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共12篇)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1

活动计划

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讲话精神和县纪委的各项部署,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广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推动我镇反腐倡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在全镇开展学习讲话精神和《党章》,深入开展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计划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

组织全体职工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执行党章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在反腐倡廉实际工作中,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善于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工作,正确把握反腐倡廉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用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解决新形势下反腐倡廉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纪检干部。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提高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纪。在主题实践活动中,要注意解决好干部在责任心、办事效率、工作质量、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广大干部的教育和管理,通过完善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干部的行为;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在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秉公办事,坚决同腐败现象和不良倾向作斗争,以实际行动当好党的忠诚卫士。

四、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主题实践等行之有效的活动载体,使广大干部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创新工作,促进工作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围绕主题实践活动,推进反腐倡廉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

2、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3、、畅通信访主渠道,主动倾听群众的呼声。

4、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成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社会风尚。

XX镇纪检委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2

一、荣辱观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 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通俗地说, 荣辱观也就是怎样看待荣与辱, 以做怎样的事为荣, 以做怎样的事为耻。从其基本内涵来说, 荣辱观是社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褒贬评价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 反映的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一种内在的思想感受、道德评价和价值衡量。古往今来, 思想家们都强调荣辱观对人们的价值导向作用。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假如没有这种羞恶和崇敬,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都做不出伟大优美的事来。”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喻荣晓辱、尊荣斥辱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是人们评价、判别并从而鼓励或约束自身或他人行为的重要道德标杆。

荣辱观属于社会意识, 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马克思指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荣辱观来源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经济关系, 是不同社会集团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在道德上的反映。因此, 每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荣辱观。荣辱观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征。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使广大人民在根本利益上获得了一致性, 因此,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根本区别于剥削阶级社会的荣辱观, 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对荣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荣辱观又具有继承性, 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比如:乐善好施、团结互助、明礼诚信等等。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誉”与“耻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就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胡锦涛同志于2006年3月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四次会议期间的一次讲话中, 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了集中概括。他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 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正反两方面提出要求, 其中的“八荣”, 是从肯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的精辟概括;其中的“八耻”, 是从否定的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深刻阐释, 它切中时弊, 揭露了种种社会丑恶现象。“荣”是积极奋进的追求目标, “耻”是防微杜渐的警钟。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对调节和改善社会风气和人际关系, 对维护道德秩序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从理论上看,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 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它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八荣八耻”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个方面的内容并使之具体化, 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 人们践行有了遵循。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 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也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荣辱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三方面教育的促进作用。

其次, 从现实来看,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偏差和行为失范等问题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中的优秀群体, 思想特别活跃, 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特别强, 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和价值观念都容易在大学校园找到市场, 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和“90后”, 他们个性鲜明、视野开阔、思想敏锐, 但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和成熟的心理品质。正是基于这种成长期的心理特点, 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上流行的某些不健康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缺乏独立的判断, 容易效仿, 造成价值偏差与行为失范。近些年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扩大而出现的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物质利益至上等消极的荣辱观念在一些大学生中滋生蔓延, 冲击着健康积极的荣辱观。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荣辱观主流是健康、积极的, 是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相适应、相符合的。但是, 毋庸讳言,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 确实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崇高、把谬误当真理的现象。从媒体对有关大学生价值观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荣辱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据《信息时报》报道:2010年4月12日, 由广州市妇联主办的首届女大学生论坛发布了《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调查结果显示, 占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 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瞭望东方周刊》于2010年8月6日发布的女大学生性、婚恋、择业观调查称:“对于女大学生被‘包养’, 52.7%的已就业女生表示理解, 而在未就业女生中则有62%表示理解, 比已就业女生高出近10%。”这些调查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对“劳动创造财富、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不以为然。“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等是大学生应该奉行的荣辱观, 对那些迷恋金钱、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应该鄙视和抵制。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以追求金钱和享乐为荣, 淡漠自我创造、艰苦奋斗的倾向, 高校必须充分关注。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务必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形成明辨荣辱、是非、美丑的正确价值判断,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要途径

