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2024-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共8篇)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篇1

寓言篇幅比较短小,比较好把握,因为故事夸张,学生也很喜欢。学习《滥竽充数》,为了让学生理解不懂装懂的人混在队伍中的尴尬,我让他们想像南郭先生在装腔作势地吹竽时,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会是怎样的一种神态,有的孩子说,他会四处张望,有的说,他吓得赶紧把头缩在脖子里,还的说他不敢发出声音,如果不小心弄出了点声音,就吓得脸都白了„这个小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深切地体会“没有真本领迟早有一天会被拆穿的。”铺平了路。

3月15日

星期二

多云 《熟能生巧》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课前,我认真地看了一下此课的《课堂作业》,其中的3、4、5题和语段阅读与我的备课结合较紧密,因此在授课时,我讲得较为仔细。学生通过积累、比较、质疑,很快地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但从课文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答案却各不相同,虽然有的能勉强认可,但却不能进入核心内容。急中生智,只有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了。于是我问:如果让卖油的老人去射箭,叫陈尧咨来买油,你们猜结果会怎样?同学们哈哈大笑,从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孩子们终于明白了:掌握一种本领都离不开长期实践的道理。

3月17日

星期四

多云 《莫泊桑拜师》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刘校长和棃琳同课异构的篇目。通过为期两周的教研活动,我们对这一课的研究比较深入,借用刘校长的备课理念,这一课上得得心应手。首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质疑,然后自己解疑。对于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问题,抓住相关的句段通过读、思、议、说,让学生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特别是把《课堂作业》中的语段阅读题融入到课文分析中,更让学生明白了要抓住事物的不同方面观察,要观察同一事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还要学会观察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这些,为学生写好本单元的习作“观察日记”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月18日

星期五

雨 古诗诵读《清明》教学反思: 这首诗是一首非常好懂的诗,诗的基本意思学生读上几遍就没有什么问题了。在体会诗的感情时,我从“欲断魂”入手,让学生体会在这样的环境、天气诗人的触景伤怀。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抓住“远”字,首先体会这个既表示杏花村在空间距离上与诗人现在所处的地方有些远,然后通过想像杏花村此时热腾腾的气氛来体会这个“远”字在昼心理上也是遥远的,从而再来感受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愁苦。今天我自己在组织语言方面很流畅,学生跟进也很好。

10《我站在铁索桥上》教学反思:

《我站在铁索桥上》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场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在第二段的教学中,分为三个层次读,其中穿插了影片,毛主席的诗歌《长征》。在第三节的教学中也穿插了多种形式地读,男女生配合读,师生配合读,小组读,齐读等。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怎样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中的句子,准确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我想起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的体会应该是他们通过阅读文本,思考、感悟而得到的。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红军飞夺泸定桥事迹的资料,想通过了解当年的历史,让学生在脑海里构建起形象生动的画面,为情感的流露搭建一个平台。课堂上,读到描写红军战士英勇作战的小节时,有的孩子开始用课外资料帮助联想。他们的回答中,不仅是对资料的转述,而且与课文结合。这时,一个孩子找到课文中的一个词:“强渡”,并介绍了泸定桥重要的战略位置,从中体会到了红军战士渡河的勇气和决心!听了这个孩子的回答,我表扬了她: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在理解课文时,只有把课外搜集到的资料与课文真正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所以,我乘机和孩子们交流了课外资料的使用问题,让他们懂得了搜集什么样的资料,以及怎样用搜集的资料。我想,要注意抓住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点去引导学生,为我所用;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每一个评价,甚至每一句话都要背下来;教学中不要太琐碎,太细化,要给学生一个整体感,这儿可让学生想象画面,给他一个整体的印象„„

11《倔强的小红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交流,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对课文中陈赓与小红军的对话很感兴趣。通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明白陈赓几次帮助了小红军;小红军怎样拒绝了陈赓,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在朗读时,有些男生还根据课文描述做出小红军的动作。还有的同学用四川话进行表演朗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融洽。

12、《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

今天,在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里又重拾雨来的故事,内心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不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教学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也是乐此不疲。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2、让学生广泛收集课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雨来是一个英雄,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篇2

