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1

甘肃省金昌市第三中学韩德宗

邮编:737100

电话:***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初中历史学科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成效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观,大部分学校的历史教学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也不断尝试一些新的方法。然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问题,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教学模式

学者钱乘旦曾说:“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有关人员对北京2107位学生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学生最不愿学的科目中,历史位列第三;在学生对15功课喜欢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二;在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排序中,历史位居第五。[2]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如此低下,不得不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反思教学现状,探索与思考新的教学模式。

一、现状分析

1.传统观念问题

在初中开设的课程中,对于历史学科的价值与功能的认识上,历史无用论思想严重,这种轻视历史教学价值的滞后思想观念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对历史学科的教师而言,在对历史培养人才方面的作用认识和现实历史教学态度上,都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应试为导向,仅仅围绕记住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和方法,最终目标是提高本学科成绩,对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中的能力、过程、情感与价值等层面很少涉及,而这又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积极性,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历史学习的困境——教师教学缺乏热情。

2.教学主体问题

历史教师资源匮乏也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现状的突出特征之一,初中历史教师队伍中,很多教师不是学历史专业出身,在专业素养上有些欠缺,加之对历史教师培养的轻视,使得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空间很小,提升途径很窄,这势必会严重制约着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进取心。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学习历史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并认为历史学习就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课堂之上记好笔记,按照老师考前辅导,死记硬背一些事件、原因、意义即可,而对于那些与自身成长紧密相关的历史学习方法掌握、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历史价值观培养等认识肤浅。

3.教学方法问题

由于主客观多重因素导致,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仍广泛沿用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那些专业素养较差、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教师就是按照“复习(检查背诵)——讲新课——划重点”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很少真正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现有和可获性资源采用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历史教学目的。

二、应对策略

1.认识历史教育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学生方面:了解学习历史意义,端正学习历史态度。

首先,历史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历史不仅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式,也是当下,在现代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经成为历史,因此我们的历史也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是与时俱进的。学习历史,可以从古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可使人明智。

其次,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常说态度定一切,只有对历史学科有了客观正确的认识,我们才会意识到学科的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最后,任课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历史学也不例外。学习历史紧靠课前预习,课上笔记和课后复习的传统学习步骤已不适应历史学的特点,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学习历史,一定要抓住历史的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教师方面: 更新教学观念,创设教学环境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兴趣是学习一切东西的源泉,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使学生明确历史学科对于每个学生都有直接关系。了解中国国情和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人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求知欲,激励学生学好历史的兴趣,使他们明白学习历史不但能增加自己的知识,还能壮志,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历史使自己明史励志,当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之中的困惑,改正错误,把思想教育工作渗透到各种具体活动中去,不断促进学生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师生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热爱、信任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自我价值感,激发上进的力量和信心。反之,一个经常遭受教师冷漠厌弃的学生,则会产生一种被遗弃、自卑、嫉妒的心理,从而导致心理的畸变。因此,教师首先要努力塑造自身的形象,举止言行要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交往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特别对于那些问题学生,如果发现其成绩下降,或出现不良现象,可以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找出困扰孩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指导家长对子女要严而有方、严而有度、不能溺爱或放任自流。要善于为他们在班集体或周围环境中创造信任和欢迎他们的心理氛围,吸引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他们和同学们友好来往的机会。并坚决制止对他们进行嘲笑、挖苦、讽刺,同时要为他们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气氛,使他们独特的才能有表现的机会,以利于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心。

2.突出教学主体

新课程的推进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努力, 同时, 教师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更是使用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摆正师生位置,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使他们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而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历史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主动体验和感受历史的过程,也是探索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活动。在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尽可能采纳合理的建议。教师应对学生的各种发现和见解给予鼓励,并进行恰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问与答”。因此,教师提问将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才能融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历史活动课强调的是“活”,突出的是“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每一次活动课都要精心设计,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活动设计,包括课前的组织、策划、准备、课中的主持、实施及课后的总结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起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给学生较大的活动余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如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这段历史感情色彩浓郁,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演讲,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文史资料,更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成为历史学习的发动机。历史课外活动课具有开放的特征,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如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内容可通过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收集、掌握第一手材料,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不断地探索历史教学的方式、规律,使历史教学“活”起来,使历史教学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3.更新教学模式

历史课堂教学,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图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构建具有以下特征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其一是凸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和有效互动;其二是凸现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与活动构建;其三是凸现学习主体的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其四是凸现学习者生活世界的联系和激励他们大胆创新。基于以上要求,应构建以下适应于历史新课程特点的历史教学模式:

(1).自主活动教学模式

自主活动教学模式,就是强调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为基本形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建立在学生自主决定、自主选择、自主控制、自主评价、自主构建等基础上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2).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问题情境的支持下,师生从提供背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等几个方面来组织实施教学的一类教学活动模式。

(3).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将情境与体验结合起来,突出强调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发展的良好土壤和环境,置学生于丰富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以情境唤起学生的生命体验。

至于在历史教学中到底运用哪些方法效果最好,关键在于老师。老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累积程度,自己的学术水平、性格、能力,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及其组合,,指导学生自主探索,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

