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2024-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精选8篇)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1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能科技[2009]3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发展改革委(经委、能源局),有关能源企业,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关行业协会:

为促进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对能源领域科学技术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列》有关规定,结合能源领域实际情况,特制定《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试行)》

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附件: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对能源领域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有关规定,结合能源领域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励工作的方针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能源领域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鼓励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促进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世界领先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世界一流的能源科技创新人才,加速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三条 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科技进步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其它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四条 国家能源局设立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负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领导工作。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下设煤炭与煤层气、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装备等专业评审组。评审组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初评,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初评结果。评审组的初评结果经评审委员会复审确定后,报国家能源局批准。

第六条 国家能源局对获奖项目在能源领域优先推广应用,在资金、政策、产业化和示范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获奖项目可以作为获奖人的科技成果在职称评定中作为参考依据。

第七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评选一次。

第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是对有关单位或个人在促进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表彰,获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功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二章 奖励设置与授奖条件

第九条 国家级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两类奖项,授予在如下方面对能源领域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一)技术发明项目

在能源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中,完成对能源科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原创产品、工艺、材料及其系统等重要技术发明。

(二)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新技术、工艺、材料和设计;

2、新技术集成项目:在采用新技术及其系统集成、技术改造活动中,取得重大技术成果和经济效益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设计以及相应实用化系统集成;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4、社会公益项目:在能源领域科学理论研究、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管理、软科学、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节约能源与资源合理利用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5、重大工程项目:在完成能源领域重大基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其他重大综合工程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

第十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设立一、二、三等奖。经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审核推荐,并报国家能源局批准,对于能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一等奖项目,可同时授予“国家能源科学技术大奖”荣誉称号。

第十一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由国家能源局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人员所在单位酌情颁发奖金。第十二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中一等奖占获奖总数的10%,二等奖占30%,其余为三等奖。

第十三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的项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技术发明项目

1、获得技术发明奖的前提是已获得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发出的发明专利证书。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指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构思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经实施应用一年以上,该项技术发明成熟并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科技进步项目

1、具有科技创新性:项目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创新,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解决了能源领域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

2、取得经济或社会效益:项目经过一年以上相应规模的实施应用,产生了相应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实现了科技创新的市场价值或社会价值,为能源领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推动科技进步:项目具有相应的成熟程度和科技示范、带动、扩散能力,可提高能源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竞争能力和系统创新能力,可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对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第十四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或候选人所申报项目的授奖等级根据如下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一)技术发明项目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新颖,技术上有重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领先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或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较新颖,技术上有较大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较大推动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或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属国内外首创,技术思路有特点,技术上有明显创新,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对能源科技进步有一定推动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二)科技进步项目

1、技术开发项目

关键技术有重大创新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关键技术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关键技术有一定创新,有一定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或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竞争力较强,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2、新技术集成项目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高,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较高,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采用的新技术和完成的相应系统集成,总体技术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满足实用化要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3、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较大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高,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已推广应用面占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的比例较高,取得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推广应用过程有一定技术难度,就能源领域可推广应用面而言有一定的已推广应用面,取得较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4、社会公益项目

科技创新程度很高或技术难度很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或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高或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科技创新程度较高或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实用化程度较高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明显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较大作用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有一定的科技创新程度或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满足实用化要求或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取得或具有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促进能源领域科技进步或社会和谐发展有一定作用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5、重大工程项目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国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重大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创新,工程较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较好的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较大意义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在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和系统管理等方面有一定创新,有一定工程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总体技术水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项目的先进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对解决同类工程项目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问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对推动本领域的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的,可以评为三等奖;

第三章 推荐

第十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由下列单位申报(或代为申报):

(一)中央直属能源企业、具有能源领域学科的综合类大学和面向全国的科研单位可直接申报;

(二)其他单位及个人可通过能源领域全国性行业协(学)会,或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能源主管部门代为申报。

第十六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推荐可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完成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项目来源、行政区划选择适宜的推荐单位逐级推荐。

第十七条 推荐单位推荐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应当征得候选人和候选单位的同意,并按照有关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推荐书,提供必要的证明、评价材料等附件。推荐书及有关材料应当完整、真实、可靠。

能源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其填写说明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定,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后执行。

第十八条 符合本奖励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推荐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可以要求推荐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逾期不补正或经补正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评审。

第十九条 在项目评审过程中,推荐单位或候选人、候选单位如需退出评审,应由推荐单位以书面形式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退出的相关科技项目须隔一年以上才能再次参加评审。

第二十条 推荐单位认为有关专家参加评审可能影响评审公正性的,可以要求其回避,并在推荐时提出书面意见,说明理由。每项推荐所提出的回避专家不得超过3人。

第二十一条 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

第二十二条 同一技术内容不得在同一重复推荐擦家能源科技进步奖不同奖励类别的评审。

推荐重大工程项目奖励类别评审的,不影响其子项成果按照有关要求另行推荐其他奖励类别的评审。

第二十三条 已推荐过或曾获过能源科技进步奖励的项目,原则上不再予以推荐。

第二十四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单位应当是在项目研制、开发、投产、应用和推广过程中提供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条件,对项目的完成起到组织、管理和协调作用的主要完成单位。

第二十五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候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技术发明奖

主要完成人必须是该项技术发明的全部或部分创造性技术内容的独立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是指发明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所在单位,并对该项发明的完成起重要作用。

(二)科技进步奖

主要完成人应在项目的总体技术方案中作出重要贡献;在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中作出重大技术创新;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作出创造性贡献。主要完成人的创造性贡献应当具体、属实、相对独立,并与项目创新点对应。第二十六条 对同一项目授奖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贡献大小排序。推荐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的排序原则上应与项目技术资料或技术评价证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评审证书、项目验收报告等)所记载的排序一致。如有变动应说明原因,并出具相应情况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七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受奖单位数和受奖人数实行限额。原则上技术发明单项受奖一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10个,受奖人数不超过15人;二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7个,受奖人数不超过10人;三等奖项目受奖单位数不超过5个,受奖人数不超过7人。如确属联合攻关、多方协作的科技成果,可以申请适用受奖单位数或受奖人数的特殊限额,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报评审委员会批准。

