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教学难点: 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通过充分利用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观察发现、模仿体验,初步对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的知识能力有所概念。通过听故事、讲故事,演一演等形式加深、拓宽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保有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指导用书

(1)小朋友们,打开你们桌上的语文书,看看书的封面上“语文”这两个汉字,你们认识吗?翻一翻,语文书的封面上有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2)生自由发言后,师总结:语文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爱护它。

(3)看看语文书的目录页,通过目录和页码,找到自己感兴趣一篇课文,赶紧翻开看看。(4)请在包好书皮的语文书上正确地写好自己的名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书、学会使用语文书,培养学生养成爱护教科书的好习惯。(二)模仿读写,听说入门 1.读写指导。

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五页,看一看插图里的内容。

(1)小男孩和小女孩在做什么?(2)师引导生读“读书、写字”两个词语。(3)同学们,你们知道正确的读书姿势、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吗? 出示课件,师指导学生模仿插图小男孩、小女孩的正确的读书和写字姿势。

出示儿歌,指导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设计意图】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先观察再模仿,再通过诵读以及背诵儿歌,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读书、握笔、写字姿势,利于日后的巩固和培养。

2.听故事、讲故事指导。

(1)观察插图,四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四个小朋友头上带着头箍,是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和尚的样子;他们在表演。(2)你们知道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沙和尚是哪本书里的人物吗? 预设:《西游记》。

(3)有谁听过或看过这本书里的故事呢?(4)今天老师给大家就讲一个《西游记》里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美猴王》。

①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讲完后,请你告诉老师,故事发生在哪里?主人公是谁? ②听完老师讲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和我们分享的吗? ③你能用一两句话再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吗? ④课下你能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演一演《美猴王》这个故事吗? 预设:生自由发言,第二、三、四问题难度较大,师可引导、帮助学生回答;在此环节,也可补充《西游记》的书籍、影视里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设计意图】讲《西游记》里美猴王的故事,一是可引发学生对《西游记》这个故事的兴趣,课下拓展阅读;二是通过提问让学生知道如何听、记一个故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酌情引导学生讲故事。

3.听讲、听话指导。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学会听故事,更要学会在课堂如何听老师讲课,这样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学会听其他同学发言,你和同学们相处起来会更愉快。

出示课件,指导学生如何上课听讲和听他人发言。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2

关键词:辩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新课改”对学生们来说是福音,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对老师来说, 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既是教学方式的改良, 也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那么在初中历史 (人教版) 教学中, 教师们如何做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运用的一些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现分享给大家。

一、精心设计问题, 鼓励学生就此问题积极发言、辩论, 表明自己的观点, 勇敢“亮剑”

历史教学的课堂上, 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提升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讨论, 可以让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熟练, 进而学好历史。

如在讲解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 中的《洋务运动》一节时, 关于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我先拟定出两个相反的观点:肯定观点——洋务运动值得肯定;否定观点——洋务运动是一场闹剧。我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了两组, 让他们分别支持一个观点进行辩论。第一组对洋务运动持肯定态度:洋务运动改变了清朝固步自封、轻视科技的状态, 引发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开创了新型军事形式, 使清政府开始开源广进、培养人才。第二组持否定观点: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 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 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 中国从此丢失了成为近代强国的最后一张船票。就在两组同学“打得”不可开交时, 老师出来点评: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经过辩论后, 学生们普遍感到对洋务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对历史课堂也更加喜爱。同时, 这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的热情, 让他们在课堂上也更加主动。教学活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让学生“客串”老师

俗话说得好, 教学相长。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试着让学生和老师互换位置, 借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 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预习、做好准备工作, 然后再上台“客串”老师, 把内容讲出来。等学生讲完, 老师再上台讲。经过如此过程, “客串”老师的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进而弥补这些缺点。而且, 在同学上台讲课时, 其他在台下听课的学生也会产生“攀比”心理:他能讲成这样, 要是我上去, 肯定会讲得更好, 我可以弥补他的好多缺点!如此一来, 在台下听课的学生也就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这样在无形中, 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时应巧设“悬案”, 多准备几个问题来“质疑”课本内容, 引导学生不再盲目接受、学会独自思考

学贵有疑。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容易扼杀学生的质疑精神, 老师们只知道向学生的大脑里“倾倒”知识;学生们只会乖乖地接受, 往往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所以, 教师在教学时就要设计问题, 激活学生们的质疑思维, 开动他们的聪明的大脑。在预习前, 老师们可先提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预习, 并鼓励他们在预习过程中产生新的质疑。当然, 老师在安排问题时, 应坚持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原则。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 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 教师可把问题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由讨论, 各抒已见,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在讲解九年级历史课本 (人教版) 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 我就在学生预习前提了几个问题, 如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开始的标志、内战各方的领导人、阶级基础、控制地区、关键战役分别是什么?通过带着问题去预习, 学生就会对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同时也明白了本课的重点在哪里。课堂教学时, 在预习的基础上, 我继续给学生们“出难题”:谈谈对克伦威尔的看法?如果当时英国没有他,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会是什么样的结局?通过这些方法, 学生们就能很认真地进行预习, 并对课本上的内容提出了质疑。课堂上大家纷纷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通过这堂课我发现, 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对问题的质疑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锻炼。当然, 教师得掌握好整堂课的气氛和价值导向, 对学生们的观点给予及时的点评及“拨乱反正”。

