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办法(精选8篇)
q/bw.g1002-0
4党员教育管理办法
为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1.党员教育
1.1党员教育的基本目标
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是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教育,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政策理论水平和活动能力,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便是党员教育的基本目标。在党员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党组织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基本目标,密切联系党员的思想实际,努力做到动机和效果相统一,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统一。
1.1.1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党员的思想觉悟,包括崇高的革命理想、饱满的革命热情、坚强的革命毅力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它是共产党员党性的重要标志,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基础。党员的思想觉悟中,崇高的革命理想是最重要的。崇高的革命理想,即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是革命热情、革命毅力、革命斗志的内在动力。党组织应当把帮助党员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崇高理想所要求的革命热情、革命毅力、革命斗志,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任务。
1.1.2.提高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
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指的是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掌握运用的程度。它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政治基础,决定着党员能否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需要广大党员模范地执行。然而,目前一些党员的政策水平还较低,对党的现行政策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不深,甚至做了一些政策不允许的事情,影响了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党支部应当针对党员队伍中带有的倾向性问题,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育,切实帮助党员提高政策水平。
1.1.3提高党员的活动能力
党员的活动能力,主要指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能力。党员的活动,直接影响党员个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影响党支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党员的活动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它需要有一个反复强化的教育、训练过程。党支部必须通过党员教育,提高党员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本领和完成党的特定任务的工作能力;增强党员的民主意识,使他们学会正确运用党章赋予的民主权利,全面提高党员素质。
1.1.4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先进性在党员身上集中体现。它要求共产党员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于开拓、忠于职守,关心同志、敢于批评,联系群众、遵纪守法等等。党员的党性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到党支部的战斗力。党支部要通过党员教育,着力加强党员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水平。
1.2党员教育的基本内容
1.2.1思想理论教育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教育、党规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
1.4党员教育的实施
实施党员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突出党性和思想性,解决党员思想入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讲求针对性和教育实效;以正面教育、自我修养为主;把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相结合起来,做到“双管齐下”。
1.4.1调查分析,摸清情况
党支部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及发挥作用情况,分析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
1.4.2制订计划,明确任务
党支部要根据上级党委要求和党员队伍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以使党员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教育时间、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三落实。
1.4.3检查落实,信息反馈
党员教育计划实施后,党支部应经常检查执行的情况,收集反映,掌握动态,以便随时充实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1.4.4定期总结,不断提高
党支部的党员教育工作每年要总结一次,对经验、教训、成绩、问题都要找出来。总结完成后应作为党支部工作的一部分向党员大会报告。
2.党员管理
2.1党员管理内容
党员管理是党的组织按照党的纲领和章程,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对党员进行组织、教育、培养、考察、协调、监督、奖惩;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它的着眼点是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员队伍。
[4][5]下一页党员管理工作包括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党员教育工作,对党员的监督工作,对党员的纪律检查工作,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发展和追认党员的工作,对过好组织生活的监督,检查工作,党内活动的开展和示范引导工作,党费的收缴使用管理工作,党员档案管理工作,党员的评议鉴定工作,党员统计工作,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文作,调整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的工作,等等。也就是说,凡是组织、监督党员参加党的生活和活动上一页[4][5]下一页促使党员履行义务和正确行使权利的工作,都属于党员管理工作的范畴。可见,党员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党员管理的诸多具体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有些工作不可能截然分开。如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目标管理,都是党员管理的形式之一,但它们作为一项规范性较强,各基层党组织都统一按期进行的工作,已经成为党员管理范畴的一项内容了。2.2管理原则及要求
2.2.1党员管理的政治原则
一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即按照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要求党员、教育党员、约束党员,使党员的一言一行以党性为最高准则;二是要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在党员管理工作中把思想教育和政治工作做在各项工作之前,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完成;三是要坚持民主管理的原则,在党员管理中确立党员的主体地位,支持、引导、保障他们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管理过程中按照民主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各种管理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四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原则,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每一个党员,使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2.2党员管理的组织原则
