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共6篇)

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 篇1

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

我院院长把提高医疗质量,加强科学管理,提供安全服务,控制医药费用作为当前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目标管理奖惩

1、科室主任为第一责任人。

2、各科室目标运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采取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综合平时各项检查结果,由院委会作出总评。

3、本责任目标实行奖惩,对成绩突出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落后的科室给予批评,直至对责任人撤职等。

4、科室出现医疗纠纷或安全事故的,年终实行一票否决。

二、工作重点

1、医疗安全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医疗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全面落实中医院“管理年活动”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2、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一要抓好学科配套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二是加强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高我院急诊急救综合能力。三是切实加强专科专病,特色科室建设。对现有的重点专科给予大力支持,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相其倾斜,带动全院业务工作的发展。

3、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制定相关标准。(1)临床医生所开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应占所开门诊处方总数比例≥60%,其中饮片处方应占所开处门诊处方

总数比例≥30%。

(2)针灸理疗科、推拿科采用中医非药物技术诊疗人次应占该科门诊总数人次的比例≥80%。

(3)住院病人中,中医药参与率应达到100%。

(4)住院病人中,中药汤剂使用率应≥60%,每位管床位医生单独核算。

(5)鼓励各临床医生对中医特色疗法或方剂的发掘应用。

4、大力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

我院要着力加速人才培养和设备引进,尤其是大力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的配备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积极开展新的诊疗项目。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逐步建立完善人才梯队。

5、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医院改扩建工程进度,使我院成为一所外观宏伟、功能配套完善、住院条件优越、内部设施先进、工作环境舒适,社会形象良好的国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6、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要加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探索建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长效机制,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要借助和合理运用现代化手段和人类文明成果,提高中医药治疗效果和诊疗能力,强化我院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7、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根据县卫生局统一安排部署,为切实增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改变他们技术人员匮乏、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提高他们医务人员队伍素质和服务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我们需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对我院积极支援受援单位的医师在待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晋升评优给予优先。

8、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平安医院及医疗安全生产工

作,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发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河北省《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科室主任为科室第一责任人,把消防和安全生产落实到人,安全目标分解到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任务及措施

1、医疗业务工作

(1)强化质量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抓好教育,要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尤其是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隐患排除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质量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处理医疗纠纷当事人和科室。三是把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四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化科室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五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

(2)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专科建设,对门诊科室严格实行规范管理。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设施,增强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一下工作:一是提高医院专家及名老中医的工作环境;二是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三是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完善,急诊会诊迅速到位;四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3)提升护理质量:一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

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二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管理,定期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三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制定出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四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五是充分发挥好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2、行政后勤工作

(1)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开展创新工作。

(2)严格控制运行成本,注重节约,并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3)抓好基础维修等项目。

(4)继续做好院内外宣传工作,提升医院形象及文化氛围。

(5)认真做好平安建设工作。深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好职工的普法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抓好医德医风建设

(1)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

(2)分层次抓好政策学习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3)巩固行风建设成果,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4)惩防并举、加强内审。认真落实反腐倡廉责任制,巩固“治贿”成果,加大内部监审力度,严格执行药品、设备、耗材、基建维修政府招标采购纪律,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监控机制。

(5)继续推行院务公开制度,让患者和群众享有医疗知情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社会对医疗服务的监督。

(6)完善中医药文化建设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娱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和谐医院的发展建设。

(7)做好文明共建、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文明科室等各项工作。

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 篇2

一、美国大学中院长职位的产生

“院长”(dean)一词在英语语境中来源于拉丁语decanus,其含义是“十个人的领导”,此词出自于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当时一些修道院规模巨大,常常有数百修道士,为了管理方便,将他们分为10人一组,由一名资深修道士领导,这名修道士就被称为“decanus”。后来这个词被用来指代牧师群体的领导,例如一个大教堂或教长辖区的主教或主任牧师。当大学从教会分离出去时也沿用了“decanus”一词,在英文中演化为dean,即院长, 成为大学中若干行政岗位的名称。[1]

美国大学的院长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美国当时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迅速的工业化使得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4倍,从世界第四位跃居为首位,生产了全世界制造品的1/3。与此同步,美国高等学校也经历了迅速的发展和重大的改革。高等学校的数量由1869年的563所增加到1919年的1,041所,在校大学生从52,286人增加到597,880人。[2]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仅仅培养贵族和神职人员转变为既培养精英统治人才,又培养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大学的职能得到创新和发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三位一体、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并重的新型美国大学。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变革,新型学科大量涌进大学,学科成为大学组织的基石,系院校三级结构开始成型,大学初步形成了科层治理结构。

1870年,哈佛大学校长为了减轻其行政职责, 任命了美国高校中第一位院长(dean)。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史学家鲁道夫指出,“国内战争(1861~ 1865年)前多数高校靠校长、一名司库和一名图书馆员履行行政职责”。他注意到,1860年美国院校中的行政人员的中数为4人,到1933年上升到30.5人。这些行政人员包括被称之为“院长”(dean) 的研究生院、本科生院(男生院和女生院)的负责人、主管教师工作的负责人以及分校区的负责人等。这些被称作“院长”的负责人基本上是行政人员,其工作与也被称为“院长”(dean)的学术基础单位的负责人,如文理学院院长或各专业学院(医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商学院、工学院和教育学院等)院长的工作有很大差异。后者的职责既包括行政工作,也包括学术工作,主要职责是“维系学术共同体和人的价值”。[3]本文所关注的主要是这一部分院长,他们既是管理人员也是学术人员,处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矛盾交集之中。

