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人物故事(精选8篇)
绰号: “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
1、怒杀阎婆惜
晁盖等人劫生辰纲一事败露,衙门要去缉捕他,宋江通风报信,使他们逃脱。晁盖吴用一伙人逃去梁山,激林冲火并王伦,占据了梁山。晁盖命人送黄金给宋江报恩,宋江只收了一根,其余的退回。这根金条和晁盖给他的书信被他的妾阎婆惜发现了,因为阎婆惜背着宋江有外遇,所以以此要挟宋江,要求离婚,住房及房内一切不动产归她,宋江都答应了。她因曾见信内提到送宋江很多黄金,于是又向宋江提出将这些黄金送她。宋江并未收下黄金,所以拿不出来,阎婆 惜又不信他的解释,他被逼无奈,才失手将她杀死。
2.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宋江被刺配江洲。在浔阳楼上喝醉了。看见墙上有人写诗。他也写了一首。后被黄文炳看见,告发说他的诗里有反意。宋江打入死牢。
二、卢俊义
绰号:玉麒麟
1、被逼上梁山
吴用扮成一个算命先生,悄悄来到卢俊义庄上,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里,口占四句卦歌,并让他书挂墙壁上。吴用在这四句卦歌里,巧妙地把“卢俊义反”四个字暗藏于四句之首,果然,这四句诗写出后,被官府拿到了证据,大兴问罪之师,到处捉拿卢俊义,终于把他逼上梁山 2.南征北战
卢俊义上梁山之后,随宋江一起南征北战,参加了数次大型战役。
两破童贯时,卢俊义活捉童贯手下大将酆美。紧接着进行了四大征,即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
征辽之战中,卢俊义大显神威,独自跃马挺枪与大辽四员猛将酣战一个时辰,最后战胜耶律宗霖,吓跑耶律宗雷、耶律宗电和耶律宗云。[9] 紧接着,卢俊义又将一伙约有一千多人的辽兵杀得四散奔逃。此战在整部《水浒传》中独一无二,这是卢俊义武力发挥的巅峰,也是卢俊义最辉煌的战绩。卢俊义在征讨宋朝其他三个心腹之患“田虎、王庆、方腊”时,活捉卞祥、斩杀杜壆、秒杀方翰、杀厉天闰、破司行方、秒杀方垕、捉贺从龙,展示了其强大的能力。
三、吴用
绰号:智多星
1、智取生辰纲
杨志压送生辰纲过黄泥冈。挑夫们口渴,想买白胜的酒,但杨志怕中计,不让。晁盖、吴用等人假扮车夫迷惑杨志等人,买了酒喝。杨志等人上当,喝下了带有迷魂药的酒。晁盖等人取走生辰纲 2。
“赤发鬼”刘唐为劫取生辰纲一事,夜走郓城县往投晁盖,途中酒后醉卧灵官庙,为巡查的县都头雷横抓获并带往东溪村晁盖庄,晁盖得知详由,谎对雷横说刘唐是其外甥得释并送雷横十两银子。刘唐不忿,私自追赶雷横欲讨回银两,话不投机,两人动手,挥动朴刀大战,雷横不敌刘唐,看着将败,被旁边私塾先生吴用用铜链劝开。吴用、刘唐回晁盖庄,计夺生辰纲,吴用出谋划策,并赴石碣村巧言说服阮氏兄弟共同聚义,定巧计在黄泥岗用蒙汗药晕翻杨志等人,劫取生辰纲。事发后与晁盖等人同上梁山,并定巧计在石碣村大破官军。上山后巧激林冲火并王伦,从此奠定梁山基础,在后来的争战中多出奇计,为水泊梁山的兴盛立下大功,成为梁山军师
四、林冲
绰号:豹子头
1、误入白虎堂
林冲陪林娘子去还愿,看到鲁智深英雄了得,就聊了起来,不料高衙内看林娘子美貌,欲行无礼。林冲急忙赶去,终因他为顶头上司之义子放了高衙内。高衙内因想林娘子得病,陆谦献毒计,让高俅派人买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高俅要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
2、风雪山神庙
林冲遭到高俅陷害,被发配沧州。高俅又买通差役,要在路上把他杀害,幸亏结义兄弟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林冲到了沧州,被派去看管一个草料场。一天,大雪纷飞,他到附近小酒店打酒,回来看到他住的那间草屋已被大雪压塌,于是就到不远的一座山神庙中躲雪喝酒。正喝之间,见草料场起了大火,林冲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前有三个说话,原来是高俅的心腹买通监狱牢头,放火烧了草场,想把林冲烧死。林冲怒火中烧,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这样一来,林冲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
五、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1、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由于喝酒滋事打闹寺院而被智真长老派往东京大相国寺去,大相国寺的长老看鲁智深身长八尺,腰圆膀阔,就叫他去看守菜园子,期间鲁智深结识了一帮东京的泼皮无赖,有天他们所在菜园子的柳树下喝酒说笑,正说到尽兴处,突然,菜园子的柳树上有一只乌鸦在不停地叫,恼坏了鲁智深,众泼皮见状都赶紧去搬梯子去端掉鸟窝,有的正爬树上去,鲁智深已经酒醉三分,见了那爬树的小泼皮,说道,你们且闪开,让洒家来,鲁智深推开众人,走到柳树下,弯下腰去一把抱住那碗口粗的柳树,把腰胯一扭,活活的把碗口粗的柳树连根带泥一块拔起,惊得众泼皮大呼:师父非凡人!乃罗汉真神也!
