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精选8篇)
高一年级汪文国
寒假期间阅读了《释放教育正能量》,《让教育教学回归“人的本位”》以及《无边大爱铸师魂》等文章。文章内容和我们的教育实践贴得太近,很多观点都是出自于对教育实践和教育原理的思考,让人读后反思良久。
1、教育者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期待得到教师关注的内容:①关心学生的情绪,教师要敏感地发现学生的情绪。②关注学生的生活,只有关注学生生活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气。③关注学生的交往,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直接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不是一件需要占用额外时间的事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能自然完成。
2、由于教育教学没有真正和现场的人联系起来,也就不能真正揭示其中的意义和道理,知识和道理只是空洞的壳;由于教育教学忽视了现场的人,现场的人对教育教学也自然难有感觉。(辩证的理解)
3、教育要将人性的丰富性和本质特性也作为根本目标。以前提出的“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指对人品性的教育在知识传授中“附带的”、“渗透的”、“零散的”,是针对学生群体的,而在知识教学中关注人性的丰富性和尊重人性的本质,是“系统的”考虑人的发展,是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而言。
4、今后研究课堂需要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一个是知识的理解,另一个是人的其他丰富性内涵的发展。
5、如果缺乏整体的思考,大家对学生的关注就会显得细碎而导致教师们难以把握,如果缺乏具体的维度和内涵,关注就会由于抽象而导致教师们难以落实。
6、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来自于两方面:一是教师与所教学生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所教学生独特的认识);二是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
7、普通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的依据往往是考试评价和教材,而一位专业自主的老师会根据学科知识在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作为决定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
8、真正了解自己的学生并针对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深刻理解的优秀教师归还专业自主权,给他们更多的教学探索的自由。
一、追问小学艺术教育与其根本目的背行之原因
1. 学校艺术教育理念的偏差。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侵蚀, 我国学校教育教学重心不能避免地向智育靠拢。学校部分老师认为小学生的艺术教育课堂单单只是为了教小学生简单的艺术知识、基本操作能力而已, 却忽视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创造力的培养、情感的激发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从而把艺术教育学科教成形式化、表面化的艺术的技能课。尤其是现在的家长、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艺术考级, 认为等级证书是最重要的, 而忽视对小学生全方面的艺术熏陶。艺术教师专注让学生练习考级曲目, 导致学生只会考级却不能真正学到艺术教育的本真。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中, 艺术教育学科仅作为“副科”———修饰课程来完成它的使命, 认为艺术教育仅是其他智育课程的调节剂, 以游戏的姿态出现在课堂里, 轻视了艺术教育教学内容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智力开发、陶冶学生的情感, 更重要的是长期受其艺术熏陶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的作用。
2. 学校艺术教育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
只要临近重要期中期末考核或面临升学时, 在很多学校艺术课程就成了课程表上的摆设———艺术课程被其他课程替代或直接取消, 又或者学校只注重对几个艺术尖子的培养, 使他们能在校内外比赛中获奖, 从而标榜该学校是真正贯彻艺术教育的, 是有成绩有突出表现的。这是学校艺术教育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艺术美是道德纯洁、精神强大的源泉。”真正的艺术教育将会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欣赏艺术独具魅力的美, 然后感性地领悟到这美中蕴含的虔诚、浓郁、高尚的情感, 最终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和陶冶学生情操。
3. 学校艺术教育缺乏正能量的社会文化的支持。
学校艺术教育中艺术鉴赏教育是最具有价值的, 是通往艺术教育本质的最直接途径。因为, 只有感受、欣赏美, 与这些有感情有生命能触动心灵的作品虔心交流, 才能够真正丰富小学生的心灵, 充实其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这一点的同时也面临一些物质上的困难。譬如说学校校园内拥有少量的艺术品, 小学生尤其是村镇的小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艺术品。除此以外, 信息时代的快速来临, 社会文化的不良倾向传播广泛, 小学生在生活中就极易接触到带着艺术的“高帽子”品味着实较低的音乐、绘画、摄影和影视作品等作品, 使得艺术教育不能在完善的美育工作条件中展开。所以, 学校艺术鉴赏教育需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社会工作者的支持。
二、全面提升, 努力挖掘, 让小学艺术教育回归本真
1. 教育观念要“正”。
艺术教育是学生实现自身美化、完善自我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应认识到艺术教育是生命的教育, 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 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受教育者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在小学校园中着力加强艺术教育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是为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四有”青少年目标所必需的, 也是不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因此, 要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去除糟粕, 吸纳新鲜的教育思想的血液, 强烈克服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的干扰, 总结前人经验教训, 切实加强人性化的艺术教育。
2. 教师队伍要“强”。
