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精选8篇)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篇1

**街道党工委把党员教育学习、党支部建设和各项活动开展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手”,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抓学习,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和业余党校学习阵地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培训学习,丰富培训内容,提高理论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制定了创建学习型街道实施方案,坚持周三、周五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宣讲、个人自学、举办辅导讨论、开展研讨交流等多种方式,确保了学习的实效性和实用性。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干部培训教育,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社区干部队伍,使街道、社区干部能够更灵活的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及业务骨干上党课2次,观看电教片16次,组织党务专题培训3次,党的理论知识辅导2次、政治学习12次,组织人员外出培训5次,组织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群众召开党建工作联席会议2次。

抓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加强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培训,继续推行街道领导联系社区和街道干部到社区挂职等制度,增强社区党支部的领导力量。街道领导每周必须到各自联系的社区检查指导工作,街道中层干部到社区兼任党支部副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助理,每周不少于两天的时间到任职社区工作,有效提高了社区党支部的整体合力。通过建立社区党建“区域化”管理新模式,在各社区楼栋新增党小组12个,做到了党组织全覆盖、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社区服务优质化。开展了党员管理进家庭、党小组活动进家庭、服务党员进家庭、服务群众进家庭、教育管理未成年人进家庭等“五进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建立了社区重大事务听证制度,拓宽了群众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把平安创建、劳动保障、爱国卫生、等日常工作有机地融合到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中,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党员服务站、社区便民服务室,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便民利民组织,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各项便民、利民、爱民、护民服务。建立联系帮扶制度,与贫困户“结队子”,开展送温暖、送技术、送岗位的“三送”活动,定期走访结对群众,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篇2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

区域化党建, 是以区域性党组织为核心, 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参与为基础, 以统筹、组织、优化服务为手段, 以促进社会治理为目标的党建工作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 人口区域性流动和职业性流动日趋频繁, 由体制内不断剥离出来的“社会人”和务工经商的“流动人”不断增加, 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逐渐增多。党员不依托单位、党组织不依托行政机构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在组织设置、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上已不能适应现实工作需求。为了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区域化党建”应运而生。自2010年以来,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 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党建格局, 为朝阳区、北京市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全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朝阳区建外街道地处长安街延长线两侧、CBD核心区, 是首都对外交往的窗口区、区域国际化标准的商务区、社会服务管理的示范区。街道工委下辖基层党组织114个, 其中社区党委8个, 党支部 (总支) 106个。区域发展和基层党建工作呈现出“三多”“三少”和“三难”的特点。三多, 即商务楼宇多, 社会单位、“两新”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多。三少, 即对资源统筹整合利用少, 与辖区各类主体之间的沟通联系少, 共驻共建活动开展少。由于“三多、三少”现象的存在, 街道工委、社区党委在区域社会治理工作中面临利益关系协调难、社会问题解决难、满足服务需求难“三难”。鉴于上述形势, 建外街道工委以加强区域社会治理为目标, 探索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 既是顺势而为, 又是情势所趋。

一、统筹协调, 建立三级组织体系

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 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是基本保障。为此, 建外街道在街道、社区和楼宇三个层面进行了探索, 构建了三级组织体系。

街道层面, 以街道工委为核心, 成立了三个机构:一是成立了街道工委下属的机关党总支和离退休支部, 以强化街道办事处各职能科室的统筹协作;二是成立了社会工作党委, 统筹负责地区“两新”组织、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三是成立了街道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以加强委员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协调和调动驻区社会单位参与地区建设。

社区层面, 在八个社区探索社区“大党委制”, 推行社区党委委员席位制, 将驻区片警、社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主体纳入社区党委, 以社区联席会议为载体, 形成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和责任共担”的工作机制, 以保证社区大党委的有效运行。在社区党委下, 成立社区居民党支部和社工党支部, 以加强社区居民区的党建工作。

楼宇层面, 针对地区商务楼宇众多的特点, 按照“集中整合、集中管理”的思路, 划片建立了8个商务楼宇党总支, 由社区党委书记兼任党总支书记, 负责统筹指导商务楼宇中“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通过“支部建在楼上”“总支建在片上”“组织建在党员身边”的组织设置形式, 解决了流动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的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种“街道—社区—楼宇”式的线性组织体系日趋完备, 上下隶属组织间的纵向沟通也较为顺畅。

二、注重联动, 建立四项工作机制

区域化党建的核心在于打破行业、层级、单位的界限, 形成行动、利益和责任的共同体, 实现合作、共建与共享, 既调动各方参与的主动性, 又能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

1. 建立共驻共建机制

在街道和社区层面, 开展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企业之间的共驻共建活动;发挥街道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召开地区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工作会议, 加强多方联系和工作联动。针对地区维稳任务重、人员力量不够的问题, 动员沿线100余家社会单位的安保专业力量参与治安岗治安巡逻工作, 整合技防力量, 形成了地区综治维稳工作体系;建立了高层楼宇联动联防机制, 探索并初步形成了社区与物业公司、业委会的良好合作关系。

2. 完善条块联动机制

打破条块壁垒, 实现资源共享, 是区域化党建需要破解的重要难题。通过申报商务楼宇服务站服务项目, 将工商、计生、司法、交通、涉外服务等资源引入商务楼宇服务站, 服务企业和员工;针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治安维稳等问题, 联合公安、工商、卫生、药监、安检、消防、城管、房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落实城管责任制, 健全环境保洁处突机制等, 增强工作合力, 逐步建立“大联勤”机制。

3. 完善群团共建机制

针对不具备条件建立党组织的楼宇和企业, 通过建立工会组织、群团组织和妇女组织, 抓好“带头人”和“后备军”, 引导其参与落实组织工作。这几年, 共成立1062家工会组织, 35个团支部, 共吸纳1100多家企业、15000多名员工参与到党建、团建、共建等工作中来, 以群团组织建设凝聚职业群众。

4. 建立共商共治机制

通过实施街道社区党政群共商共治工程, 在社区深入开展为民解忧工作, 搭建街道与社区、辖区居民、社会单位、社团组织、驻区企业等共同协商决策本地区重要民生事务的工作平台, 形成“问需”“问计”“问效”加“解忧”的“3+1”工作模式, 通过实施项目化运作, 有力促进了多方有序参与。

三、围绕目标, 建立五大服务体系

区域化党建的重要目标是提升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创新服务方式, 扩大服务覆盖面, 有效促进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建外街道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和服务党员为目标, 通过整合行政资源、依托社会资源和引导居民自治等方式, 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1. 依托商务楼宇服务站, 为企业、员工服务

