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小学内涵发展方案(共9篇)
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走内涵发展之路,学校才有更持久的生命力,才可能成为名校、强校。为此,根据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进一步细化常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为手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学校管理。
巩固“学校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规范学生假期和作息时间。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规范学生作息时间的有关规定,不得提前安排学生到校。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有关规定。二是规范课时和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保证开齐、开好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课程。三是规范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四是规范招生行为。严格执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招生政策,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五是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要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职教师不得搞有偿家教,不得举办辅导班、培训班、不得在社会举办的文化补习学校兼课。
(二)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立足“人人都有事干、事事都有人管、人人事事都有考核”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常规工作的运行管理制度和监督执行制度,逐步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精细化管理体制。
二是强化责任意识。强烈的岗位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推动各项规章制度和任务落实的关键。本着“谁的部门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原则,量化岗位责任制,增强教师责任心,形成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的工作局面。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学校将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学习教育,加大考评、奖惩等,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其次要加强教师培训,要立足校本,加强校本学习,校本教研。同时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以及相关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教学实践艺术。三是加强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以不同类型的教研会及优质课评选活动为平台,以各种“教学新秀”、“能手”评选活动为契机,开展卓有成效的培训提高工作,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打造名师。
(四)以推进教改实验项目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在课堂,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今年,我校正在全面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学校将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点,从资金、人员等各方面给予保证。切实把这项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认真总结经验,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五)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也是立校、强校、创建品牌学校的重要因素。今后,学校将继续大力开展各种特色教育活动,打造特色品牌学校。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3月份):宣传动员阶段。
1、根据区局要求,制定学校内涵发展实施方案。
2、对全体教师召开动员会。
3、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宣传,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第二阶段(4月份):学习讨论阶段。
1、围绕教育内涵发展,开展“内涵发展年,我该怎么办”的大学习、大讨论及谏言献策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弄清什么是教育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内涵发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内涵发展有哪些途径、如何实现本校的内涵发展、对本校的内涵发展我有哪些建议。
2、围绕“内涵发展年,我该怎么办?”这一主题,要求教师人人撰写心得体会,举办一期专刊或专栏在校内醒目位置展出。
3、根据学习讨论情况,结合我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第三阶段(5——10月份):自查整改阶段。
1、全面自查。在学习讨论的基础,围绕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和具体内容,认真查找本校存在的突出问题。
2、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师生、家长座谈会、发放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家长及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3、认真梳理。对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逐条分析,并落实责任部门。
4、扎实整改。根据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分工和完成时限,责任到人。同时要加强检查、考核,明确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5、建章立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和细化各类学校规章制度,特别是细化、硬化、实行常规管理和教学管理的有关制度,为实现管理精细化奠定基础。
6、强化管理。要强化、细化、实化过程管理,定期开展教学常规大检查,使各项常规落到实处。
7、加强教改。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初步形成本校经验。同时要加强校本教研,努力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8、健全机制。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形成我校实际的管理运行机制。
第四阶段(11——12月份):总结推广阶段。
对活动开展情况及特点,活动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设想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特色先进经验。真正实现学校发展新的突破。
关键词:农村小学,内涵发展,策略
学校内涵式发展, 是指学校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 利用学校内部的资源, 通过各种途径, 深入挖掘和形成学校内部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机制, 使学校内部迸发出勃勃生机, 形成学校特色, 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学校求生存、谋发展, 必须得办出特色, 而特色的形成取决于学校内涵的提升。结合学校近几年来的办学实际, 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积极构建多层面的育人环境———基石