有专家指出“素质低劣的艺术教师正在毁坏一大批儿童的听觉和视觉”。培养与时俱进既有专业知识、教学技术又不乏科学理念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是艺术教育立足小学校园的关键。因此, 面对教师的实际需求, 学校、社会可以展开一些针对性的培训, 促进艺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是端正正确的教学理念, 还要着眼于为艺术教师搭建一座理论与实践相沟通的桥梁。 (1) 理论联系实际, 深入实践操作。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可以说是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进行继续教育, 通过网络等媒介间接地学习了解一些艺术教育理论来不断充实自己, 课堂依旧“原汁原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鸿沟, 教师的脚步只停留在了理论学习。艺术教师吸收了新的理论知识, 要多多操作, 在反复地“实践—认识—在实践”中强化自我, 提高自我。 (2) 环境提升师资力量。学校对艺术教师的提高、学习要保持支持鼓励的积极态度, 鼓励教师的自我锻炼、自我成长, 为形成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营造和谐向上的环境。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受艺术教育熏陶的程度如何, 同样也影响着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 甚至影响到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程度。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以及将美运用到社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个体。良好的艺术氛围环境对小学生身心的成长都将产生终身的积极影响。教育部门及学校领导、艺术教师都要带动整个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艺术教育, 向全社会充分有效地宣传艺术教育的正能量, 并为其在各方面提供充分、可靠的保证。
3. 教学形式有“趣”。
艺术教育在于培养能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个体。在学校艺术教育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要以艺激趣。良好的艺术效果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重视表演效果呈现、多媒体呈现或现场表演, 以良好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对艺术教育内容向往。其次, 艺术活动开展的新奇性与趣味性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 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方法表现教学内容, 艺术学科教学的趣味性增强也促进了小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再次, 教师在艺术教育过程中, 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 要不断唤起他们成功的热爱就要及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能进一步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持之以恒的决心。最后, 要重视实践训练, 培养兴趣, 同时督促学生加强实践锻炼。
4. 物质条件要“足”。
学校要把艺术教学和课外活动所需要的用品完善, 并且与其他学科一样纳入学校的教学经费分配方案, 保证落实艺术教学设备、设备器材维修等方面的经费。国家、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安排经费时, 多方面考虑各个地方不同的小学艺术教育物质条件的状况, 各地对艺术教育的投资应采取适当的政策。物质充足的条件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要大力提倡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 利用当地的条件, 自制一些艺术教学用具, 补充教学设备的不足。
参考文献
不可否认,目前的英语教育目的不是在培养语言工具的使用,而是服从于学生应付高考的需要。不然,那么多中国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英语之后,为什么仍然无法熟练地利用英语听说读写,遑论以英语为背景思考问题?
对于学习英语,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曾提到,在20世纪40年代,国立中央大学物理学课本是英文原版教材。不掌握英文就无法上课,留洋归国的教师和外籍教授多会用英文授课,学生们要听得懂英文,看得懂课本才能上课,记笔记也是用英文。英语不是专门的课程,而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
冯先生的回忆并非是个例。在《听杨绛谈往事》一书中也有记述,在清华相识的杨绛与钱钟书,互相推荐英文书,通信用英文,钱钟书还用英文写小说、散文。英语除了是学生们学习的工具,更能让一些热爱文学的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感悟异国语言之美。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的大学生却很少有机会以英语为语言工具学习专业课程。在大学校园里,英语意味着考试,意味着四、六级证书。在教学训练服务于考试的教育范式主导下,学生们既无法把英语作为工具掌握,以英文为媒介了解其他国家的技术文明与思想精神,也难以深入阅读经典,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升华。因此,英语的教学和考试模式必须改革。
然而,呼吁高考改革,不等于取消英语考试和英语教学。类似于江苏“高考英语将不再计入总分”的传言,极容易被误读为“高考不考英语”,进而放大成“英语教育没有必要”。我们不能走向另外一个错误的极端。高考和教育改革,其重点应当是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形式的改革,应当让英语作为语言工具的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学生掌握一门语言的工具,而非参加考试的技能。
高考是保障公平合理的选拔考试。形式的合理,不代表内容的合理。“不考英语”不是目的,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目的才是改革的正确方向,让语言教育回归本位。多年来,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诟病,并不少于对英语教育的指责。该改的,不单单是英语。因此,我们在不断改进高考制度的时候,也应当考虑语言教学的改革。
(《光明日报》 )
根据鄂教师[2011]7号、宜教研发[2011]4号和长教发【2011】46号文件精神,我校迅即反应,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学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作了大会动员。经过两周的酝酿与筹备,学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于9月14日正式拉开帷幕。如今,两个半月过去了,所有竞赛组都按照学校方案,联系本组实际,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比教”活动。此次活动名为教学比武,实为岗位练兵。学校把“比教”活动与创建高效课堂相结合,通过“比教”活动引领教师关注课堂、研究课堂、实践课堂,使教学比武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又一抓手。“比教”活动中,各研修组把工作重心归于教学本身,把着眼点放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综观本次比教活动,有如下几点值得总结:
