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故事范文(精选8篇)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家的钟铃。这个成语出自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自知》。春秋末期,晋国有个叫范吉射的人,家门口挂了一口大钟。在我国古代,钟和铃都是乐器。一天,有个人到范吉射家里,见到门口的钟,想偷偷地把它背走。但是,钟太笨重了,他根本无法把它背走。后来,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钟敲碎了,分批拿回去。于是,他找了一个铁锤,用力去敲钟。“当——”第一下敲上去,钟就发出洪亮悠长的响声;再敲下去,钟发出同样的响声。他想:“钟声一响,人家就知道我在这里敲钟。这样,钟就要被别人夺走,我也要被人抓住。”于是,他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样钟声再响也听不见了,他想既然我离得这么近也听不见,其他人当然更听不见,就可以安全地将钟偷走了。其实他非常愚蠢可笑:虽然他捂住了耳朵听不见钟声,但别人的耳朵没有被捂住,当然还会听见钟声。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概括成“掩耳盗铃”这一成语,来比喻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人。比如:“他以为把成绩单涂改了,妈妈就不会发现他不及格了,真是掩耳盗铃!”
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掩耳盗铃的下场
【汉语注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成语出处】:战国.佚名《六韬.龙韬.军势》:“故智者从之而不释,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赴之若惊,用之若狂,当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御之?”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分句;比喻来势凶猛。
【迅雷不及掩耳的意思】:响雷声传得太快,来不及捂耳朵。比喻事情、事故突然发生,来势迅猛,使人不及防备。
【迅雷不及掩耳的近义词】:出其不意、突如其来、从天而降;
这天,那个人在村子里闲逛,忽然看见了一户人家的大门上挂着一个精致的铃铛,铃铛的表面镀了一层金,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金光闪闪,就像太阳发出的金色光芒一般,格外耀眼。铃铛上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它们威风凛凛,有的在互相嬉戏,有的`张着嘴,摆出了一副打架的样子,龙腾虎跃,好不威风!
那个人看见了,忍不住停了下来,心想:要是我有这个铃铛,那该有多威风呀!我要把它偷回家!想着想着,他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双手往上一伸,脚往上一踮,够着铃铛了!可轻轻地一碰,“叮——叮——”铃铛就响了。主人听到声音,拿着扫帚跑过来,喊道:“来者何人?竟敢私闯民宅!滚出去!”那个人被吓得落荒而逃。
回去之后,那个人对铃铛朝思暮想。吃饭时,他把墨汁误当汤喝掉,却丝毫没有感觉;写字时,写着写着就写成了“我要铃铛”;睡觉时,梦见自己正抱着个大铃铛在炫耀,可醒来一看,却是自己的臭袜子、臭鞋子……
一天,他刚刚梦见自己拿着一个铃铛,外面就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弄得他从梦中惊醒,难以入睡。他用手撕了一点棉被里的棉花塞在耳朵里,本想安心入睡,却突然灵机一动:咦?我可以用棉花来堵住自己的耳朵,这样就没人听见啦!
1、硬把错事合法化,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把戏,事实的真相,大家心头是雪亮的。
2、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3、对于自我价值的掩耳盗铃会将你引入邪路。
4、我们在做学问上一定不能掩耳盗铃,要的是实事求是。
5、他们硬把汉奸合法化了,这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
6、你找藉口来掩饰贪污的.事实,这种掩耳盗铃的技俩,早晚会被发现的。
7、你这样做,跟掩耳盗铃没什么分别。
8、就是因为你上次在这个知识点上的掩耳盗铃导致了你这次考试没有及格。
9、别以为自己聪明,可以掩饰所做的坏事,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10、你太愚蠢了,不要再做掩耳盗铃的事情了。
11、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1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13、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对我掩耳盗铃的我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14、政府之间的交往,看似有模有样有心有意,实际上大家都清楚,我们玩的是掩耳盗铃。
15、做事情一定要诚恳,()不要万事都是掩耳盗铃的。
16、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17、不幸的是,就像他们已经看到的,这种一厢情愿掩耳盗铃式的做法实在是没什么效果。
18、这样做犹如掩耳盗铃,除了自己欺骗自己外,还有什么用呢?
19、这两种阴谋论听起来像极了掩耳盗铃。
20、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21、一个人做了坏事,还编出一套理由来掩饰,那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2、网络上闹的沸沸扬扬的“被自杀”事件,使得当地的公安机关愚蠢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
23、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24、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样掩耳盗铃的听课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吗?
25、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26、硬要将违法的搜括说成是合法的借贷,岂不是掩耳盗铃的做法?
