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通用11篇)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1

对于一个新生儿来说,百天是一个里程碑般的日子,从此他会沐浴着父母的期望,一天天地长大;自2005年的9月1日我走上女职专的讲台起,到今天已有一年了,面对我教师事业的百天纪念,我的心中涌动着许许多多的感慨。走过十六年的校园生活,细数起来大多是有老师相伴的日子,作为学生,我曾经用最纯洁、最真挚的语言歌颂过我的老师,老师给予我的,我将用我的一生来感恩。

人生一定会有许多第一次,我将会永远铭记我当教师的第一次感受。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生动的面孔心里涌现出无数幸福的小泡泡,多可爱的孩子啊,当嘹亮的“老师好”射入耳膜我居然发现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不紧张,因为我自信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但是我激动,因为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第一节课,我没有讲述课本的知识,而是和他们聊起了我的大学生活,聊起了我为什么要当教师,我告诉我的学生,我之所以站在这里是因为我希望你们能够有一天昂首走出这里,老师不要求你们一定要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但是老师希望你们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学生时代.也许你们坐在女子职高的教室里并非出于自愿,但是,你们聪明,能干,漂亮,你们一定能在这里凤凰涅磐.你们走出女子职高时,你们的人生将充满希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们既然想要拥有灿烂的未来,我们就必须要忍受在涅磐时的苦涩,老师也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老师理解你们能体会到你们的艰难,但是,你们放心老师会陪着你们一路与你同行.看看窗外的大树,那么笔直,但是他也会有分岔,可是我们看到了,分岔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整体,他依旧是笔直向上的生长着,我们的成长之路就像这大树一样,我们允许有小的旁溢斜出只要不影

响大的方向,他就无关紧要,所以,不要为过去的种种追悔没及了,那只是我们成长时的小小分岔,现在我们回来了,老师会带着你们勇往直前。讲着讲着,我看到不少孩子的眼睛湿润了,我的眼泪也忍不住夺框而出。然而一年过去了,已经习惯上课铃响我来,下课铃响我走的平淡生活后,我困惑了,难道这就是我梦想中的事业吗?夜静风清的时候,大学同学从四面八方传来工作上的新鲜和刺激冲击着我,我犹豫了,导游专业毕业的我,不是应该畅游在祖国的名山大川,陶醉在祖先留下的财富瑰宝中吗?那风光的角色不是应该属于我吗?就在此时一个叫谢延信的人走入了我的生活,他数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亡妻的家属,那么尽职尽责,毫无怨言,他所展现出的是高尚的爱心与责任感。他的事迹,震撼了我的听觉触动了我的灵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美德,如今,我站在这个受世人所景仰的岗位上还有什么理由不满足呢?

多少年来,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唤起了每一位学生的自尊、自信,教师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开启了每一位学生的事业之门。也许你会说教师很平凡,但是教师成就的事业却很伟大。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职业教育,呕心沥血、甘为人梯,多少个受挫的孩子因他们朴实的付出而走向了大学,走向了工作岗位,走向了生活的成功。他们不是物质上的富翁,却是精神上的“大款”。

一天,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当一个女孩子来到我的面前说她想和我聊聊时,我知道她们已经接受我了,而当这个女孩子和我说起了她苦涩的童年时,我知道我已经走入了孩子的心,而当我把这个曾经腼腆自卑的女孩子送上省级学生技能竞赛的舞台上时,我知道我已经使她走出阴影了,而当她抱着河南省学生导游技能竞赛一等奖的证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知道,我成功了,我成功的用我的爱心和责任心唤起了一个孩子的自信。

又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手握一杯淡淡的清茶,我细细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会用动听的音乐歌咏我的岗位;我更不是学者,不会用深邃的思想来衡定个人的价值。但我是一名共青团员,我要用青春的声音,唱出我心中最优美动听的颂歌;我是一名教师,我要用储满“师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2

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 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师, 学生的学习要管,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操心, 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健康也要关心。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育人, 还要当好他们的“保姆”, 更要善于处理好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 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这样一来, 班级里的事情, 班主任老师都必须一一理顺。所以说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是很繁琐, 是很辛苦的, 但苦中有乐。

2006年9月, 我接任了综合 (4) 班的班主任。班里有一名感情细腻、丰富, 长得也还算得上漂亮的女生。2006级综合 (4) 班刚组建不久, 她就吸引了不少男生的目光。到了高二, 还有不少外班, 甚至外校的男生经常写信给她。一星期总能收到几封信, 少则二三封, 多则十几封信, 还不时收到一些小礼物。这既影响到她本人的学习, 也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 同时对班风建设也不利。在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 我就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了。

我开了一堂主题班会:我们需要怎样的一个班集体, 我们在这个班集体里的角色是什么。通过这堂班, 同学们明白了:我们需要一个团结向上, 有着浓厚学习气氛和良好纪律的班集体。在这个班集体里我们的角色是学生, 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中心, 通过学习, 我们能具备一定的知识, 以后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不再重复我们父母的老路 (安徽省学生都来自农村) 。通过学习, 提升自己, 提高人生的质量。唯有知识才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改变我们的命运。这次班会使大多数同学的思想受到了洗礼, 他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端正了学习的态度。当然类似的班会还开过多次。再来说那位女生, 那次班会对她也有一定启发, 但似乎效果不大, 过不到两个星期, 我听学生反映, 她的信件又多了起来, 而且还时常拿着信在班上说“咦, 我又来信了!”一副得意的样子。看样子, 我必须单独找她谈话了。当同样的事情在她身上重复的那一天, 我在下午放学后找了她。就在学校教学楼前的草坪上, 我与她聊了起来。为防止她产生戒备心理, 我从她初中学习谈起。得知她初中学习也很好, 后来迷恋交友, 成绩才逐渐下滑。接着谈她父母在家干活的情景, 家庭收入, 农村“双抢”的情景……她似乎很动情, 对父母辛苦的劳作有一股说不出的复杂心情。谈到这里, 我话锋一转:你父母在家里流血流汗, 日夜辛劳, 就是想让你以后不再像他们那样生活, 可你呢?在这里一天到晚沉迷于交友, 贪图虚荣, 不能自拔。朋友、同学来信还炫耀一番, 这不是光荣的事情, 也并非说明你的交际能力强, 证明不了你的任何能力。因为那些人算不上你真正的朋友, 其实他们是在你身上投其所好地跟你交往, 是想打发他们的空虚与无聊, 是想证明他们自己的“优秀”, 你成了他们的证明“材料”!而且这是以你透支未来, 放弃自己未来的幸福为代价的, 当你失去年轻, 失去青春时, 这些人还愿与你交往吗?你以怎样的素质与他们交往呢?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以你的聪明、美丽, 若再加上你的知识、修养, 将来岂不能与更高质量的朋友交往, 你的生活一定更精彩。如果你像今天这样发展下去, 那将来你的周围将是一群‘白丁’, 这能给你带来什么荣耀呢?