街道以推进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为依托, 建立了集党务、政务、社务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商务楼宇服务站和工作站, 共建立商务楼宇服务站5个, 商务楼宇工作站16个、商务楼宇党建中心站和11个分站, 形成了服务网络。通过开展党务服务, 积极寻找“口袋党员”并为其接转组织关系, 将党员凝聚到党组织中, 并为企业党员排忧解难。通过开展政务服务, 定期邀请工商、税务、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部门工作人员到楼宇现场办公, 为服务对象提供办理事务的便利条件, 满足楼宇企业和员工相关需求。通过开展社务活动, 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和非公组织人士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

2. 依托社区服务站, 做好居民服务工作

社区服务站作为政府在社区的延伸, 主要承担服务地区公共事务的职能。通过在社区招聘专门的社区工作者, 为地区居民提供环境卫生、综治、计生、社保等方面的服务。2013年, 在北郎东社区开展的“111救助工程”、光华里社区开展的“暖光工程”、北郎社区开展的“一滴水”和南郎社区开展的“一元基金”等救助帮扶行动中, 社区服务站发动地区2000余家单位参与了募集行动, 募集善款29.75万元、衣物2000余件。

3. 引导社会组织, 做好社会公益服务

街道成立了社会组织建设职能部门, 专门研究开展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工作。截至2014年, 各社区共成立兴趣类、慈善公益类、行业类等各类社会组织90余个, 涌现出楼宇企业联盟、顾荣辉工作室、春雨书画社、援爱志愿服务队、同心沙龙、“小蚂蚁义工社团”等品牌项目。这些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助学、助残、助老、环境保护等工作, 大大弥补了政府服务管理的不足。

4. 引导社区、楼宇开展自我服务

在社区层面, 通过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 加强对业委会、物业公司的日常沟通联系, 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2013年9月, 建外SOHO永东商务楼宇服务站以西区15号楼为试点, 在商务楼宇中建立企业互助联盟, 成立楼宇义工自管会, 并制定《楼宇公约》, 建立了本楼企业及员工相互沟通的微信群, 搭建了党建统领、公众参与、社会协同的商务楼宇自治新平台。

四、几点启示

经过四年多的实践, 北京朝阳区建外街道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取得了以下几项重要突破:一是在基层党组织的设置上, 打破了“单位建党”“单一建党”的限制, 实现了向动态开放区域建党模式的转变。二是在党建平台建设上, 打破了分散配置、互不联系的传统, 实现了向“区域统筹、集约共享”方向的转变。三是在党员管理教育上, 突破了各自为战、对象单一的格局, 实现了向“区域一体、动态管理”的转变。以上工作模式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仅区域内楼宇企业党组织的覆盖率明显提升, 企业、员工、居民对党建工作的认可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对营造政府、社区、楼宇、企业共驻共建的和谐氛围、提升区域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区域化党建是新生事物, 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敢于探索, 找出其中的规律, 以科学、务实的方法来推进。北京朝阳区建外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具有以下启示:

一要突出开放互融。区域化党建不只是传统党建从“单位”到“区域”的简单延伸, 更要体现打破基层党建工作封闭模式, 着重强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社会多元主体的作用, 畅通各方参与渠道, 把区域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最活跃的社会组织和最主要的利益群体吸纳进来, 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实现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

二要坚持统筹整合。统筹整合是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本质要求。要积极整合党建阵地、人才队伍和服务资源, 促进各种要素间有序流动, 并以党组织资源的整合带动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教育管理效果最佳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篇3

创新工作联动机制 扩大党建覆盖面

商会结合非公经济及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积极借力街道综合党委和区街经济部门,创新了三方工作联动机制——由街道商会牵头联系、走访交流,综合党委整合党建资源、提供具体指导,经济部门提供政策引领及相关服务。在街道党工委引领下的三方机制这一新工作方式正不断地有效扩大着商会的党建覆盖面。

首先,通过商会与街道综合党委联动,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加强非公经济人士对党的认识与亲近感。借助商会执委会议和其他各类活动机会,加强对党建工作相关政策的宣讲;先后组织会员企业参观四大会址、城市档案馆、淞沪抗战纪念馆、陈云故居等教育基地,缅怀过往,展望未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听一次党课,读一本书目,谈一次体会”的活动,让企业了解党建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事业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会员企业的党建意识和动力。

其次,商会与区、街的经济部门联动,通过在经济发展上引导和扶持会员企业,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非公经济发展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会员,为会员企业搭建一个更大的互动、互惠的商会平台;另一方面,高频次联合会员企业支部举办关于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下放等各类工商、税务新政的培训会、座谈会等,开展社区诚信单位、品牌企业等创先争优活动,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

推广“会员+支部”模式 关注重点会员

在三方联动工作的机制下,商会汇集精力、发挥能力,着力关注会员单位中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知名度、纳税贡献突出的重点企业,推广“重点会员+支部建设”的模式,体现出商会党建引领的作用。

1、瞄准重点会员,推进党组织建设。对有基础、有条件、有意向的会员单位,提供必要的党建支持,力争成熟一家,发展一家。2014年,商会与街道综合党委对上海鸿盛鸿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会员单位进行了党组织筹建的前期引导。街道商会会长与街道综合党委专职副书记专程前往企业经营地在浦东和闵行的这两家公司实地考察,向两位企业负责人了解具体情况,沟通想法,商议党组织组建事宜;成立工作小组,选派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指导员进行具体指导。针对公司党员分散、组织关系大多在沪外、思想基础比较薄弱、临时负责人员对党建业务不熟悉等情况,指导人员多次坐镇企业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帮助。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两家企业均于2014年8月初成立了党组织。

2、深入典型企业,督促活动开展。商会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及非公经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两大契机,多次指导并实地参加了执委企业及部分重点会员的党组活动。比如,工作小组代表参加一嗨租车公司专题民主生活会,听取企业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赠送了党建工具箱;前往蒙牛乳业与秦森集团的转变作风活动,陪同会员企业当家人下基层,深入一线体验职工的工作与生活,通过引导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既紧密了企业内党员与群众的联系,也和谐了经营者与员工的劳资关系。

在街道商会和综合党委的引导下,会员企业积极主动地以党建铸造企业文化,温暖企业人情:老丰阁品珍轩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得知员工小龚患重病住院且家庭经济困难,立即发动员工开展募捐活动,并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和参与,令小龚非常感动,表示痊愈后将以更出色的工作表现,回报党组织对她的关心。麦盛莉餐饮有限公司党支部利用餐厅午休时段,召开了迎三·八妇女节党群座谈会。会上,党支部提议让全体员工在节日“给妈妈打一个电话”,感激母亲养育之恩,得到员工们欢迎。蒙牛乳业公司管理层的党员以及团员青年响应支部号召,前往物流二中心体验产品包装运输流程中的分包装劳动,感受生产一线的艰辛。