(1).设置凝问,创造记忆法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如果问题是一个点,学生可以作答。如果问题是个面,大部分学生便不知所措了。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进行比较回答。但学生的答案是毫无判断、没有选择地照搬课文,反映出学生答题的水平较为低下。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①、②、③……,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标新立异,创造一些记忆法,加强历史学科的学习。例如:简化记忆法,将某个历史知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字或者数字;关键词记忆法。对于某些历史事件的评说,可抽取几个重要的关键词,记忆可大大简化;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将枯燥无味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词语,方便记忆;顺口溜记忆法,可将某些历史事件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历史朝代歌;故事性记忆法。将严肃的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可方便记忆。鉴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对所有记忆方法进行举例。历史学科对于每个人今后的发展都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不仅对我们本学科学习有利,也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立新创意,知识归纳

学完一个单元,列大事年表可教会学生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的方法。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都异彩纷呈,头绪繁多,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的能力。

(3).亲身体验,参观教学

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 组织或指导学生学习参观历史博物馆,进行实地观察、调查、研究和学习,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

(4).培养兴趣,提高技能

指导学生做课外阅读札记、知识卡片,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历史小论文征文比赛。各班同时应成立历史手抄报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进行评比,各班同学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初中生历史教育不容忽视,无论是教学法还是教学技巧。

(5).开展演讲,知识竞赛

结合所学知识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同时,适当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挖掘教师的潜力,打开知识的宝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性,激发求知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崇高品质,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参考文献:

[1] 茅家琦《史海闲话·序》,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2

一、当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理念墨守成规。

部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认为, 他们的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和记住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并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至于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在学生身上得到了落实一点都不在乎。 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 教师把课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当做课堂教学的中心任务, 课堂上始终围绕教材知识进行反复讲练, “灌输”的意味极浓, 这种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后果是学生尽管学会和掌握了书本知识, 但是对此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 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几乎成了背诵教材和应付考试的机器。

2.教学模式存在弊端。

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 教师过于强调考试重点。 在这种情形下, 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便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流, 这种模式造成的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丧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操纵者, 学生几乎没有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的机会,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总之, 这种教学模式让教师教得辛苦, 学生学得痛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不能得到提高。

3.学生对课程作用不了解、不重视。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 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 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 帮助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 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但是, 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是不了解的, 他们认为, 这门课程无非就是不断背诵、记忆, 学习起来极为枯燥, 体会不到它的学习作用和价值, 因此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鉴于篇幅的限制笔者不再一一赘述, 希望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课堂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 并采取有效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 下面, 笔者就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进行详细描述。

二、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

1.运用探究式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前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课堂学习主体性特征被忽视, 学习个性被压抑。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实现教育目标, 教师应根据《标准》能动地发挥作用,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 使学生的学习素养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对当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指导学生采取探究式的方式对历史与社会知识进行了解、 收集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 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又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达到强化历史与社会教学效果的目的。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第八单元第三课中《维新变法运动》这一节内容时, 在让学生进行预习导学之后, 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有人说, 谭嗣同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 真是一个英雄。 也有人说:“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谭嗣同也太傻了。 你是如何看待谭嗣同的选择的? 2.你知道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吗? 它在中国行得通吗? 请用简明的历史事实说明。 3.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4.简单比较“维新派”和“洋务派”, 通过双方对救国方法的认识的比较, 你认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哪个更进步? 4.为什么百日维新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戊戌变法在中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为什么? 让学生结合对课本内容的初步阅读, 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这样就做到了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

2.运用分层式教学法, 做到因材施教, 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学生在智商、知识接受程度、学习水平、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的, 然而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学生这些方面的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习惯实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这既妨碍了学生学习个性和爱好特长的发展, 又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两极分化。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提出一种全新课程理念:“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差异, 本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 这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正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课堂教学中授课要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使每位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并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与发展。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二课中《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这节内容时, 我就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 对学生进行分层, 如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比较高的学生为A层次学生, 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为B层次学生, 能力水平比较低的学生为C层次学生, 然后按照学生的层次提出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 如C层次学生, 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是了解当时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 知道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和商鞅变法内容和作用;B层次学生, 除了要达到C层次目标, 还要能通过地图和材料, 分析齐桓公称霸的原因, 通过图文材料, 分析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A层次学生, 除了要实现B层次目标外, 还要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变革, 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和分析变革与争霸的作用及意义。

这样, 通过实施分层式教学法, 我们便能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整地接受教学内容,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用, 学有所得, 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更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有促进意义。

3.运用多媒体式教学法, 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提出全新的教学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历史与社会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此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有力工具。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 可以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声像并茂、画面逼真、生动形象等优势, 将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 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 如此, 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便会变得生动有趣,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比如, 在学习八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课中《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部分内容时, 因为历史事件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可重复性, 学生无法对当时的情况有真实的感知和了解, 我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二十世纪战争解密之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并以图文并茂和图文互证的方式, 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说明和解释, 如此我便将具体生动的历史情景呈现在了学生面前, 让学生对当时的情况有了清晰、透彻的理解和认识, 对八国联军所犯下的罪行有了最全面的了解, 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 因为多媒体技术给学生造成了视觉上的冲击,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做好了铺垫。