学校的环境、设施, 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 它以其特有的风格和精神内涵影响着师生的行为、观念。因此, 学校在进行环境建设时要全面规划, 精心设计, 力求做到“三化”———绿化、美化、净化, 充分体现“四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育人性。例如, 粘贴名人名言、悬挂“校园之星”、布设催人奋进的德育墙和宣传橱窗等, 如在楼梯粘贴标语“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 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激励学生抓紧时间学习, 养成做时间主人的习惯。这样, 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从而提高校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其次, 努力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文化氛围。学校应注重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教学行为、管理方式以及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 这样能起到对学生的成长形成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当然, 还可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 让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教育和学校管理, 创建和谐的家校关系, 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此外, 还应鼓励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 以塑造兼具知识、能力与涵养的自我, 使每一个学生的小学六年光阴成为其毕生难忘的宝贵财富。最后, 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教职工活动, 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这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所在。
二、切实加强常规管理———保障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而加强常规管理则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针对当下一些设施完善、建造标准颇高的农村学校, 昔日有几百人、上千人。如今, 有的仅剩下几十人, 甚至完全荒废, 少数捐建的希望小学甚至变成了祠堂或者垃圾回收站, 这就表明切实加强常规管理尤为重要。首先, 学校应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落实责任制。即建立校级领导宏观管理、中层领导专项管理、学科组长一线管理、教辅人员协同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的五位一体的层次管理模式, 形成工作合力, 做到人员配备齐全, 分工具体, 责任明确。其次, 应逐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抓好措施落实。即让广大教师做到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同时, 学校应根据《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 (试行) 》的要求,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教师的备课、授课、听课、评课、作业布置及批改、考试评价、辅导学生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 进而制定出一套适合本校运作的管理实施细则。此外, 应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常规方面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监控, 及时了解教师常规落实情况, 确保教学管理科学规范, 教师常规严谨有序。最后, 严格落实省课程计划, 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学校应严格执行《福建省义务教育小学课程计划》, 在确保国家课程的门类和课时开齐、开足的前提下, 不断完善学科课程设置,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倾力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催化剂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直接与校长管理理念有关, 一个好学校必定要有一个好校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有怎样的校长, 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的修养和内涵,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内涵的发展, 而建设一支优良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拥有一支优秀教师的团队, 就如一艘拥有十足马力的快艇, 可飞速前进。教师是学校办学主体, 学校、学生要有所发展, 教师的发展实属重中之重。因此, 如何打造一支优秀教师团队是摆在学校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工作。校长应立足于学校实际, 把教师专业成长摆在学校管理的重要位置上, 积极推行“人才兴校”战略, 着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程, 有步骤、有计划、分层次地推进。首先, 通过开展评选“优秀青年教师”、“教坛新秀”或举办优质课评选活动等, 让青年教师有一展才华的机会, 积极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其次, 发挥名师效应。通过名师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扶掖作用, 使青年教师逐步经过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 进而有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程。最后, 积极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 如发挥教研组的力量, 积极推行“一人上课, 多人备课”的模式, 使其成为常态化。这样, 看似一节40分钟的课, 其实凝聚着整个教研组的智慧。只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 教师的教学能力都会得到相当大的提升。“校本研训”是课程改革的内在需要, 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展特色的“校本研训”活动, 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具实效之路, 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 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 内涵 发展 思考
由于受城镇化建设的冲击,山区袖珍小学的内涵发展,一直是山区小学校长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这里有很多的无赖或困惑,当然也有些许感悟,笔者经过近三年尝试,感悟到感悟到找准引领切入点,合理定位学校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激活班子活力、激发团队战斗力、深挖学校特色文化三个重点, 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首先是让班子彰显活力
我校紧紧抓住新一轮中层干部竞岗的机遇,整合学校人力资源,重组了班子队伍。以《诗经》中《鹿鸣》小鹿“热情好客,穷则思变,积极进取”的形象为切入点,围绕“打人文牌,唱书香戏,品教研果,走创新路”的发展思路,提出班子成员要做到有水平、有形象、有职责、有实绩的“四有”,要有大智、大勇、大器、大成、大度的领导风范。在班子成员的行政效能考核中,我们充分用好“三张表”: 即每个班子成员一张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一张分管公务台帐消号表,一张月工作量化考核表。通过对“三张表”的兑现落实,确保了班子成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高效能运作机制。比如副校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的教育教学职责,我们这样要求:一个把好出口关,一个把好入口关,一个把好常规管理关。一手抓课堂(上课效率),一手抓课外(备课、批改作业和辅导),深入课堂、关注班级,与教师并肩激励,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班子成员形成了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体现了良好的工作活力。
其次是让团队彰显战斗力
我校只有20多个教师,且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身上的潜能,对于学校的发展,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细化管理,规范从教行为。具体说就是教学常规“十字”诀和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 ”。教学常规“十字”诀是: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 ”要求是:一篇称心如意的教案,一堂自己满意的汇报课,一篇转差教育故事,一篇有独特见地论文,一本读书笔记。在此基础上,我们特别关注计划管理,要求每位老师个个有日周月期工作计划,并通过一日检查、一周评比、一月考核的方式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有效地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
二是创新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是民转公教师,专业基本功比较薄弱。针对这个现状,我们尝试了以新带老,新老互动的学习培训方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比如在电脑的使用、班级授课、办公场地的安排等等方面我们都采取新老结对子,让他们优势互补,其专业水平便提高于无形中,老教师不知不觉习得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手段。新教师也习得了稳重、踏实等好的心理品质。