27、他光明正大,从不做掩耳盗铃的怪事。
28、掩耳盗铃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自食其果。
29、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30、掩耳盗铃只有在这儿是可能的,另外一边儿是不成能的。
31、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32、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33、我们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一定要诚恳,要踏实,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从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领铃铛,他很想要。
他明明知道手一碰,铃铛就会“叮铃叮铃”地响起来立刻会被人发觉。()可是他想:“如果我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铃铛。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是谁是谁?”一个女人从家里出来,紧接着又有一个男人从家里也出来了,显然,他们是一对夫妻,那两个人心地很善良,所以那个从的农民都称他们为“善良夫妻”。当然,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村民们都一个个挺身而出,其中有一个读书人说到:“一个人做事,不要自作聪明,要老老实实做人,如果你喜欢它,就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而不可以偷偷拿别人家的东西!”这番话让他受益匪浅,他低下头,躬身弯腰,连声称是,这对夫妻却说:“以后请您不要再这样了,我们要用手去自己挣钱,来靠自己的手来创造!”他无奈的说:“是!是!是!我以后再也不这样了。”从此他再也不出来偷别人的东西了,这一教训大家明白了吗?
昨天,我又换了一个有钱的大地主,我的日子一定能变得更好的!高高地挂在屋檐下,肯定很气派。想着我就觉得美滋滋的。
二
今天,晚上的雾这么大,月黑风高,真是一个盗铃的最佳时间!
好困啊!折腾了一天,实在不行了,我要睡觉了。
三
嘿!这围墙真矮,看我纵身一跳,呀!翻过去了,哇!好大的铃铛呀!还是用小麻绳系上去的,看我怎样不费吹灰之力给搬下来。
咦!这是谁呀?他想干什么吗?天哪,干嘛要带我走啊?救命啊!
四
嘿咻!嘿咻!好重啊!我干脆把铃铛打成碎片再带走吧!真是个好办法。我自言自语道。
“咚咚咚”好痛啊!你竟然敢锤我,痛死了。
五
糟糕,这么大的声音,要是别人听到了就麻烦了,赶紧把耳朵蒙起来,这样声音就听不见了。
我痛得哇哇大叫,声音飘向主人的房间,看到了有人竟敢偷他崭新的铃铛,主人气不打一处来,毫不客气地把他给抓了起来,我物归原主了。
看来,想任何事都不能单方面的考虑,而是要全方面的考虑。“掩耳盗铃”的盗铃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任何人不管怎么伪装,都逃不过自己真实的内心。
有一个人看到它想得到它,就要去偷,但他明白手一碰铃就会响个不停,主人就会听到,他想啊想啊,最后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觉得,铃响之所以会闯出祸来,是因为耳朵会听到响声,假如能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就用手捂住耳朵去偷铃,但是手刚碰到铃,主人就听到了,并抓住了他。
这个人的愚蠢就在于它掩住了自我的耳朵,但是并不能掩住别人的耳朵啊!所以别人还是能听见响声。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人们自欺欺人,以为自我做的事儿别人看不见,反而招来了许多不好的现象。
学了《掩耳盗铃》这则成语故事,同学们就应反省一下自我是否在愚蠢的自欺欺人。如果是的话,
掩耳盗铃读书心得3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愚昧而又自私的人,他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只要是他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绞尽脑汁弄到手,甚至去偷。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这只铃铛不但手工精美,声音也很响亮,他越看铃铛越喜欢,可自己却身无分文。于是,他就计划偷走铃铛。一想到铃铛就要归自己了,他不禁笑起来。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铃铛便会“叮当叮当”响个不停,有了响声就会被人抓住。他为此伤透了脑筋。他想:铃铛响起来就会被耳朵听见,那么把自己的耳朵蒙住,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于是他自作聪明,用这个“好办法”去偷铃铛了。
晚上,他等那大户人家把灯熄灭后,便兴高采烈地来到他家的门口,一手捂住耳朵,一手去拿铃铛。他的手不小心碰到了铃铛,铃铛便想起来了。这时主人听到响声,马上跑出来捉住了他。这人很不解:我已经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怎么还是被人发现了呢?
【掩耳盗铃故事范文】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掩耳盗铃10-02
掩耳盗铃的故事是11-23
《掩耳盗铃》成语故事读书笔记10-04
戏剧故事范文11-03
纪实故事范文01-17
平民英雄故事范文06-08
儿童科幻故事范文11-12
战胜挫折的故事 范文05-28
听到的故事作文范文06-05
师德师风故事演讲范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