2、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陆谦让差人在半路上杀人灭口。两个差人在路上百般折磨林冲,最后商量在人迹稀少野猪林动手。在野猪林,他们假意说要休息,怕林冲逃走,骗林冲同意让他们绑起来。结果绑起来后就要杀死林冲。林冲知道上了当,但已经无法挣脱。鲁智深在客店听到要把林冲灭口,赶到这唯一能做杀人灭口勾当的险恶地方等着,才能及时出现,救了林冲。本来鲁智深准备把两个公差都杀了,林冲在两人的哀求下让鲁智深放过他们。鲁智深不放心,和他们一起上路,沿途让公差服侍林冲。
六、武松
绰号:行者
1、景阳冈打虎
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要过冈,武松上冈后,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还是决定继续上冈,遇到猛虎后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2、醉打蒋门神
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打得蒋门神告饶,把快活林酒店归还旧主施恩。
七、李逵
绰号:黑旋风
1、沂岭杀四虎
李逵回家接老娘,走到沂岭,去给老娘找水喝,等到他找完水回来时却发现母亲被大虫吃了,一时间火从心起,先杀了两只小虎,又杀公虎和母虎。为母报仇。
2、中州劫法场
宋江因为杀了阎婆惜刺配江州。一日因为喝醉酒误在浔阳楼上题了反诗,被黄文炳发现,被下入死囚牢中。吴用让萧让,金大坚伪造回信,没想到图章上出现了纰漏,戴宗一起被下死囚牢,晁盖起梁山兵马,攻打江州,劫了法场,救下宋江。
八、杨志
绰号:青面兽
1、杨志贬为火头军
杨志本来在东京汴梁的御林军当军官,因为不屑于逢迎巴结,被充军到了大名府。梁中书觉得杨志是个人物,如果调教得当的话可为己所用。但梁中书打错了算盘。先是在押运太湖石途中,同去的赵大禾误将太湖石坠落深水,梁中书本想借机整治赵大禾,不料杨志却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把梁中书的暗示全当耳旁风;接着,杨志由于报国心切,在禁闭期间,擅自闯进校场参加先锋官选拔比武,并勇不可挡,拔得头筹。这一连串的行为给杨志带来了麻烦,梁中书一气之下,将杨志贬为伙头军。
2、杨志杀牛二
杨志素有鸿鹄之志,却屡屡受挫,心中苦闷自不待言,但他却不允许自己就此随波逐流。即便当了伙夫,杨志仍保持职业军人的作风,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很快,杨志就与牛头帮发生了冲突。牛头帮是当地的黑帮组织,与官府盘根错节,势力强大。牛头帮帮主牛二功夫好,是个铁腕人物,连梁中书都怵他几分。牛二对杨志早有耳闻,甚至有惺惺相惜之感,试图将杨志笼络为自己人。杨志身为名门之后,岂能与牛二同流合污!牛二恼羞成怒,向梁中书施加压力,迫使杨志被开除军籍,并欲伺机除掉杨志。
此时的杨志内外交困,陷于人生最低谷。
九、燕青
绰号:浪子
1、上梁山
原为“北京大名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在卢俊义家中长大,吹箫唱曲样样能行,射箭发镖百步穿杨,人称“浪子燕青”。卢俊义被吴用诓走之后,管家李固与卢俊义之妻贾氏勾搭成奸,霸占了卢的家财,又将燕青赶走。卢俊义回家后,李固又向大名府告发卢俊义私通梁山、题藏头反诗之事。卢俊义被下狱,李买通了董超、薛霸,要他们二人杀了卢俊义。当董、薛正要下手之际,燕青赶来将二人射死。卢俊义被判死刑之后,燕青又与杨雄上山报信,引来宋江大队人马,在法场救下卢俊义,一同投靠了梁山。
2、招安
宋江元宵节上东京面圣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师师。燕青吹得一口好箫,和李师师拜为姐弟,面见宋徽宗,传递梁山消息,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
十、李忠
绰号:打虎将
1、桃花山
李忠后来在路过桃花山时被山寨首领周通袭击,李忠却把他打败了,之后便坐上了桃花山的第一把交椅,成为桃花山大头领,周通则沦为二头领。一日,当鲁智深路过桃花山下的桃花村时,恰巧遇上周通强行迎娶桃花村庄主的女儿,鲁智深先行躲在房中打了周通一顿。李忠闻讯下山去替周通报复,双方交谈数句后便认得鲁智深,跟鲁智深再次相遇。之后双方和解后,鲁智深便离去。[2]
2、上梁山
一、粗鲁行事型
说到《水浒传》中的粗鲁人物, 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逵, 第二个想到的就是鲁智深, 他们两个可谓是《水浒传》中的“粗鲁双侠”, 行事风风火火, 声音如雷般响亮。有人说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 但如果细细品味, 就可以发现他们虽同为粗鲁人, 但两人之间还是有较大的区别。
从形象上来看, 李逵属于乡村野蛮汉一类, 而鲁智深则属于忠厚义侠之人。《水浒传》中描写李逵时这样写道:“黑熊般一身粗肉, 铁牛似遍体顽皮。怒发浑如铁刷, 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 李逵一身粗肉, 遍体顽皮, 且面孔狰狞, 一句“恶杀下云梯”, 将他的本性无遗的表现出来, 他就像一个没有经过任何教育的一个乡村野夫, 我行我素, 不被其他的法律或者道德所束缚。”他如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想爆炸就爆炸, 什么事情都不考虑。
《水浒传》中描写鲁智深是:“上穿战袍, 腰系文武双股鸦青绦, 足穿鹰爪皮四缝干黄靴。面圆耳大, 鼻直口方,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从“穿着战袍, 腰系青绦, 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等描写可知鲁智深是一个武生形象。我们都知道鲁智深还有一个别称, 叫鲁提辖, 提辖是一个官的称呼, 在现在看来, 鲁智深都可以算是国家公务员了,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 当然是属于形象好气质佳的一类。而且鲁智深“面圆耳大, 鼻直口方”, 这样的长相, 给我们一种比较温和的感觉。
从做事风格来看, 李逵是极具有行动力的人, 但他却缺乏思考, 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杀杀杀, 见人都是砍砍砍, 做事情也从不考虑后果, 频频惹祸。而鲁智深, 如其名, 虽鲁但智深, 他无论是拳打镇关西还是救金翠莲父女, 都能够证明他是一个颇具智慧的人, 在救金翠莲妇女时, 他懂得要堵在大门, 防止他人通风报信, 另一方面, 他也懂得等金翠莲父女走远再去找镇关西算账, 给金翠莲父女争取更多逃跑的时间。
二、尽忠报国型
在水浒传中, 还有另一种典型人物, 就是尽忠报国型, 一提起忠我们不得不谈的就是宋江, 宋江从梁山第二把手晋升为第一把手后, 就下了第一条关乎梁山兴亡的大决策——招安。招安是对朝廷的妥协, 对朝廷示弱, 尽管众多兄弟坚决反对, 却依旧没能够去改变他的想法, 阻止他的行动。宋江宁愿愚忠被招安后遭受各种不幸, 也不愿意落得个反对国家的罪名。
他自始至终, 忠于皇帝, 忠于宋朝, 忠于整个封建社会制度, 直到最后被踢毒酒, 都不忘为宋朝解决后患杀掉李逵。宋江在整部水浒传中将古代人那种尽忠报国,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
而另一个忠君思想深入骨髓的人便是林冲, 尽管妻子被调戏, 遭受好友背叛, 从误入白虎堂到风雪山神庙, 他明知是遭奸人所害, 却依旧想着靠着他们重新回到朝廷。如果不是逼不得已, 他绝不会去投梁山。上梁山有两种人, 一种是自愿上梁山, 另一种是被逼的才上梁山, 林冲就是属于第二中。
宋江和林冲他们都是属于尽忠报国型的人, 但如果我们剖开忠的外表去看他们尽忠的实现方式, 我们就可以发现, 他们之间是有很大的不同。
宋江看惯了朝廷的黑暗, 却不敢推翻朝廷, 去创建一个能够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他是选择一种曲线救朝廷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忠义, 他选择将梁山做大做强, 让自己强大到足以跟朝廷的奸佞抗衡, 和整个朝廷抗衡。宋江的目标是拥有与朝廷谈判的资本, 让朝廷做退一步的打算, 他以反叛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忠。
而林冲是一味顺从朝廷, 祈求得到他们的重视而能够在仕途上得以升迁。当发现高衙内正在调戏自己妻子时, 他竟然能够强加忍受, 给高衙内有逃跑的时间。当高太尉说想见林冲时, 尽管自己妻子被高太尉儿子调戏, 但出于想接近高太尉的目的, 他还是选择前行了, 最终酿成了误入白虎堂的惨祸。当被刺配时, 受差役刁难和陷害, 他还一味顺从, 希望服役期满时, 可以回到家中与妻子团聚, 但无奈一退再退, 最终无路可退, 才选择手刃陆谦然后上梁山。
三、聪明智慧型
水浒传中还有一类人物, 他们犹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身怀绝技, 无所不能, 最有代表性的当数梁山泊的吴用和公孙胜, 他们同属于梁山集团的智囊团成员, 为梁山出谋划策。
通过研读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不同, 我将从儒学思想和道家思想这两个切入点来对吴用和公孙胜的进行分析研究。