必须看到,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形成褒荣贬辱的新的社会风尚, 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对于大学生而言,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既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也离不开学校育人环境的熏陶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培育。高校在人才培养中, 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 把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具体来说, 应注重以下几个主要途径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首先,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重视其他课程的参与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 应注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地位, 使大学生明白并自觉奉行这一社会主义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中, 教学设计都应该明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思想实际, 联系社会热点话题,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金钱、婚恋、义利、诚信、法纪等, 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 要努力创新思路, 避免简单的灌输说教, 注重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 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作用,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在“教”与“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得实际效果。使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受到感染和启发, 触动其内在的思想情感, 让“八荣八耻”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准则。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务, 也是高校全体教师的职责。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 除了思想政治课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的教育, 其他课程, 包括专业课程、实习课程都应该渗透荣辱观教育, 激发大学生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事实上, 那种只管教书、不问育人的教育, 是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

其次, 与大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的荣辱观, 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应当把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之中, 把对大学生的基础道德和文明修养教育与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管理结合起来, 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参与。高校从事学生管理的部门和教师, 特别是辅导员, 要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把其日常表现与评先评优、提干入党挂钩, 促使大学生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践行者、推动者, 也使大学校园里每个行为习惯都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节和控制、激励和约束。

最后, 通过校园文化熏陶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学生荣辱观的养成, 是与其学习和生活的校园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 其对人的培育能起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是促使大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的丰厚土壤。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要注重优秀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突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崇尚科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团结友爱、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价值观念, 营造尊荣戒辱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要广泛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广播、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等各种传播媒介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爱祖国、爱劳动、懂礼貌、守诚信、尚节俭、守法纪、乐奉献的校园风尚。适应互联网的发展, 高校还要通过校内相关部门统一协调、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 加强对贴吧、论坛、聊天室等网络媒介的管理,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内容, 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开展。

摘要:荣辱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为人们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判断提供了基本准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既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需要, 又是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价值偏差的需要。高校应当从课程教育、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关键词: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荣八耻”

参考文献

[1]柏拉图.会饮篇.

[2]礼记·中庸.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5:32.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31—0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全国人民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为荣;以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为耻。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随后,教育部党组、团中央等部门发出开展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通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热潮席卷神州大地。金川公司一中高一政史地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适时提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索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政史地学科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更好地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形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实践性的探索。当然,重要的是能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进课堂,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二、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一是教师在备课时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确定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教学目标;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政史地学科的教学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是利用适当形式布置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作业;四是课题组成员形成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心得体会或论文。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政史地学科教材的有机结合。这涉及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与重组,将会加大政史地学科教师的备课难度和工作量。二是在政史地学科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素材的搜集和整理,需要教师点滴的积累和灵活的加工。三是下半学期历史、地理教学将面临会考的压力,将不利于课题的顺利实施。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及要求

一是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内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政史地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总书记讲话内容,领会精神实质,把“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并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用实际行动扬荣弃耻,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积极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二是在教学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各位教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贯彻和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学生确立“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念;通过政治课、历史课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教育,使他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通过地理课、历史课进行中国国情教育、国际形势和民族忧患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于奉献的光荣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是结合课题内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要是组织开展了“五个一”的主题学习活动。

1.举办一次专题辅导报告,撰写心得体会;

2.组织一次社会主义荣辱观问卷调查活动;

3.各班分别办一期以“荣辱观”为主题的黑板报;

4.在学生中开展一次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4

各级部、各班级:

胡锦涛书记3月4日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提出的关于“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对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尤其是做好团员青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是学校当前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讲话精神的有关活动安排通知如下: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1、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

2、组织全校性活动,检查各班学习成果,并促其贯彻落实。

3、督促教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开展活动,全面落实。

1、在每个教室张贴“八荣八耻”的宣传画。

2、学校开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专栏,定期更换内容。

3、宣读、印发《董庄乡 中学“八荣八耻,从我做起”倡议书》。

4、各班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

5、结合“学雷锋月”,将弘扬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精神作为宣传教育重点,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宣传、活动热潮。

6、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

7、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

通过以上活动,让“八荣八耻”教育进班级、进课堂。从而使“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主要活动内容:

月份主要工作

3月份:

1、在每个教室张贴“八荣八耻”的宣传画。

2、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

3、组织“践行八荣八耻,争做合格中学生”演讲比赛活动。

4、宣读、印发《董庄乡中学“八荣八耻,从我做起”倡议书》。

5、开辟专栏,向学生宣传“八荣八耻”内容。

6、每一位教师写出学习心得体会。

4月份

1、组织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实践活动。

2、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题的征文活动。

5月份:

1、召开“八荣八耻,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

2、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活动

6月份:

1、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

2、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师德标兵评选活动

董庄乡中学政教处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5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1、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

2、组织全校性考试,检查各班学习成果,并促其贯彻落实。

3、督促教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开展活动,全面落实。

1、宣誓在每个教室张贴“八荣八耻”的宣传画。

2、学校开辟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专栏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

3、宣读、印发《珲春四中“八荣八耻,从我做起”倡议书》。

4、各班举办一次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

5、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6、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通过以上活动,让“八荣八耻”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从而使“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

三、主要活动内容:月份主要工作4月

1、在每个教室张贴“八荣八耻”的宣传画。

2、学习讨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及相关报道和评论文章。

3、组织全校性考试,检查学习成果,并促其贯彻落实。

4、宣读、印发《珲春四中“八荣八耻,从我做起”倡议书》。

5、开辟专栏,向学生宣传“八荣八耻”内容。

1、召开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班会。

2、组织以“我心中的荣辱观”为题的征文活动。6月召开“八荣八耻,从我做起”的主题团日。7月举办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优秀德育标兵评选活动。

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6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就社会主义荣辱观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 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深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切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根据区教育党委[2006]9号文件精神,学校党支部决定在全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的一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逐步引导全校师生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和谐校园、为争做文明小公民作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措施

1、抓住一个中心。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要使全校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2、抓实两项活动。一是学习活动。要通过学习讨论,使全校师生明确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二是实践活动。即通过组织系列活动,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社会交往中、工作学习中、课堂教学中,使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3、抓牢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学校各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教育活动融入到创建先进党支部、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文明校园、创建学习型组织、创“督导评估合格校”、创“发展评估达标校”、创文明班级、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以礼仪、礼节、礼貌为内容的“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当中。二是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让高尚文化浸染学生的心灵。校园文化建设对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要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从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主题墙上的“健康之友”、“诚信是金”、“身边的环保”、“绿色网络”的展示及国旗下讲话、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优秀作文评选、等宣传阵地和媒体加强宣传,强化学习。三是坚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突出“知、情、行”三环节,重视情感体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评、讲爱国故事、开展“手拉手帮扶”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等形式,使全校师生在实践中进一步领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逐步培养全校师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全校上下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四是坚持把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活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网络功能,共同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

1.营造“八荣八耻”宣传氛围:

①布置橱窗宣传,组织好每周广播的宣传资料;

②印制并悬挂宣传条幅;班级黑板报及时反映活动动态。

2.举行 “知荣知耻,做文明小公民”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大队部做宣传发动,向全校学生宣读倡议书,下发宣传画。

3.通过班会、队会等各种形式,让学生牢记 “八荣八耻”的内容,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精神实质。

第二阶段:活动领会

(一).在学生中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即:

1、以“高唱国歌多骄傲”为主题,开展一次爱国英雄故事会(讲故事或表演唱);

2、以“快乐生活常相伴”为主题,开展一次“当回心理小医生,快乐健康每一天”活动;

3、以“说到做到讲信誉”为主题,开展一次“做诚信人,办诚信事”活动,建立一本诚信档案;

4、以“我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开展一次“变废为宝”小创意竞赛、“千人签名共承诺”活动,每天做一件环保小事;

5、以“做文明网络人”为主题,开展一次“网络公约我遵守”演讲比赛;

6、以“服务他人心里甜”活动为主题,开展一次“手拉手帮扶”活动;

7、以“中华美德我继承”活动为主题,开展一次以“三礼”(礼仪、礼节、礼貌)为核心内容的“最受欢迎的人”评选活动;

8、以“那时我很光荣”为主题,开展一次“添彩”记事本展示、交流、评选活动;

9、以“我是社区小主人”为主题,开展一次为社区服务的体验性活动;

10、以“荣辱记心中”为主题,开展每周五一次的大课间全校学生齐颂《八荣八耻新童谣》活动。

(二)在教师中开展“八个一”活动。即:

1、召开一次“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学习宣传动员大会;

2、每位教师签订一份师德师风承诺书;

3、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

4、举办一次专题党课、团课;

