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心得体会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孝的心得体会(共10篇)

孝的心得体会 篇1

一天,奶奶吃完饭便去购物了,我想:这是一个报答父母的好机会。于是,我便开始行动了。我首先去洗碗,我先把碗放进水池中,然后拧开水龙头,放了点水。我再把双手伸进水中。这水可真凉,我真想把手收回去,可我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点一点的洗,争取把每一个碗都刷的干干净净。

洗完碗后,我又将地扫了一遍。我们家餐厅,厨房,卧室,次卧,卫生间里还算干净,就数我和妹妹的小屋最不干净,我们的小屋被家人称为“垃圾堆”,因为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玩具,有书本,有乐器,还有我们爱吃的零食。等 等,一些东西太难收拾了。我先把我们的书本收拾到书架上,然后把玩具放的玩具堆中,再把零食放到厨房里,把乐器放到电子琴旁边。就大功告成了。

虽然今天我很累,但是我心中非常高兴。我又再一次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感觉,真是快乐无比!以后,我要多多帮助奶奶干活,让奶奶减少负担。

谈孝的作文 篇2

当今我国要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可是现代社会是什么?古文有所介绍。鳏寡孤独皆有所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但是,现在中国有几十万的留守老人和空穴老人无人嘘寒问暖。我国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采取了许多行动,可是都收效甚微。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应该分三步。

第一步是先对我国国民进行关于孝的思想教育,并且把教育重点放在中小学生身上。这是因为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基础,没有思想的奠基,一切行动计划都是浮云。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而且较成人来说容易教育,再加上中小学生的行为会对他们的家长造成一些影响,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又间接教育一部分成人,所以就事半功倍。我认为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国家通过教育部在小学和初中开设道德教育课。其他方法也不少,比如:制作关于道德的动画片,在网上建立相关网站或发布相关公益广告……

第二步是断绝过命的后顾之忧或者说是借口之源。很多人都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掩饰,不想回家看望父母。可是,你们又没有想过父母为我们牺牲了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甘心为我们做牛做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他们有没有吝啬一点时间起我们于不顾?为了杜绝这种人找借口,国家应设立孝日,来给国民孝敬父母的时间。

第三步是孝敬父母的事例进行表扬。最好的方法就是开展关于孝的评选活动。例如现在的中国十大孝心少年。可是,这远远不够,我们应加大评选范围:每乡每镇都评选孝心国民,并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过如果国家这样做可能会让外国人耻笑:中国国民孝敬老人还需要国家鼓励奖励?太可悲了!因此,大家还是自觉些吧。

孝的名言名句 篇3

2) 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3)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4)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5)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6) 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7)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8)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9)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0)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11)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2)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3)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4)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15)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7)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18)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9)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与孝的作文 篇4

文章中主要写了乌鸦另外还有外号,叫“孝鸟”。里面说乌鸦是很孝敬父母的,乌鸦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来飞去,不怕刮风下雨,不怕大雪纷飞,总是四处寻找食物。食物找到了,自己不舍得吃,就像小时侯父母喂它一样。因为乌鸦特别讲究孝敬父母,所以古人就把它叫做“孝鸟”。

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人的一生中,对自己思情最深的不会超过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我们的成长凝结着父母的心血,每一个人都是在父母悉心关怀、百般呵护和辛苦抚养下慢慢长大的。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的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知孝敬,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然而,近年来,我们从报纸上、电视上不断看到关于父母因儿女残虐而不得不诉诸法律的新闻报道。还有“他(她)不管父母,我也有权利不管!”这些话,出于儿女之口,听了实在叫人寒!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

还有些青年人认为,给父母亲吃的、穿的、喝的,或者每个月往家里寄几个钱就是孝敬父母了,其实,这不一定是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颜悦色,说话温和一些,脸上带着微笑。现在有些年轻父母,一抱起自己的孩子,总是眉开眼笑:“我的乖宝宝!”可是他们对待自己的父母,却是另一副面孔,甚至是厉颜厉色。一般来讲,父母对子女的要求不高,并不是非得要好吃好喝的,你把米饭、面条或者几个小菜往餐桌上一放,叫一声“爸爸妈妈,吃饭了!”父母吃起来也是很香的。相反,你把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往餐桌上一摆,一言不发,即便是再好吃的东西,父母也吃不香。

