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色彩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秋天的色彩(精选7篇)

秋天的色彩 篇1

秋天是蓝色的,你看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博大,清澈,幽远,那雪白雪白的云朵,时如鹅羽东飘西荡,时如羊群追逐觅食,时如白云堆积如山,好美丽,好惬意啊!

秋天是彩色的,看那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黄灿灿的鸭梨随风荡漾,噘着嘴的石榴不情愿地被装进了竹筐。待到这丰收的喜悦过后,大自然的神笔一挥,又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树上的叶子由绿变红变黄,随着习习秋风,柔柔秋雨飘落而下,给大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花地毯。秋菊更是别具一格,它们穿着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各色秋装,抬着笑眯眯的脸,扭着纤细的腰,跳着优美的舞蹈,装扮秋色、欢庆秋色。

秋天的小溪也独具韵味,喧闹了一个夏天,如今也渐渐静闲下来,你来到溪边,太阳已不像昔日那样热情了,溪边的石头已不再会烫屁股了,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石子的花纹,水比较凉,但凉的舒心,你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把脚放入水中,一股清凉柔软的感觉随即而来,惊得溪旁的青蛙们纷纷跳入水中,而那些不懂事的小鱼们则成群结队地在你的脚边游来游去,和着溪边的小树,水中的倒影,使你不由得陶醉在这诗情画意里

秋天的山上更是热闹非凡,各类果树毫不吝啬的向人们奉献出自己的礼物:野葡萄,猕猴桃,五味子,那酷似地瓜的是八月香,味似香蕉,香甜可口,在这绿海的相衬下果实显得尤为艳美。

那些森林居民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松鼠窜上跳下,忙着收集过冬的粮食,野鸡、飞鸟们飞来飞去为争抢食物又吵又闹,还是野兔生性腼腆,探头探脑而出,一见有人,飞速撤离

山路弯弯,秋风送爽,站在山顶上仰望如画的蓝天,俯视丰收美景,身处清新凉爽之中,使人精神倍增,心旷神怡,真想面对苍穹、田野大喊一声:真爽啊!

秋天的太阳更红更骄,人们的生活更甜更好。

人生·色彩

云之角,鸟之旁(天之旁),悬着一条美丽的虹。我爱虹,也爱如虹般多彩的人生。

我爱蓝色,所以我喜爱不慕名利,追求自由的庄子。当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随着"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的旷达情怀消逝于明朗的蓝色天际时(这句不好理解),我被(他)所打动。

我也爱赤色,所以我喜爱忠节赤子屈平,"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他心系苍生,胸纳国家,一颗红心随着"不受物之汶汶"的誓言坠入滔滔汨罗,江畔空余怀念声声,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赤色赞歌,我被他所震动。

我爱白色,所以我喜爱追求浪漫和自由的李白。当"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谪仙人,笑谈孔丘,傲视天子时,当他尽情抒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时,他的人生是飘逸的白,我被他所吸引。

我爱绿色,所以我喜爱三尺柜台,献出真心一片;平凡生活,体味非凡品质的李素丽,她以"热心""细心""诚心""恒心"对待每一位乘客,十几年如一日,并且丝毫没有半句怨言。她不为流风世俗所动,不为享乐投机所污,如同一棵青青小草,勇敢坚毅的守卫着自己的岗位,并对未来充满希望,她的人生是绿色,我被她所感动。

我也爱橙色,所以我喜爱人民的好公仆,国家的好女儿任长霞,她为除暴安良,为惩恶扬善,鞠躬尽瘁,她的人生如同她的名字-霞,灿烂美好,耀眼夺目,他的人生是橙色,我被她所震撼。

当岁月流逝,他们的容颜回渐渐老去,但不变的是他们生命的色彩。淡泊的蓝,忠诚的赤,飘逸的白,希望的绿,温暖的橙,这些丰富的色彩又将涂抹出烂漫的人生画卷。

秋天的色彩 篇2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 而不是生产绘画机器。它既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地努力, 也需要老师及时正确地引导, 处理好个性表现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的。在艺术教育的基础教学阶段, 朝着这个目标并为之打下基础, 这样对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色彩个性———主观色彩, 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根据多年的色彩教学经验,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意向色指导

