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测试方法总结

2025-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App测试方法总结(精选9篇)

App测试方法总结 篇1

1)扣费风险:包括短信、拨打电话、连接网络等。

2)隐私泄露风险:包括访问手机信息、访问联系人信息等。

3)对App的输入有效性校验、认证、授权、数据加密等方面进行检测 4)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功能接入互联网 5)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发送接收信息功能 6)限制或使用本地连接

7)限制/允许使用手机拍照或录音 8)限制/允许使用手机读取用户数据 9)限制/允许使用手机写入用户数据

10)限制/允许应用程序来注册自动启动应用程序 2.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1)应用程序应能正确安装到设备驱动程序上

2)能够在安装设备驱动程序上找到应用程序的相应图标 3)安装路径应能指定

4)没有用户的允许,应用程序不能预先设定自动启动 5)卸载是否安全,其安装进去的文件是否全部卸载 6)卸载用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文件是否有提示 7)其修改的配置信息是否复原 8)卸载是否影响其他软件的功能 9)卸载应该移除所有的文件 3.数据安全性

1)当将密码或其它的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同时密码也不会被解码。2)输入的密码将不以明文形式进行显示。

3)密码、信用卡明细或其他的敏感数据将不被存储在它们预输入的位置上。4)不同的应用程序的个人身份证或密码长度必须至少在4-8个数字长度之间。

5)当应用程序处理信用卡明细或其它的敏感数据时,不以明文形式将数据写到其他单独的文件或者临时文件中。以防止应用程序异常终止而又没有删除它的临时文件,文件可能遭受入侵者的袭击,然后读取这些数据信息。

6)党建敏感数据输入到应用程序时,其不会被存储在设备中。7)应用程序应考虑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

8)应用程序不能忽略系统或者虚拟机器产生的用户提示信息或安全警告,更不能在安全警告显示前,利用显示误导信息欺骗用户,应用程序不应该模拟进行安全警告误导用户。

9)在数据删除之前,应用程序应当通知用户或者应用程序提供一个“取消”命令的操作。10)应用程序应当能够处理当不允许应用软件连接到个人信息管理的情况。

11)当进行读或写用户信息操作时,应用程序将会向用户发送一个操作错误的提示信息。12)在没有用户明确许可的前提下不损坏删除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中的任何内容。13)如果数据库中重要的数据正要被重写,应及时告知用户。14)能合理的处理出现的错误。15)意外情况下应提示用户。4.通讯安全性

1)在运行软件过程中,如果有来电、SMS、蓝牙等通讯或充电时,是否能暂停程序,优先处理通信,并在处理完毕后能正常恢复软件,继续其原来的功能。2)当创立连接时,应用程序能够处理因为网络连接中断,进而告诉用户连接中断的情况。3)应能处理通讯延时或中断。

4)应用程序将保持工作到通讯超时,进而给用户一个错误信息指示有链接错误。5)应能处理网络异常和及时将异常情况通报用户。6)应用程序关闭网络连接不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断开。5.人机接口安全测试

1)返回菜单应总保持可用。2)命令有优先权顺序。

3)声音的设置不影响使用程序的功能。4)声音的设置不影响应用程序的功能

5)应用程序必须能够处理不可预知的用户操作,例如错误的操作和同时按下多个键。

二、安装、卸载测试

验证App是否能正确安装、运行、卸载、以及操作过程和操作前后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1.安装

1)软件安装后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安装后的文件夹以及文件是否写到了指定的目录里。2)软件安装各个选项的组合是否符合概要设计说明。3)软件安装向导的UI测试

4)安装后没有生成多余的目录结构和文件。2.卸载

1)测试系统直接卸载程序是否有提示信息。

2)测试卸载后文件是否全部删除所有的安装文件夹。3)卸载是否支持取消功能,单击取消后软件卸载的情况。4)系统直接卸载UI测试,是否有卸载状态进度条提示。

三、UI测试

1)测试用户界面(如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他控件)布局、风格是否满足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

2)UI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1.导航测试

1)按钮、对话框、列表和窗口等;或在不同的连接页面之间需要导航。2)是否易于导航,导航是否直观。3)是否需要搜索引擎。4)导航帮助是否准确直观。

5)导航与页面结构、菜单、连接页面的风格是否一致。2.图形测试

1)横向比较,各控件操作方式统一。

2)自适应界面设计,内容根据窗口大小自适应。3)页面标签风格是否统一。4)页面是否美观。

5)页面的图片应有其实际意义而要求整体有序美观。3.内容测试

1)输入框说明文字的内容与系统功能是否一致。2)文字长度是否加以限制。3)文字内容是否表意不明。4)是否有错别字。5)信息是否为中文显示。

四、功能测试

根据软件说明或用户需求验证App的各个功能实现,采用如下方法实现并评估功能测试过程: 1)采用时间、地点、对象、行为和背景五元素或业务分析等方法分析、提炼App的用户使用场景,对比说明或需求,整理出内在、外在及非功能直接相关的需求,构建测试点,并明确测试标准。2)根据被测功能点的特性列出相应类型的测试用例对其进行覆盖,如:设计输入的地方需要考虑等价、边界、负面、异常、非法、场景回滚、关联测试等测试类型对其进行覆盖。

