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曹范镇中心小学潘光海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临近尾声。回首本学期教学工作,有欣喜自豪也有遗憾困惑。欣喜的是在学校领导及老师们的帮助下,经过努力,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工作;而遗憾的是,还存在着不少不尽人意之处,留给自己的是追寻和反思。
一、成绩与经验。
本学期教学中,能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针对学生特点备好课,适时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上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灵活多样、注重双基的教学环节和课堂作业,培养学生能力,巩固所学知识;认真耐心细致地辅导学困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让他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技巧,提高学习成绩。同时,也盯住优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努力让优生更优,差生变优,从而促进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平衡发展。此外,还能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与老师们一道共同研究教学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素养,积累点滴教学经验并撰写教学随笔等。
二、遗憾与反思。
由于本人刚转入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工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够准确;学生的课堂作业量安排较少,题型也比较单调化;面批学生作业次数太少。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表现在学生发言不踊跃,不积极。课下查阅搜集资料不主动,效果不好。极少数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不主动,没有兴趣。存有偏科思想。
三、改进与展望。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入手, 让小学生在实际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加强自身对人生的多方面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心智不成熟, 缺乏自主探究意识,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老师对其不断引导, 这就需要提升老师的讲课质量, 能够利用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程的发展, 提升该课程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影响。所以, 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是目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首要目标, 通过对现有教育问题的分析, 探究影响高效课堂模式的因素, 可以有效找寻良好的方式对其模式进行改革, 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 教学内容传统经验过深
品德与社会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已有多年发展历史, 在几次课改下, 新课改的目标依然是建立科学化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但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多年发展中已形成传统的教育模式, 基本教学模式的模板效果强, 所以, 各学校的教育方式大同小异。比如教学过程的设置, 基本模板内容就是先让学生预习下章内容, 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本章重点, 之后课堂进行自学效果评估, 教师依据课堂内容进行深化引导, 与学生交流内容经验, 最后让学生阐述学习感受, 以此实现德育理念传达。但是这种固有的模板教学模式也让课堂教学发展停滞不前, 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 在社会各方面都在发展情况下, 教学模式没有创新就必然落后, 造成品德与社会课堂的低效质量。
(二) 教学方式老师主导性过强
由于小学生独立性差, 自主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所以, 在教学中, 才需要老师不断引导。但是, 品德与社会学科作为实际应用性、创造性极强的学科, 一味让老师引导学生的思维, 会使学生的思维完全被老师主导, 整体教学效果变成了老师的思维, 使学生更加缺乏自己的思考。以此可见, 老师占据主导的课堂模式并不能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反而让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意义逐渐丧失, 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三) 教学过程理论性过多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有多方面实际应用知识,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我爱我的家》一章, 需要学生对家庭进行理解、阐述个人观点;还有《我们的学校》一章, 需要让学生对实际学校生活进行感受, 抒发情感。这些内容都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 必须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有所回答, 但是现今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老师只会一味的依据教材进行问题设置, 基本内容主要是“这个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及“个人感悟”, 这些固有的教学套路早已不适应教学理念的发展, 并且这种方式理论化程度过深, 影响学生的创新观念阐述, 并且扼杀了学生的其他思考方式, 不利于课程的学习, 造成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低效现象。
(四) 教学目标偏差性太大
现代教育理念有一个明显的偏差现象就是过于注重成绩的高低, 学科设置的目的是对课程理念的深入传达, 特别是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 注重的应该是德育思想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但是目前来说, 品德与社会也在成绩的教育理念中越走越远。由于品德与社会学科贯穿小学始终, 其性质可以与语数外并列, 并且该学科也是初中历史政治的基础性教学, 所以, 一直被作为教学重点, 也正是因为是教学的重点, 才导致教师与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 而忽视了该学科的教育理念。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议
(一) 创新教学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创新教学理念, 打破成绩至上的局面, 改以分层考察制, 即不设立学科成绩, 通过学生平时表现结合考试情况将成绩分为A、B、C等, 不计入总分。品德与社会学科主要是教育学生的德育思想及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不应受到成绩的干扰而破坏教学理念, 并且想要构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需要提升的不是成绩, 而是课程理念的高效发展。所以, 通过改进教学理念, 使用新的教学考核形式, 更能让学生心无旁骛的学习品德与社会, 不将德育理念与成绩主义混淆, 从而提升课程的高效性。
并且对教学方式要创新学习方法, 以探究合作学习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对于人教版四年级《学会拒绝》的学习, 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自主讨论生活中自身拒绝的实例, 分享给大家, 最后总结探讨为什么拒绝、拒绝方式是什么等内容。