“巴西”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3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教学案例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而且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整个教学案例设计中,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图文资料的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自主构建知识。这种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地理问题、并依靠自己的思维来获取学习信息,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让学生主动获得信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教学环节中教师做了充分预设,精心设计问题,并就问题解决给出许多图文分析的指导。但是留给学生的仅仅是按照要求去阅读分析并回答问题,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如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不断提问,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江苏省常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专家点评:本教学案例不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与技能,而且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整个教学案例设计中,充分利用图文资料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采用“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图文资料的过程中主动获取信息,自主构建知识。这种教学设计能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去审视地理问题、并依靠自己的思维来获取学习信息,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让学生主动获得信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教学环节中教师做了充分预设,精心设计问题,并就问题解决给出许多图文分析的指导。但是留给学生的仅仅是按照要求去阅读分析并回答问题,可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时如能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不断提问,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江苏省常州市地理教研员 朱志刚)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安排在七年级下册,此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在学习“巴西”时,本教学设计采用“层层递进、自主学习、逐步深化”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运用地图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巴西”属于国家地理的学习内容,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国家地理的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它部分的知识有所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较强的整体性。“巴西”是西半球国家中重点介绍的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拉丁美洲。新课程提出要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要让学生从“学会”地理知识走向“会学”地理知识。学习“巴西”对于了解拉丁美洲有着很大的意义,可以说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学生可以运用“巴西”的学习经验走向整个拉丁美洲的学习。此外,巴西作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于同处“金砖国家”的我国具有一定启发借鉴作用,它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因此通过对“巴西”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地图等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等人文地理要素特点;联系巴西的自然条件特点,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经济特点;举例说明巴西在热带雨林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认识巴西人种、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运用地图和相关课文资料,分析巴西工农业发展历程和现实,了解工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的关系;以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为例,说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巴西开发雨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现在对雨林保护的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各民族、各人种一律平等的思想;理解罪恶的殖民统治对一国发展的严重制约,树立热爱和平发展的思想;通过对雨林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人地关系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及方法

重点:巴西工农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雨林保护措施。

难点:利用图文资料综合分析自然条件对巴西因地制宜发展工农业的影响;通过学习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危机,探讨亚马孙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表1)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4

【教学目标的确定】

1.开展“有趣的汉字”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习制定活动计划,培养探究合作意识.3.阅读四篇相关资料,查找更多与汉字有关的资料.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的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根据阅读提示,制定活动计划,让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序展开.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汉字的演变.(2)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3)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综合性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难点:体会汉字的丰富有趣.【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走近汉字

1.对于“汉字”同学们是最熟悉不过了,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她,都在跟她打交道.许多世界名人是这样评价汉字的.2.课件出示:

(1)汉字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2)爱汉字,就是爱自己的祖国.(3)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4)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过渡: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请同学们静静的欣赏(课件演绎汉字的演变过程)

师: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的简化字,看一看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简化字,当两个跨越几千年的汉字同时出现在眼前,你们心里有何感想.相机板书:有趣 神奇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快速默读,你对汉字又会有新的了解.3.学生默读

4.同学们,想去了解更多的汉字吗?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板书课题 有趣的汉字)

二、阅读材料,初感汉字

1.师:汉字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浏览“阅读材料”,看看汉字有趣在哪里?

2.提出阅读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的“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份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没,为什么说是有趣的.3.学生个性阅读后同桌交流.(课文以字谜,谐音,仓颉造字,册,典,删的来历向我们讲述了汉字的神奇.)

三、合作学习,制定计划

1.师:同学们,汉字如此神奇,我们怎样开展综合性学习很好地认识它呢?

2.自渎课文提示,明确学习方法:(自由组成小组,讨论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计划,活动结束展示成果.)

3.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⑴ 活动计划有哪些内容?(活动计划包括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⑵ 默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

① 自渎活动建议.② 汇报交流:(围绕汉字的有趣,有选折地开展活动.)

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选活动内容,制定活动计划.4.展示各组指定的活动计划.5.评议,完善活动计划.四、小结:这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汉字的神奇,有趣,课后同学们应根据制定的活动计划,搜集查找,整理资料.在活动中真切感受汉字的奇妙.五、作业超市搜集,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真制订了小组活动计划,大家按照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开展活动的情况.二、展示成果,体会汉字的神奇

(一)字谜大擂台:

首先,我们从猜字谜开始.同学们,你们在课外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就举行字谜大擂台活动,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⑴ 提出活动要求.⑵活动开始.①必答题(字谜)②抢答题.③附加题

⑶ 统计成绩,宣布比赛结果.⑷ 畅谈感受,体验乐趣.:① 说说搜集字谜过程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自编字谜的同学介绍编字谜的过程及感受.⑸小结猜字谜的方法.(猜字谜有三种方法:组合法,形象法和意会法.)