一、道德层次的体现

(一) 道德层次

一般来说, 道德可以分为理想、原则和规则三个层次。其中, 道德理想是学校倡导的, 希望学生去追求的最高的道德境界, 树立的是行为的“高标”。[1]道德原则是在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守、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的道德要求, 规定行为的“基准”, 既涉及行为的方式, 更涉及行为的一般倾向。道德规则是学校强制执行的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包括“不准式”的行为禁令和“必须式”的行为指令两种表达方式, 均直指学生的行为方式, 触及行为的“底线”。我们根据这种层次划分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为例, 勾勒一下该文试图传递的规范, 以及道德规范的层次呈现情况。

(二) 规范内容的层次分析

《想想他们的难处》此篇课文以“尊重残疾人”为主题, 具体包括“假如双目失明……”;“身残志不残”;“请尊重他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作为该课文“尊重”主题的导入, 不论是通过名画欣赏、角色扮演、图片展示还是一系列真实人物身残志不残故事的呈现, 可以说都更为侧重一种情感上的移情体验, 为最终引出“尊重残疾人”这一道德倡议而埋下伏笔。

到了第三板块, 课文开始直接切入主题, 此时德育内容的各个层次也逐渐突显出来。具体来说, 在第三板块中, 道德规则层次的内容有: (1) 一为嘲弄、歧视残疾人, 一为友爱、关心残疾人对比式的图片呈现; (2) 在“资料拓展”部分以“小辞典”形式所呈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第三条条例, 即“禁止歧视、侮辱、残害残疾人”。两者均采用“不准式”祈使句表达的行为禁令, 直指学生的行为方式, 触及行为的“底线”。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包括: (1) 同样是“资料拓展”部分以“小辞典”形式所呈现的《残疾人保障法》的第七条条例“全社会应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2) 直接文字呈现“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 不是施舍, 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这些道德原则层次的内容都是规定了行为的“基准”侧重于行为的一般倾向和方式, 以“应该式”祈使句的表达方式, 对学生进行一种道德原则层次的道德倡议。

在第四板块“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的整体设计中, 以“我想做?”思考题的方式, 不论是让学生思考“助残日你为残疾人做过什么事情?”还是让学生思考“社会上还有不少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 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都体现出对学生行为, 即“能做什么”的一种关注, 但都是属于激励学生引发其高尚行为的道德原则层面的“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的道德倡议。 (层次分析概略见表1)

二、道德层次设置的问题

通过上述对课文的脉络梳理, 可以看到在德育内容上, 残疾人作为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 该文以“尊重残疾人”为主题, 力图生活化, 使德育贴近学生生活, 为学生所理解, 所接受。从德育方法, 侧重于移情体验, 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传统一贯的灌输教育法, 转而考虑学生的道德需要、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 便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但从道德层次的视角, 也可较为清晰地辨别出其在规范内容的层次设置上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 层次呈现重原则轻规则的比例失调。不论是第一、二板块总体铺垫性内容的导入, 还是在第三、四板块的内容设计上, 更多的内容设置都是基于一种行为倡议, 注重于在道德原则层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上“能做什么”以及“应该做什么”的倡议式指导, 而相对欠缺对学生在道德规则层面的以“不准式”或“必须式”所进行的指令式指导。

第二, 规则呈现布局欠妥且形式单一。该文仅在第三板块主体部分以图片对比和非主体部分的资料拓展中设计了规则的呈现, 且形式单一。可以根据原有的图片对比的内容在文本的主体部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设计, 如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场所中残疾人便利设施的问题, 告诫学生不破坏这些公共设施;也可编排相关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话故事, 强化学生形成不歧视、不伤害残疾人的行为意识, 并最终落实到基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养成具有一定道德判断力的“不做什么”、“务必要做什么”的行为习惯。

第三, 缺乏“遵循个体意愿”的前提性考虑。正如课文所指出的“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 不是施舍, 而是充满爱心的关心和帮助”。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意愿性的前提, 即如果在残疾人看来是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会将别人的帮助看作是对他的一种同情和施舍, 他也许不会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对于理性发展不足的小学生而言, 采取原则层次的道德倡议让学生思考当残疾人有困难的时候应该去做什么, 是有相当的难度的。反之也就意味着, 可以通过强调否定形式的行为禁令,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以更为有效实现小学阶段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

