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精选8篇)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1

一、城乡一体化的含义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深刻的内涵。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目的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在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主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和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要着重走乡镇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包含多方面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分工一体化;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五是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在我国实现这种“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追求的目标。

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模式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以市场为核心,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动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在现实社会经济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城乡之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变化,而其中又以人流问题最重要,是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所在,造成人员流动的根本原因是巨大的城乡差别。综合反映城乡一体化程度和水平的一个量化指标可以用均衡城市化率。均衡城市化率是对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过程的量化反映,是城乡经济互动并趋于均衡过程的一个基本度量值。它对于城乡经济互动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人本原则和市场导向,推进城市化不能贪多求大,关键还是在于建立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

均衡城市化率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C=lc2(1+a)n/(1-c)2(1+b)n+ lc2(1+a)n

其中,c当为前城市化率,大写的C为均衡城市化率,l为当前城乡之间收入差异系数(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n为实现均衡的预期年限,a为城市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b为农村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

三、国外城乡一体化的模式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模式

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四个重要特征:(1)工业化早期农村地权的剧烈变动,土地由地主、自耕农向资本主义的大土地所有者、经营者转移,农业经营由小农经济向雇佣制规模经营转化。

(2)城市工业发展迅猛,农村无地的剩余劳动力被迫向城市无序转移,导致早期大城市人口的畸形膨胀,城市污染严重。(3)早期城市化的单一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漫长性和痛苦性。整个资本主义国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长达几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二战前),产生了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一是压低劳动力价格,使工人的生活水平和劳动条件恶化,二是长期就业不足,社会动荡不安。(4)二战后,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府对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城市工业对农业反哺以及政府对农业、农民的保护、城市规划及环境污染治理,既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缓和了城乡关系和阶级矛盾。

(二)拉美模式

拉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是“大庄园制”,这种土地所有制缺乏效率。土地分配极不公平,缺乏土地和农村的贫困推动农民向城市被迫流动,而城市现代化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非常有

限,从而造成了“过度城市化”。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有人把这种城市化称为“维持生存的城市化”。

(三)东亚模式

东亚选择了“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对英法(早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日、德(晚起发达国家)工业化模式、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扬弃和发展,同时又是出于“赶超”战略的需要。在“官僚主导”的市场体制下确实能创造经济奇迹,政府对企业的积极干预完全可以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政府官员拥有强烈的富国理想和过硬的业务与道德素养,民间的经济活力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作用。东亚的农村改革基本上是成功的,东亚的城市化进程相当迅速,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如韩国城市化水平达到70%,只有了10 年的时间。由规模极小的自耕农家庭农场组成的农业结构是有生命力的,相当有效率的,并且能够维持农业生产率的迅速提高,现在这些地区的小规模经营和对农业的保护使其粮食成本上升的压力日渐明显,但是土地平均化改革由于与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工农业生产状况相适应(尤其是在早期),从而带来的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失业的减少以及社会稳定等收益要远远大于其造成的规模经济的损失。论文出处(作者):

(四)前苏联城乡一体化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1)农村的集体农

庄制 ;(2)

(3)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4)为筹集工业化资金对农业低价格高征购和征收各种赋税;

(5)优先发展重工业,置轻工业、农业于从属地位;(6)经济布局分散,力求“大而全”、“小而全”。客观地讲,前苏联模式工业化早期有些特点如强调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对工业的支持、对国外技术、设备的引进和对科技的重视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到后期原有的经验被过分强调而变成了发展的阻碍,又没有进行适时的合理正确改革,从而最终导致了失败。

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分为改革前的“政府推动型”和改革后至今的“乡村推动型”两种模式。在早期模式中,由于城乡商品交易几乎断绝,乡村人口固守农业甚至粮食生产的产业结构,城市偏向政策、逆城市化的政策等,使城乡在地域、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二重社会。改革后,“乡村推动型”的城市化道路,乡村工业以乡镇企业为载体得到了飞速发展,结果使完整的工业化、城市化同步分成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实行职业转换,即人口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实现非农化;然后实现地域转换,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在改革初期这种城市化模式具有非常现实和合理的意义,但也就造成了非农产业人口与城市人口的分离,小城镇人口规模下降、规模效益低下、生活质量差,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侵占耕地、环境污染、成本高效益低,大城市人口占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将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当前面临着旧中国的贫穷落后、解放后工业化政策失误造成的沉重历史包袱,人口膨胀、人均资源匮乏的“低水平陷井”,尚存旧体制的束缚,体制转轨的高成本,外部不平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竞争压力等多种短期不能消除的客观不利因素。我国多元不平衡结构的消除,城乡差别消失,迅速的城市化,完全充分就业,共同富裕,政治上的充分民主等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像韩国等小国一样迅速实现高城市化水平。

我国工业化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现实而又理想的体制选择,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政府计划与市场的结合。尽管这种体制仍存在不可克服的问题,“市场”与“计划”相互校正,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检验,甚至可能是“完美结合的幻想”。中国对现代市场体制的坚信不疑而又深刻洞悉其历史局限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关于城市布局的总体设

计、乡村农业生产的区域分工、小城镇的规划、乡村科技推广等可由政府计划和投资,而产品、生产要素的流动则可由市场去调节。

在城乡各自的改革和发展中,城市经济的改革、发展和乡村比起来又不得不占首动和主导的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我国“效率优先”原则、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和乡村的相对落后决定的。因此,这就要求以对城市国有经济的企业制度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和发展以及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发展为契机,优先发展大中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其带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使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对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进行股份制等产权明晰的改制和其他经济扶持,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对乡村进行教育等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综合的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发展经历了高效率的农业、轻工业、重化工业、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信息产业(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这样一个符合工业化规律的自然演进过程。蒂默教授从西方农业演进的过程中,也认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劳动者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农业支持工业,工农经济一体化和工业反哺农业和保护农民四个阶段。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效率的落后和工业生产的重复过剩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其产业结构是不正常和极不合理的。张培刚先生早就说过,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另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吸收农业劳动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其自身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同样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何福洲.城乡一体化: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J].求实,2003(10):37-38.

[2]任耀杰.积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J].湖湘论坛,2004(1):76.

[3]梁湖清.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乡一体化[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

(5):14-17.