师: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一个汉字就像一首诗,一个汉字反映一段历史,它让我们如此沉醉,如此着迷,它值得我们热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二)谐音大舞台:

刚才我们进行了紧张激烈的字谜大擂台,大家不仅通过猜字谜积累了汉字的知识,而且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就让我们轻松一下,进人谐音大舞台,再次感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1.歇后语:

【出示阅读材料中的歇后语】自由读,发现其中的谐音.后指名读,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父子搬家--净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交流其它谐音歇后语

师:谐音歇后语真有趣!老师也带来了四组谐音性歇后语,看哪位同学猜得又对又快?【课件出示前半句,点击出示后半句.】

(1父亲向儿子磕头------岂有此理(礼)

(2狐狸吵架--一派胡(狐)言

(3和尚的房子----------庙(妙)

(4老九的兄弟----------老实

(十)2.讨论谐音广告语

师:汉字的规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于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广告词也借用了成语、俗语,取谐音换新义,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课件出示谐音广告语:点击出示正确的词语】

沐浴器--随心所浴(欲)

咳嗽药--咳不容缓(刻)

洗衣机--爱不湿手(释)

蚊 香--默默无“蚊”的奉献(闻)

麦当劳--年年有鱼(余)

服装广告--衣衣不舍(依)

饮料广告--有口皆杯(碑)

华素片广告--快治人口(脍)(炙)

黄河冰箱广告--领鲜一步(先)

牙膏广告语--牙口无炎(哑)(言)

自行车广告--乐在骑中,“骑”乐无穷(其)

3.汉字历史知多少:(课件出示:)

(1)汉字中笔画最多的字是().(2)汉字中()字最多.(形声字占82%.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最多,占汉字总数的67%.)

(3)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字是()(汉字中使用率最高的是“的”字,平均25个字中就能遇到一个.)

(4)汉字中读音最多的是“那”字,(有:nā,ná,nà,nã,něi,nu?,nâi,nuò汉字中同音字最多的是“yì”.《现代汉语词典》中读“yì”的字有103个,《辞海》中达195个.教)

4.讲 “一字值万金”的故事.(组内互说,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全班交流.说说听完故事的体会和感受.5.小小书法展:(事先把教室用学生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进行布置.)

⑴明确参观要求:

①言行文明,不要拥挤和大声喧哗.②认真欣赏,了解各种书法艺术的特点.③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向班上有书法特长的同学请教练字的方法.⑵学生进行参观活动,教师参与学生活动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三、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通过认真拟订计划,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和动手的能力.希望大家把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次综合性学习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第四课时

一、阅读《仓颉造字》

1.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几节课综合性学习,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这些有趣的汉字是谁创造的?你们想知道吗?

2.板书课题:仓颉造字.3.自学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 在没有汉字之前,人们怎样进行交流?

⑵ 仓颉怎样造字?

4.讨论交流.5.拓展课外:

同学们,仓颉造字知识个传说.其实,汉字不可能是有仓颉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创造的.很多人都参与了这项伟大的活动.关于汉字的起源,还有许多传说,谁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一讲.(指名介绍)

二、阅读《“册”,“典”,“删”的来历》

1.师导入: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读读课文,说说“册”,“典”,“删”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2.自渎材料:

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懂.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的来历.4.你还知道哪些字的来历?

(学生汇报搜集的资料.)

三、认识课后生字

四、总结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学会了制定活动计划,还通过搜集各种大量的资料,感受到了祖国文字--汉字的有趣,认识了汉字的起源.我们的收获可真大啊.我们还要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汉字,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五、课外实践: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1.形式:⑴书面汇报.⑵合作汇报.⑶制成演示文稿汇报.⑷出示实践活动展版或编小报汇报.2、以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作业安排】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5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 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重点】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难点】感受语文学习的意义。

---------------------------------------

《我爱学语文》课文解析

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的主题,由3 幅图和4 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

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第一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读书,她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本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本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第二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写字,作业本平放,他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他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角。两幅图的左上角分别配有文字“读书”“写字”。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图中4 名小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听故事,从他们的头饰中可以看出,一名男生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另三名小学生听得津津有味。4 名小学生都戴着头饰,这可以让学生既了解故事的内容,又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这3 幅图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

《我爱学语文》听故事讲故事:不会写字的狮子

应用教学场景说明:

《不会写字的狮子》讲述了一只狮子只是想写信告诉母狮子,她有多么美丽,告诉她,多么想见到她,想和她在一起……可是他不识字,不会写信。于是聪明的狮子先后让猴子、河马、屎壳郎、长颈鹿、鳄鱼、秃鹰帮他写这第一封情书。但是他们写出的内容根本不是他想向母狮子表达的东西,狮子愤怒不已……故事有一个温馨的结尾,深浓的绿茵地上,母狮子在教狮子写字,从A开始……

