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书籍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教材分析: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爱书,更是一种美德。大凡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鲁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是爱读书的典范,本篇课文记叙的就是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事。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鲁迅爱护书籍的表现。第一层(1自然段)写鲁迅爱读书,看书时对书籍非常当心。第二层(2自然段)写鲁迅爱书,他精心地保存书籍。
第三层(3自然段)写鲁迅爱书,认真保持书籍的干净和完好。第二部分(4自然段)写鲁迅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写作特点
1、选取典型事件表现人物性格,提示课文主题。
2、用词准确,极有表现力。
3、先叙事后总结的“分------总”结构方式,使课文条理清晰,而且有说服力。教学内容:爱护书籍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出12个字。教学难、重点:
1、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2、学会写出12个生字。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鲁迅先生的故事。教学时间: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看书吗?你都喜欢看什么书?你们是怎样看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名人看书的故事。板书《爱护书籍》
二、新课探究
1、齐读课题,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2、初读课文,通读文句,自学生字。
①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标记下来,要多读几遍。
② 学习生字,师:同学们都读完了,生字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看你们认识了多少字(出示生字,认读)③ 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让学生自由说)
(这个环节,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能积极投入。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读书的兴趣,并且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随文识字不但提高了识字效果,而且突出了课文的重点。)
3、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1)同桌互读,师:同学们把生字读准了,能把课文读下来吗?(相互读,互相提提意见。)(标下自然段)(2)展示读书,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愿意读给我们听听?(读后评价,主要评正确、流利,肯定学生优点,注意表扬,激励)
(3)教师教师范读。
(4)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读,生生互动,让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师生互动,体现了开放式课堂教学。读书要体现过程,还要给学生练习的机会。)(5)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7)小组交流,读书,体会,说一说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8)复述课文。
A谈谈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B简单的复述这个故事。
(学生复述前,先练习,体现重视学习学习的过程。)
(9)教师总结,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体会很多,今后,我们也要学习爱护书籍,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课文延伸:你们想一想,以后我们应该怎样看书呢?今后你准备怎么办?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扩展,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4、学写生字,造句练习。
(1)小组内认读,老师读,检查自学。(2)学生组词。(3)教师范写。(4)造句练习。(5)学生朗读。
(写字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
5、自我检验,总结提高。
师:学会了这个单元后你有什么要说的?(引导学生自由说)
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成为了书籍设计中的关键词, 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是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采取了一个恰当的表现方法,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设想的不错, 表现的不错。实际上这种设想与表现的结合就是创意。它体现着设计者思想的初衷, 表现于设计作品的最终效果。可以说创意是设计的生命。那么, 书籍设计中的创意有何规律和方法?如何进行最佳创意?笔者试就此问题阐发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立意
立意, 通常说挖掘主题思想, 即“意在笔先”, 是艺术创作的先导和主旨。清代文艺理论家方薰曾说“作画必先立意, 以定位置。意奇则奇, 意高则高, 意远则远, 意深则深, 意古则古, 庸则庸, 俗则俗矣。”一切艺术作品的高低、优劣、雅俗、文野无不与立意有关。所以, 立意是创作之本。
书籍设计是依附于书籍内容, 但书籍内容并非设计主题, 主题是思想, 是想法, 是立意。是书籍内容唤起设计者思想意念、情感、趣味的综合施展。
蕴藉深邃、引人深思—设计者必须通过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及人生感悟, 再现书中寓意和全书灵魂。对书籍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并将这种认识和思考溶注心中, 然后去寻找构思能表达其深刻寓意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经过对全书内容和精神实质的心灵过滤, 选取一定角度, 生发出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使读者通过形式透视内容, 领略书籍内容的博大。