3)在测试实现的各个阶段跟踪测试实现与需求输入的覆盖情况,及时修正业务或需求理解错误。1.运行

1)App安装完成后的试运行,可正常打开软件。2)App打开测试,是否有加载状态进度提示。3)App页面间的切换是否流畅,逻辑是否正确。4)注册

     同表单编辑页面 用户名密码长度 注册后的提示页面

前台注册页面和后台的管理页面数据是否一致 注册后,在后台管理中页面提示

5)登录

  使用合法的用户登录系统

系统是否允许多次非法的登录,是否有次数限制        使用已经登录的账号登录系统是否正确处理 用户名、口令(密码)错误或漏填时能否登陆 删除或修改后的用户,原用户名登陆

不输入用户口令和重复点“确定/取消”按钮,是否允许登录 登陆后,页面中登录信息 页面中有注销按钮 登录超时的处理

2.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1)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是否停留在上一次操作界面。2)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App,检查功能及应用状态是否正常。

3)App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时,注意程序是否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4)手机锁屏解锁后进入App注意是否会崩溃,功能状态是否正常,尤其是对于从后台切换回前台数据有自动更新的时候。

5)当App使用过程中有电话进来中断后再切换到App,功能状态是否正常。6)当杀掉App进城后,再开启App,App能否正常启动。

7)出现必须处理的提示框后,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来,检查提示框是否还存在,有时候会出现应用自动跳过提示框的缺陷。

8)对于有数据交换的页面,每个页面都必须要进行前后台切换、锁屏的测试,这种页面最容易出现崩溃。3.免登陆

很多应用提供免登陆功能,当应用开启时自动以上一次登录的用户身份来使用App。1)考虑无网络情况时能否正常进入免登录状态。

2)切换用户登陆后,要校验用户登录信息以及数据内容是否相应更新,确保原用户退出。

3)根据Mtop的现有规则,一个账户只允许登陆一台机器。所以,需要检查一个账户登录多台手机的情况。原手机里的用户需要被退出,给出友好提示。4)App切换到后台,在切换回前台的校验。5)切换到后台,再切换回到前台的测试。

6)密码更换后,检查有数据交换时是否进行了有效身份的校验。

7)支持自动登录的应用在进行数据校验时,检查系统是否能自动登录成功并且数据操作无误。8)检查用户主动退出登录后,下次启动App,应停留在登录界面。4.离线浏览

很多应用会支持离线浏览,即在本地客户端会缓存一部分数据供用户查看。1)在无线网络情况可以浏览本地数据。2)退出App再开启App时能正常浏览。3)切换到后台再回到前台可以正常浏览。4)锁屏后再解锁回到应用前台可以正常浏览。

5)在对服务器段的数据有更新时回给予离线的相应提示。5.App更新

1)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有更新提示。

2)当版本为非强制升级版时,用户可以取消更新,老版本能正常使用。用户在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更新提示。

3)当版本为强制升级版时,但给出强制更新后用户没有做更新时,退出客户端。下次启动App时,仍出现强制升级提示。4)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直接更新检查是否能正常更新。

5)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更新后的客户端功能是否是新版本。6)当客户端有新版本时,在本地不删除客户端的情况下,检查资源同名文件如图片是否能正常更新成最新版本。如果以上无法更新成功的,也都属于缺陷。6.定位、照相机服务

1)App有用到相机,定位服务时,需要注意系统版本差异。

2)有用到照相机服务的地方,需要进行前后台的切换测试,检查应用是否正常。3)测试照相机服务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7.PUSH测试

1)检查Push消息是否按照指定的业务规则发送。

2)检查不接收推送消息时,用户不会在接收到Push消息。

3)如果用户设置了免打扰的时间段,检查在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接收不到Push。在非免打扰时间段内,用户能正常收到Push。

4)当Push消息是针对登录用户的时候,需要检查收到的Push与用户身份是否相符,没有错误的将其他人的消息推送过来。一般情况下,只对手机上最后一个登录用户进行消息推送。5)测试Push时,需要采用真机进行测试。

五、性能测试

1)响应能力测试:测试App中的各类操作是否满足用户响应时间要求。

  App安装、卸载的响应时间 App各类功能性操作的响应时间

2)压力测试,反复/长期操作下,系统资源是否占用异常。

 App反复进行安装卸载,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  其他功能反复进行操作,检查系统资源是否正常