这是一个幽默而有趣的故事,不论是画面还是文字内容都充满着智慧与风趣。狮子、河马、长颈鹿等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情书,尤其是屎壳郎的“我有粪球儿,好吃得不得了”把故事推向高潮,这样的故事,相信很容易勾起一年级小朋友的兴趣,同时又很扣“我爱学语文”的主题,让孩子们感觉到语文的魅力。并且老师无须采用任何说教的方式,孩子们自然就从故事中感知到了认字有多重要,如果不会写字,甚至想向心仪的对象表达都变成了困难。帮助孩子通过故事初步建立了识字跟“我”有什么关系。老师讲完后,可以引导孩子们说说不会认字写字有可能带来的麻烦:哎呀呀,不识字,不会写字可真是麻烦。记得以前老师小时候,认识的字很少,想看故事根本看不了,只能缠着大人们给讲,可大人们总是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6

我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我有一个聪明的爸爸和一个贤慧的妈妈,他们都关心我,十分疼爱我。

有一次,妈妈告诉我今天晚上吃鱼,我十分高兴,因为最爱吃鱼了。终于该吃晚饭了,虽然妈妈正在做鱼,但我已经在椅子上坐不住了,跑到妈妈身边去催促妈妈。鱼终于作成了,当妈妈把鱼端到桌上时,一股香喷喷的气味迎面扑来。刚巧那天晚上爸爸不在,我想:幸亏爸爸不在,要不然我又和上次那样吃得少。爸爸总是跟我抢鱼吃,开始吃饭了,妈妈知道我喜欢吃鱼,就夹了一大块鱼肉放到我碗里。没过多长时间,半条鱼就让我吃完了,而妈妈还在吃那个鱼头。妈妈,你为什么不吃鱼肉呀?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却说:妈妈喜欢吃鱼头,你赶快吃吧,不快吃就凉了。我又问:可是鱼头没有肉,一定不好吃吗?妈妈没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直到晚饭结束,妈妈也没有吃几口鱼。现在我知道了,妈妈吃鱼头是为了让我多吃鱼。妈妈这样做是因为她爱我。爸爸是个聪明的人,爸爸跟我抢鱼吃也不是他想多吃,而是他想让我不要太自私,不能光想自己也要为他人着想,爸爸这样做因为她爱我。(事例不具体)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的爱无处不在。早上妈妈早早地起床,为我和爸爸做饭,汗水却爬上了妈妈的额头。每天晚上爸爸悄悄走进我的房间,为我把蹬开的被子盖好

浅析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篇7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的意义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兴趣教学法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情绪高涨,就可以调动自身思维,集中大脑注意力,进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相反,如果学生的情绪低落,便会影响到对知识的吸收。然而,兴趣是保证学生情绪、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最好的方法。教育心理学中明确指出,具有趣味性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全神贯注,甚至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废寝忘食。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很多学生反应在自身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思维阻碍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不能集中注意力,便无法提升学习积极性,很难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十分重要,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地参与到思考之中去。其次,兴趣教学法还可以对学生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创新思维,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反思和质疑的学习习惯。而兴趣教学法就是将学生作为主导,教师要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塑造开放型课堂。以气氛带动学习,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对教师讲学和教材内容质疑,从本质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的策略

( 一) 以游戏丰富教学内容

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数学学科中的理论知识十分抽象,因此,数学也显得十分乏味和枯燥,很多数学教师反映在自身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一些小游戏,使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学习,在娱乐的同时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地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教师讲解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时候,a + b = b + a是加法的交换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和生动地对概念含义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选两个学生在讲台上站到一起,告诉台下的学生,张某某代表a,李某某代表b,张某某和李某某站在一起就是a + b,张某某 + 李某某 = 两个人,接着教师可以让张某某和李某某互相交换位置,再为学生讲解李某某 + 张某某 = 两个人,并且在黑板上写下两组公式,利用等量代换,张某某 + 李某某 = 李某某 + 张某某,由此推断a + b = b + a,教师通过组织小游戏,使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并且将加法交换律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 二) 转变数学教学思路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种单向教学模式,在单向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无论是否理解授课内容都要被动接受,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其实,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双向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以,实施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来制定数学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适时地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及时鼓励和引导理解偏差的学生。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分享学习的经验,做到取长补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 三) 布置作业要统筹兼顾

学生喜欢有选择地学习,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改变常态,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布置完作业以后,有些学习程度浅的学生反应作业很难,直接放弃。为了杜绝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布置两种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要保证布置的题目60% 的学生都可以解答出来,30% 的数学题目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答出来的,剩余10% 的题目是对数学知识掌握比较好的学生努力解答出来,教师还可以在作业中融入新课程和新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新知识进行预习。在学生完成60% 作业的时候会产生自豪感,增强他们解决其他题目的自信心。这样的作业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真正热爱数学学习。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初中新课改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要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出来,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不断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想方设法将枯燥、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数学知识,这样能够在加深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同时,挖掘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摘要: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增加了很多抽象的运算和概念,因此,很多初中生无法适应这样的转变,他们认为初中数学的理论概念过于枯燥,并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加上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初中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渐实施,数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本文就人教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进行浅析。

“活动”教学应用建议(人教版) 篇8

一、活动教学的理论指导

活动教学法,即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教学方法。

体验学习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他认为,行动是获取真知的惟一途径,只有当学生主动从事活动,积极去“做”,才能注意周围世界,探索世间万物之间的联系,才能去思维。人们最不容易忘的知识就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智力活动内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将观察、操作和语言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外部操作活动,促进内部心理活动,才能有效实现智力活动的内化。对于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他们的直接经验少,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活动将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观察转化为抽象概念。另外,西南大学苏迎春教授也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学生参与活动的教学效率最高。