5、举行一次“多彩的青春”青年教师座谈会;

6、开展一次教师家访月活动;

7、举办一次“八荣八耻”知多少知识竞赛;

8、开展一次“最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

(三)在家庭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

1、向家长发放一份活动倡议书;

2、和孩子一起学习“八荣八耻”内容;

3、提出一个家庭行动口号;

4、记录一次家庭实践活动。

四、活动要求

1、认真对待,高度重视。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大力倡导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责任的高度把这一次学习教育活动真正重视起来,有效地组织起来,不走过场,不搞形式,扎扎实实开展好。

2、创新形式,精心组织。

各部门、年级组要在学校的总体安排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各自的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三个进”,即荣辱观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四个入”,即“八荣八耻”在全校师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道德行为。每一次活动要制定周密的实施计划,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形式创新、组织严密。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7

一、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学环境开放,活动空间较大,施控因素较多,受外界干扰大,教学组织复杂多变。如果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就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把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制度化,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中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让中学生明白“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严格的规章制度既能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也能预防运动损伤,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如,集合、考勤制度、队形变换、爱护运动场地器材、安全教育等要求,培养中学生正确的规章制度观念,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培养中学生自约自律的良好习惯。

二、结合教材特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 培养中学生服务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场地的布置、器材的领取、回收等,教师都需要学生的帮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会感到无比自豪。这样,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他们对社会负责,服务社会的意识。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养成了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 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利用中长跑、武术等项目,培养中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在中长跑过程中,学生对“极点”现象的克服,不仅是对学生体能的严重挑战,更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教学中教师要从正面入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克服“极点”,迎接“第二次呼吸”,使学生心悦诚服。

3. 培养中学生团结互助精神

团结互助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球类、体操等团体体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学生之间只有相互配合,精诚团结才能赢得比赛和减少运动损伤。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对于提高社会公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 培养中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生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体育教师在各种教学比赛中,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不要相互替代,恪守体育道德,讲实话,行正事,坚持比赛公开公正,发挥自己水平,决不弄虚作假,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

5. 培养中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重文轻体的影响,对体育课认识不够,不认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教师要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风气,培养他们时代责任感,教育学生成才。

6. 培养中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一些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较差,物质建设方面的欠资太多,造成了农村中学体育设施的匮乏。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发动学生自制一些土器材,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精神。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典范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社会主义荣辱观

[作者简介]何亚非(1956- ),女,江苏镇江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儒学。(江苏 常州 213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0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高职院德育”(项目编号:06SJD720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2-0116-02

一、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一种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的由道德内化而形成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任何一个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实现其民族的凝聚和事业的发展。荣与辱都有两方面的含义:从主观方面讲,荣是指个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评价,它和道德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密切相连;辱是指个人对自己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评价。从客观方面讲,荣是指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或赞誉;辱则是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或谴责。因此,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的组成部分。

荣辱观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伦理思想都共同称道“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西周时期《尚书·周官》中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提法,“重公轻私”“先公后私”的“公私观”是中国传统的主流,并由此体现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的关系。正是在这一传统公私荣辱道德观念的长期影响和熏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加强民族团结、褒扬民族和睦、强调国家统一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核心。今天的中国,价值多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荣辱不分、是非不明、美丑不辨的现象。整合和凝聚多元时代的道德共识,打造和夯实民族精神支柱,是非常必要而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课题。“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道德标杆、设置道德天平、优化道德风尚的迫切要求,对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二、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寻真理,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不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虽然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学生主体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追随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宗旨,积极要求入党的学生大有人在。但存在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等问题还应给予重视。

2.高職院校学生价值判断标准存在二重性。当前,大部分学生普遍认同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但也有部分学生奉行“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在“义”和“利”的取舍上,往往“利”占上风,“双赢”观念比较容易接受,认为“无私奉献”只是一种说教或理想境界。

3.高职院校学生有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希望成功,但也存在缺乏证明自己的勇气和改造自我的毅力的现象。有些学生妄想“走捷径”而弄虚作假,一旦得逞,惹得许多同学羡慕和模仿,认为“成者王侯,败者为寇”。这种思潮一旦蔓延开来,必将会导致学风、校风滑坡。另外,少数学生有焦虑情绪,人际交往中存在心理障碍。