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象”观, 在形、色、质等物化形式上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传统造型观, 显示出自己的哲学特征, 重自我精神的表达, 毫不迟疑地把客观纳入主观意念的秩序中。“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 即“天人合一”思想, “意象”是以意摄象, 以象表意。这个“象”就是重视对客观世界形象的观察、摄取。“意”就是重自主意识、思想情感的发挥创造。艺术的意象不是对自然万象的机械摹写, 而是艺术家的创造, 自我意识的发挥与显示, 致使意与象融合一体。从中国绘画色彩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古代艺术家在使用色彩时从来不拘泥于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 他们有着一种相当主观的色彩观支配着他们去运用色彩。公元6世纪南齐的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 是对汉代以来用色经验的总结, 对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的色彩艺术起到了全面的指导作用, 至唐宋时期色彩运用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峰。“随类赋彩”是东方艺术用色的一条重要的理论依据。“类”就是“类型”“类色”, 是含有强烈主观意识的“意象色”, “随类赋彩”主张的是绘画不为自然色彩而色彩, 而将自然色彩纳入到先行设定的色彩体系类型之中, 这种方法使主观色彩如鱼得水, 天马行空, 在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发挥其独具个性的光彩。

二、学习大师的用色

这一过程有两个层次, 即盲目模仿和自觉吸收。在前一层次中, 通过模仿来体现学生对主观色彩的初步认识, 这是学生主观色彩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学生从前辈大师的作品中体验及寻求一种主观色彩的灵感, 在向大师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色彩之路。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实践中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色彩表现形式。在后一层次的学习中, 是对前辈大师主观色彩的一种自觉消化。是范围更宽、程度更深的潜移默化。这是一个主观色彩形成的高级层次, 是对学生自觉完善及主动创造“主观色彩”起显著促进作用的层次。色彩的表现形式是否能成功不单是技术问题, 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心灵创造的再现, 主观色彩的表现形式是要体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追求、审美理想以及文化修养, 它不是简单的一种技能的体现。

三、用心灵感受色彩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和表现技巧的展示, 没有激昂的情感投入, 是创造不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的。色彩是绘画艺术最具感情的因素, 艳丽多姿的色彩能激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和各种情感, 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技法的同时用心灵去感受色彩、热爱色彩, 充分利用色彩的感情效果, 如色彩的冷暖、表情、联想和象征等, 对色彩发出内心的喜好。

四、积淀色彩的知识, 丰富色彩的涵养

如何掌握运用主观色彩, 并形成富有个性的色彩风格呢?除了上面论述的几点外, 还要从色彩知识方面加以训练, 适当地夸张和强调画面上的主导色调, 加强色彩的鲜明度, 使画面具有强烈感和鲜明感, 同时削弱次要的色彩, 使画面色调归于纯粹, 这种单纯会强化画面的力量。另外进行色彩的归纳训练也是获得主观色彩的途径之一。色彩的归纳也就是色彩的提炼, 它排除了丰富色彩的迷惑, 抓住了主导色这一关键, 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色彩。进行画面的变调训练, 仍不失为强化进入主观色彩思维的方法, 这种训练使你在改变画面的色彩时, 会围绕着你所动情的色彩而重新组织画面, 满腔热情地创造主观色彩。

主观色彩是色彩风格的灵魂, 没有主观色彩就没有色彩风格, 没有色彩风格就没有艺术个性可谈。在色彩练习和艺术创作中, 对色彩风格中的主观色彩的表现要给予高度重视, 色彩的理论学习及色彩训练所得来的大量色彩知识要成为形成色彩风格的基石, 从大量的习作和长期的实践中, 有意识地充实、加强、完善属于自己的主观色彩, 让主观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插上翅膀, 翱翔于广袤的艺术天空。

参考文献

[1]班石.《构成谈》[J].装饰.2002

享受秋天的色彩 篇3

秋天,是出游的季节,有多少旅游人士为了秋天的色彩游走在名山大川之间,秋天是摄影的季节,它迷人的色彩让无数摄影人士情不自禁的按下了快门。

但是,仅仅看电子版,你觉得过瘾吗?照片就要打出来,让我们一起寻找自己的色彩,寻找适合自己的照片打印机。

专业照片打印品质

佳能腾彩PIXMA MG8280

佳能腾彩PIXMA MG8280定位于底片扫描一体机,它不仅拥有6色独立式墨水盒系统,确保了照片级的打印输出效果。而且9600×2400dpi的最高打印分辨率、仅为1p1最小墨滴,更让它可输出色彩艳丽及灰阶丰富的彩色和黑白照片,并且可以做到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在照片打印主要面向单反摄影发烧友和黑白照片爱好者的基础上,针对胶片摄影爱好者,增加了底片扫描功能,为胶片数字化提供可靠的硬件保证。

