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灾害地理(精选10篇)

灾害地理 篇1

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二)海啸

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三)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自然原因:①温度高;②海域封闭;③静风、静水的环境。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③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规模扩大,饵料+养殖对象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域;④国际交流促成赤潮传播:赤潮生物运输者。

(四)水体富营养化

危害:①海水发粘,堵塞鱼、虾、贝、蟹的呼吸器官,使其死亡;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消耗溶解氧,鱼、虾、贝、蟹等缺氧窒息死亡。③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虾等中毒死亡。

拓展:

灾害起因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灾害后果: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例如,仅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台风(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称为飓风)引发的暴雨洪水、风暴潮、风暴巨浪,以及台风本身的大风灾害,就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生命损失的60%。台风每年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约为全部自然灾害经济损失的1/3。所以,海洋是全球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的源泉。

灾害地理 篇2

1. 初中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存在城乡差异

我国的“教育投资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 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教育投资严重不足”, 因而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经济实力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资问题和教育经费是制约不同地区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活动的重要因素, 而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也造成了校内“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的问题。

2. 初中“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参与各方缺乏组织和协调

校内灾害地理课程及其资源开发是全社会的事, 除了教师、学生和校领导的参与外, 更需要家长、社区人员、专家以及校外机构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但多数中学都存在着家长和社区人员支持力度不够、校际合作不够、专家短缺的问题。

3. 教师在观念与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

我国长期实行国家统一管理控制的课程模式, 很多教师习惯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 因此, 教师就养成一种惰性, 即便国家给教师一部分“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权利, 他们也很少主动参与到“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工作中去, 导致教师“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 不能主动探索各种课程资源以促进新课程的生成。

二、初中“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

1. 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与帮助

为了缓解“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严重两极分化的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积极拓宽教育经费渠道, 增加各级学校的经费投入, 尤其要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 调整城镇与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

2. 加强校际间交流合作

加强学校间联系的途径有很多, 例如, 举行研讨会、学校之间进行结对子活动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既可以取长补短, 又可以节约课程资源。

3. 学校领导应该加强组织和协调

学校领导是一个学校经营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灾害地理”课程及其资源开发成败的关键人物。“灾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工作中, 校领导要充分协调校内外“灾害地理”课程资源的分配。

4. 加强教师间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 共同生成“灾害地理”课程资源

论中学地理灾害意识教育 篇3

【关键词】 災害 灾害意识 中学地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1-01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地震、洪涝、台风、干旱、风雹、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和疫病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和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积极培养和提升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灾害和灾害意识?

1.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如地震、火山爆发、风灾、火灾、水灾、旱灾、空难、海啸、雹灾、冰雪、泥石流、疫病等都是灾害。

2. 灾害意识是指人们对灾害现象的主观反应

人是灾害的主体,而客体是灾害现象。灾害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低层次的灾害心理,指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它包括人类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及灾后重建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等;二是高层次的灾害意识形态,包括灾害法律、灾害道德、灾害文化及灾害科学理论等。

二、学生灾害意识教育的意义及目标

1. 灾害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从灾害的危害性和可防范性来看,只要较好地把握其科学知识,掌握防范应对能力,是完全可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学校加强学生应对灾害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加强学生应对灾害能力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防灾避灾意识,提升其应对能力,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从当前政府的层面来看,积极教育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应对灾害的能力对于配合政府处置突发灾害事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执政为民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灾害意识的培养目标

灾害意识包括以下三个素质。

⑴知识素质。主要是指灾害的基本知识,包括灾害的基本事实、灾害的概念、灾害的成因、灾害原理与灾害规律等。

⑵能力素质。主要是指运用灾害知识,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预防、防治、逃生、抢险、救助、重建等,包括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等。

⑶品德素质。主要是指在对灾害知识的掌握及具备一定灾害意识的能力素质的条件下,面对灾害的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行为准则,并用于规范自身的行为,包括积极的减灾防灾意识及对有关设施的保护、灾害发生时团结互助精神及灾后的节约和自力更生的意识等。

3. 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灾害意识的学科优势

灾害是地理现象的一种,是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自然灾害涉及自然地理学的方方面面,如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等等,可以说对自然灾害的成因、过程、结果都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人为灾害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灾害隐患防范问题、科研实践的道德问题也是人文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而综合因素造成的灾害更是集地理学科之大成的研究课题。因此,地理教育对灾害意识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培养学生灾害意识的途径