一是认识到位。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动员会上,学校校长邹红波特别强调,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回到教学本身,以课堂教学为根本,通过教学比武和岗位练兵提升专业素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内容很宽泛,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表现在专业研究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方面。因此,我校本次“比教”活动设有五个环节的展示评比,即说课、讲课、观课、议课和自我反思,其中,说课和讲课考查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观课和议课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自我反思考查的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二是准备充分。
考虑到学校规模大、人数多的实际,学校根据研修组设置的情况,成立了低段语文、中段语文、高段语文、低段数学、中段数学、高段数学、英语、科学、品生(社)、体育、艺术、校本、地方、综实等14个学科竞赛组,以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比武活动。学校教务处出台具体的活动方案,细化说课、评课、观课、议课评价办法,制订说课、上课、观课、议课量化评分表和活动记载表。然后召开竞赛组长工作会,并针对观课和议课两个环节进行重点指导,明确观课就是围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维度来进行课堂观察,观课教师可从四个维度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议课则针对所观的课进行,依据课堂观察量表的记录,围绕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展开对话,发表意见,探求方法与策略。
三是流程规范。
首先,由各学科竞赛组组长组织全组教师会议,集体商议上课的形式、研究的课题、每个教师的上课时间和内容,推选竞赛评审组成员,统筹安排教师的观课和议课,确保每位教师观课三节,每个教师执教的课也都有三个老师观课。各组将教学比武的具体活动安排表――包括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内容及时间、议课时间、观课人及评审组人员安排等,下发到每位教师手中,并送一份给蹲点联组的校委会成员,同时上交一份给教务处备查。
然后,各竞赛组在规定的时限内组织好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反思等五个环节的活动,由竞赛评审组算出每位教师的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得分,由执教教师个人写出教学反思材料,组长对反思材料进行定性评价。
之后,由组长收集、整理每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记录(说课和讲课评分表)、观课议课材料、反思材料,并按照说课占15分、上课占50分、观课占15分、议课占20分的比例,折算出每位教师的`教学比武得分,填写《长阳实验小学教师教学比武活动统计表》,并上传教务处。
最后,各竞赛组进行“比教”活动总结,教务处分学科审核每个竞赛组每一位教师的活动资料,综合评定每位教师的“比教”成绩,资料一人一册归档,并向县教育局和研训中心呈报“比教”结果。
四是方式出新。
其一,为使教学比武活动能有序展开,学校对每个组的活动时间作了统筹安排:
9.19――9.30 为艺术组、体育组、英语组、品德组的比教时间;
10.8――10.21 为高段语文组、低段数学组、中段语文组的比教时间;
10.24――11.4 为低段语文组、中段数学组、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时间;
11.7――11.18 为科学组、地方组、校本组、综实组的比教时间。
其二,实行学校校委会成员蹲点联系相应竞赛组的制度。比武活动以竞赛组为单位开展,实行竞赛组长负责制,校委会蹲点联组的人员全程参与该组的活动。
其三,把教学比武与常态研究结合起来,借“比教”之机开展富有成效的专题研究。各个竞赛组的“比教”活动或围绕立项课题进行,或围绕研修组的研修小课题进行。如英语组结合省级课题《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设计》,围绕词汇课教学、句型教学、语篇教学三种课型展开了“比教”活动;体育组以学校申报的体育特色项目“软式排球”为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教学;高段语文组围绕立项课题《经典诵读与师生语文素养提升研究》进行,统一了教学研究的内容及观课议课的研究点;高段数学组的“比教”活动采用“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研究的着眼点就是组内的小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多维多元。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得分,都综合了评审组、观课组和学生三方面的意见。课一上完,不仅评审组和观课教师要为执教者评分,学生也要给教师评分。课堂教学展示完毕,观课教师立刻随机抽取十名学生进行现场评教评分。教师的讲课最终得分按照评审组60%、观课教师20%、学生20%的权重进行折算。
其五,为每位教师建立专门的“课内比教学”档案。所有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观课记录、议课文稿、教学反思以及各环节的评分表均归入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档案袋。用档案袋评价方式,全面、真实地记录每一位教师的岗位练兵、教学比武的过程和结果,并把教师参与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评价考核的范畴。
五是效果良好。
本次教学比武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与热情,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内容,个性解读教学文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专业素养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活动结束之后,各研修组认真进行了“比教”活动总结。其中,中段语文组、高段语文组、高段数学组和体育组的活动总结已在省教育厅主办的“课内比教学专题网站”中的“我与教学比武”栏目挂出。第6期《长阳教育简报》也在篇首的位置通报了我校的“教学比武”活动情况。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一篇
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所以,周国平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周国平是学哲学的,在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他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这个信念,构
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周国平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他把他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二篇