(二) 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特别是小学生思维单一, 对于个人喜好会显现出明确表示, 所以, 想要提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需要加入趣味性内容开展实施。课堂教学情景化的模式使现今教育的新理念, 即将所学的章节内容合理编排成小话剧、情景剧, 通过学生参与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五年级第一章节内容《请你相信我》时, 可以针对最近诱拐儿童事件的多发现象, 编排一个小情景剧, 让学生设计“自己平时是如何与陌生人接触的”、“对于陌生人的话语会相信多少”、“别人说什么事情会引起你的注意”等内容, 通过现场表演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 掌握学生的心理, 并以此告诫学生要提防最近的诱拐事件, 这种教学模式既提升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也增强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 促进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三) 户外课堂教学模式
户外课堂教学是笔者在课堂实践中总结的新经验, 因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生活实际, 但在课堂中的学习毕竟有限, 通过到户外让学生见识广阔的天地, 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该课程的学习。比如品德与社会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珍爱生命》, 单单靠老师或学生口述珍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的伟大, 笔者通过与学生在户外草坪观察蚂蚁的生活方式,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困境如何解决, 笔者将一只蚂蚁行走的路堵上, 发现蚂蚁改变路线, 找寻其他出路, 针对此问学生“为什么蚂蚁看见障碍物会改变方向”, 学生答“因为路不通就必须找其他出口, 不然只能等死”, 以此引导学生“在遇到蚂蚁被困时, 你们会怎么做”, 学生给出了一致答案:“把障碍物挪开, 让蚂蚁过去”, 引导学生要尊重生命, 爱护生命, 虽然蚂蚁很弱小, 但是越是弱小越应该得到追求生命的平等权利。通过户外教学能够让该课程的社会性学习落到实处, 并且针对临场应用性, 可以随时改变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提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三、结语
虽然品德与社会学科在小学教育科目中一直影响广泛, 但是课堂教学质量却停滞不前, 无法随教育的进步而发展。这主要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理念偏差、教学内容保守、教学过程理论等问题, 导致该课程一直无法实现高效发展。所以, 为促进教学向高效课堂模式转变, 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内容及创新教育途径等方面的改革力度,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新红.数字故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4.
[2]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11) .
[3]靖婷婷.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陶琳娜.新课程下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教学方式的探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13.
[5]左梦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 2013.
[6]韩冬梅.探究—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5) .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G633.2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家长和老师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而小学品德学科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品德学科同样应当被人们所重视。那么老师如何教授好小学品德课呢?笔者认为,小学品德学科生活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生活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品德的养成不在于学校每日的教学,而在于每天的一朝一夕,只有正真关注了学生的生活,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想要让小学品德学科生活化我们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一、创设情境 品位生活
若想是小学品德学科变得生活化那么最好的方式便是,创设情境来体验生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为事物的认知感性的认知要比较多。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总会让他们记忆深刻。在小学课堂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这样会让他们对品德所教授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授品德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多预设一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境,引导学生来进行思考让学生回答,模拟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来选择,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时候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品德课程的时候,可以组织同学观看有关生活常识的教育片段,比如火灾的引发,遇到危险该如何求救等相关的视频,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情境,让其认识到生活中该如何应对危险处理事物,培养学生从预防小的事物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 课堂活动 融入生活
使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就是在课堂中加入生活的元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气息。以往小学品德课程老师的教学是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听老师讲授课本中单调的知识。而现在将课堂中注入生活的元素能够丰富课堂的形式,不再是灌输式教学的课堂,而是融入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室可以组织课堂活动,提出一些关于生活中有关小学品德课程问题,引发同学换位思考,真正的将生活中的知识融入课堂中来,通过活动的形式改变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学习,通过课堂活动课堂讨论的形式将生活化的品德教学带入课堂。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观察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融入生活化的这种形式,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不断的联系生活才会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去学以致用,把生活化的小学品德课真正运用到实处。
三、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与实践相结合
