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我班开展了一项关于网络的实践调查。

社会实践参加者:黄亭亭等

社会实践主题: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 社会实践时间: 2012年10月1日——2012年11月20 社会实践地点: 山东英才学院

社会实践目的:引导我校学生正确面对上网这件事

青少年上网的利于弊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一)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三)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一)网络在思想意识方面给青少年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信息全球化高速传递,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各方面的观念将大量充斥其间,暴力、金钱、色情、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颓废的内容也将被大量渲染,其中不少是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乃至黄色淫秽的东西,对青少年的危害极大。另外,游戏软件的制作、引进、发行及管理方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网络游戏软件是从境外涌进来的,内容以打斗、暴力居多,渗透着西方的文化观念、历史观念和价值观念,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极为不利。

(二)网络的发展加大了青少年选择信息的难度。

由于互联网没有主观责任机构,用户的发展和使用没有限制,对网上的信息难以追查其真实来源和核实其可靠程度,这就容易为各种不法分子和敌对势力所利用,各种宣传、竞选、结社、集会甚至抗议、请愿都可以上网。在这种背景下,就难以对青少年进行信息选择指导,青少年可能会在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汪洋大海之中不知所措。

(三)网络在传统思想道德方面对青少年也造成冲击。

由于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容易诱发无政府主义和极端民主化,一些青少年会滥用自己的自由而忽视社会道德伦理的存在。再者,青少年与其他人之间直接见面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这必将导致人情淡漠、疏远,如果长期缺乏沟通与接触,他们就容易产生紧张、孤寂和冷漠的心理,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造成障碍。

三、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事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探索性的调查、分析、研究,以期能够引导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趋利避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并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一)增加吸引力就是要加强服务力度,可以通过各种有利载体和青少年感兴趣的、能切实为青少年服务的形式,服务青少年、凝聚青少年,真正占领青少年网上思想教育的阵地。

(二)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争朝夕地做好工作。

四、总结

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电子商务三班黄亭亭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2

一、当代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特点

1. 闲暇活动丰富多彩

青少年的闲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有发展自我的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活动, 如看报纸杂志、课外书籍, 自修学习, 兼职和社会工作, 学校社团活动, 摄影书法绘画等;有满足人的精神和生理需要的消遣娱乐型活动, 如上网、看影视、听音乐、聊天会友、体育和文娱活动等;也有无所事事的打发时间, 如睡觉、外出闲逛等。

2. 闲暇活动随意性强, 层次不高

在闲暇时间的安排上, 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计划, 盲目性、随意性较大, 使用闲暇时间的自觉性和主体性缺乏。

不同的闲暇活动具有不同的价值, 呈现出一定的等级层次性。美国学者纳希的休闲层次理论将人的闲暇活动分为六个层次。按活动层次, 闲暇活动通常可分为高层次闲暇活动 (如求知型、陶冶型、实践型) 、中层次闲暇活动 (如娱乐健身型、交往型) 、低层次闲暇活动 (如恢复消遣型) 。目前青少年的主要闲暇活动中, 处于中、低层次的较多。

3. 网络成为青少年闲暇生活的重要载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以“无网不入”的触角结结实实地网住了象牙塔, 青少年利用便利的上网条件和凭借自身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 成为中国网民队伍中一支生力军。总的来说, 青少年的网上内容宽泛, 有娱乐、消遣, 有学习、求知, 也有了解社会、拓宽视野的活动等。但是, 青少年的上网动机及网上活动内容还是有很明显的娱乐消遣倾向。

二、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

1. 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积极意义

(1) 有助于青少年获取资讯、拓展视野、增进交往。网络的开放性拓宽了青少年闲暇求知的途径。网络媒体把世界各国和地区联成一个整体, 它拥有着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网上, 他们的交往活动没有国际疆界, 没有长者权威, 相互平等, 这种交往方式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补充, 特别是那些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谈、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的人更加能得到情感交流, 苦闷得到宣泄, 心灵得到沟通。

(2) 有助于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健全人格的发展。网络文化有利于激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培养自身主观能动性。网络文化具有很强的共享性, 青少年可以利用网络把自己的语言、文字、思想、作品等瞬间扩散到各地, 达到“文化增值”, 这些激发了他们创新知识和探索未知的欲望。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 更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这些特点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

2. 网络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负面作用

(1) 网络对青少年闲暇造成时间上的挤占、空间上的疏离。网络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网络也给青少年的闲暇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频繁的上网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青少年阅读书本、思考问题、人际交往、进行文体美活动甚至基本的饮食睡眠的生物活动时间, 影响了青少年生活作息、知识结构、能力提升和人格发展的平衡。另外, 闲暇生活是完善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但这要借助丰富的活动空间来完成。正是在学校与社会的广阔天地里, 通过丰富多彩的闲暇活动, 青少年学会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 同时逐渐养成接受自己、接受别人、适应社会的良好性格与心态。但是, 青少年把过多闲暇时间投入到网络, 则造成对现实多元空间的疏离, 严重限制了他们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 对青少年全面加快发展非常不利。

(2) 网络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价值体系的构建。网络信息污染严重, 对青少年的思想、意志产生不同程度的侵害。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浏览色情、暴力信息,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受到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的影响, 网络青年犯罪的事件不断出现, 在网络犯罪案例中, QQ引发的青少年被害事件发人深省。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匿性使青少年面对的是缺乏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 这种交往不利于他们发展现实的人际交往技能, 还可能造成社交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网络环境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 各种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这里汇聚交织。青少年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因为涉世未深, 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综合判断力, 所以容易在网络这种纷杂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冲突中迷失方向, 引起思想上的混乱, 从而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加强教育, 引导青少年理性面对网络、提高闲暇生活质量