第四, 理想层次的缺失。规则性要求虽然比理想性、原则性要求更加明确, 更加具体, 更具可操作性, 但由于特定的道德规则限于调节特定类型的学生行为, 一套道德规范中的规则无论多么细致入微, 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学生行为。在道德规则未加调控的学生行为领域, 仍然需要诉诸于道德理想和道德原则加以处置。[2]因此, “尊重”这一主题的道德理想层次即“人是目的”, 由于本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可以在原则倡议的基础上采用格言、名人名言等方式简单加以呈现。

鉴于对上述问题的剖析,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注重以禁令式的规则守住学生的行为底线,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理解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和理想, 启发学生去思考“能做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倡议, 并最终促使学生形成在具体道德情境中敏锐的道德判断力。

三、体现道德层次的德育课程开发

以上对课文内容的道德层次的分析, 不仅对我们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与此同时, 对于德育课程的具体设置, 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将从道德层次的逻辑性和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一) 道德层次的逻辑性

从道德层次的逻辑性来说, 规则、原则、理想为道德层次的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规范层次整体性的统合。这种整体性可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考察, 而得到清晰的呈现。道德规则是对学生行为的具体要求, 道德原则是各种规则的一般概括, 而道德理想又是对各项原则的高度概括。道德理想通过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得以体现, 道德原则通过各种道德规则得以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 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 教师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 解决或消除矛盾;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道德规则发生冲突时, 教师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才能解决冲突。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 则体现为同一规范在三个层次都应有所呈现。这也与我国教育部制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规则层次, 在能力上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精神主旨相契合。

(二) 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

既然三个层次是规范内容整体性的统合, 那么理想、原则、规则是否在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设置上具有同等的地位呢?从学生道德认知的心理特性上来看, 在小学阶段, 德育课程的设置在内容上应突显道德规则层次。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 作为理性发展不足的个体, 道德要求应直接针对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在规则的恪守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 美国道德哲学家科尔伯格也认为在道德发展过程中, 儿童对规则的养成具有一个恒定的发展阶段, 他们是在被强制服从规则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规则的正义性, 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公平观念, 进而达到自律。[3]随着小学生心智的发展, 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阶段, 德育重心则可逐渐移向道德原则教育,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道德规则背后的道德原则;到了高中阶段乃至大学, 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讨各种普遍的道德原则所包含的人类道德理想。具体体现在德育课程中, 则表现为在小学低年级, 以行为禁令守住行为底线, 以行为指令指导学生的行为, 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不准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当学生在遵守起码规则的前提下, 也就享有充分自由, 既可以选择做道德高尚的人, 也可以选择做道德平庸的人。同时, 在以规则为主体的前提下, 随着年龄段的逐渐上升, 有意识地增加原则和理想层次的规范内容。在强调规则的同时, 开始诉诸更高层次的原则和理想来倡导学生的良好行为。一方面, 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 道德规则间的冲突, 需要诉诸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的化解;道德原则间的矛盾, 需要更高层次的道德理想的调节。另一方面, 伴随着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 强制性的规则要求将会引起学生反感, 而应该在“晓之以理”的倡议中让学生形成自发的良好行为品质。另外, 在规范的表现形式上, 尽可能采用生动形象和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表达规则层次的内容, 如使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寓言故事等, 赋予规则以形象的内容。以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在知识上了解社会规则, 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的课程目标。在原则和理想的呈现方式上, 则可设计开放式讨论或者两难故事的方式, 引导学生去理解体会规范内容的深层内涵, 让学生逐渐学习在道德问题前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由此, 否定式的行为禁令———肯定式的行为指令———行为倡议, 道德规则———道德原则———道德理想, 充分显示了符合小学阶段德育重心特性的道德教育的统合性。道德行为是德育过程的最后环节, 也是德育的最终目的。道德行为习惯不仅需要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 更需要训练和引导。[4]这也要求教师, 在德育课程设置上通过道德教育的层次区分, 注重实效, 从基础道德教育做起, 加强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中道德规则层次的训练和引导, 确保学生在理解并践行为人的起码规则的基础上, 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理想。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的层次与重心[J].思想理论教育, 2008, (8) .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02.

[3][英]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 (邬冬星译)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89.