这以后的日子, 她收敛了许多。不久问题又来了, 一次她告诉我, 城里某中学有一初中同学, 总是写信给她, 说“非她不娶”, 这次她生日又寄来了“贵重”礼物。我直截了当地说, 如果你真想勤奋学习, 你就应当告诉他, 坚定地告诉他, 你现在不想淡这事, 只想学习。她说, 说了没用, 他仍是两天一封信。我沉思了一会儿, 告诉她, 如果你真想“断”, 那就告诉他:这事绝不可能!一不想做个坏女孩, 不想让父母失望;二要尊重我;三若再写信, 绝不会看, 一律交给老师。这次我又跟她谈了很长时间, 我告诉她, 在她一举一动的背后, 有她父母的一双很艰辛但又充满希望的眼睛, 还有许多老师希望的目光, 或许还有同学们异样的眼神。

经过几次交流, 她彻底醒悟过来, 从此勤奋学习。2009年, 在她即将参加对口高考前的两个月, 她又来到我这儿, 轻松地告诉我:老师, 把我换个位置吧, 我前面的男生……我不想伤害他。我知道, 我不用再多说什么了。两天后, 我借口她个子矮, 把她调到另一组的最前面一排。如今的她已是安徽科技学院大三的学生了。前不久她发过来一则短信: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 如果当初不是你的开导、信任, 或许我现在正在哪个工厂打工呢。我将永远感激您!收到这信息时, 我禁不住有些激动。作为一名教师, 有什么比看到学生健康成长更令人欣慰呢!在节假日期间, 我常能收到一些节日祝贺的信息, 有些还没有留下姓名。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身上不良习惯更多。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 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更多爱心, 更大的耐心, 更韧的恒心, 去开导教育他们。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通过我们的工作与努力, 使学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 使他们健康成长, 并以此体会自己劳动的经历和成功之处。

还你青春靓丽形象 篇3

早在三年前,在我接手的班级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章小涵(化名),男孩的发型,男孩款式的衣服,有着男孩一样健壮的体魄,更有着男孩般爽朗的性格。她喜欢让同学、朋友叫她“章大哥”,每每听到一声“章大哥”,她就心花怒放,而对“章大姐”称号的反应则是横眉怒目。平时,她总和男同学在一起玩耍,甚至和男孩子拥抱、背来背去。但她也不排斥女同学,也常会将女同学抱起,将女同学惹得哈哈笑。她直言:“我就喜欢男孩,我不要当女孩!”

面对这样一位假小子,我有些担忧。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小涵是家里的小女儿,由于家里没有男孩,而周边邻居家都是男孩,加上她从小性格外向、活泼,父母就一直把她当成男孩看待,从没意识到小涵这种状况有什么不对,她母亲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变成女孩的。

然而到五年级后,原本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了。任何时候看到她,都驮着背,佝偻着身子。即便是炎炎夏日,她也穿着厚厚的外衣,任谁劝说都不脱⋯⋯她开始躲避同学,常常呆呆地坐在座位上,愁眉苦脸。同学或老师去问她,她或是低头不语,或是暴躁异常。更糟糕的是,若你涉及“青春”“发育”这些字眼时,她更会对你不理不睬。

终于有一天,她母亲焦急万分地赶到学校找到了我,对我讲了这样一件事:在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小涵初潮来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她措手不及,说什么也不肯用上卫生垫,只是发疯地换内裤,不停地对自己正在发育的胸部又抓又摁,还声嘶力竭地喊:“我不要!我不要!”并且一定要妈妈来向我请病假⋯⋯

显然,她在用一种闭锁的心态对待青春期发生的身体变化。

二、个案分析

小涵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性别角色混乱。所谓性别角色混乱,是指两性在社会文化规定的各自相应的社会位置和行为规范、模式上的混乱,即通常所说的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的现象。男女性别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上,亦表现在其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行为上。青春期是男女性别角色分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男女两性认同其身份角色的关键时期,如处理不慎,将造成男生女性化和女生男性化等问题。在小涵内心深处,一直都将自己当成一位男孩,而青春的脚步让她深切地感受到:她是位女孩,是一位身体发育非常正常的小女孩。她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所以自我封闭,自我厌恶,进而自我伤害。她的情绪体验强烈多变,难以自控,心境低迷,导致自卑、孤独等一系列性格变化。

三、个案辅导过程与反思

为让她早日走出青春的阴影,也为了摸清班级女生的情况,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我对全班女生作了一个调查,问卷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了解大家在青春初期自我形象塑造方面的有关信息,请如实答题。本问卷不列入任何评比竞赛之中,谢谢!

1.你是怎样看自己身体发育的?为什么?

2.你了解青春期的有关知识吗?

3.你怎么看初潮?

4.你会怎么对待青春期的一系列变化?

当我翻阅章小涵的问卷时,竟发现每题都答着:“非常讨厌”四个大字。通过数据分析统计,结果发现,90%的女同学对青春期的有关知识了解很少,约85%的同学讨厌胸部的发育,企图摁回去,捏平。约95%的同学讨厌初潮,幻想着没有初潮,只有5%左右的同学对此保持着乐观、坦然接受的心态。座谈中发现,许多女孩竟然以章小涵的行为为“榜样”。面对这一调查结果,作为教育者的我感到万分担忧。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资料、收集事例以及与其他教师的共同探讨,我在如何塑造青春自我形象的途径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情态刺激,了解自我形象认识的重要性

1.以班级青春期文化建设为切入口,形成情态刺激

在班级青春期文化建设中,我注意让学生与墙壁“对话”:在队角下挂上青春期卫生保健须知、青春期知识剪辑本等读物,定期让学生翻阅并写下读书摘记;在板报中张贴“我的青春理想”“我——一个步入青春的少女(男)”等班级作文,供大家相互浏览;在左右两侧书法专栏中写上青春寄语⋯⋯仔细观察章小涵,开始她连看都不看一下,但日子久了,周边同学都在谈论、翻阅,加上她也得写读书摘记,万般无奈的她只得去翻阅,慢慢地,她也能自觉完成读书摘记了⋯⋯我想,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即使是再封闭的心灵,也会时不时地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受到情感的熏陶。