六、交叉事件测试

针对智能终端应用的服务等级划分方式及实时特性所提出的测试方法。交叉测试又叫事件或冲突测试,是指一个功能正在执行过程中,同时另外一个事件或操作对该过程进行干扰的测试。如:App在前/后台运行状态时与来电、文件下载、音乐收听等关键运用的交互情况测试等。交叉事件测试非常重要,能发现很多应用中潜在的性能问题。1)多个App同时运行是否影响正常功能。2)App运行时前/后台切换是否影响正常功能。3)App运行时拨打/接听电话。4)App运行时发送/接收信息。5)App运行时发送/收取邮件。6)App运行时浏览网络。

7)App运行时使用蓝牙传送/接收数据。

8)App运行时使用相机、计算器等手机自带设备。

七、兼容测试

主要测试内部和外部兼容性 1)与本地及主流App是否兼容

2)与各种设备是否兼容,若有跨系统支持则需要检验是否在个系统下,各种行为是否一致。

  不同手机屏幕分标率的兼容性 不同手机品牌的兼容性

八、回归测试

1)Bug修复后且在新版本发布后需要进行回归测试。2)Bug修复后的回归测试在交付前、要进行大量用例的回归测试。

九、用户体验测试

以主观的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去感知产品或服务的舒适、有用、易用、友好亲切程度。通过不同个体、独立空间和非经验的统计复用方式去有效评价产品的体验特性,提出修改意见提升产品的潜在客户满意度。

1)是否有空数据界面设计,引导用户去执行操作。2)是否滥用用户引导。

3)是否有不可点击的效果,如:你的按钮此时处于不可用状态,那么一定要灰掉,或者拿掉按钮,否则会给用户误导。4)菜单层次是否太深。5)交互流程分支是否太多。6)相关的选项是否离的很远。7)一次是否载入太多的数据。8)界面中按钮可点击范围是否适中。

9)标签页是否跟内容没有从属关系,当切换标签的时候,内容跟着切换。10)操作应该有主次从属关系。

11)是否定义Back的逻辑。涉及软硬件交互时,Back键应具体定义。12)是否有横屏模式的设计,应用一般需要支持横屏模式,即自适应设计。

十、手势操作测试

1)手机开锁屏对运行中的App的影响。2)运行中的App前后台切换的影响。3)多个运行中的App的切换。4)App运行时关机。5)App运行时重启系统。6)App运行时充电

7)App运行时Kill掉进程再打开

十一、客户端数据库测试 1)一般的增、删、改、查测试。

2)当表不存在时是否能自动创建,当数据库表被删除后能否再自建,数据是否还能自动从服务器中获取回来并保存。

3)在业务需要从服务器端取回数据保存到客户端的时候,客户端能否将数据保存到本地。

4)当业务需要从客户端取数据时,检查客户端数据存在时,App数据是否能自动从客户端数据中取出,还是仍然会从服务器端获取?检查客户端数据不存在时,App数据能否自动从服务器端获取到并保存到服务器端。

app测试工程师的职责 篇2

1、负责APP、H5、小程序终端产品的测试用例编写;

2、负责APP、H5、小程序终端产品的测试工作;

3、负责H5跨平台的兼容测试;

4、负责制定产品测试方案、设计测试用例、执行系统测试;

5、在测试过程中,迅速、准确、全面找出APP中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原因做基本判断,且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跟踪、反馈、分析;

6、制订和改进APP测试流程、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7、负责就APP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与开发、产品人员保持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

任职资格:

1. 大专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2年以上测试经验,至少做过1个以上完整的自动化测试项目;

2.熟悉Java或python编程语言,熟悉当前主流的测试框架,如:自动化框架Selenium/Appium,至少熟悉robotframework、selenium、appium、SoupUI、QTP其中一种,能够熟练使用monkey、ADB命令,抓包工具(fiddler)主流测试(辅助)工具,性能框架LR/Jmeter等;

3.熟悉基于RESTAPI的接口测试,敏捷开发模式下自动化测试的持续集成;熟悉手机App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测试;

4. 至少熟悉一种常用数据库(Mysql/Oracle/SqlServer等),能够编写SQL语句;

5. 熟悉linux, 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熟悉网络基本知识;

6. 至少能够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如C或Java);

app测试工程师工作的基本职责 篇3

2、执行测试,报告软件缺陷并跟踪缺陷的解决,协助开发人员对问题进行重现和定位;

3、对测试结果以及缺陷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4、对APP进行主流机型的兼容易测试;

5、对H5端进行主流浏览器及主流机型的兼容性测试;

6、对兼容性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工作并生成兼容性报告;

App测试方法总结 篇4

1、负责移动端产品的软件测试,产品的质量保证和发布;

2、根据产品设计需求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3、准确地定位并跟踪问题,推动问题及时合理地解决;