4.运用生活式教学法, 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体验课程学习价值。

常规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师将教学眼光局限在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 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却忽略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究竟有哪些联系, 这就导致学生无法感受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趣味和作用, 自然学习兴趣不浓厚, 学习效果十分低下。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实际中引出历史与社会问题, 大力挖掘历史与社会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因素, 让学生从实际中挖掘历史与社会知识的生活内涵, 从而拉近课本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与社会就在身边, 体验到此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进而真正领悟到它的魅力,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比如, 在学习七年级第七单元第三课中《生活的时代印记》这节内容时, 一上课, 我就给学生出示了以“时代印记”为主题的幻灯片, 如“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发型”:50年代的麻花辫, 60年代的刘胡兰头, 70年代的山口百惠头, 80年代爆炸式的发卷, 90年代歪马尾, 21时机丰富多彩的发型;“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娱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典歌曲, 改革开放后的经典歌曲, 新世纪的流行歌曲,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优秀电影, 改革开放后的优秀电影, 新世纪的中国优秀电影;“时代印记———我们曾经的交通”: 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不便, 60年代卡车和拖拉机, 70年代自行车王国, 80年代公共汽车, 90年代私家车流行, 新世纪的高铁、飞机, 等等。 之后, 我还让学生讨论了一些与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 如探讨21时机的三大件, 说说现在他们现在与父母出去购物付款方式除了付现金外, 一般还会用什么方式, 等等。 这一系列教学措施, 让学生了解了历史, 体会了人们的消费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相应变化。 另外, 因为部分事物和现象是学生已经或者现在正经历着的,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贴近,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拉近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体验到了此门课程的学习价值, 进而以更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对这一课程进行了探索和学习。

5.运用实践性教学法, 体现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 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当下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 是传统的室内课, 这让学生觉得很疲惫, 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只掌握了书本上的理论性知识, 却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周围的事物及现象。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力图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和本校的课程资源, 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 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 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 ”鉴于此,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应该适当地改变室内课程, 如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让学生知道, 此门课程也是可以在脱离了教室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 从而让学生动起来, 并以此达到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目的。

比如, 在学习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在社区中生活》这节内容时, 在学生初步知道了社区的各个功能, 认识到了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之后, 我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一项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 以自己所生活的社区为调查范围, 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进行一项调查活动, 调查问题可以有:你喜欢你生活的社区吗? 你觉得社区为你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之处? 觉得社区中的哪些服务体现出了政治、经济、医疗服务、管理、文化等功能? 你希望社区可以增加哪些活动? 对生活的社区有什么未向展望? 对调查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总结, 并撰写小论文。 这样, 我就将学生场地由固定的室内场所———教室搬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室外, 让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放性特征,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切实感受到了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 提高了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 进而逐步形成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

三、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实践意义

1.使教学方法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 教师习惯采用的以自身为主体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也不符合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理念, 各种教学方法出现在了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舞台上, 如探究式、生活式、实践式、多媒体式等, 学生从单一固定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枷锁中解脱了出来, 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丰富多彩, 从而转变了学习态度, 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了“我要学”, 对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 教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为了实现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广大教师积极研究新课标教学理念, 教学观念由此得到启发, 开始屏蔽传统的应试思想, 依据新课标所提出的全新理念, 大力探索和研究切之可行的教学措施, 在课堂上会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 身份由原来的科研型变为经验型, 教学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综上所述,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形势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能感受到课程的丰富多彩、精彩有趣, 以此促使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摘要:如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当前的课堂, 在教学方法上仍然固定单一, 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占主流,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实现应试教育目标上具有优势, 但是教学过程是死板沉闷的, 缺乏生机和活力, 对于学生而言没有吸引力。鉴于此, 有必要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多样化探索, 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感受到课程的丰富多彩、精彩有趣。本文以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为例, 对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与社会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探索进行说明与描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童丹霞.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02-19.

[2]宋庆兰.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电教, 2008-08-10.

[3]黄晓燕.新课改下中学历史生活化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4-04-10.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学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历史学科承担着对初中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思想教育。但是,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不得不让每一位历史教师反思教学现状,探索与思考新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

1.传统观念

对课程而言,轻视历史教学的滞后思想严重影响着初中历史教学。对教师而言,在培养人才和教学态度上,放松了要求,以应试为导向,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和积极性,形成了历史学习的困境——教师教学缺乏热情。

2.教学主体

对历史教师而言,很多不是历史专业出身,专业素养有些欠缺,使自身素质的提升空间很小,途径很窄,势必制约了历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进取心。对学生而言,学习历史只为考试,学习历史就是对知识做笔记,死记硬背事件、原因、意义等即可,缺乏学习历史的激情,而对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能力的训练、价值观的培养等认识肤浅。

3.教学模式

当前初中历史教师,特别是大部分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仍沿用照本宣科,按照“复习—讲新课—画重点”这种三步走教学模式,这使学生获取知识,发挥教师主导,忽视学生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形成“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很少采用合作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4.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单一,方法只以讲授为主,整个课堂教学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二、应对策略

1.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转变教育观念

(1)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应以历史教育的本质为切入点。通过学习历史使自己明史励志,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改正错误,不断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发展。其次,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无论哪门学科,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老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尤其要帮助学生清扫心灵的垃圾。因此,教师要注意举止言行,为人师表,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感召力。最后,重视生生交往,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问题学生,善于分析和发现优缺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增加和同学友好来往的机会,使他们独特的才能有表现的机会,提高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自信心。

