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设计案例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设计案例(精选8篇)

语文教案设计案例 篇1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

需要探究的问题是:金属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参考答案】

1、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铜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但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那么金属铜与浓、稀硝酸是不是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呢?

2、猜想假设: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最后全班同学形成了两种分歧:能与不能。

【师】现在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存在两种推测,认为铜与硝酸溶液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同学,反应物是什么呢?如果认为不能,请说明理由,并亲自实验检验你们各自的假设是否合理、科学、准确,以为只有化学实验才是最客观、公正的裁判。

3、实验事实(或收集资料):分别演示铜与稀硝酸,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1)与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且气体在试管口由无色变红棕色,反应后生成物溶液显蓝色(2)与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反应后生成物溶液显蓝色,反应比稀硝酸与铜反应更剧烈

4、验证假设: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抽象:(1)依据参与反应的反应物,可知在试管口变红棕色的无色气体是NO,无色的NO在试管口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被氧化为NO2,NO2为红棕色气体,溶液显蓝色说明溶液中有Cu2+

5、结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语文教案设计案例 篇2

语文教材的设置是以主题单元为基本单位,围绕某一主题选择各种文体的文章或一类文体的不同文章让学生阅读与赏析。在设计作业之前,教师必须对整个单元有清醒的认识。我希望通过对主题单元作业的设计,实现作业布置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案例描述]

一、认识单元整体性

以高二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为例,该单元为现代文单元“散文及其赏析”,所选散文依次是写景状物、写人叙事、托物言志类散文。在设计单元作业前,我先要对整个单元进行教材构成、单元阅读目标的解读。

1.篇目构成

将本单元课文分为基本篇目、略读篇目和衔接篇目,在此基础上提供拓展篇目。

2.主要篇目文体

抒情类散文:《想北平》。写人叙事类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回忆鲁迅先生》《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托物言志类散文:《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草莓》。议论性散文:《漫谈散文》。

3.单元阅读目标

(1)通过本单元教学,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以及散文写作和赏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散文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散文写作能力。(2)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段落,感受作者蕴涵在语言中的丰富情感,懂得情感对于散文写作的重要性。(3)学习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主观感受和情感,以及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散文写作能力。

二、作业设计体现整体性

我将作业分为预习作业、书面作业、拓展作业三部分。下面以《想北平》一文为例。

1.预习作业

(1)印发老舍及课文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老舍及老舍对北平的感情。

(2)本文的写作对象是______。

(3)老舍笔下的北平有哪些特点?

(4)写出你所积累的“思乡”的名句。

2.书面作业

(1)“让我单摆浮搁地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这一句中“单摆浮搁”是什么意思?

(2)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更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A.转折B.插说

C.递进D.语言的中断、延长

(3)仔细研读课文,老舍笔下的北平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每处不超过十个字)

(4)作者热爱北平,但却说“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并在文中四次出现“说不出”三个字,这是为什么?

(5)“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6)鉴赏结尾“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在文中的作用。

3.拓展作业

(1)比较本文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情感与写法上的异同。

(2)拓展阅读汪曾祺《故乡的食物》、舒乙《父子情》、季羡林《月是故乡明》、柯灵《乡土情结》,理解文人的“乡土情结”,并写一篇八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案例反思]

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科知识能力等级的情况,不能重复设计同等能力要求的作业,应该兼顾各种知识能力的检测,全面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拟答案时,教师要注明题型、能力等级与答题思路指导等。有效作业的设计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想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让自己有智慧的头脑,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有潜心思考的心态,帮助自己更好地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教案设计案例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衍生式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117

衍生式教学就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背景来对教学进行灵活的调整,从而达到共建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综合素养的目的。但是前提是要有弹性预设。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着重把握“衍生”的理念,根据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反映情况灵活的调整教学进程。同时在预设的时候,应该突出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在课上,要预设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还可加强学生间的学习交流。

一、开拓教学空间,把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语文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归于生活。生活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空间只局限在课堂上,会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一知半解,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因此,除了在课上传授课本知识还要开发利用社会上的资源,将课堂延伸到学校外,让学生去了解社会生活,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1. 具有选择地运用课本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具有选择性的使用课本,没有必要将整本教材都讲解,比如说书上的自读课文,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画出学生自己疑惑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讲解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其次,老师也可以选一些具有时代性并且符合学生水平的读物,让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教材更加充实。

例如:鲁迅的《风筝》就可以以开发课外教学资源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延伸,因此选择清代诗人高鼎的《风筝》一诗导入。

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旱,忙趁东风放纸鸢。”同学们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情景?

生:主要写了儿童在誊天放风筝的情景

师:好多同学都有过放风筝的体验,能说一下你们放风筝的感受吗?