作为梁山泊的正牌军事, 吴用无论在形象还是在言语上颇有中国儒学之风, 论才学能力, 公孙胜和他不相上下, 但为什么吴用却可以作为梁山集团的正牌军师呢。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吴用是尚儒学, 具有浓厚的入世思想, 他适合宋江的需要, 适合整个梁山的需要。他是为了得以做官谋士才加入梁山泊, 推替天行道为梁山的主旨只是为了得老百姓支持, 让天下英雄好汉得以归于梁山泊旗下, 进而去做大梁山做强梁山。将梁山做大做强是目的, 而替天行道安抚百姓是其实现目的的手段, 这与宋江的意图具有共同性, 因能够得到宋江的重用。
在宋江选择被朝廷招安时, 吴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 他也想着自己能够被朝廷认同, 然后有的官可以做, 丝毫没有想过要自己独立成立一个朝廷, 这是他的一个局限, 他具有浓厚的忠君思想, 认为应该尊君, 不能推翻朝廷, 反叛封建制度, 避免日后落得个逆臣之名。
公孙胜道号为一清先生, 很明显他是属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宋朝时期, 举国姓道, 连当朝皇帝宋徽宗都自称为道君皇帝, 道家如此得皇上之心, 公孙胜又有才华, 想得到皇帝的赏识轻而易举, 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无心从政, 厌倦官场, 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故而将生辰纲一事告知晁盖等人, 欲让他们截取生辰纲去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去救济贫困之人。
公孙胜一路帮助梁山从建立到扩大到最终达到鼎盛的目的在于希望梁山能够强大到帮助百姓, 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梁山是实现他宏伟理想的工具, 这一点与吴用有很大的区别, 公孙胜不求名, 不求利, 只求给百姓一个安稳的环境, 让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当宋江一伙决定被招安时, 这打破了公孙胜一直的期望, 让公孙胜二次以离家多日想回家尽孝的理由离开梁山泊。公孙胜属于道家学派人物, 没有任何与世竞争的念头, 也没有谋取功名的意愿。
关键词:水浒传;宋江;人物形象
金圣叹曾说:“《水浒传》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所状,人有其声口。”他又说:“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初读《水浒传》很容易认为宋江是个绝对的好人,又读会发现其优劣参半,再读会发现劣处胜于其优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宋江这一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所决定的。
一、“宋江寇东京,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宋江其人
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宋江形象实际上已基本定型。自南宋以来,宋江起义军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艺人讲述演唱的重要内容。《水浒传》中介绍宋江出场时写道:“那押司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且又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常济人贫苦,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①这段话分别从宋江的社会身份、为人、声望等方面对宋江加以叙述。除此之外,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思想、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也做了详细的刻画。
二、“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和“身在江湖,心在朝廷”——宋江人生的特点
宋江的一生是复杂、矛盾的。他于小说第十八回出场,第四十回上梁山,并死于最后一回。他的一生,以梁山为界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
前半生——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宋江“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可谓能文能武,是个全才。然而官场并不属于宋江,他虽然每天处理案牍,心思却全然不再官府上,当朝廷下令捉拿晁盖等人的时候,他却放走了朝廷“要犯”。宋江平日里把精力都用在了江湖上,他好结识江湖好汉,济人贫苦,扶人之困。
后半生——身在江湖,心在朝廷。自宋江在江州被劫不得已上了梁山后,就是江湖之人了,然而他却把心放在了朝廷上,一心想着招安,还把“聚义堂”改名为“忠义堂”。在招安之后,又主动请命攘外安内,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从宋江前后半生的身心错位可见其复杂矛盾的人生特点。
三、“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②——宋江的思想和性格特点
(一)忠
在宋江的一生中,“忠”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屡遭迫害被逼上梁山,他都没有放弃过“忠”的想法。宋江在率众起义的时候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但仅仅只是反贪官而不反皇帝,这正是宋江性格中“忠”的具体体现。然而水泊梁山的起义最终却可笑地成为了对皇帝尽忠的一种手段。
(二)义
宋江性格仗义,喜好扶危济困。事实上,宋江只是一个小小押司而已,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地主阶级。但即使如此,他仍然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宋江初见李逵就给他十两银子,其仗义疏财的性格令李逵非常感激,以至于李逵矢志不渝地终身相随其后。他为了维护他和晁盖之间的兄弟情义,怒杀阎婆惜。他对所有头领均以兄弟相称,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每死一名兄弟宋江都会为之痛哭流涕、悲伤欲绝。在宋江的一生中,“义”这一性格特点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三)孝
忠和义的思想是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的核心,但他的性格中还存在孝的思想。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宋江在怒杀阎婆惜之后,走上了逃亡之路,并最终与众位义士共赴梁山泊。而此时看到家父身亡的消息,宋江不禁骂自己:“不孝逆子,做下非为,老父身亡,不能尽人子之道,畜生何异!”随后便把头往墙壁上撞,并哭昏过去,半晌方醒,充分地表现出宋江这一人物性格中“孝”的特点。
总之,宋江的性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孝、义、忠”这几个方面。宋江的“孝”让人称赞,宋江的“义”聚拢了人心,而愚忠却彻彻底底地断送了梁山的未来,让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最终归于沉寂。
四、“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宋江的悲剧
“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是宋江一生的理想所在。在征辽平方腊之后,宋江完成了自我身心的救赎,但最终却仍落了个被奸臣谋害身亡的结局。面对“朝廷赐死无辜”③,宋江的态度是“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这便是宋江的悲剧所在。
其悲剧意味主要有三点:第一,宋江身体力行的“忠义”救不了他和梁山将领。他志在报国,然而昏君无能,奸臣当道,他的忠义不为世所容,最终还是被昏君和奸臣陷害。第二,宋江身体力行的“忠义”救不了大宋王朝。他替天行道,大反贪官污吏,在梁山好汉一个个为国而死的壮烈之后,仍改变不了亡国的结局。第三,宋江所代表的封建时代被压迫阶级在本质上还是一个不自觉的阶级。在中国封建社会爆发的反抗封建统治压迫的斗争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而宋江在思想上并没有达到那些杰出农民起义领袖具有的高度。他认识不了时代,也认识不了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会遭遇“朝廷赐死无辜”的厄运。
在宋江的一生中,我们能看到他性格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也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施耐庵抓住这一系列的矛盾来刻画宋江性格的多重性,体现宋江形象蕴含的历史悲剧精神。
注释:
①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229.
