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2024-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篇1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篇2

一、了解诗歌基本特征, 以此分析理解作品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七条:“在阅读鉴赏中,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 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不同文学体裁之间, 除了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外, 它们所依赖的背景也不尽相同, 诗歌自然也有其特定的表达环境。高中教材中所选取的诗歌分为“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这两者比较, 前者的难度显然较大, 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韵律句法上。在高中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中, 每册的第二单元都选择了“古典诗词”, 即使同属于“古典诗词”部分, 它们之间的体裁差异也十分明显。如必修二中所选的皆为魏晋南北朝及之前的诗歌, 这就涉及《诗经》、《离骚》、古乐府。必修三中所选择的“新乐府”篇目与这些古乐府又有着继承发展的关联。除此之外, 必修四中所选的词, 自然与诗有更大的不同, 在格式、体裁、内容上都有重大转变。词在宋朝达到鼎盛, 每首词均有词牌, 词牌不仅是格律的规定, 有时候更是情感基调的界定。但不论是古诗抑或是古词, 运用文字来自我表达、自我抒发的特性则是一致的。

因此, 在进行高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讲解具体诗词篇目中的具体知识要点, 另一方面要注意给学生梳理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脉络, 概括和讲解不同阶段古典诗词的特点, 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印象, 再结合各个阶段的名家名篇来学习。这样双管齐下, 部分和整体互相结合, 古典诗词的教学就会更加明确, 对学生日后理解鉴赏古诗词也更有帮助。

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根据语境揣摩含义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二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 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 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阅读古典诗词对学生来讲, 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难度, 而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考查历来都是选择教材文本以外的篇目, 那么培养学生独立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就尤为重要。

古典诗词的创作年代与当今学生生活的年代较远, 理解上的困难首先是语境的不同, 另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尚缺, 有很多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表达无法理解。教师在讲授古典诗词的创作背景时就要作整体的概述, 如作者被贬谪时的情感表达特点, 或是送别时的语境表达特点。当然, 也不能就此给学生的思想造成禁锢, 认为这是一个固定表达或是万能模板, 那样则会进入诗词理解的一个死胡同。

语文知识既是分散的又是系统的, 在日常教学中要尽量将这些零散的知识讲透讲细, 同时注意概括和总结, 也不可忽视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引导, 在课后练习和课外拓展中可针对这方面着重培养。

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收获独特的情感体验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三条:“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正所谓“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思维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更是如此。

千篇一律也许是当今高中生在表达上的一大“特色”, 究其根源, 与学生非个性化的阅读不无关联。在阅读同一个文学作品时, 若大家的读后感是一致的, 那只能说明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想活动已经被禁锢了, 这恰恰是语文学习和表达的禁忌。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虽然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尚不丰富, 但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必定会让学生养成多样化的思维习惯。在古诗词阅读与鉴赏中, 这种个性化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当作者的情感和经历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时, 那么这篇文章就能较快地被学生所理解, 学生在进行分析点评时也不会难以下笔。当然, 对古诗词的鉴赏主要是针对表达技巧方法、诗人的思想情感等方面, 与一般意义的读后感还有很大的区别。因此, 教师在教学生理解作者的内在情感时要多多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切不可将此与鉴赏的全部内容等同起来, 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词, 而深刻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情感与格调, 会让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学习事半功倍。

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 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六条:“注重审美体验, 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 体会其艺术表现力, 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在文学作品学习中, 先要明确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情感, 然后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进行阅读, 并从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作品中丰富经典的人物形象、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提升自我, 陶冶性情。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有很多学生表示对古典诗词不感兴趣, 甚至有点排斥和厌恶, 这是一种消极的阅读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 古典诗词的学习成效必定一般。在调查中发现, 对古典诗词不感兴趣的学生一部分是因为自身的审美感受, 可能更喜欢杂文或小说;另一部分是因为古典诗词学习起来有难度, 自我阅读和理解就更困难, 因此除了教材中的必修篇目, 他们不会主动自觉地阅读其他的古典诗词篇目。诚然, 谁会对自己理解困难的东西有兴趣呢?

