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号参赛者,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8-19页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并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圆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本节课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以后学习其他立体图形打好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是认识和理解圆柱和圆锥的高。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因此,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从“具体感知——形成表象——进行抽象”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准备利用直观教具,采用引导探究法、观察演示法、讨论法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自主构建知识。

在学法指导上,我准备让学生采用: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的方法进行学习。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主动参与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开发智能,自我总结深化新知四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问:这些物体形状各式各样,其中哪些我们比较熟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有些是我们已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隐去),有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板书课题(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因此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我分两部分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认识圆柱特征 1观察物体,引导发现

认识圆柱时,由于学生对圆柱已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因此,可以先让学生从课前准备好的物体中找出圆柱,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这样学生能从整体上感知圆柱,在交流中进一步积累关于圆柱的感性认识。

2动手操作,得出特征

让同学们进一步仔细观察这些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柱的特征。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环节让学生经历独立观察,思考、小组互动、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形成对概念的初步理解。

3教师总结,理解概念

出示圆柱的直观图,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在认识底面和侧面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圆柱展开的过程,学生在下面用笔将两个底描一下,比较一下大小。在认识高时可以想象牙签盒帮助学生理解(圆锥同),发现每条高都相等,因此我们可以用侧面上的一条来表示高。

本环节通过将概念形象具体化,使同学们容易理解,有助于概念的掌握。第二部分:认识圆锥的特征

可以先出示圆锥的物体,向同学们说明它们的形状是圆锥,使学生对圆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认识圆柱的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圆锥的特征,认识圆锥的直观图以及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三,练习巩固,开发技能

1、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四,自我总结,开发新知

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感受三个角度进行总结。最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的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梳理,养成归纳、自主提升的好习惯。最后布置自主练习3、4题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及时的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是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分析

圆柱和圆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本节是继学习《多面体——棱柱与棱锥》知识之后对立体几何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对后续学习简单组合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活泼开朗,动手能力强,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信心不足,空间感较弱,但喜欢动画、电脑操作。因此,要有效利用动画等信息化手段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自主探究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2.教学环境

在信息化教学中,我结合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利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学习平台和动画、游戏等软件资源,把学生对网络的痴迷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大纲、教学分析,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圆柱和圆锥各基本元素(半径、高、母线)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进行面积、体积的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概念及性质,掌握圆柱和圆锥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公式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对学生立体空间感和数形结合思维的培养

3.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等教法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而学生则通过做教具、做实验、测数据、做练习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

1.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课前任务。任务一: 通过网络搜索圆柱和圆锥形的手工作品,并上传至教学平台,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任务二:手工制作教具“圆柱、圆锥”,初步体验其结构特征;任务三:通过电子教材预习圆柱、圆锥的相关知识,同时了解上课流程;任务四:进行在线测试,教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教学策略调整。

2.课中实施

课中实施主要从引、建、体、用、测、结六个环节展开。其中概念建构环节解决教学重点;知识体验、知识应用和练习检测三个环节突破教学难点。

①情境引入

通过手工作品的展示,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圆柱和圆锥都有哪些基本特征?他们的面积、体积又是如何进行计算的呢?

②概念建构

探究一:结构特征

圆柱和圆锥结构特征的概念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母线、轴、底面、侧面等基本概念,二是底面、截面、轴截面的性质特点。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其结构特征,我们制作了FLASH仿真动画,化抽象为直观,逐步培养学生的立体空间感。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总结,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为了强化学生对结构特征的认知,我设计了闯关游戏。游戏寓教于乐,学生快乐地学、教师轻松检测,使知识于无形之中得以内化。

探究二:认识公式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交互式动画探究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从三维立体空间平稳过渡到二维平面,从而准确把握公式当中各个元素(半径、高、母线)之间的关系,使数和形得到有机结合,为准确计算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类比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了解公式。