1.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提高青少年对网络资源的识别和利用能力

在以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知识经济社会, 人们把握和运用信息的知识是最紧要的知识。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的人们, 就像一个不懂得必要的饮食健康知识的人。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期、大量闲暇时间交由网络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因此, 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是一个紧迫而影响深远的课题。

(1) 加强媒介素养核心理念的教育和引导。对媒介素养的核心理念的熟知是人们理性利用媒介的重要前提。对青少年来说, 这些知识更能有效帮助他们理性面对网络的影响。因此,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让以下这些理念深入青少年心中。首先, 要让他们知晓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对于人类感知方式有非常强烈的影响。媒体的技术特性决定了人类的感知方向和感知方式, 决定了信息的形态、信息的性质。媒体信息的形式与内容密不可分, 每种媒体都有独特的美学形式与符号特质。要让他们学会判断媒体信息是建构出来的“真实”。媒体所承载的内容并不全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常常是许多因素相互融会、碰撞的结果。媒体信息通常含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商业动机。所有的媒体产物不可避免地都含有意识形态或透露某种价值观, 比如宣扬生活方式或价值理念, 并传递两性、种族、职业、年龄等各个层面的文化内涵。

(2) 通过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增强青少年的媒介自律能力。由于青少年心理、思维的不够成熟和自我控制力不足, 青少年在接触网络媒介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放纵自己的行为, 甚至其思想、态度乃至价值观念都会受到冲击, 因此, 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同时, 切实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 重视闲暇教育, 提升青少年闲暇主体意识与规划能力

闲暇生活为青少年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是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自由全面发展可以从闲暇中自然产生, 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放任自流的闲暇生活就可能成为陷阱。闲暇教育的主旨在于培养青少年积极运用闲暇时间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独立支配闲暇时间的自主意识, 这对于克服青少年中普遍的闲暇时间过剩与浪费、过度依赖网络等问题, 具有现实意义。

对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青少年来说, 培养闲暇主体意识和闲暇选择与决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重视培养青少年的自立能力、自主支配时间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自我规划, 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够自我管理,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与活动;能够控制环境, 而不是被环境所控制;能够和他人共处, 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 青少年就能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独立的生活能力, 能够主动把握闲暇, 合理规划闲暇, 避免闲暇生活中的不良倾向, 消除“闲暇迷惘”和“闲暇贫困”现象, 不断提高闲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许浩.信息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中州大学学报, 2004 (4) :109.

亲子关系对青少年在校生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亲子关系;适度;爱

作为一名教师,工作的时间越久,与学生交流得越多,就越发体会了那样一句话: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把亲子关系划分为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对子女实行高控制,反过来又能接受子女的想法和意见,并且积极鼓励子女与父母对话,子女对父母的意见能够接受,最终以父母的权威控制为核心;(2)专制型,家长对孩子进行严格控制管理,力图使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目标一致,不采纳孩子任何意见和想法,也很少与孩子交流;(3)宽容型,父母对孩子宽松,很少用权威或规则来管束孩子,十分重视孩子的反应和意见,经常运用说服、说理的方法教育孩子;(4)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不闻不问,无时间、无精力、也无能力教育孩子,与孩子之间很少沟通,感情冷漠,思想上产生“隔阂”,父母缺乏养育孩子的积极性。

一、爸爸的爱

父爱是深沉的,但小雷爸爸的爱却让人感到沉重。小雷是不幸的,幼年丧母,爸爸一个人照顾他,从4岁一直照顾小雷上了初中。这些年爸爸都没有再婚,这对一个成年男性来说很是不易。依循常理,爸爸倾注了许多的爱,小雷应该发展得很好,可不幸的是,小雷从升入初中就表现出了与别人极大的不同。小雷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对于各学科内容,他基本听不懂,不能与同学正常交流,无法与同学建立友谊,经常表现出过度紧张。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小雷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向小雷的爸爸了解情况,爸爸脾气暴躁,不予配合。之后,据小雷的亲戚反应,小雷在小学时,爸爸对他十分溺爱,满足小雷的一切要求,放纵小雷去玩。自从小雷上了初中,爸爸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爸爸的态度越来越差的时候,小雷的在校表现也越来越坏,最后甚至出现了被害妄想,不得以,爸爸带小雷休学接受治疗。

爸爸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先是过度宽容,而后变成高度专制,如此变化,又有几个孩子能接受呢!

亲子关系与儿童人格特征的形成有重要意义。伴随与父母过多的麻烦以及父母在子女心目中地位降低的人格变化是神经质倾向和精神质倾向,这两种人格的突出表现构成了一些不良情绪、错误观念、异常行为以及某些精神疾患的人格基础。

二、适度的宽容与权威

彤彤是我的一个学生,每次看到她,我就在想,如果每个学生的在校生活都能接近彤彤的状态,那该是每个孩子的幸福。之所以这样想,不仅仅因为彤彤成绩好,更主要的是,彤彤和同学相处得很愉快,学生喜欢和彤彤交朋友,彤彤在和同龄人相处时表现出的人际智慧让学生尊重她、接纳她、亲近她。

彤彤时常感激自己的父母,其他学生也很羡慕她有那么好的爸妈。爸妈很关注她,不管多忙,都留出了与彤彤交流的时间,尽管现在彤彤很多事情可以自己做决定了,但彤彤时常感觉爸妈一直在鼓励她,看着她,这种感觉让彤彤放松,也让彤彤比同龄人更有安全感,情绪更稳定。正是爸妈与彤彤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彤彤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与人相处的智慧。可以说,彤彤是幸运的,爸妈适度的宽容和权威铸就了自信、阳光、健康的彤彤。积极的亲子关系会使儿童感到爱与被尊重,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有积极乐观的认识和期望,从而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三、让人感觉苦涩的笑