浅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习作意识;生活化;体察思考;大胆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9-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是“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植物研究”、“话题讨论”、“一次体验活动”。从习作训练的内容来看,所要写的以“感受”为主。要让学生写出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需要做足课前准备的。没有感受有什么好写的,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无感受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得学生对生活的体察能力、思考能力不够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习作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引导学生体察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能真切地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当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在有了体察力、思考力后才能写出有感受的文字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就要利用好习作内容的训练点来让学生体察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发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内容在安排上欠妥当,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这两个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一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着春游和争章的经历。“一次体验活动”显然也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尝试中获得思考与感悟。只要教师把体验任务布置下去,孩子认真地去尝试体验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了。所以“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安排在前期进行教学。最难的要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了,如果没有长期的对生活的关注度,敏感度是不会对生活中的事有所想法的,故可以把这两内容安排在后期进行教学。至于“生活中的新发现”、“植物研究”难度上要弱于“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但要有“新发现”和“研究”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察和思考的。可将这两内容放在中期来进行教学。从上述难易描述中,笔者感受到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内容是对教师习作教学的一次真正的考量。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根植于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体察和思考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展开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明确习作生活化的意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总会关注的是写作的大主题、大方向是什么?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等来着手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而忽略了人、事、物等和作者的联系,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就是太程式化了,要么是假话连篇,要么是干瘪苍白毫无感情的。学生对于所书写的文字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是无知和被动的。可以说习作中就是缺了那么点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需要对习作内容进行重组,要依据学生的生活感来指导,故一开始我就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的内容罗列出来并组织学生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本学期的习作训练是贴近自己的生活,是需要通过亲身尝试和体验的,只有经过切身的体察才能在体察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受,才会有话想说。在交流探讨中我先让学生选择想写的习作内容,班中38位学生三分之二的选择是写“春游的建议”,问起原因大伙都说我们就爱玩,对于春游想要说的话太多了。看来“爱玩”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爱玩”的意识十分强烈,自然就愿意去把自己在玩乐中的那份感受写出来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有选择“一次体验活动”、“植物研究”、“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问其选择的原因,有的说我做过体验活动,有的说我有过对植物的观察,还有的说雏鹰争章我们就在争。显然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上。至于为何没有人选择要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关注过生活中的事,可能平时也知道些生活中的事,如最近的重大新闻什么的,但我们的学生不会进一步地去了解相关的事件,也不会想去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有关注周围事件的敏感度、观察力、思考力的。对于我们的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既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中需要写这一内容,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对周围事件敏感度、体察力、思考力的生活化意识。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班队的时间组织并探讨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有关注周围事件的生活化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察思考,丰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有时学生往往有感受却不会表达,表达能力弱,表达能力弱了也就缺乏语言的创造能力了。从中年级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体察力、思考力是有的,可体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牵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1.大视角体察思考

我们都知道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带来思考。但视角的狭隘会阻碍体察和思考。为了有效地教学好“生活中的新发现”和“植物研究”两堂习作课,我故意以自己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上课前我把一个红笔套夹在了头发上就这么走进了教室,当然好多学生都发现了,但能质疑我为什么要夹“红笔套”在头发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他们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以此为例我告诉学生有了发现还要思考,要从大视角体察思考才能有所新发现。我先让学生去研究植物,因为从大视角来说,“植物研究”的体察和思考更有针对性,而“生活中的新发现”范围太广了。但哪怕有针对性的植物研究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如从植物本身的形、色、味等去体察思考;从植物生长的时间节气上去体察思考;从植物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上去体察思考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我除了提前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充分观察和发现的时间外,还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来体察思考。我们都知道有时新发现是直接性的,直接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会主动地留心观察。但大多数的新发现都存在着间接性是偶然的,正如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那样,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新发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时,就鼓励学生可以学学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可以写真的事物被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写,还可以写写事物中有着科学的道理被你发现了,也可以写写透过发生的事件被你发现的道理等等,只要是你的发现,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透过我这么一讲,学生体察的视角、思考的方向就开阔了。学生在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就会显得没那么难了。当然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2.规律性体察思考