三是创新思维,为年轻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年轻教师都渴望成功,希望专业水平快速提升,为此,我们开展了 “我的专业要成长”,实践锻炼“压担子”、“架梯子”,竞赛 比武“搭台子”等多种形式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青年教师的培养重要的是因人而异。我们的做法是:电脑水平高的老师就让他对全体教师实施信息技术培训;有文学、演讲的爱好的我们就让他们成立书虫文学社;班主任工作有特色的我们就把他推到县里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通过这些尝试,我们团队的战斗力得到了迅速提升。
第三是深入挖掘学校文化,让校园彰显特色
像鹿鸣小学这样的“袖珍学校”,如何在困境中求生存?我们的做法是:挖掘特色,增加内涵,提高质量。鹿鸣小学师生建校20年来,一直有一个好习惯,那就是喜欢读书,喜欢藏书,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文化特色,以创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提出了“读最好的书籍,做最好的自己”的书香校园创建理念,加强了花坛文化、梯间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厕所文化等五个系列的校园书香氛围建设,落实了以“书虫俱乐部”、“师生读书成长记录袋”、“图书银行”、“每周一诗”、 “每周一颂”、 “每周一传”“书香系列评选”等为特色的书香校园建设载体,先后组织了“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我读书,我快乐”、“我读书,我收获”、“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等系列主题读书活动,校园充满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态已逐渐形成,为师生个性和谐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特色不紧紧是形式层面的,更重要的是促进为师生成长,为此,我们创设了许多常态平台,也可以说是规定动作,让师生尽情展示。每周升旗仪式教师轮流作国旗下讲话,班级轮流上台经典诵读、小信鸽百科知识传递成了每位学生向往的展示平台;涵盖“新闻直通车、美文欣赏、书香校园、心灵驿站、你点我播、名师有约、每周一诗”等栏目的书香广播开阔了孩子的视野;学生自主创建的班级“图书银行”解决了孩子们读书单一、藏书不足的遗憾;学生每月精心设计的“书香小屋、诵读园、每月新书排行榜、读书小明星”等,让每一面墙壁既洋溢着浓浓的书香;以教师为主体的“追梦”杂志苑,以学生为主体的“书虫文学社”,给师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实践舞台;教师心爱的专业成长袋和富有童趣的“学生读书成长册”,记录了师生阅读实践和富有个性的心路历程……为此,师生富有了,学校办学品味提升了,办学质量也提高了。
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中共大姚县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共大姚县教育委员会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现就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自觉做到秉公用权、勤政廉政,情系民生、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充分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大意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教育局、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为全面促进我校教育事业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二、参加范围
此次“四群”工作,在我校全体教职工中开展,重点是学校领导对班级和师生及家长、教师对学生和家长开展。
三、组织领导
组 长:杨建伟(校长)
副组长:张建荣(副校长)张正梅(工会主席)成 员:何子平(教导主任)陈德学(德育室主任)赵应平(总务主任)李海华(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学校行政领导组成,办公室主任由李海华同志担任。
四、活动开展
1、制定方案。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活动要求。
2、广泛动员。召开学校班子成员会、教职工干部会,传达县、镇 会议精神,认真组织活动开展。同时,充分利用标语、广播、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提高干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学习研讨。采取集中学习辅导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交流研讨与解决具体问题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重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人民日报系列评论,秦光荣书记在省第九次党代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州第八次党代会、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要文件。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使我校党员干部自觉增强群众观点,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组织教职工围绕“如何贯彻群众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如何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我校发展”等问题,开展一次集中讨论,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4、认真对照检查。组织全体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认真进行对照检查,重点开展“六查六看”:一查群众观念是否牢固,看有无不尊重群众、不相信群众,对群众感情冷漠、态度生硬、方法简单等问题;二查决策是否切合实际、群众是否满意,看有无不顾群众意 愿、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三查工作作风是否扎实,看有无形式主义表现及庸、懒、散、满、浮、虚等问题;四查是否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看有无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或违规操作、粗暴执法、违法执法甚至滥用强制手段等问题;五查是否做到廉洁勤政,看有无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现象及与民争利甚至以权谋私等问题;六查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看有无精神萎靡不振和工作不负责任、不思进取、消极应付的现象,或不以大局为重,工作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不安心工作等问题。
5、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学校领导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每名成员要联系的个人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特别是联系作风建设和廉洁从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进行深刻剖析,认真开展谈心活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明确整改重点,提出整改措施。民主生活会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向干部和群众通报。
6、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学生、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我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针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意见和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制定领导班子整改方案,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的重点。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把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落实整改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并做出公开承诺,接受监督。
6、着力抓好活动,建立健全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开展“四群”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动领导班子经常性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我校将建立好特殊学生档案,组织领导挂靠班级、教师帮助教师、教师帮助学生和家长,听取家长意见,学校中层领导每人联系1-2个班级,联系2名教师,5名学生,5名家长;教师每人联系3名学生,3个家长。并认真做好访谈交心工作。工作切实做到“四访四问”,即:家庭有重大变故必访必问、发生矛盾纠纷必访必问、生活遇到困难必访必问、有信访矛头必访必问。联系学生工作做到“四个重在”,即重在放低姿态、重在沟通交流、重在换位思考、重在激励学生。真正做到与学生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要积极探索常态化工作机制,做到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全方位覆盖、零距离接触、点对点服务”的联系教育服务格局。