[4]韦建敏.新形势下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5):26-28.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2

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内电力市场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地域等供需矛盾问题,市场发展扩大的方式不平衡。一方面,许多乡村地区的电力设施设备建设相对落后,电力资源供需间的矛盾差异较大,严重影响到当地电力消费及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电力资源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的电力资源没有能够有效地利用和消耗[1],因此可以预见,推进国内电力市场城乡一体化将是未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

一、国内电力市场城乡结构性差异的主要影响

与其他自然资源相似,我国的电力资源总体供需也存在着总量大、人均拥有量小、供需结构不平衡等问题。我国东部、南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口比较密集,是电力资源消费的主要市场。而西部、北部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电力资源的总体消耗量要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此外,根据统计显示,我国城镇人均年电力资源消耗量是农村地区的4-6倍,国内电力行业的城乡结构性差异非常明显。笔者认为,城乡电力市场的结构性差异会带来一系列影响。

1. 电力市场城乡结构性差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

大力推行城镇化建设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做法。事实证明,城镇化建设对于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以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动传统农业生产,进而改变农村社会面貌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无论是发展现代工业、农业还是发展第三产业,都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撑。许多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都具有较为发达的电力行业,电力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也非常突出,反之亦然[2]。因此说,国内电力市场存在的城乡结构性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进程。

2. 电力市场的城乡结构性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

笔者认为,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受制于两方面,一是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通过电力企业破产、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战略布局的重新调整,二是受到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的调控,利用市场的基础性配置作用,逐步实现国内电力资源供应需求间的平衡。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电力行业势必会存在着电力资源由产能过剩地区向产能不足地区、由消费过剩地区向消费不足地区进行转移的趋势。也就是说,通过国内不同地域之间的资源调整和配置,实现国内电力行业发展格局的重新整合。

3. 国内电力市场城乡结构性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

宏观调控政策是政府履行经济社会发展主导性作用的重要体现。宏观调控并不是直接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发展,而是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则的前提下,利用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制定一系列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市场充分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这其中,电力市场的布局和发展是政府宏观调控战略的重要措施。政府通过对电力行业实施宏观调控,能够有效地实现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结构转型效率的作用。

二、如何有效弥合国内电力市场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差异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地弥合现阶段国内电力市场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差异,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优化国内电力行业发展市场环境。

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扶持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达到优化电力行业市场化发展环境的效果。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完善国内电力资源生产价格定价机制,既充分考虑到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又要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居民实际承受能力等等,使得电力行业真正成为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抓手。

2. 国内电力企业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市场化原则优化电力产能布局。

对于国内电力企业来说,应当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在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完善自身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行业整体发展布局。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当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乡村等相对落后地区,将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进程之中。要坚持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追求短期效益、长期效益与局部效益、整体效益等之间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应当全面优化本企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广泛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切实改善供需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国内市场平稳均衡发展。

3. 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许多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电力市场城乡发展存在结构性差异的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或采取政府宏观调控,或采取市场化运行规律等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进而带动了现代工业等行业的加速发展,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充分借鉴和研究。

摘要:电力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近年来, 我国经济增速平稳, 国内电力行业市场化逐步完善和成熟, 市场对于电力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初步显现。但是, 当前国内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地域间、城乡间电力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差异, 特别是城乡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不断显现。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电力消费需求不能够得到有效地满足, 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部分城镇存在着电力资源产能过剩。可以预见, 电力资源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关键词:电力经济,城乡一体化,市场

参考文献

[1]杨莉.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3

[关键词]城乡产业 发展现状 主要问题 政策建议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实施偏重城市的政策还是扶持农村的发展战略,都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比如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诸如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市场容量狭小、土地资源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我们必须认识到,乡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谁都不能孤立地求生存、求发展,两者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种有序发展的良性态势。

一、我国城乡产业关系发展的现状

1.目前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继续进行的工业化,不是传统的、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大体是指制造业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的过程。我们要实现的是广义的工业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包括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及由于技术进步和第三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这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农村社会面貌所必需的。

目前乡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素质提高的新阶段。乡镇企业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企业深化改革坚持既积极推进创新又注意规范完善,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企业生机活力有所增强。

2.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第二,乡村劳动力流动机制不完善。没有发育良好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传导机制。

3.我国城乡产业发展关系失调

根据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要低于15%的要求,工农业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2∶1~2.5∶1之间。目前中国城乡发展处于失调状况,这些失调环节主要是工农业发展速度失调,二元反差过大,城镇化进程缓慢。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结构失衡。

由于我国工业化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实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城市过度吸取农村农业生产剩余,城市优先的投融资体制。因此,不彻底改变这种扭曲各方面关系中的重工业优先、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城乡产业结构失衡和城乡经济发展失调在内的问题是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的。

二、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制约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不能辩证处理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了地方政绩,往往把主要的工作重点放在招商 引资、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等等方面,而对城镇建设、农业劳动力转移等工作重视不够。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人为地在农村与城镇之间划上了界限,从而难以推进城乡通融、协调发展。

2.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从50年代就开始制定出的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劳动与就业保护制度及住宅制度至今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城乡不平等的政策使农民进城难。现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的制度虽有改革,但没有彻底改变,农民进城必须达到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标准,而且户口迁转手续繁杂,一些地方还要缴纳增容费、城建费、保险费等高额费用。就业、教育、医疗等制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有别”,抑制了农民进城的积极性。

3.大中城市的活力不足。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地区的生产、流通、贸易、金融和科技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国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中心城市都起了对农村进行经济技术辐射和吸引大量农业人口就业的作用。我国的中心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企业活力不足而导致城市功能不健全,不仅没有吸收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而且城市没有对农村产生应有的辐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滞留在城市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村则由于得不到这些生产要素,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4.乡村经济素质低下。在沿海地区,不少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堪与城市国有企业相匹敌。但对大多数乡村地区来说,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落后,一些乡镇企业有所发展的地方,也存在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人员素质低、生产项目重复等问题。有一些地方乡镇企业甚至还是一片空白。从而导致了农村无法吸收城市资金、无法消化城市的一些高科技项目。