2.以好朋友为突破口,宣传青春知识

“朋友之间无话不谈。”事实证明,通过朋友宣传要比教师的说教效果好得多。章小涵的好朋友很多,尤其和班长淑雯特别要好。由此,我特意和淑雯谈话,请她想办法帮助章小涵,让她采用“将心比心”法,降低章小涵对青春初期自我形象的紧张、厌恶和憎恨。不管她爱听不爱听,都要寻找机会说说自己的生理变化,要尽量表现得轻松些。没想到,这一招真有效,据淑雯说,章小涵原先是锁着眉头,捂着耳朵,嚷着“烦死了,不要讲了”,渐渐地,她的眉头不锁了,虽不捂着耳朵大嚷,但情绪明显缓和下来,有时还能听她说完。可见她的情感正受到情态的牵引,自我青春形象意识正如春雨般滋润着她。

3.以校本课程为抓手,了解自我形象认识的重要性

近年,学校开发了心理健康辅导校本课程。借此,我联合各科任教师共同协商,制定了以青春期自我形象塑造为重点的辅导目标,针对小涵身上出现的一些反常特征,穿插讲解学生坐、立、行等方面不良习惯的危害,采用暗示法让她明白自我形象认识的重要性,引导她学会塑造自己更靓丽的青春形象。

(二)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寻找塑造青春自我形象的路径

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会使学生青春的生命样态更鲜活。所以,我在对小涵的个案辅导中,以活动来干预她的青春期行为,促使她树立自我青春形象。

1.班级活动。学生个体总离不开他所在的班集体,为此,我们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在“让我的青春靓丽起来”辩论会上,学生倾诉了班级中大家身体、心理的变化,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现场掌声连连,小涵就在这掌声中和同学激烈地争辩,最终产生思想上的转变。月活动“青春的步伐谁最棒”制定了活动的规则、方法以及奖励等机制。小涵本是个积极上进的女孩,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她非常努力。从他们小组的得分来看,这一活动效果不错。

2.小组活动。以村为单位组建小组,以“自我监督检查”为主旨,时刻塑造青春美丽形象。我为此设计了相关表格,包括日期、美丽形象、我的烦恼、我的妙方、与你分享和他人建议等内容。“自我监督检查”与班级内的各种奖章评比挂钩,给予表现优异的同学适当的物质奖励。一段时间后,班里同学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变,坐得直了,走路能抬头挺胸了⋯⋯小涵也不例外:她的衣服色彩和款式有了改变;偶尔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抬头挺胸地走路;时不时地能获得一颗金星或水笔等奖品。

3.个体辅导活动。通过上述团体辅导,小涵的情况有了较好的控制。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这良好的开端,我便趁热打铁,与她谈心,随时电话沟通,教给她缓冲的方法。就这样,她对我的信任与日俱增,她有时还会主动找我聊青春期生理、心理方面的问题。每一次我都能看到她或羞涩或喜悦的笑脸,看到她的进步。我知道,我所设计的这一系列活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三)联合家庭教育,深化自我形象意识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非常重要,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青春期是个体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一个人的各种素质都会在青春期基本形成。为此,我特别召开了一次家长会,与家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其明确了青春美丽形象的塑造不仅靠学校,也靠家庭,靠父母;明确了父母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我还专门和章小涵的妈妈促膝长谈,共同商量辅导的方案,引导小涵妈妈正确认识女儿的心理问题,鼓励她多与女儿沟通,帮助女儿克服心理障碍,建议她采取各种适合的奖励措施加以激励,及时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家表现,配合学校写好家校联系单。

从那以后,学校里便多了小涵妈妈的身影,办公室里也常常能听到我们之间关于小涵的探讨⋯⋯功夫不负有心人,挥洒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经过共同的努力,此时的小涵已渐渐恢复了活泼开朗的性格。

每一个青春少年心中都有无限美好情思。正如一株植物的生长期,只有把根系深深扎入土壤,吸足水分营养,舒展枝叶承受雨露阳光,才能有娇艳的蓓蕾。让我们对学生大声地说:“孩子,还你青春美丽容颜,让自己的青春形象更加鲜活靓丽吧!”

(作者单位:金华市东苑小学

浙江金华 321017)

责任编辑郑海燕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4

庄xx同志从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学校毕业后于1998年3月在大店工商所参加工作,这一呆就是十二年。十二年来,她始终孜孜不倦的工作着,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踏踏实实;在不同的岗位上,她兢兢业业,无怨无悔,迎来的是如歌岁月,送走的是无悔青春,成了名副其实的“铁打的兵”。用女性的刚强和柔韧、爱心和细心,书写着工商女干部的柔情铁骨,诠释着法律的公正和尊严,播撒着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高效能服务

近年来,她认真学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不断增强服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各项登记工作做到一次讲清,并做好沟通解释,绝不让当事人多跑腿,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08年1月份,莒南县新星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准备参加广交会,在即将启程时,企业负责人冯兆启发现营业执照有效期限还有3天就到期了,持有效的营业执照这是参加展会、展示企业乃至签订合同的前提条件啊!想到如果不能参展对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他心里凉了一半截。这可怎么办?他立即赶到工商所,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了,庄xx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打电话联系县局企业注册局请求帮助,并帮他准备好变更登记材料,注册局的同志们也推迟了下班时间,等冯兆启拿到新营业执照,已是夜幕降临。象这样的事,庄xx说是举不胜举,她总是说:为企业服务,替企业解难,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08年是实行企业“网上年检”的第一年,她努力学习操作流程达到熟练操作,手把手的教企业进行网上申报,百问不烦,辖区262户企业硬是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部通过了网上年检申报,在全县系统第一个完成企业年检工作,并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收取规费24万余元。她于2008年被莒南县纪委表彰为“莒南县优质高效服务示范岗”;2009年大店所又被省工商局表彰为“全省工商系统企业登记服务规范示范窗口”。

高标准工作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这话放在庄xx的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她在所里负责登记注册大厅内的日常咨询、登记、年检等工作,之前人少的时候还要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农资及成品油预警子系统、无传销社区、网格化监管档案扫描上传等几乎所有的内勤工作,特别是书式档案录入工作,枯燥繁琐,她却始终没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她深知这些基础性工作关乎“数字工商”建设的大事,来不得半点马虎,仅2008年一年就录入各种书式材料4000多页,如果把这些纸摞起来有半米高。

工作中,她还善于发现问题,主动工作,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单位的利益。个体户李某来办理换照手续,审查中,庄xx发现他的营业执照到期了,就向他宣传法律法规,以及无照经营的危害,让他认识到了错误,庄xx又独立整理材料,立案后,该户被处以3000元的行政处罚。今年以来,她在受理登记、年检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处罚的金额就达7万余元。

