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周周练之

2025-0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地理周周练之(精选7篇)

高三地理周周练之 篇1

读“拉美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表”,回答1~2题。

国家

委内瑞拉

乌拉圭

阿根廷

智利

巴西

墨西哥

哥伦比亚

秘鲁

世界平均

城市化水平(%)

1.上述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其原因可能是()

A.城市就业机会多

B.政策所致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D.工业化程度高

2.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拉美城市人口和城市等级关系的是()

“被延迟”栽培是指在夏季育苗、秋初定植、秋末冬初在保护设施内继续生长发育,延迟到11~12月上市供应的栽培方式,既可延长蔬菜瓜果的供应期,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每年7月到9月平均气温为40°C,当地积极开展“秋延迟”栽培,塑料大棚等“秋延迟”栽培保护措施投入占到全部投入的40%。2017年秋,托克逊县“秋延迟”种植率达到了75%。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投入资金少,适宜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B.夏秋育苗、定植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C.适宜精耕细作,商品率高,收益高   D.冬季较寒冷,应尽早提前上市时间

4.在下列对托克逊县“秋延迟”栽培农户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建议中,不合理的是()

A.加大资金投入,培育新品种

B.发展网络营销,形成品牌

C.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应

D.发展深加工,增加附加值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及其农作物秸秆资源产量图”,据此回答回答5~6题。

5.图中秸秆主要来自

A.小麦、大豆

B.水稻、大豆

C.玉米、水稻

D.玉米、甜菜

6.该地区秸秆还田的合理方式是

A.建沼气池,沼渣还田

B.能源化、饲料化后还田

C.就地焚烧或直接还田

D.机械粉碎或堆沤后还田

西葫芦的果实是一种富含丰富营养物质的蔬菜。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坊子乡原是旱粮作物产地,20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标准化生产发展西葫芦种植业,使坊子乡西葫芦享誉京津冀。该地夏季常利用大棚种植,棚内温度高达80°C。下图示意平原县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7~9题。

7.促使平原县坊子乡大力发展西葫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市场

C.技术

D.地租

8.夏季使蔬菜大棚内温度高达80°C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土壤养分流失

B.蓄积太阳辐射能

C.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D.促进农作物生长

9.坊子乡西葫芦享誉京津冀主要得益于()

A.低廉的价格

B.较短的距离

C.发达的物流

D.优良的品质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结合下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对无定河上游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小,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C.与下游相比,含沙量较大

D.径流量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11.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在甲、乙两地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下列对于甲、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原因的叙述正确的A.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B.甲——土地荒漠化,大量引水导致过度灌溉

C.乙——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导致流水侵蚀

D.乙——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导致风力侵蚀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下图)有“中国冬枣之乡”之称。全区共有50万亩冬枣,预计2019年的总产量将达6亿斤,冬枣喜光性强,开花至硬核期对温度和水分要求高,对土质的适应性较强。沾化在冬枣新枝叶增长期的降水相对冬枣生长需求略显不足,抑制了冬枣树体的过分营养生长,致使发枝力弱,树姿开张。

沾化区境内土质盐碱化程度高,其他树种很难成活,在此顽强生长的冬枣林,不但拓宽了农民的致富渠道,还成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由于当地人民在冬枣保鲜存储方面不理想,市场增长特别是国际市场增长缓慢,限制了冬枣的进一步发展,使冬枣种植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1)分析当地沾化区种植冬枣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

(2)在冬枣栽植过程中,常采用清除徒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说明其主要目的。(6分)

(3)为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8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材料一

在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境内的海岸边,有一片罕见的热

带滨海沙漠。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北部湾,这片沙漠沿着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布,这里有流动沙丘,也有半流动和固定沙丘,有的高达四、五十米。经专家考证,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材料二

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由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组成,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游客来高铁环游海南岛将成为现实,海南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

(1)简述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6

分)

(2)简述海南岛高铁修建成环形的主要原因及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不利天气

。(8

分)

(3)简述海南西部热带沙漠的成因

。(6

分)