5.建设资金短缺。目前,小城镇建设的融资渠道窄、建设投入少。在金融方面,随着基层金融机构的撤并收缩,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大中城市,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投入微乎其微;财政方面,由于县级财政实行垂直管理,乡镇政府无力调剂资金用于城镇建设,县级财政也力不从心,小城镇建设只能依靠土地收益和社会投资作支撑,从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最大“瓶颈”。

三、推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深化乡镇企业改革。政府应该加强对乡镇企业的引导,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的实现形式,改变乡镇企业投资主体单一的现状,加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改造力度,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加快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提高乡镇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乡镇企业的再次腾飞。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2.工农协作的组织需要继续发展和完善。应总结经验,结合市场要求,郊区乡村地区通过农村股份合作制,确立农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工农联系,增强“公司+农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和农业经纪组织,促进近郊工农业的互动发展。

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依据市场需求,以农业的龙头企业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将分散的农户或由农户共同组成的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联系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建立与其他行业有广泛联系的农业产业链、产业群或产业体系。

4.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农业投资领域,不断创新的农业投入机制,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机制,包括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增加农村教育投资,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拓宽农业筹资渠道。积极支持农村经济结构优化;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支持小城镇建设,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承贷主体。

5.建立跨区域的产业互动与合作的协调机制。各地的资源是有限的,各具优势,在竞合日趋重要的当下,区域合作使得各地的优势资源互补,产业升级提档的速度也同时加强。而现代交通线路的不断延伸,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让相邻的两地成为日益紧密的一体。因此,只有加强跨区域互动和对外合作,加强与省内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健全跨区域的产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和产权等联动机制,才能促进跨区域的大经济区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吴方军: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 2002.12

[2]于今: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辅导百问[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3

[3]徐承红 张佳宝:成都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财政政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9.10

[4]王梦奎:1980-2050年的中国现代化进程:回顾与前瞻——一个经济学家的视角[J].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5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内涵,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协调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全区教育基本实现优质均衡。全区的受教育机会、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取得明显成效,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各类教育的公平度、满意度大幅提高,真正成为城乡一体融合区、素质教育先进区、体制机制创新区、人民群众满意区。

(二)具体指标

1.幼儿教育 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8%以上,实现托幼一体化教育。全区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98%,75%的幼儿园达到“江苏省优质幼儿园”办学条件标准。

2.义务教育 全区所有中心小学达到市现代化小学标准,所有初中达到省示范初中标准。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0%,巩固率、升学率分别达99%、98%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100%。

3.高中教育 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以上。十四中争创“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级中学文昌校区争创省三星级学校,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4.继续教育 建立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机制,统筹指导继续教育发展,努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社区教育覆盖面100%,90%的镇街社区教育中心建设成为市级示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省级社区教育中心2-4个。新增 1 劳动力人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5年。

5.高等教育 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5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电大分校办学达全市一流水平。

6.学校布局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区域人口分布趋势,按规定标准,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技术装备更加精良、教育功能更加完善。建成小班化实验小学12个,初中4个。

7.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的信息化。

8.办学条件 生均占地达标,校舍建筑完备,专用教室齐全,教学设备先进,30%左右的中小学建成市优美景观学校。中小学校舍安全性全部达到规定抗震指标。

9.教师队伍 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到60%以上;初中教师全部达到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8%的初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分别达到20%以上和8%,中等职业学校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培养5名市级名校长,5名市级名教师,60名区以上学科带头人,100名区以上优秀青年教师。

10.教育管理 进一步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坚持依法治教,办学行为规范,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教育系统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教育满意度持续提升。

11.教育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完善“三增长一优先”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12.教育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 努力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区域教育特色形成品牌,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位居全市中等偏上水平。

二、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全区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无证幼儿园整顿规范工作。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积极推进0~6岁幼托一体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推动幼儿教育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活动,提升幼教办学水平。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改建、扩建、新建一批幼儿园。利用布局调整富余的校舍和教师资源举办幼儿园(班),充分发挥镇街中心园对村幼儿园的示范指导作用。加强教育配套建设,对开发配建幼儿园统一管理。

(二)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化建设,积极推进教育公平。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缩小城乡差距;建立校长、教师流动机制,形成公平竞争环境。加快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盘活重组教育资源。按照规划要求,在新建、扩建的开发区和住宅区同步配套建设中小学。将学校布局与校舍安全工程、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推进新城开发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落实教育惠民工程,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做到应免尽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切实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大特殊教育管理和师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

(三)实施优质高中提升工程,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按照区政府提出的公共配套服务与城市建设相同步的要求,按四星级标准在新城核心区新建一所普通高中,力争将十四中学、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创 3 建为省四星、三星级学校,为新城居民提供一流教育服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局职业教育“双十”提优工程的要求,力争将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成全国1000所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结合江北新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强先进制造业、涉农专业建设,广泛开展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全面优化教育管理。

适应国情和时代需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校务委员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使用办法。扩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自主权,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发挥企业参与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作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注重德育创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深化课程改革,加强对课程标准与教材、课堂教学活动、课改科研课题的研究,创新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积极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立小学、初中综合实践课程实验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制定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评价方案,探索多元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筑教育人才高地。

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师德素养。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充分利用绩效工资实施后,4 教师岗位社会吸引力增强的有力契机,完善“凡进必考”制度,把好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任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城镇中小学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经历。

(七)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格局。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教育总体发展规划,创造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和谐发展的环境。实施“社会办学工程”,整合社会力量办学资源,鼓励引进名牌学校到我区办学,鼓励公办学校特别是名校,通过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等形式,发展优质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形成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教育发展运行机制。依法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管理和监督,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八)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带动教育现代化。

把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浦口”建设总体框架,构建先进、高效、使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3年内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手段的学习能力,加快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九)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中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构建我区教育科研和教研工作的新体系。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新教研工作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学校教研工作的特色。围绕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重大教育决策中的咨询、参谋作用。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体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 5 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多元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开源节流,健全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机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依法确保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学生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依法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GDP的4%。

充分调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途径,完善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之处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

健全政府助学体系。完善对农村各阶段各类型贫困学生的助学制度,生源地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和落实镇街发展教育的职责,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更加灵活、开放和多样的办学体制。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和落实有关政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扩大教育对外交流。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良性互动。