移情入景、以情动人—所谓移情入景, 可以借景抒情, 亦可借物抒情, 甚至借表现形式抒情。以书籍内容所贯穿的某景、某物、某点为立意, 传递作者情感的凝聚和寄托, 引起读者情感共鸣, 或给以感染, 或予以抚慰, 或唤人以遐想, 有言无尽而意无穷之境界。
再造境界、耐人寻味—何谓再造境界?不是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来组织描绘, 而是按意识表达的需要来运用素材、组织材料。这种按特定意识将素材进行处理, 以展现某种心灵深处的境界。不是现实中实在的景象或意境。而是人为写意化的, 呈现多角度、多侧面, 需读者用自己的意识去品位、去寻觅。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2009级学生郭海琪书籍设计作品《100SMALL THINGS》 (获2011靳埭强设计奖学生组优秀奖) , 随着时代的进步, 生活质量也渐渐提高, 人们都提倡环保。再利用、再循环成为了当今热门话题, 环保从身边做起, 从100件小事开始。书籍设计立意点为“再利用”, 书籍纸张选定为再生纸, 当书籍完成阅读使命, 封面和封底均可拆分为门牌、杯垫、直尺, 通过设计理念, 延续了纸张的生命力, 为书籍带来了新功能。
二、意境
所谓意境, 就是见景生情、情景交融。书籍设计的意境“融情于色、寓意于形”。
意境中, “意”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思想意识, “境”是客观范畴, 意境是对艺术家所描绘的情景有感而发, 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 从而产生艺术上的享受。对于书籍设计而言, “境”是设计者营造的书籍内容所传递的情景, “意”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美好感受。书籍形态美和内容达成高度统一, 相互渗透, 即书籍艺术的意境美。
如何表现意境?意境可以说是艺术的内涵。是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 将丰富的内涵蕴藏在形式之中, 使设计作品产生“不尽之味, 无穷之意”, 让人思索、联想、回味。具体反映到书籍设计, 意境美就是从内容到形式, 从视觉到触觉, 从封面、版式到纸张材料和印刷工艺等多方面结合, 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的书籍。这种美的感受有着无限的遐想空间, 能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超时空的交流, 能触碰心灵与艺术产生共鸣;这种美的感受是设计者的精心布局和反复推敲, 将文字转化为具有意境的图形、符号、空间、节奏, 穿插在流动的视线中, 在翻阅中共同谱写意境美的乐章。意境美不仅使书籍成为传播信息的载体, 更是一件充满张力的艺术作品。
三、趣味
趣味是美感的诱发剂, 一切艺术中离不开趣味, 书籍设计也不例外。
艺术趣味是审美的重要特征, 是艺术作品产生社会功能的必要因素和必要途径。包括谐趣、意趣、情趣三个部分, 是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意趣, 即艺术形象 (意境) 中的思想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理智, 它是文艺作品的认识因素。情趣, 即艺术形象 (意境) 中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 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 它是文艺作品的感染性因素。谐趣, 则是文艺作品的形式技巧所产生的趣味, 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审美感官, 它是文艺作品的娱乐性因素。这些审美趣味形态的巧妙组合, 可以产生创作出各色各样的具有艺术功能的设计作品。
书籍设计的趣味性表现是指书籍形态整体结构和秩序之美中展现出来的艺术气质和品格。朱赢椿设计作品《不裁》, 书名取谐音“不才”, 与书籍设计相互辉映, 将没有切开的半成品页面装订成册, 让读者用书中备好的纸刀, 边裁边读, 书籍形态随着读者的阅读过程发生着变化, 为阅读营造一种富有吸引力、亲和力和趣味性的气氛。书籍整体通过五感的刺激, 将读者直接带入艺术形式之中, 将艺术语言透过形式传递给读者。这种趣味性体验, 构架了作者设计者与读者心灵上沟通的桥梁, 作者的心境、设计者的解读、读者的领悟, 三者一体超越了书籍本身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2009级学生余娴、张青书籍设计作品《浊》 (获2011靳埭强设计奖学生组优秀奖) , 以水墨为设计元素的随笔书画集, 通过设计传递在当今快节奏、快文化背景下“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愿望与气节。运用不惧侵蚀、染色的特殊材料, 将墨、纸、文, 融为一体, 似浊而非浊。意在自身不“浊”, 身正心清, 即使再浑浊、浮躁的社会, 也不会被浊化。书籍设计已突破原有传统书籍设计概念, 将形式趣味至于先决, 通过形式传递情感, 摩挲趣味渗透文化。
四、想象
创意的形象思维中, 想象—联想和幻想具有突出的意义。高尔基曾说“想象在其本质上也就是对于世界的思维, 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想, 是艺术的思维。”艺术的思维是充满热情和活力的思维。大胆的想象才能在设计中驰骋, 摆脱平庸获得创意, 具有出奇出新、与众不同、别开生面的可能性, 才能赋予设计作品以活的生命力。
设计者的想象不仅要大胆, 还应当丰富, 从多种立意角度和多种表现形式上展开联想, 尽可能的做出多种设想。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 这种多面性表现在形象思维的认识上就是有不同创意方面的想象, 一个想象丰富的人就善于从各方面去艺术的思考, 丰富的想象所产生的多种设计方案, 为提供多种选择提供可能。因此, 要做好设计创意需要尽可能的丰富想象, 在反复比较中去发展演变, 在多种设想前提下, 再多中取奇、多中取优、多中炼精, 最终选择最具形象性、概括性、艺术性和独创性的创意。
创新与创造并非是彻头彻尾的全新事物, 更多情况下是对旧事物的重新审视和再设计, 某一环节的突破便是创新, 这样我们会拥有更多的手段与机会。思维方式的演进是因人而异的, 因事而异的, 任何好的方法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具体情况, 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纵观书籍设计的发展历程, 展望未来书籍设计的趋势, 多元的设计形态应当是在继承民族特色、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基础之上, 使书籍设计真正彰显时代特色, 独具个性, 为未来书籍设计探寻新的发展道路。