(2)学生方面

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首先,“读史使人明鉴、明智、明理”,学习历史,可从古人身上汲取经验和教训,使人明智。因此,让学生明白为何学历史,知道学习历史不是考试的需要,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次,历史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因此,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再次,学习态度影响学习效果。只有对历史有了正确的认识,学生才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最后,一定要抓住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突出教学主体

教师要重“导”,真诚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且引导学生轻松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教师要重“问”。如,中国近代史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这段历史感情色彩浓郁,可通过组织学生演讲,促使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文史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课程成为历史学习的发动机。

3.更新教学模式

(1)设置疑问,创新记忆方法

每节课都有提问,学会回答问题是最基本的。例如,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这是一道比较题,教师要为学生分析题意,介绍答题的基本步骤,然后引导学生先阅读课文,分析判断,再综合作答,并要求答案内容有一点以上的必须分点作答,养成条理清晰的好习惯。教师要标新立异,创新记忆方法,加强历史学科的学习。例如,简化记忆法,将某个历史知识简化为一个或几个字或者数字;关键词记忆法,对于某些历史事件学会联想,抽取重要关键词,记忆可大大简化;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将枯燥无味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的词语,方便记忆;顺口溜记忆法,将某些历史事件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如历史朝代歌;故事记忆法,将严肃的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方便记忆……

(2)立新创意,知识归纳

学完每个单元,让学生列大事年表,抓住重点,理清历史线索。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设计表格教会学生归类整理知识。

(3)开展演讲,知识竞赛

结合所学知识举办“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举办历史科学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历史资源丰富,只要广大教师认真挖掘,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性和培养创新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历史知识在眼前飞扬。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4

董莹(2010-3-19)

初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已经实施多年,今年初三也已进入了系统的复习阶段。如何进行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初三如何针对今年中考政策的变化进行复习巩固,力求在中考中打一漂亮仗,历史教师都在探讨中,就如何进行教学与中考复习,也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要抓住一“新”字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与旧的历史课程相比,整体突出了一个“新”字,课程标准“新”,教材编排体例“新”,史学观点“新”,对学生培养目标“新”。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授课前充分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整体了解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针对性强,有的放矢,前后联系,吃准重点难点,设计提问科学合理。在复习中有效科学整合教材,抓住历史特征,针对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薄弱环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复习效率。

二、历史教师在教学复习中应文史结合,政史互补,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既突出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历史教师在教学复习过程中不能只死盯着历史内容,更要和语文、政治、地理的内容相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政治课中学习的辩证法、唯物论观点来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培养学生用全面的、辩证的、唯物的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历史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应密切联系实际,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做为一名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初三的复习过程中,应关注现实,重视当前世界、中国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逐渐渗透,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和眼光,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材料题几乎都与热点问题有关。我认为以下这些现实问题应在教学与复习过程中进行渗透和联系。1、2008年-2009年发生在西藏、新疆,由境外反动势力煽动的暴力**事件,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关注我国古代史中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治理,特别要重视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和建国后民族地区在经济建设、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2、2009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大庆,根据这一热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重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党史)的学习和把握,同时应重视建国以来我国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科技成就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3、2010年世博会将在我国上海举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经济奥运会,我们要十分关注,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4、根据近几年我国在载人航天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关注 我国历史中的科技成就,特别要重视建国后和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技领域内的巨大成就。

5、根据我国近几年的外交热点,我们对美国史,俄国史,日本史,欧洲史,特别是这些国家与我国的历史交往,我国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近几年的外交政策都要进行关注。

四、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观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做为一名教师,应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名高明优秀的历史教师,应通过历史教材中丰富的人文教学内容,众多我古今中外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的事迹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于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可采取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掌握革命史的知识,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历史教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受益终身。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5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带给课堂组织结构革新,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型,促进课堂教学策略创新。在我国,一些典型的教改实践,如杜郎口模式、洋思经验、如皋活动单导学等也都充分应用了合作学习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小组是新课堂模式的重要标志和重要元素,是新旧教学模式的分水岭。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效能提升是构建新课堂模式的筑基工程。

一、提升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实践背景

当前的历史课堂,许多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较为肤浅模糊,在教学中实施这一环节时,存在无序合作、无实合作、无效合作的倾向。笔者曾经对人教版七年级《三国鼎立》一课的小组合作课堂展开关注,一堂课小组合作的次数共有四次,小组合作环节有分工、有建制、有评价,但是相比传统的“师问生答”课堂,笔者总感觉并未有任何实质性突破。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层次递进,要么是独自思考,要么是群起讨论,比如让学生填表完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结果、影响等。其次,小组合作仅仅体现于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小组长或组内汇报人员将各自的答案进行简单叠加,缺乏质疑、生成、融合。如探究曹操在两次战役中胜败的原因,以至于有小组写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北方人不习水战,原因之二是将战船连在一起,出现“1+1=1”的状况。再次,合作的情境材料不指向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或无法提供给学生研究的途径。如,让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进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

材料二: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毛泽东

(1)你同意鲁迅的观点吗?你认为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的实际情况是一样的吗?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眼中的曹操。

其结果就是学生复述伟人的评价,并未能真正体会历史真实与艺术作品的不同。可见,一堂运用了小组合作手段的教学,并非就一定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小组合作”的成效与构建高效课堂的要求还存在不小距离。