由此可见, 形成正确的阅读审美心态尤为关键。在教材中, 现代诗词出现在必修一的第一单元, 启蒙引导的目的较为明确。若学生对古典诗词理解有难度, 那大可在讲解现代诗词时, 运用同环境下的对比教学, 让学生加深体会。原来离别不仅是“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再别康桥》) , 也可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 更可以是“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 。这种穿插对比的讲解, 除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词内在的情感外, 也能从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来了解古诗词。久而久之, 潜移默化, 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就会有所改观, 这对其鉴赏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阅读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中华民族精神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八条:“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文化精髓更值得我们去传承。

在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 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理解到位, 就应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历史时代背景。因为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 文化意识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 这或多或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些阻碍。在讲解诗词时, 需要注意知识背景的解析, 同时又要从作品中吸取新的传统文化知识, 以便用于其他作品的解读,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积累的过程。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于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些具有时代局限性的思想应予以批判性的继承, 这建立在充分解读作品的基础上。古代作品的解读不仅在字词、句式上会遇到挑战, 在思想情感上也需要进行正确的解析和引导, 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积累一定的名篇数量

阅读与鉴赏部分第九条:“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在课程标准的附录中还给出了一些优秀的古代诗词的扩展阅读篇目。近年来诵读在古典诗词教学中也愈发活跃起来, 诵读诗词能够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韵律特征, 体会古典诗词中丰富的情感表达。

积累一定的诗词篇目, 看似给学生繁重的学业增加负担。其实不然, “量变引发质变”, 有一定量的积累, 久而久之, 自然会在质上有一个飞跃。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自然不用学生去作诗, 但是有了相当篇目的诵读和积累, 对于诗词的理解自然大有裨益。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 有些教师只局限于教材篇目的讲解或复习阶段的题海训练, 这也许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鉴赏成绩, 但是从长远来看, 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和鉴赏审美水平不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因此, 除了必修科目的讲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和积累活动势在必行。

高中古诗词鉴赏策略 篇3

学会诵读诗词,读懂诗词文本

1.整体感知,把握诗词的感情基调

通过诵读破解文句、疏通字面障碍,把握重要词语,确认描写对象,明白诗词写了什么,从整体上来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

2.留意细节,通过表面信息了解诗词的相关内容

(1)看标题。大多数的古诗词的标题一般能揭示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提示诗歌的类别,特别是感怀诗和怀古诗,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题目中就透露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从题材上可判断这是一首怀古诗,二是怀古的地点在京口北固亭。顺着这个思路下去,结合诗歌的背景,学生就能迅速地读懂这首诗了。

(2)看作者。解读诗歌,诗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因此我们要尽量多地了解与诗人有关的信息。“诗言志”,诗歌所抒发的是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我们了解了作者就对诗歌内容有了深入的把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知人论世。如:杜甫的诗歌,浓厚儒家思想的浸渍,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所处的唐代由盛而衰的时代背景,整合成了杜甫诗歌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古道热肠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沉郁顿挫”。

(3)看注解。诗后注解有两个作用:一是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二是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了解高考对诗词的考查点,

制定答题策略。规范答题模式

1.鉴赏诗歌中的意象

(1)“意象”概念。诗词中的意象就是指富有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人物或客观景物。古诗词中常见意象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古诗词常见意象。

(2)分析意象的解题步骤:①明确诗词中的意象;②根据诗词中意象的修饰语分析意象的特点,从而揣摩作者的情感;③规范解题模式:“通过修饰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烘托了……意境。”

2.鉴赏诗词中的语言

古人创作诗词,特别讲究炼字,经常是一字传情、一字现境、一语显旨。高考的考查重点就是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1)品味关键词句。①词句所蕴含的色彩、情味;②运用了什么手法;③作用是什么(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④点评妙处(该词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该词句在诗词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2)学习炼字。①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该字在原句中描述的景象;③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分析语言特色。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要求学生在平常复习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术语,如: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自然、直率、清幽、雄奇、悲慨、质朴、沉郁等。

