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者为什么容易受骗?
对照当今社会上的诈骗案件,特别是手机短信诱之以利的手法(例如:抽中大奖,但须先付税金),有很大的比例都以高龄者为目标。准此而言,论语中的智慧似乎得到某种程度的印证。然而,高龄者很容易成为诈骗受害者,究竟是单纯的贪念作祟?还是因为他们更倾向相信他人?
高龄者为什么容易受骗?
对于上述问题,Li & Fung 的研究发现或许可以提供若干线索。分析来自World Value Survey 横跨38个国家的资料,他们发现在控制基本人口变项之后,年龄与信任感仍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具体而言,年纪愈大,“一般信任感”(针对不特定的他人)与“特定信任感”(针对四种特定对象,包括:家人、朋友、邻居,以及陌生人)皆显著愈高。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较亲近的对象(如家人、朋友)之信任感,年龄差异并不算大(可能因为在年轻时对家人和朋友的信任度本来就颇高,所以在老年时期的增加自然有限);对于较疏远的对象(如邻居、陌生人)之信任感,其跟随年龄增长而有所提升的程度则更显而易见。
另外,运用多层次模型进行分析,他们也发现,在个人主义倾向愈高的国家(例如美国),对于朋友和陌生人的信任与年龄的正向关系愈强;在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年龄与对于邻居的信任也有更强烈的正向相关;最后,在所得愈不平等的国家,对于陌生人的信任之年龄差异也愈大。
一份稍早的研究针对信任感的年龄差异提供了神经科学上的佐证,也就是说,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老化现象的确脱不了干系。如此看来,年纪愈大,愈容易相信他人(不论特定或不特定)的现象似乎放诸四海皆准,虽然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可能随着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与政经水准而有所波动。
信任他人是老人调适晚年生活的应对策略
在去年发表的这份报告中,研究者进行两项主要实验,
第一项实验要求受试者将照片中的人区分为三类:可信赖、中性、不可信赖。研究者发现老年人与年轻人都可以成功地指认出可信赖与中性的人,但对于那些看来不可信赖的人(照片中的人出现奸笑的表情、游移的目光,或后倾的身体等),老年人对于种种可疑的线索却显得较不敏感,也更容易将其视为可信任与可亲近的。第二项实验则进一步要求受试者评估照片中人的可信度,并同时接受脑部的扫描。当年轻人看到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时,其前脑岛区域出现明显的活动迹象,而脑中的这个部分一般据信就是所谓“直觉”的来源,其可协助我们诠释他人的可信程度与评估社会情境中的潜在风险或利益。有趣的是,当某张不可信赖的照片呈现在眼前,相同的脑部区域在老年人身上却未见任何反应。
因此,老年人似乎倾向忽略负面线索,而多以正向(但可能不尽正确)的角度去体验周遭的人事物,史丹佛大学心理学家Laura Carstensen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正向偏误。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主张,人到晚年会将和他人建立紧密的情绪性连结视为有生之日的首要目标,而信任他人无疑是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前提;同时,对他人采取正面的重新评价也让老年人更容易信任他人,并更愿意向他人请求协助,以化解生活上因机能衰退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如此一来,信任他人也算是一种促进老年人调适晚年生活的应对策略。就像一把双面刃,不幸的是,正向偏误当然也会带来不利的后果,其中之一就是让老年人更容易被诈骗集团锁定。不但陌生人不可尽信,美国的相关统计显示,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财务诈骗事件,有近半数的加害人就是老年人的照顾者或让老年人视之为朋友的人。
所以,重点呢?切莫一味责怪受害者。当身边的长者遭受骗局的荼毒时,千万不要暴怒并骤下结论:“老人家就爱贪小便宜!”事情远比你想的还复杂得多。
想起多年前,知名作家刘墉曾以父亲的立场写了一本畅销书:“我不是教你诈”,提醒晚辈防人之心不可无。随着社会的高龄化趋势日益加剧,推动长辈专用的“我不是教你诈”方案,实在有其必要,也期待有心人能尽早投入设计相关的手册、网站或介入活动,协助老年人能够更容易地侦测出可疑的线索,以便判断何时必须提高戒心。(资料来源:银发心理科普知识推广空间)
中国梦·梦·我的梦
在爱里,如何培养信任感?
王臣专访: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
近年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种种怪现象,情节甚至比讽刺小说更夸张。例如,一名年仅24岁的国内师范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生,虽然成绩平平且从未出过国门,却自称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与剑桥大学霍金教授合作研究”,竟被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牌大学请去作宇宙学的学术报告,甚至在浙大当了近一个月的访问学者,如果不是网上有人怀疑他的身份,估计骗局还能继续下去。更妙的是,骗局被拆穿后,受骗机构还有人出来为其辩护,说他骗人固然不应该,但的确是有学问的,只是少了个教授头衔云云。
不可思议的是,此人的学术报告和提交的论文是从网上一篇中文科普文章抄来的。宇宙学虽然号称高深,但邀请他的名牌大学就有该领域的专家,甚至要和他合作发表论文。这些专家的专业水平难道如此低下,竟然会把剽窃来的科普文章当成独创的学术见解?此人出示的“哈佛大学著名教授的評语”一见而知是一位英语水平很差的人写的“洋泾浜”,每一句都有低级语法错误,这些专家怎会信以为真?
即使专业和英语能力不强,但只要不被“哈佛大学教授”的招牌吓倒,有起码的常识和负责的态度,做一点基本的核实工作,甚至只需像最初的怀疑者那样花几分钟在网上搜索一下,这个简单的骗局就可轻易揭穿。然而没有哪一个邀请方有这样的责任心,即使丑闻被挖出后,也没有人为此承担责任。个人的钱包毫发无损,但国家的科研经费就这样被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