拜读了周国平老师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后,感觉像遇到了“陌生的熟悉人”,因为周老师所指出的教育观点与我们271教育理念相吻合。
书中说到:“让教育成为教育,让教育回归教育”。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这正是我们的271教育的信仰--没有学不好的孩子,271教育就是给每一个孩子的生命成长可能性提供可能,让每个孩子原本的可能性成为可能。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万物共融的成长环境,让孩子们都能基于自己的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长成最好的原本的那个自己。
周老师还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是生命,第二是头脑,第三是灵魂。现在教育与生命相应的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是德育,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是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本身的差异性,更忽略了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个体。我们271教育注重的则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教科书是课程,学校组织的活动是课程,人际关系是课程,吃饭睡觉讲卫生也是课程,总之我们271教育的课程认知是:天地间万事万物,一切一切与孩子生命成长有关系的认知和活动的总和都是孩子生命成长的课程,在这样的环境里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的自由成长。
“教育即生长”,起初是由卢梭提出、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老师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271教育课堂也恰恰提倡坚决捍卫学生中心的主体地位这一观点,让学生自己走心的去认知内化、实践生成,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要深思:怎样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一名271人,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做真教育、真做教育。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三篇
周国平,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学者、作家,我原来读过他的几篇散文,如《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等,总体感觉是他的散文的美不在语言,不在情感,而在于字里行间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传达出对人生的哲思,这可能和他的职业和习惯有关吧。
周国平不是教育家,然而,“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这是周国平谦虚的说法,因为大家知道,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大量的工作是对人生的思考,“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周国平还尖锐的指出“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所以,读周国平关于教育方面的文章,我的感觉是他的观点真实、辟警,感觉周国平是个真诚实在的人,他不盲从,不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经过了解和深思得出的观点,单从这一点而论,他的文章就值得我们品读。
下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来我们不愿回顾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事件:一、浙江金华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被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产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过分的关注,一味的要求,终于酿成惨剧。二、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做的事,其思想和行为令人匪夷所思。三、益阳市十三中一名高三学生用刀将其同班同学刺死。原因仅仅是被害者让他倒垃圾,引起他的不满,遂于次日用水果刀连刺王两刀,致使被害人抢救无效死亡。
中学生、大学生杀人的恶性事件可以说举不胜举,然而自杀事件又何尝少呢?前一段时间,我们身边不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吗?他们杀人、自杀的原因有很多,也许因为学习成绩,也许因为男女情感,也许因为与人纠纷,也许因为家庭原因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所有这些都和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
一件件,一桩桩血淋淋的触目惊心的惨剧,不得不让我们静心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们找到了答案,孩子们的心理有问题,不管是我们的家庭教育,还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实际上已经远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这些教育的箴言,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简直荒谬不堪,可是冷静思考之后呢,恐怕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实际上,张校长早就多次给我们强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更包括心理健康,我们学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更要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理念决定方向,也许这正是我们学校能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周国平给我们指出当今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指出教育发展的方向,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他像一个战略家,规划教育的前景以及做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实现他的战略目标则要靠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和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勇士----一线教师。遗憾的是,指挥我们这些勇士的指挥官——政府职能部门却并没有按照战略家的意图指挥,甚至是相反,所以我们这些一线教师有时也就好心干坏事,甚至为虎作伥,不幸成为了摧残孩子的帮凶。
当然,我在这里无意攻击政府,中国的国情毕竟太特殊,太复杂,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者,我们的政府不是一直在努力改变吗?