摘要:未来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 是在继承民族特色、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基础之上的多元设计形态。探索书籍未来全新形态, 突破传统审美惯性和阅读习惯, 为书籍设计开启新的思路, 尝试创造性书籍设计的形态视觉艺术表现, 使书籍设计真正彰显时代特色, 独具个性。
关键词:创造性,趣味性,书籍设计
参考文献
[1]刘丰杰.现代装帧艺术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吕敬人:书艺问道——书籍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关键词】书籍设计;五感;纪实类书籍;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纸质书籍通过它自身设计中的“五感”美,依然展示着它自身存在的独特魅力,书籍设计的“五感”,是将人的各个感官所表达出来的感受考虑在书籍设计与审美范畴之内,纪实类书籍对书籍设计的“五感”要求也十分特殊,怎样将书籍设计五感融入到纪实类书籍的设计中也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书籍设计五感与纪实类书籍的基本内容
(一)书籍设计五感的含义
一本好的书必定会考虑到读者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各方面的需求,读者在阅读一本书籍之时,需要用手触摸书籍的材质,用手看书籍的内容,用鼻子闻书籍散发出来的香气,用耳朵听书頁翻动的声音,用心去感受书籍传达的思想,总而言之,这一切都是读者与书籍融合的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怎样让读者获得美的享受,则需要书籍设计过程中对于“五感”精准的把握。
1、书籍设计中的视觉美
视觉是人们接触到意见东西时最直接的感觉,读者在拿到一本书时,首先会观察书的封面,封面就像一个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代表着该产品的形象与该企业呈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封面通过独特的色彩与文字设计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一个好的封面往往能够准确捕捉到读者的视觉需求,完美的呈现整本书籍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而书籍正文内容的视觉感主要是通过文字的编排、字体类型、字号大小、文字行距以及图片的选取、编排来体现的。视觉贯穿整个阅读的始终,为书籍阅读的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打下了铺垫。
1、书籍设计中的触觉美
触觉是读者用手接触到书之后的感受,不同材质的书籍,读者所获取的感受是不同的,如材质粗糙的页面会让读者获得原始自然之感,而细腻光滑的页面则会让读者获取轻盈顺畅之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不同的方法对书籍的材质进行设计,有些将书籍表面设计得凹凸不平,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手的触摸获取不一样的触觉感受,从而更好更快更直接的抓住读者眼球。总而言之,书籍材质与工艺对书籍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恰到好处的设计能更快吸引读者注意力,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书籍设计中的听觉美
听觉是读者听到书页翻动声之后的感受,不同材质的书籍翻动声音是不同的,从而带给读者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厚重的书籍材质会给读者带来沉稳之感,而轻盈的纸张则能该读者带来轻松愉悦之感。读者通过不同的感受获取不同的阅读心理,从而影响到自身的阅读兴趣与阅读情绪,有的读者将书页翻动的声音理解为音乐交响曲,而有点读者喜欢安静的享受阅读的快乐。故书籍的听觉效果也是影响读者阅读的一大主要因素。
3、书籍设计中的嗅觉美
嗅觉是读者闻到书籍散发出来的气味之后所产生的感受,书籍的嗅觉美主要通过书籍纸张与油墨的选取表达出来,中国人喜爱用“书香味”这一个词来形容书籍散发出来的气味,“书香”能够更好的促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气味不仅停留在读者的鼻尖,更深刻的则会长久驻足于读者的心间。一本具有良好嗅觉的书籍往往能够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对读者的阅读世界能够产生较为长久的影响。而书籍的嗅觉设计往往是被大众所忽略的,因为它具有无形的特点,不够具体化,而它却是书籍设计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4、书籍设计中的味觉美
味觉是读书阅读完书籍以后所获得的心灵感受。书籍味觉不同于平常所说的味觉,我们平常所说的味觉主要是通过通过舌尖的味蕾细胞去感受实物的味道,而书籍设计中所说的味觉则是读者通过阅读书籍从而对书籍的设计产生的整体印象。通过阅读书籍,读者从内容、材质、功能、色彩、图片等不同角度做出不同的味觉反应:单纯羞涩的情感内容让人产生酸甜之感,冲动炽热的情感内容让人产生火辣之感,色彩简约明亮让人产生清凉之感,而色彩鲜艳亮丽让人产生麻辣之感,不同的色彩、版式、内容,给读者带来的味觉感受是不同的,而味觉感受往往是较高层次的感受,是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而产生的。
书籍设计的“五感”是书籍设计的基础,它推动着书籍设计的进步与发展,书籍设计的“五感”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将它们完整的融合到书籍的设计中,才能让读者在书籍阅读中获得独一无二的美的享受,从而更加吸引读者。
(二)纪实类书籍设计的理念
将事情或事件的现场文字或图片整理成书的书籍我们称之为纪实类书籍。它具有高度的现实性、陈述性、精准性等特点,这类书籍要求读者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解力与领悟力。日记、历史文献、新闻报道、采访内容、现场报道的文字与图片等是该类书籍的基础内容,用真实的方式来表达或描述现实的人物或事件。由此可知,纪实类书籍设计是对纪实类书籍的设计,其内容包括字体、字号、行距、文字编排、插图、色彩、封面、材质等,纪实类书籍设计也将融合书籍设计的“五感”,从而设计出更具品味与吸引力的书籍。
二、书籍设计五感在纪实类书籍设计中的体现
书籍设计是一门信息传达设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信息传达,将想传达的信息用更轻松简单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一本书如果只有好的材质,而缺乏独特的设计,则会让人丢失阅读的美感,感受不到阅读的魅力,一本缺乏设计感的书只是材料与内容的简单拼接,不能够给予读者美的体验与感受。endprint