二、美国大学中院长所处的制度文化环境

在美国大学中院长是独行者。新院长上任伊始,就如同在全体教师眼皮底下学习滑冰,跟头不断,甚至摔个鼻青脸肿,可能会从场边围观者中传来善意的笑声,也可能是冷嘲热讽,但是上前扶一把者则绝无仅有或少之又少。在经过一年半载的实践中学习,好不容易站稳脚跟,能健滑如飞之时,却发现他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在任院长之前他是教师“猫群”中的一员,与教师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行为模式,甚至由于自己的学术成就卓著而受到同行的尊重。教师们有话则“喵喵”一番,无话则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基本上相安无事。但是一旦走上院长岗位,就从一只“猫”变成“牧猫人”,他极尽努力,想把猫向同一方向驱赶, 结果自然可以想见。这可能是院长们面对的最大的挑战,即在人们认为不需要被领导的环境中,在人们不愿服从行政制定的政策和既定程序的环境中实施领导。大学教师群体就是这种环境的典型。使情况更复杂的是,教师们相信,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教学和科研———无需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复杂的官僚层次的管理,因此他们视行政机器的干预为滋扰,是对大学有限资源的浪费。在这样的环境中,院长的领导权威会不断受到挑战。

在美国,院长与校长不同,多数校长虽然出身自学术成果卓著的教授,但是一旦出任了校长,他们往往就转变身份将百分之百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大学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中,一般也不会对自己曾经的学科给予特殊关注与支持,教授们并不期望校长们还继续做出学术贡献,因此会仅以其办学的成绩来评价他们。但是,院长则不同。多数教师以他们自己相互评价的标准评价院长,以评价其是否是一名好的教授来评价院长,好教授才能成为好院长。因此,一名优秀的教授在出任院长之后,既要把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办好学院中去,又要关注自己学科发展的前沿,占领学术高地,这样才能获得教师们的信任与理解,才会与教师有共同的语言。可以说,没有什么比让自己的学术垮下去对院长的威信打击更大。这既是办好学院的必要条件,又是履行学校行政赋予的行政责任的前提条件。但是,院长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往往很难两全,经常顾此失彼。院长甚至可能为了继续保持优秀学者地位而对自己的学科给予过多的资源倾斜,从而在学院掀起轩然大波。

在美国,院长既是教授又是学术管理者。教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 迅速行动。但是院长却要在规章、程序、情感、与学校行政的关系、与教师个人的关系和情感、在优先资源配置与追求卓越等复杂问题和关系中纠结, 反复斟酌,做出优先选择和决策。这是其行政职能的要求,既然无法回避自己是行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就得接受,或部分接受科层角色,既要慎重又要刚毅,但是在直接面对教师时,则要时刻牢记自己是学术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要始终表现出谦恭,否则任何决策都难以在学院中推行。

传统上教授是自由职业者,尽管今天教授也必须是组织中的人,也必须服从组织的基本行为规范。但是,毕竟教授与社会有“契约”,其特立独行一般都能得到社会和组织的理解,具有做出自主决定的自由。他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科研方向, 自主申请课题,自主决定课题经费的使用。而院长不能擅定学院学科发展方向,不能自己决定学院经费优先选项。教授可以选择与哪些同事以何种方式交往,对于院长,可以选择与其交往,或者敬而远之。院长则不同,他必须与全院所有教师打交道,对于那些回避与其交往的教师,则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必须展现出充分的耐心和善意寻求与其一道工作的机会。因为学术组织的管理方式与企业或政府的根本不同在于,学院的领导和管理主要是通过获得一致意见进行的,从具体的组织角度讲,主要是通过学院内各种教授或学生委员会实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组织是最民主的社会机构,这就要求院长尊重每一位教师,倾听每一位教师的意见,恪守民主程序,遵守公开性的原则,绝不可独断专行,不能躲进小楼成一统,苦思悯想做决定,不能一觉醒来就出新政策或高招,也不能自以为代表大学行政就强力推行大学的政策,要在与教师的谈话和与各种委员会的协商中决策。

不幸的是,美国大学现在面对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经费被严重削减,这就要求院长经常做出迅速的决定,应对市场的挑战,建立新的项目或削减一些传统的项目,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率。这就使得传统的学术共同体文化受到很大的伤害。教授们聚集在一起经常的话题是抱怨行政的粗暴无礼, 讲到满嘴冒泡。而管理者则会对教师的“慵懒”和不负责任义愤填膺。两种说法也许都有一定的依据,但是失控就会造成猜疑和对抗,使学术共同体的和谐文化环境伤筋动骨,甚至荡然无存。