生纷纷回答(学生结合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有话可说)

师:如果你想放风筝却被粗暴的阻止时,内心的感受会如何?(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自然的引入了本文的难点:在误解和冲突中表现亲情。)

在课后的结尾处,可以选择课外短文《风筝》与课文比较阅读,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和多角度阅读训练,这样教学延伸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加深了学生对丈本《风筝》的领悟,把全文的难点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延伸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将课堂内外联系起来

在衍生式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可以在第一课堂的基础上来开设第二课堂,把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拓展了教学空间,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开拓。

3. 重视学生的思维与体验

这主要是重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以及学生自己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它的前提是尊重文学作品。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阅读体验的感悟,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化以及独特性,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够与作者相匹配,产生共鸣。

二、延伸教学内容

教师在可以整体把握课本的情况下,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紧扣教材来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在延伸学习内容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紧扣教学目标

我们应该知道,延伸的教学内容是属于课本范围之外的,所以它必须服务于教学的目标。在对知识进行拓展的时候,要进口教学目标,不可搞形式主义。

2. 延伸适度

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拓展栝伸,并且不随意延伸,尽量把握延伸知识的度。

3. 注重创新

在初中的語文教学中,延伸的形式需要多样化,具有新颖性。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本文与朱自清的《春》来进行比较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选用延伸的形式,从而创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整合学习方式

在国内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另外一种则是学生主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前者主要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依赖性还有受动性的基础上,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还有合作性,总而言之,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封闭式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后者则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和合作性,主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真生的学习的主人,换言之,这就是一种合作的、发现的学习方式。其实这两种学习方式都各有各自的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关键的是我们应该以哪种学习方式为主,哪种学习方式为辅。

在新课改中,改革重点便放在了学习方式上,并且学习方式还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步骤。它不仅有助于学生从片面失调调节为整体和谐,还可以使学生彰显自己的个性。比如说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会自我调控;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既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可以使学生领会到合作的真谛。然而,这也仅仅是这几种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在,并不代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就是学习语文的全部。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许会更适合。因此,在衍生式教学中,应该让教师学会把多种的学习方式整合起来,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借助一些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受到启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来形成比较健康还有健全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在创新的初中语文教育中,衍生教学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所在。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教师自己的预设同时又加入了适当的衍生;既有静,又有动;从课前的学习方式预设到在课堂过程中的不断随时调整,因此教学目标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中,直至再衍生出新的教学目标,这样就必然可以带来教师对目标的重新认识及定位,其中不乏包括有关教学目标的调整、过程的重建和课后的反思等。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将衍生教学模式渐渐地引入到教学中来。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篇4

上传: 王东明 更新时间:2013-12-19 13:33:06

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适当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作业是必要的。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案例一: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分量好承担

在教完古诗后,我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师:学习完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这两首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

生2:我打算把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说一说,并把其中蕴含的道理写下来。生3:我想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画一画。生4:我想收集这两位诗人其他的诗来吟诵。生5:我想收集整理其他说明一定道理的古诗。

生6:我想整理跟这两首古诗所说明的道理有关的例子。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分析和反思: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习,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学生设计作业的基本知识,对学生所设计的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要加以评析和表扬。这样的作业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面向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案例二:设计趣味性、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得培养、个性能张扬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训练组的单元主题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等课文,让学生领略了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一样的穿着,不一样的食物,不一样的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学完这个单元,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一幅幅绚丽我多彩的传统文化中。这正是我布置作业的有效契机。

师:请同学们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要自己动手去寻找、去收集、去欣赏、去感悟。你打算如何办好这一份手抄报。

生1:为了办好手抄报,我要阅读有关的书刊、杂志或访问家长,收集有关的资料,一定要办得内容丰富。

生2:我打算利用我的美术、书法的技能,将刊头设计、排版插图跟内容融合一体。生3:我要出的小报主题是“正月十五闹元宵”。小报中要有元宵节的由来、元宵节的习俗以及灯笼的文化等民俗小知识。生4:我要出的手抄报的主题是传统节日习俗,像重阳节、七夕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内容可以是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等精彩之处。生5:我打算出以“有特色民居”为主题的手抄报,收集民居中的图片、各种民居的特点介绍,力求图文并茂,夺人眼球。师:好。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计出一份最精彩的手抄报。

分析和反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能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并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想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篇5

讲座文本: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结构,每个结构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案例具体说明教学设计内容的合理性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将通过两讲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从教学设计的依据入手,到例举不同文本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解决教学设计需要和文本解读与研究学生密切相关;只有关注文本的自身特点和内容,研究学生学习特点,才能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教学内容。

第一讲: 教学设计的依据有

教学内容的分析 包括:

第一.语文教材体系的分析;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教材体系的构成;对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单元结构分析,把握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逻辑层次。

第二,小语单元教学的设计

第三小语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情学段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分析 包括:

第一,学生学习基础与认知规律的分析;

第二,学生需求与学习动机的分析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包括: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的确定;

第二,三维目标的统一

4.教学过程的 设计

包括:

第一,教学环节的设计; 第二,问题的设计;

第三,学生的设计;

第四,板书、课件的设计

如阅读教学过程中诸环节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导入、整体感知、问题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背景知识的运用、板书与课件设计、拓展迁移练习的设计等等。

5.教学评价的设计

包括:

第一,针对单元或课文教学目标的评价设计;

第二,试卷编制与分析;

第三,语文活动的评价量表设计;

第二讲:例举说明不同文本体式优秀教学设计

1.记叙文阅读教学设计——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阅读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专题中的第一篇课文,承担着引领单元主题,继续在阅读中学习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任务。

本文写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国人在外国租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中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等描写,细致地刻画了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 学生在二年级时学过《难忘的泼水节》一课,周总理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读周总理小时候的故事,会感到亲切。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了解了文章内容。通过对1—6自然段(第一件事)的学习,对 “中华不振”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了解,所以在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时会遇到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以文本为依托,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深入感悟,同时,还需要将课外资料引入到学习中,在课内外的结合中,在读与思的结合中,在读与写的结合中,增进理解,感受人物形象。

技术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词语。

2.学习第二、三件事,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流程示意

复习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4分钟)

课内外结合,理解“中华不振”(12分钟)

读写悟情,感受志向远大(18分钟)

总结拓展,升华情感(6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复习生字词。

租界 模范 中华不振 帝国主义

巡警 吵嚷 惩处 训斥 耀武扬威

铿锵有力 喝彩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回忆课文内容,思考:这三组词分别出现在本文的哪三件事中呢?

3.交流:少年恩来初到沈阳,听了伯父的话后,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常常想„„他都想到了什么?

二、课外内结合,理解“中华不振”

(一)品词析句,体会“中华不振”。

1.默读7、8自然段(第二件事),思考:少年恩来来到租界,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画出感受深的语句,把体会写在书上。

2.汇报交流:

预设1:学生能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行为、神态的词语,体会到妇女可怜,洋人可憎,巡警可耻可悲,围观群众无奈等。

预设2:学生对“中华不振”的体会还不够深入时,教师抓住妇女这一典型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采取的策略:

(1)对比读描写租界的语句和描写妇女的语句。

(2)引发思考:妇女“原指望”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3)进入情境:如果你在场,看到这幕情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讨论:围观的人们和我们一样愤怒,但他们却“只能劝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体会当时的情境,完整朗读这个典型事例。

(二)资料拓展,理解“中华不振”。

1.第一次交流资料(社会背景):从收集的资料中,筛选出反应帝国侵占我国领土,欺侮我们同胞的资料进行交流。(资料:略)

2.教师补充典型资料:(视频+介绍)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租界当局不允许中国人入内,中国人民愤怒了,他们联名向租界当局抗议,但外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3.联系上述资料,谈感受,理解“中华不振”。

(三)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

1.回读伯父说的话。

2.带着此时的感受读七、八自然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发生在租界地的典型事例,深入读书,点拨学生细细咀嚼语言文字,在读读、品品、议议中,一步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情感场。课内外结合,了解旧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为突破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三、读写悟情,感受志向远大

(一)读懂内容,理解“崛起”含义。

1.自由读9—17自然段(第三件事),思考: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是怎么说的?

2.运用换词语填空的方式,理解“崛起”的含义:

“为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3.继续运用补充句子的方式,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志向与同学们的不同。

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二)读中悟情,体会志向远大。

1.练习朗读少年恩来说的话:你想怎么读?为什么?(抓住“清晰”“坚定”“!”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依据学生体会的情况,相机引导,层层展开,深入体会。

(1)读议中深入体会什么是“清晰”的?

层一:周恩来说的话是清晰的。

层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清晰的。

(2)读议中深体什么是“坚定”的?

层一:周恩来说话的语气是坚定的。

层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是坚定的。

2.自由练读这句话: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读写结合,探究立志原因。

1.回顾全文,思考:少年恩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回答呢?从租界地回来后,他到底沉思了什么呢?把想到的写在书上。

2.生生交流。

预设: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受人欺辱?用什么方法让中国人不再受欺凌?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外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么蛮横无理?为什么我们的同胞受外国人的欺侮,却无处申冤、无法报仇?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国家的执法人员不但不为民做主,反而在同胞面前耀武扬威,助纣为虐?