在操控方面,升级版的智能触摸系统配合比上一代更大的TFT显示屏令用户操作简单易行、清晰流畅,同时更有效缩短了打印机的设置时间,Wi-Fi无线连接也是从前代产品继承下来的功能,此次在无线打印手机照片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无线打印PDF和扫描文件并无线传输至移动设备,另外移动打印的支持平台也扩展到了iOS等移动设备,这无疑使该一体机产品的应用更加广泛、兼容性也更加可观;全高清视频打印的升级是显而易见的,从简单的逐帧打印到新增加的合并帧打印、布局帧打印以及自动捕获清晰帧打印,这些都令使用者的打印乐趣大大提升;趣味滤镜作为第一次应用在打印输出领域的特色功能出现在此次发布的新款机型的附带软件中,用户只要通过Canon Solution MenuEX或Easy-PhotoPrint EX软件,即可对照片进行鱼眼、玩具相机、微缩景观、柔焦和背景虚化5种趣味效果的设置调节并最终打印输出,同时它更能做到多种效果进行组合叠加,从而加强表现力和趣味性。

享受“云”的快乐

惠普photosmart7510云打印照片一体机

惠普不断寻求改善和重新定义用户在家中的打印体验,致力打造一种全新的移动解决方案,让用户无论身处何处都能轻松打印生活中捕捉到的精彩瞬间。借助惠普“云”打印技术,即可通过电子邮件从任意位置轻松打印。

惠普photosmart7510云打印照片一体机采用支持滑屏操作的4.33英寸触摸屏,可打印高品质照片和日用文档,更可无线访问打印程序,所有操作无需电脑即可完成。而且,它还配备有自动文档进纸器,可轻松多页复印和扫描。

而且它搭载了5色独立墨水盒,支持9600×2400dpi分辨率,让用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就可以通过邮件发送来打印照片、文档。对于旅行狂人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和家人分享生活点滴的有效的工具。而且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台云打印机,这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将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分享更快捷。

爱苹果爱打印

EPSON stylus Photo TX720WD旗舰照片一体机

Epson Stylus Photo TX720WD旗舰照片一体机定位高端,作为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领衔设计的旗舰产品,其秉持的时尚简约风格,将黑色酷炫外形与功能进行了完美结合。磨砂抛光的机身、流畅明快的曲线、开机后的浮光魅影、人性化的导航触屏、强大的个性化功能定制。凡此种种,无不体现着现代艺术与工业设计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作为“i”时代产品,Epson Stylus Photo TX720WD引入了苹果产品专属无线打印应用的iPrint软件,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时下热销的苹果“i”系列产品便捷连接,成为苹果产品的打印利器。“黑”色Epson Stylus PhotoTX720WD与“白”色苹果i系列产品的搭配,充满诱惑。

Epson Stylus Photo TX720WD在功能上秉持打造个性功能的理念,手绘涂鸦、老照片翻新、CD盘面打印、DIY证件照等功能,进一步突出了个性化的“DIY”概念。

学生专属佳能PIXMA MP288多功能照片一体机

佳能PIXMA MP288多功能照片一体机,由于低廉的价格,很适合在校学生使用,所以它也被称为学生一体机。集合打印、复印、扫描于一体,这款产品不仅让学生们如鱼得水地完成作业,还能让他们充分的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增加了动手的机会。

尤其是Easy-WebPrint EX智能网页打印软件,可以让学生将感兴趣的网上信息,通过随意剪切、粘贴、组合,添加个性化文字和图案,轻松进行打印。更可制作出各种趣味书册,分享给朋友与家人。另外,Easy-PhotoPrint EX软件,新增偏色修正功能,能够以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色彩对照片进行修正,从而还原人们印象中真实的色彩。同时Easy-PhotoPrint EX软件还为用户提供各种证件照、贺卡等个性化打印输出方案,简单易用。可以说不只是给学生,而是给整个家庭提供了方便。