院长必须在学术共同体传统的协商决策与效率之间建立平衡。教师共同管理的文化公开或隐性地对院长不断施加压力,要求其对决策进行更多的协商、更多的讨论,设置更多的教师专门委员会,不要或更少采取行政单边行动。教师最不能忍受的是专制的独裁者,最厌烦的是院长粗暴践踏学术共同体和谐文化和协商一致的传统程序。但是,与此同时,大学行政对于躲在“共同管理”圣袍背后避免冲突,拒不作出果断决策,贻误学院发展机遇的院长是绝不会容忍的。美国大学正在经历艰难的时期,大学文化正处在变化与调整中,只有那些对大学教师职业有透彻了解,有勇气做出痛苦而必要的决断的院长才可能幸存下来,对学院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三、美国大学中院长的领导与管理职责

院长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很难缕析分明,正如1930年哥伦比亚学院院长豪克斯(Herbert Hawkes) 所说:“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标准的院长。只有这所或那所学院的院长,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两位院长可以交换岗位而保持职责不变的现象。”[4]由于大学的规模不同,院长职务设置的历史不同,校长的管理风格不同,在不同的大学院长的职责和角色亦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同时,高等教育不断变化, 大学不断变化,当然院长的职责也就不断变化。院长的职责可以说经历了“从只关注学生,发展到以学生和课程为主要职责的阶段,然后走向为课程和教师花去主要精力的阶段,最后这个岗位的职责转化为主要关注教师”。院长的形象也从具有人本主义者特征(对人的理性的信仰,对人性完美可能性的信心,对自我意识重要性的承认)的学生的楷模,转变成为笃信管理主义的教师的“管理者”。但是,多数院长起码在理性上还是认为院长的职责要在人本主义和管理主义之间取得平衡,院长要“提供服务,负责任,实施道德领导,做好管家, 以信任和合作构建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学术)共同体,促进和追求卓越”。[5]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术领导研究中心的戈麦克(Walther H. Gmelch) 等研究调查了美国360所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和学士授予大学的1,300名学术院长,在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把学术领导定义为,“构建一个学者共同体,确定方向,通过向教师和职员赋权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动”。[6]也就是说学术领导具有三个维度:构建学者共同体、确定方向和赋权。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在其“大学政策和程序”中对院长的职责、角色和权力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涵盖了学术领导的三个主要维度。其具体规定如下:[7]

学术院长在学术管理者链条中居于独特地位,在系主任 / 院内其他负责人、教师、职员、学生和大学领导间促进联系。

院长在五个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学院的学术领导;在大学,特别是在大学的行政层面代表学院;在自己的学院代表大学实施领导;管理学院资源;在大学外部代表学院和大学。

院长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协调制定和实施学院的愿景和目标;

领导学院实现大学目标;

制定学院预算;

管理学院财务;

领导和协调学院战略规划和课程制定;

监督、评价和支持全院 / 系争取教学优异, 提升学术和创新力,以及开展校内服务;

领导和协调学院的治理;

领导学院管理者的选拔程序,监督教师和职员的选聘和留任;

协调学院管理者和职员的专业发展;

在咨询学院教师和职员后,对学院管理者和职员进行评价;

评价系主任和院各部门主任;

评价各系的政策和程序,就教师的聘任、工资、留任、终身聘用和晋升提出推荐意见;

对各系教学、研究和服务职责进行评价;

就教师和职员的学术休假和其他休假向教务长提出推荐意见;

就大学的政策和程序的实施向教务长提出建议;

就政策和程序,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的政策和程序的制定,向教务长提出建议;

管理学院的非教师成员;

开发、领导和鼓励筹款以支持学院、系和专业项目目标的实现,推进校外拓展和公共服务工作。

美国的院长除了要履行这些在大学规章中正式表述的职责以外,还要处理新时代所特有的复杂问题。例如文化多元问题(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阶层和校内不同利益群体等的不同文化与价值诉求所造成的冲突),“政治正确”问题(在美国自由表达的氛围中亦有“政治红线”不能触碰,这经常会在学院中造成纷争,形成紧张的气氛。同时,院长在公开与私下、正式与非正式场合中,不管是口头还是文字表达亦不能触及这样的“政治红线”), 伦理问题(学术不端问题、由于市场价值的冲击所造成的教师行为失范等问题),以及法律问题(在现代社会,教职员和学生更多地诉诸于法律而非传统的学术共同体内的道德规范解决问题)等。

四、美国大学中院长的核心技能和态度

美国大学中院长是一项艰苦、辛劳和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当前,由于预算紧缩,公共审计增加,市场价值与学术理念间的张力持续绷紧等原因,院长的责任不断增加,权威受到更多的挑战。因此,院长需要一系列独特的知识和技能。

有效的院长必须是其学院文化的代表者、沟通者、管理者、规划和分析者,以及行动的首倡者和实施者。代表学院的文化就要在自己的言行中体现学院的理想和使命,要引领学院遵循学院的高价值和理念,通过积极参与学院的各方面生活, 以自己的榜样来实施领导。