二、提升初中历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能的实施策略

(一)科学定位合作学习的价值

通过学生的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习、达成教学目标固然是合作学习所追求的,但如果仅仅将“合作”定位为获取知识的工具,这远远不够。一方面,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团队精神是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三大特质(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的能力)之一。因此,我们除了关注合作学习的模式、技术与策略,更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个生活组织和精神组织。合作学习中必须坚持把握“弱化班级、淡化个体、强化小组”的评价原则。学生个体的荣耀是小组的荣耀,学生个体的失败同样是整个小组的失败。如此,学生学习与进步不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全体组员荣誉的事情,组员之间就会形成相互督促的良好局面,小组合作时就不只是应付了事地将答案进行简单叠加,至少小组长或学优生不会仅关注自己的收获,他们会通过质疑、讲解等方式引领组员关注不同观点之间的异同,更好地促进整个小组共同进步。也正是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逐渐地体验到小组讨论、交流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其终极目标在于合作精神的养成及其合作型人格的养成。

(二)有效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在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教师说,历史学习没有必要合作,教材上答案找找、结论画画就行。倘若学习情境创设、问题的设问只是指向史实性描述,确实没有合作的必要。可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效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是提高合作学习效能的筑基工程。

1.情境材料体现开放性

以笔者曾经观察的人教版七年级《三国鼎立》一课为例,“课标”要求是“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活动建议是“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赤壁之战”学生在小学课文里学过,“三国鼎立”在许多影视作品里体现较多,如果学习情境创设仅止于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展开合作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并没有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实现生长。笔者认为,这一节课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实现生长的关键点之一,是提高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直白地说就是在历史学习中有追求历史真实的意识,形成证据意识,学会搜集证据。围绕此生长点,授课教师提供鲁迅和毛泽东对曹操的评价,结果学生只是复述伟人观点,假如能选择一组记载历史真实的史料呈现给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开放性材料中形成自己真实的体验,小组合作的学习效果就凸显出来。如,请阅读以下材料,小组合作探究阅读心得。

“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三国志?吴书传》

(译文:孙权乘船去侦视曹操军队,曹操下令弓弩乱发,因为箭偏射在船的一侧,孙权怕船倾覆,命令将船掉头,使另一侧也着箭,等船平衡后,驶船返回。)

这里既不是草船,也不是借箭,而且与诸葛亮无关,时间则是在赤壁之战后四年,艺术家移花接木到诸葛亮身上,编出了“草船借箭”的故事,这是文学作品刻画主题、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由于《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的普及,使许多学生误以为这些作品就是历史真实,事实上《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火烧赤壁”中甚至是七分虚三分实。通过以上情境材料的创设既激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质疑、碰撞,也避免了学生人云亦云,当学生遇到“舌战群儒”“苦肉计”“借东风”“败走华容道”等信息时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去寻找全面对称的材料、证据来验证其真实性,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2.情境设问体现深度性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出“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初步学会对历史进行分析和评价”。情境设问的不同深度将对这一目标的达成以及合作学习效率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三国鼎立》课例中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历史评价,可对比以下两个不同情境进行设问。

设问1:三国时期是分裂而又富有生机的时代,各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请列举相关史实进行佐证。

设问2:结合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思考,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还是历史的进步?请试着说说理由。(注:示意图分别是东汉末年形势图、三国鼎立示意图、西晋统一地形图)

应该说,这两个设问都是要努力引导学生形成对三国鼎立局面的正确认识,但是设问1通过小组合作后,只能是分别复述魏、蜀、吴发展经济的做法。设问2却给小组合作留下了思考生成的空间,有的小组可能从形势图中看出这种鼎立局面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的小组则可能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强调这一时期加强了与夷州的交往,注意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帮助其发展生产;有的小组可能会挖掘,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迁,与江南地区的人民共同开发江南;甚至有的小组会强调,这一局面的出现说明了统一的条件还未具备,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客观阶段,因此不能简单归结为是进步还是倒退。显然,设问2将小组合作学习引向了更深层次的探究,避免了合作学习的无效性。事实上,中学的历史课堂不应该过分关注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跟老师一致,而应该关注学生是否习惯在事实不全面的情况下悬置判断,是否能做到观点之前有事实、观点与观点之间有逻辑。

(三)多举措优化合作学习的细节

细节决定成效,细节成就未来。初中历史课堂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细节的完善作为保障,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浪费时间、效益低于传统课堂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从把握合作学习的层次性、多样性、选择性、必要性中进一步提升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1.关注合作学习的层次性

小组合作学习绝不只有自主独学和合作群学两个层次,它至少包括了独学、对学(小组内两两结对)、组内群学、组间群学四个层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将不同能级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环节中。如,《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对于《三国鼎立》一课的“官渡之战”没有提及,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出示本次战役的示意图,让学生独立准备后,小组内两两合作讲述给对方听,在给所有学生展示表达机会的同时,为本课的重点内容“赤壁之战”提供了充足的背景准备。

