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精选8篇)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篇1

在语文学习上,最让学生头疼的莫过于写作文了,许多学生都怕写作文。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罗罗唆唆写一大堆废话,或者是文不对题,南辕北辙。虽然现在指导写作的文章有不少,但是他们看了也是不得要领。归根到底,就是这些文章谈的都是一鳞半爪,学生今天读一篇应该这样写作文的文章,明天又读一篇应该那样写作文的文章,很难融会贯通。如果掌握了中学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就能对作文的结构有个大概的了解,知道写作文应该从哪里下手,怎样去写,目的也就能达到了。

那么作文应该怎样写呢?

第一步,确立中心思想。

什么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作者写作的动机,也是作者在写作时对写作对象所持有的感情:是爱还是恨,是赞成还是反对等等。

任何人都是有感情的,有了感情就想抒发出来,而写作完全就是为了抒发感情,因为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就写起文章来,都是受到了刺激或者有了某种感受某种想法才开始动笔的。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就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的高度热爱和赞扬之情。

中心思想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文中的一切都要为它服务。文章如果少了它,就等于人没有灵魂,就等于一串珠子断了线,作者写这篇文章就等于白写,这就是中心思想的重要之处,因此,文章不能没有中心思想,当然,除了某些应用文之外。所以,中心思想的确立是最重要的,应该放在写作的第一步。只有确立了中心思想后,才能进行下面的工作。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确立中心思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作家倒是比较自由,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有某种感情就可以写,没有就可以不写,所以他们在动手写作时,素材早已积累很多了,感情也已酝酿很久了。而我们都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困难相对就大多了。因为我们拿到题目后,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感情要现培养,材料要现抓,短时间内要完成这些工作谈何容易?而如果没有充足的素材有力的素材,哪有强烈的思想感情?没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那些本来就持有与题目要求相反态度的学生,要想写好,就更困难了,因为他们尽要说违心话,要现造假素材。可见,平时多积累各方面的素材是多么重要。

对于命题作文,还有一个很困难的事,就是有些学生对中心思想不能把握准,还有的干脆就不知道去确立中心思想,这个困难如何解决呢?关键是要好好分析题目。

对于给定的题目,可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已经指定了明确的中心思想;一类没有指定,必须自己确立。

对于第一类,正确地把握住所给定的中心思想是关键。在这类题目中,修饰词往往很重要,不能忽视。例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这个题目,重点应该放在“有趣”上,“有趣”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以这次活动有什么趣,作者必须重点写。除了修饰词之外,中心词在有些题目中,也得非弄清楚不可。例如,《我爱小花猫》和《可爱的小花猫》这两个题目,虽然都有一个“爱”字,两个题目乍一看差不多,但是中心思想不一样。第一个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我”,中心思想应该是“我爱”,重点应该写我是怎样爱小花猫的,例如怎样逗它玩,怎样给它洗澡,怎样给它治病,小花猫的可爱之处应该略写。而第二个

题目的主要对象应该是小花猫,中心思想应该是小花猫的可爱,重点应该写小花猫是怎样的可爱,例如长相漂亮,动作好玩,忠于职守。

对于第二类题目,先确立中心思想是关键。这类题目往往只给出写作对象,没给出明确的中心思想,所以,拿到这类题目后,首先应该确立中心思想。例如,《记一堂语文课》就属于这类题目。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一堂语文课,写作对象给我们了,可是没有给定中心思想,这就要自己确立。你对这堂语文课是喜欢的,还是厌恶的;它是有趣的,还是有教育意义的,使你受益非浅,还是很糟糕的,这就要靠自己先确立,然后才能动笔。但是,有些同学一看到题目,丝毫都不假思索,根本就不知道确立中心思想,立即写起来。从老师一进教室写起,一直写到下课,其间写到老师讲课是多么吃力,多么详细;学生听课和做练习是多么认真,多么刻苦。当中还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能做到前后呼应,点面结合,详略搭配,乍一看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而其实呢,它只能算是流水帐,因为它没有中心思想。要知道,这堂课,既然值得你记,多长时间一直念念不忘,肯定有它的特殊之处,要么很幽默风趣,要么很有教育意义,使你受到很大教育,要么很糟糕等等,写作时,应该围绕其中一方面来写才行。但是,上面同学所写的那篇作文,让人看起来却仅仅是千堂课万堂课中极普通的一堂课,根本不值得一提。然而,如果把这样的文章放在小学作文里去,就能算是好文章了,因为小学作文不要求有中心思想,只要会简单的描写和叙述就可以了。

第二步,选材。

确定了中心思想之后,就要想方设法选择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不是无中生有,这就是选材。选材其实也是酝酿思想感情很好的方法,因为通过选材,你的某种感情可以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甚至由那一方(例如反对方)转到这一方(例如支持方)。