一是要坚持按级分层次管理的原则,即按职务定责任,按职责定权限,按分工定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线负责;二是要坚持平等一致的原则。它要求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党内有不接受管理和监督的特殊党员;三是要坚持统筹管理的原则,按照各自的权限,对党员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计划、组织实施,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系统。
2.2.3党员管理的工作原则
一是要坚持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指导思想,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确定内容、开展工作、组织活动;二是要坚持规范性原则,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员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对党内规范的监督和执行,维持党内生活有序、关系正常;三是要坚持激励性原则,着眼于激发党员的使命感、义务感和荣誉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要坚持注重效益的原则,力求以较少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预期效果,力戒党员管理中的形式主义、“花架子”;五是要坚持开拓创新的原则,不断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新任务创造出适应新情况、新问题的新的办法、措施和途径。
2.3党员管理的方式方法
党员管理工作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党员管理方式的多样性。开会座谈、评比竞赛、参观访问、报告演讲、家访谈心、测试问答、广播墙报、表演展览,都可以作为党员管理的方式使用。在党支部党员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方式:一是党员定期汇报,把党员置于党组织监督之下;二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考核、记实,为表彰评议提供依据;三是定期讲评鉴定党员,具有教育、管理、监督的综合效能;四是实施目标管理党员,融教育、管理、监督、考核为一体;五是严格组织生活,这是传统而有效的党员管理方式;六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调动党员的竞争意识;七是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为党员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八是实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每年搞一次。
2.3.1制度规范法
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党
员的行动,规定各种工作程序和办法,明确各项活动的内容和程序,以及规定处理各种问题的政策和标准。运用这种方法,要了解和掌握各项制度的内容,明确执行制度的尺度,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严格按制度规范办事,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员管理的各项制度。
2.3.2信息管理法
通过收集有关党员的各类信息,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来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使党员管理工作符合上级精神和适合党员的实际情况。运用这种方法,信息要灵通,判断要准确,办法措施要有针对性。
2.3.3分类管理法
依据党员管理工作的职能、目标、对象的多层次、多类型性,分门别类地进行指导和管理。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分类,便于组织领导和上下对口互相照应。
2.3.4需要引导法
根据党员需要发展、变化规律,引导党员追求正当、合理的需要,激发积极的动机,使之激发出更大的热情,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工作。运用这种方法,要把握党员的需要心理,满足基本需要,并焕发党员更高层次的需要,引导党员选择满足需要的正当方式。
2.3.5思想教育法
党员管理和党员教育是相互贯通的。管理要以教育作前提,教育要以管理作保证。教育和管理都是手段,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3.党务工作
3.1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
掌握党员的基本情
上一页[4][5]下一页,是做好党员管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党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情况(党员数,党员的性别、年龄、入党时间、文化程度、职业、分布、奖惩情况、主要经历,发展党员情况等)、思想情况(政治觉悟、思想品质、价值观念、纪律观念等)、工作情况(本职工作完成情况、交办任务落实情况、党内活动参加情况、工作态度、工作实绩等)、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文化水准、专业特长、在读情况等)、生活情况(婚姻、恋爱、家庭等).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要注意四点:一是力求真实、全面了解,防止片面性、表面化;二是规范、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度和办法;三是注意情况的不断变化,充实应掌握情况的内容;四是对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
3.1.1建立党员自然情况登记册
大致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姓名、曾用名、原籍、家庭出身、本人成分、现有文化程度、学历、工资级别、履历、工作简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含直系亲属、旁系亲属)、身体健康状况、业务专长、奖惩;现任职务、住址等。要认真仔细填写,保证真实准确,并妥善保管。
3.1.2建立党员写实档案
包括会议记录、重要建议卡、大事记、学习成绩登记、文书材料收集、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记录等。
3.1.3建立党员汇报思想制度和与所在部门领导沟通情况制度,通过听取党员汇报和党员所在部门领导介绍情况,来掌握党员的基本情况。
3.2党费的收缴和管理
按期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可以为党的活动提供部分资金,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梧。
对党员交纳党费的要求主要是三点:一是党员本人亲自交纳,一般不允许别人代交;二是按期交纳,一般按月缴纳。党员无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交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三是按规定的标准交纳,没有特殊情况和经过批准,不可以少交,自愿多交不限。
党费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专人管理,一般由组织委员或党小组长负责;二是专立账目,及时统计,凭证收支,按月上缴;三是定期报告,定期检查;四是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党支部一般不留存党费。对上级党组织划拨的党费,要慎重使用,严格手续。党费的使用范围,主要是用于教育党员费用的补充开支,购买党员政治理论学习资料,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对丧失劳动能力、有特殊困难的党员给予适当补助等。党支部使用党费应征得上级党组织同意,在规定的范围内开支。
3.3党员的党籍管理
党籍指党员资格。申请入党的同志从被批准为预备党员那一天起,取得了党员资格,也就有了党籍。党籍不同于党龄。党龄表示党员在党内生活和工作的实际经历,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那一天算起。党员的党籍问题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生命。党支部在处理党员的党籍问题时,必须慎重对待,按规定的程序办理。
3.3.1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3.3.2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支部应当对他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3.3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支部党员大会应当决定把这样的党员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3.3.4预备党员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3.3.5党员出国出境定居,在他们出国出境后,即停止党籍。其档案转到县或相当于县一级党的委员会组织部门保存备查。党员因私事出国出境无故超假一年以上回国的,一般不能恢复组织生活,按自行脱党处理。