至此,通过仿真动画、FLASH小游戏、几何画板等信息化手段逐步解决了教学的重点。以下三个环节,将以步步深入的方式逐步解决“计算”这一教学难点。

③知识体验

首先,让学生测量自己手中的圆柱、圆锥教具,并计算其面积和体积,然后将其相关数据上传至教学平台。教学平台会自动给予结果评定。

④知识应用

公式的逆应用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普遍存在,例如:已知圆锥的母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教师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明确计算过程:知题意、建空间;数形结合画平面图;应用公式灵活变通。接着借助于微课、公式查询器等信息化工具,小组协作探究公式的逆应用。最后小组代表上台讲解:同样大小的纸以不同方式作的圆柱,体积是否相同呢?

⑤练习检测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解题是一种实践性的技能,就像游泳、滑雪或弹钢琴一样,只能通过模仿、练习和钻研来学到它。”因此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登陆教学平台,借助资源库中的微课、公式查询器、电子教材等资源完成在线练习,系统最终会自动给出成绩和解题思路。由此,将微课、公式化查询器、电子教材、在线测试等技术手段融入到讲练结合的过程当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讲练枯燥乏味的局面,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

⑥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复习回顾本节所学知识点。布置作业,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拓展作业。

3.课后拓展

拓展一: 结合手工制作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自己制作一顶合适的帽子,并计算纸张大小和体积。此作品将在艺术节汇报表演中使用。拓展二:在教学评台上互动交流学习体会。

四、教学反思

1.多元评价

课前、课中、课后,我主要通过FLASH小游戏、在线测评、作品展示、师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实现了诊断性评价、效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学生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记录到学分制系统中。

2.教学创新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使用有机整合了动画、游戏、计算工具等资源, 使教学资源多样化,寓教于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通过做教具、测教具,逐渐转化成做计算、做手工,在量体裁衣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3.教学效果

从课后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学生访谈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灵活主动性强了;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师生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空间感得到培养,减弱了对数学学习的抗拒心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3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

2、经历探索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与实验、猜测与验证交流与反思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了解并掌握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圆柱、圆锥的特征 学习难点: 认识并测量圆锥的高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图形,谁能说说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长方体、正方体等

师:图形家族的成员是很庞大的,有平面图形,也有立体图形每个图形中都包含了许多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探索另外两种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

出示圆柱、圆锥实物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形状的物体?(圆柱、圆锥)导入课题并板书:圆柱圆锥的认识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说说通过预习了解了圆柱圆锥的那些知识 及时评价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生答

出示桶装方便面盒,师:这是不是圆柱? 教师说明:我们现在主要研究上下一样粗的直圆柱

2、确立学习目标

师:你还想圆柱圆锥的哪些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生答

师:这节课主要研究圆柱、圆锥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1、圆柱、圆锥图形表示

师:在数学中我们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圆柱(出示圆柱图),用这样的图形表示圆锥(出示圆锥图)

2、研究圆柱的特点

(1)学生借助圆柱体实物,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指一指、测一测等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圆柱有什么特点?(2)小组结合圆柱体实物汇报圆柱的特点,其余小组补充,全班充分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圆柱:底面:2个大小一样的圆 侧面:1个曲面 高:无数条

(3)在图形中标出圆柱底面、侧面、高

3、研究圆锥的特点

(1)师:用研究圆柱的方法根据自学提示研究圆锥的特点 自学提示:圆锥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圆锥的高?有几条?你能想办法测出圆锥的高吗?(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3)小组汇报

板书:圆锥 底面:1个圆 侧面:1个曲面 高:1条高

(4)在圆锥图上标出各部分名称

4、同桌合作交流:圆柱、圆锥的联系与区别?学生汇报

四、自主练习

1、出示实物,学生判断哪些形状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茶叶桶、漏斗、铅坠、固体胶、粉笔、铅笔(没削的和削好的)

2、出示图形,学生判断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3、填一填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它们是()的两个圆。

(2)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叫高,一个圆柱有()条高。(3)圆锥的底面是个(),侧面是个(),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一个圆锥有()条高。