对于家庭,她有深深的愧疚

做在基层的女工商干部难,做一名既顾大局又顾小家的女工商更难。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工商所的女同志,特别是大店镇辖区监管范围广,各项工作任务繁重,还有省政府旧址和天马岛等旅游景点,临时性任务比较多,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儿子刚满两岁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全托,周末加班她都带着孩子,把孩子送到娘家,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不想多陪孩子一会啊!想起这些,庄xx眼里是湿润的。有时候真是觉得愧对家人,她的家人对她却是一如既往的理解着,支持着。

无悔的青春 无悔的选择 篇5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三尺讲台,就是选择了付出。我选择,我热爱。在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更感受到无私奉献的圣洁和美丽。因为,有爱的奉献,就会有爱的收获。

10年来,我始终手捧一颗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模范履行职责,无私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呀,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要把教育工作当作是一个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的堆砌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的伟大工程,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

关心学生,循循善诱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孩子,我的学生,你亲我更爱!”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无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栽培他们,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我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激励的办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我班有一个叫郭广凯的学生,纪律散慢,作业常常不完成,常与同学闹不和,欺负小同学。虽然多次教育,但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怎么办呢?最后,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这个人还真有不少优点。比如,爱

劳动,每次劳动,他总是特别积极,干得起劲,另外,他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于是我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然后还会微笑着对他说:“今天作业完成了吗?我要检查的啊!”随时随地,我会用微笑去鼓励他,在他犯了错误时,我也从不大声训他,而是以一颗宽容而博大的心去感化他、激励他。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纪律也好多了。我想,这大概是我们说的爱心教育吧!

记得在2011年一个早上我走进教室,看到刘奇同学衣衫不整,我盯着那位同学看了几眼。于是,全班同学一齐关注起来。没有训斥,没有只言片语的批评,而是走上前去,帮他扣好了钮扣,整好了衣领。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很平凡的举动,竟迎来了全班学生的掌声。更想不到的是,打那以后,再也不曾见到衣衫不整的同学。就这一件小事,使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平凡,再次体验到了这一平凡中的荣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无悔的选择 璀璨的青春 篇6

——致为教育而努力奋斗的自己

一直以为,教育是伟大的,教师是神圣的,能够从事这样的事业,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12年前,我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带着对理想的渴望,踏上了三尺讲台。青春易逝,岁月无情,12年的教育生涯如同一个绚烂的流星一般划过美丽的夜空,留下了一个个刻骨铭心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从教12年来心路历程。

就在那年秋天,我来到了天竺山中学,当我走进教室看到72双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我的时候,我感到骄傲极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工作激情和情感冲动,马上让我热血沸腾,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位马上就要冲锋陷阵的将军,正在沙场秋点兵。有人问我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很酷。我告诉你们吧:那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信仰,一种近乎虔诚、而又疯狂的信仰,那是一种君临天下、威慑四方的王者霸气,是一种横刀立马、不可一世的将军杀气,也是一种扬名立万、攻城拔地的壮士锐气,更是一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英雄志气。

当我开始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个平凡而广阔的舞台时,我觉得我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就从这天开始,年少轻狂的我明白了朱自清《匆匆》的含义了。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当第一缕晨曦还未来到人间的时候,我已经早早来到了学生宿舍,看那些还在沉睡的孩子,是否平安;当起床的集结号吹响地时候,我已经早早的打开了教室的大门,等候我的学生到来;当看到所有的学生全部到齐的时候,我又匆匆赶到宿舍,检查宿舍的安全和卫生;还没等到早操铃响的时候,我又已赶到了操场,陪我的孩子们一起跑步......杨柳枯了又青了,桃花开了又谢了,燕子去了又来了,学生来了又走了,我却还坚守在这儿,守着我们的学校,守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日子就这样过着,平凡却不平淡。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我们终将逝去的无悔的青春,与之沉淀的,是我依旧年轻不变的情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一切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去,正如张爱玲说过的这样一句话“人生是一件华美的衣袍,里面布满虱子”。谁曾想,我们耳熟能详的童话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在现实中出现。

百无聊赖之际,我突然想起了《渴望》的主题曲,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当年的校园破烂不堪,教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只有两三个人一间的破房子。学生没有宿舍,男生晚上睡教室,女生几个班在一起睡大铺,学校里没有网络,更谈不上多媒体,学生没有可口的饭菜,更没有营养午餐,当我看到学生每天吃着自带的咸菜就着玉米粥的时候,心里就一阵阵难过。当看到炊事员同志为了吃馒头要不要加肉而纠结的时候,我更明白了:师尤如此,生何以堪呀。偌大的一个学校,就连洗个热水澡这样的一件小事,对于我们来讲都要在想像中完成。

2006年冬天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整个学校,全校师生都进入了梦乡,凌晨1点的时候,突然有学生来我的宿舍敲门,说班里一个女生由于胃痛在宿舍呕吐并且翻滚,我立马赶到了宿舍,看到眼前的一幕,我紧张极了。联系家长吧,电话无法接通,这么大的雪,40多里的山路,要想赶过来,谈何容易。更何况此情此景,我是一刻也不敢耽搁,我找来了值周的教师,让他陪我一起将这个学生背到医院。

纷飞的大雪,湿滑的雪路,寒风如同刀子在我脸上划过,我小心翼翼地背着我的学生,伴着风声、雪声、脚步声,开始了一段艰难而又漫长的求医之路,风雪再大,路途再远,我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

当我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里艰难行走的时候,我感到了此时肩膀上责任的重大,因为我觉得我背起的不是一个学生,我背起的是一个人民教师: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生选择、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事业执着。

“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2009年我又来到了高坝中学,此时的我,早已褪去了青春年少时的懵懂和无知,带着几丝繁华落尽、洗净铅华的淡定和执着,在这个美丽而又充满挑战的校园里,我又开始了新的长征。

这里有一支务实团结、开拓创新的战斗团队,经历岁月沧桑、走过风雨考验,高坝中学的教师们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执着,书写了高坝教育最美的篇章。我也亲眼见证了这个学校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变化过程,现如今的高坝中学,以环境设施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崭新形象,成为山阳农村教育一张美丽的名片。

教育事业是一个奉献“爱心”的事业,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平淡,它没有风花雪夜的浪漫和温柔、更没有衣锦还乡的富贵和荣耀,但我无悔于我执着的选择!无悔于我璀璨的青春!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纪念自己12年来平凡而不平凡的教育生涯,特改编徐志摩的一首《再别康桥》做一自勉,以示纪念。

无悔的选择与坚持 篇7

初中时的我, 体型消瘦, 体质柔弱, 小病不断。在坚持锻炼中, 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运动。进入高中后, 我萌生了“报考体育专业”的念头, 却遭到父母与兄嫂的强烈反对, 更伤心的是第一次就被体育教师拒绝了。但是, 我没有气馁, 不仅“偷练”, 还不断地恳求体育教师, 也委托他人“说情”。我的诚心与执著, 终于打动了体育教师, 让我试练一段时间。于是, 我顶着压力, 抱着希望, 依着动力, 凭着执著, 开始了艰辛的体育训练。