若想使小学品德课真正实现生活化,真正的能够融入生活,光靠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想让小学品德更加生活化还需要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与实践相结合。小学品德课的学习就是教授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学生仅仅只是掌握课本中的内容是不足以懂得如何去运用的,作为小学品德教师不如借助小学品德教学生活化这种模式真正的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运用知识。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去参与社会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去关爱那些孤寡老人,同这种实践活动去教授学生如何尊敬老人,去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笔者认为要真正的把对于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与实践想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给予学生以收获。课本中的知识可以让我们了解学习小学品德这门课程,而真正的去运用去把他变成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还是得依赖生活,依赖实践。只有把小学品德这门课程变成学生生活化的课程,才能让学生去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有品德的人。
结语:小学品德这门课程真的能给学生带来不少的东西,它能真正的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在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应试水平的教育,更要重视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现有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品德教育,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去热爱生活去发现生活。要想实现生活化的小学品德教学,笔者认为必须要先转变任课教师的授课观念,教师不能一味的灌输式教学,那样只会让学生知道书本上的内容。教师而是要积极的去引导学生让他们走进生活化的课堂中来,老师应当积极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生活化的环境中去。同时,若想实现生活化还需要将生活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就安排在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小学品德课。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生活化教学的小学品德课。
综上所述,以上便是我对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我们需要让学生真正的融入生活化的课堂中来,才能让他们更好的去学习品德。小学生品德课生活化仍需广大品德老师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莉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1年1期
[2]孙玉富.践行生活化教育,打造品德生态课堂——小学品德課的实践与探讨[J].《文教资料》 .2013年27期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要回归于生活,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也是如此,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意识到这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科目,要学会将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那么,该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生活化教学呢?
一、精心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如果足够精彩,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会集中在课堂上,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教师要格外花费一番功夫,一味的“把书翻到XX页”,时间久了,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一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在课堂伊始就牢牢地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由于小学生生活阅历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的无非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活融入到教学之中,使二者完美融合。第一,在教学之余,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做到一定的了解,心中有数;第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讲授《欢欢喜喜过春节》这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能说一说你的理由吗?因为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从记事起,已经经历了几个春节,因此他们有话可说:有的说喜欢,因为过春节爸爸妈妈会给自己买新衣服穿;有的说会有很多好吃的;有的说过春节一大家人会聚在一起,特别热闹。
就在学生十分积极踊跃地发言的时候,我将精心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红红火火的大红灯笼;一家人围坐在美味的菜肴周围欢聚一堂,举起酒杯,辞旧迎新;孩子给长辈拜年,长辈笑盈盈地递过了红包等等,无一不唤起孩子们的春节情结,有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憧憬:什么时候才能过年呢?这样一来,在课堂伊始便將学生置于我所创设的生活化情境之中,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
二、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实施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生本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体。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更谈不上是生活化的教学。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少,课业负担相对来说也比较轻松,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应用和实践,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因此,教师要进行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教师要从自身开始紧跟课改的脚步,转变观念,认识到自己所起到的`只是引导的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比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小型辩论赛等等;最后,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小学生年龄小,教师不妨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而又积极地思考和学习。