第四章 评审和授奖

第二十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评审规则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制定,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

第二十九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实行评审组初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两级评审制。

第三十条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评审组评审会议,将经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材料提交相应评审组进行评审。

评审组以会议方式进行评审,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第三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负责审定评审组提交的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评审以会议方式进行,以记名投票表决方式产生评审结果。评审委员会有权否决评审组的评审结果,有权裁定对获奖项目的异议。

第三十二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表决规则如下:

(一)评审委员会或其下设评审组的评审会议应当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评审委员会委员或评审组专家参加,会议表决结果有效。

(二)一等奖的推荐或评定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三分之二(含三分之二)通过;

二、三等奖的评定或审核应当由到会委员或专家的二分之一以上(不含二分之一)通过。

第三十三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评审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能源科技进步奖的候选人不得作为委员或专家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与被推荐项目有利害关系的委员或专家应当回避。

第三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及其评审组的委员或专家的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候选人和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技术内容及评审情况严格保密。

第三十五条 拟授奖项目应当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开。自公告之日起一个月内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提出异议。第三十六条 评审委员会在项目异议处理后作出的获奖项目及其奖励等级的决议为最终结论,报国家能源局批准颁布。

第三十七条 国家能源局向各推荐单位或直接向获奖项目完成单位颁发获奖证书。

第五章 异议处理

第三十八条 能源科技进步奖励接受社会的监督。能源科技进步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

拟授奖项目的相关信息在国家能源局网站等媒体上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拟授奖项目及其候选单位、候选人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评审委员会办公室署名书面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逾期且无正当理由或匿名异议的,不予受理。异议者相关资料需要保密的,应在异议材料中注明。

第三十九条 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候选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等,以及推荐书填写不实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推荐单位及项目的完成人和完成单位对获奖等级的意见,不属于异议范围。第四十条 实质性异议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处理,由有关推荐单位协助。必要时,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可以组织专家进行核实,提出处理意见。

非实质性异议由推荐单位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审核。涉及跨单位的异议处理,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协助。

第四十一条 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30日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本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内处理完毕的,可以提交下一评审;自异议受理截止之日起一年后处理完毕的,可以重新推荐。

第四十二条 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异议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提请评审委员会决定,并将决定意见通知涉及异议的各方。

第六章 违规责任

第四十三条 剽窃、侵夺他人的发明或者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由评审委员会报国家能源局批准后撤消其奖励。

第四十四条 推荐单位或推荐专家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能源科技进步奖的,由评审委员会报能源局批准后,通报批评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

第四十五条 参与评定能源科技进步奖的有关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泄露秘密,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2

2016年2月19日, 科技部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启动项目申报工作, 其中包括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制以及中国标准“走出去”适用性技术研究等重要领域标准项目19个。

国家质量基础 (NQI) 最早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总结质量领域100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 由计量、标准、合格评定 (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 共同构成, 现已被国际公认为是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其中, 标准作为国家质量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技术语言”, 是促进互联互通的桥梁和纽带, 更是“十三五”时期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据悉, “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专项是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等) 管理改革的大背景下, 由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其他12个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的, 执行期为5年。按照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思路, 专项围绕计量、标准、合格评定 (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 和典型示范应用5个方向设置了11个重点任务、35个子任务。其中, 标准方面涉及基础通用与公益标准、产业共性技术标准、中国标准国际化3个重点任务、10个子任务。这些任务预期支持研制我国优势特色领域国际标准200项以上, 推动超过100项中国标准“走出去”, 研制基础通用、社会公益和产业共性国家标准1 000余项。预计到2020年, 在专项的支持和带动下, 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占同期国际标准总数的比例将由“十二五”时期的0.7%提升到1.5%, 我国技术标准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都将有明显提升。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3

四、新材料

44、纳米材料

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和纳米晶金属材料,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纳米能源材料与技术,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纳米环境材料与技术,纳米电子、光子、传感材料及器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用纳米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器件的制备、加工、评价技术与装备研制,纳米材料规模化应用。

45、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

超细组织钢铁材料的轧制工艺、先进微合金化、高均质连铸坯、高洁净钢的冶炼工艺,高强度耐热合金钢及铸锻工艺和焊接技术,高性能碳素结构钢、高强度低合金钢、超高强度钢、高牌号冷轧硅钢生产工艺。

46、镁、铝、钛合金材料

高性能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镁及镁合金的液态铸轧技术,镁、铝、钛合金的线、板、带、薄板、铸件、锻件、异型材等系列化产品的加工与焊接技术,后加工成形技术和着色、防腐技术以及相关的配套设备。

47、特种功能材料

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功能陶瓷、功能薄膜、人工晶体等信息材料,气敏、湿敏、磁性液体、巨应力及巨磁阻抗等传感材料,氢的制备及分离、储氢合金和储氢容器、太阳能电池、高性能二次锂电池和新型电容器等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汽液相分离膜材料,烯烃等聚合物及清洁生产所需催化材料,高纯银、高纯铑、高纯铋、高纯锑、高纯铟、高纯镓等高纯有色金属材料。

48、稀土材料

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和稀土单质的分离、提取技术,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制品,稀土催化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转换膜,超大磁致伸缩材料,稀土光导纤维,稀土激光晶体和玻璃稀土精密陶瓷材料,平板显示用高性能稀土抛光材料,稀土磁光存储材料,稀土磁致冷材料和巨磁阻材料,稀土生物功能材料。

49、高温结构材料

陶瓷一金属复合材料,高温过滤及净化用多孔陶瓷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细晶氧化铝产品,低温复相陶瓷产品、碳化硅陶瓷产品,高温合金低成本制备技术,TiAl基和高熔点金属间化合物材料。

50、新型建筑节能材料

高性能外墙自保温墙体材料、功能墙体材料、热反射涂料、相变储能材料、高效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楼地面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门窗,低辐射玻璃。

51、重交道路沥青

利用环烷基原油资源生产重交道路沥青,用重油和含硫原油生产高质量的AH-70、AH-90等牌号的重交通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及有机大分子废弃物在改性沥青中的应用。

