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精选8篇)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1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研讨

今年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一届一次职代会、经济推动会和中期推动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增长为主线,以完成全年任务为目标,努力克服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行业共性困难,认真做好领导班子大幅度调整后的工作有序衔接,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为百亿集团做出了贡献。

一、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今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增加、通货膨胀加剧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十二五规划,依靠自主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国有资产经营质量效益显著提高。截至10月底,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单位:万元 从前10个月的完成情况来看,我院的成绩还是比较理想的,通过后两个月的努力,完成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应该没问题。虽然2012年要在高起点上实现科学快速发展异常困难,但我们有信心为集团发展贡献力量。经过充分调研和认真研究,我院对2012年的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

二、科研水平明显提高,自主创新引领发展

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作为科技型企业,我院始终把科技创新摆放在各项工作之首。今年11月,科研所由所改院是社会各界对我院在天津市建筑材料领域科研水平的认可,也对将来的科研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按照集团十二五规划的定位,我院是进行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复合材料创新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紧紧围绕这一定位,我们切实增强时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打破部门界限,整合科研资源,拧成一股绳,齐心合力,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为打造百亿集团贡献力量。

第一,持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好科技成果产业化“蓄水池”。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研发平台、建材质量技术监督检测工作三位一体的作用,升级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将自主创新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加大科技奖励力度,增加科技投入,《预拌砂浆技术规程》获2011第五届天津市建材行业科学技术奖进步奖,新立院级项目《粉煤灰中危害混凝土的发气物质限量的研究》和《用于生产干混砂浆的免烘干砂外加剂》、承接市建交委项目《外墙外保温薄抹灰系统用粘结、抹面砂浆聚合物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在研市科委项目四项,待结五项,共十二个科研项目。

第二,加快产品、工艺升级换代步伐,积极促进新产品新项目投产应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产品升级换代、工艺创新等方面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完善高标号普通砂

浆、单组分界面剂、JSⅡ型等产品配方,升级灌浆料系列产品;改造可再分散乳胶粉生产工艺流程,仅乳液输送就降低消耗20kg/T;充分利用原为废品的砂漏,投资4万元新安装一套砂漏破碎系统,按照2010年生产产能核算,可节约原材料成本50余万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促进新产品新项目投产应用,通过对灌浆材料的进一步实验,并在标准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已确定H4型的最佳配方,在保证性能达标的前提下降低了该产品的原材料成本,该产品已经投产,应用前景广阔;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经营,我院生产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千方百计降成本,先后开发了1510型和0520型产品;投资建设一条小型生产线以解决部分特种砂浆不适宜在大型生产线生产的难题;投资建设球团矿样品检测线和稀有金属矿产品检验样品生产线;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新增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检测及照明系统等检测项目,新产品新项目的投产应用,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发挥技术优势,深入挖潜增效。一方面,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倡导发展绿色建材。作为天津市唯一的专业建筑材料应用研发机构,在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过程中,我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践行低碳经济理念,呼吁行业发展绿色建材。完善节能减排措施方案,通过技术升级,优化工艺流程,有效利用工艺技术实现生产节能降耗,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产品中掺入国家鼓励的粉煤灰、选矿碎屑等工业废渣,2010年获得已

缴税金退税款80余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开展技术咨询服务。今年,积极联系横向项目,同其他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合同,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创造经济收入22万元。

三、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促进发展。

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院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三个优势”,深刻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着力培育优秀企业文化,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用事业留人,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朝气的人才队伍,营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目前,我院现有博士生1人,硕士生8人,高级工程师23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25人。

毋庸臵疑,在企业科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每位职工都会思考“企业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这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关乎企业生死存亡,关乎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关乎职工创造力的发挥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我院以生动的实践给了这样的回答:企业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

第一,丰富文化生活。一是参加红歌会。按照集团的要求,积极参加“盛象”杯红光工业园红歌会,参选节目有合唱和诗朗诵,合唱节目获得三等奖,其中合唱节目还在集团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展示。二是组织推荐两名职工参加集团工会举办的读书演讲比赛活动,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各一名。三是举办所庆纪念活动。结合科研所成立47周年,在团泊新城举办隆重举办所庆纪念活动,受到职工的一致好

评。第二,提高福利待遇。年初,为回报职工一年以来的辛勤工作,组织职工赴云南旅游。七一前夕,组织全体党员、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赴白洋淀、狼牙山旅游,缅怀革命先烈,瞻仰革命圣地,开展了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发展大会、优秀党员先进党组织以及大讨论活动表彰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岗位做起,比学习、比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今年每位职工工资增长在10%以上。投入资金,改善生产线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将他们视如亲人,与普通职工同等对待,同工同酬,生产线人员流动明显减少,保障了生产能力的实现。第三,解决职工困难。今年以来,通货膨胀严重,为应对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保障职工生活,为全体员工发放1500元的物价补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气花费10万余元解决了职工医药费拖欠历史遗留问题。

通过一系列生动具体的实践,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今年上半年,结合集团党委“认清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实现新发展”大讨论的部署,积极组织全体职工参加“我为建材科研所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有奖征文活动,全所职工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开发、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节能降耗五个方面写出建议文章40余篇,字符近5万字,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今年是建党90周年,涌现出了1名集团级优秀共产党员和13名所级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以“四好”为标准,在各自的岗位上,带头干事创业、带头承担责任、带头破解难题。在他们实际行动的影响下,生产线人员不足时,销售人员和技术人员不计报酬争着抢着去工厂

加班,为企业分忧,共渡难关。正是全体职工这种热爱企业、扎实工作的干劲创造性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四、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形势依然严峻。通货膨胀目前虽有回落,但市场竞争加剧、资金周转等困难仍然存在,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不能畏惧,必须团结带领全体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为此,我们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确保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努力实现经济运行高质量和经济效益高水平。2012年,重点抓天盈公司和科垣公司的产值达标,压缩欠款,回笼资金,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形势。二是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搬入新大楼为契机,改善实验条件,提升科研人员水平,全面实施新制定的《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努力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三是提升企业文化水平。在现有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发挥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今年前10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还剩下60天,我们不能懈怠,要打起精神来,细化措施,完善方案,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为2012年开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础!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2