3.3.6党员自杀后的党籍处理问题,党支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确属畏罪自杀的,应开除党籍。
3.3.7 党员参加宗教活动,经批评教育坚持不改的,要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要党内除名;对屡教不改或加入宗教组织参加活动的,要开除出党。
3.4党员组织关系接转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入学以及其他原因,需要从一个单位或地区到另一个单位或地区,方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党员组
上一页[4][5] 下一页
关系,要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临时外出工作、学习、实习、休养等,且时间在六个月以内的,可开具党员证明信件,各级党组织统一使用“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党支部不能直接对外单位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只可介绍党员到上一级党委组织部办理转移手续。党员转移组织关系,应由所在党支部开出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由党员本人亲自到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办理转移手续。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妥善保管,到新单位后立即交给党组织。对越过六个月不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要按党章规定,以自行脱党论处。
3.5民主评议党员
民主评议党员的目的主要有三条:一是提高党员素质;二是处置不合格党员;三是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民主评议党员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信念、宗旨;二是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三是利益关系的处理;四是遵纪守法;五是联系群众。党支部可结合上述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提出具体要求。民主评议要注意掌握好四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民主公开;三是在党员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四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白水县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针对少数党员干部责任意识不强, 部分机关党员职责模糊, 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 部分农村党员无所作为, 不能起到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作用等问题, 他们结合中心工作, 每年确定一个主题,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主题承诺活动, 实施了以“三卡联心”为主的教育“关怀工程”:即为农民党员印发生日贺卡、为流动党员印发节日卡、为全县所有党员印发承诺卡。在农村党员生日贺卡上, 印制了温馨“提示语”, 在关心党员的同时提出了党员应履行的共性和个性承诺;在流动党员节日贺卡上, 提出了“传一条致富信息、带一名务工人员、帮一户贫困家庭、引一个产业项目”的要求, 由流动党员工委在节日期间寄出, 让他们时刻牢记身份。在全县所有党员中开展承诺活动, 并将承诺内容张贴于单位醒目位置, 接受群众监督。全县共建立互助基金点18个, 解决科技致富难272户, 建立帮扶对子1394对, 每年发放生日卡7800余份、节日卡560余张、承诺卡15000余份。这种创新模式使广大困难党员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党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摆脱了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观念, 把“难时有人帮, 惑时有人解, 病时有人管”作为构建党内和谐机制的首要任务。同时设立党员互助基金, 探索党内救助的新形式;设立党员谈心室, 每周安排德高望重、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固定时间“坐诊”, 及时解决群众之间的一些矛盾纠纷, 让群众释放心理压力, 促进党员心理健康, 有效解决党员和村党组织感情疏远, 农村党员心理问题。同时村级党组织对党员定期谈心交流和不定期“家访”, 在上下沟通中实现相互理解、包容。在节日慰问的同时, 对生活困难党员在生病住院、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发生重大灾害等情况时及时走访看望, 将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定期慰问关怀, 时刻体现党的温暖。在真心帮扶上, 建立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 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 强力带动帮扶;全县的政法、农技、卫生、教育、文化等涉农部门干部进农家, 开展技术帮扶。
白水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 创新载体, 搭建平台, 积极实施的党员承诺卡、生日贺卡、节日贺卡“三卡联心”为主的大和谐工程, 真情关怀, 让党员在危难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奉献精神和保持先进性的热情;党员谈心室, 了解了党员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在上下沟通中实现互相理解和包容, 使党员和党组织之间形成了共荣共建的和谐氛围;定期关怀和慰问, 将党的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真心帮扶, 让党员和党组织在统筹协调中科学发展;真情激励, 让党员时时刻刻永葆先进的激情和活力。通过“三卡”定责、跟踪考评, 一方面实现了党员个性化、针对性动态管理;另一方面, 通过党员个性定责, 找到了党员个性特长与群众需要、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开辟了党员为民服务的新途经。通过党员自我认责、公开承诺, 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提高了党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三卡”管理得到党员的普遍认同和人民群众的支持欢迎, 促进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这一系列机制创新, 营造了“真正重视、真正关怀、真心爱护”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困难党员良好氛围, 实现了党员由工作、生活到内心和谐与党组织的整体和谐。为全力打造创新、实力、人文、绿色、幸福的新白水奠定了基础。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 始终对党员教育工作不放松。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 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 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是,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实践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破解党员教育管理难题方面, 白水县进行了积极探索, 开辟了“三卡联心”为主的教育“关怀工程”。这种农村党建教育管理新模式, 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38-02
摘要:
本文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内监督不健全,党建工作保障不力等问题,提出了创新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等措施,从而化解矛盾、理顺关系、调动党员积极性,体现了党建工作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
关键词:党建;管理模式;化解矛盾;激励
目前,各企业单位对普通党员的管理工作进行了一些积极而有益的探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党员素质的提高。但随着党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员的交替流动,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问题。