4.缺乏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的精神。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学生踏入社会的职业岗位应当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是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的“灰领”或“银领”阶层。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贪便宜、图享受为荣,以吃苦耐劳为耻,不愿艰苦奋斗,缺少爱岗、敬业精神。主要表现为职业志向模糊,做事拈轻怕重,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贪图享受安逸,拒绝先苦后甜,缺乏奉献精神等。

以上种种表现,说明高职院校学生荣辱观标准的模糊性和多元化,反映出目前社会上多元化经济和多元化价值观对高职学生思想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在高职院校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性。“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崇高使命,我们对其荣辱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能等闲视之。

三、在高职院校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王国维说:“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叶圣陶也指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教师和学生是高职院校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两个主体,他们也是形成和谐校园文化的主人和受众,在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在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师是教育对象的引导者,也是教育目标的执行者和实践者。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应当完成教师的荣辱观教育。不仅是德育教师,而且应当包括全体教育工作者(甚至包括后勤服务的员工),都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教师先完成对自己荣辱观的校正和改造,真正达到“为人师表”的要求,努力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境界,体现校园人文环境的育人作用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才更有效果。

2.在开展党员(教师和学生)先进性教育时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1)各级党组织活动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在全体党员大会上要宣传和营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烈氛围。(2)在培养和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教师和学生)的过程中以“八荣八耻”作为思想行为的引导和价值评判标准。这可以促使入党积极分子(特别是学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形成定式。(3)在党员评优、评先进活动中,立足先进性和表率性评比,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和发扬。

3.在素质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颜元说:“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地践行。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载体可以是课堂教学,也可是课外教育,还可以是社会实践等,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教学都可以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第一,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的内容教学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渗透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教师每上一门新课时,在绪论和导言部分可以介绍这门课程或专业技术的时代背景、名人趣事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意义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明确荣辱观对人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爱专业、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荣辱观,自觉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及人生价值标准,立志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第二,在指导学生专业实习实训和就业择业过程时,有意识地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人生、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情感,促使学生确立自强、自立、自爱的人生观念,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和大好时光,努力学好技术本领,自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为民族、为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使学生懂得成大事必先从小事做起,在毕业择业时能脚踏实地、务实地选择就业单位,顺利地向社会人、职业人过渡,形成以“吃苦耐劳、有所作为”为荣和以“挑挑拣拣、无所事事”为耻的择业、就业氛围。

第三,开展班会、团课活动时精心设计、组织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念贯穿全过程。每学期的班会和团课,学生工作部门应当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提出合适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内容,指导班、团课的正确开展。在开展班会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行为点评,应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褒扬什么,批评什么,贬斥什么,在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中自然地传递给学生,并不断地重复、强化和巩固。在开展团课活动时,既要有中心主题,同时,围绕中心主题又可分解为形式活泼多样的若干个小主题。团课内容一定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反对空对空,为活动而活动。我们应努力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渐理解、消化和吸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含义,并逐步学会应用。

第四,校园社团活动中人文社科知识传播的导向性对学生行为具有引导作用。(1)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建设必须有选择地进行,体现校园文化的鲜明导向性。“八荣八耻”是主旋律,职业道德和专业技术的宣传是内容和载体,在校园广播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心理咨询台(心理咨询电话)、标语、宣传栏、壁画、雕塑、校园景观设置、教学楼走廊布置等视听环境中,既要体现职业文化,又要宣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还要体现健康活泼的多元文化,切合实际地反映学生所思所想,通过校园文化全方位、立体地熏陶,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自觉地摒弃模糊观点,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价值标准,并自觉、自然地运用。(2)鼓励各类社团积極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以此来模仿社会上的各类竞争,对学生是很好的实践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的关爱下成长,没有受过多少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怕吃苦,妄想作弊、投机取巧的心理在学生中尚有市场,他们对“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在崎岖的小路上不断攀登的勇者才能到达光辉的顶峰”等名言、警句似信非信。通过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和专业技能竞赛,在准备参赛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开心和拼搏、奋斗的艰辛,培养学生面对挫折、顽强上进的勇气。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正大光明,什么是光明磊落,使学生在竞赛实践中自觉运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标准激励自己,并努力争取胜利。通过参赛,学生懂得了失败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要学会承受,学会争取;他们明白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会通过正当竞争去赢得发展,以此培养、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形成正确的价值标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3)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人际交往。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一样,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家大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一般都比较任性和自我。通过组织开展专业技术小作品创造和比赛、大型文娱体育竞赛、青年志愿者活动、主题社会调查等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彼此关心,相互支持,互相帮助,荣辱与共。当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发生分歧和摩擦时,指导老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给予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在互谅互爱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增进友谊,学会得体交往,取得思想、竞赛(或活动)的双丰收,最终获得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定位和思想认识的理性飞跃。

[参考文献]

[1]石玉.杜威的道德教育观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研究,2006(3).