言为心声,敢说出来毕竟也是一个进步,但是我感觉我们说的太多了,而做的太不够了,真诚的希望我们都不要做言的巨人,行的矮子。拯救孩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了孩子,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让我们改变自己。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当我第一次周国平写的《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这不是一般的文艺书籍,而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书籍。虽然这本书我没有读完,但是教育的七条箴言点化了我对教育思想,深深的感受到教育对人的发展有极大的重要性。
周国平作者根据个人的教育成长经验以及与中外古今的教育家的言论,总结出教育的七条箴言。
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知识、思想、健康、德育等等)成长,成长就是目的不是要达到某一个终点,例如上个好大学,出来找个好工作等等,而是要在适应社会现实的必要性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自己。要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具有优秀人性和幸福生活能力的人。这与271教育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个孩子快乐地走向自我教育。
在2017年11月左右,韩校长跟集团的领导去芬兰国家外出学习,都知道芬兰国家是教育体制最完善的国家,韩校长展示出在芬兰国家的小学、初中、高中,他们的校园环境,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以及墙上张贴出来的学生作品。我看了当时很惊讶,他们为什么课堂上这么自由?我终于发现以前中国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差距。
中国教育缺乏自由、老师缺乏自由、学生缺乏自由。总的一个字国家管控太严格。所以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少之又少。
应试教育年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现在这些问题还在或多或少的残害着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说明之前对教育的本质认知不够,对待教育过于功利化。真正的教育是非常简单的。
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培养优秀的人性呢?首先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一个“人”,平等对话;我们要求孩子什么样,我们就得做的比这个标准更高,给孩子们树立榜样;等等。
关于幸福生活的能力,其实上就是关注精神生活能力的养成。肉体和物质的满足可以带来快乐,但那不是幸福,真正的幸福应是精神层次的成长,这依赖于阅读能力的养成。
虽然这本书,没有看完,但是许多知识与我产生了共鸣了,有些领导讲过的话,虽然不能深刻理解,但是也可以从书中寻求答案。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一直以来就特别喜欢读周国平的书,不只是因为他是大师,而是因为他的话语总能叩击我的心灵,曾拜读过他的一本书——《把心安顿好》,感觉受益匪浅。也许有人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感觉很无聊,都是大话套话,的确,我刚开始读的时候也是这样,但是耐着性子细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大师真不愧是大师,虽然看起来说的是一些人竟皆知大道理,细细品来,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内心不断惊叹:是啊,可不就是那样吗?说得真好。这是我初次读周国平书籍时的感受。
说实话,我这个人是不喜欢读书的,这也是我需要做检讨的地方,但是年前开完放假会回到办公室,发现桌子上放着一本周国平的书,我的内心是激动和兴奋的,很高兴我喜欢的书目能和集团主流价值观相互吻合,带着这种心情,我又一次开始了与周大师的对话。
翻开《让教育回归人性》这本书,刚读了两页,就发现“老周”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还是那种感觉,两三句话就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马拉松或许有人说我夸张了,但我读的时候确实有这种感觉,后来想了想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其实就是我在读的时候不断地将他说的话往自己身上靠拢,这样感受就特别真挚。下面对书中几句发人深省的话发表自己的感悟。
1、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白受了教育。
我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记得经常听人说起,上大学没用,我也曾这么认为过,现在大学生遍地是,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说不定还不如初中就辍学的赚得多。那为什么人们还是对大学趋之若鹜呢?是因为大学给了我们除去知识之外的东西,包括:价值观、待人接物、处理问题的方式等。
2、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想想确实有点可悲,适应现实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其实也应了那句话,时势造英雄,在如今稳定和平的年代,似乎大部分人的眼光都变得狭隘了,没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也没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的霸气,更没有“我中华崛起而读书”的胸襟,有的这是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记得看过高晓松的一个节目——《奇葩说》,有一期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去参加节目,高晓松跟他聊了很多,最后说到毕业干什么的时候,学生说到他只关心能不能在央视找份稳定的工作,高当时就火了,可能是出于对同门师弟的爱惜,更多的是对现代大学生的哀叹,他说:名校乃建国之重器,你清华毕业就这么点志向?社会的大潮已经将我们的棱角磨平,我们的下一代难道还要不我们的后尘吗?