规律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学生规律性体察思考呢?其实在引导学生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在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中,班中大部分人都想谈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也必定有它的规律存在,因此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热播的原因,告诉学生带着规律性体察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热播的原因。基于学生已经有从大视角体察思考的意识方法后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咨询等途径去展开研究和探寻。经过学生自己的体察和思考,他们找到了热播的许多原因。如:人气明星参与效应、节目拍摄场地的生活化、游戏节目的悬念和刺激性、笑料多解压了观赏者的生活压力等。看来这些热播的规律性原因被学生体察和思考出来了,那么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有底了。另外在引导写“话题讨论”之关于“打不打野猪?武松是不是英雄?”中让学生体察思考出“话题讨论”要么发表赞同的看法,要么发表反对的看法。这也是规律。在从这一“规律”中去找出其他的连带关系,发现其他的规律。这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体察思考的更深入,深入的体察思考才会发现规律,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简单,不够具体了。

三、大胆表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记得2012年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的日本小学生作文在微博上被累计转发了3万余次,连姚晨、任志强等都忍不住转发挥泪推荐。那是因为日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了无数人。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爱幻想,有时想法往往会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学生愿把这些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并批评指责他们的作文。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能展现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爱。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要点 篇4

1、第一自然段芦花村景物的描写的作用是(点明芦花村独特的环境,为后门欲来的脱险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2、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段是(前后照应)的关系。

3、本文的6个小标题是(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智勇斗敌人)、(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4、第32段中敌人凶残的动作词语有(弓)、(伸)、(扭)、(拉)、(抽)、(打)、(揪)、(拧)等。

5、“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出现(3)次,(第一、二次是雨来在夜校读书,老师教他们念。第三次是雨来被敌人毒打,鲜血滴在翻开的课本这几行字上细节描写上。)文中3次强调(表现雨来平时受到爱国的教育,才会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这样写的好处是(当时的场景与雨来的爱国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给人无穷的回味。)

二多音字:

弹dàn (子弹) 看kān (看守) 还huán(还乡)

tán (弹琴) kàn(看见) hái (还有)

强 qiáng (强壮)

qiǎng (勉强)

jiàng (倔强)

三反义词:

密—疏 停止—继续 满不在乎---郑重其事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玩气球教案 篇5

教学时,我以“同学们,爱玩吗?”“玩过气球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玩的?”开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直接点出课题。学生通过讨论

知道:吹出的气体,出自于口中,来自于空气;学生通过活动,用塑料袋可以“逮住”空气,又通过观察水中的砖块会冒气泡,知道:空气就在我们身边;学生通过感官感知:空气没有具体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之后,学生通过三次分组实验,知道:空气无处不在;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 期间,学生经历了猜测2次;学生活动2次;学生讨论7次;学生实验3次;学生汇报10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篇6

答:这些物体发声时,它们都在振动。共同点是:物体发声的同时物体都在振动。

1、怎样让发声的物体立即停止发声音?

答:用手按住发声的物体,不让它振动,发声物体立即停止发声。

2、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19课、声音的旅行

1、推测: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什么传播的?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研究的?

答:歌声、乐器声可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将一个能连续发声的电铃放入玻璃钟罩内。当它发声时,能听到铃声;再用两用气筒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出,听到的铃声就小了,最后没有铃声。实验证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声音还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为什么?

答:声音还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 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地挠桌腿,能听到声音,实验验证: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5、制作“土电话”需要哪些材料?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篇7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能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

4.学习精彩场面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学习精彩场面的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介绍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首都公园的露天剧场为群众演出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以及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面。

【知识链接】

学生们对京剧、梅兰芳都不熟悉,了解。对此,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或影视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

【自主学习】

1、我会读:蜃楼、奸谗、忠心耿耿、铿锵、鸦雀无声、充沛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忠心耿耿(ABC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 )的步法 ( )的丝绣 ( )的彩霞 ( )的精神

( )的打算 ( )的热情 ( )的步子 ( )的掌声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欢-- 忠诚-- 决心--

大公-- 辽远-- 柔和--

5、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课文是按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来描写梅兰芳的精彩表演和观众的反映,用双竖线在文中标示,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合作探究】

1、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消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作者把女主角比作什么?“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观众为什么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观众”的精彩片断写下来并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描写“观众反响”的片断写下来并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练测测】

1、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

2、辨字组词。

奸( ) 谗( ) 职( ) 控( )

歼( ) 搀( ) 取( ) 腔(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选两个写句子。

轻盈、矫健、圆润、颤动、柔和、铿锵、优雅、婀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看戏》教学反思

By wangqinxue 发表于 -9-30 3:05:00

《看戏》三步教学法

迁移法,也叫延伸法,是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方法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旁逸斜出,是联系课文知识点精心设计的有关语文活动。目的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新鲜活水,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新能力。

我在和学生共同品味《看戏》一文第四段文字时,就对课文有关内容进行了延伸,学生反映不错。具体步骤简述如下。

第一步:语言的品读。

语文学习,目的之一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品味赏析,获得美的享受,并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据此,教学这一段,我这样引导学生: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形兼备,让你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竟至于如痴如醉。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活?