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起源于工业革命后,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需求而不断进行着探索和改革。[1]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步产生于洋务运动后, 在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和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经历了几次重要转型。[2]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以科学基础教育为重点的工程教育改革, 当今的高等工程教育要求学生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 而且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经验、创造力、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终身学习的能力等。[3]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 领导力、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也显得尤为重要, 即更加强调培养大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育过程不能单纯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事实上, 国外高等专业人才教育更注重课堂之外教育环境的构建。如麻省理工学院 (MIT) 一条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教育不只在课堂和实验室中才能获得, 它同时从一个人与同事一起生活的经验中获得, 条件是他生活的环境必须能激发智力活动并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4]因此, 需要构建适合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全方位提高的高等工程教育环境。

纵观国内高校, 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主要采用课程内容和课堂教育模式改革、以CDIO为基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5]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 课外教育的参与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情况下,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仍处于被动地位, 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潜力并没有被有效激发, 第二课堂的教育作用并没有全面体现。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 如果按照每天有效学习时间8小时, 每周5个工作日, 每学期20周计算, 大学期间列入培养计划的各类课程总学时一般约占有效学习时间的1/3。这说明, 高等工程教育环境的营造不仅要通过课内, 还应在课外有效学习时间内, 以自主学习、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实现。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中多数部门的具体工作都要通过辅导员面向大学生协调落实。如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大学生科技活动, 在高校主要通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来落实, 由团委、教务处、科研处等牵头实施。在落实过程中, 部分高校基层学院团委和辅导员队伍本身就相互交叉, 部分高校教务系统与学生工作系统密切配合。多数情况下, 辅导员在宣传、组织、实施过程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6]因此, 辅导员所开展的工作是高校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有效开展势必能够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一、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基础特性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义, 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目标。辅导员紧密围绕这一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调研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组织协调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开展管理工作, 组织推动班团、社团建设等进行素质教育, 提供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服务等, 建立起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 与教学系统形成的“第一课堂”共同构成了人才培养的主干体系。

在高等工程教育中, 辅导员工作的基础特性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端正、能力素质提高等多个方面。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确立了“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就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求的工程人才要了解国情, 了解中国的工业发展、经济结构。辅导员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国情国策教育、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 无疑是卓越工程师“以德为先”的思想政治基础。又如随着社会的进步, 整个世界范围内对工程人才的要求都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术的层面。辅导员指导学生开展班团、社团建设培养了大学生沟通、管理等能力, 学生科技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热情, 提供了“能力为重”的前提。广泛开展的文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等成为了保持身心健康, 即“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外, 重视对大学生全面能力素质的培养, 将对工程类人才培养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教育环境是由教学设施等硬件环境和教育思想等教育软环境组成的。教育软环境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精神、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 也包括校园文化氛围和课外学习平台等。工程教育改革不仅需要满足工程设计和工程训练的硬件环境, 对教育软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有利于学生建立工程概念、工程意识直至工程理想。显然, 这一要求已经超越了课堂教学范畴, 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课外环境中,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队伍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 营造探索创新的课外教育环境。学生科技活动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科技活动的常规化、系统化, 有利于营造一种勇于探索实践的氛围, 使创新意识深入学生内心, 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天津大学自2007年开始将“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 旨在通过科技立项项目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问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在此基础上又探索出覆盖全体本科学生的科技活动指导体系。依照“兴趣教育—普及教育—创新教育”逐级深入推进的思想, 组织低年级学生参加兴趣竞赛、参观实验室、实践技能培训等活动, 对高年级则以立项研究的方式向全体学生普及科学研究技能, 并对有科研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

第二, 构建工程实践的企业教育环境。深入行业企业, 深入社会是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产学结合, 国内部分高校采取参观实习、建立基地、将企业实习纳入课内教学计划等方式实现。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一方面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论坛”和“总工大讲堂”, 定期邀请具有工程实践探索经验的教授博导和企业专家举行讲座介绍工程技术前沿和实际工程情况;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结合社会实践, 深入社会、深入企业寻找发现技术难点, 以此为基础思考科技立项选题。天津大学实施的“大学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鼓励大学生主动联络企业争取项目,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项目, 成为了大学生自主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一条新思路。

第三, 开拓兼容并包的国际化教育环境。宽广的视野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引领作用, 也是工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工程产业的国际化, 要求工程专业学生具有更高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能力。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不断加强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工科院校的合作, 为本科生构建国际交流平台。每年派出一名辅导员, 带领10名学生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学;同时, 组织学生接待该校来访的留学生, 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 使本学院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风俗、工程技术和社会状况, 从而将工程视野从国内扩展至世界。此外, 组织学生参加日本东北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等学校的交流。在国际交流中, 辅导员不仅能够及时正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导向, 而且能够运用更加贴近大学生需求的方式开展工作, 从而增强了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提高了大学生的国际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搭建了工程能力培养的国际平台。

三、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创新尝试

目前, 高等工程教育在教学体系的设置、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但一个突出问题是很多学生仅仅局限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或局部工作, 无法掌控一个完整的项目, 缺乏统筹设计能力和团队合作经验。事实上, 无论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统一, 还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都需要一个契合点, 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 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队伍与教学系统密切配合, 在本科生培养中尝试引入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模式 (Problem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 通过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科技项目, 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实施方案、自主学习探索, 提高工程实践综合能力。

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医学教育, 后被应用到管理教育、语言教育、工程教育等多个领域, 是目前国际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 PBL以问题为导向, 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 既可以作为一门课程又可以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教师只提供过程指导和结果评估。这种目标明确的学习模式, 能够有效提高参与者统筹思考、组织管理、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强化其坚持不懈和开拓创新的精神。[7]

基于PBL理论, 结合材料专业特点和工程实际, 学院贯通两个课堂, 在原有科技活动的基础上, 探索构建了一整套面向本科生的课外PBL培养模式。具体而言, 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开设“材料进展前沿”课, 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开阔专业视野。辅导员指导学生科技协会, 开展专业兴趣类竞赛, 如以“如何用高分子材料将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有效粘合”的命题竞赛等。此外, 大力推动寒暑期社会实践, 增加工程问题的调研内容, 多途径启发一年级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于二年级本科生, 以小组为单位选取课题, 论证、设计、探索、研究后获得创新与研修类学分。课题或是专业兴趣类竞赛题目的延续, 或是暑期社会实践中发现的工程问题, 或是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要求学生通过一年的研究, 完成文献资料综述、研究方案设计、实验初步研究、答辩等过程, 使本科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其间由辅导员负责开展进度跟踪、中期审查、展示交流等工作, 由担任班主任的专业教师组织初审答辩, 并邀请学院教授开展中期审查和结题鉴定。这一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了解到自身的不足和专业学习的必要性, 也易于在后面的学习中建立明确的目标。针对三四年级本科生, 以科技立项的形式,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自主科研实践计划等, 对具有研究兴趣和科研潜力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对具有研究价值和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在经历了低年级基本的研究训练并逐步积累起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后, 多数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对学习和研究产生了兴趣, 工程实践能力普遍提高。

与传统的工程人才培养方式相比, PBL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一是, 在空间上将两个课堂有效地融合, 在时间上贯穿大学生四年学习过程, 成为高等工程教育的一个契合点。二是, 专业融合性和可操作性强, 能够对原有的工程教育课内体系形成有效补充。三是, 以学生为主体的开展方式, 易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项目团队形式能够培养学生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等工程人才重要品质。四是, 学生工作对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 有利于形成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 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

辅导员兼具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 其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培养是通过各项工作、活动全方位开展的。随着工程教育改革对工程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 辅导员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必将发挥着愈加重要的基础和协同作用, 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创新必将为工程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探索和发挥辅导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也必将对高等工程教育水平提升产生积极的作用。

注释

1[1]李秀民, 刘利.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4) :352-356.