(一)确定选题方向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应用
纪实类书籍设计讲究无形变有形,它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书籍内容,它将无形的思想转换为有形的设计,从而将书籍思想更好的表达出来,赋予书籍无限的生命力,增强读者的阅读热情,使书籍通过自身的材质、版式、色彩等明确书籍的整体走向,表达书籍的中心思想,从而给书籍形成一个具体的定位,避免书籍设计呈现空洞、摇摆不定的现象,通过书籍五感的传达,让书籍不再依靠内容来呈现主体与定向。
(二)选取书籍材质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应用
书籍设计中不同材质的选取、不同的立体造型都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触觉感受。在书籍设计中根据书籍的类型、主题及内容选用不同的材质,能够让读者获得更加直观的感受。书籍材质的选取通过书籍设计“五感”中的触觉引出味觉,带给读者品味的空间,让其将获取的心灵感受更加舒畅的表达出来。
(三)设计书籍工艺时五感在纪实类书籍的应用
书籍设计五感与书籍设计工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书籍在设计过程中工艺选取不同,书体现出来的品质与品味也不同,一本设计工艺完美的書籍,能够给人带来高品质的享受,不同的工艺给读者带来的五感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读者通过书的工艺体会到五感,又通过五感来促进自身的阅读兴趣,理解与领悟书籍的精神与内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图书工艺存在的价值。
(四)进行设计时应注意读者心理感受
书籍设计是一个整体概念,它最终服务的是读者,书籍设计五感从读者的心理出发,探索读者在书籍阅读中可能产生的感受,并通过书籍设计的五感,最终服务于读者,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获得美的感受,在阅读时,读者的感知、记忆、联想、想象等因素也都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纪实类书籍内容一般而言较为现实,需要通过分析、理解、推理等方式来慢慢领悟,故在书籍设计五感运用之时,应充分考虑这一书籍阅读群体的心理需求与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这一阅读群体的书籍。
【结束语】
一本好书的特质在于书籍设计五感的完美表达,书籍能够唤醒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一本好书必定是一本设计完美的书,而不是内容与材料的简单拼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由颜如玉”,而黄金屋与颜如玉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指引才能让人们寻得,而好的设计则能够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极具吸引力的五感设计,充分体现出书籍独特的思想与内涵,让读者从中获取美的体验,抓住读者的感受,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符合读者需求的书籍,书籍设计五感在纪实类书籍中的不同领域都有所应用,纪实类书籍设计与书籍设计五感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宋雪梅.书籍设计的“五感”[J].视觉经验,2013(01):167.
[2]隋莹莹.“五感”对传统书籍设计的影响[J].现代装饰理论,2013(03):187.
[3]李莉.电子书设计中的“五感”之美[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103.
[4]曹巧一.《顺棋自然》书籍结构与开本设计新探[J].视觉传达,2013(02):90.
31、借书即来,还书则回,来回有序,人人欢喜。
32、静以修身,学以养德。
33、人的知识愈多,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34、静心吸吮知识源泉,更显真才实学本色。
35、书生静心,手机静音。
36、静中求知,维护靠大家。
37、爱护书籍每一页,熏陶心灵每一刻。
38、看完后请把我送回‘架’。
39、让思想灵动美丽,让言行文明高雅。
40、书是修身养性的法宝,是人类精神的支柱。
41、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42、除了知识什么也别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43、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44、知识构建和谐社会阅读成就精彩人生。
45、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46、悄悄走路轻说话,良好氛围靠大家。
47、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48、只取一本图书,阅毕放还原处。
49、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 教学难点
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手抄报、海报的课件.装饰地球的材料.
2、学生准备: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水粉颜料、水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
(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2、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 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
1、写实
2、装饰
3、抽象
4、漫画
(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5)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6)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7)小组汇报.
“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组先来说?”
(8)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 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
(2)分组排练节目,准备下节课汇报演出.
“这节课大家动动脑筋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现在老师请各组再排练一个有关保护地球的小节目,下节课来进行汇报演出.”