52、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

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氟塑料成形加工技术,聚烯烃催化剂、高效硝基苯加氢催化剂及原位聚合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催化剂,交联聚乙烯材料和电器用合成树脂材料,高性能聚芳醚酮类树脂材料,万吨级酯交换法聚碳酸酯(Pc)塑料、千吨级尼龙11(PAll)塑料、万吨级通信和电力电缆用及油气输送用聚烯烃管材生产技术及设备,邻甲酚醛环氧树脂。

53、复合材料

双金属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一碳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低成本制备技术,新型特殊结构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54、特种纤维材料

高性能碳纤维、无碱玻璃纤维、氨纶纤维、芳纶纤维、芳砜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高性能、高感性、高功能和环保型纤维,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绿色玻璃钢一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输气管道、轴承、渔船、汽车覆盖件。

55、环境友好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环境友好光学玻璃材料,环保型可降解塑料,建筑与海洋防护用工程环保涂料,电子电器产品限用物质替代材料,材料的可循环回收技术,高分子材料环境友好技术,建筑材料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材料的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及标准物质。

56、膜材料及组件

功能高分子膜材料及成套装置,均相系列荷电膜及装备,聚烯烃类微滤膜及应用,纳米结构敏感膜,液体脱气膜,氯碱用膜材料,高性能复合纳滤膜材料,无机分离催化膜材料,生物功能和仿生分离膜材料,海水、苦咸水及中水处理用反渗透膜材料及组件,陶瓷分离膜材料与技术,渗透气化和蒸汽渗透分离膜材料与技术。

57、金属粉体材料及粉末冶金技术

超高温、高压惰性气体雾化制粉技术,超声振动雾化制粉技术,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系列化高性能粉末冶金产品,高强高导铜基纳米陶瓷弥散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触点材料。

58、表面涂、镀层材料

环保型防腐涂料,环保型高性能工业涂料,高温陶瓷涂敷材料,高档汽车用金属颜料,水性重防腐涂料,耐高温抗强碱涂料,防火阻燃涂料,先进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复合表面技术,锡系无铅可焊性电沉积环保工艺材料,超低表面能含氟表面保护材料与技术。

59、盐湖提锂、提镁技术

万吨级碳酸锂和高纯氯化锂技术,千吨级高纯度碳酸锂和单水氢氧化锂、万吨级氧化镁和高纯金属锂,电解镁、高纯镁砂、高纯度无水氯化镁和氢氧化镁,锂电池电解质、空调用溴化锂等相关产品,锂、钾盐精细加工工业过程二次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锂、镁盐产品的绿色过程优化集成系统和技术。

60、新型纺织材料及印粢后整理技术

新型合成纤维与纯棉、丝绸、麻、竹等天然纤维复合面料,新型纺丝技术,少水、少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数字喷射印花技术和自动制网技术,四原色印花技术,激光处理技术,等离子体处理技术,高效短流程染色技术及配套的活性染料和助剂,生物酶加工技术,多功能染后整理技术,天然纤维织物的防皱整理技术以及环保型、功能性助染剂。

61、高性能密封材料

轿车及中高档轻型车动力传动、减振、制动系统用密封材料,大型成套设备高压、液压、气动系统用密封件,电力设备高温、高压机械用密封件,石油化学工业用高速透平压缩机的非接触气膜密封件,金属磁流体密封件。

62、子午线轮胎生产关键原材料

天然橡胶专用胶及其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1万吨/年以上子午线轮胎用改性尼龙帘子布、高模低收缩聚酯帘线纤维,单套生产能力达5000吨/年丁苯吡胶乳、3万吨/年硬质新工艺炭黑、3万吨,年软质新工艺炭黑、3万吨/年溶聚丁苯橡胶及丁基橡胶,3000吨/年助剂新品种等新型原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再生胶与胶粉技术及产品,高模低伸聚酯长丝、高强度锦纶

长丝、无碱低密度E—玻璃纤维、高强度钢丝。

63、金属多孔复合催化材料

能源工业净化燃煤烟气用金属催化过滤材料,多孔过滤催化材料,金属多孔材料表面预处理技术,载体复合、催化剂活性组分附着等表面技术,金属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催化过滤材料的制备技术,催化反应膜技术。

64、油田化学品

万吨级耐高温、耐盐聚合物驱油剂,万吨级钻井液用化学品,万吨级高效清防蜡剂和降凝降粘剂,千吨级高温原油破乳剂,千吨级石油压裂液增稠剂、采油和炼油缓蚀剂,石油开采中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驱油材料。

65、造纸化学品

2万吨/年造纸专用增强剂,万吨级涂布纸用专用化学品,万吨级造纸用树脂障碍控制剂,2万吨/年高留着型淀粉表面施胶剂,5千吨级印刷适应性改进剂,万吨级造纸增强填料石膏晶须产品,新型功能表面活性剂。

66、新型选矿设备及药剂

用于大型金属矿山(铜矿、铁矿)和难处理矿(铝土矿、钨矿、锡矿、钛矿及低品位氧化锌矿等)的成套选矿设备(包括高效节能的粗碎、细碎、浮选、磁选和大型过滤和焙烧设备),大型选、冶自动控制技术与装备,千米深井采矿技术与装备,大深度精细勘查技术与装备,数字矿山关键技术,高效低毒的捕收剂、调整剂、起泡剂等选矿药剂。

67、核工程用特种材料

高纯海绵锆及核级锆与锆合金、锆合金的表面改性,核级不锈钢、耐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的镍基合金、抗液体钠腐蚀的材料、抗氢脆材料、抗高温热腐蚀低合金钢,耐腐蚀、抗辐照脆化、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的高强度压力壳钢和2--3级设备超厚超宽钢板和锻件,安全运行监测控制用低熔点材料。

五、能源

68、燃料电池

1-200KW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及电催化剂、电极,纳芬—聚四氟乙烯(Naiion-PTFE)复合膜和双极板、质子交换膜、碳纤维纸等电池关键材料,直接醇(DEWFC)类燃料电池,微型燃料电池,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微型SOFC。

