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育随笔(通用12篇)
2、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数学概念、公式记忆法的化整为零的卡片记忆法、组合法、类比记忆法等等。我觉得关键还应是并经常性地予以指导,使他们真正掌握这些方法,我们的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
3 、任务布置量一定要合理。切忌量太大,要有层次性,可因人而异,确保有充分的时间完成作业,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作业,一定避免出现大部分学生完不成,造成法不责众的现象,这样,既使我们严肃批评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4、学习任务从布置到检查我们一定要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科学合理且有计划性。检查内容提前就让学生明确,量由少到多,及时检查新学知识,反复检查已学知识,检查可通过“自查――互查――教师查”的程序进行,在每一个环节之间留给学生补救的时间,应坚决避免“一检查作业,大部分学生不会,学生不会教师就生气,教师生气学生就挨批,学生挨批学习积极性就受挫”的现象发生。
5、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一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之中,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给自己带来的乐趣;二是不放过每一次表扬学生的机会,让他们时刻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快乐;三是积极创设各种数学学习情景,认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兴趣。如组织开展数学角、数学小表演、数学竞赛等活动。四要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教师应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学习困难,知道学生所思所想,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走进学生心灵,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激励为主,诲人不倦,进一步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接纳你,喜欢你,让学生因你而努力学好这门学科,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6、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全员力量,努力形成全体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友好竞赛、兴趣不减的长期坚持认真学好数学的学习氛围。很多事情一个人坚持就显得“异类”,很难成功,就是再好玩的游戏,一个人玩的时间长了也会觉得乏味没有意思,学习更是这样,真的需要一个众人坚持的良好氛围,所以组建合作互助、竞赛共进的学习小组尤为重要。一是综合考虑、各方协调组建相对固定的“组内异质,组间竞赛”的学习小组;二是指导各小组制定出每学期的学习计划,计划应切合本组实际,突出“互助”与“竞赛”,讲求短期目标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应具体可操作性强,要有层次性;三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制定出竞争对手,每组有对手,每人也有对手;四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互助的方法,并经常性有意识地组织开展各类比赛,让每位学生,每个小组在竞争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兴趣。
7、建立长效的激励表彰机制。一是每次检查、竞赛都应有记载,对成绩优异、进步明显或比赛优胜等及时予以讲评和表扬;二是根据平时情况记载定期做好阶段性评比,对优胜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公示,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讲,或通知家长或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等,树立典型,带动全班。三各班应积极予以配合,最好以班为单位,对各学科予以整合,形成各学科齐头并进之势。
一、数学随笔的内涵分析
对于初中数学随笔而言, 其主要指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 学生将其对数学概念、解题思路以及错题和解题技巧等进行总结, 同时还包括对做题收获、与同学老师之间交流的感受归纳, 最终以文字笔记的形成呈现出来。较之于传统的作文而言, 其形式更加的灵活、多样化, 不仅没有内容、字数的限制, 而且格式也没有要求, 只要学生自己能够看得懂即可。
实践中可以看到, 数学随笔模式的应用, 可让老师走进学生心田,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还可从随笔记录中发现潜在的知识信息以及快速的解题技巧,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之目的。对于初中生而言, 数学随笔即为一面镜子, 它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改进提高, 通过总结自己的不足与问题, 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思维结构,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数学随笔模式的落实与执行
1. 错题随笔的写作
日常教学与考试评析过程中, 老师们常唠叨的是: “这个题目刚刚讲过, 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做错? ”如何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易错题呢? 笔者认为, 采取错题随笔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通过写错题随笔的方式, 可让学生对错误、解题思路等进行深入的思考,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经典题随笔写作
对于初中数学而言, 将经典题吃透, 比做十道普通题的效果要好, 因此好的例子要胜于将空洞的理论重复千百次。由此可见, 精讲精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尤其是学生的真正理解还需后续的反思与总结。实践中可以看到, 通过经典题随笔写作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对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经典题随笔实例:
数学课上, 老师讲了一道几何体, 非常有意思。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等腰直角三角形AED, 其中角ACB、AED为直角, 点D在直线AB上, 连接CE, M、N分别是BD、CE的中点, 如图1所示, 求证MN=1/2CE。
方法: 延长DN交AC于F点 ( 如图2所示) , 很容易求得三角形EDN、CFN全等; 此时, DN= FN, MN为三角形DBF的中位线, MN=1/2BF; 由此可以求证三角形EAC与三角形FCB全等, 进而求得BF=CE; 进而可以求证MN=1/2CE。
以上两种类型的数学随笔, 主要涉及的内容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典数学例题的随笔, 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掌握学习方法、思路,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际上, 随笔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多,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随笔的形式, 向老师诉说自己的苦楚、想法等。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 时间也比较紧, 老师不可能逐一找学生谈心, 因此可通过这种方式, 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为老师走进学生的心田, 创造条件。采用数学随笔的形式,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有了数学随笔, 教师和学生之间便多了一条交流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杨斌.数学随笔——初中数学生命化课堂延续[J].新课程学习 (下) , 2012 (03) .
