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2024-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5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共4篇)

5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篇1

(1)响应国家《水十条》:《水十条》,提出了“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黑臭水体得到消除”。

(2)恢复河道水生态系统和自净能力、防治绿藻爆发的需求:恢复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消纳下水污染负荷,才能保障河道水质达标;同时恢复水域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其生态功能。

(3)提升周边居民幸福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需求:河道黑臭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降低了河道景观、文化等功能品质,而恢复河道水情、水美,提供亲水机会,能大大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市容市貌。外源污染控制技术:

城市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工业废水。

农村河道污染源:生活废水、养殖业废水、农田经流水。内源污染控制技术:底泥疏浚、底质改良、增加曝气。河道生态修复:生态浮岛、生态护岸。河道景观设计: 黑臭水体治理难点:

(1)黑臭水体成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是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难点。(2)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短时间内能消除黑臭现象,但其难点在于治理后的水质长效保持,保证黑臭不反弹。

(3)很多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因重治理轻保持、重短期轻长效而导致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时,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物分解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使水体转化成缺氧或厌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有机质腐败、分解,产生氨、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其中腥臭味是由微藻、放线菌、霉菌引起。

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污染源调查

点源污染:污废水直排口、合流制溢流口、管网初期雨水、非常规水源补水

面源污染:城市降雨径流、冰雪融化、畜禽养殖废水 内源污染:水体底泥、岸带沿线垃圾、水生植物状况 其他:污水厂超标废水、落叶沉降情况、潜在事故排放 环境条件调查:

(1)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群特征、城市道路和交通情况、水体沿岸其他基础设施情况等。

(2)水文条件:水体的位置、边界范围、面积及水位、流速及流量、周边水系连通情况等。

(3)水体岸线硬化状况:硬化岸线和河湖床的面积、硬化厚度、硬化类型等。(4)其他:黑臭发生时段、持续时间、百姓投诉情况、影响居民人数等。根据污染程度与治理目标的不同,黑臭水体治理可分为:应急治理、水质改善和长效保持。

应急治理阶段:对于黑臭现象严重的水体,采取有效措施,快速缓解和消除黑臭现象。通过截污,控制外源污染物的进入,通过絮凝剂、除藻剂等药剂快速去除污染物,通过底泥清淤将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水体,通过地表水或再生水补充,使污染物质快速迁移、稀释,以短期内消除黑臭。(是不得已而为一的措施,没有办法的办法)

水质改善阶段:进过应急处理措施,黑臭现象缓解之后,需进一步减轻水体污染负荷,采取工程措施净化水质,恢复水体景观功能。人工曝气充氧可使水体保持好氧状态,防止滞留型水体、封闭和半封闭型水体,投加底质改良剂或氮磷控制 剂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通过植物塘、生态岛等,利用水生植物是净化功能改善水质。

长效保持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后,可能会面临污染负荷再度升高等问题,使得水体水质恶化和黑臭反复,因此需要保证水质有效管理,确保水质改善效果的长效性。消除黑臭后的水体,仍然是富营养化水体,藻类容易暴发,最终导致黑臭,应采取必要措施控制水华控。

5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篇2

一、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对于市政设施的弹性理解为海绵的弹性, 在抗洪救灾、市政建设里弹性的概念很普及, 代表了一个市政设施接受了一个自然灾难或者突发事件之后能够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海绵城市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含义主要有四大部分, 一是原有的水生环境的恢复;二是开发城市空间, 把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开发模式进行;三是转变现有排水方式;四是高效利用雨水资源。

实现海绵城市的三项途径, 一是区域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这是大的概念;二是规划区海绵城市设计与改造, 这是中等层面;三是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与利用, 是从大、中、小三个层次进行的。从小海绵的角度来讲, 更多偏重于海绵城市的技术应用, 越往上越偏向于规划。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简称“水十条”)

一是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针对工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和船舶港口等污染来源, 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二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确定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 以工业水、再生水和海水利用等推动循环发展。

三是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控制用水总量, 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水量调度, 保证重要河流生态流量。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广示范先进适用技术, 加强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发,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五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水价改革, 完善收费政策, 健全税收政策, 促进多元投资, 建立有利于水环境治理的激励机制。

六是严格环境执法监管。严惩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和违规建设项目,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健全水环境监测网络。

七是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环境治理目标管理, 深化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严格控制各类环境风险,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