要选择哪些材料呢?这当然要根据中心思想来决定。不管是写景的、状物的,还是说理的、叙事的,只要对中心思想有支持作用就能选,没有这个作用就不能选。例如说,写一篇《我的学校》,应该选哪些材料呢?写学校,无非是从环境、人物及发生过的有影响有意义的事件等几方面来着手。然而,环境、人物及事件等都有好有坏,究竟是选好的,还是选坏的?这就要看你对学校的态度了。如果你喜欢这学校,那么你必须净拣好的,让你自豪的来写。如写校园是多么整洁美丽、教学设备是多么先进、老师是多么和蔼、同学们是多么团结、某年曾发生过一件什么样的好事。如果你厌恶这学校,那么你就尽力施展你败坏的本领好了,可以写校舍破败不堪、厕所里蝇蛆成团、老师蛮横无理,同学们勾心斗角、某年曾出过一件什么样的丑闻等,写这么多还不能让你解恨吗?再拿鲁迅的小说《故乡》来作个例子。《故乡》写于20年代初,中心思想(也就是写作目的)是抨击当时的黑暗统治,所以在这篇小说里,作者通篇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故乡二十年来由可爱到可憎的巨大变化,让人一看,自然而然就对当时的黑暗统治痛恨入骨,唤醒人民去摆脱黑暗,“适彼乐土”。在描写二十年前的故乡时,作者选择了自己富裕的家境、月下西瓜地的美景、难忘趣事、活波可爱的少年闰土、漂亮的青年杨二嫂等材料;在描写二十年后的故乡时,则选择了自己破落的家境、枯草破屋、可怜愚昧的青年闰土、丑陋贪婪的中年杨二嫂等材料。

这两个例子说明,选材一定要根据中心思想来选,中心思想一旦确定,就要选择各方面的材料来为它服务,而且应尽量从多方面来选择。但是,这不等于说材料选得越多就越好。这就牵扯到了选材要遵守的另一个原则:同一方面的材料应精练,应有代表性,忌重复。

有时候,关于某方面的材料可能有很多,是不是都选呢?例如,在写《我的学校》时,在人物方面,有很多优秀老师,是不是每个都写?没有必要,一是因为文章的篇幅有限;二是因为选多了就等于叠床架屋,实在没意义。所以,只要把其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最能突出写作对象特色的选出来就可以了。例如,要写《我的学校》这篇作文,学校里有三个池塘,都很美丽,是不是要把这三个池塘一个个都描写一遍呢?这就显得太罗嗦了,让读者感到厌烦,因为这毕竟不是画地图,也不是写说明文。所以,只要拣其中最美丽的一个或最有我的学校特色的,其它学校都没有的一个描写一番就足够了,或者把三个池塘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上写也可以。再例如,要表现某人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虽然他一生中做过很多好事,但是只要选择几个典型的即可。《故乡》在人物方面的刻画上,在正面描写上也只选择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做代表。

第三步,编排顺序。

珠子往线上穿,要一个一个地来,同样,材料运用到文章中去,也要分个长幼尊卑。但是,刚选择好的材料,通常是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是不能直接搬到文章中去的,必须对它们进行整理,即给它们分类、编排顺序等,其中编排顺序最重要。

一篇文章,如果顺序安排得适当,就不显得凌乱,最起码让人容易看懂。如果顺序不当,那简直就成一团糟了,让人摸不着头脑。什么样的顺序才算适当呢?记叙文一般以时间或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如《雨中登泰山》就是以空间的连续变化为顺序的。说明文一般以物体的自然构造为顺序,比如从外到内,从上到下。论说文一般是按照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的顺序。

写作文除了要讲究顺序之外,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就是“过渡”。当从一类材料写到另一类材料时,为了使读者不感到突然,能弄明白两类材料之间的联系,中间通常要用“过渡”把它们衔接起来,这就好比电焊。过渡自然的文章,可以让人读起来一气到底,觉不出有丝毫的断点和接痕,就象摸一根滑溜溜的无缝钢管一样舒服;而过渡不好的文章,感觉上就象摸一根竹竿,疙疙瘩瘩的,让人难受,有时甚至不能让人理解。例如,在《雨中登泰山》里,当作者写到抵达“岱宗坊”时,接着写到“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这句话就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它把“虬在湾”和“岱宗坊”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作者的游览路线,即使从来没到过泰山的人,也能从只看出泰山的风景结构。如果把这句话去掉,味道就变了,给人的感觉就象作者会“云里翻”,一个跟头从岱宗坊翻到虬在湾,究竟岱宗坊和虬在湾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读者就弄不清楚了。

上面说的是关于写作的几个基本步骤,如果我们能严格地按照这几步来练习,定能收到很大的效果。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篇2