【关键词】教育;创新;兴趣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传统的数学教学偏重于前,使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成为接受前人所发现的数学知识的容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这样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舒畅的情景下愉快地学习,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思维和想象。
数学对很多人来说是枯燥的、深奥的、抽象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等于说就是难学的。有位数学名人说过:“掌握数学,就是善于解题,但不完全在于解题的多少,还在于解题前的分析、探索和解题后的深思穷究。”也就是说,解数学题不是要把自己当成解题的机器、解题的奴隶,而应该努力成为解题的主人,是要从解题中吸取解题的方法、思想,锻炼自己的思维,这就是所谓的“数学题要考查考生的能力”。实际上,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喜欢语文?要想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审题、创意,要有写作提纲,这种创意须是来源于自己的生活,是自己亲身经历、所感所想的,靠杜撰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那么解决一道数学题,也必须审题,要弄清题目的已知是什么?待求的是什么?这叫“有的放矢”。“的”就是要打开“已知”与“待求”之间的通道,就是“创意”,就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数学知识、解题方法沟通这种联系,或将问题化整为零、或将问题化为比较熟悉的问题。这种“创意”是一种长期数学思维的积淀,是自己解题经验的总结,是解题之后的感悟。因此,解题之后的总结是最不容忽视的。当然,解题后的总结,还应该考虑:问题是否可以有其它解法;是否可以进行推广用来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只有做到“举一反三”,才能真得会“触类旁通”。總之,做任何学问都不能贪大求全,而应精益求精。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进入中学,要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教学,要在理解上下功夫。数学是最讲理的一门学科,数学语言又是最严密的语言。要力求改变被动学习的现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尽快把学习成绩赶上去。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是事半功倍的关键所在。
所谓“数学学习,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是不是说反正你已拉下了好多内容没有学会,就学不好新知识了呢?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经常给同学们讲:你们学习好的希望只有两个,一是课堂,二是你自己。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听不懂的地方,那是因为涉及到这个知识点的旧知识你没学好,以至于你的思维在某一个地方卡住了,这时你要做的只是把以前和这个知识点有关的知识好好补一补。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提前预习新课,发现问题,认真思索问题的原因,看看是不是因为过去某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的缘故,缺什么补什么,这样就可以保证新课能听懂了。当然,人无毅力,将一事无成,如果你自己没有解决问题的毅力和决心,那是谁也没有办法的,所谓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这个道理。要学好初中数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自信贯穿于解题过程的始终
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掌握得很好,而一做题,却往往做不出来。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却又马上豁然开朗。也就是说,这些题并不是做不出来。只要认真地去思考,通过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去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迂回曲折的推理或演算,就能逐渐发现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就是老师常给同学们讲的:“聪明的同学是一类一类地学,不聪明的同学是一道一道地学”。要知道,题海无边,只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跳出题海,领会数学学习的奥妙。
2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总之,课前预习做好心理准备;课上脑、耳、手、口协调作战,提高45分钟的吸取效益;课后复习总结,充分思考与内化。相信通过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学习,一定会成为数学的主人。
作者简介:
反思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不同于其它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技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特意安排一些创新设计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开阔眼界,注重知识更新,提高技术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学期中期,布置个性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使用产品遇到的一些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出一个个性化的产品创意设计,设计作品中要体现技术的一般性质,具有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每节课安排四至五个同学上台,先分析原有产品的缺陷,然后讲解自己的创意设计,大家对他的设计进行讨论,提出合理建议。教师根据创意设计作品给出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做最后的评价。
我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动脑思考、多动手操作;教师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方法作任何限制,尊重学生的设计思想、意图,欣赏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反思二:精心备课,案例要贴近生活。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这门课程难以理解,也不好接受,在思想上不重视,所以上课提不起精神,有这种想法,这并不能全怪学生,毕竟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是新的,学生不理解在所难免,这很正常。
通用技术是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老师就应善于观察和发现,在生活中能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例如,在讲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一节中,观察日常生活案例分析:现在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手机,样式和功能都有所不同,从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的3G手机,来分析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知识点。总之,案例更多的还是我们平时的积累和筛选。
反思三: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
随着对这门学科不断深入的了解,感觉压力越来越大,自己的知识需要不断的增加,教学水平和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通用技术是应用广泛的技术,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很多,要求老师在备课时知道了解的东西就很多,对相关学科和边缘知识有所了解,争取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认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D)和仿真试验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直观展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于强化数学审题作用的思考
从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习惯扼制住。