2[2]王杰, 朱红春, 郑海霞, 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起源和转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版) , 2009, 10 (l) :53-58.

3[3]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4.

4[4]张成林, 曾晓萱.MIT工程教育思想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1988, (1) :17-35.

5[5]顾佩华, 包能胜, 康全礼, 等.CDIO在中国 (上)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 (3) :24-40.

6[6]李健, 淡天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2, (19) :269.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3

摘要:对“七五”以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的立项数量和各研究领域分别资助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院长基金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院长基金;立项;分析

中图分类号:G3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1-0086-04

Initial Analysis of the President Funding of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IU Geng-chun, ZHANG Yao-wu, GUO Ying, HUO Wen-juan, ZHAO Heng

(Scientific Reasearch Departmen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ianjin 300192,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umber of the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d the status of funding in each research field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points of view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ident funding.

Key words: presidentfunding; project establishment; analysis

为培养和发掘新人才、新项目、新成果,天津市农科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有限的自有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经费来设立院长基金,资助院内的中青年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工作。至今院长基金已经执行20多年,资助项目近300项,范围涉及动植物育种、农业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畜牧兽医、园林果树、保鲜加工、栽培管理、农业信息、生物技术和软课题等。通过院长基金项目的实施,培育出大批科技苗头项目,同时大批年轻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思路和动手能力上也都得到了锻炼。据初步统计,目前,全院80%的高级职称和44%的中级职称的一线科技人员主持过院长基金项目,在研的国家级项目中67%的项目、56%的主持人曾有过院长基金执行经历,在研的市级科研项目中,49%的项目、67%的主持人获得过院长基金的支持,3优18杂交粳稻、波尔山羊克隆等研究通过院长基金项目培育进入市级或国家级项目行列,中华果茶、雪梨果酒等大批科研成果直接获得转化,在生产上创造了价值。院长基金项目在天津市农科院的创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石作用。

1天津市农科院院长基金立项现状

1.1“七五”以来院长基金立项情况

1.1.1院长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快速增长 从各个时期的立项数量来说(图1),“十五”以前比较稳定,年均立项数为11~11.8项,进入“十五”,天津市农科院加大基金项目的资助范围和力度,年均立项达到16.4项,远高于“九五”期间6.4项。进入“十一五”后,更加注重技术的培养,2006—2007两年间就完成55个项目的支持,年均立项27.5项,相对“十五”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年多立11.1项,相当于“九五”以前年均立项数的2倍多。

1.1.2 初中级科技人员获得项目比例持续增高 由于院长基金主要是支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因此,在这里还进行了初中级科技人员的5年支持情况统计。从图2 可以看出,“七五”到“九五”期间的年支持率在3.2%~3.9%之间,即每年有3.2%~3.9%的初级和中级职称的科技人员主持过院长基金项目,支持率比较稳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因为资金有限,对院长基金项目的支持范围较小。到了“十五”期间,农科院开始加大院长基金项目的投入力度,年支持率较“九五”提高了近一倍,达到6.3%,5年中有31.78%的中青年科技人员通过院长基金得到锻炼。“十一五”的头两年支持力度继续增加,每年全院初、中级科技人员中获得院长基金资助的比例达9.9%,预计5年获得的支持比例将达50%以上。从“十五”以来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资金筹措渠道的增加、自主创新意识的增强,天津市农科院开始加大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贮备技术、贮备项目的培育,在科研经费和支持范围都有很大的提升,对今后全院科技水平和攻坚能力的提高具有长远意义。

1.2 院内各专业领域获得资助情况

1.2.1院长基金的支持促进了全院各学科的发展从各专业领域获得的支持来看(表1),作物育种是历年来获得资助最多的领域,“八五”以来,共有83项获院长基金项目的支持,占全部项目总数的近1/3,远高于其他领域,涉及此领域立项的有7个单位,这也反映了育种专业是天津市农科院的第一大研究领域。

从具体专业来看,蔬菜育种是所有专业里面获得院长基金支持最多的,达52项,培育了黄瓜、菜花、大白菜、甘蓝、番茄等大批蔬菜良种资源,研制出了先进实用的育种技术,为优质品种的育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田作物育种、畜牧兽医、植物保护作为全院的传统研究领域,通过多年的持续支持,也各有25项左右的项目执行。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是近些年被科技界所密切跟踪的领域,天津市农科院在“十五”以来加大生物技术的投入力度,从“八五”和“九五”的6项,上升到“十五”的11项,进入“十一五”头两年已经达到8项,说明天津市农科院的农业科研水平在迅速提高,科技前沿技术逐渐成为常用手段,更多高科技含量的科研项目被贮备起来。

我院农产品保鲜和安全检测领域从“九五”后期兴起,“十五”以来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获得院长基金资助的数量也大幅增加,使保鲜工程技术领域成为领先全国的优势学科,也促进了我院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提升。

耐盐绿化是“十一五”期间正式获得发展的领域,“十五”前很少获得关注,而最近两年尤其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来,农科院开始加大盐碱地绿化类项目的扶植力度,仅2006—2007年,农科院就利用院长基金集中立项12项,从耐盐植物培育、育种新技术研究、盐碱改造、耐盐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联合攻关,力图全方位地解决盐碱地绿化难题,农科院在天津地区的服务功能得到体现。

天津农科院的软科学研究历史较长,但由于力量较弱,在“十五”以前获得院长基金资助较少,进入“十一五”以后开始加大关注力度,两年内立项6项,相当于前15年软科学资助项目的总和,农村区划与咨询能力得到加强。