1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1.1思想认识不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1.2党建工作机制不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1.3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基层党内组织生活缺少创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够;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内容枯燥,方式方法单一,缺乏生机和活力;党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够,基层党建工作无特色。
1.4内监督不健全。基层党内监督机制缺乏抓手,不够健全,渠道不太畅通;一些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内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接受监督自觉性不高,存在着不愿监督和不敢监督的现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职能难以充分发挥。
1.5党建工作保障不力。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不落实。一方面,因缺少经费,造成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难、开展活动难、推进工作难;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绝大部分都是兼职,本身承担较多的业务工作,造成无时间、无精力去抓党务工作。
2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措施
2.1创新组织设置,促进组织建设网络化。
2.1.1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根据党员队伍的特点,建立健全党委——党支部——党小组的三级管理网络。
2.1.2实行专人负责管理。党员所在的党支部要确定专人作为联络员,普通党员不论在岗工作还是在家休班,必须及时地向所属党支部和联络员提供相关情况和信息。指定的联络人要阶段性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予以对支部工作改进。
2.1.3选好用好支部书记。选配好有能力、愿奉献、敢负责的人带队伍是加强普通党员管理的关键。如何把普通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既要凭借党性修养、理想信念这些内因予以保障,还要依靠党组织负责人这些外因给予引导力的普通党员。
2.2创新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长效化。
2.2.1明确管理责任,实现管理一盘棋。明确各党支部对普通党员的管理职责,建立起一个以党委为中心,党支部和党小组共同负责的责任体系,以保证企业单位普通党员的工作、生活情况都在党支部的管理监督之下。
2.2.2健全管理制度,促进党员管理新机制。可以试着建立完善党员外出联系制度、学习活动制度以及党支部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制度等。有必要制定《普通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
2.2.3加强跟踪管理,提高普通党员凝聚力。把普通党员管理和人事关系管理结合起来,在办理人事关系代理登记的同时,登记普通党员的基本情况、联系渠道、工作状况,可以建立党员联络信息卡,及时掌握流动情况,从而实现动态式管理。
2.3创新激励措施,促进党员创业活力化。
2.3.1思想激励制度。对于普通党员,如何使他们保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思想认识上高于一般群众,正是普通党员教育管理中所必须着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思想上加以激励鼓舞,不断提高普通党员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
2.3.2 典型激励制度。树立典型,发挥普通党员的模范作用。可将普通党员评比活动纳入支部工作议程,每年表彰一批表现突出的普通党员,通过典型示范、导向和辐射作用,努力打响普通党员这块牌子。
2.3.3淘汰激励制度。组织行为理论认为,没有淘汰就没有激励,一个组织的凝聚力与其内部不合格成员的数量及其所占据的地位成反比,一个组织奋发向上的活力也与一定的不合格成员淘汰率紧密相关。
2.4创新活动新举措,促进活动方式多元化。创新活动举措,可以把党组织活动同普通党员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创新活动方式,有效解决普通党员“活动无场地、开会无效果、时间无保证”等实际问题。
2.4.1精心策划组织活动。要从普通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时间短、内容精、方式活、效率高”的思路,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使普通党员“每次活动都能带点收获回去”。如阶段性地布置组织生活会的专题内容和提纲,提出活动要求,坚持“业余、小型、务实、高效”的原则,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组织活动。
2.4.2建立普通党员网上家园。以网络为载体,传递学习资料,开展学习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传达党内重大文件、重要会议精神等,使普通党员无论在何地可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过组织生活。
2.4.3加大工作经验交流力度。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普通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各种信息,为党员们提供交流机会,变“有活动无效果”为“有活动有效果”,让大家互相熟悉、互相交流,使支部组织的每次活动能成为“朋友会”、“群英会”。
3结束语
总的来说,普通党员的管理是新的形势下党的建设遇到的一个新领域、新课题。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党员“高举党旗闯市场”, 去实现“党组织旗子树起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党的凝聚力强起来”的要求,我们应该针对企业普通党员具体特点和状况,认真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推进普通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一个个普通党员能够成为一面面流动的红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形势下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探讨[J]. 广西社会科学. 2006(02)
[2]刘冀瑗,童启富. 对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党员管理的思考[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04)
[3]杨卫军,杨学龙. 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 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难题[J]. 理论导报. 2006(06)
[4]胡綠叶. 新形势下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 唯实. 2007(10)
(试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XX镇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结合我镇实际,现对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提出如下考核办法: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实施本办法,着力解决党员“组织生活不严肃、组织活动不严格、先锋作用难发挥”等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要求,投身XX发展、努力争先创优。
二、考核标准
(一)考评对象
全镇各支部的正式党员和预备党员。(年龄75周岁以上的和确实身体不便的,根据本人申请,经支部研究同意,不实行积分制教育管理。)
(二)考评原则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重在日常,量化管理、动态调整,简便易行、民主公开的原则,做到党员活
动有平台、党员评价有尺子、党员处置有依据。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工作,每一为一个积分周期。
(三)分值设置
党员积分包括:基础分值(60分)和激励分值(40分)(即党员积分=基础分值+激励分值),总计100分。
1.基础分值(60分),主要包括以下积分内容:
每月足额缴纳一次党费,每次1分。
每月参加一次党员活动日,每次1分;
每季度参加一次党课,每次3分;
每季度参加一次党员大会,每次3分;
每半年参加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次3分;
每年参加一次民主评议党员,3分;
每年积极开展党员承诺、践诺,3分。
2.激励分值(40分),主要包括“十个一”积分内容:
参加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根据参与的次数、质量打分,满分4分;
撰写一篇理论学习心得,根据撰写的篇数、质量打分,满分4分;
参加一次“党员议事会”,根据参与的次数、质量打分,满分4分;
参加一次“红色家访、党群串门”,根据参与的次数、质量打分,满分4分;
加入一支志愿服务队,根据服务的次数、质量打分,满分4分;
参加一次党史知识竞赛,根据竞赛成绩打分,满分4分;
参加一项结对帮扶,根据帮扶的次数、效果打分,满分4分;