②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388.
③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传[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1387.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2]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引自陈曦钟辑校.水浒传会评本(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3]竺青.名家解读水浒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解脱缘缠井。
史进,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夜走华*县、剪迳赤松林、东平府误陷九纹龙、周通,小霸王醉入销金帐、林冲,豹子头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梁山泊林冲落草、林冲水寨大并火。
柴进,小旋风门招天下客、横海郡柴进留宾、柴进失陷高唐州、簪花入禁院、藏炮击贼、杨志,汴京城杨志卖刀、青面兽北京斗武、杨志押送金银担、青面兽双夺宝珠寺、索超,急先锋东郭争功、刘唐,赤发鬼醉卧灵官殿、郓城县月夜走刘唐、放火烧战船、晁盖,晁天王认义东溪村、晁盖梁山小聚义、梁山泊义士尊晁盖、曾头市中箭、吴用,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吴用智取生辰纲、梁山泊吴用举戴宗、吴学究双用连环计、使时迁盗甲、赚金铃吊挂、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布四斗五方旗、智取文安县、打盖郡智多星密筹、计鸩邬梨、公孙胜,公孙胜应七星聚义、入云龙斗法破高廉、芒砀山降魔、朱仝,智稳插翅虎、义释宋公明、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宋江,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夜看小鳌山、揭阳岭宋江逢李俊、及时雨会神行太保、浔阳楼吟反诗、智取无为军、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一打祝家庄、二打祝家庄、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闹西岳华山、兵打北京城、雪天擒索超、赏马步三军、夜打曾头市、义释双枪将、弃粮擒壮 1 士、排九公八卦阵、两嬴童贯、一败高太尉、二败高太尉、三败高太尉、全伙受招安、奉招破大辽、陈桥驿滴泪斩小卒、兵打蓟州城、夜度益津关、大战独鹿山、大战幽州、梦授玄女法、破阵成功、五台山宋江参禅、兵渡黄河、宋江兵分两路、忠感后土、避暑疗军兵、大胜纪山军、剿寇成功、东京城献俘、智取润州城、大战毗陵郡、苏州大会垓、宁海军宋江吊孝、智取宁海军、大战乌龙镇、乌龙镇神助宋公明、智取清溪洞、衣锦还乡、神聚蓼儿洼。
武松,景阳冈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武都头十字坡遇张清、威镇平安寨、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夜走蜈蚣岭、醉打孔亮
第003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004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第005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006回 九纹龙翦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第007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008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009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017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058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第059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099回 花和尚解脱缘缠井
混江龙水灌太原城
第119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宋江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头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渡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观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五回
宋公明避暑冶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九回
王庆渡口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丧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武松
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第二十五回: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鸠武大郎 第二十六回: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 三十 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杨志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三回 青面兽北京斗武 急先锋东郭争功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李逵
第三十七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战浪里白条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赐 柴进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孙胜 李逵独劈罗真人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第七十二回 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扑擎天柱 李逵寿张乔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阎罗倒船偷御酒 黑旋风扯诏骂钦差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四回 关胜义降三将 李逵莽陷众人 吴用
第十四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五回 吴用使时迁偷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第五十八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回 吴用智赚玉麒麟 张顺夜闹金沙渡
第六十五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九十二回 振军威小李广神箭 打盖郡智多星密筹
第九十八回 张清缘配琼英 吴用计鸩邬梨 林冲
写作提纲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2、聚众梁山
内容摘要:《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有着复杂多重的性格人物形象。施耐庵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 抛弃了历史上的宋江,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与历史原型的差距有着明显的差距, 他是阴险奸诈,还是忠义两全?是道貌岸然,还是江湖好汉?本文就围绕宋江上梁山之前曲折过程,以及梁山上后的起义生活,再后来接受朝廷招安,来分析这个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对于我们不断深入了解探索《水浒传》中思想内容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 宋江 人物形象