69、氢开发利用

天然气制氢,化工、冶金副产煤气制氢,低成本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微生物制氢技术,金属贮氢、高压容器贮氢、化合物贮氢技术,氢加注设备和加氢站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以氢为燃料的发动机与发电系统。

70、风能

兆瓦及数兆瓦级风电机组及关键零、部件,风力发电中的逆变系统的数字化实时控制技术,数字控制策略,保护检测技术,风能探测与应用技术及装备,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及安装技术和风电场运行技术。

71、太阳能

高效率、低成本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新型太阳能电池及制造装备,中、高温太阳能发电技术与设备,数兆瓦或数十兆瓦级大规模太阳能高温热发电系统,兆瓦级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与设备,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

72、生物质能

非粮作物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农林作物生物质能源专用原料新品种及其配套生产技术,绿色生物柴油炼油化工生产技术,生物质直燃、混燃和气化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技术,垃圾、垃圾填埋气和沼气发电技术,植物油料的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秸杆、芦苇、麻类、藻类高效降解与转化技术、制剂和设备,中温、罐式、标准化、家用沼气以及小城镇用万吨级沼气工业化生产技术与装备,可降解地膜等生物质新材料生产技术与设备,二氧化碳藻类转化技术。

73、地热能与海洋能

地源热泵与采暖、空调、热水联供系统,水源热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海流发电技术及装备。

74、石油勘探技术及设备

山地、沙漠、滩海、浅海和深海等复杂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单点数字检波器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高性能数控、成像测井技术,特殊水平井、全过程欠平衡等钻井综合配套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及装备,复杂结构井开发油气藏技术,复杂深井钻井技术及装备,气体钻井技术及装备,膨胀管技术及装备,凝析油气田、稠油、超稠油等复合驱工业化应用配套技术及装备。

75、油品加氢技术及设备

加氢裂化催化剂和相关技术,劣质原油和渣油加氢技术,催化裂化原料预加氢技术,煤液化油加氢提质技术,费一托合成油加氢改质技术,特种油品的加氢技术,催化裂化等二次加工技术,油品精制技术,润滑油加氢技术,生产超清洁汽柴油的油品加氢技术。

76、长距离高压油气输送设备

输送压力100MPa以上的输气设备,钢材、管材及施工机具的制造,管道监测机器人,网络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维护装备,天然气脱硫、脱水技术及设备,富气密相管道输送技术,稠油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多种油品或原油顺序输送工艺及配套技术。

77、煤炭的高效安全生产、开发与加工利用

煤矿地质与资源条件适用型的成套生产装备,大型矿井支护、采掘设备,短壁采煤技术,高效洗选、配煤装备,水煤浆专用设备及高性能添加剂,大型微泡浮选柱、煤泥水高效澄清及控制技术,型煤加工及利用设备,煤矿瓦斯高效抽放设备,煤矿用高性能抢险救灾装备,煤矿全矿井安全监控与预警系统,高精度煤田地质地球物理探测设备和煤矿地质灾害勘探技术装备,高效益、低成本的煤层气勘探技术,采掘机头地层可视化系统,煤层气规模开发与采煤一体化技术,中、小型低污染节能型煤气锅炉,大型煤炭气化及煤、化、电多联产装置,煤炭(直接、间接)液化技术。

78、高效低污染燃煤发电及水电技术系统

300MW、6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及辅助设备,低氧化氮(NOx)燃烧器、气体燃烧再燃、超细煤粉再燃等低NOx燃烧技术,300MW热电联产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高效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空冷发电技术,100-200MW级燃用中低热值煤气和高氢燃料的燃气轮机及相关关键技术(包括燃烧技术、高温部件研制、核心部件等),复杂条件水电站开发关键技术。

79、核电及核燃料循环

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铀矿勘查和采冶、铀浓缩技术及关键设备、高性能燃料零件、铀钚混合氧化物燃料,先进乏燃料后处理技术,核辐射安全与监测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技术,快中子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及设备。

80、电网输送及安全保障技术

高海拔复杂环境地区电网电气安全运行新技术,大型变压器,直流换流变压器,开关设备和电抗器,无功补偿设备,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设备,变电站及电气设备的智能化,在线监测及诊断装置,500千伏以上直流输电技

术及设备,800千伏以上交流长距离输电技术及设备,环保绝缘材料输变电设备,先进可靠的配电网和供用电系统技术,超大规模电网安全保障和防御体系。

81、半导体照明器件

高亮度外延片、蓝宝石衬底片制造及发光新技术,芯片及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检测新技术,大功率LED封装及散热新技术,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材料与产品及其制备技术与设备,LED照明标准。

82、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与建筑节能

高效燃烧工业节能炉窑,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铝、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与新工艺、脉冲电解节能新技术,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高能耗工业生产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蓄冷和蓄热空调及冷热电联供技术,中央空调系统风机水泵变频调速技术。

六、现代农业

83、农林作物新品种

优质、高效、高产名优新品种,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型新品种,抗病虫、抗寒、抗旱、耐盐碱等抗逆新品种;特有或珍稀种质资源、速生丰产优质用材林、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种/苗。

84、畜禽水产新品种

优质畜禽水产新品种及快速繁殖技术,地方品种/珍稀畜禽资源以及重要经济鱼类珍稀资源的挖掘、保存、创新与综合利用。

85、新型设施栽培技术

设施农业标准化建棚技术,环境控制技术和装备,设施专用农林作物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设施农业模式化、低能耗、低成本、无公害、对环境安全的无土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等。

86、安全高效、规模化畜禽清洁养殖技术

规模化清洁养殖所需的现代化养殖设备与环境净化设施,粪污无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畜禽精准饲养技术,草食家畜高效舍饲及轮牧技术,水禽及特种畜禽高效养殖技术,环境融合型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新型饲草产品生产技术及其设备,草原生态保护技术、草地保育与人工恢复技术、草地虫鼠害防治技术。

87、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技术与装备

集约化养殖技术及设备,淡水养殖技术及水产品,水产养殖灾害控制技术。

88、农林节水技术与设备

低成本、智能型高效节水灌溉关键技术及设备,地面、地下固定式滴灌、移动式滴灌、自压软管灌溉及配套技术;多功能、中小型抗旱节水系统与机具,小型低水头大流量水泵;高效环保节水生化制剂;新型环保覆盖材料;雨养农区雨水与径流集汇技术与装备。