八是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科学防治地下水污染, 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 加强良好水体和海洋环境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九是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地方政府水环境保护责任, 落实排污单位主体责任, 国家分流域、分区域、分海域逐年考核计划实施情况, 督促各方履责到位。

十是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国家定期公布水质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 (区、市) 水环境状况。加强社会监督, 构建全民行动格局。

实际上, 海绵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 因为其具备了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家层面, 它都存在市场的需求, 同时我们国家已经上升到一个国策政策的高度。海绵城市的建造成本是做前期研究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实际上海绵城市的建设比传统排水系统更节省投资, 只不过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是以改造的角度进行的, 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部分的工程设施。所以总体而言减少了投资成本。

LID技术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海绵城市作为国家层面的要求, LID是科学发展观的问题, LID技术属于低成本和低能耗技术。中国的城市建设飞快, 这些城市的发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也会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

海绵城市是完全的系统价值观, 不是功利的价值观, 是就地解决水问题, 而非将其转嫁给异地。它是分散式的民间工程, 不是集中式的集权工程, 目前还需要政府推动和投资。海绵城市不是一个“高大上”的大型工程, 而是分布在每个角落, 有机融合因地制宜的技术。

_LID技术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来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 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

_雨水花园原理示意图。

_LID技术在海绵城市中的应用。

二、黑臭水体

黑臭水体, 没有严格的定义, 只是散发出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 有轻度和重度黑臭, 但是没有严格的指标。黑臭水体的成因有工业排污、生活污水、初期雨水径流、合流制管网溢流、畜禽养殖、雨污管网错接、乱排泄等。从污染源来讲, 有点源、面源、内源污染, 还有周围的环境造成, 特别是水文、水质、水生态。由于管网系统不完善, 水进入了断头网并不断积累, 变成了排污沟, 这也是引起黑臭的重要原因。针对黑臭河道的治理, “水十条”要求, 2015年底完成排查, 2017年底消除黑臭, 2020年底控制在10%以内。

三、海绵城市和黑臭河道治理的关系

黑臭水体整治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突破口。黑臭水体整治涉及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以及其他方面。控源截污是本, 必须把污染源切断, 内源是标, 最后恢复水道功能时要通过生态修复加以维持。因此海绵城市建设也有源头的消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 包含了黑臭水体的整治问题。黑臭水体依赖于海绵城市进行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也就是说, 海绵城市能够有效地控制黑臭水体的面源污染来源。

_台湾水利署也基于LID技术在新近的《流域综合治理计划》中提出构建“海绵城市”。

_整治技术有很多, 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生物缓冲带可以拦截面源污染。上图为截流橡胶坝, 下图为生物缓冲带。

_控源截污是根本, 是一个前提条件, 没有它, 在河道里进行内源治理、清淤和生态修复达不到效果。

四、黑臭河道的治理技术

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最后的目标要达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导效应得到缓解的理想状态。黑臭水体, 一般是以流域为单位进行系统地治理, 包括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处理。过程阻断更多是对面源污染的控制, 源头是在管网建设、市政建设里提到的, 管网建设要降低错接率, 同时进行河流治理的过程也是源头减排的措施。

控源截污是根本和前提条件, 没有它, 在河道里进行内源治理、清淤和生态修复便达不到效果。控源截污包括了节制纳管、面源控制, 内源有垃圾处理和清淤疏浚, 生态修复是对于水质维持的办法, 其他就是水动力的办法。

整治技术有很多, 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生物缓冲带可以拦截面源污染, 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地形特点、不同的整治目标和投资情况因地制宜地对技术进行选择。

面源污染控制是黑臭水体治理的主要方面。其总的思路是源头消减、过程截留、末端净化, 进行全过程控制。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目前有了一些创新, 包括溢流控制、初期雨水分时收集、雨水旋流快滤组合处理等城市面源控制成套技术和氮磷去除功能滤料。

_左图:油松河、坂田河与观澜河干流汇合口处, 工人正在处理污水。右图:布吉河流经深圳市区的河段。

五、深圳市的黑臭河道治理

深圳市分为特区外和特区内, 在90多条黑臭河道中, 特区外的河流占70%。特区内的河流管网做的是分流制管网, 但是深圳市有大量的城中村, 城中村外面的管道是分流, 城中村的管道是错接的, 当成合流制的体现。合流制污水溢流来源于径流雨水, 雨水包括了道路、屋顶、庭院、晴天污水, 还有管道里的沉积物, 这三部分是合流制的组成。