二、活动教学的形式设计

地理课堂活动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亲身体验参与,从而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地理课堂的常见活动有游戏、演示实验、角色扮演、模型制作、知识竞赛、课文朗诵、辩论活动、视听欣赏活动、拼图等。

1.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针对初一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特点,可将部分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地理的乐趣,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例1: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P35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和轮廓”。

活动形式:学生快速抢答、拼图游戏。

活动过程:第一环节:按照6人一小组进行组内比赛。由组长根据空白的世界轮廓图轮流提问大洲和大洋位置及名称(教师可做提问方式的示范),组员抢答,答对一个问题加一分,时间5分钟。第二环节:将全班按照座位分成3个大组进行快速抢答,每个大组派代表抢答,看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多又准,坚持到最后的小组全体成员加1分,时间2分钟。第三环节:每大组派代表在电脑上进行拼图游戏活动,顺利完成活动,加1分,时间2分钟。第四环节:引导学生创作七大洲、四大洋的记忆口诀,时间3分钟。

总结反思:“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轮廓记忆,采用游戏活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实践操作,在动中学

学生自己进行活动操作,既增强体验性,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性。

例2:“地球的运动”一课中P15的“活动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活动形式:操作体验、板图展示、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第一步,采用flash动画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运动的旋转中心和方向是什么”,思考“地球公转运动可能产生怎样的地理现象”。第二步,教师结合地球仪进一步讲解示范,同时请一位学生扮演“太阳”角色,提醒全体学生仔细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何特点”。第三步,请2位学生参与示范,一个扮演太阳,一个操作地球仪,其他学生观察点评。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常弄错地轴的空间指向。可以多请几组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直到所有学生发现错误的根源,教师再总结演示一遍。第四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地球公转演示图”,让学生结合教材P13图1.18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总结反思:这种让学生示范的活动式教学,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动”起来,得到一种真实的体验,使教学更加有效。

3.模型展示,体验参与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融入,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思维和血液。在利用高科技的同时,地理课堂活动式教学的开展,还可有效利用实物模型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画面和实物感官的刺激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课堂习中,增强体验感,从中收获知识。

例3:“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教材“活动”建议让学生参照图1.37和1.38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在模型中找到陡坡、缓坡、山峰、山脊、山谷,并对照图1.37观察其等高线特征。而对于本堂课的活动设计,笔者结合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和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活动形式:体验参与、板图展示。

活动过程:第一步,展示预先搜集的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山体图片,让学生结合教材弄清楚“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的含义。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到不会陌生。第二步,实物模型展示“肉松蛋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对实物模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实物模型在上课前应该藏好,到该用的时候再拿出来,更能达到刺激感官的效果,学习欲望也更强烈。第三步,教师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充分扮演好“导”的角色。把蛋糕置于手掌平放,假设手掌是海平面,蛋糕是某一山体。观察整个实物模型的形状、正面、侧面和底部。教师手持实物模型引导:“假如在侧面垂直咬一口,黑板上的等高线应该怎样变形?”请一位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画出变形后的山体部位是陡崖。当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效果出来后,引导学生总结等高线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教材P25图1.36掌握几个山体部位。flash动画展示等高线地形的三维立体图。完成P26活动1,引导学生比较得出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疏密差异。第四步,让全体学生以“手背”为实物模型,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完成形象直观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活动式课堂教学既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从做中学,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体验、感悟,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活动式课堂教学既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从做中学,在活动参与中得到体验、感悟,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另外,在讲授“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时,可准备一条长绳,请12位学生体验参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体会气温年变化。

总结反思:体验参与的活动式教学,需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开展,针对初中生的心理和学校教学条件,笔者准备的实物模型,能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还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活动体验。

4.“看听说唱演”,活跃课堂

对于11~13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同时还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抓住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有效的资料进行播放展示,如图片、视频、动画、flash等。

例4:七年级下册P6“亚洲的自然环境”中插入歌曲《亚洲雄风》的部分歌词,课上播放《亚洲雄风》的音乐视频并邀请学生一起大声唱出来,学生对亚洲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地理课堂更加好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比让他们简单地看或听更有趣、有效。

例5:讲授八年级上册P15“民族”一节时,播放56个民族的服饰图片和歌曲《爱我中华》,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可以请班上擅长舞蹈的学生示范表演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傣族舞等。

总结反思:“看、听、说、唱、演”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不只是单方面的独角戏,通过此类型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还可以充分绽放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活动教学的方法创新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下,各个学校都在不断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活动式教学模式。如杜郎口教学模式、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导学案教学模式等。而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有效”的教学其实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活动式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形式多样且灵活。

1.提高引导艺术,让学习有趣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发挥好“导”的艺术,才能让学生对教学充满好奇、感兴趣。可使用一些调动式语言,如“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大家猜一猜”、“我们试一试”、“比一比,谁最快”等。调动语言最好以第一人称为主,因为学生刚进入初中,初次接触地理学科。若能使其对地理感兴趣,学生便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