二、奋力拼搏获成功

最初, 我连基础的小步跑、后蹬跑、交叉步都做不好, 但依然坚持着。早晨, 其他学生还在梦乡里, 我已经在操场上大汗淋漓了;晚上, 其他学生都已经休息, 我还在操场上练习着;一遍又一遍, 一组又一组, 直到当天的训练内容熟练掌握后, 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去休息。就这样, 我执拗地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终于赢得了体育教师的认可, 如愿成为一名真正的体育特长生。

我更加努力地训练, 父母也只好任由我“折腾”了。有一段时间, 由于运动量和强度过大, 导致我的腿每次训练结束都疼痛难忍, 但为了不耽搁训练, 就自己用热毛巾敷。后来, 实在坚持不了, 就去医院检查, 结果是骨膜炎, 需要进行针灸治疗和按摩。于是, 每天中午吃完饭, 我骑自行车到40里外的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 然后骑车赶回学校坚持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1991年的高考中, 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师专体育教育专业录取了。进入大学后, 周围的其他学生大都放弃了高考前的那种拼搏精神, 但我依然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实习生”的荣誉。

三、执著前行永坚守

大学毕业后, 我成了一名体育教师, 现在已经工作了18年。我始终保持着执著的精神和向上的心态, 每天抓好两操和课余训练, 认真组织比赛, 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在各项活动中兢兢业业、不计得失, 也不叫苦叫累, 不仅干得多, 而且干得好。我的工作得到了认可, 成为县级体育骨干教师、优秀教练员和裁判员, 并于2009年顺利地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2011年3月, 我在新浪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正式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及其相关平台 (以下简称学体平台) , 由此也警醒了有点安于现状的我。在学体平台里, 见解独到的观点、创意十足的方法、构思新颖的博文等, 让我深深感受到个人学识的浅薄;在学体平台里, 体育同行的敬业和探索精神, 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 我开始品读文章、学习理论、钻研教法、撰写文章……如今, 我也有多篇文章在《中国学校体育》等专业刊物上获得发表, 管理班级也得心应手, 思想也更加成熟了。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8

对于这个由帅哥靓女组成的“玖月奇迹”组合,很多人并不陌生。近年来,维也纳金色大厅、香港会展中心、中央电视台2011年春晚等国内外很多大型演出中都有他们精彩表演的身影,特别是组合中那位演奏双排键电子琴的女孩儿,不仅容貌清秀、歌声甜美,而且演奏时一举手一投足间都充满青春活力,每每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被大家誉为“双排键上的舞蹈家”。这位女孩来自哪里?又是怎样走上音乐之路的呢?

音乐天赋初绽放,双排键上崭露头角

女孩名叫王小玮,1985年8月出生在大连市金州新区董家沟一户普通农家,父亲非常喜欢音乐,笛子吹得特别棒,很多乐器也演奏得不错。或许是继承了父亲的遗传基因,王小玮对音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刚咿呀学语,只要听到收音机里播放歌曲,就会兴奋起来,有时还会跟着哼唱。两岁多时给她买来一个能弹出声的玩具钢琴,令王小玮父亲没想到的是,没多久,王小玮竟能将听过的歌曲在小钢琴上弹出来,虽然个别音调不十分准,但整体不错,而且乐感很好。这让王小玮的父亲心头一震:看来这孩子很有音乐天赋!从此王小玮的父亲有意识地培养起她来。

王小玮11岁时顺利通过严格考试拿到了沈阳音乐学院附中少儿艺术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根据学校安排王小玮改学钢琴。人小志大的她每天一上完课就钻进琴房里练琴,每天至少要练五六个小时,把绝大多数业余时间都交给了钢琴。她的老师,著名钢琴教育家杨红至今还记得:“那时王小玮跟发了疯似的和钢琴对着干上了,弹琴时间长了,指尖常常裂口,殷红的鲜血滴在白色的琴键上特别刺眼,可她全然不顾,擦掉血迹,包上手指,接着再练。看到她小小年纪如此有拼劲儿,我当时非常震撼!”

天道酬勤,王小玮的勤奋努力很快有了丰厚的回报,1997年12月,她在香港举办的“中国作品钢琴比赛”中,艺压群芳,一举摘得双钢琴演奏第一名的桂冠。这次获奖给了王小玮极大的激励,刚刚步入13岁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将来成为一名在键盘乐器演奏方面有造诣的艺术家。

王小玮对电子乐器一直特别有感情,1998年她萌生了学双排键电子琴的想法。双排键电子琴学名叫电子管风琴,立式结构,上面有两排手键盘,下面有一排大号的脚键盘,具有上百种音色,可以根据乐曲需要进行编辑,一个人演奏,其效果相当于一个百人交响乐团。她想:“沈阳音乐学院就有教双排键电子琴演奏的老师,近在咫尺,我为什么不学呢?”有了这种想法后,她立刻行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老师。由于有扎实的钢琴演奏基础,且熟悉电子琴演奏技巧,王小玮很快解决了手脚协调问题,逐渐掌握了双排键电子琴演奏的基本技法。2001年,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她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师从最早将双排键电子琴引进中国并开设双排键课程的沈晓明教授。

开课不久,沈晓明教授就告诉她:双排键电子琴能模仿交响乐、流行乐等各种音乐表现形式,而且大部分乐曲需要演奏者自己编排,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者,不仅身体各部位协调性要好,还要掌握作曲、配器、指挥等各门音乐知识,懂得的音乐知识越多,对提高演奏水平越有利。老师的教诲王小玮牢牢记在心里,从此,除了认真上好专业课外,她四处求教——到作曲系旁听配器课、和声课;到声乐系找老师学习唱歌;到合唱指挥系学习乐队成员的分布;到图书馆查阅各种有关的资料……每天教学楼、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成了她生活的常态,清晨起来练声,晚上熄灯时间不到不放下书本更是家常便饭。工夫不负有心人,4年下来,王小玮不仅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双排键电子琴这件充满现代感的乐器,还能一展甜美歌喉,边弹边唱,成为许多老师眼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双排键演奏人才,沈晓明教授更是对她抱有很大期望。

老师们的看法和期望很快得到了印证,2006年王小玮以优异成绩毕业不久,便在众星云集的英国“电子管风琴国际公开赛”中,凭借扎实的功底,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第二名。赛后,主办方组织获奖选手演出,王小玮又以精湛的演技和激情飞扬的演奏风范征服了英国观众。一首中国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被她演绎得大气磅礴、荡气回肠,演奏终了,现场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大学刚毕业初出茅庐,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令音乐界很多专家对王小玮刮目相看,认为她是不可多得的音乐才女。