(三)依法治教,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查处违反教育法律法规、侵害受教育者权益、扰乱教育秩序的行为,维护好学生、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学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 6 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教师权利,加强教师管理。保障学生权利,对学生的评价公平公正。建立健全符合法治原则的教育救济制度。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坚持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督导检查的同时,加强对幼儿教育、高中教育和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督导评估。主动接受人大、司法、监察、审计等部门监督检查,严格落实问责制。

(四)加强领导,努力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充分认识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教育工作的领导,做加快教育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引导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发展。引领基层学校根据全区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明确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城乡教育一体发展。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目标和要求。这“五个统筹”的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因为它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五个统筹”的“牛鼻子”,只有统

筹城乡发展,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除了体制的配套和保障外,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镇水平、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黄泰岩教授认为:城乡一体化的核心是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具体讲,就是要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来实现城乡生产方式一体化、生活方式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由此,建设系统的任务就是为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城乡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市场体系一体化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平台构建合理,环境营造舒适是城乡空间结构和资源布局优化,农村人口空间和职业转移顺利的关键。由于各地自然地理、历史传统、交通区位等的差异,城乡一体化道路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探索出一条有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首先必须对XX市情有一个清醒而准确的认识。XX市委书记廖炎秋同志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优劣并存,喜忧参半”来概括XX市情的基本表征。这既认识到了XX交通区位优,城市发展快,经济来势好,文化渊源深的有利方面,也认识到了XX受到xx双重夹击,缺乏产业支撑,观念狭隘等劣势。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才能避免外资留不住,内资往外流的“过水丘”命运,变劣势为优势,化忧为喜。首先必须解决两个认识问题,一要有开放的双赢观。加快城市化进程,并不是以与xx平起平坐,鼎足而立为出发点,而是以促进市域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市民化为目的。要有海纳百川、靠大联大、一体发展的襟怀和胆识,坚决革除“宁当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过去总想与大上海平起平坐的江苏、浙江等省,现在都极力争取融入大上海的经济圈,以做大上海的小老弟为荣。XX距xx均为一小时左右车程,我们要找准产业联结点,既融入衡阳经济圈,也融入郴州经济圈。不做“过水丘”,而要做承xx的中转站,甚至还要有把XX创建成为珠江和长江两大经济带联系停靠点的大气。二要有比较的优势观。XX在湘南地区的交通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显而易见,与xx市其它县市比较,XX的城镇空间布局和资源集聚都有自己的特点。一是XX城与建制镇差异明显,建制镇居民和农民空间转移方向集中于XX城,形成了市域范围内XX城无可替代的经济吸附力和人口转移吸引力。如xx县x差别不大,很难形成绝对中心地位。二是建制镇发展先天不足,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力不强。新市镇有一定基础,由于耒水航运的中断,长期发展停滞,京珠高速开通后才刚有生气。如xx县,新县城刚搬迁,长期有县无城,县域经济缺乏中心,只得依附于xx市,而他们x等建制镇发展较好。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必须走XX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XX城尽量做大做强;建制镇突出发展重点、优化功能定位。努力构建以来阳城为中心,包括新市、小水、竹市等镇在内的半小时经济圈,充分发挥经济圈的集聚、辐射、吸引、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解决XX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6

行进在冀东大地,不时能看到一片片新建起的楼群——农村新社区。走进楼群,宽阔整洁的街道两侧,路灯林立、绿草茵茵。休闲娱乐广场、村民活动中心、幼儿园、村民诊所、便民超市、垃圾转运车„„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家家有楼房,做饭用天然气,活动有广场,锻炼有健身器,生病有合作医疗,老有养老金,虽然还叫于林庄,感觉却和城市没啥两样!”说起生活变化,丰润区韩城镇于林庄76岁的李俭满脸高兴。于林庄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受益村庄的一个缩影。

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确定我市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市级试点单位,要求我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推进体制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2010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了《唐山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并提出了“积极探索、率先发展、积累经验、提供示范”的要求,希望我市为全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作出突出贡献。一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总目标,按照“154”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思路,努力在规划编制、产权改革、民居建设、城乡社保等11个方面寻求新突破,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明显。无数像李俭一样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日子越来越幸福!

坚持规划引领,初步构建起了新型城乡形态

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项规划,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新体制,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唐山市坚持把规划编制作为先导性工程来抓,按照“全域唐山”的理念和“三个集中”的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健全城乡规划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规划制定和实施的依法监督、管理,城乡规划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从2007年11月开始,历时一年时间,我市率先在全省地级市编制了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唐山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规划(2008-2020)》,明确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思路、目标和重点。组织市规划部门和县(市)区,相继编制了近郊区城市化发展规划、县城扩容建设规划、中心镇扩大发展规划、中心村扩村建设规划、基层村建设规划。根据新一轮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到2020年,全市将逐步构筑起“中心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中心村—规划保留村”的城乡空间布局。

2010年,唐山市首次在全域范围内实现了“三规合一”,即县域镇村空间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三个规划实现了衔接配套。为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2009年至2010年市财政投入3000万元奖补资金,聘请具有二级资质以上的规划设计单位,先后为400个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编制了建设

规划,全市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了科学的规划保障。

强化产业支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促农增收的一条基本途径,始终常抓不懈。

组织实施“1510工程”,去年全市共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118个,计划总投资155.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5亿元,其中有2个项目被列入了省政府督导和省产业办重点项目,有6个项目被列入了河北省2010年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到年底,竣工项目77个,完成投资35亿元。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全市狠抓产业化三大环节:大力发展壮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全市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3家和34家;扎实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着重抓了乐亭、玉田、丰润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建设。突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各县(市)区都谋划启动建设了一个面积不少于5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其中玉田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全市组织开展了省、市、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三级联创”活动,确定了市级示范社150家,申报了省级示范社41家,年内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30个。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52个,发展会(社)员数9.1万户,辐射带动农户达54.8万户。

2010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总额达到320亿元,比上年增长6.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已经达到6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0元,较上年增长12%,增幅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拉大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

实施新民居建设,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从2008年开始,着眼于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从根本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我市就以创建科学发展示范村为载体,全面启动农居改造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有440个示范村实施了新民居建设、旧民居改造工程,其中整体新建村301个,改造提升村139个,涉及10.97万户,累计投资达203.7亿元,在完成示范村数量、建筑面积、投资总额等方面均走在了全省前列。