4、利用工具完成对产品的功能、性能及其它方面的测试。

任职资格:

1、全日本科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app测试经验1年及以上;

2、熟悉软件测试理论,能独立分析测试需求,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输出测试报告;

3、熟悉android或ios系统,有app自动化、专项测试经验优先;

4、至少掌握如下工具中一个,如:jenkins、robotframwork、appium;

App测试方法总结 篇5

Google Web Toolkit和RIA专家Didier Girard已经构建了一个简单的GWT应用并放在Google App Engine上了。他相当自信地认为他的应用可以经受住高负载的考验。

我并没有对这个应用做过特别的优化。我是说我尽量避免常见的瓶颈,但是我像大多数开发者一样去编码。我相当自信地认为Google App Engine能经受住高负载的考验。并且我还认为GWT对于高负载来说是相当适合的。现在,检验它的时刻到来了。

从现在开始的一小时内,他期望有几千访问者。

我的目标就是在10分钟内能达到4000个独立访问者,

管理资料

我想这相当于一天内有100000个独立访问者:100000 / 4 小时/ 6。这可能还不够,但是我认为这足够证明99.9%的站点可以采用GWT实现并放在GAE上,根本不用去考虑衰减效应。如果你想成为这其中的一员,请于5月23日周五下午4点左右(GMT+2,取决于你的时区)访问“qwerty.codathlon.com”。如果你想帮我,那就多做些宣传吧。

Google App Engine上的Google Web Toolkit能够借助InfoQ效应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查看英文原文:Google App Engine public load test today

软件测试方法总结1 篇6

软件的测试分类:

从是否关心软件内部结构和具体实现的角度划分

A.白盒测试

B.黑盒测试

C.灰盒测试

从是否执行程序的角度

A.静态测试

B.动态测试

从软件开发的过程按阶段划分有

A.单元测试

B.集成测试

C.确认测试

D.系统测试

E.验收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

*

*灰盒测试结合了白盒测试盒黑盒测试的要素.它考虑了用户端、特定的系统知识和操作环境。它在系统组件的协同性环境中评价应用软件的设计。

* 测试过程按4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及发版测试。

* 开始是单元测试,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检查各个程序模块是否正确地实现了规定的功能。

* 集成测试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

* 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

* 系统测试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与其它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

二.软件测试的流程:

分为五步

第一根据需求分析制定测试计划

第二根据开发人员的详细设计说明书设计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

第三开发人员编写好一个小的模块后我们就可以执行测试用例。同时填写缺陷报告第四对测试作总结

第五验收测试,同时编写用户手册

APP推广方法与心得 篇7

我不希望大家只对别人的APP收入感兴趣,因为再好的APP也离不开推广,开发者的APP需要等待市场的考验,如果没有推广,成功的机会将非常渺茫。

本文是个人和小团队APP推广的经验分享,请慢慢往下看。

一、先确定第一推广目的:下载量还是曝光率?

刚开始写APP时,我从来没有想过如何推广,或者说我以为只要上传到应用商店就可以完事,这也是大部分开发者力所能及的!可结果很残酷,同类APP中总有一些可以占得先机,依靠这样的推广所带来的用户量根本是在摧毁自己的信心(有点言重了)。

我问了几位做推广的朋友,他们一开始就告诉我一个道理:曝光率决定着下载量!也就是说,在一个应用商店发布可能会有10人下载,在两个应用商店可能就有25人下载,在三个应用商店可能就有50人下载,前提是每一个应用商店下载量一致。

道理很简单,一个用户在应用商店看到你的APP,估计不怎么喜欢,他有可能到另一家应用商店下载,再看一次后发现功能还不赖,于是就成为你的用户了。

这就是曝光的作用,特别是前期的集中式曝光,让用户在那么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你的APP名字,你觉得酷不酷?

那么怎么集中式曝光呢?

现在可以曝光的渠道无外乎:应用商店/下载站、玩家论坛和QQ群,当然你可以不惜重金打广告。

二、应用商店/下载站:注重发布时间和描述

首先说说哪些应用商店/下载站的效果比较好,估计大家都非常关心这一点,我以我的APP推广效果进行了排名:

1.安智市场:前期的下载量非常好,审核很快,也是我首先发布的地方。

2.安卓市场:实际带来的用户比下载量会少,转化率没有安智高,审核速度还不错。3.机锋市场:审核速度快。

4.应用汇:下载量和机锋市场差不多。5.搜狐下载:不错的,申请有点久。

6.3G门户下载:一开始时候的下载量不错。7.木蚂蚁商店:很稳定但并不高。

8.91商城:一般,估计竞争的APP太多。9.安卓星空:一般,但后台比较方便。

知道大约的排名之后,还需要注意发布时间,并不是所有APP都适合周五发布的,因为那天将有很多质量非常好的APP进行更新,所以一般开发者最好选择星期3或星期4进行更新。

但如果你觉得自己的APP实力比较强大,可以试试在周五发布,获得的效果也许会更好。

关于描述,它并没有icon那么重要,但它能在icon之后刺激用户下载,例如副标题描述(并不是所有站点都有),你可以夸大自己的功能(怎么夸自己想)。

正文描述的第一句话很重要,例如你可以说成已经有几十万用户使用or每一个晚上都必须使用的APP,这非常适合刺激用户,也屡试不爽!