正文:
《水浒传》是一篇悲壮的史诗,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山的遭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展现了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奸佞当权,社会黑暗,人民奋起反抗而最终找不到出路的社会状况,汇集起北宋末年的社会生活画面。在众多的英雄中,作为中心人物的宋江是最复杂的,从刀笔小吏到义军领袖,再从义军领袖转变为封建王朝的走卒,直至兔死狗烹,其悲剧的一生令人扼腕痛惜、催人泪下。作为文学形象,宋江是《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物形象之一。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宋江这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宋江是一位仗义英雄 1.仗义疏财、济弱扶贫
宋江是一名押司,在衙门中管理文书案牍,对老百姓的疾苦有一些体验的,对老百姓是同情的,对他人的困境,均能雪中送炭,给予帮助。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第二十一回叙述他接济唐牛儿,许给卖汤药的王公公一具棺材及送终之资。而阎婆惜这件事可以算是宋江若干行善济弱中比较重要的事件。阎婆惜是东京汴梁人士,她跟着父母到了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郓城县。屋漏偏逢连阴雨,阎家的父亲暴病身亡,却无钱埋葬,阎婆惜和母亲陷入赤贫境地,连父亲的棺材都买不起,更不用安葬了,仗义疏财的宋江在街上听到了
这件事情,就出手相助,给棺材铺打了招呼,让阎家母亲去拿口棺材,又见阎家母女生活无着,随手给了母女十两银子,阎婆惜母女感恩涕零。按理说,宋江与阎婆无亲无故,素不相识,他没有帮助阎婆惜的理由,对阎婆惜的求助可以不理不睬或些许资助,可宋江帮助了她。
仗义的宋江,一贯地扶危济困,救人之急,有“及时雨”之称。因此,天下无论识与不识,提起宋江莫不交口称赞,也无不结识宋江为荣。当宋江在江湖上有意或无意地流露出了名号。对方得到确认以后,定然会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大哥”定然都是“纳头便拜,真是个相逢恨晚。众望所归。有人认为宋江这种重义的性格特色,不是宋江单独具备的,在梁山其他英雄身上也表现得很突出,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就是个代表。相比柴进,宋江只是个押司,出身也只是小地主阶层,可以说他的收入很少,家境也不是相当富有。但比起柴进来,他更能想人所想,急人所急,且周祥细腻,无微不至。如宋江在柴进庄上与武松相遇的情景,宋江一见武松后,就拉着武松去喝酒,看武松的衣服旧了,马上就拿钱出来给武松做衣服;临分别时,宋江摆酒送行,并拿出十两银子给武松做盘缠;这场景,把英雄盖世的武松感动得五体投地。我们再来看看宋江结交李逵的情景,当时李逵一贫如洗,穷困潦倒,他耿直而粗鲁,贪杯而好赌,好打抱不平,惹事生非,宋江与他刚刚相识见面便给他十两银子,这让李逵感到宋江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关键的时刻,宋江施以钱财,解了李逵燃眉之急,这使李逵非常感激,以致李逵终身相随,矢志不移。
2.仗义待友、侠名远扬
宋江私放晁盖,不告诉官府是因为仗义,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都是灭九族的罪,但是他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闪失,私放晁盖,为了义气主动承担了这些风险,“济武松”“杀阎婆”“三打祝家庄”这一幕幕至今依然历历在目。“生死至交一碗酒”是他人生信条,“急人之所急”是他的做事准则。各路英雄对宋江的顶礼膜拜,正是对他的“义举”的回报;也正因如此,宋江才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将众多好汉团结在他的周围,他也才能够稳坐帅位。当宋江成为梁山义军首领后,他关怀兄弟,对梁山好汉不分上下,一律兄弟相称。作战缴获的东西也合理分配,赏罚分明,《水浒传》里面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都是他为了救自己的兄弟而打。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兄弟,梁山的兄弟被捉,为了救这些兄弟而打仗。这为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反抗统治阶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征缴方腊,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政治大屠杀。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征方腊的厮杀声中,每死去一个兄弟,宋江都要为之流泪,悲伤;没散去一个兄弟,宋江也要为之痛苦叹息。
二、宋江的“忠孝双全”
1、孝亲敬友、忠孝双全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这是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水浒》中宋江的“孝”是有名的,“于家大孝”,“事亲行孝敬”,因为孝,他另立户籍,以免因事连累家人;因为孝,在得到父亲“病故”的信息而大哭昏迷;因为孝,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肯上山落草,以免被人骂为不忠不孝之人。
宋江因阎婆惜案刺配江州牢城,途中被梁山英雄拥上梁山,众英雄挽留宋江,可宋江执意不肯,他不愿做个“上逆天理,下违父命”、“不忠不孝的人”。就是浔阳楼上的反诗揭发后,宋江也不肯采取行动反上梁山,宁愿装疯卖傻,苟且偷安。直到被判劫法场,救宋江、闹江州、大获全胜,宋江才跟随英雄们回梁山泊后摆宴席庆胜利。宋江杀婆惜而逃亡,浔阳楼题反诗而获斩,几经生死,刚上梁山,不料突然接石勇捎来的一封报告父亲死亡的家书,宋江顿时思想波澜陡起,因为心系老父安危,拒绝众人劝阻,独自一人下山到了郓城县。然而,在宋家庄等待他的,不是灵堂哭祭,而是牢狱,脊杖和刺配江州。可见,宋江的所作所为,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的忠义和孝顺,这就是他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2、孝忠君主、忠贞报国
由于宋江接受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学的是孔孟之道,在行事上必是以“忠”、“孝”为先,时时想着忠于君主,处处都要“不违父教”;在他的心里,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反黄帝无疑是大逆不道的勾当,是无论如何不能干的,甚至于“宁可朝廷负我,我心不负朝廷”,宋江在一开始就只反对贪官,不反皇帝;在他思想中始终有着浓厚的封建正统观念和忠君思想,对于皇帝和封建秩序始终抱有幻想,在他受官府迫害时,却也不愿反抗,宁愿忍辱受苦也不造反干“灭九族”的勾当。宋江被自己和梁山英雄“逼”上山后,他就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对自己的生命重新定位。受儒学教育的宋江真正的报复是为国家权利服务,赢取功名,荫妻荣后;中国古代很多读书人以隐为
进,宋江也正是运用了这样的策略,于是接下来他就认真与朝廷“作对”,壮大梁山,以赢得以后接受招安的筹码;他和其他许多英雄的逼上梁山有所不同,宋江缺少李逵、武松等人那种反抗的主动性。他是带着地主阶级的种种偏见,带着孔孟之道,尤其是背着孔孟之道的忠君和造反有罪两个沉重的思想报负登上梁山的。所以,自始至终,宋江的言谈举止中便带有明显的受招安,仕皇帝、做忠臣的意图。即便在梁山起义军和封建王朝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他也经常想着投降重阳节菊花会上,宋江乘着酒兴,写了一首《满江红》词,呼吁“望天王降招安”在他骨子里,透着的是对大宋王朝的忠贞报国的志向;不论是晁盖打曾头市后的私见宿太尉,还是水淹高太尉后的盛情款待,亦或是晁盖死后,替换“聚义厅”为“忠义堂”大匾,处处透着他对朝廷招安的渴望;在把反对意见用兄弟之情压下去之后,他一边不得不抗拒官军的镇压,一边却竭力向起义队伍灌输忠君思想,改变斗争的大方向;在梁山最辉煌的时候,不顾梁山众人强烈反对,接受了朝廷招安;在“忠君”与“仁义”之中,他选择了忠君。