教育部在多年以前在全国高等学校就开始推行素质拓展,实际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实施此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未能与本校实际情况结合,更多的是将学生的素质拓展工作流于表面形式,作为一项为学校撑面子的事情来做,根本就没有沉下心来制定一套适合本校办学特色的培养体系。

1.高职学校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方案

部分学校在工作中认为本科院校的素质培养模式、评价方式比较成熟,采用拿来主义,全部借鉴。然而本科学生与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基本素质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单从录取方式和分数上看,本科学校就比高职院院校高出200-300分左右,所以在工作中高职院校在实施素质拓展工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对事务的接受能力。

2.学校本身不重视

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的重视和认可程度不够,未能把素质拓展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日程,与理论教学工作一并开展。高职院校应把素质拓展工作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和主要途径来抓,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纳入到学生教育教学整体运作的格局中,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3.素质评价体系不畅

如果一个学生的素质拓展计划的成果最终要以素质拓展成绩单来体现,素质评价的体系要科学合理,评价主体不能只是学校,应引入用人企业的评价,素质认定过程不能只是学生处、团委、各系、教务处必须参与其中。

二、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方法

1.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法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的一般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高职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要从科学常识抓起,高职院校要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内容。一种方式是以开设选修课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普及。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科学素养也提升了。另外一种方式可以以开展科学常识的竞赛活动,以此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学生不知道的奥秘有很多。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认识对象,涉及到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等诸多科学知识领域。高职院校通过选修课或开展相关活动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的事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必须掌握一些自然变化的规律。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培养学生辨证唯物的世界观。教育学生用辨证的观点看世界,教育学生相信科学破除迷信。提供必要的机会,引导学生做一些科技服务的工作,如科技三下乡活动,或者在校园为同学修手机、电脑、为教师装电脑系统等活动。

2.重视学生基本礼仪礼貌素养的养成

现阶段高职学生中农村学生较多,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这些学生中不懂的基本礼仪礼貌的学生较普遍,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基本礼仪礼貌的培养,让学生在学校时就能自觉学习和接受一些基本的礼仪教育,并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意识到一个人礼仪修养水平的高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基本的礼仪不仅一方面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更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气质、良好的教养与风度。高职院校大学生通过礼仪的学习自身的道德修养可以起到一个升华作用,自身的文明程度可以起到一个提高,最终能展现给大家的必是一个具有优雅风度和良好形象的人。一个有着良好修养的人,不管他是在学习上、工作上和生活中,大家都会尊重和赞扬他,并且他也能够给让同事、朋友、家人心情愉悦。众所周知人的自觉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必定是要在一定的规范中养成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学生应各司其责,教师必须肩负起育人的作用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也必须认真听从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精心指导与培养下逐渐走向成熟。学生在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下和学校良好的环境的影响下,礼仪教育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经过一定的礼仪教育和培训,可以树立起最基本的礼仪标准,基本的礼仪标准为学生的自我修养的内因创造了条件。高职院校应想出一些办法引导学生多看书籍、如举办一些读书节的活动,或开展一些读书比赛活动,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艺术作品,使他们能博闻多识。高职院校应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最终把学生引导到能积极参加各种社交实践活动来,以此达到让学生逐步提高礼仪修养。现代社会人际交往非常广泛,每一个人不能只从理论上弄清礼仪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运用。换言之,实践是礼仪修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在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培养学生礼仪修养的同时,更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应掌握学到的基本礼貌礼节知识积极地应用到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从细微处着手,以此达到让学生以礼仪的准则来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如在平时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到处乱扔纸屑、不在宿舍大声喧哗,持之以恒的坚持,学生就会逐渐增强文明意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礼仪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李祥国,贺晓春.“三化二融合”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9).

[2]刘传玺,张恩生,朱景星.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模式构建研究[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

[3]刘明远,王彩,风汪芸.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有效性探讨[J].山东文学,2008(4).

[4]肖善香,刘佳萍.适应大学生个性差异的素质发展模式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篇3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呢?下面我就亲历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1 激发发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突破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饶有兴趣地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生积极性,是小学业作文教学的突破口,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2 重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乐于联想,勇于幻想的能力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除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外,我还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留意观察,善于观察,认真思考,乐于联想,勇于幻想,每天要求他们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以及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除此之外,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事前让学生留意观察老鹰捉小鸡的全过程,然后组织学生口述表演的先后顺序,描述整个过程中重点部分,即有趣部分。通过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担想象表演过程中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又如“田忌赛马”的过程,田忌是怎样将劣马匹赛赢国王的优势马匹的。经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其中的奥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适当采用创设情境教学使其犹如身临其境,自然乐趣无穷,兴趣盎然,浮想联翩,幻想也因此而产生。