89、新型肥料生产技术

新型化肥生产技术与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有机、无机专用复合肥料新品种/制剂生产技术与装备,植物根瘤菌肥,制剂生产与施用技术,新型耕作、栽培模式与肥料使用技术,耕地质量监测、检测成套技术与装备,绿色缓释肥生产技术,水肥精量混施专用器具与设备。

90、新型安全饲料生产技术

氨基酸制剂、脂肪酸制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添加剂、中草药提取物及其超细添加剂、幼龄畜禽专用饲料生产技术及设备,添加剂标准质控产品及安全检测技术与装备,木本饲料及其饲料添加剂技术。

91、动物重大疫病预防控制技术

预防控制禽流感、口蹄疫、狂犬病、猪链球菌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新型疫苗、免疫增强剂、诊断试剂,快速检测试剂盒,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用品,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用品,高效、低毒、低残留物、使用安全的新型兽药、中兽药(制剂)生产技术、标准质控产品、残留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技术与设备。

92、农林植物有害生物检疫、预防、控制技术与装备

高效、低毒、低残留、使用安全的绿色化学、微生物、蛋白质、抗生素、促生长剂、植物源农药等新品种(制剂)、生产工艺和设备,新型农药标准质控产品,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设备,农林作物病虫害、外来有害生物的检疫风险分析监测、检测、快速鉴定、预警、预防和控制技术及装备,检验隔离设施,物种资源出入境快速查验及快速鉴定技术及装备,检疫除害处理技术及装备。

93、数字化农林技术与装备

农林生产的专家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农业专家系统、智能化农机、多媒体产品及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农业自然资源与环境监测、管理、灾害监测预报、作物估产、粮食安全预警及宏观决策等领域配套应用的信息技术及其装备,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安全生产全程质量监控与追溯信息系统,农林机械总线控制系统,农林科技服务“110”系统。

94、农林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

工业用原料和特种经济林产品的高效利用,植物提取物及其衍生物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农/畜产品(水产品)贮运包与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离、保鲜、杀菌灭虫技术和成套设备,多功能性分离材料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加工质量全程控制与新型功能性食品生产技术及设备,新型方便食品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农林副产品资源化技术及设备,农林副产品超细加工技术与装备,食品生产加工数字监管标准化技术及信息化设备,现代食品物流标准化技术及设备。

95、林业生物质材料的精深加工与利用

新型木基复合工程材料的生产技术,实体木材的功能改进和深加工,新型结构用建材的生产技术,结构用木材单板层积材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改造和在线检测控制技术;竹纤维提取与加工,重组装饰材及薄木生产技术,竹材精深加工和设备技术改造及其在线检测控制技术;结构用木质材料标准体系建设。

96、农林业机械

大马力橡胶履带/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水稻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栽插设备,保护性耕作和播种的复式作业机具,粮食、粮种的精选、干燥及仓储设备,大中型饲料加工成套设备,造林抚育机械、森林防火与病虫害防治专用器械,棉花、加工番茄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小型农业耕、种、收机械。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4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0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对外开放。主管部门为国家科技部,现任实验室名誉主任为哈佛大学Charles M.Lieber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顾秉林教授,实验室主任为张清杰教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领域为:

(1)原位复合技术与精细复合材料:采用燃烧反应合成、反应聚合、反应烧结等原位复合技术,制备力学性能和物理功能优异的精细复合材料;

(2)梯度复合技术与梯度功能材料:采用梯度复合技术,制备组分、结构、功能呈梯度变化的功能梯度材料或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

(3)纳米复合技术与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金属—陶瓷、有机与无机纳米复合技术,分子、离子、纳米粒子自组技术,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复合结构与材料;

(4)材料复合原理与材料设计:在不同尺度上建立材料结构与性能关系的模型与计算机模拟,包括:量子化学在材料中的应用,晶体结构与性能的计算机模拟;复合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的定量描述,梯度材料设计等。

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

1989 年9月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吉林大学建设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11月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崔田教授任实验室主任,邹广田院士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超硬材料和新型多功能高压相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技术;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超硬材料的物理基础和应用。实验室始终坚持材料研究与物理研究相结合,基础问题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相结合,重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在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的高温高压合成机制与触媒机理、金刚石薄膜和立方氮化硼薄膜的制备及应用、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高压物理和超高压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针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光电信息领域的发光显示、光纤通信与传感、节能照明等方面的重大需求,瞄准发光学的国际研究前沿,围绕发光动力学过程、发光材料与器件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发光物理与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重点开展四个方向的研究:(1)发光与光伏物理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有载流子输运、激发态过程、能级匹配、电子跃迁等基本科学问题等;(2)材料的分子凝聚态结构与光电性能,主要研究分子设计与合成、溶液流变性质及相结构调控、发光薄膜结构调控与机制、研究发光分子结构、光伏器件薄膜结构调控等;(3)发光与光伏器件,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发光器件、掺稀土光学功能材料结构与发光性能、太阳电池、传感器和探测器、全印刷制备光电器件等;(4)发光显示、照明、光纤激光器与光伏器件系统集成,主要研究有机/高分子发光显示与系统集成、OLED大尺寸TFT面板及专用OLED驱动IC研究、OLED显示屏图像校正研究、OLED应用研究、有机/高分子白光照明器件、基于新型衬底的GaN基蓝光和白光LED、光伏器件、光纤激光器等。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依托于中南大学(原中南工业大学)进行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运行。现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左铁镛院士,实验室主任为黄伯云院士。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相图计算与材料设计;粉末冶金过程理论与模拟;制粉、成形、烧结与全致密化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原理与性能;先进航空刹车副用复合材料;纳米粉末及纳米晶块状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四川大学,1989年9月批准建设,1995年4月通过了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著名高分子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僖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曹镛院士,实验室主任为王琪教授。