三、宋江的“反抗”
1、题诗言志
宋江本身走上反抗的路子是充满矛盾的,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宋江是反抗的,他在浔阳楼上写的两首反诗就是这个说明。“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谋;恰如猛虎我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江州;他年若得抱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浔阳楼反诗
是宋江对黑暗社会发出的反抗宣言。到了这时候,宋江道德的义士气质和政治的反抗性已交着在一起,成为宋江性格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时已不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无病的呻吟,而是强烈反抗思想的自然流露,他公然要效仿黄巢勇敢地站出来造反。但反动统治者宋江还未来得及采取反抗的具体行动时,已经对他暗下毒手了,黄文炳认为是“反诗”,要赛过黄巢的宋江是个极其危险的反叛者。于是,他上窜下跳献计献策,硬是把宋江逼上行刑的法场。闹江州使宋江越过了反抗道路上最后一道障碍之后,彻底结束了逃避和反抗依偎不定的状态,终于走上了水泊梁山,这时宋江已经认清去梁山泊,投入反抗的洪流,才是一条唯一的出路。
2、聚众梁山
宋江一生因为其性格得以成就。但也因其性格而遭遇毁坏,正所谓“成亦萧何,败也萧何”,宋江“忠孝双全,美名远播”,使他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但正所谓树大招风;“杀惜”使宋江与过去诀别,把他推上亡命生活道路;纵使没有阎婆的要挟,在惊惧之下犯下杀人案,他的游走于黑白道之间的“骑墙”行为,也终有一天要将自己“逼上梁山”。宋江从济州到青州,从宋家庄到清风寨,不义之辈总是在迫害他,而义气兄弟则总是在救助他;这是他从现实强烈的对比中,认识到回到过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刺配江州,梁山泊兄弟们亲切挽留,义重情长;揭阳岭李俊的衷心规劝,铭心难忘,浔阳江边被赶得走投无路时,面对满目芦花,一派大江,宋江仰天叹道:“早知如此的苦,悔莫先知,只在梁山泊也罢;谁想直断送在这里,丧了
残生!”说来命运往往也是不由人自主的宋江天性豪爽好义,他对名誉的珍视乃至崇尚,他对游走于“两极”之间的快感的迷恋,必然要将自己的生命推向某种“万劫不复”的境地,当命运的马车一旦发动起来,一切就不由自主了;因此,生辰刚案发,宋江在他的复杂性格的驱使下,已开始走向生命里最重要的转折。如果说一开始是宋江自觉不自觉地选择了梁山作为他获得利益的一个重要的筹码,那么后来就是梁山选择了宋江。
总之,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既是作者的产物,也是民间创作的产物,是中国历史特别是元末明初的产物。宋江,有着他们那个阶级、有着他们这类人物的虚伪、奸诈、玩弄权谋、残忍狠毒的属性,也有知人善任、忍辱负重的胆识和胸怀,又有劳动人民讲义气、重信用的优良品质。所以说宋江是一个亦善亦恶的复合体。
参考文献:
1、金圣叹著《读批水浒》 岳麓书社2006年6月。
2、李希凡《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文史哲》1954年第4期
3、马成生:《水浒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坤昌坤平》是泰国阿瑜陀耶时期 (大城王朝) 开始出现的文学作品, 属于古代的文学名著, 是由民间的口头文学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 许多普通百姓和民间艺人参与创作, 一些文人墨客进行整理和修改工作。《坤昌坤平》这一作品的艺术成就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是泰国古代文学作品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作。此外, 这部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接近现实生活, 塑造的人物均有原型, 时代背景即是阿瑜陀耶王朝到曼谷王朝初年, 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宗教信仰, 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
《水浒传》之潘金莲与西门庆, 故事发生在宋徽时代, 即宣和年间 (公元1119 - 1125 年) 。一般来说, 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受时代文化背景影响非常大, 包括人物的命运结局都与时代文化背景有着非常大的联系。《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并直接地描写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描写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 展示了宏伟壮丽、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场面。同时, 小说还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 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 揭示出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在于残酷的封建压迫和剥削, 肯定并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二、作品的内容简介
《坤昌坤平》是一个泰国很有名的民间故事, 发生在泰国的Supanburi府。一提及坤昌、坤平, 首先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女人, 叫婉通。婉通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 她和坤平真心相爱, 后来做了坤平的老婆, 而坤平和坤昌是朋友, 但是两个人的个人情况却大相径庭:坤平英俊帅气, 却一贫如洗;而坤昌长得差强人意, 且大腹便便, 却富可敌国。在婉通嫁给坤平之后, 原本二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可是后来发生了战争, 坤平被征入伍, 一去无期, 而此时婉通已经怀了坤平的孩子。 战争打得异常艰苦, 坤平也一直杳无音讯, 于是就流言四起, 传说坤平已战死沙场了, 婉通听说后伤心欲绝。而此时, 一直对婉通念念不忘的坤昌, 向婉通表达了爱意, 可婉通坚持要苦等坤平回来, 俨然拒绝了坤昌的求爱。然而, 婉通的妈妈却是个见钱眼开的女人, 为了得到坤昌的钱财, 就极力逼迫婉通嫁给坤昌。婉通势单力薄, 手无缚鸡之力, 形势所逼, 只能顺从母亲嫁给了坤昌。嫁给坤昌后, 婉通生下了自己与坤平的儿子, 而坤昌则把这孩子当成亲生孩子来对待。由此看来, 坤昌也并非十恶不赦,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里, 人人都有难以言喻的苦衷。
时光荏苒, 当婉通和坤平的孩子长大后, 坤平也凯旋而归了。当坤平意识到自己已经妻离子散, 伤心欲绝也万分愤慨, 决心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婉通和儿子。坤平曾经和一个老巫师学过养鬼的法术, 于是运用法术召唤所养的鬼把婉通从坤昌的家带了出来, 一番争吵解释之后, 二人又重归于好, 于是又一起生活在森林里。而失去了妻子的坤昌则十分着急, 不知道妻子去了哪里。此时, 坤平和婉通的儿子便独自外出去找自己的妈妈……总之, 又是一波三折。最后, 这段纠扯不清的三角恋情一直传到了国王耳朵里, 国王很是震惊。于是把这几位当事人召唤起来, 询问婉通她究竟爱的是哪一个。而婉通看着自己的先后两个丈夫, 看着自己的孩子却流着眼泪不知道要说什么。国王大怒, 最终把婉通处死, 以此来警告天下水性杨花的女人, 不要三心二意对待感情与婚姻。