使学生在品析前获得初步感受,而不至于“无动于衷”,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个梅兰芳古装表演京剧唱段的画面(采用多媒体课件)。然后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活动起来,通过读、说、析、品、诵体会文章语言的形象美和意蕴美,并理解这样写的妙处。

讨论总结:

比喻 有形状:珠子

歌声:无形 --- 有形 有神态:一笑一颦 优雅婀娜

有动感:滚、滴、溅、落

(吐字圆润,声音透亮,清脆美妙)

第二步:知识的延伸。

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活动:本文善于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无独有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有一篇《明湖居听书》,也有一段描写演员唱腔的精美文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学生兴味盎然)

显示:“……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至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逾翻逾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文字,听一段与短文情景配套的评弹唱段。然后联系课文第四段在写法上的特点,请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段文字哪些语句写得特别好,为什么?

学生的讨论,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体现出他们已经有所感悟,且有些确有独到的见解,颇让老师感到幸福。如:

“‘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写出了声音的又高又细,有力强劲。”

如:“把声音的逐步提高比作‘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写出了声音的‘高’和‘险’,让听众揪心。”

又如:“‘像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运用比喻,写出了声音的轻快、曲折、婉转。”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

无形的声音 比喻 有形的事物

( 听觉形象 ) ( 视觉形象)

第三步:应用创新。

语言的理解感悟是吸收的过程,而语言的运用创造是输出的过程,而两者同样重要。故第三步重在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创造的快乐。

引导:这种描写实在奇绝,它通过比喻手法的应用,把“无形的声音”用“有形的事物”来写,把听觉形象转换成视觉形象,叫人美不胜收。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觉到祖国语言的精美。我们也要自觉仿写和创写类似的句子,用最新最美的话语赞美壮丽人生,描绘美好生活。

1、练习: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你最熟悉的歌星(歌唱家)的演唱。

以上三个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品析吸收,再拓宽延伸,最后运用创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尤其在让学生体味将听觉形象转为视觉形象的精妙时,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学生肯定会获益匪浅。

2、《看戏》中的名段:“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仿写。

四年级下册反思鄂教版 篇8

不同衣料做成的衣服,穿在身上,有的凉爽,有的暖和。

地球也有各式各样的衣服,五颜六色,绚丽多彩,而且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变化。

蓝色的衣服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能吸收的热量特别多。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会降得太低。

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覆盖着蓝色的衣服,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20%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服,这就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大片的沙漠合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起着与海洋完全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度。

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一件外衣,它阻拦着太阳照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拦地面的热向宇宙散失。如果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了,而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又太冷了。

空气中含的水蒸气越多,吸收热的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收热量,调节温度。

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少,热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那里一年四季常常被冰雪所覆盖,穿起了白色的衣服。

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的衣服的地区。那里因为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时间长,一路上被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气温很低。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服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地球上约有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服。到了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白衣服的地区就更多了。

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服。植物掩盖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的衣服和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我们要让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现在也正在做。植树造林,就是在制作绿色的衣服;修水库,扩大水田,就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服;这些工作的结果又都使黄色的衣服逐渐减少。在宇宙飞船上天以后,我们对那看不见的最重要的地球外衣——大气,也将了解得更清楚,将来也有可能控制它,改造它。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变幻多彩的地球》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以朴素自然,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的颜色来源及其作用,让我们感受到地球的神奇、美丽和可爱。文章内容新颖、别致;全文笔调流畅,通俗易懂,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人读后深受启发。

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并列式的结构,运用“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形成原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8个生字,会认3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颜色的来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探索地球不同颜色的衣服对气候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明确不同色彩的变化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四、设计理念:

结合课文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及简洁明了的语言特点,依据课标“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言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的精神,采用“读——思——悟——议——说——写”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理解语言;在自读自悟中学习语言,做到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小组交流学习等学习实践中积累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我们居住在神奇美丽的地球上,每天看到日出东升,夕阳西沉,春之绿草,夏之红荷,秋之黄穗,冬之白梅。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一看人类居住的这个美丽的地球吧。

2、出示相关图片资料或播放相关地球的风光课件,指导学生观赏后思考: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感受?