2.增加合作学习的多样性

初中历史课堂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单一,要么是教师讲学生听,要么是让学生读材料回答问题,随着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更多教师错误认为只要运用了合作学习,课堂形式就是活泼的,就体现了学生主体。讲故事、角色扮演、历史小论文、小调查等学习方式因为耗时较多,往往被教师束之高阁。事实上,如果整堂课都是就着历史材料进行独学、对学、群学流程化操作,学生必然会产生疲劳感。增加小组合作途径多样性是提高合作学习效能、实现学生活动从“形动”向“神动”飞跃的关键。比如,《三国鼎立》一课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个战役,可运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

(1)利用地图,组内两两互相介绍官渡之战。

要求:对于历史事件的介绍,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经过、影响等要素。

(2)阅读课本“赤壁之战”这一目录,小组合作补充完成下图示例,并推荐组内最佳讲述者在全班详解图例。

要求: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找出曹操的进攻方向和败退方向,再找出孙刘联军进军方向和追击曹军的方向,分别填在右上角的图例上。

3.体现合作学习的选择性

历史课学什么?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一道,通过分析一个个案例,提炼出历史的学科思想、学科思维。每一堂课,每一个活动设计都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素材而已。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设计的合作学习活动,应体现选择性,避免让学生面面俱到地合作探究,并且不以寻求标准化答案为目标。比如,《三国鼎立》中探究曹操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胜负原因时,就可以体现小组自主选择权。这样更能激发和开发学生资源,因为有些学生对官渡之战了解较多,有些则对赤壁之战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探究,往往才是有价值的探究,才可能真正实现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最后都会忘掉这些素材,忘掉战争爆发于哪一年,但他可能会沉淀下一种思维方式,他会用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深度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各种事态做好准备。

4.确保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绝大多数时候发生于教师指令开始和结束,这就出现尽管学生并无学习困难,却因为教学预设了合作而合作,或是合作学习明明正在发生,却因为教学预设而戛然停止。笔者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的行为,而是发生在社交互动过程中的一种认知活动,更多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和同伴的交流。可见,合作学习应是学生自发的、内需的,时间的长短也应该建立在学情基础上。学生开始思考后,他(她)可能会产生问题,必然就主动去与他人对话。这时教师应像主持人一样,尽可能让讨论保持热度,让思想交锋激烈一些,火不够就加一把柴,如果一边的火太旺了,就给另一边加一点柴,教师要让爱发言和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讨论情境中,得到思想的锤炼、砥砺。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美国经济的发展》一课,可以让学生阅读下列图片并设计一个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展览馆,思考如何设计展厅、图片分别归类到哪一展厅,并说明理由。

学生如何提取图片信息?如何按一定的主题归类图片、设计展厅?这一教学活动不仅是多样性的(可按照经济发展的阶段或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分类),更具有挑战性,因此,设计好展厅,选好图片后,学生必然会跟小组内其他成员展开合作学习,他(她)需要将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向他人求助,也需要了解别人是如何设计的,更需要在和同伴的互动学习、比较鉴别中学会准确全面提取图片信息,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学习思维,加深对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理解。该环节的合作,即使教师在教学预设时没有设计,它也会发生,这种不需要教师外在指令而产生的合作,体现出合作的必要性,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合作学习环节所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篇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创新

无论古今中外, 历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历史是一段早已定格的时间, 但无数次的交织、重叠、再现, 让历史总是丰富多彩, 耐人寻味。而如今, 我国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着许多不足, 应充分重视并加以改善。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

针对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 许多教师并未抓住历史教学的主体, 那么, 主体究竟是成绩还是学生呢?这两点都不够精确, 历史教学的主体, 就应该是历史本身。考试范围以及内容重点是评判学生与教师的指标, 但如今历史课堂被这两项指标所牵绊, 几乎无法自拔, 让原本应该乐趣十足的历史课, 变得沉闷、缺乏生机, 这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大多数历史教师自身学识渊博, 素质过硬, 但教学方式陈旧古老, 不敢于创新, 缺乏大胆的远见卓识, 照本宣科地将知识灌输进学生的头脑, 殊不知效果很一般。

二、从教学方式上寻找对策

我们在此举例, 传统历史教学, 就像是有人命令吃下一碗米饭, 而被命令的这个人只能服从, 并低头吞下这碗米饭。在教学中创新, 无异于为学生加菜, 变枯燥的教学为“美味佳肴”, 让他们可以欣然地吃下米饭, 学到知识。创新并不是空谈, 它的可操作性很强, 而且并不需要太多投入。现今初中历史教学缺乏这种享受乐趣的“兴致”, 认为多此一举, 没有必要, 但实际效果却截然相反。教学创新只是其中一方面, 还应针对课程进行新的调整, 如情境表演主题课。现今初中历史课堂对情境表演的建树乏善可陈, 规模布置十分有限,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不够到位, 我们应该抓住情境课这个机会, 充分带动学生们的积极热情, 更深刻、更有趣地进行学习。

初中历史教学虽然存在一些不足,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从业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历史教学会不断摸索改进, 实现高效、生动、积极的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薛振产.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3) .