2.增强预设能力,重因材施教

活动式课堂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活”而“乱”, “活”而“无效”。要防止类似情况出现,就要求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课标。其次,针对各班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材”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材。相同教学内容的活动方式也许并不适合所有班级,因此,需考虑到各班学生的水平层次、个体差异、纪律情况等,做好课前预设,为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防范准备。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走进满堂课活动的误区,教师可以只针对某一个问题预设几分钟的活动。这种“预设”的能力,即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同课异构。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9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身边人的方法和能力,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

2、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把作文写具体、生动,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写文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从中可以体验到写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个性品质,把文章写具体生动,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小表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范文导航。

1、同学们,看见我站在这儿一定很奇怪吧,有的同学一定在想:这位老师来我们班干什么呀?告诉你们吧,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因为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呀,真了不起,每次文明班级评比,你们都榜上有名,每次学校开展活动,你们都搞的有声有色,真让我羡慕。今天,我特地来和你们交个朋友,向你们学习学习,大家愿意吗?(愿意)

2、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我叫张苑。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和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虽然我平时很严厉,对学生要求很严格,可是我还是很喜欢他们的。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正在讲台上讲课,突然发现有一个小男孩趴在桌子上,没听讲。我感到很纳闷,他平时上课可是听的最认真,发言最积极的呀!今天这是怎么啦?难道是生病了?趁着大家读书的机会,我悄悄地来到他身边,俯下身去,轻轻地问道:怎么啦?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小声地说:老师,我不舒服。刚说完,只听哇的一声,他吐了,桌子上,书上,到处都是脏东西,我的衣服上也溅到了一些,一股臭味直往鼻子钻。旁边的学生又是捂鼻子,又是往旁边让。那位小男孩也涨红了脸,不知如何是好。我赶紧从衣袋中掏出餐巾纸,一边帮他擦,一边安慰他:没关系,老师帮你擦,吐出来就会舒服多了。等一会儿老师带你去找医生看看。没过一会儿,下课铃响了,我赶紧牵着他来到医院,医生看了之后说问题不大,只是消化不良,吃点药就没事了。这时,我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3、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对我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生1:我知道了老师叫什么名字。

生2:我知道了您是一个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师:谢谢你的夸奖,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我从你讲的那个故事中听出来的。

师:嗯,你听的真仔细。

二、互相介绍,暴露问题

1、同学们对我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可到现在为止,我对大家还是一无所知,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你们吧。今天我们换个方式,自己不介绍自己,把你最熟悉的一个小伙伴介绍给我。先想一想,你想介绍谁,他(她)有什么特点。

2、指名说。(在第一次介绍时,学生介绍的比较简单,三言两语,大多数只说了小伙伴的名字和特点。)

3、你觉得他们介绍的怎么样?和老师介绍的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没用具体事例,没说具体。)

三、模拟表演,指点迷津

1、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事例说具体,说生动的呀?今天,我就把我的绝招教给你们。

2、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外面去,再请一位同学来一段小表演,然后请观看的同学把刚才的表演叙述给没有观看的同学听,让他表演出来。

3、大家推荐一下,我们班哪位同学最擅长表演?(找两位同学配合,一位同学表演,另一位先到外面回避一下,等一会儿再进来,根据别人的描述进行模仿表演。)

4、观看表演,提出要求:一要认真看,看他的动作和神态;二要仔细听,听他说了什么;三要用心去感受,猜猜他心里怎么想的。

小表演:一天中午,刘欢宇同学做完作业,高兴地叫道:作业做完了,出去打球了。他迅速收拾好书本,拿出球拍,就往教室外冲去。刚跑到讲台旁边,他站住了。原来不知是谁把一个没吃完的包子丢在地上了。真不讲卫生。说着,他弯下腰,准备把它捡起来,没想到里面的馅儿又掉了下来。哎呀,这怎么办?忽然,他眼前一亮,想出办法来了。他从衣袋中掏出餐巾纸,包住馅儿,把它捡了起来,转身朝垃圾桶走去。桶旁边撒满了垃圾,有废纸,有果皮,有塑料袋,一片狼籍。见此情景,刘欢宇生气地问道:今天谁值日,怎么不倒垃圾?一连问了两遍,也没有人理他。算了,反正又不是我值日。他把包子丢进垃圾桶,刚想离开,可又一想:如果不倒的话,就要扣分,那可是扣得我们班的分呀!算了,还是把它倒掉吧。于是,他拿起扫帚,把垃圾一点一点地扫进撮子里,倒进桶里,然后把垃圾提出去倒掉了。

5、多么精彩的表演啦!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简简单单几个动作,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学生?(爱集体,讲卫生。)

6、我们怎么把刚才的情景描述给外面的同学听呢?(把外面的同学请进来,另请一位同学把刚才看到的小表演描述给他听,让他根据别人的描述进行表演。)

7、外面的同学模仿表演后,其他同学评议,演的像不像。具体说一说,哪儿演的不一样。(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出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并板书)

8、刚才两位同学的表演为什么会不一样?(没有叙述清楚)结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我们再来说一说,争取把刚才的事例说具体,说生动。(再指名说)