1. 灾害知识的教育

应对灾害,首先要切实掌握应对灾害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灾害知识、心理、法律、安全、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常识。学校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操作分为以下几点:

⑴扩展教学,寓灾害意识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本中的灾害知识,通过叙述、提问、讨论、比较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必要拓展,把灾害的情况及其危害,以及防灾、抗灾、救灾的方针政策向学生宣传。例如地震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的进程中潜在的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⑵用典型事例启迪学生的灾害意识。例如,给学生观看“98 年长江流域洪灾”的录像,引导学生思考:①什么原因造成长江流域长时间的降水?②长江南北向的支流对形成洪灾有什么影响?③长江中上游植被(森林)情况如何?④围湖造田是件好事吗?⑤一些水利设施长期失修、质量难保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江流域洪灾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如何治理长江的具体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植被破坏造成的严重后果。

⑶通过地理课外活动,强化学生灾害意识。开展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灾害的全面认识,还能在活动中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施地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例如进行以“大气污染、水污染”为主题的讲座,利用板报宣传生态环境知识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强化学生对生态灾害的关注。

2. 应急演练

中学地理总结——自然灾害 篇4

一、泥石流、滑坡灾害分析 分布:地壳活动强烈地区,多发生在山区

中国以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多发生; 2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地质构造破碎

地形条件——坡度较陡,受重力影

响易下滑

气候条件——多在多雨季

人为原因

人类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搭桥等 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村庄,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 防护措施:减少地表植被的破坏,植树造林;

在易发区减少人类“不恰当”的工农业生产活动;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必要是进行人口迁移。

二、干旱灾害分析 分布:南北回归线附近,远离海洋的内陆

中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多干旱灾害发生 发生原因:自然原因

气候条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

土壤、植被条件——水分流失快

异常天气——厄尔尼诺或拉尼娜

人为原因

工农业用水大

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

人类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 危害: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汗水困难 预防措施: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产条件;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

加大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分配;

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的林草,涵养水分。

三、暴雨洪涝灾害分析 分布:除非洲、大洋洲很少外,其余大洲都有分布,亚洲最多

中国东部地区多洪涝灾害分布 2 暴雨的行成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气流强盛的上升运动

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自然原因

降水时间长,降水量大,河水暴涨,排洪不畅

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围湖造田,减少了泄洪区域 4 危害: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护措施: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和扩大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健全防洪保险

四、我国沙尘暴灾害分析 形成的原因:自然原因

西部有大片荒漠半荒漠(沙漠)、地面缺少植被保护

气候异常,干旱少雨(地面干燥)

冬春出现强劲西风和西北季风

(动力)

人为原因

滥垦滥伐、过度放牧、土地沙化,加剧沙尘暴的程度 影响范围:西北、东北、强烈时会影响到韩国和日本 3 危害:破坏人们的生产,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人体健康 4 防护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推广轮牧;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知识点 篇5

(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1、洪涝:江河湖泊水位急剧上涨乃至决口泛滥的现象称为洪,低洼地区积水过多称为涝。

(1)形成原因:最主要原因是暴雨;其他原因有凌汛(春季)、山洪、融雪洪水(春季)等。

(2)发生地区:洪涝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和较湿润的地区。因为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较大,导致亚洲洪涝灾害严重。

(3)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区: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受灾最严重,包括海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

(4)防御措施:①利用气象卫星监测和预报;②工程措施:修筑加固河堤、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建设分洪蓄洪区;③生态建设: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④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拟定居民区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干旱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发生范围最大、影响最严重的一种,也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

(1)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偶发性或者周期性的降水减少,以及全球变暖等。

人为因素:

①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短缺。

②森林植被遭破坏,蓄水功能丧失,导致地下水和土壤中水分减少。

③人类活动使大量水体污染,导致可用水资源减少。

④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主要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

(2)影响: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我国干旱发生地区:我国大多数地区,如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地区。西南喀斯特地区由于地表水渗漏严重,也容易发生旱灾。

(4)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3、台风:台风是热带和副热带洋面上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近中心(中心为台风眼)风力超过12级。

(1)影响时间:北半球以夏秋季节(7~9月)最为集中。

(2)主要源地:西北太平洋(台风);孟加拉湾(飓风);墨西哥湾(飓风)。台风一般向西及西北移动,低纬度大陆东岸受其影响最大。

(3)影响:台风引起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灾害;同时台风也有利于缓解伏旱的灾情。