[2]袁敏.论教师的荣辱观对学生的影响及示范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4).

[3]杨荣,马立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9

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以来,我局高度重视,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作为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整个活动进展顺利,已见成效,为推动和促进我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措施有力,确保学习取得实效

我局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以来,就坚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打牢理论基础;发挥模范作用,严格学习纪律;加强督促制度,保证学习效果等方面下功夫,使全体干部群众保持了良好的学习和精神状态,推动了宣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1、准备充分,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通过活动宣传专栏,悬挂了横幅标语发放宣传传单等方式,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努力营造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充分利用会议和集中学习等形式,对旗委的统一部署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活动时间、活动对象、活动安排以及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深入宣传。

2、深入学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入脑入心

结合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各项工作,组织

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讨论,对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深入查找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遵守纪律、发挥作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思想整改。通过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党员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充分展示党的先进性。

二、主要成效

由于领导重视、精心组织、措施有力、工作扎实,我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取得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党员个人满意的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干部群众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今后的努力方向。广大党员切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给大家提供的一次正面教育、自我教育、提高素质的机会。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树立健康向上文明乡风的认识。

二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在整个活动中,党员和群众通过开展的活动进行互动,党员干部通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群众的积极响应

也感染着党员干部,党群互动的频率明显加强。道德实践注重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突出抓了一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各项工作得到有力推进。我局把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与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使全局上下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思想更加统一,精力更加集中,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加增强,全局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各项工作预定的目标计划有序推进,特别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三、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认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一是教育活动如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起来。二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按部就搬现象,工作创新意识不强,检查力度不够等。

总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我局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扎实推进,并不断取得实效。要进一步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等长远的问题,抓住群众最急、最盼、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将活动深入推进,促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10

为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公司范围深入开展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充分认识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虽然经过改制重组,公司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由于体制、机制的转变及用工制度的改革,对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带来了挑战,为此,以践行“八荣八耻”为重点,把员工职业道德建设放在“知荣辱、树新风”的大局中去考虑和把握,加强公司员工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激发起广大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企、敬业、奉献,通过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推动公司文明风尚的形成,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公司各级党组织要从“树新风、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学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活动抓实抓好。[本文章来源于中国范例网-]

二、要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做好“四个结合”。

一是要同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教育,使广大员工群众能够对照“八荣八耻”要求,认真查找各自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改正提高,营造人人讲学习,个个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同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要通过学习,使广大员工群众能够有针对性地对照自己平时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认真查找自身的不足,从而树立起求真务实、扎实进取的工作作风。

三是要同树员工形象结合起来。要在号召全体员工个人自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荣辱观大家谈”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树立起爱企、敬业、奉献的永安公司员工形象。

四是要同推动各项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三、广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

开展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必须坚持知行统一、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群众要紧密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不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活动。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充实学习实践活动。

一是要从勤学苦练上来充实。即通过找准自身业务能力与胜任岗位之间的差距,刻苦学习业务知识,苦练技术本领。同时还[本文章来源于中国范例网-]应不断拓展知识面和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今后工作发展的需要。

二是要从敬业爱企上来充实。即要树立起强烈的敬业爱企的责任感,珍惜自己的岗位,关心公司的发展,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勤于工作,乐于奉献,从而把个人的工作成就与公司的生存发展联系在一起,与公司同甘苦共患难,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要从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上来充实。即围绕联谊煤矿原煤生产,六道江井重点工程等工作,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提高按章操作、遵章守纪意识,明确标准、严明纪律,上岗后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提高“防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建立必备的安全防患措施,坚决杜绝“三违”,养成工作态度严谨、执行规章制度认真、工作程序规范的良好工作作风,把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防和互防能力,从而建立起安全管理工作的新风尚。健全完善的责任目标体系,把任务分解到班组、责任落实到个人,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由过去的“要我干”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干”,提高掘进进尺进度,确保工程工期和质量;积极组织好原煤生产,确保稳产高产。有效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实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的组织领导。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11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伦理认同;道德转型