学生会写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中华不振”啊,国家落后就被人欺负,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本领,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祖国不再受人欺侮,让同胞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胸膛„„

(四)反复诵读,激发敬佩之情。

1.引读:

是的,当周恩来看到洋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时,他想(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尽苦难时,他想(生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决不能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时,他决心(生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富强时,他决心(生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所以,当校长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说:(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感情地朗读9—17自然段。

设计意图

文章中的情感都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只有理解、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感知了人物的形象,对情感的体验才有了基础。在各种形式的读书中,逐步领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及其表达出的人物情感。抓住文中空白,联系全文深入思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与文中人物融为一体,层层深入地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恩来志向之远大,产生敬佩之情。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第二次交流资料(总理生平):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关总理生平的资料,生生交流。

预设1:周恩来青少年去国外求学的事。

(当学生交流这方面资料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后“资料袋”中的诗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2:周恩来在战争时代的事。

周恩来在建国后为国操劳的事。

„„

2.总结: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促进情感的升华。

设计意图:

这次资料的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周总理,小时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以后,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青少年时代,为了中华之崛起,他远渡重洋,刻苦求学!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建国以后,为了祖国的富强,他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这样的交流,让周总理光辉的形象树立在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子孙万代都记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

板书: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振兴中华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评价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评价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情况。

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了(),立志()。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我要为()而读书。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课内外信息相结合,突破学习难点,激发学生情感。本课教学中,两次引导学生筛选、提取、运用课前收集的信息帮助课内的学习。第一次交流关于文本社会背景的资料,促进学生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为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原因奠定基础。在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恩来博大胸怀,远大志向后,第二次交流周总理生平的资料,升华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更多地阅读伟人故事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筛选、提取、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说明文阅读教学设计——以《长城》为例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本课立足于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一唱三探”读《长城》,“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2、教学背景分析

《长城》一课作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开启了“我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本组课文将带领学生观赏我国的世界遗产。《长城》一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高大雄伟,还要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像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基本掌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学习方法。在教学前测中获知,73.8%的学生亲自攀登过长城,同时对长城相关知识有着强烈的学习渴求。但是,对于长城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一深刻内涵,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中,在学生充分读书的基础上,抓住“奇迹”这条主线,图文结合,一唱三“探”读《长城》。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长城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长城的建造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3.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层次地、有感情地读书,了解长城气势雄伟等特点,体会重点段落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长城的建造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4.教学流程示意

整读课文,复习巩固,引出“奇迹”(约5分钟)

精读课文,品读语句,探究“奇迹”(约30分钟)

回读课文,感悟写法,唱响“奇迹”(约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整读课文,复习巩固,引出“奇迹”

(一)复习字词

1.听写:高大坚固、蜿蜒盘旋、气魄雄伟、嘉峪关等词。

2.自由读课文,再检查字词是否正确。

3.结合以上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结合复习内容,理清主线

1.这些内容是围绕课文哪一句话展开描写的?(课件)学生根据提示找到本文核心语句(文中最后一段话)。

2.文章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针对上一课时所学,加强巩固,在巩固的同时,提炼主要信息,理出文章主线。

二、精读课文,品读语句,探究“奇迹”

(一)学生默读1——3自然段,边读边批注。

(二)小组交流。

(三)全班汇报。

预设从三部分内容探究“奇迹”

1.远看长城,探寻“奇迹”

图文结合体会气势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选择与文字相对应的插图。

(1)借助插图,使学生体会(出示: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话所呈现的气势。

(2)这段描写中哪些内容是插图展现不出来的?

学生会关注到13000多里的长度,教师相机结合中国版图中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具体路线,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长城的气势。

(3)这就是蜿蜒盘旋在中国大地的一条长龙,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感受到的气势。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使图片与文字相对应,把直观与抽象统一起来,促进学生对长城雄伟气势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初步把握“奇迹”。

2.近看长城,探讨“奇迹”

图文结合了解构造

教师引导学生近看长城,继续探讨“奇迹”所在。

先让学生默读勾画出介绍长城构造的相关语句,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尝试以导

游的身份对照插图介绍长城各部分的位置、样子及作用。

指名做导游,其他同学做游人,在导游的介绍和游人的提问中,感知长城设计的巧妙。预设学生会围绕以下几句话进行探讨:

(1)“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课件:用箭头指向图。)

这句话设计的巧妙在于——便于作战人员的通行。

(3)“两米多高的垛子”“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

设计的巧妙在于——既有利于保护自己,又有利于作战。

(4)“每隔三百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

这句话设计的巧妙在于——城台可以屯兵,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此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学生自然从长城设计的巧妙感受这是伟大的奇迹。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对长城结构认知的难点。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为进一步了解劳动人民的智慧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再次把握“奇迹”。

3.置身长城,探究“奇迹”

读文补图感受血汗与智慧

引导学生读文后结合文字想像画面,根据所想的画面,发现这段文字描写上的特点。

(1)想像人们艰辛劳作的画面

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

① 抓住“两三千斤重,无数”体会条石巨大沉重,数量众多,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② 抓住“一步一步”体会人们劳动时全力以赴,挥汗如雨,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③ 抓住关键词语“陡峭的山岭”体会劳作环境的恶劣与危险,想像到劳作的艰辛。

结合学生想像的画面,教师适时引读,学生接读

两三千斤重的条石呀,压在他们的肩上,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在炎炎酷日下,在呼呼寒风中,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身边是万丈的悬崖,脚下是崎岖的山路,他们将沉重的条石——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结合想像体会描写特点