在一节课上,一个学生的笑让我那么心疼,因为那笑容那么勉强、那么苦涩。这个学生叫阿明,他的成绩一直不好。在课堂上,老师们反映他经常神不守舍的,注意力涣散。有时,阿明会无端地站起来,在后面走动一下。对于自己的反常行为,阿明和老师解释说:“有时,自己很烦,真的坐不住。”班主任联系不到爸爸,和妈妈联系后才知道阿明为什么会出现那些反常行为。阿明爸爸和妈妈的关系十分紧张,爸爸又有了新的感情,对于阿明的生活和学习不闻不问。阿明曾经主动和爸爸沟通,但结果令这个男孩十分伤心。妈妈因为爸爸新女朋友的问题,经常处于痛苦的状态,对阿明的关注也很有限。阿明成了虽有父母却得不到关爱的孩子。也许阿明的痛苦、无助、失望只有他自己体会得最真切。对一个青春期的男孩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学业成绩与亲子关系和家庭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除智力低下和受教育机会缺乏外,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亲子状况不良均可导致学习困难。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4

1现状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青少年的生活,下面是我对网络对同升村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目前全国网吧数量不下于20万家(其中有一半左右为无证黑网吧),我国网民已突破3370万人,而且每年还以成倍的速度增长,年龄在35岁以下青少年占了网民总数

79.95%,中小学生上网比例更是高达81.3%,比成年人高出22个百分点,而同升村在市区,网吧多,青少年上网也很容易,去网吧时却经常会出现无空座位的情况,而上网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少年,这足以说明同升村的青少年与网络走到了一起,成为网络一代。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

在庞大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魔盒,在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和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阴暗丑恶的一面。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让同升村的青少年承受了过多的压力。当长辈的教诲与现实社会相冲突时,他们就会因为得不到成人社会的承认而转向自主性更强的网络世界。

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同升村的青少年极易在轻松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网络成瘾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同升村的许多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会越来越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许多目标、理想很难实现,因此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令人头痛的问题。

青少年自身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此年龄阶段的人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喜欢模仿、爱冒险,他们头脑灵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极强。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必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接受起来也特别快。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其识别能力差、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瑕瑜不分;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触犯刑律被捕后还天真地认为那样做纯粹是为了好玩,没有意识到会产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社会阅历浅,富于幻想,容易上当导致被教唆犯罪。

网络犯罪的虚无化导致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加。网络犯罪通常不附加暴力,犯罪者面对的只是屏幕、键盘和鼠标这些无生命的个体,无论是黑客行为还是网上诈骗、网上诽谤,实施犯罪的人眼前没有满怀愤怒和痛苦呻吟的受害者。这一切的表象极易导致青少年判断的偏差。在实施犯罪后,犯罪人的主观心理上往往没有罪恶感,极易在心理上自我宽恕,甚至还会产生成就感。

目前法制建设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安全的立法欠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同升村的网吧林立,但管理松懈,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立法更是严重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网络警察队伍也刚刚建立,其队伍建设和职能发挥亦要逐步进行。对网络犯罪打击力度不够,无疑助长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迅速增快。

2对策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除了宏观上加强网络安全设计、提高网络监管技术等对所有网络犯罪的措施外,还应特别针对同升村的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制定积极有效、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要抓好他们的道德教育,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

在犯罪预防的环节中,道德具有其它手段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它使人们从内心形成道德情感、信念和善恶是非观念,从而支配人们的内心活动和动机,以此实现内在的自我结束。在无序的网上世界,网络安全立法尚不健全的今天,提倡网络道德尤其必要。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教育入手,加强同升村青少年的个人道德修养,重点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上建立起一道防止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让同升村的青少年在多元化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鉴别,学会选择。只有具备良好的网络道德,青少年才能做到上网聊天时语言文明,发布信息时内容健康,不浏览“黄色”网站,不相信、不传播反动言论,做有正义感、责任感、上进心的合格网民。

加强法制观念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很多案例反映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的严重欠缺,因此,加强同升村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尤显重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建立起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律观念。要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尽管有别于传统的暴力犯罪,但其危害程度是相同的,都是对社会公共安全、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等的侵害,都是违反法律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积极采取技术防范措施,优化网络环境。

我们要切实加强技术手段,严格控制不良信息源头,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加强“防火墙”的研制,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将与色情、犯罪等不健康内容有关的网站或搜索关键字自动锁住,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良信息与青少年的接触。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网吧的安全合格检查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

应建立和完善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青少年网络犯罪。

199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有关信息网络安全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中增加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内容;1997年10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 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和促进我国信息网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青少年网络犯罪广泛性和犯罪主体低龄化等特殊性,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有关青少年网络的专项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同升村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同时,加快我村网络警察队伍的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侦破,加大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

此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执法力度。

公安、政法、文化、工商以及行业协会等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加大整治力度。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落实在网吧终端设备上安装封堵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软件,净化网络空间,为同升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减少并防止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的侵蚀。

要对“黑网吧”进行全面整顿,取缔侵害同升村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非法网吧,设立监督电

话,聘请社会监督员,对群众举报问题严重的网吧,严加治理。新闻媒体要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把网络道德纳入到社会道德体系中,并将职能部门管理和执法情况向社会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部门、团委等与同升村青少年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大力开展“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创建活动,使网吧业走上更加规范的道路。

2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网吧经营者的素质。

要规范营业性网吧的经营行为,保障青少年安全、健康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就必须不断提高同升村网吧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一方面,网吧管理的各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网吧经营者的培训和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经营者在网吧经营中学会知法、守法和用法。另一方面,要通过舆论监督来加强经营者的素质。对违规经营的上网服务场所,要进行严厉查处,并给予曝光,迫使其遵纪守法、正当经营。