设施农业是最近确立的天津农业的重点发展领域,除设施品种较丰富外,在设备和技术上的积累还较少,科研经验不足,设计思路较窄,这是以后亟待加强的地方。

1.2.2 各时期院长基金的立项数量反映了各领域的实力 “八五”时期蔬菜育种的立项数最高,达12项,大田作物育种次之,为9项,反映了育种领域作为传统的优势研究领域,它所取得的成绩与院长基金长期、持续地支持是分不开的。畜牧兽医和林业果树领域的支持项目也达到了7~8项,对“八五”时期这两个领域体现出的科技活力相一致,其中天津林业果树研究所进入了全国科技百强行列。

“九五”期间蔬菜育种专业继续获得最高的支持,达11项,植物保护和畜牧兽医作为传统服务领域获得立项也较多。

进入“十五”,各领域获得资助的项目都显著增加,其中蔬菜继续保持第1位置,达到19项,农业生物技术排在第2位,达11项,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安全检测的科技创新开始活跃,说明科技人员紧跟科技前沿,主动学习掌握,开始以高新技术为主要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应对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最近两年天津市农科院继续加大投入,调整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蔬菜育种和农业生物技术专业继续保持旺盛的项目支持,其他领域获得支持数量均大幅提升,尤其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耐盐绿化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连续两年共12项科研课题得到资助,体现了天津市农科院服务滨海生态建设的决心和能力。

2 院长基金立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近20年的立项结果来看,院长基金项目的设立,锻炼了大批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员的创新能力,培育了大批科研项目和成果,对我院的学科建设和人才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由于各时期具体情况不同,院长基金的资金数量变化很大,直接影响了资助项目的持续性,比如1998年就出现了空白,对全院的创新发展十分不利。

(2)不同时期各专业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都有变化,有些变化十分剧烈,对学科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利。

(3)近期获得资助的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研究领域过于分散,使学科优势的培养不够集中。

(4)由于单个项目的支持资金少,项目过小,没有其他资金支持各项研究不能足够深入开展。

3 对以后院长基金立项的几点建议

3.1拓展项目资金筹集渠道,稳定资金投入量,保证院长基金项目的持续立项

建立稳定的资金筹集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和结题大项目经费剩余的调播,结合原有院财政资金,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保持经费充足,并根据情况发展,适时适当地增加资金年投入数量,使更多的科研思路得到验证,更多的科技探索得到更深入地开展,更多人才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3.2 加强调研并遵循院、市中长期科研发展规划,每年确定资助领域的项目指南,突出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储备

建立和完善项目库贮备机制,使项目前期能有一定的探索和积累,避免盲目立项;同时还要发挥院学术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各时期天津市经济建设对农业科技的需要,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特点和实力,制定各时期全院各学科研究领域规划,每年依据发展制定当年的资助重点方向,有计划地进行技术贮备和探索,有序地开展创新研究,培育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3.3 拉开单项资助经费档次,针对内容多、成果大、创新性强的项目,每年设立几个重点加大支持力度,投入较多的资金保证此类项目的顺利进行

对年轻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做好保护和培养,对切实可行的创新冲动给予适当的资助,激发创新热情,鼓励积极探索。对于水平高、效果突出、立项形势迫切的项目要突破常规资助力度,不等不靠,利用自有资金争取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大成果。

3.4 建立完善的院长基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过程管理,保证基金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做好“院长基金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争取从制度上更加严格地规范基金项目的立项、执行和结题验收程序,做到院长基金与市级、国家级项目要求一样,保证项目执行质量和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努力做好年轻科技人员的项目执行态度、项目的立项思路、书目材料的书写能力、项目设计与组织能力以及成果的总结能力的培养,为学科发展贮备更多素质过硬的创新骨干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要武.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科研工作[J].天津农业科学,2008(2):54-61.

[2] 郭郢.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弱化因素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08(1):61-62.

[3] 黄学群.天津都市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6(1):55-60.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4

2018年天津市科学技术普及项目申报指南 一、一般项目

(一)科学技术普及研发项目类

科学技术普及研发项目重点支持科普图书、科普资源包开发、流动科普展、科普新媒体开发及推广、科普基地传播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

1.科普图书

围绕航空航天、健康生活、低碳环保、生态文明、减灾防灾、公共安全、农业种植等前沿和热点领域,重点支持列入出版计划的一年内能够出版的原创性科普图书和国外优秀科普图书的翻译出版。单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

(1)申报要求

图书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能做到概念准确、逻辑严谨、伦理符合规范;表现方式上突出新颖性、艺术性、独创性,图文并茂,体现时代感,具有事实依据和科学知识支撑;在语言表述上要通俗易懂,能够启发、提高公众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关注,加快科学知识的传播。保证图书原创性和知识产权。

图书封面需标注“天津市科委科普重点项目”字样。印制不少于2000册,发放社区、学校、委办局等不少于10个单位。获资助的项目将无偿授权给“科普惠”、“天津科普网”等科普资源对接平台及其公众微信号使用;所开展的活动,须通过“科普惠”平台进行活动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出版单位须为天津地区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B级及以上出版社。申报单位为非出版机构的,须与出版机构签订出版协议。

(2)申报方式

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同时支持已通过市科委验收的科技计划项目进行成果转化,将项目成果编制成科普图书。

2.小型科普资源包开发

重点支持低碳、环保、健康、安全、航空航天、农业种植、科普基地特色资源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科普资源包开发,研发的科普资源包应为青少年课外科技活动使用,不能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材(人教版)内容重复。优先支持能够形成产业化的科普资源包。单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

(1)申报要求

①资源包内容须主题明确、创意新颖、有丰富科学内涵,突出原创性、科学性、教育性,传播科学原理和知识;资源包实验设计应难易适中、适用青少年学龄段明确、互动性强、携带方便。资源包所用材料应低碳环保、无污染、安全性高、质量好、具有可持续使用性。

②一套资源包须面向青少年的一个学龄段,基于一个科学主题,至少包含3个及以上的科学实验内容,并配备一套纸质版和光盘版活动使用说明及实验器材说明。围绕资源包的开发须建立一个由领域学科专家及中小学科技教师组成的顾问团队。

每个申报项目开发的资源包不少于3套,每套资源包制作不少于20个。开发完成后应至少与5个学校进行对接使用。③申报时须提供资源包的主题、名称,对资源包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理论进行说明,附适合青少年学龄段的说明。

科普资源包需标注“天津市科委科普重点项目”字样。获资助的项目将无偿授权给“科普惠”、“天津科普网”等科普资源对接平台及其公众微信号使用;所开展的活动,须通过“科普惠”平台进行活动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