引导学生再读本自然段内容,请学生边读边填写。

作者从(条石的沉重和众多)想到了()。

根据学生填写情况,教师小结,从眼前的事物想到当年人们艰辛劳作的场面,这就是作者的联想。

(3)展开联想,感悟劳动人民的智慧

借用文本的描写手法,请学生回读第二自然段,展开联想,继续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从(成排的垛子)想到了()。

从(瞭望口和射口)想到了()巧妙防御和有效进攻。

从(屯兵的堡垒)想到了()当年屯兵和屯积粮食的巨大作用。

从每一块方砖的摆放到每一个设施的安排,都可以使我们想到当年人们构思的精心,设计的周密。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4)整合理解,表达崇敬之情

老师相机出示资料。

一万三千多里的长城凝结着成千上万人的辛勤劳作,苦心设计。说长城是伟大的奇迹,这奇迹不仅是对这座宏伟建筑的赞颂,更是对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赞颂就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出示最后一句话)读出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和赞颂。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文字想像画面,旨在帮助学生解读重点段落的描写特点,并根据本自然段的内容及前一自然段的描写,为学生创设运用文本表达方法的途径,使表达与理解相结合,并通过此方式建立起段与段间的联系,深入理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内涵,从而深层感知“奇迹”。

三、回读课文,感悟写法,唱响“奇迹”

(一)回读全文之后,再次出示最后一句话,鼓励学生结合最后一句话谈出新感受。

“奇迹”来自于长城雄伟的气势,来自于巧妙的设计,来自于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所以说,学生接读最后一句话。

(二)借助板书,总结行文之序(出示板书)

板书设计:

远看 气魄雄伟

长城近观 设计巧妙 奇迹

置身其间 血汗智慧

从远看到近观到置身其间,作者就按照这样的写作顺序安排文章内容的。

设计意图:遵循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阅读规律,整合内容与写法。

5、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评价方式采用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具体的评价设计方案如下:

自我评价:

1.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A、长城的建筑特点 B、长城的作用C、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

晶 D、长城是奇迹)

2.我明白了文章的表达方法

(A、列数字 B、打比方 C、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 D、观察、想像与感受相结合)

3.在课上,我了解到了有关长城的()方面的知识;课外,我还想了解有关长城的()方面的知识。

同伴评价: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A、能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B、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C、能基本正确地读下来)

2.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是

3.教师根据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本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

1.图文结合,达到唤起学生直观形象与学生感悟抽象语言相统一。

2.把作者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想相结合,达到学生理解文本与向学生渗透写法相统一。

高中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篇6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信息化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视觉和信息接收量,有利于信息加工,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运用和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素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的活动,确立科学、全面、具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展示的集成性,超文本链接的选取性,大容量存储的丰富性,高速传输的便捷性,超时空交流的共享性等特点,让学生带着任务和目标进行资料查询、协作交流,模拟操作多媒体情景创设以及动态模拟展示等,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课堂汇报过程中,完成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多向交流,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反馈和指导,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其主要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继续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 篇二:苏幕遮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苏幕遮》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篇三:信息化教学方案设计《赤壁赋》

《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概述

《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

二、教学目标分析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5、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6、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中起点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春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我以《赤壁赋》为载体,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为品性之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多记,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梳理字、词、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即合作探究,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入课文

东坡仕宦一生,沉浮一生,漂泊一生。他因乌台诗案,因政治迫害被贬黄州。从政治生涯看,黄州是他的谪居之所,是他生命的低谷;而从文学创作看,黄州又是他的“洞天福地”,是生命的巅峰。最负盛名的 “赤壁三咏”就创作于此。同学们,让我们品读其三咏之一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走近失意飘泊中的苏东坡。(伴随多媒体录音,展示《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在词的大江里真是激起了滔天巨浪,从此一个声音悠远地响了起来——豪放派。那穿空卷雪的壮景仿佛还在我们面前,那人生如梦的浩叹仿佛还在我们耳边,让我们带着这些温馨的记忆走进他的散文杰作《赤壁赋》。

(新旧联系,激情导入。老师带有感情的解说,既使学生了解了文学常识,又引发了其阅读的欲望。)

(二)疏通文句,通读全文

1、针对预习自读的情况,学生质疑。

学生将完成学案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字音、句读、难解的词义及句意等,提出来集体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由教师引导点播。

2、初读课文,学生互相读给对方听,纠正错误。完成检测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练习,包括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等,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作好积累。

3、再读课文,试理解文意。

(三)美读指导

(①朗读时,韵脚要交代明白,要响亮到位,使之同声相应,一贯而下。②整句是靠内容上的互补,形式上的反复来强化表达效果的,朗读时不能将文气读断,要读得前者呼后者应,似断实连。③层次内部读紧凑,层次之间停顿要适度。④体会作者感情,避免造作,畸轻畸重,暴高暴底。)