例如,在讲授《我的一家人》这一课之前,我布置学生上交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并作为本节课课件的素材,上课时进行展示和分享。这样一来,学生会看到自己家的全家福展现在大屏幕上,会享受到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和喜悦,觉得自己也拥有做“小老师”的潜质。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想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学科并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妨从点滴做起,从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开始。语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学生的身心施加重要影响。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抚摸,都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授《我们班里故事多》这一课时,班级里的一个女生若有所思地望着窗外,我并没有直接批评她,而是委婉地说:“窗外的风景很好,可是老师觉得,课堂里的风景也不错。”说完,这位女生就意识到老师说的是自己,涨红了脸,转过身来,投入到课堂中去。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启蒙课程,特别是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更是承担着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起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实施生活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扎实而又良好的基础,也让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落到实处,而不再流于形式,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
参考文献:
[1]许小辉,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6).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新课程教学评价研究为突破口,围绕教研室工作的总体部署,确立“深化课改,服务课改,以课改推动各项工作展开”的整体思路,促进课程改革理念与行为的统一,促进我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经过努力,能够促使小学品德学科任课教师业务素质和部分教师综合素质有所提高;促使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促使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质量及教师研究水平逐步提升。
三、具体措施
1、继续深入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标精神的宣传、学习、研究工作,更新教学理念,探讨教材教法。
2、加强品德学科教学思想建设,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研工作的时效性。
3、进行品德课教材教法研究,充分利好教材这个范例。
4、加强对农村相对薄弱学校的教学指导,继续进行送课下乡活动。
5、对部分学校品德学科教学进行调研,发现和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和推广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宝贵经验。
四、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丰厚底气,促进学科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常态课课堂教学研究,以示范和典型案例分析为基本方式,从解决问题走向经验提升,从经验走向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真正使教师的教学感性与理性交融,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实现自己教育理想的舞台。
3、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品德学科教研的重要工作。做到培养有层次,努力有方向,促其尽快成长;同时强化学科教研,使学校的校本教研走向规范,走向科学。
4、做实课题研究。抓实区级课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对课题指导,走实研究的过程,强化过程的监控,规范档案的管理,使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5、优质资源下乡。借助网络研讨、送课下乡、调研和具体的指导,使我市品德老师得到熏陶,品德课堂教学再上新的台阶,实现优质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五、充分发挥网络教研优势
1、认真总结上期网络教研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发挥好小学品德学科网络教研中心组的核心作用,将小学品德学科栏目做得有声有色。
2、认真组织网络教研活动。
3、加大网络教研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小学品德学科教师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六、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2、各学校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组活动计划。
十月份:
1、各校认真组织理论学习《“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2、征集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案例、故事、教学反思等。
十一月份:
1、下校听课调研及教学检查。
2、组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
十二月份:
1、课题汇报交流研讨活动。
2、开展网上读书学习及研讨活动。
一月份:
1、组织召开德育教育专题讲座,做好评价工作。
2、学期工作总结与反思。
3、安排下半年工作。
教者:李兴华
2012年7月10
日
浅议思想品德有效课堂讨论的几个着力点
灵台县城关中学李兴华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广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已广泛使用课堂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由于对课堂讨论的有效实施还缺乏足够的思考和把握,讨论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要使课堂讨论取得实质性效果,使学生真正做到质疑、深思、感悟、论辩,达到广泛交流、深层思考、理清思路、拓展提高的目的,就必须对课堂讨论的有效实施作比较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一、合理的组织形式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
(一)讨论的形式应是合理的,有助于学生大胆参与、互动提高
课堂讨论主要有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集体讨论是一种以班级为单位的讨论,故又称为班级讨论。这种讨论形式比较适合于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的讨论。它具有人多面广的特点,有利于集思广益,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但在集体讨论中,每个学生参与的充分性往往受限制,特别是那些平素沉默寡言、不善言语的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较少。小组讨论适合难度较小且议题较多的讨论。小组讨论的规模较集体讨论要小,因而小组内的组员参与的机率较大,参与者的积极性也较高,讨论的气氛也较热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根据所讨论的实际情况,集体讨论与小组讨论交替进行。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该考虑是否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能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组内成员应有明确的分工,并落实相应的任务和要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据此,我们在组织讨论前应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确定主持人(或组长)、记录人等,以便使学生各司其职。这种分工可由班级(或小组)内的学生自选,也可由教师指定。两者相比,学生自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能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激发每个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主持人、记录人等角色,采取“轮流坐庄”形式更好些。