参与完成一个基层治理项目,根据参与次数、完成质量打分,满分4分;
参与完成一项所在单位的重点工作,根据完成质量打分,满分4分;
获得一次上级表彰,根据表彰的等级打分,满分4分。
党员在上述活动中起带头、组织、主导作用的,在相应分值的基础上实行双倍加分。
3.负面清单,党员出现以下情况,进行扣分处理:
参与赌博的,经核实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信仰宗教、参与宗教活动的,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通过微信等自媒体传播谣言的,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发表违背党中央精神的言论的,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在征地拆迁、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生态保护、禁燃禁放、安全生产等领域不服从有关规定的,发现一次扣5分,扣完为止。
4.一票否决,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党员,一票否决,考评积分为0分,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肃处理:(1)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2)不交纳党费,经教育仍拒绝交纳的;(3)信仰宗教,经党组织帮助教育仍没有转变的;(4)信仰邪教,参与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活动的;(5)有 “黄赌毒”“酒驾醉驾”等行为,并受到党纪处分的;(6)因其他言行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实施步骤
积分流程:具体为专人记录、支部核定、结果公示。
1.专人记分:党支部要完善党员基础信息、建立党员名册,确保积分制教育管理工作对象精准。支部组织委员担任积分记录员,负责登记党员日常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服务群众等情况。建立党员积分档案,动态记录党员积分变化情况,包括得分和扣分项目、分数等。
2.支部核定:每半年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按照动态记录,对每个党员的得分进行核定,确定党员半年得分和积分。
3.结果公示:各党支部利用支部大会、党务公开等形式,及时将半年积分和积分情况反馈给党员本人,同时每半年
将每名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有异议的,可向党支部反映,党支部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明确的解释说明,记分有误的及时纠正。
四、结果运用
党员积分情况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考核奖惩、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凡积分60分以下的,民主评议定为“不合格”;积分60分以上的,各支部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每分不高于5元的标准兑现学习或生活用品;凡积分未达到80分的,不得参加党内各级各类评先评优;积分90分以上的,可定为“优秀”,优先推荐党内外各类表彰奖励。
五、相关要求
1.精心组织实施。各支部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2.严格把握程序。各支部要熟悉积分内容,严格工作程序,把握关键环节,做到程序严谨、方法得当、公开公正。要结合实际,突出激发党员履行义务、发挥作用的积极性。
3.强化督促检查。各党委(总支)要对支部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工作加强指导、严格监督,把落实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作为星级创评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执行,落实到位。
党员积分制教育管理记录表
登记时间
积(扣)分内容
分数
支部书记签字
是否一票否决
是£否£
一票否决原因
一、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教育理念
要始终以党建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认识,坚持党建工作围绕、贴近、服务于中心工作来开展,摆脱就党建抓党建的陈旧观念和做法,在教育内容上,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教育引导党员自觉为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引导党员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面向未来振奋精神,立足当前摸实情,说实话,干实事,把做好现实工作同实现崇高理想结合起来;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努力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在教育过程中,应联系各单位、各部门的实际摸准党员的思想脉膊,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党员,区别不同情况,提出教育的不同侧重点,采取更易于为教育对象所接受的方法。要将党建工作放到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必须从观念创新上做文章,把党建工作和整个大局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跟单位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跟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素质,形成合力,为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改进方式方法,创新活动载体
(2013年修订)
为保证我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课题的有效开展,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我市凡从事幼儿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研究的人士均可申请“德阳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项目”。
第二条获市教育局批准立项的课题(以下简称“市级课题”),应接受本管理办法,完成所承担的研究任务。
第三条受市教育局委托,德阳市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制定办法,并对本管理办法负责,具体由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实施。
二、管理体制
第四条市级课题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县(市、区)教研室及课题单位共同管理。市直属学校承担的实际课题由市教科所、旌阳区教科所及课题单位共同管理。
第五条市教科所负责制定并定期公布市级课题立项方案,审定市级课题的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进行过程管理和指导,组织信息交流,培训研究人员,组织对课题的验收和鉴定等。
第六条县(市、区)教研室对本地区承担的市级课题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对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帮助学校和课题承担者解决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并按市教科所的要求定期汇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七条课题承担单位应对课题研究加强领导与管理,在时间、人力、物力、经费等条件上给与积极支持,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市级课题的申请与审批
第八条课题选择应遵循必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第九条实际课题的申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市教科所在申报之前公布市级科研课题申报条件。
第十条市级课题申报人必须具有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课题申报人应是课题负责人。每一申报人不得同时申报两项市级研究课题。
第十一条 申报人须按规定填写《德阳市教育局教育科研申请书》,经申报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后报县(市、区)教研室择优上报市教科所。
第十二条每年二至九月为该市级课题申报时间。
第十三条市级课题的确定遵循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质量的原则。第十四条市教育局责成市教科所负责市级课题的审批工作。市教科所按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进行初审。经初审通过的课题由市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和确认。最终评审结果由市教育局批准公布并公示。
四、市级课题的日常管理