3建立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占领网络阵地。

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网上环境,还需要从互联网站本身入手。网络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型媒介,如果任由商业网站来传播他们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必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不良影响。在加大对不健康网站的治理整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在网上营造主流文化氛围。

各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在“政府上网工程”的基础上,加大青少年网站的建设力度,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投入;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应组织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

4重视学校教育,为青少年提供网络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当前,将同升村青少年与网络隔绝不可能也不明智。因此,加强对他们的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要按照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等单位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形成他们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提高网络“防腐”能力。

首先要加强对同升村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政治理想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介绍和推荐适合他们浏览的健康网站、现身说法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刻了解沉溺网络和在不健康网吧上网的危害,帮助同升村青少年增强自律意识,不浏览不健康信息、不使用不文明语言聊天,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其次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普及网络知识上下功夫,要加大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力度,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教育课程,条件好的学校,可以自己创建校园网,让校园网成为传播知识的窗口,教育学生的阵地,发挥才能的舞台。同时要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网络负面作用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教育的滞后,因此,除了教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以外,在信息时代,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要主动了解网络,学习网络知识,运用互联网的各项优势,将思想教育渗透在富有内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用先进的思想去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大,网络文化的加入给家庭教育也带来新的问题,所以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已迫在眉捷,这些都需要家长从自身做起。因此,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监管者,面对飞速发展的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网络,要有所意识,及早行动,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5

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老师:完成时间:2011.8.18

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网络日益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国际互联网研究中,网络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自从在大一下学期买了电脑后我的生活就再也离不开网络了,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一种迷醉还是一种堕落。在这暑期之际,我决定挖掘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青少年上网现状,及上网目的(一)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

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二)调查报告还显示,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和宿舍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网站为新浪、搜狐、163.COM。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网站,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网站,14.5%的时间用于外文网站。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但作用不大),孩子们总是想方设法上网。

(三)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娱乐目的、实用目的、网络技

术使用和信息寻求。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邮件(48.6%)。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邮件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O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娱乐”、“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

二、上网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访问这些网站,参加网站开展的各项活动,有助于增强爱国、爱党意识,有助于强化道德主体意识与地位。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的开放性和方便性、内容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大大拓宽了青少年的求知途径,有助于青少年开阔视野、促进学业;网络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种自由、轻松、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网络是一个广阔空间,存在着许多新鲜和未知的事物,有助于开发青少年的潜力。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青少年通过网络获取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常识是最便捷的。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为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上聊天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解除烦恼和疑惑;网络为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自测、心理咨询,了解心理医院、心理医生、心理健康研究动态及求医预约等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使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个性特质都有可能得到更充分的尊重与满足,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发展。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人机对话的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青少年培养和形成学习、效率、平等、开放等现代观念;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青少年扩大交往的范围;网上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建立为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进行社会交往提供了一种缓冲的空间;网络还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的练兵场,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

积极影响大多数产生在自觉性比较高的轻声念升上,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基本与此无缘。

(二)、消极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网络对青少年智力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聊天是许多青少年上网的主要内容,多数进入聊天室聊天的青少年大都没有固定的话题,这种散漫的聊天方式,容易影响青少年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计算机网络挤占了青少年读书和思考的时间;在网络上,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于是,许多缺乏自律的青少年从网络上下载文章作为作业交给教师,甚至硕士、博士论文也从网络上购买,这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学习的认真态度;现实中存在不少青少年由于过度地迷恋、依赖电脑网络,沉湎于网络之中,正常学习、生活秩序遭受破坏,学习时间无精打采,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逃学、辍学。

网络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时间连续上网会造成情绪低落、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焦躁不安、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有的甚至消极自杀;不良的上网环境也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

总的来说,消极影响的威力要比积极影响的大得多。

三、克服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消极影响的对策建议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

(一)、加强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引导和监督

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是防止青少年在网络中“迷途”的根本保证。首先,要针对青少年在上网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实行“3W”(即为什么上网(why)、如何利用网络(how)、什么时候上网(when))引导,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上网、正确对待网上信息,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要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政府各层面的综合引导作用,形成贯穿各个层级、覆盖各个领域的强大合力。家长和教师应当与青少年一起制定上网规则(比如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等),分析上网的利弊,并以身作则,坚决不做有违文明和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同时,也要做好青少年上网活动的疏导工作,如提出完成课业、功课及格才能上网等要求,限定他们的上网时间,向他们推荐健康、文明、有益有趣的网站,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设置密码)使他们只能上指定的网站等,还要经常监督他们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当他们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活动时及时指出其危害性,并坚决制止。大众传播媒体应在普及网络知识的针对性、系统性上下功夫,在传授网络知识的同时,告诉青少年如何理解、选择、利用和处理网上信息和娱乐资源。政府应巧妙运用行政、经济、市场、法律等手段和自身调用资源的优势,强化对青少年利用网络的管理和调控。再次,要注意引导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意识,“疏”和“堵”有机结合,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暗示诱导相结合,寓理于事、寓教于乐、寓教于无形。

(二)、加强对网络的监管

网络环境既要宽松自由,又要规范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假如说你身边没有网吧,甚至连电脑都不会有那你肯定不会上网,哈哈。首要的是加强网络管理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要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打击网上犯罪,尤其对营业性网吧,要严格地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

(三)、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人类文明自开始以来,道德就成为调节人类行为的基本手段。道德调节的范围与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拓展是形影相随的。没有道德约束,互联网就会成为潘多拉盒子,诱发和滋生出比现实社会更严重的邪恶和犯罪,最终危害人类自己。虽然,道德并没有强制力但他现在仍然是约束我们的又要力量,合理利用道德的力量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互联网是一个世界性的事物,因此,我们在研究提出自己的网络道德规范时,可以而且应当认真