4、教师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刚才你们看了别人的作品或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如果有受到启发,有新的想法,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水枯竭等水危机问题,及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教学重点
1.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3.培养学生爱水、节水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觉爱水、节水意识
教学准备 1.备教材、备学生 2.撰写教案 3.制作课件
4.下载有关水体污染的视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问】大家觉得热吗?非常的热,在这么炎热的天气自然少不了用水和用电,我有一个问题,很好奇,想问一下大家,如果让你选择停水或者停电一个月你会选择哪一个? 【回答】两个都不选、水、电
【引入】当然如果可以,我们两个都不选,但如果硬要选一个的话,我觉得明智的同学都会选择停电。因为停一个月的电,我们没有生命危险,只是觉得热以及不方便而已;但如果缺一个月的水,我们会小命不保。因为一个人在理想的状态下,如果滴水不进,最多只能存活7天。所以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见水是多么的宝贵,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水资源(边说边板出课题)(选择水的同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吗?)(选择停电的话会被热死)(那我想告诉你的是如果你选择停水,你的小命会丢掉)推进新课
一、世界的水资源状况——既丰富又短缺
【过渡】这个是地球,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分布的呢?我们通过几个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
【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回答】 1.地球表面约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可见我们的水资源非常的丰富。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它的储水量高达96.5%。
3.淡水量大约只占了2.53%,非常的少,而且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分布在两极的冰川、高山的冰雪以及永久冻土层当中,非常地难以利用,在所有的淡水资源当中,人类能够利用的大约只有30.4%。那下面问题来了:人类能够利用的淡水约占总水储量的多少?
【分析】虽然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能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很少,只有2.53%,而97.47%都是含盐量很高的咸水(边说边展示饼图)。那有同学可能就会说,可以把海水淡化成淡水呀。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实现大批量地进行淡化,所以尽管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度短缺的。联合国在1977 年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未来可能会出现为了争夺水而引发战争。
二、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
【过渡】了解完世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下面我们再来了解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的状况
【提问】1.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回答】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提问】那是不是就说我们国家水资源很丰富呢?
【分析】虽然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因此人均水量是很少的。【展示】部分国家的人均水量图
【分析】我们国家的人均水量远远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我们中国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但生活在南方的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这缺水的危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展示我国各地区的人均水量)南多北少、南涝北旱。为了缓解缺水的局面,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三、爱护水资源
【过渡】有人说假如地球上的水是一缸的话,淡水就是一瓢,人类可用的只是一勺,而现在这一勺水也快被弄脏了,为了别让我们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水资源。那我们怎么个爱护法呢?具体从哪两方面入手?
【回答】第一方面要节约用水,第二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展示】节水标记
【提问】这是什么图标?
【回答】这个是我们国家的节水标记
【讲解】对,这个是我们国家的节水标记,象征着要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来对待每一滴水。
【讨论】那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呢? 【回答】1.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冲厕所。
2.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
3.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
【投影】在农业上,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在工业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示意图
【小结】节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种生活习惯和用水方式的改变,就可以节约很多水,所以希望大家从这一刻开始要注意节约用水,并且把这种节约用水的意识不断地讲述给身边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行动起来,共同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提问】水污染也是减少水资源的一个主要方面,水体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回答】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讨论】水污染的危害
【展示】播放水体污染的有关视频 【提问】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回答】(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3)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课堂练习】
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
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
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2.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持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经阴沟排放 3.爱护水资源主要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方面采取措施。4.水体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既丰富又短缺 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多维空间
书籍装帧发展到精装的阶段, 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质料载体及装订方式, 而逐步开始融入了装帧工作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及自身对书籍形态的把握, 由此, 书籍装帧走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书籍设计”, 装帧的工作亦更多地由设计人员把握。这就需要重塑书籍设计的概念。
一、“书、装帧、设计”概念的提出及转化
在谈到装帧与设计的区别之前, 我们应该首先解决一个问题:书是什么?
书的本意是将信息汇集排列装订成册, 因此, 谈到“书籍装帧”的涵义, 可以理解为完成一本书的过程中的装订环节。装帧的“帧”, 本意为书画等物的数量单位, 多页纸装合而成, 即为装帧。
然而观察当今书籍的发展, 书的本意已不足以概括书所能赋予的文化内涵。从广义来说, 书籍既是作为信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亦是文化内涵的精神载体。因而, 随着书籍概念被重新认知, 装帧一说亦难以适应当今的书籍艺术。由此有人提出了“书籍设计”一说。
书籍设计一词, 意即书籍从计划到形成的整体过程, 也就是书籍的整体艺术设计。本文认为,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书籍设计”这一概念充分反映书籍艺术的实质, 既立足于物质载体的结构和形态, 又关注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上文之所以对历史作出回顾, 一方面是借助历史阐述装帧在书籍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是表明从装帧到设计, 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书籍结构和形态, 是书籍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从“装帧——包装”到“设计——整体”
在书籍整体设计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前, 人们往往认为书籍装帧就是对书籍进行包装设计。这一认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我们知道, 包装是产品的外在附加物, 其最大的功能是保护商品完整性, 并常常附有对商品属性的介绍。而现代书籍封面大多亦存在对内文保护和介绍的两大功能;此外, 一个精美的包装可以为产品提高价值, 而精装书亦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因此两者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那书籍设计为何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的产品包装设计?