本学期期中考试后,我将试卷发下去让学生分析一下错题的原因,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大多是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错题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审题。解题是由审题、有关知识的回忆、课题的类化等几环节组成,而审题是关键的环节。在解题教学中,就如何强化审题意识,突出优化解题过程,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方面,我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拿到题目后,不要盲目的答题,而是要多读,读出感情,读出深意,一边读一边手点过去,把题目的核心或要求划出来;最后是深刻理会题目的涵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贯穿到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上。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几点的体会。首先要注重审题,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
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证。数学语言丰富多彩,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如文字、符号、图形等。学生如果掌握了数学语言的特点,并能正确顺利地对他们根据解体的需要进行互译,那么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效果。数学语言正确的互译依赖于对题目的正确理解和对题意的正确把握。否则将出现解题偏差。其次要通过审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在人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不能对周围事物进行系统周密的观察,他就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他的思维就缺乏坚实的基础。一些技巧性的题目,其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如果发现了这些特点就很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技巧和办法。在审题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便于探寻解题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对学生的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再次要通过审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核心。学生思维能力的好坏往往表现在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周密性、发散性、创造性等,在解题教学中,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训练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等思维品行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对题目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的训练时与对题目的进行严密细致的审题分析分不开的,可以说没有严密的审题不会有一题多解,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一题多思、一题多变。
还有通过审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数学实践和应用意识的增强,许许多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怎样将这些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问题解决呢?我想,审题的作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最后通过审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辨析能力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好一些,他们接受这方面的知识会比较快和轻松,而有的学生总是不得法,学习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培养学生推理与证明能力的过程是一个有一定难度和长期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是,教师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律,正确运用思维形式,作出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为几何离不开图,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识图、画图、分析图形,正确的把图形认识清楚,从图形中找条件和结论,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推理与证明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一个人能否严密的思考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在初中几何推理与证明的过程中如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推理与证明能力呢?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猜想、证明,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感受几何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熟悉推理论证的能力。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一些最基本的图形入手,让学生学会抓题目的关键,抓视图的感觉,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读题、读图的感受,交流收获。
三、让学生自己多动手操作,由直观到抽象概括,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迪,突破重点与难点,打好学习几何的基础。
四、推理能力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小组交流,或师生互换角色,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最关键的,同时鼓励学生多想“我应该怎么做”。教师给学生规范的板书,展示给学生一个比较规范的样本,以便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文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人生观、道德观、审美观为目的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存在丰富的人文素材,作为教师应挖掘其人文内涵,把数学教学与人文理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一、以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数学家徐治利先生说过:“数学有两重功能:一个是科技的功能,另一个是文化的功能。”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与实际生活有关的插图,还有“读一读”的阅读材料和“试一试”的研究性课题,这些材料告诉我们,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要利用好课本资源并加以引申和挖掘,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文化,灌输人文理念,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为社会实践服务。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观点,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课余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数学趣事、数学家传的书籍,使他们在增长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发他们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并从数学家身上学到严谨、求实的精神,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崇尚与追求。
二、渗透着人文精神的数学教学,有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地深化,数学教学的目标日益趋向多元化。因此教学中应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引发对社会问题应用数学知识去探求和解决的兴趣。
针对现实中经济决策、环境与生存、商业薪金等社会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得到具体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例1:南方A市欲将一些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的一种,各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
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小时,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千米:
(1)如果用W,、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总支出费用(包括损耗),求W1、W2、W3与x间的函数关系式。
(2)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能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少?