截图漂亮一点则可,无需投入太多的时间。

三、神奇的论坛推广

为什么说论坛推广会神奇呢?

有时候一个很普通的帖子也会被很多人加分,从而成为热门帖子,其实都是可以鼓吹别人评分的,如果一个评分都没有,就算是我自己也不会看那个帖子的!

鼓励别人评分很简单,在下载apk包的附近加几句让别人评分的话,最常见就是:回复不会怀孕,评分哦亲!下载的人是肯定有的,所以评分一般都会有,多少就看APP本身了。

发帖格式不必过于注重,只要简洁一点就可以了,剩下就说说我觉得比较靠谱的论坛。第一阵容:机锋论坛、安卓论坛、安智论坛!第二阵容:魔趣网、安卓论坛、魅族论坛!

第三阵容:风暴论坛、木蚂蚁论坛、DOSPY论坛!

四、学会在QQ群顺手牵羊

app运营季度总结报告 篇8

app运营季度总结报告篇一

回首过去,在新的岗位新的环境中尽快的进入了角色和出色的工作状态。

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时刻要有一种危机感。

深深了解与市场“共存共亡”的重要性,如果不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的工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员工都将可能遭到失业的命运,必须改变“观望”的态度以更为积极主动的精神参与市场管理的工作。

在创建全中国文明城市活动中,我以个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并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由于北站市场环境复杂,管理繁烦琐,工作有相当的难度,但是在领导的正确引导下以及同事的密切配合、大力协调、共同努力和家属的理解体谅下,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没有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今年由于工作需要我由三交易区调到一交易区担任组长职务,具体工作范围是主管西一栋、西厅皮件、南墙展示台。

现将我在这半年中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对市场工作,提前思考,对任何工作做到要有计划。

1.本职业务,及早思考,早作打算。

2.分析预测在前。

对一些常规性的工作,要分析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预测会带来什么问题,从而及早提出解决的办法。

3.计划准备在前。

早作计划,确定基本方案,最好要有两三套路子,以便在讨论研究中予以取舍,如果“临时抱佛脚”,不仅难有质量,处于消极应付局面,而且会影响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

二、和市场全体人员一道,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具体措施是:

1.规范市场管理、加强消防设施及其消防通道管理,由于市场经常出现乱堆乱放、出摊占道、严重堵塞了消防通道并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我已很抓了这项工作。

保证消防通道随时畅通。

及时杜绝消防隐患以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2.督促市场经营户按时缴纳摊位费,不能拖欠。

现已基本没有拖欠现象发生,如在市场管理中与经营户发生争执,必须顾全大局以整体利益出发,避免工作态度的解单粗暴,要进行说服作好思想工作并妥善解决问题。

3.倡导经营户合法经营。

对及个别经营户打扑克、下象棋的现象给予制止,禁止小商小贩进入市场,以免影响正常的经营秩序,必须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工作期间不能串岗聊天以及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认真负责的搞好市场管理工作。

三、认真负责的完成了上半年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管理任务。

以上是我在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

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励更上一层楼。

争取在下半年给上级领导交一份满意的工作业绩。

app运营季度总结报告篇二

主管常笑称我们是整个业务部的脑子,只有我们想好了做什么,怎么做,形成了方案规划,才能将需求准确的提到具体部门,大家分工协作,项目才能动工。

拿一个活动来说,简单说下流程,第一步:老板首先会跟你敲定KPI,包括但不限于日均或峰值订单数、客单价、ROI、留存等

第二步:拿到KPI首先做的就是策划方案想文案

第三步:如果有新的页面和产品需求,就画Demo理逻辑给到产品关联到设计和开发资源

第四步:同步定好招商的规则和目标给到行业同学

第五步:通常活动的owner也作为项目经理的角色,接下来就是跟进度—审质量—反馈,直到完成最后验收。

第六步:活动上线后,需要实时关注各项数据指标,流量、转化、销量,对应到相应环节做优化,如文案、图片的优化、商品排序调整、红包发放监控等。

第七步:活动结束后,保证恢复常态运营,接下来就是根据数据做复盘分析,提炼优缺点,为下一次活动赞经验。

而对于一个固定的频道则更偏向于产品运营,除了按节奏稳步进行与活动类似的工作外,更重要的是每日的数据分析,从各项指标的变化去分析问题,得出优化方案,进行第二版、第三版等有规划的优化改进。