不断进取巧组合,“玖月奇迹”创辉煌

英国公开赛后不久,王小玮应邀担任了辽宁民族乐团、辽宁歌舞团、辽宁杂技团合作创作的大型青春时尚乐舞《中国变奏》的领衔主演,到全国进行巡演。王小玮把这次演出当做最好的实践机会,一方面努力将双排键电子琴的魅力尽情展现出来,一方面不断听取各方意见提高自己。巡演中,不仅视每一场演出为第一次登台,全身心投入,而且每场演出结束后都虚心征求团队中专家和伙伴们的意见,近百场演出,场场如此。王小玮说:“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将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得更好!”正因为有这样一种进取精神,王小玮的演奏技艺日臻成熟,表演越来越精彩,在圈内声名鹊起,引起关注。2007 年,北京歌剧舞剧院青睐王小玮的演技,向她抛出橄榄枝,以特殊人才将她引进,作为领衔主演。这对于一个20刚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肯定,从此王小玮走进文艺精英荟萃的北京,走向了更大的舞台。

2007年9月,王小玮参加一个好友聚会,席间大家谈到央视名牌栏目“星光大道”时,一位朋友建议王小玮:“现在演奏双排键电子琴的人很少,‘星光大道’收视率很高,你何不上这档节目展示一下,让更多的人认识双排键电子琴,也算对这种新兴乐器的普及!”“那恐怕不行吧,‘星光大道’是给普通百姓提供展示才艺的舞台,小玮是专业演员,能被允许参加吗?”另一位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担忧。这时又一位朋友出了个主意:“小玮可以找一个非专业演员组成个组合!他唱,小玮给他伴奏,那样不就行了吗!”听了朋友们的建议,王小玮不免心中一动,她的老师沈晓明一直致力于双排键电子琴在国内的普及,跟随老师多年,耳濡目染,她也早有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双排键电子琴的想法,于是当即决定一试。

聚会结束后,王小玮认真琢磨起这件事来。思考中她突然想到了沈阳的一位朋友王小海:对呀!王小海是一名会计,但歌唱得很好,读大学时曾多次参加过校园歌曲大赛,和自己又熟悉,何不找他呢!想到此,王小玮很快与王小海取得联系,说了自己的想法,王小海听后马上表示同意。后来给组合起名字时,俩人觉得他们第一次相遇是2005年9月,很偶然,再见面并成为朋友是2006年9月,这次打算组成组合又是在9月,好像奇迹一般,总与9有关系,于是便给组合起了个名字——“玖月奇迹”。

经过大半年的精心准备,2008年4月,“玖月奇迹”组合登上了“星光大道”的舞台,很多观众称赞王小玮:“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琴键上翩翩起舞!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随后的鏖战中,他们越战越勇,一路凯歌,从周冠军、月冠军一直到夺得2008年“星光大道”总决赛冠军。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徐沛东看了他们的表演,连连称赞:“‘玖月奇迹’真的是一个奇迹!”

“星光大道”夺冠,让王小玮、王小海的“玖月奇迹”组合一炮而红,不仅演出邀请不断,还经常出现在许多大型演出中。2009年他们随文化部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成为国内第一个、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登上金色大厅的“80后”组合;2010年他们走进香港会展中心,为香港同胞献上精彩表演,受欢迎程度毫不亚于大牌歌星;2011年他们又登上央视春晚,凭借一曲改编的“青春舞曲”倾倒了全国亿万观众,双排键电子琴被网友称为“春晚神器”,王小玮则被称为“双排键上美丽的精灵”。

如今,“玖月奇迹”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王小玮也以优异的成绩完成研究生学业,成为中国第一位双排键艺术硕士。面对成功,她说:“一定要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表演技艺,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更精彩的双排键电子琴演奏节目!”我们期待她再创辉煌!

责编/昕蓉

E-mail: xinrong315@163.com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闪光的青春,无悔的选择》。

船,因为有舵,才能远渡重洋;鹰,因为有翅,才能翱翔天空;人,因为有梦,才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

如今,总书记深情阐述了十三亿民众的中国梦——大指国泰民安,国家富强;小指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国家有国家的梦,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也早有自己的梦。

于是,带着青春的梦想和激情,我走进了清水县第三幼儿园这片孕育着希望的土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尤其要拥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胸怀,用母亲一样的细心、耐心和宽容心去呵护每一个稚嫩的孩子。在短暂的幼教生涯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生活片段经常浮现在我眼前。

记得那是一个漫天飘雪的日子,院子里下了一层厚厚的积雪。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要去打雪仗,于是,我和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来到院子里开始了雪地战斗,突然,琪琪小朋友哭了,当我走过去正要问她为什么哭时,才发现她的脸蛋发青,小手发紫,而她的衣服竟是那样的单薄,我问琪琪:“你怎么穿的这么少,是不是太冷了?”,她抬起头看着我,用发抖的声音对我说:“奶奶给我找了,就这件衣服最厚,可我还是冷,老师,我想妈妈了”,听完孩子的话语我的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琪琪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年迈的奶奶照顾着她们姐妹俩,孩子这么小就要忍受着思念母亲的痛苦,我噙着泪水脱掉自己的棉衣披在了琪琪身上,这时其他孩子不约而同的跑过来抱住我,要我穿上他们的衣服,我终于忍不住了,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涌了出来,琪琪笑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对我说:“老师,真暖和,你真像我的妈妈!”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孩子们给我的爱我何以回报,答案只有一个:为他们付出更多,为他们不断努力!