(四)、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苏子的乐,乐由何来?——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段苏子愀然,缘何而然?——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段客诉悲情,悲自何生?——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段以水月做比,讲何道理?——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段杯盘狼藉,为何如此?——忘情尘世的洒脱

文章由景生情,缘情入理,由景而生乐情,乐极而生悲,由悲而生理,至豁达胸襟的展示,正是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缩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把握,水到渠成。

以上三个环节,循序渐进,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耗时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五)重点阅读“客曰”“苏子曰”两段,体会“客”之情与“苏子”之理,并对此作出评价

1、学生自读体会,并分小组自由讨论,发表见解。

2、每组学生选派代表发言。

以上环节耗时控制在10分钟左右,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思维优势,言之成理即可。

(六)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并介绍下一节学案的侧重点。

问题:有人认为,文中“主”、“客”实为一体,你怎么看待?

提示:

1、紧扣课文内容分析,切忌空发议论。

2、从苏轼人生际遇入手,查阅有关资料,“知人论世”。

3、形成书面材料,准备下节课讨论。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完成第二节学案。(读《渔父》,借助注解和释文读通材料。)

第二课时 理解背诵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不同的人对待挫折的方法却大不相同。好赌者借赌消愁,好酒者一醉方休;音乐家借音符抒发胸中的愤懑,文学家则借悲愤成就千古鸿文。苏轼的《赤壁赋》就是在其人生的大悲愤大苦痛时写就的“以文为赋”的不朽经典,它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今天我们就试图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哪一个在矛盾痛苦中完成升华的灵魂。

(一)检查巩固

1、检查诵读。

2、展示学案。

(二)围绕学案上的疑难问题,展开讨论研究

1、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方法:

(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师生互动,互相交流,通过理解探究走进作者的心灵。)

结合《创新设计》上相关背景资料、《念奴娇 赤壁怀古》(1082年4月)《后赤壁赋》(写于1082年10月15而课文写于1082年7月16)进一步了解苏轼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

2、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能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3、三组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说明:利用小组讨论,减少任务量,加大课堂的容量。这一部分重在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能力,通过对比阅读、研究性学习,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锻炼,并且通过提供解读的平台,培养学生“知人论文”、“知人论世”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鉴赏艺术特色感受思想内涵,然后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5——10分钟)(小组交流总结,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播提示并对学生提到的别具特色部分反复诵读品味。)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2.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萧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仗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 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平白如话;以下直至文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易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4.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说明:回头再次审视这篇文章,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四)拓展探究(作业)

将《赤壁赋》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作比较,寻找思想内容上的异同,然后交流。(参考:大致有“四同”:都是吟咏赤壁夜景,都联想三国英雄的豪迈,都与他们自身比照,都有人生短暂之叹。大致有“三异”:词写壮美之景,文写静美之景;词写成功的英雄,文写失败的英雄;词仅限于“江月永恒,人生如梦”的浩叹,而文有“物与我皆无尽”的超越,文更达观、更乐观。当然,同与异,只是相对而言或大致说来,其实往往同中有异,或者似异实同。如:写周郎,志满意得,写曹操,落荒而逃,看起来不同,但两者传递的信息是一样的——是非成败转头空,只有大江永恒,江月永恒,自然永恒。)

(五)板 书设计

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教学评价设计尽量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把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上,围绕学生主动学习来评价;评价按“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五个递进式的教学评价细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消息的评价,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结果中还体现出本节课施教之后的优点和特点,有助于教师的进步。

八、帮助和总结

在本次课的设计中,本着“教师启蒙,学生学习”的原则,由师生共同完成《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参与知识的构建,做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堂即时评价案例比较 篇7

片段一:这是低年级的语文课,甲老师正进行生字教学。

师:“这个字你来读?”

生:“机。”

师:“嗯,你读得真好。”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几’加木字旁就是‘机’。”

师:“你真厉害,这个方法真是太好了!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了它,‘飞机’的‘机’。”

师:“太棒了!表扬他!”

片段二:同样的教学内容,乙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请你读一读这个字?”

生:“机。”

师:“声音真响亮!”

师:“谁有好办法记住它?”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声旁‘几’加形旁木字旁就是‘机’。”

师:“真棒,用上‘加一加’加‘形声字’组合记忆的方法很有用!”