总结来说,我的工作内容包含这几块:

A.内容产出:

作为文案小公举,要做得了文艺青年也当得了滑稽逗逼,要走得了大气促销风,偶尔也要写羞羞荤段子。

内容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一是营销方向的Banner、Push、短信文案,重在吸引用户点击;

二是偏推荐方向的导购文案,深入挖掘商品或者服务者的特色,对内容包装和推广提高转化;

三是规则说明型内容,活动的玩法、相关的标准和产品的功能说明,需要简单直接让用户明白;

四是场景相关的软文,用故事、段子、话题、购物场景等方式引起用户兴趣,唤起用户需求。

B.资源把控:

活动、频道都是资源位,资源是有限的,就会出现竞争,资源的管理就需要立规则,不然就会有人问上资源位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他能上我不行。

这涉及到横向行业、品类维度的划分,和纵向的商家头部、腰部、尾部的分层。

细化来说还包括同一个页面,商品先后排序的调整优化。

C.数据分析:

由于我主要负责独立频道,工作内容则更偏向产品运营,十分注重数据分析。

我分析的主要指标有点击、转化和订单,重点看呈漏斗型的逐层转化流失,分析原因并做进一步的运营手段和产品功能上的优化。

还包括周报、月报,分析一整个阶段内的趋势变化。

数据分析真的非常重要,从哪几个角度分析,需要哪些指标,不同指标间如何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数据的变化代表什么,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改进的举措。

从完全不会,到逐步有一套思考方法,我觉得数据分析是我做运营以来最大的收获之一。

数据是评价效果的客观标准,是辅助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不会做数据分析的运营就是瞎子。

D.沟通:

做运营常常会觉得我今天好忙但好像啥都没完成,很多的时候都在撕逼扯皮,哦,不,辩论探讨中。

作为需求方,需要与产品、设计、开发同学沟通,保证需求不变形,实现最终效果。

作为资源方,需要与行业商家同学沟通,明确规则和标准。

E.杂事:

说运营琐碎,就是因为安排好以上几大块工作外,还要自己默默低头审商品、做图片、编页面、营销后台人肉操作甚至采购发货等。

这些都是运营要做的事,我涉猎的方面稍微广一些,细分来看,其实包含了三个岗位: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提炼这几个岗位的侧重点。

3、核心指标与相关关系

前面说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其实刚进公司时,我连PV、UV是什么都不知道,但现在我了解了运营工作相关的几个核心业绩指标:流量(PV、UV)、转化、留存、复购

看下面这种不算复杂的图,好歹我也是学过管理信息系统,用流程图的形式理了理指标之间的作用关系,影响因素和对应的责任部门。

(大概思路,不绝对,或许也不正确)

市场或者渠道部门负责引流,引流过程中的用户定位和引流手段会影响到流量的质量,以一定的成本引入质量越高数量越大的流量是市场和渠道部门的工作重点。

流量到了客户端之后就涉及到进一步的分布和转化,各个入口的PV、UV是多少?转化率多少?转化通常分为浏览/点击转化和购买转化,通常用转化率或者是流失率来描述,流量呈倒三角逐步流失。

影响浏览/点击转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导购路径和内容,导购路径的优质与否涉及到产品流程设计是否合理、符合用户体验。

而这里的内容是笼统地称呼,包括入口的点击文案、图片,详情页的文案描述、图片质量,这些都是对应的运营需要把控的。

下一步是购买转化,主要影响因素为选品本身质量和营销包装,购买转化还要细分为下单、支付步骤,根据流失率查看哪一环节有待优化,找出影响因素对应到运营同学。

影响用户复购的因素就更多了,营销策略运用是否得当,产品上是否有对应功能引导,以及商品本身是否足够打动用户再次购买。

另外一个关键指标是留存,新用户进来后有多少能留下来成为老用户,老用户又能活跃多久。

流量本身的质量、整个APP的定位和设计,每一步运营所呈现的内容都会是影响留存的因素,包括从转化和购买的情况也能间接体现留存情况,而一个APP只有做好留存,才能稳步长久运营起来。

总结来说,就是流量进入到客户端后就会有分流,我们需要看的就是各个点击入口和各条操作路径的流量流失情况,包括用户下单、付款的购买转化。

另外两个重要指标是复购和留存,这两项是综合指标,涉及到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也是衡量运营工作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4、分析思路

高效的运营要有条理,把零散琐碎的工作串起一条逻辑线,正好整理了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条理架构。

举个例子,某次活动中,我的KPI是运营的频道订单量达到之前的X倍,那么影响订单的因素就是流量和转化,该活动的引流进来的量级其实已经是定的,所以一方面我要做的是详细还有另外的哪些渠道能够增加该频道的流量,例如自媒体平台、卖家传播等。