尽管产品价格较低,但是它采用佳能FINE打印头技术,最高4800dpi打印分辨率,2pl最小墨滴,让其拥有令人满意的打印质量。

SOHO好帮手兄弟MFC-J615彩色喷墨一体机

兄弟MFC-J615网络型彩色喷墨一体机采用了Brother独有的超精细喷墨技术,能够为用户呈现细腻的打印质量,而且四色独立墨盒,帮助用户有效的节约了开支,这些都是SOHO办公用户非常注重的。不仅如此,兄弟MFC-J615的打印速度也能让人满意,打印速度可以达到黑白文档每分钟35页,彩色文档每分钟28页,这样的速度对于日常SOHO办公来说,已经完全够用。

考虑到中端SOHO用户对于扫描和复印的需求,兄弟MFC-J615网络型彩色喷墨一体机同样为用户着想,因为它的复印速度能够达到黑白文档每分钟23页,彩色文档每分钟20页,而且可以一次性多页复印。并且25%-400%的缩放复印缩放范围内能够以1%的比例进行设置,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使用,而且还有一点比较贴心的设计,是它能够将2页或4页内容缩小复印在一页上,极大地节省了办公纸张的使用。对于倡导低碳环保的今天,也是一个很好的回应。并且在传真方面,兄弟MFC-J615能快速自动拨号,还支持多址发送,也比较为用户考虑。

秋天的色彩 篇4

秋天的色彩正文:

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色彩

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三年2班 钟宇彬

秋天的天空瓦蓝瓦蓝的.,洁净得好像刚洗过的蓝宝石,使人感到天高气爽。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秋的颜色吧!

瞧!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束金黄的缨衣,露出满口象牙一般白的牙齿,笑了;大豆也许太兴奋了,把黄黄的豆子都给笑得露了出来;稻子却特别懂礼貌,弯着腰油着黄黄的脸迎接那久别的“故友”----秋姑娘;牛心菜不知怎么了,穿着那绿油油的厚厚的衣服来迎接秋姑娘……

果园里,龙眼、葡萄、菠萝蜜等水果们分别穿着深褐色、美人红、水晶紫、苹果绿、金黄色等不同颜色的衣裳来迎接秋姑娘……

秋姑娘游山戏水,送给树叶枯黄、火红的衣裳。秋姑娘为大地换上了一身色彩鲜艳的盛装!

秋天的色彩作文 篇5

秋天,树叶变黄了,接着徐徐落下,就像一只只正在空中飞舞的黄蝴蝶。当它们落在了地上,道路上就像铺了一层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特别舒服。

秋天,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火红的柿子和石榴,紫色的葡萄,玛瑙般璀璨的枣子……它们把秋天装扮得格外迷人。

田地里谷穗是金黄的,高粱是紫红的,棉田里,一朵朵漂亮的棉花雪白雪白的……多彩的田野为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花园里有一片片火红的一串红,就像一眼望不到边的红色的海洋。还有那尽情怒放的各色的菊花更使人迷恋,有雪白的、金黄的、粉红的、紫色的,朵朵都那么漂亮,枝枝都那么迷人。

秋天的色彩 篇6

而我国民间的色彩体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总结出的一系列的用色规律, 民间的色彩是源于人最本能的色彩, 也是最主观的色彩。这种主观色彩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体现, 人的感情色彩是发自心灵里的本能色彩冲动, 它作为色彩表现的核心, 强烈地影响着人的色彩感觉和想象。因此通过对民间艺术当中色彩问题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把握绘画色彩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艺术精神。皮影艺术作为民间艺术中一朵奇葩, 其形象色彩生动、通透、单纯、明快,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一、当今中国画色彩的研究现状

当今的美术界对于中国绘画的色彩问题的研究, 大多都在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上, 例如工笔重彩, 青绿山水等等, 很少会注意到民间艺术对于当今绘画所起到的重要的启迪作用, 即使注意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也大都是在经济发展中去提升民间艺术, 像皮影戏的研究也大都局限于动画的影响, 而本文提出的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谈论中国绘画的色彩问题, 是从两种艺术相互影响, 相互指导的角度去谈论。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就是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有相互不同, 相互影响的一面, 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通过这样的研究视角, 同时也能够促使当代的艺术界从新的角度、新的态度去研究艺术问题。