研究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的成果。同时,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融合我国的传统美德。其次,加强对网络道德的宣传教育。道德往往要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网络道德也不例外。关注、宣传网络道德,是当前大众媒体和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再次,强化网络道德的软性惩罚机制。网络可以通过一种网络身份的确认来增强道德规范的制约力量。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道德的舆论监督,形成网络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机制。

(四)、推进网络的法治化进程

“法”是准绳和依据,无“法”则无“天”。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尽快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实行以法治网。针对我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网络立法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修改现行法律,使之适用于网络信息犯罪;另一方面又制定新的信息犯罪法规,特别是应该建立一套保护青少年隐私权和禁止色情资讯的特别规范。为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加强网络立法工作时,既要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又要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近几年,国家为促进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发展,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青少年对网络法律法规缺乏了解,法律意识淡薄。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因此,必须加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以法治网,既要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五)、丰富青少年的网外文体活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多数人迷恋网络都是因为觉得现实世界无聊、没意思等等。或许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同伴,或许是父母太忙受到冷落等。现代传播学认为,电子媒介本身就具有一种麻醉功能,用它的工具理性改变着受众。对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网络外的生活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网上育人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一要大力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二要积极引导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6

网络在中国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大多数青少年游戏和消遣的场所!网络游戏影响越来越大,.由于玩网游的一般都是青少年,所以网游里面玩家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青少年的素质.网游的主流和青少年的主流是一致的.,同时网络游戏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网络游戏沉迷者越来越多。正确认识网络游戏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做到趋利避害,对我们大学生有那多现实意义。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1、此次调查调查中所指的“网络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包括了上网玩和联机玩的游戏.在我们的调查样本中男生占75%,女生25%。

有78%的学生在调查前玩过网络游戏;其中玩游戏一年以上有36.4%,一至两年的有30%,三年以上的有22.7%,比例分布比较平均;

2、平时上网每天花的时间有50%的人不到一个小时,一到三个小时的有35%,还有15%的人上网时间超过了3个小时;

3、在宽松的大学生活中,没有了家长的约束,而且大学管理不严,有些同学为了玩游戏选择了通宵上网玩游戏,在所调查的人群中有48%曾经有过或偶尔通宵玩过。

超过80%的人在网络游戏上的消费小于50元人民币有20%的人花费在50~100元,任然有少数人超过了100元。

4、在调查喜欢玩某个有西的原因中,20%是为了交更多的朋友,60%认为是纯粹为了娱乐,9%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智力

玩游戏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38%的人感觉上网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大,48%认为对自己生活影响不大,剩下的14%感觉没有影响。

5、在对学习的影响调查中,82%的人都认为玩游戏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其中60%认为有影响但不大,22%认为玩游戏对学习的影响很大,并且导致了学习退步。

6、大约10%的人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困难,得到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一些东西,有40%的人因为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习,非常后悔玩游戏并开始讨厌它,而有46%的人仍保持乐观了态度,认为玩游戏可以在紧张的现实生活中得到放松,从而可以更好得投入到其中。

7、在玩网络游戏之后,在现实生活中参加集体活动比如朋友聚会,郊游等和以前相比60%人没有受到影响,频率与以前一样,15%比以前交了更多的朋友,更经常参加活动了,也有15%的人比以前参加的少了。

8、假如没有了游戏,50%的人的感受是照样过下去,36%的觉得生活更加美好,任然有10%左右的人依赖游戏,感觉没有了游戏会很无聊。

问卷数据分析:

调查总结: 网络游戏是把双刃剑.1、不利方面:

耗费时间和金钱。影响大学生的学业。网络游戏靠华丽的画面、丰富的系统和物品属性随机等来支撑玩家疯狂练级、打装备、以及没完没了的PK以延长游戏时间,要保持在游戏中的等级而不被淘汰,许多学生往往一玩就是数小时。据2005年17173第五届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玩家每天玩游戏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为6小时,网络游戏玩家对某款游戏的平均黏着度为8个月,网络游戏浪费了大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许多学生因此沉迷,严重影响了学业。另外网络游戏采用“点数卡”及“月费卡”等按时收费计费方式,即使网费和游戏费是包月制,加上买点卡等费用,每月超过200元,这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耗费,有很多的学生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关于网络游戏,一位玩家如此总结道,它们“对心灵来说是极乐世界,对身体来说是地狱,对腰包来说是炼狱”。玩家们沉浸在游戏世界中不能自拔,身体严重透支,每天像抱着炸弹一样进入梦乡,不知什么时候炸弹就会引爆。中国人民大学大四学生张平这样描述网络游戏的男性玩家:他们是典型的鼠标型男人,是超越了时间约束的“25点游戏人群”。他们的饮食结构出人意料的单一——一包烟、两盒方便面、三瓶纯净水,有了这三样法宝,他们就可以惬意地享受一天的网络游戏生活。他们的新陈代谢明显变慢了,从早到晚也不会离开电脑桌一步,直到膀胱快崩溃了,才会冲进卫生间。每当他们坐在电脑前,就会保持一个佝偻的坐姿,像一个驼背的老者;布满血丝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脑屏幕,半天不眨一下;头发凌乱的像一个鸟巢,散发出食物腐烂般的浓重气味;整个人像一具布满灰尘的蜡像。

冲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网络游戏有着浓厚的现代媚世悦众的商业文化,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侵蚀着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由于国外网络游戏的发展领先于我国数年,目前我国的网络游戏绝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许多游戏渗透着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不利于大学生接受和树立优秀的传统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加上许多网络游戏中充斥着暴力、恐怖和色情以及污言秽语,绝大多数网络游戏,都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注重渲染血腥的厮杀和仇恨,暴力决定一切,这些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极为不