(4)对该片沙漠的治理,有人认为应该保留这片沙漠,只需控制其规模,不使其继续扩大即可,请阐述这种观点的理由

。(4

分)

14.【旅游地理】(10分)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地梯田景观照片,这里的农民春种秋收,冬天注水养田,梯田景观随季节而变化,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

判断观赏图示景观的最佳季节,并分析梯田旅游的快速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周周练8《诗经两首》 篇2

班级 姓名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每空1分)

关关jūjiū()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qiú()参差xìng菜()wù mèi求之()jiānjiā萋萋()sù huí从之()宛在水中chí()在水之si()

2、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①《从军行》中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②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

③《羌村三首(之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 ④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的诗句是“。”

⑤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是“。”

⑥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是“。”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⑧ “诗鬼”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

⑩《别云间》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

1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 篇,包○括、、三部分。

1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 1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14这两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运用叠词摹声的句子是○“ ”,运用叠词状形的句子是“。”(至少写出一处)

15在《关雎》中这首诗中,有一个姑娘的美好姿态给主人公难忘的印象,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她。描写这种○状态的句子是“。”

16在《关雎》中这首诗中,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的句○子是“。。”

17《蒹葭》是《 》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后六句。○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18“一切景语借情语”○。“蒹葭苍苍。。”于浓浓的秋 1 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

19《蒹葭》中“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构成朦胧的意境美的句子是“蒹葭萋萋。。”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每小题1分)①君子好逑 ②在河之洲 ..③左右流之 ④寤寐求之 ..⑤左右芼之 ⑥钟鼓乐之 ..⑦溯洄从之 ⑧蒹葭凄凄 ...⑨白露为晞 ⑩道阻且跻 ..

11、在水之涘 ○

12、道阻且右 ○..

4、根据《关雎》课文原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4分)①《关雎》中的起兴之句是那两句?

②写小伙子日思夜想的焦灼苦闷之情的是哪四句?

③写亲近并使文静美丽的女子快乐的事哪四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2分)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7、根据《蒹葭》课文回答问题(13分,第①、②小题各4分,第③小题5分)

①《蒹葭》这首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②《蒹葭》这首诗最明显的修辞是什么?“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几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一种心情?

③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宜八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周周练8(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每空1分)

关关jūjiū(雎鸠)yǎo tiǎo淑女(窈窕)君子好qiú(逑)参差xìng菜(荇)wù mèi求之(寤寐)jiānjiā萋萋(蒹葭)sù huí从之(溯洄)宛在水中chí(坻)在水之si(涘)

2、填空题。(50分,每空1分)

①《从军行》中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②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描写诗人孤独的句子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③《羌村三首(之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④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的诗句是“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⑤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⑥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⑦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⑧ “诗鬼”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⑨《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⑩《别云间》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1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1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这两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运用叠词摹声的句子是“关关雎鸠”,运用叠词状形的句子是“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至少写出一处)

15在《关雎》中这首诗中,有一个姑娘的美好姿态给主人公难忘的印象,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她。描写这种○状态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16在《关雎》中这首诗中,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7《蒹葭》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

18“一切景语借情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19《蒹葭》中“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构成朦胧的意境美的句子是“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每小题1分)

①君子好逑 配偶 ②在河之洲 水中的陆地 ..③左右流之 捞取 ④寤寐求之 醒时 ..⑤左右芼之 挑选 ⑥钟鼓乐之 使„„快乐 ..⑦溯洄从之 上水、逆流 ⑧蒹葭凄凄 茂盛的样子 ...⑨白露为晞 干 ⑩道阻且跻 高 ..

11、在水之涘 水边 ○

12、道阻且右 弯曲 ○..

4、根据《关雎》课文原文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4分)①《关雎》中的起兴之句是那两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②写小伙子日思夜想的焦灼苦闷之情的是哪四句?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③写亲近并使文静美丽的女子快乐的事哪四句?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C)(2分)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 · 周南》。

7、根据《蒹葭》课文回答问题(13分,第①、②小题各4分,第③小题5分)

①《蒹葭》这首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②《蒹葭》这首诗最明显的修辞是什么?“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几句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一种心情?