第十五条课题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所在单位为主。市级课题正式立项后一月内,课题申报人应将该课题研究的正式方案上报市教科所备案,并按方案开展研究,努力完成预定目标。
对市级课题研究须作重大调整或需要终端研究,必须由课题负责人及其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六条市级课题负责人应按市教科所有关规定,将反应研究情况的重要资料及时上报市教科所存档,并填写《德阳市教育科研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报告
表》,形成年报制度,报告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市教科所可采取各种方式,对各市级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未能按计划进行研究的课题,可提出警告,调整课题级别,直至撤销该课题并取消三年内的申报资格。
第十七条课题组的自我管理
1、课题组应设组长(负责人)1人,根据需要,也可设副组长1—2人。大型的研究课题,由若干单位协作完成,应设组长单位一个,根据需要,也可设副组长单位1—2个,其余的参研单位为成员单位。
2、课题组成员可分为“主研者”和“参加人员”两类。主研者应具备下列条件:(1)总体学术思想、研究方案或重要创新点的提出者、研制者;(2)重要科学现象、规律或改革方案的主要发现者、阐明者与制定者;(3)关键性学术疑难问题或实验、技术难点的主要解决者。主研人员与参研人员的身份,应在课题结束时根据各研究者实际贡献最后确定。
3、课题组组长(副组长)应是主研者之一。课题组组长的职责为:
(1)承担或参与承担项目的主要研究任务,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保证课题研究计划顺利展开;
(2)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及资助金的使用许可范围决定资助金的开支项目,并报请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审核;
(3)加强与各级管理部门的联系。
4、课题组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没有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的,不能列为课题组成员;未承担主要研究任务的,不能列为课题负责人。
5、课题组可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聘请研究工作顾问或指导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某一方面的关键点提出过实质性指导、咨询意见并被课题组采纳的有关人员,方可视为课题研究的指导者或顾问。指导者或顾问不能列为课题组成员。
6、参加分级共管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没有参加具体研究工作的,不能算作课题组成员。没有提出实质性的指导、咨询意见并被采纳的,不能视作指导者或顾问。
7、凡被批准立项的市级课题,应在收到立项通知3个月之内,召开开题报告论证会。开题报告会要注重实效,报告会可聘请对该课题范畴有较为深入研究的专家3-5人和全体课题研究人员参加,共同论证课题实施的科学性、可行性。
8、市级课题在整个研究期间必须至少召开一次阶段总结评审会。
第十八条课题负责人应注意加强课题的档案管理,其主要包括:
1、立项申请报告,研究方案,审批手续。
2、研究工作中的各种记录、照片、声响材料、普教教学效果的测试、记录、阶段成果报告;
3、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效果自测报告、论文、专著等;
4、结题申请、验收、鉴定报告,鉴定评审会议记录、验收或鉴定结论、证书等。
5、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第十九条自科研开始之日起,即应建立科研档案积累袋,指定专人随时收集、整理和保管应当归档的研究文件材料,并定期检查,确保材料完整、准确、系统。
第二十条凡归档的文件材料,要求格式统一,字迹清晰,便于保存,便于查阅。有条件的应将主要文字材料存入电脑。项目研究结束后,项目负责人应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编目、登记和必要的加工整理。
五、市级课题结题鉴定
第二十一条结题条件
1、按计划完成研究,原定的目标已经实现。
2、课题研究的主题报告已完成。
3、反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资料已整理齐全。
第二十二条结题手续
符合结题条件的课题,由课题申报人向市教科所提出书面结题申请,并附上下列材料:
1、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的《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实验效果自测报告》
3、对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的自我分析。
市教科所受理结题申请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和10月。市教科所受理申请后,按规定进行审核,必要时需进行现场调查,做出是否进行结题验收的决定,并于30日通知课题结题单位。
第二十三条符合结题条件的市级课题由市教科所组织评审鉴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可采取专家通信结题鉴定或专家会议(现场)鉴定等形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评审鉴定组的成员由市教科所聘请,一般为5-9人,设组长1人,必要时可设副组长1-2人,可聘请学术秘书一人。鉴定组组长对鉴定意见负主要学术责任。品审鉴定组的成员可由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理论工作者、教研员及同行教师担任,其成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不应少于2-3人,课题组可提名2-5人鉴定组建议人员;可以向成果鉴定组织单位提出可能影响评价公正性、建议回避的专家名单,并说明理由。
学术秘书须由熟悉市级课题成果鉴定管理工作的人员承担。
第二十五条申请鉴定的有关报告、技术性文件等,应在鉴定前一周内送达参加鉴定人员。鉴定会会期一般为一天。若鉴定与教育科研、教改实验培训活动相结合进行,可进行2-3天,但一定有良好的计划。
第二十六条专家鉴定单位可以向申请参加坚定的专家组成员发放一定的咨询费。但不能向参加鉴定获的其他人员发放咨询费。鉴定活动一定要注意节约开支,不能搞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
第二十七条成果鉴定应从研究过程评价、效果评价、成果科学性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的完成度、所取的教育改革效果、成果的教育改革价值(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先进性、创新性)、理论水平等是鉴定评价的主要标准。
第二十八条评审鉴定组应以科学的态度,本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原则,对课题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意见并出具书面鉴定意见。鉴定组组长对鉴定意见负主要学术责任。
第二十九条未经批准的验收、鉴定活动,其结论无效。
第三十条成果研究者对成果的权利,受国家有关法律的保护。项目研究所形成的主要成果在发表、公布时应注明“本文系德阳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字样,必要时,还应注明各级管理单位及名称,其署名应注意保护研究者的合法权益。
六、推广和评奖
第三十一条学校、县(市、区)、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加强对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充分发挥其在教育决策和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的作用。
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报刊、影视、网络等大众及专业媒体,建立相对稳定的成果宣传渠道。
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重要学术意义的成果要及时摘报各级教育决策部门,或向教育界广泛宣传。
学校、县(市、区)、市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不定期召开课题成果报告会,发布研究成果信息,组织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或学术研讨,促进成果的应用推广。
对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每三年进行一次德阳市级评选活动,有关事项按有关规定执行。
七、经费
第三十二条教育科研经费坚持自筹为主、多渠道筹集的原则,教育科研经费的使用本着“专款专用,勤俭节约”的原则。
第三十三条 研究过程若未经主管部门批准自行终止研究,则撤销该课题研究,并追究工作责任。
第三十四条课题研究经费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会议费:会议食宿费、会场租赁费等。
2、调研费:问卷、调查活动差旅和食宿、数据处理等费用。
3、资料费:图书购置、信息查询、资料收集、复印打印、翻拍刻录、翻译等技术性使用费用。
4、专家咨询费:临时聘请的专家咨询劳务费,课题开题论证、中期论证、专题研讨会等专家咨询费。
5、劳务费:课题组成员和其他参研者的劳务性费用。
6、鉴定费:课题结题鉴定或成果鉴定的专家、学术秘书等费用。
7、出版费:成果出版、发表等费用。
8、其他费用(如纸张耗材等)
第三十五条财务报销程序为:课题负责人签字——单位科研管理负责人签字——财务部门报销。