4、猜一猜

教师说图形的特征,学生猜形状

5、用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各是多少?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4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解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下面我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材的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教材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属于“空间与图形”版块中图形的计算。包括:圆柱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重点:

(1)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2)圆锥体积的计算。

3、教学难点:

(1)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2)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教材编写体例

教材在编写上遵循了“特征—表面—体积”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逐步深入,并拓展到空心的圆柱(钢管、垫片等)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化归和类比是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教材比较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编排了较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形成。

四、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和立方体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里学习立体图形的最后阶段,知识的综合性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都 比较高,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形体的知识,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圆的基础知识都是本单元的认知基础。同时,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迁移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编排特点

圆柱与圆锥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材均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圆椎体特征的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有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认识,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和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圆柱的特征,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的。在教学圆柱展开图的特征时,教材从让学生自主探索“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开始,让学生动手操作,剪一剪并展开观察,再把展开得到的长方形重新包上,探索并发现此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就为进一步探索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基础,也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特征的认识,锻炼了学生空间想像的能力。

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在编排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时,用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转出圆柱(或圆锥)的活动。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关系;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观察、想像、推理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六、对教材的处理

1、对于圆柱的认识这一部分:

首先从生活中的圆柱实物或模型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及各个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经历由“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

然后通过观察交流,抽象圆柱的特征。例1的教学,重点在认识圆柱的特征。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演示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即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发现他们的特征;之后安排这样一个有趣的操作活动,使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即绕长方形的一条边快速旋转,形成圆柱形状,感受并沟通从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转换。让学生快速转动长方形纸片活动,只要求学生操作、感知,不必做更深入的讲解。

本节课的难点应放在例2,即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指导展开圆柱侧面的方法,理解侧面展开后的形状。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再一次沟通从立体图形再到平面图形的转换。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先让学生摸一摸圆柱形实物,圆柱侧面在哪里,猜想一下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2)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剪开侧面,再展开,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准备的圆柱体各不相同,在剪开的过程中并不是千篇一律,故可能会出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是平行四边形,对于这些操作结果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剪的,以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3)最后再让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什么有关?”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概括出:圆柱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最后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圆柱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样学生通过在亲历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图之间的转化,逐步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进一步发展了空间观念。课外作业可让学生制作圆柱,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也为后面学习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做准备。

2、圆柱的表面积这一部分主要是理解圆柱表面积的概念,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因为学生已有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经验,知道表面积是物体各个面的面积总和。所以对于圆柱表面积的理解并不困难。

例3的教学让学生将课前做好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展开后的形状,并在展开后的图形中标明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以便于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位置对应起来,得出: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例4的教学是关于圆形物体表面积的计算,关于例4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要注意这样几点:①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之前一定要先判断此圆柱体是几个面,什么面,再来进行计算;②圆柱形物体表面积的计算的步骤较多,学生在熟练应用公式计算之前,最好是分步进行计算,即先求出侧面积和底面积,再求出表面积。注意每一步的运算结果要写上正确的计量单位;③圆柱表面积计算结果在取近似值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乱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完成例4后,做一做是一道计算圆柱表面积的基本题型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后可与例4进行比较,找出两题不同之处,同样都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为什么这题要求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而例4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3、圆柱的体积这一部分可采用转化策略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例5是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1)例5,渗透了转化的思想。首先从回顾旧知(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入手,引出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并提出圆柱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体积。接着通过教具演示图说明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扇形,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一定不要忽略操作与直观演示,也可借助多媒体。然后引导观察和推理,得出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S,高就是圆柱的高h,并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Sh(2)在例6之前,安排了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V=Sh改写为V=∏r²h。的内容。

(3)例6是利用圆柱体积计算解决问题。创设了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解决这个问题,先要计算杯子的容积,使学生明白圆柱形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可直接利用V=计算。