利。研究证明,媒体暴力与真实暴力之间有因果关系,以暴力为主的游戏,极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具有攻击性,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更容易表现出侵犯性,严重的甚至走上邪路.长期上网会引发青少年网络孤独症,人际情感淡漠,对现实社会产生不认可甚至逃避的心理;“网恋”和网络聊天会引发青少年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会诱发青少年的双重人格障碍;网络操纵时间失控,还会导致网络成瘾症,使青少年变得孤独、敏感、忧郁、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自杀等情况。

引发心理障碍。损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方面网络游戏容易让大学生淡化游戏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差异,造成现实与虚拟角色的混乱,从而形成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长时间玩网络游戏使大学生大大减少了参加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交活动的时间,与其他同学逐渐疏远,长此以往会导致大学生社会功能受损;一旦停止游戏活动便出现生理和心理的不良反应,如情绪低落、志趣丧失、烦躁不安、精神委靡,出现严重的压抑现象,甚至产生自杀意念或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受骗上当后会引发信任危机,也可能因现实人格与游戏虚拟人格的频繁转换形成多重人格,而导致人格障碍。另外,大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多参加体育锻炼,而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使大脑神经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视力下降,引发心血管、胃肠功能等各种疾病,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一位玩家表示,网络游戏是一种虚拟而真实的存在,它往往影射现实社会。玩家在游戏中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生存技能。你会发现,网游几乎囊括了现实世界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实中,不少人没有成就感;但在游戏里,你看谁不顺眼,就可以跟他PK,起码没有挫败感。”张扬说。事实上,网络游戏还是为人们逃避现实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他表示,在网络游戏中,没人会关心房价上涨问题、农民工问题、户籍歧视问题。玩家之间是平等的,尽管也有形形色色的违法犯罪在“虚拟世界”中盛行,但是玩家“犯了罪”也要“坐牢”(游戏中的一种惩罚),行事卑鄙的人还会受到“道德审判”,恶人在游戏中没有立足之地。这可能就是网络游戏的可爱之处。

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网络游戏是一个虚拟世界,游戏中有货币流通,也可以用金钱在网络游戏商店里消费。大学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珠死拼杀,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后,便纷纷拥有爵位、装备、财富,而这些虚拟世界的虚拟财产可在网上赠送、买卖,以换取现实的金钱。网吧里甚至有人组成一个班子,将赢来的爵位、装备、财富在网上进行拍卖,然后在网下套取现金。根据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管理条例,这都是非法交易。另外由于网络的自

由性,金钱与游戏中道具点卡的对等起来,引起部分人由于贪念开始行骗,许多学生曾受骗上当,也有的女生甚至用自己的肉体来换取这些虚拟装备;椐17173网站2005年11月对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调查,网络游戏玩家中,在游戏中进行过现金交易(购买游戏中的ID或虚拟物品)的玩家占58.99%,网络游戏也成了一些违法分子“洗钱”的渠道。

2、网络游戏对大学生也有积极的作用

突破现实制度约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校生活中,大学生面对的是以学术权威身份出现的老师和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同学。学习、生活受到学校统一的计划、严肃的纪律约束;学生个体为了取得集体的认同,有时不得不放弃或隐藏许多个性特征。而在网络游戏中,学生可以自由的、不受权威约束而对游戏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独立的判断;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胜利,或者达到某一个目标,学生可以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型人际关系,扩大学生社会化范围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从一个非独立的社会人成长为一个能适应社会各种要求的社会人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互动和交往是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网络游戏突破了BBS、OlCQ等网络互动的局限性,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民族和信仰的人可以没有任何障碍、任何歧视地进行自由、平等的交往与合作,也可以相互对抗。这种互动可能“从远古的《网络三国》到未来的《星际争霸》”,超越时空和种种客观、主观因素的限制,具有更大的开放性、选择性、多样性,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提高了人际沟通的能力,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自律机会。

注重团队合作,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网络游戏的交互性,有及时反映性、随机应变性、栩互启发和多元整合的特点,有助于人的智慧的发展。并且网络游戏让玩家体验的不仅仅是胜负,更重要的是一种协同作战的团体概念,网络游戏需要多人共同完成任务,协同作战,互相配合,既注重个人智慧的发挥,也需要很强的集体意识,为大学生培养在将来工作中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了帮助。有些忠于历史的战争游戏提供的并不是预定的故事情节,而是游戏设置工具,通过这些工具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自己的冒险经历,可以设身处地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做出选择,力图改变某段屈辱的历史,使大学生在游戏中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

为大学生扮演多种社会角色提供实践空间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等活动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等角色实践机会,但现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及环境等因素限制了大学生角色实践的空间。而网络游戏中,大学生可以尝试随意扮演现实社会中向往已久却无法实现的社会角色,可以在《仙剑奇侠传》中投入自己的感情,可以在《文明2》中

成为创造文明的历史、经济、军事方面的专家;可以做大侠、强盗、英雄、美女等,这些人物是虚拟的,但操作人物的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人性可以通过游戏中的不同角色来完全暴露。大学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预演”、“角色换位”等来正确理解角色,解决角色冲突,以利于今后顺利实现角色扮演。大学生在游戏里体验到各种人生角色的酸甜苦辣,这种体验是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7

关键词:固定矫治,正畸治疗,青少年,生活质量

正畸治疗的过程对于很多患者而言并不愉快,它不仅产生疼痛,还会给患者生活上带来不便,从而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1]。很多患者畏惧正畸治疗,难以配合,进而会影响正畸治疗的质量[2]。以往许多研究正畸治疗之不适的侧重点都在于疼痛,而没有考虑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相关因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使用固定矫治器产生不适的决定性因素和对正畸治疗青少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2013年至2015年于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无锡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行正畸治疗的患者207例,男77例,女130例,年龄10~18岁。所有参与调查者均为自愿,无其它全身系统性疾病。