(2)申报方式

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3.科普新媒体开发

重点支持与妇幼保健、气象等公众生活密切相关、受益人群广、科普内涵丰富的应用软件(APP)、移动端适配程序等新媒体开发。单个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

(1)申报要求

重点支持开发方便市民使用的手机APP、移动端适配程序等新媒体的开发,用户规模大、受益人群广,用户体验好、运行方便。

开发的科普新媒体需标注“天津市科委科普重点项目”字样。获资助的项目将无偿授权给“科普惠”、“天津科普网”等科普资源对接平台及其公众微信号使用;所开展的活动,须通过“科普惠”平台进行活动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

(2)申报方式

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4.科普基地传播能力提升

支持2015-2017天津市科普基地评估中优秀单位开展科普基地传播能力提升。根据各科普基地工作特色,依托现有科普设施,设计开发科普互动展项、参观路线、导览系 统等。单个项目资助额度为20万。

(1)申报要求

科普基地应用设施开发。包括:开发科普互动展项1项,开发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科普导览系统,设计科普参观路线、科普标示,编写针对不同人群的科普讲解词,以及制作相关科普宣传品。定期组织开展全市科普活动10次以上。

开发的科普互动展项需标注“天津市科委科普重点项目”字样。获资助的项目将无偿授权给“科普惠”、“天津科普网”等科普资源对接平台及其公众微信号使用;所开展的活动,须通过“科普惠”平台进行活动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

(2)申报方式

仅限2015-2017天津市科普基地评估中的优秀基地。

(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项目类

重点支持全市范围开展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专题性科普活动。能够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对全市科普活动开展具有示范作用,活动效果突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

1.科普专题活动

面向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居民等重点人群,围绕医学健康、生态环保、减灾防灾、建筑节能、智能家居、公共安全、妇儿保健等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创新方法、创新活动,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及配套宣传产品的开发。单个活动资助额度不超过10万。

(1)申报要求

项目申报单位采取科普折页、科普记事本、科普异型画册等方式,开展主题鲜明的科普教育活动,在全市重点科普活动能够提供1000册供有关部门进行公益性发放。所开展 活动需在“科普惠”平台进行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

(2)申报方式

各企事业单位均可申报,申报时需列出详细的活动方案。2.科普基地特色活动

结合科普基地工作特色,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体现新创意、新思路和新方式,对全市科普活动开展具有示范作用;活动效果突出,影响力大,受众面广。单个活动资助额度不超过8万。

(1)申报要求

要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力广泛,线上(互联网或微信等新媒体)线下互动紧密,吸引各界群众广泛参与。系列活动次数一般不少于10次或累计活动时常不少于10天。线上线下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万人。所开展活动需在“科普惠”平台进行发布并自主完成公众参与对接。

(2)申报方式 仅限天津市科普基地。

二、重点项目

围绕2018年国家和天津市科普重点工作部署,支持开展一批全市性大型科普活动、赛事及科普研究,通过大赛、竞赛、大型活动等方式,鼓励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举办系列科普赛事和活动,打造全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全面提升天津科普能力。申报单位需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申报时需列出详细的活动方案、研究方案。每个方向拟择优支持1个项目。单个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30万元。

(一)2018年天津市科普微视频大赛

总体目标:进一步发挥微视频在科普传播中的作用,充 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全社会力量,形成一批科普内容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微视频作品。

申报要求:举办科普微视频大赛,征集不少于100项科普微视频作品,评选出一批科普内容丰富、制作新颖、喜闻乐见的科普微视频作品,对获奖作品在相关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二)2018年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

总体目标:广泛发动和动员广大市民参与科普积极性,提升全市科学普及能力和讲解水平,吸引更多的科普爱好者投身科普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科普场馆、科普基地、高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科普传播能力。

申报要求:举办2018年天津市科普讲解大赛,动员各高校、中小学、科普基地和场馆、社会人士等参加,征集参赛选手不少于50人,开展科普讲解能力培训不少于5次,大赛设置自主命题讲解、随机命题讲解、科技常识问答等环节。组织获奖选手在我市重点区域开展展演活动。

(三)2018年天津市优秀科普图书评选活动

总体目标:为了提升科普图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图书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趣味性,加快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申报要求:组织开展2018年天津市优秀科普图书评选活动,科普图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图文并茂,公众喜闻乐见,所征集原创科普图书不少于50部,评选出一批优秀科普图书,并对优秀科普图书进行免费发放和公益推广不少于1000本。

(四)2018年京津冀协同科普系列活动 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深入挖掘京津冀科普协同合作资源,促进京津冀科普资源合作与协同发展。

申报要求:整合京津冀三地科普资源,采取京津冀科普旅游、大赛、论坛等方式,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建立京津冀科普资源的对接渠道,开展各类京津冀活动不少于3场(次),促进京津冀科普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三地科普资源对接机制。

(五)2018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总体目标:借助“中国航天日”,面向公众普及航天知识、展示航天成就。

申报要求:举办2018年航天系列科普活动,以展览、讲座、参观等形式组织10次以上活动和宣传,惠及市民超过1000人次以上。

(六)天津市科普管理能力提升

总体目标:以提升科普基地功能定位,增强基地服务能力为目标,强化我市科普基地绩效评估体系建设,规范指导各类基地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供载体支撑。

建筑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 篇5

在发生地震时,地震源向地表传递地震波,建筑物受地震波的影响,特别是对民用建筑物影响,会出现建筑物摇动、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所以,消能减震技术在建筑物的应用是缓解地震灾害冲击的重要选择。消能减震技术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地震灾害直接与建筑物的能量降低、减弱,把建筑物基础结构支撑点、剪力墙等构件设计成耗能部件,基础结构与建筑上部结构分离,通过耗能杆和阻尼器,防止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上部输入,达到保护建筑安全的目的。

2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消能减震技术措施

民用建筑的消能减震措施非常之多,有对地基进行特殊处理的,有设置抗震装置的,也有对建筑结构上层进行设计的等。但在实际运用中,一个建筑物有可能都应用了以上几种措施,有些会更多。但总的来说,建筑物的消能减震设计关键还在于地基采用的特殊减震材料和建筑隔震层的设计。

2.1建筑消能建筑材料的应用

消能减震材料的应用主要作用于建筑的地基,地震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也是地基,所以建筑物要达到消能减震的最佳效果是在地基上做一些主要的设计,这样也是最能达到效果,也是最直接的处理手段。建筑地基的隔震,通常是通过铺设一些特殊的材料来削弱地震时的地震波,把地震产生的能量吸收一部分,达到消除地震波对上层建筑的破坏。在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消能减震措施都使用传统的施工工艺,主要的材料是粘土和砂子,或者在地基上直接使用粘土和砂子垫层。