(4)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建设沿海防护林(红树林)等。

4、寒潮:指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1)影响时间:冬半年,以春秋两季危害最大。

(2)危害:寒潮带来大风、低温冻害、暴风雪、冻雨及沙尘暴等,对农牧业、交通通信、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我国发生地区:多影响中高纬度地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一般经蒙古、西伯利亚及中亚,分三路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易受寒潮侵袭。受地形及路途远近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西部、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受寒潮影响较小。

(4)防御措施:目前对寒潮尚无有效的防御方法,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寒潮警报,是减灾的最主要措施。

5、沙尘暴(扬沙):

(1)发生时间: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

(2)形成原因: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多大风(冷锋活动),干旱少雨而蒸发大,地表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

(3)影响地区与危害: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

高中地理选修6自然灾害背诵材料 篇6

一、地震灾害

1、成因: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强烈急剧释放,引起地壳震动。

中国多地震原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地壳运动活跃。

2、影响破坏程度(烈度)大小因素:自然:震级大小(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震中距离(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源深度(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人文:发生时间;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建筑物抗震程度;人员防震自救意识

3、引发的次生灾害:泥石流、滑坡、(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工厂有毒物质泄露造成的环境污染、瘟疫(人员死亡)

4、损失:严重人员伤亡;破坏建筑物,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引发次生灾害(如上)、5、措施:①加强地震科学研究,建立预警监测系统

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灾前物资准备等工作

③提高建筑物抗震程度

④进行防震教育,提升防震意识与自救能力

二、泥石流

1、成因:自然:①山区地形,山高、坡陡、谷深

②(地震多发,断裂发育导致)地表多疏松堆积物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洪水条件(强降水、溃坝、冰雪融水)

人为:①破坏植被

②破坏地表

③开矿等人类活动

2、危害:①掩埋村镇

②冲毁建筑物与道路、矿山等

③阻塞河道

3、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②人类活动避开泥石流多发区

③植树造林(生物措施)

④建设护坡林、堤坝,进行截流(工程措施)、建立隔离坝避免泥石流冲入村庄和耕地。

三、滑坡

1、成因:①岩石破碎;②山区地势起伏大,岩体、土体不稳定,有滑动面;③植被覆盖差;④降水、地震、人类活动加剧滑坡发生

2、措施:①建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

②工程措施:护坡、加固岩体、消除地表水地下水危害

③人类活动避开滑坡带(如修路)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四、沙尘暴

1、我国发生时间:多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多。

2、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地面干燥多沙质沉积物;多大风;植被稀少,地面径流少。

人为原因:人类过度农垦、放牧、樵采等造成土地沙化,部分工程建设等破坏地表,地表裸露等。

3、分布: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沙漠广布、地表裸露、植被稀疏)在我国多发生在华北、西北、东北地区。

4、冷锋对沙尘暴的影响:冷锋风力大,吹扬沙尘,并使沙尘随锋面移动

5、危害:破坏草原,加速荒漠化,大气能见度降低,污染环境,造成呼吸道疾病多发。

五、台风(热带气旋)

1、夏秋季节,形成于热带副热带海区。

(我国多发于东南沿海、由东南到西北灾害程度减小、登陆后受摩擦力影响风力减弱)

2、台风的路径:北半球先向西北碰到陆地,折向东北,南半球先向西南碰到陆地,折向东南。影响路径的因素:盛行风的吹拂、陆地轮廓的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3、结构:分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

天气特点:狂风、暴雨

4、影响:危害:①导致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

②造成海难,影响生产

作用: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伏旱与水荒,降温消暑。

5、台风周围区域某一地点风向判断:例:于西太平洋洋面的台风,当中心移入南海,位于20°N,118°E时,广东沿海地区主要吹

(C)

A.北风

B.西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解析:低压中心,广东延海的风向指向台风中心,由于地转偏向力影响因此吹东北风

6、措施:①加强监测及时预报;②制定应急救灾预案

③做好灾前物资准备等工作

六、寒潮(冷锋)

1、成因:北极地区因太阳辐射弱,地面大气获得热量少,冷空气堆积,在大气环流作用下大规模南下

2、时间与季节:9月——次年5月,主要在深秋到初春

北方:春秋危害大

南方:冬季危害大,总体春秋危害大。

3、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

东西走向:

北坡:南下冷空气受到阻挡,在山前堆积,加剧冻害;

南坡:冷空气受到山脉阻挡(如大巴山、四川盆地),势力减弱,灾情小。

南北走向:成为冷空气通道,易使冷空气南下侵袭低纬度地区

4、危害:北方:大风、降温、降雪、霜冻(春秋)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5、措施:①加强监测及时预报

②人员、牲畜做好防冻准备

③农作物覆盖地膜(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

④设立大棚温室(减少地面辐射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或风障

⑤给农作物灌水(水的比热容大,降温速度慢)

冻雨

1、成因:有冰水混合物组成,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2、危害:影响交通运输,交通事故增多;危害农业生产,会冻伤或冻死农作物、果树等;影响通信和电力输送,冻雨积累后能压断电线和通信线路,使电讯和输电中断。

3、预防措施:加强气象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范意识;对农作物和果树采取相应的防冻保护措施;减少外出,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及时清除路面和通信、输电线路上的结冰;机动车辆安装防滑设施,减速慢行;

七、旱灾

1、分布:东部季风区严重

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③生产生活耗水量大,需求大

2、华北春旱的原因:

①雨季尚未到达,降水少②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③正值春耕,农作物返青需水量大④河流、湖泊等径流量少,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差⑤城市人口密集,工农业需水量大

江淮:伏旱(受副高控制,下沉气流,降水少,气候干燥)

西南、华南:冬春连旱(降水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渗漏严重)

3、危害:①农作物的质量、产量下降,②影响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生活供水;③危害生态环境,引发灾害,如蝗灾

4、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工农业生产生活节约用水;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业推广喷灌、滴灌;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培育和推广耐旱作物。

八、洪涝灾害

1、我国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的东部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东部季风区,总趋势: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我国洪涝灾害季节与成因:夏秋季节(5—9月):

3、我国东部季风区主要河流流域洪涝灾害的原因:

①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如梅雨),降水集中,季风强弱变化大(副高强:南涝北旱;副高弱:北旱南涝);台风影响。

②水系特点:A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如淮河);B水系支流多(海河:扇形水系

长江:树枝状水系;主支流同时入汛,加剧洪涝);C河道弯曲(如荆江河段),汇水集中,排水困难,行洪不畅

③地形:河流上游地形坡度大,水流急;下游地处平原,地势低洼,水流不畅,排洪难。

④人为原因:滥砍乱伐,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降低,;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

4、防洪措施:加强监测及预报;河流上游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河流上游修水库;下游加固河堤;疏通河道;裁弯取直;开挖新的入海河道;建立分蓄洪区;退田还湖;制定应急救灾预案。

九、赤潮

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而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1、形成条件:①相对封闭的海湾,风浪小

②水温较高,利于赤潮生物的生长③生产、生活排放含氮、磷的污水,造成海洋水体富营养化

2、防御措施:

控制海水的富营养化;减缓海水养殖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侵入;大力发展赤潮监测技术,运用卫星遥感技术防止赤潮灾害的发生;加强公众教育

十、风暴潮和海啸

分为热带风暴潮(热带气旋)和温带风暴潮(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和火山喷发造成的海面异常升降的现象。

措施:

工程措施:加固堤坝、建筑工程等措施

生物措施:营建沿海防护林体系

技术措施:在沿海地区修建风暴潮观测站,加强监测预报

管理措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制定应急预案。

十一、川黔滇地质灾害群的原因:

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地震频发2、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多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3、高山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气候干湿季分明,湿季多暴雨;

4、人类对植被的破环

十二、防止滑坡的措施:

1、对岩体土体进行改造,加固和稳定

2、区域内建立良好的输排水工程

3、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4、加强监测预警等

十三、濒江濒湖农业区防洪的措施

1、完善抗洪排涝农田水利系统

2、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3、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

4、退田还湖等

十四、冬季大雪覆盖农作物的好处

1增加土壤的墒情2对农作物起到保温作用3低温X灭害虫

十五、寒潮发生时某地降温快且幅度大的可能原因(思考)

十六、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的危害(课本内容)