于是,我一天天地改变自己,变得坚强,变得更像他们的母亲。辛苦自不必说,但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我享受到了工作带给我的点点滴滴的乐趣。当曾经因我年轻对我怀疑、不认可的家长如今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时;当一个个哭喊着要“妈妈”的小家伙在我的关心鼓舞下,成长为一个个懂礼貌、讲文明、有个性的幼儿园毕业生时,我欣慰:我梦想的脚步已经越来越坚实!我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伟大。

演讲-无悔的选择 篇10

好的精神面貌对待工作,才能对工作投入自己的热情。作为教师要从心里真正喜欢幼儿、热爱幼儿,对幼儿要具有细心、耐心、责任心。不仅如此更要在孩子面前要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敢于知错就改。我有一个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在她班上平常老师要求小朋友洗完小手一定要用毛巾把手擦干净,如果谁没有擦手,就被老师视做不讲卫生,是要被老师批评的。有一次,老师急着要为小朋友们发午餐,洗完手顺便在衣服上蹭了两下。突然有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不讲卫生!”老师被孩子批评觉得很没面子,就连忙找借口说:“不是老师不擦,是老师没有毛巾嘛!”“我的可以借给你”一时间很多孩子都表示要将毛巾借给老师。老师羞红了脸,这才向小朋友承认了错误:“老师错了,不该这么不讲卫生,让老师重新洗一下借你们的毛巾擦一下好吗?”后来,班上毛巾架上多了一条大毛巾。从此老师也用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班上的孩子也养成了知错就改的好习惯。相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看来老师错了能知错就改,会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诚恳与和蔼,这样孩子心中会加倍尊重老师,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愿意学习老师的优点,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言传身教的作用。

靓丽青春无悔选择 篇11

接受美学认为, 文本存在于读者的解释中。但是, 接受美学的学者对这一观念的阐述角度并不相同, 姚斯倾向于从读者的角度解读, 他认为文本的接受有赖于读者的理解;而伊瑟尔则从文本出发, 他认为文本对读者有规范作用。两位学者虽然都认为文本的存在方式是读者与文本的相互作用, 但是姚斯显然更加强调读者, 而忽视了文本的意义, 而伊瑟尔则忽视了读者的创造性, 两人各执一端而忽视了另一端。

有鉴于此, 本文结合两人的观点, 试图做出新的解释, 并以此探讨青春文学的存在方式:艺术作品的存在是一种文学作品的文本与读者间的双向选择。文本为读者理解作品提供了可能和想象空间, 读者在文本的规范下, 通过个性化解读重构文本审美世界, 使得文本审美世界进入读者的审美视域。最终, 读者在对文本审美世界的审视中, 获得情感上的涤荡。

一、文本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接受美学中有一个文本的“召唤结构”概念, 是指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的“召唤结构”, 里面包含着某些“空白”。

首先, 语言只能指称心理现实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这就必然导致作者在创作时无法通过文本将所构思的审美世界完整地记录下来。换言之, “空白”可能是创作过程中丢失的信息。当阅读文本时, 读者面对的是“离散化了的小块心理现实”, 阅读的过程就是碎片“拼接”和“修补”的过程。“拼接”和“修补”既要根据已有的碎片, 又要尊重读者在“拼接”和“修复”时的创造性, 这就使双向选择成为可能。

其次, “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本有多重意蕴, 读者就能够有多种理解。不同读者的理解, 实际是文本意蕴的不同方面。

这一点表现在含蓄和含混两种形态中。

前者如《三重门》中:“马德保念完后局促地注意下面的反应, 生怕听到‘老师, 这个我读过’的声音, 调动全身一切可调动的智慧准备要解释, 幸好现在学生无暇涉猎到考试以外的书籍, 听得都像真的一样”。

表面上刻画了马德保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丑恶嘴脸, 而学生因为“无暇涉猎到考试以外的书籍, 听得都像真的一样”实则暗示了考试制度将学生训练成了“考试机器”, 没能真正掌握知识而被蒙蔽, 透露出作者对教育的思考。文本的含蓄, 以小见大, 使读者从有限中体会到无限的意味。

后者如“三重门”的含义, 有从内容角度讲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之意, 有从引用经典讲的“三件最重要的事的意思”之意和有从人生的三个阶段讲的“小学、初中、高中”等说法。含混的文本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读者给出了他们各自确定的解释, 从而使文本与读者的沟通更加顺畅。

文本的话语蕴藉性, 使得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暗示和不确定性, 读者的解读则使得文本的含义明确了。尽管单个读者的解读只是文本意义的一个侧面, 但是读者群体的解读就能使文本的全部含义得以明确, 从而沟通了两者的关系。

二、“经验读者”能否对文本审美世界进行重构, 是双向选择成败的关键

“经验读者”是指具有历史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读者部分, 拥有独特的心理和需要, 能够形成特定的“期待视域”。“经验读者”对文本审美世界的重构, 是要以满足“隐形读者”的要求为前提的。“隐形读者”是“文本召唤结构”在“读者”维度的别称。“经验读者”要在“隐形读者”规范下完成对文本审美世界的重构, 文本才能由“自在”成为“自为”的读者的审美对象, 双向选择才可能成功。

“隐形读者”的规范来源于“含蓄”和“含混”。“含蓄”要求“经验读者”做到以小见大, 由表及里;“含混”要求“经验读者”能够在多重意蕴混杂的文本中找到一个明确的意义。“经验读者”按照“隐形读者”的规范来正确构建文本审美世界, 并尽力使之清晰、具体。

首先说“含蓄”。《三重门》里马德保这一人物形象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中博闻强识、为人师表的教师。

(1) 他没有真才实学。“马德保没在大学里念过书, 高中毕业就打工, 打工之余, 雅兴大发, 涂几篇打工文学, 寄了出去, 不料编辑部里雅兴发得更厉害, 过几个月就发表了出来。马德保自己吓了一跳。”

(2) 他没有责任心。“他以为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差, 把屠格涅夫教成涅格屠夫都不会有人发现, 所以草草备课。”

这样一种没有学问和责任心的人混入教师队伍中, 使得学生无法学得真知识, 而考试制度过分地束缚了学生, 使他们无法分辨是非对错。以马德保这一形象来揭示教育失败的原因:教育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和考试制度的不合理———以小见大, 正是“含蓄”。

“经验读者”必须按照文本的含蓄意义去构建, 否则可能无法正确地理解文本的意义。例如:有的学者认为马德保这一形象“完全是凭感觉想象出来的”, 塑造这一形象不过是为了“宣泄情绪”。完全没有现实的依据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而且马德保这一形象的创作意在指出教育问题。不按照文本的“含蓄”, “经验读者”就无法正确构建文本审美世界, 甚至无法理解文本。因此, 按照“含蓄”的规范, “经验读者”就能最大限度地还原文本, 构建文本中存在的审美世界。

同样, “含混”也如此。无论是“家庭、学校和社会”还是“三件最重要的事的意思”或者“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的解释, 只是将原文中混杂的意义分离并且明确了。换言之, “经验读者”呈现了其中的一个侧面。“经验读者”按照“含混”的规范, 使得各个侧面更加清晰和明确了。

同时, “经验读者”也将自身的特色融入其中。“马德保身高一米八五, 人又瘦, 站着让人担心会散架, 天生一块写散文的料。”“经验读者”构建的马德保这个瘦子的形象, 可能是以其见过的瘦子为蓝本的。同样, 马德保有缺乏责任心和没有真才实学却滥竽充数的特点, “经验读者”会为他勾勒一副“画像”:他可能有下撇的嘴角, 透露出他对学生发展的不屑一顾;他不得不伪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掩盖他内心的浅薄。通过这样地不断“修补”和完善形象的细节, “经验读者”得以从文本对马德保这一形象片段的描写中, “拼接”出一个从外貌到品质都鲜活的“人”。相应的, “经验读者”得以从整个文本的描述性语言中, 生成一个完整的、生动的, 且带着其个性的文本审美世界的表象, 似乎这个审美世界中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是人、事、物的存在, 而非描写。