反复。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咫尺之间,表现了主人公无限惆怅的心情。

③阅读《蒹葭》一诗,想想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简要分析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

备用题(传给教研组是删掉)

④《蒹葭》这首诗具有音乐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极具感染力。找出诗中几组变换的词语加以品味,体会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苍苍”-“萋萋”-“采采”,写出了芦苇的颜色由藏青到萋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得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描绘出朝霞成霜而又融为秋水得渐变情状与过程,形象地写出了时间发展得轨迹,说明诗人填刚放亮就来到河边,直呆到太阳东升。“方”-“湄”-“涘”三字得变换,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伊人在彼岸等待诗人和诗人盼望与伊人相会的活动与心理,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长”-“跻”-“右”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想见伊人心情急切的情景。

⑤分析《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的不同。

《关雎》着重于“叙事”,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线索: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

《蒹葭》没有明确的故事,写主人公隔水远望,苦苦追寻,伊人却若即若离。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出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点亮希望的情感状态。

与《关雎》相比,《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阅读问答题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2、阅读《君子于役》,回答问题。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1、这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1、这首诗着重描写妻子对丈夫长期服役不能回家的盼望思念之情,反映了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下面对《君子于役》上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开头两句点明全篇主旨,陈述了所咏之事。用“不知”来说明丈夫役期之长。这两句是第一层:妇人直抒胸臆,亟盼丈夫归来。

B、中间四句勾画出一幅典型农村晚景图,画中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并且以此来反衬主人公的不平静心境:家畜出入尚且有时,而人却无归期。

C、最后两句极言思念丈夫很深,以致不能自已。

D、“曷至哉”是反问句,女主人公用反问的方式来揭露封建统治苛酷的兵役给千万个家庭带来痛苦的罪行。

1、简述诗歌中所写的乡村晚景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周周练10 篇3

枯萎的蒲公英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母亲的脚步,已失去了早年的利落,有些蹒跚。那是一双怎样的脚啊!为了让孩子们正常地进入学校,她携夫带子,脚板直探向千里外陌生的异乡;为了一家老小能吃上饭,她不分白天和夜晚,不惧严寒和冰霜,用那细小的绣花针,绣出蟒袍上那呼之欲出的龙的模样,再用一双脚板,驱北风,走冰路,登火车,为一家换回不很丰裕的口粮。

⑥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它是想探寻那丝丝缕缕里,藏着多少生活的艰辛?那就去问问太阳和月亮,几十年晨昏的默默相伴,它们如何把一个面如花,发如墨的纤纤女子,伴成了眼已花、头覆雪的颤颤老妪!探询那长长短短里,浸着多少爱意的疲累?那就去问问星辰,千千万万次的斗转星移,如何刻录下一个个儿女渐渐长大的足迹,还有母亲的血泪和汗滴。

⑦渐次地,她的儿女乘着她那用善良、勤苦织成的爱的伞,找到自己生根发芽的一片片土地。她的脚,不怎么好用了——移动缓慢,脚步蹒跚,但她的心,还是不断地牵挂,就像那天,风在楼下,母亲在楼下。

⑧如今,母亲已去,留一棵蒲公英在这冬日里与我面对。我伏下身,看着那泛黄的叶片,眼就情不自禁地盈满了泪。我伸出手指,沿着叶脉轻抚,与你对话。你知道,你知道你碰到了我心最柔软的角落,它在疼吗?在我疼惜的泪光里,我看到你透着如铁的刚强与坚毅,打着爱的“旗语”,温暖着我层层叠叠的孤寂。

⑨一阵风吹过,蒲公英的叶子触碰着我的手指,散着阳光融融的暖意,如轻柔的爱抚,久久不去。

1.文章第②段的描写突出了蒲公英 的特点。(2分)文章两次提到“我”的心“疼”,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疼”。(2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2)风,不时掀起母亲的白发,就像掀动一团绒绒的、洁白的蒲公英的种子。

4.试分析文章最后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姥姥的端午

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

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

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

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

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

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1、通读全文,说说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

2、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2分)

(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

3、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4、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9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