1.2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问卷由口腔健康对日常生活影响指数(oral impacts on daily performances index,OIDP)量表[3,4]和一般自我效能(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量表[5,6]组成。本研究中,我们把固定矫治引起的不适作为应变量,其中不包含龋齿、损伤、牙龈炎等干扰因素,把具有这些症状的患者都排除在本研究外。OIDP量表记录评价在矫治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口腔问题对正畸治疗患者日常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进食、语言、口腔清洁、休息、微笑、学习、情感和社会交往。每项活动所受影响的总强度(1~9分)=频率(1~3分)×强度(1~3分),按其分值分为极少(1分)、较少(2分)、中等(3、4分)、严重(6分)、非常严重(9分)5级。每个患者的不适是基于不适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患者自我评估是舒适或不舒适。在本研究中,3分以上为不舒适组,3分以下视为舒适组。

调查由同一名调查者对调查对象逐个就口腔问题进行提问,记录受访者近6个月来受影响的日常活动及受影响程度。虽然该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该方法能很好地体现牙齿问题对患者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

GSE问卷用来评估患者的自我评价。它由Schwarzer教授和同事在1981年编制完成,只有一个维度,没有分量表。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0.87,重测信度r=0.83[6]。它是一个六格表,每个项目有6个回答选项,从1到6的量化。为了把自我评价分类,每个项目的回答都加起来,并把结果除以6,因此,自我评价值分为低评价值(1~2.69)和高评价值(2.7~6)。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类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形式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舒适的影响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207例患者中,使用矫治器对患者生活产生影响的发生率为13.5%。患者人口学特征的组间比较见表1。

注:括号中为构成百分比

两组年龄段、性别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舒适组中进食困难、口腔卫生不佳的比例显著高于舒适组(均P<0.05),牙齿松动、口腔溃疡、口腔异味及牙龈出血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舒适组(均P<0.05),而其他各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对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后发现,进食困难、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出血均可使不舒适的风险增高,而影响学习情况与舒适情况无明显关系。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大约13.5%的调查对象在戴固定矫治器时感到不舒适,并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应分析患者产生不适感的因素及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情况,从而提高矫治成功率[7]。

不适感的感知及其强度直接与每个患者的特质包括自尊、自信、耐受性、期望、对美的概念以及牙颌畸形的严重程度[1]有关。在本研究中,自信心不受影响,但是有文献表明,正畸治疗中,发音不便会影响自信心,托槽也会引起社交活动中的不自信,因为牙颌面部是社交时对方注意力集中的主要部位[8,9]。

本研究显示疼痛和不适感之间没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在治疗过程中,疼痛在调整弓丝后的4~24 h逐渐增加,但到了第7天就回复正常了[2,10,11]。因此,患者可以适应疼痛带来的不适。这个结果对正畸临床工作是有意义的,因为畏惧疼痛是患者矫治中最常担心的问题之一。

患者的年龄与正畸引起的不适感没有相关性,这个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2,3,4,5,6,7,8]相悖,这可能是研究设计和文化差异所致。

进食困难、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出血都对正畸治疗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正畸医师应该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嘱其注意口腔卫生。正畸治疗是临床首选错颌畸形治疗方法,可获得较理想的错颌畸形纠正[12],但由于正畸治疗是非必须治疗,带有一定的美容性质,所以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主观需求。在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中,经常出现创伤性口腔溃疡,因此医师在操作中应当注意,并告知患者注意矫治器对口腔黏膜的损伤。

本研究病例数不够多,也没有就使用矫治器对患者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关键阶段进行研究,这是本研究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虽然正畸治疗对患者相关生活质量会产生影响,但仍有许多患者出于美观原因进行矫治,因此在临床上,医师应尽量找到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的因素,进而找到改善的方法,提高矫治效率。

总之,使用固定矫治器引起的不适感,对正畸治疗青少年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相关的决定性因素是进食困难、口腔溃疡、口腔异味、牙龈出血。

参考文献

[1]MARQUES L S,PAIVA S M,VIEIRA-ANDRADE R G,et al.Discomfort associated with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s:determinant factors and influence on quality of life[J].Dental Press J Orthod,2014,19(3):102-107.

[2]SCOTT P,SHERRIFf M,DIBASE A T,et al.Perception of discomfortduring initial orthodontic tooth alignment using a selfligating or conventional bracket system: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Eur J Orthod,2008,30(3):227-232.

[3]FELDMANN I,LIST T,JOHN M T,et al.Reliability of a questionnaire assessing experiences of adolescents in orthodontic treatment[J].Angle 0rthod,2007,77(2):311-317.

[4]梁慧,米从波,郭宏,等.鸟鲁木齐市10~12岁儿童口腔日常生活影响指数的测定[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37-541.

[5]CHEN M,WANG D W,WU L P.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therapy and its impact on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Chinese patients[J].Angle Orthod,2010,80(1):49-53.

[6]刘印.社区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67-1368.

[7]GHERUNPONG S,TSAKES C,SHEIHAM A.Developing and evaluating an o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dex for children:the CHILD-OIDP[J].Community Dent Health,2004,21(2):161-169.

[8]SERGL H G,KLACES U,ZENTNER A.Functional and social discomfort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effects on compliance and prediction of patients'adaptation by personality variables[J].Eur J Orthod,2000,22(3):307-315.

[9]宿洪丽,胥欣,彭谦,等.错(牙合)畸形对医科大学生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1,19(1):43-45.

[10]POLAT O,KARAMAN A I.Pain control during fixed orthodontic appliance therapy[J].Angle Orthod,2005,75(2):214-219.

[11]LIU Z,MCGRATH C,HAGG U.The impact of malocclusion/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 on the quality of life[J].Angle Orthod,2009,79(3):585-591.