3.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

鉴赏表达技巧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表达技巧,很多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始终是模糊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

(1)“表达技巧类”解题要领:①准确分析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②结合相关诗句点明这个手法的内容以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③理解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④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2)鉴赏表达方式的解题要领: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抒情、议论)、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3)鉴赏表现手法的解题要领: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句意+文意+主旨情感)。高中考察范围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烘托、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抒怀、象征、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

(4)抒情方式: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同一首诗中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抒情方式,例如以杜甫的《蜀相》为例:“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都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5)赏析修辞手法的解题要领:主要通过揭示手法(什么地方使用了什么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写出了什么+表现出了什么)、点评妙处来完成题目。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这种题型主要考察点在于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

(1)“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类”解题要领:①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②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

(2)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如: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寄情山水、羁旅愁思、借古讽今等题材的诗词。

(3)“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类”解题要领:

①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感情。寄托了作者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②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篇4

(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

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

(2)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

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4.(1)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

(2)提示: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

5.(1)答:景物:江、鸟、山、花.

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6.(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

7.(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

(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9.(1)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

(2)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

(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

16.(1)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1)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1)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9.(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

(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

20.(1)吟余小立闲干外。

(2)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21.(1)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

22.(1)答:比喻同胞兄弟.

《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篇5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下面给大家分享《望洞庭》古诗鉴赏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两:指湖光和秋月。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阅读练习

7、⑴下列诗文中不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1分)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C、衔远山,吞长江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⑵善用比喻是本诗的主要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2分)

⑶王老师认为,刘禹锡是一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3分)

答案:

7、(1)B(B句描写的是沧海之景)。(1分)

(2)第二句,将月色下的千里洞庭湖比作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铜镜,(1分)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1分)。(或:第四句,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山水的外形美、色彩美。)

(3)刘禹锡被贬,(1分)并没有表现出悲观、失落情怀,(1分)而是浓墨重彩地勾勒洞庭湖山水和谐美,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怀。(1分))

8、(1)①使……痛苦。②本人,自己。③共同享受。④喂。(4分,一词1分)

(2)D(2分,A项“以”表示结果的连词,以致。B项“以”意为“因为”。C项“以”意为“用,拿”。D项“以”表示目的连词,用来,来)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篇6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题思想】

这首酬谢诗,在感慨身世,抒写在前半生怀才不遇的政治失意的愤慨中化沉郁为通达,变悲怨为乐观,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内容理解】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简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答案:诗人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并自喻,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自已对仕官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正因为这两句诗有如此高的思想、艺术境界和深刻的哲理,所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意思对即可)

4.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

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5.诗歌第一、二联起什么作用?

答:写作者的坎坷遭遇,表现出无限辛酸和愤怒,实为下联张目蓄势,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尤其第二联用典贴切,表意深刻。

6.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这种说法不正确,诗人虽有对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之情。但作者在困苦失意中不是意志消沉,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全诗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内容理解】

1. 这首诗中“ 无眠 ”一词照应小序中的“欢饮达旦”。全词带有人生哲理的意味,词人问天,问月,归根到底是问 人生 。

2.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3.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案: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4.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最后这两句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情。终于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的慰藉。

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上阕中作者表现了厌倦尘世生活的倾向,“我欲乘风归去”,但思虑过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而放达开阔。或,作者的感情从抑郁惆怅到乐观豁达。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朗读划分】

戍(shù)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主题思想】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阅读鉴赏】

1.月亮明明普天之下是一样的,但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写法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浓浓思念。

2.结合全诗,请指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3.赏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首联描绘了一副边塞秋天的途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戍鼓”指戍楼上宵禁的鼓声。“断人行”写所见,点明 ;“戍鼓”“雁声”写 ,写出 。这两句渲染了 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4.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曾被多少人用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请问:故乡的月亮真比外面看到的更亮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在思乡人的眼里,故乡的月色总是格外的明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亲人们的悠悠深情。