生:“我用组词的方法记住了它,‘飞机’的‘机’。”

师:“太棒了!用了和前面同学不同的方法——找朋友的方法来记。”

反思

虽是同样的场景,但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却有着天壤之别。前者一个泛泛的“好”字,学生最多只能获得这样的信息:我的回答得到教师表扬了。原因何在?不清楚。而后者,教师用简短的评价点明了给予学生不同评价的理由,既是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回应,更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指导。学生的差别可能就在这每日发生着的课堂即时评价中产生了——因为有了教师的评价示范和方法指引,有的学生将教师的肯定、赞许同某些良好的行为表现建立起了关联;也因为教师的示范,有的学生学会了用单一而又含糊不清的语言来做出评价。

当学生只会根据现象简单作出“好”或“不好”“对”或“错”的判断时,当我们的学生只是简单地说出某种感受、想法,无法顺畅地说出理由时,教师是否会扪心自问,学生的这些行为表现与我的教学示范是否存在着关联?或许,在课堂上的某种忽视使得许多本可以生成的教学资源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而每节课上教师进行的“即时评价”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才能够使“即时评价”转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此进行了归纳。

1. 当学生哑口无言时。

在此情况下,我想最合理的即时评价手段就是“退一步”,让学生先将不明白的地方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解决必要的一些问题,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支持,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学习中举步维艰了。有效的即时评价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它是建立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即时出现的问题的成因分析之上,并且是最快呈现出的一种补救措施,一种必要的知识积淀,一种探究方法的点拨。

2. 当学生道不明白时。

遇到这种情形,教师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可以使学生的紧张心理得到安抚。我会对学生说:“哎呀!真急人,闷葫芦里的饺子倒不出来——内秀呀!”有时,我还会“引说”,如:“我觉得……因为他虽然……但是……尤其是……所以……”用提示连接词的方法和他一起重组这段回答,让他感受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学会有序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而对于学生表达中出现词不达意的时候,我决不会轻易放过,会对他说:“别急,想一想,再说一遍,一定能讲清楚的。”

3. 当学生说到“得意”时。

当学生说到“得意”时,教师却不能“忘形”,仍要适时点化。课堂即时评价就是要抓住学生思维瞬间的火花,具体指出哪些是好的,并予以充分肯定。

语文教案设计案例 篇8

关键词:三教七管;语文教学;案例设计

“三教七管”教学模式是在行动导向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的指导下,确定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七个环节构成: 学习准备、目标任务、尝试行动、变式挑战、学习交流、评价达成、回顾延伸;教师通过学习目标和任务的确立、学习活动的实施、学习结果的评价,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科学和规范,同时通过七个环节的学习情境设定,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培养学生“学习预备、目标任务、主动探究、挑战困难、学习交流、评测达成、回顾提高”七个方面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最终形成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融“知识、能力、人格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用“三教七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作为一个教学案例,集中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已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

一、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预备意识,引发学习动机。上课前要求做到三点:1.关注情绪,创造心情,引起动机。2.消除干扰,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3.工具、资料准备、知识准备等。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教学前笔者就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完成学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案(部分)

1.用两至三个词语来简要概括你初读这首诗歌时内心所感受到的情感。

2.关于海子

a.你根据诗歌想象的海子形象

b.现实中的海子

3.思考:文章中两处出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情发生了怎么样的微妙变化?

4.思考:有人说,这首诗歌实际上就是海子写给世人的一封绚丽的遗书,对此,你怎么看?

5.你对海子选择的人生结局怎么看?简要说明理由。

二、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目标任务意识。此环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心理期望,明确课堂学习目标,鼓励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分析任务要求并规划行动步骤。

本课教学中笔者播放多媒体视频文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名家的朗诵中走进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学生在观看和聆听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过渡到新课学习,同时,适时的提出本课学习的目标,比如:

1.诗歌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是?

明确:幸福

2.你所理解的幸福是什么?

老師小结:同学讲的很好。每个人对幸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诠释。

3.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

a.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歌内容。

b.展开联想和想象,领会思想感情。

三、尝试行动

明确了目标任务后,学生就可以开始尝试行动。此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学生尝试操作时,可以获得方法体验,通过积极的思考,逐渐树立起分析探究问题意识。本课顺着作者的思维进一步解读诗歌中的重要意象,挖掘浅显的文字表象背后深沉的意蕴。为此,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在诗歌的第一章节,海子所认为的幸福的画面有哪些内容?请同学们找一找,读出来。

明确: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这是一种怎样的生活?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说一说。

明确: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极为普通、平凡、自由、温暖的生活图景,这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幸福。

3.幸福的人是热情的,海子继续向我们述说着,请齐读第二、三章节,思考回答海子还做了哪些事?