对管道沉积物的冲洗, 也就是沉积物的来源截断, 提出了“管中管”管道冲洗技术, 这个技术在深圳市应用不多, 但是对于一些清理不到的地方比较管用。同时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 这个技术很有效, 主要是在管道预埋一条冲洗管, 位置、口径、冲洗强度以及外界冲洗的频率等都很重要。目前深圳市正在做500~600米的管道清洗。同时, 很多节制会把面源的污染冲入很多泥沙, 应对泥沙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大型冲刷, 但前提是必须把现有的管道淤泥清理干净, 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

深圳市进行黑臭河道研究和工程方案设计时, 按政府要求做了应急技术的储备, 开发了集装箱式的应急设备, 包括微滤部分, 使黑臭物质得到沉淀、过滤。

清泥清污之后需要进行景观修复和水道维持, 这直接和海绵城市的建设相关。深圳市属于滨海城市, 雨水径流路径非常短, 经常有景观水体, 居民可以直接接触, 直接影响到居民健康。这些景观水体是海绵城市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景观构建是生态构建的研究重点。深圳市目前正在做景观湖的示范, 即使是黑臭河道, 只要进行控源、截污、清淤, 依然可以构建很好的生态湖和水下渗透技术。

浅析城市黑臭河道现状与治理方法 篇3

关键词:黑臭河道;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微生物强化

一、城市河道黑臭的形成

“黑臭”被认为是一种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厌气分解的生物化学现象,是水体有机物污染的极端现象。由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氮磷富含量过多,造成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长时间接触,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及城市生态安全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大量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破坏了水体自身所可以降解及净化的系统,在经过分解、腐败的过程后产生腐殖质等发臭物质沉积在河道底部,挥发性,刺激性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逸出水面。排放进入水体的重金属铁、锰等污染物与水中的硫形成了硫化物,形成大量带电胶体的黑色悬浮颗粒。导致河流黑臭的因素:有机物,底泥,水温,DO等。

二、城市河道黑臭治理技术

(一)人工曝气

水体富营养化、腐殖质的大量增多造成水体供氧和耗氧不平衡是造成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人工曝气复氧是治理河道黑臭的有效措施。人工曝气复氧技术主要是通过向黑臭河道进行增氧,以此来增加水体中DO的含量,强化水体自净的功能,促进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根据实际治理环境因素的不同,人工曝气复氧一般可以分为三类:鼓风--扩散曝气、水面转刷曝气、船载移动曝气。

(二)底泥疏浚

底泥是河道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造成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污染物进入水体,随着河流沉积到河底;部分随着降雨中含有的氮、磷进入水体,沉积在底泥中。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沉积物是营养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 (POPS) 的汇与源。底泥是河道中污染物的源头,底泥疏浚可以永久性地将河道、湖泊底泥去除,所以底泥疏浚是被广泛应用的治理河道黑臭的技术方法。底泥疏浚主要方法有:干床清挖、抓斗挖泥船和水力冲挖等方式。通过以上方法来增加港口河道等航道的疏通,增加通航水深;达到贮水,排涝泄洪,调整水系,改善水流条件;去除湖泊河道和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改善水体,提高水体泄洪和自净功能。

(三) 强化絮凝

强化絮凝是城市河道黑臭治理的一种化学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剂,铁盐、铝盐同氧化剂,如双氧水及沉淀剂石灰石等作用,去除黑臭河道中悬浮物质以及溶解性氮、磷,降低水的色度,主要用于感官视觉上的改善,多用于黑臭河道治理的部分环节。通过化学絮凝的作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善水质。2003年我国曾用此方法在上海苏州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强化絮凝方法对COD含量范围有一定要求,并且由于化学试剂的投加会对河道水体物环境造成改变,对后续处理有极大影响,所以如今并不过多用于实际工程应用中。

(四)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

生物生态方法可以从根本上,长久有效地改善河道水体水质,是国内外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方法。自然水体的自净以及修复主要是通过水体中微生物的作用,对水中污染物,富营养化的氮、磷进行吸收以及转化。重新构筑水体微生物系统,是解决城市河道黑臭的有效途径。生物生态方法主要包括微生物强化技术、生物膜技术、植物精华技术以及生物生态净化技术。生物生态方法工程造价低、稳定有效并且没有二次污染、可改善环境绿化、人工费用低,但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限制,所以目前生物生态方法尚未普及的重要原因便是微生物的研究有待解决。