五、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全校领导班子、教职工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心学校、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学校的具体要求上来,扎实开展好群众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既要分工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及时开展好工作。
(二)明确责任。所有联系群众的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联系家长特点,在不耽误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认真开展家访恳谈活动。
(三)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教职工联系群众工作要注重实效,要与“争先创优、示范岗建设、德育导师、教师家访”等工作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全体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要妥善处理好教学业务工作与“四群”教育的关系,要以认真开展好“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为抓手,使我校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全镇教育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石羊镇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欢迎到***小学指导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我校的绿化美化工作。我校有12个教学班,学生401人,我校教职工28人,教师中本科学历10人,专科学历18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为切实加强我校校园环境整治工作,净化育人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在全县校园绿化美动员会召开之后.在乡党委政府、中心校及村委的支持下,我校于2012年12月对校园环境进行绿化硬化美化建设。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成立由村支部书记、校长任组长,村委副书记、学校业务主任、会计任副组长,全体教师任成员的校园绿化美化领导组。领导组认真学习了市县文件精神,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我们决心按照教体局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彻底改变我校的校容校貌。
2、为改善学校操场面貌,我校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取得党委政府的支持,党委政府拨付资金1.5万元进行操场硬化,硬化面积544平方米。
3、由中心校牵头与村委沟通,争取资金11万元硬化学校地面1840平方米。为确保工程质量,在施工中,由村委、学校派专人全程进行质量监督。
4、在本次校园绿化美化活动中,学校粉刷围墙、教学楼1810平方米;书写永久性标语8条,操场院墙布置了简笔画;清理垃圾50方;购买了多种花草、树木进行栽种,并发动师生义务劳动10次,达200人次;动员社会力量修剪黄金柳35棵;制校园文化标语100余条;购买文化报栏两个,花草牌10块,油漆门窗260平方。以上学校投资共计5.6万元。
5、在今年的四化建设已投入资金18.2万元。其中学校自筹5.7万元,村委会资助11万元.黄桥乡政府拨款1.5万元。
各位领导,我校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才刚刚起步,初见成效,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我们将通过校园绿化美化,让大自然的美景走进我们的校园的没一个角落,让每一位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在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地享受大自然春天般的温馨;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工作,为师生营造怡人的育人环境。
******小学
书香校园建设篇
根据旗教育局内涵发展的要求及相关指示,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旨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师生在读书活动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同行,共享阅读的快乐与幸福。
1、开学初,校园橱窗及楼道布置及时更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张贴“读书标语”、“读书名言”、“图书板报”等,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18、25、26、27、28号)
2、加强各班图书角及阅览室的建设。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时下发各年级必读书目推荐单。语文教师兼职本班图书管理员,向学校图书室借取图书,并负责班级图书的登记、漂流、归还等工作。学校教务处安排每周每班两节“读书课”,大力开展“大阅读”活动。(22、23、24、28号)
3、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学期初,制订好师生的读书计划,明确读书本数、基本书目。切实落实“三读”与“读书课”,保证全体师生的阅读时间。3月13日下午,新民小学举办了以”读书 感悟 交流 提升“为主题的教师读书汇报交流会。会上,教师们就在阅读书籍中的感悟与心得做了广泛交流,并结合教学工作中的实例纷纷发表感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悟,充满深情的语言,激励和鼓舞了在座的每一位教师----不忘初心、静待花开……(5、6、7、8、9、10、11、21号)
4、开展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活动。坚持每日经典诵读,每晚第八节共读书的常态化阅读,使读书如呼吸一样自然流畅。(31、32、33)5、3月24日,新民小学利用间操课的时间举行了“书香教师”、“书香少年”的表彰活动。学校专门购买了一批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品及教育专著奖励获得荣誉的学生和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新民小学将继续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教师”的评比活动,以评促读,引导师生们快乐阅读,享受幸福教育、诗意人生。(0、1、2、3、4号)
6、继续创办“青青草”校报,组织编辑校报,以写作促进阅读,形成读书、写作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自书香校园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一路前行一路反思:“阅读课上读什么、如何读”?“试问我们自己,有多少教师有书香气”?因此,在今后的书香工作上,我们应加强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力度,读书要读出成效来,就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应注重传授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开设丰富多彩的阅读课,注重“阅读指导”及“阅读欣赏”课程的开发。
社团活动篇
一、痛点:
1、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每学期初在选取兴趣小组时往往会出现选完社团后,还有没社团可去的学生。
2、受教师和场地因素影响,很多学生自己特别喜欢的社团去不了。如舞蹈社团,指导教师只有一人,舞蹈教室只有一间,容纳的学生有限。
3、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到的本领展示的机会太少,甚至得不到展示,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
4、指导教师创新能力不足,疲于应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虽有教学计划但上课时教学内容随意性较大,为完成任务而上课,导致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如跳绳、踢毽子等社团,一开始接触孩子们很兴奋,不停练习,可几节课下来就会玩了,感觉都会了,就不爱学了。接下来的社团课就没有兴趣,没有生机了。
5、师资问题,在某一方面特长突出的教师少之又少,在社团内容的创新上难求突破。
6、室外社团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春秋季节大风沙尘说到就到,夏季烈日当头、天气炎热,冬季寒风凛冽,师生活动收到严重制约。
7、社团活动时间少,每周两节课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达不到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二、对策、行动及评价:
1、本学期采用“学生自愿选择、班主任推荐”的分组方法,班主任依据平时的喜好使没目标没明确兴趣的学生进入各个社团。目前我校没有无社团学生。
2、学到了知识,就要把本领展示出来,本学期我校计划采用阶段性成果展示、六一文化周和相关德育活动等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展示本领的平台,如上周已下发了全校跳绳比赛通知、社团阶段性成果展通知,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展示自我,获得自信。