美国大学中,特别是规模巨大的大学中,教师对院长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就是院长缺少与教师的直接的一对一的接触和沟通。研究领导力的美国著名学者惠特利(Margaret Wheatley)认为,“组织中的权力系于处理关系的能力”,[8]院长与教师缺少了接触,不进行沟通,就失去了权力的基础。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共同体是通过沟通来领导的,院长的核心技能是沟通。院长要创建对话的气氛,通过构建制度、程序、组织结构和网络来固化沟通的环境,使得通过沟通做出决策成为学院的文化和传统。院长要对教师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尊重,真诚地关心教师的利益。院长要特别倾听那些处于学院边缘,甚至经常持反对意见的教师的声音,在沟通中院长要聚焦于这些教师的积极方面,从而创造一种更融洽的环境、更积极的态度。院长通过沟通,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们感到学院的重要行动是他们自己倡始和完成的,可以说最富有智慧的领导是不漏痕迹的领导, 通过“不领导”来领导的领导,沟通是实施“不领导”的核心技能。

院长们不仅要与院内教师进行沟通,还要与教务长及其办公室进行沟通,在沟通中要坚守事实,不能曲意奉承。院长们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方面经常不是缺少必要的技能,而是动机有问题,态度不正确。一个极端是,一些院长野心很大,他们把院长的职位作为登上更高位置的踏脚石,因此对上缺少了实事求是的态度,报喜不报忧,对下专制,对系主任或普通教师进行控制。因此在上下沟通中,院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有定力,不随风转舵。如果院长在诚信上打了折扣,他所失去的将不仅是学院教师的人心,而且给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留下了污迹,因为教务长最终不会尊重那些对自己的学院不负责任的院长。

现代大学是一个具有复杂科层结构的综合体,各种会议和无穷尽的报表充满了院长的日程, 占据和消耗了院长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使院长穷于应付上级管理者或职能部门,失去了工作的重点和焦点,成为碌碌无为的办事员。因此院长要认识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善于赋权,这样既能体现出对其他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尊重,在学院形成共同参与管理的制度和环境,又能使自己聚焦于影响学院发展的优先选项。管理的能力与计划和分析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分析和计划确定学院工作的优先选项是管理的基本工作。在确定了优先选项以后,最重要的是行动,院长要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学术共同体内不乏思想者和辩论者,辩论、质疑和挑战是学术共同体的本质性特征,即便是最简单的常识性的行动决议也会在学者群中兴起无休止的辩论,对其理性无穷尽的追索。院长要善于因势利导,化思想为行动,成为行动的首倡者,坚持者和修订者。

院长要具有反思的意愿和能力,摆脱日常事物的纷扰,退后一步思考和审视自己。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领导力的发展和提高是一个内省之旅,院长要不断检讨自我,认识自我,充实自我和矫正自我。这种内省之旅既要慎独,有独立思考的静默时间,又不能足不出户,要克服院长职位生成的孤独之感,积极地从教师和职员、其他院长和教务长那里获取反馈,与他们讨论自己的感悟,在行动中完成自省,自省的结果要透明可视,让教师感受到院长乐于改进自己工作的态度,从而把院长个人的自省之旅化作促进学术共同体自律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

美国研究领导力的学者瓦特(Willis M. Watt) 就如何提高学术领导力提出了十条建议,这十条建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美国大学中院长应具备什么能力和态度。他从10到1倒序排列,1代表最重要。我们将这十条简单归纳介绍如下。[9]

10.遵守程序,执行政策。有效的领导是遵纪守法者,他们善于将自己的工作优先安排,与组织的目标相一致,在这当中寻求一个恰当的自我;

9.服从他人的权威。任何领导都得承认每一个 人都是在某人或某一层权威之下工作;

8.冒险。有效的领导有时也要走出樊笼去创新。领导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灵活性,能够把握时机尝试突破既有的制度和程序的羁绊,冒险可能会付出代价,但是也可能创造出无价的机遇,使整个机构受益;

7.全力以赴。任何一名领导都必须投身于自己的机构,必须将机构的愿景和使命内化为自己的领导思维和行动,以自己的行动引领机构的成员共同实现机构的目标;

6.积极主动,防患于未然。领导必须执牛角,大步向前,直至成功;

5.对冲突做好准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冲突, 冲突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是人际间互动的必然要素。有效的领导要为冲突做好准备,要能以有效的方式管理好冲突,化冲突为前进的动力;

4.不回避事实,但要有同情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工作场所冲突的出现是因为人们不能将工作中的不同意见与个人的情感困扰做出区分和隔离。因此,领导既要讲出真相,又要富有同情心地讲出真相。即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于情;

3.倾听。沟通交流是双向的过程,有效的沟通要求领导能够有效地听。要先去听懂,然后再争取被听懂。不去倾听对人的尊严和自信的杀伤力毫不低于根本不听,听不等于听到,听不等于倾听;

2.关爱。领导必须在组织中关爱,“爱“意味着我们知道同事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尊严。人总是有好恶之感的,领导也概不能外,但是即便对于我们并不喜欢的同事,也要关心,领导的底线是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能不尊重,不关心。领导的权威建立在尊重与关心之上。

1.检查自己的态度。有效的领导始于正确的态度,态度的基础是个人领导的意愿和服务他人的意愿。领导是谨慎思考后个人的选择,也就是承担与领导角色相关的全部权利和责任的有意识的个人决定。有效的领导渴望有机会在控制自己个人行为的同时引领他人的行为,领导不仅要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履行使命,确保实现机构的目标,做领导就要不计个人代价,不辱使命。