商会引导企业将支部活动从企业内部扩展到社区。2014年6月,由社区餐饮企业联席会举办《家常菜社区行》活动。活动现场居民不仅味蕾大动,争相尝鲜,还见缝插针地向大厨讨教烹饪步序和食材选择,大厨们细心地带上预先备好的“传艺菜单”,详细介绍菜谱、烹饪方法和菜品功效,还耐心地一一回答居民的提问。家常菜活动不仅让居民大饱眼福、口福,也为会员企业更好融入社区,企业党员向社区居民展示风采搭建了平台,也和谐了会员企业与社区互生关系。

坚持典型引路 培育“党建之友”

本着“培养一个先进、树立一个典型”的原则,在三方联动机制与“会员+支部”模式的基础上,临汾街道商会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将会员单位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及其总裁章瑞平作为典型引路的主要对象进行关注。

上海一嗨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了党支部,公司总裁章瑞平十分关心、支持企业党组织建设,主张企业文化融入公司党建工作当中。在他的支持下,商会及综合党委帮助指导一嗨公司先后建立了“党支部工作职责”,“党员管理”、“三会一课”等多项制度,并以“嗨天使”、“双色生辉”党建推优项目为载体,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用积极有效的党建带动群团组织建设。党支部曾两度荣获“上海市优秀支部网站”、徐汇区优秀党支部、闸北区临汾街道“五星级党支部”等称号,一嗨团组织也荣获了闸北区先进团支部称号,成功推荐章瑞平荣获第四届上海市“两新”组织优秀党建之友称号。同时,商会将一嗨租车的党建成果和经验,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等形式,在会员企业中进行宣传,通过树立党建和企业发展相互促进的优秀典型,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的热情。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力度,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这对基层商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建工作既是原则更是使命,临汾街道商会作为站在党建第一线的基层民间组织,通过生动实践,寻求创新,站在加强社会治理的高度服务、凝聚、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有效地提升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勇于担当的使命感,以更加阳光的心态、积极向上的作为,在促进“两个健康”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特色汇报材料 篇4

安定祥和促小康

——xxx街道重点工作创新亮点材料

xxx街道位于xxx区辖区面积1.54平方公里,下辖五个社区居委会。城区主街道建设路穿境而过,是政治、经济、文化、房地产开发、金融、教育、医疗卫生等相对集中,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繁华街区。辖区常住人口10486户,30165人;驻有科级以上单位32家;街道在职职工83人。街道党工委下设2个党委,1个总支,15个支部,在册党员583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街道社区的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按照这一目标,xxx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学习十九大开幕会报告,推进党建“连心、强基、模范”作用发挥,着力抓好社会综合治理和环境卫生等工作,确保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提升幸福感、得到真实惠。

一、“学、做、改”三到位,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新活力。街道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树立“党建+”工作理念,坚持以新思路、新机制、新手段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以 “学、做、改”三到位,着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是以“五种模式、十个一”助“学”到位。五种模式是:

对照促学。注重发挥正反面典型的双向带动作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展和警示教育记录片等,以最直观的感受、最鲜活的素材为镜,追赶先进,反省己身。

网络助学。借助“三微数字平台”(微信、微博、微视频),点对点发送学习内容,随时随地进行专题教育学习。

上门送学。对年老体弱、在外务工的党员寄学、送学党员应知应会手册和学习教育读本等学习读物,在xxx社区试行“党员庭院学习宣讲点”,设置藤椅、茶几,采取琴棋书画和学习交流相结合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开展设坛立讲活动,让党员走出家门,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开展交流研讨、分享心得、促进学习,提高党员学习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

竞赛比学。依托“青年书友会”、“青年志愿者之家”、书香社区等载体,开展了“党员知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充分发挥年轻党员文化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的特点,形成赶、学、比、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全面督学。街道党工委坚持每月开展以集中观摩、重点督查、调研指导等形式的“督学促落实”工作,分片、集中、随机对学习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确保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十个一是: 一次红脸出汗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今年1月,按照区委安排,各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会,达到了红脸出汗、扯袖咬耳的目的,加强了班子的团结,促进了支部各项工作。尤其是xxx社区党支部以“学在前,夯实思想基础;勤沟通,深入交心谈心;找不足,广泛征求意见;对标尺,认真对照检查;敢较真,民主氛围浓厚”为基础,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省委xxx同志对这次组织生活会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次较真的组织生活会,真正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用了起来,开出了民主团结,达到了红脸出汗,为全体党员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找准问题画好“像”,深刻剖析把好“脉”,对症下药治好“病”打下坚实基础。

一次理想信念大讨论。今年四月份以支部为单位,号召广大党员开展以坚定理想信念,时刻服务群众,凝神聚力,争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使党员干部彻底明白了“我是谁,为了谁”,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一场宗旨意识演讲比赛。今年五月份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个主题,对照自身工作实际开展了专题演讲,激发干部职工工作热情,营造“近民、亲民、惠民、富民”的浓厚氛围,宗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一批优秀党员评选。发挥“七彩大讲堂”作用,评选一批优秀党员,将其先进事迹在社区公示栏进行展示,让先进典型现身说事,讲好身边故事,教育引导身边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一次心得体会交流。围绕当前中央、省、市、区委重大决策和重点学习内容,开展学习心得交流,进一步坚定干部职工服务基层的信念和决心。年内每个党员干部共撰写心得体会8篇,进一步深化学习效果。

一幅合格党员自画像。党员对照党章进行自我剖析,对照《党性体检表》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明确方向。

一句党员座右铭征集。各支部向广大党员征集一句座右铭,公示在党员信息栏,警示党员爱党信党护党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期党章知识竞赛。8月份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一期《党章》《条例》《准则》知识竞赛,提高党员认识,确保党员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抵御歪风邪气。

一次集中汇报交流。通过展牌、视频、党课、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两学一做”阶段性成果。

一次帮扶济困活动。在七一前后,号召全体党员开展“一帮一”、“多帮一”帮扶济困活动。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共计1.5万元,解决了4人的就业问题。

二是以“划分网格、发挥作用”助“做”到位。

(一)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结合网格化管理服务,将全街道科学划分成不同的网格,每一个网格就是服务网、信息网、责任网,三网合一,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团组为基、条块结合、网格推进”的党建工作新模式。

通过一张综合信息采集表、一本民情日记、一张民情联系卡、一本为民服务手册“四个一”听民意、晓民情、知民需,确保信息掌握更全面、基层情况更详实。

围绕解民需、扶民困、保民安、宜民居、助民乐、促民富“六民”工作目标,建立省级残疾人康复训练示范点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xxx家电免费上门修理点等一批服务特点鲜明的示范点和服务点,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互动互补”的党建为民服务网格,实现“网格服务到街巷,党建为民进家门”。

(二)发挥作用,为民便民

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双聚双先”(集聚民力、凝聚民心,先锋模范、先进性作用)工程。突出党建引领,深化“一居一品”社区服务品牌建设,推进基层党建特色创新。设立党员调解室、党员示范岗、党员诚信商户等特色党建为民服务点,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网格化信息互联、党员区域联管、区域单位联建的“一核三联”街区党组织体系。