论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篇8

摘 要:网络的出现,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说话的方式,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网络语言带来的挑战,积极借鉴与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工作,创造一种契合青少年的“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青少年;影响

网络的出现,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说话的方式,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尤为明显。为保持语言的民族性和纯洁性,我们必须积极回应网络语言带来的挑战,积极借鉴与汲取网络语言的优势,与时俱进地开展教育工作,创造一种契合青少年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普及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是规范语言的网络变体。所谓网络语言就是指网民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组成的数字形式。网络语言有其独特的明显区别于规范汉语的特点和风格,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 更新速度快。网路语言与语言发展进程中的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在于其发展的速度快,同时更新的速度也快。流行一时的网络语言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新网络语言发展又开始如火如荼。网络语言产生的途径广泛,充满创造性,每位网络使用者只要愿意都可以加入网络语言使用和创造的行列。只要你创造的词语或句子有足够的吸引力就能成为网络通用的语言。广为流传的网路语言有可能一时转瞬即逝,真正能保存下来的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网络语言这种极高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现象,使得这一系统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也就使得网络语言呈现出更新速度快的特點。

2.影响范围广。网络语言的影响范围大,首先表现在其使用的群体十分庞大。不仅包括以大学生等为主的青少年群体,在其他群体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次,其使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网络上的交流,日常生活中许多青少年交流中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率也在增多。再次,网络语言不仅仅是人们网络中交流娱乐使用,部分青少年甚至把网络语言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3. 新奇时尚、生动幽默。使用网络语言绝大多数是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具有时尚创新、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网络语言因此呈现出新奇时尚、生动幽默、形象感性的特点。青少年网民大多喜欢使用具体形象的谐音代替一些抽象、概括的语义,使用颜色词、动感色彩较浓的词语表达汉语中原有的词语,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如美眉(妹妹)、幽香(邮箱)、酱紫(这样子)等,这些“网语”一旦触网,很快就会风行一时,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他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地创作了许多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网络语言生动传神,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给虚拟的网络交际增添了许多生气,使其具有实在感。

4.直白浅显、随意粗俗。由于网络交际的隐蔽性,网民聊天时可以放纵表达,无所顾忌,随心所欲地发泄不满与压抑,因此与传统规范语言讲究含蓄、委婉相反,网络语言大多直白浅显,通俗易懂。某些网络语言因网民素质低下,则显得随意粗俗。表现为突破传统的语言规范及语言道德规范,随意引申、解构规范词语,使其呈现出语义泛化、虚拟倾向。无视规范词语的原有感情色彩、语意轻重,有意附会颠倒曲解词语原意,使原来具有褒义色彩的词语呈现出贬义化倾向,讽刺、调侃意味浓重,带有黑色幽默色彩。

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

如何正视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它,正确地把握它发展的方向,科学地利用它,使它朝着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网络语言的利与弊并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争的事实。

1.网络语言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网络语言容易导致青少年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下、特定交往圈子里使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学生借此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对于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利,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网络语言毕竟是非正式的语言,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新兴词语层出不穷,难免会产生大量的超出汉语规范的词语。如今,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不仅流行于网络,而且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长此以往不加强调和引导,他们极可能会养成不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青少年一旦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不利。

2.网络语言容易使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走进网络社会,参加或浏览网民之间的语言交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色彩。然而,网络社会由于特殊环境和交流主体的隐蔽性,网民往往以隐匿的身份出现在聊天室或 BBS,匿名身份使网民拥有了充分、自主的“话语权”和释放社会压力的机会,而且对自己说过的话不用承担责任,这无形中给一些素质不高的网民以可乘之机,却常使我们突然撞上横飞而来的语言垃圾。那些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启齿的庸俗废话、下流脏话和五花八门的奇怪念头,还有横竖看不懂的生僻词语,全都被堂而皇之地贴到了网上。有一些网民在网上借机发泄内心对他人的仇视或不满,一时脏字满眼飞,令人脏不忍睹,这种现象日益成为一种网络文化,使青少年学生的网络交流发生变质,走向了歧途。

3.如何应对网络语言对青少年的影响。在将网络语言运用于汉语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排斥的态度,教育、疏导、规范化更能合乎实际,压制只会产生负面效果。当网络语言已经介入到现实生活时,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分清楚哪些是健康的网络语言,哪些是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语言,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打压,造成代际之间的鸿沟。既要充分肯定体现现代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网络语言,又要引导青少年做出合适的选择,引导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不盲目和盲从。

网络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9

姓名:孙丽萍

班级:09金融2

学号:09843224

前言:调查时间:2011.2.8—2011.2.18;地点:网吧,学校,网络;实践主题:网络的发展将青少年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但是网络环境的及其复杂,青少年的心神发育尚未完成,他们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的鉴别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消除其负面因素,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人类发展史上,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已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但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互联网,不知从何时开始,悄悄地进入、并且融入我们的生活。现代的社会发展,对于互联网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依赖程度。在现在这个网络技术日益强盛的社会,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的开放性,既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效率,也向未成年人打开了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窗口,“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青少年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占青少年网民的7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规模最大的是高中生网民,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一)上瘾问题

大多人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性。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不健康网站问题

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三)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

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四)思维能力问题

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思想上无形的伤害,对于许多网民的健康也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在电视上我们就曾经多次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青少年由于上网玩游戏时间过长,造成下身忽然瘫痪、不能动弹,严重的还有休克昏迷的例子。由于电脑对于人体的辐射,如果人长时间地坐在电脑前不活动,就极容易造成种种难以预期的身体上的伤害。最显著的就是对于视力的损害。

三、对网络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杜绝犯罪分子的袭击,提高网络的过滤水平,将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过滤掉等等,但是这样并不是以为人类在这件事情上面便可以不作为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大程度上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也要作出我们应该做的,比如说,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工作,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不该进入的地方。

上一篇:卷首语下一篇:象棋高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