4、圆锥包括圆锥的认识和体积两部分内容。

(1).圆锥的认识内容主要包括: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其编排与圆柱的认识类似,教学中可参考圆柱的教学,这部分可放手学生自己探究发现总结。在本节课中圆锥高的认识是教学难点,教学时可联系圆柱的高进行:“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那么圆锥的高指什么?”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说法“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和“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的一点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辩论、交流,准确认识圆锥的高,并区分高和母线(母线的名称不要给学生介绍)。为进一步认识圆锥的高,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利用课件介绍测量圆锥高的方法。做转动三角形纸片活动时,可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你们知道绕一个三角形的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认识圆锥后,可以将圆锥和圆柱从组成和特征角度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图形特征的整体的认识。

(2)圆锥的体积中例2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例3是圆锥体积公式的应用。例2的教学可按“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四步进行。首先提出“你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让学生讨论,讨论结果是:可以用排水法,但这种方法太麻烦。从而产生推导圆锥体积公式的动机。再让学生联想、猜测。回想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思考圆锥的体积和哪种图形的体积有关?从而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联系起来。接着进行实验探究。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通过圆柱圆锥相互倒水或沙子的实验,探究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导出公式。通过试验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由此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V=Sh。

5、对于整理和复习可采取先引导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再借助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回顾、总结图形的特征及计算方法。最后让学生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悉心钻研教材 领悟教材内涵

六年级圆柱和圆锥复习提纲 篇5

1、面的旋转

(1)基本图形以它其中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什么图形。

如:一个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圆柱体。

一个三角形以它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圆锥。

一个半圆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图形是球。

如果是一个组合图形,旋转后所形成的图形也是组合形体。

(2)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把它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

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都相等

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计算中,注意:无盖、通风管等实际问题。

3、圆柱的体积

(1)明白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到过程。

(2)会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V=sh)求圆柱的体积。并能已知体积和高,求底面积(s=v/h)。和已知体积和底面积求高(h=v/s).(3)审题时,注意看清单位是否统一。正确判断是求体积还是求表面积

(4)同一张纸围成圆柱,那种情况围成的体积大?长边作底面周长时体积比短边作底面周长时体积大。

(5)计算时,认真计算,正确检验。

4、圆锥的体积

(1)知道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知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圆柱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是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1/3。

(3)会根据圆柱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之间的关系,正确进行判断,选择和计算。

例如: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错),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1/3。

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米。求圆柱的体积,还是求削去的体积。其实削成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是等底等高时才最大。所以,这时的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之和是12立方米,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圆锥的体积是多少。针对这样的问题,弄清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和是圆锥体积的4倍。那圆锥的体积就是12/4=3立方米,圆柱的体积就是9立方米。从上面可以看出,弄清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分析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4)会根据圆锥的体积和高,求圆锥的底面积或是知道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求圆锥的高。做这类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方程,也可以用体积乘3得到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再除以底面积(高)得圆锥的高(底面积)。

(5)注意圆锥和圆柱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时,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的1/3。

(6)在解答这部分应用题时,一定要看清是圆柱还是圆锥。圆锥的体积计算时一定不要忘了乘1/3。5.特别注意:

计算每一步都要认真,保证每一步计算正确。可牢记3.14乘1到3.14乘9的的数。还要记住3.14乘1的平方到3.14乘8的平方的结果以及3.14乘15、3.14乘15的平方、3.14乘25的平方。牢记这些结果,对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有很大的提高。

还应该注意单位之间的化聚。弄清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由低到高,由高到低化算的方法以及小数点的移动,还有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化。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6

《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课“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体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首先认识、理解圆锥体的特征,直观又形象。然后通过用空心圆锥向空心圆柱的容器里倒水的实验得到圆锥的体积公式。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1)掌握圆锥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将新知识转化为原有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特征、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任意一个圆柱和圆锥,若干沙子或水。

教学准备: 圆锥 水 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容器大三角板 直尺

教学过程:

一、进入学习情境

1.开始,回忆学过的立体图形,并板书圆柱的体积公式。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新的立体图形。

2.观察课本实物图:铅锤、谷堆、冰激凌等。

(1)这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体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根据这些物体的形状,你们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引导说出“圆锥”)

(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圆锥体?(学生举例如 路障、喇叭、跳棋)

3、师:你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吗?圆锥有哪些特征?