党员模范引领作用。以党员模范、“xxx好人”、“最美志愿者”为原型创作编排文艺节目,巡讲好人事迹,放大好人效应,共评选出先进典型12人。将党员志愿服务与邻里建设有机融合,打造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组织下沉、社区邻里守望互助的“街邻化”志愿服务模式,今年来共组织志愿服务70多次,形成了栋楼为点、街巷为线、网格为面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党员志愿服务体系。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预约服务、发放“党员连心卡”、组建党员义务服务队等举措,走街串巷,掌握民情,充分发挥“巡、查、调、助”功能,征求百姓意见诉求、化解居民纠纷矛盾、消除街巷安全隐患,搭建起基层党员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共发放连心卡300余张,化解矛盾13起,排查安全隐患15处。

三是以“两张清单、双向考核”促 “改”到位。

两张清单是:

个人整改清单。结合党员党性体检表,客观分析、严肃剖析,认真查摆自身突出问题,共整理出8个方面34条存在的突出问题,使整改落实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问题整改相结合,前后呼应,接续推进,找源头、堵漏洞,融合推进集中整改与日常教育管理。

群众需求清单。紧扣弱势群体急待改善提高生活质量、老龄群体就医养老、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就学就业等实际需求,对照“四讲四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将自我提升与服务他人相融相促,用“我在行动”诠释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应有之义。

双向考核是:

上级考。按照“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要求,把基层党建的规范化要求、普遍性难点、个性化问题转变为具体项目聚力攻坚、聚焦破题。更加注重党建项目的“理念创新、品牌打造、路径突破、资源整合”,推动党建工作“虚功实做”、“久久为功”。党建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更接地气、更具特质、更有内涵,形成了廉政法治、便民服务、养老助老、双拥共建、志愿服务的党建文化圈。

群众考。以网格化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建网格首问负责制,“有困难党员帮”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引入群众评议制度,确立“党员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的考评标准,对党员服务进行全面评价。服务菜单“按需定制”和“双向反馈”,推动服务态度“零投诉”、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质量“零折扣”、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监督“零死角”。

二、推进“一、三、五、七、九”工作法,创新社会治理新体系。今年以来,xxx街道针对辖区实际情况,坚持强基础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在社会治理方面总结出“一、三、五、七、九”工作法。

一是建立一套台账。制定了xxx街道综治、维稳、反邪教等目标考核评分细则,对社区和辖区内单位进行统一考核,制定了出租房登记表,治安巡逻登记表,矛盾纠纷调解登记表,重点人员管理登记表,流动人口登记表等台帐,通过规范台账资料,使街道综治组织建设更规范、更专业。

二是掌握三类信息。一是影响街道不稳定因素的事件。社区网格信息员要把每个网格中排查出的事件及时报送街道综治办,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预防,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掌握街道内重点人员的现实状况,并及时进行登记、分类梳理。三是掌握辖区居民反映的社情民意,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

三是管住五种人员。街道成立稳控领导小组,对吸毒人员、邪教人员、重点上访人员、易肇祸肇事精神病人和言行过激人员五种人实施有效管理。

四是落实七项措施。全面落实技防措施、物防措施、社区巡逻、矛盾纠纷排查、安全检查、出租房屋检查、平安法制宣传等七项措施,建立立体全方位的防控体系。

五是整合九种力量。将社区民警、街道大巡防人员、社区调解员、社区信息员、综治协管员、司法助理员、社区禁毒专干、社区楼院巡查员、“五老”人员九种力量整合,形成以社区民警为骨干,街道大巡防人员为主体,社区楼院巡查员为补充的全天候网格化巡防机制,以社区调解员、信息员、司法助理员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以综治协管员、禁毒专干、“五老”人员组成的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了街道社区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平安联创的防控体系。

在一般矛盾纠纷调解中,推行“稳、调、帮、引”工作法。一是“稳”。使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把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在本地。二是“调”。针对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瞄准问题关键,运用综合手段,用行之有效的办法进行调处。xxx街道矛盾调处成功率达95%以上。三是“帮”。坚持以人为本,多为上访群众着想,把帮困解难贯穿到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全过程。四是“引”。就是将涉法涉诉案件和多方调处仍无法解决的信访案件,引导劝解他们进入司法程序。在群体性矛盾纠纷调解中,建立了“一社三会”矛盾纠纷调解法。今年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上访事件,街道的治安状况保持良好。

三、“三个办法四项制度”,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按照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要求,街道坚持“集中整治、注重长效、明确标准、严格考核”的原则,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清除垃圾“顽疾”,切实解决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方面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打造环境优美、文明宜居的美丽xxx。

8月份以来,街道就如何做好全域无垃圾创建这项常态化工作,召集党工委班子成员、社区主任、街道社区专干召开多次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组织全体干部、辖区单位、物业公司负责人、居民楼院长、大巡防人员及各党支部书记等召开动员会,对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

街道党建工作思路 篇5

2011年亚运村街道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将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种全会精神,以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和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活动为契机,按照“完善覆盖、强化服务、创新亮点、提升影响”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探索社会领域党建可持续发展规划,完成社会工作党委换届选举、做强商务楼宇党建、做实社区党建、做新流动党员管理、做广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一、完善体系,凝聚力量,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按季度召开非公组织党建联系会议,建立健全工作通报制度、议事会商制度、项目督办制度等。进一步完善街道非公组织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形成“一图、一表、三长效机制(即制定一张非公企业党建布局图、制作一张台账表、形成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联系、党务工作者培训、党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

二是发挥街道党建共建协调委员会和社会建设协调委员会的作用,明确职能定位,健全规章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街道辖区党建工作重大项目,围绕地区建设、民生工程、党建工作,大力开展共驻共建活动,从而形成“工委统筹、两级协调、横向互通、资源共享”的全模式管理格局。

三是完善社会动员参与机制,积极搭建社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和平台,围绕“我为地区发展做 1

贡献”的主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共驻共建活动。

二、健全制度,全面提升,构建规范化党建工作体系

一是开展社会工作党委规范化建设,明确社会工作党委在街道工委领导下开展工作,以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为目标,通过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搭建交流、沟通、服务的平台。围绕落实:“三有一化”,全面实施《社会工作党委1358规范》,探索和完善强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促建企业和社区双发展的“一强三带两促”工作模式。

二是深化商务楼宇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亚运村街道关于推进商务楼宇服务站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服务项目,促进商务楼宇规范化建设。在完善五矿大厦、亚运村商务楼宇中心站、唐人街和创业大厦四处中心站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在提升服务站综合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实现一站一品牌。筹备建立“盘古大观”服务站。组织、协调、指导辖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商务楼宇开展党建工作,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三是推进社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推行统一模式的支部活动手册,大力开展特色支部创建活动,发挥社区常任党代表作用,积极开展党员的民主评议和对口帮扶活动。落实《亚运村街道2011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计划》,做好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