在具体实践中,各县(市)区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坚持把新民居建设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将村庄建设规划纳入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体系;把新民居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把新民居建设与农村改革相结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把新民居建设与创新经营机制相结合,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把新民居建设与改进农村公共服

务相结合,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把新民居建设与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促进乡风文明。相继探索创新了城镇资源带动、土地资源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产业发展带动、新批宅基地和旧房翻建、特色村改造提升等“六种模式”。

新民居建设,实现了农民富起来,农户暖起来,农村靓起来,农家乐起来,农村经济繁荣起来的愿望,真正成为了一项惠及民生的幸福工程。加快了主城区扩张、县城扩容、中心镇扩大、中心村扩并,让更多有条件进城、愿意进城的农村人口实现了到城镇就业、生活的愿望,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已达到54.9%。

着力改善民生,农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目的就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不断加快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上水平。

2010年,全市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经费市级以上资金达到2.67亿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9亿元。同时,为义务教育阶段57.86万名农村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及部分教辅用书,涉及资金6294.8万元。共为2.5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1009万元。继续推行“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模式,全市有620所公办学校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口子女26337人。累计投资12.05亿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农村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100%;农村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普及。

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我市不断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开展了乡镇卫生院“三基两化”建设和村卫生室建设。目前,全市乡镇卫生院已全部通过标准化、规范化乡(镇)卫生院示范县(市)考核,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标准化率达到80%。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达476.3万人,参合率为96.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2009年的100元提高到140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万元。农村五保户、贫困户通过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全部参加了合作医疗。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满足农民对身体健康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努力缩小城乡文化投入、阵地、队伍差距,县级文化中心、乡镇文化站、村民中心建设不断加强,组织实施的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481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为每个书屋配送图书1273种和部分报刊杂志。全市组建农村电影放映队197个,基本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建设了7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改善和保障民生,关键是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此,市委、市政府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医疗、养老保障和低保水平,作为20件实事工程来抓。2010年,全市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5.2万人次,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1540元。五保老人供养率保持100%,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全市有10个县(市)区开展了试点工作,参保人数达到122万人,其中29.9万人已经领取了新农保养老金,分别比2009年底增加78万人、12.9万人。开展试点个数、参保人数、领取养老金人数均居全省首位。

深化配套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围绕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开展了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林权、农村承包土地(果树)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村水利设施所有权确权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机制,为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引导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大合作”,让股份合作经济成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实现形式,股份分红成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基本途径。

开展了中心镇试点工作,择优选择了玉田县鸦鸿桥镇等6个镇开展中心镇建设试点,支持试点中心镇扩权强镇,指导6个试点中心镇编制了总体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立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人口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探索建立了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加强了对农村集体资金、资源、资产的管理,依法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存量,健全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了村级集体财富稳定增长的运行机制。到去年底,全市建立集体财富积累机制的村和建立“三资”监管机制的乡镇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其中,建立村级财富积累机制的村达到4586个,占总村数的90.2%。通过村级集体财富积累机制建设,村集体实现增收7853.7万元,节支1638.5万元。

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着眼于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不懈地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2010年又建设了500个文明生态村。全市共投入资金27809.9万元,完成道路硬化1429.6公里,造林绿化231.5万株,院街净化清理垃圾74.6万方,安装路灯11981盏,新建沼气池8860个。全市606个村“户户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2611万元,硬化道路1350公里。目前,全市累计建设文明生态村443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86.6%。“户户通”村达到2606个,占全市总村(队)数的50.8%。在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同时,全市选树了200个村民中心建设典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到2010年底,建立“八项服务”的村200个,建图书室的村198个,建卫生室的村196个,建活动广场的村197个,有文体器材的村194个,建文体组织的村198个,经常开展活动的村193个,制定制度章程的村200个。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为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全市组织实施了农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攻坚行动,在全市农村推行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健全了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形成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6.9亿元,共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35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45辆,聘用保洁员1.8万名,全市实现“户收、村集、乡运、县处理”的村达到493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5%。

支农投入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各种设施的完善,让无数农民感受到与城市生活没啥两样。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7

1 新区核心功能的变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1.1 新区核心功能的概念和内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各级政府主导或引导,在一些具有特殊地理区位、便于要素集中的地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及建设管理模式,形成了集聚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集中开发的各类特区、开发区、高新区和新区等。新区的核心功能最初就是增长功能。在新区设立之初,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重点就是利用新兴区域的创新优势,破解多年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经济管理体制僵化、经济效率低下的诸多弊端,希望通过设立新发展空间这种创新路径,探索、带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在新兴经济区的设立上,按照从沿海到内地、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扩散的原则逐步展开。如在开发区的设置上,第一阶段从1984年到1988年间,先后在沿海发达地区设立了大连、天津、闵行等14济技术开发区;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1993年,先后在沿海二线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设立营口、长春、北京等18发区。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02年,先后设立郑州、合肥、南宁等17个开发区,将开发区从东北逐步扩张到中西部地区。这种按照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的设置逻辑,符合增长极理论和增长扩散原则。实践也证明,这种新兴经济区的建立,在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改革试验、促进区域经济新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和快速发展经济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后,新区的核心功能和增长优势发生了一定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区的经济增长和辐射带动功能在不断弱化,和改革开放之初比较,这种特区不“特”的迹象越发明显。以深圳为例:1985年深圳的经济增长速度为66.6%,1995年为17.3%,2005年为15.6%,2010年为10%[1]。从2012年一季度已披露的经济增长数据看,深圳的增长率只有5.8%,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变化既是中国经济整体实力进入到新阶段的必然反应,也是新时期,新区形势发生变化后,对自身核心功能的调整不及时造成的。对新区核心创新功能的转型探索,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为此,国家先后选择规模大、基础好的若干新区,如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是新区核心功能创新和转型的重大标志,也意味传统的以增长功能为导向的新区,进入到从单一增长功能过渡到探索复合创新功能的新阶段。因此,现阶段新区应成为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引领,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进行全方位综合探索的先导区和试验区。