在这种以经济决策问题为背景的教学中,题目首先以浓厚的时代气息吸引了学生,其次把初中阶段的不等式、函数等教学知识及比较、分类的数学思想有机地结合,马上使学生生了解决问题的信心与责任感。这样的数学教学,能把学与人文有机地融合,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可引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激发了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人的责任感。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一种工具。它不仅有自身的系统,而且渗透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地理等学科)之中。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他们产生实现自身价值欲望,因此教学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在学完统计初步这一章后,可以设计研讨课题:“环境与生存”的社会调查。
通过指导学生作调查报告,让他们把所学的统计学初步知识应于实践,从而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数学就在身边。在整调查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学会了研究问题方法,而且培养了相互间的合作精神,也懂得环境好坏影着人的生存、社会可持续发展。经过这样的研讨课题活动学生的人文价值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同时学习数学的兴趣益高涨。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稳定性。“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可见要想学生学好数学,教师本身基本功非常重要,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虽然师范院校造就了很多教师,但我国农村师资仍然是缺乏的,主要是师资分布失调,条件好的学校教师超标,条件差的学校师资薄弱。“水往底处流,人往高处走”这话一点多不错啊,进县城,进条件好的学校是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大部分教师在农村里教出成绩就往县城里调,而新来的教师又得靠自己去摸索,探讨教学经验,得出些成绩又调走了。农村学校的教师就这样,来了一批又去了一批,周而复始啊。
2、农村教师知识更新慢。在現代知识激增,信息万变的情况下,教师的“一桶水”还得经常更新。现在浙江省对教师培训花了很多经费,也非常重视,但经费真正到位的不是很理想,而且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的名额少,农村学校出去培训的大多是学校的领导,普通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比较少,交流的机会也比较少,对新事物接触比较迟。如在函数教学中,我们对出租车的计费方式教学,有许多偏远农村教师根本没有接触过,自己对这也有点模糊,这怎样能教好学生呢。有许多学校还没有多媒体教室,许多问题要靠抄写,这样在知识容量上也远跟不上发达学校。
3、教学模式传统化。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正如美国数学家洪斯贝尔格在《数学瑰宝》中所说:蹩脚的演奏会把最迷人的乐曲搞的一团糟,同样拘泥于呆板的合乎程式的讲解,也会把很迷人的数学思想弄得黯然失色。农村工作的很多教师却不管什么法不法的,教法上仍然多是注入式、满堂灌,不注意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让学生体会到概念产生的过程,直接由自己讲述。最近笔者听了一堂《一次函数(一)》这课,教师对于一次函数的概念是这样教学的:先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概念接下让学生比较下列各函数解析式共同特征1、y=3x+52、y=-2x-33、y=2x4、m=-4t师马上说:①2个变量;②两边多是整式;③变量次数最高是一次。给出1、2是形如y=kx+b(k,b多是常数,且k≠0的常数);3、4是形如y=kx(k≠0,k是常数)。我们把形如y=kx+b(k,b多是常数,且k≠0的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把形如y=kx(k≠0,k是常数)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
在这概念教学中,教师几乎是在唱独角戏的。为什么不把机会给点学生呢,为什么给出的函数只找共同特征呢,而不增加些不同的特征呢,于一次函数的通式为什么不让学生归纳呢,找k,b的特征而由教师自己讲呢?
总之,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模式仍然是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
二、家庭社会的问题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家庭、社会的环境对学生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家庭中学习的气氛不浓,家长知识水平不高,对学生学习不闻不问,认为读书读好读差一个样。开家长会时,家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子女在哪个班级。
三、学生自身的问题
“任何时候学习的主体都只能是学生自己,这是教师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学生学习数学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1、学习方法的因素。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还一直保留着小学生的那种被动的学习方法,保留着小学那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只认为学习是教师布置下来的一种任务。对于一个问题,他们不是主动去获得,而是教师去分析,于是家庭作业中,许多学生不愿意去做数学作业,英语、语文作业只用抄或背,而数学作业必须要思考才能完成,这样许多同学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抄同学的。
学生对新旧知识不会很好地联系,这样学起来会很累的,不易记住,实际上中学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有着很大的联系的。如有理数的运算,实际上通过绝对值把有理数转化为小学里的非负有理数来运算。
2、学习习惯的因素。小学数学里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不严格,不一定要学生写出这样算法的依据,但中学中一般要求每步有根有据。还有如学生对数学的书写格式要求,小学约分可以在式子中直接约去,而中学约分一般在草稿中约去的。比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中,小学可以写成(a+b)×h÷2而初中数学中一般写成(a+b)×h等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重而道远,尤其对我国农村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同在,成功与失望并存,特别是作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带头学科,在当前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场课程、教材乃至教法的改革?笔者提几点对策。
对策一,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数学教师应当是“教师”,而不是只懂数学偶尔教教书的人,努力培养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对科学的好奇心,以及数学教育研究的能力。这在农村初中更为重要,可以如下着手
(1)各级党政必须要有战略眼光,切切实实关心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事业,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而不是只把尊师重教停在口边或挂诸报端。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各兄弟学校间的经济待遇差距。让农村教师队伍稳定,不应让教师在3到5年就调动,至少让教师在某一学校呆上十年。
(2)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加强教研组的力量,给教研组适当的活动经费和权力。培训学习多考虑农村教师,每个学校不应该只考虑让领导或领导认为优秀的教师去参加,教师应该轮流参加,应该多考虑从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参加或很少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参加培训。
对策二,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摆脱固有模式,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问题,应该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引导学生善于概括归类,善于抓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善于予见事物发展进程,把思维引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鼓励学生问题敏捷,反应速度快。
安全教育是小学工作的首位,也是班里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我班孩子升中班了,他们动作幅度很大,需要孩子时刻注意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从来没有松懈过。针对我班的实际情况,本周我们开展了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让孩子知道一些安全知识和方法,从自身树立安全意识。