收稿日期:2010-10-12

作者简介:潘保兴(1966-),广西隆安人,广西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宇(1973-),吉林白城人,广西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当代中国正处于激烈的、压缩式进行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都呈现出更大的多元性、自主性,社会阶层状况、社会流动范围都发生了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更为显著的变化,对待社会意识类问题的视野也由平面化的国内视野向文化的、国际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立体视野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形成了考察一切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前提,整个社会面临着经济技术时代到来之后的精神气质和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

一、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背景分析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宏观环境而言,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多种文明的矛盾冲突与整合,经济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在文明冲突与竞争中强势渗透,人们价值选择功利化的倾向更加显著,人文科学包括伦理道德遭受冷遇,社会心理浮躁、阶层矛盾摩擦有增加的趋势,社会控制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中的主体变化而言,转型期的社会主体由群体人格向个体人格演变,个人的自主独立趋势更为突出:一是个人在行为目标上的独立倾向增长,在总体目标的实现中往往十分关注个人生活小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个人在行为方式上主动意识增强。三是个人在目标实现上自立意识增强,群体关系淡化。四是个人生活中权威观念减弱,平等意识突显。五是个人隐私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反对组织行为的侵犯。

由此产生了非组织观念潜滋暗长,使组织纪律的约束力遭到弱化,传统道德约束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日渐模糊。同时,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是社会主体利益动机的高涨,无论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人们都在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重新界定这个转型时期的主流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原则,用以规范和引领社会主体的社会行为。一种行为只有在道德上被确认是正当的,才能最终获得自己的合理性。

二、当代社会伦理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是一种历史的转型,它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同时,它也引起了人们道德实践方式和标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空间的差异,社会阶层矛盾的日益突显,使得我国当代社会伦理认同程度不高,一些关乎道德行为判定标准的核心问题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悬而未决,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主导力量应该是谁?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经历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认同转型,如果说西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主要通过社会思想运动来推动,那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则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的推进。在这些国家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制定政策法令来保障,实现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伦理认同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权不仅要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常规意义上的国家职能,还必须担当社会成员教化的历史重任。事实上,上述东方国家在伦理认同转型的过程中都进行过类似于“共同价值观”的确认,并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逐渐保有和涵育这种伦理认同的成果,形成维护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第二,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经济技术时代中人的伦理本质是什么?

经济时代的价值中心在于经济增长,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一种经济合理性,这种伦理认同体系使得经常性、规模性、体系性的求利活动称为经济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社会更倾向于对求利行为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只对求利的方式进行道德评判,此时,更需要基于前文观点中的国家政权提出相应的判断依据。经济社会中的人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人求得行为保护的领域就由家庭、宗族转向社会组织、国家政权等公共政治权威,这些伦理控制的力量在明确上述人的伦理本性的基础上,必须对主体提供支持力,从而避免国家的“虚化”。

第三,当代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对于这场伦理认同转型的作用如何?

目前,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虽然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新和积淀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内容,然而,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急进式发展和激烈转型,原有道德评价体系已经逐渐无法适应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道德的底线不断出现“洪峰”。当人们不断碰触社会道德底线的时候,法律成为社会控制过程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针对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在约束方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使主体伦理认同原则不够明确,明荣而不知耻的评价标准使伦理认同的转型缺少公信力。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伦理转型的意义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从思想上、行为规范上进一步划清了荣耻界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因为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国家政权对道德教化使命的担当,也为我国当代的伦理认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转型过程中塑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工作视角

党的十七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由此展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党长期形成的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思想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与政治之间的协调、与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均衡、稳定、合理、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运筹得当的基本精神,具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而言,表现为以下内涵:社会结构各系统的和谐、人际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的重要方面和道德体现。当前社会各界正在开展丰富多样的的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就道德的本质而言,道德力量的展现主要靠的是实践,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涉及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但就未来的社会发展而言,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官员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教育工作,前者关乎全局,后者决定未来。