5.古代文人咏月的诗数不胜数,你能写几句吗?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朗读划分】

晨起/动征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驿(yì)墙。

因思/杜陵梦,凫(fú)雁/满回塘。

【译文】

黎明破晓起身,套子驾车铃声叮当。踏上遥遥征途,游子不禁思念故乡。

残月高挂苍穹,村野客店鸡鸣声声;板桥弥漫清霜,先行客人足迹行行。

槲树枯叶飘落,悄然铺满静寂山路;枳树白花绽放,映亮原本暗淡店墙。

令我触景伤情,不由想起归乡之梦。遥想野鸭大雁,早已挤满曲岸湖塘。

【主题思想】

《商山早行》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内容理解】

1. 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3.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4.“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昏暗,突出了行之“早”。

5.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路辛苦,羁愁旅思”。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朗读节奏】

三年谪(zhé)宦(huàn )/此栖(qī)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译文】

你被贬于此寂寞地住了三载,万古留下你可居楚地的悲哀。

踏着秋草独自寻觅你的足迹,只有黯淡的斜阳映照着翰林。

为何明君却独对你恩疏情薄,湘水无情怎知我对你的深情?

江山已经冷落草木已经凋零,可怜你究竟何故被贬此地呢!

【主题思想】

《长沙过贾谊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怀古诗。此诗通过对汉代文学家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诗人自己被贬的悲愤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内容理解】

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

颔联通过对秋草寒林和人去日斜等景象的描写,以及作者的独寻空见,渲染出一种萧条,凄怆的氛围。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表达了对贾谊的同情,对汉文帝的指责,对自身际遇的慨叹,对当今统治者的不满。

3.联渲染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主题思想】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内容理解】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自己无最遭贬的怨愤之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以分析。

“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大雪阻路,马难前行,虚写诗人留恋长安,不忍离去的感情。

3.诗句填空。

①写被贬原因的诗句:①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②本诗中表明韩愈被贬的态度和主张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③表明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何不惜衰朽残年的勇气的诗句: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写为国事不惜自己的一切,却被贬却被贬的内心悲伤,瞻念前程,悲己悲国心态的诗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⑤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用象征手法暗示了自己艰难处境的诗句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⑥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为国除弊不惜一切的诗句是“欲为圣朝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

⑦《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4.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横”“拥”两字的表达效果。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与高度两个层面形象生动的描绘了自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景,同时委婉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渺茫的愁思。

5.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马不前”写出作者心事过重、前路的艰辛。通过对前路渺茫、严峻寒冷的环境描写,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前途渺茫的愁思、内心无尽的难舍悲凉、忧家伤国之情。

咸阳城东楼

许浑(晚唐诗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1.根据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和作用。

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

2.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或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也可);强调过去的禁苑深宫,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蝉不识兴亡,依然如故(或:今昔对比)沧桑的世事,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或“引发诗人的思古幽情”)

3.《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 试从内容角度赏析。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全诗的警句。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全句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但是作者并不仅仅只是写自然界的变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社会也到了大变动的前夕。这种社会大变动的征兆,已经反映得极为明显。也是出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面。所以作者才写出这个概括性极强又十分形象的诗句。由于自然界的变化与社会的大变动具有某些共性特点,所以它的引申意义被后人在许多场合引来说明社会大变动即将到来的某种征兆。

4.许浑的咸阳城东楼。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内容理解】

1.赏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句的“别”字,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2.赏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与“思”同音。“蜡炬”:即蜡烛。李商隐说,过去你对我的思念就像春蚕一样,到死丝(思)才尽。如今我总是盯着祭奠你的蜡炬,哭泣如烛泪,蜡炬烧成了灰,泪才开始干涸。

3.赏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但”:只是。“云鬓”: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 古辞》:“当窗理云鬓,挂镜贴花黄。”)