在活动中,今天我以谈话的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例如:首先让孩子们听故事“小亮走丢了”,之后和孩子讨论为什么小亮会丢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让幼儿知道在小学或在外面要等父母来接,才能离开,防止丢了。在外面玩时,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 ;每天喝水时,请幼儿不要喝太烫的;开门、关门时不要着急,小手拿开再关门,小心夹手;吃饭时不说话、不玩勺子,小心戳伤;上下楼梯时,扶栏杆看楼梯,不推挤有序的走;以及做操、午睡、入厕等环节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提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
[小学数学安全教育随笔]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①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②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矛盾之中,通过描写其语言行动和一些细节来显示人物个性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为更好地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衔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中小学要重视学生们学习习惯、自主性、自律性方面的培养。自律性差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动力,贪玩,厌学,懒得完成学习任务,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因此慢慢掉队,使其缺漏越拉越大。中小学的老师在新生入学后,要从思想、纪律方面入手,搞班级活动,使同学们在溶入新班集体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强制性学习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特别注重中差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亮,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锐敏,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他的意志就会坚韧而顽强,在学习上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生能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那么才能够更好的学好数学。数学的学科特点是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需要学生的严谨和思维的活跃。往往对数学有浓郁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二、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今天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它是整个人生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大力宣传“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家庭教育主题,全省城乡家长中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双合格活动,要争取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靠拢。家长们要树立积极向上的处事态度和方式,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接受新思想的洗礼,与时俱进,并不断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用科学恰当的方式对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引导、指导,让农村家庭教育更上新水平。父母应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身心、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都予以关注,而不是单纯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了解赏识自己的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建立心与心的沟通,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增加文化教育氛围,才能有利于孩子思想、道德、学习、体育等等的全面发展,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社会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更好发展。
一般来说,家庭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存在着自发性和随意性,家长要多和学校及班主任联系,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能和学校保持一致。要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讲课等活动。学校、社会要积极向家长传播科学育人的知识,如举行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青春期教育问题或家庭教育问题讲座等,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同时要调动家长教育力量,发挥家长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协助学校做好家长工作,解决家长存在的有关学生教育的问题,配合学校开展校外教育活动。
三、教材和教学方法上的衔接:学生一上初中,顿时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的科目多且内容也比较深。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状态,通过利用学生对新知识新环境的好奇心理,在知识的学习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确定好教材的起点和教学的切入点,切忌做成“夹生饭”。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由算术数到有理数,引进了新的数——负数,把数的范围扩充到有理数域,数的运算也相应地由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引进了乘方、开方运算,实现了由局部到全局的飞跃,这次的过渡,负数的引入是关键。由数到式。就是从特殊的数到一般的抽象的含字母的代数式的过渡,是数学上的一个大的转折点,实现了由具体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飞跃,意义十分重大。几何拓展,能力要求不断提升,新课标对几何内容的安排采取了首先是直观和经验,接着是说理与抽象,最后是演绎的方案。以直线形为例,先借助直观认识一个直线形,进而借助多种手段合乎情理地发现它的某种几何性质,接着通过演绎推理把这个性质搞定。新课标对几何的重视程度丝毫没有减弱,而是在加强。因此,在传授新知时,必须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指导学生进行类比、对照,并区别新旧异同,从而揭示新知的本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借助使用实物、模型、图片、图示等来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型的逻辑思维。通过关心每一个同学,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注意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关注数学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特点,想办法使学生有迫切学好数学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注重问题的层次;精心选择课堂练习,定期开展教学效果评估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动性,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未来的文盲是不懂学习的人”。懂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会学习”获得的知识是无穷递进的。因此,使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法指导是相当重要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首先应加强预习指导。要求学生在老师讲新课之前先进行预习,对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对难理解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带着问题听课,能够分解难度,降低坡度,便于集中精力攻克难点,这样做,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很自然减轻了听课的负担,易于理解教材,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在预习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善于自己看书理解,解决问题,学会分析解题思路,进行解题后的反思,经常寻求一题多解和多题同律等等。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用适合自己水平的方式方法进行自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集合思想、化归思想和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公理化思想、统计思想以及极限思想,應依据具体情况在教学中予以渗透。我们认为目前应予以重视的数学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变换法、函数法和类分法等.一般讲,中学数学中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数学技能操作来完成,通过在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向教学模式个性化发展,形成个性化教学。要做到个性化教学,首先,要吃透教材,在了解班级学生心理、知识、能力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