一般产品包装可以独立存在于产品之外, 人们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摒弃包装, 这对于产品本身是没有影响的。其形态亦多种多样, 可见设计空间是较大的。而书籍是一种特殊的产品, 相比于一般的物质产品, 书籍的实用性更多地体现在其文化内涵方面, 即从物到意的形态转移, 这种从实物到精神的产品, 从内至外的物质表现都应体现同一种文化涵义, 决定了书籍的装帧与内容应是相互统一的, 两者不可分离。从装帧到设计, 书籍艺术作为人类意识的表现形式, 比一般的产品包装更具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其使用价值是有传承性的。
此外, 由于书籍自身特定的物质形态, 决定了书籍设计不能天马行空, 亦不如一般产品包装设计的发挥余地大。
三、书籍整体设计与书籍形态的多维空间关系
在未引入书籍整体设计的概念前, 书籍装帧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封面的设计。这是在只具有长宽的二维平面上的设计活动。但是现在提出书籍设计,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书籍所特有的多面的形态。
就书籍形态的完整性而言, 它是具有三维立体形态的, 所谓“一页不成书”, 其特殊性就在于书籍是由二维平面的书页叠加所构成。换言之, 书籍整体形态的存在是依赖于作为局部单位的书页所体现的平面形态构成的, 反之书页平面形态在书籍整体关系的支配下达到价值的最大化,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平面构成是视觉直观造型艺术形成的一个基础条件, 而三维立体所具有的纵深度能构造一个完整的视觉空间, 书籍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两者的统一和结合。有了平面、立体的概念之后, 我们不难看出书籍艺术的着眼点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必须在兼顾书页平面的编排设计的同时完成对书籍整体造型的设计。
撇开书脊的设计, 书籍的外部造型的内在组合结构基本都是由面积相等的平面空间重复积累而成的, 因此, 装帧设计的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很大程度上是由构成书籍的每一个平面的设计来实现的。可以说, 平面设计是书籍艺术形式设计的基础。但这里的每一个平面空间均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设计当中必须把其当作全部结构中的一个特定的环节来思考。
此外, 在书籍整体设计中, 光有二维和三维的概念还是不够的。从当今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趋势来看, 在设计中引进四维时间空间的概念, 利于把握设计的总体进程, 利于书籍设计从表面形式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把握。而所谓的四维空间, 既体现在从书籍内容、选材、开本到书页设计、封面设计直至最后装订成书的总体设计过程, 亦体现在读者在接触书籍的过程中。
一本书籍最初给予读者印象的便是书籍外在表现形式, 如书籍的开本、装帧结构、艺术设计等。一般而言, 视觉流程是由外及内的, 这里就产生了从二维平面的审美需求到三维空间的书籍形象感, 而其中视觉阅读以及停留的过程则会存在四维时间差。书籍设计应该利用多维空间的概念, 通过各部分的承接、变化和各种细节的相互提示, 形成完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过程, 从而把书籍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现出来, 达到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
但是, 不同类型的图书对时间空间跨度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的消遣性较强的通俗读物, 书籍内容属于娱乐或即时信息一类的, 就宜采用直观式的设计, 缩短读者视觉解读的时间周期;而对于高层次的书籍, 如学术类著作, 其表达出来的时间空间跨度应避免产生浅薄的感觉, 表现形式应营造思索余地, 从而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
综上, 从书籍装帧走入书籍设计是从技术发展到艺术的必然, 是完成书籍从物到意的总体把握, 是突破传统装订装饰的狭隘观念、由里及外地全面介入书籍艺术核心的设计过程。这需要设计者把设计理念融入书籍内在、外在的内容, 通过书籍的艺术形态最大程度展现书籍的内涵。
参考文献
[1]章桂征.《中国当代装帧艺术文集》[M].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8.
[2]《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
1 传统书籍形态
我国的书籍装帧历史,伴随着古代文字的发展史,从古代的甲骨文、青铜铭文、竹简木牍、简策、帛书等,一直到如今的简装、精装。在长时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古朴、简雅、实用的独特形式,也在世界书籍装帧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书籍作为人类文明和信息传承载体,在历史的流变中,形成了自身的形态。从传统“书籍装帧”的意义上来认识,书籍设计即为书籍物质形态的设计,可以说,没有书籍装帧就不可能有书籍,即使把“书籍装帧”限定在美术范围内,没有书籍装帧,书籍也将流于简陋而缺乏形式美感,有人用建筑艺术比喻书籍装帧,建筑艺术是空间的艺术、静的艺术,它通过布局,可以产生韵律,造成一种流动的视觉体验。书籍形态结构也是如此,通过封面、环衬、扉页,步步接近正文,形成连续的欣赏过程,仿佛中国的园林,渐入佳境,曲径通幽,登堂入室,不同体裁、风格的书籍内容,产生出不同的韵律变化,呈现出迥异的书籍形态美感。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书籍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书籍设计的价值得到肯定。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积累与传播的载体,一种古老的艺术设计形式,书籍设计的艺术形态发展趋势同样受到重视。
2 概念书设计理论发展
在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帕尔和拜茨首次提出概念设计这一名词。20世纪60年代,在波普艺术的冲击下,书籍设计师们结合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段,开拓了书籍在视觉以外的表现力,即 “概念书籍设计”。因此,概念书籍的设计同传统观念上的设计一样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此种过程的运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正是用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概念书籍设计将书籍艺术形态设计转换成有效表现思想创造性设计,旨在充分展现设计者的创造力, 启发创新思维意识。概念书籍设计是根据书籍内容对视觉想象的内涵进行提升,探寻可以参与其中的文化元素,对原有信息内容进行再创造的意识。使受众在与书籍交流的过程中,对语言、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形成更深刻的、多元化的、全新的认识。