1.2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功能

新区一般邻近城市建成区,但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分离,是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各种资源要素转换频繁的特殊区域[2]。充分利用土地比较收益和规模化效益是各类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新区城市化的重大影响因素。各类要素中,土地对新区的发展起到最核心的决定作用。无论是功能区的规模和大小,还是功能区资本积累,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土地要素。这种对土地的依赖决定了新区发展的基本路径:在起始阶段依赖土地的大规模经营,快速积累资本,形成起步规模,而到了一定发展阶段后,必须调整原有发展模式,土地利用逐步由粗放向集约发展。对土地利用要求的不断提升,需要改变原有的城乡格局和用地方式,因而,新区对城市化的要求非常迫切,新区的发展越来越要考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

新区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是产业和人口的快速聚集增加使新区基础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的公共用地的增加,原有的园区规模不适应城市化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调整功能区版图。比如当初国家批复的各类新区或开发区目前大多都面临土地规划重新调整的问题。如深圳、上海等地,对原有的行政区划都进行了重新划分,现有控制面积已经远远超过当初规划之初的控制面积,面临规模扩张和空间受限的难题。二是过高的估计了功能区的城市化进展,对未来城市人口、规模、公共服务的估计过于乐观,对新区的吸引、负载和发展潜力认识不足,出现土地闲置、利用不足的现象。如鄂尔多斯的康巴斯等地,由于大规模商业地产开发与现有实际居住人口不对应,导致成为“空城”。

不管对未来功能区的发展规模如何评估,但新区城市化的趋势却是不可阻挡,新区对推动本区域的城市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愈来愈突出。一方面,作为特殊的功能区的管理和运行,新兴功能区越来越多的要受到城市化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过去,新区的核心功能就是经济增长,但是现在,新区的核心功能逐渐从经济增长转型到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领域的创新与引领。从实践看,近几年来,我国新区的管理出现了以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为代表的,由职能管理向城市管理、由功能区向行政区回归的发展倾向。由于以城市为单元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经济区正在逐渐地相对独立于原来的单一性质,越来越具有城市经济的鲜明烙印。新区通过与所在母城、农村的跨界合作,由单一的经济开放功能逐步发展为综合的城市发展功能,从封闭型功能区逐步演变为复合型城市社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新区大都位于城市边缘区,其发展对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城市人口导入、城区与郊区的联动发展等关联密切,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成为功能区发展中不可回避的新问题。

2 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复合特点

当前,以示范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在国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得到普遍实践。但随着区域开发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区的快速发展,进而迅速推动和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推动力”。和示范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不同,新区的开发开放最初的目标并不是城乡一体化,而是通过要素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但是由于新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牵涉到农地利用、村镇并迁、人口迁移,客观上对“三农”问题造成重大冲击,对农村尤其是郊区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如果说新农村建设是通过优化农村生产要素组合来增强农村自身实力的内生型一体化发展模式,示范镇建设则是通过来自城市化的外部推动力量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外生型发展模式。那么以新区开发与整合形式出现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形式兼具内生型和外生型双重特性。一方面,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村镇迁并明显是通过外部力量推动农村生产要素的重组;另一方面,和示范镇建设的单一目标不同,新区的开发需要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开发的多样化,保证开发区内农业健康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综合环境改善是新区发展应有之义,因此,新区发展推动的一体化进程具有复合特性,更能体现是一体化发展的复杂关系和综合要求。这些复合特点表现在:

2.1 新区面临城市化和农村非农化发展的双重压力

作为新兴区域,一方面,新区的建成区面临深化城市化的巨大压力,由于功能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城市服务功能不强,尤其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为新区的功能转换带动巨大阻力;另一方面,在新区所辖的农村区域,初始的城市化进程刚刚开始,区域内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非农化转换压力很大。新区作为“农村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新农村”,在推动城市化和非农化方面压力巨大。

2.2 以产业带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公共服务需求的挑战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产业集聚为重点的人口集聚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先导区的新兴区域,其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发展经济,实现增长功能,因次,产业集聚先于人口集聚是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鲜明特点。因此,在一体化发展上,新区的城市化往往从产业的发展和繁荣开始起步,由产业发展带动人口繁荣,继而推动人口集聚和城市的发展。由于产业特性,区域内人口的类型相对单一,社会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发展类型也相对单一。

2.3 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水平与现实基础反差较大

功能区的农业水平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总体偏弱。由于选定为功能区的多是未开发区域,因此,辖区内农业生产一般比较薄弱。但作为发展目标较高的区域,该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起点和目标都比较高,一般来说,新区的一体化发展往往在规划之初就已经确定为示范和样板区域。

2.4 以土地要素为核心的要素整合难度较大

新区的一体化发展,核心在于土地的规模和集约利用。由于需要适当合理的土地的集中,新区的土地整理和村庄迁并规模与难度都很大。土地成为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与否跟土地的综合利用关系很大。

2.5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人文因素相对缺乏

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物质进化过程,同样也是思想文化进化过程。一体化发展的最终目的不仅仅要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体化,更要在人文思想和习俗等各方面推动城乡一体化。由于新区的特有属性,尽管在规划、基础社会、产业支撑等方面具有中心城区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作为新开发地区,在观念、习俗、地域文化等方面,具有先天不足。

3 新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优势

与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推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不同,以新区开发开放推动的城乡一体化,具有自身的发展优势:

3.1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作为改革开放后兴起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新兴区域,新区的发展往往伴随的是土地、财政、税收和资金扶持等多重政策优势,这些优势,特别是以“二次创业”和“三次创业”为标志的新探索,更是赋予政策上先行先试的优惠和权利,这些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是实现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宝贵财富[3]。如滨海新区被赋予了土地改革中的增减挂钩权利,可以推动“宅基地换房”的顺利进行。在农村建设用地、农村信贷、金融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先行先试,都对新区的一体化进程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3.2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具备后发先至的赶超优势

作为新兴区域,新区的后发优势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具有强大的赶超效应,通过跨越式发展,该类地区可以轻松突破传统区域需要若干年才能实践的一体化进程。如天津中新生态城,通过利用新加坡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和技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在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建设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生态示范城区。