在讨论前除了有明确的分工外,还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良好的讨论参与者不仅要积极发言,而且必须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在讨论前,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工,没有对讨论提出明确的要求,只是很笼统地讲一句“这个问题,你们讨论一下!”至于怎样讨论,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学生不得要领。由于分工不清,目标不明,讨
论往往流于形式,很容易造成组内成员讨论的不知所措和课堂上的混乱局面,难以达成预期目标。
二、问题设计是课堂讨论的关键
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讨论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成败。笔者认为,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紧扣教材,有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设计的问题应紧扣教材,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利于真正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教师应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叶圣陶语)”,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科书(下同)《丰富多样的情绪》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观看自己拍摄的《考试》录像。录像中,小余和小陈两位同学面对考试表现出极大的情绪差别。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1)面对考试,小余和小陈的情绪表现有什么不同?(2)两位同学的情绪表现对他们的学习和健康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影响?教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已涉及教材中“情绪的基本类型”和“情绪对人的影响”等重点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对教材的这些重点知识也便了然于心。
(二)结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化解学生的疑点
联系生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教师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找准学生的兴奋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因而,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如,一位教师在上《身边的诱惑》一课时,组织学生就“电子游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利与弊”展开讨论,然后又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的周边,有哪些东西最能诱惑人,以前遇到诱惑时自己有什么感受和后果,学了本课后又有什么新的感悟。这些问题触及了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抓住了学生的疑点,对于切实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认识误区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也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倡导发展学生的思维,强调使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所以,讨论的问题还应考虑是否能充分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寻求课堂讨论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的思维能充分而有效地展开,真正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例如,“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一教学内容的难点所在。有位教师先以实物出示了美国女作家和教育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并用多媒体演示介绍有关海伦·凯勒的材料,然后问道:“海伦·凯勒是成功的典范,从她身上我们能学到一些发掘潜能的好方法。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好方法呢?”由于教师事先将发掘潜能的方法有意识地融于材料之中,学生通过由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不难归纳
出发掘潜能的一些基本方法。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展开,教学难点也便迎刃而解。
(四)多元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当讨论的问题富有争论性或者问题具有多种可能的答案时,运用讨论是最适合的。因而讨论的问题应是开放多元的,问题的答案应是丰富多彩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学生通过相互间的思维交流与碰撞,达成对问题的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则案例:14岁的刘丽丽(化名)父母离异后,随爸爸和奶奶生活。但爸爸经常赌博,还经常打她。她决定上法院告爸爸。奶奶却说,家丑不可外扬,打官司也不光彩;她会求爸爸不要再打她的。教师让学生思考:你认为刘丽丽会听奶奶的话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分成两大“阵营”,并就“家丑不可外扬”与“家丑应该外扬”展开辩论。当奶奶跟爸爸说了以后,爸爸却变本加厉,丽丽“旧疤未愈又添新疤”。丽丽在绝望之时,无意之中发现了奶奶的安眠药……她会把药吃下去吗?学生又进行了大胆猜想、议论。而当丽丽因被爸爸一顿暴打给打醒时,教师又让学生为丽丽想办法:可通过哪些途径讨回公道……案情悬念层出不穷,教师设计的问题又颇具开放性,学生的创新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课堂讨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五)难易适中,有利于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难以有效进行;当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因而教学的起点应当是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群体在教师启发或“合作”的氛围里能解决的,是在学生群体能思考的最近发展区域内。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易,三言两语就可解决,便失去了讨论价值,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既有助于唤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促使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三、课堂调控是确保课堂讨论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讨论过程中应注意适度的诱导