十七、什么样的地标环境容易导致或者加剧干旱?(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 篇7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空间,是太阳系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很多年来人们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地球上的物质及物理现象等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而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现。这些关于地球研究方面的科学包括像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以及其他有关的学科等,对这些信息加以合理的运用,可以为人类不断向前发展造福。地球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的巨大星体,它的结构和物理成分非常复杂,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双手和智慧,保护好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之上,不断地开发和探索行之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对减轻灾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像资源开发、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及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问题。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不断发展与环境的利用是分不开的。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口急剧膨胀,许多城市不同程度上出现了资源应用紧张、生存空间拥挤、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居住条件带来很大影响,也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如何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这其中包括像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质变化,水、石油、煤炭、金属矿物质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均衡和地质结构的合理变化,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不断研究,为我们长期生存、发展和不断提高居住质量提供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自然界与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目标。

2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涵盖了空间科学、地球科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它研究关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相关的方法所组成,用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2],通过灾害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自然灾害的外在特征、成因及内在规律、危害性、一般对策等[3]。让学生们了解到各种灾害的危害性,形成防灾减灾意识。形成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意识,学生们就会懂得面对灾害的时候要做什么、该怎样做、怎么做会更好。

将地理信息系统结合灾害教育,可使学生在感受到各种灾害无穷破坏力的同时,了解灾害的类型、特征、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并学到一些避免灾害的常识,当不幸遇到灾害突发时,能够沉着冷静地处理。通过学习,认识到灾害发生的日趋严重性与人类不合理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4]。

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防灾减灾是人类持之以恒的重要任务。地理信息系统具有丰富的地图表现形式[5],可以提供接近现实世界的各种灾害的学习场景,学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减轻自然灾害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了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的教学环境[6]。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信息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学生掌握灾害知识是有效的途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掌握各种灾害知识的基础上,灾害教育要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及思维方式的培养,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种灾害信息,并能将信息分析与应用。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灾害教学是一种逻辑性、实践性都较强的认知过程,与解决灾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目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相当迅速,已经成为很多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进行系统的研究,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灾害教育实践当中,不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新思路与新技术,使之成为环境发展的推动力。本研究将探讨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方面的问题,使大家能对相关问题引起关注,并引导大家增强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应用的深入研究,促进该领域的不断发展,从而为防止灾害、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问题贡献一定力量。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灾害教育,应用

参考文献

[1]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文娟.中学地理灾害意识教育浅析[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增刊):91—93.

[4]秦志英,龙良碧.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新内容——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和旅游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4(2):84—87.

[5]张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灾害伦理教育 篇8

[关键词]地理教学自然灾害灾害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0011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干旱、雪灾等灾害时有发生。每次灾害的发生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灾害是人类无法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它使人类诸多道德矛盾在瞬间交织爆发,也使得人类的灾害伦理研究在不断发展前进。

一、灾害伦理教育的意义、目的

灾害伦理是自然灾害科学和伦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以灾害中涉及的伦理问题为对象,明确人在防灾减灾活动中应当担负的责任和采取的行为,以减轻灾害损失为目的的价值观、伦理观。人们获得防灾减灾及灾后自救、互救的知识及意识主要来源于灾害伦理教育。

最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灾害种类增多、频率增高,灾害的损失、伤亡人数也有相应的增大。2013年黑龙江、浙江等地的洪水灾害以及2014年8月云南鲁甸爆发的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发生这些灾害跟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分不开的,而人们对灾害的认识不够、防灾减灾及灾后救灾的知识掌握得不够也是导致伤亡人数及损失增多的原因之一。应该让学生从小知道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要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因此灾害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灾害伦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们防灾减灾及灾后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害伦理教育可以指导人们在灾前、灾中、灾后怎么处理一些问题。比如灾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灾难之后应该先救谁,以及在灾后我们是否还要关注灾区、灾民。然而通过跟身边的中学生交流,笔者发现他们防灾减灾知识、意识及能力都相当薄弱,急需要加强。

二、灾害伦理教育的现状

目前,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的框架体系并不是完整的,它只包括灾害知识和防灾减灾技能两部分,作为防灾减灾行动指南的灾害伦理教育却严重缺失。