实验室主要学术方向是: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新技术和新原理的研究;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科学原理的研究;聚合物成型理论和技术研究;油田开发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近期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外场作用下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的变化,采用辐照技术对聚合物进行改性,开辟辐照增容新途径;研究聚合物及其复合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和制备技术;研究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物理问题、力化学反应和化学流变学,研制新型聚合物加工设备;研制具有独特的多元结构和超分子结构的油田开发用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为促进我国高性能陶瓷的研究和发展,扩大我国在国际高性能陶瓷研究领域中的影响,1988年4月,经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建立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1989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纳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系列;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9年,实验室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地——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发展基地。2001年,实验室与原中国科学院无机功能材料开放实验室整合。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严东生研究员任实验室名誉主任,陈立东研究员任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东亮先生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以高性能陶瓷材料、纳米材料、多孔及层状材料、功能薄膜和功能晶体材料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材料化学、物理学、电子学、生物学、电子显微学、光声成像学等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探索新材料及开辟其应用领域奠定基础。立足于先进无机材料研究发展的前沿领域,发挥本实验室的综合实力,开展如下几方面研究:(1)先进陶瓷材料多层次结构设计与性能、结构研究;(2)无机纳米材料研究;(3)无机材料的制备科学与工艺研究;(4)无机新材料探索与计算材料科学研究。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中国科学院固体润滑开放研究实验室基础上,经连续两次(1992和1997年)被国家评为优秀实验室后,通过专家论证,国家科学技术部于1999年10月批准组建的。2001年4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并对外开放。实验室名誉主任严东生院士;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副主任阎逢元研究员、周峰研究员和王立平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院士,副主任张嗣伟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党鸿辛院士。

针对摩擦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实验室确定的研究方向为:开展新型润滑防护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摩擦学性能研究,从分子层次上探索摩擦化学机理和材料损伤防护的原理与方法,发展高性能润滑防护材料及减摩抗磨技术。实验室重点开展(1)摩擦学材料的设计与制备;(2)极端条件下的摩擦学;(3)材料磨损失效与摩擦学表面工程;(4)纳米摩擦学与摩擦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

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84年批准筹建,1988年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0月,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广东省科技厅批准,在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显示材料与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现任实验室主任是许宁生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徐至展院士。

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是:

(1)超快科学研究:亚10飞秒脉冲的产生与诊断技术;超快量子光子开关与量子光子管研究;超快速激光光谱研究;光子晶体研究等;

(2)光信息传输与处理研究:量子光学信息处理;光纤通信及计算机网络;数字光学信息处理技术与全光计算机;光纤通信系统与集成研究等;

(3)显示材料与技术研究:大面积冷阴极电子发射材料及其在平板显示器等的应用;场致电子发射理论和新型冷阴极材料的物理机制等;

(4)光电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技术:光电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研究;椭偏光谱和凝聚态物质共振吸收谱学的研究及谱仪的研制等;(5)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组装、纳米器件及应用;纳米材料的表征、加工;纳米技术在能源、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纳米功能材料及应用等;

(6)光电材料物理理论:光折变效应研究;弱光空间孤子研究;低维系统量子性质研究;一级相变标度性和普适性研究;临界动力学的短时标度行为相变理论研究等。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高纯硅及硅烷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5年由国家计委批准投资建设,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1988年对外开放。目前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成为国家在硅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的科学研究与创新、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是对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1986年,实验室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半导体材料工学博士点,并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褚君浩院士,杨志德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l)大直径硅单晶生长及硅中微杂质、微缺陷基础研究;(2)半导体薄膜生长、物性评价及器件应用研究;(3)复合半导体光功能材料研究;(4)复合信息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5)半导体材料性质、分析测试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是赵修建教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徐德龙院士。

实验室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其硅酸盐材料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建设历史。1992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硅酸盐材料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在39个工程与材料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取得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

实验室拥有超过6000万元和10400 m2的专业研究设备和实验室。形成了以8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公共服务实验室组成的研究平台,可支撑热工、水泥与胶凝材料、混凝土、玻璃、陶瓷、薄膜与涂层、墙体以及道路材料的科学技术研究。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大)

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系1963年成立的金属材料强度实验室,1986年为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由世行贷款150万美元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4年验收通过并对外开放。学术委员会由国内材料学界15名著名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周廉院士,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长江特聘教授孙军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研究金属为主的材料在服役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着重研究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制备工艺、成分、结构、性能等的相互关系,并根据材料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性能要求,研究其合理的性能评价指标和判据。并用于指导成分设计和制备工艺,取得最佳的服役效果。实验室的近期研究目标包括:材料在各种服役条件下机械性能的基本规律;表面强度与界面强度;先进材料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是组建于1987年的中国科学院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1993年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5年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王福会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恩厚研究员。

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内外开放,是开展腐蚀与防护基础研究、学术交流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围绕腐蚀科学前沿,针对石油、化工、煤炭、核能、海洋开发、交通、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行业的重要腐蚀与防护问题,研究材料的腐蚀规律和控制方法、材料和表面防护层在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腐蚀失效机理、材料腐蚀寿命预测方法及理论,发展腐蚀监/检测技术。

实验室设立的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1)腐蚀电化学与自然环境腐蚀。电化学腐蚀机理与控制策略;腐蚀监检测理论与技术;化学/电化学防护膜/层技术与理论;自然环境腐蚀的模拟研究;(2)高温腐蚀与防护。合金的氧化机理;氧化膜的形成、破裂、修复规律及表征;高温混合气氛腐蚀与防护;防护涂层的形成与失效;束流表面改性;(3)力学—化学腐蚀与防护。应力腐蚀开裂;环境因素对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氢脆损伤与规律;多相流中材料的腐蚀、冲蚀和空蚀破坏机理与防护。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

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筹建,1991年底建成并通过验收,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是张荻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叶恒强院士。