课堂讨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几十个学生一起在思索,对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各有各的见解。作为教师,必须相机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讨论,使课堂讨论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诱导能力。当有的学生参与讨论并不积极,有时甚至整个班(小组)讨论的气氛不热烈时,教师应考虑问题是否过难,学生难以回答,并运用教学机智作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当个别学生由于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参与讨论的热情并不高,教师也应及时介入,设法引导这些学生大胆参与讨论;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跑题”现象时,教师应及时指明思维的内容和路径,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问题,避免无聊的争论。教师还应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讨论欲望,引导学生将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要善于把握讨论的时间和节奏
一是要把握好讨论时间。课堂讨论是思维相互碰撞的行为。各种思想、观点和看法相互碰撞,才能实行“能量转换”,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看法。而足够的讨论时间是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保证。如果讨论的时间过少,交流就会受到影响,学生的思维便不能充分地展开;相反,讨论的时间太长,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到后来讨论会演变为“闲谈”,讨论的效益大打折扣。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前一种情形较为普遍。有些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讨论时间,学生言犹未尽,便草草“鸣金收兵”,效果也便可想而知。
二是善于调控讨论节奏。热烈活泼的讨论气氛是课堂讨论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出错,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创新,创设一种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但教师也不能一味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活泼。讨论时需要热烈活泼,总结时又需要严肃沉静。教师要根据讨论的不同环节,善于调控讨论的节奏,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四、反馈与总结是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必须组织学生反馈讨论信息,并作恰如其分的总结。因此对教师来说,还必须把好“反馈关”和“总结关”。
(一)反馈关
新课程强调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而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以便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这也是与我们现今倡导的“赏识教育”相吻合的。但也有的教师片面理解鼓励学生发言,表现在讨论的反馈中,一味地“赏识”,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导向,诸如,“你的回答很正确!”——实际上存在明显的错误;“你的回答很有创意!”——其实毫无新意。特别是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除传授知识和技能外,还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使命,更应注意正确的价值引领,否则很容易造成对学生的误导。如,在一次评优课中,一位教师在上“感悟青春”这一教学内容时,设计了“男生女生”这一课题,并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小华同学的难题:“喜欢上了一个女同学,可她不喜欢我,我很苦恼。怎样才能使她喜欢我呢?”一位男学生说:“我可在骑车时,假装不小心将她撞倒,然后送她去医院,借此机会接近她,让她喜欢我。”遗憾的是,对于学生的这一“欠妥方式”,教师居然未予以引导。这里,姑且不论教师设计的这一问题对七年级学生是否合适,教师未对学生的这种“欠妥方式”予以“纠偏”,就足以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二)总结关
教师的评价必须做到言简意赅,观点鲜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教师还有必要指出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情况予以适当总结,使学生在以后的讨论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确保在以后的讨论中进一步提高效率。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如,对优等生要求从严,在优点中找缺点;对于后进生要从宽,在缺点
中找优点,以便使后进生学习有信心,优等生学习有方向,达到整体优化、共同提高的目的。
所谓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教学资源整合, 是指与小学生品德教育与培养相关的各种教学要素的重新组合, 包括各学科教学内容、学校日常活动的内容、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综合实践学习等内容, 使其达到优势互补。智力强调一点“资源的整合”是在学科本位的前提下两个以上的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假如《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是一艘船, 如果适当引入其他学科内容并采取有效教学手段做引擎, 它就会变成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航空母舰, 能提升其“战斗力”, 从而取得战役的胜利。
下面以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与小学《科学》课为例, 谈谈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 通过学科组集体备课, 我们发现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与《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如果整合其教学资源, 则有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 实现知识的再现与补充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中有很多内容与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是相通的, 甚至是为小学科学奠定基础的。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把二者有机结合, 使《品德与生活 (社会) 》和《科学》教学内容上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 使二者相辅相成, 从而体现课程的价值与功能。 例如,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小苗快快长》一课, 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好季节: 引导学生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 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通过种植与观察记录等活动, 感受生命的成长, 体验丰收的快乐与成就感。 学生在观察春季人们的种植活动后, 亲身体验种植活动:这与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内容有相似之处, 可以与其进行整合。 在这个单元教学中, 老师可引导学生种植植物, 学习播种技能, 设计适宜的实验, 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 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用事实阐述观点, 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的有效加盟, 使品德与生活课堂学习内容更丰富多彩, 更具有实践性, 为品德与生活课堂注入活力,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实现知识的再现与有益补充。