1.课标、教材相关内容缺失

地理学科没有对灾害伦理学部分的标准进行完善,这部分学习内容标准和评价机制都无法在考试和学习中进行体现,所以也就没法对课程标准进行设置。

地理教学中的灾害伦理教育引入课堂尚属初期,所以不仅仅是教师对这部分教学不重视,学生对此的学习也没有一定的连贯性,其接触到的都只是来源于新闻和道听途说的先验观点,缺乏系统性。而且目前地理学科的标准教材中关于这部分内容也是欠缺的,在对地震进行描述的时候,往往也没有深入透彻的讲述,没有将灾难放入伦理学的范畴中去建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缺失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会产生困难。

2.课堂教育缺乏灵活性

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中灾害伦理教育的执行者。关于灾害发生后的知识,除了对于地质地理环境方面的一些认知,教育学生如何来了解世界地理环境以外,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灾难中学会生存下来,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目前来看,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在地理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优秀,但是在伦理教育方面却不够,也就是说在人文上的素质还有待提高。

高中教师、学生受到的升学(高考)压力都较大,往往感到课时不足。为了提高升学率,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要考试的内容,而灾害伦理教育并不是考试内容的重点,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比较单一,且都是跟考试相关的内容,而不是给学生讲述一些灾害发生以后的救援措施,以及灾害中求生存的一些基本知识。

三、灾害伦理教育的措施

1.加强教师灾害伦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想做好灾害伦理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样学生才会尊敬他、信任他。其次,教师还应该有一定的人格魅力,通过自身的一些行为举措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去感染学生,带给学生正能量。在生活中的实际教学有时候比课堂教学更加有影响力。地理教学的内容决定了地理教师是灾害伦理教育的关键人物。再次,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学生喜欢新事物,也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新的教学知识、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形象生动,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断提高课堂教育的灵活性

灾害地理 篇9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小论文:防止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其实,有些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地震发生前,会有些预兆。比如马等牲畜会挣脱缰绳,并疯狂地往外跑;正在冬眠的蛇会涌出洞外;蜜蜂会惊飞、逃窜;狗会狂吠,还有一些家畜会出圈,到处窜跑;老鼠成群结队搬家……这些预兆可以让人们提前知道将发生地震,如果发现这些动物有这些反常现象,须先辨别真假,再向地震局报告,以防在先,及早撤离。地震发生了并不是就必死无疑,其实,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例如:地震了,你被压在废墟的底下,这时候,你不要盲目乱动,要冷静,先把手抽出来,慢慢地挪动废墟,先保持呼吸顺畅,再想办法呼吸,喊人员来救你。如果发生地震时你在家里,必须马上钻到坚硬、并且没有倒塌的小房间中躲避,以免砸伤。还有,要贴着坚固的墙壁或在门口蹲着,在房子倒塌后,再求生,要避免被弄伤。如果在野外,一定要避开陡崖,防止掉下山。还有要预防山体滑坡,以免滑下去。如果在学校,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躲到课桌下,注意保护头部,如果在上体育课,要避免高大的建筑物,不要被砸伤。如果在电影院,要躲在观看椅底下避震,要避开挂在天花板上的灯、空调的悬挂物,用东西保护头部,听从指挥人员指挥撤离现场。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避开玻璃柜,避开货物、广告牌、灯等物品。如果在公共汽车内,要躲在椅子底下或蹲下,要稳住重心,扶好扶手。

其他自然灾害不像地震一样不可避免,有时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因为人们的工厂排放出的废气,(硫化物)飘到空中,一下雨,便和雨一起下来,就成了酸雨。酸雨会导致湖水变酸,鱼虾类死亡;森林渐渐衰老;农田变贫瘠;一旦滴到文物古迹,珍贵字画上,马上会被腐蚀烂……可见,酸雨对人们的危害有多大!

温室效应就是指大气层中有气体吸收红外线,导致气温升高的一种效应。它的危害也不小,会导致很多人丧失生命,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子。温室效应会使人得哮喘病等肺病,还会引发许多疾病,如脑炎、高烧。并会造成干旱、洪水,粮食减少,许许多多地方财物损失重大。

还有许多自然灾害,其中有许多是人类自己的“杰作”。所以,我们要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要自己害了自己。不止自然灾害,还有人造灾害。如火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都是人类自己砍伐树木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倡议大家做好以下几点:

1、保护森林,种植树木,保护水土。

2、工厂不要排放太多废气,多用取之不尽的太阳能。

3、要保护臭氧层,汽车不要排放废气。

4、小心用火,不乱丢烟头。

5、要多学防震、防灾方面的知识,有防范意识。

6、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灾害地理 篇10

A组 基础题组

1.(2015·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阶段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7月18~19日,台风“威马逊”袭击北部湾经济区,使北部湾经济遭受重创。下图为台风“威马逊”移动路径示意图。

