衡发展奠定基础。

3、树立以输送为主的指导思想,加速后备人才梯队建设。①进一步树立“三个转变”观念。即从争低水平的比赛金牌向到争高水平的人才输送转变;从青少年的成人化训练向按教学大纲进行科学训练转变,从单凭经验选材向科学选材转变。②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搞好年龄与水平衔接。重点抓好网球项目,充分发挥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并与各学校签订输送合同,力争保质保量完成周期人才输送任务,训练实行“教学”结合,逐步探索网球基地健康发展的新路子。③完善科学选材网络。建立以耒阳市金华二校为龙头的选材体系。系统选材、科研、训练一体化,成立耒阳市金华二校网球队科学选材领导小组,建立由专(兼)职人员管理并配备科学选材仪器设备的选材测试室。今后,向省级以上输送人才必须依据各项测试指标,对学生的测试数据,要整理归档,进入数据库。

4、加强体育科研,加速体育科学化。体育要上去,科技要先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增强依靠科技进步的紧迫感,加快技术科训结合步伐,改进训练手段。

5、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爱岗敬业的体育队伍。①加强和改善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②加强廉政建设,纠正体育竞赛中的行业不正之风。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法制,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保障我校网球工作沿着持续、稳定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为全面建设省网球后备人才基地作出最大的贡献。

湖南省郴州市的城市发展与规划 篇10

科学谋划 突出重点

扎实推进胶州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

2010年,胶州市规划局严格按照上级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紧紧围绕胶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个目标、三个定位”的总体思路,遵循“城乡统筹、和谐发展、规划引领、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立足高起点,坚持高标准,注重规划编制、专题研究、工程建设、规划管理、规划宣传五个层面建设,扎实地推进了全市城乡规划一体化进程,保证了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一、层次分明,加快规划编制进程。

着眼于有效落实青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科学分析城市未来发展需求,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我局紧抓重点,多层次推进各项规划编制进程。

(一)在整个城市层面,加大战略规划研究。围绕建设中等开放城市的发展定位,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城市空间发展研究,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深化。规划完成后将对优化我市空间发展结构,带动各功能组团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积极与王志纲工作室洽谈,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策划,以高起点把握胶州特色战略定位,优化产业战略与空间战略。

(二)在城市各分区层面,展开全方位规划。根据城市发展态势将我市划分为中心城区、东南片区、西部片区和北部片区四大分区,对各个分区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层次规划研究工作。

1、在中心城区,以广州路、胶州路、郑州路、兰州路四条道路和十五个节点为重点开展老城区综合整治规划,包括景观绿化、建筑装饰整修等,目前,设计正在编制中;为拓展新城区规划覆盖范围,带动新城区南部片区发展,开展了香港路城市设计,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为统筹各重点项目,更好地利用与发掘青年水库周边的特色优势,启动了青年水库周边8平方公里城市设计,目前已完成初稿汇报。

2、与产业新区管委会联合,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分别编制了胶州湾产业新区创业中心城市设计和创业大厦建筑方案设计,并组织完成了专家评审;与少海新城发展管理处联合,委托北京水晶石公司制作完成了少海规划宣传片制作和白鹭洲、板桥镇、欧洲岛等重要景点的规划设计。一系列重要设计的完成将为产业新区和少海新城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科学依据,实现整个区域的有序发展。

3、针对目前我市西部片区发展明显滞后的现状,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西部商贸区调整优化方案,积极与中云、北关、三里河三个街道办对接,配合上海麦塔设计公司,正在加紧编制西部商贸区总体规划,并重点开展了中云核心区、北关杨家林片区规划设计。重新启动的西部商贸区规划建设必将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4、北部片区配合中铁物流项目对村庄整合进行了片区规划,并对污染企业的搬迁和规划改造进行了重点研究;对胶州北站站前广场正在组织绿化、亮化和广场铺装的专项规划设计。

(三)在镇村层面,搭建完整规划框架。

从市域城镇体系入手,加强规划编制,里岔镇、铺集镇在总规修编完成的基础上,正在进行控规的编制,李哥庄镇的总规已定稿,控规正在加紧编制,杜村镇总规修编已展开,同时还完成了胶西镇新区、九龙镇道路节点等规划,逐步通过总规-控规-中心村-基层村规划一条龙的发展理念,搭建起现代化新型规划框架。

二、科学谋划,寻求专题研究新突破

结合胶州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规划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前瞻性、基础性规划研究工作,积极探索我市城市发展规律,深化对老城区、新城区中心区、西部商贸区等城市重点地区的城市功能、发展方向研究。

(一)对我市新城中心区十年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专题回顾,总结了在十年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积极有效的各种经验,为进一步建设“三大平台”提供了智力基础。

(二)针对西部商贸区存在的人气商气不足等问题,先后走访居民、业户2000余户,从规划和经济分析入手,对12.9平方公里规划区域进行了重新梳理,初步确定了以商贸流通业和新兴零售业发展为主导,打造新的城市功能片区的策划方案;

(三)为推动连片开发和配套建设,进行了片区开发专题研究,并向市政府做了专题汇报,目前,正在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片区开发改造;

(四)为推进我市小城镇建设,以铺集镇为例就我市小城镇风貌进行了专题调研;针对小城镇房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市镇级房地产开发中的利与弊开展了专题研究。

(五)针对我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出了一套符合我市发展要求的批后管理的新思路,并进行了专题调研;

(六)针对我市我市城乡规划其它专业领域,开展了加强胶州市地下管线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色彩应用等具有前瞻性的专题研究。