不知道你现在在那里生活得怎么样?早上起来,我总在想,你是不是还是对着镜子,在那里发愁自己的云鬓要改成什么样式?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夜里思念着我,想提醒我:“夜里吟咏的时候,要多披件衣服,你应该能感觉到,你望着的我这的月光也特别寒冷。李商隐写诗有个特点,善于从两个人的角度分别去表述,很多人不理解,所以解读起来很吃力,还感觉不到其中感人至深的缠绵。

4.赏析“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这里讲的是那个关于“刘郎”与“蓬山”的典故。“青鸟”: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信使。“殷勤”:指情意恳切深厚。“探看”:看望。李商隐应该是想象他的爱妻亡故后,可能也到“蓬山”的另一头成为仙女了。而在“刘郎”的那个故事中,“蓬山”是阻隔刘郎和他爱妻的障碍,刘郎认为蓬山远,可是李商隐现在为了爱情,有了更加积极的心态,他认为其实从这里过去也没有多少路程嘛。只不过路不好找罢了。不过我们可以麻烦王母娘娘的青鸟,帮我们去探看对方,帮我们传递消息。

行香子 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①陂(bēi)塘:池塘。②飏(yáng):飞扬,飘扬。

1.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的特点。

2.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答: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3.词人在词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层层绿树,环绕村庄,盈盈碧波,涨满池塘。这里鲜花盛开,色彩缤纷,让人沉醉。逶迤缭绕的围墙内,茅堂隐隐,小桥流水近旁,酒旗飘扬。这里莺鸣蝶舞,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4.请对这首词写景的手法及其语言特点进行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静中有动;下片侧重描摹静态景物,静景动景又相互映衬,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这首词格调轻快,语言清新、浅近。质朴自然的村野风光随着词人轻松的脚步、欢快的情绪次第展开,达到词的节奏与词人的感情之间的和谐统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下面关于本首词中“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无病呻吟之闲愁。

B.词中的“愁”,有指词人忧国忧民之忧愁。

C.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抑郁、伤感之离愁。

D.词中的“愁”,有指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路之哀愁。

2.上下两阕紧扣一个“愁”字来写,这两个“愁”有何不同?

前者是“闲愁”,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无法言说的“哀愁”。

3.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4. 词人“识尽愁滋味”却“欲说还休”是因为愁绪太多,无从说起。

5.“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

6.“而今识尽愁滋味”的“尽”有什么表达效果?

高中古诗词鉴赏阅读 篇7

1. 析炼字

我们鉴赏古诗的语言, 就是认真品味那些言近旨远、字简意丰的词语, 真正理解它们的情致理趣。在分析“炼字”时我们应特别关注动词和形容词。

(1) 分析“炼动词”

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诗人在东篱下采菊, 不经意间与南山相视, 表现了诗人悠然恬淡的隐逸生活。如果换成“望”则表示诗人主动去看, 那就索然无味了。

(2) 分析“炼形容词”

(1) 单用。如“梦魂欲度苍茫去, 怕梦轻还被愁遮” (周密, 《高阳台·寄越中诸友》) , “轻”描摹“梦魂”, 化无形为有形。

(2) 对用。如“乡梦窄, 水天宽” (《鹧鸪天·化度寺》) , “窄”对“宽”, 写出了思乡不得之悲哀。

(3) 叠用。形容词叠用作用有二, 一是韵律感, 一是强调。如“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漠漠”、“阴阴”摹景之神, 音调抑扬。

2. 品风格

由于诗人的风格和诗歌要表达的内容的不同, 诗歌的语言也有各自不同的风格。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的品味。

(1) 生动精练

如“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 “独”既有“孤独”之意, 又有“孤傲”之骨;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 又表现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

(2) 含蓄深味

如“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乌衣巷》) , 表面上写野草闲花、夕阳西下, 燕子飞入百姓人家这些景象, 但实际上诗人通过这些景象抒发了世事变迁的慨叹。

(3) 清新明丽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绝句》) ,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 有动有静, 色彩明丽, 语言清新生动。