(1)分析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风向及风速的变化。(2)有专家认为近年“风暴变强”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试分析这种论点的合理性。解析 第(1)题,台风就是气旋,在北半球其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结合图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图,从①地到③地的移动期间,②地从台风中心的西部转到台风中心的东部,经历了台风过境。第(2)题,考查台风的形成和洋面温度的关系,只有温度较高的洋面才会有强烈的气流上升运动,全球变暖会使海水温度升高,促进台风的生成。

答案(1)台风“威马逊”从①地到②地的移动过程中,②地盛行偏北风,风速逐渐加大;台风眼控制②地时,②地出现短暂的无风、晴朗天气;台风“威马逊”从②地到③地的移动过程中,②地盛行偏南风,风速逐渐减小。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为台风的产生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台风从洋面上吸收的热量增多,强度就会加强。

2.(2015·广东四市高三联考)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形成的湖泊。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27.1°N,103.3°E)发生6.5级地震后,下图为牛栏江堰塞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说出鲁甸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牛栏江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 地质灾害类型一般包括地震、崩塌、滑坡或泥石流,而本题是要求叙述其相关的灾害,所以答崩塌、滑坡或泥石流。堰塞湖形成与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表物质滑落、降水等有关。

答案 类型:崩塌、滑坡或泥石流。自然原因: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3.(2015·河北邯郸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19日,美国东部遭遇致命暴风雪天气袭击,在纽约州已经导致至少7人死亡,五大湖地区降雪量达到5英尺(约合1.5米)。而美国气象部门称,当地可能还将迎来新一轮降雪。暴雪和低温席卷了全美50州,连夏威夷都结冰了。低温创造了全美38年来的最低记录。

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解析 本题从气候、地形、大气环流等方面来分析美国暴风雪的成因。即11月中下旬,美国北部高纬冷空气势力强,南下与大洋暖湿气流相遇,降雪多;大气环流异常;北美无东西向山脉阻挡,风雪面积广,降温剧烈。应对措施:暴风雪对交通影响最大,因此应该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答案 原因:高纬冷空气势力强,南下与大洋暖湿气流相遇,降雪多;大气环流异常;北美无东西向山脉阻挡,风雪面积广,降温剧烈。工作:做好道路融雪融冰、交通疏导工作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4.(2014·河南开封二模)读图,列举A国山区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及其灾害链,并分析其多发的原因。

解析 图示国家为菲律宾,地形起伏大,位于板块交界处,又接近台风源地,因而容易遭受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

答案 台风-暴雨-泥石流、滑坡。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易诱发泥石流、滑坡。

地震-泥石流、滑坡。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山地降水丰富。台风-暴雨-洪涝(山洪)。接近台风源地(常处于台风移动路径上),台风影响大;台风暴雨在山地形成洪峰的速度快。

5.(2014·陕西西安联考)下图为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达到各警戒级别比例逐月分布图,其中红色、橙色和黄色代表超过当地警戒水位由高到低变化。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归纳浙江省风暴潮高潮位超警戒潮位的时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浙江6~10月份遭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尤其是8、9月还出现了红色预警。这主要是夏、秋季节该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同时台风频发,因而受风暴潮灾害影响显著。

答案 风暴潮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其中8、9月份最多。

原因:夏、秋季节该地盛行东南风,台风等热带气旋频发,加剧风暴潮的危害。

B组 能力提升

1.(2015·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下图为中国某年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

分析图中阴影地区灾害损失率较高的原因。

解析 评价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从灾害本身和受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受灾人口、防灾能力、防灾意识等方面综合分析,图示区域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防灾减灾意识不强。

答案 原因:该地区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农业产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抗灾能力弱;防灾减灾意识不强。(任答五点即可)2.(2015·辽宁大连高三考试)初春气温逐渐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灯。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 500~1 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 000米,平原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 000米。山地1 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解析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坡度较陡,地形起伏大;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公路北侧等高线密集,山高、坡度陡而且坡长,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由材料可知土层深厚,该区域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土壤含水量大;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来年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汇水量大。

答案(公路北侧)山高(坡度大,高差数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长,且土层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护);冬季气温低于0℃,土层冻结,有积雪;初春升温快,冻土层和积雪快速融化。