1.微生物强化技术。

一般的生物治理技术对于正常出水污染物浓度较高、易于降解的水体,有较高的去除效率。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业废水中出现重金属难降解污染物;城市污水中氮、磷含量不断增多,这些高浓度氮、磷污染物,重金属有毒物质,对传统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抑制作用,微生物降解污染物速率下降甚至死亡。为了弥补这些问题,微生物强化技术逐渐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微生物强化技术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直接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机制强化技术;另外一种是固定化生物强化技术。直接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或共代谢机制强化技术,即直接向黑臭河道内投加高效降解微生物,通过驯化诱导微生物,使得微生物将目标污染物作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目前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向水中投放此类高效降解微生物,即可实现对目标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2.植物净化技术--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或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悬浮固体物质、有机物、氮、磷主要通过植物的根系微生态环境吸附进行去除。湿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机理对污染物进行分离和转化。人工湿地适合于无霜期长、植物生长期长的小规模污水处理,由于人工湿地投资少、耗能低、维护方便,环境经济效益好,具有美观等作用,近些年来得到国内外极大重视。目前人工湿地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当中。

三、结语

城市河道是水污染的源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河道黑臭治理迫在眉睫。在这个阶段,环境治理,特别是水环境治理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随着国家“十三五”环境规划要求的提出,要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改变传统人为干预改善环境,而更多地是要顺应自然,用自然的力量恢复自然环境。河道黑臭治理中,微生物、水生植物在生物修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应该基于现有的生物生态方法,继续研究并筛选出环境因素限制低的微生物种群,优化组合技术,从而开发出最适合我国实际,符合自然规律,具有良好效果的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技术。

参考文献:

[1]曹承进,陈振楼,王军,等.城市黑臭河道底泥生态疏浚技术进展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2-42.

[2]钱嫦萍.中国南方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共性技术集成与工程绩效评估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51黑臭河道治理背景 篇4

根据××区提出的关于迎世博市容环境建设管理的总体要求,××镇积极响应××区环保局组织的消除河道黑臭立功竞赛活动,通过采取各项整治措施,努力改善××镇水环境,为世博会的召开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现将××年××镇在消除河道黑臭方面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接到××区环保局关于消除黑臭河道立功竞赛活动的通知后,××镇即组织镇经发办、社管办、排灌站、各村委等相关单位召开动员大会,成立了以××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以××为组长的工作小组,确定了到今年年底完成全部?条段黑臭河道整治任务的目标,并讨论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整治方案。会议要求相关各部门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责任落实、管理到位。

二、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各项整治计划

1.摸底调查,进一步梳理河道黑臭情况。虽经过近几年的整治,但河道黑臭现象依然存在。今年3月份,经水文水资源署检测水质,确定××镇共有?条段黑臭,总长?公里,主要为阶段性黑臭。污染源主要有生活污水、企业污水、垃圾污染等。

2.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整治。根据黑臭河道的不同污染类型、所处的位置、河道大小以及周边情况,主要采取一下几类方案或措施:(1)通过疏浚河道、新开河、护岸工程等措施,使水系畅通,减少黑臭;

(2)种植水生植物,吸收富营养,在改善水质的同时美化景观。此方法主要用于处理生活污水;

(3)进行生化处理,快速有效地改善水质,此方法适合处理工业污水;

(4)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截污纳管,切断污染源头;

(5)加强日常保洁服务和养护管理,及时清除水面及两岸垃圾,确保面清岸洁,改善水环境;

(6)部分河道由于征地开发或水系调整,实行填废或改建措施。3.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总结改进。每月进行一次河道集中检查,由农业服务中心、排灌站、保洁社、各村分管村长一起参加检查,并开会进行总结改进。在进入汛期后,还加强了日常巡查,确保水环境安全。对于河道整治工程,实行月报制,跟踪汇报工程进展。

7月下旬,由××站组织在农业服务中心召开了一次消除黑臭河道的专题会议,对之前的整治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提出了下一步计划措施,以确保年底完成任务。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截止到今年12月份,无论是通过工程性措施或是非工程性措施,全镇?条黑臭河道均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整治措施,河道水环境不仅在感官上有了明显的好转,而且在水质上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社会反响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黑臭河道的整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在控制污染源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日常维护,防止黑臭水质“死灰复燃”,确保河道整治的效果。

××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学生毕业生自荐书下一篇:工程竣工预验收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