在概念书中,文字既是文章的一部分,又是插图的一部分,被赋予了双重身份。文字作为有意味的图形,表达文字以外的内涵。独立创作的原创插画为主要表现内容,书籍的文字、用纸、折手和装订等都围绕插图来进行设计。这里赋予了传统意义上的插图新的意义。插图可作为书籍的主体出现,兼有表达书籍内容的功能。既是书籍具体内容的体现,又是抽象意念的表达。在概念书中可以围绕插图进行模切、拉页以及页与页之间连接关系的特殊设计。概念书的设计是图形摆放方式和图形处理方式的研究。一直以来,由于的技术和成本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目前书籍的装订方法还是以经济、简便的胶订和骑马订为主。但也有很多设计师在书籍的装订上下了很大的功夫,线装、铆订、胶订辅以织物等,方法多种多样、灵活巧妙。概念书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装订形式进行形态上的创新,也可以设计、实验新的装订方法。
在概念书的设计中,纸张的质感、纹理、透明度、柔韧度、反光度等都可以成为概念书设计的亮点。概念书的纸张不再局限于目前印刷常用的铜版纸等纸张,还包括用于包装的纸张、用于工业产品过滤的纸张、砂纸等。可以用一些现有的纸张或其他材料进行再加工,制成新品种的纸张。概念书印刷的方法可以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方法,可以通过丝网、铜板、木板印刷等办法来创作,也可以通过喷画、烙印、粘贴等手段进行创作。随着技术的更新,未来也有可能成为新的印刷方法,推动装帧艺术的发展。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电子媒体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电子图书成为书籍设计中的重要部分。总之,概念书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书籍思维方式上的未来性。
现在国外的概念书籍,在形态上已经摆脱了书籍的传统模式。以独特书籍设计语言来传达书籍的思想内涵,并体现强烈的个性。从表现形式、材料工艺上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并且在人们对书籍艺术的审美和对书籍的阅读习惯以及接受程度上寻求未来书籍的设计方向。
3 概念书多元设计
在进行概念书的设计时,应从外到内, 由于书籍语言的多元体现,为阅读过程带来无限拓展的可能性,书籍设计不仅仅属于平面设计范畴,还存在空间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概念,以构成三维的空间关系,从而形成可观、可触、可感的艺术形态。它包括形态的写实感,如质感的表现和结构的准确表达;另一方面也依赖娴熟的技术和对材料特性的把握,以实现艺术模仿与创造。就艺术而言没有观察、没有借鉴、没有对比,就没有认识,没有创新,只有观察到的才可能有表现,这就是观察的意义,这就是设计创新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通过观察进行思考,没有深入的观察就很难激发灵感,产生真正的设计;没有认真的观察,就很难产生具有创造力的设计。通常自然形态以人物、动物、植物等自然界中具象形态为依据,通过观察、归纳或夸张、变形等手段创造出艺术形态,它与超级写实主义相比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份自我表现的空间。
概念书的设计具有同样的特点,运用适当的“跨界”语言去表现另外一种事物,会得到一个全新的、充满想象力的创作物象。概念设计通过抽象的形态表现丰富的内容,使读者可从与作品有关的蛛丝马迹中展开一系列思考、联想和欣赏过程。
当你处在抽象的环境中,你会不由自主地展开想象、联想,在抽象艺术作品面前自然会心随其动,展开美的想象。由于概念书籍设计材料,常可以木、布、金属、塑料等为媒质进行设计,这种概念书,看到的似乎不是书籍,而是立体的、建筑艺术的观念,是设计师心中浪漫的书籍之梦。总之,不同的材料,能为书籍灌注特殊的精神气质与内涵。在不游离书籍主题的前提下,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创意,表达出更深层广泛的含义,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概念书籍设计的思维,充满独特性、未来性。它是为满足人们未来的书籍审美需求而存在的,概念书籍装帧设计具有前瞻性的引导意义,概念书籍装帧设计既可以展示设计师的创造力启示着未来书籍装帧的设计理念,不断促进新材料和印制工艺技术的发展。这正是概念书的魅力,也是进行概念书设计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时春华.概念书籍设计的创新与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邢书磊.当代概念书籍设计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
[3]郑允超.概念书籍设计教学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4]郑英.浅析概念书籍的形态创新设计[J].商场现代化,2012(2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唱出歌曲中“快别摇树”的焦急和“快来浇水”的迫切心情。
2、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理解歌词内容,主动学唱歌曲。
3、懂得要爱护小树苗、关心小树苗的成长。
二、活动准备:
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
三、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
(1)在《爱护小树苗》的.旋律声中进入教室。
师:我们一起去散散步,好吗?找个小椅子坐下来。
(2)随音乐合拍地拍手。
师:宝宝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拍拍手。
(3)创编其他身体动作,随音乐律动。
师: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律动三遍。
师:我们来学学他的动作。
2、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歌曲。
师:刚才我们听的那首曲子,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歌曲中所唱的内容,理解歌词,并学念歌词。
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师根据幼儿回答帮助幼儿归纳歌词,并引导幼儿一起学念。
师:小朋友做了些什么?周围的人是怎么说的?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2—3遍。
师:后来小树苗怎么样了?我们再来听一听。
(4)完整念歌词2—3遍。
师:这个曲子的名字就叫《爱护小树苗》。
3、学唱歌曲。
(1)随歌曲旋律念歌词。
师:下面,我们听着音乐来说一说爱护小树苗的事情。
(2)合着歌曲旋律主动学唱歌曲。
师:我刚才看见有的小朋友已经跟着琴声唱起来了,你们想不想来唱呀?