拿出圆锥模型,介绍圆锥的特征。

(1)用手摸一摸圆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先互相说一说,后师板书:

1、圆锥有一个顶点

2、圆锥只有一个底面,这个底面是个圆形。

3、侧面是一个曲面,展开图是扇形。)

从实物图中抽象出一个圆锥的立体图形来,教师画一个不带高的圆锥图。

出示两个圆锥(一个高,一个矮),观察这两个圆锥,你发现了什么?是由圆锥的什么决定的?(板书:高)

下面我们来研究圆锥的高。你想知道圆锥高的哪些知识?

1、什么是圆锥的高 ?

2、几条高?为什么只有一条高 ?

3、怎么测量圆锥的高?)

问:谁来回答第一个问题?(齐读板书)

再看第二个问题(1条高)指出高,怎么画?为什么画虚线?所以我们一般用虚线表示。

你认为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2)明确并板书: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因为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它只有一条高。

4、了解了圆锥体的特征,我们再来研究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怎样计算一个圆锥物体的体积呢?我们学习圆柱体积公式的时候借助以前学过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学习圆锥体体积也可利用刚刚学过的圆柱体的体积,大家猜一猜,圆锥的体积与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二、自主学习

探索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

1、师出示实验要求:把空圆锥装满水,倒入空圆柱中,测量高度,几次装满,统计次数填入实验报告单。

2、汇报交流

(1)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实验和统计,你发现了什么?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是不是任意两个圆锥体和圆柱体就有这样的关系呢?再来看实验。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圆柱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师强调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

3、概括圆锥体积公式:

师:圆柱的体积是: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 V=S h 那么和它等底登高的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怎样表示呢?

圆锥体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

三、实践运用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高是14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生板演,汇报

2、一个圆锥形,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四、课堂练习

(1)S=20平方米 h=12米(2)r=10米 h=15米

(3)d=6米 h=10米(4)c=62.8米 h=9米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锥体,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1、圆锥体的特征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7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5.1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比是(),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4,把一个圆柱体钢坯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要削去1.8立方厘米,未削前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25.12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6,用一个底面积为94.2平方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底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为()。

7,等底等高的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的和是72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体积是()

8,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1--9,把一根长是2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

10,底面半径2分米,高9分米的圆锥形容器,容积是()毫升。11,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高为 h,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

12,容器的容积和它的体积比较,容积()体积。

二、判断:

1,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 ∶1。()2,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3,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2倍.()4,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5,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是9.42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三、选择:(填序号)

1,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

A、3倍 B、9倍 C、6倍

2,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

3,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共同的公式是()

A、V= abh B、V= a3 C、V= Sh

--2--4,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16 B、50.24 C、100.48 5,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四、应用题:

1,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它的高有多少分米。

2,工地上运来 6 堆同样大小的圆锥形沙堆,每堆沙的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是0.9米。这些沙有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些沙有多少吨?

3,圆柱形无盖铁皮水桶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3∶2,底面直径是4分米。做这样的2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

4,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5,从一根截面直径是6分米的圆柱形钢材上截下2米,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截下的这段钢重多少千克?

--3--

6,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6分米,里面盛满水,把水倒在棱长是8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内,水深是多少分米?