孝的诗句名言 篇5

2)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 一个男孩比十二个女孩增添的麻烦还多。

4)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 只生不养的母亲不是真正的母亲。

6) 母亲的击打决不会使孩子残废。

7)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8) 你若想了解女儿,只要看她和什么样的人交往。

9) 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10) 不记当初娘养我,但看今朝自养儿。

11) 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

12) 首孝弟,次谨信。

13)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14)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5)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6)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17)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18)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19)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2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22)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3)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24)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25)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26)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27)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8)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9)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30)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写孝的作文 篇6

每每提到“生命”二字,总会沉甸甸的,尽管在常人眼中,“生命”不及生物学里描述的那样具体,只是人意识中的一个平常概念罢了,可是生命又是谁给予我们的呢?是父母啊,他们不止给了我们生命,而且还给了我们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的一切,然后又扶我们走上人生的征途。一路风雨,我们在他们的庇护下,安然走来,可又有谁想过父母的青春呢?当他们步履蹒跚的那一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呢?而此时此刻又该做些什么呢?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以,鸟兽尚都如此,人何以堪啊?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始于我们出生止于他们离开,是世上最长久的一段爱河啊,而我们又给他们什么呢?又有人会说无论我们怎样做都比不上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啊!对,可是正因如此才更要行孝啊,如果不及时行孝,留下的将会是永久的遗憾啊。

前人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在许多人的眼里,对孝的理解极为狭隘,他们认为只有等到自己功成名就,成家立业,父母重重老矣之时,才是自己行孝之时,而这些人中的多数必将品尝不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

孝不止是父母老弱病残时的端汤送药,不止是父母年迈时的物质赡养,更不是父母永别时的“风光大葬”孝应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真挚的感恩。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孝心,有时,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便足矣。

孝的作文篇 篇7

我们都是吃着母乳长大的,可能我们早已忘了母乳的滋味,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吃着母乳长大的,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呢?难道我们不应该去孝敬父母吗?

父母将我们生下来,教我们写字,叫我们走路,将我们养大成人,尽可能的满足我们的要求,让我们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一切的一切,除了父母,还会有别人为我们做吗?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有父母,可以让我们去孝敬他们来回报他们。但令人痛心的是,为什么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仅不感恩父母,还对父母恶言相对呢?我曾见过一个母亲的泪。她那不孝的儿子恶狠狠地将她送到敬老院,她不知所措。世上像这个儿子一样的人还少吗?这样的人也配称作人吗?父母将他们一生最宝贵的东西放在我们的包裹里,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对待他们呢?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越来越成熟,而父母,却越来越年迈。我们开始嫌弃父母的啰嗦,不愿和他们呆在一起,也越来越少和父母说话。想一想,有多少次我们摔门而去?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冷漠了呢?摔门而去,摔上的,不仅仅是门,还有父母对我们的爱。

孝敬父母,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一些小事便可可让父母开心,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可以帮父母捶捶背,帮父母端端饭,替父母做做家务……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很多,但这些又怎么能和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相比呢?父母可以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的身高、我们的爱好、我们的体重……我们呢?我们知道的关于父母的有多少呢?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他们甚至可以用生命去保护我们。我们怎能不去孝敬他们呢?

孝的作文300字 篇8

一个周末,我参加了小记者爬苏仙岭观看二十四孝雕像的亲子活动,去苏仙岭观看《二十四孝》,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然后回家上网查找关于这个故事的资料。其中我特别喜欢的故事叫《弃官寻母》,这是《二十四孝》中第二十三则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宋代,有个人叫朱寿昌,他的生母是姓刘,可他父亲的正妻妒忌她有了小孩,将她赶出了朱家。自此母子骨肉分离,五十年未能相见。五十年来,朱寿昌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每到一地为官,他都在四处查找老人家的踪迹。与母亲分离的时间越来越久,他再也没有心思做官了,决定辞掉官职去寻找母亲。临走时,他告知家人自己的决定,发誓说:“找不到母亲,我今生今世绝不回家!”这一次,他将寻母的重点放在秦国。后来,历尽千辛万苦的他,终于在同州寻找到了自己的母亲。当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朱寿昌这种孝敬长辈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品格的人值得我们赞扬。

孝的议论文 篇9

春秋时期鲁国人仲由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

仲由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父母挨饿,哪怕是在父母不在之后,他仍心系父母。在我的身边,也有一位像仲由一样的孝子。