3.(2014·河南郑州二模)东北地区有连片多年冻土分布,河流发育,近年来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危害越来越大。下图是东北地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解析 该区域纬度较高,冻融作用显著,土层松脆,地势起伏大,山麓地区洪积物多,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春季融雪、夏季暴雨提供了动力来源,泥石流多发。答案 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河流发育,山麓冲积扇洪积物较多,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春汛致使山坡下滑、坍塌;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多暴雨);河网密布,汇流速度较快,易形成洪水。4.(2014·河南十所名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随着陕西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大雪以及降雪天气给陕西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下图示意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

描述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特点,并为陕西交通运输应对暴雪提出可行措施。

解析 特点的描述要注意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出现的位置等角度分析。加强预报、减少出行、加强路段的管理等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 特点:全省暴雪频率呈明显的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全省暴雪频率南部差异大,北部差异小。宝鸡北部和榆林最低,商洛、安康、汉中的东南部最高。

措施:了解降雪出现频率,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在中雪以上降雪天气尽量减少出行并注意交通安全;交通管理机构加强雪天监测,适时封闭高速公路,以减少降雪带来的交通事故和财产损失。

5.(2014·吉林长春三模)森林火灾位居破坏森林的三大自然灾害(火灾、病害、虫害)之首,它不仅给人类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图1是我国北方某地区2013年森林火灾频次统计图,图2是某地区火灾发生时的资料图。气象与森林火灾的关系非常密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判断在火灾发生后,及时获得图2中影像资料的技术与传统监测手段相比有何优点。(2)依据材料,从气象因素分析我国北方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和原因。

解析 从资料图中可以判断出获取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它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是获取信息的速度、数量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北方的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影响火灾多发的气象要素主要从气温、降水、大风等主要方面来分析。

答案(1)遥感(RS)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的特点。

(2)春季。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偏高;春季降水少,气候干旱;大风多。

考查角度一 水文灾害

1.图示区域时常发生季节性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洪峰消退。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该区域季节性洪水“一日一峰”的形成原因。(2)简述季节性洪水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危害。

解析 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冰雪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小。春季洪水会淹没农田,影响作物播种;夏季洪水会导致作物减产。答案(1)白天气温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积雪、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2)洪水冲刷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春季大量洪水淹没农田,影响农作物播种;夏季正值作物生长期,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导致减产。考查角度二 地质灾害

2.2015年4月25日,北京时间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为尼泊尔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由于目前正处于春季登山季,大批徒步者和登山者正在山区,尼泊尔地震引发珠峰发生雪崩。截至5月6日,此次地震已造成7 566人死亡,14 500余人受伤。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哪些?

(2)分析此次地震靠造成的损失严重的原因?简述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解析 第(1)题,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易引发雪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同时地震导致医院等基础设施破坏,可能引发疫病,电线拉断或油气管道破裂,可能引发火灾,水库大坝裂缝,可能导致水灾等。第(2)题,此次地震震级高、震源浅,破坏力大,事发区人口密集,房屋抗震能力差,因此损失严重。防御地震灾害的措施有加强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地震灾害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设置应急疏散通道;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抗震救灾规划。答案(1)雪崩、滑坡、泥石流、疫病、火灾、水灾等(任答4点即可)(2)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容易发生地震,加之本次地震震级高,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大,事发人口密集区,当地房屋抗震性普遍较差,导致人员死伤严重 加强地震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地震灾害的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设置应急疏散通道;设立灾害应急预案,制定抗震救灾规划。(任答3点即可)考查角度三 气象灾害

3.2015年1月11日17时28分,云南普洱特勤中队接到指挥中心调度命令称:思茅区南坪镇曼连山一养殖场因为突然降冰雹,导致鸡棚大顶坍塌。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省冰雹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雹灾主要发生在3至9月,其中集中于5至8月,6月最多,其他月份无雹灾,雹灾在时间上年内分布不均匀。结合该省所处在东南沿海可知,此季节冷暖气流在此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冷凝形成冰雹灾害;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在迅速上升过程中,水汽易冷凝形成冰雹天气。第(2)题,冰雹灾害能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等。减轻冰雹灾害,主要是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答案(1)年内分布不均匀(雹灾发生在3到9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至8月;6月最多。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

上一篇:老员工调查问卷下一篇:七夕节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