1、对于传统文人画的色彩研究

说到中国画的色彩, 必然提到南朝齐粱谢赫的《古画品录》, 其中的“六法”系统具体地就中国绘画技法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简明论述。“一, 气韵生动是也;二, 骨法用笔是也;三, 应物象形是也;四, 随类赋彩是也;五, 经营位置是也;六, 传移模写是也。”

南朝谢赫《六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 伴随历代绘者的重视和提升, “随类赋彩”成为了中国画应用方法的专有名词, 在绘者的潜意识里, 几乎可以诠释其色彩应用的全部功能和精神层面的至达, “随类赋彩”是根据玄学中五行之说而来, 有相生相克的制化原理, 但其涵盖的不是以视觉为基本的艺术导向, 可谓是玄之又玄, 意未尽而言止。现在人们对“随类赋彩”又逐渐地形成朴素化的理解, 也可以用简单化来解释, 但这的确是以视觉为本的前提下的理解方式, 根据描述物象的原色 (固有色) 来解决色彩问题, 但往往从这个角度理解又好像降低了传统绘画的精神和中国画的含蓄, 这也就生发出一个问题, 中国画的色彩应用能否在舍弃文化背景的前提下, 来做独立的发展研究, 这的确是个很难办的问题。

2、从哲学的角度对色彩研究

中国人的色彩观是中国人特有的宇宙时空观和人生观的体现。中国人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中所说的“一阴一阳之为道”, 动静相宜, 虚实相生, 是“静而与阴同德, 动而与阳同波” (庄子) 的充满了合规律的节奏与韵律的时空统一体。中国画的色彩走向“三远”法即从这种宇宙观的空灵性而来。宋郭熙云:“自山下而仰山巅, 谓之高远。在山前而窥山后, 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 谓之平远……”这是用心灵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物:无往不复的天地之际, “直观之如决流之推波, 睨视之如行云之推月”, 即用回环往复的如歌的视线, 抚摸之, 眷恋之, 在可望可游可居可赏可叹的旅程中, 中国画家如舞者歌者慢慢走在心灵的原野上, 因此抽象性地取本体论的黑白色彩就是当然。中国人一直有两种美感, 钟嵘《诗品》中评颜诗和谢诗所说的“错采镂金”之美和“芙蓉出水”之美, 后者的美学地位远高于前者, 原因盖出于此。具体说来, 作为主流的中国画色彩的演进正是以下中国哲学思想的文化表达:儒家的理性主义、道家的出世思想、《易经》:以“白贲”为最高之美、玄学的“淡”、“以无为本”、禅宗的“立无念为宗” (尤以禅宗对/中国画色彩走向影响甚盛, 董其昌的南北分宗说就是套用禅宗南北之说而来的) 。

张彦远最先确认了墨的正统:“运墨而五色具” (这和西洋色彩颜料三原色相加是黑色的色彩学原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席卷了这个世界的丰富, 又放弃了这个世界的丰富, 因而中国黑白色彩的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为深邃却也荒寒之境。尤其要提到的是水。墨为水化, 黑白这无法再约减的两极色在精灵剔透的水的幻化中获得无限灰度而具无限可能的色阶和丰富的表现力。也就是说, 墨加水后的干湿浓淡枯的五色变化能更好体现空灵玄远的道体世界也更能直抒胸臆。这在开辟文人第二世界的同时, 也导致了材料的革命 (恰好可以质疑材质决定论) , 文人画多用生宣而几乎不用或者少用绢和熟宣原因即在于此。