我们年段的数学老师邹老师,是个爱笑的老师,他总会在我们学得疲惫的时候讲一些笑话逗我们开心驱除我们的疲惫。可是前段时间,邹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成了“皱”老师,有时候课下碰到他,也是紧锁眉头。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办公室拿材料,才听到其他老师说在不久前,邹老师的母亲因为得了急症住院。邹老师是一上完课就往医院跑,听说他母亲动手术那天,他仍坚持回校上课,上完课以后才奔向医院,一直守到母亲醒了,为母亲擦脸擦手。母亲喊渴,但因刚刚手术完不能喝水,邹老师看着母亲难受的模样,只好拿着棉签沾点水小心翼翼地在母亲的嘴唇上轻轻地擦拭着……

周六的时候,我和班级的同学一起到医院探望皱老师和他的母亲,正巧邹老师的母亲睡着了,而邹老师仍忙里忙外地为母亲端尿盆,小心翼翼地为母亲盖上被子。待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拿起了置在一旁的东西埋下头,开始又忙起来。我们走近仔细一看,竟是我们的作业!

邹老师的孝,不仅仅是在嘴上,还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其实,我们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将来我们的子女便是怎么样待我们。

我小时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户人家,总是看着自己的父亲不顺眼,认为父亲碍手碍脚,总是嫌父亲笨,甚至还对他的父亲说怎么不早点去地下找母亲!父亲年迈,百年的日子终究是来了。于是那户人家在其父亲死后,与自己的儿子一起,将父亲捆在凉席上,背上一座枯山上,让一群乌鸦来啄自己的父亲!他的儿子便问:“父亲,为什么不将爷爷下葬?”“你懂什么!现在总提倡着要爱护土地,我这行为啊,就是爱护土地呢!”

于是,那儿子便把凉席收走,他的父亲不解:“你带这没用的凉席做什么?快扔了吧,脏兮兮的!”儿子答道:“等到您过世之后给您用啊!”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你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亲,将来你的子女便怎么对待你。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不用像仲由百里负米,难道我们的孝,就应该随着生活的变好而变淡么?

不!不是这样的!照顾好自己,不让父母担忧便是孝。每周一通电话,即使离家千里,让父母放心便是孝。孝,体现在小事之中。孝,更体现在行动上!

孝的作文1000字 篇10

老母亲七十多岁,白发苍苍,膝下有四个儿子,被告的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大儿子在法官的劝说下,很快答应把托欠的赡养费补上。那个二儿子,说了很久,怎么都不同意。理由其一,母亲的财产我没拿到,凭什么得的时候没我份,拿钱就找上我?理由其二:母亲拿我们的钱,自己不舍得用,全贴给了三弟和四弟!我宁可把母亲接到自家,养老送终,也不愿意出这每月一百元的冤枉钱!

原来老母亲的三儿子年到四十,刚成的家,小儿子三十多岁,到现在也还是单身。怜贫济弱之心,便是平常的人,也是有的。何况一个母亲?老母亲看三儿子四儿子可怜,平常或偏心一点,接兼一个两个,想来也是有的。

咋一听那二儿子的话,似也是有道理的。他愿意把母亲接到自家,养老送终,可见并不是完全没有孝心,只是不愿意把钱白白送给那两个早已成年,早该自食其力的弟弟!

可是回头一想,赡养老母亲,是一个儿子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一个母亲,有权力选择接受儿子赡养自己的方式,也有权自由支配自己所得到的赡养 费。且不说老母亲是把钱给自己的亲兄弟,哪怕她把这点钱捐给慈善机构,那也她的自己喜好。作儿子的,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好了。

那个二儿子,却不明白这一点。任法官, 母亲怎么说,他只一句话:“给钱我不愿意,如果把母亲接到自己家养老就可以!”那一场庭审,是在一块农田里进行的,到后来僵持不下,天就下起雨来。可能天也听着动情落泪了吧,想想一位老母亲,十月怀胎,含辛茹苦,把儿子们一个一个拉扯大,到老了,却要为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费,和亲儿子对薄法庭!

到后来 ,因下雨,庭审转移到了居民的家里。那一位不屑的儿子,甚至因一语不和,和自家的兄弟动起手来。老母亲到此时,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在众人面前嚎啕大哭,让旁观者无不动容。

我看到此时也是百感交集。记起以前看过的一个孝心故事:长大在城里买房成家的儿子,为了尽孝心,把年老的父母接到自己家享福。可是在乡下生活习惯了的父母却很不适应。再之与城里的儿媳各种生活习惯的不同,反而过得郁郁寡欢。后来父母回到乡下的家,有邻里唠嗑,种种菜,喝喝茶,反而过得更开心。后来儿子才忽然领悟到:孝心不是按自己的意愿让父母吃好穿好,而是儿女依照父母自己的意愿开心的活着。

上一篇:社区建设建议下一篇:有关自律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