5、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

1刚强坚毅(生命力顽强)(2分)2.①为母亲付出的艰辛而心疼;(1分)②为蒲公英尚在、母亲已逝而心疼。(1分)3(1)运用拟人,通过“努力”“力量”“手脚”等人格化的词语,将蒲公英紧贴地面、努力生长的状态鲜活地表现出来。(2分,方法1分,作用1分)(2)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喻为蒲公英种子,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母亲的白发,突出了母亲为子女的辛勤付出。(2分,方法1分,作用1分)

4.①由联想回到现实,在结构上与开头照应;(1分)②升华主旨,赞美母亲刚强坚毅、无私奉献的品质;(1分)③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思念。(1分)

1、(1)“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2)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3)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每答对一个得1分)

2、(5分)(1)(2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答“运用反复修辞”也可),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1分,答出“关爱”即可)。

(2)(3分)运用神态描写(1分),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表现了她的勤劳(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运用比喻修辞,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1分,答出比喻修辞即可),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1分),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1分)。(意思对即可)

4、(4分)(1)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的秀丽想象。(1分,答出“想象”或“虚写”即可)(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环境烘托”即可)(3)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1分,答出“衬托品质美好”即可)(4)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1分,答出“补写外形”或“形象丰满”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

高三地理周周练之 篇4

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图4示意计划中的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据此完成1—3题。

1.东北航线、西北航线会合处N临近A.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分界线 B.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C.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D.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2.若北极航线开通,该航线 A.可全年航线

B.单位距离能源消耗较少 C.不宜使用罗盘导航

D.航行的船舶维护费用较低

3.若北极航线开通,下列国家间海水航运受益最大的为 A.中国——巴西 B.日本——英国 C.越南——法国 D.美国——印度

图2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4~6题。

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来源:Zxxk.Com]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6.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答案: 7.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4分)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4分)

(3).1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4分)

8.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图8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

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

答案:

1、D

2、C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周周练 篇5

四年级语文第九周周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dàimànshū huān wâibiān yuánwú jū wú shù()()()()()qín láotā xiànlián xīzhǎozãbâi gǎn qīnqiâ()()()()()

二、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与前面的词语搭配起来。(12分)维持(秩序 工作)步伐(坚定 坚决)身体(强大 健康)修理(文章桌椅)心情(沉重繁重)爱惜(粮食公物)

三、选词填空。(18分)新 课标 第一 网

(1)杯 片 间 匹

一()骏马两()面包 一()房子 一()咖啡

(2)疲倦疲劳

①周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实在太()了。②徐悲鸿像一匹不知()的骏马,日夜奔驰在绘画这片乐土上。

(3)宽广宽大宽阔

①()的会议厅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四百多张椅子。②汽车在()的公路上穿梭来往。

③()的田野一望无际。

四、缩句(8分)wW w.x K b1.c o M1、助人为乐的雷锋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忘我工作的精神十分感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英雄的解放军叔叔在法卡山日夜警惕地守卫阵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资源全部免费

五、找出句子里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6分)

(1)上课不尊守纪律,会影想其他同学学习。()

(2)他以玩强的意力战胜了困难,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新|课|标 |第 |一| 网

(3)小明的飞机模形做得十分精致,同学们见了赞不决口。()

六、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连贯通顺的一段话。(10分)

()这里栽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榕树。

()石凳上坐满了悠闲自得的游人。

()树下摆着一排排光溜溜的石凳。

()繁茂的枝叶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小城的花园真美呀!

七、按要求填空。(11分)

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3分新-课-标-第-一-网

(2)短文中讲了哪几种鸟?3分。

(3)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2分

(4)公治长的本领是什么?3分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新-课-标-第-一-网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着课文,一遍、二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样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a、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你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大自然的优美和神奇;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六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4分)新 课标第一 网

深奥:_________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个句子,要求用上“因为„„所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在序号上打“√”。(6分)

(1)短文中第一自然段连写两个“不爱”,是为了()。

①把内容写具体 ②说明作者的喜好 ③强调突出对语文书的爱

(2)短文中最后一自然段朗读时语气应是()。wW w.x K b1.c o M ①热爱②感谢③敬佩

(3)短文中的两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①内容的省略②声音的延长③说话的断续④话没说完 4、写出第二段的段意:(3分)wW w.x K b1.c o M

高三地理周周练之 篇6

鹤壁市育才高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周周练

(二)班级:高一()班姓名:得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3小题,共9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C.眼下在某些地区,“走穴”正成为一些学者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这既能提高知名度,又....