三、突出重点,全力提升新城区规划品质

为彻底解决老城区人口、资源、交通、环境等多方面制约影响,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通过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新城区规划建设档次,从而使资源要素配置更加科学,城市外观形象更加精美。

(一)突出抓好“三大中心”工程建设。“三大中心”位于胶州市新城区行政中心轴南端,是我市目前规模最宏大、建设技术最复杂、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公共建筑群。其中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已被列为胶州市政府实事工程。规划局作为项目的规划、建设组织单位,自2009年初即调集精锐力量组建了专项工作小组。经一系列紧张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多功能兼容、经济适用的规划方案,迅速组建了精干高效的项目建设管理班子,并在全国范围内,综合考察了有丰富相关经验的施工、监理和项目管理单位,展开紧张工作。

“三大中心”自2010年3月奠基以来,我局新城公司已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全面展开工程建设工作。在完成前期混凝土灌注桩工程的基础上,目前“体育中心”正在加紧进行东西看台及体育场馆部分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各部分的基础土方回填也已陆续完成;“文化中心”的进展也在紧锣密鼓中推进,已完成全部垫层的砼浇筑、防水、以及防水保护层的施工;“会展中心”已经完成了试桩试验、打桩等基础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各板块的防水及钢筋绑扎工作。“三大中心”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生活,促进我市文化、体育、会展事业的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内涵,对完善我市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

(二)稳步推进中轴线景观工程建设。胶州市新城中心区经过数年建设,已具备行政办公、居住、商业等功能,为全面提升新城中心区的人居环境,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局承担了北中轴线景观工程建设。

自09年启动工程建设以来,规划局多方筹措资金,加班加点组织施工。目前东、西绿化带树木栽植、花卉种植、园路铺设、园林小品等均已全部完工,东绿带现已向市民开放。景观轴的主体工程中,位于环形路到规划二号路之间的俊德卷,整体景观效果已见雏形,大水池已完成相关检查与调整;规划二号路到扬州路之间的睦民卷土石方挖方工程已完工,水系底部基础和各类水管已铺设完成,正在进行园建、水电及绿化等工程的施工,扬州路到云溪河之间的兴邦卷场地各类探测已完成,正在对跨扬州路桥和跨规划路桥进行地质探测。各项工作正快速推进。同时,位于三里河南岸的南中轴线设计工作也全面展开,工程建成后,贯通南北的中轴线,将与云溪河、三里河、青年水库串联起来,充分展现胶州独特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特色。

(三)同步完成其它各项建设。

1、检察院综合楼:总投资5200万元的检察院综合楼,经多方筹措资金,现已按时完工并交付使用。该综合楼的建设将对推动新城区建设完善发挥重要作用。

2、车管所综合楼:投资2200万元建设的车管所综合楼,目前已交付使用,它的建成极大改善了车管所的设备空间和办公环境,北京路交通压力也得到很大缓解。

3、上海路北、温州路西节点绿地公园:由规划局自筹资金近300万元建设的上海路北、温州路西道路节点公园由上海兰斯凯普景观设计公司设计,于“五一”期间对外开放。该节点公园与三里河公园相互呼应,营造出优美的城市节点景观。

4、水岸府邸建设:水岸府邸东区14个楼座已完工,地下车库挖土方完成90%工程量,抗拔桩灌完,小区景观绿化也在按计划推进建设。明年上半年将完成水岸府邸东区的竣工工作,14个楼座全部交房,小区景观建设全面完成,力争把水岸府邸东区打造成全市最好的楼盘。

四、完善措施,强化规划管理细节

2010年,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服务民生、共建和谐社会的宗旨,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创新思路,不断提高规划服务水平,规划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是严格规划审批流程。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城乡规划行政审批流程,使城乡规划真正做到“阳光规划”、“便民规划”。我们对从服务大厅窗口“受理”到“发证”的行政审批“一条龙服务”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AB角工作制”、“首问责任制”、“ 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并印发给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同时积极推进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方式改革,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窗口统筹协调职能,提高行政服务中心窗口直办率和“一站式”服务功能,确保审批承诺时限。

二不断完善服务机制,提高规划的可行性。一是推行上门服务制度,开展“送规划下乡”活动,走进各镇、街道办事处和重点企业现场办公,变“坐等式”办公为“跑动式”主动服务。对建设单位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不等不靠立即着手解决,并建立回访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是对重要地段、重要区域、重点项目或群众关心的建设项目,实行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和人大通过四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以保证建设项目审批的准确性及公开性;三是完善信访工作体系,实行有访必复制度,在处理群众信访、上访时坚持以法律为准则以条例规章为依据,摆事实讲道理,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案件办结率100%,未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

三是不断完善监督机制,提高规划的执行性。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一是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监督员会议,听取监督员的意见与建议,让监督员有知情权、质询权,对重点项目及争议项目有听证权;二是向建设单位发放征询意见单,了解经办人员的依法行政及廉政建设情况,实行“一项一表”跟踪监督制度,由申办业务项目的建设单位对规划部门在程序、时限、服务态度及廉政情况方面作出评价,既全方位地了解建设单位的意见,也对各类管理项目的办理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评议。在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的同时,相应制订了内部制约措施。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其相配套的行政责任追究制,使每一个行政管理人员增强工作责任性,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内部检查与考核,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双十”规定和“五条禁令”,建立了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和廉政工作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科室和干部个人全年工作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建设。

四是进一步加强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坚持把提高规划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当作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加强对全市规划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实施人才兴局战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规划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开放的国际眼光、高超的业务水平的高素质规划干部队伍。积极改进思维方式,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向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提高参与宏观调控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五、宣传到位,提高全民规划意识

上一篇:企业宣誓大会流程下一篇:最美是家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