三、创先争优,扩大覆盖面,营造社会化党建工作氛围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系列活动。深挖社区党建工作亮点和特色品牌,树立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创先争优”从我做起主题活动,采取项目化运作方式,积极参与朝阳区“

一、十、百、千、万”主题活动,继续抓好“特色党支部”、“文明先锋岗”、“五好”党组织等服务品牌;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主题教育。通过组织演讲、知识竞赛、红色歌曲大家唱、征文等活动,教育广大党员树立立足岗位做奉献、立足基层解难题的意识。

四、夯实基础,完善考核,构建长效化党建工作保障

以提升履职能力为重点,抓好街道、社区班子队伍建设。分层分类开展理论知识、党务知识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将大学生党务工作者培养纳入人才队伍范畴,加强后备力量储备。规范基层党建经费使用、管理和监督。加强“五好”社区党委的创建工作,完善和改进对“五好”社区党委的考核,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考核工作,细化考核指标,切实保障社会领域党建任务的全面落实。继续推行党务公开,深入开展党代表常任制工作。扩大宣传,利用互联网等宣传媒介,研究创建网上支部、推动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学习资料电子化、活动通知短信化、组织生活在线化、信息发布网络化、意见征询论坛化、集中会议视频化建设。

街道党建工作报告 篇6

一、20_年党建工作总结

(一)以理论武装为先导,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及时制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成立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系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及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党章、总书记系列讲话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纪党规。坚持每周二政治学习制度,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小组讨论、观看录像和参观交流等方式,把党的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全年集中学习35次,班子成员讲党课10次,专家辅导5次,组织党务工作者赴先进地区学习党建工作3次。

(二)以夯实基础为保障,扎实推进“战斗型”党组织建设。压实党建责任,组织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41份,召开工委会研究党建工作及开展情况15次,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92人次,督促班子成员深入社区、企业、院落调研,形成调研报告9篇。扎实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查摆软弱涣散党组织问题,研究制定整顿方案,明确主要任务、时间步骤、具体措施和责任人等,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强筋壮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十一项重点任务及月度党建工作函告单内容,抓好党建基础工作的落地落实,推动街道党建工作全面过硬。

(三)以正风肃纪为抓手,扎实推进“廉洁型”党组织建设。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管理要求干部,大力整治“三不为”、“三不牢”、“三不像”、“三不力”、“三不强”问题,始终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持续把握运用好“四种形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管理,抓早抓小,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全年查办党员违纪案4件。着力抓好招商引资、精准扶贫、城管环卫收费、社区财务管理、拆迁赔偿五个领域的微权力治理和风险防控点,从源头上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四)以开拓创新为动力,扎实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卖场+党建”“一二三”新模式,搭建党员教育培训、经验交流两个平台,开展示范引领、商户联盟、服务惠民三大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商户共同发展,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赢。创新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坚持“一中心二整合三平台四服务”运行模式,突出党建引领,充分整合资源,建立集教育、服务、宣传、体验、展示于一体的开放式、多功能、专业化党建阵地,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施党员“风筝式”管理,建立党员动态信息数据库,对党员进出、参加组织生活、党费交纳等进行规范管理,常态化、全程化做好党员教育管理监督。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街道各项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重组建、轻管理,30个“两新”党组织中“空壳”党组织达13个。二是抓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个别社区党组织“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等基本制度落实不到位,工作不规范。三是党员教育管理不严,工作要求上标准不高,个别党员纪律意识树得不牢,为自己的私利踩红线、闯红灯现象依然存在。

二、20_年党建工作要点

20_年,街道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全会和区委七届六次全会、区七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全面落实年”为重点,以提升组织力为突破口,突出政治功能,大力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营造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基层党建生态,为实现街道“四个强化、四个确保”发展思路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为助推武侯奋力实现新时代“三步走”奋斗目标贡献华兴力量。

(一)突出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

1、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采取“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等。依托“微党校”等平台,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

2、让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维护党章成为自觉行动。扎实开展“遵党章、学党章、讲党章”活动,把党章作为党员经常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培训的必备课程,对机关党员干部、社区“两委”成员、普通党员、离退休党员、“两新”党组织党员分层分类开展专题培训,确保教育培训全覆盖。把检查学习和遵守党章情况作为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和谈心谈话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标尺。

3、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主题教育,突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突出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集中统一领导,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将学习贯彻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对成都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4、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抓好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红船精神”;深入开展“学习新思想、争创新作为、展示新气象”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认真落实教育培训方案,进一步加强“微党校”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依托“蓉城先锋·党员e家”平台,严格落实线上线下学时制管理制度,常态化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培训。

(二)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1、开展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集中攻坚行动。制定突出政治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实施意见,以政治建设统领基层党组织整体建设。以提升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集中党建力量和资源,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发展治理体系。聚焦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制定社区党组织建设意见,推动《社区党组织运行工作规则》落地落实;聚焦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规范社区党组织领导自治组织制度机制,实施社区自治组织定期向社区党组织报告工作制度;完善党组织有机联接驻辖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机制;深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与同步建立党组织“双孵化”机制,使每个社区社会组织数达到6个以上,党建工作覆盖达到100%,引导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中传导党的执政理念。聚焦推进各领域党建互联互动、共驻共建,深化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兼职委员制度,开展辖区各类党组织情况摸底调查,健全完善组织联建、活动联办、党员联管和资源共享等工作机制,社区每季度召开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不少于1次,每个社区每年与驻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项目不少于5个。聚焦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拓展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全面落实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责任书、项目协议书制度,实行签约、履约、反馈和双向评议全过程管理;提升社区党组织发展生活类服务业能力和引领发展能力,促进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聚焦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机制,规范议事会、监事会运行,落实议事会成员联系群众制度;完善社区党组织履行职责事项、居委会依法依规履行职责事项、居委会依法依规协助政府工作事项、购买服务事项、社区工作负面事项等“五个清单”,扎实推进社区减负,充分发挥自治、法治、德治作用。

2、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夯基”行动,结合“两新”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进一步摸清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家底,加强动态掌握和管理。持续开展党建组团工作,深化太平园家俬广场“卖场+党建”“一二三”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现抓党建促发展“一盘棋”。

3、深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围绕促进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组织引领带动功能;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行动方案》,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方式和活动方式,推动单独组建、行业串建、协会联建,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兜底管理机制,不断扩大组织覆盖。深化“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育工程”,对社会组织党建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加强党建业务培训。

4、深化机关党建工作。围绕“服务中心、建强队伍”两大核心任务,抓实机关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持续开展机关党建“灯下黑”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生活制度,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实施“一机关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行动,提升机关党建的时代性。深入开展“活力机关、书香机关、人文机关”创建活动,培育忠诚奉献、严肃活泼、高雅向上的机关文化。深化“党员志愿者服务”行动,拓展党员干部下沉网格、参与治理、扶贫帮困的有效渠道。