3、缺少对于色彩最本质性的研究

从最为本质的角度来说, 自人类从诞生以后才有人类意识当中的色彩, 人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因此对于色彩本质性问题的研究不可避免的牵扯到普遍的人类所都具有的色彩共识。贵族阶级, 知识分子意识当中的色彩经过熏陶和洗礼, 具有一定阶级意识性, 不一定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意识当中的色彩, 因此对其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民间家在表现世间物象时, 常常是从自身内心理想世界出发, 对外在的事物进行改造或装饰, 大胆地运用概括性手法, 象征性地表现事物的本质风貌及特征。各种民问美术表现手法的形成是经过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 相瓦学习、相互渗透发展而来的。因此在研究色彩本质性问题时, 对于民间艺术色彩的探索与研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中国画色彩的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所促使的文化多元化需求, 引导当代的文化 (艺术) 研究也趋于多元化、广泛化, 本文正是当代艺术多元化研究之中的一支, 通过色彩问题自身角度的探索发掘, 使自己原有的文化内涵, 特色元素变得更加突出鲜明, 这样不仅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间接的体现了中国文化自身兼收并蓄的精神内涵, 对于我们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时对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反映在艺术领域, 这会促进新的学术思想的建立, 对当代艺术家树立一种良好的学术习惯和艺术创作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民间艺术当中色彩的研究, 使得我们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能够自我丰满, 使得两者能够互相促进, 协同发展, 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分体现。对于民间艺术色彩这样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会促使我们当代的学术界对于民间艺术的研究朝着更加系统, 更加精细与专业的方向发展。皮影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 例如皮影艺术的造型问题与中国绘画形象的造型问题, 皮影艺术的音乐与中国当代音乐的问题等。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其色彩运用上很有它的独到之处, 制作皮影的大多数民间艺人没接受过专业造型的培训和色彩搭配的训练。所以, 他们在制作皮影时较少参入理性色彩, 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觉、意念, 巧妙地对影人进行合理的夸张和变形。这非但没有束缚他们的艺术创作, 反而使他们的作品更自由、率真, 更其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皮影的用色, 基本以红、黄、绿、黑、白为主, 传统颜料以藤黄、铜绿、品红为佳。它采用中国民间年画的浓墨重彩的着色方法, 以固有色平涂分填, 多次烘染, 使色彩浑厚沉著, 对比强烈, 丽而不艳, 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装饰性风格。其大胆运用补色, 以大红大绿作强烈对比, 以镂线凿孔计白, 自然调和, 而获得简洁明快的色彩效果。皮影的造型和色彩反映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艺术特征的共性, 这种共性是集体表象、集体无意识传承的体现。民间美术的造型不是一种固定的模仿现实事物的造型艺术, 它的造型具有自身的寓意逻辑;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是民问艺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 讲究色彩明度、纯度以及补色、冷暖的对比, 罗山皮影是集民间美术造型、色彩、戏曲音乐、文学等为一体的皮影艺术代表作之一, 罗山皮影对色彩的运用也是十分斟酌的。其色彩的运用与传统戏曲人物服饰、脸谱相似, 程式化很强。因为罗山皮影是在牛皮上绘制, 要通过光源幕布展示出它的色彩, 只能以纯度和明度高的品色颜料着色。民间艺人在绘制皮影时很大胆的运用对比较强的互补色, 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使得画面颜色艳丽明快。

在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 民间的色彩体系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总结出来的一系列用色规律, 是源于人最本能的色彩, 是人内心感情的真实体现。罗山皮影的用色通戏曲人物脸谱、服装一样虽然具有一定的程式化, 但又不是完全“戏曲化”, 着色时一方面考虑到人物本身色彩, 另一方面对皮影的施彩又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意念, 如关公红脸, 代表英勇正直;陈咬金青花脸, 象征他骁勇善战;包拯黑脸, 喻其铁面无私。罗山皮影的色彩反映了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的共性, 这种共性是集体表象、集体无意识传承的体现。不但反映出了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情趣, 也反映出民众追求吉祥的心理。

当代皮影艺术的色彩是经过时代的洗礼保留下来的广大群众内心当中最核心、最利于接受的色彩, 绘画当中, 这样的色彩借鉴会使得当今的绘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更加易于被人们所接受。此外通过这样视角的分析可以使得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艺术色彩的发展脉络, 更加准确的定位当今艺术界色彩的运用方向, 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使得更多的学者看到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间接的促进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展开和进行。同时能够在借助绘画的渠道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 使得民间艺术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 使得其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软式力的重要作用。

对于皮影造型色彩问题的研究, 是当代中国画坛对于色彩问题研究新方向、新视角极其微小的一个缩影。皮影造型色彩这样小的研究视角、民间艺术色彩本质性的研究态度, 能够使的我们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和熟悉本民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问题, 同时对于我们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非无形文化事业起到重要的推动和导引作用。只要我们能够在当今文文化大潮中始终能以一种大国的态度来处理当今的各种文化问题, 相信我们的中国绘画事业就能够取得更好, 更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当今的美术界对于中国画色彩问题的研究, 大多都在对于古代绘画的研究上, 很少会注意到民间艺术对于当今绘画所起到的重要的启迪作用, 而本文提出的从民间艺术的角度来谈论中国绘画的色彩问题, 是从两种艺术相互影响, 相互指导的角度, 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有相互影响的一面, 又有相互统一的一面。通过这样的研究视角促使当代的艺术界从新的角度、新的态度去研究艺术问题。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皮影,民间

参考文献

[1]李秀琴.西吉皮影的传承与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张燕.“盖纬之成经”[D].湖南师范大学, 2009.