随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国际上很多建筑物把沥青作为消能建筑的材料,并且达到很好的效果,现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2建筑基础设置减震装置和隔离层的应用

减震装置和隔离层这种消能减震措施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在地基与建筑上部连接之间,减震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地震能量降低2/3左右,通常采用的办法有摩擦滑移隔震、粘弹性隔震等,应用比较灵活,对材料没有局限,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建筑隔离层与隔离装置相比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它减震的效果在2/10左右,它的作用无法参与到建筑设计的整体中去,因此减震效果明显差一些。但它适用于旧房的减震改建,施工简单、易操作。所以两者都是我们设计者值得关注的,充分体现它们的区别和作用是关键。

3对于建筑物消能减震技术的主要措施

3.1消能减震技术应用的加固措施

近年来,自然灾害对建筑的损坏受到大部分人的关注,也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随着这种安全意识的加强,民用建筑抗震加固是人们迫切的需求。消能减震的`应用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在地基部分采用特殊材料处理之外,还需要设计减震装置甚至是减震层来削弱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力,确保能有效的对抗地震等自然灾害。针对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我们一定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基础条件等因素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3.2在建筑物性能和需求的消能减震措施

在建筑物的消能建筑设计方法上,我们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基本性能和消能需求等作出有效的设计措施。而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是我们选择的最佳措施,它的主要设计方法是在建筑物的底层配置防屈曲消能支撑,并在其它的建筑层配置粘滞阻尼器。所以在我们对建筑物进行消能减震设计的过程中,要精确进行结构验算,在保证建筑物变形的最大限度、结构的最大承载力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用最有力的数据来判断消能减震技术的可行。如果可行,就需要我们确定阻尼器的数量和最大优化它的布置方式,保证结构达到预先验算的结果;如果不能满足建筑物性能和需求的,需要我们及时调整方案,增加阻尼器的数量和布置方式进行消能减震加固。所以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是建筑物面对不同的性能和需求时,可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因为它的变量只有阻尼器的变化,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应用。

所以它的有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消能支撑系统(VD-BRB系统)有比较高的性价比;

2)对地震波能力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和削弱消耗,降低建筑本身对抗的风险;

3)可配置子阻尼器合理的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发挥作用;

4)采用改进的基于性能和需求的消能减震方法进行加固设计比较便捷。

5)阻尼器的应用有利于改善结构薄弱层的抗震性能;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6

史佳林,张磊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 300192)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产业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第一产业出发,研究天津产业链条延伸以及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情况,为今后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全面实现农业“三区”定位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途径。关键词:天津;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1Status and Advice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Development in Tianjin

SHI Jia-lin, Zhang Lei

Abstract: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ing into the new normal, industry convergence has powerful meaning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completely changing the two element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nd in speeding the combination of our indust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imary industry, thenstudies the extens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in Tianjin.It providesnew ideas and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ing,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three zones” and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Key word: Tianjin;industry convergence development;status;advice

引言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2014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是党的“三农”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又一重大创新,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 作者简介:史佳林(1979-),女,天津市人。副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都市农业理论与实践。联系电话:02223678636。张磊(1985-)女,天津市人。助理研究员,学士,研究方向: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产业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产业融合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升级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产业融合理念的先导性作用下,“互联网+”、“创客”、“众筹”等新概念迭出,为新型产业发展提供了无比巨大的空间[1]。从第一产业出发,研究产业链条延伸以及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今后解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全面实现农业“三区”定位和美丽乡村建设目标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途径。

一、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及做法

天津多年始终强调农业向二、三产业的延伸与扩展,提出建设多功能现代农业体系,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功能的提升。经过多年发展,天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种模式:

(一)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是连接农业生产与市场的中间环节,也是打造农产品产业链、创造供应链和提升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能够实现农村资源与市场的紧密连接,有效促进一产向三产延伸、切实增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能力[2]。2013年天津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13.03%(包括12个行业的加工产业),与农业产值之比为8.38:1。食品加工制造业企业个数和总资产分别占农产品加工业的23.45%和47.62%。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规模企业比重由2011年的9.87%、7.73%分别提高到2013年的12.43%、13.60%[3]。农产品加工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取得以下成绩:

1、以食品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天津以地产原料和国内外原料为依托的农产品加工业高速发展,广泛吸引北方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农产品向本地集聚,蒙牛、伊利、光明、宝迪、众品、雨润、中粮、京粮等大批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业集团落户天津,同时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转型发展,有效带动了天津地产农产品加工增值。

2、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化体系框架全面构建。天津加快发展壮大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提升农产品交易环境,积极引导支持工商企业投 资农业,推进以“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纪人”多种形式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重点龙头企业组成的产业化体系框架,有效促进农民收入提升。

(二)以休闲农业发展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将农村生态资源、农业生产资源、生产经营活动等资源加以整合并提升,最大限度的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与服务效益,极大的拓展了农业的功能,促进城乡要素的相互融合,是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手段。截止2015年底,天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户达到3000家,带动农民就业人数28万人,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实现农副产品及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休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实力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做法包括:

1、充分挖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休闲内涵。农业生产是休闲农业的基础与核心,休闲农业即是要将传统农业文化、现代生产方式和多样化农产资源加以包装和设计,满足客户群体对绿色生态、安全产品、休闲活动以及精神家园的需求[4]。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中,多数园区通过发展高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手段,建设农业生态园、农业新产品展览馆、现代农业博览馆或博物馆等,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增长现代农业知识的休闲活动,从而将原先以生产为主要功能的农业园区打造成为休闲农庄、农业科技教育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农业主题公园等,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业的附加价值,促进园区的转型升级。

2、促进农产品加工、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的兴起,市民走进农村,实地体验、观察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从而激发起强烈的购物欲望,因此精深加工产品、手工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天津休闲农业已具备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产品体系,既包括品种丰富的初级农产品,更包括多种加工农产品、创意手工制品,如葡萄酒、蘑菇酱、木板年画、版画、芦绣等,从而促进农业与加工业及后续的物流业的融合发展。

3、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促进建筑等行业发展。天津休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在建筑风格和配套设施上既要保持独特的风貌和乡土特色,又要具备现代化设施和完善的功能,同时还要注重低碳节能与环保。目前天津多数休闲乡村、休闲园区都建设了功能齐全的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周边 配套了完善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极大的带动了建筑建材、新型材料等相关产业发展。