[2]王月芳, 谭凤华.创新教学思路, 让历史课堂活起来[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05) .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7

【关键词】初中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 使用现状 编写思考 人教版七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6-02

新课程改革当中对教学思想和理念进行了革新,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调整和创新,《历史与社会》就是在顺应发展形势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学科。新课程理念给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教师也积极在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做出了尝试,但因为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很多教师仍然没有从应试教育理念当中逃脱出来,对新课标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其在教学行为的偏差。下面从教师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这个教辅材料的运用情况分析入手,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问题展开了深入思考。

一、当前阶段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情况分析

1.完全忽视,对此本教师教学用书存在的意义及重要性缺乏思想上的认识

虽然我国近些年十分注重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但是,一方面以往的教学观念存在时间太久,在人们头脑中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和习惯性思维方式,以致于课程改革推行的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很多教师仍然受控于传统观念之下,不愿接受新的事物。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学习资源的获取渠道越来越多,内容和形式也是丰富多样,且下载起来既方便又快捷,所以,很多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就没有将《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这本教学参考书看得很重要,大多数时候可能就将其闲置一旁,一个学期都没有翻开看一下,完全通过网络下载各种现成的资料或教案、课件[1]。

2.过分依赖,完全照抄照搬此本教师教学用书开展教学活动

相对于上述忽视《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这本教参重要性的现象,还存在另一种完全与之相反的现象,那就是把这本教师教学用书看得太过权威,在教学中太过依赖,不仅不对书上的内容加以选择,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完全照抄照搬书中内容和形式。很多时候一离开教师教学用书就会像失去拐棍无法站稳的残疾人一样,完全忘记了该如何开展教学。

二、针对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编写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1.课时教学目标方面

在当前阶段初中使用的《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中,只是针对整节课教学设立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没有针对课时明确教学目标,显得比较笼统,不够详细具体,这就在教学上给以课时为主要教学节点和形式的教师带来很多困扰,无法明确课时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中第一课时是《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就可以设置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对图文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后,使学生能够理解在人类早期文明建设中自然条件所起到的培育作用和制约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分析相关资料来了解劳动在古猿到人的演变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事实上,一旦教师对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没有清晰认识,无法明确将二者区分开来,就很可能出现直接套用教学要求作为教学目标的做法。因此,应在《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内将课时教学目标明确表示出来,让教师可以有一个统一的参考依据。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立以及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

现初中正在使用的《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当中只是从结构上简单地对课时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划分出来,同时也没有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方法上的指导[3]。同样的,还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一课为例,因为教参中并没有明确划分重点、难点,所以教师可以把早期的人类起源过程作为重点、把理解人类形成过程中劳动作用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在人类起源当中所产生影响作用的理解作为教学难点;也可以把了解远古人类由低级向高级持续进化的过程和在猿变人过程中劳动起到的作用作为本课时教学重点、把认识人类起源问题本质作为教学难点。这样一来,不同教师会根据自己理解来划分各个课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使得学生所掌握知识出现不同的侧重点。

三、结束语

综上,教师教学用书最初的编制目的是为了给教学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但现实情况却是存在完全忽视其存在和过分依赖教参开展教学活动两个极端现象,不是限制了教师的创新思维,就是浪费了教学资源,都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本文以七年级下册人教版的《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为例,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由此从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评价建议等方面入手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问题进行了思考。

参考文献:

[1]徐宗法.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运用的现状与编写的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为例[J].文教资料,2012(7):172-173.

[2]苏德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及其影响[J].东方教育,2013(5):130.

[3]徐宗法.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用书的运用现状及其影响[J].新课程.中学,2012(5):114-114.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 篇8

摘要:当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了贯彻国家关于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推动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必要研究制定符合历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新的教学评价标准,用这个评价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历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新课程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一、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都对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有明确的表述。由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不同,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不同,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对其功能、学科体系构建、内容选择、课程设置上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高、初中的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上都强调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1、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索,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不利于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领悟与体验,通过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培养学习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转变

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中以教学的“讲”为主,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基本上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能力和技能培养注意不够,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培养关注不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就是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并接受教师的考试和检查评定。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基于教学理念的这种变化,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从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转向师生、生生的多向综合信息交流。教师要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向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的教学转化。在教学模式上,要从统一规格的教学向差异性、个性化的教学转化。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

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体系,重甄别与选拔,重笔试成绩,方法单调,指标单一;忽视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忽视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

教学评价应当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必然涉及考试,但不完全等于考试。历史课堂教学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对历史教学过程的评价。新建立的历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历史教师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

动的参与历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修养和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与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的关系

1、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的特点是: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讲为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强调对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历史的感受。教师主动传道授业,学生被动接受记忆。

2、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的关系

与传统历史教学方式相适应的是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旧的历史课堂评价标准突出的是评价教师讲课的水平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在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主要是评价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接受和记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和被动情况,交流互动情况,能力培养方面关注不够。旧的课堂评价标准能够引导教师向讲好课的方向发展,但是难以有效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向符合历史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发展。因此,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果,需要新的符合课改理念的评价标准来认可和巩固。

三、对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思考

(一)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

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作用

历史教学评价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包含一系列评价步骤与方法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指向预定的评价目标。评价者依据目标收集资料,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后,形成定性与定量的价值判断。其作用在于:

第一,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历史教学评价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政策依据,并形成对教师的激励机制。国家对中学生在历史教育方面的目标要求,主要是通过历史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来实现的。较高层的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有关历史教育的政策或措施,必须对这一主渠道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一般管理部门(如学校、教研单位)进行的评价则具有评价与激励的双重作用。激励的作用是对教学工作的直接干预与管理,其意义在于促使历史教师们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评价的原则,开展教学工作。