3、针对每种社团性质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学习要求及汇报方式,通过会议提出要求倡导社团指导教师勇于创新,给社团活动注入活力,运用新方法代替老套路。解决活动中遇到的瓶颈,同时加大检查力度,及时反馈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指导教师的重视程度。
4、针对天气因素影响,我们提前准备,灵活调整社团活动时间。
5、针对活动时间不足的问题,我校规定晚饭后到上自习的时间也为社团活动时间。
公民素养篇
一、痛点:
1、开设过程中发现学生缺乏真正的公民生活,家长和学校包办了学生的衣食住行,孩子切身体验不足。另外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学生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遇到困难依赖性较大,缺乏公民意识。
2、学生搜集资料存有一定困难。学生多为住宿生,搜集资料的渠道有限,尤其是报纸、新闻等第一手资料的搜集。搜集到的资料有价值的不多,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3、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对国家机构、公共政策是有哪个部门制定的,还是很模糊,不明确。对政策把握、分析能力较差。
4、关爱课中很多问题的设置对特殊家庭儿童(如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儿童)来说,难免会触及到他们内心当中的痛点。在开展过程中难以把握。
二、对策、行动及评价
1、发挥各学科特长,通过各学科知识的渗透,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如教学中根据各学科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爱护环境、关注社会等内容的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共同培养学生建立公民意识。
2、计划将公民课程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系列德育活动。通过德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公民课程深入推进。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公共问题,从容易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
4、为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搜集资料的效率,与微机室负责人协调,组织学生利用公民课到微机室共同搜集资料。
特殊教育篇
一、工作目标
1.优化随班就读学生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形成有利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 3.建立灵活、高效的特殊学生课外辅导保障机制。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帮助老师更新观念,统一思想,优化育人环境。
(二)加强管理,规范随班就读工作。第一,严格执行随班生的申报、审批、撤销等规定程序。第二,结合随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随班生个别化辅导计划。第三,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采取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的原则,在集体教学过程中穿插个别辅导,体现个性差异教学。第四,在座位安排上、教学程序上、课堂提问中、练习过程中对随班生给予适当照顾。第五,教师在备课、学生作业批改与布置方面都从随班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要求。备课中要有对随班生的具体问题和辅导方法,批改作业要求面批。平时,注重材料积累,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痛点:因为随班就读学生没有统一的评价方法,所以无法对随班就读老师做量化的评估,影响随班就读老师的绩效考核。
减负和规范办学行为篇
★关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减负”工作的精神,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效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科学施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规定课程,开足规定课时,严禁教师私自调课。2.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小学生在校集体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不组织走读生上晚自习,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或上新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
3.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控制在半小时之内,五六年级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家庭作业。4.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考试难度。除参加旗教研室统一组织的统考外,不自行进行考试。提倡对学生进行多元性和过程性学业评价。
5.严格考试分数管理。教师不排名公布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不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6.严格教辅资料的征订工作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给学生征订教辅材料,学校不向学生推销上级规定之外的教辅材料。
7.严格控制学科竞赛。不组织和参加未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各种竞赛活动。8.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杜绝搭车收费。
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是“减负”的关键环节。
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减负”的关键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学校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一是常年不懈地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总结。二是抓教书育人,引导教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其次抓教学过程的优化。①教学目标的制定,改变过去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单一目标为知识、技能、智力、情感、心理品质等全面发展的多元综合目标。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确立好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做到五个尽量:尽量让学生观察、感受、思考、比较、分析、概括;尽量让学生读书、讨论、小结、质疑;尽量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尽量创造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及机会,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抓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应坚持“多法配合、优化组合”的原则,变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不片面追求图形式上的热闹,而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教学目标。④采用多种手段的辅助教学。用计算机多媒体(以音、图、文为一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突破重点、难点,使概念形象化。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任务在课堂内完成。
(三)强化要求,提升教师素质
1.全体教师必须明确减负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认识到:不但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2.教师每学期要有教学工作和总结等材料,内容具体,切实可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3.教师要认真学习新时期的教学经验,提前备好课,努力实施高效课堂,做到“学生减负,教师不减质”。
4.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爱护每一个学生,禁止歧视、讽刺、挖苦学生,杜绝把增加作业量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
5.教师必须按时授课,不拖堂,不得占用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6.任何老师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在家庭或社会办任何形式的补习班、辅导班,加重学生负担,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7.教师布置作业要批改及时,无漏批错改,改写字迹工整,符号准确规范,作业量不超出规定。