3 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重视情境教学外,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同的情境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述。语言的表达也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因此,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伴随着语文教学有历史地落到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4 注重实践体验,使感知得以升华,使学生从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知识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没有实践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实践方式。如教学《挑山工》一课,首先让学生感知挑山工的境遇,然后通过亲身实践体验,学着挑山工学生各自挑着要卖的货物到指定的山头或集市去卖,体会挑山工的精神。经过亲自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挑山工步步踩实,不断向上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从而萌生写记事的想法,使知得以升华。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了解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的写作意图,以至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目的和中心思想,如果说兴趣是打开知识的窗户,那么,实践就是获取知识的源泉。

5 教学技能,学会布局谋篇

教学技能,学会布局谋篇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教学学生写作方法:围绕作文内容,确立中心思想,选择相关材料,编写写作提纲,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由于小学生知识的局限,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教会学生仿写的能力。在语文教材中设置了阅读课,阅读与写作是互相渗透的,阅读课的文章都是可供仿写的范文,提供了写作方面的很多范例,而小学生的作文总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延续,巩固和发展。要想提高学生作文的素质,单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富作文教学于阅读教学之中,因此在每一篇课文教学中,教师都要有计划地加强对写作文的指导,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写作文。

6 教会学生积累素材、选择素材、学会组织材料,会学表达

写作文是需要素材的,没有素材,便没有作文可写,素材是作文的基石。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教会学生积累素材、组织素材,并学会表达,学会表过是教学的目的之一。

7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录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与写作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可以阅读中汲取营养,有利于学生从读到写,学习阅读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它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中高年级的阅读文章具有结构清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用词准确,语方流畅,叙事生动、形象具体,布局合理等特点,在写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一课都注意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认真分析。

8 勤练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写好作文犹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也,既要善于观察,长期积累,又要注意“多练” 、“勤练”。练说,练写,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练说词语,练说句子,练说片段,练说篇章。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日记、周记、读书笔记,都必须长期坚持“勤练”,做到说话语言朴实、真切,语气感人,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段落前后连贯,过渡自然,围绕文章主题,选择突出主题思想的典型材料。勤练从众多的材料中提取最精炼的材料。如练写景的文章,就边城风光而言,我就要求学生从边城众多的自然景物中选取了清水江、翠翠岛、天王庙、马王庙、观音堂、香炉山、连心坝、连心船以及驻军训练场、百家书法园等最能体现边城之美的景物进行写作练习,其效果不错。“修练改”,修改是写作的“深加工”,修改是写作成功极其重要的一环。许多流传千右的中外名句名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来,如我国流传至今的句句中就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中的“绿”字就是诗人经过反复推敲,多次修改后定下来的。当学生作文初稿完成以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读自己的作文,看是否有错别写,词语用得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连贯,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一旦出现错别字、错词、不通顺的语句必须马上修改,如果文章结构不严谨、内容不具体或详略不当,也应从结构上先高速,然后再修改内容,修改修辞。修改要做到反复修改,认真修改,通过修改,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语句通顺连贯、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写好作文除了“勤练”外。还应重视讲评和批改。

9 重视作文讲评和批改是提高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作文讲评分为常规讲评、重点讲评和集体讲评三种方式。

作文讲评是指导作文的升华,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进评可以让学生学会总结写作经验,并从中发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从而在今后的作文中扬长避短,提高写作能力。在作文讲评上,教师应有针对教学实际,把重点放在作文中带有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不要面面俱到。通过讲评让学生提高认识,掌握规律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作文的讲评应做到及时,根据不同类型的作文,教师在常规讲评前出示本次作文训练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写教师的批注认认真真地看几遍,引导学生寻打文章中的优缺点,自我评论。然后根据作文情况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评。教师要选准本次习作中的主要优缺点和不足进行讲评,以帮助学生总结习作经验和教训。在今后的习作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教师还可根据习作训练要求,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印发给大家,并组织讨论,在共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把握得难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本人的习作找出不足加以修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中考作文基本方法 篇4

一种体裁

只写记叙文,好好把记叙文复习好。两个原则

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

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三字要求

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

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四个流程(保住基本分)

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

2、立好中心:至少指导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

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

4、写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

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五项技巧(赢得感情分)

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

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

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

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

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

六个大忌(莫丢冤枉分)

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

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

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

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

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玩呀、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啊……隆重一点,千万别把人写死了,也不能把人写成癌症。

作文训练 那一刻我真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看到花儿绽放,是尝到蜜的甜香。我们都拥有过幸福的一刻,那一刻,我们开心、快乐。