[3]方丹.罗山皮影造型、色彩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南大学, 2009.

秋天·色彩外拍手记 篇7

1、侧逆光下的小花很灿烂。

2、没有赢射光时,画面会显得幽暗青翠。

前期准备

此次拍摄很随性,只是想表现秋天与女孩相结合的温馨画面,把女孩的欢快、期待与思念之情在金秋环境下表达出来。所以只给模特化了淡妆,在服饰颜色上也选择以白色为主,这样更易搭配色彩缤纷的秋色,也更能体现女孩清纯烂漫的一面。

拍摄小记:变化无常的天气

中午出发时本是碧空万里,谁知到了山上,便乌云密布,而且云层很厚很庞大,完全不透光亮。要知道,没有阳光的照耀很难出来灿烂感觉的效果,尤其在树林里,光线更加昏暗,不仅会降低快门速度,而且光线太平使林中植物颜色暗淡,看起来很冰冷。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于是只能乞求太阳尽快冲出云层。

在等太阳的时候我们也没闲着,四处“考察”选景。经过查看,我们大致选择了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树林里,另一个是水库边。树林的旁边还有秋千和石台,石台后是大树,都可以进行拍摄。

我们一直等待阳光透出云层,好抢拍树林中逆光的影像。于是就在我们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太阳出来一次我们就抢拍几张,总算是拍到了一些满意的照片。不一会儿,太阳就不再露头,深深地扎进乌云里去了。看样子一时半会是不会放晴了,我们就在林子里顺光拍了些想通过后期处理在色彩上添些光彩。

拍完树林,我们又到秋千和石台上拍了一些。由于阴天,光线比较均匀,所以色彩并不丰富,但有宁静的感觉。在我们觉得晴天无望的时候,突然掉下的雨滴彻底摧毁了我们的希望。本着不能白来的情绪,我们又到水库旁,准备拍几个打伞的镜头。谁知道伞还没打,几阵狂风,居然把天刮晴了,山里气候真是变幻无常!

不同光线塑造不同色彩

由于天气变幻无常,光线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在有阳光时拍摄的树林和水库边,基本采用侧逆或逆光拍摄,这样不仅可以勾勒出人物边缘,而且能把很多花草的绚烂表现出来,人与物都在阳光的感染下变得暖意十足。

当没有阳光时,拍出来的色彩会有很大不同,照片会显得更为柔润。因为光比较平,索性在后期中再增加些绿调,使照片看上去非常清翠,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体味深秋味道

在北方,特别是北京,秋天是最有韵味的季节。树叶因为物种的不同,在秋天里呈现为红黄绿青等多种颜色。但是在拍摄时,还是需要大家去选择一种色彩为主线,有了一个色彩的主要基调,才能使整组作品更加协调。

这次拍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晴天、太阳雨、阴雨、大风以及很美的落日时分,虽然个别天气给拍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正是因为山里这种多变的气候,才让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由于同样的景物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需要拍摄的时候认真观察光线,既要反映出秋天的色彩,也要避免一些不协调的颜色进入画面。最后,我们还可以在后期对色彩进行控制。这次我是使用相机的RAW格式拍摄的,后期在对RAW格式解码进行处理时,统一将色温定为5500(一般阳光片的色温),色调为+10。

3、侧逆光拍摄感觉暖意十足。

4、夕阳时的逆光。

5、吊桥、湖水与深黄色的树叶和模特构成一幅秋景图。

6、阳光在模特身上勾勒出一圈金边。

7、用色调体现深秋味道。

TIPS

逆光拍摄的知识

逆光拍摄常常造成脸部过暗,我们可以利用反光板或闪光灯进行补光。但注意一定不要破坏照片整体氛围,尤其是用闪光灯,通常会把脸部打得过亮,而且打上去的光平而不匀,呈惨白色,对画面整体色调有较大影响。若不方便补光,我们可以在后期通过局部曝光调节尽量达到满意效果。