(3)有重点地练习。歌曲中两种不同的呼唤语气。
(4)有表情地歌唱。第一段因为很焦急速度稍微快一些;第二段快乐而迫切,速度稍加快。
4、即兴歌表演。
组织幼儿边唱边做动作,教师集中幼儿的动作,带领大家边唱边表演。并从中进一步懂得 要 爱护、关心小树苗。
教学反思: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本次活动,通 过师幼互动,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同学们都爱在家看电视或是上网玩游戏,但是保健专家建议:
1、在计算机等显示屏幕前,放置一面有色透明遮挡板,它除了可以吸收掉大部分有害射线外,还可以适当降低其亮度,减少对眼睛的闪烁刺激。
2、制订荧屏作业卫生规则,每工作一小时后应立即休息一刻钟,全天作业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之内。
3、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和体育活动。
4、观看电视的时候,应距屏幕2.5米以外,观看时间控制在一天3小时之内。幼儿和少年儿童要尽量少看电视,儿童不宜玩电子游戏机,成年人玩时也要控制在40分钟之内。。
由此,我们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爱护我们的眼睛。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活动,引导他们认识“近视眼”的危害,使学生懂得什么情况下容易近视,了解预防近视的知识,了解缓解近视程度加深的知识,学习简单的中医按摩手法,缓解视疲劳,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动手、自主质疑、自主探索、自主评价、自主探索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使学生体验如何与人友好的交往,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的能力,体验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注重具体的形象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
2、学生在活动之前,已了解了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对怎样开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综合实践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活动,认识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四、活动过程
1.准备阶段
(1)确立研究内容,讨论分组方法及研究方向,讨论研究对象及方法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那些帮助。教师及时对此做出指导并提供适当的建议。
(2)小组选择研究课题、确立研究、方向、制定实施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合组建小组,选举组长并制定活动计划。(教师给予必要的建议和人员调整)。
第一小组:重点研究眼睛的生理结构、功能。中学生多发眼病种类、原因。
第二小组:重点通过实验研究近、远视眼的矫正光学原理,了解配眼镜度数的来历。
第三小组:重点研究班内、学校近、远视眼发病率、配镜情况,配镜后的配戴情况,以及度数的变化情况。
第四小组:重点调查全市、全国中学生近、远视眼发病率,以及国家采取的防止措施有哪些;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矫正、治疗近、远视眼的方法及最新的科研进展。并向按摩师学习用按摩的方法如何缓解视疲劳。
网上收集组:发挥网络优势,收集与眼睛有关的保健、卫生、预防眼病发生、矫正、治疗近视等方面的综合知识。
(3)选择指导教师
我们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指导人员,包括生物教师、物理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校医、眼科医生、著名的按摩师等。
(4)确定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各小组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需要访问调查的对象和访问内容、需要配合的人员以及物质准备。
(5)讨论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方案及成果的展示方式。
以上教师不仅从内容上进行了指导,而且从形式上以及学生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上也做了很好的指导,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顺利的进行采访。但是也不排除在采访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挫折,这时老师要想办法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失败,想办法去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耐挫心理。
2.活动的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的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教师要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从知识传授到学生学习有组织、指导、参与者有角色转换。
在活动总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3.活动后的评价--------成果汇报交流阶段。
汇报交流课上展示自己小组的活动成果。
一.注重过程:对学生的评价重点侧重他们的体验过程。适当关注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能量,展现他们的思想,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形式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三.教师评价:充分主观的对学生的活动过程、成果进行鼓励或评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五、活动后的反思
学生们通过这次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入社区,走进了一开放的时空。他们通过观察、调查、访问、整理、研究、展示这样一过程,激起了探究的兴趣,激发了探究的欲望。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从而拥有了自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得,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次活动我还发现学生们的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与以往相比,在学习中合作,各自的闪光点也突现起来,有的擅长发现问题,有的擅长资料收集,有的擅长社会调查。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了,社交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综合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爱护书籍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关心爱护他人教学设计09-27
书籍设计论文09-19
书籍装帧设计案例分析05-27
创意书籍装帧设计欣赏06-05
书籍装帧设计调查报告09-11
小班优秀游戏教案《爱护小树》及教学反思06-15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护小书包》09-27
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书12-02
励志书籍读后感_励志书籍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