实验室坚持以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目标,以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结构型、功能型和复合型复合材料为重点,以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复合材料的微结构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复合材料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新型复合材料,加速复合材料产品的推广应用。主要研究项目涉及复合材料制备科学、特种能源材料、环境材料、新型电子封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隐声复合材料和无机/聚合物混杂复合材料等。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实验室之一,1984年获准在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1987年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从事人工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组成、基团、结构和功能性质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设计和制备新的功能材料;重视材料制备基本过程的研究,改进现有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特性,以制备和利用综合性能优越,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开展功能晶体器件的设计、制备和应用;逐步扩展和功能晶体相关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以功能晶体为核心的功能材料科学技术新科学。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的功能晶体的设计和探索,实用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表征及其应用;低维晶体材料包括半导体薄膜、铁电薄膜、纤维、微纳材料及其相关原型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晶体生长及材料制备过程的基础研究等。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座落于古都西安,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5所重点大学之一。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西北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的基础上,于1989年经国家计委和教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95年10月建成,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由黄卫东教授担任。黄伯云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前校长傅恒志教授任实验室顾问。

实验室设立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凝固理论,先进凝固技术,先进材料制备。主要研究内容有:(1)现代凝固理论。包括:凝固界面形态学;金属凝固组织形成原理;凝固过程中的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熔体处理对凝固行为的影响。(2)先进凝固技术。包括:高性能复杂薄壁铸件的精密铸造;金属熔体电磁约束定向凝固;高性能、难加工材料的激光快速成形;深过冷快速凝固;单晶连铸;半固态铸造。(3)先进材料制备。包括:超高温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块状纳米软磁材料;超高内耗阻尼结构材料;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晶体生长;特种玻璃陶瓷材料;钒氧化物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经国家计委、国家教育部委及原冶金工业部于1991年11月批准筹建,依托于北京科技大学,是本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材料物理等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四年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于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进入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1998年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评估。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吕昭平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C.T.Liu教授。本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方向是:研究金属材料科学的前沿问题和我国四化建设中的重大金属材料科学技术的应用基础问题。重点目标是发展以新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与新金属间化合物功能材料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研究工作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强调发展新材料。具体内容如下:新金属结构材料的基础研究;新金属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制造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的基础研究;新一代传统金属结构材料基础研究和新材料的计算机模拟与辅助设计研究等等。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经国家计委批准于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1992年12月中国科学院批准边建设、边科研、边开放,1995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年在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进行的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任实验室主任曹俊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杰院士。

实验室主要围绕信息的获取、转换、处理和存储等高科技前沿领域,研究并发展新型信息功能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信息功能薄膜材料的电学、光学、磁学和结构特性等基本问题及其器件应用的研究。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化合物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包括光通信用量子阱激光器和探测器材料与器件,中远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材料与器件,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用异质结构材料,光电集成材料与器件,高效太阳电池等;(2)硅基及新型信息功能薄膜材料:包括SOI材料制备新技术,微电子用SOI材料,光子集成用SOI材料,新型SOI材料,光子晶体材料等;(3)太赫兹光电子学:包括太赫兹光电子器件与物理,太赫兹低维半导体振荡器设计与模拟等。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

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发展中国的新型陶瓷科学与技术事业,开拓新材料领域的学科前沿。该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国家计委支持下由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开始筹建于1991年,并于1995年11月正式通过验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潘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龙土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有包括五位院士在内的16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和教授。

实验室以高温结构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信息功能陶瓷及生物医用陶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科研内容包括:(1)高温、高强度、高硬度、抗腐蚀的氧化物与非氧化物的结构陶瓷;(2)能量转换的耦合、信息的传递、处理与存贮以及环境敏感响应为特征的铁电、压电、介电、半导体、光子带隙等信息功能陶瓷;(3)以陶瓷的增强增韧和功能耦合为目的的高性能复相陶瓷及陶瓷复合材料;(4)新型陶瓷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基础研究。(5)新型陶瓷的显微结构、断裂力学及其可靠性、以及无损检测等;(6)生物陶瓷;(7)陶瓷纳米复合材料与超细粉体。

实验室目前共有14个研究组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开展工作。实验室在陶瓷材料增韧机理、陶瓷胶态成型技术、介电老化、铁电疲劳、结构相变、缺陷化学、纳米陶瓷材料、陶瓷表面与界面、智能材料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于1992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纤维材料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该实验室是在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和化纤研究所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创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化纤专家季国标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顾利霞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彦模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的总体研究方向是应用现代化科技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化学纤维的改性研究,重点在化学纤维材料自身的改性,着眼于对成纤高聚物链结构、聚集态结构的理论研究;应用高分子共混、共聚等手段制备新型改性高聚物原料的研究;采用复合、混纤、异形、液晶纺丝和冻胶纺丝、环境无害化加工等新型工艺和新技术的研究等。实验室致力于将这三方面的研究相结合,以制取多种具有优异服用性能和其它不同特性的纤维材料,满足民用和其它产业部门的迫切需求。

实验室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为:(1)仿真与超真纤维的研究;(2)功能型纤维材料的研究;(3)新型纺丝成型理论和高性能纤维材料的研究;(4)环保型无害化新型纤维与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是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材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其前身为河北省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重点实验室,2003年以地方重点实验室身份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认可,取得了良好成绩。2008年,正处于建设期的实验室再次参加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被评估为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为主题,立足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同时注重向应用开发延伸,以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中所遇到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为牵引,以亚稳材料基础科学问题、制备技术和服役为主线。在基础研究方面注重亚稳材料成分设计、形成理论、微观结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研究;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注重亚稳材料制备技术基础、加工工艺和工业性开发。目前已形成了亚稳材料理论设计与性能预测、亚稳结构材料、亚稳功能材料、亚稳材料特种制备技术、材料超常规服役特性这5个较成熟的科研方向。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以创新型国家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重大需求为牵引,以高水平队伍的建设和交叉学科研究平台的构建为核心,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形成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为目标,针对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中的重大主题,结合现有工作基础和学科发展趋势,形成“材料分子设计与界面科学”、“先进无机相和有机相材料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三大研究方向。

方向1:材料分子设计与界面科学

方向2:先进无机相和有机相材料制备

方向3: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

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的一个子项目。198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进入建设阶段,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1996年2月正式对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由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润仓教授担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克复教授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5

美国针对轿车制定了“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简称CAFÉ),到2020年的汽车公司平均燃油消耗量是35mile/USgal(折合6.75L/100km)()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第2题

欧盟提出的汽车CO2排放量限值为120g/km,折合汽油机燃油消耗量是

4.56L/100km。()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第3题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是能量消耗的主要来源。()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第4题