现代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反过来对社区环境和风气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良性互动、有机结合才能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真正体现出“全民参与德育”的宗旨,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社会应该通过各种活动和宣传,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提供各种追求和选择的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条件,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人生活的意义和奋斗的乐趣;
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是每位教师而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就初中数学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谈儿点见解。
一、双基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创新意识与双基训练有机结合、相互贯通, 才能形成初中数学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创造的发生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只有知识容量越大, 联想、类比、猜想的领域才越大, 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思想、新的技能的机会就越多, 进行创造的空间就越大。所以,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立足于双基, 抓好基础训练,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必须的基本技能, 如运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论证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
更重要的一方面, 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包括他们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发现新知识。这样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初中数学知识的创造发展过程, 体会到初中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 体会到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因此, 双基教学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思维, 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只有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时才能对面临的问题有进行研究的能力, 才能有创造的可能。因而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又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最常用, 所以, 要加强这两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1、类比联想, 培养直觉思维的敏捷性
类比是一种反映较快的直觉思维方法, 当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存在相同或相似时, 就可猜想两个对象在其它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由特殊条件下的结论去猜想一般情况下的结论。联想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先导, 只有通过联想才能使当前的对象与原有对象建立起联系, 才能为类比猜想和直观感觉猜测提供参考。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新学习。
2、数形有机地结合,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变通性
图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 把数形结合起来, 就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更能由感而发, 猜想到问题的结果。
在创造活动中, 往往是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成功, 总结失败的教训, 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恰好符合发散思维的特点、特征, 所以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发散思维的培养。一题多解, 就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 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灵活。
3、借题发挥, 培养发散思维的深刻性
对一个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变化探究, 从而产生新的条件或结论, 可使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同时使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4、一题多变,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训练
把一合适题目进行变化, 可产生多种形式的题目, 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综合训练。通过改编题目, 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了,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教育的基本手段
创造开始于研究,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定要给学生有创造的环境和可供探究的问题, 而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为学生的创造活动提供研究的问题, 并指导他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其卞要日的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通过一个充满探索、思考和合作的过程学习初中数学, 获取知识, 收获的将是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从而体会到初中数学的本质。
探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是:一是教师提供问题情景。教师把要研究的问题用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问题情景要切合实际, 要生动有趣, 有挑战性、刺激性、诱导性, 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信息, 发现所要研究的问题, 激发探究的欲望和行为。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面对的问题, 如果有征服的欲望, 就会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操作、猜想、验证等探究活动, “通过感知信息—实验操作—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证明反思”等活动过程来完成对问题的研究。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不能过多干涉学生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的任务,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本质, 每节课都应有创新教育的目标, 合理选择并设计有益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和问题, 在进行创造思维能力训练的同时要着眼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最终让学生在丰富灵活的初中数学活动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能主动运用初中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说, 能自觉地用“初中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用“初中数学的头脑”去思考和个性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育随笔】推荐阅读:
初中数学教学随笔三11-20
论初中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的教育论文12-01
五年级数学教育随笔10-05
数学教育教学反思随笔09-16
初中数学中考数学模拟11-19
初中数学总结06-14
初中数学11-28
学科初中数学12-15
初中二年级数学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