4、与农村各项服务业高度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还与各类服务性产业密切相关,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等[5]。近年来,天津休闲农业积极发展节庆会展节庆、健康养老、科技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形态,如每年一度的蓟县渔阳金秋旅游节、沙窝萝卜文化产业节、齐心农事体验节等活动,促进了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关联性强,涉及范围广,并且对新技术、新业态的需求强烈,因此传统的农户个体作为经营主体,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具有规模经营和跨产业经营能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主导。“十二五”以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天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条例》、《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规范化规模化流转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我市农业经营体系发展[6]。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配套政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新型经营主体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效包括:

1、农业规模经营水平提升,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截至2014年底,全市引导组建了37家村两委班子牵头,全体或大多数村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的股份合作社试点,累计入股土地11万多亩,入社农户1.4万余户;累计建成专业大户3694家、家庭农场2044家、直接经营土地的农业企业356家,共计引导30万余农户、130万余亩农村承包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7],从而促进全市现代都市型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大幅提升,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2、农业龙头组织带动能力增强,成为产业融合发展主导力量。截至2014年底,全市区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51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0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累计建成农民合作社6694家,形成以“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经纪人”、“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组织带动能力 日益增强,产品面向市场能力不断强化,各类新型经营模式不断进入,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力量。

3、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强化,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可靠支撑。科技、植保、防疫、农机、生产资料供应、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组织的功能逐步强化、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初步建成各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131家,形成了市、区县、乡镇三级一体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实现了对涉农区县、乡镇的全覆盖;设立了8个涉农区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基本实现区县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全覆盖;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设施和林权抵押贷款意见,组建了天津农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从而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务和支撑。

二、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融合发展组织规模有待提高

天津一二三融合发展所需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依然存在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带动力弱等诸多不足。截止2014年,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只有8家,占4.60%。多数企业销售规模基本维持在3000万元左右,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和集聚带动效应[8]。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着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的现象,导致产品加工增值转化率低、带动农民增收有限。

(二)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

当前,全市各类产业化组织虽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与农户建立了初步的利益联结关系,但这种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紧密、完善,遇到市场波动,违约现象仍时有发生。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从事休闲农业的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基本上是孤立经营,基于各自优势、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合作缺乏;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商、运销商、服务商等产业链的其他主体缺乏实质性深度合作,基本是市场买卖关系,生产者处于被动地位,存在利益冲突,难以实现一体化。

(三)二三产业品牌化程度不高

多数产业化组织由于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科技人才缺乏,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水平相对落后,以及经营理念观念落后等原因,导致经营产品多为原始农产品或经过简单包装加工后的初级农产品,在精深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等方面需提升档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创汇能力。以省级龙头企业为例,拥有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企业57家,仅占企业总数的35.19%[9]。同时商标注册意识、保护意识跟不上,有竞争力的市场品牌不多。

(四)经营主体融资问题尚待解决

从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经营主体由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及生产基地扩建等,投入巨大,易存在资金缺口;加之农产品原料收购又有明显的季节性,相应带来经营资金使用的季节性,易产生资金短缺。但由于多数农业企业、合作社规模偏小,抵御风险能力较差,银行信用等级不高,有效抵押物不足,面对企业需求,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这既制约了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也影响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推进。

(五)新技术、新业态培育尚待加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创新的技术手段和新型的商业模式,就目前来看,天津专注于各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发展较快,但打破产业界限,促进各产业间联动的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尚不完备,没有形成前瞻性研究。此外,基于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类新型产业形态,如“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农业、节庆会展农业、社区支持农业等业态还停留在探索阶段,规模小、效益不明显、管理体制机制欠缺,亟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推进我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应明确农业的基础和优先地位,通过财政支农、税费优惠、金融支农、抵押担保等手段引导和激励农业及相关联产业各类主体的转型升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二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具体而言,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破除农村二三产业非农用地障碍,降低准入门槛

一是为了支持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休闲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农膜回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发展,通过村集体内部土地整理获得的经营性建设用地指标,在严格执行国家土地管理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降低非农用地交易成本。二是加大土地整理投入,清理闲置土地,扩大经营性建设用地来源。盘活破产、改制企业用地,鼓励开发荒滩、荒坡、荒地、荒山等未利用地,增加土地储备。三是建议国土部门在未来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时,向农村产业融合型经营主体倾斜,优先考虑圈舍、加工厂房、餐饮、仓存等建设用地。

(二)推进涉农金融改革和创新,激发投资创业积极性

首先,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科学确定农村土地价值,培育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尽快修改完善一系列现行相关法律,规范土地抵押担保制度,从而缓解产业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二是拓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范围,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或贷款担保公司,吸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民间资本、个人等多种形式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此外,可以在税收和贴息政策上给予优惠,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众筹支持机制,与有影响力的众筹平台合作,重点支持社区参与以及弱势群体主导型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的股权筹资。

(三)着力支持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制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标准,对吸纳当地农民就业数量和农民增收达到一定比例时,应给予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以及相关费用的优惠减免政策。对于设施农业、养殖场等用水用电按农业电价水价给予支持。继续扶持“一村一品”发展,发展产地加工、特色产品加工等产业,并创新流通方式,支持发展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从而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10]。

(四)加大公共支持力度,加强规划引导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规划一二三产业布局,整合统筹已有财政项目向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产业融合项目倾斜。同时,按照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或奖励。在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区域加快公共交通、通讯网络、电网改造、垃圾与污水处理、厕所与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营者自行建设的基 础设施项目给予奖补支持。注重当地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农村自然、人文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乡村传统文化与技艺的传承。

参考文献: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7

总院现有人员360余人, 其中一线设计及科研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90%。建院50多年来依托天津大学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 凭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服务意识, 在教育、办公、商业、医疗、体育建筑和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古建筑修缮保护规划、深基坑支护、建设项目策划和可行性研究等方面都有不同凡响的建树。其中, “山东威海甲午海战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市城市副中心西站地区规划”、“天津市滨海新区响螺湾商务区城市设计”、“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天津大学第26教学楼”、“天津利顺德大饭店修缮改造”、“天津市大学生体育中心”、“曹妃甸国际论坛永久会址”等项目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屡获殊荣, 受到业界人士和客户的一致好评。