对于一个生活在支离破碎的家庭中的人,像我,幸福则应该是父亲、母亲加我。可是命运总是捉弄人。悲剧开始于2004年,由于父亲长期在外跑车,母亲长期夜班,感情淡化使父亲在外开始了新生活……父亲的极大反常使母亲起了疑心。终于有一天,一根母亲从未见过的长发出现在家中,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从那以后,两个人的矛盾愈加激化,家也永无宁日,我家夹在二人中间,不知如何是好。最终,离婚结束了“战争”。厄运是使我坚强起来,我的爷爷、奶奶和姥爷都尽最大的力量制止这件事的发生,却无济于事,该来的总会来。

我无声无息的忍受着,忍耐使泪水不流下来。我曾向苍天乞怜:“你能不能还我一个普通的家?你为何总戏弄我?”守望幸福,我日夜煎熬着,盼望着幸福的早日到来。

……

一年后,父母终于又走到一起,虽然少不了斗嘴,但是却没有多大的**。父亲有了正当的职业,成了一名保安,母亲则还是老本行——天车工,但有了日夜班之分。

一次我放学回家,刚一进楼道,一股鱼香味很是诱人。也许是哪个邻居家今天吃鱼吧,我不敢奢侈的认为是从我家里飘出来的。当我进了家门,看到父母坐在一起,给我盛好了饭。哇!我最爱吃的水煮鱼还冒着热气呢。看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

那一刻,我真幸福。

那一刻,我很幸福

“知了,知了……”窗外,高大浓密的梧桐树上,知了不知疲倦地聒噪,连太阳公公也听得不耐烦了,发怒了,脸胀得通红通红的,天真的好热啊!

屋内,我无奈的看窗外。怎么办?怎么办?离比赛只有五天了,而我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没背上。看着那密密麻麻的五线谱,特别是那些小音符,像一只只小臭虫,我恨死你们了!看着那架黑得发亮的钢琴,我恨不得把它砸个稀巴烂!

“铃铃铃……”电话铃响了,我不满地接起了电话:“儿子,练多长时间了?晚上我要检查的……”又是妈妈的唠叨,真烦人!我不由得想起了和她吵架的一幕:

“妈妈花了那么大的代价,给你买琴,找老师,你还不肯练……”

“弹钢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班就我一个学琴的,还不是为了你们的面子……”我大声地说。

“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幸福?练琴是最痛苦的事!”我吼叫着。

“啪!”妈妈打了我一个耳光。我哭了:“练琴真的好苦呀!五年了,我不看电视,不打游戏,不和小朋友们玩耍,我还幸福吗?这就是幸福吗?”

“不行,明天开始,每天弹五小时琴。”妈妈愤怒了……

唉!想到这儿,我又坐到钢琴前。“哆唻咪……”单调的琴声又响起来了。当我弹《圆舞曲》,《奏鸣曲》的时候,感觉肖邦亲切地向我走来,莫扎特含笑对我点头。忽然间一股暧流充满我的全身,弹奏的激情涌向指尖,柔美、优雅、高亢、激昂……此刻,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兴奋。

一天,两天,三天……转眼比赛的日子到了。我自信满满地走到舞台中央的钢琴旁,流畅地弹起了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优美的琴声时而像微风拂过水面,时而像山泉叮咚流淌,时而像波涛汹涌澎湃……90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哇!我成功了!

我得了一等奖,还将参加了全国“卡丹萨杯”钢琴总决赛。妈妈激动得一下子抱住了我,老师也微笑地摸着我的头,好朋友们都围上来了……想起这么多天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不禁热泪盈眶。是啊,只有经过艰辛的付出,才能取得成功的喜悦!

那一刻,我很幸福。

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

“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它让无数人重新树立信心,重新站了起来。

许多人都对我说过:“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有老师,有同学,有朋友,有父母……而第一次感受到这句话的力量,是我六岁的时候。小时候,我总喜欢到对门的小周家去玩,他比我大三岁,他给我讲故事,带我玩耍。那一年,我迷上了自行车,可在练习时一次次摔倒,我强忍着一次次爬起来,一周下来,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却进步不大,我灰心极了,对自己默默地说:“再也不学了!”

正在我打“退堂鼓”的时候,小周来了,他拿着一瓶紫药水,细心地帮我在手上、胳膊上、腿上涂紫色的药水,涂完药的我就像个斑点狗。他摸了摸我的头,对我说:“不要灰心,再艰难也要坚持下去,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可是……可是我总摔倒,怕学不会!”我哭着说。“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他拉着我的手说。“那……那我就再试试!”我忍着泪小声说。

在他的鼓励下,我又一次鼓起勇气,继续和自行车练起了“摔跤”,又一次次的摔倒、爬起,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的意地笑了,懂得了不抛弃、不放弃,懂得了“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的意义。