对于初学者来说,若想在逆光下把模特的脸部曝光拍准确,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将相机设定为光圈优先(AV)模式,测光方式选用中央重点或者评价测光,走近模特拍摄脸部特写,然后再回放照片读取参数,换为手动档(M),根据这张片子曝光参数拍摄。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了主体的曝光准确,代价是可能使得背景环境的一些元素过曝。

构图避免单调

因为这次我们拍摄的是组照,所以我采取了多种方式来使照片的构图更加丰满。首先,当你使用1 35相机横幅画面的时候最保险,而且最具美感的构图就是所谓“黄金分割”,即将模特的位置摆放在画面的左边或者右边2/3处。这种构图很稳定,有利于交代环境,而且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以说是一种保险的构图。居中构图也是这次采用的手段之一,这种构图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风险,容易使照片陷入呆板。但也不是绝对不可以用的,比如在使用广角镜头时采用这种构图,既可以带来画面的冲击力,也可以避免镜头畸变造成人物变形。这里我们采用的居中构图是使用50mm镜头拍摄的,但是由于利用了环境的不对称性,画面并不单调。把模特摆在画面的某一边上,这种构图是需要做一些考虑的。特别是人物直立的时候,容易产生和边框平行的线条,所以尽量引导模特在边上为你展现曼妙的曲线是为画面添色的要诀。一些比较“极端”的构图在这组片子中也有运用,比如将模特安排在画面的左下角或者右上角等等,这些构图的目的无非就是通过更多的表现环境来烘托主题,同时让一组照片更为鲜活。

除了构图上的变化,景别的选择和搭配对于组照来说也很重要。一般来说,我们把环境人像简单地分为这样几个景别:特写、半身,全身和大全景。特写就是所谓的大头像,对于人物的刻画虽然很到位,但是缺乏对于环境的交代,所以在环境人像中不能没有,但也不可太多。我们这次选择了一个日落前的强逆光画面来拍摄特写,远处留下了一些山峦的痕迹。半身和全身的景别是在环境人像中最常见的,如果使用中焦镜头可以多多采用。大全景的画面虽然对于环境的交代足够充分,但是由于人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容易脱离主题,而且大的场景不好掌控,除非很有必要,否则少用为佳。

与景别变化同样重要的还有视角。其实视角的变化是相对简单的,有仰角、眼平视角和俯角。眼平视角的片子因为与摄影师常规的视角最接近,利于观察也就最常用,但用多了也难免单调。仰角在拍摄美女中往往很讨好,因为会使得人物在照片中看起来更加颀长,只是需要注意畸变问题。俯角是最难应用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只是在使用长焦镜头时可以尝试。因为使用广角镜头拍摄俯角画面,容易出现“大头娃娃”的效果,看起来不协调,很可笑。

结合环境拍出感觉

要想把女孩与环境的美结合在一起,使人物的肢体、神态符合照片所要表达的意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把握环境,还要把模特的情绪调动起来,抓住最好的瞬间。如图12,我们让模特坐在秋千上,开始让她在那里玩一玩,拍了一些,但觉得不是很满意。我看着落叶和秋千,突然感到一丝惆怅,于是我让模特把头低下,收起笑容,同时我选好角度,用大光圈拍了这张照片。女孩身后的空秋千和树木、落叶都很好地烘托了我想要的感觉。

除了临时的灵感,我们也可以在查看周围环境时就思考拍些什么。如图13,这时天气正好是最阴郁的时候,景物的色彩显得很单调,但是石头墙的花纹却可以让画面既有厚重感,又富有变化。引导模特陷入沉思状态,似乎在回忆过去那个夏天或者凝望眼前的秋季,画面静谧而深邃。为了营造气氛,我们又用了这次拍摄唯一的道具“烟饼”,这是个看上去像一块石头,用火一点就可以冒烟的道具。看好风向,我便让一个朋友在模特身后点起烟饼,这样,拍出来就像后面有雾气一样,很好地营造了气氛。

8、由于利用了环境,人物居中也未显单调。

9、把人物放在某一边时,要避免与边框平行。

10、仰角拍摄使得人物看起来更加颀长。

11、俯角拍摄能更好地表现地面环境。

12、女孩的神态,空秋千、树木,落叶等,营造出惆怅感觉。

13、女孩似乎在回忆过去那个夏天或者凝望眼前的秋季。

器材选择

上一篇:会计手工模拟实习报告下一篇: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