让教育回归人性读书笔记
《周国平论教育》共有八辑,里面收集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内有关教育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散文、随笔、杂谈的形式呈现,语言简明而不深奥,生动不乏幽默,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亲切,但回味无穷。作者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道: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对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人是教育的原点,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一个教师,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术,而没有对人、对人性的一种整体洞察和思考,教育就会有局限和偏差。那么,作为一个哲学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教育即生长这一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的阐发,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蒙台梭利还是杜威,都批评了孩子是一个尚未长大的人的观点,认为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驱赶孩子去做有违他们个性的事,不惜牺牲他们童年的幸福;认为孩子什么也不懂而把****的喜好观点和评判标准强加给孩子。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因为无视童年的价值,只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让教育回归元本——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这是一个远离元本的时代。
本可以顺产,却来个剖腹;本可以母乳喂养,却来个三聚氰胺奶粉;本可以徒步有氧运动,却来个尾气制造阴霾;本可以和谐养生,却来个心理斗争……
我们的教育也难逃其劫——
本可以快乐成长,却让书包压得喘不过气来;本可以愉悦阅读,却让孩子戴着脚镣跳舞;本可以如植物一般自然生长,却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著名学者吕叔湘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类比: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理,给它充分的条件,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让它自己发芽生长,自己开花结果。但即便是农业有时也难逃其劫——
江西一年收获两季水稻。人们只吃第二季大米,第一季几乎没人吃。由于怕耽误第二季,农民会使用各种方法包括化肥农药对第一季揠苗助长。而对于第二季,由于没有压力,农民就顺其自然成长。其结果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就是第二季大米好吃有市场。我想,有孩子的家庭不妨让您的孩子成为第二季。因为,不是所有第一都好。
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再看一个农村母亲的教子之道——专家采访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母亲,问她是怎样教育成功孩子,让孩子考上清华大学的。没想到这问农村母亲的回答却让专家们大跌眼镜: “考上清华就叫好?学费贵着呢!读完大学不知道能否找到工作。”
“您平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我没有啥教育啊,我只是让他老实做人,踏实做事。” “比如做事,您有没有比较特殊的方法或方式?”
“没有。不过,这孩子打小我让他做的事,我先做一半,剩余的让他自己看着办。比如,穿袜子,我帮他穿一个,筷子掉到地上,我只捡一个。”
这位母亲回答显然不像专家想象的那样有什么高深的秘诀,但细心思考,<莲~>这位看似没有知识的母亲却有着不寻常的文化。先是交给孩子为人处事,再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让孩子养成生活等方面的好习惯。那学习呢?其实,一个人如果他的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渐趋优秀时,学习的习惯和品质也就不在话下了。
这样的观点我们很容易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找到。相信许多人都会和我一样对这样的一本书的书名产生质疑:教育是没有用的?!作者林格说:传统或者流俗的教育理念,往往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一切教育目标都可以通过教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育技巧实现,这恰恰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冲突的内隐症结所在。
笔者认为:现行教育更多充斥着分数、名次、重点、次重点,但人于社会,却是由其综合素质所决定的。
试举一例:我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时,我们接送孩子都是提前,但有一次孩子却说:“妈妈,你能不能迟一点再来接我”。我们有点疑惑。
“反正你们就迟一点再来接我嘛。”我们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第二天放学时间到了,家里的电话响了。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向你们汇报,我放学了,你可以来接我了。”我们一听,才知道我们卖给他一张电话磁卡,孩子为的是有一个机会可以自己去打电话。
这件小小的事情却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孩子渴望独立,渴望尝试。我们老是在孩子自己需要或喜欢自己去尝试的时候帮他们包办了一切,比如叫醒、提书包、整理学习资料、卫生打扫,等等,殊不知,我们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时,却也让孩子失去了一个个锻炼的好机会。、孩子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们带他去订报纸;今年订报纸时,我们只带到了邮局门口,他就轻车熟路地进去办手续。什么是养成教育?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莲~山 课件>让孩子做同一样事情时他能一点一点的进步,直到我们达到想要的预期效果。我们家长或者教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卢梭说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及时生长,而非其他。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里的“一”就是教育根本,具体而言,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那真正教育的元本是什么呢?