后来,听说周哥哥要去西安读中学了,我站在他家门口,却不敢进去,怕听他说这是真的。他看见了我就叫我进去,我小声问他:“哥哥,你真的要走了吗,不回来了吗?”他低着头没有说话,转身走进屋里,给我拿了很多东西:跳棋,漫画,彩笔,卡片……第二天,他走时,塞给我一张纸,那是用大大的字写的一句话:“相信自己,下一次,你会做的更好!”那一刻,这句话更加深深地写进了我的心里。

在成长的岁月里,还有许多人也给我说:“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这句话,饱含着信任、鼓励和支持,写进了我的心中,让我努力前行。

(2)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采衡量。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作文。

【范文】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晚风轻拂彭湖弯,海浪逐沙滩……夜深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题记

三年前的考场门口,外婆拍拍我的头,从怀里慢慢掏出一个苹果说:“青青,加油!”那一刻,我没掉头,三年后的今天,我手上拿着临走时妈妈塞给我的桃子在考场门口张望,却始终无法找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再为我守侯。

依稀记得,外婆会变戏法,总是能从怀里掏出我想要的东西,芝麻糖,话梅,果冻,而最多的是桃子。

我爱吃桃子,却从未对外婆说过谢谢。(提分点:此句独立成段,催人猛醒。生活中谁没有这样的经历呢?亲人的关心无时不在,我们谁曾对亲人说过谢谢?)

妈妈说过:“青青,外婆从来不舍得吃桃子,都给你吃了,你将来要好好对外婆。”每每于此时,我就跑到外婆跟前说:“外婆,你老了,我养你!”外婆笑了,笑得眼眶里都盈满了泪水。

后来,我上初中,面对更加沉重的学业负担,去外婆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顶多外婆偶尔来我家几趟。但一看见我在做作业,便不忍打扰,就放下桃子走了。

外婆病重时,我正在忙期中考试,当我拿着“考试第一名”的奖状赶回家时,那么多人围着外婆。我手上的奖状顿时掉在地上。妈妈拾起奖状,拉着我的手说:“外婆一直在等你!”我猛地跪在外婆床前,轻声呼唤她。外婆慢慢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东西,那是——一只红艳艳的桃子!

外婆笑了,我却哭了,哭得泪流满面。外婆握住我的手慢慢松开,任凭我的哭声在屋内回荡,却始终没能再看一眼她所舍不得的青青!

今天,我肩负着妈妈的嘱托,爸爸的期望,老师的祝福,还有外婆的守候坐在考场上答卷。我相信我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提分点:造句奇特,含意深远,富有哲理,用于结尾一段既升华主题,又能引起读者共鸣。)不要忽略任何爱,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桃子,因为毕竟有多少爱可以从头在来呢?

学习与借鉴:

1.选材典型。作者以稚嫩的笔触和后悔的心里描写了一个疼爱“我”的外婆形象。文章以三年前考场门口守候着“我”,三年后外婆已不在了引出回忆,外婆送“我”好吃的,她自己却舍不得吃,特别是死前还将吃的留给“我”……这些生活中令人感动的事件在“桃子”这一线索的组织下显得有条不紊。

2.感情真挚。从全文的叙述语言看,朴实无华,简洁明快,老到而又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婆的追忆和怀念,感情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那天,雨一直下

细雨甘霖般打湿了飞檐上的辟邪,水珠沿着黛瓦间沟汇集,没过丛丛瓦上草。小镇里的柏油路经过雨的洗礼,也变得光润了,倒映出街边各色房屋的轮廓。同学们涌出校园,沉寂的小街,顿时热闹起来,仿佛天然的素琴上跳动着音符。

无心赏景,只想赶快搭上客车。回家这段路,我不想和父亲同行。每个周末放学上学,父亲都会骑着他的“宝马”接送我。上个星期,我想问他买个手机,他板着脸狠狠地凶了我一顿,我没有要他送,怄着气冲出家门。今天雨就没有断过,他不会来吧。

“还不快上来!”冷冰冰的声音,是他,扶着一辆伴随他多年的摩托车。车上装着的遮阳伞显然挡不住迎面扑来的雨水,他使劲地眨巴着眼睛,雨水顺着皱纹流到嘴边,样子竟然有几分滑稽。我想笑,忍着低了头,坐上生了锈的后座。

一路颠簸,我们没有一句话,耳旁只剩下“啪啪”的雨声。听雨声落下,看雨珠跳起,恍惚间,又回到童年。小时候,每当下雨,我会冲向雨中的伞下,爬上父亲已弯好的背上。一路上,父亲的大手抓住我不断晃动的腿,我的身体紧贴在父亲宽厚的背上,胳膊搂住父亲的脖子,手里擎着一把雨伞。有时候,我的手酸了,父亲便会用温热的脖子夹住冰凉的伞柄,替我一会儿。父亲的身体随着脚步的节奏一晃一晃的,就像儿时躺过的摇篮。我的心也随着那节奏晃动,晃动着甜蜜,晃动着温馨。就这样,在父亲的背上,我度过了记忆中的那些雨天。就这样,我的路,在父亲脚下延伸;我的天空,在父亲的伞下明媚。后来,家里添置了这辆“宝马”,父亲骑着它接送我,骑着它四处打工赚钱,风里来雨里去。如今,父亲的背已被岁月压得有些弯了,它,也浑身锈迹斑斑。