8.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积极向家长宣传素质教育精神和“减负”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等。
★关于防流控辍工作
我校在2016年秋季开学以来,为确保学龄儿童全部按时入学,不使一人辍学,积极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没有一名学生流失,实现了辍学率为零的目标。我校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认真执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做好有关工作。
一、加强学籍管理,从制度上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1、在开学第一周,学校就安排部署开展了学籍核查工作,对转入转出学生要求必须严格转学手续。转入学生要有转出学校证明,转出学生要有转入学校接收证明,并及时上报旗基教股进行学籍审核,确保每名学生“来得明白,走得清楚”。组织教师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严禁歧视、体罚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能让学生因贫困而失学,更不能因教师体罚、歧视而让学生厌学而失学。要求班主任丰富班级文化生活,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都学有所长,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2、建立辍学报告制度。要求各班做好控辍活动的宣传动员工作外,对有辍学迹象的学生及时下去家访、了解情况,做好动员工作。学校历年来都把家访工作作为控辍保学的主要手段,提倡教师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全体家长的联系,其重点是家贫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的家访;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在对学习中、纪律上出现问题的学生随时家访,及时了解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控辍效果。深入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动家长,赢得学生的心,用我们朴实无华的真实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
二、建立贫困生档案,确定帮扶措施,确保他们不流失 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利用上级资助中心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贫困生活补助”政策,积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社会弱势阶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使这些学生得到关爱和帮助,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重新树立起信心,进而使他们安心留在学校继续完成他们的学业。
三、关爱留守儿童
我校留守儿童36人,老师和学生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学校就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电话和微信等信息工具随时与孩子家长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久而久之,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代沟,有力地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四、取得成果:
在控辍方面,我们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学生留得住,学得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去年秋季我校内在校生316人,今年春季在校生311人,其中正常转出6人,转入1人,实现入学巩固率100%。
★关于规范招生和消除大班额工作
教育内涵式发展尊重的是科学合理的教育规律, 需要的是潜心育人的教育精神, 强调的是春风化雨的教育细节, 追求的是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 注重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据此我校提出了“直面‘三大’问题的策略, 助推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后发先至”的内涵式发展思路。
一、“六步走”——让教师育人思想闪亮登场
问题剖析: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师缺乏明确的育人思想, 这几乎是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2011年春期, 我校利用和教师交心谈心的机会, 以“我的教育思想是……”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谈话式调研, 结果是:将近12%的教师比较明确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育人思想, 将近20%的教师直接回答“不知道”, 其余教师的阐述都是答非所问、言不由衷。经过综合分析后我们还发现:育人思想明确的教师教学思想先进、教学方法巧妙, 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育人效果非常优秀。而育人思想不明确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状态却是:对于教学活动通常采用“走到哪儿黑就在哪儿歇”的方式, 对于学生管理普遍运用“谁出问题批评谁, 见到什么管什么”。对于“我将以什么教育思想引领自己的工作”从未思考过, 对于“几年之后我将把孩子带向何方”也不曾考虑。教师育人缺乏明确的思想引领将难以产生明确的育人目标, 更不会有系统的育人方法, 教育质量亦成无本之木, 令人堪忧。
应对策略:县教委始终坚持“后发先至”战略思想统领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 一个孩子的成长更需要教师优秀思想的感召和熏陶。俗话说“愚笨的教师教知识, 聪明的教师教方法, 智慧的教师教思想。”可见教师的育人思想和学校的育人质量息息相关。经学校多方研究提出了实施“六步走”策略, 让教师育人思想闪亮登场:第一步——“文化浸润, 孕育思想”;第二步——“寻找偶像, 启迪思想”;第三步——“专题培训, 树立思想”;第四步——“广闻博识, 丰富思想”;第五步——“实践探索, 践行思想”;第六步——“多方交流, 弘扬思想”。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学校巧借阳光文化的思想内涵, 以阳光之精神作为教师们育人思想生成的催化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学校以“寻找心中的偶像”主题活动为切入口, 引领教师们选择自己崇拜的偶像, 将偶像的选择过程作为启迪思想的过程。学习的功能是强大的, 学校一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思想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引领教师们树立起自己的育人思想, 一方面广泛开展“散文创作式”学习活动, 倡导教师运用“形散神不散”学习方式, 广闻博识, 不断丰富自己育人思想的内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教师们积极行动起来, 将自己的育人思想溶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方式, 不断践行和完善自己的育人思想。主题论文评选、主题演讲比赛等交流平台的搭建, 让教师们的育人思想得以弘扬、得以升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师德有问题、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佳, 主要源于缺乏教育思想的引领。“六步走”策略力图全面提升教师育人素质, 为农村小学内涵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四整合”——让教育资源汇成源头活水
问题剖析: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将直接导致教育活动成无源之水。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乡镇小学, 以我校为例, 教育资源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图书数量不多, 全校师生共计2667人, 图书室的藏书仅只有两万余册 (如果除去其中重复的部分, 只有一万两千余册, 人均五本不到, 书香校园难以提及。二是教学用具不齐, 无论是语数学科教学用具、科学学科实验器材、还是音体美等教学用品, 配备都很欠缺, “只带一本书来, 不带一个问去”的教学现象屡见不鲜。三是实践资源不够, 实践是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我校建立的德育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科学考察实践基地分别只有一个, 对于两千五百多学生来说, 这无疑是杯水车薪, 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数情况下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应对策略:“实施‘创拓引购’四整合策略, 让教育资源汇成源头活水”是我校内涵式发展的又一举措。具体做法有四:
一是创新校本资源: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努力让每一种标志能说话, 让每一个角落成资源, 让每一处场景皆育人;尽量做到让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都成资源, 每一次研究都有资源。