作者林格说: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比如: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碗中夹自己想让孩子吃的菜,但孩子却是拒绝,许多时候孩子都是堵着气吃饭,再好的饭菜到了这个时候就没有什么胃口了。怎么呢?改变菜的做法,颜色搭配考虑孩子兴趣,在鼓励、游戏中让孩子尝试。
比如做家务,只要孩子能完成,不妨让他做一点,比如摆放碗筷,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比如浇花等等。孩子做家务最起码有几个好处:一是培养孩子家庭成员平等意识;二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三是让孩子初步观察生活,为说话表达积累素材。
再比如提到看电视,许多家长就头疼,我们也曾经非常苦恼,想了一些方法,都觉得不大科学,目前我们的做法是:让孩子明白看电视是一种休闲,也是一种学习,所以看电视也要投入、认真;二是让他自己学会安排时间,比如每天看多时分钟,你自己根据频道节目安排,但不能太集中;三是跟他一起看节目,比如“超级变变变”等有益的节目;四是用节目内容作为交流的话题,引导孩子。这样一来,孩子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就会觉得看电视跟学习语文数学其实也是一样重要,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还有许多……
我很欣赏林格的这句话;最好的鞋就是你穿在脚下但并不时刻感觉到它的存在,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在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才出手。
首先,我们去看看老师准备公开课的过程,本校一位语文教师接到要其一周后开一节公开课的通知,为此,这位老师开始了繁忙的准备工作。在接下来的一周,这位老师忙碌地奔波于教室与电脑室之间。首先,定下开课的课题,选择一节比较容易出彩的课(大多为内容情感性强,易于老师煽情),然后,请几位老师帮忙制作课件,此外还在教室里试讲几次,把哪个问题由谁回答已经安排妥当,终于迎来开课的那一天,展现在听课老师面前的是一节教学手段多样、课堂气氛活跃的语文公开课。课堂上,教师一开始就是提问,一问接一问,环环相扣,直到结束,也是用一个意味深远的问题留给学生思索。老师也是不断表扬鼓励,学生反应热烈。教学内容有课内、有延伸、有讲解,还有练习……教学形式更是新颖别致:有问答、有讨论、有板书、有挂图,还有多媒体……一应俱全,各种道具粉墨登场。评课当然是好评如潮,想找个缺点也很难。但是,我在每次评课时都强调要还公开课真实的面目,这样不是我们公开课的目的,可下学期的公开教学又重蹈覆辙,老师依然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样的方法。
我身为业务领头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试问这样流于形式的公开课,对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作用吗?还能成为学习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平台吗?还有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范例的价值吗?如何让公开课回归本位。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
一、带领老师走出误区,明确公开课的初衷
之所以会在公开教学时出现以上种种怪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施教者误解了公开课的含义,把公开课上成了“表演课”。施教者首先应该明确什么叫公开课,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很多老师之所以费尽心机地上一节很“成功”的公开课,无非是想证明:我的观念是新的、我的方法是活的、我的教学能力是强的,所以我的效果也是好的……这些都是混淆了公开课与其他课型的表现,而且事实上,公开课过后又是老样子,也无怪学生会发出“要是以后每一节课都这样该多好”的感叹。
公开课,既不同于汇报课的精心准备、谨小慎微;也不同于示范课的传经送宝、“名家”风范;更不同于研究课的推陈出新、大胆尝试。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应该叫“研讨课”,是作为一种“样本”让老师们研讨:如何更好地上好这节课。既然是“样本”就必须让大家“评头论足”,而不是模仿,因此不应怕出差错。所以,公开课应该与平时的教学没有什么两样。
我充分利用每次业务学习的机会,向老师宣讲各地公开教学的先进经验,让老师慢慢转变原来对公开课的定义。
二、调整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我也是从一线教师走到业务校长这个岗位上的,能深切体会老师的心情,其实精心准备那么多环节无非就是想博得领导的一句肯定,生怕自己的业务能力落后于他人,我试问如果有真金还怕火炼吗?