只有这样, “经验读者”在“隐形读者”的规范下进行个性化的“修补”和“拼接”, 使得文本的审美世界不仅正确、清晰构建起来, 而且带有“经验读者”的个性, 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文本审美世界, 从而完成了重构。也因此, 文本的“隐形读者”才找到了它的“知音”, 向读者伸出了它的“友谊之手”。

三、“审美读者”对重构的文本审美世界进行赏析, 是双向选择的完成标志与终极目的

“经验读者”的作用是使文本审美世界主体化, 使其成为审美对象, 进入读者的审美视野。双向选择的完成, 还需要文本的审美世界能够满足“经验读者”的“期待视域”。评价文本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域”是由“审美读者”来完成的。这里的“审美读者”, 指的是处于审美关系中的“读者”。能够满足“期待视域”的文本审美世界, 必然能够给读者带来审美上的愉悦感, 这种愉悦可能源于与主人公的相似经历而带来的情感上的认同, 也可能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情感。当“审美读者”体验到这样的情感, 就意味着读者对作品文本的真正接受, 标志着文本与读者间的双向选择的完成。同时, 读者也能在对作品文本的审美中, 得到情感的交流和涤荡, 这才是最终目的。

那么, “审美读者”是如何获得审美体验的呢?

“审美读者”是作为一个整体和文本审美世界发生关系的。这种关系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出于某种功利性目的, 只是以自己某一方面的本质力量来和现实的某一方面发生关系”。审美关系中的“审美读者”, 是“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统一了起来, 意识形态的人和实践活动的人统一了起来”的读者, 作为一个完整的“观众”观看由“经验读者”重构的审美世界。同时, 处于审美关系中的“审美读者”对文本审美世界的审视, 是以各种具体的感性表象的形式进行的, “这些具体的形象, 通过感觉器官的感受, 把我们的理智、意志和其他一切, 都化成了感情。因而其所产生的效果, 主要的只能是喜怒哀乐的情感活动”。“审美读者”体悟到这一系列的情感的过程便是“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获得相应的情感, 进而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 使情感得以净化, 将心灵上积压的情感宣泄, 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得到自我的超越。

《三重门》里有一段林母逼林雨翔吃所谓能增强记忆力的药的情节:雨翔的心胸豁然开阔, 骂这药劣质。林母叫他把另一颗也吞了, 他吓得不敢。林母做个预备发怒的动作吓儿子, 雨翔以为母亲已经发过火了, 没有再发的可能性———他不懂得更年期女人的火气。林母大骂一通:“我买给你吃, 你还不吃, 你还气我, 我给你气死了!”

望子成龙的父母往往不惜花费高价买一些保健品给孩子吃, 而青少年一方面承受着高考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还要接受家长的“安排”, 比如吃药, 生活没有了自由, 故而常常抱怨。“读者在书中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故而“审美读者”常常与主人公有一样的抱怨和无奈, 符合他们对这类事情的“期待视域”, 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但是, 这一切并不是现实生活, “审美读者”没必要担心家长的责备和苦口的“良药”, 这就使他们从现实的功利性中解放了出来, 获得了一种审美上的自由。他们在一种放松和自由的情况下, 去体验林雨翔的无奈, 林母的气愤, 甚至这种斗口中的风趣。因而, 这种“共鸣”不仅是生活细节上的“相似”, 更是情感交流上的“认同”。

《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结尾是几个主人公的独白:

微微:我是成功了, 可是我总是觉得怅然若失。

顾小北:我经常在做一个梦, 梦里是永远的十七岁, 林岚坐在我的自行车后面, 我带着她, 穿越了一幅又一幅明亮而伤感的青春。

火柴:也许是自己在乎的一些东西早就丧失在这个世界上了吧, 所以对生活, 就不会再有失望。

林岚:我又睡着了, 梦里的那些人又回来了, 站在我面前对我微笑, 一如当年。他们还是小孩子, 可我已经长大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写的, 青少年读者不太可能有如此丰富的阅历, 也不太可能经历文章中种种极端的情况。但这却符合了青少年群体对“爱”和“成长”这类话题的“期待视域”。他们乐意借助想象来摆脱自身年龄、阅历的束缚, 提前在即将经历的“人生”中猎奇。在这种想象的、虚拟的世界中, 他们虽不必以受伤害为代价而体悟种种人生, 但情感是真实的。期间有欢乐有伤感, 终于平淡。而审美读者内心压抑的紧张、孤单和痛苦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得以宣泄, 使得读者内心的扭曲的情感得以纠正, 净化甚至消除不良的情绪, 而达到心灵上的平衡。

值得补充的是, “经验读者”和“审美读者”是读者的不同方面, 但是它们不是截然分开的, 前者需要“审美读者”的判断力从而在重构文本的审美世界的过程中分析“含蓄”和“含混”的意蕴, 进而个性化地重构审美世界, 而后者则需要以“经验读者”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依据来判断文本的审美世界是否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域”。两者只是分工不同, 前者负责文本审美世界的重构, 这对于文本审美世界能否进入读者的审美视野至关重要;而后者则负责对文本审美世界进行评价, 评判读者是否愿意接受文本。

青春文学作为一类文学作品, 其在青少年读者群中的存在方式是其文本与其读者间的双向选择。文本中碎片化的“心理现实”和文本的话语蕴藉性一方面限制了“经验读者”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构建, 使得文本审美世界的构建是正确的、清晰的。另一方面, “经验读者”通过个性化的方式重构文本审美世界, 使得文本审美世界成为了人、事、物的表象存在, 而进入读者的审美视域。至此, 文本向读者伸出了“友谊之手”。当“审美读者”在对文本审美世界的审视中, 获得审美上的愉悦感, 获得情感上的涤荡时, 读者也就真挚地握住了文本的“友谊之手”, 这就标志着双向选择已经完成。

参考文献

[1]陶东风, 和磊.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 (1978—2008)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第2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修订版) [M].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4]童庆炳.文学理论[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韩寒.三重门[M].第1版, 沈阳:万卷出版社, 2008.

[6]朱立元.美学 (修订版) [M].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朱爱莲.论“80后”文学的想象世界[J].湖南社会科学, 2012, (3) .

上一篇:秋风景作文600字初中下一篇:心理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