(4) 平淡质朴

须注意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 它是用语上返璞归真, 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等等。

(5) 绚丽多彩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 《望庐山瀑布》) , 色彩缤纷, 景象绮丽, 想象奇幻。

(6) 豪迈激越

如“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李白, 《塞下曲》) , 慷慨激越, 豪放壮美。

(7) 沉郁顿挫

如“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登高》) 国难家愁、羁旅多病, 但悲苦中昂扬着一种奋争的精神。

3. 对应考点解说 (1) 炼字型鉴赏题

如何解答炼字型试题?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高中古诗词鉴赏的层次教学 篇8

一.悟象品意,体味诗词意境

对诗词的解读,应当从意象的感悟入手。在分析时,要教给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词意境、感受作者情感的基本方法。诗词中的意象分为三种,有实体性意象、比喻性意象和象征性意象,而对诗词主旨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是比喻性、象征性的意象。在《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中,这三种意象同时存在。明白了意象的内涵,便可对词的意蕴理解得更为深刻。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主要意象有“缺月”、“疏桐”、“断漏”、“幽人”、“孤鸿”等。上述意象皆具有寒冷凄清的特征,这就为全词笼上了一层萧疏凄冷的色彩。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的情感也同其笔下的意象一样,忧伤而寂寥。而在众多的意象中,作者似乎又对孤鸿情有独钟——受到惊吓,心怀有恨,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大有孤僻高傲之姿。这是为何呢?显然,作者并不是单纯地向读者描绘一只在寂静月夜下寻觅安身之所的孤鸿,而是另有其深意。这层深意,已不是简单的寻找意象、分析意境所能解决的了,这也就无疑使鉴赏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二.知人论世,品味诗词情感

苏轼为何要不惜笔墨描写一只孤鸿呢?这就需要知人论世。该词是苏轼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时所作。而此前,他经历了“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苏轼因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最终虽幸免一死,却被贬黄州。九死一生的苏轼此时正如惊弓之鸟一般,飘零失所,孤独凄冷,心怀幽恨,惊魂未定,但骨子里却又孤高自许,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此时的苏轼,不正和其笔下的孤鸿有着惊人的相似吗?可以说,他与孤鸿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故而借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含蓄地展现了自己被贬后的真实心境。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词在解读时都需要知人论世,许多诗词的主旨情感往往是与作者特殊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密切相关,有时知人论世甚至决定了诗词解读的方向。

三.探寻技巧,挖掘诗词内蕴

黄庭坚曾经这样评价该词:“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作者高妙的艺术技巧——象征。那月夜之下,不知栖身何处的孤鸿,心怀不安与幽恨,不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吗?这一手法的运用,无疑使该词具有了立意高远,形象生动,运笔空灵,含蓄深刻的特点,并以此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因如此,该词才“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黄蓼园《蓼园词选》)。

四.学以致用,实现知识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该词的教学,教师不仅应让学生明白并掌握象征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鉴赏方法,进行独立鉴赏。此时,不妨把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拿来,让学生照此方法独立分析。相信此时的学生定会发现:在色彩绚丽、热闹非凡、佳丽云集的元宵佳节里,那个灯火阑珊处远离喧嚣的“那人”,不就是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有着孤高淡泊品格的诗人自身吗?

在授之以渔之后,学生一定会发现:自己竟然也能独立应对一首陌生的诗词了!如果教师能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引导和训练,那么学生畏难古诗词的情绪定会烟消云散,兴趣的火花也定会在其心中慢慢滋长!

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鉴赏教学可知,诗词鉴赏有着不同的层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只有把握住了方法,才可以向着“真相”逐步迈近。事实上,这些方法常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当然,有时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个方面,不必要面面俱到。在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独立性和兴趣,而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和鉴赏层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无疑会令其轻松地感到:原来见之就畏难反感的古诗词,竟可以如此举重若轻,事半功倍!

上一篇:抢救药品制度下一篇: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排名最好的专业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