第二,从教学研究的角度看,历史教学评价具有研究信息收集,调控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学活动,可以探讨有关教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模式的实施或创建等等。没有第一手信息资料,就很难将研究工作深入进行下去。第三,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能够起到提高自身及历史教师整体水平的作用。历史教学评价是每一个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水平与特点,同行之间相互促进以及选择教学方法、模式的重要工作。此外,教师参加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到的还有一种教学体验,即从一个新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教师在教学的一切教学行为,从而为发现与纠正自身弱点,修改教学程序提供依据。

(二)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原则

要建立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全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将主体视为教育评价模式的中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科学的教育评价模式应遵循如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要求全息评价目标内容的确立上应体现出全面性。笔者认为教育评价不仅要体现认知目标,还应体现情感、意志、能力等方面的目标。

以前,教师基本以学生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的高低而作为对一名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某一知识块终结时,教师依据历史教材和教学大纲出一张试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作为评价一个学生成绩优劣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往往是不全面、不确切、不标准的。试题的过难、过易、过偏或文字表达不当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考试时的情绪、健康也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个性、爱好也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学生的种类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唯以一张试卷的分数论人才,这种评价方式显然对于学生是不全面、不公平的。笔者认为对一个学生学业的评价,不仅要对其在认知领域的水平能力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对其情感意志领域和能力操作领域也进行评价。多种评价内容的结合,才能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成绩。因此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模式则应增加以下目标: 情感培养目标。可以从道德观、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社会发展观、审美观等方面确定情感培养目标。

意志培养目标。可以从历史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个性倾向、行为习惯等方面确立意志方面的培养目标。

能力培养目标。可以从阅读史籍的能力、阐述历史事件和人物事迹的能力、分析评价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编制历史图表年表、制作历史模型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出能力培养目标。

2、广泛性原则

广泛性原则是指评价主体的广泛性,不仅老师评,还可以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社区评。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评价学生看作教师的专利,总是把学生置于被评价、被教育的地位,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让学生自评,一则在对照方案要求评价过程中,促进了自我教育;二则有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三则使之养成自尊、自信的品质,培养了主体性,而主体性强的孩子,科学研究发现,他们长大后往往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互评,有利于形成竞争势态,评价他人,对照自己,促进良性发展;家长参与评价,既可以由此让家长了解重视学生的历史学习,同时有利于家庭学校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社区评价,在我国即将进行《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高中将全面开设研究型课程之际,进行社区评价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明白历史与社会现实是紧密相连的,而且更可促使学生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广泛的评价渠道,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完整、全面的评价,对学生也更具约束力。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指的是评价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多视角、多渠道对学生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将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以前,历史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一个单元、一个知识块或一个学期教学终结时,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双基”的情况,以及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程度和水平,从而发现学生历史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进行“亡羊补牢”。但历史教学中许多问题是不应该也不能等到最后才予以补正的,可以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中及时发现,及时改进教学,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错误。

诊断性评价是指某一知识块教学开始时,为弄清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情况而进行的评

价。通过诊断性评价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已学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可以选择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做到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形成状况及发展态势的过程中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动手操作和书面作业情况等,使教师及时得到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能了解到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和发展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中所存在的问题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的结合,使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促使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

(三)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方法。

评价方法应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要综合采用观察、记录、调查、访问、讨论、作业、测验、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当然,科学的历史教育评价体系的确立,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笔者结合初步实践,提出以下三种评价模式:

采取历史学科档案袋的评价方法:概括说来,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学生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历史档案袋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期末考试及平时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一件历史教具小制作(照片资料)、学生写的最佳历史研究论文、学生参与的一定量的最佳争议和讨论、学生提出的最佳原创历史理论、关于历史问题的最佳议论短文、关于当前事件的最佳评论、对学生所读历史传记的最佳评论、学生历史学习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及表彰证书的影印件,还可以放入自己、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有关材料等等。以历史学科档案袋来代替成绩报告单,可以更好地鼓励学生,使其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激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采取星级、分数、评语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星级考核、分数、评语相结合进行评价则能很大程度上减少以分数单一评价而带来的弊端,而更能全面、标准的评价学生的成绩。星级评价是一种等级制评价方式。在情感和操作领域检测的结果根据其水平能力的强弱而制定相应的星级。评语是对个别比较有个性的学生作补充说明,以便让学生及家长能更好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得到一个全面、标准、确切的综合评价。

采取“等级十评语十特长”的评价方法:课堂作业、课堂检测、单元验收、期末测查均可采用这一方式评价。与此相配套的办法有:一是对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全面发展情况进行多层次评价和全面评估,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期末由学生本人、教师、家长和小组分别评定,得出一个综合评价。二是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摒弃一张考卷定高低的旧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历史成绩。为使成绩公正客观,需要师生双方都有丰富的记录资料,包括考试、作业、各种调查报告、历史小论文、课堂演讲、讨论、辩论、历史活动课中的表现、参加有关竞赛情况等等的记录。三是改革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与口试、开卷与闭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法。四是学生操行评定要求教师用真挚亲切的语言,侧重激励作用,使评语在学生、家长、教师之间成为沟通的桥梁。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开盘方案-方案下一篇:初中化学总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