二是拓展社会资源:学校以寻求政府支持为突破口, 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家校合一”整合家庭资源, 通过“校企合一”整合企业资源, 通过“村校合一”整合社区资源。目前我校已成功引进“梦想空间教室”、“少年宫建设”等项目;和天然气公司、脱硫厂、玻璃厂等多家企业联系建立了多个社会实践基地。
三是引进网络资源:学校推行办公自动化, 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引进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
四是购置专业资源: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购置音、体、美、科学等专业学科所需的各种硬件资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拓、引、购“四整合“策略, 力图让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渠道汇聚, 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摘要:内涵式发展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本文着重阐述了当前农村小学走内涵发展之路所面临的问题, 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内涵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6月27日,彝良内涵发展本地专家孟波再次深入龙街小学指导学校内涵发展建设。龙街中心学校领导、龙街小学全校教师共46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与会人员先听了龙街中心小学陈军、马文老师的模式展示课,随后进行评课议课活动。会上,两位授课教师先进行了自评自结,然后教研组长周国贤对学校课堂模式理论作了解读。专家就模式展示课结合学校课堂模式理论指出不足,肯定优点,提出有价值的、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的修订建议,最后,专家孟波还对教师们进行了体验培训,让与会教师亲身体验了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闲时间明显增多,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随之转变,休闲体育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界目前还没有达成一个对休闲体育理解的共识,有的认为休闲体育等于或者从属于大众体育;有的认为休闲体育是人们的心理体验;有的认为休闲体育是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体育活动等,但对于休闲的理解最明显的共同点是:在人们闲暇时间里,不必工作或承担与工作有关的责任,不必从事与维持生存有关的活动。[1]这也说明人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时在时间上的要求。学者卢锋总结了人们对休闲体育的理解,把休闲体育定义为:在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条件下,人们自愿选择并从事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的统称。[2]该定义阐述了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在时间上的相对自由性,同时提示了休闲体育内容的广泛性。
休闲体育强调的是回归自然,身心放松,注重参与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休闲体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丰富多彩,从传统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武术,新兴体育项目如攀岩、蹦极、滑翔、滑板、漂流、定向运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远足、骑车、慢跑、棋牌等都是休闲体育的内容。休闲体育特点是简便易行,对技术、场地设施没有特定的要求;老少皆宜,适宜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自由自在,注重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因此,休闲体育正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
2 休闲体育与阳光体育的相关性
阳光体育是“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简称,是我国从2007年4月26日在北京开始启动实施的。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学会两项以上体育锻炼技能,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几个等级以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提高。阳光体育鼓励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充分尊重学生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兴趣的需要及自身能力发展的需求,侧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恒久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阳光体育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情感享受,思想上的放松和悠闲。
从对休闲体育和阳光体育的理解,二者的本质和指导思想是相吻合的,所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借鉴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为阳光体育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参考。
3 休闲体育理念对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3.1 在时间上,把休闲体育的“休闲”融入阳光体育运动中
“休闲”来自西方,在西方人的眼里是美好的,是人类生活所向往的事情。“休闲”的英文写作“leisure”,表示空闲、闲暇、悠闲、安逸。[3]但休闲并不等同于休息,休闲是一种“有所作为”的积极状态,表现为一种轻松、舒适、自由、随意的闲适。可见,休闲时间即闲暇时间注重的是在没有工作和学习等具体的事情,由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前提是学生有用来“休闲”的时间。目前,体育课的质量和校内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是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所以,很多学校为了满足让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任务,把这些时间安排得看似很充实,实则已经成为学生的硬性作业。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被迫完成锻炼任务,单纯从身体上得到锻炼,而没有使学生得到身心并重的发展。比如,某些学校的体育课仍然是教师强制性要求做练习,学生被动的完成练习;或者课外体育活动只提供极少的项目选择,没有真正给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闲时间。为了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休闲体育需要学校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对自由的时间,使阳光体育的开展不仅仅是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手段,更能成为锻炼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3.2 在空间上,将休闲体育的“多维性”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中
休闲体育的特点是简便易行,对技术、场地设施没有特定的要求;老少皆宜,适宜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自由自在,注重活动的自由性和乐趣。可见,休闲体育对空间没有特定的要求,是具有“多维性”特点的,不仅仅指校内的空间。中小学生大多都是在居住地附近就读的,多数学生周末都是回家度过的,这就注定了中小学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社区教育,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大多受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熏陶,这就顺应了休闲体育“多维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要在广大家长中倡导“健康第一”的理念,树立正确的育子观,鼓励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要求学生将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带入到家庭中;而社区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以此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齐运动,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体育锻炼模式,共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局面,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创造积极氛围。