7,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5米,直径1.2米,前轮每分钟转动10周,每分钟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8,有一段钢可做一个底面直径8厘米,高9厘米的圆柱形零件。如果把它改制成高是12厘米的圆锥形零件,零件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8

数学第--单元测试卷

(圆柱和圆锥)成绩_____________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每空1分,共21分)

1. 沿着圆柱的高剪,侧面展开得到一个(),它的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另一条边就等于圆柱的()。

2.8050毫升=()升()毫升; 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8立方米=()立方分米; 5平方米40平方分米=()平方米 3.把一段圆柱形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是圆锥体积的()倍。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 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4厘米,如果以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立体图形,得 到的是(),这个图形的体积是()立方厘米。6.一个盛满水的圆锥体容器高9厘米,如果将水全部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容 器中,则水高()厘米。

7.做一节底面直径为10分米,长40分米的烟筒,至少需要()平方分米铁片。8.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差16立方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米.

9.一圆柱形罐头盒,高是1分米,底面周长6.28分米,罐头盒的侧面商标纸的面 积最大是()平方分米,这个罐头盒至少要用()平方分米的铁皮。10.一根长4米,横截面半径为2分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同样长的5段,表面积比原

来增加()平方分米。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2分)1.“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2.一个容器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3.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用底面积×高来表示。„„„„„„„()4.长方形绕着一条边转动所产生的图形是圆柱。„„„„„„„„„„„„()5.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6.一段圆柱体的钢材,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切去部分是圆锥体积的2倍。()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每空2分,共14分)。

1.下面()图形是圆柱的展开图。(单位:cm)

2.求圆柱形木桶内盛多少升水,就是求水桶的()。

A.侧面积 B.表面积 C.体积 D.容积 3.小军做了一个圆柱体容器和几个圆锥体容器,尺寸如下图所示(单位:㎝),将

圆柱体内的水倒入()圆锥体内,正好倒满。

4. 在下图中,以直线为轴旋转,可以得出圆柱体的是(),得出圆锥体的是()。

A B C D 5.一个圆柱体杯中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铁圆锥倒放入水中,杯中还

有()水。

A.5升 B.7.5升 C.10升 D.9升 6.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然后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下面

哪句话是正确的?()

A.表面积和体积都没变 B.表面积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C.表面积变了,体积没变 D.表面积没变,体积变了

四、观察图形,细心计算。(12分)

1、根据条件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8分)

2、根据条件求圆锥的体积。(单位:厘米)(4分)

五、动手实践,操作应用。(6分)

请你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择。(1)你选择的材料是()号和()号。

(1)号(2)号(3)号(4)号

(2)你选择的材料做成的水桶最多能装水多少千克?(1升水重1千克)

六、运用知识,灵活解题。(共35分)

1.⑴制作这个薯片筒的侧面标签,需要多大面积的纸?(5分)

⑵这个薯片筒的体积是多少?(4分)

2.一个圆柱形水池,水池内壁和底面都要镶上瓷砖,水池底面直径6米,池深1.2米。镶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分)

3.在建筑工地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状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4米,高1.5米。每立方米沙大约重1.7吨,这堆沙约重多少吨?(得数保留整吨数)(6分)

4.张师傅要把一根圆柱形木料(如右图)削成一个圆锥,削成的圆锥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分米?(6分)

5.某种饮料罐的形状为圆柱形,底面直径是7cm,高是12cm。将24罐这样的饮料放入一个长方形纸箱内(如下图)。

(1)这个纸箱的长、宽、高至少各是多少厘米?(2)这个纸箱的容积至少是多少?(4分)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柱和圆锥》 篇9

教学目标:

l.认识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2.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求出圆锥的体积。

3.培养同学们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理念:1.学习的方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主。

2.科学的结论是通过“猜想——验证”探究得来的。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新

1. 说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及圆柱体(边说边出示实物图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常常看到下面一些物体(出示教材第41页插图)。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锥体,简称圆锥。我们教材中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今天这节课,就学习圆锥和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

1.学生口答

二、教学新课

1. 认识圆锥特征。

2.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认识圆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物体是这样的圆锥体,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2.根据教材第41页插图,和学生举的例子通过课件或其他方法抽象出立体图。

3.利用学生课前做好的圆锥体及立体图通过观察、手摸认识圆锥的特点。

(1)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2)认识圆锥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在图上表示出这条高)提问:图里画的这条高和底面圆的所有直径有什么关系?