总院以“科研强院、效益大院、国际知名设计机构”为发展目标, 实施“品牌、创新、区域、蓝海”四大发展战略。近年来拥有9项专利技术、15项在研课题, 在各类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50多篇科研论文;企业产值连续几年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近年来还与美国RSP、德国KSP建筑设计事务所、日本日建综合设计所、日本昭和株式会社以及加拿大、斯洛伐克等多家境外设计机构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国际合作。

总院近年来也致力于研究对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及建筑节能的设计, 完成的优秀项目有:“天津黄河道小学”、“天津电力局生态城营业厅”、“保定政府接待中心越秀酒店”、“天津大学第26楼”及“天津大学新体育馆”等项目。“天津大学第26楼”及“天津大学新体育馆”两项目均被评为天津市2010年度十大节能建筑。

天津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科学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059-02

1前言

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以有形的预算来指导工程建设的量化管理,并最终使工程管理物化为企业核心价值的重要过程。所谓预算就是指在建筑工程开展之前对其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完善的建设计划制定,确定内容主要包括项目的总投资资金额度、签订施工合同、组织开展企业招标、投标管理与定标事宜,为工程办理拨款及提出贷款等。工程预算的科学与否是衡量工程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投资目标是否正确、的重要依据,其设计的综合内容切实反映了建筑工程项目中所包含的一切人力、物力、开销与能耗,同时也涵盖了大量丰富的建筑工程基础项目数据,由此可见工程预算工作的深刻内涵,其高度的重要性、专业性、科学的决策性、政策性体现了其引导企业在正确的预算下规避风险、全面开展经济活动的规范职能。

2影响施工预算准确性的主要原因

建筑施工工程的完善开展需要经历从前期的投资决策到中期的施工设计及最后的完善实施三个阶段,而预算则是在施工图的设计阶段中才能实施的过程,其产生于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因此必然导致了施工预算的局限性,对其准确预算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材料的价格差异对预算准确性的影响。由于当今,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的变幻莫测、差异波动使我们很难及时捕捉各项建筑材料的准确价格,这便导致了材料预算价格差异的产生。一般来讲施工项目材料预算环节的价差需按照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价格进行调整,显著体现了其价格预算的滞后反应现象。在市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难免会遇到一窝蜂的投资场面、一头过热或行业冷淡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平衡市场发展、从宏观上引导市场价格趋于合理性,国家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进行调价管理。而建筑工程的阶段性管理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程项目均会遵循一定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展施工,而不能将既定的工序或提前或取消,这就会造成一旦国家出台相关调价政策,便会导致实际投资的整体变动,从而使预算编制无法准确反应现实的市场价格。例如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费用调整、建筑材料费用调整、人工费用增加等均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以上是客观因素导致的工程预算准确性偏差,而在现实的施工管理中,更多的因素则来自于主观预算的不合理。例如在工程预算环节没有充分考虑现场签证因素,没有预测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如地下障碍、基坑排水障碍、土方坍塌及自然灾害等。再者,工-程预算编制中,工程造价消耗主要包括实体性消耗及措施性消耗两部分。一般实体性的消耗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中会进行详细描述计算,不会发生较大的偏差,而措施性消耗则会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不同的施工工艺选择、施工手段运用而产生一定的差异。如果预算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措施性消耗,则会引起预算价格的变动。另外,高效科学的工程预算设计会受到一定条件标准的制约,如施工现场地质勘探资料的准确性、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规范、施工设计标准、预算设计手段等客观因素,一旦这些客观因素发生变化时必然引起施工设计的变更,由于预算编制环节缺乏前瞻的预见性,则会导致施工结算超出预算定额标准。

3完善管理、科学开展工程预算

3.1广泛搜集、充分准备,深入工程现场实地勘察

科学完备的施工预算需要深入工程现场的实地勘察、切合实际的考察编制。因此为了促进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采取质量报告的方式,依据工程现场做好地形测量、勘察工作,完成施工图的图纸设计部分及详细说明部分,搜集契合各类施工标准的图集、针对各类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考核,并通过走访管理定额部门单位的方式依据现行的工程安装标准进行定额预算、明确费用标准预算、区域材料价格预算,从而使建筑工程在统一规则的标准计算中、合理的预算方式下得到规范指引。

3.2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明确定额套用标准

在施工图纸设计完毕后,我们应根据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工程量的计算,因此熟悉定额说明总量、图册细节说明、章节说明及有关批注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应掌握对定额相关问题的解答,注重对定额子目录的分项了解,并能熟练运用相关规则展开对施工工程量的熟练计算。以上环节的科学开展都应建立在熟悉图纸、详细阅读图纸的基础之上,尤其着重了解工程总平面图的布置情况,对工程的概况、全貌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在相关图纸的研究学习中,我们还应及时了解相关设计人员的目标意图,充分深入到他们所要表达的设计内容中,遇到施工前便已发生的设计变更要更应细致了解,全面掌握。总之,只有充分了解施工图纸的各项设计标准、意图及内容,我们才能对工程预算的分项编制合理调控,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总量的贴近数值,并合理的运用单价套用模式杜绝错误计算、重复计算、遗漏计算现象的发生。

3.3利用先进设备。详细开展其他项目费用及利税汇总量的计算

在工程项目其他细致复杂的费用计算与利税汇总量计算环节,由于工作量较大,容易出现人为误差,因此我们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设备辅助计算汇总,使计算机管理全面应用到工程预算的各个环节中,彻底的将预算人员从耗时、费力的繁杂工作中脱离出来,更高效的开展其他预算环节。在应用计算机设备开展计算管理实践中,我们应将控制重点放在对原始项目数据的录入上,强化该工作环节的准确性、高效性,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计算总量的准确性。例如在求和公式输入的工作范畴中,工作人员会时常漏计一个甚至是多个分项,因此在这一环节上我们应加强控制。另外对取费标准的科学明确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编制预算工作开展期间,由于施工单位并没有确定,因此取费标准的明确充分有利于以国家利益为前提,体现建设单位的根本需求,同时又有利于对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的保护。

4强化建筑工程预算控制及考核制度的统一建立

严格的预算控制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准确度的必要保证,因此为了切实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效率性、准确性,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统一、合理、高度可行的预算控制与考核管理制度,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环节、审查监督环节、签订合同环节与施工管理环节的具体责任明确到位、权责清晰,依据有效的奖惩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在预算目标确立之后,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将统一、全面的目标层层细化、逐级分解,并落实到各个相关归口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坚决按照预算控制及考核制度对各个预算的责任部门进行全面的预测成效考评,实施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强化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驱动与危机感,从而有效的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热情。

5结语

上一篇:适当运用电教媒体 提高英语教学艺术性下一篇:小学生描写我的妈妈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