3.3 在内容上,将休闲体育的“时尚”元素带入阳光体育运动中
我国体育教学在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要内容,虽然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所改善,但多数都没有改变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导的特点,更强调在教法上有所突破,所以仍然没有改变过分注重基本知识传授、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而休闲体育是在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更具有时代的气息,带有鲜明的时尚元素,可以说,很多人都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能提高个人的品味,都以参与休闲体育活动为荣。这正和休闲体育活动丰富的内容密切相关,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等;如新兴的项目,如蹦极、攀岩、漂流、野外生存等;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远足、骑车、太极拳等都是休闲体育项目的内容。把休闲体育内容带入到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无疑就是给阳光体育运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享受其带给他们的乐趣。因此,这也要求学校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把很多时尚的休闲体育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不定期地开展一些休闲体育活动,使学生逐步了解并乐于其中。
3.4 在组织形式上,将休闲体育形式“多样化”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中
休闲体育注重的是自由,形式不拘一格,可以一个人投入其中,也可以多人投入其中;或者可以自由组合,更或者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很多资料显示,没有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已经成了影响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休闲体育倡导的就是自由,形式多种多样,将这一理念引入阳光体育运动中,必然会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注入新的内涵。休闲体育中的一些运动项目,如远足、慢跑、骑车、棋牌等,对运动技术和人数没有过高的要求,中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参与其中,而针对一些有技术要求或者人数要求的运动项目,如软式排球、滑冰、台球、定向越野等,可以利用学校有利的资源条件,开办学校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等组织,有专门的人员指导,其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层次开办不同级别的兴趣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的运动技能,更能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也丰富了中小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4 建议
4.1 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介,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让教师、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校内、外体育文化氛围,宣传体育知识和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意义,增强中学生的体育意识,从而营造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开展。
4.2 学校建立体育活动指导站
很多学生在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或者由于锻炼的方法不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伤等问题。因此,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很容易丧失锻炼的信心。如果学校建立课外体育活动指导站,提供专业人士或安排体育教师为学生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的进行锻炼,定能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信心。
4.3 加快学生体育社团与俱乐部建设
课外活动是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一些体育社团和俱乐部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在其中充分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通过各自不同的体会共同提高在此项目中的运动技能。虽然学生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组织的,但是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尚小和经验不足,这就需要学校与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能及时给予帮助。
4.4 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区的自然体育资源
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地区教育存在差异,不同级别学校也存在差异,导致各个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参差不齐。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当然是增加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但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这一途径很难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各个学校只能在尽力改善体育设施建设之后,结合本地区的自然体育资源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各个学校的体育活动。而很多休闲体育的内容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比如散步、远足、登山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学校体育设施不完善的问题。
4.5 加强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技能的培养
在学校,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体育帮助仍然靠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休闲体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有着丰富的内容体系。而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师都来自于体育教育专业以及运动训练专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专业休闲体育方面的体育教师少之甚少,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师休闲体育技能的培养,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学习等途径增加对休闲体育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卢锋.休闲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张志强.在校女硕士研究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内江科技,2009(1):134-135.
[3]孙灵.我国高校休闲体育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9(12):14-16.
[4]叶惠敏,徐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把握休闲体育的文化内涵[J].中国学校体育,2007(7):17.
[5]都菊花.“阳光体育”语境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5):454-455.
【石羊小学内涵发展方案】推荐阅读:
石羊河流域民勤绿洲生态补偿问题探讨05-26
石羊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结09-09
中心小学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06-13
中心小学学生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09-30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小学)12-21
小学双语发展规划09-17
小学德育发展规划12-10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发展总结06-04
小学教师未来发展趋势09-16
小学音乐专业发展计划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