4.学生练习。

口答练习九第1、2题。

5.教学圆锥高的测量方法。(见课本第41页有关内容)

6.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测量自制圆锥的高。

7.实验操作、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通过演示使学生知道什么叫等底等高。

1. 学生回答

2.观察圆锥,认识圆锥的特征

3.学生口答

4. 学生自学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的基本特征。

2.经历探索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体会圆柱和圆锥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和高。

教具准备:课件,圆柱、圆锥实物,模型,长方形小旗一面。

学具准备:圆柱、圆锥实物,圆锥模型,剪刀,长方形、半圆形、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小旗各一面。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冰淇淋吗?你注意过装冰淇淋的盒子吗?(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看屏幕,这是我搜集到的一些冰淇淋盒,看到这些盒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到: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学生喜欢吃冰淇淋,引入对它们各种各样盒子形状的研究,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你说我讲

1.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左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柱。

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冰淇淋盒,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圆柱形的物体吗?在哪里见过?他们什么样?

学生可能提到未削的铅笔、水杯、胶棒、水彩笔盒、茶叶筒、木头、广场上的圆柱子、压路机的磙子、宾馆的旋转门等等。他们美观、实用、安全、能滚动„„

(2)探索研究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看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探索提示)

提示:①数一数,圆柱有几个面?指给同桌看。

②摸一摸,圆柱的几个面有什么不同?

③滚一滚,把圆柱不同的面放在桌上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④比一比,你的圆柱和同桌的有什么不同?

(3)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汇报。

①圆柱有3个面。哪3个?让学生指一指。

②学生会说“圆柱有两个圆形的面,平平的。”此时教师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再摸一摸感知一下,并介绍:圆柱上下这两个圆形的面叫圆柱的底面。(板书)

可能会有学生提到这两个圆大小一样,如果没有,教师提问:这两个圆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是用眼睛看的,也可能是估计的。给他们时间验证一下,再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有:量直径;把两个圆在纸上画下来比对;或画一个再看是否重合;也可能剪下来比较等等。

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后利用课件演示两个圆重合,并板书: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圆柱还有一个面,学生可能会通过手势表示,却说不出来。也可能知道叫侧面。教师根据学会的回答介绍: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并板书:侧面 曲面。

③底面放在桌子上不能滚动,侧面放在桌子上可以滚动。师:我们平常见到的哪些圆柱利用了它能滚动这个特点? 压路机、擀面杖、滚筒刷等,学生说不上来,教师可以提示引导。师:这些圆柱滚过的地方会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演示,猜测过后,教师可以用课件演示一下:长方形。④圆柱有大有小,有高有低。

课件出示装满牙签的圆柱塑料盒和装满水彩笔的圆柱盒,问:这两个圆柱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圆柱的高。追问: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有多少条高?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问:这些牙签和水彩笔是圆柱的高吗?假如他们细一些,再细一些,能装多少根?

板书:圆柱有无数条高,高的长度都相等。课件演示圆柱的一条高。

师介绍:生活中,我们把硬币的高叫厚,圆柱水井的高叫深,铅笔的高叫长。师:除了高,这两个圆柱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底面的大小或底面直径半径等。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圆柱的特征,通过数一数,摸一摸,滚一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感知圆柱的底面、侧面的不同,加深对圆柱的认识,并通过课件演示,加以学生的想像,体会出圆柱有无数条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圆锥”特征

(1)整体感知

师:右边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圆锥。师: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圆锥?