“风吹得冷吧,你把手放到我口袋里,把我抱紧点……”是为了打破尴尬吧,他开腔了。我犹豫着,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和父亲,争吵早多过亲昵。“还在为上个星期的事生气呀。不是爸爸舍不得,你一个学生,要手机做什么?”“我就这么一说,也不是非要不可……班上同学都有……”“但凡你想要的东西,只要是对你好的,爸爸什么时候亏欠过你?你好好想想,要是真觉得手机对你有帮助,那明天我们就去买一部。”父亲的话让我眼睛一潮,想起他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如细雨无声地滋润着我。我把头紧贴在父亲的背上,把整个身子都靠在父亲的背上。

雨还在下,水珠在遮阳伞上拨拉轻弹,敲出一个个玉石一样的音符,流淌到内心深处,将心花浇灌。

【范文点评】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篇5

数学领域中的知识博大精深,学之不尽。小学生们所学到的只是数学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的东西。因此, 学校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演算例题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 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便显得尤为 重要。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研究数学的许多思想和方法都是逻辑性强、抽象度高,小学生不易理解。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呢?

一、在讲能被2、5、3整除的数时,第一节课先讲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 、6、8的数,都能被2整除。”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接下的第二节课要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这两节课要讲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存在着一段跳跃。因为第一节课学生们注意和观察的是一个 数个位上的数学有什么特征,而第二节课则变成了观察一个数的各位上数的和有什么特征。如果教师按照教材 上的顺序开始就例举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那么,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产生一个疑虑:“一个数的个位上是 0、3、6、9的数是否也能被3整除呢?”因此这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就应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并举出例子 ,得出结论,打消学生们头脑中的这个疑虑。

如:看下面个位是0、3、6、9的两组数。

(附图 {图})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一个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

上述的结论,学生们会很自然接受的,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结论的获得是用了一个数学中很常用的重 要证明方法――举反例的证明方法。这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把这种方法点拨给学生,指出:“要证明一个结论 是不是成立时,只要找出一个实例来说明这个结论不正确即可。”这种方法叫做举反例的证明方法。这样,举 反例的`证明方法就会在学生们的头脑中深深地留下了印象。

二、计算:1/2+1/4+1/8+1/16这道题从形式上看是一道分数连加法的计算题,计算过程 如下:

1/2+1/4+1/8+1/16=8/16+4/16+2/16+1/16=(8+4+2+1) /16=15/16

然而,这道题的本意并不在此,其目的是要寻求一种简便的算法。如(图一),用一正方形表示单位“1 ”,这样,学生们通过观察图形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会得出:

1/2+1/4+1/8+1/16=1-1/16=15/16

至此,本题的目的已经达到,但学生们还没有得到此题的精髓,也就是题中所包含着什么样的规律,体现 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教师还应该给学生们渗透和点拨出来。

实质上,此题是求数列:

1/2,1/4,1/8……1/2[n]……的前几项和问题,其前几项的和是S[,n]=1-1/ 2[n]=(2[n]-1)/2[n]

由于学生没有极限的思想,不理解无穷的概念,因此,字母“n”的意义无法给他们讲解清楚。但教师可 以借助图形的直观性,把上述极限思想渗透给学生。如在上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计算下列几题:

1.计算 1/2+1/4+1/8+1/16+1/32

2.计算 1/2+1/4+1/8+1/16+1/32+1/64

3.计算 1/2+1/4+1/8+1/16+1/32+1/64+1/128

观察图形,使用前面例题的简便算法,学生们会很快算出结果。

1/2+1/4+1/8+1/16+1/32=1-1/32=31/32

1/2+1/4+1/8+1/16+1/32+1/64=1-1/64=63/64

1/2+1/4+1/8+1/16+1/32+1/64+1/128=1-1/128=127/1 28

这时,教师再继续让学生计算1/2+1/4+1/8+1/16+……+1/512

如果学生能很快得出结果是:1-1/512=511/512这就说明了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 了数列的概念。此时教师将前面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归纳,得出结论:如果以分子是1,分母是前一个加数的分 母的2倍的规律,再继续加下去,不论再加什么数,结果总是得:1-最后一个加数。并且其结果总是不超过 1。

上述的结论是极限思想的体现,对此,学生们不会有深刻的理解,但极限理论中无穷的概念已在他们的头 脑中产生了朦胧的定义。这为他们将来学习极限理论,提高抽象思维,奠定了基础。

小学生作文中的文章基本结构 篇6

学习课文,借鉴名家名作的写作特点,让学生知道名家名作中就有自己的影子,就能找到自己写作的足迹。怎样学习借鉴名家名作呢?