3.3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具备社会保障包袱较轻的发展优势

新区人口一般不像城市人口那么密集,传统产业和企业遗留下来的包袱很少甚至是没有。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可以大量避免拆迁、转户籍、安置等包袱。以土地政策和户籍政策为例,由于传统的中心城区在人口和土地改革上历史形成的制度弊端,积重难返,很难实现一体化发展上的突破性进展,或者即使可以实现突破,但改革成本和负担也会令地方政府望而止步。但新区却可以充分利用新政策、新法规,实现新突破。

3.4 新区具备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资本和技术综合优势

作为经济功能区,新区一般具有强大的资本吸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产业、资本、技术等支撑。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对于实现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新区的资本优势,解决了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等急需建设资金问题;新区的技术优势,可以被吸收和转化并被所在城市利用,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强大技术能力,在推动水循环的应用和新能源应用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

4 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探索

4.1 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各地新区在探索新区的一体化发展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宅基地置换”方式,探索农民进城市和土地集中流转,很好的推动了辖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合肥等地通过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推动郊区生活环境的改善与优化,引导城乡生活一体化;上海浦东新区通过高科技园区建设,吸收创新要素和增长动力,推动所在区域城乡一体化等。这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案例都具备结合该地区的地域特征和经济基础,因地制宜探索一体化的共性特征。总的来说,以产业为引领,以土地利用为核心,以农村居民的城市化或者集中居住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当前新区发展的一般选择。

从实践看,新区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探索都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由于新区多位于城市边缘区,一体化的经济基础雄厚,有利于通过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联动发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补偿安置等难题。因此,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必须能体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以及具备相对较高的施行标准。如天津华明镇在推动农村“三改一化”(村改居、集改资、农改非、城市化)过程中,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撤销村委会组建居委会、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工作中推动较高的补偿标准和有保障的土地制度改革,快速地推动了当地的城市化。

(2)充分考虑新区产业基础,综合考虑农村工业的园区化建设,郊区设施农业、都市农业和科技农业发展,以及建设新型的农村居住社区。农村工业、郊区农业和农村住宅是探索新区城乡一体化新模式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从苏州永联村、天津大邱庄等地的实践看,其经验在于很好的将农村集体工业基础完整保留下来,重视集体经济培养,重视本地区设施农业的发展,重视统一规划、集中建设,为村民居住提供集中化、社会化和个性化的优越环境。

(3)充分考虑城乡协同,市区和功能区互补。新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母城优势,城市为新区的发展提供了社会服务、信息和人才的强大支撑。如天津市和滨海新区之间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协调和互补,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中关村利用首都人才聚集,高校云集的优势,快速将曾经的郊区改造为首都科技型新城区。

因此,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综合考虑该区域的核心要素,对区域内的工业、农业和居住环境等要素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化推进。“示范工业园+农业产业园+新型农村社区”的联动发展模式将是未来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值得关注和研究思考的路径,也是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基本典型。

4.2“三区联动”对推动新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推动农村居住社区、示范工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统筹联动发展,是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壮大功能区总体经济实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把农民居住社区打造成生态宜居的高地,把示范工业园区打造成先进制造业的基地,把农业产业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的高地,形成“三区”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实现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1)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是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人口要素的聚集是满足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标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居住和生产生活范围的非农村化。居住社区变化是体现城乡深刻变革的最前沿,也体现改革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受益。传统农村居住方式围绕自然生产进行,农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薄弱,居住方式简单,生活方式落后,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很少。新区通过迁村并点、集中居住、传统改造社区等多种形式体现的农村居住社区的变化,突出体现出新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以来自农村的调查显示[4]:1000多户农户中,有66%的农村居民表示愿意集中居住,其中有23%的家庭表现出积极支持集中居住态度。七成以上村民渴望5年之内实现集中居住,这体现出农民对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追求。

(2)工业示范园区发展是新区一体化发展的的重要基石。产业园区是新区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产业园区化也是农村社区居住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动力[5]。除了新兴的产业园区之外,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须重视对乡镇企业发展的重新规划和空间调整。乡镇企业曾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中容纳了30%的农业转移人口。但受制于发展思路和资源条件限制,空间布局十分分散,分布在自然村、农村集镇、建制镇、县级及县以上市镇的分别占80%、12%、7%、1%。乡镇企业的过分分散,使其丧失了聚集和扩散效应,就业容量也不断下降,使得新区的城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动力支持。解决农村工业发展中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失衡、后劲乏力、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和吸引力不断减弱等难题,必须充分发挥新区善于规模化经营和管理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基础经验,推动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要素集聚和规模生产,彻底改善乡镇工业低效率、高污染的现状。产业的适度集中和园区化管理既可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又可以引导人口相对集中,为城市化提供新动力。

(3)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是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区的城乡一体化不是将产业都纳入到第二产业体系中,必须兼顾考虑第一产业的发展问题。保持农业的合理规模和比例,有利于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也有利于探索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途径。农业向产业园区方向发展既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科技农业的基本保证,也是实现环境生态保护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使得传统粗放式农业发展已经不适应都市农业的基本要求,建立在高科技、高投入、精细化基础上的现代科技农业发展,需要实现生产高度集中,以便于资本的密集投入和科技的广泛使用;同时,通过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保护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园区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密集投入劳动力的做法,有效促进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对农村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资源,集中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集中的农村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高效的农业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为缩小城乡差别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5 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5.1 根据新区特点,做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定位

新区的城乡一体化应在规划上注意通盘考虑。(1)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城乡管理和生态环保方面统一做一体化发展规划。在新区建设上,要做到定位准确,突出个性与特色。根据中心城区的历史渊源和城市地位来规划新区的人口的分布,产业的布局,从而确定新城区的规模和商贸、住宅、休闲娱乐业的分布格局。(2)要认真分析新城区与所在农村地区的差异化,根据农村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吸收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通过与老城区的差异化发展,避免在资本、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和排斥。(3)新区发展要有鲜明特点,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发展道路、产业遴选、科技支撑、制度创新等方面,发挥出新区的创新功能和优势,增强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5.2 充分利用新区的核心创新优势

一般而言,新区往往伴随的是土地等优惠政策,应充分做好土地综合整治,国土与规划、建设部门应在进一步完善镇村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在土地配置方面采取必要的政策,防止土地的过度非农化,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包括: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保护农民财产权,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流转,不能把土地这一最稀缺的资源排斥在市场之外。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其次,应根据新区可以实施更加彻底的城镇化优势,按照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缩小农村来繁荣农村的思路,结合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按照城市社区模式建设新型社区,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加快融入中心城区,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避免城市化进程中出现新的城中村。