五、结语

在今天的美国大学中,院长在夹缝中生存。一方面大学的领导要求学院变革,满足社会的需求,主动迎合市场的变化。大学不需要柔弱低效、犹豫不决、躲在共同管理圣袍背后避免冲突和拖延做出决断的院长;另一方面,教师们不需要专制独裁、粗暴践踏共同管理原则和程序的院长,他们要求院长是“自己人”,理解教师的追求,遵循学术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他们也期望学院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应该是谨慎的、累积型的变化,他们对于那种急剧的、暴风骤雨式的变化持有天然的抵触和怀疑态度。在这种氛围中,美国大学中院长这一具有相对永久性的岗位正在失去吸引力,在研究密集型大学中院长们的平均任期已经降至4年。

美国大学正经历艰难时期,未来可能会更加艰难。越在这种时刻,大学的校长们越要充分理解院长成功领导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岗位所蕴含的重要学术价值,从而要尊重院长,给予院长必要的制度支持,使院长有可能在学术共同体的文化中,以学术共同体的工作原则实施领导。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今天的大学生存在急剧变革的时代,时代呼唤有勇气变革的领导,只有那些有勇气改变现状,善于沟通交流引领教师做出必要改变的院长, 才能够使学院幸存下来,学院赖以存在的学科兴旺发展起来,学术共同体的传统延续下去。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美国大学中院长职位的产生,分析了大学中院长所处的独特文化和制度环境,院长既是优秀的学者,又不能等同于教师,既是学术领导人,又不能等同于专职的行政人员,院长在夹缝中生存。文章进而对美国大学中院长的领导职责以及院长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文章最后指出,院长在大学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和教师的理解。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李财富院长访谈 篇3

当论坛发出公告说要采访李财富老师时,桑毓域老师一句话说得好:“等着财富来论坛创造财富。”蔡总编也说:“很期望再次听到这位江南才子的妙语。”在线访谈前,我专程去了一趟合肥与李财富老师面谈。他很和蔼,作为院长,没有一点儿架子。正值管理学院MPA复试的关头,他抽出了宝贵的两小时来接受采访。其间,不时有一些进入复试的学生来询问事宜,李老师均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指导,极其耐心细致。他的知识储备相当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很健谈,谈话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语言极具感染力。他热爱档案学,常说:“当你接触档案学并慢慢了解时,会发现它很有意思。”“我现在想做的,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档案事业发展做一点贡献。”他研究档案学史,探究档案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出不少中肯的建议,而对于当前社会上不少学术造假现象则深恶痛绝……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他一颗深爱档案的赤子之心。他想踏踏实实做学问,无奈身为院长琐事缠身,不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做学术研究,亦为此苦恼不已。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据说他最爱的书籍便是通史了。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他还喜欢读金庸的书。碰见李老师的一位学生,我问她关于李老师的印象。她说的并不多,但有一句话我记忆深刻:“李老师常说,要将档案进行到底!”

张翠平(以下简称“张”):前段时间,正值研究生招生的重要时期,对这些选择在档案学研究道路上继续奋斗的学子,您有什么话想说呢?

李财富(以下简称“李”):非常感谢考生们对安徽大学档案学专业的热爱、信任和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的专业就不可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希望有志于档案学研究、热爱档案事业的学子们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张:“一条‘黑道’走到底”!您的学生说,您经常把“将档案进行到底”这句话挂在嘴边。能否给我们具体解释一下?

李:这句话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精神、一种志向、一种追求。人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个人除了上学读书,有效工作时间不过几十年,找到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专业且能做出一点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接触档案学专业,迄今已近30年,可以说,我人生的黄金时期都在与档案学专业打交道,“档案”二字已浸入我的骨髓。另外,几十年来,除了档案学专业,我别无他长。因此,“将档案进行到底”既是兴趣所使然,也是“饭碗”所依托。

张:我觉得“将档案进行到底”,没有一定的底气,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说得出的,我想知道您如此自信的原因。

李:其实,这与是否自信无关。任何人都可以说“将某某进行到底”,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婚姻进行到底”、“将革命进行到底”等,至于能否进行到底,则依各人的毅力、恒心、环境而定。

张:您个人的发展道路,可以用“顺利”两字来形容。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读研、读博,回校执教,30岁评副教授,35岁便成为最年轻的教授,又从系主任到副院长、院长。听说,这次在换届选举中,您又一次众望所归,继续担任院长职务。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是否做任何事都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李:运气加努力,使我在职称晋升方面走得比较顺畅。做院长是我的另一种人生经历,“玩票”的成分较多,当然,收获也不少。我的主业是教学、科研,我无意也不可能在“仕途”上走得更远,最终还是要完全回归到学术队伍中去。我曾经多次向学校有关领导提出要“解甲归田”,但未能获准。可能大家觉得我“玩票”比较认真,颇有敬业精神,所以,这次换届选举还是都支持我再为学院服务几年。我这人比较“一根筋”,做事力求完美,以免问心有愧。

张:要做到问心无愧,的确不容易。在之前,与您的交流中,您就提到了“责任”,要负起“责任”,不仅对于个人来说是这样的,对于研究档案学的整个队伍来说,也应当如此吧?