《水浒传》之潘金莲与西门庆只是《水浒传》这一文学巨作中一章回的一部分。故事讲述了潘金莲是清河县里一个大户人家的使女, 娘家姓潘, 小名唤做金莲, 二十余岁, 颇有些姿色, 所以被大户主人所缠, 潘金莲去告诉了这个大户的主人婆, 意思是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便以此记恨于心, 却愿意倒赔些房奁, 不要武大郎一文钱, 白白地把她嫁给武大郎。当潘金莲嫁给武大郎之后, 清河县里有几个奸诈的浮浪子弟, 经常到武大郎家里调戏她。潘金莲也是喜爱风流之人, 见武大郎身材短矮, 人物猥獕, 懦弱本分, 就和那些浮浪子弟勾搭上了。因此街坊邻里都传说她:“无般不好, 唯独爱偷汉子。”那些浮浪子弟还经常在武大郎家门前叫道:“好一块羊肉, 倒落在狗口里!”武大郎在街坊邻里面前丢尽了脸, 又是个懦弱本分的人, 因此在清河县呆不住了, 带着潘金莲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 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潘金莲在阳谷县过了一段宁静的生活, 后来武松在阳谷县做了都头, 和武大郎相认之后搬来一起住, 潘金莲见了武松又动了淫欢之心, 多次主动勾引武松, 武松不但不被她的美色所动, 反而还说教了她一番。从此叔婶二人关系闹僵, 武松因此搬出武大郎家, 到县衙里去住。
无巧不成书, 有一天傍晚时分潘金莲到窗前叉帘子时, 一失手叉杆就不偏不正, 正好打在西门庆头巾上, 再经王婆撮合, 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后来因被武大郎撞破, 潘金莲遂与王婆、西门庆合谋毒死了武大郎, 自古以来, 杀人总是要偿命的, 潘金莲、西门庆最终被武松为兄报仇而被杀死。
三、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对比
两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有着很大相似性, 故事里的人物也有着相似的命运, 尤其故事里的两位女主人公:《坤昌坤平》里的婉通和《水浒传》里的潘金莲, 同为旧社会的女人, 两个女人的一生充满波折, 生活、命运、爱情似乎都由不得自己, 最后落得一样的结局, 世人和旁人的评价也是如此的相似“水性杨花”, “红颜祸水”。
潘金莲与西门庆的关系并非是潘金莲一人促成的, 丈夫的丑陋和无能是促使她出轨的重要因素, 西门庆在小说里就是以一个帅气, 多金, 风流倜傥的形象出现, 正是潘金莲内心真正渴望的良人。王婆受西门庆的托付极力撮合西门庆与潘金莲, 想尽办法拉近他们的关系, 最终潘金莲没能耐住闺中寂寞, 与西门庆发生了关系。婉通对自己的丈夫也算是忠贞, 两人是真心相爱在一起, 而婉通之所以成为了坤昌的妻子, 更多的是由于欺骗, 误解以及婉通母亲的逼迫。相比之下, 潘金莲的出轨更像是你情我愿, 而婉通的则显得被逼无奈。但是在旧社会女子地位低下的背景下, 她们都被视为不忠的人。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导致她们悲剧的一生, 但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潘金莲被武松杀死, 而婉通则被国王处死。
婉通和潘金莲, 她们是时代的悲剧产物, 也许还有很多人和她们一样, 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 处于身不由己的年代, 人物的形象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现实。在中国和泰国男尊女卑旧时代里女人地位低下, 不容许女人侍奉二夫, 否则就会被视为不守妇道, 伤风败俗, 被社会唾弃。中国自古以来就把男尊女卑说成是一个自然法则, 尤其在婚姻家庭地位方面尤为突出, 一夫多妻成为古代的通例, 平民可以买妾, 贵族可以娶妻置妾养妓, 而帝王更是妻妾众多, 导致女子没有独立的人格。同时, 在行为规范方面, 女子必须以“三从四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除此之外, 妇女还必须恪守贞洁观:一女不侍二夫, 须从一而终;丈夫死后, 女子要为丈夫守节, 寡妇不能改嫁, 否则被视为“淫妇”。有的女子在丈夫死后, 甚至要作为殉葬品以死殉节。正如作品中潘金莲, 水性杨花, 不恪守妇道, 这在当时社会是犯了大忌, 所以最终也是悲惨的下场, 折射出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坤昌坤平》里的婉通就是真实的写照, 由于嫁了两个丈夫, 所以被视为对婚姻不忠贞, 在当时的社会是容不下这样的女子, 所以被处死也成为了必然。像潘金莲即使找到了心中所爱, 也会遭到社会的阻碍, 被视为水性杨花, 不知廉耻的典型。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女子只能一心一意的侍奉丈夫, 无论生活是否幸福, 无论贫富贵贱, 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才是娴德女子, 才能在社会里生存。中国有句古话, 自古红颜多薄命也说明了女子即使是迫于无奈侍奉多夫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人类发展必经的一个过程, 因此婉通和潘金莲两人的悲剧也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四、结语
文学是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是来源于时代并反映时代变迁的一种体现, 时代变迁、历史的演变必会反映于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一部作品的创作, 是作者的阐述, 是某些情感的寄托, 也反映了作者的想法和对社会现实的认知。文学作品里的人物也来源于现实, 形象或真或假, 也许是现实写照, 也许是虚构创造, 但是人物离不开生活, 离不开社会。作品人物、文学作品, 作者与社会、时代, 几者相互联系, 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又影响文学创作。所以,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其实是社会的产物, 也是时代的产物。
摘要: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背景, 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创作也都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中泰两部文学作品《水浒传》与《坤昌坤平》, 来对比时代背景下潘金莲与婉通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水浒传》,《坤昌坤平》,人物形象对比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之第二十四回——第二十六回[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 (修订版) .
[2]顺吞蒲.坤昌坤平[M].泰国Thaiqualitybook出版社, 2012 (修订版) .
[3]廖宇夫.泰国《坤昌坤平唱本》女性形象对现实社会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 2006.
《水浒传》中的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叫“及时雨”,一个叫“呼保义”。“及时雨”的意思很好理解,即把他比作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而“呼保义”是什么意思,书中没有交代。
其实,“保义”是宋代武官官名,而且为武职中最低一级,那么身为郓城县押司的宋江为什么叫“保义”呢?《水浒传》的作者给宋江按上“呼保义”这个绰号,与塑造这个人物的性格有关。“呼保义”的“呼”是“自呼”的简词。宋江自呼“保义”,实际是说宋江十分自谦,把自己说成是奴仆之流,况且“保义”还有保护赵家社稷的忠义之意。从中可以看出从民间到作者在这一称呼上的爱憎观念。《水浒传》第九十回写宋江征辽功成后,赵宋王朝“加宋江为保义郎”,这虽然与其绰号吻合了,但已经去掉了其中自谦的成分,而变成了朝庭对忠义之士的肯定。
为什么鲁智深绰号叫“花和尚”?
鲁智深以“花和尚”的绰号闻名于世。“和尚”一词是指鲁智深为僧人出身,这没有疑义,问题是“花”字如何解释。宋元时期很多人的名字前面冠以“花”字,如宋元笔记中出现的“花郑贵”、“花李郎”等。为什么当时人们喜欢用“花”字放在名字前面?
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日益发展壮大,代表市民阶层的许多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垂青和欣赏。如人们把那些肆意女色而又跋扈横行的纨绔子弟称为“花花太岁”。这是当时用于人称的“花”字的第一种意思。而第二种意思既与第一种意思相联,又与纹身有关。“花腿”是指京城中那些纹身的浮浪子弟。我们知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几位著名的纹身勇士之一,而他出家前又曾是一位放浪不羁的纨绔子弟“飞飞儿”,所以用“花和尚”这个名字既指明了他的僧人身份,又说明了他的纹身特征和放浪性格,更有一种“花”与“和尚”的貌似龃龉实则统一在鲁智深身上的妙趣,真是妙不可言。
吴用的名字和绰号何其多?