明确:和亲人通信、告诉每一个人、给每条河每座山取名字、祝福陌生人。

四、变式挑战

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掌握之后,教师即可设计一些难点,激发学生挑战困难意识,要求学生深入思考,反复品味,理解海子追求理想的特殊性,试着理解精神追求的艰难和痛苦。这部分难度较大,上课时可采取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作者内心洋溢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急切的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对世间万物深沉而热烈的爱,给每一个陌生人的祝福,是从心底发出的祝福,它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在里面,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博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

教师板书讲解:

亲 自 生

友 然

2.齐读全诗,思考当海子给我们祝福的时候,他自己获得幸福了吗?他的选择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明确:没有。海子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是祈使句,坚定,决绝。在上文温暖的祝福之后,我们却突兀地看见作者对芸芸众生的背离,一方面,他肯定了世俗的种种幸福,自己也曾想拥有那样的幸福,但是他终究无法融入尘世,他也有在痛苦之中绽放出的幸福,这些与世俗的幸福是那样的格格不入,“我只愿”暗示了前面的一切,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意去拥抱世俗,却是空间和姿态的自我坚守,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五、学习交流

经过变式挑战以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有了自己独特的领悟和思考。此时,教师应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们同伴互助,取长补短,交往沟通,协作共赢。学习交流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还能使课堂出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讨论与发言都积极的良好态势。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nlc202309011604

讨论交流:你认为海子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学生们交流明确:海子的生平、工作、生活、情感等。

当真正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一个诗人捧着厚厚的《圣经》,躺在山海关冰冷的铁轨上,溅起的鲜血是书写在北中国大地上最后一行耀眼的诗句。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他最向往的离大海最近的地方,像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宁娜那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年仅25岁。

海子朋友西川回忆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

海子短暂的一生创造了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他像一颗年轻的星宿争分夺秒的燃烧自己,最后突然爆炸。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

六、评价达成

海子的人生结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既不能正面宣扬其背后的伟大性和深刻性,因为学生很难理解;也绝不能去崇拜甚至效仿;但也不能因为海子这种异常暴力的结局而去否定他的诗歌。进入评测达成环节时,本课内容引发了价值观的探讨,学生自由思考,教师要正面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笔者在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反思生命的价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师:生命是渺小的,就像沙漠里的一粒粒金黄色的沙,毫不起眼;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珍贵无比,保尔说过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那么我们该怎样度过呢?

生:保尔的话犹在耳旁回响:“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段关于生命的意义的话语,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去拼搏,去奋斗,让自己的生命更灿烂!

生:生命在于坚持!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和打击,但遇到这些并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霍金,21岁时便被确诊患有罕见的、不可治愈的运动神经性疾病!医生预言他只能活两年半。不久,霍金便完全瘫痪了。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自己宝贵的生命,他忍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选择了坚持活下去。1985年,霍金因肺炎进行了气管穿刺手术,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这对全身瘫痪的他来说又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又一次坚持了下来,霍金不仅坚持活了下来,还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存在,他提出的宇宙黑洞理论轰动了全世界!

生:生命在于勤奋!海伦·凯勒便是一个利用勤奋与不屈创造出奇迹的人。出生仅十九个月时,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引发的高烧夺走了海伦的一切,使她成了集聋盲哑为一身的残疾人,这其中的任一个降临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毁灭性的,许多人认为这又聋又哑又盲的人是生不如死的,活在世上已没有了意义。但是海伦没有放弃,她用自己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仍有存在的价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利用自己仅有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的十四部著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

师:霍金的坚持,海伦的勤奋,都让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意义。他们并不比别人多拥有什么,相反,他们比正常人缺少了健康,但是他们用坚持,用勤奋让自己本已残缺的生命比健康人更丰满,他们的生命是真正完整的,充满意义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实际上已拥有了很多东西,他们的生命本该是充实的,但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问题,竟然放弃了他们的生命!这样的例子也时见报端。成都某13岁的少年,仅因与父母就学习问题发生了争执,竟纵身跳下了七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河南省高三一考生,仅因估分成绩不理想,就在家中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后,他的真实成绩竟高出了本一录取线33分。他们自认为这是自尊心强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懦夫的表现,对自己的宝贵生命毫不负责,他们的出生有何意义?

七、回顾延伸

教学进入尾声后,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归纳总结意识。强调本课所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同时,教师要让反思过程,强化要求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本课收束阶段,笔者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字,尝试着去理解真正的诗人所具有的和哲人一样的痛苦和思索。为此,做了以下设计:

海子教给我们认识真正的诗人,他们肩负着净化和丰富人类灵魂的责任,用生命谱成文字,成就梦想,传递激情,让我们看这样两句话:

做一个诗人,你必须热爱人类的秘密,在神圣的黑夜中走遍大地,热爱人类的痛苦和幸福,忍受那些必须忍受的,歌唱那些應该歌唱的。

——海子

写诗如同活着,只是为了责任,或灵魂的高贵而美丽

——海德格尔

倾听一首《九月》,这是海子的另外一首抒情短诗,由盲人歌手周云蓬演唱,在歌声中我们缅怀海子,祝愿他在天堂终于找到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所在。

课后推荐阅读:毕淑敏《幸福的七种颜色》白岩松《幸福了吗》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自筹研究课题“职业学校‘三教七管’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CZ11)

作者简介:胡琼,女,江苏省昆山第一中等专业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上一篇:矿山辅助救护队学习培训考试试卷下一篇:2024年家长学校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