李:是的。无论是档案学研究者个体,还是整个档案学研究队伍,都应具有为繁荣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而孜孜以求、“添砖加瓦”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张:正是这种责任心加上热爱,所以,您想要尽自己的努力为档案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手头有本您的著作——《中国档案学史论》,我想问: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对于推动档案学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李:这一点已在拙作中提及,此处再略作赘述。“忘记历史便意味着背叛”。对于档案学研究者来说,不了解档案学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其专业知识结构就显得不够完整,就很难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至少不能算是合格的档案学者。研究中国档案学史,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研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科学体系,丰富档案学研究内容,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中国档案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系统地梳理、总结我国档案学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少走弯路,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张:目前,社会各界都在强调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该如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有两点: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可持续发展。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正确处理好档案事业内部及外部的各种关系,使其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不断优化档案事业内部结构,逐步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水平,积极而又合理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档案工作在满足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之间保持平衡。我认为,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好档案事业与社会其他各项事业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事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档案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支持,其他各项事业的良性、科学发展也需要档案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其次,要解决好档案事业内部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如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与档案实体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档案实体管理工作与档案专业教育工作、档案科研工作之间的关系问题等。

张:可持续发展要求协调。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档案工作与之存在着什么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李:市场经济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是积极与消极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充分利用积极影响,避免或减少消极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已经十分现实地提到了各级档案部门的议事日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运行对传统的档案工作的确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与影响,包括档案观念、管理体制、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等,这些都应进行相应的

调整。市场经济与档案工作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案工作的公益性与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之间的矛盾,二是传统档案管理的行政性与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三是档案内容的滞后性与市场经济的速效性之间的矛盾。改革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必由之路,档案部门只有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赢得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无异于画地为牢、坐以待毙。

张:要适应,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您看来,档案事业亦是如此?

李:创新是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发展的应有之义,档案事业自然不能例外。无论是档案学理论研究还是档案工作实践,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发展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张:档案学该如何创新?

李:档案学的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集合概念,包括意识(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等各个方面。档案学不是哪一个时代的产物,而是历史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其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渐进过程,是以继承为前提的。当代档案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档案学理论和档案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升华的。

张:您在著作中提到:中国的档案学在引进国外理论时“食洋不化,囫囵吞枣”,这其中是否包括备受争议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对此理论,各派学者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您的观点是?还有您怎样看待这样一种“百家争鸣”的现象?

李: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项西方档案学理论像“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这样对中国档案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引发的学术争论更是耐人寻味,其持续时间之长、争论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比较科学地揭示了文件(档案)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是现代西方档案学研究中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因此,备受国外档案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并非尽善尽美的绝对真理,如没有考虑电子环境下文件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等。此外,西方学者在文件运动阶段的划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些都说明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尚需进一步修正、补充和完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否中国化”是国内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一时间观点迭出、

“火花”四溅,热闹非凡。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虽然有其合理性,并据此设立的半现行文件保管机构一一文件中心也显示出较多的优越性,但难以在我国普及推行,本人已在相关文章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此处不再重复。“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学术争鸣是理论发展和繁荣的催化剂。近20多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上的争论,极大地活跃了档案学术气氛,拓宽了学者们的视野,推动了相关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

张:在做研究中,“学风问题”无疑会对其研究成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您怎样看待档案学术规范问题?

李: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学术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屡屡被曝光,严重地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玷污了科学殿堂的圣洁。因此,学术规范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学术规范的核心是学风问题,而良好学风的养成除了依靠必要的法规、制度进行约束以外,更多、更主要的则需要学者的自律。古往今来,但凡大学问家无不强调要把做人与做学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甚至认为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一些大学问家自觉地探求为学、济世之精神,他们既给学术界留下了学问,留下了知识,留下了人格精神,也为后代留下了治学之道、做人之道。档案学研究者应牢固树立学者应有的道德意识和责任心,正确认识学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切实扭转无引文、无视前人研究基础、无新鲜经验和事实材料的空谈之风,尤其要自觉抵制并反对学术腐败。

张:“学术研究是一项创造性的科学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也是一件需要汗水乃至心血的苦差事,投机取巧者不能胜任”,“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仍然是当今档案学者必不可少的学术精神。”这是您在《档案学者应做道德文章的楷模》一文中所说的话,我想,这也许是对您上述观点的更好补充吧。您是一位潜心做学问的学者,从您的论文语言来看,您的文史功底特别深厚,援例用典似乎是信手拈来,想必您一定读过许多史学方面的书籍?

李:档案即历史,档案学与历史学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文史知识是其知识体系的基础,没有扎实的文史功底,无论其将来是继续深造还是从事实际工作,都会显得漂浮,底气不足。我很庆幸在本科阶段学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并对文学和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阅读了一些经典著作,受益匪浅。

张:您的学生们都说您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毫不枯燥乏味。看来您的这些知识储备很有用啊。

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所以,选择以教师为职业的同志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知识储备,否则极易误人子弟。说实话,每次走向讲台,我都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加之现在的大学生都缴费上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就是消费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教书育人)。

张:学生说您“很潮”,和他们比较谈得来。和您仅有的一次交流,我也是印象比较深刻。您非常健谈,对许多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似乎明白了一点,您的成功,应该在于最大限度地充实自己吧,学无止境!