二、教学方式的整合———体现学习的自主与合作
《品德与生活 (社会) 》为活动型综合课程, 强调 “ 做中学”, 注重小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感悟内化。 因此在教学中往往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小组讨论、模拟表演、展示交流、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 这些活动有探究性的、体验性的、操作性的、实践性的……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活动, 都要强调儿童直接参与, 而且全员参与要占相当的比重:强调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 在体验中学习, 培养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小学《科学》与此基本一致, 同样强调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强调以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强调“做中学”。如《我和太阳做游戏》, 这一课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 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通过实验活动, 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 表现出探究大自然的极大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四个活动实现以上教学目标。
活动一:到学校草坪上感受阳光, 亲近大自然。
活动二:观察阳光与影子的变化及其规律,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学习写观察记录:引导学生在课上做踩影子、做手影的游戏, 探究太阳光的自然现象。
活动三:探究美丽的彩虹:教师和学生一起吹泡泡, 观察泡泡在阳光下会出现哪些颜色。 然后教师给学生演示棱镜片:观察棱镜片是什么颜色, 阳光透过棱镜片后出现什么样的奇迹, 了解白色光不是单色光, 而是复合光, 从而了解彩虹的形成:活动四:探究纸为什么会燃起来。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用放大镜的镜面对太阳, 使下面的光聚交成一个亮点, 把纸放在亮点上, 一会儿纸被点燃。 然后让学生回到教室里尝试, 在没有阳光照射的教室里, 用放大镜所聚的光点点纸片, 观察现象:对比两种实验结果, 学生明白:室外有阳光照射的放大镜把纸点燃, 而在教室里却没有点燃:教师可引领学生分析:因为教室里没有强烈的太阳光, 光线太弱没有聚集足够的内能, 所聚光点的温度不高, 就没有把纸点燃。
通过以上整合, 《品德与生活 (社会) 》和小学《科学》在教学方式上互相促进, 体现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与合作。
儿童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其兴趣表现在感性方面, 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在自主与合作中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一些有趣的现象, 培养他们对大自然中各种现象的兴趣、好奇心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从而激励儿童多提问、勤思考,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研究专题的整合———呈现学习的过程与态度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标准强调, 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子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使学生珍爱生命, 热爱自然, 热爱科学[3]。 这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标准不谋而合。
小学生原本就有好奇、好问、喜欢想象的特点, 这是引导学生进入探究情境的最佳时机, 教师可尝试从一年级开始, 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的研究。 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成长, 都是有帮助的, 要不失时机, 注重引导和指导。 对于小学生来说, 大自然永远是神奇、神秘、丰富多彩的, 在大自然中游戏与玩耍, 探究各种自然现象, 是他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 因此, 可以“走进大自然”为切入点, 与科学课中的相关内容整合, 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到来, 尝试进行种植小实验, 探究生命的成长, 在和煦的阳光下, 做踩影子, 吹泡泡等游戏:探究光和影子的有趣游戏, 研究风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真切地体验到在大自然中学习与游戏的乐趣, 体验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科学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这属于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范畴。
再如在《我们的生命》一课教学时, 可以整台《科学》学科《我们的生命周期》一课:学生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 了解成长的不易, 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应该珍爱生命, 健康生活。 两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一致, 在教学时可以互为补充, 互相借鉴。 教师可通过以下设计进行教学整合:活动一: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访谈, 找一找妈妈怀孕的照片或者录像, 看看那时候妈妈的样子与妈妈怀孕以前的照片及现在的样子有什么不同;找找出生记录或成长册, 看看刚出生的自己体重和身长各是多少, 请家长说说当时自己是什么样的。 找找小时候的衣服、鞋帽和自己不同年龄的照片, 对比婴儿出生时的脚印和自己现在的脚印, 看看变化有多大, 从而了解从出生再到现在, 我们的身体发生的很多变化, 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活动二:引导学生做游戏“乘上生命号列车”。 自学生担任驾驶员, 沿着生命的轨迹行使, 小学生通过考查生命轨迹, 知道人的一生中身体要经历很多变化, 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活泼可爱的儿童, 再到精力充沛的青年和年富力强的中年, 最后到步履蹒跚的老年, 经历了人的不同生命时期。 在游戏与活动中, 学生情绪高涨, 对生命有了深刻认识。
通过这些研究专题的整合, 小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更快乐, 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得以强化和提升。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和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课程整合能让《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堂教学增强活力, 也能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中学到丰富的知识, 并学以致用, 使之相辅相成, 得以升华。 但是整合并不是随意地机械组装, 而应重实效而非重形式, 重感悟而非重知识, 注重过程体验。 这样才能激发小学生自主参与《品德与生活 (社会) 》学习活动, 从而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实现《品德与生活 (社会) 》的教学目标, 突出课程的价值与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文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拓展性学习策略浅谈[J].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学术版) , 2004 (1) .