另外的工作的核心就是提高转化,点击转化和购买转化。

所以我从用户、商家、商品、营销玩法几个角度思考,我能做什么。

首先如何让更多的用户进到频道内,这里能有什么功能引导,另外根据以往订单数据,商品品类、数量如何规划,采用什么营销手段怎么玩能够提供购买转化。

在这些策略都明确后就整合成了一套方案,当然还会涉及过预算控成本。

涉及工作就不说太具体了,差不多这个意思。

活动结束后我超额完成了KPI,通过数据分析,复盘时总结了活动成功的关键因素,下次活动继续沿用,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下次改进。

在这里我得出的经验就是当发现问题和执行目标的时候,多问一问“是什么?”和“为什么?”因为主管说高效的工作70%在思考,30%在执行。

但是也不能跟我一样太纠结了,哈哈。

三、那些真切的感悟

阿里系的公司传承了阿里的文化,我也有幸真切感受了一把,阿里文化里有不少的经典词汇,要性、owner意识、拥抱变化……还有好多我一下想不起来了。

阿里文化是狼性十足的文化,有些部分是我初出社会还不能接受消化的,但以下这些却是我最实在真切的感悟。

1、不要纠结,先去做

我属于思考型人格吧,做任何事情在没有厘清思路前我会岿然不动,但在这个“唯快不破”的文化里,我很受煎熬,但也自然有成长,做事情是要先思考,但不要纠结在选择,如果实在想不清楚也不用纠结,先去做,试试看,或许就有思路了。

2、站在一定高度上,要有格局

“你做的可是产品运营,运营的是啥?是整个APP呢,你要站在CEO的高度想问题”这是主管跟我说的玩笑话,哈哈哈。

虽然我是小兵,没有太高的高度和足够的格局,但是我看的多,确实是这样,站得越高,想得越多,能考虑到的就越全面,埋头只做自己的事常常会迷失方向,不知对错。

就像开车时,教练说眼睛看着最远的地方。

3、不看你怎么想,要看你怎么做

每个人其实都会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真正实现就会遇到很多困难,或者很多人干脆不去做。

刚入职的时候,我觉得转手绘特别美,想做一个专题,当时被嘲笑品位低,就没有做,后来某一个同学做了这个,效果惊人,这就变成了一个最大的类目。

所以呢,你想到了没有做到就不是你的!

4、心要大,皮要糙

很多同学会跟我一样,从小是乖乖女好学生,其实受挫能力很差,但在互联网或者说整个社会,受挫撕逼各种正常。

在这里我撕过开发,怼过产品,跟运营更是争论了不少次,还顶撞过老板呢,战绩累累,哈哈哈!当然也没用的哭过好多次,每次争论后自己是最不好受的,因为总是想太多,后来心态慢慢放平,都是为了工作,只是因为工作,角度不同而已。

App测试方法总结 篇9

一、CSR文件的生成步骤

第一步,打开钥匙串。具体的做法是从Mac机中应用程序-》实用工具-》钥匙串将其打开。第二步,打开钥匙串菜单中钥匙串访问-》证书助理-》从证书颁发机构请求证书,如图1-1。

图1-1 第三步,按提示填入“个人开发者账号邮箱”,并选择“存储到磁盘”项。并继续则可生成类似*.certSigningRequest 的CSR文件。需要说明每个Mac机有一个特定CSR文件

二、产品证书(Production Certificates)的生成步骤

图2-1 第一步,用自己的个人开发者账号登录iOS Dev Center,并进入右上角目录中一个名叫“Certificates,Identifiers&Profiles”选项。进入后如图2-1。

第二步,选择图2-1左边目录的Certificates->Production选项,单击右上角“+”,进入添加产品证书页面,如图2-2。

图2-2 第三步,选择图2-2中Production下的第一项,并单击Next进入下一页面。

第四步,选择已经生成好的类似*.certSigningRequest的CSR文件。再按提示进入下一步,则创建类似*.cer的证书文件。注:创建证书成功(证书是Distribution类型的,而不是Development类型的)后,可以从网站上将其下载下来,并在Mac机上双击运行,就会添加到钥匙串中的证书中,以便在Xcode中选择证书时使用。

三、创建App IDs的步骤

第一步,选择图2-1左边目录的Identifiers->App IDs选项,单击右上角“+”,进入添加App ID页面,如图3-1。

第二步,按照提示填入“App ID”和“Bundle ID”的名称,并选择“Explicit App ID”选项,并单击continue进入下界面。

图3-1

第三步,在此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创建App ID之前已经创建好了Certificate(Distribution类型)证书。

->此时会进入 “Confirmation your App ID”页面,确认信息无误后单击“submit”即可成功创建App ID。第二种情况:在创建App ID之前没有创建要相关联的Certificate证书。