李:“学然后知不足”。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级数递增,与此同时,知识老化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我们只有及时地汲收新的知识,不断地完成知识的新陈代谢,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成为合格的“当代人”。

张:在您所接触的这些传统文化中,有没有一种比较突出的思想影响了您,或者说让您的感触比较深?

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醇,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一定要珍视这份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并努力使它发扬光大,以造福于整个人类。当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内容,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鉴别,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此外,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国外的先进文化大量传入我国。对于国外的这些先进文化,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其拒之门外,而应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吸收。

张:看来,您比较钟情于传

统文化,那么,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各种信息浩如烟海的今天,您怎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呢?我觉得如今的年轻人很少有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了。

李: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学习的内在动力来自学习者本人的兴趣与需求,靠别人督促去学习,往往不会有太好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者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在学习方面给予其必要的引导。《四书》、《五经》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这些经典书籍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学养。

张:众所周知,您还是“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获得者,这可是一项至高无上的荣誉啊。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故事可讲,我们很想听李老师娓娓道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实力,当然就会脱颖而出”,李老师的成就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

李:荣誉属于过去,未来更需努力。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能利令智昏,被所谓的荣誉所累,而应以此作为继续前行的动力。

张:呵呵,李老师很谦虚啊,您的这种精神,是我们目前都应该坚守的。另外,我想替广大学子问一个问题,今年档案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如何?

李:今年,我校档案学专业研究生的生源比较饱满,录取人数超过了计划招生人数。再一次感谢考生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

张:就以往的情况来看,档案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较,应该算是个冷门了,那么,您怎样看待其如今的炙手可热?这属于正常现象吗?

李:我没有感受到档案学专业有多么烫手,若果真如此,我也不敢接触了。有关媒体的确有过类似的报道,标题似乎是“风景这边独好”。在我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档案学专业一度比较红火,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经常供不应求,此后,“盛景”不再。当然,这并不是说档案学专业人才已经饱和,社会已经不需要档案专业人才了,而是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档案职业准入制度,许多不能胜任档案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渠道占据了档案岗位,导致大批档案专业毕业生只得从事其他工作。据我分析,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档案学专业之所以就业情况较好,可能与“产量”较小、适应面较宽有关。目前,全国培养档案人才的高校只有30余所,每年的毕业生不过1000多名,因此,相对于其他“布点”多、“产量”大的专业来说,比较容易被消化。

张: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一文中提到了“开展档案学研究,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档案科研队伍”,上述现象,是否符合这种规律?

李: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开展档案学研究自然也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档案学专业教育机构在为社会各行各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优秀管理人才的同时,也为档案学研究储备了一支具有较大潜质的生力军。当今,活跃于我国档案学研究第一线的学者大多毕业于高校档案学专业,接受过系统的档案学专业教育培训,这是我国档案学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张:您在大学毕业之后,曾经到基层从事了三年的档案工作,那时的工作经历,是不是您在《中国档案学的发展规律》中强调“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实践是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时,特别强调实践对于理论的决定性作用,“社会上一旦有某种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10所大学更能将科学推向前进”(大意)。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应用学科,档案学的一切理论归根结底都来源于档案工作实践,并要接受档案工作实践的检验;没有档案工作实践的呼唤,就不会有档案学理论。三年的基层档案工作经历,加深了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时刻提醒我,在研究中不能“客里空”,玩文字游戏。

张:实践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您作为管理学院的院长以及校档案学的带头人,一定是身体力行、大力推动了全院乃至全校的档案事业吧?

李:安徽大学是全国较早创办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其档案工作理应走在高校的前列。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档案工作一度发展迟缓。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档案工作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硬件、软件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人只是一个“生产队长”,人微言轻,学校档案工作的发展与我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我曾在学校有关会议上多次呼吁要重视档案工作,至于是否多少影响了学校领导的决策,不得而知。“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档案学专业出身的院长,如果学院的档案工作“灯下黑”,那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我院的前后几任院长所学的专业都与信息有关,都很重视档案工作,因此,在学校的各个院系中,管理学院的档案工作算是比较好的。

张:您现在身为院长,一个您称之为“奉献”的岗位。那么,您将时间、精力奉献给了院里,是否离您“将档案进行到底”的初衷远了一些?

李:没有。我现在仍然承担档案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仍然积极参加国内档案学界的各项学术活动,只不过由于琐事缠身,投入到档案学研究中的时间与精力少了许多,这一点时常让我苦恼、彷徨。

张:呵呵,李老师大可不必如此苦恼。您曾经在“亚太地区档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篇题为《社会对档案教育工作者的期待》的发言,获得全场的好评,说明您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发展档案教育方面啊。

李: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对档案从业人员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而且具有熟练驾驭现代高新技术的能力;不仅要继续扮演好历史事实的维护者、社会记忆的“保护神”的传统角色,而且要尽快适应档案文件的“监督者”、“审计员”的角色。

张:我今天还想要问的是:学生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是什么?档案教育工作者真能做到像您所说的“将档案进行到底”吗?