(三)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

1、实施带头人队伍培育行动。统筹抓好带头人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持续深化“头雁孵化”工程和社区后备干部孵化行动,建立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导师制”,分类开展培训和实岗锻炼。深入开展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研判,及时调整处理不合格、不称职、不胜任的社区“两委”。

2、实施党支部建设整体提升行动。集中开展党支部设置专项清理,制定基层党组织任期实施办法。通过评定方式,持续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持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党员、组织群众功能。今年着力促进三河社区党委、万家福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两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改提档升级。围绕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落实基本制度、强化基本保障,扎实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持续加强基层党建11项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组织生活基本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规范落实每月第三周星期二下午“固定党日”制度,全面推广开放式、体验式组织生活,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实施党员队伍建设提升行动。坚持“四讲四有”“四个合格”标准,集中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专题培训和考核,严格落实发展党员“一推二考三评四审五跟进”工作法,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今年拟发展4名党员。探索实行在职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社区老党员、生产工作一线党员分类管理,推广党员评星定级、设岗定责等有效做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依法依规做好失联党员管理和组织处置工作,建立党员涉嫌违纪违法信息通报和及时处理工作机制,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处置工作。

4、深化“蓉城先锋·武侯典范”双示范行动。持续开展“蓉城先锋·武侯典范”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示范行动,同步实施“倍增计划”,积极培育市区级“蓉城先锋·武侯典范”示范党组织。创新常态化开展“走基层”“双报到”方式载体,深化机关到社区报到认领服务项目,实现“互联网+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全覆盖。发挥党代表作用,构建党代表定点联系、定期走访、定时接待、定约践诺“四定”联系社区机制。深化“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建”活动,不断夯实党的群众基础。

(四)不断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1、健全责任体系。加大对辖区各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规范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坚持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每月对社区落实责任清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社区、“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党员教育活动经费使用情况纳入党建目标考核,确保做到专款专用。扩大党建述职评议考核范围,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责任体系,制定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评价办法,强化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结果运用。

2、完善工作机制。以推广实施“党建质量行”为抓手,深化党建重点工作、特色工作、创新工作的项目化管理,把目标任务落实到科室、量化到个人,形成有部署、有督办、有跟踪、有问责的工作闭环。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加强对简阳市三星镇共和村的党建对口帮扶工作,帮助对口支援的白玉县热加乡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巩固提升。

3、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做好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维护,按要求推进党员电子身份认证、组织关系网上转接、党内数据网上填报分析等工作。充分运用“蓉城先锋·党员e家”信息化平台,加强基础信息更新力度、提高准确性,强化线上线下学习管理和日常监督。

街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 篇7

一、构建基层公共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 打造普惠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基层文化百花齐放

近年来, 宝安先后出台多个文化惠民的文件, 为基层文化建设健全了机制, 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街道一文化艺术中心一体育中心”建设步伐加快。福永街道以“阳光、辛勤、感恩”为主题, 广泛开展“送戏下乡”、“电影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共同推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面貌:公园文化、广场文化、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蓬勃发展;街道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如福永杂技、福永醒狮、福永街舞等。

(二) 助推基层文化发展, 文艺精品硕果显著

近年来, 街道注重从群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中发现亮点、打造精品, 逐步探索出富有福永特色的文艺精品产出模式, 即“小团队、小投入、小制作、夺大奖”。街道以政府采购民营演艺团体的产品和服务的形式, 市、区予以指导、协调与帮助, 四级相互联动, 采取政策倾斜和经费奖励等方式, 激励精品生产, 打造了一批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如福永万福民工街舞队的《快乐建筑工》获得2011年央视春晚我最喜爱的节目特别类节目一等奖、CCTV第五届全国电视舞蹈比赛金奖和全国群星金奖;福永杂技艺术团荣获国家级奖30多项、国际金奖3项, 创吉尼斯世界纪录2项, 成为深圳市一张靓丽的艺术名片;福永醒狮队多次获得全国和广东省醒狮武术大赛金奖, 2009年随中央领导人出访比利, 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

(三) 做大做强产业基地, 文化产业之花绽放福永

街道充分利用先进制造业和人文历史优势, 坚持文化与产业“双轮推进”, 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的融合, 每年安排资金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按照“扶持一批、引进一批、集聚一批、开发一批”的思路, 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 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如凤凰古村保护性开发项目, 凤凰古村是宝安乃至深圳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 保护好凤凰古村是保护深圳历史文化底蕴、保护祖传家业和根基、保护人文自然资源。“浪尖小镇”项目, 通过旅游方式改造传统产业, 探索“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品牌”等创新模式。

二、构建街道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及趋势

(一)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

1. 建设高标准的文化设施建设, 使文化设施成为街道重要的标志性设施。

目前, 福永街道公共文化设施共70多处, 近年来, 逐步完成街道群众文化艺术馆建设 (含群文馆、图书馆) 、体育中心完成选址、杂技曲艺大厦投入使用、完成社区文化活动室等一批文化设施的建设, 与我街道未来发展功能定位相适应, 与较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 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推手。街道通过加快社区文体设施建设, 努力做好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和器材的完善工作, 满足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 使每个社区从中心点辐射一公里内都有文化体育场地、场馆、活动舞台、阵地, 逐渐形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

2. 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

将街道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建设规划, 按照人口密度或区域面积布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加强大型居民小区, 工业区的图书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 实现每个社区拥有1个小型以上图书馆, 每3万人拥有一个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点, 每个规模以上企业拥有一个文化活动室的目标。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传统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项目, 并使之成为社区的文化品牌和群众活动凝聚点, 并努力创造条件使其传承下去。

(二) 文艺精品创作培育得到提升

1. 建立和完善文艺精品生产的保障、扶持和激励制度。

坚持街道投入与社会资助相结合, 加大对文艺精品生产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建立文化艺术专项资金, 统一规范街道投入的使用及管理办法, 优化投入结构, 提高投入效率, 采取项目资助、创作签约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加强对本土文艺精品、专业人员和文艺团体的保障扶持与宣传推介, 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的保障、扶持和激励制度。

2. 积极扶持民营演艺团体, 探索形成文艺精品创作的模式。

在总结福永杂技团运作经验的基础上, 引进民营演艺团体走街道扶持、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发展道路, 形成“一团一特色、团团出精品”的格局;吸引更多优秀文艺工作者参与文艺创作, 培养更多本土文化精英, 推动文艺团体发展壮大;积极引导并大力扶持民营演艺团体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以团队促精品生产, 以精品促团队成长, 建立起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活跃、健康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文艺精品创作的良好机制。