->此时会进入创建产品证书的界面,此时只需按照本文第二部分介绍的方法创建Certificate证书即可。创建产品证书成功后,再按提示操作即可创建App ID成功。

四、创建Provisioning Profiles文件的步骤

Provisioning Profiles文件分为Development和Distribution两个类型,此文件关联Certificates和APPID文件,假设名字为BabyStoryReleaseios,创建成功后可以下载并生成*.moblileprovison的Profile文件。

在Mac机上运行*.moblileprovison文件(即Profile文件),则可以把Provisioning Profile文件添加到本机上,以供XCode软件使用,此时在Xcode中Targets-》Build Setting-》CodeSigning中的Provisioning Profile选项中就会出现你在Apple个人开发帐号上创建的名称(如BabyStoryReleaseios)。

关于证书文件的创建,可以参考:http://blog.csdn.net/ysysbaobei/article/details/8838888

五、App发布的流程

(一)在App Store上创建App应用

第一步,登录。输入网址http://developer.apple.com,进入苹果开发页面,单击下方的Resoures中的iOS Dev Center->跳转到https://developer.apple.com/devcenter/ios/index.action。按提示输入个人开发者账号和密码,例如,example@gmail.com。

第二步,在登录成功的页面右侧选择iTunes Connect,如图5-1所示。再次输入开发者帐号和密码,成功进入iTunes Connect页面。

图1-1

图5-1 第三步,选择iTunes Connect页面中的Manage Your Apps,进入App管理页面,如图5-2所示。左上方有一个“Add New App”按钮,下面列出你所有已经创建的应用。

第四步,单击页面中的Add New App,进入创建App的页面,如图5-3(需要AppName,SKU Number,BundleID,App的简介,<1136*640,1024*768,1024*1024,960*640>各种尺寸图片等,按要求填写即可)。

图5-2

图5-3 第五步,把所有信息按要求填写完成后,则应用创建成功。在“Manage Your App”下方会出现你新建的应用,单击应用,可看到此时应用的状态为黄色的“Waiting for upload”。

(二)上传App应用接受审核等待发布

上传App应用,可以使用application Loader和Xcode两种方法。上传成功后的状态为Received Uploaded,稍等几分钟后就会变为Waiting For Review状态,如图5-4所示。

图5-4 如果需要重新上传或替换该版本的App包,则选择图5-4上Details页面中右上角的Binary Details,进入相应页面,如图5-5所示。点击此页面右上角的“Reject This Binary”按钮,按提示进行操作,先删除已上传的App包,再重新上传即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在上传应用时必须要保证Xcode中的版本号与你在App Store上创建应用时填写的版本号要一致,如,都设置成1.0.0。

图5-5 ***用Xcode上传App应用详细步骤*** 第一步,用Xcode打开App应用工程。

第二步,设置Targets->General与Project->Info中的设备版本号是相同的,如5.1。

图5-6 第三步,按图5-6所示,找到Targets->Build Setting和Project->Build Setting下的Architectures,把其中的“armv7s”项删除。并且选择Targets-》Code Signing下的Provisoning Profile,这个文件就是你用苹果个人开发者账号创建的Profile(参照本文第四部分),然后把Targets->Code Signing和Project->Code Signing下的Code Signing Identity选择Distribution类型的产品证书,这个文件就是你用个人开发者账号创建的Distribution类型的文件(参照本文第二部分)。

第四步,打开Xcode菜单中Product->Schema->Edit Schema,把类型选择为Release版本的。第五步,打开XCode菜单中Product->Archive,进入包分发页面,如图5-7所示。

图5-7

第六步,单击Distribute...,进入“分发方式页面”,如图5-8。

其中第一项“Submit to the iOS App Store”是把App包上传到App Store。

第二项“”是把App包保存到本地,生成*.ipa格式的分发包。

图5-8

第七步,按提示输入自己的个人开发者账号和密码(通过这个关联认证,使应用上传到App Store的特定账号上),如图5-9所示。

图5-9 最后,按提示进行操作,如无错误提示,则App应用上传成功。

生成ipa安装包的步骤与发布App应用的区别在于:

第一,在单击Distribute后选择第二项“Save for Enterprise or Ad Hoc Deployment”。第二,其中一步需要选择Profile文件,如图5-10所示。在这里,如果你选择的证书的Development类型的,即99美元的证书,此时只有在Mac机上添加的Iphone设备才可以安装生成的ipa安装包,如果是其他设置则需要“越狱”。但是你选择Distribution类型的,即企业级的299美元的证书,那么就不会有这样的限制,任何Iphone设置都可以安装这个ipa安装包。

上一篇:街道2021年脱贫攻坚完成情况工作总结下一篇:心肺复苏应急演练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