(一)视角之一:行政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制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同时,特别要避免“一阵风”,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政府权力本质上属于公共权力,必须在维护其公共性质的基础上,使之称为个人力量不足以捍卫自身权力时的有力的仲裁者。为此,必须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因为公共权力作为整体,其主体是政府,政府与公民也处于利益对局之中,所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其行为也有一个道德与否的问题。所以政府官员的法制精神是伦理认同转型的外部制约。

(二)视角之二:生活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生活

社会生活是每个社会成员道德行为展示和评判的现实舞台,每个公民能否称为生活场景中的道德人,归根到底依靠的是教育。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背离是我国各级各类德育普遍存在的误区,也是目前的社会成员对伦理价值认同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原因决定办法,道德转型和伦理认同必须解决德育融入生活的问题。同样需要实现现代道德转型的韩国早在1973年就颁布了《家庭礼仪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化道德进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如:中小学各年级开设每周一学时的礼仪课,通过政府组织编写的教材和音像资料进行个人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5个方面近30种礼仪生活教育,效果显著。

(三)视角之三:科技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对社会发展、环境建设、人的主体性等问题构成的危机也在日益凸显,科技伦理建设在经济技术时代显得愈发重要。在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幅提升之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发展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拥有高科技的社会可以是发达的、繁荣的、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但不会必然的就是进步的、文明的、和谐的。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英君.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06-3-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方案 篇12

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宣传、教育、工青妇、等相关部门要率先兴起学习的热潮,并要结合实际,采取措施,使正确的荣辱观在我县的青少年、干部群众中树立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全面实施“开放创新年”工作结合起来,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县工作结合起来,在全县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必须强化措施,广泛宣传,深入教育,扎实推进。

1、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宣传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宣传各乡镇、各单位部门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和进展成效,宣传各地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报刊、广播、电视、要开辟专题、专栏,利用互联网,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群众讨论和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舆论氛围。要围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开展各项专题活动:推出一批理论文章,创作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寓教于乐,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设置一批标语牌、公益广告,在街道社区、乡村集市、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广泛展示,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浓厚氛围;组织一批宣讲团,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举办辅导报告会和专题辅导讲座,广泛开展宣讲活动;组织以树立为主要内容的知识竞赛;在全县未成年人中开展征文比赛;组织开展全县性的中小学生文艺演出。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各类文化阵地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深入学习,广泛普及。要组织全县党员、团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讨论,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的认识。在学习中,要抓住一个关键,突出一个重点。一个关键是领导。“村看村,户看户,普通群众看干部”,说明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关键因素。在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全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学在前面、做在前面,紧密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内组织生活等形式,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活动。一个重点是青少年学生。共青团组织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讨论,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团日和主题活动,使团的活动搞得更生龙活虎,卓有成效。教育部门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放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同时,要在中小学其他相关课程特别是语文、历史等课程的授课中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例如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具体内容编成歌谣,在学生中广泛传唱。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各行各业,各乡镇各单位都要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规律和特点,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把“八荣八耻”转化为自觉行动。党政机关要开展争创文明机关、争当“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教育干部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作表率,维护和实践好自己的“官德”,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标杆。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精神代代传”、城乡少年“手拉手”等活动,通过中小学生参加爱国主义基地教育、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教育和主题夏令营活动,以及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牢固树立起祖国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诚实做人、诚信做事,努力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企业要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开展“共铸诚信”、“百城万店无假货” 、“重合同守信用”等活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农村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等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城市社区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节约型社区、无毒社区、“送温暖、献爱心”、“四进社区”等活动,促进邻里和睦、人际和谐。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局面。

4、把握导向,引领风尚。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各类创建活动,新闻、文艺、体育、教育、等各类评奖,都要把“八荣八耻”作为重要内容和评选标准。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有悖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帮助人们抵制假恶丑。要在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评议活动。要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体现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和基层宣传文化中心等文化阵地,要面向社会、服务群众,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成为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动课堂。要善于发现典型、宣传典型,把他们的崇高思想品行传播到广大群众中去,变成千百万人的自觉行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的导向作用,褒扬高尚品德,鞭挞不良行为,积极营造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良好舆论氛围。原创文章,尽在网络网络.com网。

上一篇:案例-综合实务下一篇:申请台湾商标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