首先,我针对此类现象,更改了公开课评价细则,侧重于课堂实效性的评价,淡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以及课堂的“完美程度”,除了关注“教师怎么教”,更多地去关注“学生怎么学”。这样一来,领导评价的方向直接改变了教师对公开课的认识与态度。
其次,在教研组评课时,针对一些教师或顾及同事颜面、或观念不清,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的现象加以制止,在每次公开教学后,进行课后研讨时,我要求各位教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挖掘教师教学中亮点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本着对执教教师专业发展负责的态度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技能。为此,在公开课的评课中,更应注意寻找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表扬、赞赏。值得肯定的就肯定,必须批评的就得批评,课堂教学不是完美无缺的圆,为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我们必须实话实说。这些也必须在教师中形成统一的认识。
三、转变组织方式,回归真实教学课堂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公开课都是事先通知,施教者可能提前几周,甚至几个月就知道要开公开课,这样很容易出现前面提到的各种问题,也就很难让教师提高对公开课的认识。
在每一次公开教学时,组织者无须提前通知,只要根据教学实际和教研组确定本学期的教研主题,然后初步了解施教者的教学进度,提前组织听课人员集中就可以。一定要看到的是施教者最为真实的教学课堂,从中挖掘亮点、发现问题,通过评课总结经验,从而推动教师个体到集体专业技能的提高。这样的公开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使每位教师把家常课当作公开课来上,也把公开课当作家常课来上,在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最后我想说,莫让公开课变了味,我们身为业务领头羊任重道远,让我们轻装上阵,引导老师在每一次公开教学时,无需打扮,无需装饰,将自己最自然的一面展示给学生和老师,只有这样,你才会在每次公开课后听到一些真实的声音,取得一点实在的进步,那样我们的公开课才真正发挥了它本应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意识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非智力因素”中期杠杆调节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心牢牢抓进文本,让学生有一种迫切想阅读的愿望。老师要精心设计导入,可以是一幅画、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首歌、一首诗、一段视频……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朗读之中。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我以《愚公移山》的音乐导入,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心情愉悦,我抓住歌词中的“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设计悬念:这奇闻和笑谈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无需细读课文就能回答,学生们异口同声:“愚公移山。”我接下来问:“后人为何惊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移山的?他成功还是失败了?我们自己去课文中找找答案。”学生带着悬念,饶有兴趣地阅读课文,迫切想从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通过音乐设计悬念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读书成为其内在需求。
二、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下的感性之美,语文课应当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嚼出那微妙的滋味。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在读中以语言文字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对学生的读书时间很是吝啬,总是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感悟,殊不知“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可以让人感受”。学生没有时间跟文本亲密接触,没有时间思考、没有自己的感受,接受的不是文本传递的消息,而是教师的思想观点、理解感悟。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抓住“背影”这一人物形象,把父子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但这种情只有细细地去品才能体会得到。我没有多讲,而是让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人世间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通过阅读文本,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感受文本中的情。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要对文本读得充分,读得深入,对文章的理解就势如破竹了,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也自然迎刃而解了。
三、个性阅读,与文本真诚对话
歌德说过:“优秀的文艺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都是探测不到底的。”这句话说明文学作品有着“空白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感悟。我们很多教师也认识到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独有的感悟,体会和理解,创造有利于他们个性化阅读的平台。但有些老师在个性阅读上越走越远,不仅不能创造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彩境界,反而陷入了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由主义泥潭。我们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还必须是哈姆雷特,在个性化阅读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也要尊重文本,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与文本真诚对话。例如有些同学在《背影》只看到“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等等。这能叫个性解读吗?这种解读根本就是不了解文本的内涵,扭曲文本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个性阅读。《背影》叙述的这段父子亲情,是朱自清八年后的回忆。在解读中我们要从它自身生成的价值取向、背景出发,把个性阅读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在个性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在个性阅读中,我们要把握度,就是所谓的“多元有界”。
四、填补空白,升华文本情感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其间存在着很多的 “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它是通过作者对文本的一遍遍朗读,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师到嘴边上的话,却哽住了:“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这两个破折号表示说不下去。我让学生发挥想象韩麦尔老师想说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此情此景,通过想象孩子们有的认为韩麦尔老师想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把法语教好。”有的认为是“我希望大家永远记住法兰西祖国,记住我们的语言”……通过这一环节,孩子联系上下文,作品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提高了语言感情能力,文本的情感得到升华。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洪镇涛均指出:回到语文的本位上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思语文的本位是什么?如何找回快要丢失的语文的本位。我认为那就是摒弃浮华,通过充分地阅读文本,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去感悟蕴含的境和情。语文课堂中少了阅读就像少了骨架一样,再精彩的东西也是支撑不起来的。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东社中学。
【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推荐阅读:
注重情境创设回归数学本位11-30
让音乐回归右脑07-06
回归生活世界:当代道德教育的呼唤09-28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中09-23
让父爱回归孩子的生活作文07-19
线性回归工程应用09-15
回归的年味作文09-21
漫谈软件回归测试10-19
香港回归作文1500字07-02
某医院护士回归分析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