我的策略是:第一,亲近题目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第八册有一篇语文天地的开卷有益,文章是《难忘的一句话》,是加拿大作家。我们小学生经常写《难忘的____》或《____的话》,我就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从作文角度读中感悟。第二,学写想象作文。学生的想象很丰富,但写一篇想象作文不会围绕一个中心。第三,从名作中找写作方法。

中学生作文基本方法 篇7

一、提高教师自己的激趣水平

数学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业绩, 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 就必须提高自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水平, 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而教师教学的吸引力, 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 教师自己专业知识的丰富性。

在教学中, 一名好的教师一定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把简单的问题趣味化, 把没趣的数学知识变得妙趣横生。但是要想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 教师自己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 才可能用自己的博学征服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崇拜感, 进而更加愿意主动地学习教师所教的知识, 并且把成为教师一样的有学问的人, 当成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假如一名数学教师, 没有渊博的知识作为后盾, 在课堂上, 不能旁征博引, 而只是简单机械地把问题进行讲解, 没有任何的趣味性, 甚至有可能被学生问倒, 是根本不可能取得学生的信任的, 更不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2. 教师本身的幽默能力。

众所周知, 相声和小品是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够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就是因为这种文艺形式,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观点, 能够激发人们笑的欲望。所以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富有吸引力, 就必须向这些高雅的艺术形式进行学习, 从中汲取自己所没有的幽默能力, 在教学中, 把没有趣味的事情变得有趣, 把枯燥的知识寓于学生喜欢的幽默当中。当然, 幽默并不是低俗, 也不是要教师必须变成喜剧演员、相声演员, 而是从中学习有益于自己教学的幽默成分和幽默方法, 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自己讲课的艺术性、趣味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很久以来, 有很多教师墨守成规, 不懂变迁, 只知道沿用自己多年来已经形成的教学模式, 就像是拉磨的黄牛一样, 只知道围着磨盘去转, 而不去思考有没有更为高效的方法, 有没有更加省力的方法, 甚至几十年如一日, 死搬教条。这样的教师所教的课, 已经成为学生上课打盹的“催眠曲”, 没有任何吸引力。那么应该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制造悬念, 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就是越不想让他知道的事情, 他们却偏偏越想知道。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在教学时故意设定一些悬念, 创设一定的情境, 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愿望, 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拥有极强烈的好奇心, 从而促使学生不得不积极地随着教师的指挥棒, 去努力地探索知识的奥秘。事实证明, 只有在学生有充足的兴趣的前提下, 在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探索和学习过程的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 而且学得快, 记得牢, 理解得深刻, 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然, 教师要想使所设置的悬念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充足的准备, 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状况, 设定出具有一定水平的问题, 否则不但起不到引人生疑、引人生趣的效果, 还可能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 设置问题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首先, 所设置的问题要有趣味性。只有有一定的趣味性, 才可能引起学生的探索兴趣, 这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其次, 所设置的问题要有探索的价值。有许多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 问题过于简单, 使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 根本不用费心去思考探索。还有的设置问题过于复杂, 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 经过几番艰苦的探索, 还是不能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使学生失去了探索问题的兴致。

2. 以情感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的生活中,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关怀, 当得到别人的关怀时, 这种情愫就像是一缕柔柔的春风, 吹进人的心扉。所以, 教师为了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就要做到热爱学生, 关心学生, 以情动人, 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感、亲切感, 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 用最大的爱心, 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学生, 以爱心去教育他们, 感动他们, 了解学生的好与坏, 喜与悲, 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分享他们的快乐, 只有这样, 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教师是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

其次, 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和幽默性。教师的语言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工具, 是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如果教师的语言诙谐幽默, 就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学习数学知识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如果教师的语言充满情感, 能打动人的心灵, 就一定能够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 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部分, 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浅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 篇8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1.指导预习,教方法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①读熟课 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③要借助字典 认字,理解词语。如在教学《孔子拜师》一课时,让学生按上述预习方法,学习课文,当学生熟读课文,说出 课文主要内容,并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记号以后,再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自己归纳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在课堂上指导三、四篇课文,学生就基本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骤 。

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 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 法和步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2.上好精读课,教学法

集中识字后的阅读教材是按单元分组的形式编写的。教学时,要抓住本单元本组的训练重点,以精读带略 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 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 解。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識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上一篇:疲倦近义词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