[2]刘强.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综合性学习浅谈[J].现代教育科学 (小学教师版) , 2008 (2) .
【关键词】集中办学 思想品德学科 有效衔接
一、前言
“集中办学”教育模式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收入水平差距不断扩大。为了提高家庭收入,横县六景镇农村有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其子女也随之进入城市,造成农村中小学生源逐渐减少。一些农村学龄人口的数量甚至不及80、90年代的十分之一,以传统的班级或学校规模开设明显不符合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本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原则,将现有义务教育体系中小学、初中进行合并,提高生源教育转化率就成了必然,也就是“集中办学”。
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六景二中招生片区的六年级学生全部统一集中到六景二中办学;2013年,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优势得以凸显,在2013年7月的全县初考中,本届六年级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全镇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秋季学期,六景二中招生片区的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全部集中到二中办学,六景一中和六景民中的校园也迎来了六年级新生,全镇三所初中学校同时担负起了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实践任务。
“集中办学”对于六景镇教育部门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小学、初中合并,还要求对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理念等进行革新,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在进行“集中办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两部分生源的阶段性特点,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能力较差,初中生思维活跃、管理困难,两方面在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同时小学升初中在同一个环境中完成,就要充分考虑课程教学的有效衔接问题。
二、小学初中集中办学模式开展的不利因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解决好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应为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要科学管理学生作息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开展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有益于健康成长的校园活动,加强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和教育。”根据《意见》的指示,小学初中集中办学模式下,学校任务并非减轻而是增加。一方面源于生源成分复杂性提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思想、生理方面的认知不同,对作息时间、健康意识方面存在认识偏差。另一方面,从教学工作角度来说,小学和中学差异明显,学习任务、内容和目标不同。
基于此,六景镇教育部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开辟出一套农村小学高年级集中化办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消除集中办学后产生的不利因素。
三、集中办学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
结合六景镇教育部门开展“集中办学”的经验,以思想品德学科为研究对象,展开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
(一)教学方法衔接
六景镇教育部门展开的集中办学措施中,目前尚未涉及三年级以下生源,是典型的高年级集中原则。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考虑“年纪接近”或“年级接近”,还要从心理认知角度充分考虑。
思想品德课程的中小学教法存在很大差异,变化太多容易造成学生心理落差,突出表现是:小学阶段教师讲解详细透彻,旨在直接灌输给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初中教师讲解较为抽象,旁征博引的内容较多。因此在两种教法的衔接上,必须从学生心理方面入手,注意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如多媒体、小品、思品论文等。
(二)教学价值衔接
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并实现应用性和研究性的衔接。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爱好以及中小学不用的知识结构,展开研究性学习和理论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判断对错的能力,以及采取正确的应对手段,优化《思想品德》在中小学衔接工作中的价值。
(三)教学活动衔接
思想品德学科可以看作是一种自身价值观培养教育,在小学思品教学工作衔接过程中,要了解新课程背景下思品教育的内容和特点,以小学为平台向中学延伸。
首先,完成常规教育的延伸。思想品德学科中小学阶段不存在太多的关联性,根据教材来说,主要以“主题+事例”的方式展开,可以借助现实中的常规教育手段,如卫生打扫、板报布置、户外活动等增强优秀品质的培养,提升集体凝聚力。
其次,完成相关主题的延伸。小学思想品德与中学思想品德的主体主线几乎一致,但在教育形式上存在差别,如开展主题班会、思想汇报和课后总结。
再次,完成社会实践的延伸。思品教学工作成果更多地从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周期。
四、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础要素,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手段。教育工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受到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求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结合我国农村偏远地区的现实情况,推行“集中办学”的教育工作理念,也是实现教育公平、资源优化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李官,张婷婷.集中办学模式分析[J].青春岁月,2011(14):246.
[2]陈万民.集中办学是农村教育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内蒙古教育,2014(19):28-29.
[3]刘臣.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办学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黑龙江政报,2006(18):47.
[4]邹梅.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小学品德学科课堂教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11-1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6-17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11-04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初探07-04
小学思想品德组教学教研计划07-04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计划(下期)06-18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信心得体会06-18
小学品德与社会研修学习总结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