课题研究经费的支出接受科研管理部门监督、审核。对挪用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八、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如以往文件与本办法规定不符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七条本办法的修改权和解释权属德阳市教育局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十八条各县(市、区)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德阳市教育局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视。诸多的大学生对入党也十分积极,这为高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校风气。 但是, 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在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还未引起高度重视,过分注重发展学生党员,忽视了教育管理工作, 以至于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并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生党员工作是由辅导员完成的,而辅导员平时也要顾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可能根本无暇全面顾及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 这就严重阻碍了学生党员受到全面的、完善的党政教育。而且,部分高校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的教育管理工作计划,只是靠党政教育老师开展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过于单调
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 虽然有些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逐渐革新, 但是依旧有大部分的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模式还是比较陈旧、单一,过于程序化,教师教授知识,学生也因为内容太过枯燥,而一味地记笔记,无法引起兴趣。 现在我国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主要是以一对多, 教师只能从总体上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 却无法具体了解每位学生的个体思想, 从而无法满足学生党员的个体需求和心理需求, 这就令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很大的难度。 并且,现在的信息化发展迅速,以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了,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了。
(三)高校学生党员缺乏对自我的管理教育
现在的许多大学生参加党员培训、入党,只是为了以后找工作更容易, 把入党当作是一种达成目的的手段, 这样的入党动机必然会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 而且,随着我国共产党的逐渐发展壮大,很多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和认知已经没有那么深入了, 现在的社会生活状况十分良好, 大学生更是习惯了安逸和享受,受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状况的影响,许多学生对党的本质出现了歪曲的认识, 这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学生在大学时期,思想自由,时间自由,导致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有些学生参加入党培训单纯是为了从形式上入党, 思想上并未对此认可。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对策
高校学生党员的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对学生党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此, 学校必须诚实地面对问题,并采取有效可行的且相对应的策略去解决问题。
(一)完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体制
伴随着现在高校的招生率的提高, 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随之增加的还有学生党员的数量,人数的增长自然给教育管理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为了保障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和综合素质, 高校要切实加强健全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学生党员的监督机制,并不断促进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和规范化。 以此来规范约束学生党员, 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党员的思想受到现实社会的影响,逐渐变得个性化,这就要求高校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不断创新改革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以此适应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高校可以尝试着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党员教育, 互联网的存在既方便,又新颖,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它。在这样的形势下, 高校想要进一步改善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模式,就要切实可行地引入网络,在学校网站上建立专门的党建栏,进行网络授课和网络解疑,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觉得枯燥乏味, 并且不断地拓展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渠道。
(三)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自我管理教育
进入大学后,学生的生活和时间相对自由,对自我的时间和管理能力就会有所下降。 学校也不会过多的干涉学生的课后生活, 因此使得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为此高校应该尝试着加强对学生党员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党员进行自我管理的教育。 高校为了促进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可以根据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党员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
三、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学生党员的数量依旧在逐步增长,大体上来讲,是一种稳步发展的状态,但是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却也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本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策略,希望高校可以积极加强完善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 从而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并有效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快速发展,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入党学习事宜,党员教育的管理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有效提高学生党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是时代改革的需求。但是随着学生党员数量的增加,高校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工作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应对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席小涛.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曾何.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茆仲义,邱水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7).