小排量、轻量化的汽车具备节能潜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第5题

发动机是汽车动力系统的心脏,是能量消耗及转换的核心,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状态,是汽车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6

有人说,建立“绿色数据中心”首先从围护结构开始,要加强机房的保温,对这种说法给出评价。

答案:答:通过改善围护结构,可以降低夏季空调冷负荷,从而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但是通过围护结构改善带来的节能效果有限,通常,维护结构传热带来的夏季空调负荷占总空调负荷不到5%。另外,在冬季,如果加强保温反而会使空调负荷比不加保温时要高,所以,机房在维护结构方案应做如下考虑:(1)合理选择机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要求机房围护结构在凉爽、寒冷时段能够充分对外散热,同时最冷天不需要采暖。(2)采用遮阳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您的答案:通过改善围护结构,可以降低夏季空调冷负荷,从而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但是通过围护结构改善带来 的节能效果有限,通常,维护结构传热带来的夏季空调负荷占总空调负荷不到5%。另外,在冬季,如果加强保温反而会使空调负荷比不加保温时要高,所以,机房在维护结构方案应做如下考虑:(1)合理选择 机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要求机房围护结构在凉爽、寒冷时段能够充分对外散热,同时最冷天不需要采暖。(2)采用遮阳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得热。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7

大尺寸超高纯铝靶材的制造技术

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 超高纯度铝原料的制备技术。针对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及TFT-LCD制造用超高纯铝及铝合金靶材的要求, 开展化学纯度99.999%-99.9995%的超高纯铝精炼提纯技术研究。

(2) 进行大型铝及铝合金靶材的形变加工成型与微观组织/织构控制技术研究, 掌握大尺寸坯料的熔炼铸造、大尺寸板材形变加工及热处理等关键技术。

(3) 开发大型靶材的精密机械加工技术, 以及靶材与背板的表面处理与联结的关键技术, 实现靶材与背板的可靠焊接。

重点资助连续偏析提纯、真空低偏析铸造、精密变形加工及高平直度精密机加工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优先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学研结合优势及一定产业基础的项目。

3. 项目主要考核指标

(1) 超高纯Al原材料:在分析40个以上杂质元素的基础上, 化学纯度达到99.999%~99.9995%。其中要求:Na+K+Li≤0.1 ppm, U+Th≤1 ppb, 其它杂质元素总量≤5 ppm, 气体元素C、N、O、H2、S等满足现有电子国标要求。

(2) 集成电路互连线制造用超高纯铝/铝合金靶材:超高纯铝/铝合金铸锭:Na+K+Li≤0.1 ppm, U+Th≤1ppb, 除合金元素外其它杂质元素总量≤5 ppm, 气体元素C、N、O、H2、S等满足现有电子国标要求;大尺寸 (直径>180mm) 铸锭的铸造缺陷率≤0.2%;靶材直径≥380mm;超高纯铝靶材晶粒尺寸≤200μm;超高纯铝合金靶材晶粒尺寸≤100μm、第二相尺寸≤0.5μm;靶材加工精度达到尺寸公差±0.1mm, 表面粗糙度0.8μm;与背板焊接结合率≥98%, 局部最大缺陷尺寸≤2%;靶材表面清洁度符合电子级要求。

国家高新技术重点领域 篇8

多年来,天威特变一直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以提升技术实力与新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线,始终把“强化自主创新,突出基础科研,坚持技术领先”作为发展利器,切实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助力“西气东输工程”

2013年10月,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为上海广电电气集团公司中石油西气东输项目输气管道工程(简称“西气东输工程”)自主研制的首台单机3×36脉波整流变压器正式投入运行。该产品投运以来,运行状态良好。

据介绍,该产品容量大、整流脉波数多,技术难度大。阀侧绕组分三组分别+20°、0°、-20°移相,采用双器身结构,双器身一字排列,操作工艺性好;低压引出54只套管3排18列布置,每列出线使用绝缘子隔离支撑硬铜母排三层布置,方便外部引线;高、低压均带电缆盒,低压54只出线套管共用一个电缆盒。以上技术结构的采用,属国内首创。

该变压器于2013年5月顺利通过了由河北省变压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的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工程的总体性能要求,具有单机输出脉波数多,容量大,损耗低等诸多优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了解,2000年2月国务院会议批准启动“西气东输”工程,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将大大加快新疆地区以及中西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重大工程的实施,将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钢铁、建材、石油化工、电力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产使用的燃油和煤炭,将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西气东输工程巨大,不仅带动了西部的发展,也为沿线各城市带来了新的商机。做为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组件,单机3×36脉波整流变压器成为了中石油输气管道工程力推该类设备国产化的首次尝试,其意义深远、重大。

自主研制220kV级

单机24脉波融冰整流变压器

中国是世界上输电线路覆冰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覆冰会导致输电线路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覆冰事故的发生。

以溪洛渡—浙西的±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为例,其所经的四川、贵州、江西、浙江等省覆冰都较为严重,在2008年冰灾中均发生了事故,其影响范围广,损失特别巨大。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专门立项研究该课题,湖南省电科院承担了该项目研制任务,保定天威集团特变电气有限公司承担了其中的融冰整流变压器项目研制工作。并于2013年成功研制出220kV级单机24脉波融冰整流变压器与整流器相配套提供直流电源,解决输电线路覆冰问题。

该产品采用双器身共油箱结构,有效节省了占地空间。通过无励磁调压分接开关调节绕组的断开与接入,实现低压侧2.8kV和2.1kV两档电压输出。低压侧绕组采用轴向排列,具有体积小、损耗低的优点。以上技术结构的采用,属国内首创。

该变压器顺利通过了由河北省变压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组织的例行试验和型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产品性能完全满足工程的总体性能要求,具有有移相角度精度高、结构简单可靠及噪声低等优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天威特变公司包括此两项产品在内的六项新产品于2013年顺利通过了河北省的新产品鉴定,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

多年来,天威特变紧紧盯准世界输变电产业的前沿尖端技术,自主研发成功一批全面替代进口、引领行业技术的新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责编/杨芳

上一篇:警告通知怎么写下一篇:水利管理站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