学生可能提到铅笔尖部、塑料跳棋下部、沙堆、陀螺等。

(2)自学探究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研究圆柱特征的方法,自己研究一下圆锥的特征。

(3)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一个顶点 一个侧面 曲面 一个底面 圆形

着重让学生说说: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多少条? 让学生先猜测圆锥的侧面是什么形状?学生可能认为是三角形,也可能认为是扇形,然后滚动圆锥学具自己体验,最后通过课件展示验证。

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想象圆柱逐步变成圆锥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圆柱和圆柱的区别,所以在研究圆锥时,借助前面对圆柱特点的学习,全部放手,让学生不仅收获“渔”,还学会了用“渔”进行“捕鱼”,同时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优化。】

3.比较异同

师: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相同点: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侧面都是曲面。不同点:圆柱有2个底面,圆锥有1个底面。

圆柱侧面滚动后是长方形,圆锥是扇形。

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可以追问: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为什么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异同,使学生深化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后面一追问,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联系,又为后面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作了铺垫。】

三、自主练习

1.下面的物体哪些是圆柱形的?哪些是圆锥形的?

教师可挑选小鼓和台灯罩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既不是圆柱又不是圆锥? 2.下面的图形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挑选第四个说说原因,进一步明确圆柱的特征。

3.用一张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纸筒。纸筒的底面周长和高各是多少? 与同学交流一下。

4.师:在学习图形的知识时,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想象的大脑十分重要,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出示教具,这是一面长方形的小旗,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小旗能成什么形状呢?先想象一下,猜一猜。

师:现在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师:如果是半圆形、直角梯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小旗,旋转一周后又能成什么图形呢?请你先想象猜测,再动手试试,最后连一连。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想象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课后自己做一做。

【设计意图:学生在练习中加深了对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其中在1、2小题比较和辨析的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有了运用,有了判断,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体现数学知识“有用”。最后两道小题,不仅为后面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作了铺垫,更重要的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课件出示教材丰收园图)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哪个环节最积极?)

学生回答。(课件将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同时出示问题:你都问什么问题了?)

学生回答。(课件将“会问”绿苹果变成红苹果)„„

师: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课件将红苹果装入果篮)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篇11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认识圆柱、圆锥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

3、能正确判断圆柱和圆锥体,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

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圆柱和圆锥以及其他几种形体的实物及模型。

2、学生准备圆柱和圆锥实物。

3、教师准备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梯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做你来说我来猜的游戏。(就是中央电视台幸运52的记时抢答)随着屏幕上出现一组漂亮的几何图形,一名同学根据已有知识在描述着它的特征,另一名同学在认真的猜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然后屏幕上出现圆柱体和圆锥体,由于学生还没学圆柱和圆锥。造成下面的学生无法猜出。此时学生自然会产生想深刻认识圆柱体圆锥的特征这一要求。

(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一步了解圆柱和圆锥。

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㈠认识圆柱、圆锥。

1、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实物中的圆柱形物体和圆锥形物体分开。

2、仔细观察这些物体的形状,你能在纸上把他们画出来吗?谁愿意把

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贴出学生画的立体图)

教师:比较这几个同学的画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教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想象,画出圆柱和圆锥的立体图形。那

么,你还能回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吗?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圆柱的特征.

教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家对圆柱、圆锥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接下来咱们再一起来探讨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请你拿起桌上的圆柱,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时,深入到学生中,倾听孩子不同的见解,做到心中有数)。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时语言可能不严密,教师随时正确引导)

谁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交流,教师系统整理。

⑴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是面积相等的圆,这两个圆面就叫做底面。

⑵圆柱还有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侧面。想一想,这个曲面展开会是什么形状?想个法子试一试!

(3)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想一想,圆柱的高有多少条?

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了圆柱体的特征,那么大家能不能继续努力,来寻找圆锥体的特征呢?

1、拿出桌上的圆锥形实物,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又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发现与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

⑴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猜想一下,圆锥的侧面展开又会是什么图形?试试看!

⑵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下面做一组练习题看看大家对刚才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请打开课本翻到48页,看第一题。

1、完成自主练习第1、2题。(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意见,并让他们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2、完成自主练习5。(利用课前准备的各种小旗)。

3、完成自主练习4,6。

四、实践。

上一篇:相遇600字初二作文优秀下一篇:孤芳不自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