四、学以致用,口头练习。

1、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呀!你们看,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能把一件事细致、生动地描述出来,让那些没有亲眼见过的人听了,也能身临其境一般!其实呀,像这样的小片段,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仔细回忆一下,在你的小伙伴身上,有哪件事让你记忆犹新,快讲给你的同座听一听,让他帮你提提建议,再把你的小伙伴介绍给我。

2、同座互说,相互评议。

3、指名说,其他同学质疑,帮助他把事例说具体、生动。

四、总结谈话,学生写作。

1、还有很多同学想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伙伴,可是时间有限,老师有一个好办法,请大家把你们想说的用笔写下来,交给我,我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个认识你们。如果想让老师第一个认识你的小伙伴,就别忘了给你的作文取一个特别点的名字,最好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的小伙伴的特点。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介绍的最像,那就可以说明你们是真正的好朋友。

我爱我的家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10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思想内容。

2.感受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特征,体会诗人对大堰河寄托的思想感情。

☆温故知新☆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戛然(  )    瓦菲(  )    贝壳(  )    火钵(  )    忸怩(  )

团箕(  )    青苔(  )    悉索(  )    荆棘(  )    凌侮(  )

叱骂(  )    飘泊(  )    典押(  )    冰屑(  )    胳膊(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1)堰(  )揠(  )  (2)掐(  )陷(  )  (3)侧(  )恻(  )

(4)檐(  )赡(  )  (5)菲(  )扉(  )  (6)苔(  )怠(  )

3.关于作者

19,艾青出生在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一个姓蒋的地主家庭。艾青出生后,一个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爹娘。父母迷信,就把他送到本村一位贫苦的农妇“大堰河”(浙江金华方言“大叶荷”的谐音)家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过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她的乳儿,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一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反馈矫正】

1. jiá fēi ké bō ní jītái xī jí wǔ chì bó yā xiè bó

2.⑴ 大堰(yàn)河  揠(yà)苗助长⑵掐(qiā)算 陷(xiàn)阱 ⑶侧(cè)目 恻(cè)隐 ⑷房檐(yán) 赡(shàn)养⑸芳菲(fēi) 扉(fēi)页⑹青苔 怠慢

☆课堂探讨☆

要点一:梳理情节结构,概括诗歌内容。

【探究活动】

诗歌可分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划分诗歌结构的题目,注意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注意抓住诗歌中一些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

【讨论明确】

这首诗一共13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1、2节为第一部分,写“我”和大堰河虽然阶级出身不同,却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我是地主的儿子”,却“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诗从一开始就显示了它鲜明的叙事性质。而重叠反复地咏叹“大堰河,是我的保姆”,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抒情基调。

第3~10节为第二部分。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追述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第11~13节为第三部分。诗人思绪回到现实,回到监狱,用儿子对母亲的情感,为大堰河“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并将这种情感扩大,“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直接抒发了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敬爱之情。

【课堂提升】

1.《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答案】D

2. 下列对《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第三节的鉴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A.诗人在狱中看到窗外大雪,触景生情,以第一人称口吻,追述了大堰河勤劳善良、为生活奔忙而受尽苦难的一生。

B.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如同雪一样洁白无瑕,而白雪覆盖大地的庄严肃穆的景象正好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悼念,因此诗人说“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C.“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典押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描绘了一种荒凉、寂寞、冷落、凄凉的惨淡景象。

D.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而首尾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则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答案】A

要点二:探究人物形象特征。

【探究活动】

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教师释疑】

这是一道探究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题目,注意诗中相关大堰河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讨论明确】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课堂提升】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她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

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

她死时,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

大堰河,已死了,

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1)诗中写大堰河死时“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这对塑造大堰河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答案】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说明她在家人心中的地位,受到丈夫和儿子们感念的,正是她善良、勤劳的美好品质。

(2)“大堰河,含泪的去了”一句反复出现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案】表达了大堰河对人世生活的留恋,对家人(包括“我”)的挂念,对辛酸悲苦生活的不满;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大堰河深切的同情与痛悼。

【解析】本题主要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反复手法的作用,一是“含泪”的意义。在诗歌中反复的手法显然是为了使感情更加深挚、强烈,也可以借反复推进诗歌的感情发展。这里是突出我的内心的感受:同情、哀伤。大堰河临终时的泪水至少包含基层意思:一、对亲人和世间的留恋,二、对自己一生不幸的难过,三、对乳儿的挂念。

(3)第二节中的排比句交代了什么内容?这些文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交代了大堰河在这人世间受奴役、受欺凌的奴隶生活以及死后所得到的微不足道的“回报”。表达了作者对大堰河的深切同情、深切悼念和对这黑暗社会的有力控诉。

【解析】诗人连用五个“同着”,道出五层内容:一、大堰河被侮辱的地位;二、被压迫的生活;三、困苦的生活和微不足道的人世回报;四、冷酷、冷漠的处境(墓地有象征意);五、死后随风飘散的一切(纸钱灰)。作者用这样的排比句,把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推向高潮:这里既有对造成大堰河悲苦人生的黑暗社会制度,让她受侮辱的严酷家庭宗族环境的声讨和控诉,亦有大堰河忍辱懦弱的性格因素的反思;这里更传达出诗人对乳母去世的无尽痛楚和同情。