3、老师激情过渡导入:多么神奇壮观的地球呀,她还特别爱打扮自己呢。大家想知道,她都喜欢穿哪些颜色的衣服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吧。

二、板书读题。

三、依题读文,鼓励学生质疑: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几个问题来吗?

四、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读后提出相关问题。

五、师生交流互动,整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自学课文生字词。

yán mò zào tiáo xī zhí shàn kuò

颜 漠 燥 调 稀 植 善 扩

五颜六色 绚丽多彩 覆盖 阻挡 调节 干燥 改善 控制

3、边读边思考问题:课文写了地球哪几种颜色的衣服?这些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对气候和人类都有些什么影响及作用?(要求在书上批划圈点,找出相关重点词句)。

七、多向互动,师生交流: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通过初读自己明白了那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确的地方?

4、师生共同小结。

八,指导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学生自主学习第1——2自然段,找出课文的总起句,中心词:“五颜六色,绚丽多彩。”

2、探究句子的表达特点: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地球与人穿衣作比较,准确贴切,生动逼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3、细读第三自然段,抓住关键词语填空: 地球的衣服指的是什么对气候的影响与人类的关系

蓝色的衣服海洋、湖泊调节温度冬暖夏凉

4、学生独立填表,老师作巡视指导。

5、师生交流,共同梳理课文内容,订正填表情况。

九、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神奇美丽的外表,她把自己打扮得多么漂亮呀。还记得她有哪几种颜色的衣服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探讨,去了解地球其他颜色的衣服指的是什么,对气候和人类又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二、学法迁移,指导学生自学课文4——10自然段:

1、回顾学习第三自然段的过程,迁移学习方法。

2、运用第三自然段的方法独立做填表练习,表格见第一课时。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成四个自学小组,互相交流,研讨,分享自学成果。

三、读议课文重点,师生、生生互动,评议自学效果: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评议:这一段介绍了地球的什么衣服?这些黄色的衣服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学生齐读这一句,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有这种类似的气候?这种气候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2、指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5、6自然段,读后评议:为什么说大气是地球最重要的外衣?这件外衣起了什么作用?(阻挡、吸收、调节)。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没有大气,地球上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学生评议后老师小结,并且齐读第5自然段。

3、学生自由读7——9自然段,读后由学生自己评一评,议一议:这几个自然段介绍了地球什么颜色的衣服?(白色)这种颜色是怎样形成的?对地球的气候及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冰雪覆盖 降低温度)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你喜欢白茫茫的大雪吗,为什么?学生答后梳理、小结。

4、学生齐读课文第10自然段。读后讨论:这一段写了地球什么颜色的衣服?它对地球和人类有什么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展开思路,畅所欲言,把绿色的作用谈深谈透)。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品读领悟,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2、激情导思,组织学生讨论:地球是万物生灵的母亲,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了使她更加美丽,适合于人类居住,人们正在开展哪些工作?我们应该怎样做?

3、启发鼓励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分析,以表达自己对地球,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4、师生互动,总结归纳: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环境,让人与自然永远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练习深化:

1、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谈谈自己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体会.。

2、拓展练习:为了让地球的气候变得更好,更适合人类居住,你还有那些好的方法和建议?(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发言,师生评议。

六、课外延伸:搜集有关资料或上网查阅,了解有关地球质量、环境变坏的情况,写一篇环保日记。

《变幻多彩的地球》教学反思:

《变幻多彩的地球》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内容新颖、别致;全文笔调流畅,通俗易懂,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后使人深受启迪。

课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并列式的结构,介绍了地球五颜六色,绚丽多彩的`衣服,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地球外表不同颜色的形成原因,对气候的影响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在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予适当的点拨与指导。我指导学生围绕课题“变幻多彩”深入研读课文第二部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了解课文写了地球哪些颜色的衣服,这些衣服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颜色的不同与气候有什么关系等等。我与学生共同学习“蓝色的衣服”这一部分,然后迁移学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学后面的内容。

上一篇:如何搞好后勤服务工作下一篇:新人结婚祝福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