5.3 构建新区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支撑体系

新区要立足各区域实际,选择和发展适合自身的产业。考虑城乡之间的产业互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互补。坚持集中规划主导产业,实现集聚发展、集约发展、集中发展,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效率的提高。把园区开发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促共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新区由于往往是以经济功能为主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服务业发展,很容易导致人口流动出现极端情况,形成白天人口往新区集中,夜晚人口向城市回返的情况,使新区成为空城。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房地产、商贸、物流、餐饮、娱乐、金融、信息、旅游和社区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住宅小区、商业广场、专业特色市场建设,聚集人气。

5.4 加强新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城乡生态一体化

生态环境是新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应破解经济与生态对立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进程。要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和优化辖区人们生活环境为重点,统筹考虑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垃圾处理机制,严防城市垃圾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减少新区垃圾和工业废物对农村的污染。郊区的工业园区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通过集中建设排污排废平台,发展循环经济,引进和培育高效、无污染产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源,实现工业园区向生态园林式园区方向发展。农村社区建设要考虑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加大绿化程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探索建立郊区生态补偿机制,营造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产业与生活和谐发展的环境。

5.5 超前谋划新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

随着功能区的城市化特点越来越明显,在新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越来越重要。产业园区大量的流动人口生活和服务需要有新型的社会管理体制维护,郊区农民城市化后进入城市社区面临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过去农村的集体资产和社会服务管理体系逐步被股份制和社会统一服务替代,功能区人口规模扩大后,原有的工厂政体管理模式需要有社会组织管理和中介服务介入,等等。这些新问题,将会是新区普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难题。新区的社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当前重点领域的重点问题,需要地方政府超前谋划和创新体制。

参考文献

[1]钟坚.深圳模式与深圳经验[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8.

[2]张慧芳.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制度特征及其效应分析[J].经济论坛,2004(7):11.

[3]王宏伟.城市化的开发区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4):22.

[4]范春雨.关于无锡市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的调查与思考.无锡建设信息网,党群工作,2006-12-06.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 篇8

【关键词】 加快 城乡一体化 助推 经济发展

1.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问题分析

目前,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合力已经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速率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基础、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与农村还处于相对薄弱环节,制约农村发展的二元结构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从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情况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民纯收入;城乡基础设施与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小城镇与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制约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尽管这些年在改善民生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投入的资金、所办的实事前所未有,但与城市相比,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显得滞后;公民综合素质差距较大。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比重还比较低,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

2.吉林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应加强的重点领域

当前,吉林省经济形势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是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的壁垒,在政策与体制、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市场体系和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2.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政策和体制的一体化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用于农村的比重,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财政和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体化;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民进城落户创造条件,统一义务教育制度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劳动就业制度和发展条件的一体化;统一规划,着力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制度建设的一体化。

2.2以发展为动力,推进城乡产业发展的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发展,根本在产业,要把加快城乡产业聚集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重要物质支撑。一方面要突出大城市的带动作用。根据实际,抓住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投资拉动作为城市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措施,加强项目谋划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重要民生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求大城镇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要素集约利用上有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和市场化进程,努力打造由现代种养业、现代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构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通过推进农村新型工业来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资源共享,以城带乡、以乡促城。

2.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城乡市场建设一体化 目前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缺乏;农村资本市场建设严重滞后,金融服务严重缺失;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流转不规范、服务不到位;服务市场无序,服务质量比较低;农村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都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益低。要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应着力培育城乡统一要素市场。根据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在城乡之间采取统一的经济社会政策,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资源“下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2.4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生产力布局一体化 按照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突出空间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城乡联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依据经济和环境特征,应适度适时调整行政区划,整合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的小城镇空间,建立具有规模效应的小城镇群组空间结构,完善城镇体系结构。当前,尤其要抓好以中心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区域城镇、集镇体系规划与建设。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全省各地应充分依据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确定主攻方向组织生产与加工,使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集聚,形成区域化与专业化的产业系列,从根本上转变散而杂、产业趋同造成的资源浪费局面。在工业产业布局上,应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先导,依据都市圈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统筹考虑城乡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引导适宜的工业企业向县域经济开发区转移,实现各园区的错位发展,使区域性优势产业和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同时,有效引导乡镇企业集群发展,拉动农村的小城镇建设,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

2.5坚持创新,推进城乡文化建设的一体化 加大对村镇一级教育投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积极实施“阳光工程”, 大力发展以“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为载体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用先进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丰富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城乡文化娱乐一体化。探索城区文化设施与农村连锁运行、管理、使用的新路子,把社区文化延伸至农村,多渠道、多形式拓展文化的广度、深度。文化宣传部门应当组织城市文化组织、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与村镇结对子,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乡文化联动;推进城乡信息共享进程。目前,城乡信息共享程度低,城乡信息资源分配失衡,信息资源的不对称加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因此,必须把信息共享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事业,应得到制度保障。信息共享应首先保证渠道畅通,全时空多渠道传递信息。

3.加快吉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保障措施

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有关政策,加快实施城乡良性互动的政策措施,在财政政策上、产业政策上和在体制改革上实现城乡统筹。根据吉林省实际情况,应强化和落实以下具体措施:

3.1全力推进体制创新 按照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健全机制的原则,以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体制与机制的保障、财政支持和发展动力。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应紧紧抓住中央大幅增加投入的有利时机,以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耕地保护、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态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紧紧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尽快形成龙头企业集群、生产基地配套、利益连接紧密、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3.4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努力打破城乡壁垒,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拓展农民进城务工的渠道,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保护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合法权益,逐步解决农民工进城居住、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问题。

3.5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应突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文化基础建设,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抓好农民最急需的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电力供应、清洁能源和环境卫生等公共基礎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6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应引导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信用合作。同时,建立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3.7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按照低水平、广覆盖、有保障的原则,初步构建起最基本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规范化的政府救济制度,使农村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上一篇:我眼中的春节800字作文高中下一篇:我最尊敬的老师小学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