惜缘

人教版二上《山行》教学设计 篇11

1. 借助拼音读准“刘、菊”等10个生字,特别是“残、橙、斜”的读音。

2. 正确书写6个字,重点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

3. 借助画图和想象等方法了解古诗的意思。

4.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 喜欢背诵古诗,并积累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

借助画图和想象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朗读课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时光老人的脚步总是不断前行。春夏秋冬来了又去。有人说,春天是绿色的,因为春天啊,那嫩绿的小草、树叶,那么让人心旷神怡。有人说,冬天是白色的,因为雪花给天地间的万物都穿上了洁白的衣裳。如今,秋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能不能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生说)

唐朝文人的眼中,秋天又是什么颜色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山行》,共同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美丽。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题目。老师再提高一点要求:如果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告诉你一个小技巧:可以把后面的这个“行”字,读得绵长一点,就更有诗的意味了。自己试试,一起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知道?谁了解他?

二、 初读古诗——读出古诗节奏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先自己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相机讲“斜”的读音)

3.现在,老师想要提高一点要求,你有信心做到吗?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每首乐曲都有动人的节奏,那你能读出诗的节奏来吗?先看这句话“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话应该在哪儿停顿,就能读出诗的节奏来?还应该在哪儿停顿?照这个样子,自己读读试试!(真了不起,同学们读得像音乐一样动听!太好了!)

4.那第2句,谁会读?谁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

5.第3句,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两人一起读一读。一会儿我请同桌起来展示,老师来给你们当指挥。

6.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读!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情画意

1.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美妙的画。(音乐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读到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诗,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2.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诗中有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为这首意蕴无穷的诗配一幅意趣无尽的画,有信心完成吗?

3.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两行。想一想,我们要在这幅画上先画点什么?好好读,读明白诗的意思才知道画什么。(寒山。)

什么是“寒山”?(什么是高山?什么是青山?)

谁来帮老师把它贴到黑板上?还要添上什么?(石径。)

什么是“石径”?这条石头小路是什么样的?看看诗里面怎么说的?“斜”在现代汉语中,就是“倾斜”的意思。比如,这只笔,这样拿是直的,这样就是斜的。但在这首诗中,“斜”字的意思是——(弯弯曲曲),那这条石头小路就是弯弯曲曲的。谁来帮老师贴上小路?现在谁来说一说这幅画的内容?(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远远地向山顶延伸。)同学们,深秋时节,这深深的大山,还有这冰冷的石头小路,会给人什么感觉啊?第一行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觉?就让我们把这种深深的寒意带到朗读中去。

还应该画什么?(白云。)

好。老师把白云贴上。还有什么?(人家。)

这个“人家”应该贴在哪儿呢?好好读读这句诗,读懂了,才能贴得对,看看谁能读明白。

你为什么贴在这儿啊?白云生处有人家,从字面上看,是说在白云产生的地方有人家居住。也可以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

同学们,想象一下,作者赶了一天的路,十分疲劳。此时,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劳累中的诗人,忽然看到山上的小屋,看到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有纸窗里透出的暖暖的灯火,诗人心里又会感到怎样啊?(温暖。)那就读出这种温暖的感

觉吧!

(前两行小结)老师描述诗意,同学们读古诗,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看老师的手势,好吗?

充满寒意的大山之中,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男生读——

在那白云缭绕的地方,有人家居住。女生读——

这深秋的大山,给人深深的寒意。男生读——

这云深处的人家,又温暖着路人的心房。女生读——

自己读一读这一行,看看是什么意思?有不懂的字吗?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因为作者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所以停下了车子。那枫林中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二月的花呀,是春天的花!春天的鲜花是怎样的?你能形容一下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人说: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春天的花呀,姹紫嫣红,满目缤纷。但这一切,在作者的眼中,都比不上这秋天的枫叶。想不想欣赏一下,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幅美妙的图画?谁来帮老师贴上去?正是这样的美景,让作者流连忘返。(贴作者)在作者的心中,最美的景色莫过于秋天,最美的色彩莫如这经霜的枫叶!齐读,读出作者由衷的喜爱!

四、总结朗读,共同充实

图画

1.诗中有画意,诗人短短的28个字,却让我们读成了这样一幅意蕴悠长的画。请大家凝望着这幅图,体会着诗人的情感,深情地吟出这首诗。自己先试试。谁想来当小诗人?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枫叶流丹,层林尽染,这夕阳下的寒山、石径、白云、人家,还有这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尽显秋的韵致。让我们一起跟随诗人,在山中慢慢行走。且行且歌,唱出这首秋的颂歌。一边诵读这首诗,一边走上前来,将你手中的枫叶贴到这幅图上,我们共同完成这样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日胜景。

3.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片片枫叶,摇动着秋天的迷人色彩。同学们,秋天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让我们投入自然的怀抱,欣赏秋天别样的美丽吧!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小学教研室)

上一篇:文秘职责下一篇:元旦见闻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