吴用是《水浒传》中极为显要的人物之一,应当说,从智取生辰纲开始,梁山的每一次大规模举动,都离不开吴用的出谋划策。但吴用可能是《水浒传》中姓名和绰号最为纷杂的人。
吴用的名字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吴用这个人物最早出现于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名字叫做“智多星吴学究”。到了元代,《大宋宣和遗事》中吴用的名字又变成了“吴加亮”,“加亮”后来又变成了吴用的号。可见在《水浒传》问世之前,吴用的名字或者叫“学究”,或者叫“加亮”。“吴用”这个名字始见于《水浒传》和大约同时的明代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在《水浒传》中,将吴用的几个名字汇拢在一起,说他姓吴,名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从此以后,“吴用”的大名才开始响了起来。
吴用的绰号从《宋江三十六人赞》开始就一直叫“智多星”,作为吴用机智多谋的概括。吴用还有一个绰号叫“教授”。这是人们对他这位教书的小知识分子的尊称。宋元时期人们常对这种身份的人冠以“教授”的尊称。
公孙胜为何以“入云龙”为绰号?
公孙胜在梁山的地位比较特殊。尽管他经常不在梁山,不是四处云游,就是回乡尽孝修道,但梁山的重大军事行动都离不开他的重要作用。最让他出尽风头的是高唐州一战,开始由于没有他的作用,梁山好汉对高廉的妖法束手无策,只好派专人请他回山,为此又专门发动一次战役。他回山后才使用五雷天心正法破了高廉的妖法。那么他的绰号“入云龙”是什么意思呢?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观念中,“云”与“龙”,“风”与“虎”是两对关系紧密的自然与动物的对应现象。龙可以召来祥云,虎可以召来疾风。除了“云”与“龙”各自的本意外,后来人们常以“云龙”喻君臣风云际会或朋友相得。正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所以后来人们还喜欢用它来形容各种事物。有的用来作宫殿的门名,有的用来形容骏马的美好,有的用来作山名,当然也有用来作人名或字号的,公孙胜的绰号就是一例。
不过公孙胜的绰号叫做“入云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龙”还是古代兵法中八阵中的两阵。因为“云龙”有如此美好的意思,而且它又是兵法八阵之二,而公孙胜又是梁山好汉中最善于用兵布阵的人,所以用“入云龙”作公孙胜的绰号是十分恰当的。
《水浒》阮氏兄弟的绰号之迷
除了张顺以外,阮氏兄弟是梁山水军的顶尖人物,但他们的绰号却有些疑问。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阮小二的绰号叫“短命二郎”,阮小五的绰号叫“立地太岁”。而在《水浒传》中,俩人却倒了个个儿,阮小五叫“短命二郎”,阮小二叫“立地太岁”,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个绰号来自于当年在四川治水的李冰的二儿子。传说李冰的二儿子名叫“二郎”,早年不务正业。一次李冰命他治理岷江,当时正赶上洪水猛涨,堤坝上出现了一道决口,李冰便命令二郎用身体堵住决口,只见他跳入滔滔洪水,将洪水吸入自己身体之中。洪水退下,可二郎却以身殉职。当地人民在清源庙设了神位来纪念这位英雄,清源山也被老百姓命名为“二郎山”。龚圣与用这个典故来赞美阮小二。
至于为什么他的绰号与阮小五对调了,清代曾庆笃认为这是刻书人的失误。“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明人刻书,往往粗制滥造,错讹百出,以至张冠李戴,将阮小二的绰号安到了阮小五的头上。
刘唐的绰号:从“尺八腿”到“赤发鬼”
刘唐是七星聚义时的第一批好汉,在梁山好汉的许多重大活动中,刘唐都是重要角色。在龚圣与的赞词中,刘唐的绰号叫“尺八腿”。赞词的内容集中在刘唐的外形特征上,主要是说刘唐虽然身材短小,但却命比侯王,英勇无比。
到了《大宋宣和遗事》中,刘唐的绰号就变成了“赤发鬼”。这“赤发鬼”與“尺八腿”在内容上没有任何联系,不知为什么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但有一点非常明显,就是二者是完全谐音的。有可能在梁山故事流传的过程中,由于谐音的关系,刘唐的绰号由“尺八腿”变成了“赤发鬼”。《水浒传》中将他的绰号解释为“因这鬓边有这塔朱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发鬼’。”
杨雄为什么叫“病关索”?
杨雄的绰号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叫“赛关索”,赞词说:“关索之雄,超之亦贤。能持义勇,自命何全?”这里并没有解释关索的意思,但却点明了关索是一员猛悍的勇将。在《水浒传》中杨雄的绰号变成了“病关索”,书中的解释是,“因为他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
余嘉锡还在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上找到了关索的身世,原来他是三国关羽的第三子。日本几种明代刊刻的《三国志传》旧本,其中有“花关索荆州认父”一段故事,原来,“花关索”这个名字是关索父姓与两个养父姓氏的合称。在有关西南地理的历史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关索故事的记载。《明一统志》:在顶营司东,势极高峻,周回百余里,上有关索庙。”看来,关索传说广泛流传于滇黔地区。因为关索故事在宋代流传很广,所以很多人喜欢把他用在绰号中,并以“赛关索”、“病关索”、“张关索”、“李关索”等以示区别。这就是杨雄绰号的由来。
孙立及其“病尉迟”绰号的来历
孙立最早的绰号叫“石头”。在龚圣与《宋江三十六人赞》和《大宋宣和遗事》中,孙立的绰号已经变成“病尉迟”。不过,《大宋宣和遗事》中描写孙立造反的原因是反对“花石纲”,或许“石头”这个名字和“花石纲”有些关系。到了《水浒传》中,孙立的绰号不仅变成了“病尉迟”,而且他上山的原因也由反对“花石纲”变成了为解救解珍、解宝上山。可能这正是他的绰号改变的原因所在。
那么,为什么孙立的绰号叫做“病尉迟”呢?这是模仿隋末起义军中尉迟敬德的名字而来,因为尉迟敬德善用鞭,孙立也善用鞭,所以以之为名。龚圣与赞词说:“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
燕青为什么叫“浪子”?
龚圣与赞词对燕青的评价是:“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前两句说的就是燕青大概是一个生活随便、放浪形骸、流荡青楼、以狎邪为乐的人。查看一下宋代的文献书籍,便可以知道这种生活方式正是宋代“浪子”这个词的准确含义。
【水浒传的人物故事】推荐阅读:
水浒传主要人物及故事07-23
水浒传部分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06-06
水浒传人物作文05-28
水浒传人物评价09-24
水浒传人物评点12-23
《水浒传》人物形象分析05-30
论水浒传人物形象10-15
水浒传人物赏析论文01-10
水浒传人物歇后语01-10
水浒传林冲的故事概括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