3. 精心培育文艺精品, 推动福永文艺精品走向全国。

巩固和发挥街道初步积累的文艺精品创作优势, 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民众, 以深圳改革开放30年和现代化建设为题材, 开展体现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艺精品创作, 精心扶持生产一批反映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精品力作。在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各个艺术领域, 不断提升原有品牌的影响力, 持续推出一批既有福永特色, 又有全国影响的高水准文艺精品, 形成福永文艺品牌。

(三) 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发展文化

明确街道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和根本职责, 发挥公共财政在公共文化事业中的主渠道作用, 保障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和重点公益性文化项目的投入;探索公益性文化社会办、经营性文化市场化的文化发展新路子, 进一步推动公益性文化活动社会化运作;积极推动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中介组织体系建设, 大力扶持民间文化团体, 促进福永民间文化团体蓬勃发展;积极采购文艺院团的优秀节目到社区、企业展演。每年采购包括国家话剧院、深圳交响乐团在内的优秀节目下基层不少于20场次。

(四) 开展文化人才培育

论群众广场舞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范雄纲 (广西省崇左市群众艺术馆广西崇左532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逐步提升, 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也应运而生, 而广场舞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从小孩到老人都积极加入这一健身的热潮之中, 对社会文化发展及社会和谐都会做出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广场舞蹈;健身热潮;贡献

绪言

广场舞蹈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活动型舞蹈, 这些舞蹈都简单易学、舞步轻盈、感染力强、优美, 不仅具有健身的作用, 而且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广场舞蹈并不是当下形成的产物, 它具有一定深远的历史渊源, 我们可以从存留的大量历史资料中, 总结发现了我国广场舞蹈的兴起与发展, 并且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广场舞蹈在公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 新的群众文化生活形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我国经济迅猛发展, 人们在满足物质物质基础的同时, 对精神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需要, 因此政府给予各地区强大的财力支持, 对文化站、图书馆、休闲广场的投资建设, 使群众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群众文化生活更丰富。其中广场舞蹈成为人民群众自娱自乐, 一种新的自由、松散的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2. 增强体质, 促进群众身心健康发展

广场舞队少则十几人, 多则几百多人。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 难度不大, 一般合适40岁至70岁人群, 如果长时间的练习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促进血液巡环、脂肪的消化, 并且增强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全身协调的作用, 能够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使练习者充满激情和活力, 防止人体的老化, 刺激人体的思维积极向上, 延年益寿。从另一方面来说, 能够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 减少了酗酒、赌博;远离邪教人群等不良现象。可以说, 广场舞蹈的练习不仅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 而使练习的群众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3. 沟通群众情感,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每个人, 都渴望自己在一个健康向上充实文化生活丰富的环境下生活。而广场舞蹈恰恰是娱乐性较强的活动, 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 抒发自己的情怀, 是一种和谐愉悦的生活氛围, 正好

1.努力培养本土文化人才。牢牢确立人才是文化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 按照特区一体化要求, 研究出台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规划;遵循文化人才成长规律, 形成更开放的文化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学习培训基地, 加大本土文化人才培养力度, 从根本上改变街道文化人才较为缺乏的状况;根据街道基层文化人才分布特点, 除了加强“编制内”人才的培养外, 重点是发现和培养“编制外”人才, 建立编制内外人才的联动培养机制和“编制外”人才网络, 发挥“编制外”人才在福永文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积极引进优秀文化人才。根据街道基层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 健全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的认定标准, 改革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在住房、户籍、职称、分配等方面给予优秀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倾斜, 以高薪聘用、重新建档等多种方式, 大力引进文艺创作、文化经营、文化技术人才, 特别是懂得市场运作、文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不断优化文化人才结构, 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探索“不求所有, 不求所在, 但求所用”的新型用人机制, 必要时采用项目合作、课题研究、临时借调等多种方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此的需求:一是政府对文化站、图书馆、休闲广场的投资建设, 从另一个则面体现改革开放, 科技进步, 经济提高之后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享受, 促进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提高政府威信。二是促进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交流, 拉近了邻里之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使邻里关系、单位关系变好了, 成为人们沟通感情, 化解矛盾和纠纷的重要平台。人们生活在社会之中, 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尽如人意, 免不了磕磕绊绊, 如果这些磕绊、纠纷不及时解决, 就会造成不和谐因素, 在练习广场舞蹈的环境下, 即使矛盾纠纷发生也在融洽的氛围中得到相应的解决,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广场舞蹈未来发展对策

1.文化部门创编有本地特色的广场舞蹈

随着广场舞蹈成为大众流行的一种新的自娱方式, 人们对广场舞蹈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更进一步的的要求, 当地的文化馆应积极引导, 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 编排、辅导适合本地群众需要的广场舞, 形成自编自演的良性巡环、使广场舞蹈更具有本土风格、更具有生命力。

2.开放场馆场馆, 组织竞赛

广场舞蹈的盛行, 并没有固定的练习场所。人们一般都会把练习的场所定在公园、广场、操场等地, 因为没有固定的练习场所和时间, 所以形成了相对分散, 难以组织的局面。当地政府等机关部门协调开放当地适合练习广场舞蹈的场所, 如文化馆、工会、体育场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球场等其它公共场所。政府支持社会赞助, 组织群众定期进行比赛, 以激发群众的积极性, 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促进人民群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作为一种传播范围较广的舞蹈种类, 广场舞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在了解广场舞蹈的前提下, 在政府、社会以及练习者的支持与努力下, 我们要逐步改善和健全广场舞蹈的内容、场所、管理, 使人们在强健体魄的同时陶冶情操, 愉悦身心, 增加幸福感, 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敏君等.《健身舞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影响的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2009年.34卷第八期.

式, 借力辖区外人才资源参与福永文化建设。

3.营造环境留住文化人才。在全街道上下形成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 为街道留住文化人才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快文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步伐, 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居住和施展才华的创业环境, 为留住更多的文化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设立了文化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群众文化体育、人员补贴和精品创作等;通过文艺巡演、推介演出、参加比赛等形式, 为社会文艺团体走向市场“扶上马、送一程”。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 福永街道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 做了很多的尝试与分析, 在实践的过程当中, 充分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 及时调整各种扶持政策, 使之能更加贴切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需要, 其中提出:社会文化社会办, 用人不养人等很多大胆的思路, 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探索提供了参考。

摘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的同时, 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大胆尝试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 群众基础良好, 共同推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面貌。福永街舞、福永醒狮和福永杂技, 三张文化名片为地区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潍坊街道综治工作的做法与启示 篇8

潍坊街道综治工作的做法与启示

●张天明 孙靖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始终把推进综合治理、维护一方平安作为第一责任,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执著追求,将基层社区的动员机制与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城市安全;应急管理;经验;启示;建议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街道始终把推进综合治理、维护一方平安作为第一责任,把增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作为执著追求,二十年来连续十次获得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上海市保持这一荣誉最久的街道,2009年更被授予“全国安全社区”的光荣称号。如何将基层社区的动员机制与保障城市安全的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潍坊街道的做法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其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做法。