关键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在当前的社会,党面临着一项重要的任务,即提高整体党员的综合素质,但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一系列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对其的教育管理,是完成这一项任务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提高全体党员素质的意义
(一)党构建党员队伍是党在基层建设的基础,党所具有的凝聚力以及创造力的构建,首先需要依靠党在发展道路上的正确指导以及各个阶级部门的严格执行、积极努力,其次还需要依靠党的每位成员在党的建设方面积极努力,所以要想建设一个充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党组织,就要提高党员的素质。在当今这个科技发展迅速地时代,要想让党成为一个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可依靠的坚实的后盾,党组织就要认真的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这项重要的思想,努力地担负起时代以及人民群众给予自己的重要责任,做到真心实意的为国家和人民着想、服务人民、宣传利人利己的正确思想、教育群众,提高全党执政人员的素质等等。
(二)保证全党先进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加强党员的队伍建设,历经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依旧是我国工人阶级以及全体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不仅仅代表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方向以及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方向,而且还代表着全体人民群众的最为根本的利益,而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这一点的人员是党组织中的优秀模范代表以及党员干部。所以,要想增强我国党的先进性的建设,就要不断的提高党员干部的各种素质。为了提高全部党员的素质,不能够仅仅依靠一两个人或者是一些规章制度的要求,而是需要依靠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党员的素质不断的提高,党员干部以及优秀代表的能力不断的增强,才能够保证党的干部和优秀代表的模范作用,才能够保证党的性质保持不变甚至是不断的增强。
(三)增强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而增强党员队伍的建设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以及其它的教育。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党员,甚至绝大部分的干部都是党员,而这些干部(包括领导党员干部)都是来自普通人民群众当中,所以,要想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仅仅提高几位党员干部的素质是不可取的,只有增强了全部党员的素质,党员干部的素质也会自然而然的增强,总而言之,建设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就必须建设一支全体党员都具有高素质的队伍。
二、加强教育,提高全体党员素质的途径
我国有关党政机关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集中精神发现和总结并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完善对党员的教育工作步骤以及内容,采取新方法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以提高党员以及党员干部的各种素质。下面是加强对党员教育以及提高全体党员素质的最为常见的方法:
(一)严格入党机制。各单位需要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各种机制,从源头上保证党员质量的可靠性。传统的发展党员机制是,想要入党的人员等待着组织自动找到自己,但是在现在的这种社会环境之下,人们逐渐适应了毛遂自荐这种模式,所以,我们应该考虑将传统的入党机制改变一下,由坐等上门的模式转变为毛遂自荐,这样更能够考验想要入党的人员的各种能力,党组织也应该多多吸引有能力的优秀人员向组织靠拢。在挑选入党人员时,应该着重注意年轻的优秀干部,建立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优秀的、能够为祖国做贡献的积极入党人员的队伍,采用各种方法,定期举行对积极入党人员培训的活动,并且加大对其培训的力度以及教育管理方法,激发他们对参党入党的热情。
(二)完善退党机制。国家需要严格的规定合格党员与不合格党员的不同点以及对不同种类的不合格党员的处置方式,以方便各单位严格审查党员是否合格,倘若党员不合格,那么就需要将不合格的党员按照规定处理,例如,对待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改正不合格党员,要采取帮教责任制,派特定的党员对其进行帮教。
(三)加大对党员培训的力度。增强党员教育的效率,切实实行民主生活会、党员承诺以及党员目标管理等等制度,在对其进行理论、党的方针线路等内容的教育的同时,还需要结合7月1日(党的生日)进行党员集体活动,如,重新宣读入党誓词,评比最佳党员,坚定党员对组织的立场,增加党员的锻炼机会。各个单位以及部门需要根据身边的各种典型事例,引入新鲜的教材,不断的改变教育方法,对待不同的党员需要考虑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教导每一位党员养成担负党员应有的责任等等,激励党员不断的努力向上,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所有的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党政部门可以采用对党员干部专门培训以及选派党员进入党校进行一系列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党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党员干部对党政工作的认识程度,以促进党政干部对工作的热情以及工作的效率,形成符合时代的工作作风,最终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加强整体党员干部的素质,就需要加强对其的素质教育,而仅仅加强对干部教育力度还不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素质,还需要提升全体党员的素质,这样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在对党员进行素质教育时,需要有关部门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严格把守入党程序,在每一个教育环节都不能松懈,将每一步的工作都做的细致入微。
参考文献:
[1]贾有珍,陈启福,史弘展.保持民族地区党员队伍先进性的实践与思考[A];旗帜 方向 使命——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王庆宪.加强思想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A];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学习“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论文集[C];2001年
[3]林耀煌.着眼于“新” 着力于“实”——下岗职工党员思想现状及思想教育工作探析[A];探索 创新 实践——“福炼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汇编[C];2004年
[4]连志慧.加强党风建设 保持党的先进性[D];河北大学;2006年
[5]韦英思.邓小平关于建设合格共产党员队伍的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04年
【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机关党员教育管理10-26
党员教育管理问题10-31
高职院校党员教育管理11-01
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10-10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07-23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11-08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计划11-16
县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思路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