可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真有点令人匪夷所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B.目前,北大、清华等高校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政训练并重、院校

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

C.“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由于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

D.为了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

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会徽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象征着青少年朋友在中运会上充满激情、满怀希望、实现梦想。①会徽还将“十”和“中”巧妙的融入其中②色彩上采用红、绿、蓝三种颜色③指出本届运动会的特征

④体现了本届运动会“阳光运动”的主题⑤犹如一个在奔跑或舞动的阳光少年

⑥仔细看又有一个变形的汉字“长”,点明运动会的地点

C.⑤④⑥①③②D.⑤③②①④⑥

二、古代诗文阅读(1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①。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②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拜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①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②进士:唐代凡参加礼部考试者均称进士。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杜牧„„善属文属文:阅读分析文章 ..B.侍郎以峻德伟望峻德:品德高尚 ..C.扬眉扺掌,共读一卷文书扬眉:眉飞色舞 ..D.更否,则请以赋见还更否:还觉得不行的话 ..

4.对加点字的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1)侍郎以峻德伟望则请以赋见还(2)然敬依所教多焚所为文章 ....A.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所”用法不同。B.两个“以”用法相同,两个“所”用法也相同。C.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所”用法相同。D.两个“以”用法不同,两个“所”用法也不同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6-7题(11分)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 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

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①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注】①谢公:即谢安,东晋名士、宰相,早年曾隐居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东山再起后,时时不忘归隐,但终究还是病逝于西州门。羊昙素为谢所重,谢死后,一次醉中无意走过西州门,觉而大哭而去。

6.“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简要概括词的下片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答题卷

1.()2.()3.()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

3.()4.()

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鉴赏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

高三地理周周练之 篇7

1.hello my names benhi im ron the robot

2.im sorrysam are you okthats all right

II.Read and write(将下列词组译成英语)

1.这些滑板

3.可爱的洋娃娃

5.一堵高高的墙

7.一起玩

9.一些纽扣 2.这辆玩具火车 4.做个机器人6.墙后面 8.一些胶水10.他们的自行车III.Read and write(读一读,写出相应的单词,每格一词)

1.We can see tigers, ,andin the zoo.2.They are my toys.They are dolls, ,and.3.I can see some cars, ,andin the street.4.The sweets are sweet.The lemons areand the salt is.IV.Rewrite the sentences.(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I like small monkeys.(一般疑问句)

划线提问)

3.You like this button.(否定句)

4.I like this robot.It’s super.(两句合一句)

5.I am OK.(复数句)

6.He can ride a bicycle.(复数句)

(划线提问)

8.I like dolls.Because.(完成句子)V.Read and answer.(回答下列问题)

1.What toys do you like?

2.What colour do you like?

3.What can pandas do?

4.Let’s fly a kite together.5.What do you like doing?

6.Can you ride a bicycle?

7.Do you like dolls? Why?

8.Have you a skateboard?

9.I’m sorry.10.May I have a robot?

VI.Reading.(阅读理解)

Hello.I’m a robot.My name’s Martin.I have two big black eyes, two small ears, a lovely nose and a small mouth.I can sing, dance and run.But I can’t fly.I’m very brave.I like animals.I don’t like toys.I’m your good friend.A: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根据上面短文,完成句子)

This is a robot.name is Martin.Hetwo big black eyes, two small ears, a lovely nose and a small mouth.He sing, dance and run.But he fly.Hevery brave.Heanimals.Helike toys.We love Martin.B: Read and answer.(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1.What’s the robot’s name?

2.What colour are his eyes?

3.Can Martin fly?

4.Is Martin brave?

上一篇:房地产销售类合同下一篇:关于寒假春节的作文500字