一、基本做法

(一)形成人人有责、群防群治的格局。一是街道成立综合治理全覆盖办公室,积极配合公安派出所、消防大队等部门推进综治工作,实现与公安的分类管理相吻合,对各居民小区、各行各业的全覆盖。二是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组建“护楼队”、“小红旗”巡逻队、“特保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参与群防群治的居民群众达到居民总人数的8%-10%,随处可见臂带红袖章的老伯伯、老妈妈在小区巡逻。三是深入发动驻区单位参与综治共建。对410余家驻区单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预防触电、燃气爆燃、火灾等各类事故的安全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责任,2010年共培训上岗350人。

(二)提高“物防”、“技防”水平。为消除火灾隐患,街道对1982年以前建造的6个小区的旧式公房公共部分的电线等进行整治,2010年投入资金约140万,全部完成了19个小区930个门牌号19522户的多层公房共用部位及车棚、独居老人家庭的电线整治,避免了因居民乱拉接等引发的各类事故的发生。为辖区内独居老人及军烈属等特殊居民家庭,免费上门更换燃气开关及橡皮管,消除泄漏隐患。为12个小区45幢旧式高层住宅楼增配874组灭火器及对其余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在房屋维修基金不足的情况下,街道出资三分之一资金帮助崂东小区5幢高层住宅楼更新了消防系统。

(三)建立安全巡查制度。街道联合有关部门对辖区202个地下空间每周检查1次,进行分类监管,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在迎博、办博期间,对社区宾馆旅馆、建筑工地、娱乐场所、地下空间、餐饮场所、商场、外来人口集中居住地、特种行业、美容美发场所、学校、施工工地的用电用气、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大检查。2010年,共检查单位2613家,查出安全隐患93条,整改完成93条,整改率达100%,共处罚单位29家。

(四)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演练。潍坊街道每年结合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日和上海市119消防日开展宣传活动,设点进行宣传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公安、消防、供电、燃气、驻区企业等消防重点单位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举行形式多样的消防演练,以提高居民群众和社区单位的自我防范意识。春节期间印制居民家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的“温馨提示”5万份下发到每家每户,发放各种安全宣传资料到在建工地,并进行宣传版面巡展。

二、主要启示

(一)维护城市安全的基础在社区。潍坊街道党工委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社区安全管理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二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坚持从严管理,“宁愿听到骂声,不愿听到哭声”,多举措查患堵漏,全力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上海“11·15”火灾引发的沉重思考之一,就是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公共安全动员体系建设,群策群力弥补安全隐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灾害、减少损失。要从社区层面就高度关注、防范和处置台风、暴雨、高温、雷击、地质、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道路交通事故、火灾、化学事故、生命线工程事故等重大人为灾害,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二)筑牢社区安全要完善体制机制。潍坊街道把资源、力量在一线整合,把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把防线、篱笆在一线筑牢,真正形成专群结合、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局面。一是形成合力。街道党工委积极支持辖区公安、消防、城管等专业部门开展工作,及时沟通信息,加强联动指挥,建立补充专业部门力量不足的辅助队伍,从而不断提高社会信息联网、重点工作联动、基层平安联创的水平。二是发挥民力。街道党工委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整合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楼组长、小区党员以及各类志愿者队伍,建立社区群防群治工作网络。成立各类安全志愿者队伍,聘请消防安全指导员,建立社区业余消防安全组织。三是舍得财力。从2004年至2009年,共投入3300万元用于综合治理工作,其中用于技防设施1700万元。针对商业或住宅物业、公共区域或高档小区,积极尝试经费投入、管理使用、维修保养的新模式,使技防建设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水平。潍坊街道在全市比较早地提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联动发展的理念,抓综治工作有规划、有项目、有检查,不断加强科技防范和专业防范力量建设。地铁运营、高楼防火、防汛防台、水电煤等市政设施、危险品生产与运输、疫病传染等是制约上海城市生产生活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利用预警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防灾减灾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比如,1970年,美国拉斯维加斯老的米高梅饭店火灾之后,美国法律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装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后,美国因高楼火灾引发的群死群伤事件便很少发生。宜“早规划、谋全局、集资源、协合力”,着力完善社会公共安全动员体系,提高实战性,包括研究具体的项目、方案、措施、工程,供一线部门实际操作。

三、加强上海城市安全运行与安全生产的若干思考

(一)促进针对薄弱环节的技术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美国90%以上的民用住宅装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上海民用住宅很少装有此类系统。建议尽快立法规定,上海高层建筑都必须建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新建超高层、高层建筑要提高消防设施标准(包括自动洒水、楼层消防栓、应急照明等系统),特别要加强对楼龄较长的老式高层民用住宅的消防设施改造。大力推广实用技术(包括视频监控、声像报警、信息分析等),进一步制订规范、提高标准、鼓励使用;大力研发先进技术(包括无线网络、“全球眼”、GPS等)。

(二)加强分级分类网格化管理。一是进一步整合条线力量。世博园运营的经验表明,建立统一的指挥平台,有利于科学决策,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快速反应。借鉴世博经验并形成长效机制,有必要研究把市级层面主要的安全管理与突发情况处置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改变目前多头管理、衔接不畅的局面,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议将市应急联动中心做大做实,建立以110(匪警)、119(火警)、120(急救)、水电煤等市政抢修热线为主,各类主要突发事件的统一发现、统一研判、统一调度、统一预警、统一先期处置的主体平台,由市公安局、建交委、卫生局抽调力量合署办公,并与各相关单位建立紧密的联动关系。建议设立市地铁安全运营监管局,进一步确保地铁安全运行。二是条块分工有待进一步明确。城市安全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应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安全管理的责任,促进属地化管理,建立健全区县应急管理体系。建议各区县相应建立应急联动中心。三是进一步突出防治重点。要进一步研究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后果程度,对灾害事件进行分类管理,对重点环节、重点问题、重点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摸分析,将有限的公共资源用于治理最危险、最复杂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

(三)推进资源共享与专业处置。一是充分共享载体。探头、热线等目前分布在公安、城建、区县中,应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分级管理。二是提高研判水平。建立数据库、专家库,优化研判流程。三是增设发布渠道。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网络、户外公告牌等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有效发布信息。四是加强专业抢险队伍建设。比如,除公安消防部门外,在防火队伍建设上,还要建立社区的专业机构和志愿者队伍。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保障。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制订完善本市的实施细则,建立完善防止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规章条例,通过立法确保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的人才保障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强化各类设施的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明确灾后赔偿的责任与标准。

D669

B

1009-928X(2011)07-0044-02

作者单位:张天明:上海市决策咨询办公室,孙靖文:上海社科院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上一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范文下一篇:欧姆定律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