李: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自然希望自己的老师德艺双馨,集教师、学者于一身,融理论家、实践者于一体。当今社会,文化、价值多元,任何人都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权利和自由,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张:尽管如您所说,不能要求每一位档案教育工作者都以档案专业教育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不过您自己是做到了这一点。就像您在访谈开篇说的“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一条‘黑道’走到底”。

乡镇卫生院院长任期目标责任书 篇4

责 任 书

为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明确院长在医院管理上的责、权、利,促进头道河满族乡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目标责任书。

一、目标责任单位:头道河满族乡卫生院

二、任期目标

(一)财务管理工作(10分)

(二)公共卫生服务(25分)

(三)基本医疗服务(20分)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0分)

(五)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4分)

(六)内部管理(15分)

(七)群众评价与监督(5分)

(八)综治工作及纪检工作(3分)

(九)人员结构管理进修培训(2)

(十)绩效考核管理制度(3)

(十一)环境卫生工作(3)

三、任期考核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得分90分以上(含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合格,79分以下为不合格。违反法律法规的一票否决为不合格。

院长任职期间实行院长负责制。本责任书考核时间从2011年9月7日至2014年9月7日止。

考核单位(盖章): 乡领导(签字):

院长管理目标责任制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就要离开我的母校和岗位赴任新的工作岗位。我拥护省委的决议,服从组织的安排,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的关心、理解、信任和支持,使我在山东交通学院度过了人生最美好、最宝贵、最难忘的时光。在我离任之时再次向大家致以最最由衷的感谢和最最美好的祝愿!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许多师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时间曾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这么拼命地工作为了什么?学校又不是你家。”

在我任校长的10多年里,我一直以微笑沉默。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三个一”,这就是:

一种责任。因为母校培养了我、成就了我,组织重托于我、信任我,同志们拥护我、支持我,我就有责任、有义务、有激情集大家的智慧,努力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好务,尽所能把山东交通学院建设好、发展好、守护好,努力创建一个优良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种感情。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母校,热爱我的同事们,热爱我的学生和校友。这种爱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我的心灵来感悟,用拼搏和奋斗、智慧和汗水来践行。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是我们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圣地。

一种坚守。这是责任、感情和良知共同迸发出来的一种坚守。革命也好,改革也好,归根结底是国强民富。记得十几年以前,我在初任校长的时候,在学校教职工大会上说过“三个一点”,那就是要“使学校改革的力度再大—点,学校发展的速度再快一点,广大教职员工的腰包再鼓—点”。至今我一直坚守着、实践着这一诺言。

为了这种坚守,我们学校一宣坚持“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一直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增效;一直坚持科学决策、总体现划、按需建设;—直坚持辟径创业、跨越发展、特色发展,在主动服务交通行业、页献国家经济发展中求生存、求发展、求支持,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为行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直坚持从学校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保证学校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

为了这种坚守,我们忍辱负重、竭尽全力、迎难而上,其艰难程度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很难用得失来衡量,很难朋代价来追问。但是,广大师生员上和校友给了我不畏艰险、开拓前行的信心、勇气、智慧和力量。襟怀孺子午,我以燃烧的蜡烛自喻,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升华自己。

为了这种坚守,我们不懈追求、艰苦创业,发扬“交院人”精神,创造条件上水平、上层次;我们同舟共济、共筑愿景,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展示着每个人的道德品质,用我们的工作成效来促进着山东交通学院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迈进。

其次,表示一种歉意。我在山东交通学院工作几十年,有许多做的不到的地方,敬请大家谅解和批评,向那些受到我批评的同志表示歉意。为了山东交通学院的发展有些是不得已而为之、有些是不得已而无法为之,这也是我最痛苦的。为了山东交通学院的发展,在校内外我欠下了许多人情债,我定会尽我毕生所能努力补偿的。我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关心和支持师生们、校友们的发展。

最后,表达一个心愿。我以校友的身份,由衷地欢迎新院长加盟山东交通学院。我坚信,山东交通学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更快,一定会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衷心地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祝愿山东交通学院的明天更加辉煌,祝愿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的未来更加美好!

卫生院院长任期管理承诺书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让患者满意在我院,努力树立行业新形象,现郑重承诺如下:

1、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做好卫生监督工作,组织开展好各种卫生法律、法规的宣教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组织,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职责。按上级要求做好免疫工作。建立和完善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档案、老年人健康管理档案。加强健康教育,制定教育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居民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2、加强财务管理。建章立制,加强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管理。使各项财务工作有据可依,有据必依,为财务行为的规范提供制度保证。强化处内各科室之间,每个科室的不同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山东省卫生局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收费管理。为了维护患者的利益,规范医院的价格行为。执行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不分解收费,不超标准收费,不自立项目收费。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根据患者病情,规范开药、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住院,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礼貌接诊,文明待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不推诿、训斥、刁难病人。

4、认真扎实地开展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加强乡村医疗一体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按规定报销。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统一管理和监督

5、自觉接受群众评价和监督。执行医务公开、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6、拒绝接受患者及其亲友馈赠的“红包”、物品。开药、仪器检查、化验检查及其它医学检查等,拒绝收取开单提成。

7、完善设岗定责,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职工把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成为自觉行动。进一步建立、完善考核、监督、激励、惩戒等管理制度,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坚决予以查处。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为**的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精神文明建设目录下一篇:个性签名励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